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评审表

不合格评审表
不合格评审表

豫科研究所不合格评审表

不合格品评审规定

1.目的 对不合格的原料、过程产品或产成品进行评审,找出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进而采取措施,避免该不合格品再次发生。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进料检验、试验和退货产品等所有不合格品的评审。 3. 职责 3.1 品质部负责来料批量不合格或重大品质时的品质控制评审工作;负责最终产品客户检验不合格品的提报与处理过程的跟进;当成品在第三方检验提出的问题有异议时,负责向客户提出让步接收申请。 3.2生产部负责生产过程中的在制品、半成品、成品不合格的降级放行申请。 3.3供应部负责降级加工使用或挑选使用的申请,负责急料使用申请。 3.4技术研发部负责对降级使用的物料的技术与使用方法的评估,对于成品特殊放行的风险性技术评估。 3.5品质部品管科科长负责对【不合格品评审单】的流转进度进行检查、监督,督促延误部门及时执行,以保证处置程序顺利实施。 4. 术语和定义 4.1 不合格品 未满足产品要求的产品,即具有一项或多项不符合合同、图样、样件、标准(技术条件)或其它特性要求的产品。 4.2严重不合格 经检验判定的批量不合格,或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功能、性能技术等的不合格。 4.3一般不合格 个别或少量影响产品质量的不合格。 4.4 轻微不合格 顾客一般不会在意,可特别采用。如合同有要求,特采时还需顾客认可同意。 5. 工作程序和内容 5.1 来料批量不合格或出现重大品质问题影响使用时,由品质部部长组织供应、技术研发、物管、生产等相关部门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与处理工作,评审结果直接记录于【不合格评审单】

中,相关部门按【不合格评审单】中的处理方式执行。 5.2生产、存储、交付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评审 5.2.1检验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批量不合格品时,应于当天填写【不合格评审单】,进行登记、编号分类,由质检科科长送交不合格品发生部门的部门主管,报告单的不合格品状态及不合格原因栏必须详细填写清楚。 5.2.1.1凡属操作人员人为原因造成不合格品的,如自检不到位,不按规定的工艺要求操作等,分发给发生不合格品的部门主管处理。 5.2.1.2凡属工装夹具不适应原因造成不合格品的,分发给工装部门主管处理。 5.2.1.3凡属工艺参数原因造成不合格品的,分发给技术部门主管处理。 5.2.1.4凡属设备故障原因造成不合格品的,分发给维修部门主管处理。 5.2.1.5凡属检验人员失误原因造成不合格品的,如首检错误等,分发给品质部门主管处理。5.2.2不合格品发生部门的部门主管,对质检科科长送交的【不合格评审单】中说明的不合格品状态和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然后在评审单上签字;如对评审单上说明的不合格品状态和不合格原因有异议时,应在评审单中写明具体理由后签字。 5.2.3责任部门主管在接到品质部送交的【不合格评审单】后,应根据评审单上的不合格原因,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讨论,制订解决办法,落实解决措施和方案,清除发生不合格品的原因,杜绝批量不合格品再次发生,并在评审单上写明处置意见后,返还品质部品管科科长。 5.3当成品在第三方检验提出的问题有异议时,品管部负责收集数据和证据(如不良状况的图片或样品)提报销售部向客户申请让步接收;如客户不能接收须退货返工处理,此时由品质部组织不合格评审会议,组织供应、销售、物管、生产等相关部门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处理工作,评审结果直接记录于【不合格评审单】中。 5.4生产过程中或完工后的产品出现质量异常,在机器设备及特殊性无法返工处理或对于公司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及重要功能/性能不得有危害,且不得有特采后的顾虑时,需特采或降级使用,则由申请部门组织品管、仓库等相关部门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与处理工作,评审结果直接记录于【不合格评审单】中,相关部门按【不合格评审单】中的处理最终意见执行。 5.5当来料检验出现不合格时且生产急需使用,对公司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及重要功能/性能不得有危害,且不得有急料放行后的顾虑时,需急料放行使用,由供应部组织品管、仓库等相关部门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与处理工作,评审结果直接记录于【不合格评审单】中,相关部门按【不合格评审单】中的处理最终意见执行。

不合格品处置管理制度

XXXXX有限公司企业技术标准不合格品处置管理制度2014-03-11发布2014-05-10实施XXXXXX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为确保识别和控制不符合要求的产品,以防止其非预期使用和交付,降低由于不合格品产生的损失,加强对对合格品管理,公司技术部根据GB/T19001:2008标准要求,结合XXXXXX有限公司的实际情况,起草了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本标准对;各部门的职责、不合格品的管理程序、不合格品的处置、不合格品的管理、不合格品的评审程序作了规定,希望有关部门严格按照规定要求执行。本办法自2014年5月10日实施。编制:审核:批准: 不合格品处置管理制度 1 目的了提高生产工艺水平、加强产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与管理,提高员工的质为量意识和工作责任心,为确保识别和控制不符合要求的产品,以防止其非预期使用和交付,降低由于不合格品

产生的损失,针对生产过程中不合格品的处置权限特编制本管理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全过程的采购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生产车间的零件、部件不合格品。 3 管理职责 3.1 技术部负责不合格品的技术原因及报废件的技术评审。 3.2 检验部负责不合格品的判断和标识。 3.3 生产部负责生产过程中零件、部件及产成品不合格品的隔离及报废申请。 3.4 采购部负责外购件、外协件不合格品的隔离。 3.5 市场(销售)部负责已交付使用不合格品的处理。 4 不合格品的管理程序 4.1 不合格品的分类4.1.1进厂原材料、配套件及辅助材料经检验的不合格品。 4.1.2 外协件进厂检验的不合格品。 4.1.3 车间机械加工的零件、零部件经检验的不合格品。 4.1.4 焊接部件、胶管压制件经检验的不合格品。 4.1.5 前处理的零部件经检验的不合格品。 4.1.6 表面涂覆经检验的不合格品。 4.1.7 产品装配过程中经检验的不合格品。 4.1.8 产品试验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 4.1.9 产品最终检验、验验中发现的不合格品。 4.2 不合格品的识别4.2.1产品不能满足规定要求,即采购合同的技术参数要求或订单规定; 4.2.2不符合外协加工合同的技术协议要求或不符合图纸规定; 4.2.3 零、部件不符图纸及技术要求; 4.2.4 焊接件不符图纸、技术标准、工艺文件规定要求; 4.2.5 表面前处理、表面涂覆层不符工艺文件要求等视为不

质量分析报告

一、质量情况 1、大冲车间 一月份共生产6330固定支架39506件,其中不合格品6件,不合格率为0.02﹪。生产左货厢支撑座1834件,其中不合格品14件,不合格率为0.76﹪。2、焊接车间 焊接车间在一月份共生产左导套焊合件22947件,其中不合格品147件,不合格率为0.64﹪。 二、原因分析 1、大冲车间 大冲车间生产6330固定支架由于尺寸过小而导致产品不合格,而造成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操作者在剪载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定位松动而造成的尺寸超差。 同时左货厢支撑座在落料工序中,由于零件放不到位而造成零件缺陷。2、焊接车间 焊接车间在对左导套焊合件进行点焊过程中发现焊接不牢固而造成零件不合格,其主要原因是:电压不稳定,操作者也未能调好参数而造成。 三、建议采取措施 建议车间操作者、技术质量室有关人员对以上不合格情况作进一步的分析,并制订有效的纠正措施,控制不合格的再次发生或减少不合格的出现。 质检部 2007年2月03日161

一、质量情况 1、大冲车间 2月份共生产6330固定支架27025件,其中不合格品25件,不合格率为0.09﹪(1月份不合格率为0.02﹪),不合格率比1月份增加0.07个百分点。2月份的产量教1月份减少12481件。 2、小冲车间 在2月份共生产左内开臂34012件,不合格品12件,不合格率为0.04﹪;生产有左棘爪臂33010件,其中不合格品有10件,不合格率为0.03﹪。 二、原因分析 1、大冲车间 造成6330固定支架不合格主要表现为:在成型工序中对称度0.4尺寸超差,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操作者在工作中操作不当,定位松动而造成尺寸超差。 2、小冲车间 在成型内开臂过程中,操作者由于疏忽定位未锁紧就进行操作而造成零件尺寸超差。 棘爪臂在落料过程中,零件未放到位造成零件缺陷,导致零件咬边。 三、建议采取措施 建议车间工作者在进行操作时能认真负责,尽量避免不合格品的出现。 质检部 2007年3月05日47

印刷企业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不合格品进行识别和有效控制,以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转序、使用或交付顾客。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进货过程到最终产品交付顾客使用过程中,各阶段发现的不合格品进行控制。 3. 职责 品管部负责组织对不合格品的判别、评审和控制。 采购部负责原辅材料不合格品的标识、隔离与处理。 生产部负责工序不合格品的返工返修、补印的生产安排和不合格品报废销毁处理。 不合格品的分类 本公司不合格品分为以下三类 A 类不合格品:质量损失金额达5000元、构成重大质量事故的不合格品。 B 类不合格品:质量损失金额在5000元以下、造成一般质量事故的不合格品。 C 类不合格品:未超过工序加放数但连续超过500张(糊盒超过1000只)的不合格品(质量差错范围内)。 D 类不合格品:未超过本工序规定的加放数,生产过程中因装版、调试而 编制:席克 审核:徐银官 批准: 周明香 日期: 合 格

造成允许范围不合格品。 判别、标识和隔离 4.2.1 凡不符合国家标准、企业标准、顾客提供标准的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均为不合格品。 4.2.2.主要原辅材料由进货检验员按照《主要原辅材料技术标准》进行判别。在产品、半成品、成品由操作工、检验工、专职检验员按《各工序产品质量标准》、《产品检验标准》进行检验判别。 4.2.3进货检验员按照《主要原辅材料技术标准》对主要原辅材料进行判别,填写“原辅材料检验测试报告单”,发现不合格品时应立即将“不合格判定报告单”送交报验者和品管部。原辅材料报验员接到“不合格判定报告单”后,立即对该报验物品如数隔离,并放置不合格标识。 4.2.4.操作工、质量巡检人员在生产过程中按《各工序产品质量标准》自检和巡检发现不合格品时,应立即挑出存放到指定区域,产品加工结束后进行整理、统计和标识,并在《产品生产质量情况记录单》上作好记录,转序到下道工序装版校车使用或送检验班组登记处置。当发现的不合格品构成C类-A 类时,车间质量主管应立即填写《不合格品评审处置单》报品管部进行评审处置。4.2. 5.半成品、成品由检验工或专职检验员按《产品检验标准》进行检验。对判定的不合格品进行标识、隔离和处置,当发现的不合格品构成C类-A 类时,检验班主管或专职检验员应立即填写《不合格品评审处置单》报品管部进行评审处置。 4.2.6 被判定为构成C类-A 类不合格的半成品、成品,在未经评审处置前严禁流入下道工序或入库出厂。 评审 4.3.1 半成品、成品的不合格品评审。 a.不合格品数量未超过本工序规定的放张,生产过程中因装版、调试而造成允许范围不合格品的,由责任工序在车间(工序)在质量记录台帐上进行评审和记录。 b.不合格品损失在一般事故范围内的,由品管部经理组织评审,填写“不合格品评审处置单”。 c.不合格品损失达到重大质量事故界限的由主管副总组织评审,由品管部填写“不合格品评审处置单”。 d. 评审结果可分为“报废”、“返工/返修”、“100%选别”、“让步放行”. 4.3.2 原辅材料不合格的评审 a.原辅材料报验员接到“不合格判定报告单”后,立即报告采购部,采购部填写“不合格品评审处置单”或“特采、降级使用申请、审批表”报品

不合格品分析报告

广西建工集团第一安装有限公司建筑分公司 不合格信息数据统计分析报告 编写: 审核: 批准: 2010年6月30日

不合格品数据统计分析 分公司项目科于6月30日前收集了各项目部的不合格信息,并对不合格品的分布进行了统计,形成了分公司上半年不合格台帐,作为不合格品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信息输入。 上半年共收集不合格品信息项,从收集到有不合格信息来看,分公司的不合格信息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成品保护工作未做好,加工完成的钢筋堆放不合理,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养护不及时。 2、钢筋绑扎安装时,施工人员不按规范操作,缺少垫块,钢筋加密不足,少数钢筋偏位等。 3、模板安装时,施工人员不按规范图纸施工,加固不当,楼层架子未按要求搭设,造成混凝土结构涨模、偏位等现象。 4、混凝土浇筑时,施工人员未按规范要求施工,或技术交底不足,振动棒振捣不足,造成部分混凝土结构出现蜂窝、麻面、露筋、烂根等现象。 5、在砌体施工中,施工人员未按规范要求施工,造成墙体砌块砂浆不饱满,或部分位置无砂浆等现象。 6、在装饰装修工作中,施工人员未按规范要求施工,抹灰不平直,墙面未修整。 造成以上不合格原因的分析: 1、施工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对质量的意识不强,技术交底工作不到位,不按规范要求施工,作业时随意性大。 2、作业人员专业技术掌握不够,各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3、现场监督检查力度不够,没能及时发现存在的质量问题,或者没能得到及时整改。

4、分公司的监管管理工作不到位。分公司、项目部对一些工序的要求在技术交底时不够细化,要求不严,对工程质量没能引起高度的重视。 5、对架子工这些专业性较强的工种培训力度不够。 针对以上产生不合格的原因,分公司拟采取以下纠正预防措施,避免今后此类不合格的重复发生。 1、分公司加强对项目部,项目部要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检查力度。 2、对于经常出现及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分公司编制成工程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在工程开工前交底到项目部,项目部在施工前对作业人员做好技术交底。 3、对长期合作的劳务队组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通过对不合格信息的统计分析,掌握了不合格信息的动态及分布情况,为今后的工作确定了目标。 建分项目科 2011年7月1日

不合格品处理作业流程

1目的: 确保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以防止其非预期的使用。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半成品(包括自制件),成品及交付后产品的控制。3职责: 3.1质管部负责不合格品的检验、识别、初步分析及给予处理的意见;负责对可疑产品和 不合格品管理和评审程序进行监督。 3.2生产部门及采购部门负责不合格品的处置及采取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3.3评审小组:参与不合格品的评审。 3.4研发中心:不合格品的参与分析、技术支援及制定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3.5总经理负责对不合格品评审产生的意见分歧进行协调与裁决。 3.6相关责任部门负责不合格品和可疑产品状态标识的保护,并按评审结论进行处置。4程序 4.1进料不合格品的识别和控制 4.1.1进料不合格品的识别,品管部进料检查员对进料检验中发现的不合格品必须将其与 合格品隔离并存放于相应标识的箱子或区域内。 4.1.2进料不合格品的处理,批次进料检验不合格品超出允收范围被判定为不合格时由质 管部进料检验员将其交由评审小组处理并将结果记录于《进料检验记录表》中。 4.1.2.1评审小组由研发中心、相关生产部门及质管部组成。评审小组对不合格进料的处 理流程如下:不合格品经质管部总检复核后,由质管部总检将进料检验报告并附实物样品(必要时)送研发中心,研发中心提出处理意见后,交由相关生产部门。最后由质管部部长综合各部门意见作出如下处置方式:挑选使用、让步接收、返工返修处理

或退货。 4.1.2.2如其他部门对质管部部长所作出的不合格进料处置方式有不同意见时,可将其交 由总经理(或其授权人)作最终裁决。 4.1.2.3进料不合格作出处置决定后由进料检验员在该批进料产品上贴上相应标识,并 知会仓管放入相应的区域。 4.1.3进料不合格品的跟进 如供应商的进料出现安全性能及可能导致客户严重不接受或同一物料(同样问题)连续二批进料不合格,进料检验员应依照《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4.2生产过程不合格品的标识和控制 4.2.1首件检查不合格品的控制 4.2.1.1自制件生产部门(机加工或批量生部门)首件制作完毕,应由生产管理人员填写 《首件确认书》,送制程检验员确认。如发现不合格涉及技术方面原因则由研发 中心确认后,交由质管部部长审核并将此确认单发送生产车间要求其改善,制程 检验员应对改善效果进行确认并将结果记入于《首件确认书》。 4.2.1.2如第一次首件检验不合格则重新制作样件进行第二次检验直至合格为止。 4.2.2定点检查不合格品的识别和控制 4.2.2.1制程检验员如在产品检查过程发现不合格品应进行相应(如用记号笔等)标识将 数量登记于《车间质量报表》后将其存放于工位不合格品区域。 4.2.2.2如制程检验员所检查出的不合格品单项不合格率超出5%,制程检验员应通知质管 部总检。经总检复核后交质管部部长确认。质管部部长视状况作出相应的处理。 4.2.3巡检(制程检验员)不合格品的识别和控制 4.2.3.1制程检验员于巡检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应作相应的标识(如贴上红色箭头标签 等)并隔离存放于不合格品区域内。

质量分析报告

一月份质量分析报告 一、质量情况 1、大冲车间 一月份共生产6330固定支架39506件,其中不合格品6件,不合格率为0.02﹪。生产左货厢支撑座1834件,其中不合格品14件,不合格率为0.76﹪。2、焊接车间 焊接车间在一月份共生产左导套焊合件22947件,其中不合格品147件,不合格率为0.64﹪。 二、原因分析 1、大冲车间 大冲车间生产6330固定支架由于尺寸过小而导致产品不合格,而造成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操作者在剪载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定位松动而造成的尺寸超差。 同时左货厢支撑座在落料工序中,由于零件放不到位而造成零件缺陷。2、焊接车间 焊接车间在对左导套焊合件进行点焊过程中发现焊接不牢固而造成零件不合格,其主要原因是:电压不稳定,操作者也未能调好参数而造成。 三、建议采取措施 建议车间操作者、技术质量室有关人员对以上不合格情况作进一步的分析,并制订有效的纠正措施,控制不合格的再次发生或减少不合格的出现。 质检部 2007年2月03日161

一、质量情况 1、大冲车间 2月份共生产6330固定支架27025件,其中不合格品25件,不合格率为0.09﹪(1月份不合格率为0.02﹪),不合格率比1月份增加0.07个百分点。2月份的产量教1月份减少12481件。 2、小冲车间 在2月份共生产左内开臂34012件,不合格品12件,不合格率为0.04﹪;生产有左棘爪臂33010件,其中不合格品有10件,不合格率为0.03﹪。 二、原因分析 1、大冲车间 造成6330固定支架不合格主要表现为:在成型工序中对称度0.4尺寸超差,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操作者在工作中操作不当,定位松动而造成尺寸超差。 2、小冲车间 在成型内开臂过程中,操作者由于疏忽定位未锁紧就进行操作而造成零件尺寸超差。 棘爪臂在落料过程中,零件未放到位造成零件缺陷,导致零件咬边。 三、建议采取措施 建议车间工作者在进行操作时能认真负责,尽量避免不合格品的出现。 质检部 2007年3月05日47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表单-2017.10.19

宁波赛维思机械有限公司 产品返工/返修措施方案 No: 类别产品名称本批数量日期产品图号 发现部门 批次信息 返工/返修要求规范: 签字: 检验方法规范: 签字: 返工/返修部门: 验证部门:备注:相关部门人员签名: 生产: 质量: 技术: 成品库: 中转库: 成品库外协包装合计044099297829835696530件044117 00423423件 批准:(总经 来料 成品 过程 顾客退货 出货 呆滞品

宁波赛维思机械有限公司 不合格评审单 FM-QU-07-A/1No: 类别产品名称本批数量 不合格场所 产品图号不良比率 发现部门批次信息 技术要求: 不合格描述: 检验员: 日期: 初步原因分析: 签字: 质量部意见 签字: 采购部意见 签字: 生产部意见 签字: 技术部意 见 签字: 营销部意见(必要时) 签字: 财务是否对帐 对帐 不对帐 主管领导/总经理意 见 签字: 来料 成品 过程 顾客退货 出货 呆滞品

发生场所: 报告编号 标题(总成/零件图号+不合格简述)启动日期上次更新日期报告人 产品图号产品名称本批数量抽检数量抽检不合格数量总不合格数 不合格描述:(标准是什么?实际情况是什么样的,如何发现的,如:抽检,巡检,拆箱,过程审核等等) 遏制措施:(1.库存及在制品的检查及统计.2.质量警示.)生产和质量部主导 统计完后,将抬头的总不合格数填写完整 顾客投诉 进货 过程 终检 呆滞品

发生场所: 报告编号 标题(总成/零件图号+不合格简述)启动日期上次更新日期报告人 产品图号产品名称本批数量抽检数量抽检不合格数量总不合格数 顾客投诉 进货 过程 终检 呆滞品

8月份成品检验不合格品分析报告

LC-TZ-ZLGL-2016-52 8月份成品检验不合格品分析报告 检验车间8月份检验成品中出现不合格成品较多,质量管理部对8月份检验车间质量抽检出现不合格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形成8月份质量抽检不合格品分析报告。 一、8月份烟标质量抽检不合格信息反馈,8月份抽检出现不合格信息9份,分别为:

二、出现上述检验不合格信息原因分析: 1、检验员在下跑道产品检验过程中容易麻痹大意,检验随意性大,未按规范检验; 2、检验人员专业技能掌握不够,人员的检验技能参差不齐; 3、车间管理监督检查力度不够,不能结算发现存在问题,对发现问题未能及时改进; 4、对检验员人员分工、检验员质量责任承担不清晰,检验员的互检工作不到位; 5、质量部门对检验标准的培训和指导不够。 三、针对不合格原因分析,质量管理部提出以下改进措施,避免类似问题重复发生。

1、车间对检验员检验工作质量、检验成品质量进行监督、抽查,做好内控管理; 2、质量管理部对检验员进行检验标准的培训指导,特别对检验规范进行培训,避免检验出现漏检、检验不到位情况,形成培训记录; 3、针对检验产品不同,车间应对下跑道检验员进行检验技能、关键控制点、检验事项进行培训,避免因检验员技能等问题造成漏检; 4、完成下跑道检验任务的两个检验员应做好检验产品互检工作,以一个检验员为主检,另一个为复检,两个检验员对检验产品质量负责的方式开展。 5、产品合格证明确责任检验员,责任检验员不应过多,应如实进行填写; 结合本月出现不合格信息的统计分析,制定改进措施,请相关部门结合制定措施开展实施,质量管理部、体系办公室在9月份生产过程中进行验证。 质量管理部 2016年8月23日

不合格产品的原因分析报告

不合格产品的原因分析报告 篇一:不合格产品的原因分析报告20 年月日,检验中心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委托,对我公司20 年月日和月日生产的规格型号分别为Φ㎜CRB550和Φ㎜CRB550的两种冷轧带肋钢筋进行了抽样检验,经检验两种产品均被判为不合格产品,不合格项目均为重量偏差。 接到《检验报告》后,我厂高度重视,立即召集了全体员工通报了本次抽查的相关情况,并成立了由厂长***任组长、技术负责人和生产负责人为成员的产品质量整改小组,并认真查阅了生产记录,分析查找原因。现已查明,造成这次产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一是生产工人操作不熟练,本厂今年新招收的工人对生产工艺和相关标准不清楚,操作上失误较多,尤其是对生产机器及设备没有及时加以调整,造成了模具出口尺寸控制发生偏差;二是生产设备存在一定问题,生产钢筋的模具已经有点老化,使得钢筋的出口尺寸难以控制;三是管理上也有漏洞,厂内自检没有及时跟进,使得产品质量问题没有及时在厂内解决。 针对以上情况,为严明厂纪,严把产品质量关,也让全体员工引以为戒,我厂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相应的处罚,同时认真抓好制度建设,从制度上控制产品质量。 篇二:涉嫌销售不合格食品案的调查报告201x年4月8日我所执法人员在进行市场巡查时发现当事人所经销的

大米涉嫌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之规定,现申请县局对当事人进行立案调查。当事人因涉嫌生产经营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XX年04月15日经分管领导批准立案,并指派钟华、林艳负责调查此案。 xxx,住所:湖北省公安县黄山头镇睦邻街314号,营业执照注册号,组成形式:个人经营;经营场所:公安县黄山头镇睦邻街;经营范围:日用杂品零售;居民身份证:。 经查;当事人于201x年12月在荆州市两湖农场“兴隆”牌富贵鸟香米15公斤装30袋,产品执行标准;GB1354-86,生产许可证;QS;保质期;常温下3个月;生产日期;无;购价每袋58元,计购货款1740元。据当事人述称,以每袋60元销售14袋,计销货款840元,共获利28元,但当事人不能够提供购货发票和销售凭据,经我所巡查人员查证该批次香米无生产日期。 上述事实有执法人员依法收集的以下证据证明: 证据一:《营业执照》复印件一份,证明当事人的主体资格。 证据三:《立案审批表》一份,证明本机关按规定履行立案批准程序的书证。证据三:证明当事人的身份的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证据四:现场检查笔录一份,询问笔录一份共二页,现场拍摄的照片三张。产品的标签一份,证明当事人利用其经

最新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音之圣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AVH-PZ/CX-8.3 版次:1/A 受控状态: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修订日期修订记录修订日期修订记录 会签:

1.目的 对生产和采购过程中、产品交付后发现的不合格品及时地进行标识和隔离、处理和整改,以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一工序及顾客处,确保按程序正确地处理不合格品。 2.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不合格品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MRB)的组织机构、职责与权限,不合格品审理要求与处理程序,不合格品处理单的管理,不合格品、返工返修品、废品的管理,原因分析和纠正措施,交付产品出现的不合格的处理及记录的控制。本程序适用于原辅材料、过程中的产品及成品出厂后发生的不合格品的处理。 3.术语 不合格品是指经检验和试验判定,产品保量特性与相关技术要求和图纸工程规范相偏离,不再符合接收准则的产品。包括废品、返工返修品和超差利用品。可疑产品也视为不合格品,计量器具或检测设备失效时,所检验和试验过的产品也视为不合格品。 4.职责 4.1生产部负责生产过程中的自检及入库前的成品检验,对不合格的物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标识、隔离;在不合格品有了明确的处理意见后,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理。 4.2品质部负责监督和检查不合格品处理纠正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负责保存纠正措施及整改情况报告;负责生产部隔离的不合格品的确认。 4.3公司设置不合格品审理委员会(MRB) 4.3.1MRB组织机构: 4.3.1.1MRB设置为公司MRB和基层MRB二级,实施对不合格品分级处理。 4.3.1.2公司级MRB由总经理授权的总工和品保、技术、铸造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4.3.1.3基层MRB由总经理授权的品保、技术等部门代表组成。 4.3.2MRB的人员资格

供应商评审表

供应商评审表 供应商名称: 评审部门: 评审人: 评分基准:带*号项分值X2;满意:2分 需改进:1分缺 失:0分;评分根据评审结果填写分值。 1、品质管理系统(评审部门:品管科总分12分) *1-1、是否建立ISO9001:2008质量管理系统? 1-2、有无明确化质量方针、目标?公司各阶层人员是如何理解并贯彻的? 1-3、是否定期进行管理评审以评估质量管理 系统的业绩、有效性、适宜性? 1-4、是否定期进行内审,内审人员是否具备资质?对不符合是否采取纠正并验证有效性? 1-5、是否建立完备组织架构?品管部门是否独立行使职能? 2、过程控制(评审部门:品管科总分28分) 2-1、是否确立抽样标准并有效实施?所采用的抽样标准是否适合产品特性? 2-2、是否对检查设备进行定期点检与定期校正,有效吗? 检查人员是否能正确使用? 2-3、是否有明确的进料检验作业指导,并按照实施?有无特采处理流程? *2-4、是否有明确检验判定标准,并按照实施?是否对进料检验进行批量追溯,且区分合格与不合 格并进行了管理。 2-5、是否有制定各个工序岗位的作业指导书并 遵照执行?是否设立特殊岗位及其作业指 导是如何进行的? *2-6、是否定义了各个过程的纠正预防,并按规定采取措 施与验证?如进料、过程、出货、客服等过 程。2-7、是否有定期对生产机器设备进行点检维 护,是否有 设备异常应对? 2-8、是否有定义各个过程控制重点,明确管控方式及目标?如QC工程图,过程控制计划等 2-9、是否定义生产过程产品的合格与不合格,是否建立评审类别:新供方定期 评审日期 评分 满需缺评分说 明 意改失 进

GJB9001C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含完整表单)

文件编号:Q/YC–P039–2013/A 0 归口管理:行政部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一、目的 为明确不合格品隔离、标识、记录、审理和处理要求,防止不合格品非预期使用或交付,制定本程序。 二、范围 适用于本军工产品及其采购、外协产品的不合格品控制。 三、职责 (1)检验部门负责不合格品的识别、标识、隔离和记录。 (2)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不合格品审理和处置的归口管理工作。 (3)责任单位负责对不合格品产生原因和责任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4)采购部门负责对采购的不合格器材进行标识、隔离和记录,并负责办理退换等手续。 四、工作程序 1.不合格品的管理 1)不合格采购产品的管理 (1)采购产品经复验不合格时,由检验人员在验收报告单中签署不合格结论。 (2)采购部门接到不合格验收报告后,应立即将不合格采购产品送交不合格品隔离区。并对其进行标识隔离,由隔离区管理人员进行标识和登记相应的台账。 2)工序不合格品的管理 (1)生产工人或工序巡检人员在工序检验中发现的不合格品,应及时放人“工序不合格品隔离区”,隔离区应明显标识并在随批加工记录中反映不合格品数量、责任人等。 (2)工序不合格品隔离区中的不合格品由责任人于当班结束前送交不合格品隔离区。 (3)隔离区管理人员收到工序不合格品后应清点数量,明确不合格状态及责任人后,开具不合格品通知单一式两份,一份交责任单位,一份自存,并分类存放,做到账、物、卡相符。 3)半成品不合格品的管理 (1)检验人员在半成品检验中发现不合格品后应放人专用的半成品不合格品存放区中,不合格品存放区应有明显的标识。 (2)检验人员在每班(或批)结束前,应将其不合格品送交隔离区,隔离区人员在确认数量、不合格状态、批号、检验员后开具不合格品通知单一式两份,一份交责任单位,另一份自存。 (3)隔离区人员依据不合格通知单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分类存放、登记台账。 (4)隔离区人员按月填写“隔离区不合格品统计报表”依据不合格品评审意见,填写“不合格品处置记录”和“废品销毁登记表”。 4)设计开发中不合格品的管理 科研开发中产生的不合格品参照1)~3)执行。

GJB9001C:2017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含附属表单)

18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XXXX/B-18-2018 1 目的 为对不合格品进行有效控制,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或交付,特制定并执行本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对不合格品的隔离、标识、记录、审理和处置的要求以及职责和权限做出了具体规定。 本程序适用于对采购、外包产品、过程和最终产品发现的不合格品的控制和处置。 3 职责 3.1总经理授权建立公司不合格品审理小组及不合格品审理委员会,在总经理直接领 导下,确保不合格品审理小组及不合格品审理委员会独立行使职权。 3.2 质量管理部是不合格品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不合格品审理人员的资格审查并办理授权手续,负责对不合格品的判定、记录、并跟踪不合格品的处理结果。 3.3 不合格品审理小组负责对一般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和处置 3.4 不合格品审理委员会负责对严重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和处置 3.5 营销中心负责对交付或使用后发现的不合格品的报告和统计并向质量管理部报告。 4 工作程序 4.1 不合格品审理小组 a)组长:由总经理授权任命; b)组员:由综合办公室、营销中心、供应部、生产中心、技术研发部、质量管

理部的部门主管级领导组成; c)不合格品审理小组人员资格的确认。 不合格品审理小组人员由质量管理部负责推荐,编制“不合格品审理小组”的同时,明确具体人员和审理职责,报总经理授权任命,并需经顾客同意。 4.2 不合格品审理委员会 a)组长:由总经理担任; b)组员:由综合办公室、营销中心、供应部、生产中心、技术研发部、质量管理部的部门负责人组成; c)不合格品审理委员会人员资格的确认; 不合格品审理委员会人员由各部门负责人担任,编制“不合格品审理委员会”的同时,明确具体人员和审理职责。 4.3 不合格的分类 a)一般不合格:指采购产品、外包加工产品或最终产品存在轻微不足,通过返工能够满足要求、通过返修能够满足使用或难以采取措施纠正但数量较少的不合格; b)严重不合格:指在采购产品、外包加工产品或成品已经影响产品的性能或指标,难以采取措施纠正且批量较大、影响面广、经济损失较大的不合格。 4.4 不合格品隔离、标识 a)库房管理人员验收时发现外购件、采购产品的不合格,要及时向部门主管报告并做出标识; b)采购产品和外包加工件由质量管理部检验员进行检验,若发现不合格品,应及时作出“不合格”标识并通知质量管理部相关人员;

2019年不合格品统计分析报告

不合格品统计分析报告 不合格品统计分析报告 药品质量分析调研报告 XX~XX年,在市局的统一领导和统筹安排下,全市各市、县、分局及直属单位认真贯彻《药品管理法》和《药品质量监督抽验管理规定》,坚持监督检查和抽样检验相结合,加强抽样的靶向性、针对性,严格药品抽验程序,以最小的抽验成本,达到了最大的抽验效能。按照省局下达的任务,对全市范围内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进行了监督抽样,保证了人民群众用药的安全有效。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药品监督抽验的不合格率,为今后的药品抽验工作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现将我市XX~XX年度药品质量情况分析如下: 一、药品抽验完成情况 XX~XX年总计抽验化学药、生化药、抗生素、中成药、中药材、中药饮片2620批。其中不合格药品277批,抽验不合格率10、6%。其中计划性抽验2210批,不合格药品84批,不合格率3、8%。日常监督抽验410批,不合格药品193批,不合格率47、1%。 铁力市抽验药品496批,不合格药品66批,不合格率13、3%。 嘉荫县抽验药品183批,不合格药品24批,不合格率13、1%。 一分局抽验药品172批,不合格药品31批,不合格率18、0%。 二分局抽验药品380批,不合格药品26批,不合格率6、8%。 三分局抽验药品182批,不合格药品41批,不合格率22、5%。 稽查队抽验药品388批,不合格药品56批,不合格率14、4%。

药检所抽验药品818批,不合格药品33批,不合格率4、0%。 药品抽验不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是: 三分局>一分局>稽查队>铁力市>嘉荫县>二分局>药检所 (一)计划抽验 三年共完成计划抽验2210批,不合格药品84批,不合格率3、8%。 按抽验单位分类: 1、从生产单位抽验2批,不合格率为0、 2、从经营单位抽验1330批,不合格药品48批,不合格率为 3、6%。 3、从使用单位抽验880批,不合格药品36批,不合格率为 4、1%。 按药品分类: 1、抽验化学药品648批,不合格率为0、 2、抽验抗生素药品274批,不合格率为0、 3、抽验生化药品9批,不合格率为0、 4、抽验中成药708批,不合格药品35批,不合格率为4、9%。 5、抽验中药材、中药饮片571批,不合格药品49批,不合格率8、6%。 (二)日常监督抽验 三年共完成日常监督抽验410批,不合格药品193批,不合格率47、1%。 按抽验单位分类: 1、从生产单位抽验37批,不合药品8批,不合格率为21、6%。 2、经营单位抽验192批,不合药品76批,不合格率为39、6%。

2019年不合格产品的原因分析报告

不合格产品的原因分析报告 20年月日,检验中心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委托,对我公司20年月日和月日生产的规格型号分别为Φ6.5㎜CRB550和Φ6.0㎜CRB550的两种冷轧带肋钢筋进行了抽样检验,经检验两种产品均被判为不合格产品,不合格项目均为重量偏差。 接到《检验报告》后,我厂高度重视,立即召集了全体员工通报了本次抽查的相关情况,并成立了由厂长***任组长、技术负责人和生产负责人为成员的产品质量整改小组,并认真查阅了生产记录,分析查找原因。现已查明,造成这次产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一是生产工人操作不熟练,本厂今年新招收的工人对生产工艺和相关标准不清楚,操作上失误较多,尤其是对生产机器及设备没有及时加以调整,造成了模具出口尺寸控制发生偏差;二是生产设备存在一定问题,生产钢筋的模具已经有点老化,使得钢筋的出口尺寸难以控制;三是管理上也有漏洞,厂内自检没有及时跟进,使得产品质量问题没有及时在厂内解决。 针对以上情况,为严明厂纪,严把产品质量关,也让全体员工引以为戒,我厂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相应的处罚,同时认真抓好制度建设,从制度上控制产品质量。 一、案件来源和调查经过介绍 201x年4月8日我所执法人员在进行市场巡查时发现当事人所经销的大米涉嫌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之规定,现申请县局对当事人进行立案调查。当事人因涉嫌生产经营禁止生产经营的食

品,20XX年04月15日经分管领导批准立案,并指派钟华、林艳负责调查此案。 二、当事人基本情况 xxx,住所:湖北省公安县黄山头镇睦邻街314号,营业执照注册号,组成形式:个人经营;经营场所:公安县黄山头镇睦邻街;经营范围:日用杂品零售(不含烟花炮竹);居民身份证:。 三、主要违法事实 经查;当事人于201x年12月在荆州市两湖农场“兴隆”牌富贵鸟香米15公斤装30袋,产品执行标准;GB1354-86,生产许可证;QS;保质期;常温下3个月;生产日期;无;购价每袋58元,计购货款1740元。据当事人述称,以每袋60元销售14袋,计销货款840元,共获利28元,但当事人不能够提供购货发票和销售凭据,经我所巡查人员查证该批次香米无生产日期。 四调查经过: 201x年4月8日16时至17时,在当事人经营场所进行现场检查,制作了《现场检查笔录》并对涉案物品和标签进行了拍摄,当事人在场。 201x年4月13日14时30分至15时30分对当事人进行了询问,取得询问笔录一份,并取得了当事人的营业执照和身份证复印件各一份。 五、相关证据及证明事项 上述事实有执法人员依法收集的以下证据证明:

不合格品处置管理办法

重庆樽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不合格品处置管理办法 编制:日期: 审定:日期:采购会签:日期: 审核:日期:批准:日期:版次:B/1 受控状态:2018年06月01日发布2018年06月01日实施 重庆樽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重庆樽明汽车零部件有公司程序文件编号:ZM/CX-8.3-B01 版次及修改状态: B/1 不合格品处置管理办法第 1 页共 8 页一、目的为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和交付。二、适用范 围适用于樽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生产全过程的不合格品控制。 三、术语及定义错检:由于人为原因造成检验失误,对产品状态错误的判定。漏检:经检验的产品,部分或全部项目没 有经过检验、判定就流入下一道工序。轻微不合格:外观上存在 轻微缺陷,不影响产品使用的不合格。一般不合格:存在一定的 缺陷,但经过返工/返修,能满足要求的不合格。严重不合格:直接影响产品使用或性能的不合格。返工: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返修:为使不合格产品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特采:原材料不符合品质要求时,已进行了选别,追加工等最大努力后,仍不能完全满足品质规格,为了使生产不陷于停顿或遭受更大的经济损失,在影响品质不大的情况下,限定数量,用于生产。让步接收:对使用或放行未能满足顾

客/或规定要求的产品/或服务的授权。四、职责 4.1 品质部负责对产品的符合性进行判定、标识、追踪、结案,参与评审决议。 4.2 技术部针对品质部所开出的品质异常组织生产部、采购部、品质部、销售部等相关部门进行评审。 4.3 技术部负责对不合格品实施评审和技术支持,包括根本原因分析及制定纠正预防措施,返工、返修方案的制定,参与评审决议。 4.4 生产部负责对判为不合格的产品进行隔离、全检,并按照技术部的返工、返修方案对不良品进行返工、返修。参与评审决议; 4.5 生产部负责发现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品,并及时报告当班检验及当班班组长。重庆樽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重庆樽明汽车零部件有公司程序文件编号:ZM/CX-8.3-B01 版次及修改状态: B/1 不合格品处置管理办法第 2 页共 8 页4.6 采购部负责当供方产品在我司发现不合格时,联络供应商按照最终评审结论进行处置。 4.7 仓库负责对成品及供方的不合格产品进行隔离和保管。 4.8 副总经理负责对《不合格处理流程单》做最后批示。 4.9 公司承担质量损失月度累计超过500元后,仍需公司承担损失的,由总经理做最后批示。五、不合格品评审处理流程 5.1供方来料不合格品5.1.1 IQC按相关检验标准执行检验,对其符合性进行判定并做好标识、记录。当产品不合格时,须将不良状况记录在《质量检查报告》经检验组长判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