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世系

上古世系
上古世系

上古世系

盘古氏——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轩辕氏——金天氏——高阳氏——高辛氏——帝挚——陶唐氏——有虞氏

●【盘古】

是中国古代传说时期中开天辟地的神。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盘古的精灵魂魄也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天皇】

在位起讫:距今约300万——170万年前

生卒年:略

出生地:天灵山(传说中的仙山)

立都:天都(传说中的天帝都城)

年号:天皇氏

道教神话神祗,即俗称“老天爷”。古史记载:盘古之后是天皇。天皇又称天皇氏,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

史书上说:“天地初立之时始有三皇。”说天皇兄弟十三人,号称“天灵”,其中有一人先发明了数字,继而又发明了“天干”、“地支”,人们认为他是位了不起的圣人,便推举他为领袖号称天皇。其余十二人都带领自己的部族各居一方,立国称皇,各传国一万八千年。

应该指出的是,史书上所说发明数字和“天干”“地支”之事,只是古人

的一种猜想。事实上这些发明在一百万年以前是不太可能出现。至于说“天皇兄弟十三人”,则是一条很重要的远古人类社会的信息,说明当时的人类已经意识到,在这个地球上除了中国之外也还有其它国家。因此,古人把天下分成十三个部分,而中国仅是其中之一。中国当时最高的领导人是天皇,别国领导人叫什么古人不知道。但是古人认为各国之人都应该同出一源,所以便把他们说成是兄弟。

史书上说,天皇时期的人类“淡泊无为,而俗自化”,意思是那时的人类头脑很简单,思想也很单纯,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其它哺乳类动物没有太大差别,一切顺其自然。而这种状况正与我们今天的科学考证相吻合。可见古人写史是有一定根据的,并非空穴来风。

汉代的史学家孔安国认为“天皇、地皇、人皇”之说过于荒谬,便乱改史书,把伏羲、神农、黄帝称为“三皇”,他犯了一个极端无知的错误。三皇时期是处于上古早期的原始初民时代,而伏羲、神农、黄帝则处于上古中期的氏族联盟时代,怎么可以代替呢?诚如孔子《家语》所言“自伏羲以下皆称曰帝”,并不称“皇”。上古时代“皇”与“帝”有着本质的区别,“皇”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并非是指具体的某个人;“帝”则是某个政权的最高统治者,是实有其人。

天皇时期的地质年代属于新生代第三纪的更新世早期,考古年代为旧石器时代早期,社会组织形式为血缘家族公社,婚姻形式为血缘群婚(本族团内的群婚)。这时候的人类已经开始使用天然火。

天皇时期的世界考古发现,除中国云南的元谋人牙化石外,还有1961年发现于山西芮城县西侯度村的西侯度文化,距今约180万年。西侯度文化共获得了打制石器数十件,制作简单而粗糙,有砍砸器、刮削器和一件三棱大尖状器,遗址中发现有烧骨炭灰,证明此时的西侯度人已会用火。据分析,西侯度人很可能是云南东方人种的分支,由于当时全球气候转暖,冰川融化,寒冷的中国北方又恢服了生机,居住在元谋盆地的东方人因人口繁殖过剩,食物短缺,出现了生存危机。于是,东方人逐渐分裂成十几个支脉,陆续迁往新的地区开辟家园,其中的一支就迁到了今山西南部靠近黄河的芮城一带定居下来。

另外还有,早在公元1891—1892年,荷兰军医杜布亚在爪哇特里尼尔附近地表下15米处发现的距今180万年前的一个头盖骨、3颗牙齿和一根完整的腿骨化石。1931—1941年,荷兰人孔尼华又陆续发现了三个头骨,多个下鄂骨和许多牙齿,被命名为爪哇猿人。以上考古说明,在东方人种存在的同时西方人种也已经存在了。这是东西方完全不同的两个人类族源。

古史天皇时期的初始阶段,正是我国中华人种的“东方人”向“元谋人”过渡阶段。此时地球处于16银系年的冬至阶段,由于地球环境变冷,许多原本温暖的地区变成了冰川,一些热带生存的动植物无法适应寒冷的气候,逐渐灭绝,幸存的动物有的改变自身的内环境,以适应寒冷的气候和恶劣的外环境,有的被迫向温暖地带迁徙,寻找适宜生存的外环境。当时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都被冰雪覆盖,到处都是冰川,生存的动物已经很少。而我国云南省的中部,正处于北回归线附近,气候温暖,四季如春,所以便有大批的远古生物云集在这里。元谋盆地成了古生物的天府之国。1987年4月,云南联合考古队曾在元谋县的小河村和竹栅村等地发掘出动物标本300多件,碎骨牙40多公斤,便是这一时期历史的最佳物证。

“东方人”经过漫长的一百多万年的发展,族群猛增,食物短缺,出现了严重的生存危机。在距今180万年时,全球气候转暖,雪原融化,冰川消逝,原来生命稀少的寒冷地带又恢复了生机。气候转暖也给处于危机中的“东方人”开

辟了新的生路,他们化整为零,分裂成十几个部落,各部落由族长率领分别往东西南北各方开发新的领地。这是冰川消融时期中华人种的第一次大分裂,这次分裂使中华人种向更广阔的地域推进,从而奠定了中华人种在世界史上的主流地位。

●【地皇】

地皇又称地皇氏,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

史书上说:“天皇之后,地皇兴起”。地皇共有兄弟十一人,兴起于熊耳、龙门等山。

此外,神农氏因功绩伟烈,亦被尊为“农皇”,又称“地皇”。《尚书大传·卷第四》说:“神农为农皇也。……神农以地纪,悉地力种谷疏,故托农皇于地”。指其功德之实质在发挥地力,亦称“地皇”。

●【人皇】

三皇之一。旧有三皇五帝之称,三皇曰天皇、地皇、人皇。唐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人皇九头,乘云车,驾六羽,出谷口,兄弟九人,分长九州,各立城邑,凡一百五十世,合四万五千六百年。”

人皇九头实际应该是人皇氏族有九个头领——部落联盟首领,崇阳山就是分长九州的首领们盟会、祭祖的圣地。

崇阳山位于今昌乐营丘镇(部落联盟附近,这里树立着象征各自祖先的石祖,即“营丘九头”。

古人为方便随时随处祭拜,便将这些石祖刻于石上或绘于兽皮等物上的图谱,相当于后世的宗谱、宗氏图,即古籍记载的“营丘九头图”。

山东省昌乐“营丘九头”至今仍有保留,又成为“石祖林”。

按《汉唐地理书钞》辑《荣氏遁甲开山图》云:“人皇兄弟九人,生于刑马山,身有九色。”当是其所本。史书上说,人皇氏兄弟九人共同出生于仙家圣地刑马山,他们拜仙人为师,后来共同出山治理中国。当时地皇氏已经衰败,天灾人祸横行,地裂山崩,洪水泛滥,人类再次面临灭顶之灾。人皇氏兄弟九人分大地为九区,每人各居一方,带领人类抗灾自救。经过多年奋战,终于战胜自然

灾害,使人类得以生存下来。于是他们在各自居住的地区建都立国,共称人皇。

人皇氏后来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史书上说他们兄弟九人“驾六羽,乘云车,出谷口,依山川大地之势,分大地为九州,兄弟九人各居一方,传一百五十世,立国四万五千六百年。”

应该说,这是中国上古时代,人类为了生存而进行的又一次成功的分裂。

●【有巢氏】

【生活年代】:距今约20万~5万年前。

【出生地】:苍梧(今湖南九嶷山以南)。

【立都】:石楼山(今山西吕梁市兴县东北)。

【年号】:巢皇。

【简介】:

中国古代神话中发明巢居的英雄。也称“大巢氏”。其初,人民穴居野外,受野兽侵害,有巢氏教民构木为巢,以避野兽,从此人民才由穴

居到巢居。《庄子.盗跖》:“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

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项峻始学篇》:“上古穴处,有圣人教之巢居,号大巢氏。”晋张华《博物志.杂说上》:“昔有巢氏有臣而贵,任之专国主断,已而夺之。

臣怒而生变,有巢以亡。”

●【燧人氏】

燧人氏又称“燧人”,远古人“茹毛饮血”,他钻木取火,教人熟食,是

人工取火的发明者。关于他的神话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从利用自然火,进化到人工取火的情况。《尚书大传》云:“遂人为遂皇,伏羲为戏皇,神农为农皇也。遂人以火纪,火,太阳也。阳尊,故托遂皇于天。”

燧人氏在神话中的地位

中国的神话传说中,有很多以智慧、勇敢、毅力为人民造福的英雄,燧人,就是其中的一个。

●【太昊伏羲氏】

伏羲,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早期,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成了中国古文字的发端,也结束了“结绳纪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驾辨》曲子,他的活动,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始,也留下了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

●【女娲氏】

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传说女娲补天,即自然界发生了一场特大灾害,天塌地陷,猛禽恶兽都出来残害百姓,女娲熔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又杀死恶兽猛禽。还有传说女娲用黄土仿照自己造成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另传说女娲制造了一种叫笙簧的乐器,于是人们又奉女娲是音乐女神。《风俗通义》记载她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被传为婚姻女神。关于女娲的传说很多,一直流传至今,影响甚为广泛深远。至今中国云南的苗族、侗族还将女娲作为本民族的始祖加以崇拜!

又称女阴、女娲娘娘,凤姓,生于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一说她的名字为风里希(或为凤里牺)。是中国历史神话传说中的一位女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她慈祥地创造了我们,又勇敢地照顾我们免受天灾。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神。她神通广大化生万物,每天至少能创造出七十样东西!

女娲氏族发源地,文献不见记载,但根据伏羲与女娲的关系,女娲故里也应在古成纪范围内。

台湾社区工作

社区一词,最早是费孝通先生从英文Community 翻译,可以理解为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从寓义出发,本身就讲究“在地扎根”。在地化取向的社区建设,与大陆街道和居委会常说的“属地管理”都强调因地制宜。台北芦荻社区大学,采取“在地扎根”发展模式,成功渡过公共危机,显示强大的生命力。台湾地区社区发展的主轴是社区发展协会,其网络关系大致是:县/市“政府”“社会局”———乡/ 镇/ 市公所“社会课”(“课”相当于“科”)———里/ 邻办公室———社区发展协会。里或邻办公室是台湾地区基层社区自治组织,其职能类似于我们的社区居委会。不同的是,里或邻办公室不直接参与社区建设,而是由社区发展协会具体推动。以台北县三峡镇忠孝社区发展协会为例说明:经三峡镇公所考量,由三峡、秀川、永馆、鸢山四里组成忠孝社区,从面积而言,此社区接近于广州市一个中等的街道。忠孝社区发展协会通过召开成立大会产生,经台北县“政府”核准成立,采用会员大会的组织架构,会长由选举产生。社区发展协会不承担“政府”下派的职能,从事建构社区福利、关怀弱势族群及推广当地旅游等事务。协会经费政府资助占78%,社福活动收入占6%,会费收入占11%。 袁德润,台湾社会工作发展与草根NGO 1965年制定的“民生主义现阶段社会政策”,实施平均地权所征收的地价税,设立了社会福利基金,专供办理本项政策所列出的社会保险、国民就业、社会救助、国民住宅、社会福利服务、社会教育以及社区发展等七大项社会福利措施。 1974年高雄也设立“家庭协谈中心”,专门“商谈”,调解家庭纠纷以及家庭生活教育、家庭社会环境改善的咨询服务。70年代开始了社工员实验计划,业务重点在于社区工作和贫户辅导,1975年台湾省卫生处在全省成立5个社区心理卫生中心,均配有社会工作员。 1998年开始选定实验地区示范办理,加强社会福利社区化的实施,激发了社区居民的自助互助、结合潜在的福利服务供给者,并以团队方式共同开展福利和社会工作。使社会工作有了更广泛的社会和群众基础。 第五、确立以社区发展为本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随着大陆社区的建设和发展,社区功能的健全,社会工作与社区工作将结合得更为密切,从而为民众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传统的社会工作实践方法将受到新型社区和具体社区的更大挑战,社会工作者将摒弃原有在实验室封闭的工作模式,重新从观念上定位、认识和不断试行一些新的社会工作方法、手段去更适合社区和贴近民生。 漳州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学系,黄耀明,台湾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经验及启示 四、台湾社会工作发展经验非常值得内地借鉴、学习 通过与台湾师生的面对面交流,我们认为,与香港地区相比,台湾地区的社工发展历程及其经验更值得我们去借鉴、学习。首先,香港的社工发展得早、发展得好,除了内部经济发展催生外,可能更多是受到殖民时期英国和西方的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即外力催生。而内地和台湾一样,都是因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迅速发展,伴随着经济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社会事业也要求相应的发展,于是逐渐在内部催生了社工事业。社工事业进入台湾或内地后,在实现本土化的路径选择上相似性可能更多。 其次,内地民众与台湾民众的共同文化心理和共同价值观念更加相似。内地与台湾的民

明蜀王世系表(包括郡王)

明蜀王世系表 1.蜀献王朱椿,太祖庶十一子,洪武十一年封。二十三年就藩成都府。永乐二十一年薨。(1378~1423) 2.蜀庄王朱悦熑,献嫡一子,洪武年封世子。永乐七年薨,谥悼庄。追封 3.蜀靖王朱友堉,悼庄嫡一子,永乐二十二年袭封。宣德六年薨。无子。(1424~1431) 4.蜀僖王朱友[土党],悼庄嫡三子,初封罗江王。宣德七年进封,九年薨。无子,叔悦菼立。1432~1434 5.蜀和王朱悦菼,献庶五子,初封保宁王。以僖王无嗣,宣德十年进封。天顺五年薨。1435~1461 6.蜀定王朱友垓,和嫡一子,天顺七年袭封,本年薨。1462 7.蜀怀王朱申鈘,定嫡一子,天顺八年袭封。成化七年薨。无子。1464~1471 8.蜀惠王朱申凿,定庶三子,初封通江王。成化八年进封。弘治六年薨。1472~1493 9.蜀昭王朱宾瀚,惠嫡一子,弘治七年袭封。正德三年薨。1494~1508 10.蜀成王朱让栩,昭嫡一子,正德五年袭封。在任期间,尊好儒雅,不近声妓女乐,又创设义学,兴修水利,振济灾荒。嘉靖二十六年薨。1510~1547 11.蜀康王朱承爚,成庶三子,嘉靖二十八年袭封。三十七年薨。

1549~1558 12.蜀端王朱宣圻,康庶一子,嘉靖四十年袭封,万历四十年薨。1561~1612 13.蜀恭王朱奉铨,端嫡一子,万历六年封世子。四十三年袭封,本年薨。1615 14.蜀王朱至澍,恭嫡一子,万历三十二年封世孙。四十四年改封世子,既而袭封。张献忠攻陷成都,至澍率妃妾投井自杀,全宗皆被害。1616~1643 华阳 悼隐王悦耀,献庶二子,永乐二年封。洪熙元年别城武冈州,寻迁澧州。宣德八年薨。 康简王友●,悼隐庶一子,正统二年袭封。成化九年薨。 悼康王申鍷,康简嫡一子,成化十二年袭封。二十年薨。 恭顺王宾●,悼康庶一子,弘治五年袭封。嘉靖七年薨。 康僖王让核,恭顺嫡一子,正德五年封长子,卒。以子承爝袭封。追封王,谥康僖。 庄靖王承爝,康僖嫡一子,嘉靖十四年袭封。二十五年薨。 温懿王宣墡,庄靖嫡一子,万历十三年袭封。二十五年薨。 安惠王奉鈗,温懿庶一子,万历十五年封长子。二十八年袭封。四十年薨。 王至潓,安惠嫡一子,万历二十二年封长孙。三十年改封长子。

台湾农民创业园半年工作 总结.docx

台湾农民创业园半年工作总结 近年来,福清台湾农民创业园管委会全面落实国台办、发改委关于印发31条惠台措施、福建省发布惠台66台措施及《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的若干意见》、《福清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福清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的实施意见》,用好用足政策,优化服务引导,悉心为台农台商营造优质的创业投资环境。同时,依托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平台,积极推动“五新”引进和经营理念创新,充分发挥台湾农民创业园的示范效应,实现台商、园区和本地农业的共同发展。 一、主要发展成效 (1)园区建设:全园规划面积30万亩(其中山地面积12万亩、浅海滩涂面积13万亩、耕地面积5万亩),分为核心区和拓展区,通过核心区和三华园区的示范、引领、带动、辐射作用,全面推动全市现代农业共同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核心区主要依托洪宽台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洪宽工业村,是福清台湾农民创业园的雏形和起步区,规划面积3600亩,2018年融侨集团计划投资100多亿元在核心区规划开发田园科创小镇,发展现代农业、福清特色农产品互联网交易平台、农业科技研究中心、农业产业供应链金融。拓展区已覆盖全市12个镇街,截止2018年6月,共有台资独资、融台合资、融台合作农业企业44家,其中台资独资、融台合资22家,涉及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业休闲观光等行业,总投资达18.86亿元,其中利用台资4958万美元。为了进一步拓宽发展空间,提升融台农业合作水平,福清台湾农民创业园继续拓展开发三华园区。园区位于福清市海口镇,规划总面积10950亩,已建成4380亩(其中:农产品种植基地2280亩、水产养殖基地2100亩)。三华园区将立足于作为融台农业合作的示范园区,优化农业发展规划,开展对台农业招商,逐步形成优质台湾农产品种植养殖、台湾特色的休闲观光与精致农业共同发展的特色园区,更好地发挥台湾农民创业园的示范带动作用。 (2)招商引资:实施“以侨引台”、“以台引台”,发挥两岸民间社团的作用,主动为融台农业企业牵线搭桥、热情服务,促成一批台湾农民来融创业发展。同时利用省内的“5.18”、“6.18”、“9.8”、“海峡论坛”等重大招商平台,6月5日在厦门举办第十届海峡论坛·两岸特色乡镇交流暨促进“双新双创”发展对接会,福清台湾农民创业园共有4对项目现场对接签约,总投资12630万元。积极开展“引进来”、“走出去”“台湾青年创业农民中华农耕文化福建行”活动,邀请了13名台湾对接企业代表、台湾农业专家、台湾创业青年(含首来族4人)赴实地参访交流,促进两岸农业交流深入开展。2018年园内预计新增企业数5家,总投资达1.13亿元。其中上半年新增2家,总投资达8500万元。下半年力争新增3家企业目前正在落实。 (3)宣传推介:近年来中央和省市各级相应出台了支持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的有力政策措施,管委会的职责就是及时有效的落实惠台政策,将惠台惠农政策措施宣传、惠及到园区企业,让政策措施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为进一步提升台创园的整体形象,于4月20日组织园内2家台资农业企业参加四川成都新津举办第五届川台农业合作论坛暨两岸乡村振兴研讨会,在展区上展示了园区企业生产的22种产品,进一步提升产品形象和品牌,扩大与同行企业的交流;同时管委会年初委托福清云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三华园区设计制作文化景观墙建设和福清闽鳟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宣传标语和各种展板设计制作。并通过各类媒体(如记者走支部栏目、聚焦三农、网站、海峡农业杂志等)对园区企业进行宣传报道。截至目前,对园内企业的新闻宣传报道达50多条,播放纪录片达100多次,分发画册达5000多册,有效的提升园区知名度和品牌。 (4)合作交流:近年来融台合作持续升温,来融考察交流的台湾农民日益增多,管委会充分利用现有的两岸交流平台,推动融台两地交流合作不断深化,上半年共接待30位

常见的族谱格式

一、常见的族谱格式 广东兴宁石卓欣辛卯年 欧式:又称瓜藤式、垂珠式,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立的。欧式世系表的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部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 优点:亲疏易辨。 缺点:无法提供个人详细信息;空白过多,纸张浪费大。 苏式:又称雁行式,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立的。苏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用起来很方便。苏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藏地、功绩等。 优点:长幼易辨。 缺点:亲疏难别。 欧式苏式 ▲另外,通常修谱时采用苏式的,还会同时用上欧式。比如兴宁石氏四修谱即是前面采用苏式,后面还用了欧式。

欧苏混合式:此谱式采用世代分格,五世一表,直系长辈居上方,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具体记述,介绍该人生殁葬、功名职位、重大事件、配氏等。 优点:既容易辨别亲疏,又能同时方便地查看某人的详细资料。 缺点:十分浪费纸张。 流水式:此谱式不分格,不划线,对于某一上祖来说,先记述其本人的具体信息如生殁葬、配氏、功绩事业、子嗣等,接着记述其长子(长子无嗣则次子,类推)的具体信息,再接着是记述长子的长子……直至嫡长世系记载到某一特定的世代(如五代或十代),再换行记载长子的次子信息至前述的特定世代。如此类推。 优点:节约纸张。 缺点:世代不划一,体系不整齐;而且很多时候,某上祖的名讳要多次出现,给人一种比较啰嗦的感觉。 欧苏混合式流水式

宝塔式:顾名思义,就是将世代人名象宝塔一样,由上向下排列。 优点:家庭成员的亲疏、血缘关系表现的非常明了。 缺点:当家族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无法将世系在一张纸上画出;而且由于各支系子嗣多寡不一,难以保持图谱整体上的均衡,容易给人一种比较凌乱的感 觉,另外宝塔式图谱在附记履历时由于篇幅有限也受到较大的限制。 牒记式:不用横竖线连接世代人名间的关系,而是纯用文字来表述这种关系。每个人名下都有一个相关的简介。牒记式家谱类似于每位家庭成员的简历汇编,其起源大约是源于欧式图谱,大致相当于欧式图谱后面的传记部分。 优点:世系固定,依次分明;且较节约纸张。 缺点:上下代之间查找不太方便。 宝塔式 牒记式

台湾医院护理工作见闻

台湾医院护理工作见闻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夏大珍 211100 2009年5月15日到22日,南京护理学会参访团一行16人,受台湾护理学会邀请,赴台湾学习访问。参访团在台湾期间与当地护理界专家进行了护理管理方面的学习与交流,参观了3所医院和1所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并拜会了台湾护理学会,即:花莲慈济医院、高雄长庚医院、彰化基督教医院、台北市信义区健康服务中心,所到之处均受到热情诚挚地欢迎和接待,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现将参观访问有关情况综述如下,愿与同仁分享。 一、一般情况: 我们考察的第一站就是全球有名的花莲慈济医院,它位于台湾的东部——花莲,背靠青山,面向太平洋,风水极佳,是证严法师筹集善款建造起来的佛教医院。走进这家现代化医院,人们不得不惊讶大爱无边的力量,犹如进入一座佛堂,处处散发出爱的气息,这里到处充满了温馨与和谐,患者进入医院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医院一楼,还有一个静思书轩,病人和他们的家属,可以在里面看书、喝咖啡。慈济医院是台湾东部唯一的一家综合性医院,承担着台东地区居民的医疗与预防,是台湾首家通过ISO9002质量认证的医疗机构。医院共有3栋大楼,有1000多张床位,38个科室。护理人员640多名,护理管理人员82名,专科护理师16人,护理部下设6个管理工作委员会,负责护理行政管理、教育培训、品质管理、护理研究与发展等,医院本着“人本医疗、尊重生命”的宗旨;以“守护生命、守护健康、守护爱”为医院任务;朝着“社区化、人文化、资讯化、国际化”的医院目标发展。 第二站是长庚高雄医院:这是一家财团法人医院,它是由王永庆先生创办,创立于一九八六年,医院在规划时就以国际大型医院标准设计,除了配臵各种精密仪器外,并细分各专科,由医师、护理人员、社会工作员、营养师、复健师等共同提供服务,以达到全人照护的理念,兼顾病人之生理、心理、社会各层面的照顾。持续推动尊重生命,让服务延伸到全程。目前开放病床2500多张,护理人员1300人,护理管理人员106人。医院理念:

族谱横排世系图

世代(字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祁锦春梅奕会珍云照轩伍秉文裕简 (图一) 雪耀 会珍辉 标云照轩伍文 祁锦春梅奕菁端 积秉与裕(见图二) 儒简 (见图三) 世代(字辈): 15 16 17 18 19 20 简时任济青太 (图二) 任 端杰升敬宗叔胜 佾姜孟 恭宗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简时任济青太玉章祥纶永芳 (图三) 淡玉润章质善信 简时英典书太常章文永益芳明(见图四) 济青杨太德玉成章斐祥瑞纶康暄太 太定章宪经康益民 祥昭 维康 晋康 世代(字辈):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芳湘崇荣德希诚皓光为恭克 希贤 (图四)德良光廷为成恭安克己湘湖忠良希圣诚恭皓光朝(见图五)芳明崇仁材良光国 湘灵崇德荣宝 崇道修良 善良 明良

世代(字辈):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克用卷建宫可守武进宏仁格 (图五)宏佐 宏伸 雍宏妙 宏益 宏肇 可祥宏广 建极宫宏崇 敬之卷达可奕守禄武兴道宏德 克己承伦宏义 用之宏韬 秀宏政 书奇宏秀格(见图六) 明洪宏亮仁京 宏福彬 宏仁 宏赛 宏俭 世代(字辈):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格安仕处德巽伦正义明仲 (图六)鸿泰容鸿德 宽明跃鸿程 宠龚鸿文 宝处善德甫旗鸿鸣格宁处尧德常奠鸿圣宦仕黎处高德裔典正卿鸿湛 定应徽处荣异伦章正荀义仕明荣鸿贵 安处英翼陈出正通鸿富 宣铎清巽义益鸿羡 铎渝出综鸿奇(见图七) 珍尹仲清 明卿仲奇 仲德(见图八)

一位台湾BIOS工程师的工作心得

一位台湾BIOS工程师的工作心得 默认分类2008-05-14 22:06:42 阅读6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分享一位台湾BIOS工程师的工作心得报告(转) hi all 跟大家报告一下工作内容以及工作心得,其实之前po过了但是比较随便一点 找了一下也没发现自己以前的写的跑去哪了所以重写一次。 同时也是分享也是希望多让一些工作信息透明化,也希望多多少少造成抛砖引玉的效果。 小弟毕业四年工作两年。做的工作是开发HP服务器的BIOS。 小弟做这行的源由,就不多叙述了,直接进入主题。 目前业界,开发BIOS的方法有两种 1.一种有专门开发BIOS code的公司所提供的BIOS code 先帮你搞到可以开机,之后你在为自己的code 加强功能。 2.另外一种是自己开发BIOS code ,开发的工程师负担就会比较重,但是可以达到跟人家与众不同的效果,开发的秘密也不会被发现。(我们公司就属于这种的) 开发的过程: 当主板的版子电路等等硬件的部分都已经ready,(有可能是已经笔记本电脑的主板或是服务器的主板),当工厂把版子打好几块样本,我们就把自己开发的BIOS code烧到一颗ROM里面,然后把ROM(只读存储器)放在版子上,电源一打开,计算机就会去执行BIOS第一行的程序,开始做开机的动作。 这时候全天下的人都在观望你提供的BIOS是否能够顺利开机。差不多是一个礼拜多的时间给你,这时候是压力最大的时候,某某大头就跑来问,BIOS开机起来了没有,假如在短时间内可以开机,便有一笔奖金,若是拖太久,后果自行负责。基本上开机要能够开到操作系统,为第一阶段的首要目标,这阶段也是所谓的porting(移植)了。而新型的主板往往会有新的CPU跟不同的芯片,以及不同的架构,因此了解新架构(读技术文件就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小弟我最近常就跑去听CPU 的新架构(AMD 的四核心跟八核心的架构),最近也在k新的spec。 BIOS工程师的培养过程: BIOS工程师培养的过程是非常漫长的,我们相信一位学习两年的工程师是拥有基本功,就像是小孩刚学会走路般的脆弱,但是却已经可以帮忙做点家事了,因此就会开始负担起一些家事,完成一些资深工程师没有时间完成的小工作。已经光是学习的时间是很长的。当你有了五六年的经验,而有独立完成案子的能力,我相信这种人要请很难请的到。已经算是满重要的公司资产了。

周朝诸王世系表

周朝诸王世系表 文王(姬昌) 武王(姬发)(前1046—前1043) 成王诵(前1042—前1021) 康王钊(前1020—前996) 昭王瑕(前995—前977) 穆王满(前976—前922) 恭王繄扈(前922—前900) 懿王囏(前899—前892) 孝王辟方(恭王)(前886—前892 ) 夷王燮(懿王子)(前885—前878) 厉王胡(前877—前841) 共和执政(前841—前828) 宣王静(前827—前782) 幽王宫湦(前781—前771) 平王宜臼(前770—前720) 太子泄父 桓王林(前719—前697) 庄王佗(历子克之乱)(前696—前682)釐王胡齐(前681—前677) 惠王阆(历叔颓之乱)(前676—前652)

襄王郑(历叔带之乱)(前651—前619) 顷王壬臣(前618—前613) 匡王班(前612—前607) 定王瑜(匡王弟)(前606—前586) 简王夷(定王子)(前585—前572) 灵王泄心(前571—前545) 景王贵(前544—前520) 悼王猛(为弟子朝弑)(前519—前519) 敬王匄(悼王弟)(前519—前476) 元王仁(前475—前469) 贞定王介(前468—前441) 哀王去疾(为弟叔袭弑)(前440—前440)思王叔袭(为弟嵬弑) (前440—前440)考王嵬(前440—前426) 威烈王午(前425—前402) 安王骄(前401—前376) 烈王喜(前375—前369) 显王扁(烈王弟)(前368—前321) 慎靓王定(前320—前315) 赧王延(前314—前256)

年表细解: 前1046年:周武王伐商纣王。纣王兵败自尽,商亡。武王建立周朝。封周公旦于鲁、封弟召公奭于燕、封武王封弟叔度于蔡、封弟叔鲜于管、封弟叔振于曹。封纣王之子武庚禄父于商丘,比于诸侯,使管叔、蔡叔(武王二弟)为其相以制商遗民。周武王求舜后裔得妫满,封之于陈。封姜子牙于营丘(今淄博东南),建立齐国。 前1042年:武王崩,子周成王诵继位,成王年少,周公旦(武王弟)摄政。 前****年:成王与弟叔虞戏,削桐叶为珪封以叔虞。史佚督成王择日封叔虞于唐(后改名晋)。 前****年:管、蔡疑周公不利成王,遂与武庚禄父发兵袭周公。周公奏成王后起兵平乱,杀武庚禄父、管叔,放蔡叔,封弟康叔封于康(子孙改国号为卫)、封微子开(商纣庶兄)于宋。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故土建立鲁国。 前1035年:成王年长,周公返政于成王,北面就臣位。 前1021年:成王崩,太子钊继位,是为周康王,以召公、毕为相。康王在位时天下安宁,百姓乐业。 前996年:康王崩,子周昭王瑕继位。昭王时王道微缺。 前979年:楚国不臣,昭王伐楚,取胜。 前976年:昭王再伐楚,至汉水,全军覆末,昭王死于江中,子周穆王满继位。穆王在位时,王道衰微。 前922年:穆王崩,子周共王繄扈继位。

家谱版式体例

https://www.360docs.net/doc/ef13358864.html,/cpz/proview.asp?id=51 版式体例 传统版式:欧阳修、苏询从谱学理论上进行探讨,提出了编修族谱的方法与体例,并编出自家内容全面、形制科学的族谱,成为后人修编的规范。经过长期实践,形成了欧式、苏式两种基本格式。 欧式:又称横行体,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立。欧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图),用起来非常方便。欧式中,每人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葬地、功绩等。最大优点是父子兄弟世系关系清晰。 样式组合:欧式(单页/筒子页)—(有/无)照片——(有/无另提)共12种 欧式单页无世系线有照片行传欧式单页有世系线有照片行传 欧式筒子页无世系线有照片行传欧式筒子页有世系线有照片行传

苏式:又称垂珠体,是北宋文学家苏询创立。苏氏行传的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部用竖线串连,以行号排序,由右向左排列,主要强调宗法关系。最大优点是同一代人之间大小关系清晰。苏式行传家谱必配世系图,于是也有人将世系图称为欧式,后来就有欧苏同体的说法,也就是欧式和苏式同在一套家谱中,不过这样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样式组合:(单页/筒子业)——(有/无)照片——(单栏/双栏)——(有/无承前项)共16种 苏式单页双栏无承前项行传苏式单页有照片行传 苏式筒子页有照片行传苏式筒子页有照片行传 ●宝塔式:宝塔式就是将世代人名象宝塔一样,由上向下排列。宝塔式采用横竖线连接法,其特点是将

始祖置于上方正中位置,后世子孙按辈分依次排列,每一父辈必置于子辈的上方正中,这样家庭成员的亲疏、血缘关系表现的非常明了。但宝塔式的缺点是,当家族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无法将世系在一张纸上画出,而且由于各支系子嗣多寡不一,难以保持图谱整体上的均衡,容易给人一种不整齐的感觉,另外宝塔式图谱在附记履历时由于篇幅有限也受到较大的限制。 ●牒记式:牒记式不用横竖线连接世代人名间的关系,而是纯用文字来表述这种关系。每个人名下都有 一个相关的简介。牒记式的世系形式固定,次序分明,比较节约纸张。牒记式家谱类似于每位家庭成员的简历汇编,其起源大约是源于欧式图谱,大致相当于欧式图谱后面的传记部分。其优点是世系固定,依次分明,因此有不少家谱采用这一图谱。 宝塔式牒记式 传统版世系图:

2020年2018年市台办年度工作总结

2018年市台办年度工作总结 20XX年,市台办以持续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主题,以大力争取台湾民心为主线,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总抓手,以建立北方台商重要投资聚集区为目标,以大交流促进大合作,以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为动力,开拓创新,积极作为,力争在产业招商、引进台资大项目上有新突破,进一步提高对台工作水平。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部署,狠抓对台招商引资,强化协调服务,取得显著成绩。截至目前,主要在谈项目16个,签约项目3个,签订意向项目4个,注册项目1个,开工项目2个,项目累计到位资金6.5亿元。 打造载体,大力推动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台湾中部科学园区缔结姊妹园区。7月25日,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台湾中部科学园区缔结姊园区在台中正式签约,副市长杨玖庆率团赴台参加。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大陆首个与台湾科学园区合作的园区,标志着经济济技术开发区与台湾中部科学园区之间的交流合作正式启动。 9月,举办了XX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换届大会暨xx鲁台(德州)现代产业合作恳谈会。邀请了台湾中华美亚友好协会会长吴俊德,全国台企联监事长、绍兴台协会长张文潭,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北京台协会长林清发,全国台企联副会长、天津台协常务副会长林易

陧及深圳、泉州、嘉兴、嘉善、济南等地台协50余位会长、副会长参会。期间,会上,共达成合作意向20余项。 10月,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宜新率团参加了“xx台湾XX周暨第十九届鲁台经贸洽谈会”活动。期间,签订了薄膜太阳能组件、高档化妆品、神旺矿泉水、保健酒生产等6个项目协议,总投资额24.7亿美元;推动了台湾耐斯等10余个在谈项目,达成合作意向18个;举办了“两岸新兴产业合作论坛”进一步加强了与台湾中科的合作与交流。 认真做好赴台交流工作。今年以来,共组织19个团组、21 0 人次赴台交流,其中包括市级领导4人、县级领导51人次、台办干部12人次。交流项目层次高、范围广、实效性强、规模大,达到了宣传德州、推介项目、结交朋友、洽谈合作的目的。赴台团组以经贸交流为主,又有文化产业、医疗卫生、农业科技、教育、金融等交流项目。在组团过程中,突出每个团组的特色,注重实效,取得了较好的交流效果。 做好台属工作。今年以来,我们积极做好台属工作。一是为台属,受理寻亲问题11件。二是热情协助台属办理涉台公证2件、遗产继承1件。三是xx年国台办规划交流项目——台湾青少年黑陶文

台湾高校人事制度和管理工作的经验与借鉴

第23卷第3期宿州学院学报Vol .23,No .3 2008年6月Journa l of Suzhou Un i ver sity J un .2008 台湾高校人事制度和管理工作的经验与借鉴 杨钰侠 (宿州学院,安徽宿州 234000) 摘要:台湾与大陆高校人事制度体制同,但其人事管理和人事权限还是大同小异,特别在人事制度和管理上有不少好的经验值得借鉴。本文就教师的兼职兼薪充分发挥人才资源效益、科学、合理进行教职员工人力资源的配置、比较完善的教职员工评鉴体系、注重人才培育模式的创新、产学合作特点显著几个方面谈了自己的体会和感触。关键词:台湾;高校;人事;经验;借鉴 中图分类号:G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06(2008)03-0010-03 收稿日期22作者简介杨钰侠(),女,安徽宿州人,教授。 2008年1月7日至17日,省教育厅人事处和中国科技大、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阜阳师范学院、滁洲学院、宿州学院等15所高校人事处处长在省教育厅李和平厅长的带领下,赴台参加第四届两岸高等教育人事管理研讨会。在短暂的几天里,我们与台湾的高校同仁在世新大学就“高等教育组织办学人力成本之探讨”、“高等教育各类人员员额配置原则与聘任之研究”等有关问题进行了八次研讨。另外应邀对台湾艺术大学、台湾国立大学、慈济大学、成功大学、义守大学、云林科技大学等七所高校进行参访。这些高校规范有序的人事管理制度、温良恭俭的待人接物、人文主义的感恩情怀和雷厉风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感触。这次台湾之行,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受到了启迪,对于进一步做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创建和谐校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台湾高校人事部门的设置与大陆不同,台湾民办大学人事部门主管一般是由教师中的教授、副教授兼任,公办大学人事部门的主管和职员来源都是经台湾人事行政局组织的公务员考试通过后,由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向各高校派出,每年教育主管部门直接对他们进行考核。尽管双方的体制不一样,但是对于高校的人事管理和人事权限还是大同小异,特别在人事制度和管理上有不少好的经验值得借鉴。 1 对于教师在社会上的兼职兼薪有一套科 学规范的管理制度 教师应用自己的知识才能参与社会活动,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是高校知识分子实现 自己社会价值的一条途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 种兼职兼薪行为不仅有着广泛的社会需求,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社会整体人才资源效益的最大化,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从目前来说我省各高校对于外来教师在本校兼职兼薪有一定的管理制度,但是对于本校教师在外兼职兼薪行为却没有一套科学、规范、有效的管理、监督制度。台湾高校人事管理的同仁们比我们要先行一步,比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给我们一定的启发和借鉴。台湾高校对于教师在外兼职是提倡和支持的,他们把教师在社会兼职看作是产、学、研的重要环节,也是对教师三年一评鉴(考核)的重要指标。与此同时,他们有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首先教师在外兼职要取得学校同意,如果私自外出兼职,一经发现,立即解聘。第二,教师在外兼职和在国内外进修加在一起总量控制在15%以内。第三在外校兼职者必须有对方学校的同意函,如果在企业兼职,也必须有企业的同意证明。第四,在外兼职的时间每周不超过4小时(台湾高校教授工作量每周8小时,助理教授每周9小时,讲师每周10小时)。第五,教师在外兼职的收入不直接发给本人,而是反馈回学校,兼职教师在本校领取自己的工资,学校根据本人在外创收的情况,按一定的比例给以奖励。从上述情况来看台湾高校人事管理的同仁们比我们要先行一步,比较好地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可行的方法和经验。 2 科学、合理进行教职员工人力资源的配置 台湾高校非常重视教职员工人力资源的配置。他们认为,严格、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可有效控制或降低学校长期性成本支出。虽然学校与企业组织不同,无法完全以企业方式管理,但是企业管理的概念、精神和技术则是高校人事制度和管理寻求变革 :20071022 :19-0 1

向台湾居民开放的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目录.doc

向台湾居民开放的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目录 一、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 1.教师资格(高等学校) 2.法律职业资格 3.注册会计师 4.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资格 5.民用核设施操纵人员资格 6.注册核安全工程师 7.注册建筑师 8.监理工程师 9.房地产估价师 10.造价工程师 11.注册城乡规划师 12.建造师 13.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土 木工程师(岩土)) 14.注册验船师 15.船员资格 16.兽医资格

17.拍卖师 18.演出经纪人员资格 19.医生资格 20.护士执业资格 21.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人员资格 22.出入境检疫处理人员资格 23.注册设备监理师 24.注册计量师 25.新闻记者职业资格 26.注册安全工程师 27.执业药师 28.专利代理人 29.导游资格 30.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资格认定 31.工程咨询(投资)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 32.通信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 33.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 34.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 35.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36.资产评估师 感谢你的阅读

37.经济专业技术资格 38.土地登记代理专业人员职业资格 39.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40.房地产经纪专业人员职业资格 41.机动车检测维修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 42.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 43.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员资格 44.卫生专业技术资格 45.审计专业技术资格 46.税务师 47.认证人员职业资格 48.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 49.统计专业技术资格 50.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 51.证券期货业从业人员资格 52.文物保护工程从业资格 53.翻译专业资格 二、技能人员职业资格 1.消防设施操作员 2.焊工 感谢你的阅读

【张浚】张浚宗谱世系简表(完全版)

【张浚】张浚宗谱世系简表(完全版) 专题:张浚张浚宗谱世系简表浚┬栻┬焯┬明义┬铿,至元十九年仗义负文天祥骸骨归葬吉州,遂居焉,其后元末明初回迁湖南居│ │ ││宁乡、湘潭等处。见民国十三年张登愷沩宁水口先儒四益堂谱和清光绪二年│ │ ││张铣、张而昌《张氏通谱》。│ │ │┝翱—宣—文□,其后居浙江金华汤溪。见湖南祁阳、武冈、溆浦、沅陵诸谱。│ │ │┝翔,原籍吉州(一说洪州),其后回迁湖南居衡、邵、永、溆、辰、益诸县市及川、│ │ ││豫诸省。明河间王张玉、清宰相张鹏嗣即其裔也。见湖南祁阳谱。梁恭辰有│ │ ││五房六宰相之说,即张居正、张玉书、张英、张廷玉、张鹏翮、百菊溪同出│ │ ││一系,见《北东园笔录》。长沙阅田谱载张居正为张炳之后。│ │ │└千载,一说即铿,原籍吉州,与文天祥善,仗义负文天祥骸骨归葬吉州,其后迁│ │ │居湖南岳阳、邵阳等处。见张克刚《张氏南轩通谱》。江西吉安亦有其后,│ │ │但以南唐参政张敏为始祖。见万安固山横塘谱。│ │└明羲─镗┬惟孝,因父殉难,隐沩学道,居宁乡龙塘,其后居湖南宁乡、安化、新化、│ ││桃江等处。│ │└惟考,因父殉难,迁安化三洲,自号梅山处士。见《张氏通谱》。│ │ ┌明羲│ │└明义,字存理,号濲滨,自湖州蒹葭里迁兰溪桃花坞,其子文瓒字廷璋,号兰谷,行宗│ │ │六,入赘胡氏遂居汤溪沃里,张祖年即其

裔也。见张祖年《道绎集》。│ │┝文吉,其后居浙江余姚、上虞、新昌、嵊县一带。见清光绪十年张谦、张震祥姚江历山│ │ │敦伦堂谱、嘉庆二十年张天成古虞孝友堂谱和嘉庆十二年张周才南明夏州萃英堂│ │ │谱。上虞、新昌诸谱载文吉为唐代人,魏公为文吉八世孙。余姚谱载魏公为唐彦│ │ │博公十世孙,与朱子《魏公行状》殊异。│ │ ┝王相,南宋嘉定间知平江府事遂居吴,其后居浙江平湖、上海华亭。见民国五年张元善平│ │ │湖张氏家乘和清光绪十三年张德刚松江华亭南塘张氏谱。谱载魏公为唐相张柬之裔。│ │┌锡,自潭州迁绍兴山阴余贵庄,其后居浙江嵊县。见清道光二十年张登洙剡北济美堂谱。│ │ └铴—义伦。同上。│ │┝伸,其后居河北定兴、浙江萧山。张弘范、葛云飞即其裔也。见张宪、张阳辉《张氏统│ │ │宗世谱》和萧山义门《张氏宗谱》、县前《徐氏宗谱》、山阴天乐《葛氏宗谱》。谱│ │ │载汝南王张柔为宣公六世孙,甚谬。│ │ ┝墀─镗,字孟声,子遗宋末迁福建永福,其后居永泰、福州等处,实业家张秋舫即其裔。││ │见清末张绍曾永泰清河张氏宗谱。梁克家《淳熙三山志》载张镗,字声甫,长邑人,│ │ │淳祐四年进士,新会簿。弟镇,字仲甫,绍定五年廷试第一,因父为考官,易为第│ │ │三,通判绍兴府,官至吏部尚书。父翀,字蜚卿,嘉定四年探花。孟声疑即声甫。│ │┝洽—镗┬源,字怀湘。因父殉难,避地潜隐,逃山东济宁城西疃里山之阳作地村(今嘉│ │ ││

清帝世系表

后金(公元1616——1636年) 都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后迁盛京(今辽宁沈阳)(姓氏:爱新觉罗) (1)后金太祖武帝努尔哈赤 生卒:1559——1626 68岁 在位:1616——1626.8 天命(1616——1626) 中炮病死 八子 (2)后金太宗文帝皇太极 生卒:1592——1643.8 52岁 在位:1626.9——1643.8 天聪(1627——1636) 改国号为“清” 清(公元1636——1911年) 都城:京师(今北京) (2)清太宗文帝皇太极 生卒:1592——1643.8 52岁 在位:1626.9——1643.8 崇德(1636——1643) 九子 (3)清世祖章帝福临 生卒:1638——1661.1 24岁 在位:1643.8——1661.1 顺治(1644——1661) 三子 (4)清圣祖仁帝玄烨 生卒:1654——1722.11 69岁 在位:1661.1——1722.11.13 康熙(1662——1722) 四子 (5)清世宗宪帝胤禛 生卒:1678——1735 58岁 在位:1722.11.20——1735.8 雍正(1723——1735) 四子 (6)清高宗纯帝弘历 生卒:1711——1799.1 89岁

在位:1735.8——1796.1 乾隆(1736——1795) 十五子 (7)清仁宗睿帝顒琰 生卒:1760——1820 61岁在位:1796.1——1820.7 嘉庆(1796——1820) 二子 (8)清宣宗成帝旻宁 生卒:1782——1850 69岁在位:1820.8——1850 道光(1821——1850) 四子 (9)清文宗显帝奕詝 生卒:1831——1861 31岁在位:1850.1——1861 咸丰(1851——1861) 独子 (10)清穆宗毅帝载淳 生卒:1856——1875 19岁在位:1861.7——1874 同治(1862——1874) 堂弟 (11)清德宗景帝载湉 生卒:1871——1908 38岁在位:1874.12——1908 光绪(1875——1908) 被慈禧密命处死 侄 (12)清逊帝溥仪 生卒:1906——1967 61岁在位:1908.10——1911 3年宣统(1909——1911) 被迫逊位

明朝世系——明朝

明朝世系 ●明朝[1368——1644]。1368年朱元璋建立国家,至1644年李自成攻下北京,明崇祯帝自杀明亡,历经十二世十六帝二百七十六年。明朝中央集权制达到封建社会顶峰。宫廷纷争十分激烈,内乱外患,蒙古旧贵族一直在北边虎视中原。明朝经济文化颇有成就,中后期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明朝世系表[1368-1644] [朱姓] ●【一】太祖朱元璋【1328-1398】,在位30年【1368-1398】,葬于南京钟山孝陵,年号【洪武】。贫苦农民家庭出身。17岁为生计剃度出家,1352年投奔郭子兴的红巾军,受郭子兴赏识,与郭子兴养女结婚【即马氏】,1353年在家乡募集兵马,得徐达、周德兴等将领,后与徐达密议,征得郭子兴允许,带着徐达、汤和南下定远开辟新天地,在定远获得地主知识分子冯国用、

冯国胜,并接受二人建议,夺取金陵为根据地,向金陵进发,途中又获得知识分子李长善。1355年刘福通迎立韩林儿称帝,号小明王,立国号宋。不久郭子兴去世,韩林儿任命郭子兴之子郭天叙为都元帅,妻弟张天灶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不久郭天叙与张天灶战死,朱元璋被升为大元帅。1353年攻占徽州后,经大将邓愈推荐,觅得老儒朱升,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策。为避免树大招风,在形式上一直对小明王保持臣属关系,直到1364年才称吴王。随着军事实力日益增强,与各义军割据政权矛盾日益尖锐。1360年徐寿辉部将陈友谅杀死徐寿辉,宣布即位皇帝,随后同张士诚共同举兵,企图一举消灭朱元璋,结果朱元璋大胜。1366年朱元璋将韩林儿沉入长江,同年征讨张士诚,张士诚自缢而死,随后又讨灭了方国珍、陈友定,并乘胜南进,攻克广东、广西。1367年派徐达、常遇春北伐中原,1368年包围大都,随后朱元璋坐镇汴梁,指挥进军元大都决战,元顺帝逃往上都,徐达攻进大都,元朝灭亡。朱元璋称帝后,继续派兵南征北伐,在1387年完成全国统一。然后开始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和发展经济的措施。1397年颁布《大明律》,并带头实行自己制定的法律,其女婿欧阳伦向陕西贩运私茶被赐死。开国功臣李善长的女婿胡惟庸依仗李善长当上左丞相独断专行,一次胡惟庸的儿子乘马时,不小心从车上跌下摔死,胡惟庸判车夫抵命,朱元璋大怒,非要胡惟庸亲自偿命,胡惟庸遂有政变之心。1380年胡惟庸谎称其宅出甘泉,请朱元璋去观看,途中被內使奇云提醒,急忙回宫,随后下令逮捕胡惟庸,并抄家灭族。为了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控制,专门设立了巡检司,由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自胡惟庸案后,朱元璋乘机大开杀戒,屠杀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开国大将凉国公蓝玉被锦衣卫告发谋反后,立即将其逮捕,并抄斩三族。徐达将手中大权一并交出以求保命,朱元璋没杀他,但趁他生病最忌吃蒸鹅时,偏偏赐蒸鹅给他吃,没几天徐达离开人世。功臣冯胜、傅友德、廖永忠、朱亮祖也因失宠,先后被处死,只有汤和主动交出兵权,告老还乡,从此闭口不谈国事,才保住了终身。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71岁。 【二】惠帝朱允炆【1377-1402】,在位4年【1398-1402】,葬于北京西山,年号【建文】。朱元璋喜欢四子朱棣,长子朱标死后,曾想立朱棣为太子,但众臣一致反对,只得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朱棣为此非常气愤。1398年朱元璋病逝,22岁的朱允炆即位。朱允炆对手握重兵的诸王不安,与亲信大臣商议进行削藩,以加强中央皇权。朱棣闻讯后,立即上书称病,暗私制武器,招兵买马,企图以武力夺取皇权。朱棣的行动被朱允炆获悉,与心腹大臣密谋,孤立朱棣,最后再废除朱棣。丛1398年开始削藩,连废周、岷、湘、齐代五王,便把矛头指向朱棣。1399年朱棣起兵造反,为出师有名,指责和朱允炆一起策划削藩的齐泰、黄子澄二人是奸臣,以清君侧为借口,自称举兵为“靖难”。朱允炆先命黄炳文讨伐朱棣,其有去无回,又采纳齐泰、黄子澄建义,派李景隆出征,结果又大败。随后朱棣率军一路过关斩将,后屯兵镇江,准备向京城发动进攻。朱允炆派人求和,被朱棣拒绝。朱棣的弟弟和李景隆开门迎降,京城失陷。

台湾司法制度

台湾司法制度 篇一:大陆与台湾司法协助规定 大陆与台湾司法协助规定 内容摘要:随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香港澳门的回归,内地与港澳台地区之间的法律冲突问题越来越受重视。本文主要阐述的是大陆与台湾地区之间现行区际法律协作的有关规定,并结合司法实践,整理了一些常遇的法律规定供用者之需。 关键词:区际法律冲突司法协助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为我国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共同、协作发展扫清了意识形态上的障碍,区际法律冲突如何解决也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阐述大陆与台湾地区之间现行有关区际法律协作规定。大陆与台湾地区人们交流日益紧密、特别是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在两地生效后,但两者相互处于不同法域都有自己的法律制度,为此,之间的司法协作就变得不可或缺。为保障两地的经贸、文化、人员往来等方面的顺利进行,多年来,两岸对此都有作些规定或签署了一些司法协助协议,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不断地更新、完善,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以下一些常用法律规定。主要包括:大陆与内地证据材料的效力认定、司法文书的送达、对判决的认可和执行三部分。 一、证据材料效力的认定。 在台湾形成的证据材料,包括授权委托书、身份证明等用于在大陆处

理民事法律事宜的证明材料,均应经台湾地区的公证机关证明。其中有涉及继承、收养、婚姻、出生、死亡、委托、学历、定居、扶养亲属及财产权利证明的公证书应相互寄送公证书副本。我国司法部《海峡两岸公证书使用查证协议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对该内容有进一步细化。比如“财产权利证明书”根据规定有: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所享有的财产权利公证证明,包括物权、债权、继承权等有形财产和专利、著作、商标等无形财产权。应寄送的公证书副本,在台湾由公证机关将公证书交给海基会;由海基会寄往中国公证员协会或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公证员协会;大陆的公证员协会收到海基会寄来在大陆使用的公证书副本,应进行登记并根据公证书用途转寄给公证书使用部门。经过这些手续后的证据材料即可在大陆有效使用。 再提一点,许多人认为经过以上手续的证据材料还需根据《两岸公证书使用查证协议》和《实施办法》查询核实后才可使用,这是片面的理解。根据规定只有具有这几中情形之一的才可能涉及向对方查证:1、违反公证机关有关受理范围规定;2、同一事项在不同公证机关公证; 3、公证书内容与户籍资料或其他档案资料记载不符; 4、公证书内容自相矛盾; 5、公证书文字、 印鉴模糊不清,或有涂改、擦拭等可疑痕迹;6、有其他不同证据资料;7、其他需要查明的事项。否则经过前述手续后就可直接采用了。 二、司法文书送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