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中的水分习题

大气中的水分习题
大气中的水分习题

第三章大气中的水分

一、名词解释题:

1. 饱和水汽压(E):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水汽压。

2. 相对湿度(U):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3. 饱和差(d):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与实际水汽压之差。

4. 露点温度(td ):在气压和水汽含量不变时,降低温度使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5. 降水量: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未经蒸发、渗透和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累的水层厚度。

6. 干燥度:为水面可能蒸发量与同期内降水量之比。

7. 农田蒸散:为植物蒸腾与株间土壤蒸发的综合过程。

8. 降水距平:是指某地实际降水量与多年同期平均降水量之差。

9. 降水变率=降水距平/多年平均降水量×100%

10. 辐射雾:夜间由于地面和近地气层辐射冷却,致使空气温度降低至露点以下所形成的雾。

11.露点

12.水分临界期

13. 农田蒸散:为植物蒸腾与株间土壤蒸发的综合过程。

14. 冰晶效应:是指在温度低于0℃时,由于平冰面的饱和水汽压低于平水面的饱和水汽压,对水面还未饱和的水汽压来说冰面已达到饱和,此时在水滴和冰晶共存的条件下,水滴将不断蒸发而冰晶将不断增长的现象。

15.

二、填空题:

1. 低层大气中的水汽,随着高度的升高而(1)减少。

2. 蒸发量是指一日内由蒸发所消耗的(2)水层厚度。

3. 相对湿度的日变化与温度的日变化(3)相反。

4. 使水汽达到过饱和的主要冷却方式有(4) 辐射冷却、接触冷却、(5)混合冷却和(6)绝热冷却。

5. 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多,露点温度越(7) 高。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时,则相对湿度是(8) 100%。

6.根据土壤含水量由多到少,可将土壤蒸发速率分为三个阶段:、、三个阶段。

7.达到过饱和状态的途径:一是增加大气中的,二是使含有一定量水汽的空气。

8.饱和差等于零时,相对湿度等于_____。

9. 饱和水气压随温度的升高而_升高(增大)_。

10.当水汽压不变时,相对湿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降低(减小)_。

11. 农田蒸散是由__植物蒸腾_和___土壤蒸发_组成。

12.水汽达到过饱和状态的途径:一是增加大气中的_水汽含量_,二是使含有一定量水汽的空气__降低温度_。

13.云滴的增长过程有两种,即凝结(凝华)增长和_碰并增大_。

14.空气冷却的方式可归纳为四种:辐射冷却、绝热冷却、接触冷却和混合冷却。

15.按云的成因可将云分为积状云(对流云)、层状云(滑升云)和波状云(波动云)。

16. 水分是作物光合作用合成__有机质的原料。

17.作物的水分临界期较短的作物和品种适应不良水分条件的能力_强(较强)_。

18.一般植物水分临界期为_花芽分化旺盛时期_。

三、判断题:

1. 当气温高于露点温度时,饱和差则等于零。错

2. 相对湿度在一天中,中午最大,早上最小。错

3. 甲地降水相对变率较乙地同时期的相对变率大,说明甲地降水量比乙地多。错

4. 形成露时的露点温度在零上,出现霜时的露点温度在零下。对

5. 当干燥度小于时,为湿润,大于4为干燥。对

6..只要空气温度降低到露点以下,空气中就有凝结现象发生。错

7.水溶液浓度越大,水分蒸发速率越小。错

8.土壤含水量较大时,土壤结构越疏松土壤蒸发越强。对

9.

四、选择题:

1. 当饱和水汽压为8hPa,相对湿度为80%,则水汽压为(①)。

①,

②,

③,

2. 当相对湿度为100%时,则(③)。

①气温高于露点,饱和差=0;

②气温=露点,饱和差大于零;

③气温=露点,饱和差=0;

④气温低于露点,饱和差小于零。

3. 中午相对湿度变小,主要因为气温升高,从而使(②)。

①e增大,E不变;

②E比e更快增大

③E减小,e更快减小;

④蒸发量增大,E降低。

4.四川地区裸地上空相对湿度日变化()。

A与空气温度日变化相同是单峰型B为双峰型曲线

C与空气温度日变化相反是倒单峰型D为不规则曲线

5.()指的是植物蒸散消耗单位重量的水分所制造得的干物质重量。

A蒸腾系数B蒸腾效率C水分利用率D水分有效利用率

6.比较A、B两地区8月份,降水量多年变化情况时,应采用()。

A绝对变率B相对变率C平均绝对变率D平均相对变率

7.“麦收隔年墒”指的是()。

A在生长季里降水时期比较适宜B降水量对小麦生长的影响较大

C降水后效应D在生长季里降水强度比较适宜

8. 露点温度表示(C)。

A、潮湿地面温度

B、空气湿度

C、饱和湿空气温度

D、未饱和湿空气温度

9.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到饱和时(A)。

A、露点温度与干球温度相等

B、相对湿度较大

C、绝对湿度与水汽压数值相等

D、实际水汽压较大

10.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距离饱和程度远近的湿度参量是(C )。

A、绝对湿度

B、水汽压

C、相对湿度

D、露点温度

11.表示空气中实际水汽含量多少的湿度参量是(D)。

A、温度露点差

B、饱和差

C、相对湿度

D、露点温度

12.当空气处于未饱和状态时,气温和露点温度的关系为(C)。

A、T<T d

B、T=T d

C、T>T d

D、两者无关

13.相对湿度大小随温度升高(A)。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先减小后增大

14.饱和水汽压表示(C)。

A、空气的潮湿程度

B、空气中水汽所产生的分压力

C、空气中能含水汽的最大限度

D、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15.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距离饱和程度远近的湿度参量有(B、E、F )。

A、绝对湿度

B、相对湿度

C、水汽压

D、露点温度

E、饱和差

F、温度露点差

16.表示空气湿度的物理量可分为两类(B、D)。

A、一类为空气中水汽的分压力,如饱和水汽压、最大水汽压

B、一类为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如绝对湿度、水汽压

C、一类为空气温度高低,如露点温度、温度露点差

D、一类为空气中水汽含量距饱和程度,如相对湿度、饱和差

E、一类为降水变率,如相对变率、绝对变率

17.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多少的物理量有(A、B、C)。

A、绝对湿度

B、水汽压

C、露点温度

D、相对湿度

E、饱和差

18.饱和水汽压(A、C)。

A、随温度升降的改变量,在高温时比低温时大些

B、随大气中水汽的增加而迅速增大

C、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

D、可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距饱和的程度

E、可表示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19. 潮湿土壤水分蒸发主要决定于(D)。

A、土壤湿度

B、空气湿度

C、土壤质地

D、土壤温度

20. 干燥度是以某-地区同期的(B)与(D)的比值来表示。

A、蒸发量

B、水面可能蒸发量

C、蒸散量

D、降水量

21. 大气中凝结核的存在(B),促进水汽凝结。

A、使水汽的饱和水汽压增大

B、使水滴曲率增大

C、对水汽分子具有吸引力

D、使温度露点差增大

22.形成露和霜的有利天气条件是(C)。

A、有云的夜晚

B、有风的夜晚

C、晴朗有微风或无风的夜晚

D、地面有效辐射小的夜晚

23.霜冻对作物的危害主要是(C)。

A、结霜

B、结霜加低温

C、低温

D、高湿

24.冰雹在气流(D)过程中形成。

A、上升

B、下降

C、稳定不动

D、反复升降

25.饱和水汽压(E)与蒸发面性质和形状的关系是(D)。

A、纯水面的E比冰面小

B、溶液面的E比纯水面大

C、平面的E比凹面小

D、小水滴的E比大水滴大

26.山坡雾是由于(D)冷却而产生的。

A、辐射冷却

B、接触冷却

C、混合冷却

D、绝热冷却

27.地面凝结物雾凇和雨凇是由于(B)冷却而产生的。

A、辐射冷却

B、接触冷却

C、绝热冷却

D、混合冷却

28.地面凝结物露和霜是由于(A)冷却而产生的。

A、辐射冷却

B、接触冷却

C、绝热冷却

D、混合冷却

29.“深山云雾产好茶”是由于雾削弱了太阳辐射中的(C)。

A、红外线

B、可见光

C、紫外线

D、红橙光

30.露是因夜间地面和地面上物体表面辐射冷却,使贴近地面或物体表面的空气温度降到(C)以下时,在地面或物体表面上所产生的凝结物。

A、零度

B、一定温度

C、露点温度

D、地面温度

31.高积云属于(B)云系。

A、层状云

B、波状云

C、积状云

D、滑升云

32.积雨云属于(B)云系。

A、滑升云

B、积状云

C、波状云

D、层状云

33.雨层云属于(A)云系。

A、滑升云

B、积状云

C、波状云

D、对流云

34.云和雾的主要区别是(A、B、D)。

A、雾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比云大

B、雾与地面接触而云底距地面有一定高度

C、雾内的水汽含量比云多

D、雾对水平能见度的影响比云大

E、雾具有夜晚生成,白天消散的日变化,而云在一天的任何时间均可形成

35.降水形成的主要宏观条件是(C、D)。

A、云底高度高

B、云下的湿度低

C、较强的上升气流

D、充足的水汽输送

36. 农作物在其各个生育阶段中对水分的要求是不同的,对水分的敏感程度也是不同的,由于水分的缺乏或过多,对作物(D)影响最大的时期叫做作物的水分临界期。

A.、光合作用B、对茎、叶的生长C、产量D、发育速度

37.

五、简答题:

1. 何谓降水变率它与旱涝关系如何

答:降水变率=降水距平/多年平均降水量×100%。它表示降水量变动情况,变率大,说明该地降水量距平均值的差异大,即降水量有时远远超过多年的平均值,这样就会出现洪涝灾害;相反,有时降水量远远少于平均降水量,则相应会出现严重缺水干旱。

2. 相对湿度的日、年变化规律如何

答:相对湿度的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相反。最大值出现在凌晨,最小值出现在

14~15时。年变化一般是冬季最大,夏季最小。但若受海陆风及季风影响的地方,其日、年变化,有可能与气温相一致。

3. 影响农田蒸散的主要因子是什么

答:有三方面:(1)气象因子。包括辐射差额、温度、湿度和风等;(2)植物因子。包括植物覆盖度、植物种类、生育状况等;(3)土壤因子。包括土壤通气状况、土壤含水量、土壤水的流动情况等。

4.为什么相对湿度和气温日变化趋势相反

答:相对湿度f =(e/E)×100% 。(1分)气温升高时,虽然地面蒸发加快,水汽压增大,但这时饱和水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得更多些,使相对湿度反而减小。(2分)同样的道理,在气温降低时,水汽压减小,但是饱和水汽压随温度下降得更多些,使相对湿度反而增大。(2分)

5.相对湿度的年变化、日变化有哪些规律

答: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相反,最大值出现在清晨,最低值出现在午后,滨海地区例外。(2分)年变化:一般与气温的年变化相反,温暖季节f小,寒冷季节f大。在季风盛行地区,由于夏季风来自海洋,冬季风来自大陆,因此最大值出现在夏半年的雨季或雨季之前,最小值出现在冬季。(3分)

6.简述土壤蒸发的三个阶段。

答:第一阶段:当土壤潮湿时,蒸发在土表进行。下层水分沿毛细管上升到土表蒸发。速率与水面近似相等,强度决定于土温、饱和差、风等气象因子。(1分)

第二阶段:土表变干(含水量<70%),形成干涸层。水分在土壤中蒸发后,沿孔隙、毛细管扩散到土表。速率比水面减小,主要决定于土壤中的含水量。(2分)

第三阶段:土壤表层变得非常干燥时,土壤内毛细管的供水作用停止,蒸发仅在深层进行,水汽沿孔隙扩散到土表。速率比水面蒸发小得多。(2分)

7. 蒸散和土面蒸发有何不同

答:蒸散是由植物蒸腾和土壤蒸发组成的。(1分)蒸散中的“蒸发”包括土面和根层水分。(1分)植物通过叶面气孔的张、闭调节蒸腾。(1分)蒸腾作用主要在白天,蒸发日夜都有。(1分)蒸发面不仅是土壤表面还包括植物叶面。(1分)

8.露和霜有何区别形成它们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答:当地面或地物表面经辐射冷却,使贴地气层温度下降到露点温度以下时,如果露点在0℃以上,水汽凝结成水滴,即为露;(1分)露点在0℃以下,水汽凝华成疏松结构的白色冰晶,即为霜。(1分)露与霜常形成于辐射冷却强烈的条件下,因此,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或早晨最有利于露、霜的形成。(3分)

9.什么是凝结核为什么凝结核能促进水汽的凝结

答:凝结核是指在水汽凝结过程中起凝结核心作用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的气溶胶质粒。(1分)

凝结核的作用:(1)形成以凝结核为中心的胚滴;这是因为凝结核的存在使水滴半径增大,曲率减小,从而使饱和水汽压减小,易发生凝结。(2分)(2)可溶性凝结核使得胚滴变成溶液滴,减小了表面的饱和水汽压,有利于溶液胚滴凝结增大。(2分)

10.露是怎样形成的

答:在晴朗微风的夜晚,大地以长波辐射的方式降温,(2分)当温度下降到露

点温度以下时,即在地面或近地面附近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时,就在地面或地物表面上凝结而成小水滴,这就是露。(3分)

六、论述题:

1. 试述雾的种类及成因,并分析雾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

答:雾的种类:辐射雾:夜间地面和近地面气层,因辐射冷却,使空气温度降低至露点温度以下而形成的雾。平流雾:当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而逐渐冷却,使空气温度降低到露点温度以下而形成的雾。雾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不利方面:雾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日照时间减少,改变光质成分;雾影响土温和气温日较差,使日较差变小;雾使空气湿度增大,减弱农田蒸散。对作物生长发育、光合作用、产量和品质等均产生不利影响。此外,雾为病虫害提供滋生和发展条件。有利方面:在寒冷季节,雾可减弱地面有效辐射,减轻或避免作物的冻害;雾对于以茎、叶为主要经济价值的作物有利,如茶、麻等,可还延长营养生长期而提高产量。

2.“十雾九晴”、“十雾九雨”各指什么雾试述雾对农业生产有何利弊

答:“十雾九晴”指由于晴朗夜晚辐射冷却而产生的辐射雾,“十雾九雨”指由空气平流而产生的平流雾。(2分)

雾对农业生产的利弊:(1)雾遮蔽日光,使作物的光合作用受到阻碍。作物制造的有机物质减少,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2分)

(2)有雾的日子短波紫外线到达地面的量减少,造成农作物的徒长。(2分)由于有雾,空气湿度过大,易引起病虫的危害。但有雾时,对茶叶和麻类等易受紫外线伤害的作物生长和发育则是有利的,素有“云雾山中产名茶”和“雾多麻质好”之说。(2分)

(3)雾对水果的产量有影响;同时雾影响水果表面的色泽和品质。(2分)

七、计算题:

1. 当饱和差为1hPa,相对湿度为80%,求饱和水汽压是多少

解:已知d=E-e =1hpa U = e / E=

则:e = E-1

又(E-1)/E=

∴E= 5 (hPa)

答:饱和水汽压为5hPa。

2. 当气温为℃时,饱和水汽压为,在气温为℃时,饱和水汽压为,现测得气温为℃,水汽压为,试求相对湿度和露点是多少

解:∵U = e / E×100%,据题意当t =℃,

则:E=,e =

∴U = / ×100%=50%

又当t=,则E=,此时t=td (露点温度)

答:相对湿度为50%,露点温度为15℃。

3. 温度为20℃,水汽压为的一未饱和气块,从山脚海平处抬升翻越1500m的高山,凝结产生的水滴均降在迎风坡,求该气块到达山背风坡海平面处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已知rd =1℃/100米,rm=℃/100米,且温度为10℃,15℃,20℃,25℃时的饱和水汽压分别为,,,,忽略未饱和气块升降时露点的变化)。

解:∵e= 当t =15℃时,

则水汽饱和:E15 =

凝结高度为:Zd =(20-15)×100=500米

t2000米=20-×500/100)-(1500-500)/100=10℃

∴t山背脚=10+1×1500/100=25℃

U = e/E×100%=×100%=39%

答:背风坡海平面上的气温为25℃,相对湿度为39%。

4. 温度为25℃,水汽压为22hPa的空气块,从迎风坡山脚处向上爬升,已知山高1500米,凝结产生的水滴均降在迎风坡。试求空气块的凝结高度、山顶处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气温为19℃和25℃的饱和水汽压依次是和,忽略空气上升时露点的变化。

解:(1)to =25℃td =19℃rd =1℃/100米(td -to )/Zd =-rd 凝结高度为:Zd =(to -td )/rd =(25°-19°) /(1℃/100米)=600米

(2) 已知rm =℃/100米

(t山顶-td )/(Z-Zd )=-rm

t山顶=td -rm (Z-Zd )

=19°-°/100米×(1500-600)

=19°-°/100米×900米

=℃

(3)因气块到达山顶时水汽是饱和的,所以相对湿度r=100%

5.

解:K=∑T≥10 / R

=(30×+31×+31×÷++

=×(771++/++

=× / =

K< 故为湿润状态。

八、复习思考题:

1.试推导用水汽压计算露点温度的公式。

2.简述各种湿度特征量的定义和表示的意义。

3.总结归纳各种湿度特征量的换算方法。

4.水分子数一定的空气块作绝热上升运动时,各湿度特征量如何变

化为什么

5.在气温为15.0℃时,测得水汽压为,气压为hPa,试求比湿、相

对湿度、饱和差和露点温度。

6.开水杯上和夏天冰块周围均可出现水汽凝结成的水雾,试分析这

两种现象形成的原因并比较其形成过程的异同点。

7.简述水汽压、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年变化特征和原因。

8.某日气温为20.0℃,水温为18.0℃,相对湿度为70%,水面蒸发速

率为2.1mm/日,如果次日水温升为20.0℃,其它条件不变,则水面蒸

发速率变为多少

9.土壤中的水分是通过哪些方式蒸发的试针对这些方式提出保墒措

施。

10.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形成露和霜为什么

11.某日晨最低气温t m=10℃,露点t d=9℃,据预报次日晨t m=8℃,

t d不变,试估计次日晨是否有雾如有的话可能是什么雾为什么

12.降水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在云中,冰水共存或大小水滴共存时有

利于降水的形成

13.简述人工降水的原理和方法。

14.降水变率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降水变率大的地区易发生旱涝

15.一团温度为15℃,相对湿度为80%的空气块,从海平面处开始翻

越一座2000米高的山脉,忽略饱和前水汽压的变化,求迎风坡的云高

和山顶处的水汽压。

16.解释名词:水汽压、比湿、相对湿度、饱和差、露点温度、农田蒸散、平流雾、降水量、降水距平、降水相对变率、干燥度、水分利用率、蒸腾系数。

环境保护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

环境保护大气十条水十 条土十条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环境保护:“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 11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讨论了脱贫攻坚、教育脱贫、生态环境保护三个规划。作为本次常务会议研究的重点内容,环境保护是民生之重,很多时候也是民生之痛。为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建立全方位的环境保护大战略,本届中央政府成立以来先后出台了“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等环境保护措施。 ——“大气十条” 2013年6月14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了大气污染防治的具体措施,同年9月10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文件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 一是减少污染物排放。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整治城市扬尘。提升燃油品质,限期淘汰黄标车。 二是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提前一年完成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 三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重点行业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到2017年底下降30%以上。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四是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加大天然气、煤制甲烷等清洁能源供应。 五是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对未通过能评、环评的项目,不得批准开工建设,不得提供土地,不得提供贷款支持,不得供电供水。 六是推行激励与约束并举的节能减排新机制,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的信贷支持。加强国际合作,大力培育环保、新能源产业。 七是用法律、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制定、修订重点行业排放标准,建议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强制公开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信息。公布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 八是建立环渤海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人口密集地区和重点大城市治理,构建对各省(区、市)的大气环境整治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九是将重污染天气纳入地方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根据污染等级及时采取重污染企业限产限排、机动车限行等措施。 十是树立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的行为准则,地方政府对当地空气质量负总责,落实企业治污主体责任,国务院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倡导节约、绿色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动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和监督。 ——水十条

大气物理学题库答案

大气物理学题库答案

1.氮气、氧气、氩气(或N2、O2、Ar)

2. 原始大气、次生大气、现代大气 3. 基尔霍夫定律、普朗克定律、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维恩定律。 4. 核化(或填异质核化)、凝结、碰并、连锁; 5. 水云、冰云、混合云; 6. 色; 7. 爱根核,大核,巨核; 8. 增加空气中的水汽、降温。 9. CO2、O3; 10. 瑞利散射, 米散射, 几何光学散射; 11. 宇宙射线 地壳αβγ射线作用 大气中放射性元素 12. 低气压、高气压、低压槽、高压脊、鞍型气压场 13. Kirchhoff (或基尔霍夫) 14. 紫外光、红外光 15. 辐射平衡、热量平衡, 潜热 、感热,太阳辐射,大气 。 16. 高压、低压 17. 冷却、增湿、冷却、增湿 18. 日地平均距离大气上界 19. 比湿 、 混合比 、 水汽密度 、 露点 、 相对湿度 。 20. 状态(变化)、 层结 。 21. 对流层 、平流层 、 中层、热层 、外层。 22. 绝热上升膨胀冷却 、辐射冷却、平流冷却 、 混合冷却 。(降温过程很多,写出其中四种即可) 23. 0>??z θ 、 0

大气试题库_有答案)分解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 一、选择题(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答案要求,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 1.以下对地球大气层结构的论述中,错误的是(D )。 A. 对流层的厚度随地球纬度的增加而降低。 B. 暖层空气处于高度的电离状态,故存在着大量的离子和电子。 C. 平流层的气温几乎不随高度变化。 D. 中间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该层空气不会产生强烈的对流运动。 2. 目前,我国排放大气污染物最多的是(B)。 A. 工业生产。 B. 化石燃料的燃烧。 C. 交通运输。 D. 生态环境破坏。 3. 烟囱上部大气是不稳定的大气、而下部是稳定的大气时,烟羽的形状呈(D)。 A. 平展型。 B. 波浪型(翻卷型)。 C. 漫烟型(熏蒸型)。 D. 爬升型(屋脊型)。 4. 尘粒的自由沉降速度与(D )的成反比。 A.尘粒的密度。 B. 气体的密度。 C. 尘粒的粒径。 D. 气体的粘度。 5.处理一定流量的气体,采用(A)净化时,耗用的能量为最小。 A. 重力除尘装置。 B. 惯性除尘装置。

C. 离心力除尘装置。 D. 洗涤式除尘装置。 6. 电除尘装置发生电晕闭塞现象的主要原因是(D )。 A. 烟尘的电阻率小于104Ω·cm。 B. 烟尘的电阻率大于1011Ω·cm。 C. 烟气温度太高或者太低。 D. 烟气含尘浓度太高。 7. 在以下关于德易希方程式的论述中,错误的是(B )。 A. 德易希方程式概括了分级除尘效率与集尘板面积、气体流量和粉尘驱进速度之间的 关系。 B. 当粒子的粒径相同且驱进速度也相同时,德易希方程式可作为除尘总效率的近似估 算式。 C. 当粒子的粒径相同且驱进速度不超过气流速度的10~20%时,德易希方程式可作 为除尘总效率的近似估算式。 D. 德易希方程式说明100%的分级除尘效率是不可能的。 8.直接应用斯托克斯公式计算含尘气流阻力的前提是(A )。 A.颗粒雷诺数Re p≤1,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B.1<Re p<500,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C.500<Re p<2×105,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D.颗粒雷诺数Re p≤1,颗粒直径小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9.在以下有关填料塔的论述中,错误的是(B)。 A. 产生“塔壁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塔径与填料尺寸的比值太小。 B. 填料塔是一种具有固定相界面的吸收设备。 C. 当烟气中含有悬浮颗粒物时,填料塔中的填料容易堵塞。 D. 填料塔运行时的空塔气速一定要小于液泛气速。 10. 在以下有关气体吸附穿透曲线的论述中,错误的是(C )。 A.穿透曲线表示吸附床处理气体量与出口气体中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B.穿透曲线的形状取决于固定吸附床的操作条件。 C.穿透曲线表示吸附床床层厚度与出口气体中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D.穿透曲线斜率的大小可以反映吸附过程速率的快慢。 11.在以下石灰或石灰石湿式洗涤法烟气脱硫的化学反应式中,(C)是对吸

第三章 大气中的水分习题

第三章大气中的水分 一、名词解释题: 1、饱与水汽压(E):空气中水汽达到饱与时的水汽压。 2、相对湿度(U):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与水汽压的百分比。 3、饱与差(d):同温度下饱与水汽压与实际水汽压之差。 4、露点温度(td ):在气压与水汽含量不变时,降低温度使空气达到饱与时的温度。 5、降水量: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未经蒸发、渗透与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累的水层厚度。 6、干燥度:为水面可能蒸发量与同期内降水量之比。 7、农田蒸散:为植物蒸腾与株间土壤蒸发的综合过程。 8、降水距平:就是指某地实际降水量与多年同期平均降水量之差。 9、降水变率=降水距平/多年平均降水量×100% 10、辐射雾:夜间由于地面与近地气层辐射冷却,致使空气温度降低至露点以下所形成的雾。 11、露点 12、水分临界期 13、农田蒸散:为植物蒸腾与株间土壤蒸发的综合过程。 14、冰晶效应:就是指在温度低于0℃时,由于平冰面的饱与水汽压低于平水面的饱与水汽压,对水面还未饱与的水汽压来说冰面已达到饱与,此时在水滴与冰晶共存的条件下,水滴将不断蒸发而冰晶将不断增长的现象。 15、

二、填空题: 1、低层大气中的水汽,随着高度的升高而(1)减少。 2、蒸发量就是指一日内由蒸发所消耗的(2)水层厚度。 3、相对湿度的日变化与温度的日变化(3)相反。 4、使水汽达到过饱与的主要冷却方式有(4) 辐射冷却、接触冷却、(5)混合冷却与(6)绝热冷却。 5、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多,露点温度越(7) 高。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与时,则相对湿度就是(8) 100%。 6、根据土壤含水量由多到少,可将土壤蒸发速率分为三个阶段: 、、三个阶段。 7、达到过饱与状态的途径:一就是增加大气中的,二就是使含有一定量水汽的空气。 8.饱与差等于零时,相对湿度等于_____。 9、饱与水气压随温度的升高而_升高(增大)_。 10、当水汽压不变时,相对湿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降低(减小)_。 11、农田蒸散就是由__植物蒸腾_与___土壤蒸发_组成。 12、水汽达到过饱与状态的途径:一就是增加大气中的_水汽含量_,二就是使含有一定量水汽的空气__降低温度_。 13、云滴的增长过程有两种,即凝结(凝华)增长与_碰并增大_。 14、空气冷却的方式可归纳为四种:辐射冷却、绝热冷却、接触冷却与混合冷却。 15、按云的成因可将云分为积状云(对流云)、层状云(滑升云)与波状云(波动

大气环境保护论文

关于大气污染和保护 姓名:牛子禄指导教师:姜洋(四)16-2班级:自动化12年201730月日 摘要 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20世纪以来,许多国家相继走上了以工业化为主的发展道路。在人类创造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的同时,环境问题也一直呈现着地域上扩

张和程度上恶化的趋势。环境问题已逐渐成为全球性的问题。而对中国——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回首二十世纪,我国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但是,传统模式下的生产力的提高在驱动经济增长和伟企业带来利润的同时,却使我们的地球家园变得千疮百孔,不堪重负。 关键词:治理途径污染源大气污染

目录 一、引言 二、正文 (一)我国大气污染现状(二)大气污染物及来源(三)产生大气污染的原因(四)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 三、结语 四、致谢

引言 所谓大气污染是指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或自然界向大气排出各种污染物,其含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使大气质量发生恶化,使人们的工作、 生活、健康、设备财产以及生态环境等遭受恶劣影响和破坏。 污染源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天然污染源是指自然界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地点或地区,如排放灰尘、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污染物的活火山、自然逸出的瓦斯气,以及发生 森林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地方。 人为污染源则又可按不同的方法分类:按污染源空间分布方式可分为 点污染源、面污染源、区域性污染源;按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可分为 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等;按污染源存在的形式可分 为固定污染源和移动污染源。

关于大气污染和保护 一、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人类需要呼吸新鲜空气来维持生命,每天空气都会成千上万次地有规则地通过我们的鼻腔进出我们的肺。而洁净的空气对于生命来说比任何物质都重要,人在5周内不吃饭,5天内不饮水尚能生存,而空气仅断绝5分钟就会死亡。可见空气是人类和其他一切生命有机体一刻也不可缺少的生存条件。然而现在的我们却对空气多了一份恐惧,那

第三章大气中的水分习题

第三章大气中的水分 一、名词解释题: 1. 饱和水汽压(E):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水汽压。 2. 相对湿度(U):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3. 饱和差(d):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与实际水汽压之差。 4. 露点温度(td ):在气压和水汽含量不变时,降低温度使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5. 降水量: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未经蒸发、渗透和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累的水层厚度。 6. 干燥度:为水面可能蒸发量与同期降水量之比。 7. 农田蒸散:为植物蒸腾与株间土壤蒸发的综合过程。 8. 降水距平:是指某地实际降水量与多年同期平均降水量之差。 9. 降水变率=降水距平/多年平均降水量×100% 10. 辐射雾:夜间由于地面和近地气层辐射冷却,致使空气温度降低至露点以下所形成的雾。 11.露点 12.水分临界期 13.农田蒸散:为植物蒸腾与株间土壤蒸发的综合过程。 14.冰晶效应:是指在温度低于0℃时,由于平冰面的饱和水汽压低于平水面的饱和水汽压,对水面还未饱和的水汽压来说冰面已达到饱和,此时在水滴和冰晶共存的条件下,水滴将不断蒸发而冰晶将不断增长的现象。 15.

二、填空题: 1. 低层大气中的水汽,随着高度的升高而(1)减少。 2. 蒸发量是指一日由蒸发所消耗的(2)水层厚度。 3. 相对湿度的日变化与温度的日变化(3)相反。 4. 使水汽达到过饱和的主要冷却方式有(4) 辐射冷却、接触冷却、(5)混合冷却和(6)绝热冷却。 5. 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多,露点温度越(7) 高。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时,则相对湿度是(8) 100%。 6.根据土壤含水量由多到少,可将土壤蒸发速率分为三个阶段:、、三个阶段。 7.达到过饱和状态的途径:一是增加大气中的,二是使含有一定量水汽的空气。 8.饱和差等于零时,相对湿度等于_____。 9.饱和水气压随温度的升高而_升高(增大)_。 10.当水汽压不变时,相对湿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降低(减小)_。 11.农田蒸散是由__植物蒸腾_和___土壤蒸发_组成。 12.水汽达到过饱和状态的途径:一是增加大气中的_水汽含量_,二是使含有一定量水汽的空气__降低温度_。 13.云滴的增长过程有两种,即凝结(凝华)增长和_碰并增大_。 14.空气冷却的方式可归纳为四种:辐射冷却、绝热冷却、接触冷却和混合冷却。 15.按云的成因可将云分为积状云(对流云)、层状云(滑升云)和波状云(波

第三章 大气中的水分

第三章大气中的水分 【教学目的】1、了解蒸发和凝结过程,了解地面和大气中的凝结现象2、掌握降水的形成条件、形成过程和空间分布特点。 【教学重点】影响蒸发的因素,水汽凝结的条件,地面和近地面层空气中的水汽凝结物,云滴增长的物理过程,云的形成条件和分类,人工影响云雨,降水的空间分布。 【教学难点】饱和水汽压,各种云的形成,云滴增长的物理过程,各类云的降水。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6课时 第一节蒸发和凝结 一、水相变化 1、水相变化的物理过程 (1)水的三种形态:—————— (2)水的临界温度:—————— (3)水的冻结温度:—————— (4)水相变化:———————— (5)单位时间内跑出水面的水分子数与温度成________(正比或反比)。 (6)水汽浓度越大,单位时间内落回水中的水汽分子就越____(多或少)。 (5)单位时间内跑出水面的水分子数与温度成________(正比或反比)。 (6)水汽浓度越大,单位时间内落回水中的水汽分子就越____(多或少)。 (7)蒸发过程: 单位时间内跑出水面的水分子比落回水中的水汽分子多,系统中的水有一部分变成了水汽。(8)动态平衡: 在同一时间内,跑出水面的水分子与落回水中的水汽分子相等,即水和水汽之间达到了两相平衡。 2、水相变化的判据 e﹤E:蒸发(未饱和) e=E:动态平衡(饱和) e﹥E:凝结(过饱和) 3、水相变化中的潜热 L为蒸发潜热。在同温度下,凝结潜热与蒸发潜热相等。 融解潜热: 升华潜热:Ls 二、饱和水汽压

(一)饱和水汽压与温度的关系 饱和水汽压与温度的关系可以用克拉柏龙-克劳修司方程描述 (3-3) 变形后,得到: (3-4) 式中,E为饱和水汽压,T为绝对温度,L为凝结潜热,Rw为水汽的比气体常数。积分(3-4)式,并将 E0=6.11hPa(为t=0℃时,纯水平面上的饱和水汽压)代入,得到: (3-5) 或者 (3-6) 结论: 1、饱和水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按指数规律迅速增大。 2、饱和水汽压随温度改变的量,在高温时比低温时大。 思考: 为什么暴雨总是发生在暖季? (二)饱和水汽压与蒸发面性质的关系 1、冰面和过冷却水面的饱和水汽压 冰面上的饱和水汽压Ei (3-7) 在实际应用中,常用马格努斯经验公式来确定饱和水汽压和温度的关系: (3-8) 规律:

地理教案教学设计教案大气环境保护

2.9大气环境保护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成因及其危害,了解大气环境保护的措施等。 教学重点、难点:大气环境问题危害及其保护的措施、大气环境问题成因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等 教学方法:讲述法、对比分析法、归纳总结法 教学过程: 本课教材主要讲述引起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全球性大气环境的三大问题:全球变暖、臭氧层的破坏、酸雨危害。 一、全球变暖 1、现象:近百年来全球气温上升了0.6~0.9C0,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 2、原因:1)自然原因 2)人为原因:人类活动使大气中CO2浓度增加,且呈越来越快的趋势。 ; 一是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CO 二是毁林,尤其是热带森林的破坏。 提问:目前地球上哪个地区的热带森林破坏最严重? 答巴西的亚马孙河流域破坏最严重,这里也是世界最大的热带原始林。 3、影响: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 ①引起海平面上升。 一方面气温升高,海水温度也升高,造成海水膨胀而导致; ②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例:现在农业发达的中纬度地区,因蒸发强烈变干旱,从而退化成草原;而高纬地区因变暖降水增加,变得适宜温带作物生长。

4、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 努力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教师可组织学生就世界最大的CO2排放国美国拒绝《京都议定书》作简要讨论。 二、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 1、现象:卫星观测资料表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臭氧总量明显减少,南极附近臭氧量减少尤为严重,出现了“南极臭氧洞”。 “南极臭氧洞”(教材63页图2.37)——指南极地区出现全球臭氧最低值(约为全球平均值的30%~40%)。只在春季(9~11月)出现,持续1个月左右。 2、平流层臭氧减少的原因: 1)自然因子:如太阳活动等; 2)人类使用消耗臭氧的物质。 如:使用冰箱、空调时释放出的氟氯烃化合物,上升到平流层后,通过光化学反应大量消耗臭氧。紫外线 CF2Cl2·CF2Cl+·Cl ·Cl+O3ClO·+O2ClO·+O3·Cl+2O2 3、臭氧层破坏的危害 据研究,大气中的臭氧总量减少1%,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辐射就会增加2%。 一方面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如增加皮肤癌、损害眼睛、削弱免疫力等 另一方面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如农产品减产及品质下降、渔业产量下降、破坏森林等 4、保护臭氧层的措施 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层的物质排放,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 教材63页阅读材料全球合作保护臭氧层。1995年《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签署10周年之际,150多个国家代表参加的维也纳保护臭氧层国际会议规定,发达国家停止使用氟氯烃的期限提前到2000年,发展中国家则在2016年冻结使用,2040年淘汰。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保护臭氧层,并制定了《中国逐步淘汰臭氧层物质国家方案》。

大气物理学题目及答案(84题)

大气物理学题目及答案 (84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大气物理学(32+19+33=84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陆地下垫面的热量差额主要是指__________。(C) A:下垫面与大气之间的热量交换 B:下垫面上的蒸发与凝结 C:地面辐射差额 D:土壤的性质 2、对流层与平流层交界处,有一个厚约__________公里的过渡层,叫对流层顶。 (A) A.1-2 B.10 C.0.2-0.3 D.5 3、如果已知本站气压、海拔高度和气柱的__________,就可以用压高公式求算海平面气压。(C) A.相对湿度 B.气压垂直递减率 C.平均温度 D.垂直高度 4、大气的稳定度决定于该气团的层结,层结不稳定是__________。 (C) A.γ=γd B.γ<γd C.γ>γd D、γ=γd=0 5、常在T-lnP图上见到,自由对流高度以上的正不稳定能量面积大于其下面的负的不稳定能量面积,这种情况叫__________。(A) A.真潜不稳定型 B.假不稳定型 C.绝对不稳定型 D.绝对稳定型 6、在叙述云块上升过程中的降温时,有时讲绝热降温,有时讲膨胀降温,这两种说法__________。(C) A.完全一样 B.完全不一样 C.基本一样 D.基本不一样 7、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B)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热层 8、目前一般把PH值小于__________的降水都称为酸雨。(B) A、4.0 B、5.6 C、6.5 D、7.0 9、测量空气湿度的最基本方法是__________。(B)

大气练习(有参考答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 、选择题(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答案要求,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 1.以下对地球大气层结构的论述中,错误的是(D )。 A. 对流层的厚度随地球纬度的增加而降低。 B. 暖层空气处于高度的电离状态,故存在着大量的离子和电子。 C. 平流层的气温几乎不随高度变化。 D. 中间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该层空气不会产生强烈的对流运动。 2?目前,我国排放大气污染物最多的是( B )。 A. 工业生产。 B. 化石燃料的燃烧。 C. 交通运输。 D. 生态环境破坏。 3?烟囱上部大气是不稳定的大气、而下部是稳定的大气时,烟羽的形状呈(D)。 A.平展型。 B.波浪型(翻卷 型)。 C.漫烟型(熏烝 型)。 D.爬升型(屋脊 型)。 B. 烟尘的电阻率大于101^ 1? cm。 C. 烟气温度太高或者太低。 D. 烟气含尘浓度太高。 7. 在以下关于德易希方程式的论述中,错误的是(B )。 A. 德易希方程式概括了分级除尘效率与集尘板面积、气体流量和粉尘驱进速度之间的 关系。 B. 当粒子的粒径相同且驱进速度也相同时,德易希方程式可作为除尘总效率的近似估 算式。 C. 当粒子的粒径相同且驱进速度不超过气流速度的10?20%时,德易希方程式可作 为除尘总效率的近似估算式。 D. 德易希方程式说明100 %的分级除尘效率是不可 能的。 D )。

8. 直接应用斯托克斯公式计算含尘气流阻力的前提是( A )。 A. 颗粒雷诺数<1,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B. 1 v Re p V 500,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C. 500 v Re p V 2X 105,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D. 颗粒雷诺数Re p W 1,颗粒直径小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9. 在以下有关填料塔的论述中,错误的是(B)。 A. 产生“塔壁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塔径与填料尺寸的比值太小。 B. 填料塔是一种具有固定相界面的吸收设备。 C. 当烟气中含有悬浮颗粒物时,填料塔中的填料容易堵塞。 D. 填料塔运行时的空塔气速一定要小于液泛气速。 10. 在以下有关气体吸附穿透曲线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C )。 A. 穿透曲线表示吸附床处理气体量与出口气体中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B. 穿透曲线的形状取决于固定吸附床的操作条件。 C. 穿透曲线表示吸附床床层厚度与出口气体中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D. 穿透曲线斜率的大小可以反映吸附过程速率的快慢。 11. 在以下石灰或石灰石湿式洗涤法烟气脱硫的化学反应式中,(C)是对吸收过程不利 的反应。 12. 对于高温、高湿烟气的烟尘治理工艺,在选择设备时拟采用( D )为宜。 A. 旋风除尘器。 5 处理一定流量的气体,采用(A)净化时,耗用的能量为最小。 A. 重力除尘装置。 B?惯性除尘装置。 C. 离心力除尘装置。 D. 洗涤式除尘装置。 6. 电除尘装置发生电晕闭塞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烟尘的电阻率小于104 5 1? cm。

第三章 大气中的水分

第三章大气中的水分 第一节蒸发与凝结 在同一时间内,跑出水面的水分子与落回水中的水汽分子恰好相等,系统内的水量与水汽分子含量都不再改变,即水与水汽之间达到了两相平衡,这种平衡叫做动态平衡。动态平衡时的 水汽称为饱与水汽,当时的水汽压称为饱与水汽压。 e为水汽压,E为饱与水汽压 E>e 蒸发(未饱与) E=e 动态平衡(饱与) E<e 凝结(过饱与) 若Es 为某一温度下对应的冰面上的饱与水汽压 Es>e 升华 Es=e 动态平衡 Es<e 凝华 图3、1 就是根据大量经验数据绘制的水的位相平衡图。水的三种 相态分别存在于不同的温度与压强条件下。水只存在于0℃以上的区域,冰只存在于0℃以下的区域,水汽虽然可存在于0℃以上及以下的区域,但其压强却被限制在一定值域下。图3·1 中OA 线与OB 线分别表示水与水汽、冰与水汽两相共存时的状态曲线。显然这两条曲线上各点的压强就就是在相应温度下水汽的饱与水汽压,因为只有水汽达到饱与时,两相才能共存。所以 OA 线又称蒸发线,表示水与水汽处于动态平衡时水面上饱与水汽压与温度的关系。线上K 点所对应的温度与水汽压就是水汽的临界温度tk 与临界压力(Ek= 2、2×105hPa),高于临界温度时就只能有气态存在了,因此蒸发线在K 点中断。OB 称升华线,它表示冰与水汽平衡时冰面上饱与水汽压与温度的关系。OC线就是融解线,表示冰与水达到平衡时压力与温度的关系。O 点为三相共存点:t0=0、0076℃,E0=6、11hPa。上述三线划分了冰、水、水汽的三个区域,在各个区域内不存在两相间的稳定平衡。例如图中的 1、2、3 点,点 1 位于OA 线之下,ei<E,这时水要蒸发;点 2 处,e2>E,此时多余的水汽要产生凝结;点3 恰好位于OA 线上,e3=E,只有这时水与水汽才能处于稳定平衡状态。 二、饱与水汽压 (一)饱与水汽压与温度的关系: 饱与水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这就是因为蒸发面温度升高时,水分子平均动能增大,单位时间内脱出水面的分子增多,落回水面的分子数才与脱出水面的分子数相等;高温时的饱与水汽压比低温时要大。饱与水汽压随温度改变的量,在高温时要比低温时大。 (二)饱与水汽压与蒸发面性质的关系 1、冰面与过冷却水面的饱与水汽压 有时水在0℃以下,甚至在-20℃—-30℃以下仍不结冰,处于这种状态的水称过冷却水。 在云中,冰晶与过冷却水共存的情况就是很普遍的,如果当时的实际水汽压介于两者饱与水汽压之间,就会产生冰水之间的水汽转移现象。水滴会因不断蒸发而缩小,冰晶会因不断凝华而增大。这就就是“冰晶效应” 2、溶液面的饱与水汽压 不少物质都可融解于水中,所以天然水通常就是含有溶质的溶液。溶液中溶质的存在使溶液内分子间的作用力大于纯水内分子间的作用力,使水分子脱离溶液面比脱离纯水面困难。因此,同一温度下,溶液面的饱与水汽压比纯水面要小,且溶液浓度愈高,饱与水汽压愈小。(三)饱与水汽压与蒸发面形状的关系 因此,温度相同时,凸面的饱与水汽压最大,平面次之,凹面最小。而且凸面的曲率愈大,饱与

关于大气物理学题库答案修订稿

关于大气物理学题库答 案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大气物理学题库答案一、选择题

二、 填空题 1. 氮气、氧气、氩气(或N 2、O 2、Ar ) 2. 原始大气、次生大气、现代大气 3. 基尔霍夫定律、普朗克定律、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维恩定律。 4. 核化(或填异质核化)、凝结、碰并、连锁; 5. 水云、冰云、混合云; 6. 色; 7. 爱根核,大核,巨核; 8. 增加空气中的水汽、降温。 9. CO2、O3; 10. 瑞利散射, 米散射, 几何光学散射; 11. 宇宙射线 地壳αβγ射线作用 大气中放射性元素 12. 低气压、高气压、低压槽、高压脊、鞍型气压场 13. Kirchhoff (或基尔霍夫) 14. 紫外光、红外光 15. 辐射平衡、热量平衡, 潜热 、感热,太阳辐射,大气 。 16. 高压、低压 17. 冷却、增湿、冷却、增湿

18. 日地平均距离大气上界 19. 比湿 、 混合比 、 水汽密度 、 露点 、 相对湿度 。 20. 状态(变化)、 层结 。 21. 对流层 、平流层 、 中层、热层 、外层。 22. 绝热上升膨胀冷却 、辐射冷却、平流冷却 、 混合冷却 。(降温过程很 多,写出其中四种即可) 23. 0>??z θ、 0

大气环境保护论文

关于大气污染和保护的论文 (赵颖慧,制药101,2010013036) 摘要: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20世纪以来,许多国家相继走上了以工业化为主的发展道路。在人类创造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的同时,环境问题也一直呈现着地域上扩张和程度上恶化的趋势。环境问题已逐渐成为全球性的问题。而对中国——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回首二十世纪,我国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但是,传统模式下的生产力的提高在驱动经济增长和伟企业带来利润的同时,却使我们的地球家园变得千疮百孔,不堪重负。关键词:大气污染污染源治理途径 所谓大气污染是指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或自然界向大气排出各种污染物,其含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使大气质量发生恶化,使人们的工作、生活、健康、设备财产以及生态环境等遭受恶劣影响和破坏。污染源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天然污染源是指自然界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地点或地区,如排放灰尘、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污染物的活火山、自然逸出的瓦斯气,以及发生森林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地方。人为污染源则又可按不同的方法分类:按污染源空间分布方式可分为点污染源、面污染源、区域性污染源;按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可分为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等;按污染源存在的形式可分为固定污染源和移动污染源。 一、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人类需要呼吸新鲜空气来维持生命,每天空气都会成千上万次地有规则地通过我们的鼻腔进出我们的肺。而洁净的空气对于生命来说比任何物质都重要,人在5周内不吃饭,5天内不饮水尚能生存,而空气仅断绝5分钟就会死亡。可见空气是人类和其他一切生命有机体一刻也不可缺少的生存条件。然而现在的我们却对空气多了一份恐惧,那污染严重的“毒气”时不时的让我们担忧:是否会有可怕的化学物质通过呼吸进入我们的体内,日积月累,给我们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 也许你会说这是杞人忧天,但数据明确地向我们指明了现实。《200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指出:中国城市空气状况与前几年相比有所好转,但整体的污染水平仍较严重。在受到监测的338个城市中,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城市不到3%,空气污染指数高于三级的城市占到了63.5%,其中有112个城市的平均污染指数达到了四级,属重度污染。目前严重影响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的污染物为悬浮颗粒物(TSP)或称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即直径在10微米以内的悬浮颗粒物)。由于可吸入颗粒物上常常附着有害的重金属、酸性氧化物、有机污染物、细菌和病毒等,它们被人尤其是儿童吸入后,对健康的危害很大。而在全球的大气监测中,参与的北京、上海、西安、沈阳、广州五个城市,在全球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名列前10位,而这五个城市还不是全国最差的。 从上述的数据我们可得知中国大气污染现状有多恶劣。而何为大气污染呢?大气污染是指污染物进入大气层之后,空气除了正常成分外,又增加了新的成分,致使大气在成分、气味、颜色和性质等方面发生变化,从而危害生物的生存和人类的生活环境,影响人体健康,给正常的工农业生产带来不良后果的大气状况。1930年比利时发生的马斯河谷事件,20世纪40年代初期美国洛杉矶发生的光化学烟雾事件都属于因大气污染而造成的公害事件。大气中的污染物不计其数,只算已对人类产生危害,或已引起人们注意的大致就有百余种。其中影响范围广,已对人类形成威胁的有粉尘、飘尘、SO2、CO、NO2、碳氢化合物(HC)、H2S、NH3等,所以这些污染物都是危害人体健康的潜在因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排入大气中的污染物质量总计达10.7亿多吨,其中粉尘、SO2、CO所占比重较大。试想一下,每人每日将多少污染物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吸入了肺中。 二、大气污染物及来源 排入大气中的污染物,从产生来源来看,可分为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物。而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复习题与答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综合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120分) 1、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很多,按其存在状态可概括为两大类:气溶胶状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 2、按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不同,大气人为污染源主要有三方面:燃料燃烧、 工业生产过程、交通运输。 3、环境空气质量分为三级;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三类;一类区执行 一级标准;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 4、煤的元素分析常用的基准主要有水分、灰分、挥发分 和固定碳四种。 5、理论空气量是指单位燃料按燃烧反应方程式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它由氮气、氧气的组成决定。 一般把超过理论空气量多供给的空气量称为空气过剩量,过剩空气系数是指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 6、燃料完全燃烧所必需的条件有适量的空气、足够的温度、 、必要的燃烧时间、燃料与空气的充分混合。通常把温度、时间 和湍流度称为燃烧过程的“三T” 7、空燃比定义为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的空气质量,它可以由燃烧方程式直接求得。 8 9、燃烧烟气分为干烟气、湿烟气;燃烧烟气中的水蒸气主要来自三方面:燃料中

氢燃烧后的水蒸气、燃料中水、理论空气量带入。 10、实际烟气体积等于理论烟气体积、过剩烟气体积之和。 11、用显微镜法观测颗粒时,得到投影径、几何当量径、物理当量径三种粒径。 13、粉尘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粉尘密度,安息角与滑动角、比表面积、含水量、湿润性、荷电性和导电性、粘附性及自然性和爆炸性等几种(任意说出四种)。 14 三项。 15、驰豫时间为颗粒-气体系统的一个基本特征参数,它的物理意义为:由于流体 阻力 使颗粒的速度减小到它的初速度1/e的时所需的时间。 16、目前常用的除尘器主要有机械除尘器、静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 湿式除尘器等四大类。惯性除尘器在除尘过程中除借助惯性力的作用外,还利用了重力和离心力的作用。 17、机械式除尘器通常指利用质量力(重力、惯性力和离心力等)的作用使颗粒物 与气流分 离的装置,包括重力沉降室、惯性除尘器和旋风除尘器等。 18、在旋风除尘器内,气流的运动非常复杂,为研究方便,通常将气体在除尘器 内的运动分解为 三个速度分量,即切向速度、径向速度、轴向速度。切向速度是决定气流速度大 小的主要速度分量。外涡旋的切向速度反比于旋转半径,内涡旋的切向速度正比

大气试题库(有答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 一、选择题(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答案要求,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 1. 以下对地球大气层结构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D )。 A. 对流层的厚度随地球纬度的增加而降低。 B. 暖层空气处于高度的电离状态,故存在着大量的离子和电子。 C. 平流层的气温几乎不随高度变化。 D. 中间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该层空气不会产生强烈的对流运动。 2. 目前,我国排放大气污染物最多的是( B )。 A. 工业生产。 B. 化石燃料的燃烧。 C. 交通运输。 D. 生态环境破坏。 3. 烟囱上部大气是不稳定的大气、而下部是稳定的大气时,烟羽的形状呈( D )。 A. 平展型。 B. 波浪型(翻卷型)。 C. 漫烟型(熏蒸型)。 D. 爬升型(屋脊型)。 4. 尘粒的自由沉降速度与(D )的成反比。 A.尘粒的密度。 B. 气体的密度。 C. 尘粒的粒径。 D. 气体的粘度。 5. 处理一定流量的气体,采用( A )净化时,耗用的能量为最小。 A. 重力除尘装置。 B. 惯性除尘装置。 C. 离心力除尘装置。 D. 洗涤式除尘装置。 6. 电除尘装置发生电晕闭塞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D )。 A. 烟尘的电阻率小于104Ω·cm 。 B. 烟尘的电阻率大于1011Ω·cm 。 C. 烟气温度太高或者太低。 D. 烟气含尘浓度太高。 7. 在以下关于德易希方程式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B )。 A. 德易希方程式概括了分级除尘效率与集尘板面积、气体流量和粉尘驱进速度之间的关系。 B. 当粒子的粒径相同且驱进速度也相同时,德易希方程式可作为除尘总效率的近似估算式。 C. 当粒子的粒径相同且驱进速度不超过气流速度的10~20%时,德易希方程式可作为除尘总效率的近似估算 式。 D. 德易希方程式说明100%的分级除尘效率是不可能的。 8. 直接应用斯托克斯公式计算含尘气流阻力的前提是( A )。 A. 颗粒雷诺数Re p ≤1,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B. 1<Re p <500,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C. 500<Re p <2×105,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D. 颗粒雷诺数Re p ≤1,颗粒直径小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9. 在以下有关填料塔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B )。 A. 产生“塔壁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塔径与填料尺寸的比值太小。 B. 填料塔是一种具有固定相界面的吸收设备。 C. 当烟气中含有悬浮颗粒物时,填料塔中的填料容易堵塞。 D. 填料塔运行时的空塔气速一定要小于液泛气速。 10. 在以下有关气体吸附穿透曲线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C )。 A. 穿透曲线表示吸附床处理气体量与出口气体中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B. 穿透曲线的形状取决于固定吸附床的操作条件。 C. 穿透曲线表示吸附床床层厚度与出口气体中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D. 穿透曲线斜率的大小可以反映吸附过程速率的快慢。 11.在以下石灰或石灰石湿式洗涤法烟气脱硫的化学反应式中,( C )是对吸收过程不利的反应。 ()()A Ca OH SO CaSO H O H O B CaCO SO H O CaSO H O CO C CaSO H O SO H O Ca HSO D CaSO H O H O O CaSO H O .?+→?+?++→?+??++→??++→?22322322322322232322242121212121212212322 12. 对于高温、高湿烟气的烟尘治理工艺,在选择设备时拟采用( D )为宜。 A. 旋风除尘器。 B. 袋式除尘器。 C. 静电除尘器。 D. 湿式除尘器。 13. 在以下关于除尘器电晕电场中的粒子荷电机理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C )。 A. 直径d P >0.5μm 的粒子以电场荷电为主。 B. 直径d P <0.2μm 的粒子以扩散荷电为主。 C. 电场荷电过程的粒子荷电量与电晕电场的温度成正比。 D. 扩散荷电过程的粒子荷电量与电晕电场的温度成正比。

大气物理学题目与标准答案.docx

大气物理学 (32+19+33=84 题 ) 一、单项选择题: 1、陆地下垫面的热量差额主要是指__________。(C) A:下垫面与大气之间的热量交换B:下垫面上的蒸发与凝结 C:地面辐射差额D:土壤的性质 2、对流层与平流层交界处,有一个厚约 __________公里的过渡层,叫对流层顶。( A ) .10C 3、如果已知本站气压、海拔高度和气柱的__________,就可以用压高公式求算 海平面气压。 ( C ) A. 相对湿度 B.气压垂直递减率 C.平均温度 D.垂直高度 4、大气的稳定度决定于该气团的层结,层结不稳定是__________。 ( C ) A. γ =γ d B.γ <γ d C.γ>γd D、γ =γd=0 5、常在 T-lnP 图上见到,自由对流高度以上的正不稳定能量面积大于其下面的 负的不稳定能量面积 , 这种情况叫 __________。( A ) A. 真潜不稳定型 B.假不稳定型 C.绝对不稳定型 D.绝对稳定型 6、在叙述云块上升过程中的降温时,有时讲绝热降温,有时讲膨胀降温,这两 种说法 __________。( C ) A. 完全一样 B.完全不一样 C.基本一样 D.基本不一样 7、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 B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热层 8、目前一般把PH值小于 __________的降水都称为酸雨。( B ) A、B、 C 、 D 、 9、测量空气湿度的最基本方法是__________。( B ) A、干湿表法 B、称重法 C、疑结法 D、吸收法 10、一定体积内空气中含有的水汽质量和干空气质量的比值定义为__________。( B ) A、绝对湿度 B、混合比 C 、比湿D、相对湿度

大气物理学题目及答案(84题)

大气物理学(32+19+33=84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陆地下垫面的热量差额主要是指。( C ) A:下垫面与大气之间的热量交换 B:下垫面上的蒸发与凝 结 C:地面辐射差额 D:土壤的性质 2、对流层与平流层交界处,有一个厚约公里的过渡层,叫对流 层顶。 ( A ) A.1-2 B.10 C.0.2-0.3 D.5 3、如果已知本站气压、海拔高度和气柱的,就可以用压高公式 求算海平面气压。( C ) A.相对湿度 B.气压垂直递减率 C.平均温度 D.垂直高度 4、大气的稳定度决定于该气团的层结,层结不稳定是。 ( C ) A.γ=γd B.γ<γd C.γ>γd D、 γ=γ0 5、常在图上见到,自由对流高度以上的正不稳定能量面积大于 其下面的负的不稳定能量面积,这种情况叫。( A ) A.真潜不稳定型 B.假不稳定型 C.绝对不稳定型 D.绝对稳定型 6、在叙述云块上升过程中的降温时,有时讲绝热降温,有时讲 膨胀降温,这两种说法。( C ) A.完全一样 B.完全不一样 C.基本一样 D.基 本不一样

7、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分布在:。( B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热层 8、目前一般把值小于的降水都称为酸雨。( B ) A、4.0 B、5.6 C、6.5 D、7.0 9、测量空气湿度的最基本方法是。( B ) A、干湿表法 B、称重法 C、疑结法 D、吸收法 10、一定体积内空气中含有的水汽质量和干空气质量的比值定义为。( B ) A、绝对湿度 B、混合比 C、比湿 D、相对湿度 11、水汽与湿空气的质量比定义为。( C ) A、绝对湿度 B、混合比 C、比湿 D、相对湿度 12、大气的相对湿度一般不超过。( B ) A、100% B、101% C、102% D、105% 13、气溶胶按尺度大小分为三类,其中爱根核半径小于( B ) A、<0.01μm B、<0.1μm C、介于 0.01μm~0.1μm D、介于0.1μm ~1.0μm E、>1.01.0μm 14、观测表明,随着海拨高度的增加,气压值按指数减少,海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