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第九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第九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第九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首页习题解析本章练习本章练习答案章后习题答案

习题解析[TOP]

例5-1 为什么周期表中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一般都比金属原子小吗?

析原子半径的大小可以表现为电子出现的平均概率离原子核的远近,或者直接说电子离核的远近,它受核对电子吸引力大小的直接影响。所以本题的关键是有效核电荷的变化规律。

答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核电荷和主族元素原子的外层电子数都逐一增加;因为电子层数不变,同层电子的屏蔽效应不大,有效核电荷增加就明显。有效核电荷愈大,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愈大,原子半径就愈小。所以周期表中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从上到下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逐一增加,由于内层电子的屏蔽效应,有效核电荷增加缓慢,但电层数是增多的,所以原子半径就增大。从此规律来看,原子半径小的元素分布在周期表的右上角,非金属元素也正好在此位置,因此非金属元素原子一般比同周期金属小,也比同一族的金属小。

例5-2为什么第n电子层有n2个原子轨道,能容纳2n2个电子?

析本题要么看似简单,要么不好作答。解题关键是明确决定原子轨道和决定电子运动状态的量子数的取值规律。

答:电子层由主量子数n确定,而原子轨道必须由n , l , m三个量子数来确定。l取值受n的制约,m取值又受l的制约。第n电子层中,l取0到(n-1)的n个值,给出n个电子亚层;l电子亚层中,m取-l到+l的2l+1个值,即l亚层共有2l+1个原子轨道。所以第n电子层的原子轨道数按各亚层排列应该是:1个、3个、5个、···、2(n-1)+1=2n-1个。现在求和这些奇数,得n2。一个原子轨道最多容纳自旋相反的两个电子,所以第n电子层的n2个原子轨道能容纳2n2个电子。

例5-3 什么是原子轨道?原子轨道是什么样子?

析原子轨道不是像月球绕地球运动或地球绕太阳运动的那种圆形或椭圆形的运动轨迹,因为原子核外的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不可能同时有确定的位置和速度,也就无法按照一定方向行进。电子的运动并不是没有规律可循:我们不能知道某一刻电子在什么位置,但是我们能知道它出现在那个位置的可能性有多大。为了表达这样的概率,人们发现了波函数。波函数的几何图形就是原子轨道的形状。

答原子中的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的概率是通过波函数描述的,波函数的平方的意义是电子在核外

空间出现的概率密度。习惯上把这种描述电子运动的波函数称作原子轨道。原子轨道的角度部分和径向部分可以用几何图形表现出来。角度部分的几何图形是原子轨道的形状,如s 轨道是球形的,p 轨道是哑铃形的。径向部分的图形是曲线,例如径向分布函数曲线的峰表现据原子核一定距离处电子概率的极大值。

例5-4 概率密度、概率、径向分布函数之间是些什么关系?

析 概率就是可能性。电子在原子核外的整个无限区间出现的概率为1,在空间某一有限区域出现的概率必小于1。这个空间区域电子概率的大小与空间区域的大小和概率密度有关,是这两个因素的总体体现。

答 概率密度反映了电子在原子核外的某一点周围微小区域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概率密度与此微体积的乘积就是这个微区域的电子概律;把微体积扩大到无限空间,概率等于1。如果把微小区域定义为离原子核一定距离的球形表面乘以表面上微壳层的厚度,那么概率密度函数乘以求表面积所得到的径向分布函数,表现了离原子核一定距离处电子概率的大小。

本章练习 [TOP] 判断题 选择题 填空题 问答题 计算题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 在同一原子中,绝不可能有两个电子,哪怕是极短的时间内其运动状态完全相同。 ( )

2. d 区元素都含有d 电子,因此电子排布为[Ar]3d 104s 1 的元素就在d 区内。( )

3. 在多电子原子中,穿透效应造成能级的分裂。

( ) 4. 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属的族数,数值上等于它的最外层电子数。

( ) 5. p 区元素的外层电子构型为 ns 2np 1-6

( ) 6. C 的外层电子构型为 2s 12p 3。

( ) 7. 在任何原子中,3p 轨道的能量总是比 3s 轨道的能量高。

( )

8. 在讨论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时,必然涉及概率密度与概率两个概念。

当前者较大时,后者也一定较大。

( ) 9. Cr 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 3d 54s 1,由此得出洪特规则与能量最低原理出

现矛盾时,应先服从洪特规则。

( ) 10. 核外电子能量的高低是由 n ,l ,m ,m s 四个量子数所决定的。 ( )

11. 主量子数n为1时,有自旋方向相反的两条轨道。( )

12. s电子在球形轨道上运动,p电子在双球形轨道上运动。( )

13. 只有电子才具有波粒二象性。( )

14. 根据洪特规则,原子轨道处于全充满半,充满或全空时,整个原子处于能量较低状态。

( )

15. 波函数是描述核外电子空间运动状态的函数式,每个波函数代表电子的一种空间运动状态。

( )

二、选择题(将每题一个正确答案的标号选出)[TOP]

1. 在计算原子的有效核电荷数时,一般要考虑( )的屏蔽作用

A. 内层电子对外层电子

B. 外层电子对内层电子

C. 所有其它电子对某电子

D. 同层和内层电子对某电子

2. 在一多电子原子中,下列各电子具有如下量子数(n、l、m、m s)能量最高的电

子是( )

A. 2, 1, 1, +1

2 B. 2, 0, 0, +

1

2

C. 3, 1, 1, -1

2 D. 3, 2, 0, -

1

2

3. 在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能量由( )决定

A. n

B. n和l

C. l

D. n,l和m

4. 在角量子数为l的能级中,最多能容纳( )个电子

A. 2l2

B. 4l+2

C. 2l

D. 2l+2

5. 基态C原子的电子排布式若写成1s 2

2s

2

2p

2

x,则违背了( )

A. 鲍利不相容原理

B. 玻尔理论

C. 能量最低原理

D. 洪特规则

6. 基态K原子(原子序数为19)最外层电子的四个量子数(n,l,m,m s)可能是()

A. 4, 1, 0, +1

2 B. 4, 1, 1, +

1

2

C. 3, 0, 0, +1

2 D. 4, 0, 0, +

1

2

7. 某基态原子的第三电子层上有10个电子,该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 )

A. 3s 2

3p

6

3d

2

B. 4s

2

C. 3d 5

4s

2 D. 3s23p63d24s2

8. 用来表示核外某一电子运动状态的下列各套量子数(n,l,m,m s)中,( )是合理的。

A. 3, 2, 2, +1

2 B. 3, 0, -1, +

1

2

C. 2, 2, 2, -1

2 D. 2, -1, 0, -

1

2

9. 在具有下列外层电子构型的原子中,电负性最小的是( )

A. 3s 1

B. 4s

1

C. 3s

2

3p

5

D.4s

2

4p

5

10. 元素的电负性愈小,愈容易形成( )

A. 阳离子

B. 阴离子

C. 中性分子

D. 两性离子

11. 下列电子组态中,不属于原子基态的是( )

A. 1s 2

2s

2

2p

6

3s

1

B. 1s

2

2s

2

2p

5

3s

1

C. 1s

2

2s

2

2p

3

D. 1s

2

2s

2

2p

12. 同一周期的主族元素从左到右数值逐渐减小的是( )

A. 吸电子能力

B. 电负性

C. 电子亲合能

D. 原子半径

E. 非金属性

13. 某原子最外层电子n=3,则外层可能有( )

A. 只有s电子

B.有s,p电子

C. 有s,p,d,f电子

D. 有s,p,d电子

E. 只有d电子

14. 下列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 )

A. 钠

B. 钙

C. 硫

D. 碘

E. 氯

15. 下列元素的外层能级组电子构型,在周期表中属于d s 区的是( )

A. 3s 1

B. 4s

2

4p

3

C. 3d

2

4s

2

D. 3d

5

4s

1

E. 4d

10

5s

1

16. 决定波函数在空间伸展方向的量子数是( )

A. n

B. l

C. m

D. m s

E. n,l

17. 已知某元素+3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 2

2s

2

2p

6

3s

2

3p

6

3d

5

,该元素在周期表中属于( )

A. IIIA族

B. IIB族

C. VB族

D.IIA族

E. VIII族

18. 下列电子亚层中,可容纳的电子数最多的是( )

A. n=1,l=2

B. n=2,l=1

C. n=3,l=2

D. n=4,l=3

E. n=5,l=2

19. 基态11Na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四个量子数可能是( )

A. 3, 0, 0, +1

2 B. 3, 1, 0, +

1

2 C. 3, 1, 0, -

1

2

D. 3, 2, 1, -1

2 E. 3, 1, -1, -

1

2

20. 下列原子的原子轨道能量与角量子数l无关的是( )

A. Na

B. Ne

C. F

D. H

E. K

21. 确定波函数的形状,并在多电子原子中与主量子数n一起决定电子能量的量子数是( )

A. l

B. m

C. m s

D. l和m

E. l,m和m s

22. 在氢原子或类氢离子中,决定电子能量的量子数是( )

A. n

B. l

C. n,l

D. n,l,m

E. n,l,m,m s

23. 元素X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 n

np

n+1

,则可判断该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是( )

A. 1

B. 2

C. 3

D. 4

E. 5

24. 当角量子数为5时,可能的等价轨道数是( )

A. 3

B. 5

C. 7

D. 9

E. 11

25. 下列有关电子云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s电子云无方向性

B. 电子云均有方向性

C. 电子在核周围出现的概率密度的形象化描述

D. 不一定是球形对称分布

E. p,d电子云有方向性

三、填空题 [TOP]

1. n=4,l=0的原子轨道在空间有______种取向。

2. 某原子序数为25,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3. 电子云是__________的形象化描述。

4. 概率的径向分布图的峰值为______个,在多电子原子中,n相同,l越小的电子钻到核附近的机

会越______,受到其他电子的______也就越小。

5. 主族金属元素的原子外层电子构型是______;副族元素的原子外层电子构型

是______;稀有气体的原子外层电子构型是______。

6. n=3,l=2的原子轨道符号是______,可以有______条原子轨道,最多可容纳______个电子。

7. 基态Na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一个电子,它的四个量子数分别是n=______;

l=______;m=______;m s=______。

8. 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外层电子构

型是______;未成对电子数为______个。为第______周期,第______族元素。

9. n=3,l=1的原子轨道名称是______,它在空间有_____种取向;若该原子

轨道为半充满时,应有_____个电子;若该原子轨道为全充满时,应有____个电

子。

10. 已知某元素在Kr前,当此元素的原子失去三个电子后,它的角量子数为2

的轨道内电子为半充满状态,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11. n和l相同,而m不同的原子轨道称为______。

12.自旋量子数的可能取值为______或______。

13. 在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排布所遵循的三个规律是:①______②_____③______。

14. 3d轨道的主量子数n=______;角量子数l=______。

15. 铜元素(原子序数为29)原子的外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四、问答题 [TOP]

1.下列各组量子数,哪些是错误的,为什么?怎样改正?

A.若n = 2 l = 1 m = 0

B. 若n = 2 l = 2 m = -1

C. 若n = 3 l = 0 m = +1

D. 若n = 2 l = 3 m = +2

2.若将以下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写成下列形式,各违背了什么原理?并改正之。

A. 5B 1s22s3

B. 4Be 1s22p2

C. 7N 1s22s22p x22p y1

3.什么叫做屏蔽作用?为什么在多电子原子中E3s

4. p轨道的角度分布图形和电子云图形各有什么特点?

5.试预测第七周期最后一个元素的原子序数应是多少,并说明理由。

五、计算题(20分) [TOP]

1. 计算将基态氢原子的电子由n = 1的能级激发到n= ∞能级所需能量。(注:此能量即氢原子的电

离能)。

2. 425 nm 波长的光照射到金属钾的表面,逸出电子的速度是4.88×105m·s -1。K 的第一电离能是多少?

3. 一个氧分子以479 m·s -1的速度运动,其de Broglie 波长是多少?假定原子直径在100 pm ,这个波长较之较长还是较短?

4. 铟的化合物的焰色反应是位于451 nm 的蓝紫色光,计算反应释放光子的能量。 本章练习答案 [TOP]

一、是非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10. ×;

11. ×;12. ×;13. ×;14. √;15. √。

二、选择题

1. D ;

2. D ;

3. B ;

4. B ;

5. D ;

6. D ;

7. D ;

8. A ;

9. B ;10. A ;11. B ;12. D ; 13. B ;14. E ;15. E ;16. C ;17. E ;18. D ;19. A ;20. D ;21. A ;22. A ;23. C ;24. E ;25. B ;

三、填空题

1. 1

2. 1s 22s 22p 63s 23p 63d 54s 2

3. 在空间某点出现的概率

4. n -l ;多;屏蔽作用

5. ns 1-2;(n -1)d 1-10ns 1-2;ns 2np 6

6. 3d ;5;10

7. 3;0;0;+12;-12

8. 1s 22s 22p 63s 23p 63d 54s 1; 3d 54s 1; 6; 4; VIB 族

9. 3p 轨道;3;3;6

10. 1s 22s 22p 63s 23p 63d 64s 2

11. 简并轨道

12. +12;-12

13. 能量最低;鲍里不相容;洪特规则

14. 3;2

15. 3d 104s 1

四、问答题

1. C 错误,当l = 0时,m = 0;D 错误,当n = 2时,l = 0,1,2。

2.A 违背了Pauli 不相容原理,应为5B :1s 22s 22p 1;B 违背了能量最低原理,应为4Be :1s 22s 2

;C 违背了Hund 规则,应为7N :1s 22s 22p x 12p y 12p z 1。

3. 原子中某电子受内层或同层其它电子的排斥,抵消了部分核电荷它的吸引,称为其它电子对该电子的屏蔽作用。第3电子层中,3s 的D (r ) 有3个峰,3p 有2个峰,3d 有1个峰。D (r ) 的峰越多,电子在核附近出现的可能性越大,电子的钻穿能力愈强,,受到其它电子的屏蔽就愈弱,能量就愈低。因此能级顺序是:E 3s

4. p 轨道的角度分布图与方位角θ和φ有关,函数在相关平面上的值为零,这个平面式节面;在节面两侧代数值符号相反形成两个球形波瓣。电子云图形与相应p 轨道的角度分布图有共同的节面,但两侧波瓣较瘦,而且没有代数符号区别,代表了电子在节面两侧空间出现的概率密度。

5.试预测第七周期最后一个元素的原子序数应是多少,并说明理由。

五、计算题

1. 1312kJ·mol -1。

2. 216kJ·mol -1。

3. 26.0 pm 。

4. 4.41×10-19J 。 章后习题答案 [TOP]

1. 如电子的波动性是指高速运动的电子不可能像经典粒子那样去描述它的运动轨迹和运动状态,因为它在空间的位置和运动速度不可能同时被精确测定。因此,电子的运动状态只能用统计的方法表达,即描述处在一定能态的电子在空间某区域出现的概率。量子力学用波函数的平方值得到了这个概率密度,所以说电子波是概率波。而电磁波一种能量波,是电荷振荡或加速时电场和磁场的周期性振荡的能量传播。

2. 上述说法不正确。原子中的电子不可能有经典的轨道,因此不能说电子沿着什么几何轨迹运动。这里所说的1s 轨道和2p 轨道都是指波函数,1s 波函数的几何形状是球形的,2p 波函数的几何形状由两

个球形波瓣构成,俗称哑铃形,而不是8字形。1s 轨道表明处在这个能级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球形空间都可以出现,但在空间各球面上的概率不一样。2p 轨道表明处在这个能级的电子在一个坐标平面的两侧都可以出现,但是在此坐标平面上出现的概率为零。

3. 由de Broglie 关系式

nm 1m 101s

m 107kg 109.1s m kg 10626.691-531--1

234=?=???????==--mv h λ 4. 由de Broglie 关系式

m 106.6s

m 1000kg 1001s m kg 10626.6351-3--1

234--?=??????==mv h λ de Broglie 波长如此之小,可以完全忽略子弹的波动行为;

由测不准关系式

m 103.5s m 10kg 10014s m kg 10626.6Δ4Δ301

-3-3--1

234x --?=???????=≥ππv m h x 这样小的位置误差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子弹可以精确地沿着弹道轨迹飞行。

5. 根据Paili 不相容原理,原子中没有两个电子有着完全相同的一套量子数n ,l ,m 和s 。如果描述电子运动的一套量子数中,两个电子的n ,l ,和m 相同,即处在同一原子轨道上,那么它们的自旋量子数s 必须不同,由于自旋量子数只有±2

1两个值,所以一个原子轨道只能容纳2个电子。 6. ⑴ 2p 轨道;⑵ 3d 轨道;⑶ 5f 轨道;⑷ 2p 能级,m = -1的轨道不是实函数,无法描述几何图形;⑸ 4s 轨道。

7. .2

12,0,1, ;212,1,0, ;212,1,-1, ;212,0,0, ;212,0,0,+++-+ 8. ⑴ 2s 亚层只有1个轨道;⑵ 3f 亚层不存在,因为n =3的电子层中l 只能小于3,没有l =3的f 轨道;⑶ 4p 亚层有3个轨道;⑷ 5d 有5个轨道。

9. 原子序数

电子排布式 价层电子排布 周期 族

[Kr]4d 105s 25p 1 5s 25p 1 5 IIIA 10

2s 22p 6 2 0 24

[Ar]3d 54s 1 4 VIB 80 [Xe]4f 145d 106s 2 5d 106s 2

10. ⑴ [Ar]3d 54s 2,5个未成对电子;⑵ [Ar]3d 104s 24p 6,没有未成对电子;⑶ 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Kr]5s 2,+2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Kr]5s 0,离子没有未成对电子;⑷ [Ar]3d 104s 24p 3,3个未成对电子。

11. Ag +:[Kr]4d 10;Zn 2+:[Ar]3d 10;Fe 3+:[Ar]3d 5;Cu +:[Ar]3d 10。

12. 该元素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 54s 1,它在周期表中属于4周期、VIB 族、d 区。由于是d 区过渡元素,其前后相邻原子的原子半径约以5pm 的幅度递减。

13. 这五个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族

IIA

IIB V A VIA VIIA

周期

2

F 3

S 4 Ca Zn As 由于周期表中,从左到右元素电负性递增,从上到下元素电负性递减,故各原子按电负性降低次序的排列是:F 、S 、As 、Zn 、Ca 。

14. ⑴原子价层电子排布是ns 2np 2,IV A 族元素;⑵该原子价层电子排布是3d 64s 2,4周期VIIIB 族的Fe 元素;⑶该原子价层电子排布是3d 104s 1,4周期IB 族的Cu 元素。

Exercises

1. The mass of the neutron, m n = 1.67×10-27 kg, therefore the wavelength of a neutron traveling at a speed of 3.90 km·s -1 is obtained by using the de Broglie relation:

nm 102m 1002.1s

m 90.3kg 1067.1s m kg 10626.671-27--1

234n =?=??????==--v m h λ 2. For M shell, n = 3, so where there are 3 subshells. As l = 3 for f subshell, the number of orbitals is 2l +1 = 7.

3. All the electron configurations are possible except that one in answer (3), which allows 8 electrons filled in three 2p orbitals.

4. Thallium is a main-group element at Period 6 and Group IIIA of the periodic table.

(1) Cs, Ba, Sr; (2) Ca, Ga, Ge; (3) As, P, S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知识点复习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1、原子组成微粒 2、基本关系 数量关系: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 质量关系: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4、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一看层二看核三看价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 核外电子层数 元素种类 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 短周期 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 周期 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 元 (7个横行) 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 素 (7个周期) 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 周 长周期 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 期 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 表 主族:ⅠA ~ⅦA 共7个主族 族 副族:ⅢB ~ⅦB 、ⅠB ~ⅡB ,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 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 和ⅠB 之间 (16个族) 零族:稀有气体 三、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的必然结果。 2.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试卷及答案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奉贤二模,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硫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B .2-丁烯的结构式: C .乙酸的化学式:C 2H 4O 2 D .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氧原子:188O 2、(奉贤二模,3)3He 可以作为核聚变材料,以下关于3He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比4He 少一个电子 B .比4He 少一个质子 C .与4He 的同分异构体 D .是4He 的同位素 3.(静安二模,1)在日本核电站附近检测到放射性原子131I 。关于131I 原子和127I 原子的 叙述错误的是 C A.它们互称为同位素 B.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C.它们相差4个质子 D.它们的电子数相同 4.(静安二模,2)下列氮原子结构的表述中,对电子运动状态描述正确且能表明同一电子 层电子能量有差异的是 C A . B. C.1s 22s 22p 3 D. 5.(静安二模,15)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5,由23Na 、35Cl 、37Cl 构成的11.7g 氯化 钠中,37Cl 的质量为 B A. 1.75g B. 1.85 g C.5.25 g D. 5.85g 6.(卢湾二模,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C A .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B .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C .磷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3s 23P 3 D .羟基的电子式为: 7. (卢湾二模,3)下列各项说法或比较中正确的是 C A .氧化性:Ag + >Cu 2+ >Fe 3+ B .热稳定性:HF >H 2Se >H 2O C .酸性:CH 3COOH>H 2CO 3 >H 2SiO 3 D .离子半径:Cl ->S 2->Mg 2+ 8 (卢湾二模,6)右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X 、W 、Y 、R 、Z 五种 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A .常温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只有一种是气态 B .Y 的阴离子的还原性大于Z 的阴离子的还原性 C .W 的氢化物比X 的氢化物稳定 D .Y 与W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较,前者弱 于后者 9. (卢湾二模,8)下列各选项所述的两个量,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B A .F 2和Br 2的沸点 B .纯水在25℃和80℃时的pH X W Y R Z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知识点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教案编写日期:2012-2-16 课程授课日期: 应到人数: 实到人数: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元素原子结构、位置间的关系的推导,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通过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关系的认识,渗透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生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求实、严谨和创新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通过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的教学,进行“抽象和具体”这一科学方法的指导。 教学重难点:同周期、同主族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原子的结构、性质、位置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中子N (核素) 原子核 质子Z → 元素符号 原子结构 : 决定原子呈电中性 电子数(Z 个): 化学性质及最高正价和族序数 体积小,运动速率高(近光速),无固定轨道 核外电子 运动特征 电子云(比喻) 小黑点的意义、小黑点密度的意义。 排布规律 → 电子层数 周期序数及原子半径 表示方法 → 原子(离子)的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 随着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 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呈周期性变化 元素周期律 ②、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③、元素主要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④、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元素周期律和 排列原则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 元素周期表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个别除外)排成一个纵行。 ①、短周期(一、二、三周期) 周期(7个横行) ②、长周期(四、五、六周期) 周期表结构 ③、不完全周期(第七周期) A ~ⅦA 共7个) 元素周期表 族(18个纵行) ②、副族(ⅠB ~ⅦB 共7个) ③、Ⅷ族(8、9、10纵行) ④、零族(稀有气体)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①、核电荷数,电子层结构,最外层电子数 ②、原子半径 决定 编排依据 具 体 表 现 形式 X) (A Z 七 主 七 副零和八 三长三短一不全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精)

第九章
首 页 基本要求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重点难点 讲授学时 内容提要
1
基本要求
[TOP]
1.1 了解原子结构的有核模型和 Bohr 模型;电子的波粒二象性、测不准原理;了解了解元素和健康的 关系。 1.2 熟悉原子轨道和概率密度的观念;熟悉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径向分布函数图的意义和特征;熟 悉电子组态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有效核电荷、原子半径及电负性变化规律。 1.3 掌握 n、l、m、s 4 个量子数的意义、取值规律及其与电子运动状态的关系;掌握基态原子电子组态 书写的三条原则,正确书写基态原子电子组态和价层电子组态。
2
重点难点
[TOP]
2.1 重点 2.1.1 原子轨道、概率密度的观念;n、l、m、s 4 个量子数;电子组态和价层电子组态。熟悉的意义和 特征;熟悉电子组态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有效核电荷、原子半径及电负性变化规律。 2.1.2 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和径向分布函数图;了解原子结构的有核模型和 Bohr 模型;了解了解元 素和健康的关系。 2.1.3 电子组态的书写、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2.2 难点 2.2.1 电子的波粒二象性、测不准原理;波函数和原子轨道。 2.2.2 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和径向分布函数图。 2.2.3 熟悉电子组态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3
讲授学时
[TOP]
建议 4~6 学时
1

4
内容提要
[TOP]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4.1 第一节 氢原子的结构 4.1.1 氢光谱和氢原子的玻尔模型 α 粒子散射实验提供了原子结构的有核模型,但卢瑟福模型没有解决原子核外的空间如何被电子所 占有问题。 量子力学基于两点认识原子结构:一是量子化现象,二是测不准原理。 普朗克提出,热物体吸收或释放能量不连续,称量子化的。 氢原子的线状光谱也表现了原子辐射能量的量子化。 玻尔假定: 电子沿着固定轨道绕核旋转; 当电子在这些轨道上跃迁时就吸收或辐射一定能量的光子。 轨道能量为
E??
4.1.2 电子的波粒二象性
RH , n=1,2,3,4,… n2
波粒二象性是指物质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的特性。光子的波粒二象性关系式 λ=h/mc= h/p 德布罗意的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关系式
??
h h ? p mv
微观粒子的波动性和粒子性通过普朗克常量 h 联系和统一起来。 微观粒子的波动性被电子衍射实验证实。电子束的衍射现象必须用统计性来理解。衍射中电子穿越 晶体投射到照相底片上, 图像上亮斑强度大的地方电子出现的概率大; 电子出现少的地方亮斑强度就弱。 所以,电子波是概率波,反映电子在空间某区域出现的概率。 4.1.3 测不准原理 海森堡指出,无法同时确定微观粒子的位置和动量,它的位置越准确,动量(或速度)就越不准确; 反之,它的动量越准确,位置就越不准确: △x· △px≥h/4π 式中△x 为坐标上粒子在 x 方向的位置误差,△px 为动量在 x 方向的误差。 测不准原理表明微观粒子不存在确定的运动轨迹,可以用量子力学来描述它在空间出现的概率及其 它全部特征。
2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精)

第10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思考题 1.量子力学原子模型是如何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 解:用四个量子数:主量子数——描述原子轨道的能级; 角量子数——描述原子轨道的形状, 并与主量子数共同决定原子轨道的能级; 磁量子数——描述原子轨道的伸展方向; 自旋量子数——描述电子的自旋方向。 2.区别下列概念:(1)Ψ与∣Ψ∣2,(2)电子云和原子轨道,(3)几率和几率密度。解:(1)Ψ是量子力学中用来描述原子中电子运动状态的波函数,是薛定谔方程的解; ∣Ψ∣2反映了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的几率密度。 (2)∣Ψ∣2 在空间分布的形象化描述叫电子云,而原子轨道与波函数Ψ为同义词。 (3)∣Ψ∣2表示原子核外空间某点附近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几率,即称几率密度,而某一微小体积dV内电子出现的几率为∣Ψ∣2·dV。 3.比较波函数角度分布图与电子云角度分布图,它们有哪些不同之处? 解:不同之处为 (1)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一般都有正负号之分,而电子云角度分布图均为正值,因为Y 平方后便无正负号了。 (2)除s轨道的电子云以外,电子云角度分布图比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要稍“瘦”一些,这是因为︱Y︱≤ 1,除1不变外,其平方后Y2的其他值更小。 4.科顿原子轨道能级图与鲍林近似能级图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解:Pauling近似能级图是按能级高低顺序排列的,把能量相近的能级组成能级组,依1、2、3…能级组的顺序,能量依次增高。按照科顿能级图中各轨道能量高低的顺序来填充电子,所得结果与光谱实验得到的各元素原子中电子排布情况大致相符合。 科顿的原子轨道能级图指出了原子轨道能量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定性地表明了原子序数改变时,原子轨道能量的相对变化。从科顿原子轨道能级图中可看出:原子轨道的能量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降低,不同原子轨道能量下降的幅度不同,因而产生能级交错现象。但氢原子轨道是简并的,即氢原子轨道的能量只与主量子数n有关,与角量子数l无关。 5.判断题: (1)当原子中电子从高能级跃迁至低能级时,两能级间的能量相差越大,则辐射出的电磁波波长越大。

第六章原子结构与周期系

第六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系 内容 1.量子力学的提出; 2.原子中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3.氢原子波函数和电子云图;4.量子数n 、l 、m 的物理意义; 5.多电子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知识点与考核点 1.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微观粒子(电子、原子、分子等静止质量不为零的实物粒子)集波动性(概 率波)与粒子性为一体的特性。 2. 概率波 微观粒子在空间某处出现的可能性,具有统计意义,不是物理学中的经典波, 而是波强与微粒出现概率成正比的概率波。 3. 粒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宏观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同时用准确的坐标..和动量.. 来描述;但是对微观粒子 (例如电子)却不能同时准确地确定坐标和动量。量子力学对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是用描述概率波的波函数来描述的。 4. 波函数 描述概率波的波函数ψ。一个ψ是描述微观粒子一种状态的某种数 学函数式。通过解薛定谔方程可以得到波函数的具体形式。氢原子定态的薛定谔方程为 )xyz (E )xyz (V )xyz ()z y x (m h ψψψπ=+??+??+??-22 2222228 m 是电子的质量,x 、y 、z 是电子的坐标,V 是势能,E 是总能量, h 是普朗克常数,)xyz (ψ是波函数。 5. 主量子数(n ) 它决定轨道的能量,可反映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区域离原子核平均距 离的量子数。 n = 0, 1, 2, 3, 4, 5 6… 光谱学符号为K , L , M , N , O , P , Q …。 n 相同则处于同一电子层。 6. 角量子数(l ) 决定电子运动角动量的量子数,也决定电子在空间角度分布的情况,与电 子云的形状密切相关,多电子体系中l 和能量有关。l 可取值为:0,1,2,3,…(n –1)。当n 一定时,共有n 个l 数值。例如当n=3时,l 可取0,1,2(三个数值)。n 、l 相同时的电子归为同一亚层。例如5个3d 轨道(n=3,l =2)属于同一d 亚层。 与l 取值对应的符号及轨道形状如下: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专题复习教案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的构成 1、原子: 2、两个关系式: (1)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2)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例 1】某元素的一种核素X的原子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1H原子组成H m X分子,在a g H m X分子中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二、核外电子排布 1、电子运动特点:①较小空间;②高速;③无确定轨道。 2、电子云:表示电子在核外单位体积内出现几率的大小,而非表示核外电子的多少。 3、电子层:根据电子能量高低及其运动区域不同,将核外空间分成个电子层。 表示:层数 1 2 3 4 5 6 7 符号K L M N O P Q n值越大,电子运动离核越远,电子能量越高。电子层实际上并不存在。 4、能量最低原理:电子一般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排布在能量稍 高的电子层,即电子由内而外逐层排布。 5、排布规律:①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目是个。 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③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6、表示方法: ①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 ②原子、离子的电子式。

三、电子式的书写 【例 2】下列化学用语中,书写错误的是( )

根据元素周期律,把相同的各种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再把不同横行中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而下排成纵行, 这样得到的表就叫做元素周期表。 1、编排依据 (1)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2)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得到。 (3)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纵行,得到。 2、结构 短周期:1、2、3 周期(7个横行)长周期:4、5、6 不完全周期:7 7个主族:ⅠA~ⅦA 族(18个纵行)7个副族:ⅠB~ⅦB 16个族第Ⅷ族 零族(稀有气体) 【例 3】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A.x+2B.x+4 C.x+8 D.x+18 【例 4】若甲、乙分别是同一周期的ⅡA和ⅢA元素,原子序数分别为m和n,则下列关于m 和n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 A.n=m+1 B.n=m+18 C.n=m+25 D.n=m+11 【例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 B.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种元素 C.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D.碱金属元素是指第ⅠA族的所有元素

2014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单元测试含答案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单元测试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Ca-40 Mn-55 Fe-56 Cu-64 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含质子数和电子数相等的微粒一定是原子 B.两种微粒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化学性质就一定相同 C.质量数相同的原子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D.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原子或单核离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2. 下列结构示意图所代表的微粒中,最难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 . B . C . D . 3.一定量的锎(252 98Cf)是医学上常用作治疗恶性肿瘤的中子源,1 mg(252 98Cf)每秒约放出2.34×109个中子。下列有关锎的说法错误的是() A.(252 98Cf)原子中,中子数为154 B.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52 C.(252 98Cf)原子中,电子数为98 D.(252 98Cf)原子中,质子数为98 4.最新科技报道,美国夏威夷联合天文中心的科学家发现了新型氢微粒,这种新微粒是由3个氢原子核(只含质子)和2个电子构成的。对于这种微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氢的一种新的同素异形体B.是氢的一种新的同位素 C.它比一个普通H2分子多一个氢原子核D.它的组成可用H3—表示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某单核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为,则该微粒一定是氩原子 B.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C.N H+4与H3O+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原子容易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多电子原子里,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近的区域内运动 B.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在能量低的电子层上 C.6Li和7Li的电子数相等,中子数也相等 D.微粒的最外层只能是8个电子才稳定 7.下列事实一般不能用于判断金属性强弱的是() A.金属间发生的置换反应 B.1 mol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多少 C.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D.金属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 8.如图为元素周期表前4周期一部分,且X、Y、Z、R和W为主族元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五种元素一定都是非金属元素 B.五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定都大于2 C.X的氢化物的沸点一定比Z的氢化物高D.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一定是强酸 X Y Z R W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练习-学生版

第1节原子结构与性质 考点2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课标要求]考察高中生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必备知识,分析与推测的关键能力,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 1.认识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如原子半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第一电离能、电负性随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性变化。 2.了解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并能用以用规范语言解释电离能大小原因。 3.了解电负性的概念,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命题预测]高考中对本部分知识点的考查为:对元素性质的考查,通常是比较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第一电离能、电负性的大小,并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原因。 高考真题: (2)Li及其周期表中相邻元素的第一电离能(I1)如表所示。I1(Li)> I1(Na),原因是_________。I1(Be)> I1(B)> I1(Li),原因是________。【2020 ?全国卷Ⅰ?35(2)】 (3)CaTiO3的晶胞如图(a)所示,其组成元素的电负性大小顺序是__________;【2020 ?全国卷Ⅱ?35(3)】 13.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四种元素的核外电子总数满足X+Y=W+Z;化合物XW3与WZ相遇会产生白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W> X>Y> Z B.原子半径:Z>Y>X>W C.元素X的含氧酸均为强酸D.Y的氧化物水化物为强碱 【2020 ?全国卷Ⅲ?13】 H、B、N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根据对角线规则,B的一些化学性质与元素______的相似。【2020 ?全国卷Ⅲ?35(1)】 知识梳理 1、原子结构与周期表的关系 用实线画出元素周期表的基本框架,并标明周期数与族序数,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线,镧系与锕系的位置。

5.原子结构与周期系

第5章原子结构与周期系 5课时 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1. 了解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量子化、波粒二象性、统计性),了解波函数、四个量子数和电子云的基本概念,了解S,P,d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角度分布示意图。 2. 掌握周期系元素的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布的一般规律及与周期表的关系,明确原子的外层电子分布和元素按S,P,d,d s,f分区的情况。 3. 联系原子结构了解元素的某些性质的一般递变情况。 教学重点 1. 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及其运动状态描述 2. 核外电子分布规律与周期系 3. 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 教学难点 1. 核外电子运动特征波函数、电子云角度分布图 2. 四个量子数核外电子分布及周期系教学方式(手段) 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方式: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讲述法、模型演示、动画模拟、课堂讨论相结合 注意问题:本章内容从微观角度阐述,非常抽象,要通过多媒体形象、生动的演示使不同理解能力的同学都能逐步掌握本章知识。 主要教学内容 5.1 氢原子结构的近代概念 5.1.1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1) 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 连续光谱——按一定顺序连续分布的不同波长的光谱。 原子光镨(线光谱)——原子受激发后从原子内部辐射出来的光谱。 氢原子光谱 红色镨线λ =656.3nm Hα 蓝绿色谱线λ =486.1nm Hβ

兰色谱线λ =434.1nm Hγ 紫色谱线λ =410.1nm Hδ 玻尔理论 ?定态轨道的概念 ?轨道能级的概念及轨道能级量子化的概念 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轨道能量为: n= 1. 2. 3 . 4. … 正整数 n 值越大,能量越高,离核越远。反之n 值越小,能量越低,离核越近。能量最低的状态叫基态,其余的叫激发态。 当氢原子核外电子在n=1 的轨道上运动时,半径a0 =52.9pm——玻尔半径 ?激发态原子发光的原因 玻尔理论成功的解释了氢原子光谱产生的原因及规律性,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 ?氢原子为什麽是线光谱,是由于轨道的能量是量子化的,发射光的频率也是量子化的,因此氢原子光谱不是连续光谱,而是线光谱。 ?提出了电子运动能量量子化的概念。 ?对氢原子光谱频率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十分吻和 玻尔理论的局限性: ?不能解释氢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 ?不能解释多电子原子的光谱。 ?不能解决化学键形成的本质原因 (2)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德布罗意假设。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习题及全解答

第9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1.根据玻尔理论,计算氢原子第五个玻尔轨道半径(nm)及电子在此轨道上的能量。 解:(1)根据rn=a0n2 r5=53pm×25= 53×10-3nm×25= nm (2) 根据En=-B/2n E5= -52=-25=- 答: 第五个玻尔轨道半径为nm,此轨道上的能量为-。 2.计算氢原子电子由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时发射光的频率和波长。 解:(1)根据E(辐射)=ΔE=E4-E3 =×10-18 J((1/3)2-(1/4)2) = ×10-18 J(1/9-1/16)=×10-18 J×= 根据E(辐射)=hν ν= E(辐射)/h= ×10-19J /6.626X10–34= s-1 (2)法1:根据E(辐射)=hν= hC/λ λ= hC/ E(辐射)= 6.626X10 –34×3×108×10-19J=×10-6m。 法2:根据ν= C/λ,λ= C/ν=3×108 s-1=×10-6m。 答:频率为s-1,波长为×10-6m。 3.将锂在火焰上燃烧放出红光,波长 =,这是Li原子由电子组态1s22p1→1s22s1 跃迁时产生的。试计算该红光的频率、波数以及以KJ·mol-1为单位符号的能量。 解:(1)频率ν= C/λ=3×108×10-9 m/nm=×1014 s-1; (2)波数ν=1/λ=1/×10-9 m/nm=×106 m-1 (3) 能量E(辐射)=hν=6.626X10 –34××1014 s-1=×10-19 J ×10-19 J××1023mol-1×10-3KJ/J= KJ mol-1 答: 频率为×1014 s-1,波数为×106 m-1,能量为KJ mol-1。 4.计算下列粒子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已知电子的速度为v=×106m.s-1)(1)质量为10-10kg,运动速度为·s-1的尘埃; (2)动能为的自由电子; (3)动能为300eV的自由电子。 解:λ=h/ m v=6.626X10–3410-10kg×·s-1=×10-22 m (单位运算:λ=h/ m v = =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练习题答案

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 1.元素X、Y、Z原子序数之和为36,X、Y在同一周期,X+与Z2-具有相同 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 A.同周期元素中X的金属性最强 B.原子半径X>Y,离子半径X+>Z2- C.同族元素中Z的氢化物稳定性最高 D.同周期元素中Y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 【点评】在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序数差因周期表结构出现以下两种情况:(1)同主族,相邻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之差的判断。①第ⅠA、ⅡA族元素,相差上一周期元素所在周期所含元素的种数。②第ⅢA~ⅦA族元素,相差下一周期元素所在周期含有的元素的种数。 (2)同周期相邻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的判断。①ⅠA、ⅡA元素或ⅢA~ⅦA相邻元素相差1。②ⅡA、ⅢA元素:若为第二或第三周期则相差1,若为第四或第五周期相差11,若为第六或第七周期则相差25。 2.A、B、C为三种短周期元素,A、B在同周期,A、C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 A2-和C-,B2+和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AB>C C.离子半径:A2->C->B2+

D.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A>C>B 3.在以离子键为主的化学键中常含有共价键的成分。下列各对原子形成化学键 时共价键成分最少的是( ) A.Li,F B.Na,F C.Na,Cl D.Mg,O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非金属元素不可能组成离子化合物②构成分子的粒子一定含有共价键③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④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⑤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里⑥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的化学键一定都是极性键 A.①②④⑥ B.②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只有④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教案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教案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教学目标】 . 理解能量最低原则、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能用以上规则解释1~36号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2. 能根据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则和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顺序图完成1~36号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和价电子排布; 【教学重难点】 解释1~36号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教师具备】 多媒体 【教学方法】 引导式 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原子核外空间由里向外划分为不同的电子层? 2.同一电子层的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的轨道上运动? 3.比较下列轨道能量的高低(幻灯片展示)

【联想质疑】 为什么第一层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只能容纳八个电子而不能容纳更多的电子呢?第三、四、五层及其他电子层最多可以容纳多少个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与原子轨道有什么关系? 【引入新课】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电子在原子核外是按能量高低分层排布的,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就好比能层是楼层,能级是楼梯的阶级。各能层上的能级是不一样的。原子中的电子在各原子轨道上按能级分层排布,在化学上我们称为构造原理。下面我们要通过探究知道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的排布。 【板书】一、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交流与讨论】(幻灯片展示) 【讲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核外电子在原子轨道上的排布是从能量最低开始的,然后到能量较高的电子层,逐层递增的。也就是说要遵循能量最低原则的。比如氢原子的原子轨道有1s、2s、2px、2py、2pz等,其核外的惟一电子在通常情况下只能分布在能量最低的1s原子轨道上,电子排布式为1s1。也就是说用轨道符号前的数字表示该轨道属于第几电子层,用轨道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该轨道中的电子数(通式为:nlx)。例如,原子c的电子排布式为1s2s22p2。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教(学)案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使学生理解能量最低原则,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等核外电子排布的原则。 ②使学生能完成1-36号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和价电子排布。 ③使学生知道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表中周期,族划分的关系。 ④使学生了解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并能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主族元素原子半径周期性变化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的建立使元素周期表的建立有了理论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微观世界中核外电子所奉行的“法律”---电子排布原则的认识,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微观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三原则,核外电子排布与原子半径,周期表中周期,族划分的关系。核外电子排布式,价电子排布式,轨道表示式的书写。 三教学方法: 活动·探究法,学案导学法,联想对比法,自学阅读法,图表法等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新课引入]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管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有自己的规律和规则,我们可以简单看这几图片,交通有交通规则,停车场有停车场的规矩,就连一个小小的鞋盒,也有自己的规矩。通过第一节“原子结构模型”的学习,我们知道原子核外有不同的原子轨道,那么电子在这些原子轨道上是如何排布的呢?有没有自己的规则和规矩呢?当然有,是什么呢?通过我们教材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大

家就会了解这一微观世界的“法律”。 [活动探究] 1-18号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 [提问]为什么你的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是这样排布的,排布原则是什么? [自学阅读]阅读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三原则5分钟。 [学案导学]见附页 [设问]为什么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要符合此三原则呢 [师讲]自然界有一普遍规律:能量越低越稳定,不管是能量最低原理还是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它们的基本要求还是稳定。 [投影]耸入云天的浮天阁 [师讲]通过这图片,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出生活中随处都有类似的例子,和我们微观世界的规则不谋而合。浮天阁台阶对应能量最低原理,想休息,想稳定,在这高高的楼梯上,你最愿意选择什么地方呢?当然是最低处的台阶。基态原子的电子同样也是能量越低越稳定,为了稳定它们总是尽可能把原子排在能量低的电子层里。如氢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1.那多电子原子的电子如何排布呢? [生答]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布 [师讲]那么原子轨道的能量高低顺序是什么呢? [投影]展示原子轨道能量高低顺序图,并指出能级交错现象。 [师讲]装有鞋子的鞋盒可以直观的看为泡利不相容原理,一个鞋盒最多容纳两个鞋子,且方向相反。井然有序的停车场,你看车辆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车位,方向相同,这样才能使整个停车场稳定有序,多像洪特规则。 [投影] 自选相反的鞋子,井然有序的停车场 [归纳总结] 1.基态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下的原子 2、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所遵循的三大原则:①能量最低原则 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 ②泡利不相容原理 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相反的电子 ③洪特规则 电子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应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思考]请写出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你的书写请思考,该示意图能否清楚表示各原子轨道电子排布情况?如不能,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清楚表示呢? [师讲]电子排布式可简单写为nlx,其中n为电子层数,x为电子数,角量子数l用其对应的符号表示。 轨道表示式用小圆圈表示一个给定量子数n,l,m的原子轨道,用箭头来区别ms不同的电子,如:氦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练习]书写1~18号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以氯原子为例比较电子排布式、轨道表示式、原子结构示意图书写的不同 [过渡]在以上书写家肯定有一种感觉,写着麻烦,有没有简单点的表示方法呢? [师讲] 33号砷As:[Ar]3d104s24p3;34号硒Se:[Ar]3d104s24p4;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习题及参考答案Yao

第五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 1) 氢原子的可见光谱中有一条谱线,是电子从n =4跳回n =2的轨道时放出的辐射能所产生的,试计算该谱线的波长。 解: 18422.1810=J 4E -?—,18 22 2.1810=J 2E -?— 1818181922222.1810 2.181011=()()=2.1810 4.08710J 4224E ----?????---?-=? ??? ∵=E h ν? ∴ 191914134 4.08710 4.08710J ==6.16910s 6.62610J s h ν----??=?? 817141 310m s ==4.86310m=486.3nm 6.16910s c λν----?=?? 2) 下列的电子运动状态是否存在?为什么? ① n =2,l =2, m =0, m s =+2 1; ② n =3, l =2, m =2, m s =+ 2 1; ③ n =4,l =1, m =-3, m s =+2 1; ④ n =3,l =2, m =0, m s =+ 2 1。 解:① 不存在,因为 l = n 。 ②、④ 存在。 ③ 不存在。因为m > l 3) 对下列各组轨道,填充合适的量子数: ① n =?,l =2, m =0, m s =+2 1; ② n =2,l =?, m =-1, m s =-2 1; ③ n =4,l =2, m =0,m s =?; ④ n =2,l =0, m =?, m s =+ 2 1。 解:① n ≥3;② l = 1; ③m s = +1 2 或 -1 2; ④ m = 0。 4) 试用s, p, d, f 符号表示下列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分布式,并分别指出它们各属于第几周期、 第几族?① 18Ar ; ② 26Fe ; ③ 29Cu ; ④ 35Br 。 解: ① 18Ar 1s 22s 22p 63s 23p 6 第三周期 ⅧA 族 ② 26Fe 1s 2 2s 22p 63s 23p 63d 64s 2 第四周期 ⅧB 族 ③ 29Cu 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1 第四周期 ⅠB 族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聚集状态 体系:被研究的对象,例如一个烧杯中的溶液 一、物质的聚集状态: 各种物质总是以一定的聚集状态存在的 气、液、固为三种聚集状态,各具特征,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1、气体(g):扩散性和可压缩性 2、液体(l):流动性、无固定形状、一定条件下有一定体积 3、固体(s):具有一定体积、一定形状及一定程度的刚性。 二、物质的聚集状态和相: 相:在体系中任何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部分称为相。 相与相之间有界面隔开。 g-s,l-s,s-s一般为两相 g-g混合物为一相 l-l混合物: 一相:如5%HCl溶液,HCl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在水中 两相:如油和水组成的体系,O/W,O以较多分子聚成粒子,以一定的界面和周围的水分开,是不连续的相,W是连续相。 g-L混合物:也存在如上关系:H2S溶于水为一相 S-S混合物制成合金时为一相。 物质的聚集状态或相可以相互变化,亦可共存。 如: S-L相平衡这一点温度即为凝固点。 气体的存在状态主要决定于四个因素:P、V、T、n,而几乎与它们的化学组成无关。反映这四个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式子叫气体状态方程式。 理想气体:分子间完全没有作用力,分子只是一个几何点,没有体积。 实际上所碰到的气体都是真实气体,只有在温度不太低,压力不太高时,实际气体的存在状态才接近于理想气体,可以用理想气体的定律进行计算。

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R:常数,可由实验测得: 1 mol气体在273.15K(0℃),101.325kPa下测得其体积22.4×10-3m3 这是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式,而实际上气体分子本身必然占有体积,分子之间也具有引力,因此应用该方程进行计算时,不可避免地存在偏差。对于常温常压下的气体,这种偏差很小,随着温度的降低和压力的增大,偏差逐渐增大。 四、混合气体分压定律: 1、混合气体分压定律: 1801年,由Dalton(道尔顿)总结实验结果提出,因此又称为Dalton分压定律。 两种或两种以上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混合,混合气体的总压力等于各组分气体的分压力之和。 A、容器中注入30mL N2,压力为300mmHg B、容器中注入20mL O2,压力为200mmHg C、容器中注入30mL N2 + 20mL O2,压力为500mmHg 即:P总= ∑Pi Pi:分压力(简称分压),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气体的压力,等于该气体单独占有与混合气体相同体积时所产生的压力。 理想气体定律同样适用于混合气体: PiV = niRT , P总V = n总RT ====> ∑PiV = ∑niRT Pi:分压; V:总体积 2、分压的计算: P总可通过压力表测出,Pi则很难被直接测出,可通过分析、计算求得: PiV = niRT (1) P总V = n总RT (2) 由(1)÷(2),得: Pi / P总 = ni / n总 = Xi(摩尔分数) ∴Pi = Xi P总 计算分压的关键在于如何求得组分气体的摩尔分数。 求混合气体的摩尔分数,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混合气体进行气体分析,测得各组分气体的体积分数:Vi / V总。 例1-1: 已知在250℃时PCl5能全部气化,并部分离解为PCl3和Cl2。现将2.98gPCl5置于1.00L容器中,在250℃时全部气化后,测定其总压力为113.4kPa。其中有哪几种气体?它们的分压各是多少?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doc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1、写出第三周期中所有元素的电子排布式和轨道排布式。 2、写出下列微粒的电子排布式。 ①19K+②26Fe3+③35Br- 3、写出原子序数为42号、43号、47号元素的电子排布式 4、前三周期的元素中,核外电子数不成对的数目和它的电子层数相等的元素共有多少种?请写出这几种元素的电子构型。第四周期有没有这类原子? 5、根据下列微粒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即“外围电子层排布”或“外围电子构型”),能够确定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的是() A、1s2 B、3s23p1 C、3s23P6 D、4s2 6、具有下列电子排布的微粒不能肯定是原子还是离子的是() A、1s2 B、1s22s22p4 C、[Ne]3s2 D、[Kr]4d105s2 7、具有下列电子构型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哪一区?是金属元素还是非金属元素。A、ns2(n≠1) B、ns2np4C、(n-1)d5ns2D、(n-1)d8ns2 8、据2004年2月9日《参考消息》报道,来自俄罗斯和美国的科学家已发现了115号和113号两种新元素。方法是用4820Ca原子撞击24395Am原子,即可从产物中分离出115号元素;115号经一次衰变,又可生成113号。这一发现扩大了元素周期表的范围。试写出这两种新元素的电子排布式,并判断它所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9、下列离子中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是() A、Ga3+ B、Ti4+ C、Cu+ D、Li+ 10、电子构型为[Xe]4f145d76s2的元素是() A、稀有气体 B、过渡元素 C、主族元素 D、稀土元素 11、讨论题:(1)观察元素周期表,每相邻周期中的元素数目存在什么规律?这一规律与周期数有什么关系?导致产生这一规律的深层原因是什么?(提示:考虑周期表中第一种轨道类型的出现) (2)按现代原子结构理论,在每个电子层上可以有一个或几个原子轨道。现假设每个原子轨道上只能容纳1个电子(假设电子排布仍遵循原有电子排布的原理),请重新将1-27号元素排列成元素周期表,观察该“元素周期表”中

18年春高中化学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1.3.2预测同主族元素的性质课时训练鲁科版必修2

第2课时预测同主族元素的性质 课时训练7 预测同主族元素的性质 基础夯实 1.下列关于同主族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同主族元素原子序数递增,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B.同主族元素原子序数递增,单质氧化性逐渐增强 C.同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相同 D.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增大而逐渐增大 答案:B 2.已知钾在空气中燃烧生成KO2。自然界中仅存在极微量的金属钫(Fr),它的已知同位素都有放射性,它是碱金属元素中密度最大的元素。根据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预言其性质,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已知元素中(稀有气体除外),它具有最大的原子半径 B.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氧化物Fr2O C.氧化物的水化物是极强的碱 D.单质的失电子能力比钠强 答案:B 解析:根据同主族和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可知,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左下角,即钫,A正确;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D正确;由于Na在氧气中燃烧生成Na2O2,K在氧气中燃烧生成KO2,据此可知,Fr在空气中燃烧应生成比Fr2O更复杂的氧化物,B错误。 3.我国在砷化镓太阳能电池研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砷(As)和镓(Ga)都是第4周期元素,分别属于ⅤA和ⅢA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Ga>As>P B.热稳定性:NH3>PH3>AsH3 C.酸性:H3AsO4>H2SO4>H3PO4 D.Ga(OH)3可能是两性氢氧化物 答案:C 解析: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相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所以酸性:H2SO4>H3PO4>H3AsO4,故C项错误。 4.X、Y是元素周期表ⅦA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得电子能力比Y强的是( ) 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B.与H2化合的能力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