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就是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

茶艺就是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
茶艺就是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

茶艺就是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

。其中又以泡茶的技艺为主体,因为只有泡好茶之后才谈得上品茶。泡茶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技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便成为一门艺术。因此不但要科学地泡好茶,还要艺术地泡好茶。品茶主要是欣赏茶的色香味形,也包括观赏泡茶程式以及欣赏茶具,环境和音乐、服饰之美等等。在操作茶艺过程中所追求和体现出来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风尚,就是茶道。经常和人生处世哲学结合起来,成为茶人们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要求。中国古代也称作茶德,如唐代刘贞亮的《茶十德》。中国唐代诗人皎然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中写到“孰知茶道全尔真”。首次提出“茶道”的概念。但是陆羽《茶经》中没有接受这个概念,着重阐述的是煮茶的技艺。宋代的茶书也没有出现“茶道”一词。只有明代张源《茶录》提到“茶道”:“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茶道尽矣。”仅仅是技术要求,并无品茗悟道等精神层面的东西,与我们今天所谈的茶道并不一样。明清以后的茶书也同样没有出现“茶道”一词,中国古代也没有专门谈论茶道的著作和文章。可见中国古代茶人们在茶事活动中,虽然蕴含茶道精神(如陆羽《茶经》中的“精行俭德”;宋徽宗《大观茶论》中的“祛襟涤滞,致清导和”、“中淡闲洁,韵高致静”等。)但是并不强调茶道,而是侧重于茶艺,因此中国自古以来讲究品茶艺术,陆羽《茶经》中就用很多富有文学性的描写来论述煮茶的技艺,以后的茶书都有专门章节记述品茗艺术(茶艺)。所以,中国的茶艺特别发达。◎中国茶艺在唐代已经形成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至临淮县馆(今江苏洪泽县西)。或言伯熊善茶者,李公请为之。伯熊著黄被衫乌纱帽,手执茶器,口通茶名,区分指点,左右刮目。茶熟,李公为吸两杯而止。既到江外,又言鸿渐能茶者,李公复请为之。鸿渐身衣野服,随茶具而入。既坐,教摊如伯熊故事,李公心鄙之。茶毕,命奴子取钱三十文酬谢茶博士。”由此可见:1、早在唐代,茶艺的基本程式已经形成。而且可以在客人面前表演,2、常伯熊将陆羽制定的茶艺程式“广润色之”,即进行很大的改进提高,才导致“茶道大行”。

3、常伯熊在表演茶艺时已经有一定服饰、程式、讲解,具有一定的观赏性。

4、陆羽的表演不如常伯熊,故“李公心鄙之”

5、现在我们所看到《茶经》中有关煮茶的程式,很可能是陆羽参考常伯熊的“润色”而修订的。◎中国茶艺的主

要特点中国茶艺的主要特点是与茶道精神相通的,专家们提出各种各样的解释,如清、寂、和、美、廉、静、俭、洁、性、敬、融、理、伦、怡、真、健、正、圆等,都涉及茶艺(茶道)各个层面,但失之分散,没有突出最本质的特征,使人难以把握。从茶艺操作过程中所呈现的特点来看,有三个特征值得加以注意:静、和、雅,这三者首先来自茶叶的自然属性,然后体现在茶艺的艺术性,最后反映在茶道的哲学性。它们既与茶叶、茶道的本质相通,也与儒、释、道三家的哲学思想相通。形象地说:静是茶之性,和是茶之魂,雅是茶之韵。茶之性——静。茶树身为灌木,默默生长在山野,既不似苍松迎风而掀起怒涛,也不像翠竹临空摇曳而引人注目,天然赋有谦谦君子之风。客观的自然条件决定了茶性微寒、味醇而不烈,使人清醒而不过度兴奋,饮后使人更为安静、宁静、冷静、文静、闲静、雅静。茶的这种特性也与人性中的静、清、虚、淡的一面相近。因此茶事活动一般都要强调安静。茶艺就是一种“静”的艺术,与劲歌、劲舞完全不同。它与儒、释、道哲学思想追求的“静”相通。儒家本来就以静为本,“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程颢《秋日偶成》)以静观之态与四时万物(包括众人)沟通就是典型的儒家观察事物的态度和方法。道家主张“无欲故静”,“致虚极,守静笃。”(老子》)而佛学的“禅”,其本意译成汉文就是“静虑”,即以静坐的方式来追求顿悟。因此,初学茶艺者从静入手,是一条捷径。茶之魂——和。茶性中和平淡,“中和似此茗,受水不易节。”(北宋晁补之《次韵苏翰林五日扬州古塔寺烹茶》),唐代的裴汶《茶述》指出茶的功效之一是“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大观茶论》也就是“祛襟涤滞,致清导和。“而中和是儒家中庸思想的核心,”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道家也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和”在佛学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主张在人际间要“言色常和,莫相违戾。”(《无量经》)所以各国的茶道思想中都有一个“和”字。“和”是茶艺活动都要体现的最高境界,也是指导一切茶事活动的灵魂。茶之韵——雅。雅是茶树的特征之一,也是茶艺的特征之一,它是在“静”、“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气质、所体现的一种神韵。所有的茶艺活动都讲究雅,如江西婺源县的“文士茶”就讲究“三雅:品茗环境要幽雅,泡茶的器具要高雅,品茗的人士要儒雅。所以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将品茗活动称之为”雅尚“。儒家将“雅”作为修身养性的一个目标,而茶艺活动正是会使人脱俗,文雅、高尚,因而受到儒家以及政府部门的重视。唐代刘贞亮在《茶十德》中就明确指出”以茶可雅志(心)”。儒家发现茶艺的实践和茶道精神的形

成正是“雅志”的一种理想途径,于是以茶之雅来培育人志之雅,使茶性与人性相契合,使茶道与人道相交融。于是由茶性之雅,到茶艺之雅,至茶道之雅,最后造就了茶人之雅。

这也是茶艺活动对人类社会的一个贡献。因此,也可以说,静、和、雅也是进行茶艺表演和编创需要把握的基本特征,在今后的茶艺实践中需要加以注意。茶的“四规”与“七则”“四规”:待客亲善,互相尊敬,环境幽静,陈设高雅。

“七则”:点茶的浓度,茶水的质地,水温的高低,火候的大小,煮茶的炭料,炉子的方位,插花的艺术。一、茶的种类与制茶(一)茶的种类中国茶叶的种类繁多,命名方法也不少。有的以茶叶产地的山川名胜为主题而命名,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庐山云雾”、“进风翠绿”、“苍山雪绿”等。有的以茶叶的形状而命名,如“碧螺春”、“瓜片”、“雀舌”、“银针”、“松针”等。有的以茶叶的加工方式而分为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基本茶类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等,再加工茶类包括花茶、紧压茶、萃取茶、果味茶、药用保健茶和含茶饮料等。(二)历史上制茶方法的发展花茶的制法,经历了咀嚼鲜叶、生煮羹饮、晒干收藏、蒸青做饼、炒青散茶,乃至白茶、黄茶、黑茶、乌龙茶、红茶、绿茶等多种茶类制造听发展过程。二、茶水古来论茶者,无一不极重水品,好茶好水才能相映生辉,相得益彰,否则好茶之神韵必将随劣质之水而汰走大半。那么,究竟以什么水煮汤点茶好呢?这一问题,很早就为人们所注意,而在茶事开始受到特别重视的唐初则有了更高的讲究。关于宜茶之水,早在陆羽所著的《茶经》中,便曾详加论证。他的看法是: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进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慢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久食,令人生颈疾。又多别流于山谷者,澄浸不泄,自火天至霜郊以前,或潜龙蓄毒于其间。饮者可决之,以流其恶,使新泉涓涓然酌之。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取汲多者。天下二十名水次第:庐山康王谷水帘水第一;无锡县惠山寺石泉水第二;蕲州兰溪石下水第三;峡州扇子山蛤蟆口水第四;苏州虎丘寺石泉水第五;庐山招贤寺下方桥潭水第六;扬子江南零水第七;洪州西山西东瀑布水第八;唐州柏岩县淮水源第九;庐州龙池山岭水第十;丹阳县观音寺水第十一;扬州大明寺水第十二;汉江金州上游中零水第十三;归州玉虚洞下香溪水第十四;商州武关西洛水第十五;吴淞江水第十六;天台山西南峰千丈瀑布水第十七;郴州园泉水第十八;桐庐严陵滩水第十九;雪水第二十。三、茶器中国人饮茶,最早没有专门的茶具,到了西汉,在王褒

的《僮约》中才第一次提到“烹茶尽具”,这个“具”,当属茶具了。随着南北朝时饮茶之风开始兴起,唐代饮茶之风的盛行,煮茶、饮茶的专门器具也就诞生了。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总结了前人的煮茶、饮茶用具,开列了20多种专门器具,这是中国茶具发展史上最早、最完整的记录。陆羽所列茶器按其用途可分为如下几类:生火、烧水煮茶器具,包括风炉、承灰、莒、炭(左木右过)、火筴、鍑、交床和竹夹。

烤茶、煮茶和量茶器具,包括夹、纸囊、碾、拂末、罗合和则。盛水、滤水和提水器具,包括水方、漉水囊、瓢和熟盂。盛茶和饮茶器具,包括碗和札。

装盛茶具的器具,包括畚、具列和都篮。洗涤和清洁器具,包括涤方、渣方和巾。四、熟制与品饮(一)茶的烹制中国历代的烹制茶水之法大致有煮茶法、点茶法、泡茶法等。煮茶法是直接将茶放在釜中烹煮,唐代以前盛行此法,陆羽在《茶经》中对其作了详细介绍。大体上讲,先将饼茶研碎,然后煮水,当釜中水微沸时加入茶末。茶与水交融,二沸时出现沫饽,沫为细小茶茶,饽为大花,皆为茶之精华。此时将沫饽杓出,置熟孟之中备用。继续烧煮,茶与水进一步融合,波滚浪涌,称为三沸。此时将二沸时盛出的沫饽浇入釜中,称为“救沸”、“育华”。待精华均为,茶汤便好了。点茶法以宋代最为盛行。

点茶法不直接将茶入釜烹煮,而是先将饼茶碾碎,置碗中待用。以釜烧水,微沸初漾时即冲点入碗。但茶末与水也同样需要交融一体。点花茶法是将梅花、桂花、***等蓓蕾数枚直接与末茶同碗中,热茶水汽蒸腾,双手捧定茶盏,使茶汤催花绽放,既观花开同置碗中,热茶水汽蒸腾,双手捧定茶盏,使茶汤催花绽放,既观花开美景,又嗅花香、茶香。泡茶法因茶叶种类不同、地区差异而有所区别。但大体上讲,以民茶味、虽其色,不失其香为要旨。浓淡则因人因地而异。

(二)饮茶之法饮茶之法,在中国茶文化史或茶饮史上,颇具地域、民族、饮人类别等丰富的形态差异,同时也明显呈现为历史风格变化特点的文化现象。

五、斗茶斗茶是由品茶、点茶及对茶品的鉴别和茶事的艺术化中发展而来的。

斗茶又称“茗战”,究其源则见于唐代:“建人谓斗茶为茗战”(唐·冯贽《记事珠应当指阳的是,“斗茶”,是竞争、比赛,比的是茶品、汤泉,竞的是点茶之技艺。

帮“斗茶”并不等同于一般的“点茶”,尽管二者有时混同称谓。宋而后,“斗茶”之习渐寝,而“点茶”作为茶艺和茶道的技巧功夫、生活艺术却沿袭保留下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