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饰设计概论

由各种各样的骨架件和板件通过焊接拼装而成的轿车车身,也就是行业俗称的“白车身”(body-in-white)BIW。

内饰的座椅设计流程:

竞争对手分析、设计趋势、配置分析、获得项目信息-〉从项目得到信息-〉设计启动、开始调查-〉设计检查(内部)-〉3种造型草图、草图选择-〉效果图评审、冻结2D草图、选定造型-〉开始ALIAS数模工作-〉ALIAS数模、设计检查-〉ALIAS数模完成(前后排)-〉ICON座椅完成-〉ICON座椅评审(批准)-〉ALIAS数模修改(前后排)-〉开始面料包覆整椅样件制造(全套座椅)-〉内部评审-〉面料包覆整椅、样件最终评审

内饰设计流程:

项目立项,启动外观色彩面料的设计工作,在获得造型设计内容并经工程可行性分析后提交初步设计外观标准,完善设计方案制造1/4模型(QUARTER BUCK)涂装后2次评审;合格后将方案实施在模型上经认可后,开始确定装饰的具体设计。

仪表板上体,为深色,低光泽防止反光,对于ABS材料由于其光泽局限性而光泽度不能设定太低;PC+ABS由于材料的流动性无法达到低光泽。对于不能满足的零件,需要喷漆处理。

H点(踵点 ,HEEL POINT)是座椅制造厂规定的设计基准点,它表征第95百分位的人体模型按规定摆放在座椅上。(百分位表示具有某一人体尺寸和小于该尺寸的人占统计对象总人数的百分比。)

触觉评估:1,可见的,可触及的外表面的触觉感知质量,零件飞边,分型线,尖锐的倒角

2,所有按钮按键,行程和操作力

外观评估:镀铬零件的表面工艺质量及其在光线照射下是否因为刺眼而影响驾驶员的驾驶视野,零件得配合,面料材质,皮纹的深浅和纹理一致,车内桃木纹纹理一致和连续,颜色光泽度一致等。

内饰照明评估:

车门地脚灯、内顶灯、阅读灯、化妆镜灯

背光评估:

颜色评估:

整车评估顺序:从左到右,驾驶员侧门板、组合仪表板、转向盘、驾驶员前方仪表板的其他区域、中控面板及副仪表板、乘员前方仪表板区域和乘员侧门板(后排类推)。从上到下,顶饰区域、立柱饰板、仪表板系统、门内饰板上部区域、副仪表板、门内饰板下部区域、座椅、地毯等。

2。1。9座椅的舒适性(P36)

汽车内饰的标准和法规:

碰撞安全性法规:美国(FMVSS)欧洲(UN-ECE,EU-EEC)

国标与欧美政府内饰相关法规对比:

法规名称 中国法规号 美国法规号 UN-ECE EU-EEC

机动车强制认证(CCC)内 CNCA-02-060 E-MARK EMARK
饰材料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 GB8410-2006 FMVSS 302(89) 95/28/EEC

轿车内部

凸出物 GB11552-1999(等同 FMVSS201,201U乘员 ECE R21.01 74/60/EEC(2000/4/EC)
ECE/EEC法规) 车内碰撞保护
汽车座椅、座椅固定装置及 GB 15083-2006 FMVSS207座椅系统 ECE R17 74/408/EEC
头枕的性能要求和实验方法

汽车座椅头枕的性能要求和 GB11550-2007(8) FMVSS202 ECE R25 78/932/EEC
试验方法

机动车成年乘员用安全带和 GB14166-2003(等同 FMVSS209 ECE R16 77/541/EEC
约束系统 ECE R16)

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 GB14167-2006(等同 FMVSS210 ECE R14 76/115/EEC
ECE R14)
汽车遮阳板 QC/T 627-2005

乘用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 GB11551-2003 FMVSS208 ECE R94

乘用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 GB 20071-2006(等同 FMVSS214 ECE R95
ECE R95)
减轻转向机构对驾驶员伤害 GB11557-1998 FMVSS203 ECE R12 74/297/EEC
的碰撞保护

儿童约束系统 制订中 FMVSS213 ECE R44

儿童约束系统安装固定 制订中 FMVSS225 ECE R44
ISOFIX

头枕全球统一法规WP29 GTR。

车内空气质量:VEHICLE INDOOR AIR QUALITY 简称VIAQ

国家环保局对汽车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制有甲醛(HCHO)苯(C7H8)二甲苯(C8H10)乙醛(CH3CHO)丙酮(CH3COCH3)等,参见《国家环境友好汽车实施方案》,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荃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2008年3月开始实施。

车内主要污染物:

评判指标有

1.气味

2.雾翳,液体化合物沉积在物体表面,称为雾翳,多指车窗雾

3.总碳挥发(TOTAL VOLATITLE OF CARBON,简称TVOC)和甲醛。

多使用环保材料,如水溶性胶、水溶性漆、TPO等,注意控制生产中添加剂、脱模剂、催化剂等的使用

尺寸配合:

尺寸工程:尺寸技术标准(DIMENSION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简称DTS)、几何尺寸和公差图纸(GEOMETRY DIMENSION &TOLERANCE,简称GD&T)要求、测量系统和整车验证。

相同基准定位策略(COMMON DATUM LOCATING STRATEGY,简称CDLS)安装面有轮廓度要求,安装孔有尺寸精度位置度要求。

KPC(KEY PRODUCT CHARACTERISTIC,关键产品特性)

PQC(PRODUCT QUALITY CHARACTERISTIC 产品质量特性)

PMP(PROCESS MONITORING POINT 过程控制点)

CMM三坐标测量设备

IECF工程设计验证检具

通常硬碰硬两个零件之间名义值0。5MM间隙,硬碰软名义值0,软碰软要有过盈量

噪声控制:

吸声材料,玻纤毡,双面覆盖无纺布热压成型,也有用棉毡,开孔聚氨酯泡沫、玻璃纤维、针刺纤维毡、聚酯纤维毡、聚丙烯纤维毡以及其他人造和天然纤维毡


置区域有仪表板/副仪表板内侧,门内饰板内侧,行李舱饰板,顶衬(注意材料的空气流动率),后衣帽架,座椅(若为皮革,应该打孔,利于被吸收),发动机盖内侧,前轮罩内侧,前翼子板内侧,前围板发动机舱侧等。

影响吸声性能因素:吸声材料与钣金之间的空间、吸声材料的厚度和密度、吸声材料的孔洞、吸声材料的散热性及吸声材料使用什么样的表层材料(无表面的,表层是致密隔膜的如铝箔、涂层、无纺布等和打孔表面的)

常用厚度6-50MM

隔声材料:PVC/EVA,TPO等橡胶类材料,材料的密度越大、厚度越厚、材质越均匀对声音的阻隔性越好,粘贴或者焙烘隔声垫。常用厚度,1。5-5MM

隔声材料尽可能完全覆盖钣金区域,否则效果会差很多,若不能完全覆盖,则要设计重涂层加复合材料层覆盖。线束设计需要避免孔洞,或加橡胶塞密封。

减震控制:空气噪声(AIRBORNE NOISE)固体声(STRUCTURE-BORNE NOISE)

硬度:车身结构、界面的联结方式、悬架、排气、感应系统、发动机、动力传递系统、轮胎

质量:发动机、冷凝器、散热器、风扇散热模块、电池、吸能横梁、座椅、油箱

阻尼:减震器、水压装置、阻尼板、双层钣金结构、应用于车身钣金上的阻尼垫。

阻尼材料:具有较高力学能耗的高分子材料,如沥青、橡胶、聚丙乙烯酸酯、聚丙烯酸。只要是能引起共振的结构,都可使用阻尼材料。

摩擦隔振,用泡沫,纤维类材料铺设在钣金上。如地毯

自由层材料隔振(外延隔振)所有在有弯曲运动的区域,可使用

约束减震材料隔振又称剪切隔振(CONSTRAINED LAYER DAMPING:SHEAR DAMPING)

防止异响:

留有足够间隙,采用隔断措施(常用材料:泡棉、毛毡、套管、橡胶减震块、热收缩管、尼龙垫片、胶带(布料、聚酯薄膜、氨脂)、密封焊接、润滑剂、涂层、值绒等)

结构强化:仪表板横梁(CCB)加筋、材料厚度、合成物、工字梁

可靠固定:焊接、热铆接、卡扣、铆钉、螺栓、胶带、粘结剂、弹簧垫圈

PVC容易和钣金及其他塑料发生摩擦异响,避免有钣金和塑料件的地方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