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主题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幼儿园主题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幼儿园主题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幼儿园主题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幼儿园主题课程又称“核心课程” ,是以儿童生活中的主题为轴心设计的课程。把“主题”建构作为教育内容的组织形式,此类课程叫做“主题式课程”。主题式课程与学科或领域课程的最大区别在于:主题的展开并不遵循学科的线索,它具有多层次的综合功能,最求的是教育内容的整合。▲幼儿园主题式课程实施:

一、《主题式课程》存在两种主题选择倾向:

1、从儿童的兴趣出发。

2、从教师的兴趣出发。

二、《主题式课程》的优点:

1、幼儿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知识。

2、幼儿主动学习社会交往。

3、有利于开展家园共育工作。

三、关于《主题式课程》开展的理性思考:

1、体现新的教育观、儿童观和发展观。

2.课程满足幼儿发展需要。

3、课程设置要有弹性。

四、《主题式课程》的组织与实施策略:

1、主题的切入和解读:主题式课程为幼儿和教师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学习内容的教育内容的选择可能性,但同时,也对幼儿和教师选择恰当的合主题提出了挑战。不同的课程设计者因价值观的差异,会有不同的主题选择倾向。因此,明确教育价值观是明确主题选择方向的首要任务。一般来说,主题的切入要尊重两者的选择倾向。

?从儿童的兴趣出发。策略:①从儿童关注的话题(谈话或疑问)中寻找主题;

②从吸引儿童的事件中寻找主题;

③从儿童的角色行为中寻找主题;

④从儿童感兴趣的艺术作品和文学作品中寻找主

题。

?从教师的兴趣出发。这里的“教师兴趣”并不意味着主题的选择纯粹是教师的意志,而完全部顾及幼儿的学习兴趣。从教师的兴趣出发,是指在选择主题时,教师对于主题的系统性、逻辑性以及方向性有一定的设想和计划,这题的选择还可依据幼儿园本园的特色或本土文化资源。寻找和确定幼儿兴趣感的主题内容,开展适合幼儿学习、探究的主题活动。

2、创设与幼儿互动的墙饰。①教育价值与审美价值同时存在;

②幼儿活动过程中重要阶段成长记录;③有助于提升促进幼儿关键经验;

④成为幼儿之间、师幼之间交流沟通的环节,表达与分享的平台。

3、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主动(自主)学习。

活动区是幼儿园物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的发挥其对幼儿学习的有效激发与促进作用,我们结合主题式课程,深入研究与其相对应的核心价值。

4、生活环节中教育价值的挖掘和幼儿的主动学习。

长期以来,我们认为只有有序的系统的知识对孩子来说是有价值的,因此我们一直重视教学技能的结果,而忽视了教学过程的愉悦性。那么,如何在生活活动中让幼儿学得主动、情绪愉悦、又能自然习得必备的生活技能?在新课程观的指导下,我们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更关注的是“难以忘记的学习”而不是“需要记忆的学习” ,我们更关注的是幼儿——以幼儿发展为本,师幼共同建构主题探索活动,把自理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教学活动中,使幼儿学习活动生活化。

5、主题式课程中突显领域教学。

情境体验式学习五、有效的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1、建立研究和学习的共同体。教育领域的研究需要一个团结协作的集体,而不是个人的孤军奋战,在我们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中,我们组成不同的教研小组,每个教研小组是一个相对稳定的集体,有良好的研讨氛围,能分工协作,具有科学态度和工作方式的集体,每个教研小组都有学科带头人。

个人设计研究方案,集体研讨相互借鉴。为了保证每位教师都参与到研究中并获得提高,避免因依赖合作研究而产生等靠的心理,在集体研究前,我们先让执教教师开展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设计意图,在观摩活动后,教研组的教师再针对活动的亮点和不足,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想法,针对活动进行分析,可行性如何,是否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还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活动形式引发孩子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愿望等。并倡议开诚布公、直言不讳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利用自己的以往经验分析经验分析活动设计的优劣,为伙伴支招。

2、用科学研究的方式研究和开发案例。

3、教师确立终生专业化学习的理念和意识。专业化是指一个普通的职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不断努力探索,不断走向成熟,逐渐建立起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教师专业化是21 世纪发展对教师的教师职业提出的现实

要求,是提高教师素质,同时也是提高其社会地位和待遇的重要措施。

新时期,伴随着时代提出的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要求,教师具体的

素质应形成以下几方面:

专业精神

专业知识

专业能力

▲幼儿园主题式课程评价:

一、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定义:幼儿园课程评价就是一种以幼儿园课程为评价对象的特殊的认识活动,它是针对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和组成要素,收集相关信息,对幼儿园课程的价值、适宜性、效益做出判断的过程。

二、幼儿园课程评价的目的和作用:

(一)幼儿园课程评价的目的

1、根本目的

通过对课程的诊断,了解课程的适宜性、有效性,为修正、调整和完善课程乃至推广课程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具体目的

(1)、课程方案形成之前评价的目的

(2)、课程方案实施过程中评价的目的

(3)、课程实施结束后评价的目的

1)课程方案形成之前评价的目的

①需求评价

②比较与选择课程(2)课程方案实施过程中评价的目的①在课程方案实施阶段,评价的目的是诊断与修订课程。

②通过课程评价,可以诊断原有课程的不足和问题,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为课程的进一步调整和改进提供充分的依据。

(3)在课程实施结束后评价的目的

①了解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

②判断课程的成效。

(二)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作用

1、可以满足教师、课程专业人员、幼儿园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其他负责课程编制人员的需要,通过课程评价,检验或完善原有的幼儿园课程,或者开发和发展新的幼儿园课程;

2、可以满足幼儿教育政策制定者、幼儿园行政管理人员以及社会其他成员获得教育方面信息的需要,以便管理课程,做出影响课程的各种决策。

三、幼儿园课程评价的类型:

(一)从评价的功能和进行的时间上划分

1、形成性评价

2、终结性评价

(二)从课程评价的方法划分

1、定性评价

2、定量评价

(三)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划分

1 、内部评价(自我评价)

2 、外部评价(他人评价)

(四)根据评价对象的范围划分

1 、整体评价

2 、局部评价

3、单纯评价

(五)根据评价的参照体系划分

1 、相对评价

2 、绝对评价

3、个体内差异评价

四、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基本要素:

主要包括四个基本要素:

◇课程评价的主体

◇课程评价的客体

◇课程评价的标准及指标

◇课程评价的方法

五、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模式:

(一)目标评价模式

(二)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

(三)外观评价模式

(四)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五)差距评价模式

六、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过程:

从宏观层面看,课程评价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一)评价方案制定阶段

(二)评价方案实施阶段

七、评价方案制定阶段:

1 、确定目的及评价内容

2 、确定评价的程序、指标及标准

3、选择评价方法

4、确定评价人员的分工及合作

5、撰写评价方案

6、对参与评价的人员进行培训

八、评价方案实施阶段:

1 、搜集信息

2 、组织材料

3、分析材料

4、报告结果(撰写评价报告)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