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国际会展中心方案设计说明

舟山国际会展中心方案设计说明
舟山国际会展中心方案设计说明

舟山国际会展中心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章建筑设计说明

一、概述

1、项目概况

本工程是舟山国际会展中心。项目位于临城新区海洋文化广场东南侧,北接新城体育馆,与700米开外的市政府大楼遥遥相望;南临海景道,与海滨仅隔120米的绿地;东面毗邻规划建设的五星级酒店,西面则靠近新城人工湖。该工程有便利的交通系统与良好的自然环境,是新城人气的主要集散场地,同时是新区中心公共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建设项目将最大限度展现城市海洋文化,提升城市环境与建筑的品味,增强城市活力,同时将加速推进新区城市化建设的进程。地块周围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规划总用地面积为36864m2;地上总建筑面积20688m2,设有814个室内标准展位,其中50个为临时展位;地下建筑面积为15390m2;设377个地下车位。

2、设计依据

1)该项目的设计任务书及设计条件

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6)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7)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8)工程所在地区自然条件

9)现行国家及地方有关规范及标准

10)展览建筑设计规范(JGJ-218-2010)

11)现行国家及地方有关规范及标准

二、总体设计

1、设计理念

强调建筑融入城市,土地开发高效益的同时兼顾地区中长期发展,秉承临城新区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打造特色鲜明的东部会展城市之都。利用会展中心的有利条件及良好的自然环境,提升城市环境和建筑品位,增强城市活力。规划设计力求高起点、高追求、高品质,使建筑方案具有前瞻性与文化象征性,并大胆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成果,创造出拥有海洋文化内涵及充满现代生活气息的时代建筑。

建筑以自然和谐为原则,注重提取生态生物海贝为基本元素,模仿其海贝自身的自然纹理,将之与建筑相结合。建筑整体分为三大部分:曲线型屋面、入口波浪形屋顶兼大雨棚、北面类椭圆形铝板屋面。以屋面的条形铝构架来展现海贝的纵向褶皱的条纹肌理,并用裙边的通透的条状钢构件来展现贝壳的锯齿状的环形边缘,并赋以半透明的波浪形膜状结构的屋顶,更有浅滩海贝的深刻含义。

建筑整体造型与结构自然结合,整个结构体系以钢桁架顺着其屋顶的放射状纹理做支撑,这种形式既反映出科学的技术逻辑,又表现出飘逸的艺术造型。整个建筑在不同角度、不同时间,给人以无限遐想,充满灵感、幻趣和想象力的空间设计和多样化的主题风格,表现出独特的建筑个性。同时搭配北面的螺型体育馆,别有海边建筑的特色。

2、总体布局及交通组织

规划片区东西向256米,南北纵深144米,场地基本平整。基地南面是一纵深42米的城市绿地,利用这一地理优势基地考虑在南面结合绿化带做主入口广场布置,同时在主入口两侧布置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停靠位置。在基地西面考虑创造一个馆前广场作公共集散广场并兼做室外临时展区(可设室外临时展位244个),它由一个正式的城市广场、树阵、旗列和雨篷覆盖组成,为参观者拓展一个优美的视觉和步行空间,同时可做室外活动和临时停车之用。基地北面则为货流装卸、运输场地,东面则是与相配套五星酒店相连接的硬质铺装场地。

场地四面均临城市道路,便于参观者到达。建筑人流主入口设在展览馆南面,参观者将主要从南面、西面两个方向的大型公共广场直接进入到展览馆内,并在该广场区域内最大限度地限制机动车的流动。东西面的次入口可做人流兼货口;地下室机动车出入口则设置到基地的西北角和东南角,避免人流、车流的交叉。

本工程室外场地设计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3.10米,会展中心±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3.25米,室内外高差0.15米。室外场地做平整处理。

3、总体消防设计(详见消防设计专篇)

4、绿化与环境

绿化系统的设计将成为舟山国际会展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展中心的绿化主题应该合乎市民的审美情趣:洗练的线条、简洁的体面组合、开阔的视野和动感的构图。

主入口东西两翼的公共绿地结合机动车和非机车的停靠,做绿化条纹、铺地、步道等元素的变化布置。建筑的西侧做大面积的硬质铺地广场,并在广场南北两侧布置绿化种植池,结合建筑周边布置的2块大面积的水池,形成水体、树木、草坪、雕塑、小品、构筑物等各个景观节点,使整个环境富有生活情调和浪漫色彩,整体效果更为灵动活泼。

5、技术经济指标

总经济指标:

总用地面积: 36863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36078平方米

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0688平方米

地下建筑面积:15390平方米

容积率:0.56

建筑密度:46.8%

绿地率:7.0%

停车位:421辆(其中地下377辆、地上临时车位44辆)

三、建筑设计

1、各层平面功能布置及空间设计

会展中心平面功能布置简洁。考虑到会展建筑的使用特点,便于室内布展和空间的开阔,建筑主要功能区展厅为一层中间63米无柱大空间展厅,展览高度为11米-20米,内布置764个3米*3米国际标准展位。大部分的人流可通过展厅南面的主入口大厅和东西面的次入口进入展厅内部。

在南北面则做局部2到3层,作为辅助功能房间。

在建筑一层位置南面布置入口大厅,局部可做临时展厅,可设50个临时展位,南面二层则为设备夹层,三层布置洽谈室、接待室、会议、办公等功能。同时在一层、二层局部做局部通高处理,满足主入口空间的舒适性。

建筑北面一层布置设备用房、货流通道和展方库房。2条贯穿建筑北面辅助

功能的货口最小净尺寸分别为为4.2*4.5米(高度)和5米*4.5米(高度),通过这2个货口可直接将货车开进建筑内部,便于货物的运输和布展。北面二层为设备用房。

地下车库2个出入口分别布置在建筑的东南角和西北角。展厅以下的地下室大空间部分布置机动车停靠,靠北部分柱网密集处则集中布置设备用房和戊类仓储用房。

2、垂直交通

由于会展中心主要以一层会展为主要使用空间,所以垂直交通上之需要满足平常人流的使用疏散即可。

建筑主入口大厅处设2个疏散楼梯,便于洽谈人流和办公人员的使用和疏散,同时在地下室层和首层处设剪刀双跑楼梯,方便地下室人员的使用和疏散。

建筑北面后勤区设2个疏散楼梯,便于二层设备房和地下室的人员使用和疏散。

3、立面屋顶设计

建筑坐南朝北,外围护结构采用浅色。立面上以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和双层多孔板为主要手法,让其在一条赋予波浪变化的母线上上下下浮动变化,产生丰富的韵律,如同一条扭动的飘带,又如平静的海面中浮现的一圈圈涟漪。同时在建筑外部幕墙处做立杆均匀分割,在丰富变化的同时又有一种规律美,又可满足幕墙的外支撑结构需求。

屋面板采用筒形的规则曲面金属板,按造型的需求,在筒形曲面上进行分割、剪切。同时在曲面上附加造型所需要的19条长短、高度不一长条形铝构件,呈放射状布置,并在构件边上双侧做玻璃采光顶,在满足功能性要求的同时来展现海贝的纵向褶皱的条纹肌理。整个屋面犹如一个巨大的扇形贝壳,虚实穿插,惟妙惟肖。

由于建筑东西面采光面较大,幕墙采用贴膜的形式,可大幅降低太阳辐射造成的空调负荷。屋面板考虑预留一定宽度的缝隙,当雨水由上冲刷下来时,泥沙不会积累,而是通过每道缝隙流到防水层,然后再被集中处理。这种手段有效地减弱泥沙对金属板的污染,壳体金属板上也预留适当的挂钩、挂点,以便维护人员上去进行清理工作。再加上定期使用预留的喷淋设施进行清洗,可保持壳体的清洁。

4、夜景设计

烘托景观特色,强化体验功能。通过不同层次的照明设计,以达到整体和谐、生动鲜明的夜景效果。

第一主要包括绿化带和广场。该层次的控制有助于增强公共活动人流的场所体验,形成连续的基调灯光带。一般地带景观照明突出景物,用偏冷色调散射灯光照明水体,树木、小品、构筑物等;周边活动频繁处以偏暖色调的灯光为主,使之富有生活情调,与非重点段的冷色调形成对比,可使用广场地灯、草坪灯对铺装和草地做重点处理;广场照明宜产生强弱相间的节奏感,需要有起承转合,需要高潮和收尾;在非重点照明地带,应主要以道路为主,背后建筑以建筑透光为主,不做重点渲染。

第二主题照明区为中心会展建筑及周边区域,其色彩以明快大方为主,注意阶梯层次感,突出主题建筑。

第三建筑顶上照明,宜采LED点光和线光点缀,把顶部的结构完整的交代清楚。同时相辅相成的灯光转换可演绎出庄严、宏伟的建筑主题。

第二章结构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资料

1.本工程按照国家有关结构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2.采用的主要规范、规程: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CECS 200:2006】

国家和浙江省其他的相关设计规范和规定

3.设计荷载

荷载取值除特别要求外均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1)风荷载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本工程单体建筑高度略低于24米,故主体结构基本风压按50年一遇标准取值,舟山市的基本风压为W50=0.85kN/m2,钢屋盖部分属于风荷载敏感结构,则按100年一遇取值,为W100=1.0kN/m2。本工程的地面粗糙度取C类。

(2)雪荷载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舟山市50年一遇的基本雪压为S0=0.50kN/m2,屋面的基本雪压与均布活荷载不同时组合。

(3)地震作用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舟山市的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g。

(4)楼面活荷载

4.设计标准

结构安全等级均为二级;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均为50年;

抗震重要性类别均为标准设防类(丙类)(注:设计容纳人数按小于5000考虑);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结构抗震等级:

主体结构为多层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形式,屋盖为空间钢结构

框架部分:抗震等级为二级。(按少墙大跨度框架定)

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

钢结构屋盖:抗震等级为四级。(参照GB50011-2010新规范确定)

二、结构体系及设计方案

(一)基础及地下室

拟采用桩-筏基础。根据附近工程的相关资料,基桩可选择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或钻孔灌注桩。相较而言,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更适合本工程,该桩型除了较容易进行桩身质量控制及施工成桩便捷性外,还具有较高的价格优势。此外,其承载力可通过现场静载试验确定,使之经济性及安全性得以完全发挥及保证。具体桩型、桩长选择根据地质勘探资料进一步确认。

地下室为地下一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为大面积、大开挖的基坑工程。基坑开挖需结合拟建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进行周密的施工组织设计,包括适当控制地下水位、坑边基坡稳定的支护措施、保护坑底土稳定(控制回弹量)和不受扰动,以及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支护结构既要具备开挖及地下室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又要满足投资少的要求。

地下室为超长混凝土结构,拟结合结构布置方式适当设置后浇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并改善地下室因超长带来的不利因素。

(二)上部结构

结合建筑的功能布置及体型特点,本项目下部单体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形式,该体系抗震性能良好,其中的框架结构构件布置灵活,能较好的实现建筑功能及布置要求。剪力墙结构则能提供较好的抗侧能力,确保整体结构良好的抗震、抗风性能。

屋盖部分是本项目的建筑亮点,结构设计中拟采用空间三角形管桁架作为屋面体系的主承力构件,其桁架弦杆弧度及走向与建筑屋面造型相契合,同时亦作为屋面外凸采光条窗的下支撑。管桁架间布置纵向檩条及屋面支撑,其上铺设屋面覆盖系统。

空间三角形管桁架采用无缝钢管进行相贯线顶接焊制成,单榀桁架受力模式呈现“拱-梁”行为,以梁形式为主,拱形式为辅,并通过对桁架支座的前期释放、后期固定的方式实现该受力模式。

构件截面方面:框架主梁的高度约为梁跨的1/10-1/12,次梁高度约为梁跨的1/10-1/15,板厚约为板跨的1/30-1/40。墙、柱轴压比及结构位移按规范要求控制,并适当采用高标号混凝土及高强钢筋,以减小柱墙截面及提高经济性,增加建筑空间使用率。

计算分析方面:主楼结构计算采用有限元程序进行分析。以PKPM系列软件SATWE及PMSAP的计算结果作为主要的设计及配筋依据。其中SATWE软件采用空间杆单元模拟梁、柱及支撑等杆件,用在壳元基础上凝聚而成的墙元模拟剪力墙。对于屋盖等受力复杂部位,及整体协同作用,则拟采用SAP2000程序进行深入分析。

三、结构材料

1.混凝土:

基础及地下室外墙、上部结构梁板采用C30级;

主体结构框架柱采用C40~C30级(视轴压比而定);

地下室混凝土抗渗等级P6;

地下室基础垫层采用C15级。

2.普通钢筋:

HPB235(Ⅰ级钢筋,fy=210N/mm2)

HRB335(Ⅱ级钢筋,fy=300N/mm2)

HRB400(Ⅲ级钢筋,fy=360N/mm2)

为节省钢材,节约造价,降低结构配筋量,尽量采用高强度钢筋。

3.型钢及钢板材:

Q235B、Q345B等焊接性及抗震性良好的钢材。

4.墙体:

填充墙尽量采用混凝土空心砌块、加气砼块(砂质)或其它轻质隔墙材料。以减轻结构自重,减少梁、柱、墙、基础构件截面及配筋量。

四、其他事项

1. 钢结构防火

根据《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CECS200:2006),本工程按耐火等级一级考虑,其钢结构部分的耐火极限时间如下:

屋盖钢梁:1.50小时(屋盖承重构件)

钢构采用防火涂料的防火方式,则为

钢梁:薄型或超薄型防火涂料(膨胀型)

2. 钢结构涂装

本建筑钢结构部分须进行防锈及防火处理。防锈采用防锈涂料,可选用水性无机富锌漆等。防火采用防火涂料,为使表面平整美观,对于防火时间小于2.0小时者,可采用薄型或超薄型防火涂料。

度假酒店整体方案设计说明

XXXXXX度假酒店整体方案设计说明 一.设计总说明 (一)设计依据 1.业主提供的地形图; 2.业主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补充文件和确认文件; 3.XXX规划部门对规划用地的要求; 4.国家有关的建筑设计规范,标准及条例: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_城市建设部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 GBJ16-87 ——工程建设标准规范汇编(五)建筑防火规范部分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 5.美国SASAKI公司的中标方案,及随后的修改方案。 (二)概述 XXXXXX度假酒店位于XXX市风景优美的亚龙湾区域内,自然景观资源极为丰富,基地北依滨海大道,南面为广阔的中国南海,东西两侧分别为现有的五星级酒店天域酒店和凯莱大酒店。周边环境相当成熟。基地现状地貌成自然状南北向坡地,中间最高,对于度假酒店设计布置极为理想。本项目总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为三级工程等级。 二.总平面设计说明

根据XXX市规划局对本地块的规划设计要求,南面退最高潮水位线100米,东西退界10米,北侧退界20米,控制高度为27米。南北立面为主要景观立面。 由于本项目建筑群功能复杂,总体规划将不同类型的功能空间通过东西、南北两条主轴线有机的组织成整体。建筑主体布置在基地中央,形成前后两个开放空间。前面为城市和建筑共用的公共绿地,后面则形成半私密的绿化景观。 因规划用地北临度假区,南面直接通向海滩,因此南北轴线设计成完全通透的景观走廊,通过从度假区引入场地的环形车道,开敞的入口大堂,平缓的水景, 延伸的绿化到广阔的海岸线,形成了具有热带园林意念的序列空间。广场,绿地,室内绿化及以水体环绕的中庭构成了丰富的空间体系和景观体系。 东西轴线为贯穿整栋建筑的交通主线,建筑群体沿此轴线展开,形成开敞,半开敞庭院,大小庭院错落有至,为客房争取最大的景观资源。西侧是舒展的Y 字型走道,沿其两侧布置客房,东侧则为餐饮,商务区域。建筑功能布置合理,闹静分区明确。 整体规划宗旨是在优越的地理环境里创造出优雅,舒适的居住环境,以海为源,以人为本,使自然,人性,科技得到充分的融合。 三.建筑设计说明 (一)平面设计 酒店主入口位于从北侧滨海大道引入的环形车道上,方便游客的进出,在车道周围布置大量的景观绿化,为游客的进住和离去创造良好 的视觉感受。场地东北角为地面停车场,和网球场,直接与度假区相连。 建筑的服务入口位于东西两侧,与游客路线分开。

暖通空调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摘要 本设计为哈尔滨望江集团办公楼空调系统工程设计。哈尔滨望江集团办公楼属中小型办公建筑,本建筑总建筑面积4138m2,空调面积2833m2。地下一层,地上八层,建筑高度33.9m。全楼冷负荷为191千瓦,全楼采用水冷机组进行集中供给空调方式。 此设计中的建筑主要房间为办公室,大多面积较小,且各房间互不连通,应使所选空调系统能够实现对各个房间的独立控制,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定选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在房间内布置吊顶的风机盘管,采用暗装的形式。将该集中系统设为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新风机组从室外引入新风处理到室内空气焓值,不承担室内负荷。风机盘管承担室内全部冷负荷及部分的新风湿负荷。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由百叶风口下送和侧送。水系统采用闭式双管同程式,冷水泵三台,两用一备;冷却水泵选三台,两用一备。 在冷负荷计算的基础上完成主机和风机盘管的选型,并通过风量、水量的计算确定风管路和水管路的规格,并校核最不利环路的阻力和压头用以确定新风机和水泵。 依据相关的空调设计手册所提供的参数,进一步完成新风机组、水泵、热水机组等的选型,从而将其反应在图纸上,最终完成整个空调系统设计。 关键词: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负荷;管路设计;制冷机组:冷水机组

Abstract The design for the Harbin Wangjiang Design Group office building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Harbin Wangjiang Group is a small and medium-sized office building office buildings, the total floor area of building is 4138m2, air-conditioned area is 2833m2. There are eight floor of the building, building height is 33.9m. Cooling load for the entire floor, 191 kilowatts, the whole floor using Central Cooling Chillers to focus on the way . This design of the main room of the building for office, most of them is very small, and the rooms are not connected, the selected air-conditioning system should be able to achieve independent control of each room, considering the various factors to determine the selection of fan-coil plus fresh air system. Arrangement in the room ceiling fan coil units, using the dark form of equipment. Set the focus on fan-coil system, plus an independent air system, fresh air from the outdoor unit to deal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a new wind to the indoor air enthalpy value, do not bear the load of indoor. All bear the indoor fan-coil cooling load and part of its new rheumatoid load. Fan-coil plus an independent air system sent by the Venetian and the under side air delivery. Closed water system with a dual-track program, three cold-water pump, dual-use a prepared; cooling pumps three elections, one prepared by dual-use. In the cooling load calculation based on the completion of the selection of host and fan coil units, and air volume, the calculation of water, the wind pipe and water pipes to determine the specifications of the road and check the resistance to the most disadvantaged and the loop to determine the pressure head new fans and pumps. Based on the relevant manuals provided by air-conditioning design parameters, and further completion of the new air units, water pumps, hot water units, such as the selection, which will be reflected in their drawings, the final design of the entir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Key words: PAU+FCU systems; load; pipeline design; refrigeration machine; Chillers

方案设计说明范本(2012试行版)

XXXX方案设计说明 1. 规划依据与参照 1.1设计依据 1.1.1重庆市规划局有关本项目的批复文件; 1.1.2业主提供的设计任务 1.1.3业主提供的本项目CAD图; 1.1.4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及技术规定; 1.1.5国家及地方现行的设计规范、规定及标准; 1.1.6业主与我司签订的设计合同。 1.2气象资料 重庆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夏热冬冷,春秋多雨。平均气温18.30C,极端最高气温42.20C,极端最低气温-3.80C,最热月平均温度28.60C,最冷月平均气温70C。相对湿度:最热月平均77%,最冷月平均81%。 主导风向及频率:50年一遇基本风压为0.4KN/m2,风向为东南风,全年C33N13,夏季C31N10,冬季C36N15,夏季年均风速1.6米/秒,冬季平均风速1.3米/秒,最大风速27米/分(1961.08.04)。 降雨量:年总量1051.5毫米,最大量192.9毫米,一小时最大量65.2毫米,年雷暴日数40.1日,最大积雪深度30毫米,无冻土,日照时间及百分率:年总量1257.6小时,28%,夏季197.4小时,44.7%;冬季45.3小时,14.3%。 2.规划背景 2.1项目位置 XXXX小区位于大学城内,场地北临规划中的城市道路,南靠沙璧路,西侧

为廊桥水乡三组团,东侧为重大西路。 2.2项目概况 本基地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西部虎溪镇,重庆大学城西南角。基地东侧为通往重庆大学的重大西路,南、北、西三侧均为规划中市政道路。地块内部有一条虎溪河贯穿于基地之中。规划总用地面积141461m2,其中虎溪河西侧地块面积为112855㎡,东西长约380米,南北宽约410米;东侧地块面积28606㎡,东西长约120米,南北宽约375米。整个地块地势较为平缓,靠近河谷处地势低矮,其余局部高起,整体为西高东低走向,最大高差14m。 。 2.3基地自然条件 2.3.1 地形地貌 该规划区为地形较为平缓,北面城市道路为规划城市道路,相对地块标高较高,西面北高南低,南北总共四百多米,高差仅为7.4米。南面道路长513米,高差10米。一条虎溪河把该地块分成两部分,总体来说,场地内原始标高也没有太大的高差变化。 3设计内容和设计范围 3.1设计理念 以漂亮的虎溪河作为设计主线,串联起两岸的各个商业节点。西区主要以住宅和一些小商业为主;东区为综合商业和电影院,商业也以分零的小商业为主。滨河建筑以2层的小体量为主,犹如项链上点缀的颗颗璀璨珠宝。建筑风格现代简约,活泼精致,色彩丰富,局部点缀彩色玻璃和金属穿孔板,营造出丰富多姿的热闹商业气氛。 充分运用虎溪河的独特景观资源,将其打造成周边居民和学生使用的城市休闲客厅。在虎溪河岸布置木质甲板和休闲平台,吸引市民来此休闲运动、观景购物。虎溪河两岸分别设置亲水舞台和观演台阶,节假日里可举办露天演出和主题活动,进一步吸引周边人流。 利用虎溪河面同周边道路之间的高差,在B1层沿河布置亲水餐饮及精品零售,提供顾客独具匠心的滨水消费体验,同时也增加了地下车库使用的便捷性。 将水的元素引入河西侧的商业内街,在街道内部设置水池、瀑布、旱地喷泉

酒店管理系统总体设计说明书

《酒店管理系统》 ————总体设计说明书 1引言 1.1编写目的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时间,效率这样的名词正主导着人们的生活和发展, 有必要设计开发一个网上商务系统。通过系统功能及网络环境解决传统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带来的不足,加大企业宣传力度,从而提高酒店形象,扩大酒店市场影响率,优化酒店管理。1.2范围 a.待开发的软件名称:酒店管理系统 b.项目提出者:酒店总经理 c.用户:本酒店的管理人员、顾客、工作人员 d.运行该软件的单位:广宇酒店 1.3参考资料 JSP 应用开发详解(含光盘)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9 JavaScript 1.5实例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4 蔡翠平等.Java程序设计[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0 肖刚.Java Web 服务器应用程序设计[M].西安: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6 闪四清.SQL Server2000实用教程[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6 1.总体设计 2.1需求的规定 说明本系统的主要的输出项目、处理的功能性能要求,详细的说明可以参见《需求分析说明书》。 2.2运行环境 简要的说明对本系统的运行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和支持环境)的规定,详细说明参见《需求分析说明书》。 2.3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2.3.1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系统的物理结构就是使用结构化设计工具HIPO图或系统结构图描述的。系统的物理结构所描述的是构成一个系统的各物理组成部分(即模块)及模块之间的联系。这是一个树型结构图,它体现了自顶向下的思想,树根模块表示系统总的功能,第一层模块是根模块功能的分解,以下各个层次的模块都是上一层次模块的功能分解。上一层模块调用它直接的下层模块。该系统的网站信息管理的HIPO图如图所示: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说明书 课题名称:济南市某街道办公楼空调系统 学生学号: 131807011 专业班级: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学生姓名:蔡世坤 学生成绩: 指导教师:崔鹏 教师职称: 设计日期: _ 2017年1月________

第一章设计资料 (5) 1.1设计题目 (5) 1.2设计基本参数 (5) 1.2.1室外参数 (5) 1.2.2 土建参数 (6) 第二章负荷计算 (7) 2.1负荷计算基本公式 (7) 2.1.1外墙、屋顶的瞬变传热的冷负荷 (7) 2.1.2内围护冷负荷 (8) 2.1.3外窗玻璃瞬变传导得热形成的的冷负荷 (8) 2.1.4玻璃窗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 (9) 2.1.5设备散热冷负荷 (9) 2.1.6灯光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9) 2.1.7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10) 第三章空调方案确定和设备选型 (18) 第四章夏季空调过程设计 (20)

4.1送风状态确定 (21) 4.2汇总于下表 (22) 4.3送风量计算 (23) 4.4新风量计算 (23) 4.5总排风量的计算 (24) 第六章房间的气流组织计算 (27) 6.1气流组织计算 (27) 第七章布置风管、进行风管水力计算,水管水力计算 (29) 7.1风管的布置 (29) 7.2风道的设计及水力计算 (30) 参考文献 (33)

摘要 本设计是济南市某街道办公楼空调工程设计,根据此楼功能要求,本建筑需要夏季提供冷负荷。以长远利益为出发点,力求达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节能环保、管理方便,功能调整的灵活性及使用安全可靠。在比较各种方案的可行性及水系统形式后,此工程设计采用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水系统采用一次泵、双管制系统:为满足整栋大楼需求,并且为了在运行过程中的节能,本设计冷热源采用风冷热泵模块机组。根据夏季空调计算负荷依次选择机组、末端设备、新风机组、风口,最后还要对空调系统的设备和管路采取消声、防振和保温等措施。

专项技术方案编制大纲及编制说明

附件2:专项技术方案编制大纲及编制说明 1 专项技术方案章节目录及编制说明 单独编制的施工专项技术方案应根据建设单位要求并参照施组进行编制。 1.1 编制依据 方案编制依据:国家的政策法规、行业标准、技术规程;设计文件及工程地质报告;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合同;招标投标文件;施工调查资料;企业的装备能力、技术素质、资金储备、劳力资源、物资储备等综合实力;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要求;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等。 编制说明:在编写时,注意本工程所采用的规范和标准应全面且在有效期内,并应与招投标文件及设计要求的规范、标准对应,可将规范、标准全部列在正文中,也可将本工程所采用的规范、标准做成表格,作为方案的附件。 编制的原则: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标准和设计文件,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实现工程项目的全部功能;全面履行工程合同,满足建设单位要求,有效地集中施工力量,按期完成;按照工序关系,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统筹考虑。 1.2 工程概况 描述工程概况时,应从该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简介、设计概况、计划工期、主要技术标准、自然条件、施工条件、主要工程数量、建设相关单位要求等几个方面编写。 编制说明: (1)设计概况应结合项目施工图总说明中的内容编写。 (2)合同工期应以总体工期分解后的分部分项工期为依据。 (3)主要技术标准应以设计文件(图纸)中总体设计技术标准为主,当建设单位有特殊要求时,应结合招、投标文件向建设单位书面确认。 (4)自然条件主要包括与该分部分项工程有关的水文状况(历年季节降雨量,地下水位,江河常水位、施工水位、最低水位及时间、最高水位及时间、历史最高水位,流速、冲刷深度等)、气候条件(冬、夏、雨期分布月份,极端气温及时间,季风情况,冻融深度,其他特殊气候如台风、潮汐等)、地形地貌、地质状况(针对与该分部分项工程有关的整体地质状况的实际描述,以设计地勘资料为基础,以施工详勘为主)等。 (5)施工条件主要描述与该分部分项工程有关的现场征拆情况、进出场道路情况、高压电、地下管线、跨河、跨路、用水、通讯等情况。 (6)主要工程数量应避免照搬照抄工程量清单。 (7)建设相关单位只要求建设相关方的名称,如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

方案设计说明

方案设计说明 一、概述 1.自然条件 泗阳县地处苏北腹地,介于东经118°20′——118°45′,北纬33°23′——33°58′之间,东界淮安市淮阴区,南濒洪泽湖,北临沭阳县,西与宿迁市宿城、宿豫区毗邻。县域总面积1418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99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70.38%;水域面积42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 700 地面积 二、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城市工业区规划设计规范》 4.《工业建筑设计规范》 5.《民用建筑设计规范》

6.《建筑设计规范》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8.关于该项目的规划设计条件及地形图、红线图等 9.建设方关于该项目的设计要求 10.国家及地方的相关规程、规范等 三、规划设计原则 同时运用新技术利用太阳能、中水系统等达到节约开发成本、合理利用资源及节约资源的目的。 6.可持续发展———实现生产厂房的可持续发展 厂区应该是一个人和自然有机协和的统一体,实现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在更高的水平上的协调发展,建立人与自然共生共息,生态与经济共繁荣的持续发展的文明关系,把生态环境保护、 建筑持续发展作为必须具有意识和行为准则。 7.安全智能———实现厂区“安全性、智能化”的要求

合理的人车相对分流,避免造成时段性消极空间,确保车行系统与步行系统的利用率。针对 不同出行设置道路及出入口,避免交叉干扰。 用地沿徐淮路布置办公楼、展示厅、门卫处,内部合理布置了科技木工厂房、干燥整理房、多层板房、科技木精品房、蒸煮房、锅炉房、成品库、锯木房、刨切房、旋切房、保温房、五金 库、机修房、宿舍、餐厅、厕所等。 四、整体规划布局 景观绿化系统。 3.厂房布局 识别性与认同感———厂房布置上综合地形与南北向的因素,采取较为丰富的布局形态,使整个厂房的整体感更加明确。强调空间、体量、轮廓线的塑造,点与线的结合,既强化了厂区内部空间的丰富、动感与流畅,又丰富了社区空间的轮廓与城市肌理。 4.配套公建布局

酒店设计说明

苏州某酒店设计说明(中标) “禅”-朴素、克制、自然-在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中起到了重要影响,通过将“禅”中的宁静、静止的思想,对自然的感激,引进到我们的生活,那是我们先前在日常事务中的压力下和无数外界纷争的事物中所未曾体验过的,它甚至渗透到我们的建筑和装饰中,起到影响艺术工作者的设计思想。 一个艺术工作者或称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和在对完美的思想的联想时发现美,而不是在完成中,因此将简洁、优雅的线条、块面应用到设计作品中,以从中找到美和岁月的痕迹证明事物的无常也赋予它们一种高贵的感觉。 在本案的设计过程中,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设计概念,运用了禅文化的菩萨思想,找到与建筑装饰的一个结合点。在大堂和客房方案的设计中,对自然界的岩石、树木等事物的欣赏和对水的重要的象征意义成为本设计的典型风格。 从外面由推拉门和自动门进入前厅区域,木梁斜屋顶,与建筑上结构相协调,墙体应用了落地敞开玻璃,弱化了人与自然的分别,这种内部与外围环境的关系,自觉地同禅宗思想一致,也是表里如一的表现,将外部世界作为我们内在生活的延伸。 由前厅进入大堂,正中是挑空大厅,大厅下方是真皮沙发区,茶几采用厚磨砂玻璃台面,抛光的包木材料,还有自然材质的台灯,抽象简化的方块毯,富与空间表情,这些是对有限的自然材料和资源有着明智和灵敏的应用。大堂两侧服务台和商业区域,做成开放的对称空间,形成内松外紧的内部形状,寓意对大自然的开放。服务台背景采用简单的青绿山水画在宽阔的空间上形成了鲜明点缀。 大厅以东南亚热带风格为主题的方柱,水景上方敞开通透的天棚讲大束的阳光和云彩般的美景从上倾泻入大堂的中央,与其搭配的造型各异的吊顶,与整个大堂圆形吊顶、简洁的护栏,组成色彩和造型上的相对应。 大堂正中央水景,流水顺着曲苑延行而过,成为自然景观的一部分,水被认为一种仁慈的力量,是新生和从生的源泉,有着许多代表意义的精神要素。这样一来,好似整个大堂中厅区都“动”了起来,在流水和背景音乐下,更是有声有色,有静有动。而在水景侧面,设置了一个灰色火山石材“梭形”台座,台座上为“海南图腾”雕塑,它是大堂挑空中厅间的一个中心视点。 水景的周围,自然的将宾客的将宾客引入到了一处浪漫高雅的大堂茶吧区域,以大堂吧界定了大堂与自助餐厅两个不同区域。餐台造型简约,用黑铁木与天然大理石台面相结合,简单又不失稳重。水景区域立面的墙和柱及天棚架空面与横梁的自然框架形成了明显的,强调的有致对比,大幅的天棚面可用涂料加以简单的覆盖,以此呼应周围环境的特征。 客房,精神上的简朴或严峻的体验在禅定术语的“雅致”的形式中得到验证。“雅致”的意思是“贫穷的体验”,是没有用炫耀的细节或是不必要的装饰,是对材料的整体的运用和欣赏。它强调了生活中所有方面材料的质感及真实的重要性。应该在选择能够表达自然成分材料的家具上花了很大的心思。整体上没有明显的或华而不实的装饰,但在被认为适当的地方,可以使用暗指自然的天花角线上,还有,帷幔上用精美的自然纹理,散发出令人愉快的新鲜和稻草般的芬香;带抽板的写字台,桌面上的陶艺和枯枝回应了室内整体的简朴,含蓄的原则或真实性,表现出清新、秩序和宁静。 客房卫生间内部依赖于自然材料的有限的颜色调色板,创造出给予人的美感的环境,并随着室内时间的变化,材料的颜色也在变化,经过抛光的石材和木质部分也获得了因年代久远而产生丰富的光泽。卫生间还做到“将风格与实质独特相结合”。比如,浴室与客房之间的墙壁开着落地玻璃,将空间最大化,并使卧室和浴室之间正常界线分明的边缘地带变得柔和等。在这个酒店设计方案都围绕着室内与空间、人与自然的平衡,作为设计基础,从三维上阐译

项目总体技术方案

项目总体技术方案 版本:V2.0 高伟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文档审批/修订记录 说明:“简要说明”主要是对修订原因和修订的内容进行简单说明。 高伟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目录 1总体概述 (1) 1.1项目背景 (1) 1.2项目目标 (1) 1.3总体设计概要 (1) 1.3.1业务架构(评分要素) (1) 1.3.2技术架构(评分要素) (1) 1.3.3硬件架构(评分要素) (1) 1.3.4接口系统方案(评分要素) (1) 1.3.5运行环境(评分要素) (2) 1.4名词解释 (2) 1.5参考资料 (2) 2解决方案综述 (2) 2.1概述 (2) 2.2XXX子系统 (2) 2.2.1系统概述 (2) 2.2.2功能说明 (2) 2.2.3技术实现方法(评分要素) (2) 2.3解决方案优点(评分要素) (3) 2.4实施风险(评分要素) (3) 3系统安全(评分要素) (3) 3.1概述 (3) 3.1.1系统安全目标 (3) 3.1.2安全技术体系模型 (3) 3.2系统安全应用设计 (4) 3.2.1用户认证 (4) 3.2.2访问控制 (4) 3.2.3信息加密 (4) 3.2.4系统入侵检测及漏洞检查 (4) 3.2.5审计跟踪 (4) 3.2.6备份恢复 (4) 4系统运行支撑环境设计 (4) 4.1主机系统建议方案 (4) 4.2存储系统建议方案 (5) 4.3系统备份建议方案 (5) 4.4系统运行状态监控 (5) 高伟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1 总体概述 1.1 项目背景 描述本项目建设的背景,包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发起人等相关信息。 1.2 项目目标 概括性描述本项目总体要达到的目标和效果,需要实现的重点功能等。 1.3 总体设计概要 1.3.1 业务架构(评分要素) 描述业务模式以及本系统所采用的业务架构模式,包括业务层级关系、业务流程、主要功能点。 1.3.2 技术架构(评分要素) 描述本系统所采用的技术体系架构,技术路线,遵循的技术规范以及涉及的重要技术和第三方产品和组件。 1.3.3 硬件架构(评分要素) 描述系统运行所必要的硬件体系架构,例如网络、集群、存储、安全等硬件体系设计。 1.3.4 接口系统方案(评分要素) 概要描述系统内部和外部接口方式,通讯方式、采用的接口技术或产品,以及接口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 1.3.5 开发与测试环境(可选) 描述本项目开发与测试环境的规划,以及必要的资源保障,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第三方产品组件、服务器集群、数据库集群等。

居住区规划方案设计总说明

居住区规划方案设计总说明 1 设计依据 1.1 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用地文件(用地性质、红线坐标)。 △1.2 居住区所在城市已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文件。 1.3 规划主管部门对该区提出的规划条件。 1.4 建设单位提出的设计任务书及有关基础资料。 1.5 设计采用的有关规范(住宅设计规范、居住区设计规范、防火规范等) 2 场地概述 2.1 说明规划用地的区域位置、地点、名称、周围环境(四周相临用地性质、归属)、 交通情况(相临道路等级),以及当地能源、水、电等市政设施情况。 △2.2 用地周围可利用的公共设施(小学、中学、大型商业医疗、大型体育娱乐设施等)。△2.3 用地周围已有的特殊景观。 2.4 用地范围的自然地形、高程系统、高低差、坡向,用地周围水域及用地地貌,最 高、最低标高,地形坡度坡向、水域水系、水源流向、深度、最高、最低水位。 △2.5 用地范围内的原有需保留的建筑物、构筑物,性质、高度、建设年限、位置、占地面积、拆迁及改造情况。 2.6 用地范围内的需保留的文物古迹等级(国家、省、市)、建设年限、保护范围、占 地面积。 △2.7 用地范围内需保留的树木、树种、生长年限、高度、位置、数量。 2.8 所在气候分区及有关气象资料,抗震设防裂度、洪水资料。 3 规划布局 3.1 规划指导思想、构思主题,要注重节约用地、节约能源,因地制宜,保护生态环 境,考虑地域文脉及分期建设的完整性与扩建可能性。 3.2 规划结构:住宅、公建分区与景观环境设计的关系,入口位置的确定。 3.3 路网规划:车流、人流、消防、救护、停车(机动车、自行车)的考虑。 3.4 配套(非配套)公共设施的内容及设置。 3.5 住宅群体规划:高、中、低住宅建筑的布置、空间设计,对地形的利用,日照、 通风,以及住宅立面设计风格,主要街景立面的考虑。 3.6 单体平面的选择。 3.7 老年住宅、公寓及无障碍设计。 4 竖向设计

酒店设计说明包括内容 设计方案有哪些

酒店装修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需要考虑的问题是非常多的,根据酒店设计说明来看,不仅要注意风格上的特点,也要注意业主的需求,像在颜色的选择上,酒店设计说明是根据美观性来了解的。无论是壁纸还是地砖,它们的颜色不一样,那么表现出来的风格也不一样。而且对于酒店设计说明来说,施工质量也要得到保障,所以无论是硬装修还是软装修,都要注意凸显出不同风格的价值。 酒店设计说明要求 酒店装修考虑的细节是非常多的,当然对于酒店设计说明来说,也要注意施工质量,这直接关系到装修的效果。对于一些装修材料来说,无论是好的品牌还是普通的品牌,如果施工期间没有质量保障的话,一样凸显不出好产品的优势,为此当我们在选择酒店装饰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比设计图的优缺点。 酒店设计说明决定装修方案 在设计酒店装修方案的时候,需要注意装饰品与房间格局的关系,为了能够把设计风格融为一体,在选择酒店设计说明的时候要注意房间的格局与酒店的经营特色,为了能够把酒店的优势凸显出来,最好给人一种有活力的设计效果,这样给客人的感觉是非常有激情的,而且能够吸引高档次消费者的关注。

酒店设计说明细则规定 酒店设计说明内容也包括多方面的细节,比如酒店的建筑风格,在造型方面与内部的装修要保持一致,而且对于酒店的灯光设计与墙壁涂料来说,也是有设计规定的。在施工的时候不仅要注意选择高档次的材料,同时也要注意酒店家电或家具的选择,为了能够保持整体的格调一致化,我们要注意对比设计要点。 酒店设计说明是比较复杂的问题,不仅考虑到设计方向,也需要注意装修质量。为了能够体现出酒店的价值,一定要注意格局与风格的巧妙配合。同时也要注意一些装饰品的特点,确保与整体的风格保持一直,为此我们在酒店装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它的美观性与实 用性。 原文引用:https://www.360docs.net/doc/f1503251.html,/zhuangxiu/gongzhuangzhuangxiu-2141.html

暖通初步设计说明书

暖通空调初步设计说明书 摘要:地下三层,地上十层,框剪结构,空调形式为冰蓄冷,冷辐射吊顶。 1 设计依据 1.1上级批文详见总论部分; 1.2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1.3建筑专业提出的平面图和剖面图; 1.4室外计算参数(北京地区) 夏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33.2℃ 夏季空调计算日平均温度28.6℃ 夏季空调计算湿球温度26.4℃ 夏季通风计算干球温度30.0℃ 夏季空调计算相对湿度78 % 夏季大气压力99.86Kpa 夏季平均风速 1.9 m/s 冬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12℃ 冬季通风计算干球温度-5℃ 冬季空调计算相对湿度45 % 冬季大气压力102.04 Kpa 冬季平均风速 2.8 m/s 1.6国家主要规范和行业标准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版); (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4)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 (5)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 1.7 2004年5月19日由中船重工集团组织的《科技研发大厦空调方案研讨会》专家组意见。 2 设计范围

本工程为船舶科技研发大厦,总建筑面积为33928平方米,预留建筑面积为5494平方米,建筑高度为33.99米。地下二﹑三层为停车库及设备用房,层高3.6米;地下一层主要为餐厅﹑厨房﹑多功能厅及档案室,层高5米;首层至八层主要为办公及会议室,首层层高为5.0米,其余为3.9米。 设计范围为采暖、通风、空调、防排烟及冷热源设计。冷冻机房冷却水系统由给排水专业设计。 3 设计原则 满足国家及行业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利用国内外先进的空调技术及设备,创建健康舒适的室内空气品质及环境。 4 空调设计

专项技术方案编制大纲及编制说明

专项技术方案编制大纲及编制说明 1.编制依据、原则与范围 编制依据:国家的政策法规、行业标准、技术规程;设计文件及工程地质报告;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合同;招标投标文件;施工调查资料;企业的装备能力、技术素质、资金储备、劳力资源、物资储备等综合实力;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要求;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等。(注意本工程所采用的规范和标准应全面且在有效期内,并应与招投标文件及设计要求的规范、标准对应,可将规范、标准全部列在正文中,也可将本工程所采用的规范、标准做成表格,作为方案的附件)编制的原则: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标准和设计文件,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实现工程项目的全部功能;全面履行工程合同,满足建设单位要求,有效地集中施工力量,按期完成;按照工序关系,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统筹考虑。 编制范围:方案所涉及的内容。 2.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 描述工程概况时,应从该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简介、设计概况、主要技术标准、自然条件、施工条件、主要工程数量、建设相关单位要求等几个方面编写。 主要工程数量应避免照搬照抄工程量清单。 工程重难点分析及其对策 3.施工总体组织安排 临建布置、施工组织(组织机构及劳动力组织、主要施工设备配置及依据)、主要材料数量及工期安排。 本章节在编制前,应对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详细研究,对总体工期有明确的了解,要结合拆迁进度情况和可能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影响工期的因素(如气候变化、大型节假日等)进行统筹规划,尽量避免因考虑不充分导致后期抢工。 编写时,编制人员要思路清晰,计算准确,所有工期安排不能出现相

互矛盾、不切实际的情况。 要明确主要工程施工的具体施工进度指标。 4 施工方案 主要包括:施工总体安排、施工方案比选、工艺流程、施工方法(结合现场,写现场要做的,方案怎么写的现场就怎么做;含技术参数、质量标准、施工注意事项)、验收标准、其他(如监测、监控等) 5 质量保证措施 目标、保证体系、保证措施、季节性施工保障措施。 质量保证组织机构为基于项目经理为组长的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小组中项目经理、项目书记、项目总工程师、安全总监、副经理、项目部各业务部门、作业队伍(专业班组)负责人等。 保证体系框图,按质量保证组织机构中相关岗位人员绘制能直观体现管理层次的保证体系框图。 包括已建立的质量管理制度、针对项目技术重难点制定的主要质量保证措施、通用质量保证措施条款等。在描述质量管理制度时,一是只要求管理制度的名称,不需要叙述具体条款的内容;二是制定的制度要全面,应结合国家、当地政府、行业和企业的相关质量要求,并综合项目施工全过程的具体情况,不能存在质量管理盲点。 主要内容有冬季施工技术措施、夏季施工技术措施、雨季施工技术措施、其他特殊气候(如风区地带、严寒地带、台风天气、沿海潮汐地带等)施工技术措施等。 6 安全保证措施 目标、保证体系、保证措施、应急预案 按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中相关岗位人员绘制能直观体现管理层次的保证体系框图。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包括:组织保证、技术保证、应急预案等。 主要安全保证措施包括已建立的安全管理制度、针对项目重大危险源制定的主要安全保证措施、通用安全措施条款等。在描述安全管理制度时,

方案设计技术说明

6.1 总平面设计说明 香溢生态园是香溢旅业设于德清莫干山山麓的一个休闲度假园区。本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约330亩,其中可建设用地约20亩,总建筑面积3985m2,容积率0.30。本项目在地块一规划了一幢会所,并保留原有两幢餐饮楼;在地块二规划了一幢山地别墅;在地块三规划了一幢高尔夫练习场休息平台。 各建筑退红线均满足规划要求。 每个尽端道路设环形车道,道路转弯半径满足消防要求。 度假区主入口位于地块南侧,现状道路为沥青路面,宽约4米。在每幢建筑入口处附近设集中地面机动车停车位。 景观系统以主入口景观为核心,设计主干道景观轴,另有多条临水的步行景观带相辅,形成一个连续的景观系统。充分利用地形,创造出自然的水景系统。 6.2建筑设计说明 会所:分为餐饮区与客房区。餐饮区一层包括门厅大堂、餐饮大厅及设备用房;二层包括餐饮包厢、厨房及会议室。客房区一层为客房门厅;夹层为管理办公用房;二-三层为15个客房。 会所共设了两部电梯:餐饮厨房设了一部餐梯,客房区设了一部客梯 山地别墅:局部两层,主要包括客厅、餐厅、会务及三个单元豪华套间。 高尔夫练习场休息平台:一层,主要包括休息大厅、室外茶座、包厢及活动室。 建筑造型:建筑运用简洁的型体与精致细部,传达出自然亲和,既内敛大气又富有个性的建筑风格。 6.3结构设计说明 6.3.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浙江省德清,建筑项目包括会所,山地别墅及练习场休息平台。 6.3.2 设计依据 1)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 2)自然条件:风荷载标准值: 0.45kN/m2 (重现期50年)。 雪荷载标准值: 0.45kN/m2 (重现期50年)。 抗震设防烈度: 6度,第一组。 工程地质概况:暂无。 3)结构专业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法规和所采用的主要标准:现行国家建筑结构设计法律、法规与标准。 6.3.3 建筑分类等级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标准设防类(丙类)。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丙级。 建筑场地类别:暂无。 6.3.4 上部结构方案 1)建筑均采用框架结构;楼(屋)面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式楼(屋)面,楼梯除图纸注明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式(或梁式)楼梯。 6.3.5 基础方案:暂不考虑。 6.3.6 主要结构材料 1)砌体:砌于填土中墙体采用混凝土实心砖,其余墙体均考虑采用混凝土空心砌块或加气混凝土砌块。 2)钢筋:梁柱主筋采用HRB335或HRB400级热轧钢筋,板筋可采用HRB335或HRB400级热轧钢筋,箍筋可采用HPB235或HRB335级热轧钢筋。 3)混凝土强度等级:框架结构均采用:C25~C30。 6.3.7 需要特殊说明的其它问题 1)进行施工图设计前应根据建筑平面做详细地质勘察。 6.4 给排水设计说明

三亚红树林度假酒店方案设计说明

三亚红树林度假酒店方案设计说明 一.设计总说明 (一)设计依据 1.业主提供的地形图; 2.业主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补充文件和确认文件; 3.三亚规划部门对规划用地的要求; 4.国家有关的建筑设计规范,标准及条例: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_城市建设部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 GBJ16-87 ——工程建设标准规范汇编(五)建筑防火规范部分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 5.美国SASAKI公司的中标方案,及随后的修改方案。 (二)概述 三亚红树林度假酒店位于三亚市风景优美的亚龙湾区域内,自然景观资源极为丰富,基地北依滨海大道,南面为广阔的中国南海,东西两侧分别为现有的五星级酒店天域酒店和凯莱大酒店。周边环境相当成熟。基地现状地貌成自然状南北向坡地,中间最高,对于度假酒店设计布置极为理想。本项目总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为三级工程等级。二.总平面设计说明 根据三亚市规划局对本地块的规划设计要求,南面退最高潮水位线100米,东西退界10米,北侧退界20米,控制高度为27米。南北立面为主要景观立面。

由于本项目建筑群功能复杂,总体规划将不同类型的功能空间通过东西、南北两条主轴线有机的组织成整体。建筑主体布置在基地中央,形成前后两个开放空间。前面为城市和建筑共用的公共绿地,后面则形成半私密的绿化景观。 因规划用地北临度假区,南面直接通向海滩,因此南北轴线设计成完全通透的景观走廊,通过从度假区引入场地的环形车道,开敞的入口大堂,平缓的水景, 延伸的绿化到广阔的海岸线,形成了具有热带园林意念的序列空间。广场,绿地,室内绿化及以水体环绕的中庭构成了丰富的空间体系和景观体系。 东西轴线为贯穿整栋建筑的交通主线,建筑群体沿此轴线展开,形成开敞,半开敞庭院,大小庭院错落有至,为客房争取最大的景观资源。西侧是舒展的Y 字型走道,沿其两侧布置客房,东侧则为餐饮,商务区域。建筑功能布置合理,闹静分区明确。 整体规划宗旨是在优越的地理环境里创造出优雅,舒适的居住环境,以海为源,以人为本,使自然,人性,科技得到充分的融合。 三.建筑设计说明 (一)平面设计 酒店主入口位于从北侧滨海大道引入的环形车道上,方便游客的进出,在车道周围布置大量的景观绿化,为游客的进住和离去创造良好 的视觉感受。场地东北角为地面停车场,和网球场,直接与度假区相连。 建筑的服务入口位于东西两侧,与游客路线分开。 入口大堂由平静的水面所环绕,给人以漂浮流动的感觉,因为敞开式设计,传统式大屋顶下形成了极具特色的灰空间,视线的无限延伸

建筑设计-暖通方案设计说明

暖通设计 一.设计依据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汽车库、停车库、修车厂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 5.《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 6.《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JGJ558-88) 7.建设单位提供的批准文件资料及要求 8.土建专业提供的建筑平、立、剖面 二.设计气象参数 1.大气压力:冬季Pd=1020.9hPa 夏季Px=1002.5hPa 2.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冬季通风温度:twf=5.0℃ 冬季空调温度:twk=-2℃ 夏季空调温度:twk=32.0℃ 夏季通风温度twf=30.0℃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tws=27.7℃ 夏季计算日较差:dt=6.0℃ 3.室外风速: 夏季室外平均风速:Vx=3.2m/s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Vd=3.7m/s 三.工程概况 本工程建筑面积24853m2,除机动车库、设备用房及仓储用房外,均设置舒适性中央空调系统。在满足舒适性要求的前提下,综合应用多种节能技术措施,实现“绿色、环保、节能”目标。 通风系统按照使用要求设置,保证室内空气品质与卫生程度,满足环保、人防等要求。 消防系统均按照一类高层建筑设防,执行《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范。消防排烟系统与通风系统相结合设置,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完成功能转换,以降低工程投资并减少对建筑空间的需求。 四.空调系统设计: 1.本工程剧院与影城空调系统分别独立设置。 2.剧院部分空调系统冷负荷估算为2570kw,空调热负荷估算为1350kw。冷热源系统根

方案设计说明及优化建议

设计说明 方案设计说明内容提要 一.工程概况 二.设计依据 三.门窗性能设计指标及保证措施 四.选用材料及设计说明 方案设计说明具体内容 (一)工程概况 1.工程简况 工程名称:博鳌金湾C3地块铝合金门窗制作安装工程 工程建设地点:琼海市博鳌镇龙博大道东侧 建设单位:琼海华悦实业有限公司 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基本风压W0=0.852。 使用年限:50年 2.工程装饰范围 本工程所有铝合金门窗为:M987系列单轨推拉门、M987系列双轨推拉门、50系列平开门、50系列平开窗、50系列上悬窗、987系列推拉窗。 (二)设计依据 1.设计依据 ·基本风压值:W0=0.852。 ·地震设防:7度。 ·地区粗糙度:B类。 ·业主下发的招标图纸。 ·业主下发的招标文件。 2.技术法规、标准与规范 2.1 幕墙门窗设计规范 ·《建筑幕墙》 21086-2007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102-2003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113-2001 2.2性能检测、验收标准 ·《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139-2001 ·《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 15225-1994 ·《建筑幕墙空气渗透性能测试方法》 15226-1994 ·《建筑幕墙风压变形性能测试方法》 15227-1994 ·《建筑幕墙雨水渗透性能测试方法》 15228-1994 ·《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7106-2002 ·《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7107-2002 ·《建筑外窗水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7108-2002

·《建筑外窗空气隔声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8485-2002 ·《铝合金门窗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15-30-2002 ·《建筑外窗采光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11976-2002 ·《玻璃幕墙光学性能》118091-2000 ·《钢结构工程质检验评定标准》50221-95 ·《钢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50205-2001 2.3 建筑结构设计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50009-201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6-87(2001版)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50045-95(2001年修订)·《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范》 99-98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50057-1994(2000版)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50011-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程》 08-9-92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50189-2005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118-1998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80-1991 2.4 铝材规范 ·《铝幕墙板板基》429.1-2000 ·《铝幕墙板氟碳喷漆铝单板》429.2-2000 ·《铝塑复合板用铝带》432-2000 ·《铝合金建筑型材》5237-2000 ·《建筑铝型材基材》5237.1-2004 ·《建筑铝型材阳极氧化、着色型材》5237.2-2004 ·《建筑铝型材电泳涂漆型材》5237.3-2004 ·《建筑铝型材粉末喷涂型材》5237.4-2004 ·《建筑铝型材氟碳漆喷涂型材》5237.5-2004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份》3190-1996 ·《铝及铝合金轧制板材》3880-1997 ·《建筑用铝型材、铝板氟碳涂层》133-2000 2.5 玻璃规范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 113-2003 ·《浮法玻璃》 11614-1999 ·《钢化玻璃》 9963-1998 ·《普通平板玻璃》 4871-1995 ·《玻璃幕墙光学性能》 8091-2000 ·《中空玻璃》 11944-2002 ·《镀膜玻璃》 18915.2-2002 ·《夹层玻璃》 9962-1999 ·《幕墙用钢化玻璃与半钢化玻璃》 17841-1999 ·《建筑用安全玻璃防火玻璃》 15763.1-2001 ·《着色玻璃》 18701-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