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赤水旅游景点导游词

贵州赤水旅游景点导游词

贵州赤水旅游景点导游词1

十月三日,这天阳光明媚。我们一家三口高高兴兴得去“丹山赤水”游玩。

我们的车子开了一个多小时,便驶入四明山区。沿着蜿蜒曲折的山间公路盘旋而上,一路上,只见山峦重重,直插云霄。山间树木葱茏,野花盛开,美极了!更有趣的要算那些山间的梯田了。梯田一般都开在山坡上,山农在梯田上种了稻子、茶叶,有的金黄一片,有的像一条条碧绿的长龙,可好看了!

在山间公路驶了一个多小时,我们便来到了丹山赤水景区。我们顺着一条由各种颜色的鹅卵石铺成的小路走。不一会,便来到了一个小村庄。这个小村庄里的所有房子都保留了原始建筑的风格,让人感觉走进了一个古镇。

村子里的房子都是木质结构的楼房。房子的窗户也都是木头做的,窗户上还雕刻着许多精美的图案。有双龙戏珠,有喜鹊登梅,还有白鹤展翅,真是栩栩如生。在一些房子的屋檐上还挂了许多红灯笼,更为古镇增添了节日喜庆的气氛。走出了古镇,顺着一条石板铺成的小路继续往前走,便来到了一片柿子林。只见满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柿子树。树上的柿子已经成

熟了,金黄金黄的像一盏盏黄灯笼挂满了枝头,还不时散发出一阵阵诱人的香味,也难怪那个村子叫做柿林古村。再往下走一会儿,就会看到一座桥,这座桥叫赤水桥,是为纪念四明山游击队的赤胆忠心而命名的。赤水桥是座石拱桥,它的整个桥身都是由大大小小的石块垒成的,十分坚固。

再赤水桥旁边有一个潭,叫华盖潭。据说是为纪念一个名叫华盖的人而挖的。华盖潭的水碧绿碧绿的,好像一块巨大的翡翠,好看的很。潭两边都是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山石。游客们有的坐在潭边的石头上休息,有的光着脚在潭边戏水,还有的小孩子捡起潭边的石子玩打水漂的游戏……看着看着,我也不由自主的走到潭边,拿起石子往水里扔。哇,一下子打了两三个水漂。我高兴地手舞足蹈:“哈哈,我多厉害,我打了三个水漂呢!”

啊!丹山赤水真是既美丽又好玩,有机会我还要来!

贵州赤水旅游景点导游词2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赤水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观光游览,我谨代表赤水市__旅行社全体员工和赤水市30余万父老乡亲向大家的到来表示最诚挚的问候:大家一路辛苦啦!(鞠躬)

我是大家这次赤水之旅的专职导游员,姓×,大家可以叫我小×或者用我们赤水人的称呼叫我阿妹(阿哥)。能和大家一起在赤水市度过一段愉快的旅游时光,我感到十分地荣幸,希望大家多多配合和支持我的工作。为了使您有一个良好的游览环境,有以下几点请大家给予配合:第一、赤水市内各景区都是特级防火区,请志愿为我国烟草事业做贡献的烟民朋友们委屈一下,除了固定的吸烟点,景区内任何地方都不能吸烟;(笑)第二、请您爱护大自然,不要翻越栏杆或脱离游道观景、拍照;第三、游览途中,敬请您随时注意讲究景区内的环境卫生和保护好自身的人身安全。一路上我如果有什么没有讲清楚的地方,大家可以向我提出来,我会尽我所能地为大家解答,谢谢大家的合作。(同时介绍司机、车牌号等相关情况)真诚地希望通过我的讲解为您的赤水之旅带来快乐。

赤水是一块红色的圣土,在此,我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赤水人用一首红军歌谣《红军都是英雄汉》来欢迎大家,并预祝我们的这次赤水之旅获得圆满的成功:(唱)红军都是英雄汉,不怕艰苦不怕难,千山万水脚下踩,革命重担一肩挑,勇渡赤水敌胆寒。

赤水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隶属于遵义地区,因赤水河汛期河水呈赤红色长达八个月而得名。全市总面积1801.2平方公里,总人口30余万人,年平均气温17摄氏度,东南与贵州习水县接壤,西北分别与四川古蔺、叙永、合江三县交界,水陆通衢,交

通便捷,陆接川南,江连吴楚,素有“川黔锁钥”、“黔北门户”之称,因其历史悠久、物产富庶、风光旖旎,所以又被称之为“黔北明珠”。

赤水市分别距川南重镇泸州市78公里、重庆市260公里、成都市360公里、遵义市299公里、贵阳市450公里,位于成都―乐山―自贡和三峡―重庆两条旅游热线的双重辐射圈内,与四川合江佛宝国家森林公园、重庆江津四面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一起构成川黔渝的“旅游金三角”。

在人类浩如烟海的历史长卷中,有一部人人敬仰的史诗,那就是二万五千里长征。1934年10月16日,中央红军从江西于都出发,历时368天,于1935年10月18日胜利到达陕北。在这368天中,有15个整天被用于大决战,有230天被用于白天行军,有18个晚上被用于急行军,有100多天被用于打遭遇战和停顿休整上。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中央红军翻过了18条山脉,跨过了24条河流,占领过64座城镇。而且,除了国民党军队几十万人马的围追堵截外,红军还躲过了10个省的不怀好意的军阀的攻击。在1934年12月12日的通道会议上,红军决定转兵贵州。从两天后即12月14日红军进入黎平县城算起,到1935年4月23日离开贵州进入云南,在130余天近五个月的时间里,红军在贵州行程一万多华里,给贵州留下了许多传颂不尽的红色故事。非常高兴地告诉大家,红军当年战斗过的地方绝大部分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