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第五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第五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6—7的认识和加减法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使学生掌握6-10数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5、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6、使学生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7、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8、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自己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

(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掌握7以内数的顺序,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及组成。

(2)、能正确计算得数是6、7的加法和6、7的减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3)、能正确读出数量是8、9、10的物体个数,会正确的读写8、9、10及其组成,了解顺序和大小及关于8、9、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4)、掌握填未知数的方法,会正确填写未知加数。

(5)、掌握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计算。

(6)、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

(7)、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感受生活处处有数字,培养学生数感。

单元教学难点:

(1)、数概念的形成。

(2)、基数和序数的区别和意义。

(3)、求未知加数。

(4)、通过观察和比较,使学生初步知道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5)、培养学生有序地看图,有序数数的方法及用数学的语言正确的表达图意及列式计算的能力。

(6)、通过观察一幅列四道算式的数学图,使学习初步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7)、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第一课时:6、7的认识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数出数量是6、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6和7。使学生知道7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

结合情境图,对学生进行爱劳动的教育。

教学重点: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

教学难点:掌握7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情境图:仔细观察图,从图中你发现了那些什么?

汇报后小结:他们分工合作,认真的打扫教室,爱卫生,爱劳动,爱集体,我们也要向他们学习。

新授课

教学数数

提问:你知道图上有几个人吗?你是怎么数的,和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汇报,板书6和7

提问:说会从1数到7,再从7数到1?

学生汇报数数,同桌在互相说一说

教学认数

出示点子图。数数图中各有几个小圆点

教学数序

出示计数器,拨出5个珠子,提问,5个珠子,再添上一个是几个?6个珠子,再添上一个是几个?

出示直尺,观察说一说5的后面是几?6的后面是几?7的前面是几?

教学比较大小

出去图(课本40页比较大小)

你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吗?填一填。

教学序数

出示图(课本40页鱼缸图)

让学生看图填一填,在汇报。

教学6和7的书写

教师先讲解,并示范6和7的书写方法,学生在课本上进行描红,

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43页第1题

完成课本43页第2题

完成课本43页第3题

四、全课总结:你今天学到那些知识?说说你周围还有哪些事物可以用6和7来表示。

第2课时:6和7的组成

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摆学具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6和7的组成,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6和7的组成

教学难点:掌握6和7的组成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新课

昨天我们学习了6和7这两个数字。说一说,你观察到我们身边的那些事物可以用这两个数字来表示呢?

揭示课题

教学新课

1、6的分解和组成

出示课本41页圆片图

提问:仔细观察每行都有几个圆片?第一行涂了几个?还有几个没涂?

那么6个圆片可以分成几和几?

接下来的四行分别该怎么涂色?

6个圆片还能分成几和几?

动手涂一涂,

汇报,板书6的分成,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齐读6的分解

教学7的组成

出示情境图,把7个方块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

学生动手操作,汇报小结,板书7的分解

齐读7的分解。

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第41页做一做

完成课本第43页第4题

完成课本第44页第5题

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6、7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掌握有关6和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迅速地计算。

2、引导学生经历有一幅画写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利用已学过的知识探究出得数。

教学重点:掌握有关6和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一幅画写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教学过程:

复习

1、口算卡

2、6和7的组成

教学新课

要求,第一、三、五排的学生向后转,和二、四、六牌的学生面对面,在桌上一边摆出一个圆片,另一边摆出五个圆片。根据摆好的图片写一道加法算式。学生汇报后,板书

提问:为什么同是一组图片,大家写的算是不同呢?

(因为面对面坐的,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写出的算式不同。)

提问:你想怎样计算5+1和1+5呢?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观察2个加法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相加的两个数是一样的,相加的得数也是一样的,但相加的两个数在算式中的位置不一样)

出示情境图,教师摆放六个圆片,然后分开摆出5和1,

提问:从左往右看,6分成了哪两部分?从6里面去掉分出去的部分,还剩下多少个小圆片?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

提问:从右往左看,又该怎样列式?

怎样又快又准的计算6-1 6-5?

教学摆一摆

出示摆花的情境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摆小棒

学生独立根据小棒图写出算式,汇报

出示三角图,思考,该怎样填写。汇报交流

练习写算式,完成课本44页第9题

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42页做一做

完成课本44页6、8、9题

全课总结

第四课时:用数学

教学目标:1、能看懂图意,知道图上大括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上看清题目告诉我们什么要求,能掌握此类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能看懂并正确表达图意,知道大括号和问号的含义。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新授课

1、出示图一,观察,图里有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图的意思。

从图中我们发现左边有4只小兔,右边有2只小兔,你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要求一共有几只小兔,要把两部分合起来,怎样计算?

根绝学生汇报,小结:把两部分合起来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指导学生填写数学书

完成课本46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重点讲评图的意思

出示图二,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中的意思。

提问:大括号和问号分别表示什么?

要求还剩几只?就是从7只里面去掉跳走的2只,怎样计算?

根据学生汇报,小结: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指导填写书47页

完成课本47页的做一做。重点讲评大括号和问号的意思。

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48页第1题

仔细观察,相互说说,图上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该怎样列式解答。

然后填写书。

四、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第五课时:6、7的加减法应用

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有关6、7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水平。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迅速口算6、7的加减法,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提高口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出示课本45页生活中的数学图。导入课题

互动巩固

完成课本48页2题。比一比,看谁算的快

完成课本48页3题。说说题目的意思,然后互相摆一摆说说

完成课本48页4题。说说图告诉我们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在解答

完成课本48页5题。

完成课本48页6题。观察每幅图的意思,说出要解决的问题,在解答

全课总结

第六课时:8、9的认识

教学目标:能正确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个数、会读、会写数字8和9。

使学生掌握9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并掌握8和9的组成。

培养学生有序地看图,掌握有序数数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9以内数的数序,会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掌握8和9的组成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情境图:仔细观察,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

学生观察汇报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8和9,板书课题

新授课

学具操作,认识8和9

出示点子图,图上的点子表示几?你能拿出学具来表示这两个数吗?摆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

学生汇报,动手操作

出示计数器:拨7个珠子,提问:怎样能表示8呢?8个再拨一个是几个呢?

学生学具操作,小组内展示

认识9以内数的顺序

出示直尺图:8在谁的前面?9的后面是谁?8在谁的后面?

学生观察直尺,一一汇报

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

出示7、8、9的点子图,你能知道这三个数谁大,谁小,请你从中任意选2张,进行比较。教学8、9的含义

出示动物图,请学生独立完成课本提出的要求。

教学8和9的书写

示范8、9的书写方法,学生在课本中进行描红练习,

教学8、9的组成

请学生用学具分一分想一想8和9组成是怎样的,边分边写。

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52页做一做第1题

完成课本52页做一做第2题

完成课本54页第1~5题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又学到了什么?你觉得自己表现如何?

第七课时:8、9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的探索过程,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提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会计算8和9的加减法,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难点:能根据一幅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过程:

复习

1、8和9的组成

2、口算

新授课

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教学,

出示小花图。认真观察,图上有些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学生观察,汇报。

师:根据这幅图,你能写出几道数学算式?动手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个别汇报

师归纳:这幅图表示左边的5朵花和右边的3朵花合起来,从观察角度不同,可以列2道不同的加法算式,也可以表示从8朵花里去掉左边或者右边的部分,得出另一部分,也得出2道不同的减法算式,这样一幅图可以列出四道算式。

出示小棒图,看图,你能写出几道数学算式?学生思考汇报

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观察两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汇报,左边算式都是用5、3、8三个数,右边的算式都是用的5、4、9三个数。

归纳: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计算。我们一副图可以列2道加法算式和2道减法算式。也就是一幅图可以写4个算式。

完成课本第53页的填一填。

课本第53页的想一想。学生独立完成,讲评时引导学生说出由4+4=8推出8-4=4。

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53页做一做

完成练习十一第6题

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第八课时:8、9加减法的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计算有关8、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算式的写法。

练习重点:有关8、9的加、减法计算。

练习难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看一幅图列两道算式的方法。

学具准备

0—9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口算。

9-3 8+1 9-1 8-3 5+4

7+2 1+6 4—3 9-4 8-4

3+5 2+7 3+6 5+3 9-8

二、指导练习。

1、练习十一第10题。

指定时间,看谁能够一次做对。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练习十一第12、13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练习九的第11题。

学生独立看图思考,将算式填在书上。

指名学生说图意和解答方法、算式,集体订正。

三、发散练习

练习十一的第14题。

出示数字卡片。

你能摆出几种算式?将算式填在书上。

第九课时用数学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加减法的联系和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情境,培养和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能够正确掌握算理,能根据已知量和问号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

计算方法列式并计算。

4、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5、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方面的教育。

6、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集体的智慧,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掌握算理,能根据已知量和问号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

计算方法列式并计算。

教学难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新。

出示大森林图。

师:快乐的大森林里都有些什么?

二、合作探究,体验发现

1、主动探究,体验加法的含义。

出示蘑菇图)。

师:通过观察,你知道了什么?

问:小问号问我们什么?

师:谁来帮小蘑菇算一算:一共有几个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板书:6+2=8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一起去小鹿们在干什么吧!

2、小组合作,体验减法的含义。

出示:小鹿图

师:请大家注意观察,你看到些什么?请说给你的同座听。

师:根据这幅画,你能提出一个合适的数学问题吗?请先自己想想,然后四人小组讨论。

教师强调讨论时请注意:一个人说的时候,其他人要认真听,等他说完了,别人再说。

小组同学思考,互相讨论。教师巡视、倾听,并与之交流,适时启发。

3、汇报结果。

师:谁先来说说,你们准备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问:你能完整的把这幅图说一说吗?

问:要求还剩几只小鹿,怎样列式呢?(板书:9—3=6)

师:你是怎样想的?

4、尝试小结。

师:通过解决我们提出的这个问题,你发现了什么?(着重启发,引导学生理解: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就得到另一部分)

5、联系生活,整体感知。

师:根据小鹿图,大家不仅自己提出了问题,而且还自己解决了问题。像这样加、减的例子,生活中还有许多。想一想:你能试着举出几个吗?

师:看来,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完成练习十二第1题。

学生大声的说图意,并在书上列式计算。

2、练习十一的第3题。

要求:互说图意,独立填空。

教师巡视,辅导学困生。

指名汇报,并结合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四、小结收获,渗透联系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这些知识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第十课时10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感。

2、学会lO的数数、认读、写数、大小比较和l0的组成,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4、引导学生感受数l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学会lO的数数、认读、写数、大小比较和l0的组成。

教学难点: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猜一猜。

①有一个数,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还表示起点,它是谁?

②能与O做邻居的又是谁?

③在我们所学过的数字中谁最大?

2、师:9知道它最大可骄傲了,它对1—8各数字说:“你们谁都没我大,特别是你——0,表示一个物体都没有,你真是太小了,不能和我比。”0听了可伤心啦。l走到0的身边,和0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对付9。这时,9没话可说了。大家猜一猜,1和0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1和0联合起来,站在一起组成“lO”,10比9大。

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板书课题:10的认识)

二、探究学习

1、学习10的含义及10以内数的顺序。

①我们的身边或我们生活中与10有关的奇妙的事很多,你能用动作或一句话表示出来吗?

②出示主题图。

数一数,图上哪些物体的数量可以用“10”来表示?

师:同学们举了很多例子,像这样:人的手指、脚趾、总人数、气球个数等等,都可以用10来表示。

③做排队游戏。

请小朋友们数数第一排有几个人?(8人)

(老师站进去)现在有几个人?(9人)

如果想让第一排有10个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数一数现在有几个人?谁是第lO个人?你是从哪边数的?

还有谁也可以是第10个人?怎样数?

④出示计数器。

老师拨珠子,学生数数。

问:9再添上1是几?10在几的后面?

⑤10的位置与大小。

出示尺子。

学生观察。

让学生从1数到10,再从10数到1。

⑥出示点子图。

学生数数点子的个数,完成课本第65页比大小的填空。

说一说下面有多少种填法。

10>()()<l0

2、10的写法。

1个10在格上书写时左边写1,右边写0。

在第65页的田字格练习写10。

3、lO的组成。

①把10根小棒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学生动手分,然后将分得结果填在书上。)

②想一想,有几种分法?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③汇报不同的分法。

老师板书10的组成。

④师:上面每两个数合起来都是10。如果能快速记住10的组成,将来对你们解决许多数学问题很有好处。

⑤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

三、巩固练习

1、师生互动游戏:10的组成打手势。

2、生生互动游戏:10的组成对口令。

3、课本60页做一做的。

四、课堂练习

练习九的第1、2题。

第十一课时10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熟悉l0的组成。

2、通过精心设计活动,组织教学,让学生独立与合作相结合,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掌握l0的加减法。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使命交流意识和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掌握l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运用10的组成,完成10的加减法。

教具、学具准备

圆圈图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复习10的组成。

师生对口令。

二、新授。

1、出示圆圈图:9个白○,1个蓝○。

问:小朋友,你们能说说这个图的意思吗?

问:你能根据你说的图意,列出相应的算式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9=10、9+1=10

10-1=9、10-9=1

学生齐读算式。

2、出示圆圈图,8个白○,2个蓝○。

问:你们会用四道算式表示呢?

学生写出相应的算式,教师板书:8+2=lO 2+8=10

l0-2=8 10-8=2

学生齐读算式。

3、问:你们能看图写出四道算式吗?试试看!

打开书61页,将剩余两幅点子图的算式补充完整。

①写好之后可以下座位去看看别人写的算式是否和自己的一样,并且说说自己的理由。

(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先独立完成,然后下座位与别人进行交流)

②请两位学生把算式写在黑板上,集体订正。

7+3=10 3+7=lO l0-7=3 10-3=7

6+4=10 4+6=10 10-6=4 10-4=6

4、想一想。

出示:5+5=口10一5=口

请全班同学用手指来表示出得数。

将书上的算式补充完整。

三、巩固练习

1、游戏“找朋友”:用数字卡片组成l0。

让学生随便出一张10以内的数字卡片,自由的和其他同学组合,使两张数字卡片的和为10。看谁最快找到自己的朋友?

2、教科书第61页“做一做”的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四、课堂练习

练习九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

练习九第4题。教师出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将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使结果得10。

练习九第5题。孔雀开屏。

第十二课时填未知加数

教学目标

1、理解加法算式中未知数的意义。

2、会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培养学生初步的逆向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填未知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不看图,能正确填出未知加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3+3 8-5 7+8 10-6 6+6

9-8 10-8 5+5 10-2 5+3

2+2 5-1 7+2 6-0 0+10

10-10 4+2 7-4 4-4 1+8

2、看卡片说组成。

10 10 10 10

/\/\/\/\

2 □ □ 4 7□ □ 1

6 9 8 7

/\/\/\/\

□ 24□ □ 3 5 □

二、新授。

1、出示63页第6题。

问:左边是什么意思?

问:怎么填写呢?

板书:1+( )=10

问:这个算式和原来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师:这里的括号表示什么数还不知道,也就是要填的未知加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出示课题)

师:这里括号读作几,因此可以读作:1加几等于10。

带领学生读算式:1加几等于10(两遍)。

问:括号里应该填几?你是怎么想的?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这几种方法都可以,那么你认为哪种想法最简便呢?

2、出示63页第7题。

让学生理解题意,启发生思考。

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要我们求什么?

问:我们要再画几个圆片呢?

问:方框里要填几?(填空后齐读算式两遍。)

问:这道算式如果不看圆片,你怎样想括号里的数?(3和7组成10,所以括号里填7。) 三、巩固练习。

练习十三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十三课时10加减法的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计算有关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算式的写法。

练习重点:有关10的加、减法计算。

练习难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看一幅图列两道算式的方法。

学具准备

0—10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口算。

10-3 9+1 10-1 10-3 5+5

10-4 3+7 2+8 4+6 10-8

二、指导练习。

1、练习十三第9题。

指定时间,看谁能够一次做对。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练习十三第11、13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练习十三的第10题。

学生独立看图思考,将算式填在书上。

指名学生说图意和解答方法、算式,集体订正。

三、发散练习

练习十一的第12题。

说说那些可以用7+3=10表示

第十四课时连加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连加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理解连加计算的意义。

2、掌握连加计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计算10以内的连加计算。

3、初步学习用连加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连加的意义,会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把第一步计算结果记再脑子里,再参与第二步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l0根小棒、实物图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小明是一个爱劳动的孩子。今天,她又在帮妈妈干活了,瞧!小明在干什么?(出示小明在喂5只小鸡)

问:现在地上有几只小鸡在吃米?

二、操作探索,学习新知

1、引导观察。

请同学们观察。(小明在喂5只小鸡,接着出示跑来2只小鸡,停顿一下,最后出示跑来1只小鸡)

2、交流、汇报。

①问:你看到了什么?

小组交流。

②学生汇报。(学生可能说:小明在喂5只小鸡,跑来2只小鸡,又跑来1只小鸡,共有几只小鸡?也可能说有5只小鸡在吃米,跑来3只小鸡,共有几只?提醒学生,跑来的学生说出算式,5十2十1,教师问: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算式一样吗?不一样。3只是一起跑来的吗?)

3、揭示课题:像这种算式我们叫“连加”。

板书课题:

连加

4、探究“连加”计算的顺序方法。

问:5十2十1=8,你是怎样算出数的?

①小组合作探索方法。

②小组汇报。学生可能说一个一个地数出来的;5只加上2只是7只,再加上1只是8只;共跑来3只,加上原来的5只,共是8只。(不管哪种方法,学生只要说出理由,都给予肯定。)

③教师总结计算顺序和方法。

板书5十2十1=8

三、应用拓展——动手操作。

先拿出4根,再拿出2根,最后拿出3根。共拿出了几根?

列算式说得数。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将书上算式补充完整。

四、巩固练习。

练习十四第2题。

分步出示图片,让学生说图意,将算式补充完整。

练习十四的第1题。

学生先说题意,再填在书上,指名学生说,集体订正。

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六、课堂练习

练习十四第3题。

第十五课时连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连减的含义,正确地掌握10以内的连减的计算。

2、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想象力。

3、初步感知连加、连减算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连减的意义,掌握连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把第一步减得的结果记在脑子里,再参与第二次运算。

教具准备

例题图片,10个三角形片,复习用连加口算卡片。

学具准备

每个学生准备10个三角形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口算。

(1)4+2+4 3+3+l 5+0+3

2+7+l 2+4+3 3+7+0

(指定两题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

(2)10以内的减法。

10-3 8-6 9-2 4-4

7-4 9-0 6-3 10-7

8-4 10-6 7-6 3-1

二、新授。

1、师:大家不但会算,还能找出它们的关系。今天我们就要用这些知识来学习新本领。

2、学习连减

出示挂图。

问:先有几只鸡?

①老师移动2只鸡,表示走了。

问:走了几只?还剩下几只?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8-2。

②老师再移动2只,表示又走了2只鸡。

问:又去掉几只?还剩下几只?

③问:谁能说一说这剩下的4只鸡是怎样算来的?

问:那么也就是说是几减几再减几?

随着学生回答,老师在8-2的后面接着写“-2”。

④师:这道题是从1个数里先去掉一个部分后,再去掉一个部分,也就是连续去掉两个部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连减。(板书:连减)

⑤师:算式读作8减2再减2。

⑥师:连减的算式怎样算呢? 谁能根据连加的计算顺序,说说这道连减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板书计算过程。

⑦指名学生口述计算过程。

⑧小结。

三、巩固练习

1、第65页“做一做”。

2、练习十四的第4题。

要求:仔细观察,弄清图意,填空并计算。

3、练习十四的第5题。

说一说各题应把哪个数记在脑子里。

直接说出各题得数。

四、课堂总结

1、引导学生小结本课所学的内容和连加、连减计算的运算顺序。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小结,并提出注意的问题。

五、课堂练习

练习十四第6题。

第十六课时加减混合

教学目标

1、认识加、减混合运算式题,掌握加、减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

2、能看图列出加、减混合算式。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做题,计算正确、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5、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掌握加、减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记住第一次的运算结果。

教学具准备:例题图,口算卡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指定3道让学生说计算过程)

10-3-4=8-2-3=9-0-6=

9-2-5=10-1-6=5-3-1=

2+4+3=3+2+2=1+5+4=

二、教学加减混合计算。

1、教学天鹅例题1。

教师在黑板上贴4只天鹅。

问:原先有几只条天鹅?

演示:飞来3只天鹅。

问:一共有几只天鹅?怎样列式?(4十3)

演示:又飞走2只天鹅。

问:飞走几只天鹅?怎样列式来表示飞走的2只?

学生回答后老师在“4十3”的后面写“—2”。

师:这个算式们以前学的连加、连减有哪些不同呢?

师:这个算式里有加法也有减法,是加和减混合在一起,我们把它叫做加减混合式题(板书:加减混合)这样的算式读做:4加3再减2。(学生齐读算式一遍。)

师:加减混合式题怎样计算呢?你知道吗?(这道题是加在前面,减在后面,就先算4加3得7,然后再算7减2得5。)

学生齐读算式,请学生把这道题计算过程说一说。

2、教学天鹅例题2。

演示:先有4只天鹅,把其中2只移开,演示飞走。

问:有4只天鹅,飞走2只,还剩下几只?怎样列式?

板书:“4-2”。

演示:在黑板上又贴3只天鹅。

师:又飞来3只,现在一共有几只天鹅?怎样把刚才的算式接下去写完整?

学生答后老师在“4—2”的后面接着写“十3”。

师:这道算式也是有加法,有减法,也是加减混合式题,要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学生在书的方框里填数,指定学生说计算过程。

3、小结:刚才计算两题都是加减混合式题,第l题是加法在前还是减法在前?先算什么?第2题是加法在前还是减法在前面?先算什么?

师概括:计算加减混合式题,加法在前面就先算加法,如果是减法在前面就先算减法。

三、巩固练习。

(1)做课本67页“做一做”题。

指定学生说图意。指名列算式。

问: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接着学生计算,填方框里的数。做完后订正。

(2)做练习十五第1题。

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说题意,边讲边填,集体订正。

学生说计算过程。

四、课堂练习

练习十二的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练习十五的第2题。指导学生规范书写算式。

第十七课时加减混合计算的综合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有

关式题。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指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重点: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

练习过程

一、基本训练

1、1+4+3 10-2-5 2+7-6

指名口算出得数。

指名说出每道题的运算过程。

说说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2、完成第67页的第6题,做完后集体订正。

二、指导练习

1、练习十五的第5题。

三、综合练习。

1、练习十五的第4题。

师:括号里是要我们填横行、竖行上3个数相加的结果。

学生理解后填数。

老师指名学生说结果,并说出计算顺序。

四、课堂游戏

整理和复习

第一课时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法的整理和复习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对l0以内数的认识,能正确熟练地书写0—10各数。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熟记加法表,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法。

3、通过复习,使学生更进一步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复习重点::10以内数的顺序、组成和有关10以内的加法。

复习难点:使学生更进一步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具准备

从1到l0数字卡片一套。

学具准备

每个学生准备一套1—10的数字卡片。

复习过程

一、导入谈话。

师:请小朋友想一想:我们本单元学过了哪些数学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把学过的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比一比哪个小朋友学得好。

二、复习数的认识和顺序。

1、猜一猜。

①出示第69页第l题主题图。

师:小朋友们看,图上画了些什么?

生:有三个小朋友坐电梯。

师:他们分别说些什么?你能不能根据他们的谈话内容,猜一猜小男孩住在几层?小女孩呢?

生:小男孩住6层,小女孩住8层。

②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③联系生活,说一说你的家住在哪道街?几号楼?几单元?几层?学生踊跃发言,介绍自己的住址。

2、完成练习十六第2题。

三、复习数的组成和加法。

1、数的组成。

①师:我们已经学过l0以内数的组成,你都知道哪些数的组成?

②同桌两人共同表演,用拍手或对口令的形式说说组成。

③学生活动,上台展示。

④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出10以内各数的组成。

⑤做课本第71页第1题。

2、第69页第2题。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10以内数的加法算式,你能说出得数是2的加法算式吗?(老师板书。)问:你能说出得数是3的加法算式吗?(老师板书。)

问:你能说出得数是4、5……10的加法算式?(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1)指导学生横看加法板书表。

问:第一行有几道算式?得几?

问:第二行有几道算式?它们的得数是几?

问:第三行有几道算式?它们的得数都是几?第六行的算式得数是几?有几道

算式?第八行呢?

师:横看加法表,共9行,每行算式的得数都一样。第一行得2,第二行得

3……第九行得10。

让学生按横行顺序很快地读算式说得数。

问:看每一横行最左边的一个算式和最右边的一个算式有什么特点?(老师

边问边指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能说出相加的两个数刚好调换了位置,得数一样。)

练习:老师任指一题,学生很快地说出得数一样但两个数调换位置的算式。

(2)指导学生竖看加法表。

问:第一竖行是加几的?有几道?第二竖行是加几的?有几道?第三行呢?……

师:竖着看,有9行,从左到右依次是加1、加2、加3……加9。(让学生感

知:一个加数变大,另一个加数不变,得数也变大的规律。)

(3)练习。老师任意指一道题,学生都能迅速、正确说出得数。

四、课堂总结。

第二课时:10以内减法和综合练习的整理复习

复习目标

1、通过减法表的复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10以内减法,提高计算熟练程度。

2、使学生能正确解答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

3、通过综合练习,使学生对本单元所学内容进一步巩固和加深理解。

复习重点

10以内数的减法及图画应用题。

复习难点:使学生能正确解答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

复习过程

一、基本训练

7-2 5-1 10-3 6-2

5-3 8-5 9-2 7-4

10-9 7-7 10-5 8-0

二、整理复习10以内减法。

师:昨天我们已经复习了10以内数的加法算式,今天我们复习10以内数的

减法算式。你能说出2减几的减法算式吗?(老师板书)

问:你能说出3减几的减法算式吗?(老师板书)

问:你能说出4减几?(老师板书)

问:5减几呢?(老师板书)

……

问:你能说出10减几的减法算式吗?(老师板书)

〈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减法表,找出其特点。〉

问:横看减法表,编排上有什么特点呢?

师:第一行是2减l,也就是2减几,第二行是3减几,第三行4减几……

第9行是10减几。每一行第1题都是从减l开始。

接着请学生按横行顺序很快读算式说得数。

问:每一横行的左右两边算式有什么规律呢?(老师边问边指题:5一l和5—4、

5—2和5—3,先由学生试说,后老师补充:每一横行左右两边的算式是有联系的,如:5一l=4,5—4=1;5—2=3,5—3=2。他们都可以用同一个组成来想。)

接着老师任意指题,学生说出有联系的算式。

问:竖看减法表,编排上有什么特点呢?第一竖行减号前面是哪些数?(减号

前面是2—10)减号后面都是什么数?(都是1)第二竖行减号前面是哪些数?减号后面都是什么数?第三竖行呢?……

师:竖看减法表,第一竖行是几减1,第二竖行是几减2,第三竖行是几减3……

老师任意指表中的一道题,学生很快说出得数。

三、复习指导——练习“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

(1)出示放大的熊猫图(71页第3题左图)

请学生说图意,再列式计算。

问: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出示书包图。

学生说图意,在书上列算式。

指定学生板演,说一说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2)练习十六第5题,学生独立填算式计算,集体订正。

四、综合练习。

1、做练习十六第4题。

学生在课本上作题,老师计时,看3分钟内完成的人数。做后订正,达不到要求的个别辅导。

2、练习十六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

3、独立完成第7题,做完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整理和复习了10以内减法和这个单元的综合练习。10以内减法算式除了减0

和得数是0的题以外,全部都在这个表中,一共45道题。这些题都是最基本的,要做得又对又快。在综合练习中,我们练习了看一个图列4式,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填加法算式中的括号等,都是我们要掌握的知识,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争取好成绩。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小数的乘法 1、小数乘法 第一课时 课题:小数乘以整数 教学内容:例1和例2、“做一做”,练习—第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尝试: 孩子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得出: ⑴例1: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 3.5元=3元5角 3元×3=9元 5角×3=15角 9元+15角=10.5元 用乘法计算:3.5×3=10.5元 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⑶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5×3计算? 3.5×3表示什么?(3个3.5或3.5的3倍.) (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 把3.5元看作35角 3.5元扩大10倍 3 5角 × 3 × 3 1 0. 5 元 1 0 5角 缩小10倍 105角就等于10.5元 (6)买5个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象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0.72×5你们会算吗?(生试算,指名板演。) ⑴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板书: 0.72 × 5 (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3)示范: 0. 7 2 扩大100倍 7 2 × 5 × 5 3. 6 0 3 6 0 缩小100倍 (4) 回顾对于0.72×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72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100倍。(提示: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5)专项练习 ①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

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第一册数学全册教案

学期计划 全册教学理念: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全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一册 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十个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习和二个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本册的教学重点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难点是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的实验教材,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的实验课本,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 全册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备课本 学校: 学科: 年级: 姓名: 时间: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一、教学内容 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选择“进率是十的常见量”作为学习素材,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从在一定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中,选择“买风筝”(与元、角有关)、“换玻璃”(与米、分米有关)的活动为背景,不但能激发童心童趣,而且能促成学生利用元和角之间、米和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顺利沟通小数与乘法的联系,利于学生将新知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系统中。教材紧扣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转化和对比的方法,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通过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结合具体算式说明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并引导学生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突出了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和教学。在练习中设计了形式多样、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和计算练习,训练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设计了让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的练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发散学生的思维。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第二单位置 一、教学内容: 用数对确定位置 二、教材分析: 这一学段的《确定位置》是将学生已有的用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位置的经验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数对来确定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我是从以下几点来设计的:凸显矛盾冲突,让学生在新旧知识间激起思维的火花;强化符号化思想,培养学生抽象和简约化的思维品质;在一定的场景中相机介入数学历史,使学生经历知识的逻辑重演,让课堂浸染文化的意蕴;与本课内容相呼应和衔接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内容作有机的渗透和延伸,为学生奠定相应的数学思想与方法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与行,理解数对的含义,能用数对表示位置。 2、经历符号化的过程,体会数学的符号美、简洁美。 3、引导学生经历由实物图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渗透坐标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体会数对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在具体情境中自主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确定某一物体的位置。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 五、课时安排: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描述物体的位置。

2、在对物体位置关系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平面直角坐标系思想并使学生体验到观察要有序,表达要清晰,有条理。 3、在合作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 教学重点:会用不同的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或根据物体的位置来确定物体。 教学难点;对物体位置的正确描述。 教学准备:小动物卡片、课件等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初步让学生明确自己在班级里是第几组(小组)第几个。 一、快乐启航: 1、给小动物排队,提供比较材料。 师:春天的早晨小动物准备排队做操,小朋友,请你们帮它们排排队,行吗? (学生拿出教师发的8张动画卡片及垫板,开始排队,这里教师有一个精心设计卡片排得紧一点刚好排一排,稍留一些空隙排一排就排不下,这样自然引发思维灵活学生排几排)师:谁愿意上来,把你排的队形介绍给大家!学生同桌合作排队——展示队形。 二、快乐体验: 1、完成一维到二维的空间观念的飞跃,通过实物投影观察比较各种队形。 学生有可能出现:竖排1排(2排)或横排1排(2排)。。。。。。 师:大家觉得这些队形中,哪几种是不一样的哪几种是一样的(学生自由说) 师:我们数的时候可以横横地数也可以竖竖地数。大家再看这些小动物(手指着排两排(列)的队形)用你的火眼金睛观察一下,它们排成了一个(长方形、排一排的看成一条线)。 师:(指着排两排的队形)这些都是排成了一个长方形,(指着排一排(列)的队形)这些都排成了线。 2、从一维到二维描述“小猴”的位置。 师:谁能说说队形1(排一排)中小猴站在哪里?请第*组第*个小朋友回答!(第*个)。 师:你能说得具体一些吗(从左数起第*个)。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案(一)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案 (一)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一年级数学下册学期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认识几种常见的平面图形,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等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7.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知识结构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认识图形(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数学实践活动。本册教材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

一年级数学第一册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以内的进位加法 单元教学目标 .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的含义,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引导学生经历动手操作、观察、思考,依靠动作和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 .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及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教材说明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两个一位数相加得数超的加法,简述为“以内的进位加法”;二是“用数学”,即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教材内容安排如下表: 以内的进位加法是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这一部分学习的好坏,将对今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有的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没有学好,计算时既慢又容易出错,以后继续学习口算和

多位数笔算时就会遇到很大困难,及其他同学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因此,以内的进位加法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既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领会加、减法的含义,又可以为以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打下基础。 本单元计算部分分为三节,即加几,、、加几,、、、加几。这样编排,体现了学习知识和形成技能的反复认识过程。并且,每节中内容丰富,比如“、、加几”中含有道加法题。丰富的教学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动脑的习惯。前两节例题的编排,大体分三个层次:第一,以实际情境提供计算题,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第二,让学生动手操作或观察,理解和掌握算法;第三,脱离实物,让学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数。这样编排,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出发,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由动手操作、观察,依靠动作和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以内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不只一种,教材中呈现了多种计算方法,比如在“加几”部分呈现有“点数”、“接着数”、“凑十”和“根据具体题目选择特殊方法”等;在“、、加几”部分呈现有“拆小数,凑十数”、“拆大数,凑小数”和“交换加数的位置”等。教材注意在具体情景下,让学生自己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并且,以“你喜欢哪一种方法?”的形式表明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的思想,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在多种计算方法中,像“点数”和“接着数”等,学生学习在以内计算时已经掌握,因此,不用花很多时间专门进行教学。“凑十法”是学生新接触的一种方法,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材专门安排例题进

2017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2017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准备课 第一课时:数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帮助学生初步认识1-10各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倾听同学发言等。 3.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爱国主义和环保意识的教育。 教学重点:指导观察方法,培养观察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按要求观察。(课本2.3两页的主题图) 1.看第2页的图,这是一个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来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谁能告诉大家,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 2.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图上到底有哪些东西。汇报的时候要说清楚,个数是1的是什么,个数是2的是什么,个数是10的是什么? 3学生独立观察。 二. 汇报。 1. 生按1、2、3……的顺序汇报,师板书1、2、3…… 个数是1的有…… 红旗、教学大楼、老师、操场、风向标、气温箱、足球 个数是2的有…… 双杠、跳绳、门柱 个数是3的有…… 石凳、帽子 个数是4的有…… 垃圾箱、国旗护栏问:你是怎么知道有4个垃圾箱的?个数是5的有…… 高楼、 个数是6的有…… 花、大树、 个数是7的有…… 小鸟、 个数是8的有…… 小树 个数是9的有…… 女同学 个数是10的有…… 男同学 (允许学生说10以上的。) 2.指板书,这些数你能数一数吗? 3.能完整的说有1个什么,2个……同桌互相说一说。 4.谁上来说给大家听。(要求其余学生认真听,说对了要拍手。) 三.讨论。刚才小朋友们都很能干,现在你能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些什么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等一下来汇报。 四.汇报。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五.小结:这节课小朋友的表现都很棒,现在你能说一说,你学会了哪些本领吗?今天我们数了美丽的乡村小学里的人呀、花呀、树呀、鸽子呀等好多东西,还数了教室里的门和窗等等东西,放学后,你们还可以数数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

(完整)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学情分析 大多数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符合年龄及年级特点,具有一定的学习习惯,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数学的信心较强;学生分析能力有一定的提高。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同时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性解决问题的方面也欠缺,需要下大力量来培养训练。同时也存在个别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家长配合不到位现象,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本班的学生能够听从老师的教导,但是自主创新的意识还是比较缺乏,针对这现象在教学中对学生要加强培养自主探究意识及能力;对那些学习基础较差、家长常于疏忽的学生,应在课内课外加以帮助,使其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同时提高学习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安排了七个教学单元及总复习,数与代数方面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及第五单元简易方程,这是小学阶段第一次正式教学代数的初步知识;图形与几何安排的教学内容是第二单元位置,初步渗透直角坐标系的思想,以及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概率安排的是第四单元可能性;还有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综合实践活动安排了掷一掷。 与原实验教材相比主要变化有以下几点: 1.从六年级上册移来“位置” 单元,“观察物体”移到五年级下册。2.“可能性”单元根据课标要求进行了调整。 3.“数学广角”的内容进行调整。 4.“简易方程”的结构进行调整及其他单元内容的变化。 5.编排了一个“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由原三上移来。 三、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在探索小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转化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归纳、推理、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4.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等,初步了解简易方程,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2018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本册教学目标,使学生: 1.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第一单元小数的乘法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除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案 教学内容小数乘以整数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具准备放大的复习题表格一张(投影)。 教学过程一、引入尝试: 孩子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得出: ⑴例1: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3.5元=3元5角

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含三维目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期很快就过去了,回顾本学期我担任了一年级(1)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学生刚刚入学,学习习惯还未养成,再加上家庭及学生智力的差异,所以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育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教学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 一、做好课前准备——备好课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怎样才能教好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前、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分析和总结,写好教学反思。 二、增强上课技能——上好课 在上课中,我做到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和生动化,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我还特别注意以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巧妙引入,精心设疑,造成学生渴求新知识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一年级孩子年龄小特别喜欢爱表扬,抓住他们的闪光点,越表扬他就会越学越好,在提高兴趣的同时还要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并认真细致的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在课堂上抓住机会提问他,鼓励他,表扬他,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学的愉快。进步越快。针对各种问题,我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我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四、认真批改作业。 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注重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有人说:“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而且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的吸光有积极的意义。”在做数学作业时要求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完整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预案 《小数的乘法》 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除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会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及其性质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在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基础上,掌握确定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

第一课时小数乘以整数 教学内容:例1和例2、“做一做”,练习—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用具:放大的复习题表格一张(投影)。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尝试: 孩子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得出: ⑴例1: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 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 3.5元=3元5角 3元×3=9元5角×3=15角9元+15角=10.5元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数学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2~2013(一) 执教:章翠花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一年级学生29人,这些学生大部分是上过幼儿班,还有些学生是从外地转入的。他们天真可爱,活泼调皮。据幼儿班老师介绍,这些学生各方面的差异较大。有的活泼开朗,还有个别学生智力低下,接受能力差。开学初,经过和学生初步接触了解,这些学生由于常规训练少,一些起码的常规知识都不懂,他们还像在幼儿班一样没有任何约束,想来就来,要走就走,上课时乱走乱动。本学期施行的实验教材,主要是开拓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因此,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四、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最新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除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会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及其性质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在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基础上,掌握确定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 【课时安排】本单元计划用6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 课题:小数乘以整数 教学内容:例1和例2、“做一做”,练习—第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尝试: 孩子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得出: ⑴例1: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 3.5元=3元5角3元×3=9元5角×3=15角9元+15角=10.5元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1)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 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活动主题一:《图形的变换》活动主题二:《图案设计》活动主题三:《数学欣赏》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3、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图案,感觉图形世界的神奇。 教学重点、难点:在操作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准备教具:1、挂图;2、方格纸;3、七巧板;4、作图工具 授课时数:约6课时 第一课时(1) 课题:轴对称 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1和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 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重点难点: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实物图。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欣赏下面的图形,并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

(2)学生相互交流 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3)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4)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例题1: 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数一数题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 教师:?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作对称图形。 二、课内练习。 1.判断下面各图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指出它们的对称轴。 三、教学画对称图形。 例题2: (1)引导学生思考: 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2)在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铅笔试画。 (3)通过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 四、练习: 1、课内练习一-----第1、2题。 2、课外作业: 板书设计:轴对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2) 课题:旋转 教学内容:教材第5~5页例3和例题4。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案:20以内加减法

NO:1 复习内容 20以内的数。 (教材第116页第1—2题,练习二十三的第1—2题、4题、) 复习要求:通过复习20以内的读写、数序大小、组成和序数的含义,使学生加深对数的理解。 复习重点 20以内数的组成。 复习过程:

NO:2 复习内容 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教材第116页第3题第118-119页第3-6题) 复习要求:通过计算使学生加深加减法的含义,提高20以内进位加法的熟练程度 复习重点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学过程: NO:11 教学内容:20以内进位加法及练习二十二(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表的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2、培养学生仔细看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20以内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看加法表找规律。 教学过程:

NO:12 教学内容:书第114-115页(我们的校园) 教学目标: 1、学生加深理解本册教材所学的内容,体验自己校园生活中存在的数学。 2、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过程:

总复习 复习内容说明: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共五部分:20以内的数,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图形,认识钟表,用数学。总复习的编排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中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20以内数的读写、数序、大小、组成和序数的含义,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加减的含义。 2.熟练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正确较迅速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3、会辨认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知道整时和半时。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带教学反思

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 目录 一、观察物体(三)(2课时) 观察物体 二、因数与倍数(7课时) 1.因数和倍数 2.2、5、3的倍数的特征 3.质数和合数 三、长方体与正方体(13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整理和复习 探索图形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 1.分数的意义 2.真分数和假分数 3.分数的基本性质 4.约分 5.通分 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整理和复习 五、图形的运动(三)(3课时) 六、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打电话 七、折线统计图(3课时) 八、数学广角——找次品(2课时) 九、总复习(4课时) 1.数与代数 2.空间与图形 3.观察物体与统计

1 观察物体(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 2.通过观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3.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 1.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2.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教学指导】 1.准备好必要的教具和学具。由于本单元有大量的观察和画图等活动。所以,除教具外,最好每个学生都准备一套相应的学具。老师可以结合实际,指导学生自制学具。并要求每位学生要备好直尺等画图工具。 2.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因此,老师要切实组织好教学的每一个步骤,使活动有目的、有秩序的开展,要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进行观察和操作。注意不要让老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活动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的

(沪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数一数(1)

课题:数一数(1) 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一学期P4~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圈一圈、数一数,连一连,初步认识10以内的数。 2、初步感知对应的思想 【过程与方法】 “指着数”物体的个数,“听着数”听到声音的次数,记录下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仔细、认真的听讲习惯。 2、了解数字的起源、古代计数的方法,感受我国数学家契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习自信心,鞭策自己学习。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10以内的数,初步感知对应的思想。 教学难点:能用不同方式记录数字。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双色片。 课前2分钟:检查学生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数一数,连一连

1、观察,书有几本?铅笔有几支? 2、你是怎样数的? 3、数好后怎样和上面的数字连起来? 生:数出来是几,先把这些相同的铅笔圈在一起,再和数字连起来。 小组讨论 汇报交流 一起来认识阿拉伯数字,中国数词,小圆片。 【民族精神教育】介绍数字的起源,古代计数的方法,感受我国数学家契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习自信心,鞭策自己学习 4、学生自主完成其他物品的数一数,连一连。 反馈交流。师板书1~10的数字。 二、指着数 1、观察铅笔图,我们可以怎样数? 师示范指着一个一个数。学生模仿。 2、书本指着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从左往右,或从上往下依次指着数,不容易漏数。 3、防止漏数你还有什么好办法? 数过的物体上做记号

4、学生完成下面六张图的数数,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数的结果。可以让学生尝试同时用中国数词和阿拉伯数字表示物品的数量。 三、听着数 (一)引入 师:我们来比一比,谁的耳朵最灵敏。 我来击掌,请你说出你听到了几次掌声。 教师击掌,学生回答。 师:再来一次。 教师击掌,学生回答。 师:小朋友们都听的很仔细,接下来我们学习听着数。 板书:听着数。 (二)游戏 1、击鼓:教师击鼓,学生记录,学生汇报 2、敲三角铃:(小组代表敲)其余学生记录 3、拍手:一生拍手,其余学生汇报,全班核对 4、按照一定的规律拍手,如先4再3共7下等。 (三)生生互动,做练习 以小组形式或者同桌之间自己相互练习“听着数”。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教学措施:1.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2.指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提高简单的推理能力。 3.注意引导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课时安排:6 课时。 第一课时小数乘以整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联系,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①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0.34 3.5 0.201 5.02 ②把353 缩小到时它的1/10 是多少?缩小到它的1/100 呢?1/1000 呢? 二、引入尝试:大家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1)例1:燕子风筝每个3.5 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2) 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 元 3.5 元=3元5角 3 元X 3=9元 5角X 3=15角 9 元+15角=10.5元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五年级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一、教学内容 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选择“进率是十的常见量”作为学习素材,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从在一定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中,选择“买风筝”(与元、角有关)、“换玻璃”(与米、分米有关)的活动为背景,不但能激发童心童趣,而且能促成学生利用元和角之间、米和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顺利沟通小数与乘法的联系,利于学生将新知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系统中。教材紧扣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转化和对比的方法,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通过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结合具体算式说明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并引导学生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突出了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和教学。在练习中设计了形式多样、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和计算练习,训练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设计了让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的练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发散学生的思维。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转化、对比的数学思维方法。 (2)经历乘法运算定律和两步计算运算顺序的应用过程,体验迁移的学习方法。 (3)经历小组合作、问题探究的过程,体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发现、探究的意识。 (2)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套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 教学计划 全册教学理念: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全册教学内容:新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 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十个单元,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 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认识人民币,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数学实践活动。本册的教学重点是 100 以内数的认识和 100 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 20 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 100 ,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 100 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 100 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相关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教养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 100 以内的数,会读写 100 以内的数,掌握 100 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的,掌握 100 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会用 100 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 100 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物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新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目录 一、观察物体(三)(2课时) 观察物体 二、因数与倍数(7课时) 1.因数和倍数 2.2、5、3的倍数的特征 3.质数和合数 三、长方体与正方体(13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整理和复习 探索图形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 1.分数的意义 2.真分数和假分数 3.分数的基本性质 4.约分 5.通分 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整理和复习 五、图形的运动(三)(3课时) 六、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打电话 七、折线统计图(3课时) 八、数学广角——找次品(2课时) 九、总复习(4课时) 1.数与代数 2.空间与图形 3.观察物体与统计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 2.通过观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3.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 1.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2.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为2课时: 第1课时观察物体(1)1课时 第2课时观察物体(2)1课时 第1课时观察物体(1) 【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例1,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使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 2.学生能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4.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 【重点难点】: 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玩积木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搭积木的游戏。请用手中的4块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谁来展示一下你的摆法? 生展示不同的摆法。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老师发现同学们越来越喜欢动脑筋了,大家探索出了这么多有趣的摆法。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这一节课希望大家积极动手动脑,我们来继续探索《观察物体》中的奥秘,好吗?(板书课题) 二、新课讲授 1.出示教材第2页例1 (1)师:看同学们刚才学得真好,我又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玩积木的机会(出示课件):现在有四块积木,如果我想摆出从正面看是这一形状(如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