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防范研究——以中国银行F分行为例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录........................................................................................................................................... III 图表目录....................................................................................................................................... I V

1 绪论 (1)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

1.2 文献综述 (2)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4)

1.4 创新之处及不足 (5)

2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分析 (7)

2.1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及产品的分类 (7)

2.2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9)

2.3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存在的风险 (13)

2.4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程序 (15)

3 案例介绍 (17)

3.1 中国银行概况 (17)

3.2 中国银行F分行理财业务概况 (18)

3.3 中国银行风险管理现状 (21)

4 案例分析 (25)

4.1 F地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同业比较 (25)

4.2 中国银行F分行风险控制分析 (26)

4.3 针对中国银行F分行理财业务风险控制建议 (31)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35)

5.1 结论 (35)

5.2 政策建议 (35)

参考文献 (41)

致谢 (43)

III

万方数据

图表目录

图2-1 理财业务分类明细 (7)

图2-2 理财产品分类明细 (9)

图2-3 我国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历史阶段 (9)

图2-4 2004-2008年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情况 (11)

图2-5 2009-2014年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情况 (12)

图2-6 2010-2014年不同分类理财产品发行数量的市场占比情况 (13)

图3-1 2009-2014年中国银行总资产情况 (17)

图3-2 理财资金投向统计情况 (20)

图3-3 中国银行风险管理政策制度体系示意图 (21)

图3-4 中国银行内部控制三道防线 (22)

图3-5 中国银行风险管理架构 (22)

图4-1 2014年F地区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市场占比情况 (25)

表3-1 中国银行F分行销售的部分理财产品信息 (18)

表3-2 2013年中国银行F分行存续理财产品结构统计情况 (19)

表3-3 2013年中国银行F分行理财产品期限统计情况 (20)

表4-1 中国银行代理融资类信托和代理信托资金收付业务评议标准区别 (27)

IV

万方数据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已实现三十余年的快速增长,百姓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升,国民财富迅速积累,民众财富管理的意识逐渐增强,对资产管理服务和理财类产品的需求也越发旺盛。同时,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银行业的盈利模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以佣金和手续费收入为主的非利息收入逐渐受到银行业的重视。于是,我国银行理财业务应运而生。

相较其他西方国家,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起步相对较晚。2004年2月,中国光大银行正式推出国内第一款投资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理财产品——阳光理财B计划,这款理财产品的发行拉开了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序幕。2005年10月,监管当局出台了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以及相关的风险管理指引,从此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进入规范化经营阶段。

2014年度,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继续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发行数量达到66367只,同比增速46.5%。十年之间,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不仅成为个人投资者资产管理的重要渠道,还成为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重要一环。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

与此同时,理财市场规模爆发式增长的背后是风险的不断积累。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2014年全国银行业监管工作会议上指出,银行理财业务不规范发展,直接造成了资金空转,抬高了融资成本,加大了资金错配和流动性风险,增加了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无论是理财产品“零收益”“负收益”事件1,还是某银行职员私自代销理财产品到期无法兑付案2,以及2014年6月的“钱荒”事件,这些都只是理财业务风险中的一个缩影。总之,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经营管理亟需规范,风险防控能力亟待加强。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本文以我国银行理财业务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开展理财业务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及控制程序,再以中国银行F分行为例,通过探寻其在开展理财业务中存在的不足与隐患,提出整改措施,最后针对整个银行理财业务,从内部制度建设和外部环境改善两个角度,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该业务的长远发展提供些许参考。

12007年12月,浦发银行“汇理财2006年第九期F2计划”产品到期,在所挂钩的四只港股表现较好的情况下,收益22012年11月,华夏银行上海嘉定支行理财经理濮某私自代销“中鼎财富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入伙计划”理财产品到期无法兑付。(资料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f014165635.html,/a_2012_1203_85261.html银率网)

1

万方数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