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新GMP指南看包装完整性测试的4大方法

从最新GMP指南看包装完整性测试的4大方法

上海众林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从最新GMP指南看包装完整性测试的4大方法

目前国家对药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检漏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针对无菌药品的密封性测试,要求更为严格,从最新的GMP政策很好地体现出来。GMP指南极大地提高了无菌药品的生产及质量控制水平,制药企业操作更为严谨规范。在药品包装生产过程各个步骤都可能产生裂痕或裂缝,包装完整性测试是药品最终出厂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包括检测药品包装瓶有无裂缝,西林瓶胶塞与瓶口的密封效果以及安瓿瓶的熔封是否完好,有无大的漏孔等。

GMP指南提到的包装完整性测试法主要包括:染色法,高压放电法,微生物培养基侵入法。然而ASTM标准中还有另一种方法----真空衰减法,检漏药品包装变得更加高效、快捷、简便。真空衰减法可以替代染色法,微生物侵入法以及高压放电法。相比这些检测方式,真空衰减法拥有高效、灵敏、精度高等优势。真空衰减法是无损检漏,对包装没有破坏性,给企业节省了很大的成本。大多药业检漏用水浴染色法,但这种检测方法是有破坏性的,相比真空衰减法更可靠,更灵敏,更精准。而高压放电但它局限于测试导电的液体介质,而且溶液导电性要大于5μs/cm,真空衰减法则无这一局限性。微生物侵入的检测方法实验周期长,而买微生物培养的代价高,不利于产品批次检测,且破坏性,而真空衰减法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并可最低检测到1.5um的漏孔。

上海众林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代理的美国PTIVeripac455真空衰减法完整性测试仪,可应用于安瓿瓶/西林瓶/预注射器/输液瓶完整性测试,它具有最高级别的灵敏度、重复性和准确性,符合ASTM测试方法及FDA标准,其检测精度:≥1.5μm.PTI Veripac455完整性测试仪是绝对的无损检测,没有破坏性,且无需样品准备,为企业大大避免浪费节省成本。

药品包装的完整性是关系到病人健康安全的问题,各界务必高度重视。真空衰减法让包装完整性测试更加变得更加精准、灵敏,可靠。为企业带来的回报是长期的,巨大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上海众林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信号完整性研发测试攻略2.0

信号完整性测试指导书 ——Ver 2.0 编写:黄如俭(sam Huang) 钱媛(Tracy Qian) 宋明全(Ivan Song) 康钦山(Scott Kang)

目录 1. CLK Test (3) 1.1 Differential Signal Test (3) 1.2 Single Signal Test (5) 2. LPC Test (7) 2.1 EC Side Test (7) 2.2 Control Sidse Test (8) 3. USB Test (11) 3.1 High Speed Test (11) 3.2 Low Speed Test (12) 3.3 Full Speed Test (12) 3.4 Drop/Droop Test (12) 4. VGA Test (14) 4.1 R、G、B Signal Test (14) 4.2 RGB Channel to Channel Skew Test (14) 4.3 VSYNC and HSYNC Test (15) 4.4 DDC_DA TA and DDC_CKL Test (15) 5. LVDS Test (17) 5.1 Differential data signals swing Test (17) 5.2 Checking Skew at receiver Test (18) 5.3 Checking the offset voltage Test (19) 5.4 Differential Input Voltage Test (20) 5.5 Common Mode Voltage Test (20) 5.6 Slew Rate Test (21) 5.7 Data to Clock Timing Test (23) 6. FSB Test (26) 7. Serial Data(SA TA/ESA TA, PCIE, DMI,FDI)Test (29) 8. HD Audio Test (30) 8.1 Measurement at The Controller (30) 8.2Measurement at The Codec (31) 9. DDR2 Test (34) 9.1 Clock (34) 9.2 Write (35) 9.3 Read (37) 10.Ethernet Test (39) 11.SMbus Signal Test (40) 12. HDMI Test (42) 13. DisplayPort Test (43)

ISTA_1A包装测试标准中文版

ISTA 1A-2001 《包装性能测试》 ISTA 包装测试要求 ISTA 1A-2001 ISTA 包装产品的性能测试2007-010-15 译制(Translated)2007-11-05 印发(Issued)

ISTA 1A-2001 《包装性能测试》 前言 本文件为《ISTA 包装产品的性能测试》标准200-1 年版。 《ISTA 包装产品的性能测试》2001 年版为PRIDE公司提供我司作 为老年代步轮椅的测试文件之一。为此,我们组织翻译了该文件,以供相关部门的人员使用。 本文件的翻译过程中,我们忠实原著,以直译为主,为了更确切地表 达原文意思采用了少量的意译,并注意尽可能使语言和技术术语规范明了。在技术术语上兼用了少量我公司习惯技术用语,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重量≤150lbs(68kg) ISTA 1A-2001 《包装性能测试》ISTA 包装产品的性能测试 ISTA,即包装运输协会,是世界范围内包装产品性能测试的先导。 ISTA 1 Series 是包装性能测试中最基础的部分。 它们对包装的容量和产品承受运输危险的能力提出了挑战,但 它们并非模拟实际运输中的危险,并且 没有必要遵守运输包装规章。 采用ISTA测试程序时,会从中切实受益: ·缩短包装开发时间,使产品投放市场更加自信。 ·保护产品,减少产品损坏和损失,从而获得收益。 ·优化成本分配。 ·顾客满意,带来持续商业机会。 本文包括三章:概论、测试和报告。 ·概论提供了产品进入测试实验室之前需要了解的一般知识。 ·测试描述了实验室测试的具体规则。 ·报告指出了提交给ISTA 的测试报告中应记录的资料。 ISTA 程序给出了重量和测量的两种度量模式,他们是英制(in 一Lb)和SI 公制(米制)。in 一Lb 放在前面,米制单位在括号中,另外,有些表格中,它们是分开用的。 ·任一种度量模式单位(标准单位)都可以使用,但 ·在整个测试过程中应用同一选定的标准单位 ·同一度量可在二个数字之间转换(譬如用2in 和50.8mm 表示同一长度)。 ·但它们并不是精确的等同值。 警告: 测试前应阅读并理解全文。

胶带保持力和胶黏剂类产品粘力保持力测试试验方法以及使用

胶带保持力和胶黏剂类产品粘力保持力测试试验方法以及 使用仪器 1 概述 本产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4851-1998之规定制造,适用于压敏胶粘带等产品进行持粘性测试试验。 1.1 工作原理:把贴有试样的试验板垂直吊挂在试验架上,下端挂规定重量的砝码,用一定时间后试样粘脱的位移量或试样完全脱离所需的时间来测定胶粘带抵抗拉脱的能力。 1.2 仪器结构:主要由计时机构、试验板、加载板、砝码、机架及标准压辊等部分构成。 1.3 技术指标:砝码—1000±10g(含加载板重量) 试验板—60(L)*40(B)*1.5(D)mm(与加载板相同) 压辊荷重:2000±50g 橡胶硬度:80°±5°(邵尔硬度) 计时器—99小时59分钟60秒 工位—6工位 净重—12.5kg 电源—220V 50Hz 外形尺寸—600(L)*240(B)*400(H)mm 2操作方法 2.1水平放置仪器,打开电源开关,并将砝码放置在吊架下方槽内。

2.2不使用的工位可按“关闭”键停止使用,重新计时可按“开启/清零”键。 2.3 除去胶粘带试卷最外层的3~5 圈胶粘带后,以约300 mm/min的速率解开试样卷(对片状试样也以同样速率揭去其隔离层),每隔200mm左右,在胶粘带中部裁取宽25 mm,长约100 mm的试样。除非另有规定,每组试样的数量不少于三个。 2.4 用擦拭材料沾清洗剂擦洗试验板和加载板,然后用干净的纱布将其仔细擦干,如此反复清洗三次。以上,直至板的工作面经目视检查达到清洁为止。清洗以后,不得用手或其他物体接触板的工作面。 2.5 在温度23℃±2℃,相对湿度65%±5%的条件下,按图2规定的尺寸,将试样平行于板的纵向粘贴在紧挨着的试验板和加载板的中部。用压辊以约300 mm/min的速度在试样上滚压。注意滚压时,只能用产生于压辊质量的力,施加于试样上。滚压的次数可根据具体产品情况加以规定,如无规定,则往复滚压三次。 2.6 试样在板上粘贴后,应在温度 23℃±2℃,相对湿度 65%±5%的条件下放置20 min。然后将试验。板垂直固定在试验架上,轻轻用销子连接加载板和砝码。整个试验架置于已调整到所要求的试验环境下的试验箱内。记录测试起始时间。 2.7 到达规定时间后,卸去重物。用带分度的放大镜测出试样下滑的位移量,精确至0.1mm;或者记录试样从试验板上脱落的时间。时间数大于等于1h的,以min为单位,小于1h的以s为单位。 3 试验结果处理 试验结果以一组试样的位移量或脱落时间的算术平均值表示。

稳定性试验办法

附件3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稳定性研究要求(试行) 一、基本原则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稳定性研究是质量控制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设计试验获得产品质量特性在各种环境因素影响下随时间 稳定性研究用样品应在满足《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要求及商业化生产条件下生产,产品配方、生产工艺、质量要求应与注册申请材料一致,包装材料和产品包装规格应与拟上市产品一致。 影响因素试验、开启后使用的稳定性试验等采用一批样品进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分别采用三批样品进行。 (二)考察时间点和考察时间

稳定性研究目的是考察产品质量在确定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因此研究中一般需要设置多个时间点考察产品的质量变化。考察时间点应基于对产品性质的认识、稳定性趋势评价的要求而设置。加速试验考察时间为产品保质期的四分之一,且不得少于3个月。长期试验总体考察时间应涵盖所预期的保质期,中间取样点的设置应当考虑产品的稳定性特点和产品形态特点。对某些环境因素敏感的产品,应适当增加考 3.检验方法:稳定性试验考察项目原则上应当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GB 299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GB 25596)规定的检验方法。国家标准中规定了检验方法而未采用的,或者国家标准中未规定检验方法而由申请人自行提供检验方法的,应当提供检验方法来源和(或)方法学验证资料。检验方法应当具有专属性并符合准确度和精密度等相关要求。

四、试验方法 (一)加速试验 加速试验是在高于长期贮存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考察产品的稳定性,为配方和工艺设计、偏离实际贮存条件产品是否依旧能保持质量稳定提供依据,并初步预测产品在规定的贮存条件下的长期稳定性。加速试验条件由申请人根据产品特性、包装材料等因素确定。 %。如在6 温度 %, 25℃±2℃ 长期试验是在拟定贮存条件下考察产品在运输、保存、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为确认贮存条件及保质期等提供依据。长期试验条件由申请人根据产品特性、包装材料等因素确定。 长期试验考察时间应与产品保质期一致,取样时间点为第一年每3个月末一次,第二年每6个月末一次,第3年每年一次。 如保质期为24个月的产品,则应对0、3、6、9、12、18、24月样品进行

插拔力测试仪简介和操作方法

插拔力测试仪简介和操作方法 一、概述 GH-951C插拔力测试仪试验装臵适合连接器、插头插座等接插件产品作插入、拔出之力量及抗疲劳寿命测试。搭配专利设计之自动求心装臵,将可得到完全准确之插拔力试验,利用Windows 视窗中文画面设定,操作简单方便,且所有资料皆可储存( 试验条件、位移、曲线图、寿命曲线图、检查报表等)解决各种连接器测试的夹具问题及测试时公母连接器能自动对准,不会有吃单边的问题。搭配动态阻抗测试系统,可在测试插拔力同时测试动态阻抗并绘制(荷重行程-阻抗曲线图)。 二、主要技术参数 1、测定最大荷重:50Kg,20Kg,5Kg,2Kg 2、最小分解能力:0.01Kg或1g 3、最大测定高度:150mm 4、最小微调距离:0.01mm 5、测定速度范围:0-200mm/min 6、X轴移动范围:0-75mm 7、Y轴移动范围:0-75mm 8、传动机构:丝杆传动 9、驱动马达:伺服马达 10、外观尺寸:360×260×940mm 11、重量:约60Kg 12、电源:220V/50Hz 三、功能

本机主要用于测试公插从母插拔出时所需最大的力及插入时最小的力。本机配臵力量数显表。以具体数值显示力的大小。 四、设备特点 1、测试条件皆由电脑画面设定,并可储存。由下拉式菜单勾选设定或直接输入数据。(含试验类别、测定运动方向、荷重测定范围、行程测定范围、行程原点位臵、行程原点检出、测定速度、测定总次数、暂停时间每次等候位臵、空压次数等)。 2、可储存及打印图形(荷重-行程曲线图-荷重衰减寿命曲线图-检验报表)荷重元超负载之保护功能、可确保荷重元不致损坏。 3、同时显示荷重-行程曲线图及寿命曲线图。 4、自动荷重零点检出,并可设定原点检出荷重值。 5、荷重单位显示:N、lb、gf、Kgf可自由切换。 6、可同时搭配数个荷重元(2Kgf/5Kgf/20Kgf/50Kgf选购)。 7、机台采用高钢性结构设计,搭配伺服马达,长时间使用下能确保精度,适合一般引张压缩测试及插拔力寿命测试。 8、超规格值停止(于寿命测试时,测试数据超出设定上下限值时机器自动停止。 9、测定项目:最大荷重值、峰值、谷值、行程之荷重值、荷重之行程值插入点电阻值、荷重或行程之电阻值。 五、测试项目 1、连接器单孔插拔试验 2、连接器插拔寿命试验 3、连接器Normal Force 测试 4、连接器整排插拔试验 5、连接器单Pin与塑胶保持力试验 6、可同时与接触阻抗机连线(选购) 7、各种压缩、拉伸破坏强度试验。 六、操作方法 1、检视输入电压是否220V。

稳定性试验方案

稳定性试验方案 1 2020年4月19日

Stability Study Protocol for Exhibit Batch of Chloroquine Phosphate Tablets USP, 250mg 规格为250 mg的USP磷酸氯喹片长期、中期及加速稳定性研究方案 Prepared By: Date: 起草者:日期:Reviewed By QA: Date: 审核者:日期: Approved By: Date: 批准者:日期: Starting Date: Completed Date: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开始日期:结束日期: 3 2020年4月19日

Contents 目录 1. Purpose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2. Scope范围…………………………………………………………………………………………..错误!未定义书签。 3. R e f e r e n c e s参考资料…………………………………………………………………………………..错误!未定义书签。 4. G e n e r a l I n f o r m a t i o n基本信息………………………………………………………………………..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S t a b i l i t y S a m p l e s稳定性研究样品…………………………………………………………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P r o d u c t O u t l i n e样品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F o r m u l a t i o n处方………………………………………………………………………………错误!未定义书签。 4.4 C o n t a i n e r-C l o s u r e S y s t e m s包装……………………………………………………………错误!未定义书签。 4.5 Labeling标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4.6 S a m p l e s a n d P a c k a g e样品与包装………………………………………………………….错误!未定义书签。

信号完整性测试规范和工作流程V091

信号完整性测试规范和工作流程(Ver0.9x) 历史记录: 1.2003-4-22:初稿、起草。 2.2003-5-23: 一.主要目的: 信号完整性测试的思想是信号源输出,经过传输线到达信号末端(负载),信号本身的相对变化情况。主要目的是验证PCB设计是否保证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能否保证其完整性,以信号的相对测试为主旨,信号本身8的绝对测试为辅。信号比较的内容主要是信号的本征特性参数。同时也部分验证电路原理设计的合理性。也检验产品的性能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比如3C、EMC、ESD等。从定性参数的角度保证PCB设计达到了电路设计的要求,同时也保证产品的可靠性、一致性。 信号完整性测试一般是在线测试,因此很多测试参数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会有较大的差别。一般情况下需要测试静态工作模式,但一些参数需要测试满负荷工作模式。另外测试点的选择,特别是接地点的位置会对测试结果有很大的影响。 二.基本要求: 要求测试准确、可靠、完善。并要求有完整的测试报告。这里的要求是一般通用性的要求,针对具体的产品、产品的不同阶段,可以提出不同的参数要求和具体的测试内容。由于测试是在PCB板上(或称“在线”)的测试,因此一些测试条件和测试参数的定义条件可能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因此规定:测试的基本状态在没有任何说明的情况下,认为是静态工作模式或额定正常工作模式。如果在测试方法中有规定或说明的,以测试说明的条件为准。在类型和参数中列出了比较详细全面的参数,但在测试中可能没有要求,因此,具体产品如果需要测试请加以特别说明。一般规定:主要参数是必须测试的项目参数。 + 三.类型和参数: 3.1电源部分: 3.1.1电源类型分为LDO电源、DC/DC电源。 3.1.2主要参数有:幅度、纹波、噪声。 3.1.3状态分为:额定负载、空载、轻载、重载、超载。 3.1.4保护能力:输出电流保护、输出电压保护、输入电压保护、热保护。 3.1.5其它参数:输入电压适应性、静态电流、关机电流(漏电流)。 3.2时钟信号: 3.2.1时钟源分类:晶体时钟(正弦波时钟)、晶振时钟(方波时钟、钟振时钟)。 3.2.2时钟类型:系统时钟(源时钟)、(数据)同步时钟。 3.2.3主要参数:频率、占空比、过冲、上升沿、下降沿。 3.2.4其它参数:相位抖动、频率漂移、波形畸变。 3.3总线类信号: 3.3.1分类:数据类总线、地址类总线、混合类总线。 3.3.2主要参数:幅度、过冲。 3.3.3其它参数:抖动、上升沿、下降沿。 3.4端口信号: 3.4.1分类:数据信号、基带(调制)信号、二次调制信号、 3.4.2主要参数:幅度、过冲、上升沿、下降沿。 3.4.3其它参数:抖动、频谱、功率(谱)密度。 3.4.4使用到的几种埠:串口、网口、USB口、IF、RF。 3.5其它信号、器件、电路: 3.5.1主要的几个:复位信号、JTAG、无线、功耗、温度、音频振荡器。 3.5.2参数:

软件测试之服务器稳定性测试方法

服务器稳定性是最重要的,如果在稳定性方面不能够保证业务运行的需要,在高的性能也是无用的。 正规的服务器厂商都会对产品惊醒不同温度和湿度下的运行稳定性测试。重点要考虑的是冗余功能,如:数据冗余、网卡荣誉、电源冗余、风扇冗余等。 一些测试方法主要分以下几种: 压力测试:已知系统高峰期使用人数,验证各事务在最大并发数(通过高峰期人数换算)下事务响应时间能够达到客户要求。系统各性能指标在这种压力下是否还在正常数值之内。系统是否会因这样的压力导致不良反应(如:宕机、应用异常中止等)。 Ramp Up 增量设计:如并发用户为75人,系统注册用户为1500人,以5%-7%作为并发用户参考值。一般以每15s加载5人的方式进行增压设计,该数值主要参考测试加压机性能,建议Run几次。以事务通过率与错误率衡量实际加载方式。 Ramp Up增量设计目标:寻找已增量方式加压系统性能瓶颈位置,抓住出现的性能拐点时机,一般常用参考Hits点击率与吞吐量、CPU、内存使用情况综合判断。模拟高峰期使用人数,如早晨的登录,下班后的退出,工资发送时的消息系统等。 另一种极限模拟方式,可视为在峰值压力情况下同时点击事务操作的系统极限操作指标。加压方式不变,在各脚本事务点中设置同集合点名称(如:lr_rendzvous("same");)在场景设计中,使用事务点集合策略。以同时达到集合点百分率为标准,同时释放所有正在Run的Vuser。 稳定性测试:已知系统高峰期使用人数、各事务操作频率等。设计综合测试场景,测试时将每个场景按照一定人数比率一起运行,模拟用户使用数年的情况。并监控在测试中,系统各性能指标在这种压力下是否能保持正常数值。事务响应时间是否会出现波动或随测试时

包装测试方法与标准

包装测试方法与标准 1.为什要做测试? 1.1.评估易碎产品的包装在运输过程中所承受各种危险的能力。 1.2.提高产品品质及其竞争力,特别是来自世界低成本生产地区的产品 2.有那些包装测试标准及组织: 2.1.ISTA(InternationalSafeTransitAssociation),即国际安全运输协会。是一个国 际性的非牟利组织,其前身是NSTA-美国国家安全运输协会,目前在全世界的会员已有数百家知名的货运公司和实验室。它一直致力于协助会员开发有效的包装、方法、后勤系统等,以提高产品的运输包装安全性能,从而防止或减少产品的在运输和搬运过程中遇到的损失。该组织已经发布了一系列的标准以及测试程序和测试项目等文件,作为对运输包装的安全性能进行评估的统一依据。 ★测试标准:IATA-1A,1B,1C,2A,3D,3E,等等。 ★测试标准:NMFTA-Rule181家具包装测试。 ★测试标准:FedEx包装测试. ★测试标准:ASTMD4169,ASTMD5276,等等。 3.使用那些国家标准及测试方法 3.1.ISTA ★测试标准:ISTA-1A1C,2A 3.2.NMFTA ★测试标准:NMFTA-Rule181家具包装测试。 3.3.FedExRev.02/00 ★修改后的FedEx包装测试 3.4.修改后的包装产品运输测试 ★栈板包装测试,修改后的ISTA测试 3.ISTA3A-Modified简介 ISTA3A是给快递系统运输(空运或陆运)的独立包装所设定的普遍模拟测试,测试大概分为四种不同的独立包装类型:标准型包装,小型包装,细长型包装。 4.包装类型定义? 4.1.标准型包装:除小型及细长型包装以外的产品包装。 4.2.小型包装:体积小于800立方英寸;最长尺寸不大于14英寸;重量不大于10 磅。 4.3.扁平型包装:最短尺寸不大于8英寸;其他两个尺寸为最小尺寸的四倍或四倍 以上;体积不小于800立方英寸 4.4.细长型包装:最长尺寸不小于36英寸;其他两个尺寸是最长尺寸的1/5或更小。 5.测试过程 5.1.测量 一般纸箱的尺寸: 以纸箱外表面为例,尺寸以英寸为单位:长×宽×高(MM/M) 长是外围的长边 宽是外围的短边 高是两端外围之间的距离 测量纸箱重量,单位为磅(千克)

桩基超声波透射法完整性检测

桩基超声波透射法完整性检测 引言 近几十年,我国工程建设蓬勃发展,桩基础在高层建筑、大型厂房、桥梁码头、海上钻井平台及核电站等重要工程中被广泛应用。由于桩基属于地下隐蔽工程,桩基施工过程中受到所处地质条件、施工技术工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成桩难免存在各种不足,影响成桩的质量和使用效果,比如缩径、扩径、离析、蜂窝、混凝土强度偏低或夹泥,甚至断桩等不利缺陷。如何快速、准确的评价桩身质量,是桩基检测工程一直所关注的话题。桩基无损检测方法有低应变反射波法和超声波透射法,其中低应变反射波法因其操作简单、经济合理,能较准确地发现缺陷被广泛采用。但是该方法受到桩长桩径的限制,并且不能检测出桩基顶部缺陷和多个缺陷,而超声波透射检测方法作为无损检测方法中重要的一种方法,且超声波透射法能较好地反映桩身的完整性,完全可以满足检测要求和工程需要。 技术原理 超声波透射法是通过对声测管之间混凝土的缺陷情况的检测来进行桩身完整性评价。其基本原理:在混凝土桩基内事先预埋检测管作为超声波的检测通道,并在检测管内灌注足量的清水作为试验检测的耦合剂,然后将超声波检测设备的超声波发射探头与接收探头置于声测管的两侧,通过发射探头不断发射超声脉冲波,超声波脉冲经过混凝土桩基,由接收探头接收,仪器记录了超声脉冲在混凝土桩基传播过程中的波动情况,如混凝土桩基中存在连续性差或破损等缺陷,这些缺陷面就会成为波阻抗界面而产生透射和反射现象,导致超声波脉冲能量衰减情况严重,而出现蜂窝、孔洞、松散等严重缺陷时就会出现散射和绕射现象。通过研究分析波的初至到达时间即能量衰减特征、频谱变化和波形等特征,进而可以分析评价混凝土桩基的施工质量及其缺陷所在的位置,并对桩基混凝土的强度和均匀性做出评价。利用超声波透射法进行桩基检测的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超声波透射法桩基检测原理图

服务器的稳定性服务器稳定性测试思路方法

服务器的稳定性:服务器稳定性测试思路方法疯狂代码 https://www.360docs.net/doc/f23650186.html,/ ?: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f23650186.html,/SoftwareTesting/Article35038.html 服务器稳定性是最重要如果在稳定性方面不能够保证业务运行需要在高性能也是无用 正规服务器厂商都会对产品惊醒区别温度和湿度下运行稳定性测试重点要考虑是冗余功能如:数据冗余、网卡荣誉、电源冗余、风扇冗余等 些测试思路方法主要分以下几种: 压力测试:已知系统高峰期使用人数验证各事务在最大并发数(通过高峰期人数换算)下事务响应时间能够达到客户要求系统各性能指标在这种压力下是否还在正常数值的内系统是否会因这样压力导致不良反应(如:宕机、应用异常中止等) Ramp Up 增量设计:如并发用户为75人系统注册用户为1500人以5%-7%作为并发用户参考值般以每 15s加载5人方式进行增压设计该数值主要参考测试加压机性能建议Run几次以事务通过率和率衡量实际加载方式 Ramp Up增量设计目标: 寻找已增量方式加压系统性能瓶颈位置抓住出现性能拐点时机般常用参考Hits点击率和吞吐量、CPU、内存使用情况综合判断模拟高峰期使用人数如早晨登录下班后退出工资发送时消息系统等 另种极限模拟方式可视为在峰值压力情况下同时点击事务操作系统极限操作指标加压方式不变在各脚本事务点中设置同集合点名称(如:lr_rendzvous("same");)在场景设计中使用事务点集合策略以同时达到集合点百分率为标准同时释放所有正在RunVuser 稳定性测试:已知系统高峰期使用人数、各事务操作频率等设计综合测试场景测试时将每个场景按照定人数比率起运行模拟用户使用数年情况并监控在测试中系统各性能指标在这种压力下是否能保持正常数值事务响应时间是否会出现波动或随测试时间增涨而增加系统是否会在测试期间内发生如宕机、应用中止等异常情况 根据上述测试中各事务条件下出现性能拐点位置已确定稳定性测试并发用户人数仍然根据实际测试服务器(加压机、应用服务器、数据服务器 3方性能)估算最终并发用户人数 场景设计思想: 从稳定性测试场景设计意义应分多种情况考虑: 针对同个场景为例以下以公文附件上传为例简要分析场景设计思想: 1)场景:已压力测试环境下性能拐点并发用户为设计测试场景目验证极限压力情况下测试服务器各性能指标 2)场景 2:根据压力测试环境中CPU、内存等指标选取服务器所能承受最大压力50%来确定并发用户数 测试思路方法:采用1)Ramp Up-Load all Vusers simultaneously

变频器包装测试规范V10

变频器包装测试规范 拟 制:______黄国华 ______日 期:2008.08.01 审 核:___________________日 期:__________ 批 准:___________________日 期:__________ 测试规范 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测试部 规范编码:INVT0_018_0001_TB_01 版 本:V1.0 密 级:机 密 生效日期:2010.08 页 数:26 页

更改信息登记表 规范名称:变频器包装测试规范 规范编码: 版本更改原因更改说明更改人更改时间V1.0 拟制新规范黄国华2010.08.01 评审会签区: 人员签名意见日期

目录 1. 目的 (4) 2. 范围 (4) 3. 定义 (4) 4. 引用标准 (6) 5. 测试设备 (6) 6. 试验环境 (7) 7. 测试项目 (7) 7.1.测试项目清单 (7) 7.2.包装箱抗压试验 (8) 7.3.包装件共振扫描与驻留试验 (9) 7.4.包装件随机振动试验 (10) 7.5.包装件跌落试验 (12) 7.6.包装件滚动试验 (13) 7.7.包装件倾跌试验 (16) 7.8.包装件斜坡冲击试验 (18) 8. 数据记录及报告格式 (19) 8.1.包装测试数据记录表 (19) 8.2.包装测试报告格式 (21)

变频器包装测试规范 1.目的 检验变频器产品包装是否满足标准和客户要求;本规范主要集中在验证包装材料和包装容器在流通过程对变频器产品的保护能力。 2.范围 本规范规定的包装测试方法,除特别说明之外,适用于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所有变频器产品。 3.定义 ●包装(Package,Packaging):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 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 ●试验样品(Package):产品经过包装所形成的总体。 ●内装物(Contents):试验样品内所装的产品或物品。 注:本规范中如无特别说明均指变频器。 ●衬垫材料、缓冲材料(Cushioning material):为了防震而采用的包装材料。 ●托盘运输(Pallet traffic):以托盘承载货物、使用机械设备进行装卸、搬运作 业,便于成件包装物的装卸、搬运和堆码作业实现机械化和托盘化。 ●外尺寸(Outside dimension,external dimension):包装容器的外部最大尺寸。 ●内尺寸(Inside dimension,inner dimension):包装容器的内部最大尺寸。●净重(Net weight):指内装物的净装量。 ●毛重(Gross weight):指运输试验样品的质量或重量。 ●压力试验(Compression test):将试验样品或包装容器放置在压力试验机上,以

桩基完整性(低应变试验)试验方法

1 桩基完整性(低应变试验) 1.1一般规定: (1)低应变反射波法适用围为:混凝土灌注桩、混凝土预制桩、预应力管桩及CFG 桩。 (2)对桩身截面多变且变化幅度较大灌注桩,应采用其他方法辅助验证低应变法检测的有效性。 (3)受检桩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0%,且不应低于15MPa 。 1.2检测原理: 低应变法目前国普遍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为狭义低应变法,其通过采用瞬态冲击的方式(瞬态激振),实测桩顶加速度或速度响应曲线,以一维线弹性杆件模型为依据,采用一维波动理论分析判定基桩的桩身完整性。因此基桩必须符合一维波动理论要求,满足平截面假定和一维线弹性杆件模型要求,一般要求其桩长远大于直径即长径比大于5或瞬态激励有效高频分量的波长与桩的横向尺寸之比大于5。 1.3检测方法及工艺要求 (1)检测前的准备工作 a 受检基桩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70%,或期龄不少于14天时方可报检。 b 施工单位填写报检表,经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后,至少提前2天提交给现场检测人员。 c 施工单位向检测单位提供基桩工程相关参数和资料。 d 检测前,施工单位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①剔除桩头,使桩顶标高为设计的桩顶标高。 ②要求受检桩桩顶的混凝土质量、截面尺寸应与桩身设计条件基本相同。 ③灌注桩要凿去桩顶浮浆或松散破损部分,并露出坚硬的混凝土表面。 ④桩顶表面平整干净且无积水。 ⑤实心桩的第三方位置打磨出直径约10cm 的平面,平面保证水平,不要带斜坡;在距桩第三方2/3半径处,对称布置打磨2~4处(具体见图1),直径约为6cm 的平面,打磨面应平顺光洁密实图2 不同桩径对应打磨点数及位置示意图 0.8m

信号完整性分析与测试

信号完整性分析与测试 信号完整性问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我通过这个短期的学习,对信号完整性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本文只是简单介绍和总结了几种常见现象,并对一些常用的测试手段做了相应总结。本文还有很多不足,欢迎各位帮助补充,谢谢! 梁全贵 2011年9月16日

目录 第1章什么是信号完整性------------------------------------------------------------------------------ 3第2章轨道塌陷 ----------------------------------------------------------------------------------------- 5第3章信号上升时间与带宽 --------------------------------------------------------------------------- 6第4章地弹----------------------------------------------------------------------------------------------- 8第5章阻抗与特性阻抗--------------------------------------------------------------------------------- 9 5.1 阻抗 ------------------------------------------------------------------------------------------ 9 5.2 特性阻抗------------------------------------------------------------------------------------- 9第6章反射----------------------------------------------------------------------------------------------11 6.1 反射的定义 ---------------------------------------------------------------------------------11 6.2 反射的测试方法--------------------------------------------------------------------------- 12 6.3 TDR曲线映射着传输线的各点 --------------------------------------------------------- 12 6.4 TDR探头选择 ----------------------------------------------------------------------------- 13 第7章振铃--------------------------------------------------------------------------------------------- 14 第8章串扰--------------------------------------------------------------------------------------------- 16 8.1 串扰的定义 -------------------------------------------------------------------------------- 16 8.2 观测串扰 ----------------------------------------------------------------------------------- 16 第9章信号质量 --------------------------------------------------------------------------------------- 18 9.1 常见的信号质量问题 --------------------------------------------------------------------- 18 第10章信号完整性测试 ----------------------------------------------------------------------------- 21 10.1 波形测试---------------------------------------------------------------------------------- 21 10.2 眼图测试---------------------------------------------------------------------------------- 21 10.3 抖动测试---------------------------------------------------------------------------------- 23 10.3.1 抖动的定义 ------------------------------------------------------------------------ 23 10.3.2 抖动的成因 ------------------------------------------------------------------------ 23 10.3.3 抖动测试 --------------------------------------------------------------------------- 23 10.3.4 典型的抖动测试工具: ---------------------------------------------------------- 24 10.4 TDR测试 --------------------------------------------------------------------------------- 24 10.5 频谱测试---------------------------------------------------------------------------------- 25 10.6 频域阻抗测试 ---------------------------------------------------------------------------- 25 10.7 误码测试---------------------------------------------------------------------------------- 25 10.8 示波器选择与使用要求: -------------------------------------------------------------- 26 10.9 探头选择与使用要求-------------------------------------------------------------------- 26 10.10 测试点的选择--------------------------------------------------------------------------- 27 10.11 数据、地址信号质量测试 ------------------------------------------------------------- 27 10.11.1 简述 ------------------------------------------------------------------------------- 27 10.11.2 测试方法-------------------------------------------------------------------------- 27

基桩完整性和承载力检测方案

工程桩承载力和完整性检测方案 备案表 工程名称: 申报单位(建设): 施工单位: 检测单位: 申报时间: 工程基桩检测方案备案前,检测单位不得进行检测。以下检测方案在质监站委派的监督工程师具体监督下实施,监督工程师未到位的检测报告质监站不予认可。 (本表一式四份:备案后施工、监理、检测、质监站各留一份) 1

工程桩基桩检测方案责任主体审查表

基桩检测技术方案 (适用基桩承载力静载试验、小应变完整性检测)1、工程概况 2 、现场检测设备 (1)承载力现场检测设备表

(2)完整性现场检测设备表 3、现场检测 3.1静载现场检测准备 3.1.1本工程做静载荷试验桩根,反力装置:堆载法。 3.1.2受检桩身强度:静载桩的混凝土龄期达到28d或预留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 3.1.3静载试桩桩顶标高应根据设计要求、场地情况、利于试验的原则确定,桩顶要求无浮浆、砼新鲜密实、平整,试桩桩顶的处理详见《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106-2003附录B。 3.1.4要求检测环境无强烈振源,并采取防雨、排水措施。 3.1.5现场电源满足设备运行及照明。 3.1.6试验前检查仪器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3.1.7场地内道路要满足车辆进退场、调头及仪器设备安装的要求。 3.1.8钢架结构、支墩搭建应牢固可靠,荷载堆码应整齐、美观、安全。主、次梁应严格对中,主梁、千斤顶预留适当。

3.1.9在准备工作完成后,自委托方通知进场之时起,24小时内开始进场安装。 3.1.10试验开始前技术负责人向公司现场检测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3.2静载现场检测实施细则 3.2.1本次静载试验采用堆载法,由工字钢和跳出板搭成堆载平台,上面均匀堆放 配重块 构成加载反力系统(详图)。试验过程采用全自动加载控制系统,加载采用 台千斤顶,当采用2台及2台以上油压千斤顶应并联同步工作,千斤顶输出轴力通过试桩中心。压力值由经过标定的压力传感器给出,试验用千斤顶、高压油泵、高压油管的容许压力分别大于最大加载时压力的1.2倍。试桩的沉降变形,通过 只对称布置于沉降测定平面的位移传感器进行测量,其分辩率为0.01mm 。所有传感器均用磁性表座固定于基准梁上,基准梁具有一定刚度。基准桩中心与试桩中心的距离均大于2m ,基准桩中心与压重平台支墩边的距离均大于2m 。 加载反力系统图 次梁 主梁 千斤顶 桩帽 桩 配重 承压板 基准梁 3.2.2本工程加载方式:快速维持荷载法。 3.2.3检测计算:因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Ra= ,取桩侧阻、端阻抗力分项系数rsp =2.0,故试验能力应保证在 KN 以上,本工程堆载最大荷载 吨。 3.2.4荷载分级:将试验极限载荷平均分为10级,首次加两级荷载,以后每次加一级。 3.2.5沉降测读:工程桩每级加载后维持时间不少于1h ,按第5、15、30、45、60分钟分别读记一次沉降量。测读时间累计为1h ,若最后15min 时间间隔的桩顶沉降增量与相邻前

稳定性试验方案

Stability Study Protocol for Exhibit Batch of Chloroquine Phosphate Tablets USP, 250mg 规格为250 mg的USP磷酸氯喹片 长期、中期及加速稳定性研究方案 Prepared By: Date: 起草者:日期: Reviewed By QA: Date: 审核者:日期: Approved By: Date: 批准者:日期: Starting Date: Completed Date: 开始日期:结束日期:

Contents 目录 1. Purpose目的 (1) 2. Scope范围 (1) 3. References参考资料 (1) 4. General Information基本信息 (1) 4.1 Stability Samples稳定性研究样品 (1) 4.2 Product Outline样品概述 (2) 4.3 Formulation处方 (2) 4.4 Container-Closure Systems包装 (3) 4.5 Labeling标签 (3) 4.6 Samples and Package样品与包装 (4) 5. Stability Testing稳定性测试 (4) 5.1 Sample Receipt and Storage样品接收与储存 (4) 5.2 Storage Conditions and Testing Time Points储存条件与检测时间点 (4) 5.3 Sampling取样 (5) 5.4 Testing Matrix稳定性测试项目表 (6) 5.5 Parameters and Acceptance Criteria检测项目及质量标准 (6) 5.6 Degradation products降解产物 (7) 6. Data Presentation数据汇总 (7) 7. Reporting报告 (7) 7.1 Intermediate Reports中期报告 (7) 7.2 Summary Report总结报告 (7) 7.3 Stability Documents稳定性文件夹 (7) 8. Appendix附件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