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集团 变名字啦 蓝光发展

蓝光集团 变名字啦 蓝光发展
蓝光集团 变名字啦 蓝光发展

蓝光集团:上证“迪康药业”更名“蓝光发展”

消息传来,蓝光集团旗下蓝光和骏借壳迪康药业上市计划,走完一锤定音的关键一步。

4月16日上午9时许,迪康药业的更名仪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举行,蓝光集团董事局主席杨铿与重要参与方嘉宾一道叩响了开市锣鼓。此刻起,四川蓝光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光发展”)将履新蓝光集团的A股资本平台,也意味着“地产开闸第一股”正式出炉。

随着当前房企谋变转型,跨界运作成为一大趋势。按照蓝光集团的战略构架,基于原本的产业优势,蓝光发展将构建一个以房地产与涉足创新性产业支柱的生物医药和现代服务业为核心主业的多元化产业集团。

中国上市房企研究中心主任陈啸天表示,上市之后,蓝光将从一家资金密集型企业发展为产业三足鼎立模型,“资金+技术+服务”将是2015年蓝光呈现出的全新姿态。

蓝光集团董事局主席四川蓝光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铿与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兼执行委员会委员程博明敲锣仪式

撞线“地产开闸地产第一股”

打通资本市场通道之后,蓝光发展借力房企再融资开闸的时间窗口,通过吸纳蓝光地产67亿元的整体优质资产及定增募资22.3亿元配套资金,其注册资本金已由4.39亿元一举扩充到21.17亿元,资本实力大增。

从资产构成来看,地产已成为蓝光发展的重头戏和业绩引擎。在

当前地产股中,蓝光发展以旗下“蓝光地产”为旗舰品牌,此次借壳成功更被媒体定义为“地产开闸地产第一股”,继续以高成长性房企的姿态,在国内一线房企阵营中站稳脚跟。

蓝光集团董事局主席四川蓝光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铿致辞截至目前,蓝光地产已进驻全国近20个城市,逾200亿元销售金额。在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最新报告中,蓝光地产位居中国房企第24强,品牌价值达55.41亿元,位列国内房企第13位。

早在2011年,蓝光地产率先推出COCO系,一举成为市场刚需产品的代表作,并荣获中国指数研究院颁发的“2013年度中国房地产业十大产品品牌”,成为众多房企争先模仿的标杆。

2015年,蓝光地产顺势而为,明确提出了“新常态、新生活、新蓝光”发展战略,尤其是产品战略,蓝光推出了基于“i5生活平台”的改善型新产品,覆盖客户全生命周期。

四川蓝光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志成签约

与此同时,蓝光地产以红街、COCO Mall为代表的运营驱动型社区商业品牌,构成了蓝光未来商业地产的主攻方向。

中国上市房企研究中心主任陈啸天表示,蓝光此次战略变革敏锐的把握了市场发展机会。因为随着市场需求出现结构型调整以后,如果完全按照过去依靠“资源+资本”模式推进,市场压力极大。

“1+2产业模型”

以房地产为核心主业,以现代服务业、生物医药为两大创新产业支柱

除了地产开发之外,蓝光地产还在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打造优质

社区物业,构筑现代服务业的新高地。如今,蓝光发展旗下不仅有蓝光地产,同时还有蓝光嘉宝现代服务业和生物医药板块。

未来的蓝光现代服务业,将依托蓝光地产遍布全国的业主,升级为“现代服务业”提供商,顺应李克强总理在两会上提出的“互联网+”思维,践行“智能物联网社区”,变“业主思维”为“用户思维”,从用户需求里寻找新业务单元,向服务要利润,2014年4月上线的“生活家系统”,即是以互联网思维打造的一款基于社区电子商务的移动互联平台,目前这套系统已经良好运行一年有余,获得了业主的一致好评。

另外,在蓝光发展的大平台下,生物医药版板块将在新蓝光的“1+2产业模型”中占据另一个支柱地位。

据了解,蓝光发展旗下的医药板块,目前在成渝两地各有一个现代化的生产基地,占地面积540多亩,涉及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制剂、中药制剂、生物医学材料、生物工程制药等领域。生产各类剂型药品共达249个,其中医保产品129个,非医保产品120个,含国家级新药12个、国家中药保护品种7个。

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认为,原迪康医药板块衍生出来的尖端生物科技可能成为未来蓝光发展的创新产业支柱之一,对资本市场而言,极易获得广泛认同,与此同时,蓝光发展凭借成熟的营销网络和低市场开发费用,已经在可吸收医用材料市场掌握了主动权,相对国内潜在入侵厂商无疑拥有先发优势。他们预期公司未来在可吸收医用材料领域依然能保持稳定的市场份额和销售增速。

中国指数研究院院长莫天全表示,“新蓝光”在“资本运作与业务升级”双重驱动下,战略转型必将为行业探索变革之路带来更多有价值的参考。

全球数字电影技术发展与应用分析

全球数字电影技术发展与应用分析 2014-05-12 | 访问次数:181 | 新闻来源:电科动态 一、运用新技术提升数字电影视听质量和用户体验质量成为当前及未来电影行业的发展热点,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数字电影后期制作环节加快推广应用 1、提升电影图像质量成为技术研发热点,“更多像素”、“更快像素”和“更优像素”等技术将在电影行业综合应用 在数字电影领域,“更多像素” 是指图像空间分辨率的提升,如4K (4096×2160)技术的应用;“更快像素”是指图像时间分辨率的提升,即高帧率技术的应用;“更优像素” 是指图像像素质量的提升,涉及更广亮度范围、更大色域等内容。4K技术近年来一直是影视行业的关注热点,它通过提高图像空间分辨率来提升影视图像质量,4K 数字电影和超高清(UHD)电视是影视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4K数字摄影机产品陆续发布,索尼、Blackmagic、GoPro、佳能(Canon)等设备商均推出了不同价位的4K数字摄影机。与此同时,4K电影后期制作工具和工作流也进一步成熟完善。截至2013年末,全球共拥有4K电影放映设备15114套,在2012 年(13494 套)的基础之上增加12%,增速较前几年明显放缓;近年来4K电影放映设备占全部电影放映设备(2K/4K)的比重日趋稳定,约为15%。 除4K 技术外,高帧率(HFR)技术也是提高视觉体验的有效手段,它通过提高电影摄制和放映的帧速率来提升数字电影图像质量,特别是在数字立体电影领域极具应用前景。继2012年9月数字电影倡导组织(DCI)发布高帧率数字电影推荐实施细则后,高帧率数字电影的发展与应用方向逐渐清晰明确。迄今,从前期拍摄到后期制作,再到解码放映,电影行业已基本实现对高帧率工作流程的支持。2013年8月,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SMPTE)举行了数字电影高帧率应用规范与互操作性研讨会,对现有和即将安装的数字电影播放系统、母版制作、工作流、压缩过程进行调研,拟将3D 影片单眼帧速率提升至48fps、50fps 和60fps,将2D 影片帧速率提升至96fps、100fps和120fps。研讨议题还包括图像内容压缩标识、不同放映机在放映高帧率影片及常规影片时的声音错位现象、可见伪影的测试材料等内容。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也在积极推动高帧率数字电影国际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 随着4K技术和高帧率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电影行业逐渐意识到单一技术的发展并不能解决电影画质的全面提升,人们开始探寻能够有效改善图像显示效果的方法。在2013 年SMPTE 技术年会上,与会代表提出了“更优像素”的概念,其涵盖更广的亮度范围(更亮或更暗像素)、更大的色域(像素更加多彩)等内容。随后与会代表一致认定,只有将“更多像素”、“更快像素”和“更优像素”三种方法结合起来,才最具应用价值。因此,“更多像素”、“更快像素”和“更优像素”综合应用的概念被提出,迄今已被电影行业所认可和接受。“更优像素”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其主要依据在于目前大多数影视节目均采用数字摄像技术来记录真实世界的色彩和亮度,而现行影视调色标准基于传统阴极射线管(CRT)技术,调色过程中必须调整原始图像内容,在影像传输和播放之前画面色彩、亮度和对比度已大幅下降,从而使呈现在用户眼前的画面真实度明显下降。目前数字摄像机和图像显示设备的捕获范围与呈现范围极为有限,远远低于人眼对亮度的识别范围。因此,研发新一代图像摄取和显示设备,尽可能真实捕获和真实还原人眼所能看到的一切,是图像摄取和显示设

蓝光集团项目投资决策案例

案例一:蓝光集团项目投资决策案例 一、引言 在蓝光集团2001年11月3日的执行委员会大会上,董事长兼总裁江宁要求由营销部副总韩辉和投资部副总李彦负责,认真调查一下市场目前和潜在的需求情况,准备投资开发新的项目,挖掘集团新的利润增长点。 韩辉和李彦散会后与办公室主任王明会晤了一下,讨论怎么办。最后他们决定成立一个项目团队来进行这一工作,团队应由来自研发部、市场部、投资部、财务部的成员组成,并同意由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李嘉负责。李嘉已在公司工作了3年,以前在市场部,现在在投资部,对市场和公司情况有深入的了解。韩辉和李彦对此人都很有信心。 二、公司背景及产品介绍 蓝光集团有限公司是一个以高科技产品为龙头,多种产业并存发展,集科工﹑贸﹑房地产﹑教育﹑文化﹑服务﹑运输等为一体的多元化跨国企业集团。集团组建于1994年,总部设在北京,生产基地坐落于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资产规模超过10亿元人民币。集团的前 身是天津蓝光经济发展总公司(1990年创建)和天津生物工程公司(1991年创建)。 蓝光集团以尖端的生物技术为依托,吸收中医学精华,开发具有降低血脂,延缓衰老,抗肿瘤,润肠通便等功能的高品质系列保健品,并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建立了严格的品质管理体系,公司已通过了国际化标准的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为保证公司长远有序的发展,蓝光集团已在十几个国家办理了商标注册。在美国、加拿大、俄罗斯、韩国、泰国、越南,南非等国家的分公司已相继开业,还有二十多个国家的分公司正在筹备之中,将于近期开业。 为了确保产品品质,满足市场需求,蓝光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投入巨资兴建现代化生产基地,从意大利、荷兰、英国等地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设备。至今已生产出包括营养补钙为主的系列保健食品,普通食品,医疗器械和生活用品四大系列100多种产品,并在全球十几个国家获得了市场准入资格,部分产品通过了美国FDA检测,而且产品的范围正在不断扩大。 三、市场调研 项目团队组成并明确任务后,首先对市场进行了认真深入的调查。以下是项目团队提供的一份市场调查报告的一部分。 “蓝光集团在努力扩大保健品市场份额的同时,不应忽视一个问题,即目前在钙、核酸产品淡出视线,脑白金市场日渐衰落的情况下,中国医药保健品行业出现了市场热点的空缺,而从历史经验来看,新的热点应该很快就会填补这个空缺。项目团队对有可能产生的市场热点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对骨关节炎市场很是看好。

国内外三维动画电影的现状及发展分析

国内外三维动画电影的现状及发展分析 摘要三维动画已成为全球性大型产业,它所带来的经济效应与影响力日趋增强,三维动画在我国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关注。但是,它在我国的发展遇到了很多困难,缺乏专业人才,人才培养不够系统,剧本没有创新,缺少本土品牌等。三维动画制作的人员一定要有坚定信念,努力学习;从事三维动画的培训机构为动画产业提供优质的人才;三维动画制作企业也要以创造本土品牌为己任;政府要为本土动画产业提供更多的有利条件。关键词三维动画产业;创新;本土品牌1904年,随着第一部动画影片在法国问世,动画这一新兴艺术形式逐渐登上历史舞台,并逐步发展成为集艺术与商业为一体的全球性大型产业。如今,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动画已作为一种现代产业,由影视片出品,延伸到书刊画册、DVD音像制品等,进而发展到以角色为依托的文具、玩具、服装、工艺等周边产品,甚至扩大到相关游乐园等,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并过渡到商业化阶段。动画已经成为使用率最高、最大众、最普及和最通俗的艺术形式。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今的动画可以通过计算机生成,从制作方式到观念,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计算机动画不仅摆脱了繁重的手工制作,并以其简便、高效、更具表现力的特点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三维动画更是动画业的骄傲。它主要依靠电脑图像技术,在虚拟的三维空间中,建造模型,设置色彩与材质,模拟真实灯光,并使这些物体在三维空间中动起来,通过虚拟摄像机设定拍摄整个运动过程,渲染和生成视觉真实的三维画面。与二维动画相比大大减少了重复劳动。画面效果不仅真实、生动,更能展现现实所无法模拟的魔幻场面,深受观众的喜爱,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是非常巨大的,像赫赫有名的PIXAR(皮克斯)、迪斯尼、梦工厂等大型影视动画公司所制作的三维动画影片不断创下票房之最,所创经济效益和文化影响力是空前的。因此,三维动画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备受关注。近几年,打开电视机,常会看到一些本土三维动画片在播放,这在十年前是根本没有的现象,甚至在五年前也是极少有的。在三维动画电影方面,也仅有前年深圳环球数码公司推出的《魔比斯环》上映,是我国第一部三维动画影片。从这些情况来看,三维动画在我国实属新兴产业,本着对此行业的浓厚兴趣和密切关注,在此浅谈中国三维动画产业的现状。一、国际三维动画产业迅猛发展,并进入全盛期三维数字技术不是诞生在中国,有必要提到三维动画产业的国际环境。1995年,由美国迪士尼公司与皮克斯公司合作的三维动画故事片《TOY STORY》(玩具总动员)在全球上映,影片获得巨大成功,该片导演获当年奥斯卡特殊成就奖。此片是第一部在全球上映的三维动画电影,故事情节固然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但是逸真的虚拟画面更让观众瞠目。从此,三维技术在影视产业中强势登陆,进入全世界观众的眼球。而后的十年里,皮克斯、迪斯尼、梦工厂、福克斯、华纳兄弟等大型影视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三维动画影片的票房奇迹。其中不得不提的有《昆虫总动员》、《怪物史莱克》系列、《怪物公司》、《海底总动员》、《鲨鱼黑帮》、《冰河世纪》系列、《极地特快》、《超人特工队》、《料理鼠王》等等,一步步将三维动画产业推向高峰,时至今日,国际三维动画产业已步入全盛时期。二、中国三维技术在地产业中萌芽在国际三维动画发展初期,中国的三维动画产业还是空白,改革开放虽已多年,但由于三维动画产业在全世界也很年轻,制作技术含量极高,大部分依赖电脑制作,而当时中国的IT业也处于起步阶段,电脑人口很少,所以国外三维技术的传入还需时间。一些很富有探索精神的年轻人,在当时基本没有相关培训机构的情况下,收集仅有的外文书面资料进行自学。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形体动画演示,大部分作品也只是静态,还没有动起来。他们算得上是中国三维动画的拓荒者。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地产业红火起来,地产商对建筑效果图的需求量加大,于是,三维技术首先在地产业得以应用,三维技术人员在地产业中生存壮大起来。学术院校随即增设相关专业,环境艺术专业成为报考热门。由于人才缺口很大,校外培训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林立,但至此,三维技术仍仅限于地产业内。三、中国三维动画发展伊始问题重重在从业人数增加与国外动画产业的影响下,一些从业人员逐渐转向动画领域。中国有世界加

公司的组织架构及部门职责

森岛集团公司组织架构及部门职责一、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集团总部组织结构图

三、机构设置 ◆最高权利机构(高级管理层): 【股东会】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利机关,它由全体股东组成,对公司重大事项进行决策,有权选任和解除监事、董事,并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有广泛的决定权。 【董事会】董事会主要负责公司的经营决策、公司制度的审批以及高层管理人员的聘用等方面重大决策。 【监事会】监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对公司财务以及公司董事、董事长、财务总监和董事会秘书履行职责的合法性进行监督,维护公司及股东的合法权益。 ◆公司部门设置(职能部门): 暂拟定,总经办、财务部、资本运营部、企业发展部、企业管理部。

四、各部门细化结构及部门职责 总经办工作职能及职责: 主要职能: 总经办在集团内部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是联结领导和基层的桥梁,协调各有关部门关系的纽带,保持集团公司工作正常运转的中枢,在日常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一位和作用。为集团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主要职责: 1、协助集团领导控制和协调各部门经营管理,制定并发布公司重要制度,发表决策、宏观控制的各种指令,督促、检查各项制度、决策、指令的执行落实情况。 2、对集团下属各部门的业务流程和业务开展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实际运营情况,协助相关决策管理部门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形成并落实优化或整改建议、措施。 3、促成集团各部门制度化、信息化、人性化管理,实现管理有序,业务高效,协作紧密,团队和谐。 4、协助集团领导处理外部公共关系,配合其它部门做好与外联系的具体工作。 5、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扶植并引导集团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营造浓厚的人文关怀氛围,实现集团商业活动与社会责任承担的共赢。 6、对优秀人才进行发现跟踪、锻炼培养。 7、负责发现并跟踪潜在的发展新方向、新业务、新项目,进行前期的考察研究。 8、负责会议、文秘、档案、办公自动化、政务、信访、保密、保卫、对外接待、资 产管理等其他行政、后勤事物管理工作。 9、草拟统计工作计划、总结、报告等行政文件,收集、整理、上报统计政务信息、大事记及集团网站维护等; 10、在集团公司领导和上级工会组织的领导下,努力做好员工的政治思想工作。依法维护员工的民主权力,组织员工民主管理企业。正确有效的行使民主权力,承担公司职代会机构工作任务。使工会成为员工之家,让员工通过工会渠道将合理化建议和合理要求反映到集团高层,努力营造和谐的劳资关系环境。

中国电影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中国电影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摘要:随着国内娱乐产业的发展,中国电影文化产业正在不断改进与提高。电影正逐渐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家家户户把看电影当成一种放松的最佳途径。我国电影产业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数量的激增以及技术的迅猛发展让中国电影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本文针对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现时状况以及未来发展的预计做了一定的分析,并对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提出一定的建议。 一、中国电影的发展简史 从1905年中国出现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到如今的2015年,中国电影的百年历程虽然颇为艰辛,但却是极有价值的。第一代电影人的出现,使他们成为了中国电影的拓荒者。黑白默片虽然在表演上依旧留有舞台剧的表演痕迹,拍摄时沿用戏剧舞台的一套办法,摄影机基本固定,电影镜头的景别变化不大,在内容上难免浅陋芜杂,艺术上也较幼稚,具有实验性特征,但其拓荒作用功不可没。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由萌芽阶段逐渐过渡到了起步阶段,迎来了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代”。“第二代电影人”的突出贡献是完成了中国电影从默片到有声片的转变。在艺术上,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写实主义,同时,注意把“写实”和电影化结合起来,逐渐摆脱舞台的局限,充分发挥电影艺术之长。建国后走上影坛的导演艺术家,人称中国电影导演的“第三代”。他们在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表现生活的本质,深入展现矛盾冲突,以及在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艺术意蕴等方面,都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使中国电影进入了“春华秋实两辉煌”的时代。而紧接着,在夹缝中生存的第四代电影人,虽然总是笼罩着淡淡的哀愁和沉沉的相思,但他们的作品在这一时期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改革开放之后,第五代电影人带着创新的激情走上影坛。他们对新的思想、新的艺术手法,特别敏锐,力图在每一部影片中寻找新的角度。尽管人数不多,却给中国影坛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波。而现在,第六代电影人横空出世,他们带着年轻新潮的思想,力图在电影界闯出一片天。 中国电影这是在这六代电影人的步步努力推动下,才逐渐走向了今日的蓬勃发展。 二、中国电影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中国电影市场出现典型的“大片救市”特征,电影票房收入多集中于少数的几部影片,特别是大片。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市场一直比较萧条,直到2002年张艺谋所拍大片《英雄》上市,当年《英雄》票房收入达到了2.5亿元,这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让很多人看到中国人拍大片也能赚钱,于是很多人开始投资拍大片。到了2004年,中国电影产业出现了由大片推动的繁荣的发展态势。我认为中国电影大片主要呈现5大特征:题材封闭化(故事情节多与现实生活脱节,经常是自说自话)、故事幼稚化(有些故事情节已经幼稚到侮辱观众智商的地步,特别是一些历史剧,漏洞百出,台词“穿越”)、视觉平面化(很多大片片面追求视觉效果,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无法提供给观众任何精神营养)、审美低俗化(主题低俗化,充满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等很多负面的内容;场景也低俗化,很多影片为了追求震撼效果,一再突破观众的审美底线,充斥着暴力、色情的画面)、营销过度化(很多大片炒作过度)。在这里,我要特别谈谈炒作过度的话题。有人曾经说:“如果一个国家的精神文化产品比如电影,像股票一样一味通过炒作就能得到升值的话,便是一个国家电影文化悲哀的开始。”我们现在应该对过度炒作引起足够重视,毕竟电影不是物质产品,它是精神文化产品,如果电影的票房收入与其本身质量没有多大联系的话,这个市场就真的乱套了。我们现在电影市场不健康的表现之一就是很多电影都是“一锤子买卖”,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人先“骗”进电影院再说,而鲜有电影能拍得了续集,所以说,我国目前电影产业还没有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其次,文艺片不能获得国内观众的青睐。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消息,某某影片获得了某某国际上的大奖,但是在国内上映后票房却不容乐观。观众看完后都反映看不懂,不明白在说什么,转而又投向那些所谓的高成本大制作的电影。对我而言,看电影的目的不仅在于放松

电影技术发展史

电影技术发展史 一.早期电影技术奠基时期 1.电影技术发展的奠基 先是大约公元前400年左右针孔成像原理被发现,后有1800年英国科学家Thomas?Wedgwood首次尝试通过化学的方式对图像进行记录,再到光刻摄影法、达盖尔式摄影法、卡罗式摄影法的诞生,到湿板火棉摄影法与定影胶体的探究、彩色摄影的实现等。这些摄影技术和载体的发现与发明,在很大程度上为电影技术的诞生做出了铺垫。 2.电影技术的诞生 1872年,美国参议院Leland Stanford与好友发生了激烈的争执:马奔跑时蹄子是否都着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英国摄影师Eadweard Muybridge用24架照相机,拍下了24张照片。这些照片被按先后顺序剪接起来,每相邻的两张照片动作差别很小,组成了一条连贯的照片带。根据这组照片,终于看出马在奔跑时,总有一蹄着地,不会四蹄腾空。 一次,有人无意识地快速牵动那条照片带,结果眼前出现了一幕奇异的景象:各张照片中那些静止的马叠成了一匹运动的马。这就是最早的电影技术的诞生! 二.电影技术快速发展时期 1.电影放映方式与胶片的变化 在一开始,由于电尚未出现,氢氧燃烧的“灰光”灯用来放映高度易燃的赛璐珞胶片。碳弧灯很快取代了灰光灯,安全性提高了一些。直到1915年电动马达出现之前,电影一直是手摇以每秒16格放映的。此后,更长的故事片生产出来。到1920年,电影成了全世界主要的娱乐形式。 在1891年, William Kennedy Dickson向柯达公司创始人Geroge Eastman 订购了35mm 宽的赛璐珞硝酸胶片,并在Thomas Edison原始的Kinetograph摄像机上运行时开始的。5年之后,35mm胶片再次用于美国的首次电影放映中。 2.有声电影的出现 1895 年卢米埃尔兄弟拍出《工厂大门》、《火车进站》、《浇水园丁》等短片,标志着电影诞生。1927 年,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上映标志着在电影技术史上从无声到有声的大变革。 到1930年为止,只有5%的好莱坞的影片还是默片,华纳兄弟采用了更方便的由Western Electric开发的胶片携载声音的技术,这一技术需要采用每秒24格的放映速度,从而诞生了这一今天仍然采用的标准。这一变化彻底改变了电影胶片的形态。 3.彩色电影的出现 30 年代的第一部彩色电影《名利场》的出现,是电影史上第二次技术飞跃。双色处理技术,结合红、绿两层颜色来模拟全色。这一技术首次应用于1922年电影《The Toll of the Sea》。 50年代初,柯达公司的单带伊斯曼彩色胶片处理技术——将三层染色集中在一卷胶片上——结束了特艺色在色彩处理方面的垄断,在短短几年中,伊斯曼彩色胶片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外,安全的醋酸片基取代了易燃的硝酸片基。 三.现代电影技术发展 1.立体电影 用于区分影院与小的电视屏幕,并将观众重新吸引回到影院的技术之一就是三维(3-D)

中国电影发展简述

中国电影发展简述 目录 前言 1 开端 2 启蒙 2.1 大陆——默片年代(1905-1925年) 2.2 大陆——动荡年头(1925-1945年) 3 各领风骚 3.1 大陆(1949-1976年)——火红年代 3.2 台湾(1950-1975年)——宝岛情怀 3.3 香港(粤语片1950-1970年)——香江实记 3.4 香港(国语片1950-1970年)——歌舞升平 4 更上层楼 4.1 大陆(1977-1995年)——开放的风采 4.2 台湾(1976-1995年)——悲情风格 4.3 香港(1971-1995年)——电影王国 5 大中华市场 5.1 香港(1996~2000年)——风浪冲击 5.2 台湾(1996~2000)——消失映画 5.3 大陆(1996~2000)——中国特色 6 华语片潮流 7 澳门

前言 中国电影是指用以汉语为主要语言以及大多由中国人制作的电影,而来自两岸三地的电影是华语电影的一个分支,也是华语电影最重要的一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华语电影开始于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第一部黑白无声电影「定军山」,中国人随后在上海与香港拍摄了更多华语电影;随20世纪华人社会的变动,华语电影现在大陆、香港、台湾、澳门以及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地渐次形成各自的系统。随著国际及两岸三地间交流的日益密切,各地的华语电影也在不断地融合、互补、发展之中。 而为了表扬大中华的电影工作者,两岸三地每年都举办多個电影颁奖典礼,其中:大陆电影金鸡奖百花奖、香港电影金像奖、台湾电影金马奖,被视为华人电影界的三大最高荣誉。 从文化角度来讲,大中华区的电影分为:大陆电影,香港电影和台湾电影。由于三地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政治模式缔造岀风格各异的电影思维方式,也形成不一样的电影制作流程和电影理念。历经沧桑,随着“大中华圈”的影响力不断加大,两岸三地的电影文化也在世界电影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并且不断改进,不断升华,继续为各阶层的华语电影文化爱好者带来惊喜。 1.开端 1904年慈禧太后七十寿辰之际,英国驻北京公使进献了放映机一架、影片数套来庆贺,第一套电影专业器材和专业素材进入中国。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庆泰拍了第一部黑白无声电影《定军山》。(当年刚好适逢京剧老生谭鑫培60寿辰,于是任庆泰就为其拍了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而老生谭鑫培就是第一位中国的电影演员。)这部《定军山》从来没有见过有相应的电影拷贝现世,只是通过当时照相馆的伙计口述形成模糊的历史,就连存世的唯一一帧照片也来源不明。目前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是公认为华人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可是电影的具体细节却沒有

中外电影特技发展历程

中外电影特技发展历程 1. 特技、特效和视觉效果 电影特技指的是为了满足电影画面的特殊视觉效果所采用的特殊拍摄与制作技巧。在各种不同题材的影片摄制过程中,常常会由于成本、场地、时间和表演等限制因素,出现一些难度较大、费时过多、危险度高的摄制任务,甚至根据剧本要求和导演意图完成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对象和现象的摄取,经常需要采取超出一般的摄制技术的方法来完成电影画面效果,这些特殊摄制方法就称之为特技。使用特技产生的电影效果被称为视觉效果(Visual Effects)或特殊效果(Special Effects)。特技产生的电影视觉效果是动态画面和影像艺术中最具表现力的艺术形式,它可以将枯燥的文字转换为生动的画面,理性的技术展现为感性的艺术,神奇的梦想入化为完美的真实。电影特效艺术家和技术人员创作了许多的视觉奇观,这些创作贯穿了整个动态影像的历史,永远是为故事情节、导演的创意和摄影师的美感需要而存在。 特效是特殊效果的简称,常常称为现场效果。换言之,特效往往是通过搭建场景来完成拍摄获得的画面效果。典型的特效有:弹道、爆炸、战场硝烟、雨景、烈火、翻车、吊钢丝飞人、整个场景的抖动、道具或车的颤抖、模拟飞机轮船的运动、人工效果的海洋、海浪和喷水等。在现代方法论的词汇中,特殊效果与视觉效果有时互为替代,往往很难区分,这种混同在数字技术时代尤为显著。例如早期对画面的数字除脏技术,可以给特效艺术家们更大的自由度,因此在空中吊飞等场景中,不妨使用更多的拉索,以大大增强拍摄安全性。 视觉效果是指电影生产过程中,在不便用实拍的情况下,有任何画面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制作、修改或增进所获得的画面效果。换而言之,视觉效果一般发生在影像素材被采集之后,其艺术效果是在后期完成的。视觉效果也可以在实拍过程中加入;并要使用一些合成技术,例如遮罩接景技术、前幕和后幕的投影、透视场景的定制模仿、由电脑生成的计算机图形图像的物体、角色、环境、场景;合成技术和非线性合成。最近的一些数字工具,使合成、数字场景、纯电脑角色等都成为可能,使电影无论在哪个层面的都能创造特效,他们是电影圈日常工作中普遍用到的一部分,也是电影人常用的工具。 电影特技种类繁多,大体上可分为美工特技(景片绘画、玻璃绘画、手工画面分解等)、摄影特技(中途停拍、变速拍摄、回放、逐格拍摄、多次曝光、镜头透视、摄影运动和角度控制、航拍等)、合成特技(光学合成特技:各种遮片的制作和使用、前景和背景的投影技术、胶片合成技术等;数字合成特技:背景色差抠像技术、多画面合成技术。)、模型和布景特技(前景模型、背景模型、可活动模型、替代物模型和布景)、三维动画特技(虚拟影像生成技术、三维扫描技术、运动捕捉技术和智能动画技术等)。 特技在电影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近五年电影票房排行榜前15部电影中,几乎所用影片的特技镜头都超过80%,其中包括使用数字特技的动画影片。从技术的角度上讲,所有数字动画都是在后期完成的,因此他们都属于特技制作的视觉效果。由此可见,特技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很大变化,特技变为电影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特技电影和动画影片共享数字技术。此外,类似的技术还运用到其他许多艺术创作形态中,比如电视、实景演出、游戏和互联网。

案例分享:蓝光地产——整合管理,项目运营与预算体系深度结合

蓝光地产:整合管理,项目运营与预算体系深度结合 作者:黄萌成都明源高级咨询顾问蓝光地产ERP项目总监 更多运营资料,敬请关注地产运营圈QQ群 1.加群号:383078946 2.扫描群二维码: 作为四川本地规模最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蓝光地产的管理以精细化、规范化著称,是西南区域的管理学习标杆之一。蓝光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从2007年开始搭建,经过近4年的实践与持续优化,目前已相当成熟,很好地支撑了公司近年来的稳健发展。 放眼国内房地产企业,真正将全面预算体系运转起来的企业少之又少,较普遍的情况是过于偏财务视角或侧重关注预算的编制,导致预算管理与项目运营的业务管控脱节。以下将全面解读蓝光地产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下,预算管理与项目运营管控的相互结合与相互促进,希望对拟推或正在运转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企业有所参考。 项目预算支撑全面预算 1.项目预算是全面预算的重要内容 蓝光的全面预算管理涉及内容较广,大体可分为“项目预算”和“公司年度预算”两大部分。其中,“项目预算”又称“项目全周期预算”,包括项目全周期的项目成本预算、项目收入预算、项目费用预算、项目利润预算以及项目开发计划。而“项目年度预算”是项目全周期预算在当年度的切片。 “公司年度预算”包括资本预算、现金流预算、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利润表、预计现金流量表等“年度财务预算”,此外还有收入预算(如销售合同预算、销售回款预算、自有资源租赁收入预算、营业外收入预算)、成本费用预算(如采购预算、开发成本预算、销售费用预算、管理费用预算)和公司年度经营计划等“年度经营预算”。公司年度经营计划主要反映经营类(如土地储备、开工、开盘、交房面积等)、销售类(签约额、回款额)、财务类(收入、利润、三费费率)、现金类、计划类(项目开工计划、销售资源推售计划、交付计划、收入结转计划、利润结转计划)五大类指标目标。(见图1)

中国电影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

中国电影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 摘要:这几年来,中国的电影文化业正在改进和提高,电影正在成为社会文化舆论的中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电影产业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方面,中式大片在产量和社会效果两方面都越来越好,重新赢得国内观众的信任;另一方面,它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也出现持续上升趋势,对于推广我国文化价值体系及其软实力起到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中国电影现状的阐述,分析现今中国电影的优势和危机,然后据此引出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正文: 一.中国电影的现状简介 (一)中国电影的发展 中国电影的百年历程,虽然走得颇为艰辛,但毕竟还是很有价值的。从1905年中国电影的诞生,到第一代电影人的长成;从第二代的东方美学电影,到第三代电影人对民族电影的艰苦探索;从“淡淡的哀愁”和“沉沉的相思”笼罩下的第四代电影人,到横空出世雄心勃勃地扛起家国重担的第五代,再到如今关注个体自我的第六代电影人,他们所做出的努力都经过了时间与人们挑剔的评价,得到了公众的认同。 这几年,大家可以明显感觉到,电影正越来越多,电影市场也越来越“热”。近十年来中国电影频频在各大国际电影节上亮相,让国际电影人和各国观众逐渐从知道中国电影到了解中国电影,再到关注中国电影,到现在喜欢中国电影。这些明显而迅速的变化,说明了目前中国电影市场呈现出了繁荣的景象。从近期几部电影的高票房也可看出电影市场的火热,从创下最高票房纪录12.6亿的《泰囧》到同样突破12亿票房的《西游降魔》,再到这两天票房持续增长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让人不禁惊呼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迅速。来自中国国家新闻

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12日,今年中国内地电影票房超过81亿元,同比增长39%。这些数据无疑给业界打了一剂强心针,现在国产电影的发展处于上升阶段,大量资本正往里涌。 (二)现今中国电影的危机 首先是电影题材缺乏创意,喜欢翻拍和跟风。近年来,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都掀起了一场翻拍狂潮。这其中就形成出了“翻拍成败两重天”的局面。比如成功翻拍的《画皮》,其取材于《聊斋志异》,多次被搬上大屏幕,有分悦版的、温情恐怖版的,题材虽好但是看多了不免感到乏味。除此之外,中国电影还喜欢跟风拍摄,有一个题材的电影大热之后便一窝蜂的出现好多质量上良莠不齐的相同题材的电影,比如去年的小成本电影《失恋33天》引发观影热潮后,今年电影市场上便出现许多类似的爱情题材的小清新的电影,就像最近上映的《分手合约》便是其中之一。 其次是中国电影畸形的商业化。人们说中国电影的现状是商业片庸俗化,艺术片低调话。现今中国电影产业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 导演都开始拍摄商业大片,植入的广告日益泛滥,这引起了许多观众的反感。2002年创下205亿票房的《英雄》拉开了当下国产大片营销产业的序幕。为了争取高票房,越来越多的导演选择用明星来造势,用宏大的场景来吸引观众,而忽略了电影的本身。除了各种叫座不叫好的商业大片之外,影片中越来越多的广告植入也让人诟病。实际上和好莱坞的广告产业相比,中国电影的植入广告无论是数量还是市场份额,都是小巫见大巫。但即使这种“小巫”,观众认为中国电影过度商业化,拼命追求经济效益,置观众于不顾的感受,从而产生逆反心理。但实际上这种混乱无序的状态恰好说明,中国电影看上去很商业化,其实离真正成熟的商业化还差得很远。 最后便是中国的电影渐渐的脱离了中国传统文化。现在的中国电影的一个趋势,就是西化严重,脱离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作。电影是一门离不开科技更新的艺术,对于西方发达的科技,我们应该借鉴。可是我们应该明确的是,我们引用的是他们的科技,借鉴的是他们的技术和方法,我们的电影故事还应该是我们自己的故事。中国大地上的故事,需要中国电影人们用影像抒写的还很多,又何必非得要中国人穿上西方人的外套像个小丑似的扮演他们的悲欢离合呢?中国电影更多面向的是中国观众,所以应该选择中国人的审美、娱乐取向,而不是一味讨好西

组织架构和企业战略的关系

公司组织架构与企业战略的关系企业战略和组织结构关系的提出是在19世纪60年代,由著名的管理学家钱德勒设计,其主要关系在于环境决定战略,组织结构适配战略的思想。 开创了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关系的新思维。 一般来说,企业各阶段战略和组织结构的变化以及战略在两个层次上对组织产生作用。 组织结构是企业实施经营活动的基本要素,也是实施企业战略的重要保障,为了企业战略对组织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是现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的手段之 一。 经过长期的管理实践,现代企业已经总结或设计出了若干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组织结构,主要有职能式,事业部式,矩阵式和动态调整式的组织设计模型,中小型企业一般多采用职能式的组织架构,董事长垂直领导各职能部门,这样的设计可以明快的适应市场的步调。 市场环境决定组织发展,企业战略是企业对未来把发展的整体动态谋划,也是企业为获取竞争优势所必须才通用的行动构成,以促成组织的变革。 企业当前的战略涉及企业和环境的关系、企业使命的确定、企业目标的建立、基本发展方针和竞争战略的制定,因此战略管理的指导性和前瞻性尤为重要。 这一切的设计都源于企业组织架构的变革和快速的适应,因此开发有助于企业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繁荣兴旺的组织能力已成为企业的战略需求。 企业的组织架构是企业内部所有关系的总和,它决定着企业的运行效率。 企业组织结构包括企业治理架构、企业组织架构、企业流程架构。 企业的战略发展对企业治理结构的要求非常高,一个快捷高效的流程架构对战略的实施和成效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在战略实施上,要求企业有清晰的治理结构。 产业结构是决定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价值链活动是竞争优势的反映,企业可以通过选择和执行一种基本的影响产业中的组织效应。 以改善和加强企业的相对竞争对位,获取市场竞争优势。 通过组织架构反映价值链活动和价值链关系的调整来实施其基本战略。 随着网络化数字时代的开始,无形资产推动了财富的创造,这个时候的企业竞争主要由人力资本和智慧资本来制胜,这也就是战略人力资源。 因此组织架构设计必须高效的创造和交换宝贵的无形资产,让其增值来获取利润,通过重塑组织以调动人力资源的再一次开发。 关注企业内部,强调战略是一个计划、分析的过程,关注企业外部,强调战略是一个产业结构的分析。 因此关注企业内部,强调核心能力的构建——组织执行能力的提升,创造优势互补的企业有机群体。 企业战略影响组织架构的两个方面,一是不同的战略要求不同的业务活动,从而影响管理职务和部门权限的设计。 二是战略重点的改变,从而导致各部门与职务在企业中重要程序的改变,并最终导致各管理职务以及部门之间的相应调整。 组织结构对战略的限制作用在实际的企业经营活动中,组织结构并不是完全由战略决定,跟随战略,反过来,组织结构还一定程度上对战略的实施和制定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 企业战略和组织结构有效结合,对各种组织的优缺点进行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决定企业在不同的阶段采用什么样的战略。 另外也要对叶期的价值链进行分析。 验证组织架构是否适应企业战略的发展。

影视后期制作技术及发展

影视后期制作技术及发展 [摘要] 随着日益增长的经济趋势,人们已经进入到了一个信息时代。近十年来数字科技已经渗透到了影视作品的每一寸肌肤,为人们增添了无限的视觉享受的同时,也在验证着科技所带给人们的快乐。 [关键词] 影视科技后期制作技术视觉效果。 现如今的影视界,后期制作已经成为了电影或电视剧增加收视率不可或缺的手法,后期制作已经成为了与影片内容同样重要的位置。那让我们来谈谈什么是后期制作技术和它的发展过程吧。 影视后期制作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原始手工制作阶段、朔胶模型搭建影视合成制作阶段、三维电脑制作及非线编合成阶段。在每个发展阶段中,影视后期制作无论在其设计形式上、观众认可度上、信息承载量上都具有较大差别,并且,这三种因素又直接影响着影视片头的艺术水平和生命周期。 最初的影视后期创作需要美术工作人员绘制在纸上画出所需的图案、图标和所要的形态,然后运用摄录机将其拍摄记录下来,再置于编辑机上进行编辑,从而与所需影视合为一体,最终呈现在影视屏幕中。但这样的工作效率可想而知,费时费力。在设计形式上,因为全部需要手绘制作,这样受创作人员个人素质影响比较大,因此,限制了当时复杂的影视作品佳作产生,以至于当时的影视作品设计形式单一,都是以单幅画面以及走影式拍摄方式进行的影片设计。在设计理念上,手绘制作的创作方式迎合了当时人们对美术以及相关知识的认识范围,较为重视美术学。总体来说,因为处于单一思维模式下,影视后期制作还没有形成它独特的商业性质,仅仅只是作为电影故事与里面特技相结合的一种衔接手段,在当时实现了一些不可能的特技过渡手段。同时,由于当时群众观看节目的机会有限,影视后期这一技术上的弊端并没有对当时影视业的发展造成较大的压力与阻碍。 进入20世纪80年代初的影视产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原始手工绘制已经无法满足当时观众的视觉需求,当时的工作者也想出了更好的代替与结合方式,那就是朔胶模型与拍摄相结合的候机制作阶段。例如《克塞号》中的恐龙造型与克塞号造型,还有灯光与烟雾以及拍摄中的真假景物的结合等。这些技术掀起了当时影视后期制作的高潮,一系类的经典科幻片例如《回到未来》中的时空机器及穿梭时的景物变换,《第三类爱情》中的外星人接触,《帝国反击战》中的星河战争场面等都是影视后期编程制作与影片故事的结合艺术方式。同时也奠定了科幻影视在影视业的重要地位。 随着观众对科幻电影的喜好,电影后期技术的开发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枢纽之一,在进入90年代初期,三维软件逐步成型成为了电影后期制作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例如早期《从地心窜出》中的三维技术制作出来的简单场景与怪物造型,1997年《第五元素》中的人物与宇航船特技的制作,1999年的《机器管家》中的安德鲁,虽然安德鲁是演员所演绎,但是其中还是利用了三维动画的结合和修复工作。 影视后期的制作已经成为电影生命不可或缺的一股强大力量。随着影视业的发展,后期编辑已经非常成熟。 流行的影视后期技术分析 一、非线编辑 现今的非线编辑就是将各种模拟素材及音效素材进行A/D(模/数)转化科技技术,再将转化出来的数据进行存档之后利用后期合成软件,如After Efects、Premiere等进行的后期

浅析中国电影的发展现状

浅析中国电影的发展现状 摘要:电影产业化的观念和制度并没有真正确立、国产电影的数量和质量与电影市场要求不相适应、电影市场现状与市场潜力之间存在明显差距、进口影片与国产影片、市场"大片"与普通国产影片的市场份额、票房份额严重失衡,特别是发行业、放映业与制片业利益冲突日益激化,则说明中国电影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而关键的发展和调整时期,甚至可以说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关键词:中国电影电影产业好莱坞电影发展现状 第一、电影产业体制的改革阵痛。中国电影的"体制改革"是从80年代后期开始的,电影业在市场压力下逐渐开始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这一过渡首先是制片方式的转变。电影制作机构的增扩,电影出品权的逐渐放开,部分地分散了电影生产的垄断性,为电影作为产品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可能性。因而,10多年来,不仅国家或者电影企业投资生产影片,而且还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国营和民营、电影企业与非电影企业、大陆与港台、中国与外国联合拍摄的影片,各种社会资金注入电影企业,使国产影片的投资规模年增长幅度从90年代以来达到了10%以上,国产电影在引进资金的同时也引进了这些资金所代表的运作机制、文化观念、以及市场竞争意识,这为提高电影的创作、制作水平和艺术、技术质量提供了经济前提。其次是发行方式的转变。90年代初期,一直由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统购统销、垄断经营的电影发行体制解体,多种机制、多种形式的发行放映模式并存,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制作、发行、放映业的积极性;扩大引进发行外国电影特别是从1994年开始引进世界"流行"影片,在刺激电影市场的同时也影响到本土电影的制作策略和影片风格。 (一)近年来电影体制改革的另一个重要现象是发行业和制片业的相互渗透和参与趋势仍在增加,许多地区和机构已经建立或者正在酝酿建立制作、发行甚至放映

蓝光集团车辆管理制度

分发部门: 密级: 川蓝集发[2004] 129 号 四川蓝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车辆管理制度(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集团及各子(分)公司车辆管理,强化驾驶员及车辆业务参与人员的责任意识,明确操作程序及责任,经过多年的实际管理总结,不断修订、完善形成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主要规范下列内容 (一)专职驾驶员管理 (二)自驾车人员管理 (三)车辆调度管理 (四)车辆购置及出让程序 (五)车辆年度检审、养路费缴纳及保险购买管理 (六)车辆维修、保养管理 (七)自带车费用补贴规定 (八)配备车费用报销规定 (九)交通车管理 (十)车辆事故处理规定

(十一)车辆油料管理 第二章专职驾驶员管理 第三条集团专职车辆驾驶人员应该以对企业内外客户提供满意服务作为工作目标,相互协作、充分信任、良好沟通。 第四条严格遵守集团《考勤管理制度》。所有人员须到公司打卡报到后,方能出车。特殊情况需经主管领导签字批准,否则按缺勤处理。 第五条事假须提前向上级领导请假,经同意后方可休假;病假还须同时出具医院证明。上班时间严禁外出办私事。 第六条严格遵守集团其他相关规章制度。相互之间应进行监督、提醒。 第七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确保安全行车,严禁酒后驾驶、疲劳驾驶等。 第八条爱惜公司车辆,出发前、收车后应仔细检查车辆,确保车辆的水、电、油等性能正常。 第九条对所驾驶车辆的各种证件应经常进行检查,确保证件齐全有效。 第十条工作时间等候休息时须在工作区并保持通讯畅通,以便调度。 第十一条服从领导工作安排,凭派车单按时出车。 第十二条进行车辆的加油、保养、维修等,须经直接领导同意后,方可动车。 第十三条实行专车专人,专人专管,若因工作需要交接车辆,必须提前做好交接检查,凡发生车辆损坏而责任不清的,由经手驾驶 员共同赔偿 第十四条行车时不得吸烟,并对乘车人员热情、文明、礼貌。 第十五条在外出车,必须停放于专用停车场,离开时认真检查门锁,严防被盗。

电影技术发展史

电影作为一门可以容纳悲喜剧与文学戏剧、绘画、摄影、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特征深入到人类生活得方方面面,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影业的发展建立在电影技术发展的基础之上,此过程中与摄影技术、声音记录技术等各个学科的最新发展成果息息相关。 电影技术奠基时代 早在1829年,比利时著名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多发现:当一个物体在人的眼前消失后,该物体的形象还会在人的视网膜上滞留一段时间,这一发现,被称之为“视象暂留原理”。普拉多根据此原理于1832年发明了“诡盘”。“诡盘”能使被描画在锯齿形的硬纸盘上的画片因运动而活动起来,而且能使视觉上产生的活动画面分解为各种不同的形象。“诡盘”的出现,标志着电影的发明进入到了科学实验阶段。1834年,美国人霍尔纳的“活动视盘”试验成功;1853年,奥地利的冯乌却梯奥斯运用幻灯,放映了原始的动画片。摄影技术的改进,是电影得以诞生的重要前提,也可以认为摄影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的发明提供了必备条件。感光材料的不断更新使用,摄影的时间也在不断缩短。1840年拍摄一张照片仅需20分钟,1851年,湿性珂珞酊底版制成后,摄影速度就缩短到了1秒, 1882年,法国生理学家马莱改进了连续摄影方法,试制成功了“摄影枪”,并在另一位发明家强森制造的“转动摄影器”的基础上,又创造了“活动底片连续摄影机” 1889年,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在发明了电影留影

机后,又经过5年的实验后,发明了电影视镜。 1895年12月28日,电影先驱者法国的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十四号大咖啡馆的印度沙龙内,正式公映了自己制作的几部活动照相——世界最早的影片。这一天标志着电影发明阶段的结束和电影时代的正式到来。 卢米埃尔影片的特点:内容上取材于家庭、工厂生活和社会交往活动,是对生活的客观真实记录;形式上一分钟一部,一部影片就是一个镜头,即所谓的“单镜头”。开纪录片、新闻片先河,形成写实主义的源流。 里埃:巴黎的魔术师,以制作和演出木偶为职业。他是卢米埃尔第一次公映电影的观众之一。他在1896年开始拍摄电影,他把电影引向戏剧,挽救了卢米埃尔以“当场抓住的自然”为特点的纪实性活动照相,开创了电影的新局面。梅里埃影片的特点:他是第一个在室内摄影棚里拍摄影片的人,采用灯光和道具,让演员在舞台上表演;取材大多为魔术节目、科学幻想、神话和童话;创造了“停机再拍”等许多特技摄影。开创了技术主义电影传统的源流。他的电影观念是“银幕即舞台”。不仅遵循经典的戏剧“三一律”原则,还加上了视点的统一。电影成了前排观众眼里的戏剧演出,是装在铁盒子里的戏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