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注射用抗菌药物的溶媒选择

常用注射用抗菌药物的溶媒选择
常用注射用抗菌药物的溶媒选择

常用注射用抗菌药物的溶媒选择

在临床治疗中,静脉注射是常用的治疗手段,抗菌药物则是常用的治疗药物,静脉注射抗菌药物有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而抗菌药物注射剂的剂型多为粉针剂,临床应用时需将其溶解后再输注至患者体内。由于溶媒的类别多种多样,各抗菌药物的性质千差万别,临床医生往往只根据自身经验选用溶媒,忽略溶媒对药效的影响。溶媒选用的不恰当可能导致抗菌药物理化性质的改变,从而降低药物疗效,甚至产生不良反应、增强细菌的耐药性。因此,正确、合理地选用抗菌药物的溶媒,是影响临床合理用药的关键因素之一。

许多因素影响着抗菌药物溶媒的选择,下面就几个常见因素对抗菌药物溶媒的选择进行简要分析。

溶媒的理化性质

葡萄糖溶液为酸性溶液,氨基糖苷类(如卡那霉素)因有氨基或其他碱性基团的碱性药物,不宜选用葡萄糖作为溶媒;磺胺类药物(如磺胺嘧啶)在酸性溶液中易析出结晶,也不能用葡萄糖进行溶解;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由于结构中存在多个羟基,同时在其9位有一个羰基,酸性条件下不稳定,易发生分子内脱水环合,故不可将葡萄糖溶液用作溶媒;氯霉素只能在中性及弱酸性条件下稳定,因此只能选择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使用。

7氯化钾注射液溶煤选择的病例分析

氯化钾注射液溶煤选择的病例分析 一、前言 临床药物溶煤主要有0、9%氯化钠注射液、5%-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主要用于电解质的调节,而葡萄糖注射液则主要补充能量。不同溶煤之间pH值不同,渗透压不同等。药物溶煤的选择主要就是基于以下三方面:1、主要就是从药物的稳定性方面考虑,2、要立足于病人的具体情况,3、溶煤量的选择。氯化钾注射液作为调节电解质平衡的药物,在溶煤的选择中则更需要注意渗透压的影响,同时还应注意患者血钾水平与输液的钾含量。输入血浆中的钾离子想细胞内转移需要一定给的时间,如果输入过快,则钾离子来不及向细胞内转移,过量后出现疲乏、肌张力降低、反射消失、周围循环衰竭、心率减慢甚至心脏停搏[1]。 二、病史摘要 患者项东阶,男,41岁,主因腹痛伴恶心呕吐1天,急诊以急性胰腺炎于7月14日收入院。患者7、12入我院急诊,查血钾:4、0mmol/L,急诊给予禁食水,抑酶、抑酸等营养支持治疗。为求进一步诊治,于7、14转入消化内科。入科后复查血钾:3、3mmol/L,初步诊断:急性胰腺炎、低钾血症。入院后继续禁食水,治疗上给予抑酸、抑酶、抗感染、补液对症治疗之外,同时给予氯化钾注射液1、5g+维生素C 1g+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 ivgtt qd,氯化钾注射液1、5g+维生素B6 2ml+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 ivgtt qd,氯化钾注射液1、5g+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ml ivgtt qd,补钾治疗,一天补钾量为4、5g。补钾过程中主要观察患者就是否出现与钾静点相关的不良反应。7月18日复查血钾:4、37mmol/L。考虑患者目前仍禁食水,钾摄入量不足,继续补钾治疗。 三、分析与讨论 钾的摄入与排出处于动态平衡,排钾量与摄入量相关,即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但就是不吃也排,说明肾虽有保钾能力,但不如保钠能力强,摄入钾的10%随粪便与汗液排出。测定血钾可取血浆或血清,血清钾浓度的正常范围为3、5-5、5mmol/L。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称为低钾血症(hypokalemia)。低钾血症发生的原因与机制主要就是:1、钾摄入不足,2、钾丢失过多,3、细胞外钾转入细胞内。患者因急性胰腺炎收入院,常规禁食水,钾摄入不足,患者入院查血钾:3、3mmol/L。低钾血症诊断明确。 钾就是体内最重要的无机阳离子之一,其中约90%存在于细胞内,仅约1、4%的钾存在于细胞外液中。当机体内总钾量不足的时候,从绝对量上细胞内失钾量明显大于细胞外液失钾量。氯化钾就是主要的补钾药物,在肾小球滤过液中的钾盐在近曲小管内几乎完全被重吸收。在远曲小管与集合小管通过钠泵使K+与管腔内Na+交换而被排泄。钾90%由肾脏排泄,10%从粪便排出。常规用法:一日补钾量为3-4、5g。一般将10%氯化钾注射液10-15ml加入5%葡萄糖液500ml 中滴注。静脉补钾浓度一般不超过40mmol/L(0、3%),速度不超过 0、75g/h(10mmol/h)。

溶媒盐水与糖水选择

业务学习 时间:地点:主讲人: 参加人员: 溶媒到底选盐水还是糖水? 一、用糖水还是用盐水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1、根据病人的原发病及其并发症而定: (1)如果病人有高血压、冠心病及心功能不全,应减少盐水的摄入,以减轻心脏负担。(2)如果病人有糖尿病但心肾功能尚可,可以用盐水,但用糖水时可按比例加胰岛素中和糖。 (3)如病人肾功能不全,要减少钠水的摄入,减轻钠水储溜。 2、根据病人的化验结果: (1)电解质结果,有低钠血症,则给予盐水,反之用糖。 (2)根据心肌酶等评测心功能,据此来决定盐糖的选择。 3、盐水主要用于电解质的调节,而糖主要作为能量,选用时要首先考虑到这点。 4、有的药物溶于糖或盐其效能会好点,这要根据药物说明书选择糖盐。 二、抗生素的溶媒的选择主要还是从稳定性方面考虑 在制剂中,葡萄糖在生产过程中需加入盐酸,成品溶液PH 多为 3 左右,而生理盐水稍高,一般为4~5。

1、β—内酰胺类在近中性(PH=6~7)溶液中较为稳定,酸性或碱性溶液均易使β—内酰胺环开环,失去抗菌活性,故应选盐水做溶媒。 2、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碱性条件下抗菌效能比酸性条件下可增强10 多倍(有相关的研究报道),故建议选盐做溶媒,或在溶媒中加入碳酸氢钠提高PH 值。 3、青霉素类在近中性(PH=6~7)溶液中较为稳定,酸性或碱性溶液均使之分解加速,应用时最好用注射用水或等渗氯化钠注射液溶解青霉素类。溶于葡萄糖液(PH=3.5~5.5) 中可有一定程度的分解。青霉素类在碱性溶液中分解极快。因此,严禁将碱性药液(碳酸氢钠、氨茶碱等)与其配伍。 4、合成类抗生素如甲硝唑等由于其分子结构的特定性,5% 的葡萄糖溶液比生理盐水形状更稳定。 5、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特别是培氟沙星,应该用糖水配。培氟沙星不能见氯离子,否则会形成沉淀。 三、附录 1、不宜用葡萄糖注射液为溶媒的药物: 呋塞米,析出结晶。 布美他尼,析出结晶。 苯妥英钠,pH<4 时不能完全溶解。 碘解磷定,葡萄糖的中间代谢物乙酰辅酶 A 为合成乙酰胆碱提供乙酰基,增加有机磷中毒的症状。 肝素钠,在pH<6 的溶液中很快失效。

常用药物溶媒指南

临床药物溶媒之选择 临床药物溶媒主要有两种:盐水、糖水。盐水主要用于电解质的调节,而糖水则主要补充能量。5%葡萄糖、10%葡糖糖注射液pH为3.2~5.5(临床上所用的葡萄糖注射液为防变色,其pH常调在3.8~4.0),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pH为3.5~5.0,0.9%氯化钠注射液的pH为4.5~7.0,复方氯化钠注射液pH为4.5~7.5。 首先:要立足于病人的具体情况 1根据病人的原发病及其并发症而定:(1)如果病人有高血压,冠心病,及心功能不好,应减少盐水的摄入,以减轻心脏负担. (2)如果病人有糖尿病但心肾功能尚可,可以用盐水,但用糖时可加胰岛素兑调(一般是按糖:胰岛素4:1配对). (3)如病人肾功能不好,要减少盐水的摄入,减轻钠水储溜.(4)如病人休克,应先给于盐水补充血容量再给于糖补能量. (5)患者为肺性脑病(2型呼吸衰竭)时候,最好用生理盐水带抗生素,因为使用葡萄糖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潴留,加重肺性脑病。 2根据病人的化验结果:(1)如电解质结果.看是否有低钠血症,则给予盐水,反之用糖. (2)根据心肌酶等评测心功能,来决定盐糖的选择. 其次:溶媒的选择主要还是从药物的稳定性方面考虑,下面以抗生素为例: 原则按药品说明书上明确规定配液要求的配制 1、溶媒的选择主要还是从抗生素的稳定性方面考虑的。在制剂中,葡萄糖在生产过程中需加入盐酸,成品溶液PH多为3左右,而生理盐水稍高,一般为4~5。 2、具体: 青霉素类、头孢类 在盐水的PH值中比较稳定,在外界配好后12小时内静滴都可以,但是在葡萄糖这类大分子物质中,药物会络合,稳定性下降. 以青霉素类为例,它们在近中性(PH=6~7)溶液中较为稳定,酸性或碱性溶液均使之分解加速,应用时最好用注射用水或等渗氯化钠注射液溶解青霉素类。溶于葡萄糖液(PH=3.5~5.5)中可有一定程度的分解。青霉素类在碱性溶液中分解极快。因此,严禁将碱性药液(碳酸氢钠、氨茶碱等)与其配伍。 而合成类抗生素如甲硝唑,喹诺酮类等由于其分子结构的特定性,5%的葡萄糖溶液比生理盐水形状更稳定。如培氟沙星不能见氯离子,否则会形成沉淀。比如氟罗沙星就需要用5%G.S 250ML溶解,盐水就不行,因为加入盐水会出现白色混浊的悬浮物。 β—内酰胺类 在近中性(PH=6~7)溶液中较为稳定,酸性或碱性溶液均易使β—内酰胺环开环,失去抗菌活性,故应选盐做溶媒。 大环内酯类 临床常用的此类抗感染药物为乳糖酸红霉素,其5%水溶液pH为6.5~7.5,即其水溶液在pH7左右时较稳定,pH大于8或小于4易水解失效,本品若直接用生理盐水或其他无机盐类溶液溶解会产生沉淀。一般以0.3g加6mL注射用水配成5%溶液,溶解时如出现乳状不溶解物,是因浓度过高,酌加注射用水即可澄清,再加入适量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静注或静滴。氨苄西林要用生理盐水不能用葡萄糖。 四环素类 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中含有氯化钙,其钙离子可与四环素络合,使四环素降效,故四环素不宜与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配伍静滴,可选不含钙的葡萄糖溶液做溶媒。 氯霉素类 氯霉素pH为6.5~8.5,微溶于水,易溶于碱性溶剂中,与酸性药液混合易产生混浊或沉淀,故适宜在生理盐水中静滴。

注射液溶媒及配置时间与滴速(仅供参照)

内容作参考 1 注射液溶媒及配置时间与滴速 注射药物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给药方法之一。不同的注射剂溶解或稀释时需选择相应的溶媒。由于药物配伍不当和溶媒选择不合理,使药物发生沉淀、混浊、结晶和变色 等理化反应, 发生输液反应, 违背用药目的, 对人体造成损害,因此,在临床运用中,应加强防范意识。做到详细询问过敏史,对高敏体质者用药前做药物过敏试验,同时注意药物质量,如果出现混浊、沉淀、变色等现象不得使用,并且尽量避免多药混合同用,做到密切观察病情,发现异常及时进行有效治疗,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加重。只要在实际工作中合理、慎重、安全的应用药物就可做到既有治疗疾病,又可减少或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为保障用药安全,现对我院日常药物配置溶媒的选择,配置时间与滴速、注意事项等做一分析总结,以作为临床使用的参考。 表1 化学药品与生物药品注射药物溶媒及配置时间与滴速 药品名称 规格 适宜溶媒 配制和滴注时 备注 注射用青霉素钠 80万U 加灭菌注射用水溶解后使用,供肌内或静脉滴注 静脉滴注给药速度不能超过50万单位每分钟,以免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青霉素水溶液在室温下不稳定,因此应用本品应新鲜配置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 0.75g 灭菌注射用水 静脉推注:1.0g 至少用10ml 以上注射用水溶解后推注 静脉滴注:2.25g 和2.5g 至少用18ml 和20ml 注射用水溶解后摇匀滴注 严禁用碳酸氢钠溶液溶解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 3.0g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 1.0g 肌肉注射:1 克溶于 3.5 毫升1 %盐酸利多卡因中;静脉注射:1克溶于10ml 以上注射用水中 本品不能加入哈特曼氏以及林格氏等含有钙的溶液中使用。 注射用头孢唑肟钠 0.75g 肌注溶媒为灭菌注射用水或0.5%利多卡因注射液, 静注溶媒为灭菌注射用水、等渗氯化钠注射液或葡萄糖注射液。 静滴则可溶于注射用水后再加入输液中, 控制滴入时间0.5~2小时。 注射用头孢吡肟 0.5g 静脉滴注:1~2g 本品溶于50~100ml 生理盐水,5%或10%葡萄糖注射液,M/6乳酸钠注射液,5%葡萄糖和 生理盐水的混合溶液,乳酸林格氏与5%葡萄糖混合溶液,药物浓度不能超过40mg/ml 肌肉注射:1g 本品加上述溶液中任意一种3ml ,深部肌群注射 本品禁用于对头孢吡肟或L-精氨酸,头孢菌素类药物, 青霉素或其他β-内酰胺类抗菌素有即刻过敏反应的病人。

注射液溶媒与配置时间及滴速

注射液溶媒及配置时间与滴速 注射药物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给药方法之一。不同的注射剂溶解或稀释时需选择相应的溶媒。由于药物配伍不当和溶媒选择不合理,使药物发生沉淀、混浊、结晶和变色等理化反应, 发生输液反应, 违背用药目的, 对人体造成损害,因此,在临床运用中,应加强防范意识。做到详细询问过敏史,对高敏体质者用药前做药物过敏试验,同时注意药物质量,如果出现混浊、沉淀、变色等现象不得使用,并且尽量避免多药混合同用,做到密切观察病情,发现异常及时进行有效治疗,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加重。只要在实际工作中合理、慎重、安全的应用药物就可做到既有治疗疾病,又可减少或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为保障用药安全,现对我院日常药物配置溶媒的选择,配置时间与滴速、注意事项等做一分析总结,以作为临床使用的参考。 表1 化学药品与生物药品注射药物溶媒及配置时间与滴速 药品名称规格适宜溶媒配制和滴注时备注 注射用青霉素钠80万U 加灭菌注射用水溶解后使用,供肌内或静脉滴注静脉滴注给药速度不能超过50万单位每分 钟,以免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青霉素水溶液在室温下不稳定,因此应用本品 应新鲜配置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0.75g 灭菌注射用水静脉推注:1.0g至少用10ml以上注射用水 溶解后推注 静脉滴注:2.25g和2.5g至少用18ml和20ml 注射用水溶解后摇匀滴注 严禁用碳酸氢钠溶液溶解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 3.0g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 1.0g 肌肉注射:1 克溶于 3.5 毫升1 %盐酸利多卡因中; 静脉注射:1克溶于10ml以上注射用水中 本品不能加入哈特曼氏以及林格氏等含有钙 的溶液中使用。 注射用头孢唑肟钠0.75g 肌注溶媒为灭菌注射用水或0.5%利多卡因注射液, 静注溶媒为灭菌注射用水、等渗氯化钠注射液或葡萄 糖注射液。 静滴则可溶于注射用水后再加入输液中, 控制滴入时间0.5~2小时。 注射用头孢吡肟0.5g 静脉滴注:1~2g本品溶于50~100ml生理盐水,5%或 10%葡萄糖注射液,M/6乳酸钠注射液,5%葡萄糖和生 理盐水的混合溶液,乳酸林格氏与5%葡萄糖混合溶液, 药物浓度不能超过40mg/ml 肌肉注射:1g本品加上述溶液中任意一种3ml,深部 肌群注射 本品禁用于对头孢吡肟或L-精氨酸,头孢菌素 类药物, 青霉素或其他β-内酰胺类抗菌素有即刻过敏 反应的病人。 注射用头孢西丁钠0.5g 肌肉注射:每克溶于0.5%盐酸利多卡因2ml; 静脉注射:每克溶于10ml无菌注射用水; 禁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配伍 范文范例参考指导

奥美拉唑针的溶媒选择

奥美拉唑针的溶媒选择 2013-03-27 今日问答:问题来自临床一线,且非常实用。请问在临床上,注射用奥美拉唑最好使用哪种溶媒:A. 5%葡萄糖注射液B. 10%葡萄糖注射液C.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8.0%、氯化钠0.18%)D. 生理盐水 配图为采用不合适溶媒导致的输液管内黑色沉淀物。 查看注射用奥美拉唑的药品说明书,一般都没有说禁止或强烈推荐使用何种溶媒,看起来生理盐水、葡萄糖注射液和葡萄糖氯化钠注射应该都是可以的。 但是,在临床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发现因为溶媒选择不合适而出现变色甚至沉淀物,昨日问答的配图就是使用500ml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置奥美拉唑后出现此类情况的实际案例。 奥美拉唑为硫酰基苯并咪唑类结构,易受pH值、光线、金属离子、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特别是在酸性条件下,奥美拉唑化学结构发生改变,出现聚合和变色现象;因此奥美拉唑制成粉针剂供临床使用,同时附有10ml 专用溶媒,内含适量氢氧化钠,使其溶液pH 值处于较稳定的偏碱性环境中。 糖盐水或葡萄糖注射液pH值偏低,易造成奥美拉唑变色及聚合沉淀。注:大部分含糖(果糖,转化糖等)的输液PH值都偏低。 所以大部分PPI制剂(质子泵抑制剂)的输液配制一般是选用生理盐水为溶剂。若依据药品说明书选用含葡萄糖的配置液,则尽量控制在100ml,且现配现用,配置完成后2小时内用完,最好是避光使用。 作为临床医生,大部分时候开完处方就完事了,配置注射都是护士完成,有时候处方一种药物很多年,自己都没见过这个药物长什么样子,而类似奥美拉唑配置后出现变色的情况更容易被忽视和无视,当临床偶尔遇到时我们也不知如何解释,通常是采取重新配置处理。类似这种Tips的知识积累很重要,这也是我们做用药知识问答的目的之一,希望大家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中药注射剂的安全应用案例分析答案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中药注射剂的安全应用案例分析答案

————————————————————————————————作者:————————————————————————————————日期:

2016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 中药注射剂的安全应用案例分析答案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10题,每题10分) 1 . 灯盏细辛注射液适宜稀释溶媒为() ? A.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 B.0.9%氯化钠注射液 ? C.5%葡萄糖注射液 ? D.10%葡萄糖注射液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2 . 痰热清注射液适用于() ? A.风寒犯肺 ? B.燥邪犯肺 ? C.痰热阻肺 ? D.痰浊阻肺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3 . 黄芪注射液的适应于() ? A.心气虚损 ? B.肝火上亢 ? C.阴虚阳亢 ? D.表实邪盛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4 . 属于清开灵注射剂适应证的是() ? A.高血压 ? B.子宫肌瘤 ? C.急性肝炎 ? D.心脏病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5 . 体重25kg的10岁儿童每次静脉滴注双黄连注射液的最大剂量为() ? A.20ml ? B.25ml ? C.30ml ? D.35ml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6 .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适宜的稀释溶媒为() ? A.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 B.10%葡萄糖注射液 ? C.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 ? D.0.9%氯化钠注射液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7 . 参麦注射液适用于() ? A.心气虚损 ? B.虚实夹杂 ? C.阳盛之体 ? D.气阴两虚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8 . 夏天无注射液的正确给药途径是() ? A.穴位注射 ? B.鞘内注射 ? C.肌内注射 ? D.静脉滴注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9 . 脉络宁注射液适用于() ? A.阴虚血热者

溶媒的选择与量

溶媒的选择与量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药物的合理使用 一、溶媒限制 1.多烯磷脂酰胆碱针:严禁用电解质溶液(0.9%氯化钠、复方氯化钠、乳酸钠林格氏液)稀释,可用葡萄糖或转化糖。 2.只能用葡萄糖溶解:紫杉醇(力扑素)、奥沙利铂(乐沙定、艾恒、艾克博康)、洛铂、卡铂(波贝、齐鲁)、福莫司汀、达卡巴嗪(菏泽)、胺碘酮、多柔比星脂质体(凯莱、里堡多)、去甲斑蝥酸钠、肝水解肽、多巴胺、脱氧核苷酸钠、氢化泼尼松、苦参碱、两性霉素B、消癌平注射液、参麦、参附、丹参。注:糖尿病患者使用参麦、参附可用生理盐水溶解 3.只能用盐水溶解:培美曲塞二钠、蔗糖铁、依托泊苷、替尼泊苷、奈达铂、吉西他滨、泮托拉唑、羟基喜树碱、曲妥珠单抗(赫赛汀)、贝伐单抗、西妥昔单抗(爱必妥)、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血必净、氨磷汀、氟达拉滨、长春瑞滨、甘氨双唑钠、奥曲肽。 4. 异甘草酸镁(天晴甘美):溶媒只能用10%葡萄糖250毫升 5. 异环磷酰胺(全菲那):溶媒须用生理盐水或复方氯化钠(林格氏液),不能用乳酸钠林格氏液稀释。 6.头孢地嗪(高德、汕头):溶媒为40ml注射用水、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中,20-30分钟内输注。 7.肌苷氯化钠、转化糖电解质、混合糖电解质、钠钾镁葡萄糖不作为溶媒使用。 二、给药浓度限制: 1.复合磷酸氢钾:每支2ml需要加入至少400ml溶媒中;

2.依托泊苷溶液浓度不超过0.25mg/ml; 3.表柔比星溶液浓度不超过2mg/ml; 4.蔗糖铁注射液每5ml最多只能稀释到100ml0.9%氯化钠溶液中(即最多只能稀释20倍,浓度稀溶液不稳定); 5.氯化钾静脉给药浓度不应超过0.3%; 6.门冬氨酸鸟氨酸溶液终浓度不超过2%; 7.多西他赛(艾素):浓度不超过0.9mg/ml,即100毫升溶媒最多加90毫克该药; 8.多西他赛(多帕菲、泰索帝)终浓度不得超过0.74mg/ml。 9.门冬氨酸钾针:浓度小于0.68%,即一支最少加250毫升溶媒。 10.氢化泼尼松:溶媒只能5%糖,最好用500毫升,实际审方时,3支以下可以用100毫升,6支以下可以用250毫升,6支以上必须用500毫升。 三、配伍禁忌 1.维生素C和维生素K1属于配伍禁忌。 2.复合磷酸氢钾与葡萄糖酸钙混合滴注易析出沉淀 3.昂丹司琼与地塞米松合用会产生沉淀。 四、给药途径: 1. 凝血酶粉针(无锡)只能口服用于局部止血,严禁静脉给药; 2. 香菇多糖4mg,只能肌肉注射; 3. 香菇多糖1mg,只能静脉滴注; 4. 胸腺五肽1mg可以静脉滴注、肌肉注射;

常用药物溶媒指南

常用药物溶媒指南 临床药物溶媒之选择 临床药物溶媒主要有两种:盐水、糖水。盐水主要用于电解质的调节,而糖水则主要补充能量。5,葡萄糖、10,葡糖糖注射液pH为3.2,5.5(临床上所用的葡萄糖注射液为防变色,其pH常调在3.8,4.0),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pH为 3.5,5.0,0.9,氯化钠注射液的pH为 4.5,7.0,复方氯化钠注射液pH为4.5,7.5。 首先:要立足于病人的具体情况 1根据病人的原发病及其并发症而定:(1)如果病人有高血压,冠心病,及心功能不好,应减少盐水的摄入,以减轻心脏负担. (2)如果病人有糖尿病但心肾功能尚可,可以用盐水,但用糖时可加胰岛素兑调(一般是按糖:胰岛素4:1配对). (3)如病人肾功能不好,要减少盐水的摄入,减轻钠水储溜.(4) 如病人休克,应先给于盐水补充血容量再给于糖补能. (5)患者为肺性脑病(2型呼吸衰竭)时候,最好用生理盐水带抗生素,因为使用葡萄糖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潴留,加重肺性脑病。 2根据病人的化验结果: (1)如电解质结果.看是否有低钠血症,则给予盐水,反之用糖. (2)根据心肌酶等评测心功能,来决定盐糖的选择. 其次:溶媒的选择主要还是从药物的稳定性方面考虑,下面以抗生素为例: 原则按药品说明书上明确规定配液要求的配制 1、溶媒的选择主要还是从抗生素的稳定性方面考虑的。在制剂中,葡萄糖在生产过程中需加入盐酸,成品溶液PH多为3左右,而生理盐水稍高,一般为 4,5。 2、具体: 青霉素类、头孢类

在盐水的PH值中比较稳定,在外界配好后12小时内静滴都可以,但是在葡萄糖这类大分子物质中,药物会络合,稳定性下降. 以青霉素类为例,它们在近中性(PH=6,7)溶液中较为稳定,酸性或碱性溶液均使之分解加速,应用时最好用注射用水或等渗氯化钠注射液溶解青霉素类。溶于葡萄糖液(PH=3.5,5.5)中可有一定程度的分解。青霉素类在碱性溶液中分解极快。因此,严禁将碱性药液(碳酸氢钠、氨茶碱等)与其配伍。 而合成类抗生素如甲硝唑,喹诺酮类等由于其分子结构的特定性,5%的葡萄糖溶液比生理盐水形状更稳定。如培氟沙星不能见氯离子,否则会形成沉淀。比如氟罗沙星就需要用5,G.S 250ML溶解,盐水就不行,因为加入盐水会出现白色混浊的悬浮物。 β—内酰胺类 在近中性(PH=6,7)溶液中较为稳定,酸性或碱性溶液均易使β—内酰胺环开环,失去抗菌活性,故应选盐做溶媒。 大环内酯类 临床常用的此类抗感染药物为乳糖酸红霉素,其5,水溶液pH为6.5,7.5,即其水溶液在pH7左右时较稳定,pH大于8或小于4易水解失效,本品若直接用生理盐水或其他无机盐类溶液溶解会产生沉淀。一般以0.3g加6mL注射用水配成5,溶液,溶解时如出现乳状不溶解物,是因浓度过高,酌加注射用水即可澄清,再加入适量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静注或静滴。氨苄西林要用生理盐水不能用葡萄糖。 四环素类 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中含有氯化钙,其钙离子可与四环素络合,使四环素降效,故四环素不宜与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配伍静滴,可选不含钙的葡萄糖溶液做溶媒。 氯霉素类

中药注射剂溶媒的选择

为什么中成药注射剂大多选用葡萄糖做溶媒中成药注射剂除说明书有规定可使用0.9%的氯化钠为溶媒和糖尿病患者外,一般而言中药注射剂应该使用葡萄糖为溶媒更为合适:“因为中草药针剂其内含物较为复杂,多含大分子有机物,与生理盐水混配后常可因盐析作用而产生大量不溶性微粒”,含离子成份较多的林格注射液等也可因与它药混配而产生较多的不溶性微粒,从而增加输液反应的发生率或降低药效。 糖尿病患者5% 葡萄糖静滴时可加胰岛素吗? 在临床上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案例:一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用5% 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作为治疗药物的稀释液(输液溶媒)时,同时加入4 U 胰岛素。 患者问医生:「此时为什么要在葡萄糖注射液中加入胰岛素?」,回答是为了兑冲葡萄糖。 那么请问这种用药方法对吗? 为什么不选择葡萄糖以外的输液作为溶媒呢? 如果正在口服降糖药的患者,此时还需要继续服药吗? 为什么非要用葡萄糖? 想要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要首先了解,临床治疗时是如何选用药物溶媒的。 一般我们会从药物溶解后的稳定性和患者疾病禁忌来考虑。譬如患有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的患者,需要控制钠盐的摄入。(此时不宜选用NS做溶媒)

而有些治疗药由于只适宜用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医师一般就会选用糖类输液作为溶媒。 譬如葡萄糖输液中加入胰岛素是治疗需要。譬如胰岛素、葡萄糖及氯化钾组成合剂(GIK)有稳定细胞膜的作用,临床称作极化液。可纠正细胞内缺钾,并提供能量,减少缺血心肌中游离的脂肪酸,用于防治心肌梗死时的心律失常。 糖尿病人能否应用胰岛素? 但是大家需要知道的是,糖尿病患者并非完全不能使用葡萄糖,只是不能过量摄入。 我们可以做一道算术题:成人一顿正常饮食,100 g 大米(按75% 转化为糖)大概也是75 g 葡萄糖左右,而一瓶250 ml 的5% 葡萄糖注射液,含糖量只有12.5 g。 所以说糖尿病患者也不必过于顾忌葡萄糖注射液的使用,治疗需要使用的还是应该照常使用,只须关注葡萄糖的摄入量和血糖变化即可。 胰岛素该如何冲兑? 当糖尿病患者必须使用葡萄糖注射液作溶媒时,在不改变糖尿病患者常规治疗和进食的前提下,临床上一般会采取加用胰岛素兑冲输液使用的葡萄糖。 一般葡萄糖和胰岛素的比例5:1 左右,常规用法是一瓶500 ml 的5% 葡萄糖注射液中兑入胰岛素5 U。 但是,目前提倡个体化用药,所以最好先确定病人目前的血糖水平,

抗生素类药物溶媒的合理选择静脉滴注抗生素类药物是临床药物治疗

抗生素类药物溶媒的合理选择 静脉滴注抗生素类药物是临床药物治疗的重要途径。能否保证抗生素安全、有效、及时地使用于患者,不但要从药品的质量抓起,而且也要从溶媒选择、配药操作、用药速度等各方面严加保证,其中能否正确选择溶媒对药物的稳定性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但是,有些医生对药物的理化性质并不十分了解,使用抗感染药物时凭经验用药,对溶媒的选择不太重视,下医嘱随意性很大,随意选用5%或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做溶媒,实际上这些液体的pH值有很大差别。《中国药典》规定:5%葡萄糖、10%葡糖糖注射液pH 为3.2~5.5(临床上所用的葡萄糖注射液为防变色,其pH常调在3.8~4.0),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pH为3.5~5.0,0.9%氯化钠注射液的pH为4.5~7.0,复方氯化钠注射液pH为4.5~7.5。抗生素类药物性质多不稳定,都有一定的pH范围要求,临床医务人员应选择适宜的溶媒,以确保临床治疗效果。 1 青霉素类 青霉素G混合于pH值为4.5的溶液中4h损失10 %;而在pH3.6时,1h即损失10%,4h损失40%的效价。阿莫西林钠在含葡萄糖的输液中会变色和降效,并与温度和时间成正比。而氧哌嗪青霉素由于其结构关系,形成盐后只在葡萄糖注射液中稳定。氨苄西林-舒巴坦用10%葡萄糖注射液或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药效降低,室温1h失效。这些情况由于肉眼观察不到,所以带来的危害性 往往是严重的。 2 头孢霉素类

头孢拉定(先锋霉素VI)在氯化钠注射液中,常温25℃、4~5h内稳定,含量保持在95%以上;但在10%葡萄糖注射液中分解速度快,配伍使用不稳定,必须输入10%葡萄糖注射液时,应在2h内滴完。头孢三嗪(菌必治)在10%葡萄糖、5%葡萄糖、含糖盐水配伍输液时,随着时间推移,颜色可变深,与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在室温25~35℃下,6h含量低于90%,所以输液时应做到现配现用。此外,有些药物与输液配伍,虽然用肉眼观察不到沉淀,但用微孔滤膜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法可观察有大量的微粒或微晶存在。文献报道50g·L-1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头孢哌酮致溶液混浊或溶解不完全,头孢哌酮的水溶液pH值为5~6.5,而5%葡萄糖注射液的pH值为3.2~5.5,低pH值的葡葡糖注射液可能使头孢哌酮的弱酸盐析出,而葡萄糖注射液热压灭菌后的分解产物5-HMF,可进一步分解为甲酸、乙酰乙酸及有色的多聚物,有色多聚物与头孢哌酮发生反应,可影响药物的溶解。头孢噻肟钠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pH小于4.05)亦产生白色混浊。 3 大环内酯类 临床常用的此类抗感染药物为乳糖酸红霉素,其5%水溶液pH为6.5~7.5,即其水溶液在pH7左右时较稳定,pH大于8或小于4易水解失效,本品若直接用生理盐水或其他无机盐类溶液溶解会产生沉淀。一般以0.3g加6mL注射用水配成5%溶液,溶解时如出现乳状不溶解物,是因浓度过高,酌加注射用水即可澄清,再加入适量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静注或静滴。 4 氨基糖苷类 庆大霉素(pH4.0~6.0)的作用受pH值影响较大,其在pH8.5时抗菌效力比

药物配制溶媒的选择

药物配制溶媒的选择 参照《药物临床信息参考2008》和《药品注射剂使用指南》(美国《药品注射剂手册》13版袖珍本)将常见注射剂溶媒的选择总结如下: 不宜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药物 药物名称选择溶媒的注意事项 注射用两性霉素B 静脉给药前,加适量灭菌注射用水使本品溶解,不可用氯化钠注射液溶解与稀释,因可产生沉淀,只能用5%葡萄糖溶液配制 甲磺酸培氟沙星注射液本品与氯化钠或其他含氯离子的溶液属配伍禁忌,可产生沉淀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本品不得在同一注射器内与其他制剂混合。使用稀释液时只能用5%葡萄糖溶液,禁用 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 甘露醇注射液避免与无机盐类药物(如氯化钠、氯化钾等)配伍,以免引起甘露醇结晶析出 注射用促皮质素不宜与中性及偏碱性的注射液配伍,如氯化钠、谷氨酸钠、氨茶碱等,以免产生混浊三磷酸腺苷注射液首剂20mg,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5ml 注射用非格司亭供静脉给药时须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浓度不低于15μg/ml 不宜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药物 药物名称选择溶媒的注意事项 注射用氨苄西林钠溶液浓度愈高,稳定性愈差。药液稳定性可因葡萄糖、果糖或乳酸的存在而降低,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当溶液呈酸性时,分解较快,故宜用中性液体作溶剂;且溶解后应立 即使用,溶解放置后致敏物质可增多 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与含有葡萄糖、葡聚糖或酸性碳酸盐的溶液属配伍禁忌;且在体外不可与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血制品、含蛋白质的液体(如水解蛋白等)混合,也不可与静脉脂质乳化液混合 磺胺嘧啶钠注射液与碳酸氢钠、5%葡萄糖液属配伍禁忌,可析出结晶 注射用氨力农静脉注射液或粉针需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为1~3mg/ml 的溶液,不能用含右旋糖酐或葡萄糖的溶液稀释 呋噻米注射液本品为碱性较高的钠盐注射液,静脉注射时宜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而不宜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释。 布美他尼注射液本品不宜加入酸性溶液中静脉滴注,以免引起沉淀 注射用异戊巴比妥钠注射液不稳定,应在临用前用灭菌注射用水或氯化钠注射液溶解成5%溶液后使用。如5min内溶液仍不澄清或有沉淀物,不宜使用 依托泊苷注射液本品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不稳定,可形成微细沉淀。应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无菌注射用水、苯甲醇抑菌注射液或苯甲醇抑菌注射用氯化钠液稀释后立即使用,稀释后依托 泊苷浓度不超过25mg/ dL(溶液浓度越低,稳定性越大) 注射用博来霉素静脉给药时,本品需用5ml 或5ml 以上的稀释液(如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肌内或皮下给药则用1~5ml 注射用水或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 注射用达托霉素应将本品稀释于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给药时间应持30min

2016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 中药注射剂的安全应用案例分析答案

2016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 中药注射剂的安全应用案例分析答案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10题,每题10分) 1 . 灯盏细辛注射液适宜稀释溶媒为() ? A.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 B.0.9%氯化钠注射液 ? C.5%葡萄糖注射液 ? D.10%葡萄糖注射液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2 . 痰热清注射液适用于() ? A.风寒犯肺 ? B.燥邪犯肺 ? C.痰热阻肺 ? D.痰浊阻肺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3 . 黄芪注射液的适应于() ? A.心气虚损 ? B.肝火上亢 ? C.阴虚阳亢 ? D.表实邪盛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4 . 属于清开灵注射剂适应证的是() ? A.高血压 ? B.子宫肌瘤 ? C.急性肝炎 ? D.心脏病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5 . 体重25kg的10岁儿童每次静脉滴注双黄连注射液的最大剂量为()? A.20ml ? B.25ml ? C.30ml ? D.35ml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6 .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适宜的稀释溶媒为() ? A.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 B.10%葡萄糖注射液 ? C.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 ? D.0.9%氯化钠注射液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7 . 参麦注射液适用于() ? A.心气虚损 ? B.虚实夹杂 ? C.阳盛之体 ? D.气阴两虚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8 . 夏天无注射液的正确给药途径是() ? A.穴位注射 ? B.鞘内注射 ? C.肌内注射 ? D.静脉滴注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9 . 脉络宁注射液适用于() ? A.阴虚血热者

溶媒选择与案例分析

溶媒选择与案例分析 临床常用的注射剂溶媒主要有0.9%氯化钠、5%和10%葡萄糖、葡萄糖氯化钠、林格氏液等。最为常用的输液是0.9%氯化钠、5%和10%葡萄糖注射液。多数针剂既可选用糖也可选用盐盐稀释,但少数针剂不可互为使用。从氯化钠和葡萄糖的化学性质讲,氯化钠是一种无机盐,是一种极性较强的电解质,其水溶液的pH值为4.5~7.0,偏中性;而葡萄糖是一种有机物,非电解质,其水溶液pH为3.2~5.5,呈弱酸性。因此,针剂是选用氯化钠注射液还是选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应从溶液的pH值变化、是否存在离子作用和盐析作用等方面考虑,此外,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患者有高血压、冠心病及心功能不好,应减少盐的摄入,以减轻心脏负担;如果患者有糖尿病但心肾功能尚可,可以用盐,但用糖时可加胰岛素兑调;如果患者肾功能不好,要减少钠水的摄入,减轻水钠储溜。如患者休克,应先给予盐水补充血容量再给予糖补能,盐主要用于电介质的调节,糖主要作为能量。先将我院药师在临床工作中收集的具有代表性的临床用药实例进行详细的用药分析,旨在通过学习,不断积累经验,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保证患者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实例1 某女,40岁,泌尿系感染 处方: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依诺沙星0.2g,静滴,一日一次 处方点评:依诺沙星、培氟沙星、氟罗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药物分子结构中既有酸性基团又有碱性基团,是大分子物质,用0.9%氯化钠注射液等强电解质溶液稀释,因同离子效应使其溶解度减小,致使形成的微粒在短时间内凝集而产生白色沉淀。所以只能用5%或10%葡萄糖注射液溶解稀释。 实例2 某男,30岁,混合痔 处方:林格氏液100ml,头孢曲松钠2.0,静滴,一日一次 处方点评:头孢曲松钠极易和阳离子钙形成不溶性沉淀,而含有沉淀或微粒的药液一旦阻塞毛细血管并在组织沉积生成肉芽肿,就有威胁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可能。因此不能将头孢曲松钠溶于复方氯化钠、复方乳酸钠、葡萄糖酸钙等含钙溶液中,也不能在短时间内(48小时内)使用含钙的药物。” 实例3 某男,81岁,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性脑病 处方:5%葡萄糖注射液100ml,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2.0,静滴,一日两次 处方点评:(1)β-内酰胺类在近中性(PH=6~7)的溶液中较为稳定,葡萄糖在生产过程中需加入盐酸,成品溶液PH为3.2~5.5,而生理盐水稍高,一般为4.5~7.0,酸性或碱性溶液均易使内酰胺环开环,失去抗菌活性,故应选盐做溶媒。(2)患者为肺性脑病,最好用生理盐水加抗生素,因为使用葡萄糖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潴留,加重肺性脑病。 实例4 某女,56岁,冠心病 处方:0.9%氯化钠 250 ml,参麦注射液40ml,静滴,一日一次

我院常用药物溶媒指南

我院临床药物溶媒选择 临床药物溶媒主要有两种:盐水、糖水。盐水主要用于电解质的调节,而糖水则主要补 充能量。5%葡萄糖、10%葡糖糖注射液pH为3.2?5.5(临床上所用的葡萄糖注射液为防变 色,其pH常调在3.8?4.0),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pH为3.5?5.0,0.9 %氯化钠注射液 的pH为4.5?7.0,复方氯化钠注射液pH为4.5?7.5 。 不宜用葡萄糖注射液为溶媒的药物: 呋塞米析出结晶 布美他尼析出结晶 苯妥英钠pH<4 时不能完全溶解 碘解磷定葡萄糖的中间代谢物乙酰辅酶A为合成乙酰胆碱提供乙酰基,增加有机磷 中毒的症状 肝素钠在pH<6的溶液中很快失效 曲妥珠单抗蛋白凝固 依托泊苷不稳定,可形成细微沉淀 羟喜树碱出现沉淀 氨力农产生沉淀 腺苷钴胺维生素B12 与葡萄糖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替加氟忌与酸性药物配伍。 奈达铂不宜使用氨基酸输液、pH=5 以下的酸性输液〔如电解质补液、5%葡萄糖输 液或葡萄糖氯化钠输液〕。 替尼泊苷易产生沉淀 多柔比星用注射用水或氯化钠溶液溶解稀释本药。柔红霉素与酸性或碱性溶液配伍 易失效。 泮托拉唑注射剂只能用氯化钠注射液或专用溶剂溶解、稀释,禁止用其它溶剂或药物溶解、稀释。 伊曲康唑严禁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乳酸林格氏液稀释 抗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忌与酸性溶液配伍,不推荐使用葡萄糖溶液稀释本药。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罗氏芬)0.25 克或0.5 克融于5 毫升灭菌注射用水中,1 克融于10 毫升中用于静脉注射,注射时间不能少于2?4分钟。 不宜用氯化钠注射液为溶媒的药物两性霉素B pH 不能<4.25 ,否则形成沉淀 甲磺酸培氟沙星产生沉淀。甲磺酸培氟沙星pH3.5~4.5, 生理盐水pH4.5~7.0, 两者配伍时pH值发生变化,甲磺酸培氟沙星会形成游离培氟沙星,在水中溶解度变小,产生结晶。 因此不宜配伍。 乳酸红霉素产生沉淀 奥沙利铂不能与氯化物(包括各种浓度的氯化物溶液)或其它药物配伍。 洛铂 安吖啶雌莫司汀磷酸钠氯化钠可使本药降解。 不能与含氯离子的溶液配伍,否则易产生沉淀。不可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本药。 氟罗沙星与氯化钠或含氯离子的溶液属配伍禁忌。氟罗沙星注射液是利用氟罗沙

溶媒的选择与量

药物的合理使用 一、溶媒限制 1.多烯磷脂酰胆碱针:严禁用电解质溶液(0.9%氯化钠、复方氯化钠、乳酸钠林格氏液)稀释,可用葡萄糖或转化糖。 2.只能用葡萄糖溶解:紫杉醇(力扑素)、奥沙利铂(乐沙定、艾恒、艾克博康)、洛铂、卡铂(波贝、齐鲁)、福莫司汀、达卡巴嗪(菏泽)、胺碘酮、多柔比星脂质体(凯莱、里堡多)、去甲斑蝥酸钠、肝水解肽、多巴胺、脱氧核苷酸钠、氢化泼尼松、苦参碱、两性霉素B、消癌平注射液、参麦、参附、丹参。注:糖尿病患者使用参麦、参附可用生理盐水溶解 3.只能用盐水溶解:培美曲塞二钠、蔗糖铁、依托泊苷、替尼泊苷、奈达铂、吉西他滨、泮托拉唑、羟基喜树碱、曲妥珠单抗(赫赛汀)、贝伐单抗、西妥昔单抗(爱必妥)、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血必净、氨磷汀、氟达拉滨、长春瑞滨、甘氨双唑钠、奥曲肽。 4. 异甘草酸镁(天晴甘美):溶媒只能用10%葡萄糖250毫升 5. 异环磷酰胺(全菲那):溶媒须用生理盐水或复方氯化钠(林格氏液),不能用乳酸钠林格氏液稀释。 6.头孢地嗪(高德、汕头):溶媒为40ml注射用水、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中,20-30分钟内输注。 7.肌苷氯化钠、转化糖电解质、混合糖电解质、钠钾镁葡萄糖不作为溶媒使用。 二、给药浓度限制: 1.复合磷酸氢钾:每支2ml需要加入至少400ml溶媒中; 2.依托泊苷溶液浓度不超过0.25mg/ml; 3.表柔比星溶液浓度不超过2mg/ml; 4.蔗糖铁注射液每5ml最多只能稀释到100ml0.9%氯化钠溶液中(即最多只能稀释20倍,浓度稀溶液不稳定); 5.氯化钾静脉给药浓度不应超过0.3%; 6.门冬氨酸鸟氨酸溶液终浓度不超过2%; 7.多西他赛(艾素):浓度不超过0.9mg/ml,即100毫升溶媒最多加90毫克该药; 8.多西他赛(多帕菲、泰索帝)终浓度不得超过0.74mg/ml。 9.门冬氨酸钾针:浓度小于0.68%,即一支最少加250毫升溶媒。 10.氢化泼尼松:溶媒只能5%糖,最好用500毫升,实际审方时,3支以下可以用100毫升,6支以下可以用250毫升,6支以上必须用500毫升。 三、配伍禁忌 1.维生素C和维生素K1属于配伍禁忌。 2.复合磷酸氢钾与葡萄糖酸钙混合滴注易析出沉淀 3.昂丹司琼与地塞米松合用会产生沉淀。 四、给药途径: 1. 凝血酶粉针(无锡)只能口服用于局部止血,严禁静脉给药; 2. 香菇多糖4mg,只能肌肉注射; 3. 香菇多糖1mg,只能静脉滴注; 4. 胸腺五肽1mg可以静脉滴注、肌肉注射; 5. 胸腺五肽10mg,只能肌肉或皮下注射。 五、用法用量 1. 泮托拉唑、奥美拉唑注射液每天使用剂量不超过80mg/天,奥美拉唑(江苏)不能静脉推注,需要滴注至少40分钟。 2. 岩舒注射液:每日使用不超过12ml,加到0.9%氯化钠注射液200ml 中静脉滴注。 3. 微量泵的使用:常用的有5ml/小时和10ml/小时两种,一般要求液体量需要达到200ml以

中药注射剂溶媒的选择

中药注射剂溶媒的选择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中成药注射剂除说明书有规定可使用0.9%的氯化钠为溶媒和糖尿病患者外,一般而言应该使用葡萄糖为溶媒更为合适:“因为中草药针剂其内含物较为复杂,多 较多的林格注射液等也可因与它药混配而产生较多的不溶性微粒,从而增加输液反应的发生率或降低药效。 糖尿病患者5%葡萄糖静滴时可加胰岛素吗? 在临床上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案例:一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作为治疗药物的稀释液(输液溶媒)时,同时加入4U胰岛素。 患者问医生:「此时为什么要在葡萄糖注射液中加入胰岛素?」,回答是为了兑冲葡萄糖。 那么请问这种用药方法对吗? 为什么不选择葡萄糖以外的输液作为溶媒呢? 如果正在口服降糖药的患者,此时还需要继续服药吗? 为什么非要用葡萄糖? 想要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要首先了解,临床治疗时是如何选用药物溶媒的。 一般我们会从药物溶解后的稳定性和患者疾病禁忌来考虑。譬如患有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的患者,需要控制钠盐的摄入。(此时不宜选用NS做溶媒)而有些治疗药由于只适宜用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医师一般就会选用糖类输液作为溶媒。

譬如葡萄糖输液中加入胰岛素是治疗需要。譬如胰岛素、葡萄糖及氯化钾组成合剂(GIK)有稳定细胞膜的作用,临床称作极化液。 可纠正细胞内缺钾,并提供能量,减少缺血心肌中游离的脂肪酸,用于防治心肌梗死时的心律失常。 糖尿病人能否应用胰岛素? 但是大家需要知道的是,糖尿病患者并非完全不能使用葡萄糖,只是不能过量摄入。 我们可以做一道算术题:成人一顿正常饮食,100g大米(按75%转化为糖)大概也是75g葡萄糖左右,而一瓶250ml的5%葡萄糖注射液,含糖量只有12.5g。 所以说糖尿病患者也不必过于顾忌葡萄糖注射液的使用,治疗需要使用的还是应该照常使用,只须关注葡萄糖的摄入量和血糖变化即可。 胰岛素该如何冲兑? 当糖尿病患者必须使用葡萄糖注射液作溶媒时,在不改变糖尿病患者常规治疗和进食的前提下,临床上一般会采取加用胰岛素兑冲输液使用的葡萄糖。 一般葡萄糖和胰岛素的比例5:1左右,常规用法是一瓶500ml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兑入胰岛素5U。 但是,目前提倡个体化用药,所以最好先确定病人目前的血糖水平,不同血糖水平加的胰岛素不一样。 原则上是血糖高的病人滴糖水的时候胰岛素多放一点,血糖低的少放一点。 1.空腹血糖在13.9mmol/L以下的糖尿病病人是以糖:胰岛素为3:1的比例配,例如:5%GS250ml+RI(普通胰岛素)4单位,500ml配8单位胰岛素; 2.如果血糖更高就要相应多放一点了,比例最高可达2:1; 3.如果血糖很高就用NS+胰岛素先把血糖降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