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壁垒的成因分析及其对策措施

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壁垒的成因分析及其对策措施
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壁垒的成因分析及其对策措施

对外贸易

经济理论研究95

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壁垒的

成因分析及其对策措施

高维新1

谢文俊

2

(1.广东海洋大学WTO 研究中心,广东湛江524025;2.惠州学院,广东惠州517006)

摘要:我国加入WTO 以来,技术性贸易壁垒逐渐取代了传统贸易壁垒成为国际贸易摩擦中的主角,其中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绿色壁垒。本文分析了绿色壁垒的严峻形势及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提出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突破绿色壁垒的应对之策。关键词:WTO;绿色壁垒;农产品

以保护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为名的绿色壁垒已成为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保护本国产品和市场的有条件地限制国际自由贸易的措施。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60%的出口企业遭遇过绿色壁垒,每年经济损失高达400~500亿美元,其中影响较大的就是农产品。绿色壁垒,已严重影响到我国农产品出口,削弱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一、绿色壁垒:一个不可忽视的贸易难题

我国加入WTO 以来,由于不断受到绿色壁垒的困扰,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出口,且有加重趋势。其主要表现在:一是我国农产品出口受阻的品种增多。受阻的农产品从蜂蜜到冻鸡,进而延伸到整个畜产品和水海产品。二是对我国农产品实施绿色壁垒的成员中,不仅有发达国家成员(欧盟、美国、日本),而且有部分发展中国家成员(印度、巴西等)。三是中国成为因绿色壁垒被限制出口最多的国家。2006年,美国药品管理局扣留的进口产品共达12025批次,其中,中国为1140批次,占同期被扣产品总批量的9.48%,位居受阻国家和地区的第一位。四是对中国进口农产品检验项目大幅增加。如欧盟对中国茶叶的检验项目已从过去的6种农药残留的检验增加到62种。

近年来发达国家相继出台食品安全新标准,如2004年日本对食品卫生法进行了修订,在禁止传入的动物疫病名单中新增加了57种动物传染病,禁止销售携带这些疫病的畜禽肉类。从2004年4月起,日本正式实施 种苗修正案 ,涉及该国专利的农产品被拒斥在日本市场之外。日本于2006年5月29日起正式施行 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 ,制定近乎苛刻的技术检测标准。欧盟从2006年1月1日起,实施了新的 欧盟食品及饲料安全管理法规 ,强调食品安全要 从农场到餐桌 ,强化食品安全的检查手段,不仅要求终端产品要符合标准,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

节也要符合标准。这些法律、法规及标准的修改,直接制约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

二、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壁垒的成因分析

我国已经连续13年实现贸易顺差且高速增长。在这种贸易格局中,一些国家与中国的贸易摩擦不可避免,打 绿色牌 仍将是这些国家的惯用的伎俩。我国农产品出口受国外绿色壁垒影响非常严重,对其成因分析如下:

(一)客观动因:各国技术水平、经济实力和国家利益的差异

凭借先进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较高的环保技术水平,发达国家的环保要求和标准也较高。而发展中国家由于受资金和技术等限制,根本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这无疑在客观上造成了绿色壁垒。发达国家技术要求较高,我国一些农产品在环境、卫生和安全技术标准上不符合进口国的要求被限制进口的情况屡见不鲜。

(二)根本动因: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和WTO 规则体系的合法性漏洞

近年来,由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缓慢、失业压力剧增等影响,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我国主要贸易伙伴有美国、日本、欧盟以及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等,而这些国家和地区大多数是世界贸易组织 贸易与环境委员会成员 ,也是 绿色贸易保护主义 最为盛行的地区。一方面,发达国家大力倡导自由贸易理论,在WTO 框架内,打开其他国家的服务贸易市场,统一全球知识产权保护法规,严格执法程序,为其具有优势的服务贸易和知识经济提供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在不具优势的领域,则采取绿色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为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设置其不能达到的标准,限制这些产品进口。同时,由于WTO 有关绿色贸易的条款,主要散见于GATT 规则第20条、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 、 动植物检验检疫措施协定 等规则中,而且规定比较模糊,使争

对外贸易

96

经济理论研究

端常常无法可依,许多案件依靠专家组的解释,这些法律的漏洞使绿色壁垒大行其道。

(三)内在原因:人们绿色消费理念的更新,对绿色产品需求的扩大

首先,社会进步及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注重生活的质量,对各种绿色食品、生态能源、无污染产品等绿色消费的比例不断增加。与这种变化相一致,发达国家出现了许多绿色环保组织,要求政府在经济发展和贸易谈判中更注重环境问题,他们经常采取激烈措施向WTO 等国际经济组织施压,要求制定全球统一的人道的绿色贸易规则,以致在国际贸易中以健康、安全和卫生为主要内容的新贸易壁垒日益增多。其次,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因而要求国际贸易中的产品本身及其生产加工过程都不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些国家制定了较高的环保标准和严格的执行措施,铸成了各种绿色壁垒。

三、我国农产品出口应对绿色壁垒的对策措施

面对绿色壁垒,我们既要客观理性地承认自己在技术等方面的落后和不足,也要认识到绿色壁垒作为保护本土产业的有利盾牌的政治性作用。针对这一情况,我国的应对措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突破绿色壁垒

1.加强对全球绿色壁垒的研究。建议由我国外经贸部门与国家商务部等携手,全面搜集、整理、分析全球绿色壁垒,特别是我国主要出口市场绿色壁垒的资料。在对国际环保公约、国际贸易协议条款的研究中,要充分挖掘某些公约、协议条款内针对发展中国家国情而附加的免受发达国家贸易歧视的保障条款,建立绿色壁垒资料库,细化主要出口国绿色壁垒对我国具体出口商品影响,提出相应对策。面对日益严峻的出口形势,企业必须加强对食品化学残留物新标准的收集和研究,加快国内药物残留标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从生产、加工等各环节严把质量与安全关,使出口的农产品符合安全、健康的 绿色 要求,用 绿色农产品 跨越绿色壁垒。

2.建立绿色壁垒的预警机制。重点围绕我国优势主导产业和外贸工作的发展需求,加强与世界贸易组织及各成员方WTO /TBT 咨询信息与数据的交换和沟通,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贸易壁垒和WTO 争端解决机制的研究,构筑预警模型,初步建立跟踪全国重点出口企业的预警监测网络,建立预警快速反应机制的有效通报途径,最大程度地消除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企业产品出口造成的障碍。

3.完善贸易的环境法规和政策措施,强化贸易环境立法和执法,建立可持续性发展的外贸发展模式。以国际标准为标本,及时修改某些不合时宜的外贸政策法规、环保政策法规,使其适应国际市场绿色贸易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并充分体现我国要履行的国际环保公约的义务,综合衡量贸易活动

中环境影响、环境成本内部化等问题。外贸发展模式要从粗放型模式向集约型、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转变。要从环保标准、产品质量标准、安全性能标准来更新生产设备,改良工艺技术,强调污染预防、全过程的环境管理与控制,最大限度地改善产品设计、生产、使用、废弃回收对环境的影响和对消费者的危害。要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鼓励绿色产业、绿色产品的发展,促使企业以国际标准为标准,提高产品环保标准、质量标准、安全性能标准,绿化外贸出口商品结构。

4.积极推广I SO 14000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和环境标志认证制度等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基础性工作。I SO 14000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和环境标志认证制度是出口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必须跨越的环境标准,也是出口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 通行证 。它不仅有利于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而且从根本上推动我国环境整体水平上升。今后我国推广ISO 14000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和环境标志认证制度,重点应放在:(1)变被动等待为主动出击。宣传动员企业实施ISO 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和进行环境标志认证。(2)与国际环境标准接轨。我国I SO 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要与ISO 14000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接轨。环境标志中产品生产污染物的排放标准、产品质量标准、安全性能标准等应与国际接轨。(3)抓好我国环境标志的双边、多边国际互认,增强我国环境标志认证的国际有效性,使我国通过认证的企业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国内生产商应从有害物质材料测试、建立物料控制系统、建立I 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确保生产过程不受污染等方面加强产品绿色预警能力。

5.出口企业必须苦练内功,努力实现出口产品的 绿化 。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加快产品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还可以避开苛刻的检疫限制,绕过绿色壁垒。我国出口企业要树立出口品牌,努力开发新产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避免由于某一个国家市场关闭而导致企业陷入困境。具体而言,在微观层面,必须改变生产者意识,强制推行标准化生产,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尽快落实农产品基地备案制度,积极推行公司+基地+标准化的管理模式,从源头上保障出口农产品的质量。在中观层面,必须加快技术研发、标准设置和产业整合。发达国家所设置的绿色壁垒及其他技术壁垒,一方面旨在保护本国产业,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壁垒可以控制被设限国购买本国技术和设备,进而迫使被设限国无法掌握产业核心技术,丧失产业标准话语权。对于我国企业,摆脱低价竞争,加强自主研发能力,拥有核心技术,要制定知识产权战略,提升知识产权创造、拥有和运营能力,在国际市场上获得平等对话和竞争的实力,并制定新的产业标准,才是跨越欧美技术壁垒的最好途径。在宏观层面,应加强行业主管部门和政府的监督、调控和对外交涉能力。因此,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出口企业实施绿色营销战略将是冲破绿色贸易壁垒的锐利之矛。

对外贸易

经济理论研究97

6.鼓励企业跨国直接投资。跨国直接投资,不仅可以在发达国家当地设立研发中心,利用当地人才,紧跟国际消费潮流,而且可以利用当地资金、原材料,节约运输等多项成本。更为重要的是,跨国直接投资-开办独资、合资生产企业,可以直接越过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设置的绿色贸易壁垒。这是对付新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最有效的办法之一。

7.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监控体系。加大对农产品检验检疫力度,以及加强对国外农产品质量标准及有关信息的收集,对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进行引导,保证我国农产品的质量符合农产品进口国的质量标准要求。除此之外,还必须加强对农业生产环境的检测,加大对各种生产资料生产企业的监督。在我国已经加入WTO 的大背景下,政府应熟悉WTO 有关规则,尤其与农产品直接有关的TBT 和SPS,在WTO 框架下制定有关促进农产品出口的方针、方法和政策,充分利用WTO 成员应享受的权利,争取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公平待遇。

(二)合理利用绿色壁垒

我国在制定冲破绿色壁垒的对策的同时,还应制定合理利用绿色壁垒的对策,保护国内的幼稚产业和主导产业。具体对策如下:

1.加快环境标准建设,构筑我国自己的 绿色壁垒 。我国应建立起自己的绿色保障系统,防止自己的产品和一些弱势民族产业遭受发达国家的打击。在制定和完善环境标准时,在符合国情国力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采用国际标准。这样,一方面可以保护本国国内市场,防止境外污染项目或产业向国内转移;另一方面还可避免因标准不同而导致我国产品出口受阻。并且,这种基于国际标准的环境标准也容易得到发达国家特别是WTO 成员之间的相互承认。把环境保护问题纳入国家的投资政策和贸易政策体系,在外商投资项目的引进和进口贸易方面提出明确的环境保护要求。对我国目前尚无相应环境标准适用的进口商品和引进项目,应要求贸易对象国严格适用其本国环境标准,以防止污染向我国国内转移,以保护生态环境、人和其他动植物的健康。

2.研究绿色壁垒潜含的理性价值与积极意义。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是:这些技术标准所涉及的对生产、出口和消费环节的种种限制措施,是符合世界范围内环境保护的时代潮流的,它迎合了人们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的发展要求,鼓励绿色生产,促进绿色消费。作为发展中国家之一员,中国必须加强自身在绿色壁垒领域的努力,借鉴WTO 组织有关绿色壁垒的立法和发达国家成功的立法经验,并且利用WTO 组织提供的有利条件和绿色壁垒中的灰色区域赋予的弹性度,结合本国的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

本国化的绿色壁垒体系,加强对本国企业的 绿色 引导,从而真正融入到绿色贸易的大潮中并且为本国经济的发展创造新的契机。因此,我们应对正当的绿色壁垒的积极作用给予充分肯定。

正当的绿色壁垒反映了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重视,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和进步的标志。要消除欧美对我国产品的歧视和限制,关键还是要以积极的态度顺应全球日益高涨的环境保护要求,努力提高产品的绿色标准,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就长远而言,发达国家设置的种种贸易技术壁垒必将促进我国相关产品技术标准和法规的建立健全和实施,也必然会加速国内企业的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人民的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应逐步建立起政府、协会、企业间的顺畅的信息与服务渠道,逐步建立起农产品出口相关标准的控制机制,引导和指导企业增强竞争意识,稳扎稳打地拓展国际市场。应加快培养国际型专门人才,建立外贸环境标准信息系统,推进环保产业的发展,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做好与环境有关的认证工作,发挥环境外交的作用,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等,提高我国出口农产品的竞争力,减少绿色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负面影响。

[注]本文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 十一五 规划2006年度一般项目 广东建立农(海)产品出口应对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和防护体系 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6E 19。参考文献:

[1]张敏等.中国出口产品如何突破绿色壁垒[J ].半月谈内部版,2006,(7).

[2]杨蕾等.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有效路径[J ].中国投资,

2005,(2).

[3]朱晓勤.WTO 与绿色壁垒:若干法律问题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2002,(3).

[4]黄东黎.国际贸易法经济理论法律案例[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8.

[5]林安薇.绿色壁垒的法律思考[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8).

作者简介:

1.高维新,广东海洋大学WTO 研究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WTO 法和经济法。

2.谢文俊,惠州学院政法系讲师,研究方向:法理学。

绿色壁垒案例

绿色壁垒案例 1、最近,在美国,西欧主要国家以及日本之间,又展开了建立汽车贸易壁垒的新较量,这标志 着世界汽车三大市场之间的贸易摩擦又将升级。由于日本轿车在美国和欧洲市场上长期受到顾客的欢迎,日本轿车在美欧市场的份额是美欧企业在日本市场份额的几倍。欧盟试图通过制订和实施新的汽车排放标准来限制日本汽车在欧洲市场的增长。新的环境保护际推要求,到2008年。欧洲市场销售的所有轿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1995年下降25%,这无疑是冲着日本和韩国企业而来的。对此,韩国的汽车企业认为“在技术上难以达到”而反对;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则表示“与欧洲企业共同努力”。但是不明确表示保证届时达标。欧盟准备在各成员国一致通过新的排放标准之前,先拿日本和韩国企业开刀,即首先强制要求日韩企业先达标,否则不能向欧洲市场出口。据分析,由于在欧洲市场上,从日本进口的轿车以高级休闲车和大型轿车为主,其平均的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比欧洲当地生产的车要高出近10%。若要达标,日本车就要平均减少31%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日本政府也不示弱,在1999年3月19日,日本政府与欧盟就汽车废气排放标准谈判破裂后,日本立即采取了针锋相对的策略:实施“歧视性”的《节能修正法》新法案。在1999年4月1日实施的该法案规定,到2010年,在日本市场上销售的不同质量和用途的汽车,必须达到相应的节能标准,以减少汽车的废气排放。具体规定是:两人(按110千克计)乘坐时总质量在1000千克以下的汽油轿车,到2010年要比1995年的相当车型节能17.7%;同期 1000-1249千克的轿车,要节能25.7%;1250-1499千克的轿车要实现30%以上的节能;1500-1749千克以上的轿车,到2010年要比1995年分别实现节能24%和9.7%。由于美国和欧洲生产的轿车在日本市场有近90%属于1250千克以上的范围,即几乎所有的美欧轿车都要在日本市场上受到更加严格的节能要求;而日本车在国内市场由于主要是轻型和微型车,因此受此修正法案的影响就没有外国企业那样大。美国政府今年3月向世贸组织提交了一份意见书,该意见书指出,日本单方面提高汽车节能标准是直接阻碍国外汽车进口的不正当行为。 要求世贸组织正式调查。 2、为保护环境,不少发达国家采取了各种措施来限制或禁止某些产品的进出口贸易。经济合作 与发展组织成员国已禁止了多种化工产品的生产和进出口贸易,其中包括DDT和六六六等农药。由于食品受到污染,许多国家提出了很高的卫生要求。1991年有32个国家和地区对427种农药在食品中的残留量订有法定的限量标准;不少国家对食品中农药残留污染、重金属含量、化肥使用、微生物污染、动物饲料及添加剂等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对食品包装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有的国家以保护野

绿色壁垒案例分析正

绿色壁垒案例分析——宁夏枸杞 专升本2班周泾泾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日益加强,国际贸易额的不断扩大,贸易逐步全球化,许多国家的本国的贸易受到冲击,逐步恶化,集贸易保护和环境保护于一身的绿色壁垒也因此应运而生且发展迅速。我国的大量贸易顺差和诸多问题使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也频频遭受来自国外的绿色壁垒障碍,损失重大。所以如何应对国外的绿色贸易壁垒,同时构建我们自己合理的绿色壁垒正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中医药品广受欢迎,可是出口常常遭受壁垒,2008年,多种中药材对美出口量大幅下降,党参下降了80%,冬虫夏草下降了67%,沙参下降了48%,田七下降了47%,地黄下降了46%,贝母下降了39%,人参下降了38%。 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枸杞,由2007年的290吨下降到2008年的29吨,降幅达90%。就拿宁夏的枸杞来说,枸杞药性平和,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润肺止咳的功效。枸杞还能增强免疫力,具保肝、抗疲劳、抗衰老等作用,适合抵抗力低、身体虚弱者服用,常服可延缓衰老、强身健体、美肤养颜。枸杞作为宁夏的特色农产品,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已经成为国际社会认识了解宁夏的一张名片。宁夏是枸杞的原产地,素有世界枸杞在中国,中国枸杞在宁夏,宁夏枸杞在中宁之说,国际市场的开放为宁夏枸杞贸易出口带来了无限商机,但是,宁夏枸杞贸易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水平,问题的症结主要在于国际竞争力不强,难以突破绿色壁垒。 案例:杞农之困 2011年7月的宁夏中宁县,满眼皆见的是路边晾晒的枸杞。这个时节,正值枸杞盛产,全年一半的产量几乎产自这个时节。中宁,这个位于宁夏中部的小县城是全国著名的枸杞生产基地,枸杞产量占到全国总量的60%以上。然而,此时,很多枸杞生产商却在犯难。来自瑞士市场生态研究所(IMO)的检查人员检查,不仅新添了检查合同的细则,还增加了网上追踪系统。IMO是全球首批从事有机产品认证的机构之一,同时具备欧盟和美国认证许可。这是出口有机枸杞的第一道门槛,即获得由出口目的地国家认可的有机认证。例行检查每年一次,但是2011年却格外严格。事实上,欧盟和美国几乎已经对中国枸杞关上了“大门”。近年来,枸杞的出口之路可谓一波三折。 2010年,西班牙一度是中国枸杞的第一出口市场,出口额为774万美元。然而2011年以来,受到欧盟更为严格的限量标准,西班牙进口额锐减。来自宁夏林业局的资料显示:2007年1月-2009年3月期间,我国共有24批出口到美国的枸杞产品因为检出农药残留、亚硫酸盐、色素、恶性杂质以及标签、成分未作说明等问题而被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拒绝入境。自2007年以来,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以枸杞干果在美国无明确农残限量标准为由,要求农药残留一律不得检出,一旦检出,就拒绝入境。宁夏有机枸杞也就此基本停止对美出口。有机枸杞,就是不用任何化学农药的枸杞。以欧盟有机食品农产品农残法规要求,枸杞鲜果中的农药——啶虫脒的限制含量为0.01mg/kg,这一含量意味着在生产过程完全不能使用农药。这对于病虫害泛滥、一年至少打药6次以上的枸杞生产,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但反过来看,绿色贸易壁垒不一定是个坏东西,遭遇“碰壁”也可以把坏事变成好事。绿色贸易壁垒的设置也能有利于改善我国出口产品的质量,向着生态友好型的产业方向不断迈进。这是冲破绿色贸易壁垒的需要,也是我国生态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论绿色壁垒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论绿色贸易壁垒问题及其法律对策 摘要: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战略目标。保护国民健康和生态环境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借保护环境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的“绿色壁垒”并不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绿色壁垒的出现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和特点,它必将对21世纪的国际贸易关系产生日益重要的深远影响。中国作为世界贸易大国,应当密切关注其发展趋势,积极研究并采取应对措施,保证国家对外贸易的顺利发展。 关键词:国际贸易绿色壁垒贸易措施技术保障 绿色壁垒,又称绿色贸易壁垒(Green Barriers to Trade),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一国政府以保护有限资源、生态环境、人类和动植物健康为名,以限制进口保护贸易为根本目的,通过立法,制定繁杂的环保公约、法律、法规和标准、标志等对商品进行的准入限制原则。其实质是国际贸易保护的新形式,是一种新型的技术贸易壁垒,较之其他的非关税壁垒,它更具有隐蔽性和形式上的合法性,因而容易转移人们的视线,不易引起贸易纠纷。 一、绿色壁垒产生的时代背景 1、“绿色壁垒”根源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国民康健的需要。20世纪60年代,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发达国家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环境污染事件,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存和发展受到了威胁。环境保护,成为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关注的问题。1999年,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世贸组织第3届部长会议上,各成员国就环境与贸易问题展开广泛的讲座,这时绿色贸易壁垒已是世界贸易中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 2、世贸组织对正当的绿色壁垒持肯定态度。世贸组织《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规定成员政府有权采取措施,确保人类健康免遭进口动植物携带疾病而造成的伤害。该协议允许世贸组织成员采取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鼓励世贸组织成员以国际标准为基础,可自行设立标准。由于其中一些条款界定相对模糊,这就为一些发达国家制定绿色贸易壁垒找到了借口,由此而发生贸易纠纷时,发达国家也容易从中寻求到法律上的支持。 3、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意识的重大差异。因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处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发展中国家整体上环保意识淡薄,相关法规滞后,有的国家甚至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暂时的发展。争议由此产生,发达国家认为较高的环境标准是国民环境意识推动的结果和保护环境的要求,并非是为了故意推行新的贸易保护主义,而发展中国家由于出口受到较多限制而认为发达国家无必要制定如此高的环境标准,并认为这实际上已造成了新的贸易壁垒即绿色壁垒。 二、绿色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晌 发达国家为维护其长期以来在经济和资源上的霸主地位,一方面利用自己在 经济和科技方面的优势地位,一方面利用自己在经济和科技方面的优越地位,设置环境壁垒措施, 限制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产品的出口, 从而影响国际竞争, 限制贸易自由;另一方面将被污染的废弃有害物品和污染型产业越境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造成对发展中国家生态资源的大肆掠夺和破坏, 加剧全球环境恶化的同时, 进一步削弱了发展中国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绿色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概况与发展对策

近些年来, 我国农业产业发展进入到全新阶段, 农产品的供求关系产生了极大变化。农业发展一定要适应于当前的市场需求, 切实调整与改进生产结构, 有效优化生产力的整体布局。可以说, 进口农产品的不断增加对于我国农业所产生的冲击无法低估,与此同时,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形势同样不容乐观。为了在国内与国际等两个市场的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继续保持农业产业的稳定发展, 其中最为根本与关键的则是要提升我国农产品所具有的国际竞争力。 1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概况 一是从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额的视角来观察。近些年来我国的农产品进出口额都出现了快速发展之趋势, 出口额与进口额分别创造出了历史的最高水平, 其中农产品的进口增长高于出口的增长, 而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则从顺差变成了逆差。虽然我国农产品贸易总体增长相当快, 但是贸易额在对外贸易的总额当中的比例却在持续下降。这就反映出中国产业结构以及出口商品的结构正在持续地优化升级, 与此同时也证明了中国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还是具备极大的发展潜力。二是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的结构来观察。亚洲依然还是中国农产品的首要出口市场, 市场的份额略有降低, 但是对于欧洲与北美洲等地的出口市场份额却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中国的农产品特别是谷物、肉类以及水产品等出口市场大多集中于亚洲国家或者地区, 而欧洲、北美洲则为第二、三大出口市场。三是从农产品出口格局的视角来观察。就国外农产品的出口格局来考虑, 以蔬菜、水果以及水产品为主体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在出口中依然保持着相当快的增长趋势。究其原因, 主要是由于我国农产品质量正在持续提升, 而且在价格上具备了比较优势。其中谷物的出口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 而进口则出现了大幅下降, 因而呈现出净出口的格局。就品种而言,小麦的进口额明显下降, 而玉米的出口额则在大幅增长。与此同时,食用油籽的进出口出现了双增长, 贸易逆差正在持续扩大;食用植物油的出口额有所增长,进口额出现了下降,贸易逆差不断缩小;食糖的进出口出现了双增长, 贸易逆差不断扩大。总的来说,以往具备优势的大宗农产品在出口价格的竞争力上有所下降; 以往出

绿色贸易壁垒

绿色贸易壁垒突破分析 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出口商品遭退的现象屡有发生,其实是受到了“绿色贸易壁垒”的阻挡。具有关部门统计。每年我国因遭遇“绿色壁垒”损失的贸易额达70亿美元只巨! 关键词:绿色壁垒贸易保护 一、诠释绿色贸易壁垒 绿色壁垒,又称环境壁垒.它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一些国家凭借其科技优势,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目的,对外国商品进行准入限制的贸易壁垒。 绿色贸易壁垒起因于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灾难。在初期绿色壁垒的形成主要出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安全的要求;同时,消费者环境意识提高和全球绿色消费运动的兴起也促进了绿色贸易壁垒的发展。 绿色贸易壁垒产生和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以后,作为主要贸易壁垒形成的关税逐步降低,同时传统的非关税壁垒也逐步拆除。因此,用传统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来限制进口的余地已经很小。 于是,贸易与环境这两个原本在贸易史上不相干的问题被一条绿色纽带捆绑在一起,绿色贸易壁垒就出现了。上世纪的最后5年,以1995年世贸组织专门成立贸易与环境委员会为标志,这标志着国际贸易舞台上不再扮演年轻的配角,而使跻身重要脚色行列。1999年11月30日,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世贸组织第3届部长会议上,各成员国就环境与贸易问题展开广泛的讨论,这是环保这道绿色贸易壁垒从此成为世界贸易中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 绿色壁垒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绿色关税、绿色市场准入、绿色反补贴、绿色反倾销、环境贸易制裁、推新国内PPM标准及其他标准、消费者的消费选择、强制性绿色标志、强制要求ISO14000认证、烦琐的进口检验程序和检验制度,以及要求回收利用、政府采购、押金制度等等。 从上世纪最后几年起,伴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步伐加快,绿色壁垒——这个外贸领域的新名词开始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它涉及的不仅是农副产品,还覆盖到纺织服装、鞋革等多个领域。据不完全统计,在正式加入世贸组织的前三四年中,我国就至少有价值200亿美元的商品因不符合贸易伙伴的环保要求而惨遭退货。 二、绿色壁垒,必须跨越的一道坎 许多国家对我国的产品限制与打击也常常采用关税壁垒的方法。加入世贸组织后,贸易壁垒逐渐取消一度让国内很多企业和行业非常乐观,特别是一些产品出口大、对外依存度高的行业和企业,天真的认为我们的产品可以长驱直“出”。然而,绿色壁垒的不断出现和扩展,却可能导致我们的产品出口受到很大的限制。环保“软肋”已被集中,我国产品原有优势的发挥就受到很大限制。即便明知有些做法纯属恶意刁难,也徒唤奈何。 中国化工网总裁孙德良说,虽然国内有数百家生产染料的企业,但环保型的

中国农产品贸易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农产品贸易现状及前景分析摘要 近年来,随着国内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和对外开放政策的日益成熟,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都一直处于稳固增长状态。然而,这其中依旧存在如出口种类单一、出口市场集中、低价竞争等诸多咨询题。通过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现状及其比较优势与劣势的分析,引出了产生这些咨询题的缘故。提出了应该加大对国际农产品市场及国际贸易规则的了解,调整好出口结构,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规范为先、品质为本,树立国际品牌形象,对其进出口贸易进行战略性调整,以促进中国农产品贸易健康稳固的进展的差不多应计策略。并结合实际情形,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农产品贸易,中国,现状,应计策略,前景展望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enhancement of domestic productive f orces level and the policy of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become maturi ng day by day,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 import and export volume are both in continuously growth condition.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 many questions, such as the exportation types are rare, the markets of exportatio n are centralism, the low price competition and so on. Through the analy 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 trade and the c omparison advantage and the disadvantage, drew out the reason of there q uestions. suggested that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 ernational agricultural product market and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rule, adju sts the exportation structure well, displays own comparison advantage full y, take standard and quality a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setting up good

中国进出口商品十大排名

中国进出口商品十大排名-按国别、商品种类 作者: 专气黔驴发布日期: 2009-4-02 查看数: 1062 出自: 日本对中国出口十大商品类别: 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8701至8705所列机动车辆的零件、附件,环烃,84章未列名的具有独立功能的机器及机械器具,半导体器件等;已装配的压电晶体,印刷机;喷墨印刷机;印刷用辅助机器,专用或主要用于8525至8528装置或设备的零件,有线电话、电报设备,包括有线载波通信设备,医疗等设备, 主要载人的机动车辆,(8702的车辆除外),石油及从沥青矿物提取的油类及其制品;废油, 日本对中国出口主要商品构成有;电机、电器、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钢铁,有机化学品,车辆及其零附件,但铁道车辆除外,光学、照相、医疗等设备及零附件,电器,数码相机,电脑,汽车,化妆品等,汽车手机计算机照相机,塑料及其制品,铜及其制品,钢铁制品,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产品;沥青等,贱金属器具、利口器、餐具及零件,珠宝、贵金属及制品;仿首饰;硬币,照相及电影用品,针织物及钩编织物,浸、包或层压织物;工业用纺织制品,杂项化学产品,化学纤维长丝,化学纤维短纤,无机化学品;贵金属等的化合物,铝及其制品,鞣料;着色料;涂料;油灰;墨水等,玻璃及其制品,纸及纸板;纸浆、纸或纸板制品, 日本从中国进口十大商品类别有哪些 男西或便服套装,上衣、长短裤及工装、马裤,衣箱、手提包及类似容器,绝缘电线、电缆及其他绝缘电导体;光缆,专用或主要用于8469至8472机器的零件、附件,印刷机;喷墨印刷机;印刷用辅助机器,女西或便服套装,上衣,裙,裙裤,长短裤及马裤,游艺场所、桌上或室内游戏用品,针织或钩编的套头衫、开襟衫、外穿背心及类似品,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等,出口至日本最多的可以说就是服装了还有就是他们那没有的蔬菜或海鲜之类的, 中国煤炭出口价涨美元/吨日本不接受,动力煤交易谈判于4月28日获实质性进展。中日双方敲定中国北方动力煤(不包括山东煤)2008年的出口FOBT价格为美元/吨(5,800 Kcal/Kg ,比上一年度上涨%,低于日澳动力煤125%的涨幅。 中国的石油不再向日本出口,因为发现我们自己的都不够用。中国的煤炭却疯狂的向日本出口。我国仅有四家煤炭企业拥有煤炭出口权--神华集团、中煤集团、五矿集团和山西煤炭进出

中国农产品进出口状况调查报告

国际经济学 中国农产品进出口状况调查报告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农业不断扩大与世界贸易体系的结合,在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力一面成绩显著2012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757.7亿美元,同比增12.9%从产品结构看,产品特征鲜明,进口量依旧比较大的农产品是大豆、食用油、棉花等加原料型农产品,出口稳步增长的农产品是水海产品、园艺产品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2012年,大豆进口5838.5万吨,同比增10.9%,再创历史新高,相比2004年增长189%;棉花进口541.3万吨,同比增51.8%,进口额120亿美元,同比增24%;食用油籽进口6228.0万吨,同比增13.6%,进口额377.5亿美元,同比增19.9%;食用植物油进口960万吨,同比增23.1%,进口额108亿美元,同比增19.9% 2013年前五个月出口以水海产品、蔬菜、水果为主前五个月,我国出口水海产品153万吨,增加5.4%,价值77.3亿美元,增长11.6%;蔬菜285万吨,与去年同期持平,价值34.6亿美元,增长15.4% ;鲜、干水果及坚果110万吨,减少7%,价值13.1亿美元,增长10.4%;粮食110万吨,减少13.3%,价值10.2亿美元,下降0.7%上述四者出口值合计占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的51.3%。 长期以来,农产品出口以其特有的优势,在带动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解决“三农”问题意义重大。一是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世界农产品贸易持续较快增长,农产品出口效益普遍

中国目前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壁垒的现状如何

国际经济与贸易 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壁垒的成因、现状及其应对方式的概述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异地化进程的推进及WTO多个回合谈判,使得一直以来作为主要贸易壁垒的高额关税退出历史舞台,加之各国对环境保护和维护人类和动植物安全和健康等的问题日益重视,一些新的贸易保护措施——绿色贸易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形成。本文将就绿色壁垒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现状、成因、典型案例及应对方式加以综述 关键词: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现状成因典型案例应对方式 绿色壁垒 绿色壁垒由于从形式上看,它是适应环境保护的要求,对贸易自由的限制,具备一定的合理性,顺应了环境保护的世界发展潮流,容易在社会公众中获得广泛的支持,并且在国际贸易规则上没有被禁止,一系列国际环境公约和国内环保法规又可作为其理论上的依据,所以其对世界贸易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国际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对来自其他国家的产品和服务设置了障碍,限制了出口,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本国市场。据估计,我国每年至少有价值70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到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并且还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如何正确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已日渐成为我国对外贸易中的焦点问题。 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 1. 绿色贸易壁垒被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贸易措施。据统计在全球4917种产品中,受绿色贸易壁垒影响的3746种产品的贸易额达47320亿美元,占1999年世界进口额的88%,其中直接受影响的达6790亿美元,占13%,共计有137个进口国采用了绿色贸易壁垒措施。 2. 绿色贸易壁垒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一方面,绿色贸易壁垒涉及到环境保护、人类健康、动物安全、生物多样性等多个领域,另一方面,绿色贸易壁垒所管辖对象周期也越来越长。不仅仅对产品本身提出绿色环保要求,还对产品的设计开发、原料投入、生产方式、包装材料、运输、销售及售后等整个生命周期提出了绿色环保的要求。 3. 绿色贸易壁垒的设置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绿色贸易壁垒往往针对那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因其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能够利用本国资源及劳动力的优势大量生产并出口资源或劳动密集性的产品,出口产品具备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容易对进口国国内同类产业形成威胁。近几年来,我国这类产品受到的绿色贸易壁垒限制越来越明显。 典型案例 中国出口商品在国外市场高高竖起的“绿色壁垒”前接连遭遇了“滑铁卢”:年初,浙江舟山出口欧洲的冻虾被欧盟检验部门检测出10亿分之0.2克氯霉素(请注意这个比例),全部被退回,并导致随后欧盟方面作出的暂时停止进口中国鸡肉、兔肉、冻虾等动物源性食品的决定1月4日至1月31日,日本政府决定对我国出口的蔬菜实行批批检验的临时加严检验措施,结果,浙江台州出口日本的西兰花,在日本临时加严的检验中部分被检验出农药残留超标,受此影响,台州西兰花的收购价格从每个1.6元猛跌至0.6元,14家相关企业和种植面积达10万亩的数万农民叫苦连天;还是在浙江,1月份,宁波的一批水产品出口企业因在出口到

绿色壁垒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1.2 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1.2.1 国内研究状况 基于绿色壁垒在当前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性,国内很多学者对绿色壁垒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苗建军提出了广义绿色壁垒的概念。梁咏(2003) 定义了狭义的绿色贸易壁垒,他认为绿色贸易壁垒是继贸易技术壁垒之后的又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形式,它的核心是借保护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为理由,利用环保差别优势,通过蓄意制定苛刻的环保标准,限制进口,以达到保护本国市场的目的。曾凡银和郭羽诞(2004) 以总成本梯度模型来解释发达国家绿色壁垒设置的原因。焦志云(2004) 则从实施绿色壁垒的动机来分析,认为绿色壁垒有正当和不正当之分。在绿色壁垒性质论述方面,俞海山(1997) 从绿色壁垒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合法性、保护内容的广泛性、保护方式的隐蔽性和实施结果的歧视性五个方面论述了绿色壁垒的性质。张文兵从绿色壁垒兴起的特定背景分析出绿色壁垒的实质是贸易保护手段,它是发达国家在与发展中国家竞争中更具道义假象的工具。曾建平和盛敏认为绿色壁垒是生态伦理规则在贸易领域中具体应用,是一场涉及多重贸易主体、关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的问题,是新、旧伦理价值观(其中主要是环境伦理思想与功利主 义)激烈交锋和对阵的问题。在绿色壁垒的效应研究方面,夏英祝和祖书君从绿色壁垒的保障效应和绿色壁垒的扭曲效应两方面来研究,他们认为绿色壁垒虽然可以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促进科技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促进发展中国家与环保产业相关法律制度和标准的建立和完善,但它增加了贸易成本,引发了许多贸易争端和相互报复的行为,同时发达国家的污染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些扭曲的效应更是不能忽视。卢授永和杨晓光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出发,论证了绿色壁垒对我国经济的具体影响。 1.2.2 国外研究状况 在国际文献中并没有“绿色壁垒”一词,绿色壁垒更多被称为环境壁垒。国外对环境壁

近几年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

近几年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 摘要: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规模快速增长,竞争力逐年提高。但在国际市场日趋激烈,世界主要农产品贸易国美国和欧盟已调整农产品贸易政策的况下,要不断提高我国农产品贸易规模,使我国成为农产品贸易强国,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解决。在新国际贸易环境下,只有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应对之策,方能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一、我国农产品贸易现状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贸易额呈稳定增长趋势,尽管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略有下降,仍无法改变其自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来一直呈现的迅速增长的总体趋势。2004年以来进口量增长尤其迅速,这体现了我国人民对农产品需求的增长,但也导致了贸易逆差的出现。逆差出现的原因:一是国家政策的作用,多进口尽可能减少与他国的贸易摩擦。二是由于进口关税大幅度减让和对主要农产品进口配额的增加。三是美国和欧盟国内补贴幅度增加,使国际市场价格降低。四是非关税壁垒的不断增多,主要表现在蔬菜水果和畜产品方面,蔬菜水果方面的壁垒主要是农药残留问题,而畜产品方面则主要是发达国家对禽流感等疫病的规定,是导致我国畜产品出口增长困难的根本原因。 自2007年起,农产品国际市场发生显著变化,特别是世界粮食供求偏紧,粮食库存不断下降以及粮食价格总体持续上涨。但在这种形势下,我国主要粮食进出口仍然保持净出口,特别是大米、小麦和玉米,这表明我国主要粮食品种的供给立足于国内生产,从而化解了世界粮食供求偏紧所带来的贸易压力。也正是由于这种优势,自该年起我国农产品出口额增长率显著提升,这也有助于在未来化解近年来产生并日益增大的贸易逆差现象。 从整体上看,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到2008年,农产品出口额和进口额均是连续9年增长,农产品进出口总额已达985.5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27.0%,并创造出历史新记录。虽然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有所下降,但这只是增长大趋势中的一点小波动而已。这既反映出国内资源和农业生产方面的问题,同时也表明在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和国际市场复杂多变。 二、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 (一)出口过于单一 我国农产品在农产品的品种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的严峻挑战。我国多数农产品在国际贸易缺乏明显显的竞争优势,我国的初级农产品品种较单一,导致了我国加工型农产品的多样化与发达国家相距更远。 (二)出口市场过于集中 从中国农产品出口的洲际结构特征来看,目前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其中亚洲国家和地区是中国传统的农产品贸易伙伴,2009年中国对亚洲的农产品出口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59.3%。而从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结构特征来看,虽然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国家或地区达200多个,但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市场却比较集中和稳定,始终以日本、美国、韩国、香港等

最新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之应对

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 之应对

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之应对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码: ___________) [摘要] 近些年,随着国际贸易的日益加强和全球环境的逐步恶化,集贸易保护和环境保护于一身的绿色壁垒应运而生且发展迅速。而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也频频遭受了来自国外的绿色壁垒障碍,损失重大。如何应对国外的绿色贸易壁垒,同时构建我们自己合理的绿色壁垒正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新的难题。 [关键词] 绿色壁垒国际贸易保护环境保护 1947年《关贸总协议》第20条中将“保障人民、动植物的生命健康所必须的措施”和“有效保护可能用竭的天然资源的有关措施”列为对自由贸易原则的一般例外的规定。因此,集环境保护与贸易保护于一身的绿色壁垒应运而生,并逐渐发展成为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实行贸易保护的最重要的贸易壁垒。 一、绿色壁垒的界定

绿色壁垒是绿色贸易壁垒的简称,又称环境壁垒,生态壁垒。对于绿色壁垒的概念,理论界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表述方法。比如说:“它是指在国际贸易中,进口国政府以保护有限资源、生态环境、人类和动植物健康为名,以限制进口保护贸易为根本目的,通过立法,制定繁杂的环保公约、法律、法规和标准、标志等对商品进行的准入限制原则”;“绿色壁垒是指现代国际贸易中商品进口国以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及动植物的健康与安全为名,通过制定复杂、苛刻的环境保护标准,限制或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的一种市场准入制度”等等。从这些概念中我们可以得知绿色壁垒其出发点是为了保护本国的贸易,“绿色”仅是表面形式,是为了迎合现代社会中人民对环保和健康的更高要求以及规避相关国际贸易规则的限制,其实质是一种更新、更隐蔽、更有效的国际贸易壁垒形式。在现代社会中,它比传统贸易壁垒更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形势,符合国际贸易规则要求,迎合广大消费者心理需要,因此绿色壁垒也就逐渐成为取消关税壁垒后各国采取的最主要的一种国际贸易保护手段。 基于此,笔者认为所谓绿色壁垒应是指进口国政府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为名,以限制进口保护贸易为根本目的,通过颁布复杂多样的环保法规、条例,建立严格的环境技术标准,制定繁琐的检验、审批程序等方式对进口产品设置的贸易障碍。

(国际贸易)出口到各国需要的各种

(国际贸易)出口到各国需 要的各种

出口到各国常需要的各种认证 CE认证 RoHS认证 UL认证 FDA认证 FCC认证 CCC认证 CSA认证 DIN认证 BSI认证 GB认证 EMC认证 PSE认证 GS认证 ISO认证 HACCP认证 GMP认证 1、CE:是壹种安全认证标志,被视为制造商打开且进入欧洲市场的护照。CE代表欧洲统壹(CONFORMITEEUROPEENNE)。凡是贴有“CE”标志的产品就可于欧盟各成员国内销售,无须符合每个成员国的要求,从而实现了商品于欧盟成员国范围内的自由流通。主要对电气类产品、机械类产品、玩具类产品、无线电和电信终端设备、冷藏﹑冷冻设备、人身保护设备、简单压力容器、民用爆炸物、游乐船、建筑产品、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植入式医疗器械、医疗电器设备、升降设备、燃气设备等产品进行认证。

2、RoHS:是《电气、电子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的英文缩写。欧盟于2006年7月1日开始实施RoHS,使用或含有重金属以及多溴二苯醚PBDE,多溴联苯PBB等阻燃剂的电气电子产品均不允许进入欧盟市场。RoHS针对所有生产过程中以及原材料中可能含有上述六种有害物质的电气电子产品,主要包括:白家电,如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空调,吸尘器,热水器等,黑家电,如音频、视频产品,DVD,CD,电视接收机,IT产品,数码产品,通信产品等;电动工具,电动电子玩具,医疗电气设备。(Remark:客人问有没有rohs时要问他是要成品rohs仍是原材料rohs,有些工厂是做不到成品rohs的,含rohs价格壹般比普通的产品贵10%-20%左右。) 3、UL:UL是英文保险商试验所(UnderwriterLaboratoriesInc.)的简写。UL安全试验所是美国最有权威的,也是界上从事安全试验和鉴定的较大的民间机构。主要从事产品的安全认证和运营安全证明业务,其最终目的是为市场得到具有相当安全水准的商品,为人身健康和财产安全得到保证作出贡献。主要对防盗和信号装置、防止火灾和化学性危险的设备、电器、防火设备、采暖、制冷和空调设备、水上用品等提供认证。(Remark:不强制要UL才能进入美国。) 4、FD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的简写。FDA是美国政府于健康和人类服务部(DHHS)和公共卫生部(PHS)中设立的执行机构之壹。FDA的职责是确保美国本国生产或进口的食品、化妆品、药物、生物制剂、医疗设备和放射产品的安全。该法规规定,FDA将给每个登记申请者分配壹个专用登记号码,外国机构对美国出口的食品,于到达美国港口前24小时,必须事先向美食品和药物管理局通报,否则将被拒绝入境,且于入境港口予以扣留。(Remark:FDA只是要注册登记,不是要认证书。) 5、FCC:FCC(FederalCommunicationsCommission,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于1934年由COMMUNICATIONACT建立是美国政府的壹个独立机构,直接对国会负责。FCC通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文献综述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文献综述 一、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规模分析: 如表1所示,2001年:农产品贸易总额为279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160.7亿美元,进口额为113.8亿美元。 2002年:农产品出口额为180.4亿美元。 2003年:农产品贸易总额为403.6亿美元,农产品出口额214.3亿美元,农产进口额189.3亿美元。 2004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514.2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233.9亿美元,进口额为280.3亿美元。 2005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562.9亿美元,农产品出口总额275.8亿美元,进口总额287.1亿美元。 2006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达630.2亿美元,其中农产品出口额310.3亿美元,农产品进口额319.9亿美元。 2007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781.0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370.1亿美元,进口额为410.9亿美元。 入世以来削减关税、扩大市场准入等进口促进措施的实施,极大改变了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格局。由于进口快速增加而出口增长缓慢,2004年我国农产品首次出现46.4亿美元逆差,占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的9.03%。2005—2007年我国农产品贸易连续表现为逆差,但逆差规模相对较小。 受金融危机影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进口主体贸易规模快速扩张,2008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剧增,远远超过此前各年的逆差水平。全年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991.6亿美元,同比增长27.0%。其中,出口额为405.0亿美元,同比增幅由上年的17.9%下滑到9.4%;进口额为586.6亿美元,同比增长42.8%。贸易逆差为181.6亿美元,同比增长3.4倍,占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18.31%。2009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回落明显,全年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921.3亿美元,同比下降7.1%。其中,出口395.9亿美元,同比下降2.3%;进口525.5亿美元,同比下降10.4%;贸易逆差为129.6亿美元,同比下降28.6%。

浅谈我国遭遇绿色壁垒的现状评析及应对

浅谈我国遭遇绿色壁垒的现状评析及应对 殷维 摘要随着各国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体系对于环境问题的重视,绿色贸易成为了当今国际贸易的新特点。为了寻求新的贸易保护手段,维护国内市场的利益,发达国家纷纷以绿色环保为借口,实施新的贸易保护主义,这些便导致了绿色贸易壁垒的出现。中国作为最大的一个发展中国家,绿色贸易壁垒是我国在加入WTO之后在对外贸易中面临的一个较大的贸易障碍,也使得我国的许多行业遭受了重大的损失。但是,我们不能只看到绿色壁垒制度的负面影响,也应该看到它对我国贸易的积极方面。因此如何正确认识我国遭受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以及合理利用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和国内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绿色壁垒现状评析对外贸易 一、我国遭遇绿色壁垒的现状 (一)我国遭受绿色壁垒的消极方面 美国曾利用SPS措施限制中国的蜂蜜和水产品进口,对中国的蘑菇罐头实施以及其他的中国产品进口,使得这些产品的出口日益困难。1998年9月,美国农业部签署一个法令,要求来自中国的木包装必须有检验和检疫标志,否则不能出口到美国。如果违规,整批产品不准进入美国,或者在美国监视下销毁,一切损失由中国负责。这一条将影响中国对外贸易近180亿美元。前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官员、联合国粮农组织顾问鲁宾透露:2000年8月到2001年1月,仅数月间,美国FDA扣留了634批从中国进口的食品,主要原因是农药残留、食物添加剂和杂质的含量过高;欧盟也通过规定不合理的残留限量标准和检验方法来限制外国农产品和食品的进口,中国的茶叶由于检验超标现象,结果导致茶叶出口陷入困境。2002年初,欧盟以中国出口的禽肉、龙虾制品中农残、药残及微生物超标为由,宣布全面禁止进口中国动物源性食品,直接影响了中国6.23亿美元的产品出口欧洲。欧盟的《关于在电气电子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llS)要求2006年7月1日以后投放欧盟市场的电气和电子设备和产品中不得含有铅、汞、镉等六种有害物质,据我国商务部统计,我国的家电产品受该指令的影响,出口量大幅下降;2002年1月至7月,因日本的绿色壁垒影响,中国出口日本的活鳗比上年同期下降23%,出口冻鸡下降41%,出口保鲜蔬菜下降20%,出口鸭肉由2002年的4668吨降为2003年的零吨。日本自2003年起,推行的农产品“身份认证”,要求市场上销售的蔬菜大米都必须标明品种、原产国、生产企业名称和认证号码等,加上日本媒体对中国农产品药残量超标的宣传,误导消费者,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日本造成了很大的障碍。我国的农产品、纺织服装、电子产品等产业因绿色贸易壁垒都在不同程度上遭受了损失。 (二)我国遭受绿色壁垒的积极方面 上海ABB跃进机电有限公司努力获取ISO14000质量认证,一律按照国际标准来搞技术创新,如今该公司的机电产品已经广销欧亚美等大洲。20世纪80年代上海的毛绒玩具生产厂以及上海钻石厂等企业,寻找应对方略、改进生产技术,经过几年的努力,达到了外国的技术标准及产品检验,扭转了出口量下降的局面,不仅出口量大幅度回升,也提高了外汇收入;厦门ABB开关有限公司是ABB集团在亚太地区最大的中压开关制造和研究基地,公司成立于1992年9月,是ABB在中国的第一家合资企业,公司恪守“客户中心”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率先在中国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21环境标志产品验证,推行清洁生产;在2004年12月,国际权威认证机构BSI(英国标准协会)在华为宣布:经过该机构资深专家的现场审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各方面实施效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贸易的影响及案例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贸易的影响 负面影响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正面临越来越多来自于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的挑战。总体来说,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市场份额、贸易机会、企业和商品信誉等方面都产生了不利影响,导致国外消费者对我国部分产品尤其是农产品食品信心下降,对我国出口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具体地说,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产品出口的市场范围缩小。我国目前的主要出口方向仍然是日本、美国、东南亚、欧盟、韩国等国家,对它们的出口份额占我国外贸出口总额的80%,而这些国家(或地区)多数是环保主义倡导者和拥护者,也是绿色贸易壁垒的发源地。我国出口商品的市场销路极易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从产品的出口增长速度来看,由于我国的出口市场相对单一、固定,一旦目前的市场销路受到影响,出口的增长速度必然有所下降,尤其是在一些发达国家专门针对我国的某些商品设置绿色贸易壁垒的情况下,该商品的出口会立即出现停滞,如不及时采取对策,就会影响到整个产业的发展。 (二)企业的出口成本上升和出口效益下降。由于绿色贸易壁垒多数是以环境标准和标志的形式出现,要想实现其环境标准、获取其环境标志,就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进行技术改造,改善环境质量;同时还将增加有关的检验、测试、认证和公关等手续以及相关的费用,从而使企业出口产品的成本大幅度上升,价格优势大大削弱,丧失了国际市场竞争力,企业的出口效益日渐下降。 (三)我国的对外贸易关系摩擦不断。由于遭遇了越来越多的绿色贸易壁垒,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稍有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到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因此,必须恰当处理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的冲击。 正面影响 (一)带动我国绿色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在绿色浪潮的冲击下,非绿色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小,利润率越来越低。而我国出口产品绝大多数为非绿色产品,在目前我国生产力水平特别是科技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促使产品

浅谈绿色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

「论文关键词〕绿色壁垒保护 〔论文摘要〕绿色贸易壁垒是近年来发达国家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进入其国内的重要贸易保护措施之一,目前已日趋全球化,并呈加快发展的态势。绿色贸易壁垒的起源、特征和种类做了系统的概括,分析了绿色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并提出了我国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绿色壁垒的产生 绿色壁垒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兴起于90年代。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环境问题一开始仅是局部的、点的问题,主要被认为是一国国内的问题,应根据本国自身的环境法来进行。随着世贸组织的发展,全球一体化和国际贸易自由化使得各种关税和传统的非关税壁垒大大削弱,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环保手段被各国用来作为贸易保护手段加以广泛应用,并通过将环保措施纳人贸易规则和条约目标最终予以加强。于是绿色壁垒应运而生,并开始蔓延,对当今世界的经济贸易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二、绿色壁垒的表现形式 (一)绿色关税制度 进口国对可能造成环境威肋及破坏的进门产品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 (二)绿色市场准入制度 进口国以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以及违反有关国际环境公约或国内环境、规章而采取的限制国外产品进口的措施。如1994年美国环保署规定,进口汽油中硫、苯等有害物质必须低于有关标准,否则禁止进日。 (三)“绿色反补贴”、“绿色反倾销”以及环境贸易制裁 一国怀疑进口产品的低价是由于接受了来自于出口国政府的环境补贴或未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内在化,对进口商品采取的一种限制措施或给予相应的制裁。 (四)推行国内PPMs标准及其他环保标准 PPMs是…PROCESSING&PRODUCT METHOD',的缩写,是对产品生产和加工过程所制定的特定环境标准。有的国家生产技术水平较高,随着人们对生存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这些国家制定了较为严格的PPMs标准以及其他一些近乎苛刻的环保标准,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