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难免压疮报告制度

2、难免压疮报告制度

难免压疮报告制度

1、申报条件:以强迫体位如骨盆骨折、高位截瘫、生命体征不稳定、心力衰竭等病情严重、医嘱严格限制翻身为基本条件,并存在大小便失禁、高度水肿、极度消瘦 3 项中的 1 项或几项,Braden 评分<12 可申报难免压疮。

2、病区压疮上报处理流程:病区责任护士发现压疮患者(在院内发生或院外带入)→汇报护士长或科室联络员,在积极处理的同时由当班护士立即填写压疮报表(一式两份)→24 小时内由护士长或联络员上报至本区域伤口造口小组核心成员处→小组成员接到报表或电话后 24 小时内到病区查看患者情况,与病区联络员共同商定该患者的压疮处理方案→病区网络成员负责监控压疮的处理及转归,遇有特殊情况随时与小组核心成员或组长联系会诊,并将会诊、处理情况及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小组核心成员每月将压疮报表及伤口(会诊)记录单带至伤口小组工作会议上进行反馈讨论,制定下一步工作→工作计划及工作情况定期向护理部汇报、备案。

压疮处理报告制度【DOC可编辑范文】

压疮处理报告制度 )压疮风险的评估:对瘫痪、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 水肿、痴呆、营养不良、高龄老人、病情危重、强迫体位者入院或大手术后当天内必须完成初次评估,病情严重者每天评估,病情稳定者当评估值达危险临界值时,应48-72小时进行评估一次,直到评估值至正常范围;当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评估。 )报告制度和程序: ①一旦病人评估值达危险临界值,要逐级上报:低风险 向护理组长报告;中度风险向病区护士长报告;高度风险向科护士长/护理部上报。 ②院内发生或发现院外带入川期压疮,须报告病区护士长、科护士长,并在24h内报告护理部和造口及慢性伤口护 理小组并填写好《压疮报告单》;院外带入I、□期压疮需 于72h内填写《压疮报告单》报告护理部及造口及慢性伤口护理小组。 )会诊制度: ①对护理效果不明显或川期压疮、疑难病例需请造口及 慢性伤口护理小组会诊并提供指导。 ②对皮肤高危患者发生院内压疮时,由造口及慢性伤口

护理 ③小组组织2人以上会诊,对其压疮的发生进行定性,讨论并最终定为难免压疮或者可避免压疮。 )对院内或院外发生的压疮,均要使用《压疮护理单》, )压疮的处理:1、口期压疮由临床护士在造口及慢性伤口护理小组成员的指导下处理,川期或者疑难伤口由接受培训并考试合格的专责护士进行处理。 )对有可能发生压疮的高危病人,科室填写《压疮风险护理单》,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及时准确记录。 )病人转科时,《压疮风险护理单》交由转入科室继续填写。 )病人出院或死亡后,将《压疮风险护理单》和《压疮护理单》及时归入病历保存,《压疮报告单》交上护理部。 )护理部负责到科室核查并记录。如科室隐瞒不报,一经发现按护理质量管理相关规定处理。 0)难免压疮,实行三级报告制度。 ①申报条件:以强迫体位如骨盆骨折、高位截瘫、生命 体征不稳定、心力衰竭等病情严重、医嘱严格限制翻身为基本条件,并存在大小便失禁、高度水肿、极度消瘦3项中的1项或几项可申报难免压疮。 ②申报程序:科室护士长根据申报条件向护理部书面报告难免压疮病例,护理部和造口及慢性伤口护理小组成员到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工作流程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工作流程 1) 压疮风险的评估:对瘫痪、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水肿、痴呆、营养不良、高龄老人、病情危重、强迫体位者入院或大手术后当天内必须完成初次评估(用Braden压疮风险护理单),病情严重者每天评估,病情稳定者当评估值达危险临界值时,应48-72小时进行评估一次,直到评估值至正常范围;当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评估。 2) 报告制度和程序: ①一旦病人评估值达危险临界值,要逐级上报:低风险向护理组长报告;中度风险向病区护士长报告;高度风险向理部上报。 ②院内发生或发现院外带入Ⅲ期压疮,须报告病区护士长,并在24h 内报告护理部并填写好《压疮报告单》;院外带入Ⅰ、Ⅱ期压疮需于72h 内填写《压疮报告单》报告护理部。 3)会诊制度: ①对护理效果不明显或Ⅲ期压疮、疑难病例需请外科会诊并提供指导。 ②对皮肤高危患者发生院内压疮时,由外科伤口护理。 ③小组组织2人以上会诊,对其压疮的发生进行定性,讨论并最终定为难免压疮或者可避免压疮。 4)对院内或院外发生的压疮,均要使用《压疮(伤口)护理单》。5)压疮的处理:Ⅰ、Ⅱ期压疮由临床护士在造口及慢性伤口护理小组成员的指导下处理,Ⅲ期或者疑难伤口由接受培训并考试合格的专责

护士进行处理。 6)对有可能发生压疮的高危病人,科室填写《压疮风险护理单》,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及时准确记录。 7)病人转科时,《压疮风险护理单》交由转入科室继续填写。 8)病人出院或死亡后,将《压疮风险护理单》和《压疮(伤口)护理单》及时归入病历保存,《压疮报告单》交上护理部。 9)护理部负责到科室核查并记录。如科室隐瞒不报,一经发现按护理质量管理相关规定处理。 10)难免压疮,实行三级报告制度。 ①申报条件:以强迫体位如骨盆骨折、高位截瘫、生命体征不稳定、心力衰竭等病情严重、医嘱严格限制翻身为基本条件,并存在大小便失禁、高度水肿、极度消瘦3项中的1项或几项可申报难免压疮。 ②申报程序:科室护士长根据申报条件向护理部书面报告难免压疮病例,护理部到病区核实,批准后登记在册。 ③跟踪处理:对批准的病例组织院内护理会诊,制订预防措施,护士长根据病人具体情况组织实施。造口及慢性伤口护理小组成员每周1~2次查房听取护士长汇报,对护理措施及其效果进行评估,及时纠正、调整预防措施。

-2016皮肤压疮护理报告单、追踪表doc

皮肤压疮护理报告单(2016年1.修订)

皮肤压疮追踪表(2016.1修订)

报告单表格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无论是院内发生还是院外带来的皮肤压疮,科室均要在24小时向护理部电 话报告,并填写皮肤压疮护理报告单,实施追踪。 2.入院病人Bradne压疮危险因素评估≤12分为高度危险,极有可能发生皮肤 压疮,应24小时上报护理部并填写压疮护理报告单,实施评估评价追踪。 3.项目填写应齐全。 4.压疮来源院外带来压疮包括:家庭、养老院、其他医院带来,或填写其他 来源。院内发生应选择科内发生还是科外发生。 5.病人状态Braden评分采用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 6.压疮分期采用美国国家压疮协会2007分期。此分期既有组织累及深度的 描述,又有累及组织结果的描述。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 7.压疮部位可勾选压疮发生部位,或选择其他注明具体部位。 8.压疮面积如发生多处压疮,只需选择面积最大的填写。 9.压疮发生原因将压疮发生的原因分类为病人因素、医疗因素、护理因素和 其他因素。可依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10.进行勾选已采取的护理措施,如勾择其他要注明具体措施。 11.事情经过应详细描述院内发生压疮的经过。例如病人的诊断,何时入院, 存在那些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科室给与了那些预防措施,病人在何种情况下,哪个班次出现了压疮,当时的皮肤情况是怎样的。如是院外发生的压疮应详细询问病人或家属发生压疮的时间,家中采取的措施,入院后存在危险因素。 12.科室针对上报的压疮要每月进行一次评价分析,做好记录。 13.对院外发生压疮或入院后评估有压疮风险的应与病人及家属沟通和签字。 14. 有压疮风险病人的应在床头要挂“预防压疮”或“高危压疮”的提示。 15.此表适用于压疮和有高危压疮风险病人的报告。(高危压疮病人,此表部分内容不需要填写:如压疮来源、分期、部位、面积、发生原因)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一)对压疮、难免压疮的风险评估与报告实行三级监控及管理。 (二)各病房对卧床患者、危重患者、低蛋白水肿及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的患者,必须进行压疮筛查并登记。 (三)对有可能发生难免压疮的高危患者,须申报难免压疮。 1、申报范围:对卧床、危重、低蛋白水肿及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的患者,使用Braden 评分表进行压疮风险评估。Braden评分<12分,患者高度水肿、极度消瘦等,申报难免压疮。 2、申报程序:病房填写难免压疮申报表,护士长、科护士长审核并填写意见后上报护理部登记在案。 3、监控处理:病房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预防措施,必要时可申请院内护理会诊,护士长督查措施的落实并进行效果评价,科护士长随时抽查,护理部定期检查危重患者的基础护理落实情况。 (四)对已上报的难免压疮患者,病房要加强管理,床旁悬挂压疮警示标志,加强健康宣教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继续监控和评估,Braden评分≥18分,可停止监控。护理质量管理组及压疮监控组不定期到各病房进行检查。 (五)患者发生压疮或患者入院时带入压疮,须报告护士长,在24小时内填写“压疮报告表”,经科护士长审核后上报护理部,并在护理记录单上做好记录。 (六)发生患者皮肤压疮的科室应主动上报,有意隐瞒不报,事后发现将按情节轻重给予严肃处理,并纳入护士长及科室绩效考核。 (七)各病房设立压疮、难免压疮登记本,对压疮、难免压疮进行登记,护士长要定期组织科室人员认真讨论,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护理质量。 患者跌倒/坠床预防及报告制度 (一)护理人员应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对疼痛、意识不清、孕妇、70岁以上、14岁以下、行动不便和残疾患者进行跌倒/坠床风险评估,高危患者悬挂警示标志。 (二)对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要及时制定防范计划与措施,做好交接班。 (三)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使其充分了解预防跌倒/坠床的重要意义,并积极配合。 (四)加强巡视;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并做好护理记录,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 (五)如果患者发生跌倒/坠床,应执行如下内容: 1、本着患者安全第一的原则,迅速采取救助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的损害或将损害降至最低。 2、值班护士要立即向护士长汇报,立即电话报告护理部,24小时内上交书面报告。周末及节假日报告护士长值班人员。 3、护士长要组织科室人员认真讨论改进措施,并落实整改。 (六)发生患者跌倒/坠床的科室如有意隐瞒不报,事后发现将按情节轻重给予严肃处理,并纳入科室绩效考核。 (七)护理部定期进行分析及预警,制定防范措施,不断改进护理工作。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工作流程

压疮风险评估及报告制度与工作流程 第一条压疮风险的评估 一、评估流程 (一)压疮危险人群使用Braden压疮风险评估表进行评分,24小时内完成初次评估,当评分(>12≤16)分,无需上报,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根据病情阶段评估,由病区护士长定期监督措施落实情况,直至危险解除。 (二)当评分≤12分,责任护士及时报告护士长,24小时内护士长上报护理部,护士长亲临指导,护理部根据具体情况组织会诊。科室根据病情进行阶段评估,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护士长定期追踪措施落实情况。 (三)符合难免压疮条件者需在压疮发生之前填报“难免性压疮”申请表并上报护理部,由护理部组织专家组进行会诊、核实确认并指导科室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 (四)易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1、老年人、肥胖者、营养不良病人; 2、瘫痪及感觉障碍病人;3、水肿;4、疼痛病人大小便失禁病人、高热病人;5、意识不清和使用镇静剂病人;6、糖尿病病人和晚期肿瘤病人;7、限制活动:石膏固定、手术、牵引;8、病情危重患者;9、因疾病造成强迫体位者。 二、评估频次:所有高危人群患者初次评估在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此后评分≤12分者及重症护着每日评估一次,(>12≤16)分者每隔三天评估一次,直到评估值到正常范围;长期住院患者第一

个月内每周评估一次,之后每月评估一次;手术后及病情变化时随时评估。(病人转科时,压疮风险评估单交由转入科室继续填写)。 第二条压疮的上报流程 一、发现院外带入压疮或者院内压疮时,需在24小时内填写(压疮观察记录表、压疮护理记录及Braden压疮危险评估表),报告科护士长。 二、对于院外带入Ⅰ、Ⅱ期压疮需由护士长负责进行指导和跟踪措施的落实情况。 三、对于院外带入Ⅲ度压疮、院内发生所有级数压疮及疑难病例有科室组织会诊、讨论、指导换药、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 四、临床质控组定期跟踪核实。 五、院内及院外压疮均需填写压疮评估表、观察记录表、护理记录,患者出院或死亡时将评估单入病历。 六、科室需建立压疮上报登记册,记录上报至护理部的所有高危患者及院内发生、院外带入压疮的患者相关信息及转归情况。 第三条压疮护理质量管理 一、院外压疮管理发现患者入院时有压疮,病区责任护士应对压疮进行评估,确定其分期,第一时间通知病区护士长并于24小时内填写各种表格上报护理部,认真落实压疮质控组制定的防治措施,未填写各种表格、未上报视为未进行有效预防,与科室护理质量奖金挂钩。 二、难免压疮实行三级报告制度。

难免压疮评估报告表

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难免压疮评估/报告表 科室: __________ 床号: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性别:年龄: __________ 住院号: __________ 入院日期与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估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诊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压疮发生危险因素量化评估(Braden评分表): 评分:分 基本条件:□昏迷□骨盆骨折□高位截瘫□生命体征不稳定□心力衰竭□肝功能衰竭□呼吸衰竭□医 嘱严格限制翻身□其它严重情况 合并情况:□大小便失禁□高度水肿□极度消瘦 当前护理措施: 1、正确使用预防压疮的用具:□减压用具□气垫床□压疮贴 □其它: 2、翻身Q2H避免局部受压。

3、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床单位整洁、干燥。 4、加强全身营养。 5、严格交接班制度,每班进行皮肤评估,必要时作好记录。 6、其他: 申报护士签字:病房护士长签字:申报日期:年 ___ 月____ 日 压疮转归情况:发生压疮是口否口 压疮情况:(发生部位、范围、分期及局部情况)伤口管理小组意见:批准:□是□否认定者签名:认定日期:年 ___ 月____ 日 登记:□是□否签名: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 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3 / 3下载文档可编辑

《皮肤压疮登记报告制度[5篇]》

《皮肤压疮登记报告制度[5篇]》第一篇:皮肤压疮登记报告制度皮肤压疮登记报告制度 1.发现皮肤压疮或评分有危险的,无论是院内还是医院外带来的均要及时上报等级。 2.填写皮肤压疮传报表,24小时内通知医院压疮组,由压疮组质控员24小时内到科室核查,并登记入汇总表。 2.1科外发生的要填写清科室,科外或院外发生的须由交班科室的护士或家属签字确认。 2.2在“转归”栏中,要填写出院、转科或死亡,如果转科要填写科名,并要填写清楚皮肤状况。 2.3根据皮肤压伤危险性评分表,按要求填写,且至少每周监控记录一次。 3.积极采取措施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及时准确记录。 4.当患者转科时,请将观察表或记录交由所转科室继续填写。 5.当患者出院或死亡后,将此表在每月底交回压疮组,科室须复印留底一份。 6.如隐瞒部报,一经发现与科室月控成绩挂钩。 7.对可能发生皮肤压疮的高危患者实行评估,并给予预防措施。 8.对预防传报后发生压疮或压疮长期不愈的患者,科室可电话通知压疮组进行会诊。 第二篇:皮肤压疮报告制度皮肤压疮报告制度 一、发现皮肤压疮,无论是院内发生还是院外带来,均要及时上

报登记。 二、发生皮肤压疮后,应在24小时内上报护理部,压疮护理组人员到科室检查,指导护理工作。 三、认真填写皮肤压疮报表。 (1)在“患者皮肤评估”一栏中,要填写清楚具体发生的部位、面积,并在图中标明。(2)根据皮肤压疮的分期,按要求填写 四、积极采取措施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做好皮肤护理,及时准确填写皮肤压疮护理记录单。 五、当患者专科时,将皮肤压疮护理记录单交由所转入科室继续填写 六、当患者出院或死亡后,皮肤压疮危险及压疮护理记录表由科室统一保留三个月。 七、如有隐瞒不报,造成不良后果者,根据实际情况按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第三篇:压疮登记报告制度压疮登记报告制度 1、发现皮肤压疮,无论是院内发生还是院外带来的,均要及时上报登记。 2、24小时内报告护理部,由护理部组织小组成员到科室核查。 3、填写皮肤压疮登记表上交护理部。 4、积极采取措施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并及时准确记录。 5、当患者转科时,应将压疮观察记录表交由转往科室继续填写。 6、当患者出院或者死亡后,将压疮观察记录表及时交回护理部。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一)对压疮、难免压疮的风险评估与报告实行三级监控及管理。 (二)各病房对卧床患者、危重患者、低蛋白水肿及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的患者,必须进行压疮筛查并登记。 (三)对有可能发生难免压疮的高危患者,须申报难免压疮。 1、申报范围:对卧床、危重、低蛋白水肿及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的患者,使用Braden评分表进行压疮风险评估。Braden评分<12分,患者高度水肿、极度消瘦等,申报难免压疮。 2、申报程序:病房填写难免压疮申报表,护士长、科护士长审核并填写意见后上报护理部登记在案。 3、监控处理:病房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预防措施,必要时可申请院内护理会诊,护士长督查措施的落实并进行效果评价,科护士长随时抽查,护理部定期检查危重患者的基础护理落实情况。 (四)对已上报的难免压疮患者,病房要加强管理,床旁悬挂压疮警示标志,加强健康宣教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继续监控和评估,Braden评分?18分,可停止监控。护理质量管理组及压疮监控组不定期到各病房进行检查。 (五)患者发生压疮或患者入院时带入压疮,须报告护士长,在24小时内填写“压疮报告表”,经科护士长审核后上报护理部,并在护理记录单上做好记录。 (六)发生患者皮肤压疮的科室应主动上报,有意隐瞒不报,事后发现将按情节轻重给予严肃处理,并纳入护士长及科室绩效考核。 (七)各病房设立压疮、难免压疮登记本,对压疮、难免压疮进行登记,护士长要定期组织科室人员认真讨论,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护理质量。

患者跌倒,坠床预防及报告制度 (一)护理人员应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对疼痛、意识不清、孕妇、70岁以上、14岁以下、行动不便和残疾患者进行跌倒,坠床风险评估,高危患者悬挂警示标志。 (二)对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要及时制定防范计划与措施,做好交接班。 (三)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使其充分了解预防跌倒,坠床的重要意义,并积极配合。 (四)加强巡视;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并做好护理记录,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 (五)如果患者发生跌倒,坠床,应执行如下内容: 1、本着患者安全第一的原则,迅速采取救助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的损害或将损害降至最低。 2、值班护士要立即向护士长汇报,立即电话报告护理部,24小时内上交书面报告。周末及节假日报告护士长值班人员。 3、护士长要组织科室人员认真讨论改进措施,并落实整改。 (六)发生患者跌倒,坠床的科室如有意隐瞒不报,事后发现将按情节轻重给予严肃处理,并纳入科室绩效考核。 (七)护理部定期进行分析及预警,制定防范措施,不断改进护理工作。 1 高危患者压疮预防及处理流程 【应急预案】 1.各病房对新入院的患者应做好入院评估,发现患者带入压疮,应报告护士长,填写“压疮报告表”经科护士长审核后上报。 2.卧床、高危、低蛋白水肿及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的患者,必须进行Braden 评分筛查。

压疮评估报告/护理记录表

高危人群院内压疮发生/院外带入压疮报告表 科室姓名年龄性别□男□女床号病案号诊断填表日期 压疮属性□院内□院外发生日期填表人护士长目前病情摘要: 压疮伤口评估: 压疮 部位大小 (cm xcm) 深度 (cm xcm) 压疮 分期潜行分泌物伤口颜色 □无□少□中□多□红□黄□黑 □无□少□中□多□红□黄□黑 □无□少□中□多□红□黄□黑 □无□少□中□多□红□黄□黑 □无□少□中□多□红□黄□黑 □无□少□中□多□红□黄□黑 院内发生原因: 压疮伤口处理及治疗对策: □避免压力和摩擦力□保持床单和衣裤清洁、干燥、舒适、污染后及时更换 □给予气垫床□局部帖透明贴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清洗 □给予减压用具,保护皮肤受压部位□每日擦浴一次□洗澡每周一次 □2h更换一次体位。移动病人时采取抬举方式□采取适当的营养支持措施,□口入□鼻饲□静脉□座椅时坐姿90°,原则15分钟运动一次□创面氧气治疗□局部创面帖溃疡帖 □坐姿不长于1h,同时使用减压用具局部涂药□局部湿性愈合辅料 □手术治疗:□清创□皮瓣转移□局部创面按外科换药处理 □物理治疗:□红外线照射□氦氖激光照射□纳米光波照射□针灸 □其他 护理专家会诊意见: 会诊专家签字: 日期: 年月日追踪确认结案原因:□好转□痊愈□出院□转至科室____________ □死亡 结案日期: 年月日

备注: 1、报告表一式两份,一份科室保存,另一份在24小时内交于各分管片总护士长。 2、必要时可由科室提出书面申请,由分管片总护士长组织全院护理专家会诊。 3、压疮分4期:(1)淤血红润期(2)炎性浸润期(3)浅度溃疡期(4)坏死溃疡期 高危人群压疮评估表 表:1 科室:床号:病人姓名:性别年龄: 住院号:诊断:入院日期: 难免压疮发生评估 压疮发生危险因素基本条件评估(申请难免压疮必须符合以下条件4项或4项以上者,请在相应条目前打钩。□强迫体位,严格限制翻身□生命体征不稳定□营养缺乏白蛋白≤30g/L □昏迷意识淡漠□高龄或≥75岁□骨盆骨折 □心率衰竭□肾功能衰竭□床旁血滤□大小便失禁: □呼吸衰竭□呼吸机辅助□截肢、偏瘫□高度水肿 □代谢紊乱□糖尿病□药物:镇静剂/类固醇 □其他重要脏器衰竭 压疮发生危险因素量化评估(Braden评分表)评分:分 为预测有压疮发生危险的诊断界值,评分≤18分应采取预防压疮的措施。 压疮预防: □避免压力和摩擦力□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清洗 □给予气垫床□2h更换尿不湿一次 □给予减压用具,保护皮肤受压部位□洗澡每周一次 □保持30°侧卧位□擦浴每日一次 □2h更换一次体位,移动病人时采取抬举方式□使用不沾水的喷雾剂 □座椅时坐姿90°,原则15分钟运动一次□使用透明贴 □坐姿不长于1h,同时使用减压用具□加强营养,采取适当的营养支持措施 □保持床单和衣裤清洁、干燥、舒适、污染后及时更换□经口进食□鼻饲 □其他 评估护士签字:护士长签字:报告日期: 护理部意见:

压疮评估与报告制度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一、对压疮、难免压疮的风险评估与报告实行三级监控及管理。 二、各病区对入院、转入、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以及危重、低蛋白水肿、生活不能自理等患者,必须进行压疮筛查并登记。 三、压疮评估 1、压疮评分办法 按照Braden危险因素量化评估表评估:总分23分,评分在15—18分提示轻度危险;13—14分提示中度危险;10—12分提示高度危险;<9分提示极度危险。18分作为预测有压疮发生危险的诊断界值,评分≤18分应建立压疮风险因素量化评估表,并根据不同危险程度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2、评估频率 ①评分>18分,只做首次评估。 ②评分≤13~18分,需每周或病情变化随时评估并记录。 ③评分≤12分,每3天评估一次,并记录,建立翻身卡,填写难免压疮申报 表。 ④评分≤9分,每天评估一次,并记录,建立翻身卡,填写难免压疮申报表。 ⑤评分≤18分,根据不同危险程度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后,评分>18分可报护理部撤销压疮预报。 四、对有可能发生难免压疮的高危患者,须申报难免压疮。 (一)申报范围:申报难免压疮必须符合以下条件:符合Braden评分<12分,且在必备条件+可选择条件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方可申报。 1 、必备条件强迫体位如:医嘱严格限制翻身、昏迷、肝功能衰竭、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偏瘫、高位截瘫、骨盆骨折、生命体征不稳定等 2 、可选择条件 高龄(≥70岁)、清蛋白< 30g/ L、极度消瘦、高度水肿、大小便失禁等。(二)难免压疮申报程序及监控 1、若符合难免压疮的标准,发现者于24小时内填写难免压疮申请表,由护士长签名后电话上报科护士长及护理部,护理部与压疮护理小组成员会诊后认定是否同意申报并备案。 2、对已上报的难免压疮患者,病房要加强管理,床旁悬挂压疮警示标识,加强健康宣教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继续监控和评估,Braden评分≥18分,可停止监控。 3、病区护士长根据情况,至少每周1-2次对难免压疮进展情况进行动态观察、护理措施的落实及更改进行检查、记录。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1、制定全院统一的压疮风险评估单。患者入院和病情变化时,及时评估压疮危险因素。 2、风险因素评估≤14分者悬挂“防压疮”警示牌,并填写“压疮风险评估单”,每周评估1~2次,同时建立翻身卡,加强基础护理,落实各项措施。 3、院外带入压疮,填写“压疮风险评估单”,每班观察记录,同时建立翻身卡,加强基础护理,落实各项措施,避免带入压疮加重和发生新的压疮。 4、护士长督促指导护士认真落实护理措施,及时客观记录。 5、对符合上报条件的患者进行压疮上报并登记。上报条件:(1)院外带入压疮;(2)风险因素评估≤14分者;(3)院内新发压疮。 6、上报程序:病区护士对符合上报条件的患者填写压疮上报表,本班内报送科护士长,极高危易发压疮如高度水肿、极度消瘦、强迫体位、医嘱制动、病情不允许翻身者(如大手术后病情变化、呼吸、心跳骤停等)需在2小时内上报科护士长,同时在医疗记录或护理记录中有相应说明。科护士长接到上报后,及时到病区核实、检查、提出指导意见并反馈、记录检查结果。必要时组织片内护理会诊或申请院内会诊。对极高危易发压疮患者护士长和科护士长分别及时上报护理部。

7、院内发生的压疮,及时汇报科护士长和护理部,护理部组织相关人员提出鉴定意见,非预期性压疮科室填写不良事件上报表报护理部。非预期性压疮适当扣除科室护理质量分和给予一定奖金处罚。 8、发生院内压疮隐瞒不报的加倍处罚。

压疮诊疗及护理规范 一、定义: 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损害,如溃烂和坏死。引起压疮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是压力,故目前倾向于将压疮改称为“压力性溃疡或压力性伤口”。 二、好发部位: 压疮多发生于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隆突处,并与卧位有密切的关系。 1、仰卧位时:好发于枕骨粗隆、肩胛部、肘部、骶尾部及足跟处,尤其好发于骶尾部。 2、侧卧位时:好发于耳廓、肩峰、肋骨、髋骨、股骨粗隆、膝关节的内外侧及内外踝处。 3、俯卧位时:好发于面颊、耳廓、肩峰、女性乳房、肋缘突出部、男性生殖器、髂前上棘、膝部和足趾等处。 4、坐位时:好发于坐骨结节、肩胛骨、足跟等处。 三、诊断: 1、瘀血红润期:淤血红润期又称为Ⅰ期压疮。受压部位出现暂时性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皮肤表现为红、肿、热、麻木或有触痛,解除压力30min后,皮肤颜色不能恢复正常。

压疮预防、报告及处理制度

压疮预防、报告及处理制度 (一)压疮预防制度 1、压疮风险的评估:对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进行评分:采用《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改良式诺顿评分表)。 对瘫痪、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水肿、痴呆、营养不良、高龄老人、病情危重、强迫体位者入院或大手术后的患者,当班护士必须在24小时内使用《改良式诺顿评分表》完成初次评估,当评估值达危险临界值(〉14分)时,应每三至五天进行评估一次,直到评估值至正常范围;当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评估。 2、压疮的预防 患者住院期间积极消除诱发因素,护士工作中做到“六勤”:勤观察、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每班切实落实防范措施,并对皮肤情况严格交接班。 1)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①有压疮风险的患者建立翻身卡,定时翻身。②保护骨隆突出和支持身体空隙处。③正确使用石膏、绷带及夹板固定。 2)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的作用。 3)避免局部潮湿等不良刺激。 4)促进局部血液循环:①对长期卧床患者,每日进行全范围关节运动,维持关节的活动性和肌肉紧张,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减少压疮的发生;②经常检查受压部位,定期为患者温水擦浴、全身按摩。 5)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在病情允许情况下,摄入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必要时输血、血浆或人体白蛋白。同时应补给足够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不能进食的患者,就考虑由静脉补充。 6)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压疮发生、发展及预防、治疗护理的一般知识。 3、发现有皮肤压红等压疮先兆及时处理:翻身后受压部位用赛肤润按摩受压部位。 4、早期运动 对长时间处于被动体位的患者,视全身情况开始进行独立的功能性上肢运动,能促进血管功能恢复,预防压疮的发生。 (二)压疮报告处理制度 1、有发生压疮高危因素存在的患者,通过评估,预计发生压疮不可避免的。责任护士填写《压疮风险预警报告表》,与压疮小组共同制定干预措施,按《压疮预警、难

压疮风险评估及报告制度

压疮风险评估及报告制度 一、压疮危险因素评估 患者入院或入科后由责任护士对其进行压疮危险因素的评估,依 据Barden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从感觉、潮湿、活动力、移动力、 营养、摩擦力和剪切力等方面进行评估,以确定患者是否属于压疮高 危人群,评估方法见《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 二、对压疮高危患者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1、若压疮评分≤18分,提示患者有发生压疮的危险,应积极采 取预防措施; 2、若压疮评分≤12分,提示患者为压疮高危人群,填写《压疮 高危人群报告表》,请造瘘治疗师会诊,依据造瘘治疗师提出的指 导性意见实施预防措施。 三、皮肤压疮报告制度 1、护士发现患者发生皮肤压疮时,无论是院内发生还是院外带 来,应立即报告护士长; 2、依据护理会诊制度,填写《皮肤压疮会诊单》提请皮肤会诊; 3、造瘘治疗师接到会诊单后4小时内评估患者、提出指导性意 见; 4、病区护士填写《皮肤压伤观察表》,落实会诊意见、积极采取 措施,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并及时准确记录; 5、在压疮发生24小时内,同时填写《皮肤压疮护理报告单》上

报护理部; 6、护理部质控老师于24至48小时到科室核查。

压疮危险因素评估 一、患者信息 病区________ 床号________ 病案号_____ ___ 年龄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性别________ 入院日期诊断________ 二、评估条件(必须符合以下2项或2项以上,请在相应条目前打钩) □被迫体位 严格限制翻身□生命体征不稳定□昏迷 □高龄≥70岁□心力衰竭 □营养缺乏 □呼吸衰竭 □极度消瘦 □偏瘫 □高度水肿 □代谢紊乱 □大、小便失禁 □骨盆骨折 □感觉障碍 三、评估表 * 评分≤12分,提示患者为高危人群,填写《压疮高危人群报告表》,并请专科会诊 四、预防措施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59192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1、压疮风险评估:积极评估病人情况是预防压疮关键的一步,对病人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作定性、定量的综合分析,预测压疮风险;入院后定期或随时进行评估,急性病患者应在入院时进行评估,此后每4 8 h评估1次,或当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评估;长期护理的患者应在入院时进行评估,此后第1个月内每周评估1次,之后每月评估1次;当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评估 2、压疮风险上报告制度和程序:一旦发现有压疮危险的病人,要对病人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向病区护长、科护士长、护理部报告;并做好交接班,填写压疮报告单上报护理部。 (二)认真实施有效的压疮防范制度与措施 1、健全的培训计划:压疮评估表的理解与应用;压疮预防措施; 2、制定明确的压疮预防指引:针对不同程度的压疮风险,制定相应的预防指引,包括体位转换;减少摩擦力和剪切力;压力减缓用具的使用;皮肤护理;营养支持;健康宣教等。对高危病人实行重点预防。 3、压疮预防措施的落实:对皮肤高危因素和压疮上报患者,病区或科内组织护理查房,必要时请造口治疗师或伤口小组成员到床边指导,制定个体化的预防措施;认真落实执行预防措施,压疮预防效果的跟踪。

(三)有压疮诊疗与护理规范实施措施 1、压疮监控与管理制度的建立:建立伤口小组,发挥专科护士的作用;完善的压疮上报、会诊、处理制度;定期开展压疮发生率、患病率调查;压疮预防与治疗效果的跟踪。 2、压疮会诊制度的建立与落实 ①造口治疗师或伤口小组疑难病例会诊:对压疮上报患者必要时由造口治疗师或伤口小组成员到床边指导,制定个体化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同时对疑难病例组织伤口小组成员讨论,提出建设性意见。 ②不可避免压疮(又称难免压疮)定性会诊:对皮肤高危患者发生院内压疮时伤口小组组织2人以上的会诊,对其压疮发生进行定性,讨论并最终确定为难免压疮或可避免压疮。 3、掌握压疮处理原则:应用伤口湿性愈合理念处理伤口;根据伤口清况合理选用敷料;正确选择伤口清创方法,确保安全;伤口细菌培养取样方法正确;掌握转介医疗处理的指征。 4、准确填写压疮评估与护理记录单:压疮记录内容必须与评估相符;能突出专科特点,如压疮的分期、部位、大小、潜行、窦道、基底情况、渗出液情况、周围皮肤情况等。 5、正确分析影响压疮愈合的主要因素:全面评估影响压疮愈合的因素;综合分析,确定主要因素;针对主要因素制定解决方法。

压疮评估报告/护理记录表精选文档

压疮评估报告/护理记 录表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高危人群院内压疮发生/院外带入压疮报告表 表:2 科室姓名年龄性别□男□女床号病案号诊断填表日期 压疮属性□院内□院外发生日期填表人护士长目前病情摘要: 压疮伤口评估: 压疮 部位大小 (cm xcm) 深度 (cm xcm) 压疮 分期潜行分泌物伤口颜色 □无□少□中□ 多 □红□黄□ 黑 □无□少□中□ 多 □红□黄□ 黑 □无□少□中□ 多 □红□黄□ 黑 □无□少□中□ 多 □红□黄□ 黑 □无□少□中□ 多 □红□黄□ 黑 □无□少□中□ 多 □红□黄□ 黑 院内发生原因: 压疮伤口处理及治疗对策: □避免压力和摩擦力□保持床单和衣裤清洁、干燥、舒适、污染后及时更换 □给予气垫床□局部帖透明贴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清洗 □给予减压用具,保护皮肤受压部位□每日擦浴一次□洗澡每周一次 □2h更换一次体位。移动病人时采取抬举方式□采取适当的营养支持措施,□口入□鼻饲□静脉 □座椅时坐姿90°,原则15分钟运动一次□创面氧气治疗□局部创面帖溃疡帖 □坐姿不长于1h,同时使用减压用具局部涂药□局部湿性愈合辅料 □手术治疗:□清创□皮瓣转移□局部创面按外科换药处理 □物理治疗:□红外线照射□氦氖激光照射□纳米光波照射□针灸 □其他

备注: 1、报告表一式两份,一份科室保存,另一份在24小时内交于各分管片总护士长。 2、必要时可由科室提出书面申请,由分管片总护士长组织全院护理专家会诊。 3、压疮分4期:(1)淤血红润期(2)炎性浸润期(3)浅度溃疡期(4)坏死溃疡期 高危人群压疮评估表 表:1 科室:床号:病人姓名:性别年龄: 住院号:诊断:入院日期: 难免压疮发生评估 压疮发生危险因素基本条件评估(申请难免压疮必须符合以下条件4项或4项以上者,请在相应条目前打钩。 □强迫体位,严格限制翻身□生命体征不稳定□营养缺乏白蛋白≤30g/L □昏迷意识淡漠□高龄或≥75岁□骨盆骨折 □心率衰竭□肾功能衰竭□床旁血滤□大小便失禁: □呼吸衰竭□呼吸机辅助□截肢、偏瘫□高度水肿 □代谢紊乱□糖尿病□药物:镇静剂/类固醇 □其他重要脏器衰竭 压疮发生危险因素量化评估(Braden评分表)评分:分 险。18分作为预测有压疮发生危险的诊断界值,评分≤18分应采取预防压疮的措施。 压疮预防: □避免压力和摩擦力□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清洗 □给予气垫床□2h更换尿不湿一次 □给予减压用具,保护皮肤受压部位□洗澡每周一次 □保持30°侧卧位□擦浴每日一次 □2h更换一次体位,移动病人时采取抬举方式□使用不沾水的喷雾剂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及工作流程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1)压疮风险的评估 对瘫痪、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水肿、痴呆、营养不良、高龄老人、病情危重、强迫体位者入院或大手术后当天内必须完成初次评估(用Braden压疮风险护理单) 病情严重者每天评估 病情稳定者当评估值达危险临界值时 应48-72小时进行评估一次 直到评估值至正常范围 当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评估。 2) 报告制度和程序 ①一旦病人评估值达危险临界值 要逐级上报 低风险向护理组长报告 中度风险向病区护士长报告 高度风险向科护士长/护理部上报。 ②院内发生或发现院外带入Ⅲ期压疮 须报告病区护士长、科护士长 并在24h内报告护理部和造口及慢性伤口护理小组并填写好《压疮报告单》 院外带入Ⅰ、Ⅱ期压疮需于72h 内填写《压疮报告单》报告护理部及造口及慢性伤口护理小组。 3 会诊制度 ①对护理效果不明显或Ⅲ期压疮、疑难病例需请造口及慢性伤口护理小组会诊并提供指 导。 ②对皮肤高危患者发生院内压疮时 由造口及慢性伤口护理 ③小组组织2人以上会诊 对其压疮的发生进行定性 讨论并最终定为难免压疮或者可避免压疮。 4 对院内或院外发生的压疮 均要使用《压疮 伤口 护理单》。 5 压疮的处理 Ⅰ、Ⅱ期压疮由临床护士在造口及慢性伤口护理小组成员的指导下处理 Ⅲ期或者疑难伤口由接受培训并考试合格的专责护士进行处理。 6 对有可能发生压疮的高危病人 科室填写《压疮风险护理单》 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密切观察皮肤变化 及时准确记录。 7 病人转科时 《压疮风险护理单》交由转入科室继续填写。 8 病人出院或死亡后 将《压疮风险护理单》和《压疮 伤口 护理单》及时归入病历保存 《压疮报告单》交上护理部。 9 护理部负责到科室核查并记录。如科室隐瞒不报 一经发现按护理质量管理相关规定处理。 10 难免压疮 实行三级报告制度。①申报条件 以强迫体位如骨盆骨折、高位截瘫、生命体征不稳定、心力衰竭等病情严重、医嘱严格限制翻身为基本条件 并存在大小便失禁、高度水肿、极度消瘦3项中的1项或几项可申报难免压疮。②申报程序 科室护士长根据申报条件向护理部书面报告难免压疮病例 护理部和造口及慢性伤口护理小组成员到病区核实 批准后登记在册。③跟踪处理 对批准的病例由造口及慢性伤口护理小组组织院内护理会诊 制订预防措施 护士长根据病人具体情况组织实施。造口及慢性伤口护理小组成员每周1— 2次查房听取护士长汇报 对护理措施及其效果进行评估 及时纠正、调整预防措施。

护理压疮处理报告制度

压疮处理报告制度 1、各科室设压疮情况登记本,凡有压疮发生须及时登记,并及时查找原因,制订护理措施。 2、院内发生或发现院外带入压疮(1110),须报告护士长,并在24小时内口头报告护理部;其他院外带入压疮(I0,II0),需于72小时内填写压疮报告表上报护理部。 3、填写压疮报告表:需描述压疮的部位、大小、深浅、分度、院外发生还 是院内发生;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护士长填写检查意见,并于72小时内上报护理部。 4、对院内或院外发生的压疮,均要及时在“住院病人皮肤压疮评估与防治记录单”上记录。 5、护理部负责到科室核查并记录。如科室隐瞒不报,一经发现按护理质量管理相应规定处理。 6、对有可能发生压疮的高危病人,科室填写皮肤情况跟踪表,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及时准确记录。 7、病人转科时,皮肤情况跟踪表交由转入科室继续填写。 &病人出院或死亡后,将此表及时归入病历保存及上交护理部。 9、难免压疮,实行三级报告制度。 ①申报条件:以强迫体位如骨盆骨折、高位截瘫、生命体征不稳定、心力衰竭等病情严重、医嘱严格限制翻身为基本条件,并存在大小便失禁、高度水肿、极度消瘦3项中的1项或几项可申报难免压疮。 ②申报程序:科室护士长根据申报条件向护理部书面报告难免压疮病

例,护理部成员到病区核实,批准后登记在册 ③跟踪处理:对批准的病例由指导小组组织院内护理会诊,制订预防措施,护士长根据病人具体情况组织实施。指导小组每周1-2次查房听取护士长汇报,对护理措施及其效果进行评估,及时纠正、调整预防措施。 压疮的预防和护理 丁「一、概念 压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受到障碍,不能适当供给皮肤和皮下组织所需营养,以致局部组织失去正常功能而形成溃烂和坏死。 二、压疮发生的原因与诱因 1?力学因素 物理力的联合作用:造成压疮的三个主要物理力是压力、摩擦力和剪力。(1)压力:卧床病人长时间不改变体位,局部组织持续受压在2h以上, 就可引起组织不可逆损害。 (2)摩擦力:可见于夹板内衬垫放置不当、石膏内不平整或有渣屑等;病人长期卧床或坐轮椅时,皮肤可受到表面的逆行阻力摩擦。 (3)剪力:与体位密切相关。是由两层相邻组织表面间的滑行而产生进行性的相对移位所引起的,它是由摩擦力和压力相加而成的。 2?理化因素刺激:长期受压的皮肤经常受到汗液、尿液、各种渗出液、引流液等刺激,角质层受到破坏,皮肤组织损伤,易破溃和感染。 3?全身营养不良或水肿:常见于年老体弱、水肿、长期发热、昏迷、瘫痪及恶病质的病人。营养不良是发生压疮的内在因素。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作者:————————————————————————————————日期: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1、压疮风险评估:积极评估病人情况是预防压疮关键的一步,对病人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作定性、定量的综合分析,预测压疮风险;入院后定期或随时进行评估,急性病患者应在入院时进行评估,此后每 4 8 h 评估 1 次,或当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评估;长期护理的患者应在入院时进行评估,此后第 1 个月内每周评估 1 次,之后每月评估 1 次;当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评估 2、压疮风险上报告制度和程序:一旦发现有压疮危险的病人,要对病人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向病区护长、科护士长、护理部报告;并做好交接班,填写压疮报告单上报护理部。 (二)认真实施有效的压疮防范制度与措施 1、健全的培训计划:压疮评估表的理解与应用;压疮预防措施; 2、制定明确的压疮预防指引:针对不同程度的压疮风险,制定相应的预防指引,包括体位转换;减少摩擦力和剪切力;压力减缓用具的使用;皮肤护理;营养支持;健康宣教等。对高危病人实行重点预防。 3、压疮预防措施的落实:对皮肤高危因素和压疮上报患者,病区或科内组织护理查房,必要时请造口治疗师或伤口小组成员到床边指导,制定个体化的预防措施;认真落实执行预防措施,压疮预防效果的跟踪。 (三)有压疮诊疗与护理规范实施措施

1、压疮监控与管理制度的建立:建立伤口小组,发挥专科护士的作用;完善的压疮上报、会诊、处理制度;定期开展压疮发生率、患病率调查;压疮预防与治疗效果的跟踪。 2、压疮会诊制度的建立与落实 ①造口治疗师或伤口小组疑难病例会诊:对压疮上报患者必要时由造口治疗师或伤口小组成员到床边指导,制定个体化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同时对疑难病例组织伤口小组成员讨论,提出建设性意见。 ②不可避免压疮(又称难免压疮)定性会诊:对皮肤高危患者发生院内压疮时伤口小组组织 2 人以上的会诊,对其压疮发生进行定性,讨论并最终确定为难免压疮或可避免压疮。 3、掌握压疮处理原则:应用伤口湿性愈合理念处理伤口;根据伤口清况合理选用敷料;正确选择伤口清创方法,确保安全;伤口细菌培养取样方法正确;掌握转介医疗处理的指征。 4、准确填写压疮评估与护理记录单:压疮记录内容必须与评估相符;能突出专科特点,如压疮的分期、部位、大小、潜行、窦道、基底情况、渗出液情况、周围皮肤情况等。 5、正确分析影响压疮愈合的主要因素:全面评估影响压疮愈合的因素;综合分析,确定主要因素;针对主要因素制定解决方法。

压疮报告制度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1、对长期卧床、营养不良、低蛋白、骨折患者病情发生变化的患者均需进行“压疮发生危险因素评估”,采用Braden评估,记录在压疮评估单上。评分≤15分者,同时填写《压疮防治监控记录表》,评分在13-15分每1周评估一次;评分在10-12分每3天全面评估一次;评分在9分以下每天全面评估一次。若期间发生压疮,同时填写《压疮治疗转归监控记录》,均随病历保存。 2、Braden评分≤12分者,填写《难免压疮申报表》,由责任护士填好后在24h内交给护士长,护士长报告护理部,护理部根据情况受理并提出建议,必要时组织伤口护理小组会诊,科室实施监控并将效果反馈护理部,同时填写《压疮防治监控记录表》入病历。 3、发现压疮,无论是院内发生还是院外带入者均应立即填写《压疮情况报告表》,并报告科室护士长,科室护士长必须在24h内上报护理部,护理部根据情况受理并提出建议,必要时组织伤口护理小组会诊,科室实施监控并将效果反馈护理部,同时填写《压疮治疗转归监控记录表》入病历。 4、加强压疮预报患者的基础护理,并纳入重点护理和监控程序。每班护士认真落实压疮防治措施后应在相应护理记录表中记录,当患者转科时,应将《难免压疮申报表》及《压疮治疗转归监控表》交由所转入科室继续填写。当患者压疮处愈合或出院、死亡后,将《压疮情况报告表》中压疮转归反馈到护理部。 5、压疮上报核实流程:填表(由首诊护士当班内完成,已发生压疮者,填写《压疮情况报告表》;对新入院或在院患者进行压疮发生危险因素评估,评分≤12分者,填写《难免压疮申报表》)→通知(首诊护士当班通知科内护士长,护士长在24h内电话报伤口护理组,必要时将表交伤口护理组)→核实(护理部专职人员在接到电话后24h内到科室核实,必要时请伤口护理小组会诊)→签名(核实者签名)→上交(科室每个月将核实后的转归表格交护理部备案)。 6、护士长收到《难免压疮申报表》及《压疮情况报告表》后,必须亲临病房,了解情况,指导和督促预防措施的落实,每周跟踪,并做好记录。每月在护士长手册上对预防、发生、治疗压疮的情况进行登记分析。 7、由于病情所致,护理人员对患者做了大量护理工作,患者仍发生压疮称为“难免压疮”,病区护士长应及时填报压疮报表上交科护士长、护理部,护理部组织专家现场评估确认为“难免压疮”,可不定护理缺陷,但仍需积极护理。 8、奖罚:由于护理不当发生的压疮,依据护理的规定,定性为护理不良事件,扣病区护理质量1分;对带入大面积压疮通过精心护理治愈,应给病区奖励或加护理质量2分。如发现病区发生压疮隐瞒不报或登记资料不真实,或转科时被他科发现,或不具备申报难免压疮而发生压疮者,除扣病区护理质量分2分外,追究护士长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