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概论

《新闻学概论》考试重点

大1.人类的新闻活动

新闻事业的具体特征:(了解)

1、有专业化的传播机构和专门的从业人员。

2、大范围的具有新闻需求的受众。

3、非手工操作的传播工具。

4、规模较大和持续不断的新闻传播活动。

1609年德国出版的《报道与新闻报》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印刷周报,一般被公认为新闻事业诞生的标志。(填空)

新闻学包括三大块:(可能填空)——历史、理论、应用

历史新闻学——评述和研究有史以来人类的新闻活动的历史,重点是新闻事业产生、发展的历史。

理论新闻学——总结、阐明人类新闻活动主要是新闻事业的基本规律。它从新闻实践中抽象出来,又指导新闻实践。

应用新闻学——总结、研究新闻事业中各种新闻业务知识和新闻工作的技能技巧,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摄影、报刊发行、媒介经营与管理等等。

大2.新闻

目前较完整的新闻定义(必记):“新闻是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对公众有知悉意义的事实的报道。”

事实-----新闻本源(可能会有填空)

新闻六要素:why where when what who how(中英皆可,填空)

硬新闻与软新闻(名词解释,可能要举例)

标准:以新闻与读者关系来分类

1.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

硬新闻有严格的时间要求,报道必须迅速、越快越好;要求报道尽可能的准确,信息化。

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

它和人们的切身利益并无直接关系。软新闻的发生多没有明确的时间界限,属延缓性新闻;公开发表也没有时间的紧迫性,比较耐“压”;软新闻很讲究写作技巧,要求写出情趣来。

(重点)新闻与宣传的区别:(可能是简答题)

新闻事业与宣传活动同属于人类的信息传播活动,但他们本质上是不同的。新闻报道与宣传的区别:

1、内容侧重不同:新闻重事实、宣传重观点

2、基本职能不同:新闻重沟通、宣传重控制

3、传播方式不同:一次性与反复性

4、传播要求不同:事实准确与定性准确

(重点)媒介对于舆论的作用:

新闻引发并促成舆论:报道特定公共事务和分散的群众意见

新闻反映并放大舆论:舆论的载体、公众代言人

新闻影响并引导舆论:潜移默化、直接引导

舆论对于媒介的作用——舆论监督

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名词解释)

事件性新闻:以一个独立的新闻事件为核心而展开的新闻报道,该事件有明确的发生时间、明确的行为主体、明确的发生、发展过程。

非事件性新闻:对一段时间内或若干空间里发生的诸多事实、情况、事件的综合反映,揭示带有分析性、启发性的总体情况、倾向或经验等。

大三.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及规律

&第八章新闻媒介

1996年1月,我国首家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填空)

1920年11月2日,由美国匹兹堡西屋电气公司开办的商业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呼号为KDKA。它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填空)

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市郊的亚历山大宫开办世界上第一座正规电视台,是世界电视史的重要里程碑。(填空)

我国最初的专业化频道在1995年1月1日出现,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开播。(填空)

几大媒体的特征:

A报纸:

(好)易于保存

选择性强

携带方便

深度报道

(坏)时效性稍逊

互动性不强

报道形式单一

对读者有文化要求

B广播:

(好)迅速及时,时效性强

声情并茂,感染性强

无远弗届,渗透性强

雅俗皆宜,群众性强

(坏)稍纵即逝,过耳不留

线性传播,选择性差

符号单一,稍显枯燥

C电视:

(好)视听兼备,声画并茂

现场感强,可信度高

雅俗皆宜,群众性强

(坏)转瞬即逝,不易保存

线性传播,选择性差

D网络:

网络由于传播方式的区别,使得网络新闻在兼有传统传媒新闻特质的基础上,又具有自身的特色。

直播门槛降低凸现网络新闻的时效性特征

多媒体传播是网络新闻的独特优势

网络新闻能够集纳信息而呈现立体传播效应

搜索是网络新闻独特的工具优势

网络新闻的互动性使受众主动参与显著加强

大4.新闻事业的属性与功能

新闻事业的三重属性

A社会属性

认识新闻事业的社会属性,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新闻事业作为一种服务社会的公共文化事业和一种社会公共信息传媒的特征,有利于新闻工作者在实践中把向社会公众提供新闻信息服务作为自己的基本职责。

B意识形态属性

对社会有强大的影响力,但与立法、司法、行政等相比,没有强制权指挥权和审判权等,对社会作用的方式——舆论监督。

注意:媒体审判(可能会考名词解释)

媒体审判”一词来自美国,指新闻媒介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对案件做出判断,对涉案人员做出定性、定罪、定刑以及胜诉或败诉等结论,形成某种舆论压力,干预和影响司法的独立与公正的行为。

C产业属性

新闻是一种商品

新闻的采集与制编,需要付出艰苦的脑力劳动和一定的体力劳动,新闻具有价值;新闻创造了再现与评述时事的意识形态,使人获得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具有使用价值。通过市场,解决了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矛盾。

新闻事业的功能:(可能会考填空)

1、报道新闻、传递信息——守望者

2、舆论监督,惩恶扬善——监督者

3、服务社会,指导生活——服务者

4、提供休闲,丰富生活——娱乐者

5、进行宣传,引导舆论——整合者

6、传播知识,普及教育——教育者

7、创造物质财富——经营者

大5.新闻选择与新闻敏感

新闻价值的定义,意义和局限性(灰常重要)

定义:

事实本事包含的引起社会公众共同兴趣的特殊素质。这些素质具体包括: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等。

意义:

A将受众的共同兴趣放在新闻选择的第一位,坚持了新闻工作的受众本位原则,

一定程度上坚守了新闻工作的社会属性;

B以受众关注与否作为新闻价值判断的核心,保证了新闻的可读性与可看性,是新闻传播实现其效果的第一步,这也是传媒存在的基础;

C有利于实现新闻事业的经济效益,促进新闻工作的良性发展;

D是新闻选择的业务标准、基础标准、任何媒体都应该掌握的标准。

局限性:

A过分强调读者关注,使部分新闻走向猎奇迎合受众的低级需求,导致某些记者偏离媒介的本质,降低了媒介的公信力。

B主要考虑的是受众关注与否的问题,更多的看中新闻的交换价值,传播一些危害社会正常秩序、公共利益和个人正当利益的新闻,忽视媒体的社会责任。

C在这种理念的直接指导下,西方黄色新闻泛滥。

大6.新闻工作的真实性原则

对新闻真实的内涵理解:(论述题)

1〃真相与假相

客观存在的事实是两种存在状态的,一种是反映事物本质的“真相”,另一种是背离事物本质的“假相”。

新闻要与新闻事实的真相符合,与事物的本质符合。

2〃追求全面性、正确性的符合

非事件性新闻中,不能以点代面、以偏概全。事件性新闻中不能隐瞒关键要素,否则就可能失实。细节真实。

3〃追求新闻内容逻辑关系,如果与事实客观逻辑不符合,必然导致新闻与事实真相不相符合。

4〃对有些新闻事实的完整呈现,常常需要通过过程性的报道来实现。每一阶段的报道保证其真实性。

5〃追求可证实的符合

新闻真实追求的符合,是可以通过事实真相检验的符合。

新闻中如果包含有不能直接证明或者间接证明的内容,新闻的真实性就是可疑的,就可能与事实的真相不符合。

如何维护新闻真实(可能简答题)

1、端正态度,树立新闻专业精神,不为私利凭空捏造新闻。

2、深刻掌握新闻专业知识,认识新闻的本质,尤其要区分新闻与文学,不添油加醋、合理想象。

3、深入现场,眼见为实。

4、质疑求证,忌盲目轻信。

5、写作中交代新闻来源。

6、词语的使用要有分寸感。

7、执行稿件送审制度。

大8.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需要了解下,不是重点)

党性原则是一定政党的政治主张、思想意识和组织原则在新闻活动中的体现。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必须全面、准确、生动地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紧密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解决思想和理论问题。

②必须全面、准确、生动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使之变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新闻工作者必须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不允许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的公开报道中发表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相反的言论。

③必须坚持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宣传纪律。

④必须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与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⑤必须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闻自由与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本质区别,防止滥用新闻传播自由权利的现象。

大9.新闻传播的受众

公民新闻

也称为参与性新闻,非职业新闻工作者通过大众媒介和个人摄录、通讯工具(诸如移动电话、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计算机网络等)为广大受众选择、撰写、分析和传播新闻信息的行为和现象,是民众自我觉醒和科技迅猛发展相结合的产物。

公共新闻

大众传媒以组织者、行动者的身份参与社区事务,倾听市民心声,寻找共同关心的问题并发起讨论,以各种方法吸引公众广泛参与,同时进行高强度、大规模的报道,争取对社会各界产生最大程度的影响,以实现某个良好的愿望或解决某个社会问题的媒体行为。

大10.新闻自由与新闻控制

(1)第一个提出“新闻自由”口号是英国著名的诗人和思想家、政治家,约翰〃弥尔顿。1644年,《论出版自由》(填空)

对西方新闻自由的认识(看看)

1、报业应当享有新闻自由,反对极端势力和金融寡头对报界的控制;

2、新闻自由权利是全体公民的权利,不只是新闻界的特殊权利;

3、新闻界在享有自由的同时还应对社会负责,保障公民的自由;

4、政府应对新闻界滥用新闻自由加以干涉。

新闻控制的主要手段(可能填空吧)

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

经济手段

伦理手段

大11.新闻媒介的管理与经营

新闻媒介管理体制

私营新闻媒介——董事会领导制

公共新闻媒介——社会化领导制

国有新闻媒介——政府领导制

政党新闻媒介——政党领导制

我国纸媒发行的历史:邮发合一,完全依靠邮政发行渠道(填空吧)

广告经营的原则(必记)

A广告必须真实、合法,不得夸大其词和欺骗读者;

B对广告内容必须进行严格的审核,不得见利忘义;

C广告与非广告的内容要明确区分,不得误导读者;

D追求广告的可看性;

E充分利用一切技术手段,力争广告宣传效用最大化;

F运用公关手段努力扩大广告客户,并同他们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G合理的收费价格。

资本经营(可能会考名词解释)

通过资本而非商品的流动、收购、兼并、战略联盟、股份回购、企业分立、资产剥离、资产重组、破产重组、债转股、租赁经营、托管经营、参股、控股、交易、转让等各种途径优化配置,提高资本运营效率和效益,以实现最大限度增值目标的一种经营方式。

如何协调受众、广告主、传媒的三角关系?(论述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