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技术(上)模拟试题答案

模拟试卷及答案

2002年现代通信技术(上)试题 (1)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10分)

1.真正能客观地反映数字通信系统传输效率的指标是 ( )

A.信息传输速率

B.符号传输速率

C.频带利用率

D.A 、B 、C 均可

2.满足抽样定理时,低通型信号的抽样频率s f 应选为 ( )

A.M s f f 2≥

B.M s f f 2=

C.M s f f 2<

D.M s f f 2≤

M f 为被抽样信号最高频率限值

3.某数据传输系统的符号速率为2400Bd ,当采用八进制传输时,其信息传输速率为

( )

A.4800bit/s

B.6400bit/s

C. 9600bit/s

D. 7200bit/s

4.偶监督码的码组中”0”的个数为 ( )

A.偶数

B.奇数

C.不定数

D.以上都不对

5.某码组的汉明距离为3,它能 ( )

A.检出2位错码

B. D 和A

C. 纠正2位错码

D.纠正1位错码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数字信号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PAM信号是属于________________信号。

3.量化是将模拟信号的幅度值___________的过程。

4.基带数据传输系统中发送滤波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通信网一般提出三个要求,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通的任意性与快速性;网络的可靠性与经济合理性。

6调制速率的定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PCM通信系统D/A变换包括____________、平滑滤波二个部分。

f的模拟信号抽样时,避免产生折叠噪声的条件是____________。

8.对信号最髙频率为

M

9. PCM30/32系统帧结构中TS0时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数字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性强,无_____________积累。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公共信道信令

2.非均匀量化

3. 光纤接入网

4.调制速率

5. 程控交换机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要说明奈氏第一准则的概念

2.说明并简要解释影响通信网接通任意性与快速性的主要因素

3. 对语声信号的PCM编码中采用均匀量化存在什么问题?应如何解决?

4. 在数据通信系统中对接收端的时钟信号应有何要求?

5.简要说明2PSK系统不能不能直接应用的原因爿说明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6. .帧中继的概念是什么?并说明发展帧中继的必要条件

五、画图与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 画出.自同步法提取定时信号的一般框图。

2. A律l3折线编码的码字为11011011,求所对应的编码和解码电平。

3.一基带传输系统形成特性如图,将下列表格填入相应数值

f

2400 3000

奈氏频带奈氏间隔滚降系数码元速率信息速率二电平传输

四电平传输

4.按图示的交换要求请在下图相应的控制存储器CM的空格中填入相应的码字

5. 假设收到的(7.4)汉明码为1011001,此(7.4)汉明码是否有错?正确码组为何?

2005年现代通信技术(上)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C

2. A

3. D

4. C

5. B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信号的幅度取值是离散变化

2. .模拟信号

3 离散化

4. 限制信号频带并起波形形成作用

5. 接通的任意性与快速性

6. 每秒传输信号码元的个数,又称符号速率

7. 解码

8. 抽样频率M s f f 2

9. 传帧同步码和失步告警码

10噪声

三、名词解释 (每小题4分,共20分)

1. 公共信道信令方式是局间信令方式的一种。它的主要特点是将信令通路与话音通路分

开, (2分)将若干条电路的信令集中在一条专用于传送信令的通路上传送。(2分)

2. 各量化分级间隔不相等的量化方式 。(4分)

3.光纤接入网是指在接入网中用光纤作为主要传输媒介来实现信息传送的网络形式。 (2分)

或者说是本地交换机或远端模块与用户之间采用光纤通信或部分采用光纤通信的接入方式。(2分)

4.每秒钟传输信号码元的个数,又称符号速率。(4分)

5.程控交换机是存储程序控制交换机的简称; (1分)

它是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控制的; (1分)

它把电话交换机各种控制功能按步骤编成程序存入存储器,利用存储程序控制交换

机的工作。(2分)

四、简答题 (每小题5分,共30分)

1.奈氏第一准则用文字详细表述是:如系统等效网络具有理想低通特性,且截止频率为N f 时,则该系统中允许的最高码元(符号)速率为N f 2,这时系统输出波形在峰值点上不产生前后符号干扰。(5分)

2. 影响接通的任意性与快速性的主要因素是:

通信网的拓扑结构——如果网路的拓扑结构不合理会增加转接次数,使阻塞率上升、时延增大。

通信网的网路资源——网路资源不足的后果是增加阻塞概率。

通信网的可靠性——可靠性低会造成传输链路或交换设备出现故障,甚至丧失其应有的功

能。

3.采用均匀分级量化时其量化信噪比随信号电平的减小而下降。(1分)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均匀量化的分级间隔是固定值,它不能随信号幅度的变化而变化,(1分)

故大信号时信噪比大;小信号时信噪比小,这是因为S/N=22

12

1 e u ,(1分) 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是要用非均匀分级,即非均匀量化。(2分)

4.对接收端定时时钟信号的要求是:定时时钟信号速率与接收信号码元速率完全相

同,(2分)

并使定时时钟信号与接收信号码元保持固定的最佳相位关系。(2分)

接收端获得或产生符合这一要求的定时时钟信号的过程称为时钟同步,或称为位同

步或比特同步。(1分)

5.2PSK 信号的解调存在一个问题,即2分频器电路输出存在相位不定性或称相位模

糊问题,(1分)

当二分频器电路输出的相位为00或0180不定时,相干解调的输出基带信号就会存在

0或1倒相现象,这就是二相绝对调相,即2PSK 方式不能直接应用的原因所在。(2分)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采用相对调相,即2DPSK 方式。(2分)

6. 帧中继(Frame Relay —FR)技术是分组交换的升级技术、它是在OSI 第二层上用

简化的方法传送和交换数据单元的一种技术。(2分)

帧中继交换机仅完成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核心层的功能,将流量控制、纠错控制等

留给终端去完成,大大简化了节点机之间的协议,缩短了传输时延,提高了传输效率。(2分)

帧中继技术是在分组交换技术充分发展,数字与光纤传输线路逐渐替代已有的模拟线路,用户终端日益智能化的条件下诞生并发展起来的。具体条件是:

(1)光纤传输线路的使用

(2)用户终端的智能化。(1分)

五、画图与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自同步法提取定时信号的一般框图为

(画出一个方框2分)

2.编码电平: +432?(3分)

解码电平: +440?(3分)

3.

奈氏频带奈氏间隔滚降系数码元速率信息速率

二电平传输 2700 Hz 1/5400 300/2700 5400 Bd 5400 bit/s

四电平传输 2700 Hz 1/5400 300/2700 5400 Bd 10800 bit/s

(填错一个扣1分,最多扣6分)

4.

(填对一组3分)

5. 没错(3分)

正确码组就是1011001 (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