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正误四则

《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正误四则
《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正误四则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教案寓言故事四则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教案寓言故事四则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理解“饶头、智、亦云、亡、吊、何遽、居、将、十九”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寓言的文体特点及《伊索寓言》《韩非子》《淮南子》的有关文学常识。 3.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领悟所蕴含的道理。 能力目标 1.学习阅读寓言的方法。 2.从不同角度灵活理解寓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3.揣摩、理解寓言故事巧妙、合理的想像,通过续编或自编进行想像思维训练。 德育目标 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意,培养健全人格。 ●教学重点 诵读;教给学生“通过品味关键词语理解寓言含义”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经验,选定角度灵活理解寓意。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跟录音仿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法感知寓言故事情节,理解关键语词的表达效果。 2.自读与点拨相结合。所选四则寓言故事精短,构思新巧,且很富趣味,通过艺术地设计提问,把学生引入故事情境,激活学生的联想想像思维,深入理解寓言的内容和感受人生哲理。 3.探究拓展法。通过探究、比较性题目的设计,如将故事情节作改变、删节,看表达效果的变化等,拓展想像空间,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及示范朗读磁带、投影仪及胶片、打印好的作业讲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研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品味重点词语,理解赫耳墨斯爱慕虚荣的性格和寓意;指导学生自读《蚊子和狮子》,理解精巧构思和拟人手法。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选讲《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导入,如青蛙的肚皮、驴与愚蠢的狼、怯懦的蝙蝠、狼和小羊、贪婪的狗、愚蠢的乌鸦等)同学们,这个饶有趣味的寓言故事的出处大家知道吗?(学生回答,教师明确:《伊索寓言》)那么,谁还能讲出这部古希腊寓言汇编中的故事呢?(学生讲述)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伊索寓言》中的两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狮子》。请同学们从阅读提示中圈点出有关寓言和《伊索寓言》的知识要点。 二、资料助读 投影显示: 1.寓言 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寓言最突出的特点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17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说过:“一个寓言可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就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

小学二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顺口溜及114道练习题

四则混合运算顺口溜:混合试题要计算,明确顺序是关键。“+”、“—”计算最好办,从左到右依次算;“+”、“—”、“×”、“÷”都出现,先算乘除后加减;遇到“()”怎么办,小括号里算在先;每算一步都检查,又对又快喜心间。 59-24÷6= 80÷8-7= 90÷10÷3= 30÷10+1= 56-21÷7= 19×1-18= 72÷9+88= 14+21÷7= 68-5÷1= 31-13+88= 85+12÷6= 69-16+77=10×19+11= 46-4×5= 53-56÷8= 12×40÷5= 14+5×7= 54÷9+92= 8÷1-7= 64-19×1= 41+5×15= 76-17-4= 170-19×4= 63+19×11=115-7×16= 78-45×0= 42÷6×10= 70÷10+90= 4×10×11= 6×11-11= 40÷4+42= 10×8×9= 119-14×4= 14÷2-2= 92+20+79= 8×10+19=170-52-48= 60+60÷6= 34+34-40= 37-16÷4= 6÷3-1= 12-72÷8= 18×6+20= 8×3×3= 5×7+8= 6×17+13= 22+16×4= 10-20÷4= 61-11×2= 12×11+93= 6÷6+93= 9×9+38= 58+25+79= 10×16÷8=

40÷1÷4= 81÷9+17= 648÷9÷8= 35÷7÷1= 2×9+62= 14×0×4=11-60÷6= 60-30÷10= 9÷3+0= 33+14×19= 92+34+37= 19×1×4=45+20÷4= 2÷2×18= 36÷9÷2= 34-15÷5= 49-16÷2= 9×16÷2=99-1÷1= 240÷8÷5= 36÷6-3= 49÷7×14= 54-7+9= 14-9÷1=61-8×2= 32+69-45= 20÷10-1= 59-31-10= 13×17×12= 43-20-22=10×14-68= 12×19×19= 42-0+7= 420÷10÷6= 18×1×10= 97+15×1=17×12+76= 72÷9+49= 39+50-10= 52+49+8= 24÷3+92= 0×9÷9= 63÷9+46= 37+18÷6= 35÷5+6= 24-20÷2= 307-19×13= 2×4÷1=222-12×18= 45+24÷4= 64÷2÷4= 32÷2÷2= 4÷4-0= 2+75+50=22+5×11= 36÷6×7= 180÷4÷9= 13×10×12= 93-4×17= 58-2÷2=

四则用小动物描写的寓言故事(二年级适用)

四则用小动物描写的寓言故事(二年级适用) 导读:本文四则用小动物描写的寓言故事(二年级适用),仅供参考, 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 爱发议论的山鸡 早晨,太阳刚刚升起,一只长着漂亮羽毛的山鸡就在森林中悠闲 地散步。山鸡看见猫头鹰躲在树枝上休息,大声对他说:“你睁一只 眼闭一只眼休息很不雅观,还是把这个坏习惯改掉吧!” 猫头鹰看了一眼山鸡,说:“我们猫头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休息,是为了提高警惕啊!我觉得这没有什么不好啊!” 山鸡看见啄木鸟在“笃笃笃”用力啄着树木,大声对他说:“你 啄木时太用力了,难听的啄木声破坏了森林的宁静!” 啄木鸟低头对山鸡说“树木很坚硬,用力啄出一个小洞,才能把 躲藏得很深的害虫抓住啊!” 山鸡看见乌鸦躲在树枝上,用嘴细心梳理自己的羽毛,大声对他说:“你浑身漆黑一团,十分难看,再梳理也没有用。你沙哑的叫声 也很难听……” 乌鸦对山鸡说:“你别没事找事,乱发议论了。对你毫无意义的 瞎议论大家都不会感兴趣,只会感到厌恶!你吃饱了没有什么事情干,就闭上你的嘴巴,找一个安全的地方休息去吧!” 山鸡听了乌鸦的话,火冒三丈,一边跳一边骂。一只流着口水的

狐狸从草丛中钻出来,一把抓住了山鸡。山鸡拼命挣扎,大声呼救。猫头鹰、啄木鸟、乌鸦见了,一齐飞下来,用嘴不停地用力啄狐狸的脑袋。狐狸感到脑袋快要炸开来一样难受,只好放下山鸡溜走了。 乌鸦对浑身发抖的山鸡说:“不应该你操心的事情你瞎操心,应该你操心的事你却不操心。你长时间呆在地上叽叽喳喳不停地说话,引来了狐狸。你没有一点警惕性,多么危险!要不是我们及时相救,你就没有命了啊!” 呱呱感言:喜欢到处议论别人的人,不是出于内心的嫉妒,就是想炫耀自己比别人高明。【篇二】 不懂装懂的花猫 学校开学了,花猫溜进课堂里躲在讲桌下打了个盹后出来,逢人便鼓吹自已受到高等教育长了见识,因此吸引了许多羡慕钦佩的眼光。于是它挂牌开了个教馆授教知识。 兔子求知心切,带着问题慕名而来找花猫虚心讨教。 “我真弄不明白,一到水里我就下沉,而我的邻居白鸭子却可以浮在水面上自由自在地游泳,这是什么原因啊?”兔子疑惑不解地问花猫。 “呵,那是因为白鸭子身上的羽毛厚浮力大,所以不会下沉会游泳。”花猫眼珠子一转装作很内行地回答。 “那绵羊身上的毛比白鸭子更多更厚,为什么它在水里不会浮,也不会游泳呢?”兔子有点糊涂了。 “那是,那是……”花猫有些心虚了,想不到兔子会提这样的问

二年级口算(四则混合运算2)

二年级口算 16-2×7=6÷2-2= 19+6×6= 4×3-0= 73+24÷3= 12÷4-2= 60÷6-7= 30÷10-1= 4+4×8= 4×6-11= 0×35÷7= 62-10÷1= 9×4-10= 1×0-0= 70÷10×5= 8×5+45= 9×9-61= 30÷5+58= 72÷9-1= 87-7×7= 48÷8-0= 8×3+89= 12÷4×2= 38+80÷8= 28-2×8= 136-7×7= 14+5×7= 113-5×3= 66-9×4= 6÷2+20= 28+0×2= 9×0-0= 35÷5-2=21+7×8= 8×4+41= 7÷1+29= 58+0×1= 6÷3-0= 34-0×6= 95-6×7= 40÷5-4= 66+60÷6= 3×8+33= 58-3÷3= 7÷7+8= 64÷8+0= 3-6÷6= 1×4+92= 56+8×7= 65-36÷4= 28÷4-5= 40÷5-4= 99+1×5= 95+7×6= 60÷6+23= 69-4×0= 78+28÷4= 58+6×3= 35-4×0= 8÷8+13= 96-16÷8= 75+7×2= 97-0×8= 1×1+99= 1÷1+52= 30÷5+58= 22-3×7= 5×4+47= 40÷4-3= 7×5-9= 35+0×6= 61-3×6= 4×0+50= 24÷4-4= 28+5×1= 40÷10-1= 71-7÷1= 8÷1+77= 42÷6-2= 8÷8-0= 5×3+13= 90-8×1= 53+90÷9= 6-4÷2= 85-9×9= 8×2+52= 4×2-0= 66+6×7= 8÷8-0= 58-3÷3= 58-40÷10= 96-16÷8= 75+7×2= 4×2-0= 66+6×7= 8÷8-0= 24÷4-4= 16-2×7= 6÷2-2= 19+6×6= 4×3-0= 73+24÷3= 3-6÷6= 12÷4-2= 60÷6-7= 30÷10-1= 4+4×8= 4×6-11= 62-10÷1= 9×9-61= 30÷5+58= 113-5×3= 66-9×4= 6÷2+20= 28+0×2= 9×0-0= 35÷5-2= 21+7×8= 8×4+41= 7÷1+29= 58+0×1= 6÷3-0= 34-0×6= 35-4×0= 8÷8+13= 7÷7+8= 64÷8+0= 4×0+50= 24÷4-4= 28+5×1= 56+8×7= 65-36÷4=

二年级数学 下册 四则混合运算 例题 专项练习题

第二单元混合运算 一、考点、热点回顾。 1.什么叫四则混合运算: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通常称之为混合运算。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所以也有人把含有两个级别运算的算式称之为四则混合运算。 2.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在一道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这样的运算叫没有括号的同级运算。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顺序顺序是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运算。 3.没有括号的不同级混合运算:在一道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法或减法,又有乘法或除法,这样的运算叫没有括号的不同级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不同级混合运算顺序是先乘除,后加减。即先做乘法或者除法,后做加法或者减法。 4.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法:结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是由两个相关联的一步计算应用题组成的。这类应用题有三个条件和一个问题,可用其中两个条件求出中间条件,再结合第三个条件用相应的运算方法求出最后的问题。在解答一道连续两问的应用题时,第一个问题所得的结果往往就是求第二个问题所需的条件。特点: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最大特点就是有一个中间问题没有出现,而是隐藏起来的,必须通过分析数量关系才能找出来。 5.加除.减除应用题的结构和特点:结构:由三个条件和一个问题构成。加除应用题的三个条件是:部分数,部分数。份数(或每一分数),问题是求每一份数或份数。特点:这两类应用应用题的共同题是最后要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分,求一份是多少或者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被除数没有直接给出,需要先算出来。 6.有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两步混合运算是指至少有三个数和两个运算符号的算式。①有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是指在两步混合运算中带有一个括号的算式。②有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先做括号里面的,后做括号外面的。必须记住:有括号,优先算 教与学的目标:1.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到混合运算要有一定的顺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白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 二、典型例题 例1:加减应用题 商店里有蓝书包40个,绿书包30个。卖出37个,还剩多少个? 分析:这道应用题要求的问题是“还剩多少个”,要求这个问题必须知道“商店里总共有多

(完整版)小学二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专项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专项练习题 115-7×16= 78-45×0= 42÷6×10= 70÷10+90= 4×10×11= 6×11-11=170-52-48= 60+60÷6= 34+34-40= 37-16÷4= 6÷3-1= 12-72÷8=61-11×2= 12×11+93= 6÷6+93= 9×9+38= 58+25+79= 10×16÷8=10×19+11= 46-4×5= 53-56÷8= 12×40÷5= 14+5×7= 54÷9+92=59-24÷6= 80÷8-7= 90÷10÷3= 30÷10+1= 56-21÷7= 19×1-18=72÷9+88= 14+21÷7= 68-5÷1= 31-13+88= 85+12÷6= 69-16+77=8÷1-7= 64-19×1= 41+5×15= 76-17-4= 170-19×4= 63+19×11=40÷4+42= 10×8×9= 119-14×4= 14÷2-2= 92+20+79= 8×10+19=

18×6+20= 8×3×3= 5×7+8= 6×17+13= 22+16×4= 10-20÷4=40÷1÷4= 81÷9+17= 648÷9÷8= 35÷7÷1= 2×9+62= 14×0×4=11-60÷6= 60-30÷10= 9÷3+0= 33+14×19= 92+34+37= 19×1×4=45+20÷4= 2÷2×18= 36÷9÷2= 34-15÷5= 49-16÷2= 9×16÷2=99-1÷1= 240÷8÷5= 36÷6-3= 49÷7×14= 54-7+9= 14-9÷1=61-8×2= 32+69-45= 20÷10-1= 59-31-10= 13×17×12= 43-20-22=10×14-68= 12×19×19= 42-0+7= 420÷10÷6= 18×1×10= 97+15×1=17×12+76= 72÷9+49= 39+50-10= 52+49+8= 24÷3+92= 0×9÷9= 63÷9+46= 37+18÷6= 35÷5+6= 24-20÷2= 307-19×13= 2×4÷1=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教案寓言故事四则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教案寓言故事四则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理解“饶头、智、亦云、亡、吊、何遽、居、将、十九”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寓言的文体特点及《伊索寓言》《韩非子》《淮南子》的有关文学常识。 3.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领悟所蕴含的道理。 能力目标 1.学习阅读寓言的方法。 2.从不同角度灵活理解寓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3.揣摩、理解寓言故事巧妙、合理的想像,通过续编或自编进行想像思维训练。 德育目标 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意,培养健全人格。 ?教学重点 诵读;教给学生“通过品味关键词语理解寓言含义”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经验,选定角度灵活理解寓意。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跟录音仿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法感知寓言故事情节,理解关键语词的表达效果。 2.自读与点拨相结合。所选四则寓言故事精短,构思新巧,且很富趣味,通过艺术地设计提问,把学生引入故事情境,激活学生的联想想像思维,深入理解寓言的内容和感受人生哲理。 3.探究拓展法。通过探究、比较性题目的设计,如将故事情节作改变、删节,看表达效果的变化等,拓展想像空间,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及示范朗读磁带、投影仪及胶片、打印好的作业讲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研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品味重点词语,理解赫耳墨斯爱慕虚荣的性格和寓意;指导学生自读《蚊子和狮子》,理解精巧构思和拟人手法。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选讲《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导入,如青蛙的肚皮、驴与愚蠢的狼、怯懦的蝙蝠、狼和小羊、贪婪的狗、愚蠢的乌鸦等)同学们,这个饶有趣味的寓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集体备课2范文

六、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一课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0页的例1、“练一练”,练习十五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根据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一些分数的简便计算。 2、使学生在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应用运算律进行分数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体会数学学习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板书设计: 2 5×18+ 3 5 ×18 ( 2 5 + 3 5 )×18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也是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教科书第80页的例题图。提问:要求“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 要求学生自主列出综合算式,并尽可能列出不同的综合算式。 2、集体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 2 5×18+ 3 5 ×18 ( 2 5 + 3 5 )×18 追问:列式时你是怎么想的? 3、指出:在一道有关分数的算式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是运算,统称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这两道算式都属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谈话:根据以上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经验,想一想,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你会计算上面这两道式题吗? 学生分别计算,并指名板演。 2、提问:这两道式题的计算结果相等吗?运算顺序呢?第一道算式先算什么?第二道算式呢? 3、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也是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二年级四则混合运算应用题

二年级四则混合运算应用题 【例题1】三个小朋友跳绳,小明跳了32下,小军跳了41下,小霞跳了24下,三人一共 跳了多少下? 跟踪训练1一本书,第一个星期看了35页,第二个星期看了24页,第三个星期看了18页,正好看完。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跟踪训练2树上有78个桃子,小猴子第一次摘走了18个,第二次摘走了24个,还剩多 少个桃子? 【例题2】一辆汽车里有乘客36人,到了车站,下去了23人,又上来了17人,现在车上 有多少人? 跟踪训练1商店里有蓝书包45个,红书包27个,卖出了34个,还剩多少个? 跟踪训练2学校里原有40盒粉笔,用去36盒,又买了30盒,现在学校里有多少盒粉笔? 【例题3】白兔和灰兔一起拔萝卜,白兔拔了2篮,每篮6个,灰兔拔了19个。白兔和 灰兔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 跟踪训练1二(3)班有4个组,每组9人,老师给他们每人发了一本新作业本后还多6 本,老师一共领了多少本新本子? 跟踪训练2排球15个,足球的个数比排球的2倍还多4个,足球有多少个? 【例题4】幼儿园一共80个毽子,借给4个班,每班8个,还剩多少个毽子? 跟踪训练1一个茶壶9元,江叔叔买了3个茶壶,付了50元,找回多少钱?

跟踪训练2一本故事书有9页,一本科技书的页数比这本故事书的2倍少2页,这本科技书有多少页? A基础达标 1.英才学苑二年级奥数班有男生25人,女生有24人,后来转走了3人。现在这个班有多少人? 2.果园里有桃树38棵,梨树比桃树多17棵,苹果树比梨树少20棵。苹果树有多少棵? 3.公共汽车上有乘客42人,到站后先下去27人,又上来15人,现在汽车上有多少人? 4.一个文具盒8元,书包的单价比文具盒的4倍还多7元。一个书包多少元? 5.菜园里有9棵番茄,茄子的棵数比番茄的3倍少14棵,茄子有多少棵? B能力提升 1.王大妈家养了70只小鸡,卖掉了35只,又买来28只,现在有小鸡多少只? 2.树上原有35只小鸟,飞走了17只,又飞来了19只,树上现在有多少只小鸟? 3.课间活动时,有22个同学跳绳,踢毽子的同学比跳绳的多13人,跳皮筋的同学比踢毽子的同学少15人。跳皮筋的有多少人? 4.有9人参加游泳小组。参加溜冰小组的人数比游泳小组的3倍多5人,溜冰小组有多少人? 5.小明有7张邮票,小红的邮票比小明的2倍少3张,小红有多少张邮票?

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

四年级下册混合运算练习试卷(一) 一、计算下面各题 630-( 21—12)X 16 二、 解决问题 1、果园里的苹果树和桃树共有 840棵,其中苹果树有 1 5行,每行 桃树有 8 行,平均每行多少棵 ? 2、王师傅用 3 小时加工了 105 个零件。照这样计算,王 师傅再工作 可以加工多少个零件? 3、一把椅子售价 55 元,一张桌子的售价比椅子的 2 倍还多 30 元。 的桌椅需要多少元? 4、一把椅子售价 55 元,一张沙发的售价比椅子的 7 倍还多 5 元。一把椅子的售 价比一张沙发便宜多少元 ? 5、一条裤子 1 08元,一件上衣比裤子贵 67元,买3套这样的衣服需 要多少元? 6、给一个房间的地面贴地砖。如果用长 3 分米,宽 2 分米的长方形 (420— 42X 7)十 6 530 + 54 X 4-8 186— 900-( 100— 95) 630- 9— 23)X 250 168 — 48X 16-8 5 小时一共 买一套这样

地砖,160 块正好贴满。如果改用边长是 4 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需要多少块?

2.公园里有菊花 100盆,比月季花少 35 盆,郁金香是菊花和月季花总数的 3 倍还多 1 5盆。公园里有郁金香多少盆? 3.水果店运来香蕉 1 80千克,梨 1 20千克,苹果比梨多 50千克, 西瓜的质量与 香蕉和苹果的总质量的和同样多。运来西瓜多少千克? 1120—( 280— 96- 8) (42+ 38)-( 473— 468) 3) 100X [(48 — 15) - 5] 4) [(125— 25X 5)+ 35 ] X 60 200- 10+ 120X 11 516—( 320+ 320- 5) 2500— 791- 7X8 [150 — 3-( 30— 28) ] X 10 1 .为“希望小学”捐图书, 三年级捐 本,五年级捐的是 三、四年级总和的 四年级捐的是三年级的 2 倍少 12 152 本, 2 倍少 12 本,五年级捐书多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单元分析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单元分析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按照运算顺序 进行脱式计算。 2.在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并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需要用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 3.通过解决问题的教学,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 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准确计算、规范书写等学习习惯。 二、内容安排及其特点 1.教学内容和作用 本单元是学生系统掌握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两步)的重要单元,是将实验教 材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与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进行整合重新编排的一个单元。 在实验教材中,正式教学混合运算在后,而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内容在前,而 且教材淡化了对于混合运算的脱式计算的书写规范要求,对于何时开始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 解决问题也没有统一的规定,教师在教学时较难把握。基于此,修订后的教材重新设计了混 合运算教学的顺序,编排了这个单元,提前正式教学混合运算。 本单元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二是解决 简单的需要用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具体编排结果如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单元重在梳理并教学混合运算的顺序。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会按 从

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加减、乘除或乘加、乘减的两步式题,并且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本 单元则是学生系统学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主要是学习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用相关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好本单元的相关知识,将是学生在第二学段 学习两步以上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 从编排层次上来说,教材分为4个层次。 例1,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梳理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重点在于理解综合算式的概念,初步认识并使用脱式进行计算。 例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学生较长时间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开始做 本单元中含有两级运算而没有括号,乘、除法在后而又需要先算的题目时,容易受到原来思 维定势的影响,导致学习上的困难。为加深学生的印象,教材在编排上采取了如下措施:(1)适当借助了现实情境,并呈现了矛盾冲突;(2)在题目中用符号标明运算顺序。 例3,在回顾小括号作用的基础上,直接将相关知识迁移推广到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 算中,对学生来说难度也不大。 例4,教学需要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类问题,其掌握得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后续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时应重在让学生理解这类问题的 结构,学会找出中间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2.教材编排特点 综合来看,本单元教材在编写上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解决问题与混合运算顺序的教学适当分开,体现运算顺序的“规定性”. 鉴于实验教材实验的结果,修订教材在编排本部分内容时,将解决问题的教学与混合运 算顺序的教学适当分开编排。如,编排例3时,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一年级学习小括号的作用 的知识基础,就没有再呈现情境,而是直接进行教学并给出了数学上的规定。又如,例1中 情境及现实问题的呈现,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回顾、复习之前的已有知识,同时引出综合算式 的概念及脱式计算的内容。再如,例2的情境是学生曾经接触过的乘加的情境,只是学生在 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列式之后,引出了数学上的规定,进而学习新知,加深学生的印象与理解。 (2)采取各种措施,突出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体现。 为了解决教学的难点,教材采用了多种方法给学生以直观的支撑,作为学生学习的“拐杖”。如,通过下划线和箭头标出运算顺序,增加圈出先算的一步运算及列综合算式的专项 练习等。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突出对于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四则讲给二年级小学生的深刻寓言故事

四则讲给二年级小学生的深刻寓言故事 【一】 爱发议论的山鸡 早晨,太阳刚刚升起,一只长着漂亮羽毛的山鸡就在森林中悠闲 地散步。山鸡看见猫头鹰躲在树枝上休息,大声对他说:“你睁一只 眼闭一只眼休息很不雅观,还是把这个坏习惯改掉吧!” 猫头鹰看了一眼山鸡,说:“我们猫头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休息,是为了提升警惕啊!我觉得这没有什么不好啊!” 山鸡看见啄木鸟在“笃笃笃”用力啄着树木,大声对他说:“你 啄木时太用力了,难听的啄木声破坏了森林的宁静!” 啄木鸟低头对山鸡说“树木很坚硬,用力啄出一个小洞,才能把 躲藏得很深的害虫抓住啊!” 山鸡看见乌鸦躲在树枝上,用嘴细心梳理自己的羽毛,大声对他说:“你浑身漆黑一团,十分难看,再梳理也没有用。你沙哑的叫声 也很难听……” 乌鸦对山鸡说:“你别没事找事,乱发议论了。对你毫无意义的 瞎议论大家都不会感兴趣,只会感到厌恶!你吃饱了没有什么事情干, 就闭上你的嘴巴,找一个安全的地方休息去吧!” 山鸡听了乌鸦的话,火冒三丈,一边跳一边骂。一只流着口水的 狐狸从草丛中钻出来,一把抓住了山鸡。山鸡拼命挣扎,大声呼救。 猫头鹰、啄木鸟、乌鸦见了,一齐飞下来,用嘴不停地用力啄狐狸的 脑袋。狐狸感到脑袋快要炸开来一样难受,只好放下山鸡溜走了。 乌鸦对浑身发抖的山鸡说:“不应该你操心的事情你瞎操心,应 该你操心的事你却不操心。你长时间呆在地上叽叽喳喳不停地说话,

引来了狐狸。你没有一点警惕性,多么危险!要不是我们即时相救,你 就没有命了啊!” 呱呱感言:喜欢到处议论别人的人,不是出于内心的嫉妒,就是 想炫耀自己比别人高明。 【二】 不懂装懂的花猫 学校开学了,花猫溜进课堂里躲在讲桌下打了个盹后出来,逢人 便鼓吹自已受到高等教育长了见识,所以吸引了很多羡慕钦佩的眼光。于是它挂牌开了个教馆授教知识。 兔子求知心切,带着问题慕名而来找花猫虚心讨教。 “我真弄不明白,一到水里我就下沉,而我的邻居白鸭子却能够 浮在水面上自由自在地游泳,这是什么原因啊?”兔子疑惑不解地问花猫。 “呵,那是因为白鸭子身上的羽毛厚浮力大,所以不会下沉会游泳。”花猫眼珠子一转装作很内行地回答。 “那绵羊身上的毛比白鸭子更多更厚,为什么它在水里不会浮, 也不会游泳呢?”兔子有点糊涂了。 “那是,那是……”花猫有些心虚了,想不到兔子会提这样的问题。它嗫嚅一会儿,有些不自信地回答:“那是因为绵羊身体比白鸭 子重,在水里就浮不起来,所以就不会游泳了。” “但是水牛和河马它们身体都比绵羊更重,却在水里都不下沉也 都会游泳,这又是为什么呢?”兔子一头雾水,它被花猫的回答彻底搞 糊涂了。 “这个,这个……”花猫一时语塞,张口结舌不知如何回答。

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二)

94+83+16= 65+76×5= 25×6+68= 64×8+78=37-27—5= 89×7+1= 21+50—50= 95+8×3=86+14+37= 61×7+52=67-3+87= 52-25-26= 24+2+47= 4×7-3= 61×3+40= 4+49+54= 58+60×3= 47×5-186= 61+32×6= 91×5—400= 41×6+98= 89—6+41= 56-15—20= 29×7+91= 32×7+37= 5+26×5= 12×9+75= 51—32+34= 87×7+48= 12×5×6= 17+43-8= 61-2-8= 64×8+78= 75×7-235= 90-83+81= 94+33+7= 42-7+15= 27+20-12= 57×4-93= 35+41+79=

44-15+98= 64-59-4= 71-25+56=96×7-520=21+19-15=38—2+73= 28×4-79= 95×6—28= 95+81—66= 86+18×8=35-11+55= 9+97-92= 10+32+56= 35×2+75= 35+54-47= 77-46-20= 41×5-69= 79+61×8= 80+43-43= 52+83-113= 32+75-72= 8-5+92= 69+43—15= 59-36+42= 95-56+34= 37+12-10= 36×6+17= 59×8—364= 65+94×9= 78×4+67= 5+18+52= 23+41-37= 7×7+7= 33+60+60= 15—2+39= 84×3-206= 22×4+93= 73+80—119= 9×3-5= 63+94×2=

伊索寓言英语故事四则

伊索寓言英语故事四则 篇一:伊索寓言中的经典故事__英汉对照 The Fox and the Grapes One hot summer’s day a certain Fox saw a juicy bunch of Grapes hanging from a vine.It certainly was very hot, and the Fox was thirsty for something to drink. “These Grapes are just what I need to quen ch my thirst! ” said the Fox. But the vine on which the Grapes hung was too high for him to reach even with his longest stretch. So he decided to jump. Drawing back a few paces, he ran towards the vine and took a great big leap, but missed the Grapes. Turing around, he jumped again. This time too, with no success. The Fox tried to jump for the Grapes again and again and yet again and again, in vain. Since he could not reach the delicious-looking Grapes, the Fox finally concluded, “These Grapes must be sour! ”and walked away with his nose in the air, through hotter and even thirstier than before! 狐狸与葡萄夏季炎热的一天,一只狐狸看见葡萄藤上挂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天确实很热,狐狸渴得找东西喝。“这些葡萄正是我要解渴的东西!”狐狸说。但葡萄藤太高,即使狐狸伸长了脖子也够不着。因此他决定跳一跳。狐狸后退了几步,朝着葡萄藤跑过去并猛烈地跳起来,然而他没有够着葡萄。狐狸转过身又跳了一次,但同样没有成功。狐狸一次一次地跳起来够葡萄,然而一次一次地失败告终。既然他够不着可口的葡萄,狐狸最后道:“这些葡萄肯定很酸!”虽然他比刚才更热更渴,但他非常高傲地走开了! The Two Pots There were once two pots floating down the river. One shined happily in the sun while the other looked dull and unpleasant from being wet in the water. That because one pot was made of brass and the other was made of clay. “Please do not come near me!” said the clay pot to the brass one. “Why not? We could be friends,” said the brass pot. “No,” replied the cl ay pot, “I am to fragile. If you tou ch me even once I will break into pieces. I must stay far from you and cannot think of being your friend. Please go away, you will find someone downstream just like you to play with!” The brass pot, disappointed and sad, then floated away as the river took

《寓言四则》 知识点集锦

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 第三十课《寓言四则》 一、文学常识 1、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讽喻或讽刺的故事。“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寓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惯于运用拟人的手法,语言简洁锋利。它的特点是具有劝谕性和讽谏性。 2、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 3、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 4、《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的淮南王刘安等人编著的。 二、《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1.赫耳墨斯为什么来到凡间? 因为想赫耳墨斯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2.赫尔墨斯的“笑”有什么含义? 一个简单的“笑”,传神地写出了赫耳墨斯微妙的内心世界:嘲笑宙斯雕像价格低,讥笑赫拉不如宙斯,暗想商人会把自己的身价抬得很高,这正是他虚荣心的具体表现。 三、《蚊子和狮子》 1、弱小的蚊子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狮子呢? 以己之长克人之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智者胜。 2、胜利的蚊子为什么会被小小的蜘蛛消灭了?骄兵败。 3、学习这则寓言后,你有什么收获? 任何时候都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四、《智子疑邻》 本文选自《韩非子·说难》,掌握文章的重点字词和翻译句子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①宋:宋国 ②雨:yù,下雨 ③坏:毁坏 【译文】宋国有个富人,因天下大雨,墙被毁坏了。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①筑:修补 ②盗:小偷 【译文】他的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补墙,一定会有小偷进来偷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①父:fǔ,对老年人的尊称

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二)

94+83+16=65+76×5=25×6+68=64×8+78=37-27-5=89×7+1=21+50-50=95+8×3=86+14+37=61×7+52=67-3+87= 52-25-26= 24+2+47= 4×7-3= 61×3+40= 4+49+54= 58+60×3= 47×5-186= 61+32×6= 91×5-400= 41×6+98= 89-6+41= 56-15-20= 29×7+91= 32×7+37= 5+26×5= 12×9+75= 51-32+34= 87×7+48= 12×5×6= 17+43-8= 61-2-8= 64×8+78= 75×7-235= 90-83+81= 94+33+7= 42-7+15= 27+20-12= 57×4-93= 35+41+79=

44-15+98=64-59-4=71-25+56=96×7-520=21+19-15=38-2+73=28×4-79=95×6-28=95+81-66=86+18×8=35-11+55= 9+97-92= 10+32+56= 35×2+75= 35+54-47= 77-46-20= 41×5-69= 79+61×8= 80+43-43= 52+83-113= 32+75-72= 8-5+92= 69+43-15= 59-36+42= 95-56+34= 37+12-10= 36×6+17= 59×8-364= 65+94×9= 78×4+67= 5+18+52= 23+41-37= 7×7+7= 33+60+60= 15-2+39= 84×3-206= 22×4+93= 73+80-119= 9×3-5= 63+94×2=

二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

小学二年级数学混合运算(一) 一、口算 (1)15×3=(2)42÷7=(3)9×5=(4)28÷4=(5)12×3= (6)35÷7 (7)19×2=(8)18×3=(9)21+32=(10)19+17= (11)28+9=(12)36+5=(13)28+3=(14)16+30= 15)28-6= (16)13×3+20=(17)45÷9+37=(18)100-9×3= (19)80+5×4=(20)30-36÷4= 二、计算 (1)9×8+12 (2)20+24×2 (3)72÷8+30 (4)56-8×3 (5)21+6×3 (6)15-40÷5 三、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1)8+16÷8 改正(2)40-15×2 改正 =24÷8 =25×2 =3 =50 四、脱式计算 (1)63-40+25 (2)35+4×8 (3)27+81÷9 (4)6×8-24 (5)36÷6×4 (6)49÷7+63 (7)32+6×4 (8)90-64÷8 (9)58+34-45 (10)59-4×7 (11)6×(35÷5)(12)42÷(18÷3) (13)(24+6)÷5 (14)3×7+50 (15)84-(45+5) 三、在〇填上>、<或= (1)5×4+5〇5×4-5 (2)6+7×2〇7+7×2 (3)5×2×3〇5×(2×3)(4)42÷6+7〇42÷7+6(5)40-8×5〇40-8×4(6)30-49÷7〇20-49÷7 小学二年级数学混合运算(二) 一、口算

(1)14-6×2=(2)8+5×3=(3)6×4-20=(4)30-5×4= (5)(90-60)÷6=(6)8×(7-4)=(7)36÷(3×3)= (8)16÷8×7=(9)80-5×8=(10)9×3+20= 二、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48-39)×8 (2)9×7+24 (3)48+81÷9 (4)94-7×9 (5)87-63+20 (6)18÷2+37 三、列式计算 (1)7与8的积是多少?(2)42除以6得多少? (3)45与32的和是多少?(4)78比36大多少? 四、在○>、<或= (1)6×8○40 (2)9×7○65 (3)64÷8○8 (4)2×7○10 (5)1×9○9 (6)8×4○30 (7)0×5○5 (8)5×7○7×5 (9)4×7○4×9 (10)8×2○6×2 五、应用题 (1)菜站上午进10筐西红柿,一共运进多少筐西红柿?卖出11筐后,还剩多少筐? (2)学校买来80本科技书,分给六年级35本,剩下的分给其它5个年级,平均每个年级分到多少本?(3)百货商店有40台洗衣机,卖了18台,又运来20台,还有多少台? (4)二年级一班有42人,二班有43人,全年级有10人体育没达标,达标的有多少人? (5)学校有8个篮球,又买来20个,现在有篮球多少个? (6)学校有12个篮球,借出去8个,又买来20个,还有多少个? 三、脱式计算 (1)42+47-85 (2)67-(17+30)(3)8×7-43 (4)64-2×8 (5)49÷7+70 (6)81-81÷9

四则寓言故事读后感200字4篇

四则寓言故事读后感200字4篇 四则寓言故事读后感200字1 自从乌龟和兔子赛跑之后,兔子觉得脸上无光,决定在和乌龟比一场。第二天,他召集动物们宣布了这个决定,乌龟也答应了。动物们很有兴致看这场比赛,于是他们决定让老虎当裁判,比赛定在三天之后。兔子宣布了决定之后,回家就开始马不停蹄地锻炼,而乌龟则是一身轻,无所事事。三天很快就过去了。兔子和乌龟很早就来到了起跑线上。一声枪响,他们都跑了出去,谁也没松懈,跑了一段,兔子已没有了踪影。乌龟来到一片树林,开出了一辆跑车,嗖的一声开着车也没了踪影。这边,兔子拼命地跑着,已是满头大汗,突然他感觉一阵风吹过。当他跑到终点时,发现乌龟早已经到了终点。再看看那辆车,兔子恍然大悟。最终,乌龟赢了,而这次兔子输的心服口服。 四则寓言故事读后感200字2 《老人与海》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位圣地亚哥的老渔夫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被同行看成失败者,可是他坚持不懈,终于钩到一条大鱼,大鱼把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最终被老人杀死了,绑在船的另一边。老人在归途中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但他仍然斗志昂扬,像一个角斗士在大海这残酷的角斗场是顽强地展开搏斗,历经了重重艰难险阻。虽然老人捕的鱼,在归航的途中只剩下了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但丝毫没有减退老人的坚强意志。远涉千里,深入大海。为的只是一条鱼么?说到底,人的真正胜利也只能是精神的胜利。人在物质上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赢得我们崇高的敬意。而只有精神和气魄的胜利,才使我感动,才使我和追随老人的孩子一样,为他的悲壮落泪无可否认,只要是人就都会有缺陷。当一个人承认了这个缺陷并努力去战胜它而不是去屈从它的时候,无论他能否最终战胜自身的这个缺陷,他都是一个胜利者,因为他已经战胜了自己对缺陷的妥协,他是自己勇气和信心的胜利者。老渔夫就是敢于挑战自身缺陷及自己勇气和信心的胜利者。从世俗胜利观的角度看,老渔夫不是最后的胜利者,因为尽管开始他战胜了大马林鱼,但是最终大马林鱼还是让鲨鱼吃了,他只是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