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青岛生长的33种竹子介绍

能在青岛生长的33种竹子介绍
能在青岛生长的33种竹子介绍

竹子相关资料

竹是高大乔木状禾草类植物。记载有70余属,1千多种,但其中许多是同物异名。竹为高大、生长迅速的禾草类植物,茎为木质。分布于热带、亚热带至暖温带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岛屿上分布最集中,种类也最多。竹的地上茎木质而中空(我们称为竹杆),它是从竹的地下茎(根状茎)成簇状生出来的。

最矮小的竹种,其杆高10至15厘米,最大的竹种,其杆高达40米以上。成熟的竹生出水平的枝,叶片为剑形,有叶柄,幼株的叶直接从茎上生出。虽然某些种的茎杆生长迅速(每日可生长0.3米),但大多数种类仅在生长12至120年后才开花结籽。竹一生只开花结籽一次。

竹的地下茎(俗称竹鞭)是横着生长的,中间稍空,也有节并且多而密,在节上长着许多须根和芽。一些芽发育成为竹笋钻出地面长成竹子,另一些些芽并不长出地面,而是横着生长,发育成新的地下茎。因此,竹子都是成片成林的生长。嫩的竹鞭和竹笋可以食用。

秋冬时,竹芽还没有长出地面,这时挖出来就叫冬笋;春天,竹笋长出地面就笋。冬笋和春笋都是中国菜品里常见的食物。春天时,竹芽在干燥的土壤中等待春雨,如果下过一场透雨,春笋就会以很快的速度长出地面。

主要类型:

1、慈竹。

慈竹是丛生型。竹的典型代表:高大、筒长、叶葱浓。它的生物学特性:

⑴地上部分生长特征:6至8月笋芽出土,10月中旬生长基本停止。一般为20-30节,8至13米高;生活年限最长9年;1-2年生母竹成笋能力最强,3-5联代发生新笋增长率大,可培育大材;一年换一次叶;开花与年龄无关,[1]与水分和营养有关,开花前叶变黄,开花后叶渐脱落,陆络枯死,材质变脆;1年生为幼竹,2-3年生为壮竹;4-5年生为老竹。箨上有毛。

⑵地下部分生长特征:秆茎有6个节,其中只有一个节上有笋子长出(秆柄与老竹子连接部分);地下部分密集在一起,不向他处延伸,并有向地面拱起的特性;单丛茎竹地下茎须根发达,大部分于表层,最深达2米。新生幼竹当年不发根,第二年形成根系,以后逐渐减弱,6、7年生老竹活根很少;失去地上部分的茎,可在地下保持十多年才烂,如不及时处理,则层层盘结合,影响竹笋的形成和竹林生长,应割断竹株与老篼的联系,这叫“打篼”。慈竹秆纤维韧性强,节稀筒长,是竹编工艺品的上乘材料。慈竹是青神最主要的竹种,在农村,几乎家家都栽有它。

2、单竹:民间俗称“苦慈”,是慈竹属中,筒最长(有一米多长)的优质慈竹。竹质细腻,纤维韧性特强,能启成薄如蝉翼、细如发丝的竹篾丝,编织成似绸、似绢的精档竹编工艺品。

这种多生长在土壤肥沃的阴山处,是竹编的最佳材料。除青神外,眉山、邛崃一带也有些这种“苦慈”竹。

3、四季竹:这是最近几年引进青神的优质竹种。丛生型,四季生笋而得名。慈竹属的一种,最大的特点是秆粗大高直,一根就有几十斤重,纤维细腻,繁殖生长快,是造纸的好材料,经济价值大。青神西龙、观金、桂花、白果、罗湾等乡镇,有上十万亩此竹基地。这种竹原产于湖南沅陵县大坪乡。

4、硬头簧:丛生型,秆高直、坚硬、质厚空小,故多用于建筑材料,农村都用于承重,挑、抬东西。种植量小。

5、斑竹:又名湘妃竹,散生型,秆高直,挺拔,径大,质硬,竹面上有褐色斑点,传说是尧帝的两个女儿泪夫的眼泪洒在上而形成的,故名“斑竹”。这种竹多用于建筑材料,也可启成篾条作编织用。古代拉船的纤绳,多用此竹篾编制而成。其特点是水不易浸蚀它,轻便,拉力强。青神种植量不大。主产于湖南湘水流域。

6、楠竹:又名毛竹,是散生型竹的代表。秆高直,坚硬。径大20公分左右,是建筑上的好材料;竹头是雕刻工艺品的好材料;竹笋是最佳菜肴,称为“玉楠片”。青神种植在中岩寺、德云寺等地。盛产于四川长宁、贵州赤水、江西、浙江、湖南等地。

7、刺楠竹:楠竹属的一种,秆和枝丫上均有坚硬的“刺”而得名。丛生型,秆高直,挺拔粗大(径有10多公分),肉厚、空小,笋箨无毛,叶子少。多用于建材。青神竹艺城、天庙等地有少量种植。

8、水竹:散生型,秆细长、坚硬,形如钢管,叶稀少,竹质韧性较强。多用于竹家具制作材料,成片大面积生长时,可用作造纸材料。青神罗湾曾有一片水竹,称为“竹海”。

9、墨竹:散生型,是珍稀竹种。秆和枝都是黑色而得名;笋尖外壳呈红褐色,一年后成材。是制作笛、箫管乐器的最佳材料。青神个别地方少有。

10、竹:丛生型,慈竹属,秆节长,形如“苦慈”,竹秆面上有一层薄薄的而得名。

观赏型竹

(青神“竹艺城”引种)

11、罗汉竹:丛生型,秆不高,头部大,上身小,头部几节像“罗汉”肚子凸起起,故而得名。可作工艺品材料。

12、琴丝竹:丛生型,有的高大,有的矮小,秆面呈淡黄色,上面有绿色粗、细相间的线条,形如“琴丝”而得名。

13、凤尾竹:丛生型,秆细而矮小,枝叶很细小,形如凤尾而得名。

14、方竹:混生型,竹秆约呈方形而得名。面呈淡黄色,节环上有一圈小刺,故又名“刺竹”。可用于工艺品加工材料。此竹稀为珍稀竹类。福建拓荣县乍洋乡凤里村有一片珍贵的“方竹”。

15、棕竹:混生型,其干似竹非竹,黑色有皮,心实,肉内有白鬃纹。

16、斗笠竹:混生型,秆细直、质硬,叶宽大,繁殖力强,古代用秆制作箭秆。青神人常用叶夹在竹编斗笠里,用于防雨或日晒,故而得名“斗笠竹”。

古代竹种

由晋代戴凯著《竹经》和明代启著《农政全书》记载

1、十二时竹:竹节环绕凸出生子。丑、演、卯、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字,蕲州安福周俊叔家有此竹,亦造物之奇也。

2、葸劳竹:出新州,一枝百叶,皮利可做砺甲,用久微滑,以酸浆渍过宿,复快利如初,多作箭。

3、人面竹:出郯山,竹径几寸,近本逮二尺,节促四面参差,竹皮有如鱼鳞,面凸颇似人之面,竹大的如碗口,小的如手指,是工艺加工珍宝。

4、桃丝竹:叶如棕,身如竹,密节而实心,厚里瘦骨,天然柱杖,出巴渝间,产豫者细纹,一节四尺。

5、金镶碧嵌竹:产自成都,与常竹无异,但秆上每节两青两黄相间。

6、孝顺竹:秆细而长,作大丝,夏则笋从中发,源让母竹,冬则笋从外护,母竹内包故称慈教。

7、蕲竹:出楚蕲州,土人取其色之莹润者为簟,节疏者为箫管(笛)。

8、双竹:生浙之武林西山,其妙在修篁嫩条,对抽并乱,色最可爱。

9、龙公竹:产自罗浮山,其径大七尺许,节长丈二,叶若芭蕉。

10、竹:产于东方,本长百寻,其曲如藤状,必得大木,乃倚而上,质有纹理。

11、柯亭竹:产在云梦之南,其秆俟其年之后,划为乐器,音最清亮。

12、桂竹:出自南康府,秆高四、五丈,围约一尺许,状似甘草皮而赤色。

13、思摩竹:奇在笋自节上,成竹竿之后,其节中复又生笋,出海外。

14、梅绿竹:其秆似湘妃而细,皮无旋纹,色亦暗,而大不如人,多取为扇骨。

15、大夫竹:以其修长,秆直凌云,围有三尺,故得是名,出鹿延。

16、龙须竹:生辰州及浙三山谷间,高不盈尺,而枝秆细仅如针,可作盆玩,但遇冬不可见霜雪。

17、临贺竹:其杆之大,至有十抱,较之龙公竹更奇。出临贺。

18、相思竹:出广东,似双竹而差大,皆两两相对而生。

19、疏节竹:其杆最高,每一节差一寸许,出自黎母山阳。

20、丹青竹:出自熊耳山,其叶有三色,黄、青、丹相间而生。

21、通节竹:产于溱州,其杆直上无节,而中心空洞无隔,亦异种也。

22、凝波竹:其枝叶皆似常竹,但有红花,开似石榴,亦奇竹也。

23、沛竹:昔传是竹长百丈,出自南荒之城,附此以志异耳。

24、扁竹:其杆极扁,出匡卢山。

25、船竹:出员丘,其大如澡盆。

26、邛竹:汉武帝遣人开,致邛竹杖。

27、观音竹:出占城围。

适合在北方生长的竹子品种

1、紫竹1-3公分,(紫竹竿高4-8米,稀可高达10米,直径可达5厘米,笋期

4月下旬。)

2、金镶玉竹(金镶玉发鞭、出笋力强,适应性强,种植易成林块。多采用母竹移植法栽植,用埋鞭育苗也极为容易。能耐-20℃低温。竿高9米,粗4厘米,金黄色,除分枝一侧的宗槽绿色外,有数绿色纵条,新杆密被脱落性细毛;秆环与箨环均微隆起,节下有白粉环。叶片长7-15厘米,宽1-1.5厘米。笋期四月下旬-五月上旬。秆色泽美丽,栽培供观赏。

3、刚竹(别名:打雷竹、燕竹(安徽)秆高4~7m,径3~4cm,笋期3月下旬。本种与早竹相似,但本种幼秆无白粉,叶耳及鞘口遂毛缺,箨鞘中上部斑点明显稀疏以及箨舌不下延等有别。笋供食用。)

4、早园竹(竿高6米,粗3-4厘米,笋期4月上旬开始,出笋持续时间较长。)

5、黄槽竹(竿高达9米,粗4厘米,在较细的竿之基部有2或3节常作"之"字形折曲,

笋期4月中旬至5月上旬,花期5-6月。)

6、淡竹(竿高5~12米,粗2~5厘米,笋期4月中旬至5月底,花期6月。)

7、黄古竹(竿高达8米,粗3-4厘米,劲直,笋期4月下旬。)

8、人面竹(竿劲直,高5-12米,粗2-5厘米,笋期5月中旬。较耐寒,能耐-18℃低温。

适生于温暖湿润、土层深厚的低山丘陵或平原地区。)

9、桂竹(竿高可达20米,粗达15厘米,笋期5月下旬。阳性,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

寒,能耐-18℃低温、喜山麓及平地之深厚肥沃土壤,不耐粘重土壤。耐盐碱,适应性强。生长在海拔700~1300米处方玫栽培。)

10、曲竿竹(竿高5-6米,大者可高达12米,直径2-4厘米,粗者可达7厘米,笋期4月下旬至5月上)

11、美竹(竿高8-10米,粗4-6厘米,笋期5月上旬。)

12、毛环竹(竿高5-11米,粗3-7厘米,劲直,笋期4月下旬。)

13、灰竹(竿高6-9米,粗2-4厘米,劲直或常于基部呈"之"字形曲折,笋期4-5月,花期5月。)

14、红边竹(竿高达10米,直径3.5厘米,笋期4月下旬。)

15、乌竹(竿直立,高3-4米,粗1.1-3厘米,笋期4月中旬。)

16、乌哺鸡竹(竿高5-15米,直径4-8厘米,笋期4月中、下旬,花期4-5月。)

17、铺地竹(混生竹。地被竹种,秆高30~50厘米,径2~3毫米。笋期4~5月。)

18、鹅毛竹(节间长仅1-2厘米,粗5—8毫米,中空极小或几为实心。竿直立,高1米,

直径2—3毫米,中空亦小,笋期5—6月)

19、菲白竹(菲白竹竹鞭粗约1-2毫米;竿高10-30厘米,高大者可达50-80厘米;节间细

而短小,圆筒形,直径1-2毫米,笋期4~6月。)

20、阔叶箬竹(竿高可达2米,直径0.5-1.5厘米;节间长5-22厘米,笋期4-5月。)

21、苦竹(竿高3-5米,粗1.5-2厘米,直立,笋期6月,花期4-5月。)

22、孝顺竹(竿高4-7米,直径1.5-2.5厘米,尾梢近直或略弯,下部挺直)

23、方竹(直立,高3-8米,粗1-4厘米,节间长8-22厘米,。笋味鲜美,可供食用)

24、无毛翠竹(矮小竹种,秆高0.2-0.3m,径0.1-0.2cm)

25、观音竹(茎丛生,株高1-3米,被叶鞘细纤维所包裹。叶扇形,掌状深裂,裂片25-31

枚,狭线形,劲直伸展,边缘有小齿,两侧及中间一片最宽,叶柄边缘稍锐利,有淡黄色密绒毛。果椭圆形,花期3-4月。)

26、水竹(根状茎短,粗大,须根坚硬。秆稍粗壮,高30-150厘米,近圆柱状,)

27、矢竹(秆高3-4m,径1-2cm,节间长达40cm,本种的特点在于能耐严寒,适应在北方栽植。)

28、黄秆京竹(散生竹,秆高3-5m,径1-2cm。竹秆、枝全部为硫黄色。黄秆绿叶

甚引人喜爱。)

29、白纹阴阳竹(混生竹种。秆高1.5~2米,径1~2厘米,秆每节仅生1枝。叶片宽大,长约20厘米,宽3厘米,新叶白黄色,渐绿间有数条较宽的黄白条纹,叶色非常醒目亮丽,观赏价值极高。笋期4月下旬。)

30、湘妃竹(中小型竹,竿高达5-10米,径达3-5厘米。竿环及箨环均隆起;竿箨黄褐色,有黑褐色斑点,疏生直立硬毛。箨耳较小,矩圆形或镰形,有长而弯曲之遂毛。箨叶三角形或带形,桔红色,边缘绿色,微皱,下垂。每小枝2-4片,叶带状披针形,长7-15厘米,宽1.2-2.3厘米。叶舌发达,有叶耳及长肩毛。笋期5月-6月。是我国竹家具的优质用材。)

31、大明竹(竿直立,高3-5米,粗0.5-2厘米,新竿绿黄色,笋期5月下旬。)

32、巴山木竹(秆高3-10m,径2-5cm,中部节间长40-60cm,秆壁较厚。箨鞘迟落或宿存,革质,被棕色刚毛,鞘口截平;无箨耳及遂毛;箨舌微隆起,高约2cm;箨叶披针形,直立,平直或有波曲,易自鞘上脱落。每节分枝初为3枚,后为多枚,叶片质地坚韧,叶舌发达。笋期4月下旬至5月。抗寒性强,秆适于制浆造纸,原竹还广泛用于建筑,制作架杆,烤烟杆等。)

33、龟甲竹(秆直立,粗大,高可达20公尺,表面灰绿,节粗或稍膨大,从基部开始,下部竹竿的节间歪斜,节纹交错,斜面突出,交互连接成不规则相连的龟甲状,愈基部的节愈明显;叶披针形,一束2~3枚。地径8-12分,高2.5-4.5米。竹杆的节片像龟甲又似龙鳞,凹凸有致,坚硬粗糙。与其他灵秀、俊逸的竹相比,少了份柔弱飘逸,多了些刚强与坚毅。秆基部以至相当长一段秆的节间连续呈不规则的短缩肿胀,并交斜连续如龟甲状,象征长寿健康,其竹的清秀高雅,千姿百态,令人叹为观止。此竹种易种植成活但难以繁植,且极为罕见,为我国的珍稀观赏竹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