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纤维原料及其在非织造布中的应用

新型纤维原料及其在非织造布中的应用
新型纤维原料及其在非织造布中的应用

1. 引言

非织造技术以其工艺流程短、劳动生产率高、原料来源丰富、产品用途广的固有特点,在短短几十年中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其原料也从最初的利用纺织下脚料为主发展为各种性能优良、功能特异的高性能纤维。目前由于各种新型纤维原料的应用,非织造产品向着更加高效、高性能、安全、健康、人性化和生态化的趋势发展。以下将对几种代表性纤维及其在非织造布中的应用作分类介绍。2. 高效方向

向高效方向发展的非织造布所应用的纤维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铜氨纤维和醋酯纤维等。

2.1 铜氨纤维

铜氨纤维是氢氧化铜与浓氨水反应生成的铜氨络合物(铜氨溶液)再与纤维素反应,溶解成为纤维素铜氨化合物,纤维素铜氨化合物在某些试剂的作用下可被分解,同时发生纤维素再生作用,生产出铜氨纤维。该纤维由于生产过程无污染,且需劳动力较少,受到广泛推崇,但生产效率低且成本高。

目前用在非织造布领域主要可做微电子工业擦布,产品具有无静电和不掉屑等优点。

2.2 醋酯纤维

醋酯纤维素是木浆或棉浆与乙酸酐发生反应,纤维素上的羟基被酯基取代之后得到的产物。经用溶剂溶解后,可用常规溶纺工艺生产醋酸纤维素纤维;添加增塑剂后,也可用常规熔纺工艺生产。

由于醋酸纤维素纤维的生产成本较高,因此主要被用来制作香烟过滤嘴和高档服装面料。用在非织造布领域可做医用纱布,产品具有不粘连和不刺激伤口等优点。

2.3 Tencel纤维

Tencel纤维是采用溶剂法生产的一种新型纤维素纤维,主要生产地在西欧和美国。Tencel纤维的生产工艺流程短,从投入浆粕到纤维卷曲、切断整个工艺流

程约需3 h左右,而普通粘胶纤维的生产约需24 h。Tencel纤维生产中所使用的氧化胺溶剂对人体完全无害,并可完全回收(99.5%以上),生产无副产物,不污染环境。Tencel纤维与普通粘胶纤维相比,不仅具有良好的吸湿性、舒适性、光泽和生物可降解性,而且具有较高的干湿断裂强度(湿强度比干强度低15%)、勾结强度、初始模量以及较低的伸长。

Tencel纤维可用湿法成网、水刺和针刺非织造方法进行生产,产品用于产业用纺织品、医用织物和个人卫生用品。利用其原纤化倾向,用湿法成网制得的Tencel非织造布作香烟过滤嘴,满足市场对超低焦油含量香烟的需要,并可用于特殊过滤材料。用针刺和水刺法生产的Tencel非织造布,其产品有人造羚羊皮、医用止血球、医用纱布、尿布、抹布等。

2.4 高强纤维

2.4.1 碳纤维

碳纤维具有密度小、强度大、耐热、耐化学品及耐腐蚀性好等特点,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体育器材及产业用方面有很好的应用,但生产过程很复杂,对原料等各方面要求都很高,生产成本较高。碳纤维具有导电性,制成的织物具有一一定的电磁屏蔽性,但也使其在某些方面的应用受到限制。

2.4.2 芳纶(对位和间位)

芳纶即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全球总生产能力达5.6万t/a,主要产品有美国杜邦公司的Key—lar、日本帝人.Twaron公司的Twaron纤维、法国Rhodia Kermel 公司的Kermel纤维。中国已建和在建生产能力近2 000 t/a。这些纤维的短丝纤度为1.7~ll dtex,长度从38~63 mm不等。芳纶的强度比钢材高数倍,产品用途日益扩大,可用于国防、军工及民用领域。制造耐热、防水材料及密封垫、汽车刹车片、填密料、热气体过滤材料以及防护服等。目前我国所用的芳纶多数是从美国杜邦公司或13本帝人公司进口。

2.5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

UHMWPE纤维是一种新型特种纤维,通过特殊的纺丝方法制得。该纤维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冲击性能、耐光性,优良的耐化学腐蚀性,耐疲劳和耐摩擦性等。UHMWPE纤维的密度特别小,只有0.97 kg/m3 ,所以其比强度和比模量特别大,在相同质量的材料中具有最高的强度,是一种性能极佳的高级轻质复合材

料。UHMWPE纤维最早是由荷兰DMS公司于1990年开始工业化生产,目前年产量达2 600 t。随后美国的Honeywell公司和日本的东洋纺等公司也开始研究开发并工业化生产UHMWPE纤维。

UHMWPE纤维通过针织、编织以及针刺和水刺非织造布的工艺加工,可以制成防割手套、各种类型的防弹服、高强过滤材料、复合材料基布及人体器官的修补材料等。

2.6耐火耐热纤维

2.6.1 PBO纤维

PBO纤维是目前所发现的有机纤维中性能最好的一种,其物理机械性能超过芳纶、碳纤维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耐热性也比对位芳纶高100℃,是一种高强耐热的高性能纤维,主要应用于桥梁缆索、耐热衬垫材料、航空航天等方面。

2.6.2 陶瓷纤维

陶瓷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绝缘性好和成本低等特点,在冶金、化工、船舶、航空航天、汽车、环保、军工等领域都有广泛的用途。

2.6.3聚四氟乙烯纤维

该纤维是迄今为止最耐腐蚀的纤维、摩擦系数低、不粘着、不吸水;其极限氧指数为95%,是目前化纤中难燃性最好的。针刺法聚四氟乙烯纤维与玻璃纤维复合非织造布可用作过滤材料,其非织造产品及复合产品还可广泛用在汽车、建筑、航天等工业领域的各个方面。

2.6.4 第二代聚乙烯醇纤维(可乐纶)

该纤维为日本可乐丽公司以高聚合度聚乙烯醇(PVA)为原料,采用新型的溶剂湿式冷却凝胶纺丝工艺经超倍拉伸而制得,是PVA纤维的升级换代产品。不同工艺可生产不同性能的可乐纶,如水溶性型、高强力型、容易原纤化型等,可用水刺法生产覆盖材料和增强材料。

3. 安全卫生方向

向安全卫生方向发展的非织造布所应用的纤维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抗菌纤维、新型耐高温阻燃纤维素纤维和抗静电纤维等。

3.1 抗菌纤维

抗菌纤维的抗菌加工方法可分为共混纺丝、复合纺丝和后处理技术三种。最常用的是利用金属银和铜盐作为抗菌添加剂,其抗菌机理是破坏细菌细胞膜的代谢功能,导致细菌死亡。纤维的抗菌效果取决于抗菌剂的抗菌能力。

纤维有广谱抗菌效果、抗菌率高、耐久性好,非织造布已成功用于卫生材料、过滤材料、湿巾、包装材料等领域。

3.2 新型耐高温纤维素纤维

该纤维是一种新型耐高温阻燃粘胶纤维,是由纤维素和硅酸盐组成的纤维。与其他阻燃纤维相比较,该纤维不产生有毒气体,如HC1和卤素气体。该纤维在高温火焰下不变形、不熔融,因而防止了火焰扩散。

用其生产的非织造布可用于汽车装饰材料以及耐高温过滤材料、滤网和滤袋。在产品中加人25%~30%的芳纶,不仅阻燃,而且耐磨,同时也避开采用芳纶耐高温滤料价格高、玻璃纤维滤网更换和滤袋加工时工作环境差的问题。用该纤维通过水刺工艺制作的防护服面料质地柔软、轻便舒适、穿着不起毛起球、透气吸汗,且在高温下使用不熔融,不会造成熔滴伤人,用其加工内衣和外衣均可。

3.3 抗静电纤维

抗静电纤维是从上世纪6O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最早的制造方法是在表面涂覆碳黑制造出抗静电纤维。目前的技术仍然是利用添加各种具有抗静电效果的材料,经由混炼、混合或其他后加工处理方式,进而达到抗静电的效果。

含抗静电纤维的非织造布可做防尘服和室内装饰材料,制成的床罩、窗帘、装饰布不仅保持原有化纤织物的鲜艳色泽,并且不易沾污,在干燥地区不产生积聚电荷情况。产业用抗静电纤维滤尘袋已广泛用于冶金工业,以解决环保问题,滤布则用于化学工业,可提高过滤效果,延长过滤周期。

4. 健康方向

向健康方向发展的非织造布所应用的纤维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甲壳质及其衍生物纤维、海藻纤维、蚕丝纤维和负离子纤维等。

4.1 甲壳质纤维

甲壳素纤维和甲壳胺纤维是甲壳素经溶液纺丝制得的纤维,是继纤维素纤维

之后的又一种天然高聚物纤维。甲素是一种无色、无毒、无味、耐晒、耐热、耐腐蚀、不怕虫蛀的结晶或无定形物,系由虾、蟹、昆虫的外壳及菌类、藻类的细胞壁中提炼出来的一种天然生物高聚物。甲壳胺又称脱乙酰甲壳素或壳聚糖,是甲壳素最主要的衍生物,是甲壳素经浓碱处理后脱去乙酰基的产物,其外观为白色或灰白色,且具有金属光泽。甲壳胺具有极好的水合能力,吸湿、保湿性能比甲壳素好。甲壳胺通过螯合、离子交换作用吸收许多重金属离子、蛋白质、氨基酸、染料,其分子中的氨基能和细菌细胞壁表面阴离子结合,阻碍其生物合成而起到抗菌作用。

甲壳素和甲壳胺纤维对人体的免疫抗原性小,且具有消炎、止痛及促进伤口愈合等生物活性,因而在手术缝合线、医用敷料、人工皮肤、硬组织修复材料、人工肾膜、抗菌材料、保健内衣面料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还可制成各种有保健作用的床上用品以及家庭装饰材料、汽车装饰材料等法国和13本的有关公司合作开发了甲壳素非织造布用作人造皮肤,在临床上获得了应用。其缺点是纤维生产成本过高,产品普及受到限制。

4.2 海藻纤维

海藻纤维通常可由海藻酸钠经湿法纺丝制得。海藻纤维的干强接近粘胶纤维,但湿强很低,不适宜用作传统纺织材料。海藻纤维无毒,保湿和吸收性能良好,并能促进伤口愈合。

用其制成的非织造布被广泛用作伤口敷料、创可贴、医用纱布等,也可用作空气的过滤材料,还可用作药物的载体,用于控制药物的释放。

4.3 蚕丝纤维

蚕丝是熟蚕结茧时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系由两根呈三角形或半椭圆形的丝素外包丝胶组成。蚕丝纤维横截面呈椭圆形,为蛋白质纤维,其主要组成部分是丝胶和丝素。

蚕丝纤维透气性好,吸湿性极佳,含有对人体极具营养价值的l8种氨基酸,应用在临床医疗中可制成人造血管。蚕丝纤维用在非织造布中可制成医用敷料,用于烧伤创面覆面,有助于创面愈合,也称为“人工皮肤”;还可用作美容用的面膜产品等。

4.4 负离子纤维

负离子功能纤维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共混法和共聚法。共混法是采用负离子母粒——奇冰石(主要成分是以含硼为特征的铝、钠、铁、镁等环状结构的硅酸盐物质)与普通聚酯切片混合均匀后通过螺杆挤出进行纺丝;共聚法是在聚合过程中加入负离子添加剂,制成负离子切片后纺丝。负离子可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状态,可改善大脑皮层的功能;增加氧气吸收量和二氧化碳排出量,可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加速组织的氧化还原过程,增加机体的免疫力。

含负离子纤维的非织造布主要应用在服装、家居布艺,医疗卫生、人体保健、室内装饰用品以及建筑行业等。在服装上可以生产内衣服装的衬垫,由于产生负离子而起到对人体的保健作用;在医疗卫生上可以防止手术的交叉感染;在室内装饰上可以生产室内装饰的壁纸以及地毯等。由于负离子纤维对人体的特殊保健功效,以及我国非织造布行业的迅速发展,可以预测负离子纤维在非织造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5.人性化方向

向人性化方向发展的非织造布所应用的纤维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竹纤维、芳香除臭纤维、异型纤维、磁性纤维、亲水性纤维、超吸水性纤维和自发光纤维等。

5.1 竹纤维

竹纤维是以竹子为原料,通过复杂的工艺处理,把竹内纤维素提取出来,再经纺丝等工序制造而成。

竹纤维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具有很好的天然抗菌、防震、防蛀和防紫外线的功能。该纤维制成的织物吸湿性和透气性良好,具有滑爽、丝绒般手感、抗菌、防紫外线等特殊功能。在非织造布领域可用于医用卫生材料、家居装饰材料、食品包装袋等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竹纤维在非织造布领域的应用和开发必将越来越多。

5.2 芳香除臭纤维

芳香纤维是将香料或芳香微胶囊均匀地混入聚合物切片中直接纺丝或将香料置于芯层,通过制取皮芯型、中空型复合纤维而制得使纤维具有久洗不褪的天然芬芳,用这种纤维织出的内衣可使香味散布在人体各个部位,给人以畅悦的穿着感觉。

采用干法成网和针刺、水刺或热粘合固结成非织造布,该纤维可生产出各种床上用品、室内装饰材料等。

5.3 异型纤维

5.3.1 超细纤维

我国一般把单丝线密度小于0.1 dtex的纤维称为超细纤维。目前剥离型复合纤维如桔瓣型、中空型、多层型超细旦丝线密度为0.1 dtex,而海岛型复合纤维超细旦丝线密度只有0.1—0.O1 dtex,目前日本已能生产线密度为0.0001 dtex超细旦纤维。纤维线密度变小后,柔软蓬松,手感舒适,由于其芯吸效应,还能导湿导汗。该纤维可生产高档合成革基布、医用非织造布、高级擦布及人造麂皮等。

5.3.2 三异纤维

三异纤维是指由异线密度、异形截面和异收缩单丝组成的聚合物纤维。三异纤维追求的是仿真效果,而新合纤的应用则完全摆脱了仿真的束缚,达到了超真的境界,在风格、质感、触感上给人以一种全新的冲击和感受。

5.3.3纳米纤维

纳米纤维是以适当的纺丝加工工艺将直径加工到纳米级的纤维,单一成分使用或与其他纤维混合使用;或将具有功能性的粒子加工到纳米级,在纤维纺丝时分散到纤维中,使纤维具有独特功能,再单一成分使用或与其他纤维混合使用。其特性有抗紫外线、抗菌消臭、远红外屏蔽、远红外辐射、导电等。

采用干法、纺粘法和熔喷法等成网,用水刺、针刺或热粘合等方法加固制成的各种形式的非织造制品可应用于不同领域,如过滤材料、防辐射功能性防护服、医疗卫生用手术衣、手巾和床单,以及如护腰、护膝、护腕等各种远红外保健品,还有农业用抗紫外线的遮阳布与保持水土的地膜等。

5.4磁性纤维

使纤维带上磁性成为磁性纤维,制成非织造产品,形成影响人体生理活动的外磁场源,可达到抗病保健作用。磁性纤维最大特点是轻、柔软、吸湿透气、永久保持磁性及耐洗涤,具有增强人体血液中离子活性、净化血液、扩张血管、加速血液循环、改善细胞新陈代谢等作用,对高血压、冠心病、神经衰弱、关节炎、颈和腰痛疾病等患者有辅助医疗保健作用。磁性纤维可用熔纺工艺加工成非织造

产品。磁性纤维生产的高性能非织造医疗保健品的各项技术指标较理想,具有治病、防病的保健功能。

5.5 亲水性纤维

亲水性纤维用特殊生产技术生产,有良好的梳理性,卓越的亲水性,可防止生产中出现泡沫。主要用于水刺非织造布、热粘合亲水非织造布。

5.6 超吸水性纤维

超吸水性纤维是以腈纶为原料,在纤维表层部分经碱性水解制得的。该纤维能够吸入自重100倍的水,其吸水量是棉的300倍以上。由于纤维表面积大,吸水速度也很快,一般10 s即可达到平衡吸水量的70%左右。该纤维一旦吸水凝胶化后,即使对其稍稍加点压力水也不会出来,具有很好的保水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纺织加工性。

在非织造布行业,利用其优异的超吸水性,与其他合成纤维(或天然纤维)混合,用干法成网、针刺或热粘合固结,可制成用于医用敷料、成人失禁及护理用品等医疗卫生材料和集装箱、窗玻璃上的水露吸收材料等。利用该纤维吸水后仅在纤维的直径方向上膨胀(大约膨胀12倍)而长度不发生变化的特殊性能,还可制成用于建筑、土木工程用树脂埋设管的接头防漏用非织造布,其性能非常好。

5.7自发光纤维

自发光纤维是在合成纤维纺制过程中加入少量蓄光剂(主要成分为氧化铝和一些稀土元素)制成。产品经自然光或日光灯管照射10~20 min后,可在黑暗处持续发光8~10 h,发出的光色多为淡黄、绿、黄等颜色。在发光过程中光的发出、吸收可永久进行。

自发光纤维也同样可应用于非织造布行业,可以用其制成各种缝编和针刺产品,应用于特殊部门或特殊部位,如各种安全标识、警示标识等,以满足特殊情况的要求。

6. 生态方向

6.1聚乳酸纤维

聚乳酸(PLA)也称聚丙交酯,是一种可完全生物降解的聚酯类高分子材料。

聚乳酸是由乳酸缩聚制得。乳酸有两种生产工艺,一种是以石油为原料的合成法,另一种是发酵法。发酵法以其生产成本远远低于合成法,再加上原料来源广泛,原料的利用率和转化率高而为各生产厂所采用。发酵法是以含淀粉的小麦、黑麦、稻谷、玉米、红薯、土豆以及含葡萄糖的农作物为原料。

聚乳酸可以通过干纺和熔纺制成长丝、短丝、单丝、扁丝,并进一步加工成机织物、针织物及非织造产品。由于熔纺不需要溶剂和溶剂回收处理装置,成本低,对环境无污染,所以目前各国的研究开发主要放在熔纺上。熔纺的纺丝温度210~240oC;纺丝速度2 000~3 000 m/min,最高可达5 000 in/min;纤维纤度3~18dpf(服用、地毯用);纤维的熔点175oC;复丝强度4.0~4.9cN/dtex,单丝强度6.2cN/dtex;伸长20%~35%;沸水收缩率8%~15%;吸湿率0.4%~0.6%。纤维的性能介于聚酯纤维和聚酰胺纤维之间。

聚乳酸可以直接用纺粘法和熔喷法制成非织造布,也可以通过热粘合、针刺等方法制成非织造布,用于卫生巾、尿布、医疗卫生用材料、地毯等产品。聚乳酸纤维生物降解可以通过堆肥降解、土地埋人降解、活性污泥中降解、海水浸渍降解以及通过共聚进行降解。

6.2 大豆蛋白纤维

大豆蛋白纤维的主要原料是大豆粕,原料数量大且可再生,其废弃物可完全降解。现与社会消费的需求还存在相当大的距离,该纤维的非织造产品在市场上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6.3 水溶性纤维

水溶性聚乙烯醇(PVA)纤维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功能性差别化纤维。水溶性PVA 纤维不仅具有理想的水溶温度、强度和伸度,有良好的耐酸、耐碱、耐干热性能,而且溶于水后无味、无毒,水溶液呈无色透明状,在较短的时间内能自然分解,对环境不产生任何污染,是百分之百的绿色环保产品。目前国内外制造水溶性纤维的方法有湿法纺丝,干法纺丝,熔融、半熔融纺丝,硼酸凝胶纺丝,冷冻胶纺丝等方法。水溶性纤维非织造布主要作为服装行业绣花的骨架材料,可单独在其上面绣花,也可与其他服装面料衬在一起使用,加工完后只要在热水中处理掉非织造布,即可保留绣制的花型。水溶性纤维非织造布还可以用在医疗卫生领域。

7.其他纤维

7.1 Richce(丽赛纤维)

Richcel(丽赛)纤维是采用日本东洋纺专有技术及原料体系生产的波里诺(Polynosic)纤维,是一种具有优异综合性能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其原料源自日本进口的天然针叶树精制木浆,资源可再生,废弃后可自然降解,安全环保。Richcel(丽赛)纤维具有断裂强度高、干湿强度比佳、初始模量大、断裂伸长适中及吸湿性好等特点。其织物柔软、极富弹性,手感滑糯,形态、尺寸稳定性好,染色鲜艳等特点。

7.2 Carbacell纤维

Carbacell纤维是纤维素氨基甲酸酯纤维,不用有毒的二硫化碳,而用无毒的尿素与纤维素在碱性溶液中反应,形成可溶性的纤维素氨基甲酸酯,然后纺丝、再生凝固得到新的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这种纤维的结构和粘胶及Lyocell纤维均不同。其截面是椭圆形,和Lyocell纤维相比,它不但具有很多的微孔结构,没有明显的皮芯结构特征,结晶度36~47,而且无定形区的取向度低,不容易原纤化的内表面,所以该产品有较高的吸水性及上染率好的优点。由于CC纤维具有以上良好的性能,因此,其应用前景广阔。该纤维在卫生巾、纸尿裤等卫生用品及医疗方面具有潜在的市场,还可广泛应用于无纺布的生产。

7.3蜘蛛丝

蜘蛛丝是目前世界上最坚韧且具有弹性的纤维之一。蜘蛛丝具有高强、高模和韧性好的特点,其超级伸长能力使它断裂时需要吸收更多的能量,对外界的冲击力、破碎力有很大的消力和阻碍作用,适合作防弹衣、头盔,以及火箭与汽车的气囊等。另外,蜘蛛丝的强度高、弹性好、初始模量大、断裂功大等,也适合作降落伞绸、缆绳等。除了在航空、航天和弹道保护工业上的应用之外,蜘蛛丝纤维良好的可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也使其具有较高的医疗用途,如适合作高强力的手术线、人造肌健和韧带、假肢、对组织的修复,神经外科及眼科手术中的可降解超细伤口缝合线等。由于蜘蛛丝是一种高性能的绿色生物材料,一旦生产成本降低,就可望用于建筑、农业、医疗卫生、航天航空、军事、民用服装等方面。

结论

在非织造布的产品开发中不断应用新的纤维材料,既可解决非织造布行业技术问题,也可利用新材料改善产品性能、增强产品功能,提高产品附加值,大大降低成本,因此在非织造布工业里使用新型纤维材料有广阔的前景。

医用无纺布项目计划书

目录 第一章项目基本情况 第二章承办单位概况 第三章建设背景分析 第四章市场研究 第五章项目投资建设方案第六章选址分析 第七章土建工程方案 第八章项目工艺原则 第九章环境保护、清洁生产第十章生产安全保护 第十一章项目风险 第十二章项目节能方案 第十三章进度方案 第十四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第十五章经济效益评估 第十六章项目综合评价结论第十七章项目招投标方案

第一章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医用无纺布项目 (二)项目选址 xxx出口加工区 对周围环境不应产生污染或对周围环境污染不超过国家有关法律和现 行标准的允许范围,不会引起当地居民的不满,不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对各种设施用地进行统筹安排,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同时,采用先进 的工艺技术和设备,达到“节约能源、节约土地资源”的目的。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10405.20平方米(折合约15.60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56.29%,建筑容积率1.24,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6.68%,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62.35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10405.20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5857.0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902.45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10180.32平 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862.17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52台(套),设备购置费1124.11万元。 (七)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473550.12千瓦时,折合58.20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2153.50立方米,折合0.18吨标准煤。 3、“医用无纺布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473550.12千瓦时, 年总用水量2153.50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58.38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17.44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9.64%,能 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 项目符合xxx出口加工区发展规划,符合xxx出口加工区产业结构调 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 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 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2963.9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532.66万元, 占项目总投资的85.45%;流动资金431.3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4.55%。 (十)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非织造布加工工艺

无纺布加工工艺 无纺布加工工艺的方法有机械加工、热粘合、化学粘合、射流喷网、纺丝成网、熔喷法、湿法和其他方法。 第一节机械加工 机械加固非织造布中大部分是针刺法机械加固而成的,这里主要介绍针刺法非织造工艺。 目前世界上的干法非织造布中,针刺法非织造布占40%以上,是非织造布的重要加工方法。由于针刺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刺产品的用途越来越广,不仅在民用方面、工业方面,而且在国防工业方面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土工合成材料、地毯、汽车内饰材料、造纸毛毯、过滤材料、合成革基布及耐高温复合材料等。 基本原理是纤维经开松、梳理成网后,喂入针刺机,针刺机中截面为三角形(或其它形状〕且棱边带有钩刺的针,对蓬松的纤维网进行反复针刺,当成千上万的刺针进入纤网时,刺针上的钩刺就带住纤网表面的一些纤维随刺针穿过纤网,同时,由于摩擦力的作用,使纤网收到压缩。刺针刺入一定深度后回升,因钩刺顺向而使纤维以垂直状态留在纤网内,起加固作用,这就制成了具有一定厚度和强力的针刺法非织造布。 图1 高频针刺机 刺针是针刺机的关键器件,一般有带有弯头的针柄、针腰(有时和针柄合在一起〕、针叶和针尖等四部分组成。针刺工艺对刺针的基本要求主要有以下两点:(1〕刺针的平直度好,几何尺寸精确,表面光滑,钩刺无毛刺,针尖形状一致。(2〕刺针的弹性好,耐磨损。这样刺针在穿刺过程中,才能承受巨大的负荷,不易折断,并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目前世界上比较著名的刺针制造公司是美国的福斯脱(Foster〕;德国的胜家(Singer〕、格罗兹-贝克尔特(Groz-Beckert〕、杰克(Jecker);日本的风琴和英国的针叶公司(Needle Industris〕等。 针刺法非织造布的应用非常广泛。可用于家用装饰、地毯、毛毯、汽车内饰、过滤材料、土工合成材料、建筑、农用丰收布等。

非织造布

第一章 1、非织造布定义: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或粘合或者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 互结合制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不包括纸、机织物、簇绒织物、带有缝编纱线的缝编织物以及湿法缩绒的毡制品。所用纤维可以是天然纤维,可以是短纤维、长丝或直接形成的纤维状物 2、非织造布的结构特征(区别于传统纺织品):找不到 3、非织造工艺的技术特点: (1)多学科交叉,突破传统纺织原理,结合了纺织、化工、塑料、造纸以及现代物理学、化学等学科的知识 (2)工艺流程短,装备智能化,劳动生产率高 (3)生产速度高,产量高 (4)可应用纤维范围广 (5)工艺变化多,产品用途广 (6)技术要求高 第二章 一.工艺流程: 原料准备—成网前准备—成网—加固—成卷—后处理 二纤维在非织造材料中的作用: 1作为非织造材料的主体 2作为非织造材料的缠绕部分 3 作为非织造材料的粘合部分 4既作为非织造材料的主体,又作为热粘合成分 三.纤维性能与非织造材料性能的关系: 1 纤维表现性状对非织造材料性能的影响 (1)纤维长度及长度分布 1)纤维长度长,对提高非织造布的强度有利 2)纤维长度影响加工工艺 3)纤维长度分布越窄,在同样工艺条件下越易于对纤维控制,形成均匀纤网(2)纤维线密度 1)线密度小,制的产品体积密度大,强度高,柔软性好 2)纤维过细会对开松、梳理、成网造成困难。 3)一般粗纤维多用于地毯和衬垫中 (3)纤维卷曲度 1)对纤网的均匀度,对非织造布的强度。弹性。手感都有一定影响 2)在粘结过程中,由于纤网卷曲度高,粘结点与纤网之间的纤维可保持一定的弹性伸长,因而产品手感柔软,弹性好 3)在针刺加固和缝编法等非织造布材料中,纤维卷曲度高,则抱合力大,从而增加了纤维之间的滑移阻力,提高了产品的强度和弹性 4)在湿法非织造布生产中,纤维的卷曲度越大,卷曲类型越复杂,纤维越易缠结,在谁中越难分散,三维立体卷曲的纤维更难分散 (4)纤维横截面形状影响硬挺度、弹性、粘合性及光泽等

华峰超纤:江苏华峰超纤材料有限公司年产5000万米产业用非织造布超纤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5000万米产业用非织造布超纤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华峰超纤材料有限公司 年产 5000 万米产业用非织造布超纤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总论 1.1概述 1.1.1项目名称、主办单位、企业性质及负责人、项目性质及类型 项目名称:江苏华峰超纤材料有限公司 年产 5000 万米产业用非织造布超纤材料项目 主办单位:江苏华峰超纤材料有限公司 企业性质及负责人:有限责任公司尤小平 项目性质及类型:轻工纺织类项目 1.1.2企业状况 江苏华峰超纤材料有限公司坐落于江苏省启东市,毗邻黄海、长江,是华峰集团下上市公司上海华峰超纤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上海华峰超纤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属于民营科技企业,于 2002 年 10 月注册成立,主营产业用非织造布超纤材料等,位于上海市金山区亭卫南路 888 号,占地面积 25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15 万平方米,员工总数 1200 人。2017 年实现销售收入 250559 万元,利税总额 36226 万元。 2014 年上海华峰超纤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江苏启东投资年产 7500 万米产业用非织造布超纤材料项目,分两期建设。 公司成立以来,华峰超纤公司坚持“四个共同”的企业核心理念,发扬“团结一致,艰苦创业,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坚持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和制度创新,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实施科技兴企战略,紧紧依托上海市科技、人才、信息资源的优势,努力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在新型复合材料——束状超细纤维复合材料的科技成果转化、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效显著,超纤材料产品不但填补了上海市此类产品的空白,而且在产品性能、质量、花色品种方面领跑于业内,占国内同行业市场的近30%的份额。 超纤材料从外观和性能上极似天然皮革,具有柔软、手感丰满、吸湿性高、穿着舒适等特点,而且在拉伸、撕裂、剥离强度等指标方面还优于天然皮革,比真皮质轻、保型性能好、出材率高,被广泛应用于制鞋、箱包、沙发、汽车内饰、服装用革、精密仪器及镜头的擦拭布等领域,极具发展潜力,市场前景极为广阔。 企业建立了科学的运行体系和完整的企业管理制度,通过引入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把国际通用、流行的管理标准和运行体系全面引入企业,使企业的管理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上海华峰超纤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上海高新技术企业,自成立开始,始终注重产品的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工作。公司企业技术中心在 2006 年 7 月被中国塑

熔喷法非织造布生产流程概述

1熔喷法非织造布生产流程概述 熔喷法非织造布是20世纪50年代首先在美国研制成功的,我国也曾在60年代初进行过研制。它由高熔融指数的聚丙烯切片直接纺丝成布,是一种高新技术产品。目前,美国的年产量约为l5万,t我国的年产量为5000t。熔喷法非织造布的生产过程是:将聚丙烯切片(FR400-1200)通过螺杆挤压机使其熔融,经过喷丝孔将其喷出成为纤维状,并在高速(13000m/min)热气流的喷吹下,使之受到强大拉伸,形成极细的短纤维,这些短纤维被吸附在成网帘上,由于纤维凝聚成网后仍能保持较高的温度,从而使纤维间相互粘连成为熔喷法非织造布,最后进行成卷打包。其生产流程如图1所示。 1.螺杆挤出机; 2.计量泵; 3.熔喷装置; 4.接收网; 5.卷绕装置; 6.喂料装置图1 熔喷法非织造布生产流程图 熔喷法非织造布连续性生产线的设备高约6m,宽约5m,长约20m,其生产设备如下: (1)螺杆挤压机:螺杆直径一般为100~120mm,长/径比为30,其目的是将切片熔化。 (2)计量泵:其作用是精确计量,控制产量和纤维的细度,为齿轮泵,将熔体连续输送到喷丝头。 (3)熔体过滤器:其作用是将熔体中的杂质过滤掉,以免堵塞喷丝孔。

(4)输送网帘:将熔喷纤维均匀接收铺在网上,向前输送,其下面有吸风机,将上面下来的热风排出。 (5)纺丝箱体:是熔喷工艺的关键设备,有1块长条形喷丝板,板上布满一长列喷丝孔,一般每m长约有1500个喷孔。喷丝板两侧面装有热空气喷管,下装有热空气喷孔,与喷丝孔成50b角,使纤维喷出之后,即刻用高速热空气进行气流拉伸,把纤维吹断,成为超细纤维。 (6)喂料系统:由3个计量斗组成,分别用于计量白色切片、色母粒、添加剂,3种组分进入下面的混合搅拌器混合均匀,即投入生产。(7)热风机与加热器:提供纺丝气流拉伸时所用的热空气的温度与压力,用电加热,耗电量较大。 (8)卷取机采用全自动卷取,将熔喷布成卷包装。熔喷法非织造布的纤维特点是超细,其纤维直径最小可达到,一般在1~5Lm之间。纤维越细,熔喷布质量越好,但产量相对减少。由于纤维超细,其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这是熔喷布最突出的优点。

医用无纺布市场

医用无纺布市场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尤其经历了“非典”以后,我国的非织造布技术获得长足进步,消费需求不断增长,非织造布设备制造、原料生产和制品加工形成了全套供应链体系,其中医用无纺布的生产和应用发展尤为突出。 无纺布可深加工成人造皮肤、防粘纱布、手术衣帽、阻菌遮物、消毒包布、防护服、抗菌布、口罩、尿片、卫生巾、卫生护垫及民用抹布、擦拭布、湿面巾、毛巾、柔巾卷、美容用品等。主要采用纺粘、热熔复合和水刺三种工艺生产, PP 纺粘布科制作卫生用布,热熔复合布作卫生巾和卫生护垫,水刺布则作个人护理和环境保护严格受控的手术用品。最新纺丝成网与熔喷结合超细熔喷纤维(直径2ц)和FM 细旦纤维(细度0.5-0.8Den )制成的SMS/SMMS 无纺材料,产品质地柔软均匀,抗拉强度和液体屏蔽性良好的优点,经过亲水、拒水、抗静电、抗老化处理后,专用于PP 纺粘和SMS 、水刺无纺布(粘胶和涤纶混和布)和医用针刺弹性无纺布等医疗卫生产品加工。 应用普及化 2004年全球无纺布总产量450万吨,05 年保持7.5%的长速,预计09年达640万吨。由于 卫生巾表层材料轻量化,相同重量的卷材总面积增 大。2004年国内无纺布总产量83万吨,4年来平均 年增率18%,2009年总量接近美国,与欧洲相当。 一次性医用无纺布、卫生巾、纸尿裤和护理品需求量日益增大,非织造卷材出口量小,50%制成制品出口。2003年后无纺布进口转入负增长,出口以16%速度增长。 水刺法、纺粘法是近年来国内增长最快的无纺布工艺,其次是针刺和热粘合法。1990年代初,台湾育豪公司在杭州建成国内首家水刺无纺布生产线,2004年国内已安装30条水刺无纺布生产线。我国自行开发价格适中的PE/PP 皮芯复合短纤维用于加工卫生材料用热轧无纺布,苏州伟顺和上海腾龙进口欧洲设备,在国内数十条热轧非织布生产线中处于领先水平。 制作医疗卫生品面料的热风无纺布使用100%PE/PP 复合短纤维,其高分子材料和表面处理剂比热轧无纺布要求高。 医用无纺布是诊断与治疗的必需品,类似医用防护服、控制传染用品、失禁用品、外科手术纱布和病房用具在2003年“非典”期间成为紧俏商品。2002年12月9日,无纺工业发达的广东省自主研制的用即弃医用防护服获省药品监管局批准,成为当时国内同行中的屈指可数者,但防护服面料还是仰赖进口,不能自主生产原料给我国非典防治工作带来一时困难。仅2003年上半年,国内无纺布水刺和纺粘产能增速超过40%。SARS 空前推动了隔离服、口罩各种医用防护用品的开发,接连推出熔喷非织造布及纺粘、熔喷复合非织造布SMS 、SMMS 隔离服及口罩、纺粘非织造布和TPU 透湿膜,以及各种微孔透气膜复合产品。SARS 当年,医用卫生无纺布总用量比上年增长13%。 同时,国内医疗界已认识到传统防护服、手术服、口罩、湿纸巾无法满足抗病毒和舒适性的需要,医用防护品市场变化已为高性能低成本的无纺布普及应用铺平了道路。 采用美国杜邦技术生产的纺粘熔喷型(SMS 及SMMS )拒水无纺布无纺布,外层用长丝纺粘,里面用超细纤维熔喷。克重低、强度、延伸度高;透气率高、阻水力强。产品均匀性好、不透明度高;纺粘层由连续长丝组成,有很好的断裂强度和伸长率;熔喷层由连续的超细纤维组成,对水分、细菌、灰尘等有良好的阻隔效果;有很高的耐水压和良好的透气性;良好的耐酸、耐碱能力;能生产不同颜色。在医疗行业,可用作手术衣、手术洞巾、伤口护理、防护服、帽子、口罩等;在卫生领域,则可作婴儿尿布、成人失禁尿布的防侧漏边。 特殊用途的医疗用三抗SMS (SMMS )无纺布抗酒精效果达10级(即能耐100% 的酒精)、抗

无纺布生产工艺

无纺布生产工艺 无纺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只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撑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简单的讲就是:它不是由一根一根的纱线交织、编结在一起的,而是将纤维直接通过物理的方法粘合在一起的,所以,当你拿到你衣服里的粘称时,就会发现,是抽不出一根根的线头的。非织造布突破了传统的纺织原理,并具有工艺流程短、生产速度快,产量高、成本低、用途广、原料来源多等特点。 它的主要用途大致可分为: (1)医疗卫生用布:手术衣、防护服、消毒包布、口罩、尿片、妇女卫生巾等;(2)家庭装饰用布:贴墙布、台布、床单、床罩等; (3)跟装用布:衬里、粘合衬、絮片、定型棉、各种合成革底布等; (4)工业用布:过滤材料、绝缘材料、水泥包装袋、土工布、包覆布等; (5)农业用布:作物保护布、育秧布、灌溉布、保温幕帘等; (6)其它:太空棉、保温隔音材料、吸油毡、烟过滤嘴、袋包茶叶袋等。 无纺布的分类: 一、水刺无纺布 水刺工艺是将高压微细水流喷射到一层或多层纤维网上,使纤维相互缠结在一起,从而使纤网得以加固而具备一定强力。 二、热合无纺布 热粘合无纺布是指在纤网中加入纤维状或粉状热熔粘合加固材料,纤网再经过加热熔融冷却加固成布。 三、浆粕气流成网无纺布

气流成网无纺布又可称做无尘纸、干法造纸无纺布。它是采用气流成网技术将木浆纤维板开松成单纤维状态,然后用气流方法使纤维凝集在成网帘上,纤网再加固成布。 四、湿法无纺布 湿法无纺布是将置于水介质中的纤维原料开松成单纤维,同时使不同纤维原料混合,制成纤维悬浮浆,悬浮浆输送到成网机构,纤维在湿态下成网再加固成布。 五、纺粘无纺布 纺粘无纺布是在聚合物已被挤出、拉伸而形成连续长丝后,长丝铺设成网,纤网再经过自身粘合、热粘合、化学粘合或机械加固方法,使纤网变成无纺布。六、熔喷无纺布 熔喷无纺布的工艺过程:聚合物喂入---熔融挤出---纤维形成---纤维冷却---成网---加固成布。 七、针刺无纺布 针刺无纺布是干法无纺布的一种,针刺无纺布是利用刺针的穿刺作用,将蓬松的纤网加固成布。 八、缝编无纺布 缝编无纺布是干法无纺布的一种,缝编法是利用经编线圈结构对纤网、纱线层、非纺织材料(例如塑料薄片、塑料薄金属箔等)或它们的组合体进行加固,以制成无纺布。

非织造学

非织造学 ——杜教授 主要内容 1绪论 2针刺法非织造布的原料选用 3开清棉工序与产品质量控制 4梳理工序与产品质量控制 5成网工序与产品质量控制 6针刺工序与产品质量控制 7后整理工序与产品质量控制 8新型针刺产品的开发 9其他非织造技术简介

第一讲绪论 非织造材料、非织造布、无纺布、不织布 一、非织造材料的定义 国家标准(GB/T5709-1997):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或粘合或者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制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不包括纸、机织物、簇绒织物,带有缝编纱线的缝编织物以及湿法缩绒的毡制品)。所用纤维可以是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可以是短纤维、长丝或当场形成的纤维状物。 为了区别湿法非织造材料和纸,还规定了在其纤维成分中长径比大于300的纤维占全部质量的50%以上,或长径比大于300的纤维虽只占全部质量的30%以上但其密度小于0.4g/cm3的,属于非织造材料,反之为纸。 二、针刺法非织造布定义 以短纤维为原料,经过机械梳理或者气流形成纤维薄网,再经过杂乱或定向铺置,最后用针刺机针刺缠结的方法加固成的纺织品。 三、非织造材料按纤维网形成方法分类 四、非织造工艺的技术特点 1. 多学科交叉 突破传统纺织原理,综合了纺织、化工、塑料、造纸以及现代物理学、化学等学科的知识。 2. 工艺过程简单,劳动生产率高。 3. 生产速度高,产量高。 4. 可应用纤维范围广。 5. 工艺变化多,产品用途广。 6. 资金规模大,技术要求高。

五、针刺非织造布的性能特点 共同特点:工艺过程短、连续化、自动化、高产高效。 针刺非织造布在干法非织造布中占的比例高。(40%) 产品种类多、应用领域广。 原料适应性广。 工艺可变化性大。 设备结构简单。 占地面积小、无污染,一次性投资不大。 六、针刺非织造布的发展历史 发展历程:1878年英国William Bywater公司制造最早的针刺机 1885年英国James Broadhead采用针刺法制造薄毡 1990年美国James Hunter工厂开始制造针刺机 1930年汽车已开始应用针刺非织造材料 1940年针刺机仍很粗糙原始 1945年Bywater公司对针刺机作出重要改进 1957年Hunter工厂设计出传动平衡的针刺机,转速达到800rpm 1968年奥地利Fehrer公司制造出组合机架、全封闭分段传动针刺机,转速达到1000rpm 1972年Fehrer公司发明U形刺针和花纹针刺机 发展至今,幅宽16m,频率超过3300rpm,多针板植针密度达30000枚/m,生产速度达30m/min。 七、我国针刺非织造布的发展情况 1995-2005 41-43% 占亚洲地区总量22.52% 1996年至今,产量上升、利润率不高。 生产线上马快。 八、针刺非织造布的用途和市场 铺地材料 家居用布 揩布 合成皮革基布 环保过滤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 汽车内饰材料 造纸毛毯 农用材料 九、非织造材料的发展原因 1. 传统纺织工艺与设备复杂化,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促使人们寻找新技术。 2. 化纤工业的迅速发展,为非织造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拓宽了产品开发的可能性。 3. 很多传统纺织品对最终应用场合,针对性差。

非织造布用纤维及其产品应用

非织造布用纤维及其产品应用 李虹,章伟 (中原工学院,河南郑州450007) 摘要:当今非织造工业发展迅猛,其纤维原料的来源广泛,产品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阐述了目前非织造布纤维的发展特点,着重说明了一些特种纤维的性能及其在非织造工业中的应用。介绍了非织造产品的应用领域及其使用的纤维原料和采用的加工方法。 关键词:非织造工业;纤维原料;特种纤维;非织造产品;应用领域 中图分类号:TS1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2 3348 (2005) 05 0019 04 非织造布是纺织工业中最具潜力最有发展前途的新兴领域,被誉为纺织工业中的“朝阳工业”,其发展水平和程度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纺织工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这个国家或地区的整体工业化发展水平。非织造布生产具有原料来源广、工艺流程短、产品产量高、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等特点,使其在过去的20多年中,一直保持着发展的势头,产品的应用范 围在不断扩大。无论是在航天航空、环保治理、农业技术、医疗保健还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等领域,非织造布已成为深受产业部门重视,并且愈来愈受消费者青睐 的重要产品,其市场竞争亦日趋激烈。 1非织造布用纤维 非织造工业的进步很大程度依赖于纤维原料的发展。50年前,非织造工业使用的纤维原料中天然纤维占了一半左右,当时化纤工业能提供给非织造布生产使用的原料主要是粘胶和涤纶纤维。随着化纤工业的技术进步,今天的非织造布生产中纤维原料的使用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不少非织造生产专用纤维和差别化纤维,如双组份、超细、特殊截面合纤等,可供选择的纤维原料范围愈来愈广,能够满足不同产品的使用要求。当今非织造布用纤维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1化学纤维的广泛使用 非织造布生产所用纤维原料中化学纤维占85%,天然纤维占15%。化学纤维中使用最多的是聚酯(占总量的一半左右)、聚丙烯、粘胶、聚乙烯及少量聚酰胺。与天然纤维相比,化学纤维的长度、线密度一致性好,并可按生产工艺控制纤维的长度、线密度、截面、卷曲度等性能指标,且化学纤维几乎不含杂质,这就使非织造纤维的准备工序得以简化。更重要的是化学纤维的机械特性如强度、伸长度、耐磨性等优于天然纤维,生产中可按产品用途与非织造生产加工技术要求来选择纤维。 1.2特种纤维在非织造工业中的应用 高分子纤维材料向高性能化、高功能化方向的发展,促进了非织造生产中特种性能纤维的不断出现。这类纤维虽然价格昂贵,但它可满足特殊用途产品的要求,可使非织造产品进入高功能、高技术领域,产品可被广泛用于航天航空、海洋工程、化工电子、新型土木建筑、生命科学、医疗卫生等领域。这类特殊纤维主要包括: (1)复合纤维:复合纤维也称双组份纤维。用于非织造布领域的复合纤维有皮芯型、并列型、海岛型和剥离型4种类型。并列型与偏芯型纤维可加工成具有自卷取性或热粘合性的纤维,如具有皮芯结构的ES纤维热粘合纤维,皮层熔点为110~130℃,可用作卫生巾、尿布、一次性保健产品、复合产品基布、人造革基布等。海岛型与剥离型纤维可获得超细纤维的功效,具有手感柔软,比表面积大,防水

医用无纺布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医用无纺布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咨国联|出品 二〇二〇年八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概要 (1) 1.1.1项目名称 (1) 1.1.2项目建设单位 (1) 1.1.3项目建设性质 (1) 1.1.4项目建设地点 (1) 1.1.5项目负责人 (1) 1.1.6项目投资规模 (1) 1.1.7项目建设规模 (2) 1.1.8项目资金来源 (2) 1.1.9项目建设期限 (2) 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3) 1.3编制依据 (4) 1.4 编制原则 (4) 1.5研究范围 (5)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 1.7综合评价 (6) 第二章项目市场分析 (8) 2.1建设地经济发展概况 (8) 2.2我国医用无纺布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8) 2.3我国医用无纺布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9) 2.4市场小结 (10)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11) 3.1项目提出背景 (11) 3.2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12) 3.2.1有利于促进我国医用无纺布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12) 3.2.2提升技术进步,满足医用无纺布行业生产高品质产品的需要 (13) 3.2.4符合《中国制造2025》“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 (13) 3.2.5提升我国医用无纺布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水平的需要 (14) 3.2.6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14) 3.2.7增加当地就业带动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15) 3.3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 (15) 3.3.1政策可行性 (15) 3.3.2技术可行性 (16) 3.3.3管理可行性 (16) 3.4分析结论 (17)

非织造布篇1

非织造布篇 一、概述 1942年美国首次商业性生产了一种在原理上完全不同于传统织物的新型布状材料,并将它命名为非织造布。虽然当时只生产了几千码布,但却标志着纺织工业中一个新的行业,一门新的技术的诞生。 (一)非织造布的定义和分类 1、非织造布的定义 非织造布是指由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磨擦、抱合或粘合,或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制成的薄片、纤网或絮垫。它不包括纸及机织物、针织物、簇绒织物、带有缝边纱线的缝边织物和湿法缩绒毡制品(不论这种制品是否经过针刺加固)。它使用的纤维可以是天然的或者是化学加工的,可以是短纤维、长丝或纤维状。通俗地讲,非织造布是一种不经过传统的织布方法,而使用机械的、化学的、热力的或其它的方法,使纤维固结在一起形成的纤维结构材料。其性能介于机织物和纸之间。在我国,有时将非织造布称为“无纺织布”、“无纺布”、“非织造织网”等。 2、非织造布的分类 非织造布的品种繁多,通常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1)按传统分为三类,即:干法、湿法和纺粘法。 (2)按非织造布生产铺网方式分为四类,即纺丝成网法、梳理成网法、气流成网法和湿法。 1)纺丝成网法包括:纺粘法、闪蒸法、熔喷法。 2)梳理成网法包括:针刺法、水刺法、化学粘合法、热粘合法。热粘合法又细分为:热风法固结成布、热轧法固结成布。 3)气流成网法 4)湿法包括圆网法和斜网法。

(3)按非织造布的使用要求分为: 1)耐用型非织造布 2)用即弃型非织造布 (二)非织造布的历史和现状 非织造技术兴于近代,但这项技术的仿生原理却可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中国古代。考古学家证实,远在七千年前,中国就已能将野蚕驯养成家蚕,抽丝制帛,用作装饰与服装。我们祖先用来抽丝的蚕茧,从原理上启示了今日的纺粘法非织造布(见下图)。 而今,种类繁多的各式单质及复合型的非织造布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土木建筑、医疗卫生、交通运输、家庭装饰、环境保护、服装、旅游、航空航天以及军事等各个领域。 中国的非织造和无纺用品已广泛用于航天、航空、航海、建筑、土工、汽车制造、医疗卫生等行业以及生活用品各个方面。产业用纺织品和非织造布的制造设备如水刺、针刺、涂层、复合、贴合以及各种生活用品的生产设备已经走向国产化。当然,我国与先进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比如著名的“水立方”,是一个完全由膜结构来进行封闭的建筑,由双层气枕和一层ETFE膜构成,这种材料的使用寿命为20年,我国依然依靠进口,还不具备生产能力。 (三)非织造布的发展前景 我国非织造布行业经过20年的飞速发展,2007年全世界非织造和无纺用品的产量为710万吨,其中中国为160万吨,目前年产量仅次于美国,是世界第二大非织造布生产大国。近年来,我国的非织造布发展持续升温,年增长率均在15 %以上。今后几年中国非织造布仍会高速度的发展,其理由是: (1)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将推动土工布、过滤材料、建筑材料、包装材料

水刺非织造材料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的介绍

水刺非织造布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介绍摘要:水刺法是非织造布领域中年轻而有发展前景的高端技术,自70年代问世以来经历了迅猛的发展,其产品大量应用于医疗卫生用品、服装衬里、包装材料等领域。本文从水刺设备、水刺产品、使用纤维原料三方面介绍了水刺法非织造布的发展现状,并通过对其良好发展现状的说明,展示水刺法非织造布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水刺非织造布水刺法现状应用前景 非织造工业以惊人的发展速度被誉为纺织界的“朝阳工业”,其中的水刺非织造布也以迅猛之势蓬勃发展。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美国杜邦(DuPont)公司和奇考比公司(Chicopee, Johnson & Johnson 公司的一部分,1995年被 PGI 公司并购)研究开发的水刺产品问世,随后欧美地区研究发展迅速,商业化生产线自欧美扩展到日本、中国台湾和亚洲其他国家。由于水刺法非织造材料具有吸湿性和透气性好、手感柔软、强度高、悬垂性好等优点,在医疗卫生用品、家用和工业用擦布、服装及衬布、合成革基布和过滤材料、服装用和传统产品修饰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并在其新产品不断涌现的过程中,市场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显示出其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着重从水刺设备、水刺产品两方面介绍水刺非织造布的发展现状,并通过介绍典型的水刺法纤维原料展示水刺法非织造布广阔的应用前景。 1.水刺设备 1.1 水刺法加固工艺过程 水刺法工艺流程一般为:纤维成网→预湿→正反面多到水刺加固→{花纹水刺}→脱水→{预烘干}→后整理{印花、浸胶、上色、上浆等}→干燥定性→分切→卷绕→包装 纤维可采用干法的梳理成网或气流成网,湿法成网及聚合物直接成网法的纺丝成网或熔喷成网,其中以干法输理成网应用最多、最普遍,其次是气流成网和湿法成网,而纺丝成网或熔喷成网应用最少。气流成网工艺适合生产中厚型产品,太薄或太厚都容易使产品产生明显的不均[1]。而湿法成网非织造布材料是非织造布材料生产速度最高的一种[2]。它可以充分地利用各种短纤维,形成具有优良均匀度的三维分布纤维网。在水刺法加固工艺过程中,必须用到一定的水刺设备,目前世界上已有多家水刺设备厂家能提供水刺设备,其技术性能也是各有千秋。 1.2 美国赫尼柯姆公司的设备 美国赫尼柯姆公司的水刺设备是开发较早的水刺设备之一,在水刺技术发展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该设备用两只具有高开孔率的滚筒托持纤网个,数个水刺装置安装在滚筒的上方,向纤网喷射极细的高压水流缠结纤维,余水从滚筒上的孔眼

非织造布项目申请报告

非织造布项目 申请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承诺书 申请人郑重承诺如下: “非织造布项目”已按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报告内容及附件资料准确、真实、有效,不存在虚假申请、分拆、重复申请获得其他财政资金支持的情况。如有弄虚作假、隐瞒真实情况的行为,将愿意承担相关法律法规的处罚以及由 此导致的所有后果。 公司法人代表签字: xxx实业发展公司(盖章) xxx年xx月xx日

项目概要 产业用纺织品是我国纺织工业由大国向强国转变的战略选择。“十二五”期间,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高速增长,经济效 益持续改善,技术进步成效显著,重点子行业成长迅速,应用领域不断拓展,行业较好地承担起我国纺织工业新的经济增长极的重任,并成为纺织 工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和主要途径之一,已逐步成为国家战 略新兴产业的组成部分和横跨诸多领域的多元化高新技术产业。从全球市 场来看,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医疗卫生、结构增强、安全防护 等高端产业用纺织品领域的需求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该非织造布项目计划总投资5903.4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031.8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5.24%;流动资金871.59万元,占项 目总投资的14.76%。 达产年营业收入8652.00万元,总成本费用6874.71万元,税金 及附加112.98万元,利润总额1777.29万元,利税总额2135.41万元,税后净利润1332.97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802.44万元;达产年投资 利润率30.11%,投资利税率36.17%,投资回报率22.58%,全部投资回收期5.93年,提供就业职位159个。 依据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相关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地方经 济发展状况和产业发展趋势,同时,根据项目承办单位已经具体的资

无纺布非织造布常识

无纺布(非织造布)常识 一、无纺布(非织造布)的概念以及用途: 无纺布(非织造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只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撑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简单的讲就是:它不是由一根一根的纱线交织、编结在一起的,而是将纤维直接通过物理的方法粘合在一起的,所以,当你拿到你衣服里的粘称时,就会发现,是抽不出一根根的线头的。非织造布突破了传统的纺织原理,并具有工艺流程短、生产速度快,产量高、成本低、用途广、原料来源多等特点。 它的主要用途大致可分为: (1)医疗卫生用布:手术衣、防护服、消毒包布、口罩、尿片、妇女卫生巾等; (2)家庭装饰用布:贴墙布、台布、床单、床罩等; (3)跟装用布:衬里、粘合衬、絮片、定型棉、各种合成革底布等; (4)工业用布:过滤材料、绝缘材料、水泥包装袋、土工布、包覆布等; (5)农业用布:作物保护布、育秧布、灌溉布、保温幕帘等; (6)其它:太空棉、保温隔音材料、吸油毡、烟过滤嘴、袋包茶叶袋等。 二、无纺布(非织造布)的技术特点与分类: (一)无纺布(非织造布)的技术特点: 1,多学科交叉 2,工艺流程短程化,劳动生产率高 3,生产速度高,产量高 4,可应用纤维原料范围广 5,工艺变化多,技术纺织品特征明显 6,资金规模大,技术设计要求高 在此,我们将各种设备的生产速度做了一个比较,大家对无纺布(非织造)的生产速度有一个对比了解: 生产方法机型相对生产速度 织机自动有梭织布机 1 无梭织布机10 针织纬编大圆机28 高速经编机71 非织造 缝编机90 针刺机(4m工作宽度)125 针刺机(特宽幅)360 黏合法生产线600 热轧法生产线1800 纺丝成网法生产线200--2000 湿法生产线2300--10000 (二)无纺布(非织造布)分类 1,按照生产工艺性质不同,可分为三大类:干法、聚合物挤压成网法、湿法,目前国内外最多的生产工艺是干法、聚合物挤压成网法。 2,按照加固技术来分 (1)水刺加固:水刺布;

非织造布生产工艺分类

非织造布生产工艺分类 干法成网梳理成网气流成网机械固结针刺法 缝编法 射流喷网法 化学粘合饱和浸渍法 泡沫浸渍法 喷洒法 印花法 热粘合热熔法 热轧法 湿法成网圆网成网斜网成网化学粘合法、热粘合法 聚合物挤压成网纺丝成网化学粘合法、热粘合法、针刺法 熔喷成网自粘合法、热粘合法等 膜裂成网热粘合法、针刺法等 纺织品非织造布术语 纤网固结工艺web bonding process 固结bonding 采用化学方法(例如胶粘或溶解)或物理方法(例如缠结或热)或其联合方法将纤网结合成为非织造布的方法。 固结可以是整体的(例如全部或面固结)或只限于规定的、不连续的部分(例如点或印花固结)。 缠结entanglement 采用机械法使纤网中的纤维纠缠以增加纤维间的摩擦力而形成非织造布的方法。 热粘合thermal bonding 在加压或不加压的情况下,经热或超声波处理使热熔粘合材料将纤网整体粘合(例如全部或面粘合)或只在规定的、分散的部分粘合(例如点粘合)的一种方法。该热熔粘合材料可以是单组分纤维、双组分纤维或粉末。纤网可全部或部分由热敏材料组成。 化学粘合chemical bonding 使用化学助剂(包括粘合剂和溶剂),借助如浸渍、喷洒、印花和发泡等一种或组合技术使纤网固结的一种方法。 物理固结physical bonding 采用物理手段结合纤网的一种方法,例如机械处理和热处理。 机械固结mechanical bonding 采用针刺、高压气流或水射流等技术缠结纤维,使纤网结合的一种方法。 针刺needling, needle punching

用特殊设计的针或刺针将纤网中短纤维或长丝缠结而结合纤网的机械固结方法。 水刺hydroentangling, spunlacing 用高压水射流使短纤维或长丝缠结而结合纤网的机械固结方法,也称"射流喷网"。 热轧粘合calendar bonding 纤网通过一对加热轧辊(其中一只轧辊被加热)的钳口进行热粘合的加工方法。轧辊表面可为凹凸花纹或平面,也可用衬毯轧辊。 纺织品非织造布术语 非织造布nonwoven 干法成网非织造布drylaid nonwoven 干法纤网经一种或多种技术固结而成的非织造布。 干法纤网(drylaid web)采用干法成网方法制造的纤网。 干法成网(drylaying)由梳理成网或气流成网方法将短纤维制成纤网的方法。 气流成网非织造布airlaid nonwoven 气流纤网经一种或多种技术固结而成的非织造布。 气流纤网(airlaid web)采用气流成网方法制造的纤网。 气流成网(airlaying)将短纤维送至一气流束中,借助压力或真空使气流束中的纤维散开并凝聚在移动的网帘则上形成纤网的方法。 梳理成网非织造布carded nonwoven 梳理纤网经一种或多种技术固结而成的非织造布。 梳理纤网(carded web)采用梳理成网方法制造的纤网。 梳理成网(carding)短纤维经梳理机加工形成纤网的方法。 无定向成网非织造布random-laid nonwoven 无定向纤网经一种或多种技术固结而成的非织造布。 无定向纤网(random-laid web)采用无定向成网方法制造的纤网。 无定向成网(random laying)短纤维或长丝呈随机状排列铺放而形成纤网的方法。 湿法成网非织造布wetlaid nonwoven 湿法纤网经一种或多种技术固结而成的非织造布。 湿法纤网(wetlaid web)采用湿法成网方法制造的纤网。 湿法成网(wetlaying)采用改良的造纸技术,将含有短纤维的悬浮浆制成纤网的方法。 熔喷成网非织造布meltblown nonwoven 熔喷纤网经一种或多种技术固结而成的非织造布 熔喷纤网(meltblown web)采用熔喷成网方法制造的纤网。 熔喷成网(meltblowing)将熔融的聚合物挤压入一高速热气流中形成短纤维,然后冷却并

针刺法非织造布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针刺法非织造布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①概述 世界非织造布工业在近30年中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期全球的非织造布应用量仅20万,到20世纪末已增加到300多万t,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0%~12%。预计到2030年全世界非织造布的应用量将会超过600万t。中国的非织造布工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也令人振奋。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的非织造布产量不足1万t,到2000年年底全国已拥有非织造布企业近千家,生产线1200多条,年生产能力已超过60万t,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非织造布生产大国。在全国的非织造布生产线中,针刺法占28%~30%,其生产能力已接近15万t。由于针刺法非织造布独特的结构、性能和技术特点使其在不同的领域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这是其他任何一种工艺方法的非织造布所不能比拟的。 ②针刺法非织造布的结构、性能及技术特点 针刺法是经过机械刺针的上下运动,对经过梳理并按不同纤维取向铺叠成的纤网进行针刺, 使纤维相互缠结来达到纤网固结作用的。针刺法加工成的非织造布,可以形成多层立体网状结构,三维孔隙分布均匀,是一种理想的过滤材料。同时,针刺法非织造布强度大,耐摩擦,有一定的厚度和良好的渗透性,所以又是土工合 成材料的最好基质,广泛地应用于水利、电力、交通运输、环保工程等不同建设项目中。针刺法非织造布表面丰满,质地紧密柔软,保暖透气性好,且隔音减震,为此多用于汽车内饰材料和室内装潢材料。针刺法非织造布可由多种生产工艺相组合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从而使产品的技术性能和质量档次更高。例如:夹筋针刺土工布,强度是普通土工布的几倍;夹筋覆膜过滤材料;夹筋涂塑运输带和汽车内 饰件,既有一定的厚度,又有足够的强度,还有良好的弹性;夹筋针刺喷胶烧毛轧光非织造布,是应用于医药、化工、纺织、冶金和煤炭等行业的理想过滤材料;针刺浸渍热定型非织造布,强度大,热收缩率小,挺括,渗透性强,是建筑防水卷材的最佳基胎;针刺热熔非织造布,强度大,不掉毛,手感细密柔软,被大量用于工业擦布、精细滤料和汽车内饰材料。 针刺法非织造布由于工艺流程短 ,运用原料品种多 ,设备结构简单 ,一次性投资少 ,所以在目前全国的非织造布生产线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相对说来 ,针刺法非织造布生产线比较易于操作 ,生产工艺虽然变化多样 ,但比较容易掌握 ,对工人的技术素质要求并不是很高 ,对厂房及辅助设施没有更多的特殊要求。其设备占地面积小 ,生产工艺成本可以说是非织造布生产工艺中最低的一种。因此 ,针刺法非织造布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应用面广 ,市场份额

我国水刺非织造布行业概况

我国水刺非织造布行业概况 1、行业简介 水刺非织造布是一种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对高分子聚合物、纤维状集合体等进行加工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柔性材料,其综合了纺织、造纸、塑料和皮革四大柔性材料的优点。水刺非织造材料是非织造材料中技术含量高、产品风格好、应用领域广、备受消费者好评的产品之一。 (1)水刺非织造技术水平和特点 水刺法又称水力缠结法、水力喷射法、射流喷网法,是利用高速高压的水流对纤维网冲击,促使纤维相互缠结抱合,达到加固纤维的目的。水刺非织造布的质量和性能主要取决于水刺工艺的控制,其与水刺加工过程中水刺压力、水针直径、水针排列密度、水出口到纤网的距离、滚筒机平板的配置、输网速度、水刺用水水质等因素有关。 从水刺运用的原材料来讲,不同原材料非织造布的生产所要攻克的原材料处理、工艺设计的技术难题不同,不同工艺生产的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也不同。目前,国内采用涤纶短纤和粘胶短纤为原材料生产水刺非织造布的工艺技术已基本成熟,产品

同质化程度高,各厂商采取低价的竞争策略。而采用棉为原材料生产全棉水刺非织造布 由于原棉含杂质多,纤维成网不均匀而生产技术难度大,仅有少数厂商成功开发出全棉 水刺非织造布,从而进入高端、高附加值的卫生材料市场,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2)水刺非织造布市场规模及竞争情况 水刺非织造布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但是近几年呈高速发展态势,行业产量不断 攀升,是一种新兴的、具有发展前景的重要品种。根据中国产业用纺织品协会数据,2018 年我国非织造布的产量为593 万吨,其中纺粘、针刺和水刺非织造布是占比最大的产品形态。其中,棉类水刺非织造布行业发展尤为迅速,根据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的 统计,2015 年我国全棉水刺无纺布生产线仅有26 条,在下游旺盛需求的刺激下,2018 年我国全棉水刺无纺布生产线已达到45 条,总产能达11 万吨/年。 我国水刺非织造布行业现状是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单线产量低。国内水刺非织造 布企业产品结构单一、产品同质化程度高,采用低价策略竞争。行业内少数优质企业通 过在资本、人才、技术方面的持续滚动投入,拥有了核心技术和研发能力,开发出了受 到市场欢迎的产品,其本身快速发展的同时引领了行业发展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