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2010年10月公共关系学试卷及答案

自考2010年10月公共关系学试卷及答案
自考2010年10月公共关系学试卷及答案

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共关系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8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国全国公共关系协会(PRSA)成立的时间是( )

A.1978年

B.1955年

C.1948年

D.1947年

2.现代公共关系发端于( )

A.马斯洛时期

B.巴纳姆时期

C.艾维·李时期

D.爱德华·伯尼斯时期

3.从公共关系实际操作的发展历史看,公共关系的管理功能首先是作为组织的( )

A.耳目

B.修正者

C.发言人

D.反馈者

4.公共关系人员所应具有的沟通交流意识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种( )

A.协调意识

B.调查意识

C.环境意识

D.信息意识

5.组织中主要负责提出公关活动目标、计划和方案,设计公共关系项目的专职人员是()

A.分析人员

B.技术人员

C.传播人员

D.计划人员

6.在公共关系学中,组织的总体特征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称为()

A.关系

B.舆论

C.形象

D.观念

7.各种党派团体、职业团体、群众社团组织、宗教组织等都属于( )

A.互益性组织

B.营利性组织

C.服务性组织

D.公益性组织

8.被筛选出来的能成为公共关系工作的中心对象称为( )

A.目标公众

B.外部公众

C.组织公众

D.内部公众

9.“刻板印象”又称为( )

A.首因效应

B.近因作用

C.晕轮效应

D.定型作用

10.廉政建设、社会治安在舆论对象中属于( )

A.社会事件

B.社会问题

C.社会冲突

D.社会运动

11.当组织“臭名远扬”时,组织的实际形象状态为( )

A.高知名度/高美誉度

B.高美誉度/低知名度

C.低知名度/低美誉度

D.低美誉度/高知名度

12.下列选项属于公共关系管理过程中环境因素的是( )

A.印刷媒介

B.组织的机构设置

C.公众对象

D.工作方法选择

13.“意见领袖”这一重要概念来源于( )

A.两级传播论

B.“3S”论

第 1 页 (共 5 页)

山东自考10月专业考试科目一览表

山东自考10月专业考试科目一览表

山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10月份考试专业科目一览表 代码专业名称类别 时间 主考院校10月22日10月23日 8:30-11:00 14:00-16:30 8:30-11:00 14:00-16:30 0 5 金融专00075证券投资与管理00065国民经济统 计概论 00055企业会计学 00043经济法概论 (财) 山东经济学院 00066货币银行学 03707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概论 04729大学语文 0 9 国际贸易专00088基础英语00076国际金融00090国际贸易实务 (一) 00092中国对外贸 易 烟台大学03707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概论 04729大学语文 020201 工商企业管 理 专 00147人力资源管理 (一) 00065国民经济统 计概论 00055企业会计学 00043经济法概论 (财) 山东省广播电视 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00148国际企业管 理 03707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概论 04729大学语文 020203 会计专00067财务管理学00065国民经济统 计概论 00070政府与事业单 位会计 00043经济法概论 (财) 山东经济学院 00156成本会计 03707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概论 04729大学语文 020207 市场营销专00065国民经济统 计概论 00182公共关系学 00043经济法概论 (财) 山东大学 00853广告学(二) 03707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概论 04729大学语文 020211 饭店管理专 00199中外民俗 00189旅游与饭店 会计 00182公共关系学 00202饭店前厅与 客房管理 山东大学00201饭店餐饮管理 03707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与答案

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 (课程代码:0370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称为()A.理想B.信念 C.世界观D.价值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着内在的关系,它们是() A.阶段性理想与最终理想的关系 B.少数人的理想与多数人的理想的关系 C.生活领域的理想与职业领域的理想的关系D.社会领域的理想与道德领域的理想的关系3.当发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不加分析地全盘认同当下的现实,而对理想失去信心和热情,说什么“告别理想”、“躲避崇高”。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属于() A.以理想来否定现实 B.以现实来否定理想 C.以主观来否定客观 D.以过去来否定现在 4.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任务,这一任务反映到爱国主义的内容上,就是特定时代条件下爱国主义的主题。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A.维护世界和平 B.救亡图存,抵御外侮 C.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D.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团结统一B.爱好和平 C.爱国主义D.国际主义 6.从马克思提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到列宁提出的“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再到毛泽 东精辟概括的“为人民服务”,都是建立在() A.个人史观基础之上的 B.英雄史观基础之上的 C.唯物史观基础之上的 D.唯心史观基础之上的 7.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称为() A.人生观B.人生目的 C.人生态度D.人生价值 8.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称为() A.自我价值B.社会价值 C.经济价值D.文化价值 9.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丰富源泉。古代先贤主张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礼之用,和为贵”等,可以概括为() A.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 B.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 C.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 D.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 10.道德建设的核心,体现并决定着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以德治国B.党的领导 C.集体主义D.为人民服务 11.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下列关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为了个人利益可以牺牲集体利益 B.重视个人的正当利益和自觉创造精神 C.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不会发生矛盾 D.集体主义是对个人的压制和对个性的束缚 12.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 A.环境道德的主要内容 B.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C.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D.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 13.无论从事什么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中都应该 1

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高等数学(工本)自考试题

第 1 页 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高等数学(工本)自考试题 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三角形的以下性质中是仿射性质的是( ) A.垂心 B.重心 C.内心 D.外心 2.以下四条直线中所含的无穷远点与其他三条不同的是( ) A. x y x y 121 )1(2+= ++ B.11 )(2=++x x y C.x +2y =0 D.过点(1,3),(3,2)的直线 3.已知A ,B ,C ,D 四点是调和点列,任意调整它们次序后所得交比不会出现的是( ) A.1 B.2 C.-1 D. 2 1 4.椭圆型射影对应的自对应元素是( ) A.两个互异的实元素 B.两个互异的虚元素 C.两个重合的实元素 D.两个重合的虚元素 5.唯一决定一条二阶曲线需无三点共线的( ) A.3点 B.4点 C.5点 D.6点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6.两点-3u 1+u 2+2u 3=0,2u 1-u 2+3u 3=0连线的坐标是_________. 7.若对合a μμ′+b (μ+μ′)+c =0是椭圆型的,则系数满足_________. 8.完全四线形的每一条对角线上有一组调和点列,即这直线上的两个顶点和_________. 9.椭圆上四定点与其上任意第五点所联四直线的交比为_________. 10.平面上任一圆通过的两个固定点称为___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1.求使三点A (0,0),B (1,1),C (1,-1)变到三点A ′(1,1),B ′(3,1),C (1,-1)的仿射变换. 12.已知平面上有点A (2,1),B (4,2),C (6,-3),D (-3,2),E (-5,1),求A (BC ,DE ).

2015年10月自考00182公共关系学试题及答案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公共关系学试卷 (课程代码00182)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公共关系作为一门学科,最早产生于(B) A.英国 B.美国C.德国D.法国 2.被称为公共关系理论发展史的“第一个里程碑”的专著是(C) A.《公共关系学》 B.《有效的公共关系》 C.《公众舆论的形成》 D.《原则宣言》 3.在美国,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的著作是(D) A.《公共关系学》 B.《原则宣言》 C.《公众舆论的形成》 D.《有效的公共关系》 4.公共关系意识的核心是(A) A.形象意识 B.互惠意识C.沟通意识 D.服务意识 5.下列属于稳定公众的是(C) A.招生时节的家长 B.足球场闹事的球迷 C.社区居民 D.“广交会”的来宾 6.社会组织目标公众中最具有权威性的是(C) A.媒介公众 B.社区公众C.顾客公众 D.政府公众 7.固定的僵化印象对人的知觉的影响称为(C)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定型作用 D.晕轮效应 8.马斯洛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B ) A.生理的需要 B.自我实现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社交的需要 9.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传播理论是(A) A.两级传播论 B.“5W”模式 C.受众选择“3S”论 D.议题设置论 10.从费用程度看,财力、精力花费最少,使用最方便的传媒是(C) A.报纸 B.因特网 C.广播 D.杂志 11.“把关人”概念的提出者是( D ) A.杰夫金斯 B.拉斯韦尔 C.麦库姆斯 D.卢因 12.展销会属于(C) A.征询型公共关系B.社会活动型公共关系 C.宣传型公共关系 D.交际型公共关系 13.新闻稿结构中最常见的是(A) A.倒金字塔结构 B.金字塔结构 C.并列结构 D.顺式结构 14.整合营销的最高阶段是(D) A.基于消费者的整合 B.协调的整合 C.形象的整合 D.关系管理的整合 15.从海外广告的发展历史来看,广告已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即(B) A.广告分离期 B.整合传播期 C.传播分离期 D.全面服务期 16.广告策划的基础是(A) A.市场调查 B.广告定位 C.广告创意 D.广告媒介安排 17.使用非广告的传播形式提示消费者进行广告回忆,以提高消费者对广告信息的记忆质量,这一整合营销传播的方法是(B) A.同一外观法 B.主题线方法 C.供应面的策划方法 D.特设会议的方法 18.下列选项,属于组织外在形象的是(C) A.组织目标 B.组织风气 C.典礼仪式 D.组织精神 19.组织识别系统的核心与原动力是(D) A.制度识别系统 B.行为识别系统 C.视觉识别系统 D.理念识别系统 20.焦点事件理论的提出者是(A) A.伯克兰 B.格鲁尼格 C.班尼特 D.芬克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1.按经营方式,公共关系公司可划分为(AB ) A.合作型公司B.独立型公司 C.专项业务服务公司 D.专门业务服务公司 E.综合服务咨询公司22.根据关系的稳定程度,公众可划分为(BCD)

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学试题带答案

2016年4月自学考试00182公共关系学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公共关系职业化时期的代表人物是()。 【选项】 A.艾维·李 B.爱德华·伯尼斯 C.巴纳姆 D.詹姆斯·格鲁尼格 【答案】A 【解析】公共关系的历史与发展:1.古代时期——公共关系思想的萌芽;2.巴纳姆时期——神话与欺骗(发端时期); 3.艾维·李时期——公共关系职业化; 4.爱德华·伯尼斯时期——公共关系学科化; 5.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发展:1987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国公共关系协会;1991年成立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 2.被称为公共关系发展史上“第一个里程碑”的专著是()。 A.《公众舆论的形成》 B.《公共关系学》 C.《修辞学》 D.《高卢战记》 【答案】A 【解析】1923年美国人爱德华·伯尼斯出版了被称为公共关系理论发展史的“第一个里程碑”的专著——《公众舆论的形成》。爱德华·伯尼斯的主要贡献就在于,他把公共关系学理论从新闻传播领域中分离出来,并对公共关系的原理与方法进行较系统的研究,使之系统化、完整化,最终成为一门独立完整的新兴学科。 3.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成立的时间是()。 A.1985年 B.1986年 C.1987年 D.1989年 【答案】B 【解析】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是1986年11月在中国率先成立的第一家公关协会,拥有外企、三资、民营企业等200余个会员单位和众多个人会员。原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毛经权教授任会长,原上海市市长汪道涵先生任名誉会长。上海和海外一些著名人士担任了名誉会长、副会长和荣誉顾问。理事会的组成人员大都是企业首脑、学术精英、政府官员和媒介领导。 4.从管理作用上看,公共关系部门在组织中扮演的角色是()。 A.领导角色 B.中介角色 C.监督角色 D.核心角色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公共关系部门的地位。从管理作用上看,公共关系部门在组织总体中扮演一种“边缘”、“中介”的角色。

10月自考《幼儿园课程》内部资料

2011年10月自考《幼儿园课程》内部资料白皮书题库 单项选择题 1.1.在几种有代表性的课程概念中,“理论上很吸引人,实践上却很难实行”的是哪一种(B) A.课程即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B.课程即儿童在校获得的学习经验 C.课程即教学计划D.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 1.2.从某种意义来说,课程的“再设计”过程是指(D) A.课程目标B.课程内容与组织C.课程评价D.课程实施 1.3.在以下几种课程概念中,哪一种有利于课程的科学化和标准化(A) A.目标说B.行动说C.教材说D.计划说 1.4.“经验”中心课程过于忽视(A) A.系统知识的学习B.生活中有价值的内容C.学生的兴趣和需要D.学生的主体性活动 1.5.幼儿园课程基本以(C)为主要形式。A.隐性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分科课程 1.6.幼儿园课程不具有哪种属性(C)A.基础性B.适宜发展性C.义务性D.非义务性 1.7.制约幼儿园课程任何一个结构要素的核心因素是(D) A.社会因素和人类知识B.儿童发展的社会方向性C.幼儿的自发活动和自由兴趣D.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1.8.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特点(A)A.启蒙性B.游戏性C.潜在性D.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 2.1.1.(D)是幼儿园课程的“指南针”和方向盘。A.课程设计B.课程组织方式C.课程评价D课程目标 2.1.2.对教育目标体系中三大来源的信息进行“价值性筛选”时的过滤网和调节器是(C)

A.教育哲学和知识论B.心理学和社会学C.教育哲学和学习心理学D.心理学和知识论2.1.3.确定教育活动目标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A) A.发掘课程内容本身价值并使之与上位目标保持一致B.使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符合各原则C.教育活动目标要尽量具体明确D.教育活动目标要切实可行 2.1.4.月计划是(B)A.年龄阶段目标B.单元目标C.教育活动目标D.邻域目标 2.2.1.(B)被比作课程的心脏,是课程生命活力的源泉。A.目标B.内容C.实施D.评价2.2.2.根据发展适宜性原则,课程内容的难度水平应处在幼儿的(B) A.现实发展水平上B.最近发展区C.自发经验上D.理想的发展区 2.2.3.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要考虑幼儿的兴趣,具体做法有(D) A.排除一切儿童不感兴趣的内容B.选择一切儿童感兴趣的内容 C.选择必要的课程内容D.将必要的课程内容“转化”为幼儿的兴趣 2.2.4.课程内容的均衡是指(A) A.构成课程内容的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要适当B.构成课程内容的各个部分要平均分配C.课程内容中某些部分要突出D.幼儿现实缺乏但理想的发展又必需的品质要求先发展 2.3.1.(C)课程是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组织形式的代表。 A.学科课程B.综合课程C.核心课程D.活动课程 2.3.2.(A)课程是以儿童为中心的组织形式的代表。 A.活动课程B.综合课程C.核心课程D.广域课程 2.3.3.幼儿园教育途径不包括(D)

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 课程代码:0370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侵略军是() A.日本侵略军 B.俄国侵略军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2.1895年签订的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3.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A.俄国 B.日本 C.美国 D.德国 4.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魏源 B.林则徐 C.龚自珍 D.洪仁玕 5.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时所确定的机关刊物是() A.《民报》 B.《新民丛报》 C.《时务报》 D.《万国公报》 6.1904年至1905年,为了争夺在华利益而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A.美国与俄国 B.美国与英国 C.英国与日本 D.日本与俄国 7.我国的科举制度正式废除于() A.1905年 B.1906年 C.1907年 D.1908年 8.1911年4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黄兴带领下举行了() A.惠州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护国战争 D.护法战争 9.在1911年爆发的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 A.四川 B.湖南 C.广东 D.湖北 10.1914年7月,孙中山在东京正式成立了()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中华革命党 D.中国国民党

2018年4月自考《公共关系学》真题(完整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8年4月自考《公共关系学》真题(完整试卷)含答案 解析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侧重从公共关系的传播属性来理解公共关系的学者是()。 A.雷克斯·哈罗 B.弗兰克·杰夫金斯 C.詹姆斯·格鲁尼格 D.蔡尔滋 【答案】B 【解析】传播论侧重于公共关系的传播属性。比如:弗兰克·杰夫金斯认为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为了达到与它的公众之间的相互了解的确定目标,而有计划地采用一切内向和外向的传播沟通方式的总和。 【考点】公共关系概论——公共关系的含义 2,公关意识的核心是()。 A.形象意识 B.沟通意识 C.互惠意识 D.创新意识 【答案】A 【解析】形象意识是公关意识的核心。 【考点】公共关系组织与人员——公共关系人员 3,中国公关职业获得国家有关部门认可的标志是()。 A.国家职业资格工作委员会公关专业委员会的成立 B.全国公关职业审定委员会的成立 C.公关职业道德准则的出台 D.公关协会的成立 【答案】A 【解析】国家职业资格工作委员会公关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说明我国公共关系已得到国家有关部门认可。 【考点】公共关系组织与人员——公共关系人员 4,“把关人”概念出自()。 A.《原则宣言》 B.《公共舆论的形成》 C.《第五项修炼》 D.《群体生活的渠道》 【答案】D

【解析】“把关人”概念原出于德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在1947年所写的《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 【考点】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媒介——公共关系传播模式 5,提出“两级传播论”的学者是()。 A.弗鲁姆 B.阿基里斯 C.拉扎斯菲尔德 D.林德布鲁姆 【答案】C 【解析】“两级传播论”是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这是一种大众传播的强效果论观点。 【考点】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媒介——公共关系传播模式 6,通才式的公关人才可视为()。 A.咨询型人才 B.领导型人才 C.智囊型人才 D.辅助型人才 【答案】B 【解析】通才式的公关人才可视为领导型人才。 【考点】公共关系组织与人员——公共关系人员 7,影响受传者选择性理解的心理因素包括()。 A.知识、地位、动机 B.动机、认知、兴趣 C.情感、性格、气质 D.需要、态度、情绪 【答案】D 【解析】影响受传者的选择性理解的心理因素包括需要、态度和情绪三个方面。(1)需要。信息受传者对于一条信息的理解往往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2)态度。态度表现为对事物的肯定或否定、赞美或批评、爱好或厌恶等心理倾向。(3)情绪。情绪指那种与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相联系的内心体验。 【考点】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媒介——受众选择“3S”论 8,将展览会分为单一商品展览会和混合商品展览会的标准是()。 A.展会性质 B.展览场地 C.展品种类 D.展出规模 【答案】C 【解析】从展出商品的种类来看,有单一商品展览会和混合商品展览会。从展会的性质来看,有宣传展览会和贸易展览会。从展览的场地来看,有室内展览会和露天展览会。从展览的规模来看,有大型的综合展览会、中型展览会、小型展览会和袖珍展览。 【考点】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展览活动

全国2010年10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试题

全国2010年10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37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 ) A.配第、斯密、李嘉图 B.拉美特利、爱尔维修、狄德罗 C.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 D.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2.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 ) A.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 B.社会历史是人们自觉活动的结果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杰出人物在社会历史上有重要作用 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 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可能和现实的关系 4.下列各项比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是( )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5.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是( ) A.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B.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的原理 C.肯定和否定辩证关系的原理 D.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6.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根本途径是( ) A.学习书本知识 B.进行社会调查 C.参加社会实践 D.研究实际情况 7.“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这是一种( ) A.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 C.旧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 B.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C.感觉—知觉—表象 D.概念—判断—推理 9.与理性认识相比较,感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形象性,另一个是( ) A.能动性 B.间接性 C.客观性 D.直接性 10.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因为( ) A.真理就是客观规律,与人的阶级地位无关 第 1 页

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学试题答案完整版

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学试 题答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2015年10月自学考试00182公共关系学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题干】公共关系作为一门学科,最早产生于()。 【选项】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答案】B 【解析】公共关系职业化的发展,促进了公共关系由简单零碎的活动上升为较系统完整的专业活动,并逐渐形成了公共关系的原则与方法,使公共关系自立于学科之林,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条件已经成熟。美国学者爱德华·伯尼斯就是公共关系学科化的一名棋手。 2.【题干】被称为公共关系理论发展史的“第一个里程碑”的专着是()。 【选项】 A.《公共关系学》 B.《有效的公共关系》 C.《公众舆论的形成》 D.《原则宣言》 【答案】C 【解析】1923年美国人爱德华·伯尼斯出版了被称为公共关系理论发展史的“第一个里程碑”的专着——《公众舆论的形成》。爱德华·伯尼斯的主要贡献就在于,他把公共关系学理论从新闻传播领域中分离出来,并对公共关系的原理与方法进行较系统的研究,使之系统化、完整化,最终成为一门独立完整的新兴学科。 3.【题干】在美国,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的着作是()。 【选项】 A.《公共关系学》 B.《原则宣言》 C.《公众舆论的形成》 D.《有效的公共关系》 【答案】D 【解析】1952年,美国的卡特利普和森特出版了权威性的公共关系专着《有效的公共关系》,论述了“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在公共关系的目标上将组织和公众的利益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方法上坚持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与沟通。此书在美国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4.【题干】公共关系意识的核心是()。 【选项】 A.形象意识 B.互惠意识 C.沟通意识 D.服务意识 【答案】A 【解析】形象意识是公共关系意识的核心。在公共关系思想中,最重要的是珍惜信誉、重视形象的思想。现代企业都十分重视自己的形象。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一个企业的无形资产和无价之宝。

2018年10月自考00467课程与教学论试卷及答案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课程与教学论试卷 (课程代码00467)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奠基者、开创者是 A.博比特 B.查特斯 C.泰勒 D.泰罗 2.被誉为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著作是 A.《课程》 B.《课程编制的原理》 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D.《儿童与课程》 3.从本质上看,实践眭课程的深层价值追求是 A.技术兴趣 B.解放兴趣 C.实践兴趣 D.价值兴趣 4.理论化、系统化教学论的创立者是 A.夸美纽斯 B.卢梭 C.裴斯泰洛齐 D.拉特克 5.法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撰写的教育小说是 A.《爱弥儿》 B.《窗边的小豆豆》 C.《夏洛的网》 D.《教育漫话》 6.提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裴斯泰洛齐 C.赫尔巴特 D.罗杰斯 7.斯腾豪斯提出的课程开发模式是 A.目标模式 B.审议模式 C.过程模式 D.工作模式 8.儿童在熟悉“萝卜”、“菠菜”、“西红柿”等概念以后再来掌握“蔬菜”这一概念,这种学习是奥苏伯尔所提出的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发现学习 9.奥苏伯尔认为影响学习的成就动机中,推动学生学习的最重要、最稳定的动机是 A.成功驱力 B.自我提高驱力 C.附属驱力 D.认知驱力 10.以下不属于范例教学中“范例”的基本特征是 A.主导性 B.基本性 C.基础性 D. 范例性 11.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是 A.最近发展区 B.活动发展区 C.接近发展区 D.可能发展区‘12.“解释《失乐园》的意义,考察与欣赏《老人与海》的重要意义”,这样的教学目标属于 A.生成性目标 B.普遍性目标 C.行为目标. D.表现陛目标 13.课程开发以学习者的需要为基点、强调学习者需要的优先性,此种课程观是

2010年10月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与答案

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 (课程代码:0370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称为() A.理想B.信念 C.世界观D.价值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着内在的关系,它们是() A.阶段性理想与最终理想的关系 B.少数人的理想与多数人的理想的关系 C.生活领域的理想与职业领域的理想的关系 D.社会领域的理想与道德领域的理想的关系 3.当发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不加分析地全盘认同当下的现实,而对理想失去信心和热情,说什么“告别理想”、“躲避崇高”。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属于() A.以理想来否定现实 B.以现实来否定理想 C.以主观来否定客观 D.以过去来否定现在 4.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任务,这一任务反映到爱国主义的内容上,就是特定时代条件下爱国主义的主题。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维护世界和平 B.救亡图存,抵御外侮 C.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D.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团结统一B.爱好和平 C.爱国主义D.国际主义 6.从马克思提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到列宁提出的“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再到毛泽东精辟概括的“为人民服务”,都是建立在() A.个人史观基础之上的 B.英雄史观基础之上的 C.唯物史观基础之上的 D.唯心史观基础之上的 7.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称为() A.人生观B.人生目的 C.人生态度D.人生价值 8.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称为() A.自我价值B.社会价值 C.经济价值D.文化价值

公共关系学自考模拟试卷及答案

公共关系模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 本大题共 30小题,每小题 l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 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国学者卡特利普和森特认为公关是一种 A. 管理功能 B ?传播职能 C. 一门艺术 D ?形象职能 将追求平等和双赢作为处理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而形成的公关观念, ) A.协调观念 B .互惠观念 C .传播观念 D .服务观念 3.公共关系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思想和活动,其源头并不在古代,而是近代的 ( ) A.中国 B .美国 C.英国 D .德国 4.现代公共关系发展史上的第一本公共关系专著是 ( ) A.《公共关系学》 B .《舆论》 C.《有效公共关系》 D .《公众舆论的形成》 5.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这是公共关系产生的 ( ) A.文化条件 B .历史条件 C.政治条件 D .经济条件 6.影响产品形象最关键的因素是 ( ) 8.公共关系意识的核心是 2.在公共关系中, 般称为 ( A.产品价格 C.产品质量。 7.论题处理又称作 A.问题管理 C.环境管理 B .产品包装 D .产品性能 ( ) B .危机处理 D .协调关系

A.服务公众的意识 B ?塑造形象的意识 C.真诚互惠的意识 D ?沟通交流的意识 9?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公关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心理素质,其中最基本的是() A. 从众心理.即与大众的想法要保持一致 B. 自信心理,即从事公关工作时保持自信心 C. 热情心理,热爱公共关系,可以投入工作 D. 开放心理,具有现代的开放意识、竞争意识 10. 公共关系传播工作的生命线是() A.保密 B .公正 C.负责 D .真实 11. 工商企业、金融机构、旅游服务业等组织属于() A.互益性组织 B .营利性组织 C.服务性组织 D .公益性组织 12. 社区关系也可称作区域关系、地方关系和() A.环境关系 B .组织关系 C.团体关系 D .睦邻关系 13. 关系到组织生死存亡,决定组织成败的那部分公众对象是() A.个体公众 B .组织公众 C.首要公众 D .次要公众 14. 在一定条件下,多种需要中会有一种最为迫切、起主要支配作用的需要, 即() A.自尊需要 B .胜任需要 C.成就需要 D .优势需要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幼儿园课程真题及答案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幼儿园课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按照幼儿在不同区域内所进行的活动的性质,可将区域划分为探索性区域、表现性区域和A A.运动性区域B.静态性区域C.材料性区域D.益智性区域 2.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的来源之一是D A.对教材的研究B.对幼儿园环境的研究 C.对教师的研究D.对学科知识的研究 3.幼儿、教师、家长及相关人员都是幼JLN学习环境的创设者,都应参与幼儿园学习环境的创设。这是指幼儿园环境创设的A A.参与性要求B.家园互动性要求C.适宜性要求D.丰富性要求 4.瑞吉欧的项目活动是C A.以集体的形式展开的 B.以教师的主导活动展开的 C.以小组的形式展开的D.以幼儿的个体活动形式展开的 5.华德福幼儿课程注重为幼儿提供合适的物质环境,强调榜样和模仿的作用,强调合理安排饮食和A A.唱歌、游戏等活动B.教学、绘画等活动C.家园互动等活动D.阅读、聊天等活动6.提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这一“活教育”的方法论的是D A.张雪门B.张宗麟C.杜威D.陈鹤琴 7.教师和幼儿既是课程评价的“对象”,又是B A.评价的“客体”B.评价的“主体”C.评价的“指导者”D.评价标准的“制定者”

8.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之一是D A.社会实践活动B.家庭生活C.教师科研活动D.家园合作 9.学期计划是教师对一个学期教育工作的总体安排,其内容除了班级日常教育工作安排之外,还包括家长工作和A A.环境创设计划B.总体计划C.年龄阶段计划D.课程计划 10.幼儿的基本活动类型包括生活、学习和B A.制作B.交往C.劳动D.研究 11.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功能包括课程诊断、课程比较和C A.功能的判断 B.问题的判断C.成效的判断D.数据的测量 12.蒙台梭利认为,课程方案中最重要的、也最有特色的教育内容是C A.语言教育B.艺术教育C.感觉教育D.数学教育 13.在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中,教师扮演的多种角色之一是倾听者和B A.教授者B.观察者C.主导者D.实践者 14.瑞吉欧教育体系认为儿童的学习是一种以相互关系为基础的C A.自主建构过程B.经验概括过程C.社会建构过程D.行为建构过程15.幼儿园活动区域投放材料时应该注意材料的D A.表现性B.运动性C.美观性D.丰富性 16.区域设置的行动性原则是指活动区域的内容必须能够满足幼儿的摆弄、操作、探究、实验、创作、表演的需要,支持幼儿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A A.建构经验 B.建构概念C.建构思维方式D.建构行为习惯 17.学科活动设计中活动目标的合理性是指活动目标应该具体、可操作、可检验,目标要适合幼儿的C

全国2010年10月自学考试00319《行政组织理论》历年真题及答案

全国2010年10月自学考试行政组织理论试卷 课程代码:0031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元朝的行省,其派出者是( D ) 2-41 A.尚书省 B.尚衣省 C.门下省 D.中书省 2.主张在组织中保持比较小的管理幅度的人是( D ) 3-61 A.泰勒 B.孟德斯鸠 C.卢梭 D.法约尔 3.巴纳德认为,权威来自( C ) 3-66 A.强制 B.灌输 C.接受 D.服从 4.邓小平认为,行政组织改革的内容首先是( C ) 4-106 A.机构改革 B.提高效率 C.党政分开 D.政企分开 5.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属于公务员的是( A )4-110(教材上无标准答案) A.部机关党委书记 B.高校党委书记 C.企业党委书记 D.社区党委书记 6.农业部关于提高粮食总产量的目标属于行政组织的( A ) 5-120 A.纵向目标 B.横向目标 C.政治目标 D.社会目标 7.目标综合法的制定方法是( B ) 5-137 A.自上而下 B.自下而上 C.上下结合 D.上下协调 8.最能体现线性思维方式的是( C ) 5-137 A.目标分解法 B.环境适应法 C.资源规划法 D.目标滚动法 9.行为科学研究表明,群团的规模大小与群团内聚力的强弱( B ) 9-242 A.成正比关系 B.成反比关系 C.没有显著关系 D.不固定关系 10.政府为部分群众提供经济适用房的行为,属于( A ) 5-126 A.社会正义供给制度 B.行政组织商业性经营 C.宏观经济调控 D.政府采购 11.雅典全盛时期国家权力组织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D ) 2-25

2018年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学》试题及答案 一、写出你认为最重要的5个名词并解释其含义:(每小题3分,共15分) 1.公共关系:所谓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运用有效的传播手段,使自身适应公众的需要,并使公众也适应组织发展需要的一种思想、政策和管理职能。 2.公共关系调查:公共关系调查是指社会组织通过运用科学方法,搜集公众对组织主体的评价资料,进而对主体公共关系状态进行客观分析的一种公共关系实务活动 3.防御型公关:防御型公关是指社会组织公共关系可能出现不协调,或者已经出现了不协调,为了防患于未然,组织提前采取或及时采取的以防为主的措施。 4.员工关系:员工关系是指在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人事关系,其具体对象包括全体职员、工人、管理干部。 5.理念识别系统:理念识别系统是指企业经营过程中实际形成的经营理念、经营信条、经营战略、企业使命、企业目标、企业精神、企业哲学、企业文化、企业性格和座右铭的一体化。 二、请对文字教材的其中一章,写出复习小结。(15分) 第五章公共关系工作程序复习小结:本章介绍了公共关系四步工作法。第一步是公共关系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社会环境、公众及组织自身的形象。调查方法包括文献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抽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第二步是公共关系策划。公共关系战略设计主要

指组织整体形象的设计,包括形象设计的原则与步骤。公共关系活动的战术安排指具体策划实现战略目标的具体活动。包括选择公众、公关模式、公关策略、编制预算、确定时间等方面的内容。第三步是公共关系活动的实施,公关活动以传播为主,首先要善于选择传播渠道,使公关活动能够对准目标公众。其次是选择传播内容,以便提高公关活动的传播效果。最后是了解在传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传播障碍,并掌握排除障碍的技巧。第四步是公共关系评估,包括评估公关效果的意义、内容及其方法。 三、针对本课程的学习,写出—篇400宇以上的学习心得,谈一谈你的收获。(20分)答:学习公共关系学的现实意义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认识:(1)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对外开放需要加强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双沟通,尤其是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一方面要了解世界,一方面向世界传播自己;对外开放使形象管理的问题日益突出,需要树立公关意识和加强公关管理;对外开放需要按国际惯例办事,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 ),学习和运用公共关系有利于完善和规范组织的行为。(2)适应体制改革的需要,体制改革促进了横向联系的发展,使组织的社会关系日益复杂,给组织的关系状态(社会关系和舆论)和行为方式带来了新的变化,因此需要应用公共关系加强组织的社会沟通和社会协调。(3)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带来了大范围的分工协作关系和激烈和市场竞争关系,企业组织需要运用公共关系来拓展合作关系,加强竞争能力,树立组织及其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适应现代信息

2010年10月全国自考妇产科护理学(一)真题及答案

2010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 妇产科护理学(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关于宫颈刮片检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检查前24小时内禁止阴道冲洗 B.检查前12小时内禁止性生活 C.对幼女取标本时,应先冲洗阴道 D.涂片取制10分钟晾干后固定 2.晚期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中,不恰当的处理方法是(D) A.加强会阴护理 B.密切观察阴道出血量 C.阴道排出物应保留并送病理检查 D.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绝对卧床休息4周 3.关于骨产道,下列描述正确的是(D) A.骨盆入口平面横径短,前后径长 B.中骨盆重要的测量径线是对角径 C.骨盆出口横径小于8cm为出口狭窄 D.均小骨盆为各径线均小于正常值2cm或以上 4.王女士,46岁,近3个月来潮热、出汗明显,月经周期延长,经量减少。目前出现阵发性心动过速,最可能的原因是(D)

A.劳累 B.冠心病 C.心功能异常 D.卵巢功能减退 5.胎盘是胎儿与母体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器官,是胚胎与母体组织的结合体,其中属于胎儿部分的是(B) A.羊膜和底蜕膜 B.羊膜和叶状绒毛膜 C.叶状绒毛膜和底蜕膜 D.滑泽绒毛膜和底蜕膜 6.胎儿卵圆孔位于(A) A.左心房和右心房之间 B.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 C.左心室和右心室之间 D.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 7.正常恶露的特点是(A) A.有血腥味,无臭味 B.白色、有臭味 C.有血腥味,有臭味 D.白色、无味 8.关于枕左前位的分娩机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B) A.胎头以枕下前囟径衔接于骨盆入口

公共关系学自学考试题

全国200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共关系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8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公共关系的主体是( ) A.组织 B.传播 C.公众 D.个人 2.下列思想家中,被后人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是( ) A.马斯洛 B.艾维·李 C.韦伯 D.伯尼斯 3.被称为广告发展全新阶段的是( ) A.全面服务期 B.传播分离期 C.广告分离期 D.整合传播期 4.1923年出版的被称为公共关系理论发展史的“第一个里程碑”的专著是( ) A.《公众舆论的形成》 B.《公共关系学》 C.《有效的公共关系》 D.《舆论》 5.创办我国第一个公共关系本科专业的高校是( ) A.复旦大学 B.北京大学 C.中山大学 D.南京大学 6.适用于组织的开创阶段,以及某项事业或产品服务初创、问世阶段的公共关系行为模式是( ) A.建设型公关 B.维系型公关 C.防御型公关 D.进攻型公关 7.传播沟通对象中,最具社会权威性的对象是( ) A.顾客公众 B.媒介公众 C.政府公众 D.社区公众 8.对公共关系下定义时,强调公共关系是一种公众性、社会性的关系或活动的是( ) A.管理说 B.传播说 C.咨询说 D.关系说 9.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传播模式是( ) A.5W模式 B.把关人理论 C.两级传播模式 D.受众选择“3S”论 10.我国政府公关工作所奉行的首要原则是( ) A.真实公开原则 B.公众利益至上原则 C.科学指导原则 D.整体统一原则

2018年4月自考00182公共关系学试题及答案解释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公共关系学试卷(课程代码00182)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贫,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侧重从公共关系的传播属性来理解公共关系的学者是 A. 雷克斯·哈罗 B.弗兰克·杰夫金斯 C.詹姆斯·格鲁尼格 D.蔡尔滋 2.公关意识的核心是 A.形象意识 B.沟通意识 C.互惠意识 D.创新意识 3.中国公关职业获得国家有关部门认可的标志是 A. 国家职业资格工作委员会公关专业委员会的成立 B.全国公关职业审定委员会的成立C.公关职业道德准则的出台 D.公关协会的成立 4.“把关人”概念出自 A.《原则宣言》 B.《公共舆论的形成》 C.《第五项修炼》 D.《群体生活的渠道》5.提出“两级传播论”的学者是 A.弗鲁姆 B.阿基里斯 C.拉扎斯菲尔德 D.林德布鲁姆 6.通才式的公关人才可视为 A.咨询型人才 B.领导型人才 C.智囊型人才 D.辅助型人才 7.影响受传者选择性理解的心理因素包括 A.知识、地位、动机 B.动机、认知、兴趣 C.情感、性格、气质 D.需要、态度、情绪8.将展览会分为单一商品展览会和混合商品展览会的标准是 A. 展会性质 B.展览场地 C.展品种类 D.展出规模 9.聋哑人的手语属于 A.标记语言 B.行动语言 C.物体语言 D.口头语言 10.从全局的高度,用有限的经费对媒体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利用,以取得最佳信息传 播效果的过程称为 A.媒体选择 B.媒体合作 C.媒体组合 D.媒体规划 11.把有限的广告费用集中投入到某一特定媒体的方法为 A.异质化媒体组合 B.差异化媒体组合 C.分散型媒体组合 D. 集中型媒体组合12.承载、复制并传递信息的物理形式是 A.公众 B.动机 C.需要 D.媒介 13.传播媒介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