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法测定水中石油类物质

重量法测定水中石油类物质
重量法测定水中石油类物质

重量法测水中石油类物质

水中石油类物质检测方法很多,重量法是其中之一。

重量法是测油时常用的分析方法,它不受油品种限制,但操作复杂,灵敏度低,只适于测定10mg/L以上的含油样品,以硫酸酸化水样,用石油醚萃取油,蒸出石油醚后,称其重量。

一、实验仪器:

1、分析天平

2、恒温箱

3、恒温水浴锅

4、500mL分液漏斗

5、干燥器

6、11cm中性定性滤纸

二、实验试剂

1、石油醚:将石油醚(沸程30—60摄氏度)重蒸馏后使用

2、无水硫酸钠:在300摄氏度马弗炉中烘1h,冷却后装瓶备用

3、1+1硫酸

4、氯化钠

三、实验步骤

1、采集约400ml水样,全部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并加入10-20g氯化钠,5ml(1+1)硫酸,用15ml石油醚洗涤采样瓶并转入分液漏斗,充分振摇3min,静置分层,将水相放入原采样瓶中,有机相转入100ml锥形瓶中。用石油醚重复萃取水样两次,每次用量15ml,合并三次萃取液于锥形瓶中。

2、向石油醚萃取液中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钠(至不再结块为止),加盖后,放置0.5h以上,以便脱水。

3、用预先以石油醚洗涤过的定性滤纸过滤,收集滤液于100ml锥形瓶中。用石油醚重复萃取水样两次,每次用量15ml,合并三次萃取液于锥形瓶中。

4、将烧杯置于65±5℃水浴中,蒸出石油醚。近干后再置于65±5℃恒温箱中烘干1h,然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30min,称量。

四、计算

油(mg/L)=( m1-m2 ) * 106/ V

式中:m1—烧杯加油的总重量,g;

M2—烧杯的重量,g;

V—水样的体积,mL。

五、注意事项

1、分液漏斗的活塞不要涂凡士林。

2、采样瓶应为清洁玻璃瓶,用洗涤剂清洗干净(不要用肥皂)

水中石油类测定荧光分析标准方法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 PNDF 14.1:2:4.128-98 天然水、饮用水、污水中矿物油(石油类)总浓度的测定荧光分析法 I 俄罗斯 1998

目录 1 引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 本标准测量误差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 计量器具、辅助器物、试剂和材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1 计量器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2 试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3.3 辅助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3. 4 试剂配制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3.4.1 氢氧化钠溶液:5%质量百分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3.4.2 盐酸溶液:3%容量百分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3.4.3 矿物油正己烷标准储备液:100mg/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4 测量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5 安全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6 对分析人员资格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7 进行测量必备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8 测量前准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8.1 样品采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8.2 正己烷纯度检查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8.3 分析仪的校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8.4 分析仪校准特性的稳定性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9 试样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10 数据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11 测量结果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12 测量误差控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附录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附录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附录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分析化学第七章(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答案解析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思考题 1.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有何区别?试举例说明之。 答:在重量分析法中,沉淀是经过烘干或灼烧后再称量的。沉淀形式是被测物与沉淀剂反应生成的沉淀物质,称量形式是沉淀经过烘干或灼烧后能够进行称量的物质。有些情况下,由于在烘干或灼烧过程中可能发生化学变化,使沉淀转化为另一物质。故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例如:BaSO4,其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相同,而在测定Mg2+时,沉淀形式是MgNH4PO4·6H2O,灼烧后所得的称量形式却是Mg2P2O7。 2.为了使沉淀定量完全,必须加人过量沉淀剂,为什么又不能过量太多? 答:在重量分析法中,为使沉淀完全,常加入过量的沉淀剂,这样可以利用共同离子效应来降低沉淀的溶解度。沉淀剂过量的程度,应根据沉淀剂的性质来确定。若沉淀剂不易挥发,应过量20%~50%;若沉淀剂易挥发,则可过量多些,甚至过量100%。但沉淀剂不能过量太多,否则可能发生盐效应、配位效应等,反而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3.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发生影响的?在分析工作中,对于复杂的情况,应如何考虑主要影响因素? 答: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有:共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配位效应,温度,溶剂,沉淀颗粒大小和结构等。共同离子效应能够降低沉淀的溶解度;盐效应通过改变溶液的离子强度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加;酸效应是由于溶液中H+浓度的大小对弱酸、多元酸或难溶酸离解平衡的影响来影响沉淀的溶解度。若沉淀是强酸盐,如BaSO4,AgCl等,其溶解度受酸度影响不大,若沉淀是弱酸或多元酸盐[如CaC2O4、Ca3(PO4)2]或难溶酸(如硅酸、钨酸)以及与有机沉淀剂形成的沉淀,则酸效应就很显著。除沉淀是难溶酸外,其他沉淀的溶解度往往随着溶液酸度的增加而增加;配位

水中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六价铬的原理和方法。 (2)熟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在酸性介质中,六价铬与二苯碳酰二肼(DPC)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于540nm波长处进行比色测定。

三、使用仪器规格及实际用量 (1) 分光光度计 (2) 具塞比色管、移液管、容量瓶等。 (1) (1+1)硫酸::将浓硫酸缓慢加入到同体积水中,混匀。 (2) (1+1)磷酸:将浓磷酸缓慢加入到同体积水中,混匀。 (3) 铬标准贮备液(0.100 mg-Cr6+/mL):经120℃烘干2小时的重铬酸钾: 0.2829g溶于水中,定容至1000mL。 (4) 铬标准使用液(1.00 μg-Cr6+/mL):取5 mL铬标准贮备液于500mL容量瓶中,定容。 (5) 二苯碳酰二肼(C13H14N4O)溶液:称取二苯碳酰二肼0.2g溶于50mL丙酮中,加水稀释至100mL. 四、实验步骤 (1) 水样预处理:本试验由于时间限制,将水样作为不含悬浮物、低浊度的清洁地表水,进行直接测定。但在实际环境监测中需要根据不同水样性质进 行预处理。 (2) 标准曲线的绘制:取5支50mL比色管,依次加入0,1,3,5,7 mL铬标准使用液,用水稀释至标线,分别加入(1+1)硫酸0.5 mL和(1+1)磷酸0.5 mL,摇匀。加入2 mL 显色剂溶液摇匀。静置5-10分钟后,放入比色皿中于 540nm处测吸光度值。以加入0 mL铬标准使用液的溶液作为参比。注意: 为了测量准确,测定时应用同一个比色皿,浓度由低到高测定,且每次测 完都应用蒸馏水清洗,再用待测液润洗2-3次。以吸光度为纵坐标,相应六 价铬含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 水样的测定:各取50mL水样和50mL自来水于比色管中,分别加入(1+1)硫酸0.5 mL和(1+1)磷酸0.5 mL,摇匀。加入2 mL 显色剂溶液摇匀。静 置5-10分钟后,放入比色皿中于540nm处测吸光度值。根据所测吸光度从标 准曲线上查得六价铬含量。 (4) 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a) 打开点源,预热30min,将光镜选择杆调到正确位置; (b) 仪器归零:调整波长选择钮至540nm,灵敏度置于“1”,选择开关置于“T”,开盖调“0%T”显示“00.0”,闭盖(装有参比) 调“100%T”显示“100.0”。 (c) 吸光度测定:按MODE键使功能显示为ABSORBANCE,显示吸光度的值,拉动样品室拉杆,将待测液拉入光路,此时显示值即为待 测液的吸光度。注意:每次测量时都应对仪器进行调零。 五、主要结果计算及分析(可另附纸) Cr6+(mg/L)=m/V 式中 m—从标准去线上查得的Cr6+含量(μg); V—水样的体积(mL)

水中全硅的测定 重量法

实验四 实验名称: 全硅的测定(重量法) 实验原理: 全硅含量的测定采用重量法时刻直接用分析天平称量沉淀的重量而得到分析结果,不必用其他基准物质标定标准溶液或用标准试样进行比较,因此准确度较高。重量法测定全硅含量时,用浓盐酸是硅酸盐变成硅酸并进行脱水,经过滤、灼烧、冷却、称量、计算可的出水样中的全硅含量(以二氧化硅表示)。 实验仪器: 2.1 实验试剂: 浓盐酸。 2.2 盐酸溶液(1+49)。 2.3 5%硝酸银溶液(重/容)。 实验步骤: 将测定过溶解固体或灼烧减少固体之后的蒸发皿上盖,以表面皿,从皿的嘴部加入浓盐酸5-10ml ,静置片刻,使固体物质充分溶解。 3.2 将蒸发皿置于水浴锅上用玻璃三角架将表面架起,蒸发至干,移入150-155℃烘箱中烘干2h ,必要时重复3.1、3.2项操作,再次脱水。 3.3 将蒸发皿冷却室温后,加入10ml 浓盐酸润湿,再加入50ml 蒸馏水煮沸。 3.4 用蒸馏水冲洗表面皿,洗液置于蒸发皿中,用定量滤纸过滤,以热盐酸溶液(1+49)洗涤滤纸及沉淀5次,至滤纸呈现白色,再用热蒸馏水洗至滤纸无氯离子(以硝酸银溶液检验)。滤液留作测定铁铝氧化物用。 3.5 将滤纸连同沉淀物置于已恒重的坩埚中,烘干炉上彻底灰化后置于高温炉中,在900℃下灼烧1h 。 3.6 取出坩埚,在空气中稍冷后,移如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迅速称量。 3.7 再在相同温度下灼烧半小时,冷却后称量,如此反复操作直至恒重。 全硅(SiO 2)含量(mg/l )按下式计算: G 1-G 2 SiO 2 =—————— x1000 V 式中G 1——灼烧后沉淀物与坩埚的重量,mg 。

第九、十章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答案

第九章沉淀滴定法练习题参考答案 1. 莫尔法测定Cl-采用滴定剂及滴定方式是( B) (A)用Hg2+盐直接滴定(B)用AgNO3直接滴定 (C) 用AgNO3沉淀后,返滴定(D)用Pb2+盐沉淀后,返滴定 2. 下列试样中的氯在不另加试剂的情况下,可用莫尔法直接测定的是( D) (A) FeCl3(B) BaCl2 (C) NaCl+Na2S (D) NaCl+Na2SO4 3. 用莫尔法测定Cl-的含量时,酸度过高,将使(Ag2CrO4不易形成,不能确定终点),碱性太强,将生成(生成褐色Ag2O,不能进行测定)。 4.关于以K2CrO4为指示剂的莫尔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指示剂K2CrO4的量越少越好 (B)滴定应在弱酸性介质中进行 (C)本法可测定Cl—和Br—,但不能测定I—或SCN— (D)莫尔法的选择性较强 5.(√)佛尔哈德法是以NH4SCN为标准滴定溶液,铁铵矾为指示剂,在稀硝酸溶液中进行滴定。 6. 佛尔哈德法测定Ag+时, 应在(酸性)(酸性,中性), 这是因为(若在中性介质中,则指示剂Fe3+水解生成Fe(OH)3,影响终点观察)。 7.(×)用佛尔哈德法测定Ag+,滴定时必须剧烈摇动。用返滴定法测定Cl-时,也应该剧烈摇动。 8.以铁铵矾为指示剂,用返滴法以NH4CNS标准溶液滴定Cl-时,下列错误的是(D) (A)滴定前加入过量定量的AgNO3标准溶液 (B)滴定前将AgCl沉淀滤去 (C)滴定前加入硝基苯,并振摇 (D)应在中性溶液中测定,以防Ag2O析出 9.(√)在法扬司法中,为了使沉淀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通常加入适量的糊精或淀粉使沉淀处于胶体状态。 10. 卤化银对卤化物和各种吸附指示剂的吸附能力如下: 二甲基二碘荧光

水中六价铬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水中六价铬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废水中铬的测定常用分光光度法,其原理基于:在酸性溶液中,六价铬离子与二苯碳酰二肼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40nm,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符合比尔定律。如果测定总铬,需先用高锰酸钾将水样中的三价铬氧化为六价铬,再用本法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六价铬的原理和方法; 二.六价铬的测定 1.仪器 ①分光光度计、比色皿(1cm) ②50mL具塞比色管、移液管、容量瓶等。 2.试剂 (1)丙酮。 (2)(1+1)硫酸。 (3)(1+1)磷酸。 (4) 0.2%(m/V)氢氧化钠溶液。 (5)铬标准贮备液:称取于120℃干燥2h的重铬酸钾(优级纯)0.2829g,用水溶解,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每毫升贮备液含0.100mg六价铬。 (6)铬标准使用液:吸取5.00mL铬标准贮备液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每毫升标准使用液含1.00μg六价铬。使用当天配制。 (7) 二苯碳酰二肼溶液:称取二苯碳酰二肼(简称DPC,C13H14N4O)0.2g,溶于50mL丙酮中,加水稀释至100mL,摇匀,贮于棕色瓶内,置于冰箱中保存。颜色变深后不能再用。 3.测定步骤 (1)水样预处理: 对不含悬浮物、低色度的清洁地面水,可直接进行测定。 (2)标准曲线的绘制:取9支50mL比色管,依次加入0、0.20、0.50、1.00、2.00、4.00、6.00、8.00和10.00mL铬标准使用液,用水稀释至标线,加入1+1硫酸0.5mL和1+1磷酸0.5mL,摇匀。加入2mL显色剂溶液,摇匀。5~10min 后,于540nm波长处,用1cm或3c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测定吸光度并做空白校正。以吸光度为纵坐标,相应六价铬含量为横坐标绘出标准曲线。 (3)水样的测量:取适量(含Cr6+少于50μg)无色透明或经预处理的水样于50mL比色管中,用水稀释至标线,以下步骤同标准溶液测定。进行空白校正后根据所测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得Cr6+含量。 4.计算 Cr6+(mg·L-1)=m/V 式中:m—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的Cr6+量,μg; V—水样的体积,mL; 第 1 页共1 页

水体中八类污染物

●病原体污染物 生活污水、畜禽饲养场污水以及制革、洗毛、屠宰业和医院等排出的废水,常含有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病菌、寄生虫。水体受到病原体的污染会传播疾病,如血吸虫病、霍乱、伤寒、痢疾、病毒性肝炎等。 受病原体污染后的水体,微生物激增,其中许多是致病菌、病虫卵和病毒,它们往往与其他细菌和大肠杆菌共存,所以通常规定用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指数及菌值数为病原体污染的直接指标。病原体污染的特点是:(1)数量大;(2)分布广;(3)存活时间较长;(4)繁殖速度快;(5)易产生抗药性,很难绝灭;(6)传统的二级生化污水处理及加氯消毒后,某些病原微生物、病毒仍能大量存活。 ●耗氧污染物 在生活污水、食品加工和造纸等工业废水中,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油脂、木质素等有机物质。这些物质以悬浮或溶解状态存在于污水中,可通过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而分解。在其分解过程中需要消耗氧气,因而被称为耗氧污染物。这种污染物可造成水中溶解氧减少,影响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水中溶解氧耗尽后,有机物进行厌氧分解,产生硫化氢、氨和硫醇等难闻气味,使水质进一步恶化。水体中有机物成分非常复杂,耗氧有机物浓度常用单位体积水中耗氧物质生化分解过程中所消耗的氧量表示,即以生化需氧量(BOD)表示。一般用20℃时,五天生化需氧量(BOD5)表示。 ●植物营养物 植物营养物主要指氮、磷等能刺激藻类及水草生长、干扰水质净化,使BOD5升高的物质。水体中营养物质过量所造成的"富营养化"对于湖泊及流动缓慢的水体所造成的危害已成为水源保护的严重问题。 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在自然条件下,湖泊也会从贫营养状态过渡到富营养状态,沉积物不断增多,先变为沼泽,后变为陆地。这种自然过程非常缓慢,常需几千年甚至上万年。而人为排放含营养物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所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可以在短期内出现。 植物营养物质的来源广、数量大,有生活污水(有机质、洗涤剂)、农业(化肥、农家肥)、工业废水、垃圾等。生活污水中的磷主要来源于洗涤废水,而施入农田的化肥有50%~80%流入江河、湖海和地下水体中。天然水体中磷和氮(特别是磷)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是浮游生物生长的控制因素。当大量氮、磷植物营养物质排入水体后,促使某些生物(如藻类)急剧繁殖生长,生长周期变短。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死亡后被需氧生物分解,不断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或被厌氧微生物所分解,不断产生硫化氢等气体,使水质恶化,造成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大量死亡。

SiO2含量测定

烧失量的测定 (1)原理:试样在1025±25℃的马弗炉中灼烧,驱除水分和二氧化碳,同时将存在的易氧化元素氧化。 (2)仪器设备: ①马弗炉。 ②瓷坩埚。 (3)步骤: 称取试样1g,精确至0.0001g,置于已灼烧恒重的坩埚中,将盖斜置于坩埚上,放于高温炉中,从低温逐渐升温至1025±25℃,灼烧1h,取出坩埚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再灼烧15min,称量,反复操作直至恒重。 (4)结果表述: 烧失量的质量分数按下式计算。 式中ωLOI——烧失量的质量分数,%; m样——试样的质量,g; m1——灼烧后试样的质量,g。 所得结果应表示至两位小数。 (5)允许差 含量范围允许差(%) ≤1.00 0.05 1.01~5.00 0.10 >5.00 0.15 (6)讨论:

①骤加高温会引起试样中烧失量急速挥发,造成试样的飞溅损失,使分析结果有误差; ②灼烧后试样吸水性很强,所以冷却时间必须固定,称量迅速,以免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结 果偏低。 二氧化硅的测定 (1)原理:硅的测定可利用重量法。将试样与固体氯化铵混匀后,再加盐酸分解,其中的硅成硅酸盐凝胶沉淀下来,经过滤、洗涤,在瓷坩埚中于950℃灼烧至恒重,称 量求其质量,得到二氧化硅含量。本法测定结果约较标准法高0.2%左右。若改用铂 坩埚在1100℃灼烧恒重、经氢氟酸处理后,测定结果与标准法结果误差小于0.1% 。 (2)仪器试剂:马弗炉、瓷坩埚、干燥器和坩埚钳; NH4Cl(固),HCl(浓,6 mol·dm-3, 2 mol·dm-3),HNO3(浓),AgNO3(0.1 mol·dm-3)。 (3)步骤: 准确称取0.4g试样,置于50cm3烧杯中,加入2.5~3g固体NH4Cl,用玻璃棒混匀,滴加浓HCl至试样全部润湿(一般约需2cm3),并滴加浓HNO3 2~3滴,搅匀。盖上表面皿,置于沸水浴上,加热1min,加热水约40cm3,搅动,以溶解可溶性盐类。过滤,用热水洗涤烧杯和沉淀,直至滤液中无Cl-离子为止。(用AgNO3检验),弃去滤液。 将沉淀连同滤纸放入已恒重的瓷坩埚中,低温干燥、炭化并灰化后,于1000℃灼烧30 min 取下,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再灼烧,直至恒重。计算试样中SiO2的含量。 (4)结果表述: 二氧化硅含量(%)=(m2-m1)/m 式中:m1 ——恒重坩埚质量,g; m2 ——灼烧后坩埚与试样质量,g; m ——试料质量,g。 所得结果应表示至二位小数。 (5)允许差:

实验5水中铬的测定--分光光度法(精)

实验五水中铬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废水中铬的测定常用分光光度法,其原理基于:在酸性溶液中,六价铬离子与二苯碳酰二肼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40nm,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符合比尔定律。如果测定总铬,需先用高锰酸钾将水样中的三价铬氧化为六价铬,再用本法测定。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六价铬和总铬的原理和方法;熟练应用分光光度计。 2.预习第二章第六节中测定铬的各种方法,比较其优点、缺点。 二.六价铬的测定 1.仪器 ①分光光度计、比色皿(1cm、3cm)。 ②50mL具塞比色管、移液管、容量瓶等。 2.试剂 (1)丙酮。 (2)(1+1)硫酸。 (3)(1+1)磷酸。 (4) 0.2%(m/V)氢氧化钠溶液。 (5)氢氧化锌共沉淀剂:称取硫酸锌(ZnSO4·7H2O)8g,溶于100mL水中;称取氢氧化钠2.4g,溶于新煮沸冷却的120mL水中。将以上两溶液混合。 (6)4%(m/V)高锰酸钾溶液。 (7)铬标准贮备液:称取于120℃干燥2h的重铬酸钾(优级纯)0.2829g,用水溶解,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每毫升贮备液含0.100mg 六价铬。 (8)铬标准使用液:吸取5.00mL铬标准贮备液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每毫升标准使用液含1.00μg六价铬。使用当天配制。 (9)20%(m/V)尿素溶液。 (10)2%(m/V)亚硝酸钠溶液。 (11) 二苯碳酰二肼溶液:称取二苯碳酰二肼(简称DPC,C13H14N4O)0.2g,溶于50mL丙酮中,加水稀释至100mL,摇匀,贮于棕色瓶内,置于冰箱中保存。颜色变深后不能再用。 3.测定步骤 (1)水样预处理: ①对不含悬浮物、低色度的清洁地面水,可直接进行测定。 ②如果水样有色但不深,可进行色度校正。即另取一份水样,加入除显色剂以外的各种试剂,以2mL丙酮代替显色剂,用此溶液为测定试样溶液吸光度的参比溶液。 ③对浑浊、色度较深的水样,应加入氢氧化锌共沉淀剂并进行过滤处理。 ④水样中存在低价铁、亚硫酸盐、硫化物等还原性物质时,可将Cr6+还原为Cr3+,此时,调节水样pH值至8,加入显色剂溶液,放置5min后再酸化显色,并以同法做标准曲线。 (2)标准曲线的绘制:取9支50mL比色管,依次加入0、0.20、0.50、1.00、2.00、4.00、6.00、8.00和10.00mL铬标准使用液,用水稀释至标线,加入1+1硫酸0.5mL和1+1磷酸0.5mL,摇匀。加入2mL显色剂溶液,摇匀。5~10min

21种污水处理中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及处理方法

21种污水处理中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及处理方法 科邦达环保 废水中各种污染物众多,来源也比较广泛,都是如何处理的呢?一起来看看这21种常见污染物的来源以及处理方法。 目录 1、耗氧有机物(易生化) (2) 2、难生物降解有机物 (3) 3、有机氮和氨氮 (3) 4、磷和有机磷 (4) 5、酸碱废水 (4) 6、油类污染物 (5) 7、致病微生物 (7) 8、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7) 9、氟化物 (9) 10、硫化物 (9) 11、氰化物 (10) 12、酚 (10) 13、银 (11) 14、镍 (11) 15、铅 (12) 16、铬 (12) 17、汞 (13) 18、有机氯 (13) 19、苯并芘 (14) 20、镉 (14) 21、砷 (15)

1、耗氧有机物(易生化) 污水中耗氧有机物(易生化)主要有腐植酸、蛋白质、酯类、糖类、氨基酸等化合物,这些物质以悬浮或溶解状态存在于废水中。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这些有机物可以分解为简单的CO2等无机物,但因为在天然水体中分解时需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因而称为耗氧有机物。 含有这些物质的污水一旦进入水体,会引起溶解氧含量降低进而导致水体变黑变臭。生活污水和食品、造纸、石油化工、化纤、制药、印染等企业排放的工业废水都含有大量的耗氧有机物。 据统计,我国造纸业排放的耗氧有机物约占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1/4,城市污水的有机物浓度不高,但因水量较大,城市污水排放的耗氧有机物总量也很大。污水二级生物处理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就是将这些物质的绝大部分从污水中去 除掉。 耗氧有机物成分复杂分别测定其中各种胶有机物的浓 度相当困难,实际工作中常用cODCr、BOD5、TOC、TOD 等指标来表示。一般来说上述指标值越高,消耗水中的溶解氧越多,水质越差。自然水体中BOD5低于3mg/L时,水质良好达到7.5 mg/L时,水质已较差超过10mg/L,表明水质已经很差其中的溶解氧已接近于零。

二氧化硅测定方法

二氧化硅测定方法 二氧化硅的测定方法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重量法和光度法。光度法包括钼酸盐光度法(即硅钼黄法)和钼酸盐还原光度法(硅钼蓝法)。钼酸盐还原光度法的灵敏度较钼酸盐光度法约高5倍。钼酸盐还原法运用的浓度范围为0.04—2mg/L,钼酸盐法为0.4—25 mg/L。 水样应保存于聚乙烯瓶中,因为玻璃瓶会溶出硅而污染水样,尤其是碱性水。 硅钼黄光度法 一、原理 ●在PH约1.2时,钼酸铵与硅酸,生成黄色可溶性的硅钼杂多酸络合物,在一定浓度范 ●围内,其黄色与二氧化硅的浓度成正比,可于波长410nm处测定其吸光度并与硅标准曲线对照, 求得二氧化硅的浓度。 ●色度及浊度的干扰,可以采用补偿法(不加钼酸铵的水样为参比)予以消除。 ●丹宁、大量的铁、硫化物和磷酸盐干扰测定,加入草酸能破坏磷钼酸,消除其干扰并降低丹宁 的干扰。在测定条件下,加入草酸(3 mg/ml),样品中含铁20 mg/L、硫化物10 mg/L、磷酸盐 0.8 mg/L、丹宁酸30 mg/L以下时,不干扰测定。 ●本法最低检测浓度为0.4 mg/L,测定上限25 mg/L二氧化硅。 ●测定最适宜范围为0.4-20 mg/L。适用于天然水样分析,也可用于一般环境水样分析。 二、仪器 ●铂坩埚,30-50ml ●分光光度计 三、试剂 配制试剂用水应为蒸馏水,离子交换水可能含胶态的硅酸而影响测定,不宜使用。 ●1:1盐酸溶液 ●钼酸铵试剂:溶解10g钼酸铵{(NH4)6Mo7O24·4H2O}于水中(搅拌并微热),稀至100 ml。 如有不溶物可过滤,用氨水调至PH 7-8。 ●7.5%(M/V)草酸溶液:溶解7.5g草酸(H2C2O4)于水中,稀释至100 ml。 ●二氧化硅贮备液:称取高纯石英砂(SiO2)0.2500g置于铂坩埚中,加入无水碳酸钠4g,混匀, 于高温炉中,在1000℃溶融1小时,取出冷却后,放入塑料烧杯中用热水溶取。用水洗净坩埚 与盖,移入25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混匀。贮于聚乙烯瓶中,此溶液每亳升含1.00 mg二氧化硅(SiO2)。 ●二氧化硅标准溶液:吸取50.0ml贮备溶液,稀释至500ml。用聚乙烯瓶密封保存,此溶液每毫 升含0.10mg二氧化硅。 四、步骤 1.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每毫升含0.10mg的二氧化硅标准溶液0、0.50、1.00、3.00、5.00、7.00、10.00 ml,分别移

环境空气—肼的测定—固体吸附—分光光度法

FHZHJDQ0153 环境空气肼的测定固体吸附分光光度法 F-HZ-HJ-DQ-0153 环境空气—肼的测定—固体吸附—分光光度法 1 范围 以1L/min的流量,采集60L空气的最小检出浓度为0.0012mg/m3。测定范围为0.00714~1.00mg/m3。 本方法受氯气、一甲基肼、偏二甲基肼的氧化产物干扰,空气中的氨、偏二甲基肼、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等不干扰肼的测定。 2 原理 空气中微量的肼通过涂硫酸的固体吸附剂浓集,与硫酸作用生成硫酸肼,脱附后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生成黄色的连氮化合物。于460nm波长下测定,在25mL溶液中含0~11.25μg肼时符合朗伯—比尔定律。摩尔吸光系数为6.5×104L/moL?cm。 3 试剂 3.1 硫酸:优级纯。 3.2 甲醇:优级纯。 3.3 乙醇:分析纯。 3.4 硫酸肼:分析纯。 3.5 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分析纯。 3.6 101白色担体:40~60目。 3.7 0.05mol/L硫酸:用分度吸管吸取7mL浓硫酸,缓慢加入盛有2500mL蒸馏水的试剂瓶中,摇匀。 3.8 6mol/L硫酸:缓慢注入33.3mL浓硫酸于50mL蒸馏水中,再用蒸馏水准确稀释至100mL,摇匀。 3.9 硫酸-甲醇溶液:在250mL容量瓶中,加入200mL甲醇,缓慢注入硫酸(3.8)36mL,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 3.10 20g/L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溶液:称取10.0g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溶于盛有500mL乙醇的试剂瓶中,加硫酸(3.1)20mL,摇匀。室温下可保存二周。 4 仪器 4.1 具塞刻度管:25mL,10支。 4.2 分度吸管:5mL,2支;10mL,2支。 4.3 分光光度计。 4.4 大气采样器。 4.5 空盒气压表。 4.6 分样筛。 4.7 采样管:按图1加工。 1一不锈钢网;2一涂硫酸担体 图1 玻璃采样管 5 采样 选好采样点,安装好采样器,调整高度使其距地面1.5m左右。接上采样管,令管口向下,

环境水中石油类污染物的含量反应说明

环境水中石油类污染物的含量反应说明 摘要:环境水中石油类污染物的含量是反映水质的指标之一,本文采用三波长定量测试水中油含量,样品测试方便,数据准确。 环境中水中的石油类来自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油类物质在水面形成油膜,影响了空气和水的气体交换;分散于水中以及吸附于颗粒上或以乳化状态存在于水中的油,被微生物分解时,将消耗水中溶氧,容易使水质恶化。 矿物油是由烷烃、环烷烃及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红外碳硫分析仪。本文参照“GB/T16488-1996《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选择三波长红外光谱法测定地表水,测定结果准确,避免使用“标准油”。 原理: 水中油类物质是由烷烃、环烷烃及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可用四氯化碳萃取,测定总萃取物。然后将萃取液用硅酸镁吸附其中动植物油等极性物质后,测定石油类含量。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红外谱图在2930cm-1、2960cm-1或3030cm-1处有吸收,可根据上述三个波数位置的吸光度值计算其含量。 实验条件: 仪器及附件: FTIR-650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1cm 石英比色皿 试剂: 四氯化碳(CCl4):环保用,天津基准试剂有限公司; 正十六烷[CH3(CH2)14CH3] 分析纯: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 姥鲛烷(2,6,10,14-四甲基十五烷)分析纯:北京百灵威科技有限公司; 甲苯(C6H5CH3)分析纯:天津市江天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无水硫酸钠(Na2SO4)分析纯:北京化工厂; 氯化钠(NaCl)分析纯:天津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盐酸(HCl)分析纯:天津化学试剂一厂。 样品前处理: 将水样全部转移至分液漏斗中,用20ml四氯化碳洗涤采样瓶,洗涤液并入分液漏斗中,调PH≤2,加入20g氯化钠,充分震荡2min充分静置,将萃取液流经铺有10mm无水硫酸钠的玻璃砂芯漏斗,用容量瓶收集滤液。取20ml四氯化碳再次萃取、用适量四氯化碳洗涤玻璃砂芯漏斗,将萃取液、洗涤液一并放入容量瓶中。用四氯化碳标至刻线、摇匀。 测定结果: 1、校正系数的测定: 以四氯化碳为溶剂,红外碳硫分析仪分别配置浓度为100mg/L正十六烷、100mg/L姥鲛烷、400mg/L甲苯溶液,用四氯化碳作参比溶液,采用10mm×10mm比色皿,分别测量三种溶液在2930cm-1、2960 cm-1和3030cm-1处的吸光度A2930、A2960、A3030。这三种溶液在上述波数处的吸光度满足公式: C=X·A2930 Y·A2960 Z (A3030- A2930/F), 式中: C-萃取溶剂中化合物的含量,mg/L; A2930、A2960、A3030-各对应波数下测得的吸光度值; X、Y、Z-与各C-H键吸光度对应的校正系数; F-脂肪烃对芳香烃的校正因子,即正十六烷在2930 cm-1和3030 cm-1处的吸光度之比; 对于正十六烷(H)和姥鲛烷(P),由于其芳香烃含量为零,即A3030- A2930/F =0,则

重量分析法

重量分析法 思考题 9-1 解释下列现象。 (a )CaF 2在 pH =3的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 pH=5的溶液中的溶解度大; 答:这是由于酸效应的影响。因为()sp sp F H K K α'=?,随着[H +]的增大,()F H α也增大,sp K '也随之增大,即溶解度变大。所以,CaF 2在 pH =3的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 pH=5的溶液中的溶解度大。 (b )Ag 2CrO 4在0.0010 mol ·L -1 AgNO 3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0.0010 mol ·L -1 K 2CrO 4溶液中的溶解度小; 答:Ag 2CrO 4的p K sp =11.71 Ag 2CrO 4在0.0010 mol ·L -1 AgNO 3溶液中的溶解度11.71 5.71 122 1010[]0.0010 sp K s Ag --+=== mol ·L -1 Ag 2CrO 4 在 0.0010 mol ·L -1 K 2CrO 4溶液中的溶解 度 4.36 210s -=== mol ·L -1 所以, s 1< s 2,即Ag 2CrO 4在0.0010 mol ·L -1 AgNO 3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0.0010 mol ·L -1 K 2CrO 4溶液中的溶解度小。 (c )BaSO 4沉淀要用水洗涤,而 AgCl 沉淀要用稀 HNO 3洗涤; 答:BaSO 4沉淀要水洗涤的目的是洗去吸附在沉淀表面的杂质离子。 AgCl 沉淀为无定形沉淀,不能用纯水洗涤,这是因为无定形沉淀易发生胶溶,所以洗涤液不能用纯水,而应加入适量的电解质。用稀HNO 3还可防止Ag + 水解,且HNO 3加热易于除去。 (d )BaSO 4沉淀要陈化,而 AgCl 或Fe 2O 3·nH 2O 沉淀不要陈化; 答:BaSO 4沉淀为晶形沉淀,陈化可获得完整、粗大而纯净的晶形沉淀。 而 AgCl 或Fe 2O 3·nH 2O 沉淀为非晶形沉淀。对于此类沉淀,陈化不仅不能改善沉淀的形状,反而使沉淀更趋粘结,杂质难以洗净。 (e )AgCl 和BaSO 4的 K sp 值差不多,但可以控制条件得到BaSO 4晶形沉淀,而AgCl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六价铬

实验十八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六价铬 1、实验目的 ① 练习使用721分光光度计。 ② 配制标准色列并测定地表水中六价格。 2﹑实验原理 在酸性溶液中,六价铬遇二苯碳酰二肼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40nm,摩尔吸光系数为4×104。 本方法适用于地面水和工业废水中六价铬的测定。 3﹑药品与仪器 3.1 实验药品: ①铬标准储备液:称取于120℃干燥2hr的重铬酸钾(K2Cr2O7,优级纯) 0.2829g,用水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每毫升溶液含0.100mg六价铬,即100ppm。 ②铬标准使用液:吸取5.00mL铬标准储备液,置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每毫升溶液含1.00μg六价铬,即1ppm。使用时当天配制。 ③显色剂:称取二苯碳酰二肼(C13H14N4O)0.2g,溶于50mL丙酮中,加水稀释至100mL,摇匀。处于棕色瓶置于冰箱中保存。色变深后不能使用。 ④1+1硫酸 ⑤1+1磷酸

3.2 实验仪器 ①721型分光光度计 ②50mL比色管 ③1cm或3cm比色皿 4﹑实验步骤 4.1 标准曲线的绘制 向一系列50mL比色管中分别加入0、0.20、0.50、1.00、2.00、4.00、 6.00、8.00、10.00mL铬标准使用液,用水稀释至标线。加入1+1硫酸溶液 0.5mL,1+1磷酸溶液0.5mL,摇匀,加入2mL显色剂,摇匀。5—10min之后,于540nm波长处,用3c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测定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4.2 样品测定 取适量(含六价铬少于50μg)无色透明水样,置于50mL比色管中,用水稀释至标线。以下步骤同标准曲线绘制。 5、注意事项 ①当水样混浊或有色时,应进行预处理。 ②所有玻璃仪器(包括采样瓶),不能用重铬酸钾洗液洗涤,可用硝酸—硫酸混合液或洗涤液洗涤。洗涤后要冲洗干净。玻璃器皿内要求光洁,防止铬被吸附。 6﹑数据处理

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总3页)

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总3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石油是最重要的能源之一,被成为“工业的血液”。近些年来各国都加快了对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从沙漠到海洋、从无人区到人口稠密区,越来越多的油气井出现在世界各地。随之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石油对土壤的污染危害大,潜伏期厂,涉及面广,有研究者将其比喻为“化学定时炸弹”,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 石油主要是由烃类化合物组成的一种复杂化合物,其组成复杂,含有致畸、致癌、致突变的物质(如卤代烃、苯系物、苯胺类、菲、苯并[a]芘等)。土壤作为人类、动植物和微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基础,是自然界物质和能量参与转化、迁移和积累等循环过程的重要场所,土壤安全事关人类食品安全。石油一旦进人土壤,将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根据已公布的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告》显示,我国土壤总超标率高达16.1%。其中,有机类污染物,尤其是石油污染物已成为导致土壤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据报道在我国,勘探和开发的油气田有4 0 0多个,覆盖面积达 3. 2 X 105 km2,其中约4. 8 X 106 hm2 的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为我国部分油田周边石油污染状况,其周边土壤中的总石油烃( TPH ) 质量分数已经远远超过临界值500 mg/kg,对人居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由此可见,石油污染土壤形势严峻,修复工作迫在眉睫。 土壤石油污染:是指原油和石油产品在开采、运输、储存以及使用过程中,进入到土壤环境,其数量和速度超多土壤自净作用的速度,打破了它在土壤环境中的自然动态平衡,使其累积过程占据优势,导致土壤环境正常功能的失调和土壤质量的下降,并通过食物链,最终影响到人类健康的现象。 石油进入土壤的途径: ?石油的泄露和溢油:陆地采油大量的生产设施如油井、集输站、转输站和联合站等,原油会 被直接或间接的倾泻与这些设施附件的地面;产品的开采和运输业会使石油类物质进入土壤环境中;另外发生井喷或泄露,也会污染周围土壤环境。 ?含油固、液体废气无的随意处置:油气的开采和运输过程会产生大量含油、天然气的开采过 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油废水、有害的废泥浆以及其他的一些污染物,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污染周边土壤、河流甚至地下水。 ?含油污水的灌溉和农用药剂的使用:一些工业企业产生的含油废水如果不加以回收处理,直 接排入河流、湖泊或海湾,会污染水体,该水体用于农业灌溉,则会导致土壤污染,另外某些农用药剂也会污染土壤。 ?汽车尾气的排放:汽车尾气排放导致交通干线两侧土壤的有机物污染,另外大气沉降也会导 致土壤污染。 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石油污染土壤的物理修复方法:

动物胶凝聚重量法测二氧化硅含量

动物胶凝聚重量法测二氧化硅含量 一、实验原理 在强酸性溶液中,硅酸较易变成胶凝体。为使硅酸完全析出,可用蒸发和在105~110°烘干脱水或用动物胶凝聚的办法。由于动物胶凝聚方法比较简单、快速,应用较为普遍。但结果稍偏低(硅酸在溶液中可达0.2%或更高些)。 二、分析方法 称取1克试样,置于干燥的镍坩埚(或银坩埚)中,以数滴乙醇润湿,加4~6克氢氧化钠及1克试样,搅匀,再覆盖0.5克过氧化钠。先低温加热使氢氧化钠熔融后放入高温炉中,在650~700°熔融8~10分钟。取出冷却,将坩锅放入250毫升烧杯中,盖上表皿,加热水50~60毫升浸出熔融物,洗净坩埚。立即加入盐酸20~25毫升使溶液酸化,置电热板上低温蒸至湿盐状(勿蒸干涸)。加浓盐酸15毫升,搅拌均匀。置水浴中,控制70°左右,加1%动物胶溶液10毫升,搅拌1~2分钟,再保温10分钟,取下,加热水40~50毫升,搅拌使盐类溶解,稍冷。用中密定量滤纸过滤,2%盐酸洗涤沉淀4~5次,仔细擦净烧杯,再用热水洗沉淀8~10次。滤液装入250ml容量瓶进行定容,以备其他实验用途。将沉淀连同滤纸移入铂坩埚中,烘干,低温灰化。放入高温炉中于1000°灼烧1小时,取出冷却,称重。重复灼烧至恒重。于沉淀中加1∶1硫酸10滴、氢氟酸8~10毫升,在铺有耐火板的电炉上低温蒸干,并冒尽白烟。再放入高温炉中于1000°灼烧30分钟,取出冷却,称重,并灼烧至恒重。按两次重量之差计算二氧化硅含量。 三、计算 SiO2% = (G1 - G2)/G×100 式中:G1——坩埚加沉淀重(克) G2——空坩埚重(克) G ——试样重(克) 由上式可以计算出SiO2百分含量: SiO2% = (29.2143 – 28.5592)/0.5020×100% =130.50%(?) 四、结果分析 实验数据得到反常的超过100%的结果,分析可能是测定空坩埚质量时,学生所测得的G2未包含坩埚盖的质量,如果假定坩埚盖的质量为0.40g,带入计算后得到:G2=28.5592+0.40=28.9592g,则SiO2%=50.82%,比较合理。

水质 肼的测定 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分光光度法

HZHJSZ0092 水质肼的测定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分光光度法 HZ-HJ-SZ-0092 水质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分光光度法 1 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测定水中肼的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分光光度法 试料体积1~10mL±?·?·¨?ì2a?Tò??????a0.002mg/L 更高浓度的样品 氨基脲脲素分别高达20200mg/L以上时干扰测定 NO2ˉ 大于1mg/L时产生干扰 肼与对二甲基苯甲醛作用于波长458nm 处进行分光光度测定 本方法所有试剂均为符合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的分析纯试剂 3.1 盐酸  3.2 盐酸溶液HCl  3.3 乙醇95% 3?è?4g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溶于200 mL 95%乙醇和20mL 盐酸Array 中 155g/L剧毒)15.5g 溶于水中如叠氮化钠中含肼 将叠氮化钠溶于适量水中滤液置烧杯中不断搅拌待大部分叠氮化钠析出后经无水乙醇脱水后 2放在干燥器内冷却 注意精制操作应在通风柜内进行 100mg/L2HCl)或0.4060g硫酸肼(N2H4 H2SO4) 3.2?¨á?ò?è?1000mL容量瓶中 3.7 肼标准溶液吸取肼标准贮备液(3.6)10.0mLó?HCl 溶液(3.2)稀释至标线 4.1 分光光度计 4.2 具塞比色管  5 试样制备 5.1 采样与贮存样品均使用玻璃瓶 用盐酸固定可保存24h ·?±e?óè???±ê×?èüòo(3.7)0.5 2.00 6.00 10.00mL加入10mL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溶液 混匀用10cm光程的比色皿于458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含量为横坐标绘制校准曲线 检查水样pH值 将水样调至7左右 加蒸馏水稀释至25mL标线20min 后用10cm光程的比色皿于458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6.3 空白试验 取10mL蒸馏水代替水样 7 结果计算 试样中肼含量C(mg/L)按下式计算 mìg 分析试样体积  8 精密度和准确度 8个实验室对0.1000.800mg/L的标准溶液结果如下 0.9%  8.2 再现性 三个浓度的实验室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4%0.9% 9 参考文献 GB/T 15507-1995 è????ù?Do?óD?¢D?μ?1ìì???á£?úè¥?aê???3?μ?êyoáéy???ùoó?òà?D?è¥3y?ó?ê è???±e???ùóD??12′?ê± 3.2?ù?ó1% 的碘化钾0.4mL混匀再按操作步骤(6.2)进行 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至水样成红色于通风柜中加HCl (3.2)至红色消失 3.1再按操作步骤(6.2)进行 水样的酸度调到1N后 A3 计算 如测定结果以水合肼计因1.56份N2H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