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解剖及功能

小脑解剖及功能
小脑解剖及功能

小脑解剖及功能

这期分享之前,首先向Dr.Albert L. Rhoton致敬!https://www.360docs.net/doc/ef4656788.html,这是The Rhoton Collection的官网,有Dr.Rhoton的专访视频,由他本人介绍他的生平。感谢Dr.Rhoton将Rhoton实验室的解剖图片开源化,让更多的人可以学习并使用他的解剖图片!我不知道要怎么表达对他的敬意,也不知道要怎样感谢他。希望未来我能够学有所成,将我所有的知识分享给更多的人,让所有想学习的人没有门槛,并轻松快乐的学习!今天的内容是小脑解剖及功能首先来看看小脑的体表解剖定位:小脑位于后颅窝后颅窝的体表定位点———枕外隆突和上项线枕外隆突和上项线以下是

小脑的位置再来看看Rhoton解剖从头顶向下看小脑

从脚底向头顶方向看

从前向后看

从后向前看

从外侧看

从中线看

大致了解了小脑位置以后,我们来看小脑的解剖要点按照发育和功能将小脑分成三部分前庭小脑(绒球小结叶)脊髓小脑(小脑蚓部和蚓旁区)大脑小脑(两侧小脑半球)小脑是只“三脚猫”:小脑通过小脑上/中/下脚与大脑和脊髓之间进

行纤维联系小脑上脚:只有传出神经纤维小脑中脚:只有传入神经纤维小脑下脚:包含传入和传出神经纤维

小脑有四个主要的神经核团

记住解剖要点,下面我们来看功能:首先来看前庭小脑(绒球小结叶)的功能:1:保持平衡和维持身体姿势2:调节眼球位置具体调节通路是怎样?如何测试前庭小脑的功能?1:Romberg‘s 测试双腿并拢,双手自然垂直,先睁眼直立,再闭眼直立

2:交叉步伐

3:眼球运动测试

那么前庭小脑受损,患者会出现什么体征和症状?与其功能相对应,患者会出现平衡障碍和眼球运动障碍1:平衡障碍- 眩晕- 站立不能- 行走不能- 跨步过宽- 不能走交叉步伐

2:眼球运动障碍/眼球震颤- 运动/静止目标凝视障碍

- 追踪性眼球震颤

下面来看脊髓小脑(小脑蚓部和蚓旁区)的功能及调控通路两大功能:1:控制肌张力2:调控抗重力肌群活动具体传导通路是:

根据脊髓小脑的功能,如其受损,患者会出现两大主要症状:肌张力降低和意向性震颤不同组分受损,还有一些特别变现:前叶和上蚓部的旁中央部分受损- 直立困难- 行

走不稳- 跨步过宽- 轻击病人胸部,病人摇晃病变在上蚓部- 指鼻试验阳性- 跟膝胫试验阳性下蚓部损害- 站立不稳- Romberg‘s 测试时无方向性来回摇晃大脑小脑(两侧小脑半球)的功能和传导路径又是怎样两大主要功能:1:修改和矫正运动性冲动2:运动学习和记忆修改和矫正运动功能传导通路:大脑小脑在人体运动信号的传导过程中扮演的是“纠察员”的工作大脑皮层发出神经纤维经皮质脊髓束传导到脊髓,控制肌肉运动,同时肌肉运动信号经脊髓小脑束反馈上传至小脑齿状核,告诉小脑“纠察员”人体已完成了大脑的指令。大脑皮层的运动信号在下传至脊髓的同时,也发出神经纤维至下橄榄核,经橄榄小脑束传导至小脑齿状核,告诉小脑“纠察员”大脑对肌肉发出的“原始指令”。小脑齿状核对“原始指令”和肌肉反馈回的“指令”进行对比,将对比后的信号上传报告给大脑皮层运动区,告诉大脑皮层,运动信号是否被正确传导大脑皮层在分析小脑齿状核的回馈信号后,可以纠正不正确的运动或对运动进行调节注:书本中提到小脑齿状核发出信号经“皮质脊髓束”上传至皮层,但是皮质脊髓束是下行纤维,我不确定书本上写的是否正确!

皮质脑桥小脑束皮质脑桥小脑束与运动学习和运动记忆有

关大脑皮层运动区发出皮质脑桥小脑束到同侧的脑桥核,再发出纤维交叉到对侧,经对侧小脑中脚进入对侧小脑皮层,

再发出纤维与对侧齿状核相联系,对侧齿状核发出纤维出对侧小脑上脚后又交叉回同侧,到达同侧丘脑换元后回到大脑皮层运动区这个神经传导环路参与了人体运动学习和运动

记忆的过程小脑皮层发出的纤维经齿状核到红核后,红核发出部分纤维经中央被盖束到下橄榄核再回到小脑,这个环路参与小脑自身的神经功能调节注:并非只有皮质脑桥小脑束参与了运动学习和记忆过程,所以我这里写了与其有关!可能还有其他的神经纤维束参与相关功能调控!

大脑小脑受损,患者出现:随意运动障碍和运动学习障碍随意运动严重障碍包括:- 轮替运动障碍- 意向性震颤- 构音障碍

学会了吗?Enjoy!这篇文章中有几点需要说明:1:小脑的纤维联系,都是先传导到小脑皮层,再传导到深部神经核团。其中小脑皮层包括三层:分子层、普肯野细胞层和颗粒细胞层,具体传导方式有些复杂,这里略过。2:小脑的传导通路问题,这些传导通路是我查了很多资料综合总结而来,但是具体到细节可能不同的书有不同的版本,所以这篇文章中有关传导通路的描述,仅供参考!3:小脑与对侧大脑皮层进行纤维联系,而大脑皮层发出的皮质脊髓束又交叉到对侧,所以一侧小脑受损,会出现同侧功能障碍!“交叉再交叉”!4:这篇短文真的花了我很长时间写,但是结果我并不满意!我查了很多资料,包括书籍、Youtube视频、网页和

Pubmed搜索到的文章,各家说法在细节上有很多不同,所以这篇文章有任何错误或缺漏,敬请批评指教!谢谢!引用和致谢:

https://www.360docs.net/doc/ef4656788.html,https://www.360docs.net/doc/ef4656788.html,/wp -content/blogs.dir/413/files/2012/10/albert_rhoton.jpghttp://ww https://www.360docs.net/doc/ef4656788.html,/uploadfile/2012/0612/nervous%20system/images /tuku/038.gifhttps://www.360docs.net/doc/ef4656788.html,/uploadfile/2012/0612/nerv ous%20system/images/tuku/034.gifDuus, P., ed. Duus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学——解剖、生理、临床(第8版).ed. M. Bahr. 2009, 海军出版

社.http://www.neuroanatomy.ca/functional_areas/cerebellum/cer ebellum_fw/02_1.gifhttp://humanphysiology.academy/Neurosci ences%202015/Images/5/cerebellar%20nuclei.jpghttp://geekym https://www.360docs.net/doc/ef4656788.html,/wp-content/uploads/2015/03/Rombergs.jpghttps://ww https://www.360docs.net/doc/ef4656788.html,/url?sa=i&rct=j&q=&esrc=s&source=images&cd =&cad=rja&uact=8&ved=&url=http%3A%2F%2Fslideplayer.c om%2Fslide%2F3317597%2F&bvm=bv.115339255,d.dmo&psi g=AFQjCNGoSIs8XI_5-xkq3CAiVPVgG_BzAg&ust=1456738 256041342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ef4656788.html,/2014/0 7/eyes_468x582.jpghttps://www.360docs.net/doc/ef4656788.html,/ataxia.pages/inde x.2.jpg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ef4656788.html,/watch?v=phpe_RVGqcA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ef4656788.html,/examination-sequence/images/3361_273

_196-romberg-test.jpg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ef4656788.html,/watch?v=jnQc KAYNuyk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ef4656788.html,/watch?v=6I0N7RwHucYht tp://https://www.360docs.net/doc/ef4656788.html,/ArticleImage/0176BN/bn-7-105-g00 4-l.jpg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ef4656788.html,/watch?v=2EZqnmxWyAY声明:“leon的世界”微信公众平台是一个知识分享平台,非商业!!!里面的资料都是我个人的学习笔记。其中大部分的图片源自google图片搜索,部分图片通过购买书籍以后从书本上扫描。绝大部分图片我本人没有所有权!在此对我引用的所有网站和图片作者进行致谢!同时也禁止任何商业机构或商业个人用户转载我的没有图片所有权的内容,谢谢!我希望能够分享知识,同时也希望我的微信公众平台可以继续办下去,请理解和海涵!谢谢!

小脑的功能解剖汇总

写在课前的话协调随意运动其功能主要是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张力、小脑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可以对小脑疾病的是人体的生命中枢。了解小脑的功能解剖及损伤表现,和管理编程运动,这将有助于诊断有更好的指导意义。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即是小脑的功能解剖及损伤表现,我们对患者的救治,挽救更多的生命。一、小脑的位置与端脑枕叶底面有小小脑位居颅后窝,下图是脑正中矢状断面图,脑桥与延髓的背面,。脑幕相隔。小脑在成人大约有150g,占整个脑 体积约40% : 小脑所在的位置为颅前窝A. B. 颅后窝 C. 颅中窝 D. 以上均对 B正确答案:解析:小脑位居颅后窝,脑桥与延髓的背面,与端脑枕叶底面有小脑幕相隔。

枕骨大孔疝是怎么形成的? 二、小脑的外形在小脑的下面观上,小脑中部比较缩窄,称之为小脑蚓,或者叫小脑蚓部。两侧(一)两侧仍然是小脑的半比较膨大的部分称之为小脑半球。小脑上面观察,小脑上面比较平坦,球。在上面上有一条明显的浅沟,我们称之为原裂,是比较重要的一个脑沟。也就是说,以脑沟为界,前方就是小脑的前叶,后方即是小脑的后叶。在蚓部看中间比较缩窄的这部分,这两个称之为蚓垂,或者比较细窄的这部分正好位于两侧小脑扁桃体之间,蚓垂为蚓椎体。位置比较重要。小脑蚓垂两侧的半球较膨在近枕骨大孔外上方,下面这张图上的是小脑扁桃体。(二)小当颅脑外伤或颅内肿瘤等导致颅内高压时,出的部位则是小脑扁桃体。其位置尤为重要,脑扁桃体可嵌入枕骨大孔,形成小脑扁桃体疝,压迫延髓,导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危及生命。 三、小脑的分叶(一)小脑在进化上分成. 小脑在进化上分成古小脑、旧小脑和新小脑也就是下图中颜色在小脑形态学上我们称之为绒球小结叶,第一部分发生上比较古老,比较深的部分。包括蚓部的小结,和两侧半球上的绒球。脑小舌的部分也属于古小脑。我们称之为旧加上蚓部的蚓锤和蚓锥体,图中杏黄色的部分,也就是小脑原裂的部分,小脑。旧小脑主要与脊髓发生联系,又称之为脊髓小脑。是随着大脑运包

小脑解剖(血供及周围解剖关系)

小脑解剖 1后循环血供 椎动脉及其分支、基底动脉及其分支、大脑后动脉及其分支共同组成椎-基底动脉系,即后 循环。前循环和后循环借助后交通动脉相连。椎动脉颅内段的主要分支是:小脑后下动脉。 基底动脉的分支主要有:小脑前下动脉、小脑上动脉、内听动脉(即迷路动脉)以及脑桥动脉和无数小的深穿支。后循环主要血液供应范围是延髓、脑桥、中脑、小脑、枕叶、颞叶 后部和丘脑。当小脑后下动脉、小脑前下动脉这两支动脉病变可出现头晕或眩晕症状,这两支血管来源于椎动脉和基底动脉。 小脑后下动脉(PICA )是椎动脉颅内段最大一个分支,其供血区是延髓、第四脑室、脉络丛和小脑。PICA供血区梗死眩晕的发生与PICA供血前庭神经核的下半部和有分支供应小 脑半球有关,常伴有呕吐、眼球震颤、呃逆、躯体及面部感觉异常和吞咽困难、声嘶、共济失调等症状和体征,但一般不出现听觉障碍及意识障碍。因PICA来自椎动脉,因此椎动脉 形态结构改变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会直接影响PICA的血液供应范围。 小脑前下动脉(AICA )是基底动脉的分支,AICA发出迷路动脉供应内耳的血液,有时迷 路动脉也可直接由基底动脉发出。迷路动脉在内耳又分为3支即前庭支、前庭蜗支及蜗支, 这三支均为终末支。前庭支供应椭圆囊、球囊和外、上半规管。前庭蜗支供应耳蜗、前庭和后半规管。蜗支供应基底膜。进入到内耳及前庭神经核的供血均为终末动脉,这些终末血管 与颈内动脉的有关分支保持一定的吻合,但是这种吻合又是不充分的吻合,当供应该处血管 发生病变时常侧支循环建立不充分,因此在后循环发生缺血时,头晕或眩晕常是首发的甚至 是唯一的症状。球囊、椭圆囊和半规管对血液供应的变化相当敏感,只要通过的血流略有减 少,即可产生平衡障碍、头晕和眩晕、恶心、呕吐等[27]。对于缺血这种变化前庭系统比耳 蜗更为敏感,当后循环缺血时更容易损伤前庭系统的功能,而耳蜗的功能损失相对较轻一些[28],所以临床上后循环缺血患者出现前庭症状多于耳蜗受损症状[28],多表现为头晕、眩晕。因迷路动脉主要来自基底动脉的分支,所以引起基底动脉形态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均会影响迷路动脉的供血范围。 2后颅窝解剖结构关系 2.1上神经血管复合体:上神经血管复合体包括小脑上动脉,中脑,小脑上脚,小脑中脑裂,幕状 小脑表面和动眼、滑车和三叉神经。 2.1.1小脑上动脉 小脑上动脉(suPeri改cerebellarartery,SCA)分为四段:桥脑中脑前段,桥脑中脑外侧段,小脑中脑段和皮质段。 桥脑中脑前段:此段位于鞍背和脑干上部之间,它起于5CA起始部,在动眼神经下方走行到 达脑干的前外侧缘。它的外侧部内行到小脑幕游离缘的前半部。 桥脑中脑外侧段:此段起于脑干的前外侧缘,头侧常在桥脑上部外侧面上行,其尾侧环形发出常抵达三叉神经在中脑桥脑水平的神经根入口处。滑车神经在此段的中脑部的上方走行。此段的前部常在小脑幕缘的上方见到,但尾侧环常在小脑幕下走行。此段终止于小脑中 脑裂的前缘。基底静脉和P以(postedoreere价al叭ery,pCA)在此段上方且平行走行。小脑中 脑段:此段在小脑中脑裂内走行。SCA分支进入位于三叉神经根进入区上方的裂的最浅部,然后又在小脑幕缘的内侧走行且其分支与滑车神经缠绕。此裂内侧加深,最深处达中线上髓 帆后方。经过一系列发夹样弯曲,SCA深部环绕进入裂内,再上行达小脑幕表面的前缘。SCA 的干和分支被穿过裂的对侧壁的分支包在裂内。由于许多锐利的分支和许多缠绕的动脉环分

小脑的功能解剖

写在课前的话 小脑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其功能主要是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张力、协调随意运动和管理编程运动,是人体的生命中枢。了解小脑的功能解剖及损伤表现,可以对小脑疾病的诊断有更好的指导意义。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即是小脑的功能解剖及损伤表现,这将有助于我们对患者的救治,挽救更多的生命。 一、小脑的位置 下图是脑正中矢状断面图,小脑位居颅后窝,脑桥与延髓的背面,与端脑枕叶底面有小脑幕相隔。小脑在成人大约有150g,占整个脑体积约40%。 小脑所在的位置为: A. 颅前窝 B. 颅后窝 C. 颅中窝 D. 以上均对 正确答案:B 解析:小脑位居颅后窝,脑桥与延髓的背面,与端脑枕叶底面有小脑幕相隔。

枕骨大孔疝是怎么形成的? 二、小脑的外形 (一)在小脑的下面观上,小脑中部比较缩窄,称之为小脑蚓,或者叫小脑蚓部。两侧比较膨大的部分称之为小脑半球。小脑上面观察,小脑上面比较平坦,两侧仍然是小脑的半球。在上面上有一条明显的浅沟,我们称之为原裂,是比较重要的一个脑沟。也就是说,以脑沟为界,前方就是小脑的前叶,后方即是小脑的后叶。在蚓部看中间比较缩窄的这部分,或者比较细窄的这部分正好位于两侧小脑扁桃体之间,称之为蚓垂,蚓垂为蚓椎体。这两个位置比较重要。 (二)下面这张图上的是小脑扁桃体。在近枕骨大孔外上方,小脑蚓垂两侧的半球较膨出的部位则是小脑扁桃体。其位置尤为重要,当颅脑外伤或颅内肿瘤等导致颅内高压时,小脑扁桃体可嵌入枕骨大孔,形成小脑扁桃体疝,压迫延髓,导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危及生命。 三、小脑的分叶 (一)小脑在进化上分成

小脑在进化上分成古小脑、旧小脑和新小脑 第一部分发生上比较古老,在小脑形态学上我们称之为绒球小结叶,也就是下图中颜色比较深的部分。包括蚓部的小结,和两侧半球上的绒球。脑小舌的部分也属于古小脑。 图中杏黄色的部分,也就是小脑原裂的部分,加上蚓部的蚓锤和蚓锥体,我们称之为旧小脑。旧小脑主要与脊髓发生联系,又称之为脊髓小脑。 下图颜色浅的大部分区域,包括半球以及蚓部都是进化上比较新的结构。是随着大脑运动皮质的发展而来的,我们称之为新小脑,又叫做大脑小脑,主要指的是后叶的部分。 (二)总体上小脑分成为绒球小结叶、前叶和后叶三个部分 1. 小脑借表面两条深沟,分为3叶:小脑上面前1/3与后2/3交界处的深沟称为原裂。原裂以前的半球和小脑蚓为前叶,原裂以后和小脑下面的大部分为后叶。在小脑下面,后外侧裂是小脑后叶与绒球小结叶的分界。 2. 机能区分与小脑的种系发生密切相关。小脑主要分为3个功能区:绒球小结叶主要与前庭神经核和前庭神经相联系,称之为前庭小脑,在进化上该部出现最早,故又称为原小脑;小脑蚓和半球中间区共同组成旧小脑,即脊髓小脑;小脑体的外侧部为新小脑,又称大脑小脑。

小脑解剖及功能

小脑解剖及功能 这期分享之前,首先向Dr、Albert L、Rhoton致敬!http://rhoton、ineurodb、org这就是The Rhoton Collection的官网,有Dr、Rhoton的专访视频,由她本人介绍她的生平。感谢Dr、Rhoton将Rhoton实验室的解剖图片开源化,让更多的人可以学习并使用她的解剖图片!我不知道要怎么表达对她的敬意,也不知道要怎样感谢她。希望未来我能够学有所成,将我所有的知识分享给更多的人,让所有想学习的人没有门槛,并轻松快乐的学习!今天的内容就是小脑解剖及功能首先来瞧瞧小脑的体表解剖定位:小脑位于后颅窝后颅窝的体表定位点———枕外隆突与上项线枕外隆突与上项线以下就是小脑的位置再来瞧瞧Rhoton解剖从头顶向下瞧小脑 从脚底向头顶方向瞧 从前向后瞧 从后向前瞧 从外侧瞧 从中线瞧 大致了解了小脑位置以后,我们来瞧小脑的解剖要点按照发育与功能将小脑分成三部分前庭小脑(绒球小结叶)脊髓小脑(小脑蚓部与蚓旁区)大脑小脑(两侧小脑半球)小脑就是只“三脚猫”:小脑通过小脑上/中/下脚与大脑与脊髓之间进行纤维联系小脑上脚:只有传出神经纤维小脑中脚:只有传入神经纤

维小脑下脚:包含传入与传出神经纤维 小脑有四个主要的神经核团 记住解剖要点,下面我们来瞧功能:首先来瞧前庭小脑(绒球小结叶)的功能:1:保持平衡与维持身体姿势2:调节眼球位置具体调节通路就是怎样?如何测试前庭小脑的功能? 1:Romberg‘s 测试双腿并拢,双手自然垂直,先睁眼直立,再闭眼直立 2:交叉步伐 3:眼球运动测试 那么前庭小脑受损,患者会出现什么体征与症状?与其功能相对应,患者会出现平衡障碍与眼球运动障碍1:平衡障碍 - 眩晕- 站立不能- 行走不能- 跨步过宽- 不能走交叉步伐 2:眼球运动障碍/眼球震颤- 运动/静止目标凝视障碍 - 追踪性眼球震颤 下面来瞧脊髓小脑(小脑蚓部与蚓旁区)的功能及调控通路两大功能:1:控制肌张力2:调控抗重力肌群活动具体传导通路就是: 根据脊髓小脑的功能,如其受损,患者会出现两大主要症状:肌张力降低与意向性震颤不同组分受损,还有一些特别变现:前叶与上蚓部的旁中央部分受损- 直立困难- 行走不稳- 跨步过宽- 轻击病人胸部,病人摇晃病变在上蚓部-

大脑地解剖结构和功能——布鲁德曼分区

大脑的解剖结构和功能——布罗德曼分区系统 布罗德曼分区是一个根据细胞结构将大脑皮层划分为一系列解剖区域的系统。神经解剖学中所谓细胞结构(Cytoarchitecture),是指在染色的脑组织中观察到的神经元的组织方式。 布罗德曼分区1909年由德国神经科医生科比尼安·布洛德曼(Korbinian Brodmann)提出。根据皮质细胞的类型及纤维的疏密把大脑皮质分为52个区,并用数字给予表示。Brodmann Area 1, BA1 Brodmann Area 2, BA2 Brodmann Area 3, BA3 位置:位于中央后回 (postcentral gyrus) 和前顶叶区。 功能:分别为体感皮层内侧、末尾和前端区,BA1、BA2、BA3共同组成体感皮层; 具备基本体感功能(first somatic sensory area)接受对侧肢体的感觉传入。Brodmann Area 4, BA4 位置:位于中央前回(precentral gyrus),中央沟(central sulcus)的内侧面 功能:初级运动皮层(first somatic motor area),包含“运动小人”(motor homunculus )。 控制行为运动,与BA6 (前)和BA3 、BA2 、BA1、(后)相连,同时与丘脑腹外侧核相连。 体感小人(Somatosensory Homunculus ) 传入体感信息较多的身体区域获得的皮层代表区域较大。比如手部在初级体感皮层中的代表区域比背部的大。体感皮质定位可用“体感小人”(Somatosensory homunculus)来表示。 Brodmann Area 5, BA5 位置:位于顶叶前梨状皮质区(梨状皮质piriform cortex为下边缘皮质的组成部分)。功能:与BA7形成体感联合皮层。 Brodmann Area 7, BA7 位置:位于顶叶皮质顶部,体感皮层后方,视觉皮层(visual area)上方。 功能:将视觉和运动信息联合起来;与BA5形成体感联合皮层;视觉-运动协调功能。 Sensory Areas---------Somatosensory Association Area 位置:位于初级躯体感觉皮层后方(BA5、BA7)

小脑的解剖及功能

小脑的解剖及功能 小脑位于大脑半球后方,覆盖在脑桥及延髓之上,横跨在中脑和延髓之间。它由胚胎早期的菱脑分化而来,是脑六个组成部分中仅次于大脑的第二大结构。 一、外部形态: 中部狭窄称小脑蚓vermis,两侧膨大部称小脑半球,小脑下面靠小脑蚓两侧小脑半球突起称小脑扁桃体tonsil of cerebellum。 二、内部结构: 1、皮质 2、髓质(髓体):顶核、中间核(拴状核、球状核)、齿状核。 三、解剖 1、蚓部:从外观上看,小脑中间有一条纵贯上下的狭窄部分,卷曲如虫,称为蚓部。 2、小脑半球:蚓部两侧有两个膨隆团块称为小脑半球。 3、小脑的分叶: (1)按形态结构和进化可分为:绒球小结叶flocculonodular lobe(原小脑或古小脑),小脑前叶anterior lobe(旧小脑主要功能与头部和身体的本体感受和外感受的传入信息有关,有调节肌紧张的作用;),小脑后叶posterior lobe(新小脑)。 (2)按机能可分为:前庭小脑(原小脑或古小脑archicerebellum,主要接受来自前庭核和前庭神经的传入纤维,调节躯干肌肉的活动,在维持肌紧张、身体平衡和姿势等方面起重要作用;),脊髓小脑(旧小脑paleocerebellum),大脑小脑(新小脑neocerebellum,它在人类最为发达,主要接受经脑桥接转的来自大脑皮质的纤维,参与由大脑皮层发起的随意运动的调节。在位相性的活动和肌肉的协调运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4、小脑皮层:小脑的表面被覆着一层灰质,叫做小脑皮层。小脑皮层分为3层,从表及里分别为分子层、浦肯野氏细胞层和颗粒细胞层,皮层里含有星状细胞、篮状细胞、浦肯野氏细胞、高尔基氏细胞和颗粒细胞等5种神经元。 5、小脑延髓:皮层的下方是小脑髓质,由出入小脑的神经纤维和4对小脑深部核团组成。

小脑的功能解剖教学内容

小脑的功能解剖

写在课前的话 小脑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其功能主要是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张力、协调随意运动和管理编程运动,是人体的生命中枢。了解小脑的功能解剖及损伤表现,可以对小脑疾病的诊断有更好的指导意义。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即是小脑的功能解剖及损伤表现,这将有助于我们对患者的救治,挽救更多的生命。 一、小脑的位置 下图是脑正中矢状断面图,小脑位居颅后窝,脑桥与延髓的背面,与端脑枕叶底面有小脑幕相隔。小脑在成人大约有150g,占整个脑体积约40%。 小脑所在的位置为: A. 颅前窝 B. 颅后窝 C. 颅中窝 D. 以上均对 正确答案:B 解析:小脑位居颅后窝,脑桥与延髓的背面,与端脑枕叶底面有小脑幕相隔。

枕骨大孔疝是怎么形成的? 二、小脑的外形 (一)在小脑的下面观上,小脑中部比较缩窄,称之为小脑蚓,或者叫小脑蚓部。两侧比较膨大的部分称之为小脑半球。小脑上面观察,小脑上面比较平坦,两侧仍然是小脑的半球。在上面上有一条明显的浅沟,我们称之为原裂,是比较重要的一个脑沟。也就是说,以脑沟为界,前方就是小脑的前叶,后方即是小脑的后叶。在蚓部看中间比较缩窄的这部分,或者比较细窄的这部分正好位于两侧小脑扁桃体之间,称之为蚓垂,蚓垂为蚓椎体。这两个位置比较重要。 (二)下面这张图上的是小脑扁桃体。在近枕骨大孔外上方,小脑蚓垂两侧的半球较膨出的部位则是小脑扁桃体。其位置尤为重要,当颅脑外伤或颅内肿瘤等导致颅内高压时,小脑扁桃体可嵌入枕骨大孔,形成小脑扁桃体疝,压迫延髓,导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危及生命。 三、小脑的分叶 (一)小脑在进化上分成 小脑在进化上分成古小脑、旧小脑和新小脑

脑池解剖[整理版]

脑池解剖[整理版] 脑池解剖.txt让人想念而死,是谋杀的至高境界,就连法医也鉴定不出死因。。。。。。脑池断层影像解剖 一、大脑纵裂池 大脑纵裂池位于两侧大脑半球之间的大脑纵裂内,被大脑镰分隔为左、右两部。池的底部绕于胼胝体周围,称胼胝体周池,向前下连于终板池,向后下续于大脑大静脉池。大脑纵裂池在胼胝体以上层面所见为大脑纵裂池全长,在胼胝体及其以下层面所见为前、后两段,分别位于胼胝体横断层面的前方和后方。 二、大脑外侧窝池 大脑外侧窝池位于大脑外侧沟内,周围是额叶、顶叶、颞叶和岛叶。此池在横断面上的典型表现是横置的“Y”字形,主干伸入到岛叶表面即分为前、后两支,前支短,后支长。大脑外侧窝池内有大脑中动脉及其分支和大脑中浅静脉通过。该池在青年人不明显,但在老年人常较清晰,脑萎缩者则明显增宽。 三、环池 环池分本部和翼部。本部环绕中脑的大脑脚外侧面,向前连于脚间池,向后连于四叠体池;翼部向外延伸至丘脑枕后下方,也称丘脑后池。环池内有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脉络丛前动脉、脉络丛后动脉、基底静脉和滑车神经通过。 四、脑桥小脑角池 脑桥小脑角池位于脑桥、延髓与小脑交界处。前外侧界是颞骨岩部的内侧面,后界是小脑中脚和小脑半球,内侧界是脑桥基底部下部和延髓上外侧部。该池为桥池向外的延续,也称桥池侧突。第四脑室外侧孔开口于该池,池内有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通过。蜗神经瘤时,可使此池出现肿块影并伴有内耳门和内耳道的扩大或变形等。

五、帆间池 帆间池也称中间帆腔(图6-26),或称第三脑室上池,或第三脑室脉络组织池。位于第三脑室顶的上方,穹隆体和穹隆连合的下方,为一尖向前的三角区。两前外侧界为穹隆的内侧缘,后界为胼胝体压部的下方。此池向后经胼胝体下方通大脑大静脉池。因该池较小,正常情况下不全显影,只有当扩大时才显影。 六、大脑大静脉池 大脑大静脉池位于胼胝体压部的后下方,四叠体和松果体的上方。该池向前上通帆间池,向后下通四叠体池。该池内前部有松果体,后部有大脑大静脉。松果体易显影,是该池的重要标志,如钙化时更明显。 七、四叠体池 四叠体池位于中脑四叠体后面与小脑上蚓前缘之间,向前外通环池,向上通大脑大静脉池。四叠体池和环池均位于小脑幕切迹内,幕上、下区的病变可经这些这池延伸,小脑幕切迹疝可致这些脑池变窄或消失。 八、小脑延髓池 小脑延髓池)又名枕大池,是最大的脑池。位于颅后窝,在矢状位上显示明显。其上界为小脑半球后部的下面,前界为延髓背侧面,后界为枕鳞下部的前方,被矢状位的小脑镰分为左、右两部。该池向前通第四脑室,向下通脊髓的蛛网膜下隙。池内有小脑下后动脉通过。在CT图像上,该池为位于小脑扁桃体与枕内隆凸之间的三角形低密度影,池的两侧为小脑半球的后下部。 九、终板池 终板池位于终板的前方,胼胝体嘴的后方,为一纵形的狭长裂隙,向后下通交叉池。 十、交叉池

小脑解剖及功能

小脑解剖及功能 这期分享之前,首先向Dr.Albert L. Rhoton致敬!https://www.360docs.net/doc/ef4656788.html,这是The Rhoton Collection的官网,有Dr.Rhoton的专访视频,由他本人介绍他的生平。感谢Dr.Rhoton将Rhoton实验室的解剖图片开源化,让更多的人可以学习并使用他的解剖图片!我不知道要怎么表达对他的敬意,也不知道要怎样感谢他。希望未来我能够学有所成,将我所有的知识分享给更多的人,让所有想学习的人没有门槛,并轻松快乐的学习!今天的内容是小脑解剖及功能首先来看看小脑的体表解剖定位:小脑位于后颅窝后颅窝的体表定位点———枕外隆突和上项线枕外隆突和上项线以下是 小脑的位置再来看看Rhoton解剖从头顶向下看小脑 从脚底向头顶方向看 从前向后看 从后向前看 从外侧看 从中线看 大致了解了小脑位置以后,我们来看小脑的解剖要点按照发育和功能将小脑分成三部分前庭小脑(绒球小结叶)脊髓小脑(小脑蚓部和蚓旁区)大脑小脑(两侧小脑半球)小脑是只“三脚猫”:小脑通过小脑上/中/下脚与大脑和脊髓之间进

行纤维联系小脑上脚:只有传出神经纤维小脑中脚:只有传入神经纤维小脑下脚:包含传入和传出神经纤维 小脑有四个主要的神经核团 记住解剖要点,下面我们来看功能:首先来看前庭小脑(绒球小结叶)的功能:1:保持平衡和维持身体姿势2:调节眼球位置具体调节通路是怎样?如何测试前庭小脑的功能?1:Romberg‘s 测试双腿并拢,双手自然垂直,先睁眼直立,再闭眼直立 2:交叉步伐 3:眼球运动测试 那么前庭小脑受损,患者会出现什么体征和症状?与其功能相对应,患者会出现平衡障碍和眼球运动障碍1:平衡障碍- 眩晕- 站立不能- 行走不能- 跨步过宽- 不能走交叉步伐 2:眼球运动障碍/眼球震颤- 运动/静止目标凝视障碍 - 追踪性眼球震颤 下面来看脊髓小脑(小脑蚓部和蚓旁区)的功能及调控通路两大功能:1:控制肌张力2:调控抗重力肌群活动具体传导通路是: 根据脊髓小脑的功能,如其受损,患者会出现两大主要症状:肌张力降低和意向性震颤不同组分受损,还有一些特别变现:前叶和上蚓部的旁中央部分受损- 直立困难- 行

颅骨解剖

一.头皮 头皮是覆盖于颅骨之外的软组织,在解剖学上可分为五层: 皮层:较身体其他部位的厚而致密,含有大量毛囊、皮脂腺和汗腺。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外伤时出血多,但愈后较快。 皮下层:由脂肪和粗大而垂直的纤维束构成,与皮肤层和帽状腱膜层均由短纤维紧密相连,是结合成头皮的关键,并富含血管神经。 帽状腱膜层:帽状腱膜层为覆盖于颅顶上部的大片腱膜结构,前连于额肌,后连于枕肌,且坚韧有张力。 腱膜下层:由纤细而疏松的结缔组织构成。 骨膜层:紧贴颅骨外板,可自颅骨表面剥离。 二.颅骨 除下颌骨和舌骨外,其他21块头骨都借缝或软骨结合或骨结合构成一个牢固的整体,称为颅(cranium) 。通常将组成脑颅腔的骨骼称为颅骨。颅骨可分为颅盖和颅底两部分其分界线自枕外隆突沿着双侧上项线、乳突根部、外耳孔上缘、眶上缘而至鼻根的连线,线以上为颅盖;线以下为颅底。 颅盖骨是由内外骨板和两者间的骨松质构成。颅骨厚度不一,在额、顶结节处最厚,颞枕棱部最薄。在内外骨板的表面有骨膜被覆,内骨膜亦是硬脑膜的外层。在颅骨的穹窿部,内骨膜与颅骨内板结合不紧密,因而颅顶骨折时易形成硬膜外血肿。在颅底部,内骨膜与颅骨内板结合紧密,故颅底骨折是硬脑膜易撕裂,产生脑脊液漏。颅骨板障内的板障静脉有:额、枕、颞前和颞后4对,它们之间借分支吻合成网,并有导血管与颅内、外静脉相通。 颅盖外面在外骨板表面可见锯齿状的骨缝(在内骨板表面呈直线状)。在顶骨和额骨间为冠状缝,两顶骨之间为矢状缝,后方为人字缝,位于顶骨与枕骨交界处颞骨和额顶骨之间为鳞状缝。在额骨前面居两眉弓之间的颅骨中空部分是额窦。 颅盖内面由于脑回、蛛网膜颗粒、静脉窦和脑膜血管的压迫,使颅盖内面凹凸不平。在正中线有矢状窦的压迹,称矢状窦沟。在前面有呈树状的压迹,为硬脑膜中动、静脉的压迹。硬脑膜中动脉经棘孔进中颅窝,在颞部分成前后两支。前支粗大向上方走行,后支较小并走向后上方。前支在顶骨前下角处(相当于颅外翼点处)多走行于骨性管中。若颞骨骨折往往撕断前支造成硬膜外血肿。 颅底内面:蝶骨嵴和岩骨嵴将颅底分为颅后窝,颅中窝,颅前窝。 颅底外面:前面被面颅遮盖,后部的中央为枕骨大骨。孔的前外侧枕骨髁,孔的后方为枕外嵴,其上为枕外粗隆。粗隆两侧是上项线。颅底外面有很多个孔。 三.脑 脑位于颅腔内,为胚胎时期神经管的前部,形态功能都很复杂。脑可分为大脑、间脑、脑干和小脑。通常把中脑、脑桥和延髓合称为脑干.延髓是脊髓的延续,在腹侧面它与脑桥间有桥延沟相分隔,脑桥上端与中脑大脑相连脊髓的中央管开放成延髓、脑桥和小脑间的共同室腔(第四脑室)。中脑的导水管下通第四脑室、上通间脑的第三脑室。导水管的背侧为四叠体的下丘和上丘,腹侧为中脑的被盖和大脑脚。自室间孔到视交*前部的连线,为间脑和大脑的分界线,自后连合到乳头体后缘的连线为中脑和间脑的分界线。大脑向前、向上、向后扩展,并覆盖间脑、中脑和小脑的一部分。大脑两半球内的室腔为侧脑室,它借室间孔与第三脑室相通。 大脑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半球及连接两个半球的中间部分,即第三脑室前端的终板。大脑半球被覆灰质,称大脑皮质,其深方为白质,称为髓质。髓质内的灰质核团为基底神经节。在大脑两半球间由巨束纤维—相连。 间脑间脑位于中脑之上,尾状核和内囊的内侧。间脑一般被分成丘脑、丘脑上部、丘脑下部、丘脑底部和丘脑后部五个部分。两侧丘脑和丘脑下部相互接合,中间夹一矢状腔隙称第三脑室。第三脑室经其两侧的室间孔与侧脑室相通,向下通过脑导水管第三脑室与第四脑室相通。丘脑是间脑中最大的卵圆形灰质核团,位于第三脑室的两侧,左、右丘脑借灰质团块(称中间块)相连。丘脑被丫形的白质板(称内髓板)

小脑的功能解剖

写在课前的话 小脑就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其功能主要就是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张力、协调随意运动与管理编程运动,就是人体的生命中枢。了解小脑的功能解剖及损伤表现,可以对小脑疾病的诊断有更好的指导意义。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即就是小脑的功能解剖及损伤表现,这将有助于我们对患者的救治,挽救更多的生命。 一、小脑的位置 下图就是脑正中矢状断面图,小脑位居颅后窝,脑桥与延髓的背面,与端脑枕叶底面有小脑幕相隔。小脑在成人大约有150g,占整个脑体积约40%。 小脑所在的位置为: A、颅前窝 B、颅后窝 C、颅中窝 D、以上均对 正确答案:B 解析:小脑位居颅后窝,脑桥与延髓的背面,与端脑枕叶底面有小脑幕相隔。

枕骨大孔疝就是怎么形成的? 二、小脑的外形 (一)在小脑的下面观上,小脑中部比较缩窄,称之为小脑蚓 ,或者叫小脑蚓部。两侧比较 膨大的部分称之为小脑半球。小脑上面观察,小脑上面比较平坦,两侧仍然就是小脑的半球。在上面上有一条明显的浅沟,我们称之为原裂,就是比较重要的一个脑沟。也就就是说,以脑沟为界,前方就就是小脑的前叶,后方即就是小脑的后叶。在蚓部瞧中间比较缩窄的这部分,或者比较细窄的这部分正好位于两侧小脑扁桃体之间,称之为蚓垂,蚓垂为蚓椎体。这两个位置比较重要。 (二)下面这张图上的就是小脑扁桃体。在近枕骨大孔外上方,小脑蚓垂两侧的半球较膨出的部位则就是小脑扁桃体。其位置尤为重要,当颅脑外伤或颅内肿瘤等导致颅内高压时,小脑扁桃体可嵌入枕骨大孔,形成小脑扁桃体疝,压迫延髓,导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危及生命。 三、小脑的分叶 (一)小脑在进化上分成

小脑在进化上分成古小脑、旧小脑与新小脑 第一部分发生上比较古老,在小脑形态学上我们称之为绒球小结叶,也就就是下图中颜色比较深的部分。包括蚓部的小结,与两侧半球上的绒球。脑小舌的部分也属于古小脑。 图中杏黄色的部分,也就就是小脑原裂的部分,加上蚓部的蚓锤与蚓锥体,我们称之为旧小脑。旧小脑主要与脊髓发生联系,又称之为脊髓小脑。 下图颜色浅的大部分区域,包括半球以及蚓部都就是进化上比较新的结构。就是随着大脑运动皮质的发展而来的,我们称之为新小脑,又叫做大脑小脑,主要指的就是后叶的部分。 (二)总体上小脑分成为绒球小结叶、前叶与后叶三个部分 1、小脑借表面两条深沟,分为3叶:小脑上面前1/3与后2/3交界处的深沟称为原裂。原裂以前的半球与小脑蚓为前叶,原裂以后与小脑下面的大部分为后叶。在小脑下面,后外侧裂就是小脑后叶与绒球小结叶的分界。 2、机能区分与小脑的种系发生密切相关。小脑主要分为3个功能区:绒球小结叶主要与前庭神经核与前庭神经相联系,称之为前庭小脑,在进化上该部出现最早,故又称为原小脑;小脑蚓与半球中间区共同组成旧小脑,即脊髓小脑;小脑体的外侧部为新小脑,又称大脑小脑。

最新小脑的功能解剖(精品课件)

写在课前的话 小脑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其功能主要是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张力、协调随意运动和管理编程运动,是人体的生命中枢。了解小脑的功能解剖及损伤表现,可以对小脑疾病的诊断有更好的指导意义。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即是小脑的功能解剖及损伤表现,这将有助于我们对患者的救治,挽救更多的生命。 一、小脑的位置 下图是脑正中矢状断面图,小脑位居颅后窝,脑桥与延髓的背面,与端脑枕叶底面有小脑幕相隔.小脑在成人大约有150g,占整个脑体积约40%。 小脑所在的位置为: A. 颅前窝

B。颅后窝 C. 颅中窝 D.以上均对 正确答案:B 解析:小脑位居颅后窝,脑桥与延髓的背面,与端脑枕叶底面有小脑幕相隔。 枕骨大孔疝是怎么形成的? 二、小脑的外形 (一)在小脑的下面观上,小脑中部比较缩窄,称之为小脑蚓,或者叫小脑蚓部。两侧比较膨大的部分称之为小脑半球。小脑上面观察,小脑上面比较平坦,两侧仍然是小脑的半球.在上面上有一条明显的浅沟,我们称之为原裂,是比较重要的一个脑沟.也就是说,以脑沟为界,前方就是小脑的前叶,后方即是小脑的后叶。在蚓部看中间比较缩窄的这部分,或者比较细窄的这部分正好位于两侧小脑扁桃体之间,称之为蚓垂,蚓垂为蚓椎体。这两个位置比较重要。 (二)下面这张图上的是小脑扁桃体。在近枕骨大孔外上方,小脑蚓垂两侧的半球较膨出的部位则是小脑扁

桃体.其位置尤为重要,当颅脑外伤或颅内肿瘤等导致颅内高压时,小脑扁桃体可嵌入枕骨大孔,形成小脑扁桃体疝,压迫延髓,导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危及生命。 三、小脑的分叶 (一)小脑在进化上分成 小脑在进化上分成古小脑、旧小脑和新小脑 第一部分发生上比较古老,在小脑形态学上我们称之为绒球小结叶,也就是下图中颜色比较深的部分。包括蚓部的小结,和两侧半球上的绒球。脑小舌的部分也属于古小脑。 图中杏黄色的部分,也就是小脑原裂的部分,加上蚓部的蚓锤和蚓锥体,我们称之为旧小脑.旧小脑主要与脊髓发生联系,又称之为脊髓小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