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标准说明

技术标准说明
技术标准说明

技术标准说明

一、材质说明:

1、基材:要求其环保标准采用GB18580—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

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的规定并达到国家标准,并需提供国家级质检机关出具的在有效期之内的检验报告。

2、木皮:符合GB/T3324《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要求,并需提供国家级质检机

关出具的在有效期之内的检验报告。

3、实木:符合GB/T3324—1995《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第4.3条的规定,并需

提供国家级质检机关出具的在有效期之内的检验报告。

4、油漆:环保性能要求符合GB18581—2001《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的规定并达到国家标准;油饰产品漆膜的外观及理化性能指标要求符合GB/T3324—1995《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并需提供国家级质检机关出具的在有效期之内的检验报告。

5、胶粘剂:采用优质环保型产品,环保性能要求符合GB18583—2001《室内装

饰装修材料、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的规定并达到国家标准。并需提供国家级质检机关出具的在有效期之内的检验报告。

6、防火板:需在国内通过国家化学建筑材料测试中心、国家固定灭火系统和耐

火构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测。并需提供国家级质检机关出具的在有效期之内的检验报告。

7、五金件:符合DIN 68851-2004《家具五金件国家标准》。并需提供国家级质

检机关出具的在有效期之内的检验报告。

8、气压棒:优质品牌,升降10万次无故障,符合最新相关国家标准。

二、工艺说明:

1、木制品:符合GB/T3324—1995第4.4条规定。并需提供国家级质检机关出具的在有效期之内的检验报告。

三、外观说明:

1、油漆、胶板类:外观质量要求符合GB/T3324—1995第4.4、4.5条的规定,并需提供国家级质检机关出具的在有效期之内的检验报告。

2、转椅类:需符合QB/T2280—1996《转椅》5.1、5.2、5.3条规定和6.1、6.2

条规定的试验项目合格。并需提供国家级质检机关出具的在有效期之内的检验报告。

四、力学性能:

1、桌类:稳定性、强度和耐久性分别按照国家标准GB10357.7—1995《家具力学性能试验桌类稳定性》和GB10357.1—1989《家具力学性能试验桌类强度和耐久性》规定,并需提供国家级质检机关出具的在有效期之内的检验报告。

2、转椅类:(包括转椅的滚动阻力、椅座椅背联合静载荷、扶手向下静载荷、椅座面冲击、跌落、座面弯曲交替负荷、座面回转耐久性、稳定性、脚轮耐磨等试验)应符合QB/T2280—1996第5.6、6.5条规定,并需提供国家级质检机关出具的在有效期之内的检验报告。

3、椅凳类稳定性、强度和耐久性分别按照国家标准GB10357.2—1989《家具力学性能试验椅凳类稳定性》和GB10357.3—1989《家具力学性能试验椅凳类强度和耐久性》规定,并需提供国家级质检机关出具的在有效期之内的检验报告。

4、沙发:沙发的座、背和扶手的耐久性应符合QBT3661.1—1999第7.5条的规定,并需提供国家级质检机关出具的在有效期之内的检验报告。

五、理化性能:

1、漆膜涂层和软、硬覆面符合国家标准GT/T3324—1995第4.6条规定要求,并需提供国家级质检机关出具的在有效期之内的检验报告。

2、涂饰层:(包括漆膜、喷塑涂层的硬度、冲击强度、耐磨蚀、附着力、抗湿热、光泽度、镀层的结合力、粗糙度、抗盐雾、铝合金氧化层)应符合QB/T2280—1996表4的规定和第6.4条规定,并需提供国家级质检机关出具的在有效期之内的检验报告。

六、质量要求

1、沙发:技术质量要求应符合GB/T3661.1—1999《沙发》的规定并需提供国家级质检机关出具的在有效期之内的检验报告。

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按摩椅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 《按摩椅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中国标准化协会于2018年12月份批准该项目立项,并将《按摩椅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制定列入2018年计划,计划编号:[2018]298号。 2、编制背景和目的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越来越重视身心健康。而用推拿按摩进行保健,是中国中华医学的传统项目,因其老幼皆宜,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巨大发展空间的吸引下,中国的不少企业纷纷涉足按摩器具的生产领域,使得近几年我国的按摩器具出口形势大好,其出口市场正在不断扩大,出口前景非常广阔。低端市场,单价五千元以下,市场比较分散,主要由国内众多小品牌占领,品牌间差异性不大,市场竞争激烈;中高端市场,单价中枢1-2万元左右,市场集中度较高。功能上零重力、零靠墙、泰式拉伸、足底刮痧、体型检测、智能按摩等成为高端按摩椅多有的功能。其产品市场增长迅速,由于共享按摩椅的推广,消费者对按摩椅的需求激增,目前行业增长率在120%左右。产品标准情况:按摩椅行业目前有安全和性能的标准,但是近年来版本没有更新,对于目前流行的按摩椅产品的各大功能暂无权威性定义和检验规范,大量低端品牌虚假概念营销,导致消费者对按摩椅认知不清,无从选购。为了能够规范和引导行业发展,鉴别各类产品的安全及性能水平,量化考核指标以及测试评价方法,指导消费者选购,我们需要制定一套全面的符合现在产品特性的标准。 3、工作过程 标准起草组成员通过进行广泛地市场调研,对于按摩椅的发展和市场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对按摩椅现有的相关标准进行了收集,确定了制定按摩椅相关团标的技术范围和初步技术要求。 标准起草组通过与上海荣泰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豪中豪健康产品有限公司、中家院(北京)检测认证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认真分析研讨,基于GB4706.1、GB4706.10、GB\T26182等现行国家标准规定的原则性要求,提出了《按摩椅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稿。

如何编制技术标准及说明书(总结)

产品标准的编写 产品标准是产品质量的衡量依据,是为保证产品的适用性,对产品必须达到的某些要求或全部要求做出的规定。GB/T 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是对产品标准中的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明确规定,我厂产品技术条件的编制按产品标准执行。 1.原则 1.1 目的性原则 目的性原则是指根据产品功能和制定产品标准的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标准内容。一项标准可能涉及或分别侧重品种控制、健康、安全、环保、接口、互换性、兼容性或相互配合及相互理解等目的。 1)适用性。首先明确产品适用性,即产品与用户直接相关的性能。如工作环境、电源 电压及使用性能。为保证产品的适用性,需要规定产品的外形尺寸、力学、声学、 电学等特性的技术要求。 2)品种控制。对于广泛使用的物资、材料、零件等,品种控制是制定标准的重要目的。 品种可以包括尺寸及其它特征,标准中通常优化产品系列,给出供选择的系列参数。 为了便于批量生产,应以尽可能少的品种满足尽可能多的需要。 3)健康、安全、环保。产品中如果涉及到健康、安全、环保要求时,标准中就应包括 相应要求,这些要求可能需要含有极限值,如绝缘电阻,绝缘耐压等。还可能包括 某些结构细节。如AX继电器鉴别销的规定。 4)接口、互换性、兼容性和相互配合。接口、互换性、兼容性和相互配合可能成为影 响产品能否正常使用的决定性因素,必要时应对它们进行标准化,如AX系列继电 器的插座。同时,为解决用户个性化需求与批量生产的矛盾,必须对产品与产品零 部件的互换、接口要求做出统一规定,以满足尺寸互换性和功能互换性的要求。如 机笼与印制板配合时的尺寸要求,螺钉螺母等螺纹要求。 5)相互理解。为促进相互理解,通常对标准中的术语下定义,对符号和标志给予说明, 对标准中规定的每项技术要求确定抽样方法和试验方法。 1.2 最大自由度原则 最大自由度原则又称性能原则,是以性能特性表达,只规定产品性能要求,使实现这些要求的手段能有最大自由度,给技术发展留有最大的余地。也就是说产品标准只规定性能要求和指标,而不规定如何达到这些要求的手段和方法,而不限定工艺、材料等,更不能规定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要求,如零部件等半成品的技术要求。 标准中不应规定生产工艺的要求,而应以成品试验来代替,给生产留有选择新工艺的余地。例如针对电子产品的性能要求,产品标准中不应规定焊点用波峰焊还是手工焊,人工检验还是用设备检验焊点质量,而应通过型式试验和出厂检验的各种试验保证产品性能。 如果企业为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进步制定严于上级标准的企业标准,作为企业内部组织生产依据,可以不遵循最大自由度原则。

消失模铸造模样成形单元数字化技术要求团体标准编制说明

《消失模铸造模样成形单元数字化技术要求》团体标准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1、工作简要过程、任务来源、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等 1) 工作简要过程 计划下达后,2018年12月20日中铸协智能铸造委员会组织各起草单位成立了起草工作组,由共享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为组长单位,负责主要起草工作。工作组对国内外智能制造以及铸造消失模模样成形设备和工艺现状与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同时广泛搜集相关标准和国内外技术资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分析、资料查证工作,结合实际应用经验,进行全面总结和归纳,在此基础上编制出《消失模铸造模样成形单元通用技术要求》标准草案初稿。经工作组及有关专家研讨后,对标准草案初稿进行了认真的修改,于2019年2月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及其编制说明等相关附件,报中铸协智能铸造委员会秘书处。 2)任务来源 本项目是依据中国铸造协会[2018] 45号文“关于中国铸造协会智能铸造工作委员会相关团体标准制修订的批复”,项目编号为T/CFA 031103.13—201X,项目名称为“消失模铸造模样成形单元通用技术要求”。本项目是制订项目。主要起草单位:共享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宁夏共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完成时间为2019年。 3)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及其所做的工作 本标准由共享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宁夏共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起草。 主要成员:杨军、田学智、任悦、乃晓文、黄小东、马振波、常涛,林凯强。 所做的工作: 杨军任工作组组长,主持全面协调工作,负责对各阶段标准的审核; 任悦为本标准主要执笔人,负责本标准的具体起草与编制; 黄小东、马振波、常涛负责国内外相关技术文献和资料的收集、分析及资料查证,对产品生产工艺、性能和使用经验进行总结和归纳; 乃晓文负责对国内外产品和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调研,林凯强负责对各方面的意见及建议进行归纳、整理。 2、标准化对象简要情况及制修订标准的原则 1)标准化对象简要情况 消失模铸造是用具有和铸件同样形状的塑料泡沫制成的消失模模样代替铸模进行铸造的一种铸造工艺。将消失模模样埋入砂中造型,在不取出模样的情况下直接浇注金属液,使泡沫塑料模具气化从而使金属液占据原来消失模模样的空间,从而获得理想形状的金属铸件。 本标准结合《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18版)》,在《铸造数字化工厂

《地方标准编制说明》格式规范

《地方标准编制说明》格式规范 一、标准的编制说明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一)工作简况(必要项)(拟制成编制说明时,此标准编号“(一)”调整为“一、”,以下类推。此为一级标题,格式固定,不需另行更改。) 1.任务来源 ××××年××月××日,由××××××(起草单位)申请地方标准的立项,根据××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的《××××》(文号),批准《××××》地方标准的制定(修订)(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下同)。 2.起草单位、协作单位(没有就删除) 起草单位:(名称需与印章相同) 协作单位:(没有就不写) 3.主要起草人(以表格形式将内容明确) (二)制定(修订)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重要项、需充分说明)

(三)主要起草过程(必要项) 综合性叙述,不以时间过程记录。如资料收集、调研、试验论证、拟稿、征求意见、整理送审等内容。 (四)制定(修订)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必要项) (五)主要条款的说明 (重要项) (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 修订标准时,应增列新旧标准水平的对比。 主要试验(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 (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必要项) 需说明征求多少家单位的意见,这些单位的类型为(生产、销售、使用、科研、行业主管、大专院校、检测机构等)(七)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说明采标程度,以及国内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选填项,无此项,删除。) (八)作为推荐性或强制性标准的建议及其理由(必填项) (推荐性标准不写理由,只提建议。) 例:建议《×××××》作为推荐性标准发布实施。 (强制性标准要详细说明强制的内容及理由) (九)贯彻标准的措施建议(必要项) 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等内容。 (十)其他应说明的事项(选填项)

标准编制说明

《额定电压26/35kV以上电压等级挤包绝缘电力电缆用半导电缓冲层材料》(征求意见稿)中国标准化协会 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1 任务来源 《额定电压26/35kV以上电压等级挤包绝缘电力电缆用半导电缓冲层材料》团体标准是由中国标准化协会批准立项。文件号中国标协【2019】161号。本标准由上海缆慧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提出,中国标准化协会归口,上海缆慧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福建南平太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南洋电缆有限公司、杭州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东峰电缆有限公司、江苏亨通高压海缆有限公司、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上缆藤仓电缆有限公司、特变电工山东鲁能泰山电缆有限公司、无锡江南电缆有限公司、扬州曙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远东电缆有限公司、浙江晨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中天科技海缆有限公司、重庆泰山电缆有限公司、浙江万马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中辰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联合起草。 1.2编制背景与目标 高压电缆缓冲层烧蚀问题困扰了高压电缆界近二十年,标准参与单位组建的“高压电缆缓冲层特性联合研究战略合作平台”,经过二年多时间的专心研究、反复试验验证、事故调研和分析研究,对高压电缆缓冲层烧蚀的成因机理有了充分的了解。虽然JB/T10259《电缆和光缆用阻水带》标准中给出了一些性能项目和指标,但从二十几年的使用情况看,高压电缆出现的缓冲材料发白、烧蚀、电缆击穿等故障现象,与对半导电聚酯纤维缓冲带材料的特性了解不深入有关,特别是在高压电缆结构设计不合理或与其他材料相容性未掌握,以及对缓冲层材料特性或性能指标及其测试条件未明确规定有关。仔细分析JB/T10259标准中阻水带的技术指标要求,

主要物资执行标准及说明

主要物资执行标准及说明

主要物资执行标准及说明 部门:中铁一局物资工贸公司渝怀物资站类别:B(技术类)编号:1 序号技术标准名称 施行 日期替代标 准号 说明 一钢材 1 GB/T701-1997 线材(低碳钢热轧圆盘条) 标准只生拉丝用 2 GB13013-1991 圆钢(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此标准代替1499-1984有关部分 84有关部分 3 GB1499-1998 螺纹钢(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此标准代替1499-1991有关部分 4 GB9787-1988 等边角钢(2#—20#) 5 GB9788-1988 不等边角钢(2.5—20 6 GB706-1988 工字钢(10#—63#分A、B、C型) 2

7 GB707-1988 槽钢(5—40#分A、B、C型) 8 GB708-1988 冷轧钢板(0.2—5.0MM厚) 9 GB709-1988 热轧钢板(0.5—200MM厚) 10 GB/T3092-1993 焊管(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 11 GB/T3091-1993 镀锌管(低压流体输送用镀锌焊接钢管) 12 GB/T8163-1999 无缝管(外径6—200MM) 13 GG704-1988 热扎扁钢 14 GB5223-1995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 15 GB13788-2000 冷扎带肋钢筋 16 GB/T699-1998 优质碳素结构钢 3

17 GB/T5224-1995 预应力钢绞线 二水泥 1 GB175-1999 硅酸盐水泥(P.J)(P.H)普通硅酸盐水 泥(P.O) 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水泥、粉煤 2 GB1344-1999 灰硅酸盐水泥 3 GB13693-1992 道路硅酸盐水泥 三木材 1 GB/T153-1995 针叶树锯材、尺寸、公差、分等 2 GB/T155-1995 针叶树木材缺陷、分类、名称、定义、 检量方法 四火工 4

设备维修作业标准编制方法及要求

设备维修作业标准编制方法及要求 1.设备维修作业标准定义及内容 设备维修作业标准定义—是针对经常性或定期实施的重要设备零部件更换或修理项目而制定的作业标准。 设备维修作业标准编制内容 通过规定作业名称、作业方法、作业顺序、技术要点、作业环境危险源辨识、安全措施、使用工器具,并用图表辅助表示,确保检修项目在质量、安全无事故的前提下按进度完成。 2.设备维修作业标准编制的目的 规范检修管理、提高检修作业质量精度、缩短检修作业时间、防止检修作业事故的有效作业指导文件。 掌握检修项目应投入人力、实施时间、实施方法、实施步骤,掌握检修项目关键步骤的技术要点,有效地掌控检修项目的施工节点,既有重点、又不会遗漏施工步骤,提高检修质量。 3.设备维修作业标准编制的范围和依据 设备维修作业标准编制的范围 常规检修范围内重要的设备检修工程项目(不分日修、定修、年修、抢修)。 设备维修作业标准编制的依据 根据国家和行业规范、维修技术标准、点检标准、给油脂标准等标准对检修的要求,并根据公司在安全、环境、消防保卫、危险源控制上的特殊要求。依据现场实施经验,确保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可

操作性,以检修员工技术等级4级工作水平,根据现场测定和历次检修实绩以及制造厂方提供的技术数据,来编制设备维修作业标准。4.设备维修作业标准编制单位和审核单位 设备维修作业标准是由检修单位负责编制。 设备维修作业标准审核是由编制单位、设备使用单位和上级主管单位,组成多方论证小组共同审核。 设备维修作业标准应在检修项目实施中不断积累检修实绩、逐步完善,是检修标准化管理、标准化作业的重要依据,需要不断优化完善。 5.设备维修作业标准编制的要素 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设备维修作业标准

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技术标准和格式规范

关于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技术标准和格式规范的几个问题 佛山市中院研究室吴文志 2004-06-17 从去年开始,我院开始了为期两年的规范化建设。迄今,包括全院综合性和各部门的规范,我们共已经制定了数十项规范。前段时间,院里成立了专题小组对规范化建设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从整体上而言,我院所制定的规范质量是较好的,特别是内容上都是较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不少的规范中都存在着一些技术粗糙、用语不科学、格式不规范的情况。这一方面是由于我们的规范化建设任务重、时间紧迫,因此很多规范的制定过程较为仓促而没有经过较严格仔细的审查;但在另一方面也与我们各部门具体从事规范制定工作的人员缺乏必要的技术培训,因而对于一些基本的技术标准和格式规范不太了解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院规范化建设办公室决定在今天以讲座形式,安排大家共同就规范性文件的技术标准和格式规范方面的问题进行学习和探讨。在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方面,本人其实也是资历不深、经验不多的,但既然受领导指派主讲这一讲座,也只能尽力而为,将自己从去年以来从事规范制定工作中的一些体会、以及参考了关于规范性文件制定方面的一些书籍文献的学习心得,拿出来跟大家交流,如果有什么不当的地方,请多多包涵。 今天,主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规范性文件的结构单位及其应用、规范性文件的结构及其组成部分、规范性文件的语言文字。 一、规范性文件的结构单位及其应用 作为规范性文件的结构单位,主要包括了:卷、编、章、节、条、款、项、目,这是为大家所熟知的。其中,卷、编、章、节是标题结构单位,条、款、项、目是条文结构单位。从另一角度而言,卷、编、章、条是独立的结构单位,它们不以其他结构单位(主要指上位的结构单位)的存在为前提,节、款、项、目则是附属的结构单位,它们必须以其他结构单位(指上位的结构单位)的存在为前提。 一般而言,卷作为最高层次的结构单位,只适用于一些巨型的、结构层次繁复的法典性规范文件,如外国的民法典、综合性法典等,在我国尚无以卷为单位的规范性文件,因此在此从略。 至于仅次于卷的编,在我国立法实践中也仅仅在刑法、刑诉法、民诉法等较为大型、条文众多的法典中才适用,对于我们规范化建设而言,所制定的各

企业产品标准编号方法

企业产品标准编号方法 1.企业产品标准号由企业标准代号Q、企业所在行政区划代码、企业代号、标准顺序号、标准发布年代号构成。 示例: Q/02□□□×××─×× ─┬──┬──┬──┬───┬─ │││││ ││││└─年代号 │││└──────顺序号 ││└──────────企业代号 │└───────────────行政区划代码 └───────────────────企业标准代号 2.构成标准号各要素及规定:(1)企业标准代号用“Q”表示。(2)企业所在行政区划代码用青岛市行政区域编码中3702中的后两位。(3)企业代号用企业名称中三个汉字的汉语拼音字头表示。(4)企业标准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5)发布年代号用二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一)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编号为: GB 50 ***—** ─┬──┬──┬─ └───┼───┼───────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编号 └───┼────────发布标准的顺序号 └─────────发布标准的年号 (二)推荐性国家标准编号为: GB/T 50***—** ─┬──┬───┬─ └───┼─────┼───────推荐性国家的标准的代号 └─────┼─────发布标准的顺序号 └───发布标准的年号 (一)地方标准的代号汉语拼音字母"DB"加上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划代码前两位数再加斜线,组成强制性地方标准代号。再加"T",组成推荐性地方标准代号。省、自治区、直辖市代码见附表。示例:山西省强制性地方标准代号:DB14/ 山西省推荐性地方标准代号:DB14/T (二)地方标准的编号地方标准的编号,由地方标准代号、地方标准顺序号和年号三部分组成。示例1:DB××/×××-×× 强制性地方标准代号示例2:DB××/T×××-×× 推荐性地方标准代号

标准编制说明的编写内容和要求

《遗体收殓运输消毒卫生技术规范》 行业标准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本标准编写组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

《遗体收殓运输消毒卫生技术规范》行业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为落实民政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关于加快推进民政标准化工作的意见》(民发〔2015〕238号),根据《民政部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2017年度民政标准立项的通知》(民办函〔2017〕56号)要求,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吉林省师道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提出了承担《遗体收殓运输消毒卫生技术规范》立项建议稿的编制工作。 根据《关于印发<2017年民政部标准立项计划>的通知》(民人科字〔2017〕2号),经专家会议评审并报部领导同意,民政行业标准《遗体收殓运输消毒卫生技术规范》予以立项。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现已编制完成《遗体收敛运输消毒卫生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二、行业标准编制原则及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原则及主要内容 (一)目的意义 在我国每年死亡900多万人口中,有许多是死于各类感染性疾病。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受结核菌感染者约有5.5亿人,现有肺结核病人约450万人,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150万,每年至少有13万人死于结核病。此外,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截至2016年9月,我国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65.4万例。这些感染者将在未来十年中陆续死亡,并由殡葬行业处理遗体。数量众多的遗体是大量致病菌的栖息地,是殡仪场所的重要污染源。 国外有大量研究表明,殡仪职工尤其是防腐整容工在日常的殡仪服务中不可避免的暴露于多种微生物污染原的感染风险中。目前报导的对殡仪职工有潜在危害的病原体有:结核分枝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以及嗜肺军团菌、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等。据报道,遗体所释放的生物性污染源已经对殡仪职工造成很大的伤害。根据Morgan 等对美国2000多名殡仪人员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内容及条文说明)

1 总则 1.0.1 为加强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科学评定公路技术状况和服务水平,促进公路技术状况检测和评定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等级公路,等外公路可参照执行。 1.0.3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工作,应遵循客观、科学和高效的原则,积极采用先进的检测和评价手段,保证检测与评定结果准确可靠。 1.0.4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应加强对公路技术状况评定工作的监督,建立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提高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技术水平。 1.0.5 各地应根据公路技术状况评定结果,科学编制公路养护规划和计划,积极实施预防性养护。 1.0.6 公路技术状况的检测和评定,除按本标准规定执行外,还应遵守国家和行业其他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公路技术状况标准 2.0.1公路技术状况用公路技术状况指数MQI(Maintenance Quality Indicator)和相应分项指标表示,MQI和相应分项指标的值域为0~100。 2.0.2 公路技术状况分为优、良、中、次、差五个等级。公路技术状况等级按表2.0.2规定的标准确定。 表2.0.2 公路技术状况标准

3 公路损坏类型 公路技术状况包含路面、路基、桥隧构造物和沿线设施四部分评价内容,其中路面包括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和砂石路面。 3.1 沥青路面 沥青路面损坏分11类21项。 3.1.1 龟裂 轻:初期裂缝,裂区无变形、无散落,缝细,主要裂缝宽度在2mm 以下,主要裂缝块度在0.2~0.5m之间,损坏按面积计算。 中:龟裂的发展期,龟裂状态明显,裂缝区有轻度散落或轻度变形,主要裂缝宽度在2~5mm之间,部分裂缝块度小于0.2m,损坏按面积计算。 重:龟裂特征显著,裂块较小,裂缝区变形明显、散落严重,主要裂缝宽度大于5mm,大部分裂缝块度小于0.2m,损坏按面积计算。 3.1.2 块状裂缝 轻:缝细、裂缝区无散落,裂缝宽度在3mm以内,大部分裂缝块度大于1.0m,损坏按面积计算。 重:缝宽、裂缝区有散落,裂缝宽度在3mm以上,主要裂缝块度在0.5~1.0m之间,损坏按面积计算。 3.1.3 纵向裂缝 与行车方向基本平行的裂缝。 轻:缝细、裂缝壁无散落或有轻微散落,无支缝或有少量支缝,裂缝宽度在3mm以内,损坏按长度计算,检测结果要用影响宽度(0.2m)换算成面积。

网络关键设备安全技术要求 通用要求 -报批稿编制说明

附件3 《网络关键设备安全技术要求通用要求 (报批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下达〈车用乙醇汽油〉等13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19〕26号),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组织制定《网络关键设备安全技术要求通用要求》标准项目。 经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推荐,综合考虑专家权威性和代表性,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了由21名专家组成的《网络关键设备安全技术要求通用要求》标准起草专家组(以下简称标准起草组)。 标准起草组组长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专家担任,成员包括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威尔克通信实验室等检测机构,以及华为、联想、中兴、新华三、烽火、和利时、浪潮、浙江中控、深信服、阿里巴巴、中国移动、启明星辰等企业的专家。 (二)主要工作过程 标准编制主要经历立项、起草、征求意见、技术验证、意见处理、技术审查等环节,具体如下:

1.立项起草 1)2018年9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报送了《网络关键设备安全技术要求通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计划项目建议。 2)2018年9月-2019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技术检测机构、网络关键设备生产企业、网络安全企业等开展标准预研工作。 3)2019年8月31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下达《网络关键设备安全技术要求通用要求》标准项目制定计划,计划号20192423-Q-339。 4)2019年10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召开标准起草组成立暨项目启动会。 5)2019年12月3日:标准起草组召开第一次工作组会议,形成标准草案。 6)2019年12月26日:标准起草组召开第二次工作组会议,对标准草案进行充分讨论并完善,形成征求意见稿。 2.征求意见 1)2020年1月-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书面征求包括中央网信办等有关部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国家电网、平安保险、一汽、华为、中兴、新华三、思科、瞻博、上海贝尔诺基亚、戴尔、西门子、国际商用机器(IBM)、施耐德、罗克韦尔、三菱、欧姆龙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等检测机构在内的60家单位意见。

夹板产品标准编制说明

《医用高分子夹板》产品标准编制说明 一、概述: 医用高分子夹板用于骨科外固定用。该产品在市场已使用多年,技术成熟。根据《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的要求,按照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编写规范》(国药监械[2002]407号)的规定编制YZB/浙台××××—20××《医用高分子夹板》标准,作为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和质量监督的依据。 二、产品所用与人体接触材料情况说明: 本标准规定制造的医用高分子夹板由玻璃纤维或者聚酯纤维基材和聚氨酯胶组合而成,只同人体皮肤接触。以该材料制成的医用高分子夹板广泛应用于临床多年,其安全性、有效性已得到普遍认同。 三、本注册标准引用与参照了下列标准文献资料: GB/T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14233.1-2008 医用输血、输液、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一部分:化学分析方法 GB/T14233.2—2005医用输血、输液、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二部分:生物试验方法 GB15979-2002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 YY0466-2003医用器械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 四、产品管理类别确定的依据 依据国药监械[2002]302号通知的附件《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确认本注册产品医用高分子夹板属6866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制品,管理类别为Ⅰ类。 五、注册产品概述及主要技术条款确定的依据 1、注册产品概述(结构、工作原理、预期目的和用途) 本产品侵入水中后4~5秒,挤出多余的水分后,将产品固定在人体所需部位,在常温下产品在2min后初始固化,20min内完全固化,起到骨科外固定用。 (2)检验规则 检验规则中将产品的检验分为逐批检验和周期检验两类,并按GB/T2828.1-2003标准对逐批检验和周期检验的检查项目,产品缺陷的分类、判别水平与合格质量水平等做了规定。 3.风险分析与评价 为确保注册产品与预期用途的适宜性,判定产品的安全性及风险的可接受性,在产品设计开发与标准编制过程中,按YY/T0316-2003标准要求,对生物污染、不适当的标签等安全性方面有条件的允许风险与老化、固化不完全等允许风险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产品在正常状态下和故障状

标准编制说明应包括哪些内容

国家标准《竹席》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承担)的工作、主要工作过程) 1、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下达2015年林业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文件,《竹席》(项目编号:20153839-T-432)列为国家标准制定计划。本标准由全国竹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3)归口。 2、标准制修订的意义 竹席是我国主要的传统竹制品之一,也是居民度夏之必备产品。我国的竹席产品主要分布在浙江、湖南、江西、福建等省,产业规模约100亿。其中浙江省是竹席生产和消费大省,产销量约占国内的65%以上,产值达50亿元以上。为促进竹席行业整体质量和安全水平的提升,正确引导百姓消费,需要对竹席产品的现行标准进行全面的整合梳理,制订适用于行业健康、规范发展的标准。 目前针对竹席的标准有LY/T 1843-2009《竹席》,该标准经多年执行以来,也存在不足或问题,主要是:竹条韧性、含水率指标不能满足现有竹席生产工艺的要求;胶合强度的检测方法、甲醛释放量的指标以及检测方法、染色牢度问题等均亟需完善。而GB/T 23114-2008《竹编制品》与实际竹席产品的生产工艺存在一定的脱节,特别是甲醛的检测方法极不合理,其参照纺织品检测甲醛含量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难以科学评价竹席的安全性能。因此,制订适用现阶段竹席产品的质量标准,有利于统一产品性能和技术要求,明确检验规则和判定原则,为进一步提升和规范竹席产品的生产质量控制,统一产品的质量检验依据、保护消费者的利益等,可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3、起草小组(协作单位)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浙江省林产品质量检测站、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局林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杭州)、浙江省竹产业协会、安吉县竹产业协会等。 起草小组成员由方崇荣、翁甫金、徐漫平、杨伟明、张宏亮、张建、董敦义。

国家标准文档格式

计算机行业标准化网 软件设计文档国家标准htm 附录国家标准文档格式 附录1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述为 1.引言 1.1 1.2背景 a. b. c. 1.3 1.4 a. b. c. 2. 2.1要求 a. b. c.输出如报告、文件或数据,对每项输出要说明其特征,如用途、产生频度、接口以及分发对象; d.输入说明系统的输入,包括数据的来源、类型、数量、数据的组织以及提供的频度; e.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用图表的方式表示出最基本的数据流程和处理流程,并辅之以叙述; f.在安全与保密方面的要求; g.同本系统相连接的其他系统; h.完成期限。 2.2目标 说明所建议系统的主要开发目标,如: a.人力与设备费用的减少; b.处理速度的提高;

e.自动决策系统的改进; f.人员利用率的改进。 2.3条件、假定和限制 说明对这项开发中给出的条件、假定和所受到的限制,如: a.所建议系统的运行寿命的最小值; b.进行系统方案选择比较的时间; c.经费、投资方面的来源和限制; d.法律和政策方面的限制; e.硬件、软件、运行环境和开发环境方面的条件和限制; f.可利用的信息和资源; g.系统投入使用的最晚时间。 2.4 2.5 3. 3.1 3.2 3.3 3.4人员 3.5设备 3.6 4. 4.1对所建议系统的说明 概括地说明所建议系统,并说明在第A.2章中列出的那些要求将如何得到满足,说明所使用的基本方法及理论根据。 4.2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给出所建议系统的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4.3影响 说明在建立所建议系统时,预期将带来的影响,包括: 4.4.1对设备的影响 说明新提出的设备要求及对现存系统中尚可使用的设备须作出的修改。 4.4.2对软件的影响

标准编制说明

标准编制说明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04)标准编制说明 《电力建设施工及质量验收评价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 编制说明 1、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6年第一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组织有关单位编制行业标准《电力建设施工及质量验收评价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规程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技术,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部分。 2、工作简要过程: 1)xx年10月13-14日《规程》编写启动会,会议确定了《规程》编写的组长单位、副组长单位和参编单位,确定《规程》编写大纲主要内容和编写单

位起草分工,编制计划时间安排 2)xx年11月21日会议组织对《规程》的编制大纲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中电联标准化中心火电处杜红纲处长参加了本标准编制大纲的讨论审查。会议进一步明确《规程》编写的相关单位和责任人,在大纲讨论同时提出各章节编制时需注意事项,要求各单位在修改各自章节之前,要进行一定程度收资和调研。 3)《规程》编写、收资、讨论阶段:进行一定程度收资和调研,组织第三次至第七次专题会对各章节修改、新增内容进行详细讨论。 4)2016年11月28日——2016年12月2日《规程》征求意见稿统 稿审查会,本次会议对本《规程》、《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1部分土建工程和第9部分水工结构工程三项规范征求意见稿统稿审查会,三项标准编制全体与会人员对三个规范通用性和协调性进行了共同讨论,并提出了各标准修改要求。

4)2016年3月9日——2016年3月10日《规程》征求意见初稿定稿会5)2016年4月30日——2016年7月25日《规程》征求意见 6)2016年8月1日——2016年8月3日《规程》送审稿初稿审查会7)2016年8月29日——2016年8月30日《规程》标准强制性条文审查会 8)2016年9月17日——2016年9月19日《规程》审查会 3、主要参编单位: 主编单位:上海电力建筑工程公司 浙江省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 参编单位:天津电力建设公司 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国电德胜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山西省电力建设四公司 西北电力建设第四工程公司 河南省第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楼海英、倪斌、叶柏

国家标准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国家标准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1 引言 1.1 制订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统一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以下简称报告、论文)的撰写和编辑的格式,便利信息系统的收集、存储、处理、加工、检索、利用、交流、传播。 1.2 本标准适用于报告、论文的编写格式,包括形式构成和题录著录,及其撰写、编辑、印刷、出版等。 本标准所指报告、论文可以是手稿,包括手抄本和打字本及其复制品;也可以是印刷本,包括发表在期刊或会议录上的论文及其预印本、抽印本和变异本;作为书中一部分或独立成书的专著;缩微复制品和其他形式。 1.3 本标准全部或部分适用于其他科技文件,如年报、便览、备忘录等,也适用于技术档案。 2 定义 2.1 科学技术报告 科学技术报告是描述一项科学技术研究的结果或进展或一项技术研制试验和评价的结果;或是论述某项科学技术问题的现状和发展的文件。 科学技术报告是为了呈送科学技术工作主管机构或科学基金会等组织或主持研究的人等。科学技术报告中一般应该提供系统的或按工作进程的充分信息,可以包括正反两方面的结果和经验,以便有关人员和读者判断和评价,以及对报告中的结论和建议提出修正意见。 2.2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 学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较好地掌握了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硕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沦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成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博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成果。 2.3 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学术论文应提供新的科技信息,其内容应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不是重复、模仿、抄袭前人的工作。 3 编写要求 报告、论文的中文稿必须用白色稿纸单面缮写或打字;外文稿必须用打字。可以用不褪色的复制本。 报告、论文宜用 A4(210 mm×297 mm)标准大小的白纸,应便于阅读、复制和拍摄缩微制品。报告、论文在书写、扫字或印刷时,要求纸的四周留足空白边缘,以便装订、复制和读者批注。每一面的上方(天头)和左侧(订口)应分别留边25 mm以上,下方(地脚)和右侧(切口)应分别留边20 mm以上。 4 编写格式 4.1 报告、论文章、条的编号参照国家标准GB1.1《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编写的基本

10kV~66kV干式电抗器技术标准(附编制说明)

附件11: 10kV~66kV干式电抗器技术标准 (附编制说明) 国家电网公司 I

目录 1. 总则 (1) 1.1 目的 (1) 1.2 依据 (1) 1.3 内容 (1) 1.4 适用范围 (1) 1.5 干式电抗器安全可靠性要求 (1) 1.6 电抗器的型式 (1) 1.7 选型原则 (2) 1.8 关于干式电抗器技术参数和要求的说明 (2) 1.9 引用标准 (2) 1.10 使用条件 (3) 2. 干式电抗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4) 2.1 基本要求 (4) 2.2. 引用标准 (4) 2.3. 使用条件 (4) 2.4. 技术要求 (4) 2.5. 工厂监造和检验 (10) 2.6 试验 (11) 2.7. 制造厂应提供的资料 (16) 2.8 备品备件 (16) 2.9 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 (16) 2.10 包装、运输和保管要求 (16) 2.11 技术服务 (17) 2.12 干式电抗器性能评价指标 (17) 10~66kV干式电抗器技术标准编制说明 (22) I

10~66kV干式电抗器技术标准 1.总则 1.1目的 为适应电网的发展要求,加强干式电抗器技术管理,保证干式电抗器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特制定本技术标准。 1.2依据 本标准是依据国家、行业和国际有关标准、规程和规范,并结合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评估报告、生产运行情况分析以及设备现场运行经验制定。 1.3内容 本标准对10kV~66kV干式电抗器的设计选型(运行选用)、订货、监造、出厂验收、包装运输、现场安装和现场验收等环节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 1.4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的10kV~66kV干式电抗器,包括并联电抗器和串联电抗器(含并联补偿电抗器、调谐电抗器或滤波电抗器、阻尼电抗器、限流电抗器、分裂电抗器)。 1.5干式电抗器安全可靠性要求 10kV~66kV干式电抗器应优先采用设计制造经验成熟、结构简单、经受过运行考验的干式电抗器。 1.6电抗器的型式 1.6.1 按电抗器有无铁芯分为三类:1.6.1.1空心电抗器:由包封绕组构成、不带任何铁芯的电抗器。 1.6.1.2铁芯电抗器:由绕组和自成闭环的铁芯(含小气隙)构成的电抗器。 1.6.1.3半芯电抗器:在空心电抗器的空心处放入导磁体芯柱的电抗器。 1.6.2 按电抗器接入电网方式分为两大类: 1.6. 2.1并联电抗器:主要用于补偿电网中的电容性电流等。 1.6. 2.2串联电抗器:主要用于限制系统的短路电流、涌流及抑制谐波等,包括限流电抗器、 1

标准编制说明

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标协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 做的工作等) 1.1 任务来源 《电线电缆用聚合物卤素含量检测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法》团体标准是由中国标准化协会批准立项。文件号中国标协【2018】100号。本标准由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苏)提出,中国标准化协会归口,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苏)、江苏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上海缆慧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武汉)、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远东电缆有限公司、无锡江南电缆有限公司、中天科技海缆有限公司、中辰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亨通电力电缆有限公司、无锡市明珠电缆有限公司、江苏中超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常熟市中联光电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明星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万马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及江苏亨通电子线缆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起草。 1.2编制背景与目标 PVC电线电缆在燃烧时会产生氯化氢等有毒气体的烟雾,不仅影响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会对生命财产造成二次灾害。因此有些国家和地区如欧洲、德国已经制定了严格的法律,限制含卤PVC产品的使用,电缆的无卤低烟化将是未来市场发展的主流。目前国内地铁、机场、核电已大量使用无卤低烟产品。电线电缆用线缆聚合物卤素含量检测指标为卤素含量、氟含量,目前主要依照GB/T 17650.1-1998《取自电缆或光缆的材料燃烧时释出气体的试验方法第1部分:卤酸气体总量的测定》、GB/T17650.2-1998《取自电缆或光缆的材料燃烧时释出气体的试验方法第2部分:用测量pH值和电导率来测定气体的酸度》及IEC 60684-2:2011《绝缘软套管—第2部分:试验方法》中45.2《含量较低的氟的测定》等标准要求进行检测。而GB/T 17650.1-1998标准不适用于释出卤酸量小于5mg/g的样品,同时pH和电导率也只能看作是一种指征。为了卤素含量测试的准确性及实现不同卤素含量的连续自动检测,本标准提出了一种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测试方法。 二、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实验方法、检 验规则等)的论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

招标文件之技术规范及说明

第三章技术规范及说明 一、现场基本条件及要求: 1、施工用水:位置见附图。 2、施工用电:电源点位置见附图,乙方装表使用,双方共同按月计量结算。 3、施工生产、生活临建用地:施工生活临建用地布置见附图,中标人可在该范围内布置施工生产、生活临建设施,不得随意扩大范围,平面布置图应报招标人工程部批准后实施。竣工时必须工完料尽场地清,所有临时建筑必须无条件拆除、清理并恢复原状。 4、施工道路:厂前区范围内的主干道(正式道路)及进厂道路由招标人负责另行委托施工,所有施工道路由中标人负责铺设、维护,并满足文明施工样板工地的标准要求。中标人的载重运输车辆在进厂专用道路及厂内正式道路上行驶时,必须按招标人规定的车速和路线行驶,且不得造成污染。 5、测量控制点:招标人提供厂内一级测量控制点,中标单位进场后即交付点位及测量成果,中标人据此布设厂前区二级控制网点作为施工依据,并应认真保护。 6、建筑、生活垃圾的堆放及处理:承包人应遵守国家和地方环保法律、法规,文明施工并注意保护周边环境,不得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及时清理工程和生活垃圾,所有生活污水必须经污水处理装置达标排放,施工生产污水排放应设沉淀池沉淀达标后排入雨水系统;施工产生的固体无机建筑垃圾可作为建筑物0m以下回填用料,最大粒径应符合回填土技术要求,且应埋深至场平设计标高-0.5m以下,以满足绿化要求;生活垃圾的处理应满足现场文明施工及环保要求,及时送至环保部门指定地点(投标方在踏勘时应做好调研),严禁乱堆乱放,不得就地掩埋或随意堆弃。 7、混凝土原材料除应符合规范相关要求外,尚应满足有效保证混凝土色彩基本均匀一致的要求: 7.1、水泥、外加剂、粉煤灰等原材料应采用同一厂家、品牌,并保证连续供应条件,不得随意更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