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x中考历史决胜一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3 中国现代史 主题11 名校名师预测

第一部分主题十一

一、单项选择

1.(xx·乌鲁木齐)下图是九年级(1)班同学所做的学习笔记。这篇学习笔记的主题是( C)

A.新疆历来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

B.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

C.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D.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

2.(马鞍山成功中学模拟)我国经济特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最大区别在于( A) A.社会制度不同B.主权归属不同

C.外交政策不同D.经济政策不同

3.(xx·泰州)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两岸一家亲”的政治基础是( B)

A.三民主义B.一个中国

C.经济相互促进、互补互利D.军事力量强大

4.中共十九大提出了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的强军目标。下列措施中与这一目标不符的是( D)

A.召开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B.组建五大军种,成立五大战区

C.形成了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

D.扩大军队规模,增加军队数量

5.(xx·吉林)歌谣“鞠躬尽瘁好总理,万隆外交显智慧”反映的内容是( D)

A.民族区域自治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求同存异”方针

6.(xx·河北)下图反映的史实( C)

1972年2月27日,招待尼克松总统的宴会

A.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谊

B.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对中国外交和世界局势产生了积极影响

D.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

7.(xx·潍坊)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并于2001年、xx年两次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反映出我国( D)

A.促进同亚非各国团结协作

B.宣传新型地区安全观念

C.谋求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参与地区性多边外交活动

二、辨析改错

8.(原创题)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毛泽东从维护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改正:将“毛泽东”改为“邓小平”。

【×】(2)1997年12月20日,我国成功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标志着我国在统一大业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改正:将“1997年”改为“1999年”。

【√】(3)在“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我国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改正:

三、材料解析

9.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郑成功材料二第一条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

第三条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不受任何外国势力的干涉。

……

第五条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

第八条“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

——《反分裂国家法》

(1)材料一中郑成功确认“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其历史依据是什么?“余既来索”的结果如何?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早在三国时孙权派卫温出使夷州(今台湾)。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和澎湖。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朝为加强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重大意义?

措施: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意义: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3)根据材料二,指出台湾问题的性质和制定《反分裂国家法》的根本目的。

性质: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根本目的:防止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4)《反分裂国家法》提出了解决台湾问题的两种方案。你认为实行哪种方案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为什么?

方案有和平统一和武力统一两种,和平统一的可能性更大。因为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同根同源;“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中国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等。(或:武力统一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台独分子的破坏;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扰等。)

四、活动与探究

10.外交是智者的游戏,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外交之耻】

材料一1919年1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等要求,遭到操纵会议的英、法、美等国的拒绝。会议无理决定把德国在山东攫取的一切权益转给日本。

——岳麓书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为什么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得到了类似战败国的待遇?这种“待遇”直接引发了近代中国哪一事件?

弱国无外交;当时中国综合国力不强大;政府腐败。“五四运动”。

【外交之兴】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结合图1相关知识,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什么?图2反映的历史事件具有什么历史意义?图3体现了我国哪项基本国策的首次成功实践?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也是美国孤立封锁中国政策的失败。“一国两制”。

【外交之盛】

材料三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达沃斯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世界经济论坛xx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全球化,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

(3)材料三中,习主席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全球化”。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在21世纪初加入的国际经济组织是什么?

世界贸易组织(WTO)。

(4)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应如何应对?(写出一条即可)

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各种类型的人才。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