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家与墨家

纵横家与墨家
纵横家与墨家

纵横家与管理

?学派简介

创始人:鬼谷子

代表人物:苏秦、张仪

代表著作:

《鬼谷子》十三篇

《战国策》三十三篇

《苏子》三十一篇

《张子》十篇

?所谓“纵横家”,指鼓吹“合纵”或“连横”外交策略的学派。

?纵横家是战国时崇尚权谋策略及辩论技巧,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学派。其代表人物有鬼谷子、苏秦、张仪等,他们多明于辩说,善于辞令,长于外交,精于权谋;或主纵,或主横;或奔走游说,或入朝干政,对当时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人称其“一怒而天下惧,安居而天下歇”。

?特点:

1 、重利轻义(苏秦、主父偃)

(儒家义利合一,道家绝义弃利,墨家以公利为义,法家以利为治国之具,强调君主可为利弃义)

2 、重时握势

(道家避时,儒家背时,法家顺时,纵横家握时)

3 、重辩能说

4 、重计善谋

(儒家重德,道家崇拙,法家尚力,兵家与纵横家重计)

纵横家管理智慧的特色

?目标:争名求利

?基础:量权量能,审时度势

?手段:游说

?关键:攻心

?核心:谋略

?纵横家深信“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因此追求事业成功、成为时代英雄是其共同的人生目标。要成为时代英雄就必须审时度势,顺应时势及时决策,这是功成名就的前提条件。与儒家以德服人不同,与法家主张以力服人也大相径庭,纵横家主张以智服人,重视谋略。游说公关,也就成为纵横家必不可少的手段。

一、争名求利的经营智慧

、名利至上的经营价值

2、不择手段的经营方式

?3、利己主义的经营原则

?4、相机择主的经营战略

二、攻心智慧

鬼谷子说:“心者,神之主也。”

攻心是游说和谋略成败的关键。

攻上级之心

攻部下之心

攻女人之心

攻百姓之心

1、攻心为上的价值目标

2、七擒七纵”

2、揣摩内合的攻心艺术

?揣摩即揣情摩意。

?揣情就是揣测人主内情之好恶,真实心情。

?做法:在对方高兴时,加大其欲望。

在对方恐惧时,加重其恐惧。

“情变于内者,形见于外”。

3、游说为主的攻心方式

鬼谷子认为内结君心,达到攻心目的的方式有多种:

施展的人格魅力

拉关系

以钱财行贿

进献声色犬马

美人计

三寸不烂之舌——游说。

美人计——攻心的重要方式

?西施入吴:越王勾践战败后,卧薪尝胆一图复仇,又恐吴王夫差警觉,于是向吴王进献美女西施,夫差为西施所惑,放松警惕,并诛杀警惕越国复仇的老臣伍子胥,最终身死国亡。

不同的公关对象,不同的游说方式

?聪敏者——依靠广博的知识

?博学者——依靠雄辩

?善辩者——依靠简明扼要

?位高者——依靠宏大气势

?富有者——依靠高瞻远瞩

?贫穷者——以利益诱惑

?卑贱者——依靠谦和态度

?勇猛者——依靠果敢决断

?愚鲁者——依靠敏锐

不同的公关情况,不同的语言技巧

?佞言:谄媚奉承的语言——求忠

?谀言:旁征博引的语言——求智

?平言:平时果敢的语言——求勇

?戚言:忧心忡忡的语言——求信

?静言:反省自己的语言——求胜

三、谋略智慧

四、1、因人设谋

五、仁人君子:不用金钱。捐出资财

六、壮士:不用祸患恐吓

七、智慧之人:不可假装诚信去欺骗

八、愚蠢之人易被蒙蔽

九、懦弱之人易被恐吓

十、贪财之人易被引诱

2.2、阴道阳取

?所谓“阴道而阳取”即以暗中使用手段,公开地获取利益和明显的效果。

五种方法:

1、秘而不宣

2、先予后取:迎合对方的嗜好,避开对方的厌恶。

3、欲擒故纵

4、握权制人:使用了解掌握的人,不使用不了解掌握的人。

5、藏而不露:看到可以成功的事,选取一些事自己做;看到不能成功的,选取一些事让

别人去做。

墨家

学派简介:

代表人物:墨子(墨翟di)

(约公园前480-前390年)

代表著作:《墨子》

一、兼爱相利的管理伦理

经典名言

兼相爱,交相利。

(《墨子·兼爱中》)

大意:

人人互相爱护,互相交往,互利互惠

?墨子所说的“兼爱”,就是不分彼此、不分亲疏、不分远近的普遍的爱,与儒家的“仁爱”相比较,有着重大的区别。

?第一,儒家所说的“仁”,以“亲亲”为基础,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自然亲情的推演——推爱,“爱有差等”

兼爱:无差等的普遍的爱,超越了血缘、地域的差别。

?儒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墨家:消解自我

二、尚同尚贤的组织原则

(一)尚同一义的共有价值观

()尚贤使能的人事原则

(上下通情的沟通原则

一同天下之义。

(《墨子·尚同中》)

大意

统一天下人的意见和价值观念

?在墨子看来,“上下不同义”的无组织无共识的状况所造成的弊端很多。

?首先是人们都肯定自己的道理,而否定别人的道理,人与人之间格格不入,根本无法和谐相处,最终势必导致社会组织的分崩离析。

?其次是无休止的纷争导致人们之间彼此敌视、互相残杀,劳动力闲置,富余的财物腐烂,良好的知识埋没,社会资源浪费。

?最后,上下不同义,组织内结党营私,各自为政,管理制度就难以实行。

“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

?尚同一义”的现代应用:

——形成共有的价值观

共识,核心理念,企业文化。

作用:

认同感,稳定性

判断的标准

行为的准则

产生凝聚力

二)尚贤使能的人事原则

经典名言

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墨子·尚贤上》)

大意

崇尚贤人是政治的根本

崇尚贤才、使用能人来管理政事,政务就得到治理;而用低能之辈来管理政事,只能造成国家混乱。——这就是“尚贤使能”——崇尚贤才、使用能人的道理三)上下通情的沟通原则

经典名言

夫上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

(《墨子·尚同下》)

?思想统一的前提:

尊重民众的意愿,而不是独断专行。

如何沟通?——上下通情

?现代应用:

1、员工主动与管理者沟通

2、管理者积极和部属沟通

“鞭打快马” ,良马负重

3、消除“无所谓文化”

4、沟通是双向的

?现代企业沟通中的障碍:

1、乐善好施,与人为善——不能做到尚贤使能

2、个人色彩浓厚——小团体

3、缺乏长远战略

4、缺乏双向

三、兴利天下的经营原则

经典名言

仁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墨子·非乐上》)

管理者同时也是经营者。墨子主张:“志士仁人做事,一定要努力谋求天下人的利益,铲除天下人的祸害。”墨子主张以兴利除害为人生的经营目标,图谋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在兴利方面,墨子反对宿命论,而主张人们的努力作为、积极进取——非命;在除害方面,墨子反对浪费,主张节约——节用。为此,墨子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措施?一)义以利人的经营目标

?(二)非命尚力的进取精神

?(三)节用尚俭的消费观念

一)义以利人的经营目标

经典名言:

“义,天下之良宝也”。《墨子·耕柱》

(二)非命尚力的进取精神

(三)节用尚俭的消费观念

节俭则昌,淫佚则亡”

1、反对统治着为享乐而横征暴敛。

2、反对衣饰过渡华彩。

3、反对制造华美的兵甲车船。

4、简易的宫室建造。

5、薄葬、节葬。

6、非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