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农作物生产技术练习题

完整版农作物生产技术练习题
完整版农作物生产技术练习题

《农作物生产技术》练习题项目一《农作物生产概论》

一、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下列属于粮食作物的是()。

A.棉花、大豆

B.小麦、水稻

C.甘蔗、玉米

D.百合、苜蓿

2.下列作物属于三碳作物的是()

A.棉花

B.玉米

C.高粱

D.甘蔗

3.烟草属于()

A.长日照植物

B.短日照植物

C.中性植物

D.定日照植物

4.下列作物都属于经济作物的是()

A.大豆、棉花、烟草、芝麻

B.黑麦、烟草、水花生、红花

C.橡胶、烟草、花生、棉花

D.三七、水葫芦、茶叶、向日葵

5.下列忌连作的农作物有()

A.小麦

B.西瓜

C.水稻

D.棉花

6.实现间套作增产增效的关键问题是()。

A.确定适宜的农作物种类

B.确定农作物配置

C.密度

D.查清农作物生产的环境条件

7.小麦玉米套作,窄背晚套的热量指标为≥10℃积温在()

A.2500~3000℃

B.3000~3600℃

C.3600~4100℃

D.4100℃以上

8.豆科植物种植的最热月平均温度不低于()

A.5℃

B.10℃

C.15℃

D.18℃

9.在同一地块上,一年内前茬作物单作收获后,播种下茬作物的种植方式属于() D.再生复种 B.移栽复种 C.套作复种A.接茬复种。圆盘耙的作用深度一般在()cm10.

D.25~30

C.8~10 B.5 A.3~5

)。11.在土壤的初级耕作中,不适合于干旱缺水地区的是( D. 耙地 B.深松耕 C.旋耕 A.翻耕)12.决定一地能否复种及复种程度高低的首要条件是(经济效益大小 D.地力与肥料 C. 水分 B. 热量A.

13.耕作制度的中心()。

A.养地制度

B.种植制度

C.农作物布局

D.复种

14.耕作时期来说,耕作效果最优的是()

A.伏耕

B.早秋耕

C.晚秋耕

D.春耕

15.确定大多数农作物合理种植密度的原则是( )

A.肥地宜稀,瘦地宜密;早熟种宜稀,晚熟种宜密

B 肥地宜稀,瘦地宜密;早熟种宜密,晚熟种宜稀

C. 肥地宜密,瘦地宜稀;早熟种宜稀,晚熟种宜密

D.肥地宜密,瘦地宜稀;早熟种宜密,晚熟种宜稀

16.根据农作物布局的()原则,把农作物划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四个生态经济区。

A.需求原则

B.生态适应性原则

D.种植业结构调整原则 C.经济效益和可行性原则

17.农作物布局的难点和关键点是()

A.保证生产资料供应

B.明确农产品的各种需求

C.确定适宜的农作物种类

D.确定农作物的配置

18.≥10℃的日数在180—250天范围内适合进行农作物的()。

A .一年一熟 B. 二年三熟 C.一年两熟 D.一年三熟

19.重型镇压器的作用深度一般在()cm。

A.5

B.9-10

C.10-12

D.20-25

20.间套作中,每种农作物的两个边行相距的宽度为()。

A .带宽 B.间距 C.密度 D .幅宽

21.土壤耕作不能增加土壤的肥力,主要起()作用。

A.增加土壤养分

B.调养地力 C .增加土壤水分 D.提高土壤温度

22.种衣剂的活性部分不包括()

A.成膜剂

B.农药

C.微肥

D.植物生长调节剂

23.实现间套作增产增效的关键技术是()

A.合理的密度

B.合理的间距

C.合理的带宽

D.合理的幅宽

24.烟草、甘蔗等农作物的收获期以()为标准。

工艺成熟期 D. 茎叶变黄 C.地上部分停止生长 B.生理成熟期A.

25.下列耕作措施中旨在改善0—10厘米表土状况的是()。

A.翻耕

B.旋耕

C.表土耕作

D.深松耕

26.能打破种子休眠、增进种子的活性,增强种皮透性的种子处理方法的是()

A.种子包衣

B.种子清选

C.晒种

D.浸种催芽

27.在作物生育期间使用的肥料称为()

A.种肥

B.基肥

C.追肥

D.犁底肥

28.下列属于中性作物的一组是()

A 小麦、油菜 B水稻、烟草 C豌豆、荞麦 D甘蔗、大豆

29.下列不属于经济作物的是()

A.薯类作物

B.纤维作物

C.糖料作物

D.嗜好性作物

30.农作物布局不包括一个地区对()的安排。

A.欲种作物的种类

B.品种

C.种植面积

D.种植方式

二、判断题(在你认为说法正确的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积温≥10 ℃在 4000 一 5000℃之间,可进行多种农作物的一年两熟种植()

2.在热量条件能满足复种的地区年降水量大于 800 mm 的地区,可以实现稻麦两熟()3.水稻与花生、小麦与豌豆、玉米与甘薯种在一起可趋利避害,增产增收。

4.种植密度是指农作物间的距离。农作物左右间的距离称株距,前后间的距离称行距。()5.如棉薯间作时,棉花的边行优势为 1 一 4 行,甘薯的边行劣势为 1 一 3 行,那么棉花的行数不应超过 8 行,甘薯的行数不应少于 6 行()

6.冬季温度不适宜,因此所有的作物不能冬播。()

7.玉米只能作为粮食食用。()

8.根据农作物对温度条件的要求小麦属于喜凉作物()

9.农作物生产的空间与场所大多是露天的农田,其所涉及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不易控制。()

10.耕作制度包括种植制度和养地制度两部分。其中,养地制度是中心,种植制度是基础。()11.休闲是指耕地在可种农作物的季节只耕不种或不耕不种,它是一种恢复地力的技术措施,包括全年休闲和季节休闲两种。()

12.间作是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农作物的种植

方式. ()

)(宽是间套作各种农作物顺序种植一遍所占地面的宽度,包括了间距和幅宽。带.13.14.国际上通常用多熟种植表示用地程度的高低。()

15.施肥总量中,基肥一般占80%以上。()

16.初级耕作是指入土比较浅,作用强度小的一类土壤耕作措施。()

17.间作时,高杆作物表现为边边际优势,矮杆作物表现为边际劣势。()

18.轮作往往造成土壤养分失调,有害物质增加等危害。()

19.间作农作物的播种期、收获期都相同。()

20.栽培植物的种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人类历史的进展,栽培植物的种类范围愈来愈广,农作物的种类和品种也愈来愈多。()

三、名词解释:

1.农作物

2.农作物生产技术

3.耕作制度

4.种植制度

5.农作物布局

6.养地制度

7.生态适应性

8.复种

9.单作与间作

10.连作

11.套作

12.边际效应

13.土壤耕作

14.免耕

15.复种指数

四、简答题:

1.农作物生产的特点有哪些?

2.农作物布局的步骤有哪些?。

3.通常农作物按什么进行分类?可分为哪些类型?

4.举例说明复种的形式。

根据农作物耐连作程度的不同,农作物可分为哪三种类型? 5.

6.简述农作物轮作的概念和作用。

五、综合题

1.简述农作物间套作的作用和技术要点。

2.简述复种的条件和技术。

项目二小麦生产技术

一.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填写在括号内)

1.小麦的挑旗期也叫孕穗期,一般以()以上旗叶全部露出叶鞘,叶片展开的日期,就是挑旗期。

A.30% B.50% C.60% D.90%

2.小麦能否通过春化阶段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 B.养分 C.水分 D.温度

3.一般认为,小麦半冬性品种通过春化阶段的温度是()℃。

A.0~3 B.0~7 C.0~12 D.2~3

4.在小麦播期确定上,冬性品种与春性品种相比,一般冬性品种应()。

A.早播 B.晚播 C.一齐播

5.一般认为,小麦半冬性品种播种时,以平均气温稳定在()℃为宜。

A.18~16 B.15~13 C.14~12 D.10~8

6.小麦的播种深度,一般应掌握在()cm。

A.3~4 B.1~2 C.5 D.7~8

7.积温法确定播期时,应从日平均气温降到3℃时之日开始,往前累加,当活动积温达到500~600℃时,为最佳播期。产量350kg左右的麦田,每亩播量为()kg。

A.9~11 B.8~10 C.4~6 D.7.5~9.0

8.正常的分蘖发生规律是当主茎长出第7片叶时,主茎长出()个分蘖。

A.2 B.3 C.4 D.5

9.小麦冬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4℃时进行

B.水量不宜过大,要灌透,灌后当天水分全部渗入土内

C.对无分蘖或分蘖过少的麦田重点灌

D.不进行冬灌可以防止凌抬

10.小麦分蘖节一般在地下距地面()左右处。

A.1cm B.2cm C.3cm D.4cm

二.判断题(在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一般来说,春性小麦品种多属于对日照长度反应敏感的类型。( 1.

2.对于长日照作物而言,北种南引时,生育期缩短,成熟早。()

3.小麦早期发生畜禽啃青,来春再发小蘖可成穗,分蘖成穗率无明显下降。()

4.麦田霜前1~2天浇水,有预防和减轻霜冻危害的效果。()

5.小麦联合收割机收割,蜡熟中期到蜡熟末期收获为宜。()

三.名词解释题

1.小麦的生育期:

2.小麦阶段发育:

3.小麦春化阶段:

4.小麦冬性品种:

5.小麦分蘖节:

四.简答题

1.简述小麦的播种技术要点。

2.麦田整地标准是什么?

3.冬小麦如何对旺苗进行管理?

4.小麦中期的主攻目标及管理措施是什么?

5.小麦子粒灌浆成熟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影响小麦子粒形成与灌浆成熟的因素有哪些?五.综合题

怎样预防小麦后期的干热风及雨后青枯?

项目三玉米生产技术

一.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填写在括号内)

1.玉米苗期的生长中心是()

A.根系 B.茎杆 C.叶 D.穗

2.玉米植株近地面手摸可感到有茎节,基部茎节长度在2-3cm时为()。

A.出苗期 B.拔节期 C.大喇叭口期 D.幼苗期

3.玉米一生施肥、灌水最重要的管理时期在()

A.拔节期 B.大喇叭口期 C.抽雄期 D.开花期

4.玉米子叶节上长出的3—7条幼根,实际上是玉米的第一层节根,栽培上将它和胚根一起合成为初生根,是因为其()

A.形态与胚根相似 B.生理功能和胚根相似

C.出生时间和胚根相似 D.发生位置和胚根相似

5.玉米雌穗为()

.头状花序 D.总状花序 C.肉穗花序 B.圆锥花序A.

6.世界上玉米栽培最多的一种类型是()

A.马齿型 B.硬粒型 C.半马齿型 D.蜡质型

7.玉米的种植密度一般肥地比瘦地()

A.稀

B.密

C.相同

8.在玉米授粉后,因栽培条件不良易形成秃尖,秕粒的时期是()

A.子粒形成期

B.乳熟期

C.蜡熟期

D.完熟期

二.判断题(在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玉米植株棒三叶开始抽出并展开,整个植株外形象喇叭。全田50%的植株达到此标准日期,就是所谓的大喇叭口期。()

2.普通玉米分蘖一般不结果穗,应早除掉,以免消耗养分。()

3.玉米晒种最好将种子摊晒在水泥地上,以便提高晒种效果。()

4.旱薄地种玉米,由于植株矮小,所以密度应大于肥水地。()

5.玉米夏播无早,越早越好。()

6.玉米蹲苗应从出苗开始到拔节前结束。()

7.玉米穗期追肥一般进行两次,肥力差的田块拔节肥应重施,大喇叭口期轻施。()

8.玉米去雄应在雄穗刚抽出而未散粉时进行。()

9.玉米子粒生理成熟期应适时收获。()

10.玉米胚吸湿性强,容易酸败、霉变。()

三.名词解释题

1.大喇叭口期:

2.花粒期:

3.节根:

4.紧凑型玉米:

5.棒三叶:

四.简答题

1.玉米的分类方法有哪些?各有哪些类型?

2.玉米合理密植的原则是什么?

3.玉米机械化精量播种有何要求?

4.玉米苗期的生长发育特点、主攻目标与主要管理措施哪些?

五.综合题

什么叫蹲苗?其原则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项目四水稻生产技术

一、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水稻湿润育秧追施“断乳肥”的适宜时期为( 1.

A、立苗期

B、移栽前4-6天

D、一叶一心至二叶一心 C 、三叶一心后

2.春稻的移载期应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A、8-9℃

B、15℃

C、11℃

D、越早越好

3.水稻石灰水浸种,石灰水溶液的浓度为()%。

A、0.3

B、0.5

C、1

D、1.5

4.决定水稻穗粒数和粒重的关键时期在( )

A、秧田期

B、分蘖期

C、拔节孕穗期

D、抽穗结实期

5.水稻壮苗的“二黑”出现在( )

A、分蘖盛期

B、拔节后

C、孕穗时

D、抽穗后

( )

6.水稻生产上应用的主要抛栽方式是 B、肥床旱育秧抛栽 A、塑盘湿润抛栽

C、塑盘旱育抛栽

D、湿润育秧

7.水稻的开花受精的最适宜温度( )

A、28-32℃

B、37℃

C、21-26℃

D、35℃

8.水稻一生中氮素代谢最旺盛的时期( )

A、秧田期

B、返青分蘖期

C、拔节孕穗期

D、结实期

9.水稻大壮苗移栽时的叶片数是()。

A、1.5-2.2

B、3.1-4.1

C、4.5-6.5

D、6.5以上

水稻抽穗结实期水分管理措施是()10.

D、落干透气 B、巧灌水 C、浅水勤灌 A、间歇灌水11.水稻一生中需水需肥最多的时期在()

A、秧田期

B、返青分蘖期

C、拔节孕穗期

D、结实期

12.水稻催芽时高温破胸的温度为()

A、50-55℃

B、35-38℃

C、30-35℃

D、21-25℃

13.水稻稻穗分化的最适宜温度为()

A.21-26℃ B.22-23℃ C.26-30℃ D.28-32℃

14.水稻品种的生育期长短由()决定。

A、栽培环境

B、海拔

C、“三性”

D、纬度

15.影响春稻移栽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

B、光照

C、降水量

D、品种

16.水稻插秧时,“五要”、“五不要”是最重要的是()

、不插带病虫秧 D、不插超龄秧 C、插稳 B、浅插A.

17.水稻插秧时,适宜的栽插深度为()

A、 1cm左右

B、 3.3cm

C、3—5cm

D、5cm以上

18.水稻结实期的经历时间一般为()。

A、5—7天

B、20—30天

C、30天左右

D、50—60天

19.水稻壮秧的根色以()为佳。

A、白色

B、褐色

C、黑色

D、黄色

20.水稻早熟品种一般在()开始晒田。

A、拔节后

B、分蘖末期

C、孕穗期

D、结实期

21.水稻可进行抛秧的时间一般在秧苗长到()叶,苗高15cm。

A、1.1

B、3

C、4

D、5.5

22.水稻与稗草区别在于,水稻()

A、叶色浓绿

B、无茸毛

DC、有叶耳、叶舌、叶片着生角度为斜平,角度大

23.水稻秧田一般选用()播种方式。

A、精量点播

B、条播

C、撒播

D、点播

24.水稻粒肥的施用原则()

A、早施少施

B、早施重施

C、晚施少施

D、晚施多施

25.水稻收获适期为()

A、乳熟期

B、蜡熟期

C、完熟末期

D、蜡熟末期和完熟初期

26.以下不抗稻瘟病的品种是()

A.新丰2 号

B.新稻18号

C.粤优938

D.以上都不对

27.湿润育秧播种,不正确的是()

A.日均气温稳定在 11℃以上时开始播种

左右小壮苗每 667m 秧田可播种B. C.撒下种子入泥一半为宜播后塌谷D. )2 40kg

3片叶长出的时期是( 28.以茎杆伸长为中心,根吸收面积最大,最后 D、结实期 C B、分蘖期、拔节孕穗期、幼苗期A29.一般把气温降到()前的日期,叫做安全灌浆期。

℃23、 D℃17、C ℃15、B ℃11、A.

30.水稻最晚插秧期可以()再向前推50~60天。

A、分蘖盛期

B、拔节期

C、开花期

D、安全抽穗期

二、判断题(在你认为说法正确的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豫南稻区既是河南水稻的主产区,又是优质稻生产区。

2.水稻白叶枯病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或在病残体上越冬,菌核随水漂流,造成多次侵染。()

3.水稻单位面积上的有效穗数,主要是在水稻分蘖盛期形成的。()

4.一般原产低纬度地区的水稻品种比原产高纬度地区的水稻品种感光性强。()

5.水稻抛秧时要掌握先近后远,先稀后密,先抛秧苗总量的2/3,余下的补漏补稀。()

6.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总产量约占粮食作物的30%。()

7.在水稻幼穗长5—10cm时适量追施速效氮肥,对增大颖壳的体积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8.水稻开花的顺序是主轴基部端枝梗颖花先开,然后依次向上,上部枝梗最后开花。()

9.秧田制作时要施足底肥,以氮磷复合肥为主。( )

10.稻穗分化期是水稻一生中生理需水最多的时期,也是对外界环境条件最敏感的时期。()

11.水稻壮苗返青后,水稻叶色由浅到深,最高分蘖期后又由深变浅。()

12.水稻开花后间歇浅灌,蜡熟期应“湿湿干干”,以湿为主。()

13.成熟的水稻外部主要特征是:谷粒全部变硬,穗轴上干下黄,有1/3枝梗已干枯。()

0.2kg用尿素1kg加磷酸二氢钾14.生长正常的水稻,一般应在开花期上午用667m )2进行叶面

喷洒。(

)(15.水稻返青分蘖期的壮苗从长势上看根系发达,白根多,出叶快,但分蘖较晚。)(16.早、中、晚稻都必须进行催芽。)17.插秧时,春稻要适时早栽,麦茬稻要抢时移栽。()对稻穗分化影响最大的是磷素。(18.)水稻分蘖蘖位越低,分蘖发生越早,分蘖上叶片越多,

2016年农业植物生产技术试题

2016春期期末农作物技术试卷 一选择 1.栽插易成活,适于干旱瘠薄山坡地的甘薯栽插方法是() A、水平浅栽法 B、改良水平浅栽法 C、直栽法和斜栽法 D、钓钩式栽法和船底式栽法 2.甘薯在土壤过湿,氮素过多时,易形成() A、主根 B、纤维根 C、梗根 D、块根 3.花生()期是争取高产的关键时期。 A、出苗 B、幼苗 C、开花下针 D、结荚 4.花生()型具有交替开花结实习性。 A、普通 B、珍珠豆 C、多粒 D、中间型 5.河南花生适宜播深为()㎝。 A、1-2 B、4-5 C、7-8 D、10-15 6.在棉花“三桃”中,优质桃是()。 A、伏前桃伏桃 B、伏桃早秋桃 C、伏桃晚秋桃 D、伏前桃、秋桃 7.棉花是()。 A、长日照作物 B、短日照作物 C、中性作物 D、定日照作物 8.一般7月15日以前结的成铃为() A、伏前桃 B、伏桃 C、早秋桃 D、晚秋桃 9.玉米苗期的生长中心是() A.根系B.茎杆C.叶D.穗 10.玉米植株近地面手摸可感到有茎节,基部茎节长度在2-3cm时为()。 A.出苗期B.拔节期C.大喇叭口期D.幼苗期 11.世界上玉米栽培最多的一种类型是() A.马齿型B.硬粒型C.半马齿型D.蜡质型 12.甘薯一生中最耐旱的时期是() A、发根缓苗期 B、薯蔓同长期 C、分枝结薯期 D、回秧收获期 13.甘薯在土壤过湿,氮素过多时,易形成() A、主根 B、纤维根 C、梗根 D、块根

14.大豆是()作物 A、喜温作物 B、长日照作物 C、短日照作物 D、喜冷凉作物 15.玉米去雄时,全田去雄应不超过 A四分之一B三分之一C二分之一D三分之二 16.下列忌连作的农作物有() A.小麦 B.西瓜 C.水稻 D.棉花 17.棉花用种量最多的播种方法是 A手工条播B育苗移栽C精量机D定株穴播 18.能打破种子休眠、增进种子的活性,增强种皮透性的种子处理方法的是() A.种子包衣 B.种子清选 C.晒种 D.浸种催芽 19.决定水稻穗粒数和粒重的关键时期在() A、秧田期 B、分蘖期 C、拔节孕穗期 D、抽穗结实期 20.水稻生产上应用的主要抛栽方式是() A、塑盘湿润抛栽 B、肥床旱育秧抛栽 C、塑盘旱育抛栽 D、湿润育秧 21.水稻一生中氮素代谢最旺盛的时期() A、秧田期 B、返青分蘖期 C、拔节孕穗期 D、结实期 21.水稻抽穗结实期水分管理措施是() A、间歇灌水 B、巧灌水 C、浅水勤灌 D、落干透气 22.水稻一生中需水需肥最多的时期在() A、秧田期 B、返青分蘖期 C、拔节孕穗期 D、结实期 23.水稻插秧时,“五要”、“五不要”是最重要的是() A、浅插 B、插稳 C、不插超龄秧 D、不插带病虫秧 24.水稻秧田一般选用()播种方式。 A、精量点播 B、条播 C、撒播 D、点播 二、判断 1.甘薯产量形成的主要时期为薯蔓同长期。() 2.甘薯起垄栽培,垄向以东西为好。() 3.当花生主茎出现4、5片真叶时,开始形成根瘤。()

农作物小麦生产技术测试题

农作物小麦生产技术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100分) 1、小麦从种子萌发到新种子形成的过程是 A 小麦的一生 B 小麦的生育期 C 小麦的生育时期 D 小麦的生活年史 2、小麦的一生被划分成多少个生育时期 A3 个B 10 个 C 12个 D 8个 3、小麦的三叶期50%以上主茎第3 片叶伸出 A1CMB 2CM C 3CM D 4CM 4、小麦的灌浆期是50%以上子粒长度达到最大长度的A70%B 80% C 75% D 100% 5、小麦xx 期的气温在多少摄氏度以下 A5B 10 C 3 D 0 6、小麦能否通过春化阶段的主导因素是 A 温度 B 水分 C 光照 D 养分 7、小麦没通过阶段发育时不能

A 分蘖 B 结实 C xx D 长叶 &小麦的某一品种通过春化阶段的条件是温度0-7C,时间15-35天,则这一品种是 A 冬性品种 B 春性品种 C 半冬性品种 D 反应敏感型品种 9、小麦阶段发育理论在生产中的应用不包括 A 引种 B 确定适宜的播期和播量 C 肥水管理 D 确定适宜收获期 1 0、小麦的产量构成因素有 A 穗数 B 株数 C 粒数 D 粒重 11、小麦底肥的用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 A30-50%B 40-60% C 60-80% D 50-70% 12、用尿素做小麦种肥时每亩用量一般为 A1.5-2.5 公斤B 1-2 公斤 C 5公斤 D 3-4 公斤 1 3、小麦播种时,土壤耕层水分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 A60-70%B 70-75% C 75-80% D 80-90% 14、当平均气温稳定在16-18 C时可播种 A 冬性品种 B 半冬性品种

高二农作物生产技术试题4

高二农作物生产技术试题4 一、填空(每空0.5分,共25分) 1、土壤基本耕作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土耕作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农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农作物可划分为4个生态经济区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麦粒从“多半仁”到成熟,是籽粒灌浆成熟,根据其特点包括那四个时期、、、。 5、小麦播前准备主要包括、、、、种子处理与发芽实验。 6、提高小麦播种质量应注意那些问题、 、。 7、小麦播前种子处理一般有、、 三种形式。 8、水稻的一生可分为两个不同的生育阶段,即以生长茎、叶、分粟为主的阶段和以长穗、长粒为主的阶段,它们划分的界限。 9、根据外部形态和新器官的建成,水稻的一生又可分 为、、和 4 个生育时期。营养生长阶段包括和。生殖生长阶段包括和,是从幼穗开始分化(拔节)到稻谷成熟的一段时期。 10、水稻品种的、和 简称为水稻的“三性”。 11、倒伏是指玉米茎秆倾斜或节间折断。根据茎秆倾斜程度,又分为、和三种。 12、棉花果枝与叶枝的区别项有、、、 、。 二、选择(每题2分,共40分) 1、间套作中,每种农作物的两个边行相距的宽度为() A 带宽B间距C密度 D 幅宽 2、一年一熟条件下,“大豆—小麦—玉米”三年轮换种植不同农作

物的种植方式() A连作B套作C轮作D单作 3、下列作物属于经济作物的是() A、谷子 B、棉花 C、三七 D、玉米 4、下列植物属于C3植物的有() A、玉米 B、小麦 C、高 D、谷子 5、下列作物属于忌连作的作物是() A、玉米 B、棉花 C、小麦 D、烟草 6、有缺苗断垄的麦田补种时间应在 A 出苗前 B 二叶前C三叶前 D三叶后 7、小麦株的适宜株高是 A50-60CM B80-90CM C60-80CM D100-120CM 8、小麦的分蘖节多处于地表下 A 1CM B 2CM C 3CM D 4CM 9、小麦的灌浆期是50%以上子粒长度达到最大长度的 A 70% B 80% C 75% D 100% 10、决定水稻有效穗数的关键时期,也是水稻一生氮素代谢最旺盛的时期是() A、返青分蘖期 B、拔节孕穗期 C、抽穗结实期 11、稻株风干后脱粒,风选,扬净晒干。当含水量在()以下时,方可人库。 A、13% B、12% C、11% D、14% 12、玉米适宜生长的土壤PH值范围为() A、1-2 B、3.1-5 C、7-9 D、5-8.0 13、一般情况下玉米播深以()cm为宜。 A、3-4 B、5-8 C、6-8 D、7-9 14、玉米通常在()叶期间苗,在()叶期定苗 A、二 B、三 C、四 D、五 15、花生第一对侧枝是结果的主要部位,其结果数是全株结果数的()。 A 40-50% B 50-60% C 60-70% D 70-80% 16、在棉花蕾期为控制旺长,喷洒缩节胺的用量以( )g为宜。 A、2 B.3 C.4 D.5 17、生产上对晚熟棉田,多采用喷洒( )的方法,促进棉铃吐絮。

《农作物生产技术》练习题

《农作物生产技术》练习题 项目一《农作物生产概论》 一、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下列属于粮食作物的是()。 A.棉花、大豆 B.小麦、水稻 C.甘蔗、玉米 D.百合、苜蓿 2.下列作物属于三碳作物的是() A.棉花 B.玉米 C.高粱 D.甘蔗 3.烟草属于() A.长日照植物 B.短日照植物 C.中性植物 D.定日照植物 4.下列作物都属于经济作物的是() A.大豆、棉花、烟草、芝麻 B.黑麦、烟草、水花生、红花 C.橡胶、烟草、花生、棉花 D.三七、水葫芦、茶叶、向日葵 5.下列忌连作的农作物有() A.小麦 B.西瓜 C.水稻 D.棉花 6.实现间套作增产增效的关键问题是()。 A.确定适宜的农作物种类 B.确定农作物配置 C.密度 D.查清农作物生产的环境条件 7.小麦玉米套作,窄背晚套的热量指标为≥10℃积温在() A.2500~3000℃ B.3000~3600℃ C.3600~4100℃ D.4100℃以上 8.豆科植物种植的最热月平均温度不低于() A.5℃ B.10℃ C.15℃ D.18℃ 9.在同一地块上,一年内前茬作物单作收获后,播种下茬作物的种植方式属于() A.接茬复种 B.移栽复种 C.套作复种 D.再生复种 10.圆盘耙的作用深度一般在()cm。 A.3~5 B.5 C.8~10 D.25~30 11.在土壤的初级耕作中,不适合于干旱缺水地区的是()。 A.翻耕 B.深松耕 C.旋耕 D.耙地 12.决定一地能否复种及复种程度高低的首要条件是() A.热量 B.水分 C.地力与肥料 D.经济效益大小

《农作物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濮阳县职业技术学校学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 《农作物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1.前言 1.1课程定位(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的一门方向课程,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职业中专和技工院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是从事农作物生产岗位工作的必修课程。该课程的主要功能是让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的学生了解与掌握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与农作物生产关系密切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材料、新理念;学生具备农作物生产的操作能力,能胜任农艺工生产岗位工作,并为学习本专业高等职业教育相应课程作好准备。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有:《农业化学应用》、《植物生长与环境》、《植物保护技术》、《植物生长环境调控》。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河南省《农作物生产技术课程标准》和濮阳市农作物生产的区域特点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和农事操作为主线构建理实一体化课程;按照农作物生产管理工作过程中的项目和任务设计学习过程,使学生掌握农艺工职业岗位相关的知识、技能和职业能力。 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或培训对象能够胜任农艺工职业岗位。立足这一目的,本课程整合农艺工职业标准、河南省《农作物生产技术课程标准》和濮阳市农作物生产的区域特点制定了3项课程目标,这3项目标包含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材编写、教师授课、教学评价都应依据这些目标定位进行。 2.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

2.1 使学生理解农作物的概念、分类,耕作制度等知识;概述小麦、水稻、棉花、玉米、花生、大豆、甘薯等农作物的生产概况、生物学特性、生育期和生育时期等概念;能够归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规律等知识,并记住农作物各生育期的生育特点、主攻目标。 2.2 能够操作完成农作物的播种、育苗与定植、田间管理、收获与贮藏等农艺工职业岗位工作所需求的核心技能节;能够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灵活运用与农业发展关系密切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新理念。 2.3 通过参与农作物生产实践、顶岗实习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体验职业岗位标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吃苦耐劳、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且具备以下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目标: (1)认识当地常见农作物的种类,识别常用的品种及特点; (2)熟练掌握当地主要农作物播前整地、种子处理及良种选择技术; (3)掌握当地主要农作物各生育时期的施肥技术; (4)掌握当地主要农作物田间灌溉技术; (5)掌握当地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6)掌握当地主要农作物的化学调控或特殊农事操作技术; (7)具备当地主要农作物的田间估产技术; (8)能正确选择当地主要农作物的收获与贮藏技术; (9)具备认识新品种,利用新品种的能力。 (10)具有查阅专业文献、资料、手册和行业标准,不断学习进步的能力; (11)具有较好的表达交流、沟通协作能力和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 3.课程内容和要求

农作物生产技术试卷及答案

农 作 物 生 产 技 术 二 年 级 期 终 统 考 试 卷 1.影响花生生长发育的因素有 、 、 、 、养分、黑暗与机械刺激。 2. 花生安全贮藏对 和 要求较高。 3.棉花吐絮期的主攻目标是 、 、 、 。 4.玉米倒伏的原因主要有 和 。 5.玉米蹲苗应掌握 、 、 的原则。 6.粮食作物包括 、 和 三个类别。 7我国北方主要的复种方式包括 和 。 8.小麦子粒成熟过程包括以下4个时期,即 、 和 。 9.小麦一天内的开花时间,一般有两个高峰,既上午的 , 下午的 。 10.水稻从 、 到 为拔节孕穗期。 11.水稻湿润育秧秧田管理中心是 和 。 12.水稻催芽过程可概括为 、 、 和 。 13.花生开花下针期主攻目标是 , , 。 14.棉花打顶的适宜时期应根据 和 确定。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花生清棵应使茎基部刚好露出土面。 ( ) 2.水稻抛秧要分三次进行。 ( ) 3.棉花定苗要求在1~2片真叶时进行。 ( ) 4.麦花套种通玉米以麦收前7~10天为宜。 ( ) 5.小麦冬灌时间应掌握在平均气温下降到3℃左右时浇完为好。 ( ) 6.间作是一种集约利用空间和时间的种植方式。 ( ) 三、单项选择题(把正确的答案填在后面括号内,每 小题2分,共12分)

1.玉米雌穗花丝的寿命一般为 天。 ( ) A.10 B.10~15 C.15 D.10~20 2.以下作物属耐短期连作的是 ( ) A.花生 B.棉花 C.水稻 D.薯类作物 3.小麦生长后期主要的虫害是 ( ) A.蚜虫 B.粘虫 C.吸浆虫 D.麦秆蝇 4.花生清棵应在 进行 ( ) A.出苗期 B.齐后 C.开花下针期 D.结荚期 5.水稻在 需肥较多,也是肥料利用率最高的时期。 ( ) A.秧苗期 B.返青分蘖期 C.拔节期 D.抽穗结实期 棉花蕾的脱落多集中在现蕾以后的 天内。 ( )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2分): 1.接茬复种: 2.一级分蘖: 3.水稻的基本营养生长性: 4.玉米的生育期: 5.衣分: 6.花生的一生: 五、简答题 (共24分) 1.土壤耕作有何机械作用?(5分) 2.小麦中期的管理技术有哪些内容?(4分)

农作物生产技术试题及答案

齐齐哈尔市中等职业学校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结业考试 《农作物生产技术》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在粮食作物的布局中,要实施“(),(),()的区域发展站略。 2、复种方法有()、()、()和()4种形式。 3、确定冬小麦适宜播期要根据()、()两种 4、冬小麦子粒成熟过程根据其特点包括()、()、()和()4各过程。 5、影响冬小麦粒重的主要因素有()、()、()()等。 6、我国栽培稻主要分为()和()两大类。 7、根据玉米子粒形态及淀粉的结构,我国生产上常见玉米可分为()、()、()、()、()、()。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是玉米一生最耐旱而最不耐涝的时期。 A 开花期 B 成熟期 C 吐丝期 D 苗期 2、影响春稻移栽期的主要因素是()。 A 湿度B气温C 光照 D 气体成分 3、()是小麦联合收割的最佳时期。 A 乳熟期 B 面团期 C 蜡熟期 D 完熟期 4、小麦种子播深以()cm左右为宜。 A 5 B 6 C 4 D 7 5、长日照植物南种北引,生育期()。 A 缩短 B 延长 C 不变 D 可长可短 6、粒用农产品的贮藏一般子粒含水量最为安全的是()。 A 10%~14% B 6%~8% C 13% D 4%~5% 7、基本耕作的旋耕一般在()cm。 A 10—14 B 10—12 C 6—8 D 20—25 8、复种热量指标包括()、生长期和界限温度。 A 湿度B温度C积温D气温 9、为保证分蘖早生快发。应在插秧后()天施肥。 A 、5~7天 B 、3~4天 C 、8~9天 10、水稻一生分营养生长阶段和生殖生长阶段。它们划分的界限是() A 、幼穗分化 B 、分蘖期C、幼苗期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间距是相邻两作物边行的距离。()。 2、套种只是利用空间的一种种植方式。() 3、休闲是一种恢复地利的技术措施,包括全年休闲和季节休闲两种。() 4、种植制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实现农作物高产、优质和高效益的技术问题。

农作物生产技术期中试题

18农学班农作物生产技术 期中试题 一、填空题(每道题2分) 1、狭义上的农作物包括、、、、、等。 2、根据农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可以把农作物分为作物、作物、作物。 3、农作物生产的实质是通过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把能转化为能,将物转化为物的过程。 4、耕作制度包括制度和制度,其中制度是中心,制度是基础。 5、复种有四种形式:复种、复种、复种、复种。 6、符号表示间作,符号表示套作。 7、基本耕作又称耕作,包括、、、。 8、种子准备工作有、、和。 9、常用的灌溉方法有、和。 10、小麦的经济产量主要由、和组成。 11、小麦的茎秆分为和两部分;地下节一般 节,地上节一般节。 12、生产上一般要求分蘖节距地表厘米,播种深度应掌握在 厘米左右。 13、萌发后的种子,胚芽鞘继续生长,当露出地面时称为,胚 芽鞘停止生长后从中长出第一片真叶,当伸出胚芽鞘2厘米时称为。 14、小麦分蘖的最适温度和最是土壤含水量 是。 15、小麦以节间最长,约占株高的一半。 16、小麦开花成熟过程大体可以分 为、、三 个不同阶段。 17、一般认为小麦的适宜收获期是 到。 18、小麦耐贮藏性较好,优于、。 19、要确保小麦安全贮藏,必须保证小麦子粒含水率维持在, 同时控制空气相对 湿度在之间。 20、小麦安全贮藏期间温度控制在以下。 二、选择题(每道题1分) 1、下列几种作物属于经济作物的组合是() A、棉花、烟草、花生 B、烟草、水稻、麻类 C、甜菜、小麦、甘薯 D、棉花、甘蔗、玉米 2、作物布局的难点和关键点是() A、明确对农产品的各种需要 B、查清农作物生产的环境条件 C、确定适宜农作物种类 D、确定合理的农作物配置 3、某地的复种方式为“春玉米—→小麦---夏大豆”,则复种指数为 () A、150℅ B、200℅ C、300℅ D、400℅ 4、()是间套作的基本单元 A、带宽 B、幅宽 C、间距 D、行株距

《植物生产与环境》试卷与答案

农学专业暑期测试《植物生产与环境》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分值:150分命题人: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将正确的答案写在对应的题号下面.)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 案 题 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 案 1、植物根、茎、叶都具有的功能是。 A、光合 B、蒸腾 C、支撑 D、贮藏 2、由胚根发育而成的根是。 A、不定根 B、支持根 C、主根 D、呼吸根 3、C4途径CO2的接受体是。 A、R u BP B、PEP C、PGA D、NADP 4、化学肥料是二元复合肥料。 A、尿素、硫酸钾 B、氯化铵、硝酸铵 C、磷酸铵、硝酸钾 D、硝酸铵、磷酸二氢钾 5、苏南地区的小麦引至淮阴以北地区种植一般会。 A、提早开花成熟 B、推迟开花成熟 C、开花成熟期不变 D、开花有可能提早也有可能推迟 6、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一个如果缺乏某营养元素,生长发育受到很大影响而很难弥补损失的时期,称为。 A、作物营养临界期 B、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 C、作物营养敏感期 D、作物营养元素功能期 7、水稻三系配套法制种,恢复系和不育系杂交得到的是。 A、雄性不育系 B、雄性不育保持系 C、雄性不育恢复系 D、具有杂种优势的杂交种 8、棉花收获结束前,在行间种植小麦、越冬蔬菜的种植方式称为。 A、间作 B、套作 C、混作 D、连作 9、下列属于喜温作物的是。 A、水稻、小麦、棉花 B、水稻、大豆、棉花 C、小麦、油菜、豌豆 D、水稻、小麦、油菜 10、病原物初次侵染的来源主要是。

A、当年寄主 B、当年中间寄主 C、越冬越夏的场所 D、当年田间杂草 11、小麦——早稻——晚稻的复种方式为。 A、一年一熟制 B、一年两熟制 C、一年三熟制 D、两年三熟制 12、易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土壤水分类型是。 A、吸湿水 B、膜状水 C、重力水 D、毛管水 13、土壤中一种养分的存在,有时会抑制植物对另一种养分的吸收,这一现象是。 A、协同作用 B、拮抗作用 C、替代作用 D、主导作用 14、在植物施用农药后,害虫取食经口腔通过消化道进入体内,引起其中毒死亡的药剂类型是。 A、熏蒸剂 B、内吸剂 C、触杀剂 D、胃毒剂 15、植物体中的干物质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 A、40%-60% B、50%-60% C、75%-85% D、90%-95% 16、在农作物生产技术中,能够合理利用资源和有效保护环境的是生产技术。 A、生态化 B、轻型化 C、模式化 D、信息化 17、昆虫一生需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变化的现象,称为。A、进化 B、全变态 C、不全变态 D、变态现象 18、在作物生殖生长期内遭受短时间的异常低温,使生殖器官生理活动受到破坏而减产的冷害类型是。 A、延迟型冷害 B、障碍型冷害 C、混合型冷害 D、稻瘟型冷害 二、判断题(每小题1.5分,将正确的答案写在对应的题号下面,正确的打“A”,错误的打“B”) 题 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答 案 题 号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答 案 19、细胞的全能性与细胞壁有关。 20、导管和伴胞的主要功能是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21、双子叶植物、裸子植物的维管束为无限维管束。 22、诱导植物开花的作用主要在暗期。 23、植物营养生长时期的抗逆性比生殖生长时期的抗逆性强。 24、沙土宜种薯类、西瓜、玉米等生育期短、需肥量少,要

《农作物生产技术(北方本)(第二版)》电子教案习题答案概要

绪论 复习思考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农作物:狭义的农作物是指具有经济价值被人们种植在大田中的植物,即农田作物,也叫大田农作物,俗称“庄稼”。广义的农作物是指凡是具有经济价值而被人们栽培的植物。 2.农作物生产技术:是指根据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农产品食用安全规范,为获得高产、优质的农产品,满足市场的需要而采取的各种人工措施。 二、简答题 1.通常农作物的分类方法有几种?如何分类? 答: 按农作物的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和绿肥作物、药用作物; 根据农作物对温度条件的要求,可把农作物分为喜温作物和喜凉作物; 根据农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可把农作物分为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中性作物和定日照作物; 根据农作物对CO2同化途径的不同,可把农作物分为碳三(C3)作物和碳四(C4)作物; 根据农作物播种期不同,可把农作物分为春播作物、夏播作物和秋播作物及南方的冬播作物; 按种植密度和田间管理方式不同,可把农作物分为密植作物和中耕作物。 2.简述农作物生产的特点及其重要性。 答: 农作物生产的特点是 (1)农作物生产的对象是活的生物体,故农作物生产具有不确定性; (2)农作物生产是关于初级农产品的生产技术; (3)农作物生产的空间与场所是露天性的农田,其涉及的环境很大程度上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不易控制; (4)农作物生产技术是一门直接服务于农作物生产的综合性应用技术。 农作物生产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 (1)农作物生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2)农作物生产涉及社会稳定和粮食安全。 第1章耕作制度 第一节农作物布局 复习思考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耕作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农作物种植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包括种植制度和养地制度两部分。 2、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农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总称。 3、养地制度:是指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以提高土地生产力为中心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4、农作物布局:是指在某一种植区域(田地)上,对欲种植农作物的种类、品种及种植面积所做的安排。 二、简答题 1.农作物布局的原则是什么? 答:一是需求原则;二是生态适应性原则;三是经济效益与可行性原则。 2.农作物布局的内容有哪些? 答:一是明确对农产品的各种需要;二是查清农作物生产的环境条件;三是确定适宜的农作物种类;四是确定农作物配置;五是进行可性鉴定;六是保证生产资料供应。 3.农作物布局与种植结构调整的关系怎样?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简介

1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简介 专业代码 510101 专业名称 作物生产技术 基本修业年限 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作物生产、作物病虫害防治、作物育种、农资经营管理等基本知识,具备作物生产、种子生产和农资经营能力,从事作物生产、种子生产、作物育种,以及农业生产资料的技术服务、质量检验、储藏运输、技术推广、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大中型农业生产企业和家庭农场,在农作物生产岗位群和农资生产检验以及农业技术推广岗位群,从事作物生产、种子生产、作物育种以及农业生产资料的技术服务、质量检验、储藏运输、技术推广、经营管理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熟练掌握不同作物种子生产技术规程,能够设计种子生产程序并指导种子生产; 3.熟练掌握农作物生产计划制订要求并指导农民进行高产、高效、优质栽培; 4.熟练掌握作物遗传育种的基本原理,能够进行新品种选育和指导繁种; 5.掌握常见作物病虫害的症状,能够正确选择农药,采取科学方法进行防治,确保食品安全; 6.掌握田间试验设计要点和调查分析的科学方法; 7.掌握作物种子检验的主要指标并能够独立进行检验操作; 8.了解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管理的一般规律,能够根据不同企业类型进行管理;

9.了解农资市场的基本状况,能够根据不同农资商品特点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植物生产环境、作物生产技术、作物遗传育种、作物病虫害防治、高新农业生产技术、农作物种子生产技术、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农资市场营销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农作物生产、病虫害防治、种子生产、作物遗传育种等实训。 在大中型农业生产企业和农业科研院所进行农作物生产及育种、施肥、种子营销和病虫害防治等项目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农艺工种子检验员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现代农艺技术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 2

高二农作物生产技术试题1

高二农作物生产技术试题1 一、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 1、按农作物的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部分。 2、我国三大粮食作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耕作制度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部分。 4、小麦的阶段发育包括和。 5、小麦50%以上主茎第3片叶伸出1cm的日期为小麦的 6、小麦经济产量主要是由、、构成。 7、小麦施肥的原则以为主为辅,氮、磷、钾配合施用。 8、水稻从拔节、幼穗开始分化到抽穗前为。此期是 与并进期。 9、拔节孕穗期此期内影响穗大、粒多的主要环境因素为、、和。 10、玉米的经济产量由、、三个因素构成。在三个因素中,对产量的影响最大。 11、。皮棉产量主要由单位面积的、 和三因素构成。在三因素中,主要受遗传特性的影响,变化最小,而、都易受生长条件的影响。 12、播种前可采用、、 、、、方法对棉花种子进行处理。 二、选择(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作物属于纤维作物的是() A、小麦 B、亚麻 C、三叶草 D、油菜 2、农作物布局的原则中没有() A需求原则 B生态适应性原则 C经济效益与可行性原则 D充分利用土地原则 3、农作物布局不包括一个地区对()的安排。 A欲种作物的种类 B品种 C种植面积 D种植方式 4、小麦收获后种植夏大豆的复种方式是() A接茬复种 B移栽复种

C套作复种 D再生复种 5、小麦能否通过春化阶段的主导因素是 A 温度 B 水分 C 光照 D 养分 6、小麦没通过阶段发育时不能 A 分蘖 B 结实 C 长根 D 长叶 7、小麦的适宜播种深度是 A 1-2CM B 3-4CM C 5-6CM D 7-8CM 8、影响小麦种子萌发的因素中没有 A 温度 B 水分 C 光照 D 氧气 9、正常分蘖发生的规律是当主茎伸出长7片叶时,主茎长出 A 第一分蘖 B 第二分蘖 C 第三分蘖 D 第四分蘖 10、小麦收获的最适时期是 A面团期 B蜡熟期C蜡熟末期 D完熟期 11、在水稻插秧技术中,最重要的是( ) A、浅插 B.插直 C.插稳 D.保证密度 12、水稻插秧时,要求插秧深度不超过( )cm。 A.2 B、3.3 C.5.3 D.8 13、玉米苗期阶段以( )为生长中心。 A、根系 B.茎秆 C.叶片 14、玉米一生中,生长最旺盛吸水吸肥最多的阶段是( ) A.苗期B、穗期 C.花粒期 15、玉米的需水临界期在( ) A.拔节期 B.大喇叭口期C、抽雄前后 16、玉米生育期间若追肥一次应选在( )施入。 A.拔节期B、大喇叭口期C.吐丝初期 17、棉花一生中,需肥、水最多的阶段是()。 A 苗期 B 蕾期 C 花铃期 D 吐絮期 18、棉花蕾期的生育特点是( ) A.以营养生长为主 B.以生殖生长为主 C、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但营养生长占优势 D.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两旺 19、棉花开花后,未受精的子房内由于( )含量显著提高,从而促进幼铃脱落。 A.生长素 B.赤霉素 C.乙烯D、脱落酸 20、对短日照要求较严格的是陆地棉的( )品种。 A.早熟 B.中熟C、晚熟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

农作物生产技术试题第一章

农作物生产技术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 、属于喜温短日照的作物是() A小麦B油菜C甘薯D马铃薯 2、下列属于C4作物的是() A谷子B水稻C小麦D烟草 3 复种的首要条件是() A水分B热量C肥力D劳畜力 4 下列经济作物中属于嗜好类作物的是() A向日葵B橡胶C亚麻D茶叶 5 ≥10℃的日数在180-250天范围内可进行农作物() A一年一熟 B二年三熟 C一年两熟 D一年三熟 6 间套作中,每种农作物的两个边行相距的宽度为() A带宽 B间距 C种植密度 D幅宽 7 “冬小麦—夏玉米-→春甘薯”轮作的复种指数为() A 100% B 150% C 200% D 300% 8 能集约利用时间和空间,使农业增效的种植方式是() A单作 B间作 C轮作 D套作 9 下列可以一年三熟的为() A 2500-3600℃ B 3600-4000℃ C 4000-5000℃ D 5000-6500℃ 10 下列作物中耐长期连作的农作物是() A大豆B烟草C水稻D薯类作物 11 适用于一般耕地的是() A全翻垡B半翻垡C分层翻 12 下列属于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是() A大豆B水稻C高粱D谷子 13、下列作物属于纤维作物的是() A、小麦 B、亚麻 C、三叶草 D、油菜 14、下列作物不属于药用作物的是() A、三七 B、天麻 C、白术 D、可可16、玉米和小麦间作时玉米边行优势是1—4行,小麦边行劣势是1—5行,玉米最多种()行,大豆至少种()行 A、4 B、6 C、8 D、10 17、下列植物属于C3植物的有() A、小麦 B、玉米 C、高粱 D、谷子 18、下列作物中全是喜凉作物的是() A小麦棉花 B小麦油菜C玉米马铃薯 D高粱豌豆 19、荞麦是() A长日照作物 B短日照作物C定日照作物 D中性作物 20、农作物布局的原则中没有() A需求原则 B生态适应性原则C经济效益与可行性原则 D充分利用土地原则 21、农作物布局不包括一个地区对()的安排。 A欲种作物的种类 B品种C种植面积 D种植方式 22、小麦收获后种植夏大豆的复种方式是() A接茬复种 B移栽复种C套作复种 D再生复种 23、在同一块田地上,一年内前茬植物单作收获后,移栽下茬作物的种植方式属于() A、接茬复种 B、移栽复种 C、套作复种 D、再生复种 24、“春玉米→冬小麦-夏大豆”,表示的熟制是() A、一年一熟 B、一年两熟 C、一年三熟 D、两年三熟 25、“冬小麦—夏大豆→冬小麦-夏闲”表示的熟制是() A、一年一熟 B、一年两熟 C、一年三熟 D、两年三熟 26、()种植方式中,都有农作物的共生期 A单作和套作B单作和立体种植C套作和间作D单作 27、丘陵山区常见的山顶种树、山腰种果、山脚种粮的种植模式是() A立体种植B间作 C 套作D连作 29、间套作中,每种农作物的两个边行相距的宽度为() A 带宽B间距C密度 D 幅宽 29、一年一熟条件下,“大豆—小麦—玉米”三年轮换种植不同农作物的种植方式() A连作B套作C轮作D单作 二填空: 1 按农作物的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部分。 2 经济作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 我国三大粮食作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物育种学期末考试A卷

作物育种学期末考试A 卷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 卷) 2010-2011 学年第 一 学期 考试科目: 作物育种学 考试类型:(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学号 姓名 年级专业 一、 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4 分,共 20 分) 1、{轮回亲本;非轮回亲本} 2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3、{垂直抗性 ;水平抗性} 4、{顶交种 ;单交种} 5、{品种 ;品系}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空 分,共 10 分) 1、 、 、 、适应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对各种作 物品种的共同要求,是国内外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也是作物优良品种必备的基本条件。 2、根据雌雄配子来自同一植株或者不同植株,可将有性繁殖分 为 、 、 。 3、农作物品种一般具有三个基本特性,即 、 、 。 4、杂种后代选择的方法有 、 、 衍生系统法。 5、根据作物的繁殖方式、商品种子的生产方法、遗传基础、育种特点等,可将作物品种区分为 、 、 、 四种类型。

6、利用转基因技术进行作物育种的基本过程可分 为:、、、。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1、以下哪一种不属于自花授粉作物() A、水稻 B、大豆 C、小麦 D、玉米 2、以下哪种作物不属于高温短日作物() A、水稻 B、大麦 C、玉米 D、大豆 3、生产上推广利用的杂交玉米优良品种的亲本自交系是品种吗 ( ) A. 是 B. 不是 C. 可能是 D. 未知 4、以下哪种诱变剂不属于物理诱变剂() A、紫外线 B、X射线 C、太空高能粒子 D、EMS 5、二环系是从以下那些材料中选择出来的() A、自交系 B、无性系 C、杂交品种 D、常规品种 6、迄今为止自花授粉作物中利用杂种优势最为成功的作物是() A、小麦 B、马铃薯 C、水稻 D、大豆 7、在(A×B)×C的组合中,复交F1代中三个亲本的遗传物质分别为() A、1/3、1/3、1/3 B、1/4、 1/4、1/2 C、1/2、1/4、1/4 D、1/4、1/2、1/4 8.杂交后代中,分离最大和选择最为重要的世代是( )。 A.F1 B.F2 C.F3 D.F4 9.( )是育种专家育成的遗传性状稳定的品种或亲本的最初一批种子,其纯度为100%是繁育推广良种的基础种子。 A. 原原种 B.原种 C.生产用种 D.商品种子 10.杂种优势的“超显性假说”认为,杂种优势主要来自双亲有利( )间的相互 作用的结果。

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第1章第一节

课程名称:农作物生产技术课程类型:专业课 教学进程:第1章第一节学时:3 班级:1、1 教学目标: 1、了解耕作制度、种植制度、养地制度、农作物布局的概念; 2、理解农作物布局与种植结构调整的关系; 3、掌握农作物布局的概念、原则与内容。 教学重点:1、耕作制度、种植制度、养地制度、农作物布局的概念; 2、农作物布局的概念、原则与内容。 教学难点: 农作物布局与种植结构调整的关系。 农作物布局 一、耕作制度、农作物布局的概念 1、耕作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农作物种植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包括种植制度和养地制度两部分。 2、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农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总称。 3、养地制度:是指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以提高土地生产力为中心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4、农作物布局:是指在某一种植区域(田地)上,对欲种植农作物的种类、品种及种植面积所做的安排。 二、农作物布局的原则 (一)需求原则 需求原则包括自给性的需求、市场需求和国家或地方政府的需求。 (二)生态适应性原则 生态适应性是指在一定地区农作物的生物学特性与自然生态条件相适应的程度。一种农作物(或品种)只能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生长繁殖。根据农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农作物可划分为4个生态经济区,即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生态适应性原则要求在进行农作物布局设计时,首先要因地制宜,因土种植,这样可以收到节约成本、增产增效的目的。其次要趋利避害,发挥优势。

(三)经济效益与可行性原则 讲求经济效益是进行农作物合理布局的主要目标之一。 三、农作物布局的内容 (一)明确对农产品的各种需要 首先应根据生活经验和家庭人口、经济变化预测家庭的自给性需要,同时还要了解市场价格、对外贸易、交通运输、加工、贮藏及农村政策等,以了解农产品的商品性需求。 (二)查清农作物生产的环境条件 查清热量条件、水分条件、光照条件、地形地貌、土地等自然条件,还要查清当地的施肥、灌溉、劳力价格、市场行情及当时当地农业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 (三)确定适宜的农作物种类 通过明确农产品需要和当地农作物生产环境,选择在本地适应性很好或较好的农作物若干种类。对于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来说,农作物种类不宜过于单一,以免增加农作物生产的风险。 (四)确定合理的农作物配置 在确定农作物种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平衡本地区或本单位农作物生产的总体目标和规模,如考虑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的比例,春夏收作物与秋收作物的比例,主导作物与辅助作物的比例,以及粮食作物中禾谷类作物与豆类作物的比例。 (五)进行可行性鉴定 对面积较大的农作物布局,应进行可行性鉴定。鉴定内容包括:是否满足各方面需要;自然资源是否得到了合理利用和保护;经济效益是否合理;土壤肥力、肥料、水、资金、劳力是否基本平衡;加工储藏、市场、贸易交通等是否合理可行;科学技术、生产者素质能否达到要求;是否促进了农林牧、农工商的综合发展。 (六)保证生产资料供应 如果鉴定结果表明方案切实可行,那么农作物布局的过程就已完成。 四、农作物布局与种植业结构调整 (一)粮食生产立足于“总量平衡,区域优先发展” 为保证总量平衡,要实施“提高东部,开发西部,主攻中部”的区域发展战略。

2016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考试试卷

2016 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考试试卷 :号证份身:名姓:号学:构机训培 得分:阅卷老师: 一、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1993 年 7 月 2 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__________, 以法律的形式,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关于农业发展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大政方针进 一步规范化、法律化。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户以______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 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 3、新型职业农民主要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4、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补贴程序需要先向___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5、农产品定价策略有:___、____、____、声望定价策略、新品定价策略。 6、早春大棚黄瓜一般在___月中、下旬播种,秋后一般在___至___播种为宜。 7、选择农产品中间商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一要注重中间商的_____;二要看中 间商的_____;三要看中间商产品销售组合;四要分析预期合作程度。 8、农产品仓储保管的方法有:简易贮存、窖窑贮存、____、____、____。 9、日光温室辣椒苗期温度管理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 10、绿色食品标准分为两个技术等级,即________和________。 二、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分配给农民的宅基地,村民有所有权和使用权。() 2、村民委员会是乡镇下属的工作机构,负责村级事务的日常管理工作。 3、无公害农产品应定位于保障基本安全、满足大众消费。() 4、品牌农产品申请人不需要具有独立的企业法人或社团法人资格,法人注册地址不一 定非要在中国境内。() 5、农产品分销渠道可分为直销、单一环节直销型和多环节销售型三种。() 6、随着二代温室的推广,温室采光和保温性能的改进,一大茬辣椒育苗右提前到10 月上旬,元月上中旬种植, 3 月上旬开始采收。() 7、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管理机关为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但申请无公害农产品产 地认证和产品认证可以直接向所在县农业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构提出() 1

农作物生产技术全部综合

第一章耕作制度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作物属于纤维作物的是() A、小麦 B、亚麻 C、三叶草 D、油菜 2、下列作物不属于药用作物的是() A、三七 B、天麻 C、白术 D、可可 3、下列作物属于西凉短日照的作物是() A、玉米 B、小麦 C、棉花 D、马铃薯 4、下列植物属于C3植物的有() A、小麦 B、玉米 C、高粱 D、谷子 5、下列作物中全是喜凉作物的是() A小麦棉花 B小麦油菜 C玉米马铃薯 D高粱豌豆 6、荞麦是() A长日照作物 B短日照作物 C定日照作物 D中性作物 7、农作物布局的原则中没有() A需求原则 B生态适应性原则 C经济效益与可行性原则 D充分利用土地原则 8、农作物布局不包括一个地区对()的安排。 A欲种作物的种类 B品种 C种植面积 D种植方式 9、小麦收获后种植夏大豆的复种方式是() A接茬复种 B移栽复种 C套作复种 D再生复种 10、在同一块田地上,一年内前茬植物单作收获后,移栽下茬作物的种植方式属于() A、接茬复种 B、移栽复种 C、套作复种 D、再生复种 11、“春玉米→冬小麦-夏大豆”,表示的熟制是() A、一年一熟 B、一年两熟 C、一年三熟 D、两年三熟 12、“冬小麦—夏大豆→冬小麦-夏闲”表示的熟制是() A、一年一熟 B、一年两熟 C、一年三熟 D、两年三熟 13、()种植方式中,都有农作物的共生期 A单作和套作B单作和立体种植C套作和间作D单作 14、丘陵山区常见的山顶种树、山腰种果、山脚种粮的种植模式是() A立体种植B间作 C 套作D连作 15、间套作中,每种农作物的两个边行相距的宽度为() A 带宽B间距C密度 D 幅宽 16、一年一熟条件下,―大豆—小麦—玉米‖三年轮换种植不同农作物的种植方式() A连作B套作C轮作D单作 二、双选 1、下列作物属于经济作物的是() A、茶 B、棉花 C、三七 D、玉米 2、下列植物属于C3植物的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