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探索与实践探究——以外交学院为例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探索与实践探究——以外交学院为例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探索与实践探究——以外交学院为例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探索与实践探究——以外交学院为例

发表时间:2018-10-26T19:40:10.477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中作者:胡双喜

[导读] 本文通过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义,以外交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及实践课程体系为例,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从而给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外交学院,北京 100037)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义,以外交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及实践课程体系为例,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从而给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探索;实践

外交学院是以服务中国外交事业为宗旨,培养一流外交外事人才的小规模、高层次、特色鲜明的外交部唯一直属高校。秉承外交特色鲜明,外语优势突出的办学理念,按照“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社会、面向实际”为办学方针,学院把培养“爱祖国、知世界;通专业、精外语;高素质、复合型”的优秀外交外事人才作为办学目标,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刻苦严谨的学风,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积极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义

1、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城市的需要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源泉。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大学生是祖国人才的希望,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城市发展的活力也在于创新,因此国家和各大中心城市都提出来要建设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城市的落脚点还是需要创新型人才来建设,此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国家对于社会提成的要求,也是对于大学生的要求。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率先提出来要进行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北京对于创新型人才的极为看重。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城市都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城市的需要。

2、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是大学双一流建设的需要

我国加快双一流建设,即一流大学建设和一流学科建设。这两者都需要人才的支撑。而人才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创新。只有大力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才能更快实现一流大学建设和一流学科建设。一流大学建设和一流学科建设必须是创新的建设,因循守旧不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学科,一流的学科需要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人才需要一流的创新。如果没有创新创业,那么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是大学双一流建设的需要。

3、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实际需要

从1999年大学生扩招开始,大学生的数量与日俱增,随之带来的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在现有就业渠道饱和的情况下,大学生自主就业和大学生创业就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大学生就业还是大学生创业,都需要大学生具备相应的创业和创新能力,因此大学生创新和创业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没有大学生期间的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直接走向社会进行创业,那么结果往往是撞的头破血流苦不堪言。相关的创新创业技能和知识必须要从在校期间抓起。很大学生都是通过创新走向创业,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二、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及实践课程体系

外交学院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军训、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实践活动、实验教学、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内容,实践教学体系总学分为8个学分。为方便学生和老师更好的了解通过实践教学应达到的要求,每项实践教学均配有教学大纲。

从2009年开始,外交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逐步开展并首先开设了面向大一新生的就业指导课程:《大学生发展规划》(与心理素质教育必修课合并),目前该课程为必修课2学分;我院基础教学部心理中心与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针对我院学生的情况,还有针对性的为高年级同学以及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开设了《求职指导》和《创业问题研究》等选修课程,均为两学分。除了建立完备的课程体系,学院还邀请各领域的创业专家和优秀校友现身说法,讲授创新创业经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就业和创业热情。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情况

外交学院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每年实施约40个项目,北京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从最初2011年的11个项目发展到如今的每年约40个项目,支持力度逐年增加。目前,总体项目实施情况良好。

为充分调动院系参与的积极性和扩大学生参与覆盖面,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管理方式由之前的学院一级管理变成院系二级管理。我院国家级和北京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现行模式为:院系二级动员,学生积极参与,教师悉心指导。为保证大创项目的质量,学院控制单个项目的学生参加人数和教师指导项目的个数,现阶段平均每个项目参与同学为4名,指导教师平均指导1-2个项目。在接受教育部及北京市划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财政拨款的基础上,学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在资金配套、后勤保障等方面也不断完善制度,给予了大力支持。

学院有针对性地安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北京市共建项目的大力支持下,院团委实践中心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吉林、四川、河南等省市进行了为期近半个月的支教活动,深受当地学校师生及家长欢迎。这对大学生来说也是很好的国情教育和实践锻炼。

作为外语类院校,支持学生参与各项语言类学科竞赛是我院的优势所在,我院学生多次在各类国际竞赛、国内外语演讲比赛以及外语辩论赛中获得奖项,先后在北京市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全国英语口译大赛、“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全国外语院校大学英语演讲比赛、全国口译大赛(法语)、全国日语朗读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北京市和国家级比赛中囊括桂冠。与此同时,我院也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专业级国内国际大赛,2014年我院学生先后获得国际刑事法院审判竞赛(英文)团体冠军和国际刑事法院审判竞赛英文国际赛全球季军。

通过外事活动实践外语。我院师生服务国家外事工作需要,多次参与各类重大国际会议。如,2013年以来,受外交部和共青团北京市委委托,我院学生参与了包括亚太经合组织(APEC)非正式高官会、财长会、领导人峰会等会议的志愿者服务工作。相关学生外语好,政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