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风暴法超全法则

头脑风暴法”超全攻略

什么是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的发明者是现

代创造学的创始人,美国学者阿历克斯?奥斯

本于1938年首次提出头脑风暴法。

Brainstorming原指精神病患者头脑中短时

间出现的思维紊乱现象,病人会产生大量的

胡思乱想。奥斯本借用这个概念来比喻思维

高度活跃,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而产生大量

创造性设想的状况。

头脑风暴法最早是精神病理学上的用语,指精神病患者的精神错乱状态而言的,现在转而为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其目的在于产生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

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BS法、自由思考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性思维的方法。此法经各国创造学研究者的实践和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一个发明技法群,如奥斯本智力激励法、默写式智力激励法、卡片式智力激励法等等。

在群体决策中,由于群体成员心理相互作用影响,易屈于权威或大多数人意见,形成所谓的“群体思维”。群体思维削弱了群体的批判精神和创造力,损害了决策的质量。为了保证群体决策的创造性,提高决策质量,管理上发展了一系列改善群体决策的方法,头脑风暴法是较为典型的一个。

头脑风暴法有可分为直接头脑风暴法(通常简称为头脑风暴法)和质疑头脑风暴法(也称反头脑风暴法)。前者是在专家群体决策尽可能激发创造性,产生尽可能多的设想的方法,后者则是对前者提出的设想、方案逐一质疑,分析其现实可行性的方法。

采用头脑风暴法组织群体决策时,要集中有关专家召开专题会议,主持者以明确的方式向所有参与者阐明问题,说明会议的规则,尽力创造在融洽轻松的会议气氛。一般不发表意见,以免影响会议的自由气氛。由专家们“自由”提出尽可能多的方案。

头脑风暴的特点是让与会者敞开思想,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的创造性风暴,其可分为直接头脑风暴和质疑头脑风暴法。前者是在专家群体决策基础上尽可能激发创造性,

产生尽可能多的设想的方法;后者则是对前者提出的设想,方案逐一质疑,发行其现实可行性的方法。这是一种集体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亚历克斯·奥斯本简介

亚历克斯·奥斯本(Alex Faickney Osborn,1888.5.24 -

1966.5.4):创造学和创造工程之父,头脑风暴法之父,BBDO

广告公司创始人。

亚历克斯·奥斯本是创造学和创造工程之父、头脑风暴法的发明

人,美国BBDO广告公司(Batten, Bcroton, Durstine and

Osborn)创始人,前BBDO公司副经理。是美国著名的创意思

维大师,创设了美国创造教育基金会,开创了每年一度的创造性

解决问题讲习会,并任第一任主席,他的许多创意思维模式已成

为家喻户晓的常有方式。所著《创造性想象》的销量曾一度超过圣经的销量。20世纪40

年代,亚历克斯?奥斯本在其公司发起创新研讨。1953年和帕内斯教授在在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学院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创造学系,开始招收创造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1954年,奥斯本作为布法罗州立大学的董事会成员,促成该校建立“创新教育基金会”。

亚历克斯·F·奥斯本提出的最负盛名的促进创造力技法——头脑风暴法,所以大家都称他为“头脑风暴法之父”。这种方法的目的是通过找到新的和异想天开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头脑风暴法的基本程序

头脑风暴法力图通过一定的讨论程序与规则来保证创造性讨论的有效性,由此,讨论程序构成了头脑风暴法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因素,从程序来说,组织头脑风暴法关键在于以下几个环节:

1、确定议题

一个好的头脑风暴法一般从对问题的准确阐明开始。因此,必须在会前确定一个目标,使与会者明确通过这次会议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同时不要限制可能的解决方案的范围。一般而言,

比较具体的议题能使与会者较快产生设想,主持人也较容易掌握;比较抽象和宏观的议题引发设想的时间较长,但设想的创造性也可能较强。

2、会前准备

为了使头脑风暴畅谈会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可在会前做一点准备工作。如收集一些资料预先给大家参考,以便与会者了解与议题有关的背景材料和外界动态。就参与者而言,在开会之前,对于要解决的问题一定要有所了解。会场可作适当布置,座位排成圆环形的环境往往比教室式的环境更为有利。此外,在头脑风暴会正式开始前还可以出一些创造力测验题供大家思考,以便活跃气氛,促进思维。

3、确定人选

一般以8人~12人为宜,也可略有增减(5~15人)。与会者人数太少不利于交流信息,激发思维;而人数太多则不容易掌握,并且每个人发言的机会相对减少,也会影响会场气氛。只有在特殊情况下,与会者的人数可不受上述限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