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货币政策习题集-答案

第十二章-货币政策习题集-答案
第十二章-货币政策习题集-答案

第十二章货币政策习题集

[日期:2009-05-08]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

一、名词解释(共10题,每题4分)

1、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目标而制定的各种调节控

制货币供应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包括确立最终目标、选择中介目标,掌握政策工具,检测政策效应等内容。

2、货币政策目标

一国当局采取宏观调控措施所要达到的目的。分为最终目标和中

介目标。

3、法定存款准备率

法律上规定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所吸收的各类存款必须

保证存入中央银行的准备金的一定比例。

4、充分就业

指劳动力市场的均衡状态。

5、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指为从操作货币政策工具到是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中间变量。

6、消费信用控制

是中央银行对消费者用于消费的贷款所采用的管理措施。消费者

信用包括购买高档耐用消费品的贷款、允许透支的信用卡贷款、大学生助学贷款等。

7、直接信用控制

指中央银行根据有关法令,对金融机构的信用活动进行直接的行政干预。主要的干预措施有信用分配、利率最高限制、流动性比率。

8、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通过选用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实现既定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整个过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理论主要有两种,即凯恩斯学派的间接作用传导机制和货币学派的直接作用传导机制理论。

9、货币政策的数量效应

指货币作用力的大小,即货币政策效应的强度。货币政策数量效应的大小取决于三个要素:货币乘数、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真实资产需求的利率弹性。

10、货币政策的时间效应

指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从颁布、具体执行到取得预期效果的时间差,即货币政策的时滞

11、公开市场业务

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用以增加或减少货

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手段。

12、再贴现

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办理票据转让,称之为再贴现

二、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

1.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目标而制定的各种调节控制 A __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A货币供应量 B货币需求量 C货币流通量 D货币周转量

2. 稳定物价就是要使_D_在短期内不发生急剧的波动,以维持国内货币币值的稳定。

A 季节性物价水平

B 临时性物价水平 C特殊物价水平 D一般物价水平

3. 当失业率等于_B_时即实现了充分就业。

A 零 B自然失业率 C社会失业率 D 就业率

4. 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一个国家的_C_都应该得到优化配置。

A人力资源 B资金资源 C经济资源 D 能源资源

5.失业率低于_B_就可视为充分就业。

A 4%

B 5%

C 6%

D 7%

6. 单一目标是指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只有_A_一个目标。

A稳定币值 B 经济增长 C充分就业 D国际收支平衡

7. 稳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是_B_的。

A 不矛盾 B矛盾 C和谐 D 统一

8. 货币政策工具即为了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_D_。

A 方针 B政策 C措施 D手段

9.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又称为_D_工具。

A 调控 B方法 C质量 D

数量

10.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

(主要是_A_债券)用以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手段。

A 政府

B 企业

C 金融

D 公司

三、判断题(共11题,每题1分)

1、劳动力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Y

2、失业率是衡量社会经济资源是否充分利用的指标。 Y

3、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是正相关关系。 N

4、经济增长与稳定物价是正相关关系。 N

5、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是负相关关系。 Y

6、我国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稳定币值。 N

7、不动产信用控制是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Y

8、窗口指导是间接信用控制工具。

9、货币政策的数量效应通常指货币政策的时滞。 N

10、内部时滞又可分为决策时滞和行为时滞。 N

11、所谓失业率就是失业人数与愿意并且能够就业的劳动力之比。

Y

四、填空题(共27空,每空1分)

1、货币政策包括确立最终目标,选择中介目标,掌握政

策工具,检测政策效应等内容。

2、按照中央银行的调控力度及调控作用的传播

速度,货币政策目标划分为两个不同的目标层次,即最终目标和中介目标。3、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可供选择的模式有多重目标、双重

目标和单一目标。

4、双重目标是把稳定币值和经济增长作为货币

政策的最终目标。

5、中央银行依法规定或调整法定存款准备率,以改变金融机构的准备

金数量和派生存款倍数,从而达到控制

金融机构的信用创造能力和货币供应量的目的。

6、再贴现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再贴现率的调整和确定可以办

理再贴现业务的票据资格。

7、再贴现率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表现为主动性不强和

灵活性小。

8、公开市场业务有防御性公开市场业务和主动性

公开市场业务之分。

9、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强调的是利率的核心作用

,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强调的是货币供应量变动直接影响社会总支出与总收入。

10、货币政策的近期中介目标有短期利率和基础货币

11、货币政策的远期中介目标有长期利率和货币供应量

12、货币政策的数量效应大小取决于三个要素:货币乘数、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真实资产需求的利率弹性。

五、简答题(共10题,每题5—8分)

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

一般性货币政策是世界各国中央银行采用的常规调控手段,包括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可供选择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证券交易的信用控制,消费信贷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

3、直接信用控制工具有哪些?

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根据有关法令,对金融机构的信用活动进行直接的行政干预。主要的干预措施有信用分配,利率最高限制,流动性比率。

4、间接信用控制工具有哪些?

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自身在金融体系的特殊地位和管

理职能,间接的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活动,以引导其业务朝着符合金融调控要求的方向发展。间接信用控制主要有道义劝告、金融检查、公开宣传等。

5、简述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

(1)精确性。公开市场操作使中央银行能够对基础货币进行有力而准确的控制。

(2)灵活性。中央银行可以经常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大量的政府债券,买进卖出的操作也比较简单,从灵活性强。

(3)主动性。中央银行对公开市场业务掌握了主动权,除了用于抵消那些非中央银行所能控制的外来因素对货币供求的影响的防御性业务外,绝大部分是中央银行根据货币政策主动进行操作的。

6、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是什么?

7、简述我国运用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局限性

8、简述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其他因素

9、选择短期利率作为货币政策近期中介目标的理由是什么?

10、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远期中介目标的理由是什么?

六、论述题(共5题,每题15分)

1、论述货币政策多重目标的具体内容。

2、论述货币政策多重目标之间的矛盾性。

3、论述法定存款准备率的特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