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诊疗规范方案

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诊疗规范方案
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诊疗规范方案

心血管系统常规疾病诊疗规范

~、咼血压 (3)

二、冠心病 (6)

三、心源性休克 (17)

四、心力衰竭 (21)

五、心律失常 (28)

六、心肌炎 (39)

七、心包疾病 (41)

八、心肌病 (46)

九、感染性心内膜炎 (62)

十、先天性心脏病 (66)

十~、主动脉夹层 (68)

十二、心脏瓣膜病 (70)

十三、心跳骤停 (82)

十四、常见并发症 (87)

高血压

一详细询问病史

性别、年龄、既往史、家族史

二实验室检查

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电解质和心电图。可进一步查眼底、超声心动图等。

特殊检查:24d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踝/臂血压比值,心率变异,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动脉弹性功能测定,血浆肾素活性。

三诊断评估与鉴别诊断:高血压诊断主要根据诊所血压,测静息上臂肱动脉部位血压,以未服用降压药物情况下2

次或2次以上非同日多次血压测定所得平均值为依据。

需与继发性高血压鉴别。肾实质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皮质醇增多症。

高血压分级诊断:

高血压危险度的分层评估:

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水平(1-3级),

男性,女性(>55),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糖耐量异常,心血管病家族史,肥胖,纤维蛋白原升高,靶器官损害伴随的临床情况。

四治疗

1、非药物治疗

?如果超重则减轻体重

?限制每日的酒精摄入量,应少于每日1盎司(30ml)

的酒精{例如,24盎司(720ml)的酒精,10盎司(300m1)的葡萄酒或2盎司(60m1)的威士忌}。对于女性或轻体重者,酒精摄入量每目应少于

0.5盎司(15m1)。

?增加有氧体力活动(一周大约每天30-45分钟)

?限制钠盐摄入少于每天6g

?保证摄入足够的钾(大约每天90mmol)

?保证摄入足够的钙和镁

戒烟: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以保证全面的心血管健康

2、药物治疗

如无禁忌症必须服用的药物:

对伴随疾病的服药方案:

五监测血压,评估效果,定期高血压门诊随访

心绞痛

一详细询问病史:

性别、年龄、既往史、家族史

二实验室检查:

常规检查:血常规、心肌坏死标记物、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电解质和心电图。可进一步行超声心动图等。

特殊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动脉弹性功能测定,必要时行活动平板试验、冠脉CT等。

三诊断评估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1、劳累性心绞痛:

疼痛由体力劳累、情绪激动或其它足以增加心肌需氧量的情况所诱发,休息或舌下含用硝酸甘油后迅速消失。

(1) 稳定型心绞痛指劳累性心绞痛发作的性质在1-3个月内并无改变,即每日和每周疼痛发作次数大致相同,

诱发因素、疼痛性质、部位和持续时间均无变化,用硝酸甘油同样发生疗效。

(2) 初发型心绞痛过去未发生过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初

次发生劳累性心绞痛时间未到1个月。有过稳定型心绞痛

的病人已数月不发生疼痛,现再次发生时间未到1个月,

也列入其中。

(3) 恶化型心绞痛原为稳定型心绞痛的病人,在3个月

内疼痛的频率、程度、时限、诱发因素经常变动,进行性恶化。可发展为心肌梗死或猝死,亦可逐渐恢复为稳定型。

2、自发性心绞痛:

疼痛发作与冠状动脉血流储备量减少有关,而与心肌

需氧量增加无明显关系,疼痛程度较重,时限较长、不易为含用硝酸甘油所缓解。

(1) 卧位型心绞痛休息时或熟睡时发生,常在半夜偶

在午睡或休息时发作。不易被硝酸甘油所缓解。

(2) 变异型心绞痛临床表现与卧位型心绞痛相似,但发作时心电图示有关导联ST段抬高。为冠状动脉发生痉挛所致。

(3) 急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中间综合征)常为心肌梗死的先兆,疼痛在休息或睡眠时发生,持续时间较长,

可达30分钟到1小时或以上。

(4) 梗塞后心绞痛为急性心梗后一个月内又出现的心绞痛。

3、混合性心绞痛:

既在心肌需氧量增加时、也可在不增加时发生心肌绞痛。

4、不稳定性心绞痛:

属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与心肌梗死之间的中间状态。包括除稳定型心绞痛以外的各种类

型心绞痛。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不稳定粥样斑块。

[心绞痛严重程度分级诊断]

根据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分为四级:

I级:一般体力活动(如步行或登楼)不受限。仅在强、快或长时间劳力时发生心绞痛。

II级:一般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快步、饭后、寒冷、精神激动或醒后数小时内步行或登楼;步行两个街区以上、

登楼一层以上和爬山均可引起心绞痛。

III级:一般体力活动明显受限。步行1-2个街区、

登楼一层引起心绞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