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傅雷家书》中的教子之道

论《傅雷家书》中的教子之道
论《傅雷家书》中的教子之道

在中国,有两本家书最为畅销。一是《曾国藩家书》,一是《傅雷家书》。前者被许多逐鹿商场、官场者奉为经典,成为案头必备书;后者却是很多人的床头必备书,这是一个中国传统父亲的拳拳爱子之心。

读《傅雷家书》是在读一个人,一个严肃的父亲,人格上的父亲,他就站在你的面前,苦心孤诣,时时提醒你,让你在做人和生活方面,不敢有半分懈怠。

《傅雷家书》自1981年问世以来,发行量累计已超过110万册,上世纪80年代更是风靡大学校园。一部家书,为什么能够吸引如此多的读者?不仅因为它教你怎样做人,也不仅因为书中有着浓浓的亲情,更因为它凝聚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

下面是傅雷教育傅聪时所注重的几点

一、生活细节

1、西洋礼仪。围巾个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下,搁在自己的腿上或膝盖上。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下,叮叮当当的;出台行礼或谢幕,面部表情要温和。

2、会生活。会生活不是指发财、剥削人或是吝刻,做守财奴,而是指生活有条理,收支相抵而略有剩余。

3、理财。把用掉的每一分钱记在账簿上,每天晚上或者第二天的早晨,核查出与用剩的余款,与收支不符又想不起的列为忘记项目。每个月底把全部用途加起来,跟预算比较并分析每一项不同的支出:衣、食、住、书籍费、应酬费、零用钱等。每年年终,把全部收支相加后,再提出新的预算。

二、人际交往

1、用行动表现对朋友的感激关心:“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证明你的心迹”。待朋友如此马虎。生性并非薄情之人,在行动上做的跟薄情一样,是冤枉的,犯不着的。

2、懂得感恩。你记住一句话,青年人容易给人一个“忘恩负义”的印象。其实他是眼镜望着前面,饥渴一般的忙着吸收新的东西,并不一定是“忘恩负义”;但懂得这心理的人很少;你千万不要让人误会。

3、真诚。真诚的表达自己的看法,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即使人家一时不了解,日后仍会了解的。

4、轻许诺。事前未经考虑,千万不要轻率允诺任何事,不论是约会或是茶会,否则很容易会为践诺而烦恼。

三、读书求学

1、读《世说新语》,日本人几百年来都把它当做枕中秘宝;《人间词话》是最好的文学批评,青年们读的太少,肚子里要不是先有上百首诗,几十首词,读此书也就无用。

2、《古诗源选》、《唐五代宋词选》、《元明散曲选》前面都有序文,写的不坏;你可仔细看,各写日子温温。

3、冷静、客观、谦虚。你对音乐的理解,十之八九是凭你的审美直觉;虽则靠了你的天赋与民族传统,这直觉大半是准确的,但究竟那是西洋的东西,除了直觉之外,仍需要理论方面的,逻辑方面的,史的发展方面的知识来充实;即使是你的直觉,也还要哪些学士来加以证实,自己才能放心。所以便是以口味二轮觉得格格不入的说法,也得采取保留态度,治一切学问都要有这个态度。

4、“毛选”中的《实践论》及《矛盾论》,可多看看,这是一切理论的根底。

5、提供修养:

《恋爱与牺牲》《人生的五大问题》《两个新嫁娘的回忆》《奥诺丽娜》《艺术哲学》

四、感情处理

1、冷静处理自己的感情,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爱情的苦汁早尝,壮年中年时代可以比较冷静。辛酸的眼泪是培养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2、克制感情。无论如何,以前途为重,以健康为重。在外好好利用时间,不但要利用时间工作,也要利用时间休息。

3、终身伴侣。对终身伴侣的要求,正如对人生一切的要求一样不能太苛,事情总有正反两面:追你太迫切的,你觉得负担重;追的不紧了,又觉得不够热烈。温柔的人有时会显得懦弱,刚强了又近乎专制。幻想多了未免不切实际,能干的管家太太又觉得俗气。只有长处没有短处的人在哪儿呢?世界上究竟有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或者事物呢?最主要的还是本质的善良,天性的温厚,开阔的胸襟。有了这三样,其他的都可以慢慢培养;而且有了这三样,将来即使遇到大大小小的风波也不致变成悲剧。做艺术家的妻子比做任何人的妻子都难;你要不预先明白这一点,即使你知道“责任太严,责己太宽”,也不容易学会明哲、体贴、容忍。眼前双方先学习相互的尊重、谅解、宽容。

对方把你作为她整个的世界固然很危险,但也很宝贵!你既发觉,一定会慢慢点醒她;最好旁敲侧击而勿正面提出,还要使他感到那是为了维护她的人格独立扩大她的世界观。无论男女,只有把兴趣集中在事业上、学问上、艺术上,尽量抛开渺小的自我,才有快活的可能,才觉得活的有意义。未经世事的少女往往会有一个荒诞的梦想,以为恋爱时期的感情的高潮也能在婚后维持下去,这是违反自然规律的妄想。古语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又有一句话“夫妇相敬如宾”。可见只有平静、含蓄、温和的感情方能持久;另外一句的意义是说,夫妇到后来完全是一种知己朋友的关系,也即我们的终身伴侣。未婚之前双方都能深切体会到这一点,就为将来打定了最可靠的基础,免除了多少不必要的误会和痛苦。世界上最有力的论证莫如实际行动,最有效额教育莫如以身作则;自己做不到的事千万勿要要求别人;自己也要犯的毛病先批评自己,先该自己的。

4、对两人前途的信念。若存了“将来将就如何,不得而知”的心,对方早晚体会得到,那就动了根本,一切不好办了。往往会无事变小事,小事变大事;反之,信念坚定,就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再过一二十年,你们回顾三十岁前后的生活,想起两人之间的无数小争执,定会哑然失笑。你不是说你已经会把事情推远

么?这便是一个实例,预先体会十年二十年后的感情,往往能够使人把眼前的艰苦看淡。

五、个人修养

1、接受别人建议,谦虚。只要是真理,是真切的教训,不管出于父母或朋友之口,出之于熟人生人,都得接受。

2、保持心理卫生。多想想人生问题,宇宙问题,八个人看得渺小一些,那么自然会减少患得患失之心,结果反而舒泰,工作反而顺利。

3、坚强。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

4、谨慎决定。用“民主表决”的方法,自己对事情作总结,到那时再做决定。

5、合理安排时间。和颜悦色、一腔热爱的友情也会浪费很多时间。日常生活科学化、计划化、纪律化!

6、一个人太容易满足固然不行,太不知足而引起许多不现实的幻想也不是健全的额。

7、心地善良,正直,胸襟宽,能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不固执己见。

8、自我批评精神与正确对待烦恼。烦恼是永久免不了的,就等于矛盾是永远消灭不了的一样。但是不能因为眼前的奥顿消灭了将来照样有新矛盾,就此不把眼前的矛盾消灭。挖了根,至少可以消灭眼前的烦恼。将来心烦恼来的时候,再去消灭新烦恼。挖一次根,至少可以减少烦恼的严重性,减少它危害身心的可能;不挖跟,老师有些思想的、意识的、感情的渣滓积在心里,久而久之,成为一个沉重的包袱,慢慢使你心理不健全,头脑不冷静,胸襟不开朗,创造更多的心烦恼因素。

9、伟大的艺术与艺术家。艺术不但不能限于感性认识,还不能限于理性认识,必须要进行第三部的感情深入。艺术家最需要的除理智意外,还有一个“爱”字,有一颗赤子之心;伟大的艺术家必须兼有独特的个性和普遍的人间性;艺术家应真诚。真诚是艺术的第一把钥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真诚的不懂比不真

诚的的懂,还叫人好受些。最可厌的莫如自以为是,自作解人。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

10、坚持真理的时候必须注意说话的方式、态度、语气、声调。要做到越有理由,态度玥缓和,声音越柔和。坚持真理原是一件艰巨的斗争,也是教育工作,需要好的方法、方式、手段,还有耐心。万万不能动火,令人误会。这些修养很不容易。忠言逆耳,但必须出以一百二十分柔和的态度,对方才能接受。

11、身外之名。身外之名,只是为社会上一般人所追求、惊叹,对个人本身的渺小与伟大都没有相干。孔子说的“富贵于我如浮云”,现代的“名”也属于精神上“富贵”之列。

12、改造自己。尽管人生那么无情,我们本人还是应当把自己尽量改好,少给人一些痛苦,多给人一些快乐。

13、不随便受环境的影响。自己先要锻炼的坚强,才不会被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往下拖,才有剩余的精力对朋友们喊“加油加油”!不随便受环境的影响!别人家的垃圾,何必多看?更不必多烦心。作客应当多注意主人家美的地方;你该像一只久饥的蜜蜂,尽量吮吸鲜花的甘露,酿成你自己的佳蜜。

14、注意说话的态度。注意以后说话,千万不要太主观,千万不要有说服人的态度,这是最犯忌的,因为就是你说的对,但是给人的印象只觉得你骄傲自大,目中无人,好像天下只有你看得清、看得准,理由都是你的。还有一个大毛病,就是好辩,不论大小,都要辩,这也是犯忌的。

15、艺术与生活。艺术若是最美的花朵,生活就是开花的树木。生活中物质的一面不见得比精神的一面次要乏味,对一个艺术家而言,尤其如此。

总结

在生活细节方面,傅雷先生对于傅聪的要求是极严格的。他在1954年8月16日的信中写到对于傅聪习惯的改进建议,例如“手插在上衣兜里比插在裤兜里更无礼貌”,“双手不拿刀叉时要平放在桌面上”等。这封信的结尾,傅雷

先生又叮嘱道:“但望你不要嫌我繁琐,而要想到一切都是使你更完满、更受人欢喜!”在译林版的序中,楼适夷先生回忆傅雷对于孩子幼时的施教:“比方每天同桌进餐,他就注意孩子坐得是否端正,手肘靠在桌边的姿势,是否妨碍了同席的人,饭菜咀嚼,是否发出丧失礼貌的咀嚼声。”傅雷先生在教育孩子时,是从各方面去向他提出自己的建议,事无巨细,只为了让傅聪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以后的人生道路更平坦。

傅雷对于孩子的思想精神也极其注重,他曾多次在信中叮嘱傅聪。1955年12月9日的信中,傅雷写道:“唯有把过去的思想包袱一起齐扔掉了才能得到真正的精神上的和平恬静,才能真正心胸开朗的继续前进。”一个人只有拥有清澈明朗的内心,才能让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更自然,才能遵循自己的内心去生活。傅雷先生也曾说过:“心情不稳定,就懒得动笔。”足以见得,他在教育孩子时,总是能发现孩子所处的状态,并且针对这些教育孩子。傅雷先生的话既具有针对性,却也具有普遍性。对于我们而言,的确,只有把握好心态,有正确的思想,才能成长得更好。

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境况时,傅雷先生也会有所感悟,对于孩子进行教育。在一信中,傅雷先生在参与过中共中央全国宣传会议,听取毛主席的报告后,给傅聪写道:“自己先要锻炼的坚强,才不会被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往下拖,才有剩余的精力对好朋友们喊'加油加油’。”是的,人当自强为先,只有自身强大以后,才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傅雷先生对于傅聪的教育是极全面的,并不着眼于生活,也从国家的层面、社会的层面给了他一些启发。

在傅聪遇到感情方面的困惑时,傅雷先生给了他极重要的观念。傅雷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本质的善良,天性的温厚,开阔的胸襟。他并不看重儿媳的家境、学历等外在条件,只要天性是好的,其他都可以逐渐培养。对于夫妻的相处之道,傅雷曾多次叮嘱傅聪和儿媳弥拉,一定要互相尊重、宽容、理解,这正是感情持久的要素。

无论孩子的人生在哪个阶段,傅雷先生都会对他进行殷殷教诲,只担心自己给他的太少,只想让他少走些弯路,这一生平安喜乐。如傅雷先生所说的那

样:“爸爸不为儿子烦心,为谁烦心?爸爸不帮助孩子,谁帮助孩子?儿子苦闷不向爸爸求救,向谁求救?”傅雷先生是在用自己一生所积累下来的经验,倾己所能去教育孩子,这是代代父母最伟大的地方,也是儿女最幸运的地方。

傅雷先生的教子之道,是从傅聪的生活里,从自己的生活里,或是从他人的评价里,给予傅聪平实的、细微的却极重要的建议。天下父母心,都是为了孩子更好,而傅雷先生的这份,更厚重,也更珍重。

总之,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先做人。尽管人生那么无情,我们本人还是应当把自己尽量改好,少给人一些痛苦,多给人一些快乐。唯愿身边的任何事越来越美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