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赭石的鉴别方法

代赭石的鉴别方法
代赭石的鉴别方法

代赭石的鉴别方法

性状鉴别

为不规则的扁平块状,大小不一。全体棕红色或铁青色,用手抚摸,则有红棕色粉

末沾手,表面有圆形乳头状的突起,习称"钉头代赭",另一面与突起相对处有同样大小的

凹窝。质坚硬,不易砸碎。断面显层叠状,且每层均依钉头而呈波涛状弯曲。无臭,无味。在砖上摩擦显红色。以色棕红、断面显层叠状,每层均有钉头者为佳。能溶于浓盐酸,其溶液显铁化合物的各种特殊反应。

显微鉴别

反射偏光镜下,反射色呈钢灰色至铁黑色。透射偏光镜下,极薄的薄片或边缘可见

到血红色或橙红色,具微弱多色性,No为浅褐红色,Ne为浅黄红色。折射率:No=2.988,Ne=2.759。一轴晶。负光性。

品质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本品含铁Fe不得少于45.0%。

应用鉴别

1.代赭石与旋复花:两药均能平降肺、胃二经之逆气以止呕噫,定喘息,代赭石功

专沉降逆气清降肝火,对肝阳上亢之证及肝火动血之证常用之;旋复花专功下气而消蓄结

之痰水,对于痰壅气促,痰结胸痞,饮停肿满等多用之。

2.赭石与磁石:两药均有平肝降逆之功,皆可治肝阳上亢及气逆喘息之证。然而磁

石偏于护真阴镇浮阳,真阴亏损于下,阳浮于上之证,用之最好,赭石偏重于平降逆气,

清降肝火,不但用于肝阳上亢盛之眩晕耳鸣及惊痫之病,且用于逆气上犯肺病胃所致噫及

喘息气急等,并清火凉血止血以治吐衄崩漏下血之证。

3.代赭石平肝降逆宜生用,收敛止血可煅用。

化学鉴定

取本品粉末0.1g,置试管中,加盐酸2ml,振摇,静置。取上清液2滴,加硫氰酸

铵试液2滴,溶液即显血红色;另取上清液2滴,加亚铁氰化钾试液1-2滴,即发生蓝色

沉淀;再加25% 氢氧化钾试液5-6滴,沉淀变成棕色。检查铁盐

代赭石:除去杂质,砸碎,过筛。煅代赭石:取刷净的代赭石,砸碎,入坩埚内,在无烟的炉火上煅红透,取出,立即倾入醋盆中淬酥,捣碎,再煅淬一次,取出,晒干,

碾成粗末。每代赭石100斤,用醋两次共50-60斤

《雷公炮炙论》:凡使代赭石,不计多少,用腊水细研尽,重重飞过,水面上有赤色如薄云者去之,然后用细茶脚汤煮之一伏时了,取出,又研一万匝,方入。用净铁铛一口著火,得铛热底赤,即下白蜡一两于铛底,逡巡间便投新汲水冲之于中,沸一、二千度了,如此放冷,取出使之。

《纲目》:代赭石今人惟煅赤,以醋淬三次或七次,研,水飞过用,取其相制,并为肝经血分引用也。

1. 对心脏和血压的影响动物实验证明: 代赭石溶液大剂量时对离体蛙心有抑制作用;但对麻醉兔的血压无明显影响.

2. 对肠道平滑肌的作用代赭石溶液注射于麻醉兔可使肠蠕动增强;对离体豚鼠小肠有明显的兴奋作用.

3. 其他作用代赭石曾代替硫酸钡作为X线胃肠造影剂, 并被认为无毒.但经测定代赭石中含砷盐的量, 约为 1/100 000 以上, 已大大超过硫酸钡, 也超过药典上的许可标准.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有机物的鉴别专题练习题

有机物的鉴别专题 1.下列说确的是 A.乙烯和聚乙烯都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B.用酸性KMnO4溶液能鉴别乙烷和乙烯 C.(NH4)2SO4、CuSO4都能使蛋白质变性 D.葡萄糖、蔗糖都能与新制的Cu(OH) 2发生氧化反应 2.下列说确的是() A.苯和溴水振荡后,由于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水的水层颜色变浅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都既能鉴别出甲烷和乙烯又能除去甲烷中含有的乙烯再经干燥而获得纯净的甲烷 C.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可以用先干馏,后蒸馏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 D.石油中含有C5~C11的烷烃,可以通过分馏得到汽油 3.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纤维素的水解实验操作为:把一小团棉花放入试管中,加入几滴90%的硫酸溶液,用玻璃棒把棉花捣成糊状,小火微热,至成亮棕色溶液 B.向油脂发生皂化反应后所得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固体NaCl会出现分层现象,此分层过程发生的主要是物理变化 C.只用滴管、试管和水就能鉴别乙二醇、溴代烃、乙醛 D.已知苯与苯酚的沸点差异较大,故一定能用蒸馏的方法分离苯与苯酚的混合液 4.物质的鉴别有多种方法。下列能达到鉴别目的的是( ) ①用水鉴别苯、乙醇、溴苯 ②用相互滴加的方法鉴别Ca(OH)2和NaHCO3溶液 ③点燃鉴别甲烷和乙炔 A.①②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5.下列有机物的鉴别方法(必要时可加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蒸馏水鉴别乙二醇、甲苯、氯苯 B.用溴水鉴别苯、苯酚、2-己烯 C.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甲苯、正己烷 D.用含氢氧化钠的氢氧化铜悬浊液鉴别甲酸、乙醛、乙酸 6.二甲醚和乙醇是同分异构体,其鉴别可采用化学方法及物理方法,下列鉴别方法中不能 ..对二者进行鉴别的是 A.利用金属钠或者金属钾 B.利用质谱法 C.利用红外光谱法 D.利用核磁共振氢谱 7.下列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 A.苯、己烷、四氯化碳 B.苯、乙醇、四氯化碳 C.硝基苯、乙醇、四氯化碳 D.硝基苯、乙醇、乙酸 8.下列有关实验容的叙述合理的是 A、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某盐溶液的pH B、用溴水不能鉴别苯、四氯化碳、乙醇和苯酚

土壤性质指示植物

土壤酸碱性指示植物 酸性土壤指示植物 土壤是绝大多数高等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土壤的物理结构、化学性质、植物根系和微生的生长构成了一定的土壤生态条件,植物与这样的生态条件息息相关。土壤的酸碱性是重要的理化性状之一。长期自然选择与淘汰的结果,在酸性土壤上保存了一批只适应于酸性土壤生存的植物,称酸性土壤指示植物。该植物的出现可以作为土壤酸性的标记。如岗松、石松、小米柴、芒萁、铁芒萁碱蓬骆 驼刺 芦苇 羽扇豆 等植 物。 芒萁岗松

芒萁分布于长江以南,大量生长于酸性红壤的山坡上,是酸性土壤指示植物。该植物对生态条件的考察具有重要意义。 岗松桃金娘科小灌木,分布于华南诸省,生于具有酸性土壤的低海拔向阳山坡。酸性土壤指示植物。植被调查中对了解生态地理条件有意义。 碱性土壤的指示植物 南天竹、凤尾草、蜈蚣草、枸杞等,喜欢偏碱性的土壤。 有趣的是,一些植物还能较准确地指示出土壤的酸碱度(pH值)。如有算盘子、映山红、铁芒萁等生长的地方,土壤的pH值一般在4.5—5;在牙疙疸、齿鳞青木香等生长的地方,土壤的pH值一般为5.5—6;有贯众、野花椒、牛毛草等生长的地方,土壤的pH值一般为8左右;生长有碱灰菜、麻落藜等植物的土壤,其pH值一般为8.5—9。 其他指示植物(indicative plant) 一定区域范围内能指示生长环境或某些环境条件的植物种、属或群落。指示植物与被指示对象之间在全部分布区内保持联系的称为普遍指示植物;只在分布区的一定地区内保持联系的则称为地方指示植物。地方指示植物在数量上远远多于普遍指示植物。按指示对象可分为: ①土壤指示植物。用植被来鉴别土壤性质的植物。如:铁芒箕为酸性土的指示植物;柏木为石灰性土壤的指示植物;多种碱蓬是强盐渍化土壤的指示植物;葎草是富氮土壤的指示植物;那杜草是粘重土壤的指示植物。 ②气候指示植物。如椰子的开花是热带气候的标志。 ③矿物指示植物。如海洲香薷是铜矿脉的指示植物。 ④环境污染指示植物。如唐菖蒲的叶片边缘和尖端出现淡黄色片状伤斑,则说明空气中存在氟化氢污染。 ⑤潜水指示植物。可指示潜水埋藏的深度、水质及矿化度。如:柳属是淡潜水的指示植物;骆驼刺为微咸潜水土壤的指示植物。此外,植物的某些特征,如花的颜色、生态类群、年轮、畸形变异、化学成分等也具有指示某种生态条件的意义。 土壤酸碱度识别及调节方法 来源:《中国花卉报》2005 年11月8日第6版作者:曹涤环作者:未知编 辑:jiej007 人气:0 日期:2006-12-28 各种花卉的生长都需要酸碱性适宜的土壤,高于或低于适宜的界限,花卉便不能吸收所需养分,造成营养缺乏,生长不良,甚至死亡。所以,栽培前一定要了解土壤的酸碱性,正确选择土壤。除化学试剂测定土壤的酸碱性外。还可用以下简便方法:

有机物的鉴别(共46题)

有机物的鉴别(共46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有机物中,只需加入溴水就能鉴别的是() A.已烯、苯、四氯化碳 B.苯、已炔、已烯 C.已烷、苯、环已烷 D.甲苯、已烷、已烯 2.可以将六种无色液体:C2H5OH、AgNO3溶液,C2H5Br、KI溶液,C6H5OH溶液,C6H6一一区分开的试剂是 A.HCl溶液B.溴水C.酸性KMnO4溶液D.NaOH溶液 3.鉴别已烯、苯、甲苯、溴乙烷四种无色液体,必须用到的试剂有 A.KMnO4(H+)溶液B.NaOH溶液C.溴水D.AgNO3溶液 4.鉴别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的试剂有多种,下列方法或试剂中不可用于鉴别二者的是A.丁达尔现象B.石蕊试液C.碘水D.新制Cu(OH)2悬浊液 5.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的试剂是() A.银氨溶液B.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C.石蕊试液D.碳酸钠溶液 6.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乙酸、乙醛、乙醇,这种试剂是 A.NaOH溶液B.新制的Cu(OH)2 C.石蕊试液D.Na2CO3溶液 7.酒精、乙酸、葡萄糖三种溶液,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区别开来,该试剂是() A.金属钠B.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C.石蕊试液D.NaHCO3溶液 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 B.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己烷和3-己烯 C.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 D.用酒精可以萃取溴水中的溴 9.下列试剂不能 ..鉴别己烯、丙醛和苯酚溶液的是 A.银氨溶液B.FeCl3溶液C.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10.现有四氯化碳、苯、酒精、己烯四瓶无标签液体,要将它们鉴别开,下列试剂中可行的是() A.水B.溴水C.浓硫酸D.石蕊试液 11.有四种无色溶液,只用一种试剂一次就能把它们区别开来,这种试剂是 A.BaCl2溶液B.KMnO4溶液C.溴水D.Na2SO4溶液 12.用一种试剂即可鉴别苯酚溶液、1-己烯、乙醇、苯,这种试剂是 A、溴水 B、FeCl3溶液 C、NaOH溶液 D、四氯化碳13.能将甲醇、乙醛、甲酸、乙酸四种液体物质鉴别出来的一种试剂(必要时可加热)是A、溴水B、新制的Cu(OH)2悬浊液 C、银氨溶液 D、FeCl3溶液 14.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甲苯、己烯、四氯化碳、碘化钾溶液、亚硫酸、苯酚溶液区别开,该试剂是 A.KMnO4溶液B.碘水C.溴水D.FeC13溶液 15.实验室有几瓶标签脱落的无色液体:己烯、苯、乙醇、苯酚溶液,若不依靠嗅闻的方法

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是土壤物理性质之一。指土壤中不同大小直径的矿物颗粒的组合状况。土壤质地与土壤通气、保肥、保水状况及耕作的难易有密切关系;土壤质地状况是拟定土壤利用、管理和改良措施的重要依据。肥沃的土壤不仅要求耕层的质地良好,还要求有良好的质地剖面。虽然土壤质地主要决定于成土母质类型,有相对的稳定性,但耕作层的质地仍可通过耕作、施肥等活动进行调节。 1基本概念 土壤质地是根据土壤的颗粒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土壤质地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类,其类别和特点,主要是继承了成土母质的类型和特点,又受到耕作、施肥、排灌、平整土地等人为因素的影响,是土壤的一种十分稳定的自然属性,对土壤肥力有很大影响。其中,砂土抗 土壤质地 旱能力弱,易漏水漏肥,因此土壤养分少,加之缺少粘粒和有机质,故保肥性能弱,速效肥料易随雨水和灌溉水流失,而且施用速效肥料效猛而不稳长,因此,砂土上要强调增施有机肥,适时追肥,并掌握勤浇薄施的原则;粘土含土壤养分丰富,而且有机质含量较高,因此,大多土壤养分不易被雨水和灌溉水淋失,故保肥性能好,但由于遇雨或灌溉时,往往水分在土体中难以下渗而导致排水困难,影响农作物根系的生长,阻碍了根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对此类土壤,在生产上要注意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以避免或减轻涝害,并选择在适宜的土壤含水条件下精耕细作,以改善土壤结构性和耕性,以促进土壤养分的释放;壤土兼有砂土和粘土的优点,是较理想的土壤,其耕性优良,适种的农作物种类多。 1、单粒:相对稳定的土壤矿物质的基本颗粒,不包括有机质单粒; 2、复粒(团聚体):由若干单粒团聚而成的次生颗粒为复粒或团聚体。 3、粒级:按一定的直径范围,将土划分为若干组土壤中单粒的直径是一个连续的变量,只是为了测定和 划分的方便,进行了人为分组。 土壤中颗粒的大小不同,成分和性质各异;根据土粒的特性并按其粒径大小划分为若干组,使同一组土粒的成分和性质基本一致,组间则的差异较明显。土粒的成分和性质的变化是渐变的。 4、土壤的机械组成:又叫土壤的颗粒组成,土壤中各种粒级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5、土壤质地:将土壤的颗粒组成区分为几种不同的组合,并给每个组合一定的名称,这种分类命名称为 土壤质地。如:砂土、砂壤土、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粘土等。 2划分标准 土壤矿物质是由风化与成土过程中形成的不同大小的矿物颗粒组成。土粒大小不同(直径从10米到10米不等),其化学组成和理化性质有很大差异。可按照土粒粒径的大小及其性质分成若干粒级。世界各国通常有不同的土壤粒级的划分标准。下图展示了各土壤粒级划分的具体标准。

高中化学常见有机物的鉴别与分离

高中化学常见有机物的鉴别 1.含有炔氢的炔烃: (1)硝酸银:成炔化银白色沉淀 (2)氯化亚铜的氨溶液:生成炔化亚铜红色沉淀。 2.烯烃、二烯、炔烃: (1)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红色腿去 (2)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腿去。 3.小环烃:三、四元脂环烃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腿色 4.卤代烃:硝酸银的醇溶液,生成卤化银沉淀;不同结构的卤代烃生成沉淀的速度不同,叔卤代烃和烯丙式卤代烃最快,仲卤代烃次之,伯卤代烃需加热才出现沉淀。 5.醇: (1)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鉴别6个碳原子以下的醇); (2)用卢卡斯试剂鉴别伯、仲、叔醇,叔醇立刻变浑浊,仲醇放置后变浑浊,伯醇放置后也无变化。 6.酚或烯醇类化合物: (1)用三氯化铁溶液产生颜色(苯酚产生兰紫色)。 (2)苯酚与溴水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 7.甲酸:用托伦试剂,甲酸能生成银镜,而其他酸不能。 8.羰基化合物: (1)鉴别所有的醛酮:2,4-二硝基苯肼,产生黄色或橙红色沉淀; (2)区别醛与酮用托伦试剂,醛能生成银镜,而酮不能; (3)区别芳香醛与脂肪醛或酮与脂肪醛,用斐林试剂,脂肪醛生成砖红色沉淀,而酮和芳香醛不能; (4)鉴别甲基酮和具有结构的醇,用碘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黄色的碘仿沉淀。 9.胺:区别伯、仲、叔胺有两种方法 (1)用苯磺酰氯或对甲苯磺酰氯,在N a O H溶液中反应,伯胺生成的产物溶于N a O H;仲胺生成的产物不溶于N a O H溶液;叔胺不发生反应。 (2)用N a N O2+H C l: 脂肪胺:伯胺放出氮气,仲胺生成黄色油状物,叔胺不反应。 芳香胺:伯胺生成重氮盐,仲胺生成黄色油状物,叔胺生成绿色固体。10.糖: (1)单糖都能与托伦试剂和斐林试剂作用,产生银镜或砖红色沉淀; (2)葡萄糖与果糖:用溴水可区别葡萄糖与果糖,葡萄糖能使溴水褪色,而果糖不能。 (3)麦芽糖与蔗糖:用托伦试剂或斐林试剂,麦芽糖可生成银镜或砖红色沉淀,而蔗糖不能。 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⒈固体与固体混和物,若杂质易分解,易升华时用加热法;若一种易溶,另一种

各种废塑料如何鉴别

各种废塑料如何鉴别 废塑料回收乃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分清各种废塑料,恐怕还得去购买些关于高分子材料类书籍!我们在这里作一些简单的介绍,看看对你是否有所帮助。 塑料的具体分类很多,就高分子材料而言,恐怕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囊括的,但就塑料而言,可从以下几种分类法: 热固性塑料与热塑性塑料 热固性塑料的定义: 高分子树脂通过加热塑化或引入助剂塑化,经冷却固化定型后不能再次通过热塑成型的物质,如酚醛塑料,脲醛塑料,191树脂钢化塑料等。即热固性塑料不能再次回收造粒。 热塑性塑料的定义: 高分子树脂通过加热塑化,通过冷却定型后,可以再次根据需要二次加热塑化成型,周而复始。塑料回收造粒指的就是这类塑料。 进一步分类热塑性塑料又可分为常规热塑性通过用塑料和工程塑料,常用热塑性通用塑料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等等,工程塑料有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ABS)高抗冲击性聚苯乙烯(AS)或(HIPS)。 简易的塑料鉴别,可用如下几种方法: 直观鉴别法 是指用人的感观去体验塑料的一些直观特征。用眼看外观: 透明?半透明?不透明?颜色(未染色时)如何?放到水里,漂浮?下沉?用鼻闻: 有无气味?什么气味?用手摸:

光滑还是粗糙?感觉冷还是热?用手指甲划一下,有无痕迹?用手拉伸一下,是硬还是软?有无韧性和弹性?将塑料摔一摔,耳听其音声,响亮?清脆?或是低沉?易碎?或是坚韧?通过这些感官检查,可鉴别是哪种塑料。 (PE) 聚乙烯LDPE的原材料为白色蜡状物,透明;HDPE为白色粉末状或白色半透明颗粒状树脂。在水中漂浮,无臭无味,具有蜡样光滑感,划后有痕迹,膜软可拉伸。LDPE柔软,有延伸性,可弯曲,但容易折断;MDP E、HDPE较坚硬,刚性及韧性较好,音低沉(PP) 聚丙烯原材料白色蜡状、半透明,在水中漂浮,无臭无味,手感光滑,划后无痕迹,可弯曲,不易折断,拉伸强度与刚性较好,音响亮 (PS) 聚苯乙烯标准型玻璃般透明;耐冲击无光泽,在水中下沉,无臭无味,手感光滑,性脆,易折断用指甲弹打有金属声,俗称“响胶” ABS 乳白色或米黄色,非晶态,不透明,无光泽,在水中下沉无臭无味,质材坚韧、质硬,刚性好。不易折断,音清脆 (PVC) 聚氯乙烯制品视增塑与填料情况而异,有的不透明。在水中下沉,随品种而异硬制品加热到50℃时就软,且可弯曲;软制品会下垂,有的还有弹性,硬制品如门窗,下水道管等,PA-6 PA-66 聚酰胺(尼龙)原材料乳白色,如胶质。加热到250℃以上时成水饴状。在水中下沉无臭无味表面硬有热感,轻轻锤打时不会折断,音低沉 PMMA

如何观测辨别土壤质地

附件:如何观测辨别土壤质地?

如何辨别水是否受污染 当肮脏、有害的物质进入洁净的水中,水污染就发生了。水的污染源主要有:·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农田污水;·堆放在河边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水土流失;·矿山污水。水体受污染后,如通过饮水或食物链进入人体会损害健康。那么,如何正确辨别水质好坏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农村改水技术指导中心付彦芬研究员介绍,查水温、观颜色、嗅味、看浑浊度是辨别水质好坏最简便的方法。付彦芬介绍,地下水温度一般情况下较稳定,如果水温变化异常,有可能是受到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污染,大量的地面水渗入地下时水温也会发生变化。清洁的水是无色的,一旦水出现颜色则说明水质受到污染。比如,水出现红色,有可能是由于铁锈或藻类造成的;水体出现黑色多由于金属的污染造成;而出现黄色或棕黄色有可能是由于加入的净水剂过量或由于铬或腐殖质的污染所致。清洁的水是无味的。若水出现芳香臭或类似黄瓜腐烂的臭味,有可能是由于藻硅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造成的,发生的场所主要是湖泊和水库;若水出现金属臭多由于铜锌管道老化或因铁管生锈造成,这种水主要出现在自来水管道中;若水中出现腐臭,有可能是由于下水道污水污染造成的,它主要发生在有下水道破损污水流入的地方。但有的高层水箱的溢水口直接同下水道相连,一旦下水道阻塞也有可能造成污水上溯而污染整个水箱水质。另外,如果水中出现异味说明有污染。如,水中氯化物污染每升超过300毫克,水会有咸

味;水中的硫酸盐过多时,呈苦涩味;铁盐过多时也有涩味。受生活污染、工业废水污染后,水可呈现各种异味。水体浑浊度超过10 度时,肉眼可明显看到水质浑浊,这一般是由于水体中泥土、有机物、浮游生物和微生物增加而引起的。以上辨别水质好坏知识由中国净水器十大品牌水宜家净水器诚意提供。水宜家净水器以创新、品质、服务闻名的水宜家拥有6年过滤行业经验,是以打造“中国健康直饮水机第一品牌”为使命立志发展成为专业化、国际化的净水器产品制造商。其净水器产品已逐步普遍在国内各地区域建立加盟代理经销,并被国内家庭、学校、公司机构广泛采用。

各类有机化合物的鉴别方法大全

各类有机化合物的鉴别方法大全 1.烯烃、二烯、炔烃: (1)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红色褪去 (2)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 2.含有炔氢的炔烃: (1)硝酸银,生成炔化银白色沉淀 (2)氯化亚铜的氨溶液,生成炔化亚铜红色沉淀。 3.小环烃:三、四元脂环烃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4.卤代烃:硝酸银的醇溶液,生成卤化银沉淀;不同结构的卤代烃生成沉淀的速度不同,叔卤代烃和烯丙式卤代烃最快,仲卤代烃次之,伯卤代烃需加热才出现沉淀。 5.醇: (1)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鉴别6个碳原子以下的醇); (2)用卢卡斯试剂鉴别伯、仲、叔醇,叔醇立刻变浑浊,仲醇放置后变浑浊,伯醇放置后也无变化。 6.酚或烯醇类化合物: (1)用三氯化铁溶液产生颜色(苯酚产生兰紫色)。 (2)苯酚与溴水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 7.羰基化合物: (1)鉴别所有的醛酮:2,4-二硝基苯肼,产生黄色或橙红色沉淀; (2)区别醛与酮用托伦试剂,醛能生成银镜,而酮不能;

(3)区别芳香醛与脂肪醛或酮与脂肪醛,用斐林试剂,脂肪醛生成砖红色沉淀,而酮和芳香醛不能; (4)鉴别甲基酮和具有结构的醇,用碘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黄色的碘仿沉淀。 8.甲酸:用托伦试剂,甲酸能生成银镜,而其他酸不能。 9.胺:区别伯、仲、叔胺有两种方法 (1)用苯磺酰氯或对甲苯磺酰氯,在NaOH溶液中反应,伯胺生成的产物溶于NaOH;仲胺生成的产物不溶于NaOH溶液;叔胺不发生反应。 (2)用NaNO2+HCl: 脂肪胺:伯胺放出氮气,仲胺生成黄色油状物,叔胺不反应。 芳香胺:伯胺生成重氮盐,仲胺生成黄色油状物,叔胺生成绿色固体。 10.糖: (1)单糖都能与托伦试剂和斐林试剂作用,产生银镜或砖红色沉淀; (2)葡萄糖与果糖:用溴水可区别葡萄糖与果糖,葡萄糖能使溴水褪色,而果糖不能。 (3)麦芽糖与蔗糖:用托伦试剂或斐林试剂,麦芽糖可生成银镜或砖红色沉淀,而蔗糖不能。 二.例题解析 例1.用化学方法鉴别丁烷、1-丁炔、2-丁炔。

塑料燃烧试验鉴别法

各种废塑料识别方法 一、LDPE(中文名:低密度高压聚乙烯) 1、感官鉴别:手感柔软:白色透明,但透明度一般,常有胶带及印刷字。(注:胶带和印刷字是不可避免的,但一定要控制其含量,因这些会影响在市场上的价格)。 2、燃烧鉴别:燃烧火焰上黄下蓝;燃烧时无烟,有石蜡的气味,熔融滴落,易拉丝。 二、EV A(中文名:聚乙—乙酸乙脂) 1、感官鉴别:表面柔软;伸拉韧性强于LDPE,手感发粘(但表面无胶);白色透明,透明度高,感观和手感与PVC膜很相似应注意区分。 2、燃烧鉴别:燃烧时与LDPE相同有石蜡的气味略带酸味;燃烧火焰上黄下蓝;燃烧时无烟。熔融滴

落,易拉丝。 注:本品为PE种类中的一种,价格同与LDPE,可用于再生造粒,质量要求与PE相同。 三、PP(聚丙) 1、感官鉴别:本品为白色透明与LDPE相比透明度较高,揉搓时有声响。 2、燃烧鉴别:燃烧时火焰上黄下蓝,气味似石油,熔融滴落,燃烧时无黑烟。 四、PET膜(聚脂) 1、感官鉴别:本品为白色透明,手感较硬,揉搓时有声响。外观似PP。 2、燃烧鉴别:燃烧时有黑烟,火焰有跳火现象,燃烧后材料表面黑色炭化,手指揉搓燃烧后的黑色炭化物,碳化物呈粉末状。 五、 PVC膜(聚氯乙烯) 1、感官鉴别:外观极似EV A但有弹性。 2、燃烧鉴别:燃烧时冒黑烟,离火即灭,燃烧表面呈黑色,无熔融滴落现象。 六、尼龙共聚料(LDPE+尼龙) 1、感官鉴别:本品感观与LDPE极为相似。 2、燃烧鉴别:燃烧火焰上黄下蓝,燃烧时无烟,有石蜡的气味,熔融滴落,易拉丝但与LDPE不同的是然烧时有毛发燃烧的气味,燃烧后呈淡黄色。 注意:尼龙共聚料中不可用于再生造粒,要与LDPE严格区分还要严格控制在大件中的含量。 七、PE+PP共聚料 1、感官鉴别:本品与LDPE相比较,透明度远远高于LDPE,手感与LDPE无差异,撕裂试验极象PP 膜,才质为透明纯白色。 2、燃烧鉴别:本品燃烧时火焰为全黄色,熔融滴落,无黑烟,气味似石油。 八、PP+PET共聚料 1、感官鉴别:外观似PP,透明度极高,揉搓时声响大于PP。 2、燃烧鉴别:燃烧时有黑烟,火焰有跳火现象,燃烧表面呈黑色炭化。 九、PE+PET复合膜 1、感官鉴别:材料表面一面光滑一面不光滑,白色透明。 2、燃烧鉴别:燃烧时似PET,无熔融滴落现象,燃烧表面黑色炭化,有黑烟,有跳火现象,带有PE的石蜡气味。

土壤形态

土壤形态与土壤剖面 土壤剖面形成及土壤形态特征 ▲土壤形态是指土壤外部的特征,如土壤剖面构造、土壤颜色、质地、结构、结持性、孔隙状况等,这些特征是可以通过观察者的感觉来认识的。 ▲土壤的形态是土壤形成过程的结果,也是土壤形成过程的外部表现,并且是区别土壤和诸如风化壳等自然体以及鉴别不同土壤类型的一种根据。 一、土壤剖面 (一)土壤剖面 土壤剖面——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单个土壤纵断面成为土壤剖面。 (二)土层 土壤发生层(土层)——由于在土壤发育过程中,产生了各种特殊的成土作用,所以在土壤剖面中出现多种水平层次,称为土壤发生层。

土壤发生层的划分和命名 ▲19世纪末,俄国土壤学家道库恰耶夫最早把土壤剖面分为三个发生层,即:腐殖质聚积表层(A)、过渡层(B)和母质层(C),ABC命名法(见图)。 ▲1967年国际土壤学会提出把土壤剖面划分为:有机层(O)、腐殖质层(A)、淋溶层(E)、淀积层(B)、母质层(C)、母岩层(R)等六个发生层。我国近年来在土壤调查和研究中也趋向于采用O、A、E、B、C、R土层命名法。 ?O层:指以分解的或未分解的有机质为主的土层。它可以位于矿质土壤的 表面,也可被埋藏于一定深度。 ?A层:形成于表层或位于O层之下的矿质发生层。土层中混有有机物质, 或具有因耕作、放牧或类似的扰动作用而形成的土壤性质。它不具有B、E层的特征。 ?E层:(强烈淋溶)硅酸盐粘粒、铁、铝等单独或一起淋失,石英或其他 抗风化矿物的砂粒或粉粒相对富集的矿质发生层。E层一般接近表层,位于O层或A层之下,B层之上。有时字母E不考虑它在剖面中的位置,而表示剖面中符合上述条件的任一发生层。 ?B层:在上述各层的下面,并具有下列性质:①硅酸盐粘粒、铁、铝、腐 殖质、碳酸盐、石膏或硅的淀积;②碳酸盐的淋失;③残余二、三氧化物的富集;④有大量二、三氧化物胶膜,使土壤亮度较上、下土层为低,彩度较高,色调发红。 ?C层:母质层。多数是矿质层,但有机的湖积层也划为C层。 ?R层:即坚硬基岩,如花岗岩、玄武岩、石英岩或硬结的石灰岩,砂岩等 都属于坚硬基岩。 其他发生层 G层(潜育层)长期为水饱和,土壤中的高价铁锰被还原并迁移,土体呈灰蓝、灰绿或灰色的矿质发生层 P层(犁底层)由于农具的镇压,人畜践踏等压实而成,主要见于水稻土耕作层之下 J层(矿质结壳层)一般位于矿质土壤的A层之上,如盐结壳,铁结壳等。 凡兼有两种主要发生层特性的土层,称为过渡层,如AB、 AC 、BC等 土壤发生层特征的划分 主要发生层按其发生上的特定性质可进一步分为一系列发生层,它用上述大写英文字母之后加一两个英文小写字母表示。 主要的附加符号有: a:高分解有机质 c:中心结核或硬质 e:半分解有机质 g:因氧化还原交替而形成的锈斑 h:有机物淀积 k:碳酸钙的聚积 n:交换性钠聚集

有机化学鉴别方法的总结

有机化学鉴别方法的总结 1烷烃与烯烃,炔烃的鉴别方法就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的ccl4溶液(烃的含氧衍生物均可以使高锰酸钾褪色,只就是快慢不同) 2烷烃与芳香烃就不好说了,但芳香烃里,甲苯,二甲苯可以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苯就不行 3另外,醇的话,显中性 4酚:常温下酚可以被氧气氧化呈粉红色,而且苯酚还可以与氯化铁反应显紫色 5可利用溴水区分醛糖与酮糖 6醚在避光的情况下与氯或溴反应,可生成氯代醚或溴代醚。醚在光助催化下与空气中的氧作用,生成过氧化合物。 7醌类化合物就是中药中一类具有醌式结构的化学成分,主要分为苯醌,萘醌,菲醌与蒽醌四种类型,具体颜色不同反应类型较多 一.各类化合物的鉴别方法 1、烯烃、二烯、炔烃: (1)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红色腿去 (2)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腿去。 2.含有炔氢的炔烃: (1) 硝酸银,生成炔化银白色沉淀 (2) 氯化亚铜的氨溶液,生成炔化亚铜红色沉淀。 3.小环烃:三、四元脂环烃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腿色 4.卤代烃:硝酸银的醇溶液,生成卤化银沉淀;不同结构的卤代烃生成沉淀的速度不同,叔卤代烃与烯丙式卤代烃最快,仲卤代烃次之,伯卤

代烃需加热才出现沉淀。 5.醇: (1) 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鉴别6个碳原子以下的醇); (2) 用卢卡斯试剂鉴别伯、仲、叔醇,叔醇立刻变浑浊,仲醇放置后变浑浊,伯醇放置后也无变化。 6.酚或烯醇类化合物: (1) 用三氯化铁溶液产生颜色(苯酚产生兰紫色)。 (2) 苯酚与溴水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 7.羰基化合物: (1) 鉴别所有的醛酮:2,4-二硝基苯肼,产生黄色或橙红色沉淀; (2) 区别醛与酮用托伦试剂,醛能生成银镜,而酮不能; (3) 区别芳香醛与脂肪醛或酮与脂肪醛,用斐林试剂,脂肪醛生成砖红色沉淀,而酮与芳香醛不能; (4) 鉴别甲基酮与具有结构的醇,用碘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黄色的碘仿沉淀。 8.甲酸:用托伦试剂,甲酸能生成银镜,而其她酸不能。 9.胺:区别伯、仲、叔胺有两种方法 (1)用苯磺酰氯或对甲苯磺酰氯,在NaOH溶液中反应,伯胺生成的产物溶于NaOH;仲胺生成的产物不溶于NaOH溶液;叔胺不发生反应。 (2)用NaNO2+HCl: 脂肪胺:伯胺放出氮气,仲胺生成黄色油状物,叔胺不反应。 芳香胺:伯胺生成重氮盐,仲胺生成黄色油状物,叔胺生成绿色固体。

土壤质地分类

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级标准 质地名称 1、壤质砂土 2、砂质壤土 3、壤土 4、粉砂质壤 土 5、砂质粘壤 土 6、粘壤土 7、粉砂质粘 壤土 8、砂质粘土 9、壤质粘土 10、粉砂质粘 土 11、粘土粘粒(<0.002mm,%)粉砂(0.02~0.002mm,%)砂粒(2~0.02mm,%)0~15 0~15 0~15 0~15 15~25 1/ 3

15~25 15~25 25~45 25~45 25~45 45~650~15 0~45 30~45 45~100 0~30 20~45 45~85 0~20 0~45 45~75 0~5585~100 55~8540~55 0~5555~8530~55 0~4055~7510~55 0~300~55土壤颗粒组成中,>2mm的石砾超过1%的土壤,根据石砾含量分别定为砾质土或砾石土。 2/ 3

砾质土在描述土壤质地时,在质地名称前冠以某确立质土字样,如砾质砂土、少砾质砂土等。少砾质土砾石含量1~5%;中砾质土砾石含量5~10%;多砾质土砾石含量10~30%。 砾石土。当土壤中砾石含量超过30%以上者,按规定,不再记载细粒部分的名称,只注明是某砾石土。其分级标准为:砾石含量30~50%者为轻砾石土;50~70%者为中砾石土;70%以上者为重砾石土。考试到砾石中所夹细粒部分物质情况各异,在生产上反应亦大不一样,因此,在室内测试时,仍将细粒部分的颗粒组成分别进行了测定,在总的质地命名时仍命名为某砾石土,但在括号内则注明细粒部分的质地名称。如某土壤>2mm的砾石含量为65%,细粒部分的质地为壤质粘土,最后命名时,则定为中砾石土(壤质粘土)等。 3/ 3

各种塑料简易鉴别方法(完整版)

在采用各种塑料再生方法对废旧塑料进行再利用前,大多需要将塑料分拣。由于塑料消费渠道多而复杂,有些消费后的塑料又难于通过外观简单将其区分,因此,最好能在塑料制品上标明材料品种。中国参照美国塑料协会(SPE)提出并实施的材料品种标记制定了GB/T16288—1996“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虽可利用上述标记的方法以方便分拣,但由于中国尚有许多无标记的塑料制品,给分拣带来困难,为将不同品种的塑料分别,以便分类回收,首先要掌握鉴别不同塑料的知识,下面介绍塑料简易鉴别法: 1.塑料的外观鉴别 通过观察塑料的外观,可初步鉴别出塑料制品所属大类: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或弹性体。一般热塑性塑料有结晶和无定形两类。结晶性塑料外观呈半透明,乳浊状或不透明,只有在薄膜状态呈透明状,硬度从柔软到角质。无定形一般为无色,在不加添加剂时为全透明,硬度从硬于角质橡胶状(此时常加有增塑剂等添加剂)。热固性塑料通常含有填且不透料明,如不含填料时为透明。弹性体具橡胶状手感,有一定的拉伸 率。 2.塑料的加热鉴别 上述三类塑料的加热特征也是各不相同的,通过加热的方法可以鉴别。热塑性塑料加热时软化,易熔融,且熔融时变得透明,常能从熔体拉出丝来,通常易于热合。热固性塑料加热至材料化学分解前,保持其原有硬度不软化,尺寸较稳定,至分解温度炭化。弹性体加热时,直到化学分解温度前,不发生流动,至分解温 度材料分解炭化。 常用热塑性塑料的软化或熔融温度范围见表 3.塑料的溶剂处理鉴别 热塑性塑料在溶剂中会发生溶胀,但一般不溶于冷溶剂,在热溶剂中,有些热塑性塑料会发生溶解,如聚乙烯溶于二甲苯中,热固性塑料在溶剂中不溶,一般也不发生溶胀或仅轻微溶胀,弹性体不溶于溶剂,但通 常会发生溶胀。

土壤质地的测定

实验二土壤质地的测定 手测法 1. 方法原理 本法以手指对土壤的感觉为主,结合视觉和听觉来确定土壤质地名称,方法简便易行,熟悉后也较为准确,适合于田间土壤质地的鉴别。手测法又有干测法和湿测法,可以相互补充,一般以湿测为主。 2. 操作步骤 (1)干测法取玉米粒大小的干土粒,放在拇指与食指之间使之破碎,并在手指间摩擦,根据指压时用力大小和摩擦时的声音来确定。 (2)湿测法取一小块土,去除石粒和根系,放在手中捏碎,加水少许,以土粒充分浸润为度,根据能否搓成球、条以及弯曲时断裂与否来加以判断,现将卡庆斯基制土壤质地分类手测法标准列于表5以供参考。

表5土壤质地手测法判断标准

实验一土壤农化样品的采集 一、目的要求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是土壤分析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无应用价值,必须按科学的方法进行采样和制样。通过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耕层土壤混合样品的采集和制备方法。 二、仪器用具 小铁铲(或锄头)、布袋(或塑料袋)、标签、铅笔、钢卷尺、木锤、镊子、土 三、方法步骤 为了使样品具有最大的代表性,在采集与制备样品的过程中,按“随机”、“多点”和“均匀”的方法进行操作。 样品采集 1. 样品的代表性采样时必须按照一定的采样路线进行。采样点的分布尽量做到“均匀”和“随机”;布点的形式以蛇形为好,在地块面积小,地势平坦,费力均匀的情况下,方可采用对角线或棋盘式采样路线,如图示1-1。采土点要避免天边、路旁、沟边、挖方、填方及堆肥等特殊地方;采样点的数目一般应根据采样区域大小和土壤肥力差异情况,酌情采集5~20个点。 2. 采样方法在确定采样点上,先将2~3mm表土刮去,然后用土钻或小铁铲垂直入土15~20cm左右。每点的取土深度、质量应尽量一致,将采集的各土点样在盛土盘上集中起来,初略选去石砾、虫壳、根系等物质,混合均匀,采用四分法,弃去多余的土,直至所需要数量为止,一般每个混合土的质量以1kg左右为宜。

各类有机化合物的鉴别

各类有机化合物的鉴别: 一、烯烃、二烯烃、炔烃 1、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与烯烃反应,溴的颜色褪去(加成) 2、使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褪去,并且生成棕褐色的二氧化锰沉淀(氧化) 二、双键位置不同的烯烃和含有炔氢的炔烃 1、区别双键在末端与双键在中间的烯烃用酸性KMnO 4 :双键在末端有气泡产生 2、鉴定乙炔和末端炔烃:将末端炔烃通入硝酸银的氨溶液或氯化亚铜的氨溶液中,析出白色的乙炔银沉淀或棕红色的乙炔亚铜沉淀 3、区别共轭二烯烃与其他不饱和烃的方法:用顺丁烯二酸酐,反应后有白色沉淀生成 三、小环烃--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四、苯或无-H得烷基苯与含-H的烷基苯 用高锰酸钾或重铬酸钾的酸性或碱性溶液,含α-H的烷基苯中,棕红色褪去。 苯环较稳定,不易氧化,故用该法可将苯和烷基苯区别开来。 无论烷基侧链的长短,其氧化产物通常都是苯甲酸。没有α - H 的烷基苯很难被氧化。αα 五、卤代烃--用硝酸银 1.硝酸银的乙醇溶液:RX+AgNO 3 → RONO 2 +AgX↓(沉淀) 2.不同结构的卤代烃生成沉淀的速度不同,叔卤代烃和烯丙式卤代烃最快,仲卤代烃次之,伯卤代烃需加热才出现沉淀。

六、醇 1、鉴别伯仲叔醇的方法--用卢卡斯试剂(浓HCL+ZnCL 2 ) 例:区别苄醇,α -苯基乙醇,β -苯基乙醇 伯醇:室温无变化,加热后反应 仲醇:放置片刻变浑浊 叔醇:立即浑浊 2、鉴别一元醇与多元醇的方法--用新沉淀的氢氧化铜,多元醇中生成蓝色溶液 3、鉴别不溶于水的醇和烷烃和卤代烷:醇和硫酸生成的珜盐能溶于硫酸 4、6个c以下的醇: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 七、酚或烯醇类化合物、醚 1、酚或烯醇式的鉴定 ①大多数酚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能生成带颜色的络离子6C 6 H 5 OH+FeCl 3 →H 3 [Fe(OC 6 H 5 ) 6 ]+3HCl 苯酚:紫色邻甲苯酚:红色对硝基苯酚:棕色 ②苯酚与溴水反应,在常温下生成白色沉淀:三溴苯酚(卤化,三取代物) 2、苯酚和醇的分离提纯 3、醚和烷烃的分离提纯醚烷烃醚溶于酸分层分层下层上层

土质分类及描述

土质分类及描述

一、杂填土:杂色,松散,大孔隙,上部为砼地坪,含较多的碎石。 二、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 灰黑色,流塑,部分夹有机质;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低,韧性低,有腐味 三、粘土:灰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局部分布。 四、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少量的铁,锰质结核,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五、粉质粘土:青灰色,软可塑状,为后期沉积,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六、粉质粘土:灰黄 ~ 褐黄色,硬塑,含青灰色粘土团块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 等,韧性中等。

七、粉质粘土:灰黄 ~ 褐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八、 粉质粘土: 灰黄色, 可塑, 稍有光滑, 干强度中等,

韧性中等。 局部含团块状密实粉土。 九、粉质粘土:灰黄 ~ 褐黄色,钙质结核,硬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 性中等。 十、粉质粘土:灰黄 ~ 灰色,软

~ 可塑,粉粒含量高,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中等, 韧性中等。 十一、粉质粘土:上部浅灰色,中下部褐黄色,硬塑,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 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十二、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 ~ 青灰色,可塑,含少量云母片,无摇振反应,稍

有光滑,干 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三、粉砂:黄色,含云母片,中密。主要由石英等矿物组成,饱和状态。 十四、粉砂:上部灰黄色,底部浅灰色,含云母片,饱和状态,密实。 十五、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色,软 ~ 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

再生塑料鉴别方法完整检查版

再生塑料鉴别方法再生塑料颗粒主要是根据使用的原料不同,以及加工出来的塑料颗粒的特点来区分等级,一般分为一、二、三级料。一级料是指所使用的原料为没有落地的边角料,或者称为下角料,有些是水口料、胶头料等,质量也是比较好的,就是没有使用过的,在加工新料的过程之中,剩余的小边角,或 三级:原料价格的 30-50%。 简单鉴别废旧塑料的等级和品质的方法介绍 如何鉴别塑料再生料的等级和品质

1.表面光洁度是衡量各类再生料颗粒品质等级的重要指标. 优质再生料的表面光洁润滑 2.透明度是衡量中高档再生料颗粒品质等级的重要指标有透明度的料,品质都不错. 3.颜色的均匀和一致是衡量有色再生料颗粒品质等级的重要指标 (白.乳白.黄.蓝.黑色等颜色) 4. 5.不同的1 2 3、看硬度,用牙咬一下就知道,好料都硬,太软了说明不纯。 4、看是否沉水,就是看石粉量,一般的再生料中或多或少会有石粉的,因为进来的原料中就不是很纯了,

如果不另加石粉的话,一般不会沉水。 废旧再生塑料的鉴别方法大全 1 2 3 4 5 6,用牙齿咬,先自己去体验新料 PP 的强度,再对比一下,如果相对较软,绝对里面加的有 PE, 7,看切口的断面,断面粗燥的且没有光泽的,料质较差, 8,浮水,只要有沉水的即差,

区分 ABS/GPPS/HIPS 废旧塑料的具体方法介绍 ABS,PS 的识别方法有很多种,就 ABS 而言,表面亮度好,韧性优于 PS,火烧后表面会有密密麻麻的小孔,味道有淡淡的甜味;PS 又分 GPPS,HIPS,EPS 三种,较脆,透明的产品较多,HIPS 的亮度一般,韧性比 ABS 要逊色一点,火烧后表面光亮,有苯乙烯的味道。HIPS 的截断面发白,但 GPPS 没有,EPS 主要用于泡沫。 旧 1 先看光泽,料差则光泽相应的差。 2,再看切面。切面不通一,则料较差。

土壤剖面实验报告

湖北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土壤地理学实习报告 土壤剖面的野外观察 专业地理科学 班级 1202班 姓名陈俊霞 学号 102 成绩 日期 2014年6月19日

目录 一、实习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实验器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实验地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实验时间................................................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实习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选择土壤剖面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土壤剖面的挖掘.................................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土壤剖面发生学层次划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土壤剖面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土壤剖面形态特征的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鉴别土壤颜色..................................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湿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质地..........................................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土壤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土壤松紧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6.孔隙.......................................... 错误!未定义书签。 7.植物根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8.土壤新生体.................................... 错误!未定义书签。 9.侵入体........................................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的有机物的鉴别及检验加练习

的有机物的鉴别及检验 加练习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有机物的鉴别和检验鉴别有机物,必须熟悉有机物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要抓住某些有机物的特征反应,选用合适的试剂,一一鉴别它们。123 1.常用的试剂及某些可鉴别物质种类和实验现象归纳如下: 2.卤代烃中卤素的检验 取样,滴入NaOH溶液,加热至分层现象消失,冷却后加入稀硝酸酸 ......化.,再滴入AgNO3溶液,观察沉淀的颜色,确定是何种卤素。123 3.烯醛中碳碳双键的检验 (1)若是纯净的液态样品,则可向所取试样中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若褪色,则证明含有碳碳双键。 (2)若样品为水溶液,则先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的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煮沸,充 分反应后冷却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 .......,再加入溴水,若褪色,则证明含有碳碳双键。 ★若直接向样品水溶液中滴加溴水,则会有反应:—CHO + Br2 + H2O →—COOH + 2HBr而使溴水褪色。123 4.二糖或多糖水解产物的检验 若二糖或多糖是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的,则先向冷却后的水解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和稀硫酸,然后再加入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水浴)加热,观察现象,作出判断。 5.如何检验溶解在苯中的苯酚?123

取样,向试样中加入NaOH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向水溶液中加入盐 酸酸化,再滴入几滴FeCl3溶液(或过量饱和溴水 ......),若溶液呈紫色(或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有苯酚。 ★若向样品中直接滴入FeCl3溶液,则由于苯酚仍溶解在苯中,不得进入水溶液中与Fe3+进行离子反应;若向样品中直接加入饱和溴水,则生成的三溴苯酚会溶解在苯中而看不到白色沉淀。 ★若所用溴水太稀,则一方面可能由于生成溶解度相对较大的一溴苯酚或二溴苯酚,另一方面可能生成的三溴苯酚溶解在过量的苯酚之中而看不到沉淀。 6.如何检验实验室制得的乙烯气体中含有CH2=CH2、SO2、CO2、H2O 将气体依次通过无水硫酸铜、品红溶液、饱和Fe2(SO4)3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 (检验水)(检验SO2)(除去SO2)(确认SO2已除尽) (检验CO2)123 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CH2=CH2)。 六、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除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