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发生炉基础知识(-)[1]

煤气发生炉基础知识(-)[1]
煤气发生炉基础知识(-)[1]

燃气基础知识试题(答案)

燃气基础知识、安全试卷 (答题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1分。) 1、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583号令,《城镇燃气管理条例》已经于2010年_______月_____日国务院第______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____月____日起施行。 3、我市天然气销售价格为:居民_______元/ N m3,商业_______元/ N m3,汽车加气______元/ N m3。 4. CNG是_____________英文缩写,天然气经加气站由压缩机加压后,压力达到____________MPa,在经过深度脱水,充装进高压瓶组槽车储存,通过公路运输方式,把压缩天然气运送至使用城市,再进入城市管网,向居民用户、公共建筑用户和工业企业用户供应天然气。 5、检查储罐外壁是否有出汗、结霜现象,可以判断储罐的_________的情况。 6、门站的任务是接受____________长输管线,________高压钢瓶组成或_________的来气源,在站内进行过滤、调压、计算后,送入城市输配_________或直接送入________、根据气量情况和长输管线特点,一般门站内还设有加臭装置及清管球接受装置。 7、燃气供应企业应当建立燃气用户档案,与用户签订供气用气合同,明确双方的________和_________。 8、便于用液态运输和储存,天然气温度在一大气压为__________℃时液化,体积缩减为气态的1/625 。液化天然气(LNG)密度420~460kg/m3,气态的为626.5g/m3。 9、天然气是埋藏在地下的古生物经过亿万年的高温和高压等作用而形成的可燃气。主要成份是__________,天然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和空气混合后,温度达到550oC左右就会燃烧;天然气爆炸极限___________,天然气比空气________,容易_______,不易_________,天然气热效率______、无__________、__________性能好,一吨天然气为1390 m3,是21世纪的最佳能源。 二、单选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一般家用燃气计量表选用()。 A、容积式流量计 B、罗茨式计量表 C、超声波流量计 D、模式计量表 2、检查燃气用具是否漏气时,通常采用( )来寻找漏气点。 A、用火试 B、肥皂水 C、闻气味 3、LNG是()的代称。 A 液化石油气 B 天然气 C 液化天然气 D 压缩天然气 E 人工煤气 4、安全放散阀校验周期为()。 A、1年 B、2年 C、3年5、地下燃气管道埋设在人行道下时覆土厚度不得小于( ) 。 A. 0.6M B.0.8M C. 1M 6、天然气充分燃烧后产生() A、H 2 O和CO B H 2 和CO 2 C、H 2 和CO D、、H 2 O和CO 2 7、地下室、半地下室、设备层内敷设燃气设施要求室内净高不小于()米。 A. 1.8 B. 2.0 C. 2.2 D. 2.5 8、在天然气罐区可使用()的工具。 A、铁质 B、钢质 C、铜质 D、抹水的钢质 9、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天然气加臭剂是()。 A.硫化氢 B.乙硫醇 C.四氢噻吩 D.专用硫化物臭剂 10、对高压设备停车卸压说法正确的是()。 A.卸压要缓慢,压力卸至微弱正压 B.卸压要快,压力卸至同大气压力 C.卸压要缓慢,压力卸至微弱负压 D.卸压要快,边卸压边拆设备 三、多选题(共3题,每题3分,错选、多选不得分,漏选得1分。共9分。) 1. 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 A、人的不安全行为 B、物的不安全状态 C、管理缺陷 D、自然灾害 2. 燃烧三要素() A、可燃物质 B、空气 C、助燃物质 D、温度 E、火源 3、天然气按形成条件不同可分为() A、气田气; B、油田伴生气; C、人工煤气; D、凝析气田气; E、矿井气 四、判断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1. LNG泄漏着火后,用消防水可以直接喷射LNG灭火。() 2. 我市天然气居民用户庭院管网设施建设费每户2350元。() 3. 煤炭、石油、天然气都是可再生的能源。() 4.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安排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的经费。() 5. 新工人的三级安全教育指的是:公司教育、部门教育、班组教育。() 五、简答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 1、什么是天然气?

天然气锅炉基本操作规程(新版)

The prerequisite for vigorously developing our productivity is that we must be responsible for the safety of our company and our own live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天然气锅炉基本操作规程(新版)

天然气锅炉基本操作规程(新版)导语:建立和健全我们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引我们生产劳动的方向。而大力发展我们生产力的前提,是我们必须对我们企业和我们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可用于实体印刷或电子存档(使用前请详细阅读条款)。 一、总则 1、本规程是用于指导锅炉房、正常运行的技术文件和依据,它包括职责、管理范围、运行原理、操作守则、维护管理等相关内容。 2、本规程适用于锅炉房操作运行员工及管理、技术和维护人员。 3、锅炉房操作人员,应进行相关岗位的培训,应达到懂原理、会操作、能诊断、可排故,同时还可进行简单的维护管理,保证处理效果。 4、特别提示:不认真阅读本规程或违规进行操作,将可能造成事故或损失。 二、职责 1、锅炉房员工应保证站内所有设施的完好,并处于良好的运行工作状态,发现故障及时排除,不得带病工作,不得违章作业。 2、严格执行本规程和公司相关规定,尽职尽责搞好本职工作,实现安全运行,达到废水处理要求效果。

3、做好运行工作记录和,接受公司相关部门的检查。 三、管理范围 锅炉房内供暖系统、生活热水系统,包括各循环泵、压力阀、压力表、补水灌、换热灌、软水系统、天然气表、配电柜等。 四、生活热水工艺过程和功能原理 (一)锅炉开机操作 1、操作人员首先要具备司炉资格,做到持证操作。操作负责人应认真阅读设备使用说明书,熟练掌握安全操作知识及方法。 2、每次开机前要检查燃气阀门是否打开,否则燃烧器不工作。 3、燃烧机启动后,风机先预吹扫30—50秒后,再开燃气阀;即建立火焰。(具体燃烧过程参看燃烧机使用说明书) 4、燃烧机的启停是由锅炉控制器根据温度的变化来发出启停指令的,(此功能为全自动)操作员应经常观察温度的变化若出现异常现象就立即停机、停火。 5、锅炉在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应随时观察水位,特别要保证补水箱满水。操作人员应每周对锅炉进行一次排放污水(每周一早班进行),保证锅炉水质。 6、锅炉在运行过程中一旦有异常现象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机,处理

合成氨工艺流程

合成氨工艺流程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将无烟煤(或焦炭)由炉顶加入固定床层煤气发生炉中,并交替向炉内通入空气和水蒸汽,燃料气化所生成的半水煤气经燃烧室、废热锅炉回收热量后送入气柜。 半水煤气由气柜进入电除尘器,除去固体颗粒后依次进入压缩机的Ⅰ、Ⅱ、Ⅲ段,加压到~,送入脱硫塔,用溶液或其他脱硫溶液洗涤,以除去硫化氢,随后,气体经饱和塔进入热交换器,加热升温后进入一氧化碳变换炉,用水蒸汽使气体中的一氧化碳变为氢。变换后的气体,返回热交换器进行降温,并经热水塔的进一步降温后,进入变换器脱硫塔,以除去变换时产生的硫化氢。然后,气体进入二氧化碳吸收塔,用水洗法除去大部分二氧化碳。脱碳后的原料进入压缩机Ⅳ、Ⅴ段,升压到压缩机~后,依次进入铜洗塔和碱洗塔,使气体中残余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含量进一步降至20(ppm)以下,以满足合成氨的要求。 净化后的原料气进入压缩机的最后一段,升压到~MPa进入滤油器,在此与循环压缩机来的循环气混合,经除油后,进入冷凝塔和氨冷器的管内,再进入冷凝塔的下部,分离出液氨。分离出液氨后的气体进入冷凝塔上部的管间,与管内的气体换热升温后进入氨合成塔。在高温高压并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将氮氢气合成氨。出合成塔的气体中,约含氨10~20%,经水冷器与氨冷器将氨液化并分离后,其气体进入循环压缩机循环使用。分离出的液氨进入液氨贮槽。 原料气的制备:制备氢氮比为3:1的半水煤气 即造气。将无烟煤(或焦炭)由炉顶加入固定床层煤气发生炉中,并交替向炉内通入空气和水蒸汽,燃料气化后生成氢氮比为3:1的半水煤气。整个生产过程由煤气发生炉、燃烧室、废热锅炉、气柜等设备组成。 固定床半水煤气制造过程由吹风、上吹制气、下吹制气、二次上吹、空气吹净等5个阶段构成,为了调节氢氮比,在吹风末端要将部分吹风气吹入煤气,这个过程通常称为吹风回收。 吹风阶段:空气从煤气炉的底部吹入,使燃料燃烧,热量贮存于燃料中,为制气阶段碳与水蒸汽的反应提供热量。吹风气经过燃烧室和废热锅炉后放空。上吹制气阶段:从煤气炉的底部通入混有适量空气的水蒸汽,和碳反应生成的半水煤气经过炉的顶部引出。向水蒸汽中加入的空气称为加氮空气。 下吹制气阶段:将水蒸汽和加氮空气由炉顶送入,生成的半水煤气由炉底引出。二次上吹制气阶段:水蒸汽和加氮空气自下而上通过燃料层,将炉底残留的半水煤气排净,为下一步送入空气创造安全条件。 空气吹净阶段:从炉底部吹入空气,所得吹风气为半水煤气中氮的主要来源,并将残留的半水煤气加以回收。 以上五个阶段完成了制造半水煤气的主过程,然后重新转入吹风阶段,进入下一个循环。原料气的净化:除去原料气中的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杂质,将一氧化碳转化为氢气本阶段由原料气脱硫、一氧化碳变换、水洗(脱除二氧化碳)、铜洗(脱除一氧化碳)、碱洗(脱除残余二氧化碳)等几个工段构成,主要设备有除尘器、压缩机、脱硫塔、饱和塔、热水塔、一氧化碳变换炉、二氧化碳吸收塔、铜洗塔、碱洗塔等。 脱硫:原料气中硫化物的存在加剧了管道及设备的腐蚀,而且能引起催化剂中毒,必须予以除去。脱硫方法可分为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两大类。干法脱硫是用固体硫化剂,当气体通过脱硫剂时硫化物被固体脱硫剂吸附,脱除原料气中的少量硫化氢和有机硫化物。一般先进行湿法脱硫,再采用干法脱硫除去有机物和残余硫化氢。湿法脱硫所用的硫化剂为溶液,当含硫气体通过脱硫剂时,硫化物被液体剂吸收,除去气体中的绝大部分硫化氢。

焦炉煤气常识培训资料

煤气基础知识 一、煤气基本常识 1、煤气:是指煤或焦碳经热化学加工而产生的可做为燃料或 化工原料的气体。 2、煤气是可燃气体与不可燃气体的机械混合物。 可燃气体成分:一氧化碳CO、甲烷CH4、氢气H2、硫化氢 H2S、碳氢化合物CnHm。 不可燃气体成分:二氧化碳CO2、氮气N2、氧气O2 3、各种成分的性质: 氢气H2—无色无味,比空气轻1.45倍。热值为2612大卡/标立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易暴炸。爆炸范围4.1-74.2%,无毒,但浓度较大时易引起窒息。 甲烷CH4—无色但有葱味,比空气轻1.8倍,热值为8699大卡/标立,爆炸范围5.3-15%无毒,但浓度大时易引起窒息。 硫化氢H2S—无色,剧烈臭味,比空气轻1.2倍,燃烧热值为5600大卡/标立。空气中安全标准为0.01克/标立,克中毒含量0.04克/标立。 碳氢化合物CnHm—无色,有毒,在空气中含有0.08%时就会引起中毒。 氧气O2—无色无味,比空气轻1.1倍,可助燃,空气中含量21%。 氮气N2—无色无味的毒性气体,比空气轻,具有窒息作用,空气中含量79%。

二氧化碳CO2—无色无味,比空气重1.5倍,有窒息作用。 一氧化碳CO—无色无味,比空气轻,热值3056大卡/标立,空气中爆炸范围12.5—75%,着火温度610C°,空气中安全浓度30mg/m3(24ppm),可中毒致死浓度500ppm 4、煤气种类: 高炉煤气BFG、转炉煤气LDG、焦炉煤气COG CO CO2 H2 CH4 N2 O2 CnH m 着 火 点 密 度 爆 炸 极 限 发 热 值 高炉煤气25- 27 13- 15 1.2 -2. 0.2 -0. 4 57- 59 0.2 -0. 5 - 750 1.2 9-1 .30 35- 72 800 -90 转炉煤气55- 57 18- 19 1.5 - 2 2. 4-1 9 <2. 650 -70 1.3 96 12. 5-7 4 180 0-2 200 焦炉煤气 8-9 2.8 -3. 4 45- 58 23- 30 3-7 0.4 -0. 6 2-3 550 -65 0.4 5-0 .50 5.6 -30 .4 420 0-4 500 以上数据对比,得出焦炉煤气具有可燃组分比重大、着火点 低、发热值高、毒性稍低(CO)的优越性,工业上广泛使用,但

燃气基础知识

燃气基础知识 考试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姓名: 部门 :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将你选定的答案编号填入括号内,每题1分,选错或多选不得分): 2.液化石油气的爆炸极限是(D)。 A、5%~10% B、10%~15% C、1%~5% D、1.8~9.8% 6.可燃气体和空气的混合物遇明火而引起爆炸时的可燃气体浓度范围称为(B)。 A、爆炸 B、爆炸极限 C、爆炸上限 D、爆炸下限 7.天然气的爆炸极限是(D) A、5%~10% B、10%~15% C、1%~5% D、5~15% 8.人们将达到着火温度的燃气与空气混合气的瞬间燃烧称为(A)。 A、点火 B、脱火 C、回火 D、着火 11.液化石油气液体为(C)类火灾危险性液体。 A、乙 B、丙 C、甲A D、甲B 12.液化石油气的气体比空气重(D)倍,在空气中象水一样,流向低洼处而存滞下来,可随风吹散。 A、1.0~2.0 B、1.5~2.5 C、1.0~2.0 D、1.5~2.0 13、居民用户和小型公共建筑用户一般直接由(C)管道供气。 A、中压 B、高压 C、低压 D、次高压 14.所谓公称通径(或称公称直径)就是各种管子与管路附件的通用口径。它是一种称呼直径,所以又叫名义直径,用符号( A )表示。 A、 DN B、 PN C、Dg D、mm 16.燃气管道上的安全阀类主要用于(A)。 A、超压保护 B、调节 C、节流 D、防止倒流 17.由低压、中压、次高压和高压组成的管网输配系统称为(D)。 A、三级系统 B、四级系统 C、五级系统 D、多级系统 18.(C)一般安装在燃气压送机的出口管道上,以防止管内介质倒流而损坏设备。 A、闸阀 B、球阀 C、止回阀 D、安全阀 19.在生产工艺系统中,密闭的设备、管道等内外两侧存在压力差,内部的介质在不允许流动的部位通过孔、毛细管、裂纹等缺陷渗出、漏出或允许流动部位超过允许量的一种现象,称为(B)。 A、超压 B、泄漏 C、泄压 D、断裂 20.液化石油气正常燃烧时是(A)的无烟火焰。 A、浅蓝色 B、红色 C、黄色 D、紫色 21.新液化石油气瓶投入使用前要进行抽真空一般来说,气瓶内的真空度达到(C)Pa时,就已经够安全了。 A、-1000Pa B、-12000Pa C、-8000Pa D、-5000Pa 22.正确的点火方法是(D)。 A、气等火 B、气火同时 C、开气阀 D、火等气 23.《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全管理规程》(GB17905-1999) 规定:燃具从售出当日起计算,人工煤气热水器的判废年限应为(6)年,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热水器判废年限应为(8)年。 A、 6,8 B、 7,8 C、8,8 D、8,6

天然气锅炉基本操作规程(最新版)

天然气锅炉基本操作规程(最 新版) The safety operation procedure is a very detailed operation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in the form of work flow, and each action is described in words.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064

天然气锅炉基本操作规程(最新版) 一、总则 1、本规程是用于指导锅炉房、正常运行的技术文件和依据,它包括职责、管理范围、运行原理、操作守则、维护管理等相关内容。 2、本规程适用于锅炉房操作运行员工及管理、技术和维护人员。 3、锅炉房操作人员,应进行相关岗位的培训,应达到懂原理、会操作、能诊断、可排故,同时还可进行简单的维护管理,保证处理效果。 4、特别提示:不认真阅读本规程或违规进行操作,将可能造成事故或损失。 二、职责 1、锅炉房员工应保证站内所有设施的完好,并处于良好的运行工作状态,发现故障及时排除,不得带病工作,不得违章作业。

2、严格执行本规程和公司相关规定,尽职尽责搞好本职工作,实现安全运行,达到废水处理要求效果。 3、做好运行工作记录和,接受公司相关部门的检查。 三、管理范围 锅炉房内供暖系统、生活热水系统,包括各循环泵、压力阀、压力表、补水灌、换热灌、软水系统、天然气表、配电柜等。 四、生活热水工艺过程和功能原理 (一)锅炉开机操作 1、操作人员首先要具备司炉资格,做到持证操作。操作负责人应认真阅读设备使用说明书,熟练掌握安全操作知识及方法。 2、每次开机前要检查燃气阀门是否打开,否则燃烧器不工作。 3、燃烧机启动后,风机先预吹扫30—50秒后,再开燃气阀;即建立火焰。(具体燃烧过程参看燃烧机使用说明书) 4、燃烧机的启停是由锅炉控制器根据温度的变化来发出启停指令的,(此功能为全自动)操作员应经常观察温度的变化若出现异常现象就立即停机、停火。

50万吨年煤气化生产工艺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生化工程系毕业论文(设计) 50wt/年煤气化工艺设计 1.引言 煤是由古代植物转变而来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我国煤炭储量丰富,分布面广,品种齐全。据中国第二次煤田预测资料,埋深在1000m以浅的煤炭总资源量为2.6万亿t。其中大别山—秦岭—昆仑山一线以北地区资源量约2.45万亿t,占全国总资源量的94%;其余的广大地区仅占6%左右。其中新疆、内蒙古、山西和陕西等四省区占全国资源总量的81.3%,东北三省占 1.6%,华东七省占2.8%,江南九省占1.6%。 煤气化是煤炭的一个热化学加工过程,它是以煤或煤焦原料,以氧气(空气或富氧)、水蒸气或氢气等作气化剂,在高温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将煤或煤焦中的可燃部分转化为可燃性的气体的过程。气化时所得的可燃性气体称为煤气,所用的设备称为煤气发生炉。 煤气化技术开发较早,在20世纪20年代,世界上就有了常压固定层煤气发生炉。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用于煤气化的加压固定床鲁奇炉、常压温克勒沸腾炉和常压气流床K-T炉先后实现了工业化,这批煤气化炉型一般称为第一代煤气化技术。第二代煤气化技术开发始于20世纪60年代,由于当时国际上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开采及利用于制取合成气技术进步很快,大大降低了制造合成

气的投资和生产成本,导致世界上制取合成气的原料转向了天然气和石油为主,使煤气化新技术开发的进程受阻,20世纪70年代全球出现石油危机后,又促进了煤气化新技术开发工作的进程,到20世纪80年代,开发的煤气化新技术,有的实现了工业化,有的完成了示范厂的试验,具有代表性的炉型有德士古加压水煤浆气化炉、熔渣鲁奇炉、高温温克勒炉(ETIW)及干粉煤加压气化炉等。 近年来国外煤气化技术的开发和发展,有倾向于以煤粉和水煤浆为原料、以高温高压操作的气流床和流化床炉型为主的趋势。 2.煤气化过程 2.1煤气化的定义 煤与氧气或(富氧空气)发生不完全燃烧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的过程称为煤气化。煤气化按气化剂可分为水蒸气气化、空气(富氧空气)气化、空气—水蒸气气化和氢气气化;按操作压力分为:常压气化和加压气化。由于加压气化具有生产强度高,对燃气输配和后续化学加工具有明显的经济性等优点。所以近代气化技术十分注重加压气化技术的开发。目前,将气化压力在P>2MPa 情况下的气化,统称为加压气化技术;按残渣排出形式可分为固态排渣和液态排渣。气化残渣以固体形态排出气化炉外的称固态排渣。气化残渣以液态方式排出经急冷后变成熔渣排出气化炉外的称液态排渣;按加热方式、原料粒度、汽化程度等还有多种分类方法。常用的是按气化炉内煤料与气化剂的接触方式区分,主要有固定床气化、流化床气化、气流床气化和熔浴床床气化。 2.2 主要反应 煤的气化包括煤的热解和煤的气化反应两部分。煤在加热时会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气化炉中的气化反应,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体系,这里所讨论的气化反应主要是指煤中的碳与气化剂中的氧气、水蒸汽和氢气的反应,也包括碳与反应产物之间进行的反应。 习惯上将气化反应分为三种类型:碳—氧之间的反应、水蒸汽分解反应和甲烷生产反应。 2.2.1碳—氧间的反应 碳与氧之间的反应有: C+O2=CO2(1)

燃气基础知识试卷及试题答案

燃气基础知识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姓名:部门: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将你选定的答案编号填入括号内,每题1分,选错或多选不得分): 1.天然气初加工后,其组成中()所占的比例最大。 A、甲烷 B、氢气 C、乙烷 D、丁烷 2.液化石油气的爆炸极限是()。 A、5%~10% B、10%~15% C、1%~5% D、~% 3.世界各国一般规定,在两种燃气互换时,华白指数的变化不大于( )。 A、±3%~10% B、±5%~10% C、±1%~5% D、±5~15% 4.我国现行的法定压力计量单位是国际单位制导出的压力单位,即:() A、公斤 B、千克 C、吨 D、帕斯卡(P a) 5.当燃气离开火孔的速度小于燃烧速度,火焰会缩入火孔内部,导致混合物在燃烧器内燃烧、加热,破坏一次空气的引射,并形成化学不稳定燃烧,这种现象称为()。 A、离焰 B、脱火 C、回火 D、光焰 6.可燃气体和空气的混合物遇明火而引起爆炸时的可燃气体浓度范围称为()。 A、爆炸 B、爆炸极限 C、爆炸上限 D、爆炸下限 7.天然气的爆炸极限是() A、5%~10% B、10%~15% C、1%~5% D、5~15% 8.人们将达到着火温度的燃气与空气混合气的瞬间燃烧称为()。 A、点火 B、脱火 C、回火 D、着火 9、严禁使用( )查找漏气。 A、明火 B、肥皂 C、洗涤剂 D、检测仪 10.天然气常压下零下()度可转化为液态, A、130 B、162 C、200 D、100 11.液化石油气液体为()类火灾危险性液体。 A、乙 B、丙 C、甲A D、甲B 12.液化石油气的气体比空气重()倍,在空气中象水一样,流向低洼处而存滞下来,可随风吹散。 A、~ B、~2.5 C、~ D、~ 13、居民用户和小型公共建筑用户一般直接由()管道供气。

燃气锅炉操作规程

燃气锅炉操作规程 一、开机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燃气压力是否正常,管道阀门有无泄漏,阀门开关是否到位。 2,试验燃气报警系统工作是否正常可靠,按下试验按钮风机能否启动。 3,检查软化水系统是否正常,保证软水器处于工作状态,水箱水位正常。 4,检查锅炉、除污器阀门开关是否正常。5,除氧器能正常运行 6,软化水设备能正常运行。软化水应符合GB/576的标准,软水箱内水位正常,水泵运行无故障。 二、开机 1,接通电控柜的电源总开关、检查各部位是否正常,故障是否有信号。如果无信号应采取相应措施或检查修理,排除故障。 2,燃烧器进入自动清扫、点火,部分负荷、全负荷运行状态。 3,在升至一定压力时,应进行定期排污一次,并检查炉内水位。

三、运行中的巡查工作: 1,开启锅炉电源,监视锅炉正常点火运行,检查火焰状态,检查各部件运转 声响有无异常。 2,巡视锅炉升温状况,大小火转换控制状况是否正常。 3,巡视天然气压力是否正常稳定,天然气流量是否在正常范围内,以判断过 滤器是否堵塞。 4,巡视水泵压力是否正常,有无异响。 四、事故停炉 1,当发现锅炉本体产生异常现象,安全控制装置失灵,应按动紧急断开钮,停止锅炉运行。 2,锅炉给水泵损坏,调解装置失灵,应按动紧急断开按钮,停止锅炉运行 3,当电力燃料方面出现问题时应采取按动紧急断开按钮 4,当有危害锅炉或者人身安全现象时均应采取紧急停炉措施

五、临时停电注意事项 1,迅速关闭主蒸汽阀,防止锅筒失水 2,关闭电源总开关和天然气阀门 3,关闭锅炉连续排污阀门防止锅炉出现其它故障 4,关闭除氧气供气阀门 5,按正常停炉顺序,检查锅炉燃料、气、水阀门是否符合停炉要求 六、燃气不足时注意事项 1,迅速与天然气调度取得联系,问清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可行的措施 2,报告上级有关部门及领导 3,随时观察燃烧情况,火焰正常为麦黄色. 燃气锅炉安全操作规程 来源:本站整理作者:申德锋 燃气锅炉的使用规程 燃油燃气锅炉房制度 一岗位责任制 按锅炉人员配备,分别规定班组长、司炉工、维修工、油料入库检查人员、

焦炉的结构和设备知识

《焦炉结构与设备》 一、教学内容: (一)、焦炉整体结构概述 (二)、护炉铁件 (三)、焦炉加热设备 (四)、荒煤气导出设备 (五)、焦炉机械 (六)、附属设备和修理装置 二、学习目的: 了解焦炉的整体结构,掌握护炉铁件、蓄热室、燃烧室、炭化室及荒煤气导出道的结构。 目录 第一章焦炉整体构造 一、焦炉炉型的分类 二、现代焦炉的结构 1.1 炭化室 1.2 燃烧室 1.3 斜道区 1.4 蓄热室 1.5 小烟道 1.6 炉顶区 1.7 焦炉基础平台、烟道、烟囱 第二章炼焦炉的机械与设备

2.1 护炉铁件 2.1.1 护炉铁件的作用 2.1.2 保护板和炉门框 2.1.3 炉柱、拉条和弹簧 2.1.4 炉门 2.2 焦炉加热设备 2.2.1 加热煤气设备 2.2.2 焦炉的煤气管系 2.2.3 交换设备 2.2.4 废气设备 2.3 荒煤气导出设备 2.3.1 高压氨水及水封上升管盖装置2.3.2 上升管与桥管 2.3.3 集气管与吸气管 2.4 焦炉机械 2.4.1 装煤车 2.4.2 拦焦车 2.4.3 推焦车 2.4.4 熄焦车和电机车 2.5 附属设备和修理装置 2.5.1 炉门修理站 2.5.2 余煤单斗机和埋刮板提升机2.5.3 悬臂式起重机和电动葫芦

2.5.4 推焦杆更换装置 第一章焦炉整体结构 一、焦炉炉型的分类: 现代焦炉因火道结构,加热煤气种类及其入炉方式,实现高向加热均匀性的方法不同等分成许多型式。 因火道结构形式的不同,焦炉可分为二分式焦炉,双联火道焦炉及少数的过顶式焦炉。 根据加热煤气种类的不同,焦炉可分为单热式焦炉和复热式焦炉。 根据煤气入炉的方式不同,焦炉可分为下喷式焦炉和侧入式焦炉。 二、现代焦炉的结构: (一)、现代焦炉虽有多种炉型,但都有共同的基本要求: 1)焦并长向和高向加热均匀,加热水平适当,以减轻化学产品的裂解损失。 2)劳动生产率和设备利用率高。 3)加热系统阻力小,热工效率高,能耗低。 4)炉体坚固、严密、衰老慢、炉龄长。 5)劳动条件好,调节控制方便,环境污染少。 (二)、JN型焦炉及其基础断面 图1.1 JN型焦炉及其基础断面 现代焦炉主要由炉顶区、炭化室、燃烧室、斜道区、蓄热室、烟道区(小烟道、分烟道、总烟道)、烟囱、基础平台和抵抗墙等部分组成,蓄热室以下为烟道与基础。炭化室与燃烧室相间布置,蓄热室位于其下方,内放格子砖以回收废热,斜道区位于蓄热室顶和燃烧室底之间,通过斜道使蓄热室与燃烧室相通,炭化室与燃烧室之上为炉顶,整座焦炉砌在坚固平整的钢筋混凝土基础上,烟道一端通过废气开闭器与蓄热室连接,另一端与烟囱连接口根据炉型不同,烟道设在基础内或基础两侧。以下分别加以介绍: 1.1 炭化室 炭化室是煤隔绝空气干馏的地方,是由两侧炉墙、炉顶、炉底和两侧炉门合围起来的。炭化室的有效容积是装煤炼焦的有效空间部分;它等于炭化室有效长度、平均宽度及有效高度的乘积。炭化室的容积、宽度与孔数对焦炉生产能力、单位产品的投资及机械设备的利用率等均有重大影响。炭化室顶部还设有1个或2个上升管口,通过上升管、桥管与集气管相连。 炭化室锥度:为了推焦顺利,焦侧宽度大于机侧宽度,两侧宽度之差叫做炭化室锥度。炭化室锥度随炭化室的长度不同而变化,炭化室越长,锥度越大。在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其锥度越大越有利于推焦。生产几十年的炉室,由于其墙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此时锥度大就比锥度小利于推焦,从而可以延长炉体寿命。 1.2 燃烧室 双联式燃烧室每相邻火道连成一对,一个是上升气流,另一个是下降气流。双联火道结构具有加热均匀、气流阻力小、砌体强度高等优点,但异向气流接触面较多,结构较复杂,砖形多,我国大型焦炉均采用这种结构。每个燃烧室有28个或32个立火道。相邻两个为一对,组成双联火道结构。每对火道隔墙上部有跨越孔,下部除炉头一对火道外都有废气循环孔。砖煤气道顶部灯头砖稍高于废气循环孔的位置,使焦炉煤气火焰拉长,以改善焦炉高向加热均匀性和减少废气氮氧化物含量,还可防止产生短路。 图1.2 JN型焦炉斜道区结构图 1.3 斜道区 燃烧室与蓄热室相连接的通道称为斜道。斜道区位于炭化室及燃烧室下面、蓄热室上面,是焦炉加热系统的一个重要部位,进人燃烧室的焦炉煤气、空气及排出的废气均通过斜道,斜道区是连接蓄热室和燃烧室的通道区。由于通道多、压力差大,因此斜道区是焦炉中结构

天然气基础知识

天然气基础知识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天然气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 天然气基本性质 一、概述 天然气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一种可燃性气体,它是埋藏在地壳下面的生物有机体,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和复杂的转化过程而形成的。 我国利用天然气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气体燃料中出类拔萃的新秀,具有清洁、无毒、热值高、使用调节方便等优点,广泛用于各行各业,如熬盐、化工、化肥、冶炼、碳黑生产,CNG汽车和城市民用等。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城市天然气事业迅速壮大,公用、民用气用户大量增加,为减轻环境污染,天然气在各行各业不断受到重视,它是二十一世纪一种清洁、高效、优质的环保能源。 二、天然气的种类 1、气田气热值一般为Nm3(8300KCAL/Nm3) 2、油田伴生气热值一般为Nm3(10878KCAL/Nm3) 3、凝析气田气热值一般为Nm3(11569KCAL/Nm3) 4、煤层气热值一般为Nm3(8700KCAL/Nm3) 5、矿井气热值一般为Nm3(4500KCAL/Nm3) 三、主要成分 天然气的典型组分(体积%)

注:其它稀有组分未列出。西气东输的气体密度约为m3,忠武线气体密度约为m3 四、主要参数 1、主要成分: CH4(甲烷),另外含有少量的其他烷烃以及氮、二氧化碳、硫化氢、水份等。 2、临界温度:℃,临界压力。 3、沸点: -162 ℃(1atm),着火点:650 ℃ 4、低热值: 8800Kcal/Nm3(Nm3) 5、高热值: 9700Kcal/Nm3(Nm3) 6、爆炸范围:下限为5%,上限为15% 7、气态密度: Nm3,为空气的倍。 8、华白指数: Nm3 9、燃烧势: 以上数据按CH4含量约为97%的天然气参数,为近似值。 五、天然气的类别

煤气发生炉安全评价

1 概述 评价目的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保证生产装置在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确保企业生产运行安全。 找出该单位煤气站装置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产生危险、危害后果的主要条件。找出煤气站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提出消除、预防或降低装置危险性、提高装置安全运行等级的安全对策与措施,为装置的生产运行以及日常管理提供依据,并为上级主管部门实行安全监察管理提供依据。 评价依据 国家、地方有关法规、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2)第70号]; 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2)第344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4)《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锅字8号(1990)]; 5)《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原劳动部(1996)3号令]; 6)《关于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综合评价有关问题的通知》

[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鲁安监发(2002)28号]; 7)《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山东省人民政府令141号);8)《××市消防管理条例》; 9)××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工业企业煤气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淄政办发电(2004)19号]; 10)《关于印发〈安全评价通则〉的通知》[安监管规划字(2003)37号]。 本项目有关技术文件、资料 1)《××峰霞陶瓷有限公司专项安全评价技术服务合同书》; 2)××峰霞陶瓷有限公司煤气站项目其他有关技术资料。 评价标准、规范、规程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修订版); 2)《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 3)《发生炉煤气站设计规范》(GB50195-94); 4)《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86);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 7)《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8)《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 9)《噪声作业分级》(LD80-1995); 10)《有毒作业分级》(GB12331-90); 11)《职业性接触有毒物程度分级》(GB5044-85);

焦炉煤气常识指导

精心整理 煤气基础知识 一、 煤气基本常识 1、 煤气:是指煤或焦碳经热化学加工而产生的可做为燃料或化工原料的气 2、 、碳 3、 标立,大卡/标立。空气中安全标准为0.01克/标立,克中毒含量0.04克/标立。 碳氢化合物CnHm —无色,有毒,在空气中含有0.08%时就会引起中毒。 氧气O2—无色无味,比空气轻1.1倍,可助燃,空气中含量21%。

氮气N2—无色无味的毒性气体,比空气轻,具有窒息作用,空气中含量79%。 二氧化碳CO2—无色无味,比空气重1.5倍,有窒息作用。 一氧化碳CO—无色无味,比空气轻,热值3056大卡/标立,空气中爆炸范围12.5—75%,着火温度610C°,空气中安全浓度30mg/m3(24ppm),

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才准上过工作,以后每两年进行一次复检。并且煤气作业人员应每隔1-2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不符合要求者,不应从事煤气作业”;“凡有煤气设施的单位应设专职或兼职的技术人员负责本单位的煤气安全安全管理工作”。

1、煤气区域工作必须确保两人以上,相互监护。煤气区域空气中的CO安全浓度不应超过24ppm,在超过安全浓度的地区工作时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带煤气作业要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使用前要检查确认,保证空气压力28-30mpa,当压力低至5mpa或听到报警声,应立即撤出事故现场 2、CO浓度和可工作时间规定: 3 4 5 爆型。特别是焦炉煤气大量泄漏的现场严禁使用手机。 6、进行煤气设备检修检查,必须与煤气设备设施所属单位联系。取得允许后方可进行,工作完毕后应告知设备单位负责人。 7、进行带煤气的危险性作业,必须与焦化厂联系,请求救护人员进行现

煤气发生炉基础知识

煤气发生炉基础知识 由空气与自产的蒸汽混合成的汽化剂,从炉底鼓风想进入炉内,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粗煤气,粗煤气从煤气发生炉上部输出,然后经除尘、净化后成为净煤气。在发生炉内各个层次的反应及排列顺序如下: . 1、干燥层:位于整个煤层的最上层,不发生化学反应,只起干燥作用,使入炉煤中的水份蒸发。 2、干馏层:干燥层的下面是干馏层,温度较上层高,可使煤干馏得到甲烷等烃类及其它气体成份。 3、还原层:处于干馏层之下,高温的CO2和未反应的气化剂继续上行,在还原层中CO2和水蒸汽与赤热的碳相互作用,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如下: C+CO2=2CO-Q C+H2O=CO+H2-Q C+2H2O=CO2+2H2-Q 4、氧化层:还原层下面是氧化层,煤中的固定碳与空气中氧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并放出大量的热量,使炉内保持较高的温度,氧化层是炉内温度最高的地方。主要反应方程式如下: C+O2=CO2+Q 2C+O2=2CO+Q 2CO+O2=2CO+Q 5、灰渣层:该层位于整个煤层的最下层,对炉篦起保护作用。对进入炉内的空气由 于热的作用。 煤气产量与主要成份简述: 每公斤煤产混合煤气3m3左右,混合煤气主要可燃成分为CO,约占28%(体积比),其次为H2,约占15%,CH4约占1%左右,重烃类约占0.2%左右,其余为氮气。据资料显示,煤气中可燃物成份分别为:H2=13~18℅、CO≥25℅、CH4=1~2.5℅、CXHY=0.2~0.4℅;不燃成分主要为氮气,含量约50%。煤气经除尘器除尘后含烟尘浓度约160mg/m3,含硫(主要以硫化氢形式存在,并有少量的SO2)浓度约906mg/m3,经净化后煤气通入加热炉中燃烧。 煤气在燃烧时需混合空气燃烧,每燃烧1m3的煤气产生的烟气量按下式计算: Vy=0.725 +1.0+1.0161(a-1)Vo 式中: Vy——烟气产生量,m3; Q——煤气的低热值,5020~5670kJ/m3; a——空气过剩系数,加热炉a=1.7; Vo——理论烟气量,m3,Vo=0.209 煤气发生炉鼓风量与饱和温度的控制与调整

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和工艺说明

AHF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和工艺说明 干燥的萤石粉经螺旋机进入斗式提升机、卸入萤石粉储仓,再由储仓定时加入萤石计量斗,经电子秤,变频调节螺旋输送机将萤石粉定量送入反应器。 来自硫酸储槽的98%硫酸经电磁流量计、调节阀调节流量送至H2SO4吸收塔吸收尾气中的HF,而后进入洗涤塔洗涤反应气体夹带的粉尘及其夹带的重组分,然后进入混酸槽。发烟硫酸经电磁流量计、调节阀调节流量与98%硫酸配比计量后一并送至混酸槽。在混酸槽中经过混合,使SO3与98%硫酸中的水分及副反应水分充分反应,达到进料酸中水含量为零,而后进入反应器。进入反应器的萤石和硫酸严格控制配比,在加热的条件下氟化钙和硫酸进行反应。反应所需热量由通过转炉夹套的烟道气提供。烟道气来自燃烧炉由煤气燃烧产生。煤气发生炉产生的煤气经管道输送至燃烧炉。离开回转反应炉夹套的烟道气经烟道气循环风机大部分循环回燃烧炉,少量烟道气经烟囱排空。反应系统为微负压操作,炉渣干法处理。 反应生成的粗氟化氢气体,首先进入洗涤塔除去水分、硫酸和粉尘。洗涤塔出来的气体经粗冷器将其大部分水分、硫酸冷凝回洗涤塔。粗冷后的气体经HF水冷、一级冷凝器和二级冷凝器将大部分HF 冷凝,冷凝液流入粗氟化氢中间储槽;未凝气为SO2、CO2、SiF4、惰性气体及少量HF进入H2SO4吸收塔,用硫酸吸收大部分HF后进入尾气处理系统。粗HF凝液自粗HF中间储槽定量进入精馏塔,塔底为重组分物料,返回洗涤酸循环系统,塔顶HF经冷凝后进入脱气塔,从脱气塔底部得到无水氟化氢经成品冷却器冷却后进入AHF检验槽,分

析合格后进入AHF 储槽,后送至充装工序灌装槽车或钢瓶出售。从脱气塔顶排出的低沸物和部分未凝HF 气一起进入H 2SO 4吸收塔,在此大部分HF 被硫酸吸收。工艺尾气经水洗、碱洗后,除去尾气中的SiF 4及微量HF ,生成氟硅酸,废气经洗涤处理后达标排放。生产装置采用DCS 集散控制系统。 其化学反应过程如下: CaF 2+H 2SO 4?→? 2HF ↑+CaSO 4 (1) SiO 2+4HF ?→? SiF 4+2H 2O (2) SiF 4+2HF ?→ ?H 2SiF 6 (3) CaCO 3+H 2SO 4 ?→ ?CaSO 4+H 2O +CO 2 (4) ·生产采取的工艺技术主要包括7个生产装置 萤石干燥单元 萤石给料计量单元 酸给料计量单元 反应单元 精制单元 尾气回收单元 石膏处理单元 附: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 ↓

焦炉煤气常识指导

焦炉煤气常识指导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煤气基础知识 一、煤气基本常识 1、煤气:是指煤或焦碳经热化学加工而产生的可做为燃料或化工原料的气体。 2、煤气是可燃气体与不可燃气体的机械混合物。 可燃气体成分:一氧化碳CO、甲烷CH4、氢气H2、硫化氢H2S、碳氢化合物 CnHm。 不可燃气体成分:二氧化碳CO2、氮气N2、氧气O2 3、各种成分的性质: 氢气H2—无色无味,比空气轻1.45倍。热值为2612大卡/标立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易暴炸。爆炸范围4.1-74.2%,无毒,但浓度较大时易引起窒息。 甲烷CH4—无色但有葱味,比空气轻1.8倍,热值为8699大卡/标立,爆炸范围5.3-15%无毒,但浓度大时易引起窒息。 硫化氢H2S—无色,剧烈臭味,比空气轻1.2倍,燃烧热值为5600大卡/标立。空气中安全标准为0.01克/标立,克中毒含量0.04克/标立。 碳氢化合物CnHm—无色,有毒,在空气中含有0.08%时就会引起中毒。 氧气O2—无色无味,比空气轻1.1倍,可助燃,空气中含量21%。 氮气N2—无色无味的毒性气体,比空气轻,具有窒息作用,空气中含量79%。 二氧化碳CO2—无色无味,比空气重1.5倍,有窒息作用。 一氧化碳CO—无色无味,比空气轻,热值3056大卡/标立,空气中爆炸范围12.5—75%,着火温度610C°,空气中安全浓度30mg/m3(24ppm),可中毒致死浓度500ppm 4、煤气种类: 高炉煤气BFG、转炉煤气LDG、焦炉煤气COG

(CO)的优越性,工业上广泛使用,但因其着火点和爆炸下限偏低,因此控制泄漏、着火和爆炸尤为重要。 5、煤气的六大特性和三大危害 特性:燃烧爆炸性、毒害性、导电性、压缩膨胀性、扩散性、腐蚀性 危害:中毒、着火、爆炸 二、煤气使用 (一)煤气使用一般安全 1986年、2005年分别颁布和修订再版《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2005),指导煤气生产、供应、使用的基本法规。其中明确规定:“应对煤气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才准上过工作,以后每两年进行一次复检。并且煤气作业人员应每隔1-2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不符合要求者,不应从事煤气作业”;“凡有煤气设施的单位应设专职或兼职的技术人员负责本单位的煤气安全安全管理工作”。 1、煤气区域工作必须确保两人以上,相互监护。煤气区域空气中的CO安全浓度不应超过24ppm,在超过安全浓度的地区工作时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带煤气作业要佩戴

城市燃气基础知识复习题

城市燃气基础知识复习题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划“×”) 1. 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丙烯、丁烷和丁烯。(√) 2.我国燃气若以燃气燃烧特性指标进行分类,其特性指标主要有:华白指数和燃烧势。(√) 3.我国燃气若以燃气来源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人工燃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气和煤层气。(×) 4.根据我国城市燃气质量要求,燃气的华白指数波动范围不宜超过±10%。(×)5.人们使用的燃料按物态可分为固态燃料、液态燃料、气体燃料三大类。(√)6.专门用来作燃料的可燃气体叫做城镇燃气。(×) 7.由于燃气多应用于城市或乡镇,因此称其为城镇燃气。(√) 8.目前城镇燃气主要有人工燃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三大类。(√) 9.干馏煤气热值一般在36MJ/m3左右。(×) 10.天然形成的,以甲烷为主要燃成可分的烃类气体叫做天然气。(√) 11.“天然气”也可写作“天燃气”。(×) 12.天然气的来源目前有:“有机生成说”、“无机生成说”两种截然不同的学说。(√) 13.根据我国城市燃气质量要求,天然气及人工燃气中硫化氢的含量不得超过10mg/ m3。(×) 14.液化石油气从液态转变为气态,体积约增大250~300倍。(√) 15.天然气从气态转为液态,体积约缩小为原来的600~625分之一。(√) 16.天然气中的气田气其甲烷(CH4)含量在90%以上。(√) 17.天然气中的油田伴生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其中甲烷含量在70%——80%左右。(×) 18.天然气中的煤田伴生气必须使用专门的灶具,不能和其它种类的天然气灶具混用。(√) 19.气态液化石油气其热值约为108.44MJ/m3左右。(√) 20.在使用中液化石油气成分是变化的,因而要注意调节其灶具风门。(√) 21.气态液化石油气比空气轻,泄漏入空气后,一般先沉积在地面上。(×) 22.液化石油气气罐中压力不高,不需降压使用。(×) 23.单位体积的燃气的重量叫做重度。(√) 24.当物质从一种状态转换成另一种状态时,所处的一种特定的状态叫做临界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