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胡萝卜素乳液在果汁饮料中的应用及其稳定性的研究

β-胡萝卜素乳液在果汁饮料中的应用及其稳定性的研究
β-胡萝卜素乳液在果汁饮料中的应用及其稳定性的研究

β-胡萝卜素乳液在果汁饮料中的应用及其稳定性的研究

作者:孟岳成, 何计龙, 邵斌

作者单位:孟岳成,何计龙(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杭州 310035), 邵斌(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 浙江新昌 312500)

相似文献(10条)

1.会议论文余恺.胡卓炎中国热带亚热带水果资源及其开发功能性果汁饮料的潜力2005

果汁饮料因其天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的特点,对保持机体良好健康状态和降低患病危险性方而起着重要的作用。热带亚热带水果中的功能价值高,风味独特。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原料,通过各种方法提高果汁抗氧化能力,开发更有益身体健康的功能件果汁饮料,具有广阔的前景。

本文介绍了中国热带亚热带水果资源,并分析了其功能价值和加工研究进展,进而探讨了开发功能性果汁饮料的潜力。

2.会议论文黄福南.孙梅君.钱英燕蓝莓野果浓缩汁及蓝莓野果汁饮料生产技术2005

本研究以大兴安岭野生蓝莓为原料生产蓝莓野果浓缩汁和蓝莓野果汁饮料。采用灭酶护色,真空浓缩,无菌灌装等加工工艺可使蓝莓野果浓缩汁保持良好色泽及保健作用;以蓝莓野果浓缩汁为原料,采用超微细化等系列先进工艺,可制得口味优良、营养丰富、质量稳定的蓝莓野果汁饮料。

3.会议论文高彦祥中国橙汁产业发展现状2005

本文介绍了中国橙浓缩汁和果汁饮料产业发展前景,从橙浓缩汁和橙汁饮料加工的设备、技术方面介绍了我国橙汁加工的现状及与国际间的差距

,阐述了我国浓缩橙汁加工行业急需统一、完善的产品标准。

4.会议论文吴大真蓝莓的生理活性物质及其保健功能2005

本文对蓝莓的生理活性物质及其保健功能进行了分析。蓝莓为多年生落叶或长绿果树,是一种具有极高经济价值的新兴世界性小浆果果树。果实中大多含有特别丰富的、有益于健康的氨基酸、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叶酸、鞣花酸、鞣花单宁、丰富的食用纤维、果糖、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A、SOD、熊果甙、花青甙、类黄酮及钾、铁、锌、锰等微量元素。现已成为保健食品的良好原料。药理研究表明,蓝莓果实中花青甙色素含量很高而且种类丰富。作为医药用品原料使用的蓝莓提取物呈粉末状,遇光、热、氧等易分解变色,所以。制造及运输保存时应尽量避光并低温保存。花青甙色素比维生素和茶酸等有更强的除去自由基的功能,在抗衰老和提高免疫力方面有明显效果。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保健食品的要求和希望越来越高,因此,加速蓝莓的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它将会成为21世纪的另一个新兴产业。

5.会议论文刘如增.李毅中国浆果生产现状与发展前景2005

浆果由于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糖、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加之果实色泽鲜艳,柔嫩多汁,香气独特及特有的保健作用,已越来越受世人所喜爱。与世界种植浆果较早的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种植树莓、草莓、黑加仑只有百年的历史,较大面积的发展起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已由主要产区的黑龙江、发展到辽宁、北京、等地,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品种也逐渐增多,成为国际浆果产地转移的重要生产国。

本文介绍了国际浆果产地转移为中国发展浆果生产提供的机遇,以及中国浆果生产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同时提出了应采取的对策。

6.会议论文胡小松.陈芳.廖小军.汪政富.赵广华.吴继红中国苹果产业状况和苹果汁加工技术进展2005

中国是世界苹果产量最大的国家,苹果加工业也呈现迅速发展的态势。本文对中国苹果的种植业、加工业状况进行了介绍,对浓缩苹果汁的贸易、加工技术以及安全控制技术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对中国果汁工业今后的发展提出了设想。

7.会议论文吴卫华开创果汁加工、营销的新领域-观光果园2005

2003年我国果品总产量为7551多万t,位居世界第一位。同年我国果蔬饮料总产量仅为310.8万t。我国人均果汁消费量不足3L.低于世界10L的平均值。近年来我国观光果园迅速发展,但仅停留在观光采摘活动方面,若不进一步向加工纵深发展,将来会遇到危机。鲜榨果汁是一个有发展前途的新领域,市场空白,有待开发。观光果园发展鲜榨果汁具有许多优势,开展鲜榨汁加工业必将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本文对观光果园发展形势、鲜榨果汁特点、观光果园开发鲜榨汁的优势以及开发战略各方面进行了分析。

8.会议论文王丽娜.吴继红.张振华.李军果汁低温浓缩技术研究进展2005

本文介绍了反渗透、膜联合技术在果汁浓缩中的研究进展。与传统的多级真空浓缩法相比,低温浓缩技术具有保持果汁风味营养物质、降低能耗、操作简单等优点。目前,果汁低温浓缩技术主要有直接反渗透法、超滤与反渗透相结合的膜联合技术。

9.会议论文王玉萍.李翔太添加真菌多糖可使果汁在功能和消费两方面得到拓展2005

本文阐述了真菌多糖的保健功能及工业化生产的优越性,介绍了生产真菌多糖的经验,分析了真菌多糖溶液和果汁复配的可行性。文章认为:科学地在果汁中添加真菌多糖,因为大大拓展了果汁的功能,可以大大拓宽果汁的消费。

10.会议论文王志华.苗仕达.袁松梅.李奇庚壳聚糖在果汁澄清技术中的应用发展2005

澄清问题是果汁生产中关键技术之一。采用壳聚糖技术可以有效的澄清果汁,并能保存营养成份。本文对壳聚糖在果汁中的应用从原理到应用进行了阐述,并对其进行了展望。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f01470847.html,/Conference_7040974.aspx

授权使用:华中农业大学(hzny),授权号:7ce187a5-e136-4113-a583-9e0b00a873e8

下载时间:2010年10月10日

胡萝卜粉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快速测定

新疆农业科学2004,41(专刊):103~105 Xin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胡萝卜粉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快速测定 陈洁1,解晓霞2,庞咏梅2,丁海燕2,王先云3 (1.乌鲁木齐神内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30001;2.新疆冠农天府果蔬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库尔勒841000;3.乌鲁木齐市绿金啤酒花有限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30001) 摘要:在GB12291-90的基础上,利用萃取剂(氯仿:甲醇(v/v)=2:1)对胡萝卜粉中的类胡萝卜素进行提取,并以萃取剂作为空白,确定其提取液的λmax为458nm。 关键词:胡萝卜粉;类胡萝卜素;快速测定 生产加工胡萝卜制品的企业多以胡萝卜浓缩汁、胡萝卜原浆及胡萝卜系列饮料为主,还有利用生产浓缩汁排出的废料—胡萝卜渣经烘干、磨粉而制得的胡萝卜粉制品。胡萝卜粉中富含了大量的类胡萝卜素、膳食纤维、果胶等物质,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胡萝卜制品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的高低成为评价该产品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检测该指标的众多方法中,多以层析法、色谱法居多,简易快速的方法很少,尤其是胡萝卜粉这类干制品,目前还没有完整的试验方法。实践工作中,依据GB/T12291-90的原理并借此基础,总结出一套快速、简易且较准确的方法以适宜生产检验的需要。 1材料与方法 !.!材料 胡萝卜粉(原料胡萝卜经破碎、榨汁后的湿渣再经烘干、磨粉制得,细度为80目过筛率大于60%)。!."仪器 723分光光度计、AE200电子分析天平、50ml具塞量筒(或具塞比色管)、直径为7.5cm的波纹漏斗、直径为12.5cm的快速滤纸、100ml棕色容量瓶、四孔漏斗架。 2检测方法 类胡萝卜素性状不稳定,见光易氧化分解,故操作时应避光。 ".!萃取 准确称取试样约0.2g(精确至0.1mg)于50ml具塞量筒中,以少量水浸润样品,待粉样被充分浸透、膨胀后,加入20ml萃取剂振摇数次,在振摇过程中注意旋盖放气,勿将样液溅出,于暗处放置2min 左右,取出再振摇1~2min,静置1min,待过滤。 将直径15cm的快速滤纸置于波纹漏斗中(滤纸应高出漏斗边沿1~2mm),先用少量萃取剂润湿滤纸,使之与漏斗紧密贴切,再用少量萃取剂清洗漏斗,弃去滤液。 将前述待过滤的萃取液转入漏斗(转移时,尽量将试样移入漏斗底部),随即用装有萃取剂的洗瓶快速洗涤具塞量筒3~4次至筒壁完全干净,并自上而下快速以螺旋状洗涤漏斗,致使试样全部集中于漏斗底部,盖上滤纸,待滤液完全滤干后,再用洗瓶洗涤样品,反复洗涤过滤数次(每次滤液完全滤净后再进行下一次的洗涤和过滤),直至被萃取的试样呈白色为止,全部滤液收集于棕色容量瓶中,以萃取剂定容至刻度,摇匀待比色。 "."波长 以萃取剂作空白,用1cm比色皿,在430~490nm波长内测定吸光值。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以选择最大吸收峰。可见λ在456~458nm内吸光值达到最大,记录该波长下的吸光值A。图1 3组6个样品的试验结果及每一个样品所对应的标准曲线。表1

对β-胡萝卜素测定方法的认识

对 Β - 胡 萝 ` 卜 素 测 定 方 ^ 法 的 认 识 , 姓名:邹俊楠 班级:应用化学122班 ( 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学校:新疆农业大学。 # ! >

{ 对β-胡萝卜素测定方法的认识 摘要:食品中的β-胡萝卜素可以用纸上层析法、薄层色谱法、分光光度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测定。本文简述了这些方法的原理条件及优缺点,并谈了谈自己的认识。 Β-胡萝卜素作为维生素A的前体,是人体重要营养素,也能够影响蛋白质的合成和利用,促进体内软组织的生长发育。同时,β-胡萝卜素还有一定的防癌作用。因此,对β-胡萝卜素的研究倍受广注。 β-胡萝卜素分子中存在多个共轭双键结构,对许多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都不稳定,例如光辐射、高温、酸、碱、游离卤素、水分等,但氧是影响胡萝卜素稳定的主要因素。它不溶于水、丙二醇、甘油、酸和碱,溶于二硫化碳、苯、氯仿、己烷及植物油等,几乎不溶于甲醇和乙醇。 、 1 测定方法 1·1 天然β-胡萝卜素的提取 取切碎混匀的菜样30g,加入适量水(一般约l:—2),于捣碎机中捣碎,使匀浆呈稠糊状。 因β-胡萝卜素对弱碱比较稳定,所以选用氨水:乙醇(5:35)作

为稳定剂。稳定剂可以加快沉淀且使沉淀完全,从而减少β-胡萝卜素损失,提高提取率。 加入2%的CaCl2·2H2O其沉淀量最大,且β-胡萝卜素的含量最高。 % 因β-胡萝卜素是脂溶性物质,可以溶解在有机试剂中,根据相似相溶规律和β-胡萝卜素的理化性质,我们选用亲脂性较强的有机溶剂。 为避免β-胡萝卜素的不必要损失,在除去溶剂时应避免高温,故应优先选择低沸点的溶剂。 同时,根据β-胡萝卜素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可以得出石油醚可以作为很好的β-胡萝卜素的溶剂。 因为蔬菜糊中含有大量的水分,直接选用石油醚很难从其中萃取β-胡萝卜素,选用水溶性的丙酮和石油醚的混合液萃取,这样丙酮会有效地使渣干燥因而在随后的萃取中,色素可以高效地进入萃取液,提高了萃取率。 故在萃取过程中,为了提高萃取率,应加入氨水:乙醇(5:35)作为稳定剂,2%的CaCl2·2H2O作为沉淀剂;用石油醚和丙酮混合物作为提取剂。 < 1·2 测定 1·2·1 纸层析法 食品中的胡萝卜素可用生物学鉴定、溶剂分配和层析技术测定。

植物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及功能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011 21 11 103 112 收稿日期 /01041/4/0!!修回日期 /0114054/6 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 /00678050029016' /0057805002900: /005780500;9001 /00678050109012' 通讯作者 电子信箱 < $%-<$)<=>,$?*@+(A 植物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及功能 霍!培!季!静 !王!罡!关春峰 天津大学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天津!20003/ 摘要!详述了植物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 并从突破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中上游瓶颈限制 类胡萝卜素代谢各分支途径的改造 提高植物细胞对类胡萝卜素物质积累能力三个方面探讨了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酶基因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研究现状 最后对植物类胡萝卜素代谢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基因工程 中图分类号!B 51 !!类胡萝卜素是一类天然色素的总称 普遍存在于动物 高等植物 真菌 藻类和细菌中 不同的类胡萝卜素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 在植物中 类胡萝卜素主要存在于植物叶绿体以及许多花和果实的有色体中 其在植物光合作用中发挥两个重要功能 即参与光吸收和防止前体细胞发生光氧化 1 同时 类胡萝卜素也是植物对外界刺激响应的信号分子前体物质 因此 在植物中类胡萝卜素具有促进光形态发生 参与非光化学抑制反应 脂质过氧 化反应及吸引传粉昆虫等作用 /42 近期研究还发现 类胡萝卜素可以参与传统植物激素 如脱落酸 和新型植物激素 如独角金内酯 的生物合成 ;4: 在动物细胞中 类胡萝卜素物质也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但其自身不能合成类胡萝卜素 只能从日常饮食中摄取 C 类胡萝卜素物质具有抗氧化活性 可以保护人类远离一系列的慢性病 是健康饮食中必须的 重要成分 3 其中 4胡萝卜素广泛的存在于各种橘黄 色水果及深绿色和黄色蔬菜中 如花椰菜 菠菜 甘蓝 胡萝卜 南瓜 番薯和西葫芦等 是人体合成维生素D 的重要前体物质 而维生素D 在人体正常生长和组织修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对维持人体视觉系统和免 疫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尤为重要 5 番茄红素是一种红色素 存在于许多水果和蔬菜中 如番石榴 西瓜 葡萄柚和番茄 可以作为单线态氧的有效猝灭剂 能消除羟自由基 在细胞中和脂类结合而有效抑制脂质的氧化 是非常好的食用抗氧化剂 对降低恶性肿瘤和冠心病发病率起着重要作用 6 叶黄质和玉米黄质存在于绿色 某些黄色和橙色的水果和蔬菜中 如玉米 油桃 橘子 木瓜和南瓜等 是人体视网膜黄斑的主要构成成分 10 可以预防老年人群中由黄斑病变所引起的失明 11 正是由于类胡萝卜素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密切 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价值 有关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及其相关基因的遗传操作调控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本文主要对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及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酶基因在植物基因工程方面应用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 类胡萝卜素是含;0个碳的类异戊烯聚合物 即四萜化合物 是含有5个异戊二烯单位的四萜化合物 由两个二萜缩合而成 植物中的萜类化合物有两条合成途径 即甲羟戊酸途径 A *?&,(%&)* E F D 和/4"4甲基4G 4赤藻糖醇4;4磷酸 /4"4A *)#.,4G 4*H .)#H $)(,4;4I#(J I#&)* E K L 途径 7#&%等 1/ 综述了植物帖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并以图表形式清晰的给出了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的前体物质异戊烯二磷酸 $J (I*%)*%.

胡萝卜素的提取

胡萝卜素提取的设计方案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柱色谱法、薄层色谱法的原理及其方法。 2、掌握从胡萝卜中分离提纯胡萝卜素的原理和方法。 3、学会用色谱法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并鉴定之。 4、初步了解胡萝卜素的来源以及生产方法。 二,实验原理: β-胡萝卜素可通过化学合成,植物提取和微生物发酵3种方法生产,根据生产方式不同分为化学合成β-胡萝卜素和天然β-胡萝卜素两大类。本实验是从胡萝卜中提取天然β-胡萝卜素。而提取的方法可选择色谱法。因为色谱法是分离、纯化和鉴定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极其广泛的用途。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一物质中的吸附或溶解性能(即分配)的不同,或其他亲和作用性能的差异,使混合物的溶液流经该物质,进行反复的吸附或分配等作用,从而将各组分开。流动的混合物溶液称为流动相,固定的物质称为固定相(可以是固体或液体)。根据组分在固定相中的作用原理不同,可分为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排阻色谱等;根据操作条件的不同,又可分为柱色谱、纸色谱、薄层色谱、气相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类型。 1、柱色谱法 柱色谱(柱上层析)常用的有吸附柱色谱和分配柱色谱两类。前者常用氧化铝、硅胶作固定相。在分配柱色谱中以硅胶、硅藻土和纤维素作为支持剂,以吸收大量的液体作固定相,而支持剂本身不起分离作用。吸附柱色谱通常在玻璃管中填入表面积很大,经过活化的多孔性或粉状固体吸附剂。当待分离混合物溶液流过吸附柱时,各种成分同时被吸附在柱的上端。当洗脱剂流下时,由于不同化合物吸附能力不同,往下洗脱的速度也不同,于是形成不同层次,即溶质在柱中自上而下按对吸附剂亲和力大小分别形成若干色带,再用溶剂洗脱时,已经分开的溶质可以从柱上分别洗出收集;或者将柱吸干,挤出后按色带分割开,再用溶剂将各色带中的溶质萃取出来。对于柱上不显色的化合物分离时,可用紫外光照射后所呈现的荧光来检查,或在用溶剂洗脱是分别收集洗脱液,逐个加以鉴定。 2、薄层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ThinLayerChomatography,缩写TLC)是快速分离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质的一种很重要的实验技术,也用于跟踪反应进程。它兼备了柱色谱和纸色谱的优点。薄层色谱是在载玻片上才、均匀铺上一薄层吸附剂,制成薄板,用毛细管将样品点在起点处,把此薄层板置于盛有展开剂的展开槽内,浸入深度为0.5cm,待展开剂前沿利顶端约1cm附近时取出,干燥后喷以显色剂,或在紫外灯下显色,测定斑点位置,计算比移值(Rf)。由于层析是在薄层上进行的,故称为薄层层析。薄层色谱常用的有吸附色谱和分配色谱两类。一般能用硅胶或活性氧化铝薄层色谱分开的物质,也能用硅胶或氧化铝柱色谱分开,凡能用硅藻土和纤维素作支持剂的分配柱色谱能分开的物质;也可分别用硅藻土和纤维素薄层色谱展开,因此,薄层色谱常用作柱色谱的先导。同时也可以用吸收剂非极性大孔吸附树脂,具本实验的类胡萝卜素具有末端带环的长链结构,故平均孔径为290~300A的X-5大孔吸附树脂更利于他们的吸附和吸附过程中的传质。 3、胡萝卜素的分离 β-胡萝卜素分子中的碳骨架是由8个异戊二烯单位连接而成的,是四萜类化合物。它的分子中有一个较长的π-π共轭体系,能吸收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因而,呈现一定的颜色,β-胡萝卜素是黄色物质,所以,又叫做多烯色素。β-胡萝卜素的结构式如下:

水果蔬菜汁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

水果、蔬菜汁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果、蔬菜汁中类胡萝卜素的分离提取方法及提取物中类胡萝卜素总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水果、蔬菜汁中类胡萝卜素总量的测定。 2 原理 果蔬滤液通过溶剂萃取,分离提取类胡萝卜素,在特定波长下用分光光度法测其吸光度。该吸光度与类胡萝卜素含量成线性关系,通过换算即可得知类胡萝卜素之含量。 3 试剂和溶液 本标准所用试剂除特殊规定外,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均采用蒸馏水。 3.1 石英砂(Q/HG 22--467); 3.2 萃取剂,2/1(v/v)氯仿(GB 682)-甲醇(GB 683)混合。 4 仪器设备 4.1 抽滤器; 4.2 无灰分滤纸; 4.3 分液漏斗:250mL; 4.4 容量瓶,100mL; 4.5 移液管,20mL; 4.6 烧杯,50mL; 4.7 分光光度计,使用的测量波长为440±10nm。 5 分析步骤 注:由于类胡萝卜素本身性状的不稳定性,即见光易氧化分解,建议所有操作应避光进行。 5.1 试样的制备 5.1.1 液体样品:混合均匀后取样。 5.1.2 固体样品:捣碎机捣碎后,纱布挤汁。 5.2 用移液管吸取20mL样液置50mL烧杯中。 5.3 过滤:在烧杯(5.2)中加入3g石英砂,摇动后用布氏漏斗过滤(布氏漏斗预先铺有无灰滤纸,纸上铺有2g石英砂),然后再用5mL水冲洗滤渣3次。 5.4 萃取:在250mL的分液漏斗中倒入滤液(5.3),再加入20mL萃取剂(3.2),振摇后静置,收集下部分有机相,再用20mL萃取剂提取两次,将三次萃取所得有机相合并,用萃取剂定容为100mL。 注:对果胶含量大的果蔬,萃取时,将三次合并的有机相重新倒回原分液漏斗,继续用20mL萃取洗涤一次,然后用萃取剂定容至100mL。 5.5 测定:在440±10nm波长下测定提取液的最大吸光度A。 6 结果的计算和表示 类胡萝卜素总量用mg/L表示,按下式计算: 类胡萝卜素(mg/L)=A×20 式中:A——测定的最大吸光度; 20——换算系数。 此计算公式是以公认的胡萝卜素分子平均吸收系数250为依据的。

类胡萝卜素的功能研究进展综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1999年 第4卷 第1期 Vol.4 No.1 1999 类胡萝卜素的功能研究进展(综述) 韩雅珊 摘 要 β-胡萝卜素和类胡萝卡素广泛存在自然界中。作为维生素A的前体,可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也是一种抗氧化剂,可淬灭与清除机体内产生的自由基。重要的是β-胡萝卜素和类胡萝卜素能预防癌症和减缓癌症的发展,细胞缝间联结的理论支持了类胡萝卜素的具有这一效果的看法,但是根据人群调查也出现类胡萝卜素具有负结果的报道。本文就类胡萝卜素的营养功能的研究现状作一概要综述。 关键词 β-胡萝卜素; 类胡萝卜素; 免疫; 抗氧化剂; 癌症; 细胞缝间联结Advances of the Function of Beta-carotene and Carotenoid Han Yashan (College of Food Science,CAU) Abstract The function of β-carotene and carotenoids is reviewed. It is a common knowledge that β-carotene is the precursor of vitamin A. Besides this, it is known that β-carotene and carotenoids have the positive effect on the immune system. They can incrcase both the activities and the numbers of T and B lymphocy and NK cell. The main effects of β-carotene and carotenoids are that they have antioxidant activities, and can quench or scavenge the free radicals, reduce the damage of cell, cell membrane and its main genetic composition, e.g. nucleic acid, protein, lipid etc. Therefore β-carotene and cartenoids can prevent cancer, reduce cancer mortarity and morbidity. This positive function of carotenoid is supported by the hypothesis of “gap junctional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 Though the contrary result was reported by epidemic investigation, it will be clear in the near future. Key words β-carotene; carotenoid; immune function; anlioxidant; cancer; gap junctional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 自然界中存在着600多种类胡萝卜素,而其中有50余种能形成维生素A。β-胡萝卜素是类胡萝卜素家族中的一名成员,从理论上说,β-胡萝卜素可分裂形成两分子的维生素A,而且人体中的β-胡萝卜素主要存在于血浆之中,被认为是人体必需的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分子中重要的共同结构是有一个带有9个双键的异戊二烯的链,在其两端各有一个β-紫萝酮,此β-紫萝酮可能以异构型,取代型和开环型的形式存在,双键的数目可能表明其抗氧化的能力,因而Di Mascio[1]认为:在番茄红素中这种能力表现得最强。

安利纽崔莱天然类胡萝卜素胶囊

安利纽崔莱天然类胡萝卜素胶囊 眼睛是心灵之窗。如果眼睛蒙上了阴翳,那么世界就会变得灰暗。叶黄素及其异构体玉米黄质正是两种保护人类心灵之窗长明的重要营养成分。2009年3月,由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与北京市眼科学会主办的“叶黄素与眼睛健康”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公司作为赞助方为大会特邀叶黄素人体研究的先驱——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研究院副院长John Landrum博士,到会进行精彩演讲,为人们深入浅出地讲解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对眼睛健康的重要作用。 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眼睛的“天然墨镜” 对于白内障的研究显示:美国人群中受白内障影响的比率高达5.8%,每年新增35万个受到白内障困扰的病例;而中国患白内障的人数高达550万,占到人口总数的0.5%,而且每年新增病例为40万。550万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假如能将这些人的发病时间推迟半年,就意味着为中国挽回大量的劳动生产力,而这些生产力足以兴建一座新的颐和园! 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有助降低眼病风险 叶黄素是眼睛视网膜和晶状体内不可缺少的类胡萝卜素,玉米黄质则是叶黄素的异构体,它们对维持眼睛健康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美国医学会杂志》刊登的一项多中心联合眼疾病研究表明,类胡萝卜素的摄入量较高时,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患病风险较低,而在各种类胡萝卜素中效果最突出的是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相比每天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摄入量仅为0.6毫克的人群,每天摄入量达到约6毫克的人群中该疾病的风险下降了接近60%。 膳食中摄入的叶黄素和玉米黄质为什么能降低老年性黄斑变性的风险呢?这与提高了血液和视网膜中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的浓度有着紧密联系。 这一系列试验表明:膳食中摄入充足的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可以提高这些营养物质在人体血液及视网膜中的浓度,从而降低老年性黄斑变性的风险。 《美国临床营养杂志》刊登的另两项研究则表明,叶黄素和玉米黄质也有助于降低白内障的风险。其中一项研究对3万多名美国男性医疗专业人士进行了为期8年的追踪监测,结果显示:相比于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摄入量仅为1.3毫克/天的男性,摄入量达到6.9毫克/天的男性中白内障的风险降低了19%;另一项研究在5万多名护士中展开,经过12年的追踪监测,研究人员发现:相比摄入量仅为1.2毫克/天的部分女性,摄入量达到11.7毫克/天的部分女性,其白内障的风险降低了22%。 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的三重功效 为什么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对保护眼睛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呢?Landrum博士介绍道,这主要与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具有遮蔽蓝光、抗氧化、帮助释放热量等作用相关。 遮蔽蓝光 阳光中能量高的蓝光对视网膜的损伤作用最强,而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可以吸收蓝光。当视网膜中叶黄素和玉米黄质这些黄色色素的浓度较高时,蓝光难以穿过色素层,对后方的感光细胞造成损害。因此,富含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的视网膜黄斑就像是眼睛的“天然墨镜”,可以保护后方的感光细胞免受伤害。

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11应用化学 摘要概述了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抑制剂类除草剂的作用机理以及八氢番茄红素去饱和 酶(phytoene desaturase, PD酶)抑制剂的结构-活性关系。简要介绍了进入商品化开发应用的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抑制剂类除草剂品种以及它们的除草活性。 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是极佳的除草剂作用靶标,经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抑制剂处理后的植物最明显的症状是产生白化叶片【1】。植物产生白化叶片的首要原因是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被抑制,其次是叶绿素生物合成被抑制,而且已合成的叶绿素还会遭到破坏。尽管经药剂处理后的植株仍能生长一段时间,但是由于不能产生绿色的光合组织,因此其生长不可能持续下去,随后生长停止,植物死亡【2】。由于此类除草剂以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为作用点,确保了动植物之间的选择毒性,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成为新型除草剂开发的热点。 1、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 类胡萝卜素在植物中的生物合成途径见图l:首先,异戊烯焦磷酸(IPP)在IPP异构酶作用下生成二甲基丙烯基二磷酸(DMAPP),然后DMAPP在拢儿基抛牛儿基焦磷酸合成酸(CGPS)作用下与三个IPP缩合,依次生成10碳的拢牛少L焦磷酸(GPP)、巧碳的法尼基焦磷酸(FPP〕即碳的橄儿基推牛儿基焦磷酸(GGPP)。2个GGPP在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PSY)作用下形成第一个40碳的、无色的举胡萝卜素一八氢番茄红素(Phytone)。Phytone再经过连续的脱氢反应、共扼双键延长,经八氢番茄红素脱氮酶(PDS)脱笨形成δ一类胡萝卜素,直至在δ一胡萝卜素脱氢酶(ZDS)作用下形成番茄红素(Lycopene)。番茄红素是类胡萝卜素进一步合成代谢的分枝点,可被环化形成β一、ε一环两大类胡萝卜素分支。番茄红素分子的两个末端在番茄红素β一环化酶(LycB)作用下形成β一环,即为β一胡萝卜素;若只有其中一个末端在番茄红素ε一环化酶(LycE)作用下形成ε一环,即为δ一胡萝卜素;而若分子的两个末端分别被LycB及LycE作用形成β一环和ε一环,即为α一胡萝卜素[3][4]。α一、β一胡萝卜素还可形成结构更为复杂的叶黄素等[5]。 类胡萝卜素是含 40 个碳的类异戊烯聚合物,即四萜化合物,是含有 8 个异戊二烯单位的四萜化合物,由两个二萜缩合而成。植物中的萜类化合物有两条合成途径,即甲羟戊酸途径( mevalonate,MVA)和2-C-甲基-D-赤藻糖醇-4-磷酸( 2-C-methyl-D-erythritol-4-phosphate,MEP) 途径。Zhan 等【6】综述了植物帖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并以图表形式清晰的给出了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的前体物质异戊烯二磷酸

类胡萝卜素的检验方法(中国螺旋藻联盟)

类胡萝卜素(以β-胡萝卜素计)的测定 A.1.1 原理 根据在碱性条件下,样品中其它色素及酯类可被皂化,可用水除去。不被皂化的总类胡萝卜素,可溶于乙醚中,通过测定其特征吸光度计算含量。 A.1.2 试剂 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试剂。 a)混合溶剂:正己烷、丙酮、乙醇、甲苯体积比为10:7:6:7。 b)乙醚 c) 40%KOH甲醇溶液:20克KOH溶于少量水中,用甲醇定容于50ml。 d)无水硫酸钠 A.1.3 仪器 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锅。

A.1.4 操作方法 A.1.4.1 样品处理 称取0.03g至0.05g(精确至0.0001g)样品于50ml的比色管中,加35ml混合溶剂(a)和1ml40%KOH溶液(c),35℃恒温水浴并避光超声2小时,将浸泡提取液倒入250ml的分液漏斗中;在浸泡过的样品中加入25ml蒸馏水,轻轻摇荡、静置,合并以上提取液,加入乙醚(b)50ml萃取,并于萃取液中加入100ml蒸馏水,轻轻摇荡、静置,弃去下层溶液,重复洗涤至少两次,萃取液经过10g的无水硫酸钠(d),收集于100ml容量瓶中,用乙醚(b)定容至刻度线。 A.1.4.2 测定 以乙醚(b)作空白,用带塞的1cm玻璃比色皿在453.0nm处测定吸光度。 A.1.5 计算 类胡萝卜素含量(g/kg)=A453.0×V×10 G×E 式中:A:波长为453.0nm处的吸光度; V:定容萃取溶液的体积,ml; G:样品重量(g); E:总类胡萝卜素的吸光系数(2500)。 A.1.6 检验结果报告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本方法来源于《中国螺旋藻战略联盟食用螺旋藻行业标准》。

【开题报告】胡萝卜中提取β-胡萝卜素的优选工艺研究

开题报告 应用化学 胡萝卜中提取β-胡萝卜素的优选工艺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β-胡萝卜素广泛存在于植物、藻类和真菌中。其稀溶液呈橙黄色至黄色。β-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前体 ,也称维生素A 原。由于人体内不能合成β-胡萝卜素 ,所以必须从外界摄人。传统上β- 胡罗卜素就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强化剂 ,主要用作色素和营养强化剂。近些年来 ,随着各方面的需要和进展 , β-胡萝卜素的提取和制备以及在保健和医疗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得到了人们的重视。 天然β-胡萝卜素的应用及市场主要应用领域作为食品添加剂,β-胡罗卜素主要起色素和营养强化剂的作用。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委员会一致推荐并认定β-胡萝卜素是类营养色素。目前世界上已有多个国家和地区给以批准使用,我国也将其列入了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β-胡萝卜素除了用于维生素缺乏症和光敏感患者的治疗外,在医学上,关于β-胡萝卜素在机体内的生理活性与防治疾病的机理,人们也进行了深人的研究与探索。现在倾向于认为β-胡萝卜素是极好的抗氧化剂,在人体内能起到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因而使得人体的免疫功能得到提高,并起到预防癌变、防止肿瘤转移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多吃富含β-胡萝卜素蔬菜、水果的人血清内的β-胡萝卜素高于平均水平,可降低肺癌、胃癌、食道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天然β-胡萝卜素还对结肠癌、口肠癌、口腔溃疡、皮肤病等有很好的疗效。美国已于年将天然胡萝卜素编人“美国药典”。 这已为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美国癌症学会确认目前的市场概况根据胡萝卜素的功能和作用,目前一般将β-胡萝卜素产品的市场划分为三类:一类是作为食品、化妆品的天然色素产品。加有β-胡萝卜素的食品色泽金灿诱人,又加上它所具有的营养作用,国内外许多食品商都在考虑向各种食品中添加β-胡萝卜素。在口红、胭脂等化妆品中添加β-胡萝卜素,色泽丰满自然,又能保护皮肤,目前已有胡萝卜素护肤品市售。随着化学合成色素的限制使用和我国食品饮料、化妆品工业的迅速发展,作为食品、化妆品的添加剂,β-胡萝卜素有着广泛的市场。

胡萝卜素项目前景分析及投资风险报告

胡萝卜素项目前景分析及投资风险报告 胡萝卜的营养价值与作用。 胡萝卜,又名红萝卜,伞形科(Apiaceae)草本植物;学名为Daucus carota,通常为一年生,根可食。常见品种中,根呈球状或锥状,橘黄色、白色、黄色或紫色。原产与中亚细亚一带,元代末传入我国。现栽培于整个温带地区。胡萝卜在西方有很高的声誉,被视为菜中上品。荷兰人把它列为“国菜”之一。胡萝卜所含的营养素很全面。据测定,每百克胡萝卜含碳水化合物7.6克,蛋白质0.6克,脂肪0.3克,钙30毫克,铁0.6毫克,以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特别是胡萝卜素的含量在蔬菜中名列前茅,素有“小人参”之称。胡萝卜富含糖类、脂肪、挥发油、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花青素、钙、铁等营养成分。 美国科学家研究证实:每天吃两根胡萝卜,可使血中胆固醇降低10%~20%;每天吃三根胡萝卜,有助于预防心脏疾病和肿瘤。中医认为胡萝卜味甘,性平,有健脾和胃、补肝明目、清热解毒、壮阳补肾、透疹、降气止咳等功效,可用于肠胃不适、便秘、夜盲症(维生素A的作用)、性功能低下、麻疹、百日咳、小儿营养不良等症状。胡萝卜富含维生素,并有轻微而持续发汗的作用,可刺激皮肤的新陈代谢,增进血液循环,从而使皮肤细嫩光滑,肤色红润,对美容健肤有独到的作用。同时,胡萝卜也适宜于皮肤干燥、粗糙,或患毛发苔藓、黑头粉刺、角化型湿疹者食用。中医认为胡萝卜味甘,性平,有健脾和胃、壮阳补肾、化滞下气等功效,可用于治疗阳痿、性功能低下、夜盲症、百日咳等症。 为此,我们胡萝卜中提取精华,通过一系列的工艺,研制成以胡萝卜素保健食品饮料,从而通过人们每天摄入相当比例的胡萝卜素,来达到人体健康的平衡。但我国的保健食品行业至今未达到成熟的阶段,对于投资者来说,风险的比例远远超标,该项目目前属于炒作阶段,投资需慎重考虑。以下,我们从几方面来分析投资者的风险。

天然类胡萝卜素的生物活性及保护作用

天然类胡萝卜素的生物活性及保护作用 威廉?斯塔尔,赫尔穆特·瑟斯 2004年9月1日接收,2004年12月8日修订,2004年12月16日确定, 2004年12月28日可在线 摘要 类胡萝卜素是一类存在于大多数水果和蔬菜的天然脂溶性色素。富含类胡萝卜素的饮食使多种疾病的风险较低。本文研究类胡萝卜素的抗氧化活性及其对信号传导途径的影响,并探讨了其防御基本机制。与β-胡萝卜素预防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有关干预研究的数据已经提出质疑的概念。然而,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类胡萝卜素是抗氧化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光氧化损伤被认为是影响皮肤和眼睛的几种疾病的生物化学路径,而类胡萝卜素可以保护光暴露的组织。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是视网膜的主要类胡萝卜素,被认为是作为光防护剂,预防视网膜变性。独特的分布,定位和高水平的类胡萝卜素在黄斑以及它们的物理化学特性使其成为防御的恰当选择。β-胡萝卜素作为预防晒伤的保护剂,同时已被证明其单独或与其他类胡萝卜素和抗氧化剂维生素组合均有效。保护作用在番茄红素含量丰富的饮食中也可体现。 关键词:类胡萝卜素;预防;疾病;信号;抗氧化剂 1.简介 充足的营养是一个人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降低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的关键因素。水果和蔬菜的消费量(每天五份“五天”)提出了维持最佳健康的食品,特别是有色食品。从流行病学研究的数据一致显示,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和几种疾病如心血管病,眼科发病率,胃肠道或神经退行性疾病和某些类型的癌症之间呈负相关[ 1 ]。目前已有假设不同的水果和蔬菜的膳食成分中,所谓的二次植物成分在疾病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 2 ]。这些植物化学物质,使植物具有明亮颜色。在各种天然色素中,类胡萝卜素是由一个混合了[3], [4] 和[5],并且有600多种不同结构的重要化合物组成。 2.类胡萝卜素 类胡萝卜素属四萜类化合物,合成于植物和其他的光合生物,以及一些非光合细菌,酵母菌,霉菌。大多数的类胡萝卜素是由一个中央的碳链的交替的单键和双键,并进行不同的循环或非循环的末端基团构成的。其主要的生化功能是由共轭双键的扩展系统承担,他们同时也是颜色的来源[ 6 ]。选定了类胡萝卜素在叶绿体光系统的组成,并且在防止对光氧化损伤植物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许多水果和鲜花的黄色,橙色和红色,是由含有类胡萝卜素且通常缺乏叶绿素的有色体引起的。大量存在于植物包括叶片的一些叶绿素掩盖了类胡萝卜素的绿色部分。许多动物中也有类胡萝卜素的存在,是鸟类,昆虫,鱼和甲壳动物重要的着色剂。然而,动物和人类不能合成类胡萝卜素更新并且取决于膳食供应。根据其

胡萝卜素的提取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胡萝卜素的基础知识 2、掌握提取胡萝卜素的基本原理 3、掌握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的技术 4、学会纸层析的操作方法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胡萝卜素的提取,纸层析的操作 教学难点: 胡萝卜素的提取 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的方法有哪些?这一节我们再来学习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的原理、方法和提取技术。 (二)背景知识 1.基础知识 (1)胡萝卜素的性质:橘黄色晶体,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石油醚等。 (2)胡萝卜素的来源:植物、岩藻、微生物发酵。

(3)分类 根据双键的数目可以将胡萝卜素划分为α、β、γ三类,β-胡萝卜素是其中最主要的组成成分。 (4)用途 一分子的β-胡萝卜素在人或动物的小肠、肝脏等器官被氧化成两分子的维生素A,因此,胡萝卜素可以用来治疗因缺乏维生素A而引起的各种疾病,如夜盲症、幼儿生长发育不良,干皮症等。胡萝卜素还是常用的食品色素,广泛地用作食品、饮料、饲料的添加剂。最近发现天然胡萝卜素还具有使癌变细胞恢复成正常细胞的作用。 (5)方法:萃取法。 影响因素:萃取剂性质、用量;原料颗粒大小、紧密程度、含水量;温度、时间等。 选择控制:溶剂:石油醚 原料:颗粒小、干燥。 条件:温度较高,时间长。 (三)胡萝卜素的提取 1.实验设计 1.1实验流程:阅读教材图6-6。 溶剂:应选择使用水不溶性有机溶剂,如石油醚(为什么?)。 选择溶剂应注意哪些因素?:(提取效率、水溶性与水不溶性、沸点高低、有无毒性、是否易于产品分离等) (1)提取方法 胡萝卜素易溶于有机溶剂,可以用萃取的方法提取。 (2)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流程 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胡萝卜素 (3)萃取剂的选择

胡萝卜素含量测定

食物中胡萝卜素的测定方法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carotene in foods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物中胡萝卜素的测定方法——纸层析法。 本标准适用于植物性食物和含有植物性食物的混合食物中胡萝卜素的测定,其最小检出限为0.11μg。 2 原理 以丙酮和石油醚提取食物中的胡萝卜素及其他植物色素,以石油醚为展开剂进行纸层析,胡萝卜素极性最小,移动速度最快,从而与其他色纱分离;剪下含胡萝卜素的区带,洗脱后于450nm波长下定量测定。 3 试剂 3.1 石油醚(沸程30~60℃):同时是展开剂。 3.2 丙酮:分析纯。 3.3 丙酮-石油醚混合液:3:7(V/V)。 3.4 无水硫酸钠:分析纯。 3.5 5%硫酸钠溶液。 3.6 1:1氢氧化钾溶液:取50g氢氧化钾溶于50mL水。 3.7 无水乙醇:需经脱醛处理。 3.8 β-胡萝卜素标准溶液:取5mgβ-胡萝卜素标准品,溶于10mL三氯甲烷中,浓度约为500μg/mL,准确测其浓度。 取标准溶液10.0μL,加正己烷3.00mL,混匀,测吸光值,比色杯厚度1cm,以正己烷为空白,入射光波长450nm,平行测定三份,取均值。

计算公式: (1) 式中:X1——胡萝卜素标准溶液浓度,mg/mL; A——吸光值; E——β-胡萝卜素在正己烷溶液中,入射光波长450nm,比色杯厚度为1cm,溶液浓度为1ppm的吸光系数,为0.2638; ——将ppm,换算成mg/mL; ——测定过程中稀释倍数的换算。 3.9 β-胡萝卜素标准使用液:将已标定的标准液用石油醚准确稀释后,每毫升溶液相当50μg,避光保存于冰箱中。 4 仪器和设备 4.1 实验室常用设备。 4.2 玻璃层析缸。 4.3 分光光度计。 4.4旋转蒸发器:具150mL球形瓶。 4.5 恒温水浴锅。 4.6 皂化回馏装置。 4.7 点样器或微量注射器。 4.8 新华滤纸:定性,快速或中速,101号。 5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5.1 粮食:样品用水洗三次,置60℃烤箱中烤干,磨粉,储于塑料瓶内,放一小包樟脑精,盖紧瓶塞保存,备用。

植物类胡萝卜素含量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可见分光光度法

植物类胡萝卜素含量检测试剂盒说明书可见分光光度法 注意:正式测定之前选择2-3个预期差异大的样本做预测定。 货号:BC4330 规格:50T/48S 产品简介: 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是一类重要的天然色素的总称,普遍存在于动物、高等植物、真菌、藻类的黄色、橙红色或红色的色素之中。类胡萝卜素是体内维生素A的前体,同时还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抗癌、减轻心血管疾病及着色剂等作用。 植物的类胡萝卜素存在于各种黄色质体或有色质体内;如黄叶,黄色花卉,黄色和红色的果实和黄色块根等组织,样本通过溶剂萃取,分离提取类胡萝卜素,在440±10nm处有特殊吸收峰。 大部分高等植物和藻类微生物的叶绿体内也含有类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而叶绿素a 和叶绿素b既吸收红光又可吸收蓝紫光。所以针对含叶绿体的组织,为排除叶绿素a和叶绿素b对类胡萝卜素的干扰,根据经验公式先计算出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再进一步得出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针对不含叶绿素的组织可以直接根据类胡萝卜素的经验消光系数进行计算 试验中所需的仪器和试剂: 可见分光光度计、台式离心机、1mL玻璃比色皿、天平、可调式移液枪、研钵/匀浆器、10mL离心管/试管、蒸馏水和丙酮。 产品内容: 提取液:自备,80%丙酮,即将丙酮:蒸馏水(V:V)=4:1混合待用。 试剂一:粉剂×1瓶,4℃保存。 操作步骤: 一、样本制备: 1、新鲜植物叶片(去掉中脉)或其他组织用蒸馏水洗干净,然后吸干表面水分,称取约0.1g,剪碎放入研钵或匀浆器中。 2、加入1mL蒸馏水,少量试剂一(约10mg),在黑暗或弱光条件下充分研磨,转入10mL离心管或

类胡萝卜素的测定方法

类胡萝卜素的测定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本方法适用于各类食品中以羟基类胡萝卜素为主的多种类胡萝卜素的测定。 本方法最低检出量为:α-胡萝卜素为5ng/mL,β-胡萝卜素为 4.3ng/mL,γ-胡萝卜素为3.5ng/mL,番茄红素为2.7ng/mL,斑蝥黄素为1.0ng/mL。 1. 方法提要 样品以丙酮-石油醚(1+1体积比)混合溶剂反复萃取使类胡萝卜素与其他成分分离,在450nm 波长条件下进行HPLC分析检测,通过外标法计算各种类胡萝卜素的含量。 2. 仪器 (1)高效液相色谱仪。 (2)冷凝回流皂化装置。 (3)旋转蒸发仪。 (4)离心机(5000r/min)。 3. 试剂 本方法所使用试剂除特殊注明外,均为分析纯;所用水为重蒸馏水。 (1)丙酮-石油醚(1+1体积比)混合溶剂:取相同体积的丙酮、石油醚混匀。 (2)50% KOH甲醇-水溶液:称取250g氢氧化钾,用50mL适量水溶解后,用甲醇定容至500mL容量瓶,备用。 (3)无水硫酸钠(Na-2SO4)。 (4)二丁基羟基甲苯(BHT)。 (5)无水乙醇(C2H5OH)。 (6)流动相使用液:按乙腈+二氯甲烷+甲醇(85+10+5)比例准确量取各溶剂,并充分混匀,经.45μm微孔膜过滤后使用。 (7)类胡萝卜素标样: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番茄红素、斑蝥黄素。(8)标准溶液:准确称取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番茄红素、斑蝥黄素一定量,先分别用少量的乙酸乙酯溶解,再用甲醇配制成60~80ng/L的标准储备液(于-30℃冻箱保存),使用时再配成3.5~16.5mg/L的标准使用液。 4. 测定步骤 (1)样品处理: a. 皂化提取法(如牛奶等脂肪含量较高的样品):取250L鲜牛奶于2℃、5000r/min冷冻离心30min,取上层油脂于250mL皂化瓶中,加入50mL乙醇、40mL 50% KOH甲醇溶液、0.1g BHT,65~75℃回流皂化30min,用石油醚反复提取皂化液,多次水洗至中性后用无水硫酸钠脱水,定容至25mL容量瓶中,备用。 b. 直接提取法(如番茄等脂肪含量较低的样品):适量新鲜成熟番茄匀浆后称取5~10mg于小烧杯中,加入0.1g BHT,用丙酮-石油醚(1+1体积比)混合溶剂提取3次,合并、收集

植物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及其调控与遗传操作

http://www.casb.org.cn 植物生理科学 第一作者简介:张建成,男,1974年出生,山西农业大学讲师,华中农业大学在职博士研究生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技术与果树遗传育种。通信地 址: 030801山西省太谷县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E-mail:zjcnd001@webmail.hzau.edu.cn或zjcnd001@163.com。通讯作者:刘和,男,1962年出生,山西农业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果树栽培生理。收稿日期:2007-03-28,修回日期:2007-05-11。 植物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及其调控与遗传操作 张建成,刘和 (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山西太谷030801) 摘要:类胡萝卜素是生物体内通过类异戊二烯途径合成的、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大类天然色素物质的总称。近年来,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基因的分离和功能鉴定与有关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调控机制研究的新进展,使通过遗传操作调控植物体内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成为可能。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及其调控研究的进展,并介绍了应用转基因技术改变植物体内类胡萝卜素成分与含量的成功事例。 关键词: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及调控;转基因植物中图分类号:Q945.18 文献标识码:A RecentAdvancesinCarotenoidBiosynthesis,RegulationandManipulation ZhangJiancheng,LiuHe (DepartmentofHortculture,ShanxiAgricultureUniversity,Taigu030801) Abstract:Carotenoidsareisoprenoidmoleculesthatarethemostwidespreadgroupofpigmentsfoundinna-ture.Inrecentyears,thecloningandcharacterizationofcarotenogenicgenesandthenewprogressinstudiesofcarotenoidbiosynthesisandregulationmakethegeneticallymanipulatingcarotenoidbiosynthesispathwaytobepossibleinplants.Inthisreview,therecentlyprogressofcarotenoidbiosynthesisandregulationaresummarized,andintroducedsomesuccessfultransgenicplantsofalteringthecarotenoidcompositionandcontentbytransgenictechnique. Keywords:Carotenoids,CarotenoidBiosynthesisandRegulation,Transgenicplants类胡萝卜素是生物体内通过类异戊二烯途径合成而呈现红色、橙红色和黄色的一大类色素物质的总称。 除极少数非光合细菌合成C30、 C45、C50类胡萝卜素外,类胡萝卜素主要是由8个类异戊二烯单位缩合而成的 C40的四萜类色素。迄今,在自然界中已发现600多种C40类胡萝卜素,主要作为高等植物、藻类和蓝细菌(cyanobacteria)光合膜的重要组分。 植物类胡萝卜素主要分布于植物叶绿体和有色体膜中,包括胡萝卜素(carotene)和叶黄素(xanthophylls)两大类。植物类胡萝卜素是光吸收复合体的重要组分,并且在保护光合器官、防止光氧化损伤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2]。植物类胡萝卜素也是许多花和果实中的重要色素,赋予植物花、果实等器官绚丽的色彩,用以吸引昆虫、鸟类或其它动物来进行授粉和传播种子[1]。植 物类胡萝卜素还是植物激素(如ABA)[3]、防御化合物[4] 和风味芳香物(如β-吲哚)[5] 等许多生理活性物质生物合成的前体。此外,β-胡萝卜素和含β-环的胡萝卜素是人类及动物体内维生素A(retinol)合成的前体[6],许多其它非维生素A类胡萝卜素,如叶黄体素(lutein)、玉米黄质(zetxanthin)、番茄红素(lycopene)在淬灭自由基、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心血管疾病和防癌抗癌等保护人类健康方面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7]。 早在20世纪50、60年代,人们就已逐渐阐明了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的途径[8]。迄今,应用反向遗传学技术[9]、转座子标签法[10]、异源基因作探针筛选文库[11]、基因图位克隆[12,13]及其工程大肠杆菌“颜色互补”等技术[14],将参与植物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的基因均分离和鉴定,对植物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 2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