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种植结构调整引导农药消费结构变化

山东:种植结构调整引导农药消费结构变化
山东:种植结构调整引导农药消费结构变化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情况分析报告

凉州区2013年种植结构调整情况分析 (2013年6月) 2013年,全区种植结构调整以节水高效为中心,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全面落实“两个全覆盖,一个零种植”(区域化种植全覆盖、高效农田节水技术全覆盖,井水灌区小麦零种植),通过采取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示范带动、强化服务等配套措施,全区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培育进一步加强,节水增收作用进一步凸显。据统计,全区上半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43.76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4.41万亩,其中:小麦9.6万亩,较2010年减少28.9万亩,减幅达75%,井水灌区乡镇小麦“零种植”全面落实。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9.35万亩,较2010年增加8.35万亩,新增饲用型甜高粱2.01万亩。粮食作物夏秋比由2010年的40:60调整为14:86。全区2010-2013年累计推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317万亩,其中:2013年推广116.5万亩,占任务97万亩的120%,有效破解了结构性用水矛盾突出的问题,农业用水占比由2010年的82%调整到目前的75%,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010-2013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对比表

2010-2013年,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中有减,经济作物播种面积逐年增加。 一、结构调整的特点 (一)粮食面积夏减秋增 1、夏粮面积逐步下降,秋粮面积明显增加 2013年,全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4.41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72.6%,较2010年下降5.8个百分点。夏粮14.4万亩,较2010年减少32万亩,减幅达69%;秋粮面积90.01万亩,较2010年增加24.03万亩,增长36.4%。 2010-2013年粮食播种面积对比表 单位:万亩

全年某区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实施方案(最新)

全年某区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实施方案(最新) 为进一步优化我区农业种植结构,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促进农业绿色转型振兴,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挖掘农民增收潜力,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结合我区农业种植结构实际现状,特制定X年X区种植业调整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立足长X生态资源优势,推进长X生态效益型特色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大力实施绿色兴农,特色富农,品牌强农。推进长X现代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绿色转型发展,走出有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突出释放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策扶持,市场导向。继续加大特色种植结构奖补力度,做好特色优势作物与籽粒玉米种植政策补贴的增减文章。积极引导农民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强化市场信息对接,生产适销对路的特色农产品。 (二)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突出区域优势和特色,坚持“宜药则药,宜菌则菌,宜果则果”的原则,推进传统粗放型农业向生态效益型农业转变,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特色农业发展新格局。

(三)鼓励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原则。鼓励社会工商资本、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入农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推进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建设,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和劳务性收入。鼓励村集体对农村无劳动能力和空巢老人农民的土地进行集中托管、组织有效的经营管理。 (四)坚持绿色发展原则。调整优化种植结构,鼓励经营主体选择少施化肥增施有机肥、少用农药的特色作物。加大测土配方施肥成果的转化,充分利用手机定位系统开展网上咨询施肥,发放施肥卡等手段,激励农民科学施用肥料。 三、调整重点区域 围绕“三河两线一水源”进行重点布局调整。三河即鸭绿江发源地支流石人河、大阳岔河及其骨干支流、松花江发源地支流汤河两岸100米内区域;两线即铁路、公路沿线50米内区域;一水源即X城区协力老鹰沟水源地沿线100米内区域。其他调整区域政策按照《X 市X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年X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奖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X政办发〔X〕52号)执行。 四、奖补方式及标准 (一)对该区域内发展种植结构调整的经营主体(除大豆种植者外),每亩补贴200元。 (二)对该区域内大豆种植经营主体除享受国家补贴外每亩再补贴50元。

浅谈怎样开展农民科技培训

浅谈怎样开展农民科技培训 摘要:科技是农业第一生产力,农民是现代农业的生产主体,想要加快提高科技水平,只有对农民加强科技培训和职业教育,通过不同形式,多项内容,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迅速扩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才能提升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承接、应用和转化能力,从而带动新型农民新型农村的发展。 关键词:科技农民培训劳动力转移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力量,其科技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因此必须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培养大批农民技术骨干,才能提升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承接、应用和转化能力,实现我市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的提高。 1、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教兴国战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要求以及我市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动员利用各种科技培训资源,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和职业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迅速扩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2、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使参加培训的农民掌握转移

就业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积极探索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有效方式和转移就业、配套服务、监督管理等有效机制,为大规模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积累经验。 3、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主要是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思想素质较高,身体健康,有转移愿望的农村中青年劳动力。根据劳动力资源积极组织参加培训,要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向广大农民宣传鼓励农民参加转移培训学习。对参加培训的进行登记。 4、培训内容 (1)提高农民生产技术水平的农业新知识、新品种、新技术; (2)提高农民环保和食品安全意识的农业环境保护、无公害农产品、食品安全、标准化生产等知识; (3)提高农民经营管理水平和适应市场经济能力、经营管理、市场经济等知识; (4)提高农民职业道德和基本常识的法律知识、维权意识和农业、农村有关政策等; (5)提高农民转移技能就业创业所需的知识和技术。 5、培训形式 (1)引导性培训。引导性培训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各级政府支持下开展的一种公益性培训。主要是对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政策法规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就业岗位选择、基本权益保护等方面法规知识的培训,增强其守法和依法维

中国居民家庭收入结构、金融资产配置与消费

中国居民家庭收入结构、金融资产配置与消费 中国居民家庭收入结构、金融资产配置与消费 ( ) 中国居民家庭收入结构、金融资产配置与消费 Mai;(,2015 (Vo1(29。No(3) 支出增加 n]。资产的变化与消费之间有着较强的相关 性乜 ,而且 不可预期的资产变动冲击会使得家庭持久收 入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其在生命 周期内的消费与储蓄行 为 b]。国内学者主要从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两个方面研 究 了资产价格对消费的影响,如田青 (201 1)认为收入与 习惯是决定居民 消费的主要因素,资产的增加对消费有 正向的促进作用 。然而,易宪容 (2009)提出了高 房价对扩大内需已经产生了挤出效应 ,资产价格的 过度上 涨会使其对消费的作用降低。 b5E2RGbCAP Paiella 等 (2009)指出消费对不同类型资产变 动的反应也是不同 的,通过将家庭资产进行分类, 国内学者分别研究了不同类型资产变动对家 庭消费 的影响 。解垩 (2012)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 调查的微观数据, 分析了住房资产和金融资产对消 费的影响,结果发现金融资产的消费弹性远 低于住 房资产的消费弹性,而且老年家庭、城镇家庭住房 p1EanqFDPw 的消费弹性分别高于年轻家庭和农村家庭 ]。与他 们的研究结果大致相 同,张五六和赵昕东 (2012) 也认为金融资产对消费支出存在较弱的抑制作 用, 而实物资产虽然长期看对消费的促进作用有限,但 是短期内有较强的 促进作用随]。 DXDiTa9E3d Modigliani 和 Brumberg(1954)的生命周期假说 认为,消费者在其整 个生命周期中规划其收人与财 产,财产带来的收人作为影响消费的可变因 素 。消 费者通过积累或消耗其财富来平滑生命期内的消费, 当前消费线性 地依赖于当前收人生命期内的平均收入 预期和当前的资产持有量。将家庭收 入划分为劳动收 人和财产收入,得到如下所示的家庭消费函数: RTCrpUDGiT C=aWR+fYL 其中,WR 为财产性收人 ;YL 为劳动收入 ; 参数 a、f 分别表示财产 收入和劳动收入的边际消费 倾向。国内外学者主要从资产价格 (房地产价格 与 股票价格)的角度研究其对消费需求的影响,而关 于财产性收入对消费影 响的研究并不多。本文将根 据以上理论模型,并在测算财产性收人与非财产 性 收入的基础上 ,实证分析我国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是 否对消费形成了促进 作用。5PCzVD7HxA 二、中国居民收入结构及其与消费的关系 现阶段,我国居民消费占 GDP 的比例较低 ,通

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第一篇: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调研报告 为了调整优化全县种植业结构,不断提升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县政协于六月十九日组织部分常委、委员,在政协领导带领下,先后深入到东湾镇、五合乡、北滩乡、三滩乡、刘川乡进行调研。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就全县种植业结构调整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的思路,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种植业基本情况 我县位于甘肃省中东部,黄河上游,黄河流经11个乡镇、154公里,地理位置优越,发展农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县辖18个乡镇,175个行政村,总人口4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3万人。国土总面积5809.4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14.9万亩,其中水地50.05万亩,人均水耕地1.18亩。目前,全县共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108.9万亩,其中小麦23.26万亩,水稻3.56万亩,玉米18.42万亩,糜谷2.83万亩,其它谷物2.61万亩,夏收豆类7.74万亩,大豆0.72万亩,棉花0.15万亩,油料4.21万亩,枸杞4.88万亩,籽瓜10.5万亩,蔬菜25.8万亩(含洋芋),瓜类4.35万亩。 2014年粮食总产170477吨,均产220公斤/亩,蔬菜总产658925吨,蔬菜产值80786.84万元。农业总产值171291.68万元,其中种植

业产值133533.49万元,占77.96%,农业增加值102014.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09元。种植业仍是我县农民最基本的收入来源。根据县情,积极推动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种植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是发展农村经济的现实选择,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特点 近年来,全县围绕“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一快两翻三提高”的总体目标,极力推动“三大产业”、“六大基地”建设,及时调整农业发展策略,以经济作物和蔬菜为重点,引导农民发展高效产业,种植名、特、优、新品种,做大做强做优比较优势产业和产品,全面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农业结构新思路、新格局,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一)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经作种植逐渐扩大。一是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2014年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4.69万亩,较2014年增加16.38万亩,增幅18.55%,年均增加2.34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为77.46万亩,较2014年增加了10.48万亩,增幅15.61%;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为11.29万亩,较2014年增加 2.57万亩,增幅29.47%;园林水果面积4.71万亩,较2014年增加1.48万亩,增幅45.82%。二是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渐趋合理。2014年粮食、经作(含蔬菜、水果、瓜类)、饲草面积比和夏秋作物比由2014年的74.11:25.02:0.87和49.73:50.27调整为70.39:27.61:2.00和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

引言 消费结构,不仅是消费领域的中心问题,也是社会再生产运行中一个极重要的问题。从社会再生产过程来看,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好坏,衡量国民经济是良性循环还是恶性循环,关键在于是否合理解决了消费问题。研究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和规律性,研究产业结构如何适应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研究消费结构的变化,不仅是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也是政府调节经济、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因此,加强对消费支出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及趋势分析 正确把握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了解消费需求变动的规律,不仅在理论分析中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对于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质量和档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从消费结构变化、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变化三个角度来对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趋势进行分析,并得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呈现出的几大趋势。 (一)费结构的变化分析 表1 1993—2002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构成表单位:% 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其中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又

称为恩格尔系数。德国经济学家恩格尔发现随着个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恩格尔系数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因此,恩格尔系数被用作判断居民消费水平的一项指标。国际粮农组织根据恩格尔系数提出划分不同贫富程度的标准:60%以上为贫困,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40%以下为富裕。根据有关资料计算的1993—2002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结构如上面表1所示。 通过表1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从恩格尔系数来看,我国城镇居民从1993年的50.2%逐年下降到2002年的37.7%,年平均下降1.39个百分点,表明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日趋下降。这一方面得益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是由于城镇居民消费观念的改变,居民生活消费需求逐渐从低水平的温饱向高层次的小康、富裕型转变。 2.从消费的用途结构来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住房、医疗、教育及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加速演进,主要体现为受改革影响较大的各项消费(住房、医疗、交通通讯和教育等)支出比重上升,恩格尔系数有较大幅度的下降。2002年同1993年相比,用于住房方面的支出比重上升了3.8个百分点,用于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上升了4.4个百分点,用于教育娱乐方面的支出上升了5.8个百分点,用于交通通讯方面的支出上升了6.6个百分点,同时衣着支出比重下降了4.4个百分点,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杂项商品及服务业略有下降。这些变化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新趋向,并显示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逐渐趋向合理化。 3.从各种消费所占比重由高到低的顺序看,1993—2002年,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由食品、衣着、文化教育娱乐服务、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居住、杂项商品及服务、交通通讯和医疗保健的消费顺序转变为食品、文化教育娱乐服务、居住、交通通讯、衣着、医疗保健、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和杂项商品及服务。这种消费顺序的变化体现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不断完善以及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显示了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反映了城镇居民消费观念的改变。 (二)边际消费倾向分析 根据1993-2001年数据对各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性支出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得到总需求函数为: Q=246.531+0.751y (3.615) (60.023) 括号内为t值

牧草种植实施方案

清源镇牧草种植实施方案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WTO的加入、“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农村养殖业的兴起,饲用牧草的种植、开发、利用也随之发展起来。但目前尚处于不完善的发展阶段,多以个体农户、养殖户种植为主,仅限于自给自足,还没有形成集约化、产业化的大规模生产,远远满足不了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需求。因此,种好牧草是发展畜禽饲养业的物质基础。在目前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种植牧草饲料作物的热潮正在掀起,在繁多的牧草饲料作物中选择最适合的牧草品种是种好、用好牧草饲料的前提条件,是养殖户最关心的首要问题。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发展优质牧草产业和设施畜牧业为手段,已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遵循草原生态规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各类资源,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我国目前人工草地面积约占草地总面积的3%左右,数量和质量都有待于提高。退耕还草既是进行生态建设、恢复植被的需要,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 二、具体安排

(一)部署启动阶段(3月20日-3月10日)。 根据我镇的实际情况,起早《清源镇2011年牧草种植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讨论和修订,方案确定后全面启动清源镇2011年的牧草种植工作。 (二)健全机制阶段(3月11日-4月10日)。 建立“国家投入为导向,地方投入作补贴,个人投入为主体实施”的工作机制,完成牧草种植的技术培训和推广工作。 (三)实施推进阶段(4月11日-4月底)。 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全面开展牧草种植的各项活动,积极落实各项措施,分阶段、有重点地完成各项工作计划。要充分做好在我镇“退跟还林还草”基础的池坪、红蚬、里仁三村种植多年生优质牧草800亩,在年家河、七圣、聂家山、马家窑四村种植一年生优质牧草1625亩的工作任务,并做好花名册的填写工作。 (四)技术指导阶段(5月-10月底)。 按照专业技术干部亲自指导,农户实地学习的原则,在优质牧草的种植、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上下功夫,确保优质牧草的产量和数量。 (五)全年总结(11月份)。 对全年工作进行总结,并上报2013年工作计划。在做好优质牧草种植工作的同时,组织、引导更多农户种植优质

最新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第一篇: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调研报告 为了调整优化全县种植业结构,不断提升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县政协于六月十九日组织部分常委、委员,在政协领导带领下,先后深入到东湾镇、五合乡、北滩乡、三滩乡、刘川乡进行调研。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就全县种植业结构调整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的思路,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种植业基本情况 我县位于甘肃省中东部,黄河上游,黄河流经11个乡镇、154公里,地理位置优越,发展农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县辖18个乡镇,175个行政村,总人口4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3万人。国土总面积5809.4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14.9万亩,其中水地50.05万亩,人均水耕地1.18亩。目前,全县共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108.9万亩,其中小麦23.26万亩,水稻3.56万亩,玉米18.42万亩,糜谷2.83万亩,其它谷物2.61万亩,夏收豆类7.74万亩,大豆0.72万亩,棉花0.15万亩,油料4.21万亩,枸杞4.88万亩,籽瓜10.5万亩,蔬菜25.8万亩(含洋芋),瓜类4.35万亩。 2020年粮食总产170477吨,均产220公斤/亩,蔬菜总产658925吨,蔬菜产值80786.84万元。农业总产值171291.68万

元,其中种植业产值133533.49万元,占77.96%,农业增加值102020.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09元。种植业仍是我县农民最基本的收入来源。根据县情,积极推动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种植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是发展农村经济的现实选择,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特点 近年来,全县围绕“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一快两翻三提高”的总体目标,极力推动“三大产业”、“六大基地”建设,及时调整农业发展策略,以经济作物和蔬菜为重点,引导农民发展高效产业,种植名、特、优、新品种,做大做强做优比较优势产业和产品,全面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农业结构新思路、新格局,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一)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经作种植逐渐扩大。一是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2020年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4.69万亩,较2020年增加16.38万亩,增幅18.55%,年均增加2.34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为77.46万亩,较2020年增加了10.48万亩,增幅15.61%;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为11.29万亩,较2020年增加2.57万亩,增幅29.47%;园林水果面积4.71万亩,较2020年增加1.48万亩,增幅45.82%。二是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渐趋合理。2020年粮食、经作(含蔬菜、水果、瓜类)、饲草面积比和夏秋作物比由2020年的74.11:25.02:0.87和49.73:50.27调整为70.39:27.61:2.00和26.16:73.84。粮食比重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区域特征与类型分析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区域特征与类型分析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ypes of Consumption Structure in China 盛成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统计学专业2007(2)班 200771078 指导教师:李芳芝讲师 摘要: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正确引导消费趋势,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有必要对我国各省市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考察和研究,以期发现特点和规律从而更方便引导正确消费。本文采用“因子分析”对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结构特点分析,通过“聚类分析”对我国各地区居民消费结构之间的异同进行考察并作分类研究,总结得出我国居民消费呈现富裕型、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类消费攀升的趋势特点。从理论角度出发,消费需求的具体内容主要体现在消费结构上。要增加居民合理消费,就要从研究居民消费结构入手。只有了解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和规律,掌握消费需求的重点和发展方向,才能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引导消费者合理扩大消费,才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相协调,才能推动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消费结构;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Abstract:For consummating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directing the consumption tendency, improving the daily living standard, it is necessary to investigate on each region of our country to discover the character and the laws for appropriate consumption. This paper utilizes Factor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on different structure features and different regions. Through this paper we can know that people in our country which prefer to entertainment, education, express the increasing trend. In theory, the content of consumer demand reflect on consumption structure .Only study on consumption structure can enhance the reasonable inhabitant consumption. It will provide the favourable politic environment and promote the trim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insure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if we understand the trend of consumption structure and control the direction of consumption demands. Keyword: Consumption Structure; Factor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

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

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 种植业是农业的重要基础,粮棉油糖菜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十二五”时期,我国粮食连年增产,种植业持续稳定发展,为经济发展和改革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特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调整的主要作物为粮食、棉花、油料、糖料、蔬菜及饲草作物,规划期为2016-2020年。 一、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紧迫性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有力促进了粮食和种植业持续稳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农业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产量连续五年超过5.5亿吨,连续三年超过6亿吨,综合生产能力超过5.5亿吨。同时,果菜茶等园艺作物稳定发展,棉油糖等工业原料作物单产水平进一步提高。已建成一批粮、棉、油、糖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米袋子”“菜篮子”的生产基础不断夯实。农业基础条件持续改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9.86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4.7%,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2;新建一批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有所改善。科技支撑水平显著增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6%,主要农作物特别是粮食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机总动力达到11亿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3%。生产集约程度不断提高。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达到4.03亿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30.4%;农民专业合作社128.88万家,入社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

居民家庭消费结构调查报告提纲

居民家庭消费结构调查报告提纲 (一)、开展访谈的时间、地点,访谈对草‘人数‘方式方法等1.1 、访谈时间从×月×日开始至×月×日结束 1.2、访谈地点为 1.3、访谈对象:按类型划分有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按职业划分有企业员王、敏帅医生、公务员、私营业主、退休人员、学生等 1.4 访谈对象人数为100人 1.5、访谈方式以个别访谈为主. (二)、调查问卷设计 问卷内容( ). 中档商品( ). 低挡实惠( ) 1 、您的性别= 男( ).女( ) 2 堪的年龄18 岁以下( ), 19-30 岁( ), 31---45 ()岁( ), 40-50 岁( ), 60 岁以上( ): 3、您的职业:企业员工( ) .公务员( ) .教师( ).医生( ).学生( ).私有企业者( ) .退休( ).其他( ) 4、您的学历:小学放以下( ).中学( ). 大学( ).研究生( ) 5、您的平均月收入1000 元以下( ), 1000-2500 ( ).2500-5000元( ). 5000-8000元( ) .8000 元以上( ) 6 、您主要的消费付就方式现金消费( ). 银行卡消费( ) 信用卡

消费 ……自行设计需要统计的问题 (三)、通过问卷调查,在报告中得出统计结果: 3.1、平均每月的日常生活消费 1)日精饮食消费金额,占家庭月收入的比例 2)服饰穿着消费情况 3)如电、煤气、物业费用支出 4)电话通讯和其他消费等。 3.2、教育消费 1)家庭有沓子女在读,如有则月平均消费支出额 2)为子女升大学、出国留学积累费用 3)家庭其他成员参加各种类型的学习、培训、进修等费用. 3.3、住房、汽车消费 1)购买住房消费,有否按锅,月供本息多少 2)购买汽车消费,有否按锅,月供本且多少 3)每月车辆的保险、维修燃油、停车、养路费用等. 3.4、医疗、保健消费 1 )家庭平均每月的医疗费用; 2 )自购药品、保健品、美容护理、健身消费情况. 3.5、其他消费类

实施方案: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

××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要求,根据××县××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安排部署会议精神及县下 达的农业综合考核目标任务,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思路 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扶贫”这一目标任务,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村“三变”改革为动力,推动乡乡镇镇有农业园区、村村社社有经营主体、家家户户有增收门路,着力部署××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发展茶叶、辣椒、烤烟、有机高粱、经果林、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优势产业,推动我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革命性重大突破,推动区域发展,实现精准脱贫。 二、工作目标 实现新增辣椒2000亩,完成烤烟种植1400亩、有机高粱种植10000亩、茶叶种植3500亩,确保调减玉米3400亩,实现镇内主要公路沿线、其他区域茶叶、蔬菜、有机高粱等产业全覆盖,强力推动农业规模化、特色化、商品化发展,助推脱贫攻坚。 三、规划布局 (一)调减玉米规划 1、主要公路干线

在镇内主公路干线两侧可视范围内,调减玉米1400亩,重点发展茶叶、有机高粱。 2、其他区域 调减玉米2000亩,重点发展有机高粱、茶叶、烤烟、辣椒。 (二)辣椒种植规划 辣椒种植以××村、××村、××村、××村、××村、××村、××村7个村为主要种植区域,发展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种植大户及农户种植。 四、工作重点 (一)优势特色产业 1、蔬菜(辣椒)产业。在扎实抓好冷链物流和产销衔接的基础上,采用供应辣椒种的模式及农户自行采购种子两种模式,发展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及农户种植辣椒2000亩。 2、经果林产业。新增以猕猴桃、清脆李为主的经果林基地,猕猴桃产业重点以××村为主。 3、食用菌产业。充分利用恒大援助建设的扶贫大棚,引进龙头企业建设食用菌精深加工厂和菌棒(袋)生产厂,采用龙头企业统一提供菌棒(袋)、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订单保护价回收、统一品牌销售,由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种植。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现有香菇大棚种植规模。 4、中药材产业。新增种植中药材1000亩,重点发展以太子参为主的中药材产业。

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调研报告(精选多 篇).docx

第一篇: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调研报告 为了调整优化全县种植业结构,不断提升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县政协于六月十九日组织部分常委、委员,在政协领导带领下,先后深入到东湾镇、五合乡、北滩乡、三滩乡、刘川乡进行调研。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就全县种植业结构调整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的思路,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种植业基本情况 我县位于甘肃省中东部,黄河上游,黄河流经11个乡镇、154公里,地理位置优越,发展农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县辖18个乡镇,175个行政村,总人口4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3万人。国土总面积5809.4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14.9万亩,其中水地50.05万亩,人均水耕地1.18亩。目前,全县共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108.9万亩,其中小麦23.26万亩,水稻3.56万亩,玉米18.42万亩,糜谷2.83万亩,其它谷物2.61万亩,夏收豆类7.74万亩,大豆0.72万亩,棉花0.15万亩,油料4.21万亩,枸杞4.88万亩,籽瓜10.5万亩,蔬菜25.8万亩(含洋芋),瓜类4.35万亩。 2014年粮食总产170477吨,均产220公斤/亩,蔬菜总产658925吨,蔬菜产值80786.84万元。农业总产值171291.68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133533.49万元,占77.96%,农业增加值102014.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09元。种植业仍是我县农民最基本的收入来源。根据县情,积极推动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种植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是发展农村经济的现实选择,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特点 近年来,全县围绕“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一快两翻三提高”的总体目标,极力推动“三大产业”、“六大基地”建设,及时调整农业发展策略,以经济作物和蔬菜为重点,引导农民发展高效产业,种植名、特、优、新品种,做大做强做优比较优势产业和产品,全面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农业结构新思路、新格局,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一)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经作种植逐渐扩大。一是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2014年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4.69万亩,较2014年增加16.38万亩,增幅18.55%,年均增加2.34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为77.46万亩,较2014年增加了10.48万亩,增幅15.61%;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为11.29万亩,较2014年增加2.57万亩,增幅29.47%;园林水果面积4.71万亩,较2014年增加1.48万亩,增幅45.82%。二是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渐趋合理。2014年粮食、经作(含蔬菜、水果、瓜类)、饲草面积比和夏秋作物比由2014年的74.11:25.02:0.87和49.73:50.27调整为70.39:27.61:2.00和26.16:73.84。粮食比重略有下降,经作、饲草比重增幅较快,分别达到34.41%和178.48%,夏秋作物调整中,秋粮增幅较大,“压夏扩秋”效果显著。三是经作内部结构变化大。通过经作结构的调整,初步形成了蔬菜(含地膜早熟洋芋)、籽瓜、枸杞、瓜类等四大特色产业格局。其中:蔬菜、籽瓜、枸杞、瓜类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由2014年的18.1:4.5:0.2:1.6提高到2014年的23.7:7.2:4.4:3.9,增幅分别为31.25%、57.74%、1846.23%和140.48%。调整力度最大的是蔬菜,2014年蔬菜面积较2014年增加了10.12万亩,发展速度最快的是枸杞,增幅1846%。 (二)特色农业产业壮大,优势农产品向区域化经济发展。一是全县蔬菜生产规模不断扩大。2014年全县蔬菜(含洋芋、复种等)种植面积达30.5万亩,其中日光温室达到5.18万亩,新发展蔬菜1.5万亩,占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的29.13%,万亩以上的蔬菜种植乡镇达到7个,形成了以东湾、三滩为主的万亩茄子生产基地,以北湾为主的5千亩密刺黄瓜生

关于家庭消费支出结构的调研报告1

家庭消费分类调研报告 项目名称:你用气我买单 参赛队伍:山东胶州湾?拂晓之光队 参赛单位:山东胶城燃气公司 2014年10月

关于家庭消费支出结构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4年10月 18日至27日 地点:青岛胶州市 一、调研情况简介 1、调查地点和对象 地点:青岛胶州兰州路、郑州路 对象:燃气居民用户 2、调查目的 了解胶州地区民用户的家庭消费分类状况,分析客户的消费习惯和家庭消费趋势,统计家庭日均、年均用气量等数据,为我们提出的民用户市场改革方案提供数据支撑。 3、调查方法和手段 本次调查对象是在不同职业领域、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用户,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居民的家庭消费支出结构进行调查,并且对个别客户进行访问调查,了解客户对天然气市场的看法,寻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二、调查内容 1、调查过程 I、准备阶段:10月20日 设计调查问卷、审核问卷,印制问卷、并准备好其它备用的物件 II、实施阶段:10月20日至24日 1

根据调查要求,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地收集与调查活动有关的信息。以问卷调查为主,以访问调查和参考文献为辅。 III、资料整理阶段:10月24日 将收集的调查问卷和访谈信息进行汇总、归纳、整理和分析。 IV、总结阶段:10月25日至27日 2、调查问卷 您好!首先感谢您拿出几分钟的时间来帮助我们完成这份关于家庭消费支出的调查问卷,问卷将以匿名形式进行统计,请您放心,您填写的内容我们会严格保密,不会出现任何泄露,谢谢您的合作。 (1)请您在所选答案的序号上打“√”,或在横线填写内容; (2)除了注明可多选以外,每题一律只选一项答案。 1、您的年龄 19-30 岁( ) 31---40 岁( ) 40-50 岁( ) 50---60岁 2、您的学历 小学或以下( ) 中学( ) 大学( ) 研究生( ) 3、您家庭的年收入约为 5万元以下( ) 5万-10万元( ) 10万-15万元( ) 15万元以上( ) 4 、您主要的消费付款方式 现金消费( ) 银行卡消费( ) 信用卡() 5、您家庭每年做饭(不包括采暖)平均用气量大约为多少 50方以下() 50-100方() 100-150方() 150方以上() 6、您家庭每年在食材方面的平均消费金额 2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统计分析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统计分析 摘要:城镇居民消费 关键字:城镇消费统计恩格尔系数消费结构 引言 消费是人们为了满足欲望而使用物品的一种经济行为,它是人类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又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归宿点。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消费需 求都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发生了重大 变化,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城镇居民的收入稳步增加,消费支出强劲增 长,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消费结构是指居民在消费过程中的各类消费品 和服务支出在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消费结构既反映了居民的消费偏好 以及对收入、价格等因素的敏感程度,又反映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水平。 研究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现状及其变化、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各种因素,对建立 合理的消费结构,扩大内需,搞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定产业政策,促进国民经 济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 2.1恩格尔系数分析 恩格尔系数最能反映消费结构的层次性,它是居民用于食品支出在居民可支配收入 的比重。因而选取了1996年-2005年的恩格尔系数,(见表2.1)并将其绘制折线图 如下: 表2.1 恩格尔系数表(城镇) 年份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恩格尔系数48.8 46.6 44.7 42.1 39.4 38.2 37.7 37.1 37.7 36.7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信息网统计数据库 https://www.360docs.net/doc/f17142301.html, 图2-1 恩格尔系数折线图 1996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完成了从解决温饱——达 到小康——向富裕迈进的转变历程。根据恩格尔系数判定生活发展阶段的标准(国际 上通常用恩格尔系数反映国民生活阶段,通常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表示贫困; 50-60%表示温饱;40-50%表示小康;30-40%表示富裕;30%以下表示是最富裕)。从 表2.1看出,我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所占的比重在逐渐减小,经过八年的发展,到 2005年已降至36.7%,按照这一标志衡量,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已经开始 向富裕迈近。当然也不能排除我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之间是存在的差异。例如:根 据国家统计局国际中心的数据,在杂项商品与服务所占消费的比重中,中国大大低 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美国人收入的1/5用于娱乐休闲,而中国城镇人口平均仅有 3.5%的收入用于服务娱乐等杂项。 2.2参数估计及其分析 根据模型(1.3),利用我国城镇居民2005年按收人水平分组的平均每人全年生活费 支出及构成的截面资料(见表2.2),采用最小平方法可以求得、和的估计值。 表2.2 按人均可支配收入分组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情况[1] (单位:元/年)

种植结构调整 怎么调

种植结构调整怎么调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文字稿):2003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12年连续增长,但与此同时,结构性矛盾突出,特别是玉米生产供大于求的问题也暴露得更加明显。为此,中央及时做出了调整种植业结构的部署和安排。这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也给农民带来了现实的好处。白利明今年40岁,家住内蒙古通辽市,这里地处世界三大玉米黄金带,白利明和这里的村民们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玉米,但是这几年玉米的价格一年不如一年。和白利明一样,包巴根那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辛辛苦苦种了100亩玉米,也就勉强解决了温饱,包巴根那决定另谋出路,他从市场上买了牛犊自己育肥饲养。包巴根那告诉记者:“我那年养了50头,赔了15万元。饲料成本也高,牛也吃得比本钱还大。”玉米卖不出几个钱,牛的生意也不好做,记者走访通辽市的多个旗县了解到,这种现象在通辽市乃至整个内蒙古地区都比较普遍。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现在看来东北地区,反映玉米价格下降是最明显的。因为前几年,东北地区我们国家实行临时收储政策,国家有一个最低临时收储价格,就是保底价,现在看,一个是我们国内增加得多,第二个进口冲击很大,给我们带来库存压力很大。从去年开始把临时收储价格调低了,这样带来玉米价格去年下降了。”为了适应新

的形势变化,农业部提出调整玉米种植面积,通辽市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等,因地制宜,引导农民以种植青贮和养牛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整,青贮也是玉米的一种品种,但是和传统玉米不同,它主要用作饲料。这种调整方式不仅可以解决玉米过剩的问题,同时也可以解决饲料成本高的问题。但是农民们种惯了传统的籽粒玉米,有些农户对改种青贮很有顾虑。莫力庙苏木福巨嘎查党支部书记刘阿日斯冷说:“当时老百姓不接受,我是挨家挨户走,开了村民代表党员大会。头一年我们统一翻、统一种、统一收,我们集体拿一部分钱,老百姓刚开始啥也不让他整,我们就统一整,到秋天你收就行,这样一整两年,然后老百姓就接受了。”当地农户们接受了从原来种植玉米改种青贮,他们把种植青贮和养牛结合起来,用青贮作为饲料养牛,比过去每头牛的饲养成本大约减少1000多块钱。通过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畜牧业相结合的方式,不仅使农户们摆脱了困境,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收入和生活品质。2016年,通辽市为了避免一窝蜂地种植青贮造成产量过剩,政府提出了精准调整的理念,必须以牲畜数量来定种植青贮的面积。开鲁县就曾经一窝蜂地盲目种植红干椒,有过深刻的教训。在东方红村的一家农家院,记者找到了当年村里第一个种植红干椒的村民,现任村委会主任韩宝庄。韩宝庄告诉记者,看到他种植成功,红干椒价格卖得好,村里的人开始一窝蜂地种植红干椒。周围的几个

农业项目实施方案

番茄新品种引进及节水灌溉种植技术示范 实施方案 一、目的及意义 益民乡是二滩移民集中安置点,搬家以前主要是种植水稻、玉米等大宗作物。搬到益民乡后,由于所处地理环境条件恶劣,干旱、少雨,已经无法种植水稻,加之大宗作物经济效益低,所以不得不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向种植蔬菜、果树方面转变。但由于种植技术缺乏,品种老化,在种植蔬菜过程中过量使用农药、化肥,这不但增加了种植成本,又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投入高,效益低,农民收入不见明显增加。本项目拟引进抗病性强、产量、品质较好,适合本地生长的番茄新品种及节水灌溉技术进行试验、示范,以带动该地区农业向绿色、高效、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民增产、增收,从根本上解决移民贫困、落后的问题,为创建文明、和谐新农村奠定基础。 二、合作社的背景、运作情况及技术依托情况 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位于二滩移民红格集中安置点的春林村中坪社,合作社于2010年6月1日在盐边县工商局正式登记成立.。 合作社成立以后本着服务农民,发展农村经济、构建幸福、和谐新农村的理念,在县、市农牧局和科技局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积极引导社员调整产业结构、进行规范化种植;科学管理;规范社员的种植

技术和对农药、化肥的使用。积极着力于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进行试验、试种和示范推广。2011年邀请农牧局专家针对合作社主种的蕃茄和芒果制定了专门的种植技术规程,并进行相关培训5次,组织社员骨干到元谋、金河参观考察3次;在种植过程中每月组织社员进行种植技术交流2次,互相总结、学习经验,取长补短;合作社成立了专门的统防统治队,2011年统防队进行统防统治15次,累计防治面积达1000余亩,从而为社员的种植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合作社经过两年的运作得到了广大社员及周边农户的肯定,从而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现在社员发展到140户,注册资金已达200万元,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对周边几个村社的上千户农民也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 鉴于合作社在当地所起到的积极影响,2011年被评选为省级统防统治示范合作社;成为盐边县“产业基地强县项目”的核心发展区;2012年顺利通过了芒果、番茄的绿色食品认证;并上报为省级专业示范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以来,同县市农牧局和科技局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技术上得到他们的极大关心和支持。2012年3月6日县市科技局到我社对目前的芒果和番茄的种植再次进行了培训,并就目前所存在的品种老化、病虫害发生严重、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发展节水农业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因此合作社计划在今年的工作中重点解决这些问题,特制定本方案。 三、示范时间、地点及规模 1、示范时间安排:2012年7月至2013年2月 2、示范地点:盐边县益民乡春林村中坪社 3、示范规模:番茄新品种引进及节水灌溉试验、示范20亩,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