《孙权劝学》练习说明

《孙权劝学》练习说明
《孙权劝学》练习说明

《孙权劝学》练习说明

思考探究

一朗读课文,理解大意。说说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又是怎样说服吕蒙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人物对话的妙处。

参考答案:孙权认为学习对执掌军权的吕蒙来说,尤为重要。孙权劝说吕蒙,首先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当吕蒙“以军中多务”相推辞时,孙权指出学习的目的和方法,而且现身说法,以“卿言多务,孰若孤?”回应了吕蒙的推托,并用自己的体会强调学习的作用。最终,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二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参考答案:课文主要是通过鲁肃与吕蒙对话和“结友”,侧面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

鲁肃与吕蒙论议,惊叹吕蒙今昔的变化———“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确实学识进步很快、很大。鲁肃为之折服,与其“结友”。关于吕蒙的变化给人的启示,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三诵读下列句子,体会加点词所表示的语气。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文中语气词所表示的具体语气。文言文中的语气词有重要的表情达意作用,并且数量多,用法灵活,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要注意随时积累。文言语气词的用法,要通过朗读来体会。

参考答案:1.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2.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3.乎: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呢”。

积累拓展

四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又有爱称、敬称等)。说说下列句中加点的称谓语分别属于哪种情况。课外再搜集一些。

1.卿獉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孤獉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3.卿獉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獉蒙獉!

4.兄獉何见事之晚乎!

设计意图:理解文言文中的称谓语,积累古代文化知识。

参考答案:1.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2.孤是古代王侯的自称。3.卿是古代对人的敬称。阿蒙是吕蒙的小名。阿是词头,多用于亲属称呼或人名的前面。4.大兄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五参考下面的提示,把课文翻译为现代汉语。

翻译提示:

留———国号、年号、地名、书名、人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

替———用现代汉语双音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词;

调———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补———补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

删———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词,不译。

设计意图: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参考答案: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你说事务多,比起我来怎么样?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论议,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怎么这么晚呢!”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了。

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练习(及答案)

《孙权劝学》练习及阅读题 【文学文化常识】 1.《孙权劝学》选自___________,该书是 _________(朝代)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___________通史,记载了从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共1 362年间的史事。作者是___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___,他是著名的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家。 2.“四书”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经”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孙权劝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孙权劝学》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孙权劝学》劝的语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孙权劝学》的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字词】 1、卿今当涂掌事()()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4、但当涉猎()() 5、见往事耳()() 6、蒙乃始就学() 7、及鲁肃过寻阳()8、卿今者才略()() 9、即更刮目相待()() 10、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通假字】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今异义词】1、见往事耳古义今义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今义 【一词多义】1、谓:权谓吕蒙曰()谓为信然() 太守谓谁()太守自谓也() 2、以: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 3、过:及鲁肃过寻阳()人恒过()过故人庄() 4、益:自以为大有所益()精益求精() 5、更:即更刮目相待()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重点句子翻译】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5、蒙乃始就学 6、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7、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8、肃遂拜孟母,结友而别。 【成语积累】①. “吴下阿蒙” ②.“刮目相待” 【课内阅读】 1.解释加点字 ①但当涉猎:②若③益:④遂: 2.说说文中描写的三人各自的性格特点 孙权: 蒙: 肃: 3.用原文回答①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 ②表明吕蒙自己治学的毅力和自信心的语句是哪句? 4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 5.仔细阅读《孙权劝学》一文,说说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 6.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 【中考真题】2013【湖南省湘潭市】(一)(7分) 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 A.治经为博士耶为:成,当 B.但当涉猎但:然而,却C.蒙乃始就学乃:于是,就 D.鲁肃过寻阳过:到 14.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2分) 蒙辞以军中多务。 15.作者是运用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吕蒙学习的成效的?请予以说明。16.现在人们常用“吴下阿蒙”喻指什么?用“刮目相待”又是形容什么?

孙权劝学习题答案

《孙权劝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即更刮目相待更: (2)及鲁肃过寻阳过: 2.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文章写了两件事,分别是_____和______。 4.文章结尾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有何作用? 答案1.(1)重新。(2)到。 2.(1)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2)读书人分别几天,就应该重新用新眼光看待。 3.孙权劝学鲁肃惊赞4.侧面衬托吕蒙才略非同寻常,表明他进步之快,从而表达“开卷有益”的中心。 (二) 1.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卿今当涂掌事今:现在当涂:当道,掌权 蒙辞以军中多务辞:推托自以为大有所益益:好 处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岂:难道治经:研究儒家经典邪:通“耶”,语气词”吗” 但当涉猎但:只是涉猎:粗略地阅 读见往事耳见:了解往事:历史 耳:罢了

蒙乃始就学:乃:于是,就及鲁肃过寻阳及:到了……的时候 过:到 卿今者才略今:现在才略:才干和谋略非复吴下阿蒙非复:不再是 即更刮目相待更:重新刮目:擦擦眼 2. 翻译以下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啊! (2)蒙辞以军中多务;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 托。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 了! (5)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6)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 呢? 3. 用原文回答 (1)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表现吕蒙学习有惊人长进的语句有哪些? A.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B.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 说说文中三人各自的性格特点。 (1)孙权:豁达、大度,开明,待人坦诚,平易近人,关爱下属; (2)吕蒙:坦诚,豪爽,机敏精干,善于学习;

孙权劝学基础题中考真题改编配答案

4.《孙权劝学》基础题+中考真题改编 一、基础积累 1.常识填空。 (1)《孙权劝学》选自《》。此书是一部通史。 (2)司马光, (朝代) 家、家。 (3)“四书”“五经”中的“经”指《》、《》、《》、《》、《》。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卿今当涂 ..掌事()(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但当涉猎 ..() ..() (4)卿今者才略 (5)即更.刮目相待() (6)大兄何见事 ..之晚乎()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人称的用法。 (1)卿.今当涂掌事()(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3)非复吴下阿蒙 ..何见事之晚乎() ..()(4)大兄 4.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 (1)但.当涉猎。古义:今义: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邪!古义: 今义: (3)见往.事.耳。古义:今义: 5.解释下列成语。 (1)吴下阿蒙: (2)利目相待: 二、课内阅读 阅读《孙权劝学》全文,完成下列题目。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及鲁肃过.寻阳()(2)遂.拜蒙母() 7.翻译下列句子。 (1)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8.说说文中三人各自的性格特点。 (1)孙权: (2)吕蒙: (3)鲁肃: 9.下列对《孙权劝学》内容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被鲁肃叹服,最终 “结友而别”的佳话。 B本文注重以对话来刻画人物。对话言简意赅,生动传神,具有情趣。 C.孙权开始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一语道破,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可能性。 D.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善劝,又可以感受到对吕蒙的亲近,关心和期望。 三、课外阅读 【甲】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 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及课外文言文练习题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①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日:“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②,唯傅修期耳。”(《北史·傅永列传》) 注:①[让]责备。②[露布]公开的文告。 译文: 傅永,字修期,是清河人。幼时跟随叔父傅洪仲从青州到魏,不久又投奔南方。他很有气魄和才干,勇力过人,能够用手抓住马鞍,倒立在马上驰骋。他二十多岁的时候,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但是他却不会回信,就请教叔父洪仲,洪仲严厉地责备他,不帮他回信。傅永于是发奋读书,广泛阅读经书和史书,兼有文韬武略。皇上常赞叹说:“战场上能击退贼兵,平时能作文书,只有傅修期了。” 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蒙辞.以军中多务不辞.而别 B.自以为大有所益.精益.求精 C.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寻.根问底 D.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品学兼.优 2.下列“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B.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C.策之不以其道 D.愿陛下亲之信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2分) (2)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2分) 4.根据文章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第(1)(2)两题任选一题 ....作答,第(3)题必答。 (4分) (1)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2分) (2)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2分) (3)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2分) 参考答案: 1.(2分)D 2.(2分)A 3.(4分) (1)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2分) (2)有个友人寄给他一封信,他却不能回复。(2分) 4.(4分) (1)吕蒙认清了学习的重要性;刻苦学习。(意对即可)(2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试卷 鼎尚图文整理制作 《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 1、《孙权劝学》选自,该书是(朝代)(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记载从到共1362 年间的史事。 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孙权劝学》的成果是: (以上均填原句)。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文末的“”(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文中可以提炼的一个成语是: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涉猎()孰()遂() 三、解释加点词。 1、当涂掌事当; 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 3、治经为博士邪治; 4、但当涉猎涉猎; 5、见往事耳见: 6、蒙乃使就学乃:; 7、卿今者才略才略;8、即更刮目相待刮;

四、写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其中意义完全相同的是()。 A.但当涉猎( ) 门当户对( ) B.自以为大有所益( ) 多多益善( ) C.见往事( ) 往事不堪回首( ) D.卿今者才略( ) 卿今当涂掌事( ) 五、选择对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1.蒙辞以军中多务()A.把B.被C.用 2.即更刮目相待()A.立即B.就是C.如果,假如 3.蒙乃始就学()A.于是B.却C.只,仅仅 4.结友而别()A.并且B.但是C.连接前后两个动作,不译。 六、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蒙辞以军中多务。 七、问答题: 1、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

(完整版).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

《孙权劝学》练习题一 一、文学常识。 1、《孙权劝学》选自,该书是(朝 代)(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体史,记载了 从到 共1362 年间的史事。 二、解释加点词。 1、当.涂掌 事 2、蒙辞.以军中多 务 3、治.经为博士邪 4、但当涉. 猎. 5、见.往事 耳

6、蒙乃使就. 学 7、卿今者才略 .. 8、即更刮.目相 看。 三、写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其中意义完全相同的是()。 A.但当.涉猎 ( ) 门当.户对( ) B.自以为大有所益. ( )多多益.善 ( ) C.见往事 ....耳( ) 往事不堪回首 ( ) D.卿.今者才略( ) 卿.今当涂掌事 ( ) 四、选择对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1.蒙辞以.军中多务() A.把 B.被C.用

2.即.更刮目相待() A.立即 B.就是C.如果,假如 3.蒙乃.始就学() A.于是 B.却C.只,仅仅 4.结友而.别() A.并且 B.但是 C.连接前后两个动作,不译。 五、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六、问答题。 1、(填原句)孙权劝学的原因是:;而吕蒙开始却

以 为理由,拒绝读书。孙权给吕蒙 指出的学习方法是:;孙权 继续劝学劝的语 言 ; 2、孙权劝学的成果是: 。(原文) 3、鲁肃的话表现了 他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 了 ;文末 的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 1、《孙权劝学》选自,该书是(朝代)(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记载从到共1362 年间的史事。 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孙权劝学》的成果是: (以上均填原句)。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文末的“”(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文中可以提炼的一个成语是: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涉猎()孰()遂() 三、解释加点词。 1、当涂掌事当; 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 3、治经为博士邪治; 4、但当涉猎涉猎; 5、见往事耳见: 6、蒙乃使就学乃:; 7、卿今者才略才略;8、即更刮目相待刮; 四、写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其中意义完全相同的是()。 A.但当涉猎( ) 门当户对( ) B.自以为大有所益( ) 多多益善( )

C.见往事( ) 往事不堪回首( ) D.卿今者才略( ) 卿今当涂掌事( ) 五、选择对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1.蒙辞以军中多务()A.把B.被C.用 2.即更刮目相待()A.立即B.就是C.如果,假如 3.蒙乃始就学()A.于是B.却C.只,仅仅 4.结友而别()A.并且B.但是C.连接前后两个动作,不译。 六、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蒙辞以军中多务。 七、问答题: 1、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4 孙权劝学习题(含答案)

4孙权劝学 01积累运用 1.请给下面的字注音。 卿(qīng)涉(shè)孰(shú) 遂(suì) 岂(qǐ)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卿今当涂 ..掌事(当道,当权) (2)蒙辞.以军中多务(推托) (3)但当涉猎 ..(粗略地阅读) (4)见往事 ..耳(历史) (5)自以为 ..大有所益(认为) (7)及.鲁肃过寻阳(到,等到) (6)蒙乃.始就学(于是,就) (8)即更.刮目相待(重新) (9)大兄何见事 ..之晚净(知晓事情)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蒙辞以军中多务。 译文: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托。 (2)卿言多务,孰若孤? 译文:你说事务繁多,哪里比得上我?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译文:你现在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原来吴县的阿蒙了!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B) A.蒙辞/以军中多务 B.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解析:A项应为:蒙/辞以军中多务;C项应为: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D项应为: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5.古代文言文中的许多语句是成语的重要来源,请根据下面两句话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1)比喻人学识尚浅。(吴下阿蒙) (2)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相待) 6.对加点词的用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卿.今当涂掌事。(朋友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 B.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古时王侯的自称) C.非复吴下阿蒙 ..。(阿蒙指吕蒙,在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意味) D.大兄 ..何见事之晚乎!(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解析:“卿”指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可以“卿”为爱称。) 7.班里举行了《孙权劝学》课本剧表演活动,以下是课本剧的一个片段,请根据你对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时练习 《孙权劝学》中考试题汇编(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时练习《孙权劝学》中考试题汇编宁德市2004年 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19—23题。(18分) 炳烛①夜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9、下面句子中的“于”和“晋平公问于师旷”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B.于厅事之东北角

C.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D.游于是乎始 20、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 ⑴恐已暮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盲臣安敢戏君乎______________ ⑶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 ⑷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___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⑵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经:指儒家经典。博士:指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可不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2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处所填不超过5字)(2分)

孙权劝学练习册习题附答案15

铸金字品牌圆学子梦想 温馨提示: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Word版,请按住Ctrl, 此套题为文档返回原板块。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一课两练·提素能 【基础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蒙乃始就学 ( ) .(2)即更刮目相待 ( ) ..(3)及鲁肃过寻阳 ( ) . (4)非复吴下阿蒙 ( ) ..答案:(1)于是,就(2)擦擦眼(3)到(4)不再是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卿今当涂掌事但当涉猎.. B.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 C.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D.与蒙论议,大惊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解析】选C。A项“当”分别解释为“动词,掌管/能愿动词,应当”;B项“以”分别解释为“介词,用/动词,认为”;C项“见”均解释为“动词,了解、认清”;D项“大”分别解释为“副词,表程度,十分/形容词,年长”。

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 1 - 铸金字品牌圆学子梦想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译文: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译文: (1)你现在身居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以不学习!答案:(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3)读书人分别三天,就应当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不学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 以军中多务B.蒙辞/ 孤岂C./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治经为博士岂欲卿///辞以军中多务;C项应为:孤。【解析】选AB项应为:蒙之晚乎。/D项应为:大兄/何见事邪;按要求默写。5. 。、 (1)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

(完整版)孙权劝学中考试题

2004-2011年《孙权劝学》中考试题汇编 宁德市2004年 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19—23题。(18分) 炳烛①夜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9、下面句子中的“于”和“晋平公问于师旷”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B.于厅事之东北角 C.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D.游于是乎始 20、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 ⑴恐已暮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盲臣安敢戏君乎______________ ⑶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 ⑷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___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经:指儒家经典。博士:指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可不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处所填不超过5字)(2分) 23、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3分) 参考答案: 19、C(3分) 20、①迟、晚②怎么③再次、重新④等到、到(共4分,每个1分) 21、(1)年少而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6分,每处3分,大意相近即可) 22、年纪大;事务多。(2分,每处各1分,意思正确即可) 23、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均可。(3分,语意明确、句子通顺、所答内容与文段有关即可) 2004年山东省济宁市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5——10题。 (一)

《孙权劝学》课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孙权劝学》课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孙权劝学 》选自 ,该书是 (朝代) (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 体通史,记载了从 到 共 1362 年间的史事。 2、 《孙权劝学》的原因是: ;《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 ;《孙权劝学》 劝的语言是: ;《孙权劝学》的成果是: (以上均填原句)。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 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 ;文末的“ ”(原文)更进 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文中可以提炼的一个成语是: 二、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 ) 涉猎( ) 孰( ) 遂( ) 三、 解释加点词。 1、当涂掌事 当 ; 2、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 ; 3、治经为博士邪 治 ; 4、但当涉猎 涉猎 ; 5、见往事耳 见: 。 6、蒙乃使就学 乃: ; 7、卿今者才略 才略 ; 8、即更刮目相看。 刮 ; 四、写出下列加点词语 意思,其中意义完全相同的是( )。 A.{但当涉猎 ( ) {门当户对 ( ) B.{自以为大有所益 ( ) {多多益善 ( ) C.{见往事耳 ( ) {往事不堪回首 ( ) D.{卿今者才略 ( ) {卿今当涂掌事 ( ) 五、选择对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1.蒙辞以军中多务( ) A.把 B.被 C.用 2.即更刮目相待( ) A.立即 B.就是 C.如果,假如
1/7

3.蒙乃始就学( ) A.于是 B.却 C.只,仅仅 4.结友而别( ) A.并且 B.但是 C.连接前后两个动作,不译。 六、对翻译的句子 进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译文:你今天掌管权事,不可以不学习啊。( )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译文:我哪里是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个博学多才的人呀!( )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译文: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在吴县时的阿蒙啊!( ) 七、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问答题: 1、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 1、《孙权劝学》选自 《资治通鉴》 ,该书是 宋(朝代) 司马光 (人名) 主持编纂的一部 编年 体通史,记载了从 战国 到 五代 共 1362 年间的史事。 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孙权劝学》 的学习方法是: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 “卿 言多务, 孰若孤?孤常读书, 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劝学》的成果是:“ 卿 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以上均填原句)。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 惊讶、敬佩 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 学有所获 ;文末的 “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文中可以提炼的一个成语是: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二、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7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预习作业

《孙权劝学》预习资料 【关于吕蒙】 材料一:【年少吕蒙】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家贫,无学,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吕蒙传》 (大意:吕蒙字子明,祖籍汝南富陂。家里贫穷,没有读书。年少时去南方,依附姐夫邓当。邓当是孙策手下的将领,多次参加讨伐少数民族政权山越的战斗。吕蒙十五六岁时,偷偷跟随邓当参加战斗,邓当发现以后大吃一惊,大声指责吕蒙,让他回去,吕蒙不肯。) 材料二:【屡建战功】 吕蒙受到孙策的赏识,被荐为别部司马,之后屡建战功:击黄祖水军,被封平北都尉;斩杀敌军都督,被任命为横野中郎将;破曹退荆州,被孙权任命为偏将军。他一路凭借自身的胆识和武力为备受孙权赏识,功名日显。 材料三:【少不识字】“蒙少不修书传,每陈大事,常口占为笺疏。”——《吕蒙传》 (大意:吕蒙年轻时不研究经卷,每次上报重大事件,经常口述内容,让旁人写成奏折。) 材料四:【濡须立功】 就学后的吕蒙,熟读兵法,通识军书。在濡须大战中献巧策,迫曹操退兵。又用计袭破蜀将关羽,逼其退走麦城,帮助孙权重夺荆州,立下大功。 【关于对吕蒙的评价】 1.陈寿在《三国志·周瑜鲁肃吕蒙传》末评曰:“吕蒙勇而有谋断,识军计,谲郝普,擒关羽,最其妙者。初虽轻果妄杀,终于克己,有国士之量,岂徒武将而已乎!” (大意:“吕蒙勇猛而却有谋略能决断,知晓军务,吕蒙曾经计赚零陵,骗得郝普降服,白衣渡江生擒关二,最值得称道的是,虽然之前吕蒙只是一个徒呈勇武的莽夫,但最后自学成国士之才,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武将了”) 2.孙权鼓励吕蒙读书,事后亦欣赏其成果,他曾评价:“子明少时,孤谓不辞剧易,果敢有胆而已。及身长大,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图取关羽,胜于子敬。”——《资治通鉴》(大意:“子明年轻的时候,我评价他不顾及轻重缓急,果敢有胆而已,到了年纪稍长,学识渐长,巧策良计甚多,在图取关羽一事中,能力甚至比鲁肃更胜一筹。”) 【关于鲁肃】 鲁肃,字子敬,中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与吴国周瑜交好,后投奔孙权,并为其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得到孙权的赏识。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孙权部下多主降,而鲁肃与周瑜力排众议,坚决主战。结果,孙、刘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赤壁大战后,鲁肃被任命为赞军校尉。周瑜逝世后,孙权令鲁肃代周瑜职务领兵四千人,因鲁肃治军有方,后因功被授为横江将军。 鲁肃其人“又善谈论,能属文辞,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周瑜之后,肃为之冠。”《三国志》中曾记载,肃意尚轻蒙(鲁肃看不起吕蒙)。

备战2020《孙权劝学》中考题汇编

备战2020文言文专题——孙权劝学 【一】【2019·深圳卷】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9 题。(9 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有人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②及.鲁肃过寻阳 ③有人从.学者④当以三余.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卿言多务,孰若孤? 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9.根据两篇选文,找出吕蒙和从学者遇到的相似困难,并分别写出孙权和董遇给出的建议。(3分) 【二】【2019·郴州卷】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资治通鉴》)【乙】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钱行于郊衢,抚节悲欢声震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选自《列子·汤问》,有删节)1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分) (1)及.鲁肃过寻阳()(2)未穷.青之技() 13.文中画波浪线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B.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C.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D.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1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2分) (2)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2分) 15.读了甲乙两文,你认为孙权和秦青在劝说艺术上有哪些高妙之处?吕蒙和薛谭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4分) 【三】【2014龙东地区】 (一)阅读古诗文,回答第11—14题。(共10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乙】晋平公①问于师旷②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暮,何不炳烛③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④乎?” 平公曰:“善哉!”(选自《说苑》) 【注释】①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②师旷:春秋时期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在音乐方面造诣很深。③炳烛:点燃蜡烛。④昧行:在黑暗中走路。昧:暗。 11.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1)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 (2)恐已暮.矣__________ 12.翻译下列语句。(4分)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13.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请写出你在学习上得到的两点启示。(2分) 【一】【2019·深圳卷】 7 . 【 (1)推辞(2)等到(3)重新(4)跟随,跟从 8.【答案】(1)你如今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啊! (2)读书一百遍,其中的含义自然就会显现出来了。 9.【答案】吕蒙和从学者都认为自己没有学习的时间。孙权通过举出自己的例子来给吕蒙做榜样,鼓励他抽出时间粗略浏览了解历史;董遇直接教导从学者在生活中挤出时间来学习,例如冬天、晚上和阴雨天。 【二】【2019·郴州卷】

孙权劝学习题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该文通过叙述孙权劝学和吕蒙学有所成的故事,表明读书大有好处的道理,并告诫人们刻苦学习的重要性。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阅读练习 、 1、文学常识填空。 《孙权劝学》一文作者是,是时代的政治家、史学家。他主持编攥的,是我国最大的一部史书。 2、找出《孙权劝学》一文中的成语并解释。(写一个) 3、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⑴ 卿今当涂掌事()(2)但当涉猎() (3)蒙辞以军中多务()(4)及鲁肃过寻阳() 4、根据语段内容回答。 (1)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是: (2)“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 5、将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6、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请结合《伤仲永》一文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参考答案 1、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 2、 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吴下阿蒙”形容人学识尚浅。 3、(1)当道、当权⑵粗略的阅读⑶推托⑷至U 4、(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与吕蒙结友,说明鲁肃对吕蒙的赏识、认可。 5、①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②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 6、只要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就会寻找一切机会去学习,最终有所成就。再聪明的人,如果放弃 学习,终将一事无成。 1、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 答:用对话的方法进行语言描写 2、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我的启示是:1、开卷有益,只要有学习,就会有收获; 开放的眼光看 待别人。 2、士别三日刮目相看,我们要以 3.句子翻译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译文:你今天掌管权事,不可以不学习啊。( 2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译文:我哪里是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个博学多才的人呀!( 3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译文: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在吴县时的阿蒙啊!( 4、《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该书是宋(朝代) V) 司马光 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 《孙权劝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孙权劝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年间的史事。 (人名)主持编纂的一一 当涉猎, 有所益。 文末的 《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孙权劝学》 ;《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见往事耳。” ”;《孙权劝学》的成果是:“ 鲁肃的话表现了他惊讶、敬佩 “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文中 可以提炼的一个成语是: 8.说说文中描写的三人各自的性格特点 ①孙权: ②吕蒙: ③鲁肃: 的学习方法是:“但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以上均填原句)。 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学有所获 ”(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孙权:豁达、大度,待人坦诚,平易,有幽默感的一位明君;吕蒙:机敏精干,虎虎有生气的将才;鲁肃:忠厚 的长者。 9.用原文回答 ①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 答: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孙权劝学》作业设计

《孙权劝学》作业设计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卿.(qīng)邪.(yé)孰.(shú)遂.(suì)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孤岂欲卿治经 ..() ..为博士邪()但当涉猎 见往事 ...耳()蒙乃.始就学() 3、解释下列成语。 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4.解释加点词的古今意思 非复.吴下阿蒙!古义今义 即更.刮目相待古义今义 5、填空 《孙权劝学》选自《》,该书是北宋主持编纂的一部通史。其目的是“观古今之通变,明治乱之得失”。 6、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孙权为什么劝吕蒙学习? ②孙权劝导吕蒙学习的方法是什么? ③孙权劝学的成果怎么样? ④这则历史故事有何深刻意义? 二、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7-10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乙】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①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②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③,以就懿④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节选自《后汉书?烈女传》) 【注】①趋,快步走向②捐,抛弃③亡,通“无”,不足④懿,美好 7.下列句子加点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见.往事耳(了解)B.及.鲁肃过寻阳(到了……的时候) C.当日.知其所亡(每天)D.遂.七年不返(才) 8.乙文段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B.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C.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D.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段孙权要求吕蒙不仅要涉猎广泛,而且要钻研经书。 B. 乙文段中羊子被妻子的话感动,又回去修完了他的学业。 C.甲乙两文段中,孙权、羊子之妻都劝学有法,并达到了劝学的目的。 D.甲文段孙权指出“学”的必要性;乙文段羊子之妻指出“学”要不断积累,持之以恒。 10.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蒙辞以军中多务。(2分) ⑵何异断斯织乎?(2分)

孙权劝学试题及解题指导附答案

《孙权劝学》试题及解题指导(附答案) 学生:戴长安课文快览: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弧?孤常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于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凡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1,选择题:(15分) a、请选出注音正确的一项()(3分) A、卿.(jǐ)今当图掌事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á) C、即更.(gèng)刮目相待 D、肃遂.(suì ) 拜蒙母 b、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B、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耳:表示陈术的语气,可译为“罢了”。 C、卿言多务,孰若孤 ...?孰若孤:谁像我(事务多)?反问语气。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c、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d、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蒙辞/以军中多务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自以为/大有所益 D、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 e、对“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的译写,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吕蒙推托,因为军中事务繁多 B、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为借口来推托

C、吕蒙推托军中事务繁多 D、吕蒙推托,因为军中事务繁多 2,文学常识填空。(9分) (1)《孙权劝学》选自《》,该书是(朝代)政治家、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一句的“经”指《易》《》《》《礼》《》等书。 (3)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是什么? 3、解释画线的字:(12分) a.卿今当涂掌事()b.蒙辞以军中多务() 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d.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e.但当涉猎()f.见往事耳() g.孰若孤()h.蒙乃始就学()i.及鲁肃过寻阳()() j.卿今者才略()l.肃遂拜蒙母() 4,解释人称的用法。(4分) a.卿今当涂掌事()b.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c.非复吴下阿蒙()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5,选择对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4分) a.蒙辞以军中多务()A.把B.被C.用 b.即更刮目相待()A.立即B.就是C.如果,假如 c.蒙乃始就学()A.于是B.却C.只,仅仅 d.结友而别()A.并且B.但是C.连接前后两个动作,不译。 6,翻译下列各句(10分)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b、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c、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