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材料

氟材料
氟材料

含氟高分子生物材料的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第38卷第10期2010年10月化 工 新 型 材 料N EW CH EM ICAL M A T ERIA L S Vo l 38No 10 21 作者简介:文晓文(1985-),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含氟功能高分子材料。联系人:张永明,教授,博士生导师。 含氟高分子生物材料的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文晓文 李 虹 艾 飞 陈 欢 张永明*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上海200240) 摘 要 含氟高分子材料因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物理机械性能而成为目前研究和应用广泛的医用生物材料,但是,生物相容性的不足影响和限制了其作为体内长期植入材料的应用。因此,提高含氟高分子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尤其是通过表面改性的方法提高其生物相容性是一项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分别从改性手段和改性物质两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含氟高分子生物材料表面改性的研究发展。 关键词 含氟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生物相容性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fluoropolymer biomaterials Wen Xiao w en Li H o ng Ai Fei Chen H uan Zhang Yongming (Shang hai Jiao T ong U niv ersity ,Shanghai 200240) Abstract Fluoro po ly mer is w idely used as biomedical mater ials due to its o ut standing mechanical pr operty ,chemi cal st abilit y and biolog ical inertness.H owev er,the biocompatibility of fluor opolymer is not satisfied when it is used as lo ng term implant biomedical mater ial.T herefor e,to impro ve t he fluor opolymer s bio compatibility via differ ent strateg ies,especially via surface modificatio n is of sig nificant impo rtance.Recent prog r esses in surface mo dificatio n on fluor opolymers wer e review ed and wer e detailed illustr ated in tw o aspects including t he mo dif ication methods and modifier s. Key words fluor opolymer ,surface modificatio n,biocompatibilit y 含氟高分子材料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因而成为高分子生物材料中的研究热点。在现有的医用材料中,含氟高分子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人造血管、组织充填物、人造血液、载药体、眼科修复,超声核磁检测等方面[1 3]。总体而言,含氟高分子材料无毒无害,表面能低,所制成的材料在体内呈现惰性,不被生物降解也不引起严重生理反应。但是,现有含氟高分子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还不能完全令人满意。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以含氟高分子材料为基质材料,通过合适的表面改性手段,既保留了含氟材料本体的优点,又赋予其表面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特殊功能,可以获得具有理想性能的生物材料[4]。 Kang E T [5] 曾详细介绍了基于分子设计的氟材料表面改 性,但对含氟高分子生物材料研究还比较少。由于含氟材料特殊的表面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对其进行表面改性较一般材料困难,可行方法有限。本文综述了含氟高分子生物材料的表面改性研究概况,并就改性手段和改性物质两方面进行简要介绍。 1 含氟高分子生物材料的改性手段 从改性手段上,主要分为物理吸附法和化学接枝法。物理吸附最为简便也最早使用。例如,可将一次性手术用品直接浸泡肝素溶液,在其表面形成肝素涂层,可以减少使用时与血液接触产生的凝血和不良反应,但失效快,只限临时使用[1]。与物理吸附相比,化学接枝法更为有效,可控性强,稳 定性好,可构建具有生物活性的分子结构,从而达到改变材料生物相容性的目的,目前应用较多。化学接枝法包括等离子 法、辐射法、臭氧活化法、表面A T R P 法、化学试剂法、偶联剂法等,其中前四种较为常用。 1 1 等离子体法 等离子体法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方法。等离子体是电子、离子、自由基、紫外线等的集合体,它能在材料表面引起化学反应和聚合反应。等离子法在材料表面进行接枝聚合主要包括两步:(1)在材料表面引入活性基团;(2)单体在活性基团上开始聚合。T u C Y 等[6]用氧气等离子处理膨体四氟乙烯(eP T F E)表面,将处理后的材料浸入单体溶液进行表面接枝聚合,成功地在表面接枝聚丙烯酰胺,改变了ePT F E 的表面性能,提高了细胞与表面的结合能力。 Zou X P 等[7]通过等离子体法将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P EGM A )接枝到聚四氟乙烯(P T F E)表面:预先将PT F E 表面进行氢气等离子处理,再利用氩气等离子引发PEG M A 在该表面接枝聚合,可以通过控制氩气等离子的射频电源功率和辉光放电时间来控制表面接枝密度。蛋白吸附实验证明,通过表面接枝PEG M A ,可有效降低PT FE 表面对蛋白质的吸附从而提高生物相容性,如图1所示。 K onig U 等[8]用水等离子体处理PT FE 膜,产生自由基,然后进行丙烯酸气相表面接枝反应,在P T FE 膜表面形成稳定均相的聚丙烯酸层,厚度约70nm,用于固定蛋白质。Ko nig U [9]还研究了几种常用等离子体对PT F E 表面的处理效果,结

氟化工行业与含氟材料国家标准分析

第33卷第3期现代化工 Mar.2013 2013年3月Modern Chemical Industry 专专论与评述 氟化工行业与含氟材料国家标准分析 王学军1,2,房绍霞1,2,张永明 1,2,3 (1.山东东岳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山东桓台256401;2.东岳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山东桓台256401;3.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上海200240) 摘要:对氟化工行业尤其是涉及含氟产品与含氟材料的国家标准及授权专利情况进行了分析。氟化工基础原料标准主要 注重性能指标与分析方法,而含氟材料制品的标准集中在聚四氟乙烯及其应用方面。对“十二五”规划在氟化工标准化方面的 工作进行了阐述, 讨论了目前氟化工行业在标准制订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技术专利化和专利标准化是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含氟材料;国家标准;氟化工;专利;科技创新中图分类号:TQ124.3;G255.5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3)03-0001-06 Analysis on national standards of fluorine industry and fluorine-containing materials WANG Xue-jun 1,2,FANG Shao-xia 1,2,ZHANG Yong-ming 1, 2,3 (1.Shandong Dongyue Polymer Material Co.,Ltd.,Huantai 256401,China ; 2.Technology Center of Dongyue Group Co.,Ltd.,Huantai 256401,China ; 3.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China )Abstract :Statistical research on fluorine containing products and materials is performed.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issued-patents ,the national standards of fluorine containing materials are analyzed.The standards of fluorinated materials are mainly focused on PTFE and its application , while the standards of basic fluorine containing products are focused on properties and analytical methods.The statements of fluorine industry and standardization work in the “Twelfth Five-Year Guideline ”are summarized and the problems in standard setting are discussed.It is pointed out that technical patent and standardization of patent are an effective way to promote the technical innovation and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Key words :fluorine-containing materials ;national standards ;fluorine industry ;paten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收稿日期:2012-10-16 基金项目: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1BAE08B05);国标委综合[ 2011]11号项目(20110018-T -469)作者简介:王学军(1975-),男,博士,高级工程师,从事含氟材料、膜分离与标准化的研究, 0533-8520280,hiwxj@126.com 。标准化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技术工作,国家 的投入也在逐步加大。近年来, 标准化战略、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得标 准者得天下”、“标准先行”、“一流企业建标准,二流 企业卖服务,三流企业造产品”等已经成为时髦的口号。但是从多年来生产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实践来看,企业对标准化工作的认知情况远非如此。以氟化工行业为例,近年来,我国氟工业发展迅速,主要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和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随着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成熟,我国大多数氟化工企业在重视产品技术进步的同时,也日益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尤其是积极地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但相对于专利而言,国家标准的重视程度依然不够。企业作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主体,应建立科技研发与标准研制相互协同的机制,实行科技成果与标准一体化推广体系,不断提高标准水平。 国家标准对国家经济、技术发展有重要意义,是 国家最高一级的规范性技术文件。对于氟化工行业 来说, 企业组织或参与国家标准的制/修订,不仅可以规范氟工业产品的科研、生产及应用,促进行业技术进步,而且对开拓市场、扩大对外贸易、提升国内外话语权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企业是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工作的主体,标准领域的竞争力已成为各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 1氟工业相关国家标准统计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网站(http ://www.sac.gov.cn /)数据统计,目前,我国现行的(包括发布待实施的以及即将发布的)与氟工业与氟材料相关的国家标准已达190余项(包含若干部分的标 准, 每一部分统计为一项标准),其中,2003年至今,有120余项与氟工业和氟材料相关的现行国家标准。目前我国主要的氟化工企业以及相关单位制/修订国家标准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主要统计了各单位在含氟产品与材料方面的标准。 · 1·

含氟聚氨酯材料论文

含氟聚氨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 含氟聚氨酯材料是一类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由于氟基团的引入,具有表面能低、化学性质稳定和憎水憎油等特性,含氟聚氨酯兼具有含氟聚合物和聚氨酯的优点,自从在1958年Lovelace以非氟化异氰酸酯与氟化二醇反应首次合成含氟聚氨酯以来便立即引起了高分子 科研界的广泛兴趣,现如今含氟聚氨酯的研究已在国内外形成了研究热潮。本文重点论述了含氟聚氨酯的合成及性能方面的研究,并简要介绍含氟聚氨酯材料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含氟聚氨酯制备性能应用 Synthesis,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 of fluorinated polyurethane Abstract Fluorinated polyurethane (FPU) is a species of novel macromolecule functional materials.Due to the introduction of fluorinated groups,FPU has very low surface energy,excellent resisitance to chemicals,water and oil.Fluorinated polyurethane combines virtues of polyurethane and fluorinated polymers, such as excellentresistance to ultraviolet radiation and nuclear radiation and excellent flexility, good wearability, lower surface energy and high weatherability. Therefore, the study of fluorinated polyurethane has attracted considerable interest more and more in recent years. The synthesis,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of fluorinated polyurethane were reviewed. Key words:fluorinated polyurethane,synthesis,properties,application 1.含氟聚氨酯的合成 1.1 含氟聚氨酯的研究背景 含氟聚氨酯(FPU)兼具有含氟化合物和聚氨酯的优点。由于引入的氟原子半径小、电负性强、C-F键能高(可达540kJ/mol),是除氧之外具有最小范德华半径的原子,并且氟原子还对碳链具有屏蔽保护作用,因此能够赋予含氟聚氨酯材料优异的低表面能性、耐水性、耐油性、润滑性、耐热耐化学品性以及抗站污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1-2]。 到现在对于含氟聚氨酯的研究得到广泛关注,美国、俄罗斯等国利用含氟聚氨酯的特殊

含氟液晶结构和性能(文献综述)

含氟液晶材料结构和性能的研究 摘要: 氟原子比较小,有很大的电负性、低极化度和强烈的氟.氟原子斥力,氟原子的引入会使高分子物质的许多性质发生改变,比如现代显示器的原材料液晶。含氟类液晶具有黏度低、电阻率高、响应速度较快、介电常数较高等优点,非常适合薄膜场效应晶体管驱动的液晶显示。由于氟原子具有电子效应、模拟效应、阻碍效应和渗透效应等特殊的性质,因此在液晶材料中引入氟原子会使液晶许多性质发生改变。并且氟的脂溶性使末端及侧链含氟的化合物在混合液晶配方中能明显增加其他液晶成分的溶解性,适用于混合液晶的配方,这就为调配各种高性能混合液晶提供了宽阔的选择余地。 Abstract :As me fluorine has many special natures,such as electronic effect,simulated effect, obstacle effect and penetration effect,the introduction of fluoride in the liquid crystal material Can make many natures of liquid crystal changed.Due to the advantages of fluorinated liquid crystals,such as low viscosity,high resistivity,rapid response,increasing dielectric constant and SO on,Fluorined liquid crystal has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 关键词:氟材料;含氟高分子液晶;含氟液晶结构;合成方法 1.含氟液晶材料的特点 TFT.LCD模式满足了信息量增多和响应时间缩短的要求。为保持LCD较高的对比度,液晶材料的电压保持率一般需要保持高于99%,同时具有适当的△n可以获得优良的对比度和显示性能。液晶材料的粘度正比于响应时间,因此要求其具有较低的粘度,从而提高响应速度。含氟液晶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不仅满足了以上TFT.LCD显示模式对液晶材料的要求,同时引领了液晶材料的发展趋势。氟原子的引入因其强电负性,有利于增加介电各向异性值,降低粘度和拓宽向列相温度,有效的缩短了响应时间,使液晶材料具有高电阻率和高电压保持率,同时增强液晶分子的光和热稳定性。 TFT—LCD用液晶材料的合成设计趋势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以氟原子或含氟基团作为极性端基取代氰基;(2)在液晶分子侧链、桥键引入氟原子来凋节液晶相变区间、介电各向异性等性能参数;(3)含有环己烷,尤其是双环己烷骨架的液晶分子得到广泛重视;(4)乙撑类柔性基团作桥键的液晶得到广泛应用。 2.含氟液晶的种类 根据含氟基团的位置和种类,含氟液晶可分为以下几类:(1)液晶分子末端含氟原子或含氟基团。如一F、一CB、一OcR,通常这类液晶的介电各向异性为正,黏度很低。(2)氟原子或含氟基团作为苯环的侧向取代基。这样的液晶往往有较大的各向异性,黏度很低,向列相温区加宽,分子偶极矩以及Ae 增大,阈值电压降低。(3)氟原子或含氟基团位于中心桥键。在桥键上引入氟原子使分子发生一定程度的扭转,导致液晶熔点下降,可以得到低

含氟塑料

衬里阀门 衬里阀门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石化工业逐渐向中国转移,中国已成为世界石化产品生产大国,原油加工能力和乙烯生产能力现居全世界第二位和第三位,而且还在进一步增大。而我国的石化设备长期依靠进口,一些重要工序的特种阀门也要进口,这与石化工业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也不符合我国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国策。 由于石化工业中有些介质具有极强腐蚀性,一般的碳钢阀门很快被腐蚀掉,即使是不锈钢阀门,也会被腐蚀。后来人们发明了哈氏合金、蒙乃尔合金、20号合金,解决了石化特殊管道输送难题,因为这些合金中含有大量Ni、Cr、Nb、Ti、Cu、Pt等贵重金属,加上资源有限,影响了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所以寻求一种性能优越,价格适当的材料,生产成本低的阀门是世界各国科技人员努力追求的目标。 一、氟塑料性能特点 衬氟塑料阀门(衬里阀门),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研发,由于阀门结构的特殊性,最初的衬氟塑料阀门主要集中在旋塞阀与球阀几个结构简单品种,主要用于石化管道中强酸、强碱及溶剂类物质。 然而单纯用氟塑料制作的阀门是难以胜任温度较高、压力较高工况下工作的,必须另辟蹊径。人们在不断试验和实践中,利用氟塑料的可塑性加工原理,用钢铁做外壳,将氟塑料衬于壳体内,以隔绝钢铁金属与强腐蚀性介质的直接接触,这既解决了氟塑料的强度低,而不能承受高压的问题,又解决了钢铁材料不耐腐蚀的问题,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一种复合型阀门材料。 氟塑料是指分子结构含有氟原子的一类高分子合成材料的总称。它是一类含有氟的不饱和单体自聚合以及由氟不饱和单体共聚而成的一类合成树脂。 1934年Scherer、Schloffer首先发现聚三氟氯乙烯(PCTFE)。1938年Dupont公司研制出聚四氟乙烯,并于1949年实现工业化。继而英国的ICI、德国的Hoechse、日本的大金工业、意大利的Montefiaos等相继投产,我国于1958年在上海实现工业化生产。 氟树脂的品种很多,根据分子中氟原子的个数来分有下列品种: 聚氟乙烯(PVF),简称F1; 聚偏二氟乙烯(PVDF),简称F2; 聚三氟氯乙烯(PCTFE),简称F3; 聚四氟乙烯(PTFE),简称F4; 聚六氟丙烯,简称F6。 含氟塑料的共聚物有以下品种:可溶性聚四氟乙烯,简称PFA,是由聚四氟乙烯与全氟烷基乙烯醚共聚所组成; 聚全氟乙丙烯(FEP)简称F46,是四氟乙烯与六氟乙烯的共聚物; F42是四氟乙烯与偏二氟乙烯的共聚物简称; F40是四氟乙烯与乙烯的共聚物简称; F30是三氟氢乙烯与乙烯的共聚物简称; F23(又称3M)是偏二氟乙烯与三氟氯乙烯的共聚物简称。 由于氟塑料分子结构中都有氟碳键及其屏蔽效应,故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耐高(低)温性、非黏附性、电绝缘性等,又由于它们彼此间的结构上的差异,使其具有各自的特性,选用时要充分注意发挥不同品种氟塑料各自的优点。由于氟塑料的品种很多,这里仅介绍产量最大,使用最多的聚四氟乙烯以及它的两个改性产品:聚全氟乙丙烯和可熔性聚四氟乙烯。

含氟化学品及新材料发展的方向

含氟化学品及新材料发展的方向 郭卫东 2009年2月3日 含氟化学品和含氟新材料在世界上使用的已有几千个品种。氟化工的基础原材料是萤石和硫酸,氟化工的基础产品是氢氟酸。氟化工主要是指以氢氟酸为基础合成的各类含氟化学品、含氟新材料、含氟中间体、含氟助剂、添加剂、改性剂、试剂、涂料等产品和产业。含氟新材料主要是指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主链、侧链中与碳原子直接共价链相连的氢原子被氟原子全部或者部分取代后形成的高分子聚合物。由于氟原子具有较低的极化率、最强的负电性(4.0),较小的 范德瓦尔半径(1.32A O )和含C-F 基团的新材料具有的优异的耐高温、耐强化学腐蚀、耐久性、耐侯性、耐溶剂性、耐各种酸碱的不活泼性、低可燃性、低磨擦性、低电容、低表面能(既不亲油也不亲水)、低吸湿性、超强耐氧化性、附着力强等优异特性,使氟化工产品和含氟新材料在国防、航空、航天、航海、汽车、化工、石油、核能、环保、通信、电力、电器等装备制造,仪器仪表、电子信息、纺织、机械、医药、涂料、光纤、光伏、核材料、特种橡胶、制冷剂制造和高科技农业等产业领域具有日益重要的新用途。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和国内不少省市,已将高科技含氟新产品、新材料开发列为优先发展的产业制高点。以美国杜邦公司、3M公司,日本旭硝子公司、大金公司,德国Dyneon公司,法国Aakema公司,比利时Solvay公司、英国帝国化学公司,我国的山东东岳集团、浙江巨化集团、上海三爱富新材料有限公司、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常熟大金氟化(中国)有限公司,以及中科院上海有机氟研究所、西安近代化学所、辽宁氟化工材料研究院,国内一批大学的化工材料学院和江浙两省十几个市的两百多家氟化学品制造企业为代表,先后开发生产出一大批氟化学和含氟新材料及其制品。这些产品主要用于炼铝;新型制冷剂;各种薄膜、功能膜;线缆绝缘保护层、各种涂料、垫片、护套、内衬、O 型圈、密封条、密封环;各种管、板、型材、异型材及其制品,各种容器及支架(微电子用);医疗器械、医学及人工脏器材料;光缆芯材、微电子和机械行业的高级润滑油脂、高级油墨材料、高档化妆品助剂、特种织物材料、文物处理材料、医用材料;耐腐蚀的各种泵阀;满足特种用途的重要装备(国防、核工业、电力、航空、航天、航海、电子电器、通讯等行业)的关键零部件等行业。具体应用比如烧碱行业用的离子膜、分离行业和环保行业使用的渗透膜和反渗透膜,航空航天军舰耐腐蚀、抗紫外线、耐高低温附着力强的涂层,核电站电缆、深海及恶劣环境使用的通讯光缆、光伏

有机氟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有机氟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届别 09届 系别化学 专业化学 姓名郭萌萌 学号 2009121140 二〇一一年六月

有机氟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有机氟的发展史及研究成果学生姓名:郭萌萌指导教师:刘耀华 摘要: 有机氟材料具有优异的耐高低温、耐热、耐化学品、绝缘、抗粘、低摩擦、不燃和自润滑等性能,由于这些材料具有与其它材料无法比拟的优良性能,使其应用已也从最初的军工领域逐渐扩大到民用、工业领域,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新型高分子台成材料。我国的有机氟化学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当时是为了满足国防建设的需求,经过50多年几代人的努力,如今我国已经能够生产许多含氟产品如氟塑料、氟橡胶、氟里昂、含氟表面活性剂、含氟油脂、含氟医药和农药、氟碳代血液等,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氟化学工业基础。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有机氟材料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以及在各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 有机氟化学有机氟材料发展成果应用 有机氟材料其所以成为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一类新材料,并未研究这类材料而形成的一门专门的科学----氟有机化学,是与它在当代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密切相关的。近年来,含氟功能材料和众多精细氟有机化学产品的出现,以及氟化学基础研究的进展,展示了含氟材料和氟有机化学更广阔的前景。 1.我国有机氟化学的发展 1.1 任务带学科----有机氟化学的兴起 1896年氟代乙酸乙酯的合成标志着有机氟化学的开始,至今已有整整一个世纪的时间,在此期间,几次历史性的突破极大地促进了有机氟化学的发展,如本世纪三十年代氟里昂在制冷工业上的应用,二战期间曼哈顿工程的实施以及50年代高生理活性氟脲嘧啶的合成等[1]。我国氟资源丰富,已探明萤石的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四分之一,但直到上世纪50年代,氟化学在中国还是一片空白,50年代末,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开始自行开发原子能技术急需一批特殊的含氟材料,由此开始了有机氟化学在中国的研究。 1963年科学院决定将氟化学的工作集中到上海,集中力量形成特色,当时上海市调拨一个葡萄糖厂给有机所,经改造做为扩试和批量生产的基地,在这阶段的任务多数是仿制,成功后再批量生产。提供应用研制的氟材料包括采用不同方法聚合的聚四氟乙烯、四氟乙烯的共聚物、偏氟乙烯的共聚物,还有含氟聚氨酯、聚全氟苯、含氟油脂等,经过几年的艰苦拼搏,终于研制成功了各种国内急需的含氟材料,为我国原子弹的提前试爆成功作出了贡献,同时也培养出了一批氟化学科研人员,建立了有关的科研手段和设施,为以后我国有机氟化工的发展及有机氟化学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1.2 渗透与发展-----有机氟工业的初步建立 完成军工研制任务以后,配合国防有机氟化学产品的扩大生产,在已建立的氟化技术及设施的基 1

氟材料的重要性出处

氟材料的重要性出在各种重要文件与文献中: 第一.国家科委颁布的《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目录》中(1997年8月) 《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 第十六大项---化工中第17小项:有机氟产品生产 第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二章指导思想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 .................兴产业 ...,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第三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十二五规划全文》点点击回到目录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12)改造提升制造业。制造业发展重点是优化结构,改善品种质量,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完善依托国家重点工程发展重大技术装备政策,提高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发展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中型企业,提升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促进企业组织结构优化。 (13)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学判断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突破重点领域,积极有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发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引领支撑作用,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加强财税金融政策支持,推动高技术产业做强做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