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电科院:泛在物联网背景下的国网综合能源业务解析

发电企业技术监督工作标准(2015年版)——电科院汇总

发电企业各专业技术监督工作标准 一、绝缘监督 1)GB 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2)DL/T 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3)DL/T 664—2008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规范 4)DL/T 1051—2007电力技术监督导则 5)DL/T 1054—2007 高压电气设备绝缘技术监督规程 6)DL/T 5293—201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报告统一格式 7)国家能源局国能安全[2014]161号《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8)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国家电网生(2012)352号) 9)福建省电网绝缘技术监督实施细则(试行)(闽电试技监[2002]002) 10)Q/FJG 10029.2—2004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 11)“关于对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2005版)中部分设备预防性试验周期进行调整的通知”(闽电生产〔2006〕865号) 12)福建电网带电设备红外检测管理规定(闽电生[2004]484号) 注:8、9、10、11为福建省网技术规定,仅做参考。 二、防污闪专业 1)GB/T 1001.1—2003 标称电压高于1000V的架空线路绝缘子第1部分交流系统用瓷或玻璃绝缘子元件——定义、试验方法和判定准则 2)GB /T 16434—1996 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3)GB/T 19519—2004 标称电压高于1000V的交流架空线路用复合绝缘子——定义、试验方法及验收准则 4)DL/T 627—2004 绝缘子用常温固化硅橡胶防污闪涂料 5)国家电网污级划分与绝缘选择标准贯彻意见(闽电生产〔2007〕69号) 6)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绝缘子质量全过程管理规定((闽电生[2004]702号) 7)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输变电外绝缘防污闪技术管理规定(闽电生产〔2006〕762号)8)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设备外绝缘用防污闪涂料使用导则(闽电生产〔2007〕340号) 9)福建省电力系统污区分布图(二O一一年版)

我国陆上风电单位造价世界最低

我国陆上风电单位造价世界最低 2019-01-19 11:07 ·来源:中电新闻网·作者:王俊刘世明·责编: 王长尧投资成本;走高;风电 国网能源研究院近日发布《中国新能源发电分析报告》(简称《报告》),用翔实的数 据揭示,近几年,全球风电的度电成本不断下降,作为非化石能源的竞争力越来越强;中 国的陆上风电项目单位造价处于世界最低水平。 风机价格短期看有反弹长期看处于下降通道 在风电项目的初始投资成本里,风机成本是占比最大的部分,最高可达84%。风机价 格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风电场的度电成本。 《报告》显示,2019年发达国家风电机组价格换算成人民币后(下同),平均为 6923~8452元/千瓦,同比略有回升;美国风电机组平均价格为5719~7212元/千瓦,与2019年相比,降幅超过30%。 同一年,中国风电机组平均价格约为4153元/千瓦,处于世界最低水平,与2019年 的4056元/千瓦相比,略有反弹;与2019年最高的7878元/千瓦相比,大幅下降了35%。 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全球风机价格短期看有反弹,但力度不大,长期看还是处于下 降通道的。 中印陆上风电单位造价最低海上风电投资成本走高 《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陆上风电场平均单位造价为7863~14067元/千瓦,平均 为10934元/千瓦;中印两国陆上风电场平均单位造价最低,北美、南美、大洋洲相对较高。 2019年中国陆上投产风电项目平均单位造价为8619元/千瓦,为世界最低水平,同比下降325元/千瓦,降幅为3.6%。国内不同区域陆上投产风电项目的平均单位造价也不同,其中南方地区最高,西北地区最低。 在陆上风电成本竞争力持续增强的情况下,海上风电的进展却让人意外。 随着海上风电项目逐步向更远的外海转移,选址趋于复杂化,其平均单位造价不降反升。2000~2019年,OECD国家(经合组织)海上风电项目平均单位造价略高于28871元/千瓦,而中国约为14743元/千瓦,是其一半左右。 度电成本5年下降7%未来成本会进一步下降 度电成本是衡量风电竞争力最重要的指标。 《报告》显示,2019~2019年,全球风电度电成本下降了7%。2019~2019年,全球 风电平均度电成本为0.37~0.74元/千瓦时。其中,欧洲和印度地区平均为0.49元/千瓦

国内领先的综合能源服务商

金鸿能源:国内领先的综合能源服务商和环保整体解决方案 提供商 《红周刊》特约作者韩晋 4月26日,金鸿能源发布年报,201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71亿元,净利润为1.91亿元,每股收益为0.39元。公司2016年的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1元(含税)。随后,公司又发布了2017年一季报,报告显示公司2017年1-3月实现营业收入6.80亿元,同比增长7.38%;燃气水务行业平均营业收入增长率为16.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83.42万元,同比增长0.73%。 清洁能源、环保工程双轮驱动 作为一家专注于清洁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环保工程的综合性企业,金鸿能源业务主要涉及两类,一类为天然气综合利用业务,包括气源开发与输送、长输管网建设与管理、城市燃气经营与销售、车用加气站投资与运营、LNG点供、分布式能源项目开发与建设等。公司向中石油、中石化等气源供应方采购天然气,通过自有能源供应渠道,满足各类民用、公服、工业用户的需求,目前“区域板块支干线型”城市燃气市场的战略布局已颇具成效。另一类为环保工程服务业务,主要依托全资子公司正实同创与中科院技术开展深度技术合作。正实同创研发实力雄厚,是国内领先的大气污染物控制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涉及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烟气净化、烟气脱硫脱硝除尘、工业焚烧尾气净化、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治理、环保工程投建运营及技术服务等。金鸿能源未来还将适时进入新能源利用领域和其他相关环保业务。 此外,金鸿能源拥有大量的长输管线及丰富的城市管网,近年来还相继投资建设冀沙线、应张支线、常宁-水口山等长输管线,为公司燃气业务在各区域深度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公司还在LNG能源物流方面与中车、中铁物流开展合作,LNG集装箱运输项目进展较快,为丰富扩张公司能源供应网络打下坚实基础。目前,集团管线建设总里程达6934公里,已投产管线总里程达6569公里,为沿线地方城镇的经济发展、民生保障以及环保建设做出了更大贡献。 拥有完备的一体化产业链条 金鸿能源树立“大能源”“大物流”理念,明确提出并始终坚持“一罐到底”、“3+1”等新概念模式,同青岛港等相关港口就海气到岸、场站建设、分流营销等进行合作,大力开展LNG集装箱联运业务,水上、陆路“双线”并进,重点开发占领大客户资源,不断拓展“点供”市场。2016年,公司完成了对苏州天泓燃气公司80%股权的收购,使“点供”业务模式成为集团新的利润增长点;完成了对华北宽城项目的收购,为华北区在冀东区域市场的战略扩张奠定了良好基础;完成了华东寿光燃气项目100%股权收购,为华东大区的深度发展寻找到了很好的突破口;另外,分别收购了安泰燃气项目、茶陵中石新亚等燃气公司的股权,丰富了公司产业结构和运营模式,增强了公司发展实力。随着公司近年来产业布局逐步开花结果,公司在燃气方面已形成了上中下一体、业务链完备的产业链条,有助于有效对接不同类型的能源需求,抢占新兴市场和深度开发现有市场。 经过持续不懈的业务扩张,金鸿能源已在全国多个城市取得了管道燃气业务特许经营权,并取得了加气站运营等诸多相关领域的特许经营权。2016年公司新增了衡阳县、冀州区、崇礼区、新宣化区等重要区域的特许经营权,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同时公司长期积极

中国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的保障政策研究报告

中国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的 保障政策研究 保障政策研究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 2010年10月

目录 0前言 (1) 1.现有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政策及实施效果评价 (3) 1.1现有可再生能源发电相关政策的综述分析 (3) 1.1.1 可再生能源发电优先上网政策 (3) 1.1.2 可再生能源发电分类电价 (7) 1.1.3 可再生能源的费用分摊机制 (11) 1.1.4 可再生能源的电网建设补贴 (14) 1.1.5 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 (16) 1.2 现有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政策实施评价 (17) 1.2.1 可再生能源发电政策实施效果 (17) 1.2.2 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政策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18) 2.未来可再生能源电力大规模并网的困难和挑战 (19) 2.1风电功率特性影响电力系统运行 (19) 2.2 风电功率特性加大等效负荷峰谷差 (21) 2.3 电源结构影响电网调峰能力 (25) 2.4 风电发展面临大规模远距离外送 (27) 2.5区域电网风电消纳问题突出 (29) 2.6 技术支撑体系仍很薄弱 (30) 2.7 电力市场发展尚不完善 (31) 3.国外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的保障政策分析 (31) 3.1 国外电力系统及风电并网现状 (31) 3.1.1 欧洲电力系统及风电并网现状 (31) 3.1.2 美国电力系统及风电并网现状 (34) 3.2 国外风能发展中长期规划及电网保障措施 (37) 3.2.1 欧盟中长期风电发展规划及电网保障措施 (37) 3.2.2 美国2030年风电发展规划及保障措施 (41) 3.3 国外电网适应风电大规模发展的经验总结 (43) 3.3.1 同步电网是实现风电大规模接入的重要保障 (43) 3.3.2 电源结构是决定电网容纳风电能力大小的重要因素 (44) 3.3.3 精确的功率预测是增加电网容纳风电能力的有效手段 (45) 3.3.4 在更大的区域或市场内调度运行是减小电网影响和接入成本的优化选择 (46) 3.3.5 分布式风电开发方式有助于风电并网 (47) 3.3.6 加强电力市场管理和经济激励政策制定是提高电网容纳风电能力的重要保障 (47) 4.解决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的保障政策建议 (49) 4.1技术层面 (50) 加快部署风力发电系统功率短期预报技术,,提高电网调度能力 (50) 4.1.1 加快部署风力发电系统功率短期预报技术 4.1.2 制定完善并网技术标准 制定完善并网技术标准,,引导产业开发适应电网要求的装备 (50) 应允许放弃一定的边际电量,,降低电网的总体调峰需求和成本 (51) 4.1.3 应允许放弃一定的边际电量

国内外综合能源服务发展现状及商业模式研究

国内外综合能源服务发展现状及商业模式研究 作者:封红丽来源:能源研究俱乐部发布时间:2017-5-11 9:19:30 中国储能网讯:随着能源互联网技术,分布式发电供能技术,能源系统监视、控制和管理技术,以及新的能源交易方式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综合能源服务(集成的供电/供气/供暖/供冷/供氢/电气化交通等能源系统)近年来在全球迅速发展,引发了能源系统的深刻变革,成为各国及各企业新的战略竞争和合作的焦点。国内企业也纷纷掀起了向综合能源服务转型的热潮。因此,国外综合能源服务的发展如何,又有哪些商业模式值得借鉴显得尤为重要。 原文首发于《能源情报研究》2017第4期 能源情报研究中心封红丽 国外综合能源服务发展现状 综合能源服务有两层含义:一是综合能源,涵盖多种能源,包括电力、燃气和冷热等;二是综合服务,包括工程服务、投资服务和运营服务。综合能源服务包含三要素:资金、资源和技术。目前,在国内外尚无综合能源服务的统一定义。国外使用较多的相关概念包括 Multi-carrier Energy Systems,Multi-vector Energy Systems,Integrated Energy Systems和Energy Systems Integration。传统能源产业(电力企业、电网企业、燃气企业、设备商、节能服务公司、

系统集成商以及专业设计院等)都在策划综合能源服务转型,导致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竞争激烈。 (一)国外典型国家综合能源服务发展现状 传统能源服务产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的美国,主要针对已建项目的节能改造、节能设备推广等,合同能源管理是其主要商业模式。基于分布式能源的能源服务,产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的美国,以新建项目居多,推广热电联供、光伏、热泵、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其融资额度更大,商业模式更加灵活。现如今,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出现,融合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区域微网技术的新型综合能源服务模式开始诞生。综合能源服务对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实现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开发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因此,世界各国根据自身需求制定了适合自身发展的综合能源发展战略。下面主要介绍欧洲主要国家,以及美国和日本的发展情况。 1.欧洲 欧洲是最早提出综合能源系统概念并最早付诸实施的地区,其投入大,发展也最为迅速。早在欧盟第五框架(FP5)中,尽管综合能源系统概念尚未被完整提出,但有关能源协同优化的研究被放在显著位置,如DG TREN(distributed generation transport and energy)项目将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与交通运输清洁化协调考虑;ENERGIE项目寻求多种能源(传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协同优化和互补,以实现未来替代或减少核能使用;Microgrid项目研究用户侧综合能源系统(其概念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电子商务平台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2017年第四批物资类竞争性谈判采购(小额项目)成 交结果公告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7年第四批物资类竞争性谈判采购(小额项目)已于2017年6月8日、6月14日上午9:30首次应答,并于2017年6月8日、6月14日进行了谈判和评审。并于06月21日至06月23日在中国采购与招标网、国家电网电子商务平台及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外网上对以下成交候选人进行了公示,在公示期内未收到投标人的质疑。 经采购人确认,本批项目成交结果公布如下: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供应商名称 1 1705-00516球磨罐和研磨球采购重庆市吉特仪器设备技术有限 公司 2 1705-00517电池材料理化分析气体采购北京安泰隆实验室设备有限公 司 3 1705-00525低熔点金属采购北京中艺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4 1705-00527液态金属限流试验组件采购云南靖创液态金属热控技术研 发有限公司 5 1705-00528集热电与光电于一体的复合 式发电系统组件采购 武汉威尔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6 1705-00532气体压缩回收系统组件采购陕西迪凯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7 1705-00537热电材料力学试验用环境加 热控温组件采购 安徽万瑞冷电科技有限公司 8 1705-00545用于超导磁体绕制用绝缘和 结构材料采购 北京英纳超导技术有限公司 9 1705-00551树脂配制用安全称量系统组 件采购 昆山依拉勃无管过滤系统有限 公司 10 1705-00615电池特性实验室储能电池测 试设备配电安全升级改造 北京锐克天成科技有限公司 11 1705-00624重构型电池串并联模块性能 测试系统采购 北京德顺天成科技有限公司

1--交、直流系统用特高压复合支柱绝缘子项目背景材料

交、直流系统用特高压复合支柱绝缘子项目背景 21世纪的头十年,我国电力建设速度之快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电力装机从2000年的3.2亿千瓦迅速增长到目前的8亿千瓦。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我国新增电力装机达到4.3亿千瓦,5年完成了过去50多年的电力装机总容量,每年的新增装机超过英国全国装机。 但是,在电源建设高速发展的同时,电力行业长期存在的重电源建设、轻电网建设的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由于电网建设滞后,导致一系列新的问题和矛盾产生。比如,火电站建设的提速使原本就紧张的运输瓶颈火上浇油,到用电高峰期,全国有不少电厂电煤库存告急,“燃煤之急”几近常态。西南部水电、西北部风电由于外送受阻,而不得不弃水、弃风,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受到阻碍……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十一五”暴露出来的这些问题在“十二五”会不会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有关电力专家告诉我们,随着特高压电网建设的提速,这些难题或将成为历史。 特高压建设“十二五”或将破冰提速 2011年新年刚过,1月6日,国家发改委就批复了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扩建工程。该工程计划于年内投运,扩建后输送容量将扩大至500万千瓦。而这一扩建工程,成为“十二五”期间我国特高压建设的起步工程。 仅仅相隔20天,1月26日国家电网公司又宣布,要全力推进±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研究,5年内将建成示范工程,从而为外送距离超过2400公里的大型能源基地提供支撑。

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特高压建设就紧锣密鼓地拉开了序幕。 据有关部门预测,“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力需求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年均增速将达到8%以上,年均电力装机容量增长近1亿千瓦。到“十二五”末期,我国电力装机预计将达到14.4亿千瓦左右。为保障能源需求,我国还将加快建设晋陕宁蒙新等煤电基地,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流域大型水电基地,以及新疆、甘肃、内蒙古、吉林、河北、江苏等多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到2015年,以上煤电、水电、风电外送规模将分别达到1.5亿千瓦、5000万千瓦和6000万千瓦左右。 如此大容量远距离的跨区域送电,要解决电网外送瓶颈,发展特高压就成为“十二五”电网建设的重中之重。 国家电网公司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今后我国将建设联接大型能源基地与主要负荷中心的“三纵三横”特高压骨干网架和13项直流输电工程(其中特高压直流10项),形成大规模“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的能源配置格局。到2015年,基本建成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形成“三华”(华北、华中、华东)、 西北、东北三大同步电网,使国家电网的资源配置能力、经济运行效率、安全水平、科技水平和智能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十二五”,中国或将全面迎来特高压时代。 为什么会是特高压? 所谓特高压电网是指交流1000千伏、直流正负80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网络,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长距离、大容量、低损耗输送电

2014国家电网变压器试验标准

变压器试验项目清单 10kV级 例行试验 绕组直流电阻互差:线间小于2%,相间小于4%; 电压比误差:主分接小于0.5%,其他分接小于1%; 绝缘电阻测试:2500V摇表高压绕组大于或等于1000MΩ,其他绕组大雨或等于500 MΩ; 局部放电测量(适用于干式变压器) 工频耐压试验 感应耐压试验 空载电流及空载损耗测试 短路阻抗及负载损耗测试 绝缘油试验 噪声测试 密封性试验(适用于油浸式变压器) 附件和主要材料的试验(或提供试验报告) 现场试验:按GB50150相关规定执行 绝缘油试验 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 变压比测量 联结组标号检定

铁心绝缘电阻 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 绕组连同套管的交流工频耐压试验 额定电压下的合闸试验 抽检试验 绕组电阻测量 变压比测量 绝缘电阻测量 雷电全波冲击试验 外施耐压试验 感应耐压试验 空载电流及空载损耗测试 短路阻抗及负载损耗测试 绝缘油试验 温升试验 油箱密封性试验(适用于油浸式变压器)容量测试 变压器过载试验 联结组标号检定 突发短路试验 长时间过载试验

35kV级 应提供变压器和附件相应的型式试验报告和例行试验报告 例行试验 绕组电阻测量 电压比测量和联结组标号检定 短路阻抗及负载损耗测量 1.短路阻抗测量:主分接、最大、最小分接、主分接低电流(例如5A 2负载损耗:主分接、最大、最小分接 3短路阻抗及负载损耗均应换算到75℃ 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测量 1.10%-115%额定电压下进行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测量,并绘制出励磁曲线 2.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进行校正 3.提供380V电压下的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 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测量:比值不小于1.3,或高于5000MΩ绕组的介质损耗因数(tanδ)和电容测量 1.油温10-40℃之间测量 2.报告中应有设备的详细说明 3.每一绕组对地及绕组之间的tanδ不超过0.5(20℃),同时提供电容实测值 铁心和夹件绝缘电阻测量:不小于500MΩ 短时感应耐压试验

综合能源服务将是一个数万亿的巨大市场

综合能源服务是将能源销售服务、分布式能源服务、节能减排及需求响应服务等三大类组合在一起的能源服务模式,在中国这将是一个数万亿的巨大市场。1、什么是综合能源服务? 受电力体制改革和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的影响,综合能源服务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机遇期,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然而,不能回避的是,我们需要先回答一个问题,当我们在讨论综合能源服务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讨论的是什么。 目前仍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如果不界定清楚讨论的对象,就没有办法互相理解,无法进一步讨论商业模式、市场潜力等,而且更重要的是,不利于看清楚它的创新性是什么、重要价值是什么,无法感知它将带来的巨大变化。因此,为了有效开展研究和增进理解,本文先对综合能源服务给出一个定义,界定清楚本文的讨论范围。 “综合”,根据《当代汉语词典》,是指将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事物组合在一起。 “能源服务”,根据《能源词典》,是指通过能源的使用为消费者提供的服务。笔者按照专业关联的紧密程度和业务发展模式的相似程度,将能源服务归纳为三类。第一类是能源销售服务,包括售电、售气、售热冷、售油等基础服务,以及用户侧管网运维、绿色能源采购、利用低谷能源价格的智慧用能管理(例如在低谷时段蓄热、给电动汽车充电)、信贷金融服务等深度服务。第二类是分布式能源服务,包括设计和建设运行分布式光伏、天然气三联供、生物质锅炉、储能、热泵等基础服务,以及运维、运营多能互补区域热站、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等

深度服务。第三类是节能减排服务及需求响应服务,包括改造用能设备、建设余热回收、建设监控平台、代理签订需求响应协议等基础服务,和运维、设备租赁、调控空调、电动汽车、蓄热电锅炉等柔性负荷参与容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可中断负荷项目等深度服务。 按照上述分析,综合能源服务是指将不同种类的能源服务组合在一起,即将能源销售服务、分布式能源服务、节能减排及需求响应服务等三大类组合在一起的能源服务模式。综合能源服务是在国内刚开始发展、有广阔前景的新业态,它意味着能源行业从产业链纵向延伸走向横向互联,从以产品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转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成为实现国家能源革命的新兴市场力量。而对于同一大类中的不同细分类别的组合,可以称之为综合的专项服务,例如综合能源销售服务、综合节能服务等,由于过去早已存在这样的业态,没有带来跨界整合的影响力、市场发展的新动能方面的巨大变化,本文不做讨论。 2、能源服务的新模式 传统能源服务,多是从产业链上游向下游纵向延伸的合纵模式,而综合能源服务则是围绕客户需求提供一站式服务的连横模式。新模式相对于传统模式的变化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从以产品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变为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传统能源服务,多是上游企业的附属业务,往往围绕上游企业的产品营销开展服务,服务模式是以产品为中心。而综合能源服务是以能源服务为主营业务,围绕客户的综合需求开展服务,服务模式是以客户为中心。为了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客户粘性,综合能源服务企业甚至不仅仅提供能源服务,还可以针对客户使用能源背后的最终

电池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评价及发展建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电池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评价及发展建议 作者:方彤, 王乾坤, 周原冰 作者单位:国网能源研究院,北京,100052 刊名: 能源技术经济 英文刊名:Electric Power Technologic Economics 年,卷(期):2011,23(11) 被引用次数:3次 参考文献(20条) 1.蒋莉萍,何欣,张栋加快电网智能化建设,打造资源优化配置平台[期刊论文]-能源技术经济 2010(1) 2.李立理,张义斌,靳晓凌,孙强追踪与借鉴:探究智能电网的发展目标与途径[期刊论文]-能源技术经济 2010(3) 3.柳一兵,赵晓华智能电网发展的机制及其对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影响[期刊论文]-能源技术经济 2010(11) 4.张红斌,李敬如,杨卫红,赵晔,丁孝华智能电网试点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期刊论文]-能源技术经济 2010(12) 5.李立理,张义斌,葛旭波美国智能电网发展模式的系统分析[期刊论文]-能源技术经济 2011(2) 6.王雪,张义,李立理,张义斌韩国绿色增长战略与智能电网[期刊论文]-能源技术经济 2010(11) 7.曾鸣,田廓智能用电措施的成本效益分析[期刊论文]-能源技术经济 2011(1) 8.白建华坚强智能电网发展方式及其效益研究[期刊论文]-能源技术经济 2010(10) 9.国网能源研究院电池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发展与应用研究 2010 10.张文亮,丘明,来小康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期刊论文]-电网技术 2008(7) 11.程时杰,李刚,孙海顺,文劲宇储能技术在电气工程领域中的应用与展望[期刊论文]-电网与清洁能源 2009(2) 12.李红军,李成仁,王卫军当前抽水蓄能电站电价疏导问题分析[期刊论文]-能源技术经济 2010(9) 13.刘树杰,杨娟抽水蓄能电力产品的分类、社会属性与成本分摊[期刊论文]-电力技术经济 2009(4) 14.CESA Landmark energy storage legislation now heads to senate 2011 15.美国Sandia国家实验室电网储能的市场潜力及收益评估 2010 16.魏晓霞,刘士玮国外分布式发电发展情况分析及启示[期刊论文]-能源技术经济 2010(9) 17.王炜,朱炯,李熊供电企业电能表三元质量管理体系[期刊论文]-能源技术经济 2010(1) 18.郭基伟,李琼慧,周原冰《2009年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及对我国的启示[期刊论文]-能源技术经济 2010(1) 19.王峰峰日本新能源推进机制建设的最新动向及启示[期刊论文]-能源技术经济 2010(4) 20.夏德建电动汽车研究综述[期刊论文]-能源技术经济 2010(7) 引证文献(3条) 1.薛金花,叶季蕾,张宇,时珊珊,朴红艳储能系统中电池成组技术及应用现状[期刊论文]-电源技术 2013(11) 2.高春雷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期刊论文]-黑龙江电力 2013(05) 3.胡三影储能用矩阵式AC/DC变换器的控制[学位论文]硕士 2013 引用本文格式:方彤.王乾坤.周原冰电池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评价及发展建议[期刊论文]-能源技术经济 2011(11)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检测通用管理规定 第1分册 红外热像检测细则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检测通用管理规定第1分册红外热像检测细则 国家电网公司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

目录 前言 .................................................................................................................................................................. II 1 检测条件.. (1) 1.1环境要求 (1) 1.2待测设备要求 (1) 1.3人员要求 (1) 1.4安全要求 (2) 1.5仪器要求 (2) 2 检测准备 (3) 3 检测方法 (3) 3.1检测原理图 (3) 3.2检测步骤 (3) 3.2.2精确检测 (3) 3.3检测验收 (4) 4 检测数据分析与处理 (4) 4.1判断方法 (4) 4.2判断依据 (4) 4.3缺陷类型的确定及处理方法 (5) 5 检测原始数据和报告 (5) 5.1原始数据 (5) 5.2检测报告 (5)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红外热像检测报告 (6)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红外热像检测异常报告 (7) 附录 C (资料性附录)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各种部件、材料和绝缘介质的温度和温升极限 (8) 附录 D (资料性附录)电流致热型设备缺陷诊断判据 (10) 附录 E (资料性附录)电压致热型设备缺陷诊断判据 (12) 附录 F (资料性附录)风速、风级的关系表 (14) 附录G (资料性附录)常用材料发射率的参考值 (15) 附录H (资料性附录)精确测量红外热像仪的基本要求 (16) 附录I (资料性附录)一般测量红外热像仪的基本要求 (19) 附录J (资料性附录)在线型红外热像仪的基本要求 (21) 附录K (资料性附录)电气设备红外缺陷典型图谱 (22) I

发电企业的技术监督工作标准(2015版)电科院汇总

* 发电企业各专业技术监督工作标准 一、绝缘监督 1)GB 50150- 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2)DL/T 596 —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3)DL/T 664—2008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规范 4)DL/T 1051 —2007电力技术监督导则 5)DL/T 1054 —2007高压电气设备绝缘技术监督规程 6)DL/T 5293 —201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报告统一格式 7)国家能源局国能安全[2014]161号《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8)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国家电网生(2012)352号) 9)福建省电网绝缘技术监督实施细则(试行)(闽电试技监[2002]002) 10)Q/FJG 10029.2 —2004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 11)“关于对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2005版)中部分 设备预防性试验周期进行调整的通知”(闽电生产〔2006〕865号) 12)福建电网带电设备红外检测管理规定(闽电生[2004]484号) 注:8、9、10、11为福建省网技术规定,仅做参考。 二、防污闪专业 1)GB/T 1001.1 —2003标称电压高于1000V的架空线路绝缘子第1部分交流系统用瓷或玻璃绝缘子元件一一定义、试验方法和判定准则 2)GB /T 16434—1996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 3)GB/T 19519—2004标称电压高于1000V的交流架空线路用复合绝缘子一一定义、试验方法及验收准则 4)DL/T 627 —2004绝缘子用常温固化硅橡胶防污闪涂料 5)国家电网污级划分与绝缘选择标准贯彻意见(闽电生产〔2007〕69号) 6)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绝缘子质量全过程管理规定((闽电生[2004]702号) 7)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输变电外绝缘防污闪技术管理规定(闽电生产〔2006〕762 号)8)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设备外绝缘用防污闪涂料使用导则(闽电生产〔2007〕340号)

电力大数据应用前景分析

电力大数据应用前景分析 2015-04-21能源管理小分队能源观察 点击上方蓝字就能关注! 【第170期】电力大数据应用前景分析 以物联网和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IT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广泛应用为基础,电力数据资源开始急剧增长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电力大数据将会在服务政府与社会、服务电力企业、服务电力用户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一、宏观经济形势评价与预测 1.克强指数 如何用电力大数据评价、预测宏观经济形势?一个典型的应用——“克强指数”,小编相信读者都不陌生。2010年英国《经济学人》综合了耗电量、铁路货运量和银行贷款发放量三种经济指标,回归得到了一个崭新的“克强指数”,并认为该指数比官方GDP数字更能反映中国经济的现实状况。 2.产业关联分析 依据产业之间的关联关系、产业用电量、分析产业发展潜能。例如:根据电力大数据分析房地产泡沫(小编的猜想:利用智能电表采集用户用电信息,统计分析房产空置率;利用房地产联网统一登记信息,统计多套房信息);依据钢铁、水泥、装饰等行业的用电量走势、分析房地产的发展走势。挖掘其他行业之间关联度。

3.产业结构分析 分析用电与行业分布、地区产业结构的关系。根据各地区各行业用电信息,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分析和研究行业用电量地区结构变化、地区用电量行业结构变化。通过分析各行业、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为了解地区各行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发展前景提供数据支撑。 结合企业经济情况和企业用电量关系分析企业是否有产业转型或升级,例如:用电量提高了,销售额提高了,可能是拓展了新的产业,用电量持平或增长不高,销售额大幅提高,可能是产业转型。优化资源配置,增加核心竞争力。 二、服务电力企业 服务电力企业方面,小编学习了2013年中国电力大数据发展白皮书,看看电力大数据在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等环节都有哪些应用前景: 三、服务电力用户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检测管理规定(试行) 第27分册 绕组频率响应分析细则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检测管理规定(试行)第27分册绕组频率响应分析细则 国家电网公司 二〇一七年三月

目录 前言 .................................................................................................................................................................. II 1 试验条件.. (1) 1.1环境要求 (1) 1.2待试设备要求 (1) 1.3人员要求 (1) 1.4安全要求 (1) 1.5试验仪器要求 (2) 2 试验准备 (2) 3 试验方法 (2) 3.1一般规定 (2) 3.2试验接线 (3) 3.3试验步骤 (3) 3.4注意事项 (4) 3.5试验验收 (4) 4 试验数据分析和处理 (4) 5 检测原始数据和报告 (4) 5.1原始数据 (4) 5.2检测报告 (5)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绕组频率响应试验报告 (6)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用相关系数R辅助判断待试设备绕组变形 (7) 附录 C (规范性附录)绕组变形典型幅频特性曲线 (8) I

前言 为进一步提升公司变电运检管理水平,实现变电管理全公司、全过程、全方位标准化,国网运检部组织26家省公司及中国电科院全面总结公司系统多年来变电设备运维检修管理经验,对现行各项管理规定进行提炼、整合、优化和标准化,以各环节工作和专业分工为对象,编制了国家电网公司变电验收、运维、检测、评价、检修管理规定和反事故措施(以下简称“五通一措”)。经反复征求意见,于2017年3月正式发布,用于替代国网总部及省、市公司原有相关变电运检管理规定,适用于公司系统各级单位。 本细则是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变电检测管理规定(试行)》编制的第27分册《绕组频率响应分析细则》,适用于35kV及以上变电站的变压器。 本细则由国家电网公司运维检修部负责归口管理和解释。 本细则起草单位:国网重庆电力。 本细则主要起草人:周孟戈、刘超君、陈伟、罗壬彤、陈正宇、杨华忠、籍勇亮、蒋浩、逄凯、李毅、熊浩。 II

2020-2024年中国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分析

2020-2024年中国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分析 综合能源服务细分业务分析 综合能源服务的主要业务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综合能源供应服务、清洁微网服务、用能解决服务、电能质量管理与定制、大数据增值服务、商业与金融服务。 图表综合能源服务主要业务 资料来源:中投产业研究院 综合能源服务的市场需求是可观存在的,但是综合能源服务目前在我国还未大规模铺开。其中,企业积极的市场探索和国家政策支持都是密不可分的,同时也存在部分企业对综合能源服务和生产用能的信息不对称情况,综合能源服务的逐步推行还需要大量市场各个主体的不断努力和探索。 中国综合能源服务市场规模特点 综合能源服务市场在国内正处于发展初期,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相关资料显示,2018年,综合能源服务市场规模就已经达到了4.77万亿元,到2020年,估计市场规模将接近7万亿。同时,各类市场主体(电网公司、发电企业、节能服务公司等)也纷纷摩拳擦掌,筹备综合能源服务商的转型,不少企业已结合自身业务特点成功试点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从市场需求来看,实务、金融、衍伸服务分别占80%、10%、10%。以多网络基础

服务(综合能源输配服务)为例,包括分布式能源开发与供应服务、电力购销+服务、综合能源系统建设与运营服务、综合储能服务、综合智慧能源服务、节能服务、环保用能服务、能源金融和衍伸服务等。 国家电网综合能源服务试点项目 在综合服务领域,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开始进行试点行动。 2018年,国网电商公司已经初步建成综合能源全产业链赋能平台,采用“1个平台+2个产品+N个微应用”的架构,融合能源、数据、金融,为市场主体赋能并为终端用户提供综合能源服务。目前,国网电商公司综合能源服务平台入驻政企客户3,950家,服务项目511个,交易金额达到54.51亿元。2019年2月,国网印发《推进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2019-2020年行动计划》,进一步统筹规划综合能源服务,重点规划综合能效服务、冷热电多能服务、分布式清洁能源服务和专属电动汽车服务等四大重点领域,计划2年内建成20个重点示范项目。 图表国网综合能源服务示范工程与试点项目 资料来源:国家电网 国家电网综合能源服务营收走势 根据国网《2019-2020年行动计划》,上述试点的综合能源服务四大领域,到2020年营收将突破190亿元,较2018年同比增长3倍。与试点项目并行的22项关键技术/设备研发,也将显著提升国网在综合能源服务领域的技术服务能力与平台服务能力。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检测通用管理规定 第10分册 相对介质损耗因数和电容量比值检测细则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检测通用管理规定第10分册相对介质损耗因数和电容量比值检测细则 国家电网公司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

目录 前言 ...................................................................................................................................................................... II 1检测条件 (1) 1.1环境要求 (1) 1.2待测设备要求 (1) 1.3人员要求 (1) 1.4安全要求 (1) 1.5仪器要求 (2) 2检测准备 (2) 3检测方法 (2) 3.1检测原理图 (2) 3.2检测步骤 (3) 3.3检测验收 (3) 4检测数据分析与处理 (3) 5检测原始数据和报告 (4)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相对介质损耗因数和电容量检测报告 (5)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取样单元基本要求 (6) I

前言 为进一步提升公司变电运检管理水平,实现变电管理全公司、全过程、全方位标准化,国网运检部组织26家省公司及中国电科院全面总结公司系统多年来变电设备运维检修管理经验,对现行各项管理规定进行提炼、整合、优化和标准化,以各环节工作和专业分工为对象,编制了国家电网公司变电验收、运维、检测、评价、检修通用管理规定和反事故措施(以下简称“五通一措”)。经反复征求意见,于2017年1月正式发布,用于替代国网总部及省、市公司原有相关变电运检管理规定,适用于公司系统各级单位。 本规定是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变电检测通用管理规定》编制的第10分册《相对介质损耗因数和电容量检测细则》,适用于35kV及以上变电站的电流互感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高压套管等电容型设备。 本规定由国家电网公司运维检修部负责归口管理和解释。 本规定起草单位:国网北京电力。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郑秀玉、刘弘景、陶诗洋、李伟、张磊、赵静、张华、韩晓昆、王财宝。 II

国网计量中心电能表全性能试验

国网计量中心电能表全性能试验 检测公告 国家电网公司电能表系列技术标准(2013版),已于2013年4月由中国电力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国网计量中心具备按照该标准开展全性能试验检测的能力,可接受各生产厂家自愿送检。现将相关检测事宜公告如下: 一、送检时间及样表类型 序号样表类型 送样时间备注 1单相静止式多费率电能表 2013.6.17 2单相静止式多费率电能表(模块)32级单相费控智能电能表(远程-开关内置)2013.7.29 42级单相费控智能电能表(远程-开关外置)52级单相费控智能电能表(模块-远程-开关内置) 62级单相费控智能电能表(模块-远程-开关外置) 72级单相本地费控智能电能表(模块-CPU 卡-开关内置) 8 2级单相本地费控智能电能表(模块-CPU 卡-开关外置) 1、2号表型2013.8.26 仅限未有该类型电能表合格报告的企业送检 92级单相本地费控智能电能表(CPU 卡-开关内置) 2013.10.28 102级单相本地费控智能电能表(CPU 卡-开关外置) 11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远程-开关内置) 12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远程-开关外置)13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模块-远程-开关内置) 14 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模块-远程-开关外置)

序号样表类型送样时间备注 1-8号表型2013.11.25仅限未有该类型电能表合格报告的企业送检 全部类型送检2014.1.27 注:每款表型在规定的时间内仅限送一种方案,收样日期为送样时间起的三个工作日(送样日期遇节假日顺延),生产厂家在样品送检前需通过发传真方式向样品接收单位进行预约送检;预约日期为送样当月的1~6日;自2014年1月27日起,预约日期为每月的2-4日(拟在10-12日送检的)和18-20日(拟在25-27日送检的)。 二、样品接收单位、地点及联系人 接收单位:中电国际货运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接收地点: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1号院祥龙商务大厦2号楼305室。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万方,010-********。 传真:010-********。 三、送检样品有关要求 送检样品由生产厂家按照以下要求进行处理。送检样品如果不符合以下要求,将造成检测无法正常进行,检测机构将停止检测。 1.“盲样”处理要求

国内外风电弃风现状及经验分析

第40卷第3期2012年3 月 Vol.40No.3 Mar.2012 国内外风电弃风现状及经验分析 王乾坤 (国网能源研究院,北京100052) 摘要:从调峰能力不足、配电线路阻塞和输电容量不足等方面深入分析了风电弃风的主要原因,描述了近期美国、德国、西班牙和丹麦等世界风电大国的弃风现状,研究了上述国家风电弃风的管理及政策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风电弃风现象的基本认识。 关键词:风力发电;弃风;消纳;管理机制 作者简介:王乾坤(1983-),男,工程师,从事新能源政策、国际能源信息分析工作。 中图分类号:TM6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9529(2012)03-0378-04 Update and Empirical Analysi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Wind Energy Curtailment WANG Qian-kun (State Grid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Beijing100052,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wind curtail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aking capacity insufficiency,distribution congestion and transmission capacity insufficiency.Then it describes current situation of wind curtailment in some countries with large-scale wind power installations,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Germany,Spain and Den-mark.Their various regulations for curtailment are also discussed,and finally some insights to the wind curtailment in China are presented. Key words:wind power generation;wind curtailment;integration; 櫚櫚櫚櫚櫚櫚櫚櫚櫚櫚櫚櫚櫚櫚櫚櫚櫚櫚櫚櫚櫚櫚櫚櫚櫚櫚櫚櫚櫚櫚櫚櫚櫚櫚櫚櫚櫚櫚櫚櫚櫚櫚櫚櫚 regulation mechanism [11]杨晚生,郭开华.微燃机冷热电联供(CCHP)系统产品成本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2010,49(4):63-66. YANG Wan-sheng,GUO Kai-hua.Product cost analysis of Micro gas turbine CCHP system[J].Journal of Zhongshan U- niversity,2010,49(4):63-66. [12]魏兵,王志伟.微型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产系统经济性分析[J].热力发电,2007(9):1-5. WEI Bing,WANG Zhi-wei.Economic analysis of microturbine CCHP system[J].Thermal power generation,2007(9):1-5.[13]季阳,艾芊.分布式发电技术与智能电网技术的协同发展趋势[J].电网技术,2010,34(8):129-133. JI Yang,AI Qian.Synergy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distribu- ted generation technologies and smart grid technology[J]. Grid Technology,2010,34(8):129-133. 收稿日期:2011-12-28 本文编辑:王延婷 弃风在本质上是指风机处于正常情况下,电力调度机构要求部分风电场风机降出力或暂停运行的现象。近年来,随着我国风电连续5年翻番增长,风电并网特别是弃风限电问题一度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深入分析风电弃风的原因及国外弃风实践经验[1-4],以期正确认识国内风电弃风问题,探求减少风电弃风,促进风电科学发展的解决策略。 1风电弃风的原因分析 弃风问题在本质上是电力系统对风电的消纳能力问题。风电作为清洁能源,在优先调度的前提下,当系统平衡能力不足时就会出现弃风。弃风发生的原因分为以下3种。 (1)调峰能力不足导致弃风 风资源的不确定性导致风电出力具有波动性,可预测性差,需要其他电源提供备用和调峰服务,满足风电并网消纳的需要。当系统内风电所占比例较小时,电力调度机构可通过降低其他电源出力来实现系统实时平衡。随着风电并网规模的不断增加,风电占最小负荷的比例逐步提高,局部地区风电出力可能超过负荷需求。核电、热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