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的发展历程——经济发展专题党课讲稿(32页)

“一带一路”的发展历程

(党课讲稿)

前言

?一带一路?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也是沿线国家合作发展的大事,已经引起全世界的高度关注。?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就成为2014年至2017年四次两会上的一个热词。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一带一路?列为优化中国经济空间格局的三大战略之一。2015年,?一带一路?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总共是一万八千多字,其中五次提到了?一带一路?,两会代表也将?一带一路?作为一个重要的问题进行讨论。?一带一路?不仅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问题,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抉择,而且还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集中体现。2017年5月14—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北京举行,?一带一路?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一带一路?实际上是一项世纪工程,但是目前仍然处于起始阶段。最近,我也接受了几家境内外媒体的采访,他们都非常关注?一带一路?的问题,媒体关注的问题是哪些国家的领导人与会、论坛的规模、论坛的成效、论坛是否长效化和制度化、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影响,等等。可以设想,?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之后,

?一带一路?将进入一个大发展的时期。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推进?一带一路?:从合作倡议到机制规范》。而且我今天的报告也提出一个新的概念——?丝路秩序?。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经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和参与。?一带一路?不是中国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大合唱。?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要讨论的就是?共商、共建、共享?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要讨论合作的理念和合作的机制问题。这么多的国家参与到?一带一路?中来,该怎么合作呢?有句话叫,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带一路?是路,也是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俗话叫小智治事,大智治制。

推进?一带一路?,无疑需要一种新的秩序加以规范。同时,丝路秩序又是一种国际秩序。国际秩序是由国际格局决定的,而?一带一路?的推进将影响着国际格局的演变。在我看来,?丝路秩序?虽然还在形成过程之中,但是其大致的思路和总体的框架已经确立,其基本规则和国际机制已经成形。所以?丝路秩序?将为全球治理树立新范本,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

(一)战略平衡与稳定周边的需要

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首先是战略平衡与稳定周边的需要。全世界有230多个国家,中国是世界

上拥有邻国最多的国家,我们周边大大小小21个邻国,14个路上邻国和7个海上邻国。一带一路首先是稳定周边的需要,同时也是战略平衡的需要。为什么这么讲呢?中国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这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中有一半存在争议,所以我们一到海上就感觉好像问题比较多,麻烦比较多,特别是2010年的时候,中国GDP成为世界第二,与此同时美国高调的重返亚太,而美国重返亚太的同时,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对中国施压,菲律宾在黄岩岛问题上对中国施压,甚至包括越南,使我们海上的压力骤然上升。

为什么美国会掀起这样一种波涛呢?我们就要分析一下美

国的战略是什么。美国1776年建国,到今天还不足250年,但是1890年是美国的一个战略结点。我们说决定成败的往往不是起点而是转折点,1890年对美国来说是一个转折点,因为这一年,有一个海军军官叫马汉,在他50岁这一年,马汉写了一本书叫《治海权对历史的影响》。在这本书中他讲一个观点,说海上力量决定国家力量,谁能控制海洋,谁就能成为世界强国,所以这本书就影响了美国战略的方向。1890年这一年,美国的海军实力世界第12位,但是当这本书问世10年后,美国的海军实力由世界第12位蹿升到世界第3位。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掌控两大洋的国家,一边是大西洋,一边是太平洋。在太平洋一侧,我们知道西太平洋是中国的安全出口,而西太平洋也是美国的安全重心,因为在西太平洋有众多的美国

盟友,比如说日本、菲律宾、韩国,也包括美国眼中所谓不沉的航空母舰——台湾。所以当美国高调重返亚太的时候,美国这些盟国开始纷纷在海上对中国施压,所以我们东部海上沿海压力上升。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找一个方向突围,所以我们要向西突围,?一带一路?路上海上两大方向都是往西走,从中亚、东南亚到南亚,到中东到欧洲,一带一路的两个中心方向都往西走。所以一带一路这个战略平衡是什么?当东部压力大的时候,我们需要释放我们的潜力,找一个话题去形成国际社会讨论的新议题,这就叫话语设臵。什么叫话语设臵呢?我不能决定你内心想什么,我不能决定你喜不喜欢我,但是我可以决定这个时间大家讨论什么。2010年美国高调重返亚太的时候,那个时候国际社会包括

中国周边讨论的是安全议题,讨论的是冲突、是纷争。但是到2013年9月,我们高调提出一带一路的时候,包括之后的亚投行、丝路基金,我们把焦点、风向扭转过来了,那个时候刮的是西北风,这个时候开始刮中国风了,由国际社会开始讨论冲突、讨论安全议题,转到了讨论经济话题,所以一带一路使这些西方国家内部的媒体和议会也在讨论经济合作,这种转向对我们中国是有利的,这是为什么提出一带一路的第一个背景。

当战略压力上升的时候,我们需要找一个新的有活力的发展空间,所以一带一路的主题和内涵,第一个就是经济合作,第二个就是文明互建。一带一路有两大方向,在很多人眼中一带一路

就是指发展中国家,这种判断我认为是有误区的,一带一路有两个端点,像大鸟的两个翅膀一样,一端是活跃的东北亚经济圈,另一端就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我们不仅仅是冲着那些资源多的发展中国家去的,我们也要看到我们的合作空间,包括东北亚、也包括欧洲。

(二)调整经济布局的需要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要提出一带一路?从国内来说,也是调整经济布局的需要。这里我提醒各位企业家和各地政府的领导干部,一带一路不是说让大家蜂拥的走出国门,这只是一个方向。另一个方向是什么?就是整合国内资源,比如说我们的西北欠发展,西南欠发展,能不能将我们沿海的优势资源带到发展需求十分迫切的内地和内陆地区去。我们总体的改革思路是什么?就是由沿海向内陆延伸,内陆地区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这样一个任务。今年是改革开放的37年,中国有31个省区市,11个是沿海省区市。这11个沿海省区市是经济要素非常活跃的地方,他们跟两

个60%有关系:第一创造了60%的GDP,第二聚集了中国60%的人口。

广大的西北和西南省份,可以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末梢,活跃的经济要素很难顺畅的传递过去。所以通过一带一路,我们要把沿海的一些优势产业,也包括人才、思想,使它顺畅的能传递到我们改革开放的末梢,同时将改革开放的末梢变成改革开放的新起点,所以现在新疆西北五省非常活跃,新疆、甘肃、宁夏、

青海、陕西,包括西南省份也找到了一些新的发展契机,比如说广西、云南、贵州、西藏。因为他发生了臵换,由改革开放的末梢,变成了对外开放新的起点。

在产业转移过程中,我们要遵循规律。什么叫规律呢?我们不能把沿海一些淘汰落后的产业带过去,因为我们的西部很特殊,第一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但同时是生态环境脆弱区,也是民族关系的复杂区域。所以说在产业转移过程中,我们要遵循产业转移新的特点,有哪些特点呢?第一就是转移的层次不断提高,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由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由创造业向服务业转移,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移。第二就是服务业成为这一轮产业转移的热点,比如说旅游、金融、保险、咨询、管理、培训,这是专业服务业领域。服务业在GDP比重的上升就意味着个性化消费需求时代的来临。所以西北、西南省份不要总是想着把一些大的企业带到西北来,这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我们要做一些跟产业转移潮流趋势相匹配的事情,比如说做好西部的服务业,而西部的服务业比如说旅游业就很有潜力。在很多西方国家来看,旅游业完全可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比如法国,跟美国、英国、德国比,可能法国实力有一定的短板,但他在推他的什么?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

旅游业有三个等级,最低等级的是什么?就是观光购物,现在中国人有很大的旅游需求,但是大多数处在最低层次就是观光购物游,但这种旅游体验非常不好,大家都很忙碌,甚至感觉旅

游比上班还累,大多数中国人旅游完以后,最后离开这个城市的时候,心理默念一句话,这一辈子再也不来了,所以中国旅游如何让游客能够回头,如何能够形成好的口碑,西部地区要在这个地方做文章。超越观光购物的是第二个层次,就叫休闲和体验游。我来旅游不是为买东西的,也不一定是为看景点的,我就是要放松心情、我要深呼吸的。比如杭州,杭州就在主打休闲体验,我希望你干什么呢?不希望你买东西,就希望你在西湖边上走一圈,喝喝龙井茶,放松自然行思考或者不思考,让你待半个月待一个月,这叫休闲体验。比休闲体验还高一层次的是什么?叫商务游和健康游。为什么很多人跑到瑞士?一个是体检,一个是滑雪,一个是注射羊胎素,让自己的身体更健康。这种高端的旅游,在我们的西部实际上是可以大力去做的,不是说动不动就搞一些资源型项目、基础设施型项目,这样的项目叫重资产,但是周期长、风险也很大,而且对生态有的时候确实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所以说一带一路,各地一定要有的放矢,做一些可持续的、高附加值的东西。所以产业转移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第二个大的背景。

这里面有一个案例就是重庆的武隆。重庆进行功能区的划分,划分武隆是一个生态的区县,他不能发展大的工业项目,他怎么找出路呢?我们知道好多中国的县市都在做山水、风光旅游,就停留在我刚才说的第一个层次观光购物。重庆武隆就认为都做山水他就没有特征了,而且他的山水可能还比不过别人,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你来规划了,武隆在别人都打山水,都在铺摊子的时

候,他去做一个精致资源,现在PK的是精致资源。他去做什么呢?做户外运动的一个基地。什么叫户外运动呢?大数据分析发现,越是社会白领、越是社会精英,越希望到纯天然的地方,越是80后、90后甚至00后,这些人喜欢探险,喜欢征服。所谓山地自行车、蹦极、滑翔伞、攀岩、漂流这都属于户外运动,所以武隆就主打户外运动,举办国际级户外运动的公开赛,去吸引这些社会的精英白领和80后、90后年轻人,所以你可以看一下,他的特点是什么?就是定位准确,群体的分析清晰,然后国际化视野,要打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希望在一带一路过程中,中国有2800多个县,一定要找到自己错位竞争的优势,不是人们做我也去做,而是要找错位竞争优势。产业不一定都要去做工业园区,因为优质企业总是少数的,而今天我们的问题在于园区不少但好企业太少了。前面我们就讲到了一带一路的背景,两个大的方向,当然背景还有很多,我们重点找了两个:一个是稳定周边战略平衡,第二个就是产业升级。

二、?一带一路?的发展进度和成果大大超出预期

2013年9月7号,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的时候,首次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它的基本内涵是形成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合作局面。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尼国会发表演讲的时候又提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概念。习主席在这次演讲中指

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的?一带一路?概念提出以来,已经实现了从无到有、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其发展进度和实际成果大大超过了预期。

我们回顾一下,?一带一路?的提出不是偶然的,它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其实最早提出?一带一路?的不是中国,我们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联合国、俄罗斯、日本、美国等相继提出丝绸之路复兴计划的构想。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计划开发署设计了泛欧亚铁路计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搞了丝绸之路国际考察活动。哈萨克斯坦也提出了?一带一路?复兴计划,俄罗斯提出过?钢铁丝绸之路?,日本前首相桥本龙太郎在上个世纪90年代也提出了?丝绸之路外交?的概念,韩国提出过?欧亚倡议?。不知道大家是否关注,日本和韩国正在积极谋求参与?一带一路?申遗,他们自称丝绸之路的终点。人们特别关注的是,2011年,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希拉里鉴于奥巴马政府急于从阿富汗撤军脱身,提出了一个?商品北上,能源南下?的新丝绸之路战略。但是,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之前,这些丝绸之路的计划大都停留在设想阶段,最后都不了了之。而只有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构想是真正的战略构想,说到做到,积极推进,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而且也是中国全方位开放的集中体现,而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强国之路,也适合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共

同发展。目前,互联共赢局面良好,?一带一路?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有这么几个方面:

首先,?一带一路?倡议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和参与。?一带一路?已经写进了联合国决议,而且得到了多个国际机制的支撑。现在已经存在的有上海合作组织(SCO)、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亚信会议(CICA)、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中阿合作论坛、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经济合作等,通过这些机制与相关国家和地区沟通,推动更多国家和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不知道大家是否关注到,2017年3月8日,外交部长王毅在记者招待会上提到了提升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水平这个问题。他说,中国将?愿意提升澜湄合作的水平,我们将加快完成45个已经确定的早期收获项目,启动澜湄合作专项基金申报?。此外,3月10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中国秘书处?成立仪式在北京举行,这是?一带一路?进程的一个重大成果。

其次,战略对接成果丰富,沿线国家正在实现互利共赢。如今,中国已经与50多个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同20多个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初步形成了覆盖亚、非、欧的布局,而且中国还与法国、比利时等发达国家还签署了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的协议。2016年11月,中国和法国又决定将共同设立海外投资基金,投资海外项目。这不仅帮助一些沿线国家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还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地的就业压力。迄

今为止,中国企业已经在沿线的20多个国家建立了56个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为东道国增加了近11亿美元的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总额达到6.3万亿元人民币。

再次,产能合作给相关国家和人民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在2016年8月份习主席在?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一带一路?要让有关国家不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自2013年?一带一路?提出以来,中国特别重视产能合作,如今产能合作已经是推进?一带一路?的重要实现形式。2014年中国就和哈萨克斯坦开始讨论合作的问题,?一带一路?和哈萨克斯坦的?光明之路?开始对接,其重点就是能源、制造业等各个领域的合作。中哈产能合作实际上是打造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产能合作的窗口和样板。中哈产能合作也对?一带一路?国家的产能合作产生了溢出效应,辐射并影响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乌兹别克斯坦锡尔河州的鹏盛工业园就是产能合作的典型案例。乌兹别克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但是工业生产能力却相对薄弱。鹏盛工业园主要利用乌兹别克的劳动力资源和能源等优势,主要生产瓷砖、水龙头、手机、皮鞋等人们日常需要的生活用品。这个工业园区创造了1300多个就业岗位,也给锡尔河州提供了20%的税收。

第四,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持续增加。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金融不景气,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都呈下

降趋势,而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特别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却呈上升趋势。美国《华尔街日报》2017年2月10日消息,代表超500家世界大型银行、对冲基金以及其他金融公司的IIF(The Institute ofInternational Finance,国际金融研究所)表示,2016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额达3860亿美元,相较于三年前下降了30%,达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低水平。而我国商务部的网站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全年共对全球164个国家和地区的7961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1701.1亿美元,同比增长44.1%。中国的对外投资和全球的对外投资呈相反的发展趋势。而2016年,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是145.3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新签的合同额达到了1260.3亿美元,占同期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51.6%;完成营业额759.7亿美元。

第五,亚投行成为推进?一带一路?的重要融资机构。亚投行成立一年多以来,做了大量细致扎实的工作,树立了专业、高效、廉洁的风范,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亚投行虽然不能等同于?一带一路?的银行,但是它的投资和?一带一路?是有重合之处的,而且为?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提供了大量的融资支持。亚投行首批四个项目中,第一个项目是孟加拉国境内的电力配送升级和扩容的项目,这个项目是亚投行自己来做的;剩下三个项目都是亚投行和其他国际融资机构合作的。比如说,第二个项目就是与世行联合融资的、位于印度尼西亚的国家贫民窟升

级项目。这既是基础建设项目,也是民生项目;第三个项目是与亚开行和英国贸易发展部联合融资的、位于巴基斯坦境内、连接旁遮普省的绍尔果德与哈内瓦尔的M-4高速公路项目;第四个项目是与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合作的、位于塔吉克斯坦境内、连接该国首都杜尚别与该国和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的一条公路项目。关于这四个项目,亚投行提供的贷款总额为5.09亿美元,约合34亿元人民币。

但是?一带一路?也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一带一路?需要文化支撑。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一带一路?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能不能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对?一带一路?的推进是相当重要的。所以?一带一路?文化建设先行,一定要得到沿线国家和人民的认可。?一带一路?作为一个跨越时空的构想,它本身就含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抉择,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创造新契机,将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明交流与互鉴,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所以,必须构建?一带一路?文化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合作机制,打造?一带一路?文化发展与文化交流的知名品牌,创新?一带一路?文化发展与文化交流的产业模式。

第二,沿线国家需要建立?一带一路?的联系机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利益诉求各异,都有合作愿望,但合作的要求却不相同,所以我们必须把国家和国家之间区别开来,在此

基础上展开合作。到现在为止,我们在?一带一路?的顶层设计上提出了六大经济走廊,分别是中蒙俄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走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另外还有一些机制,比如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16+1机制,中国和中东欧的16个国家是16+1机制,实际上我们还要考虑中国分别和16个国家的1+1机制。中国在互联互通方面做了很多,比如说匈牙利到塞尔维亚铁路项目。2016年年底我去了孟加拉国,切身感受了孟加拉国和中国合作的潜力,但也感觉到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在互联互通上还是需要很长时间的,还要进行深层次的沟通。

第三,中国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发起国,必须重视发挥智库的作用。现在有很多?一带一路?的智库,而且每年年底都会进行评价。但是,我们看到实际很多学者主要是在书斋里面研究?一带一路?。从学理上研究?一带一路?这是需要的,但是如果不去?用脚?去研究?一带一路?,我们了解的和感受的是不一样的,学理上也是不能解决这些问题的。

2016年,我走了很多国家,也感受到我以前写的文章与现在的?一带一路?的发展实际还是有落差的。而且即使我们到了当地,简单走几天,也是走马观花。所以,我有一个看法,也是我的提议,就是我们的智库可以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分支机构,甚至聘用当地人才,与当地政府合作,才能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才能使我们的?一带一路?更加符合实际,能够深入推

进下去。

另外,?一带一路?在推进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风险。概括起来,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的风险,主要有六个方面:第一个风险,部分国家政治与安全局势不稳定,面临政治转型且受外来势力影响较大。比如,有些国家政权是选举政治,而这个选举政治又不太规范,一个政党上台之后就会推翻前一个政党执政时期的一些合作项目,最典型的就是中国在斯里兰卡的项目。科伦坡港被新的斯里兰卡政府曾经推翻,虽然后来又重新同意了这个项目,但其中耽误了很长时间。

第二个风险,虽然某些国家国内局势总体稳定,但中央政权难以控制一些地区局势。比如说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协调很好,但是一些地方部落对中巴经济走廊有不同的看法,虽然他们支持中巴经济走廊,但在具体项目上有自己的诉求的。另外,还有缅甸的北部民族地方武等问题都均威胁着中国的投资。

第三个风险,某些国家有着大国复兴的梦想而且民族主义倾向严重,虽然政府愿意接受中国投资,但民间对中国投资有反感情绪,如印度、越南等国家。

第四个风险,中国投资主要集中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而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投资金额大,周期长,对未来预测和把控难度相当大。

第五个风险,民族分裂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的影响不可低估,对一些国家的内部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导致投资

环境恶化。

第六个风险,法律风险和国内腐败问题影响经济合作。一些沿线国家法律制度还不完善不健全,特别是没有和国际接轨,规则意识薄弱,监管机制缺失,劳资关系复杂,有些政府相关部门存在着权力寻租现象,所以在这些国家投资存在不确定性。就中国自身而言,还要防止中国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而要鼓励中国企业形成联合共进的竞争态势。

三、?一带一路?推动国际格局的发展演变

国际秩序是由国际格局决定的,而国际格局的形成与变动则取决于力量对比。而无论国际秩序还是国际格局,一旦形成,必然保持其相对稳定性。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的稳定是相对的,其变动则是绝对的,是要经过从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演进过程。

近代以来,国际格局也好,国际秩序也好,基本上都由列强之间的博弈来主导,其根本原因就是列强具有比一般国家更强的国家实力。虽然二战以后,一大批发展中国家相继独立,但是二战以后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对峙局面,同时还出现了三类国家,即: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民族独立国家。

而冷战以后,新兴发展中国家实力不断上升。冷战之后出现了一些新兴国家的组合的名词,比如说,专用名词,如金砖国家(BRICS, Brazil、Russia、India、China、South Africa,即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等英文首个字母的缩写)、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