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股蓝的介绍和功效

 五叶参、七叶参、小苦药、公罗锅底、神仙草、甘荼蔓,南方人参。
药用部位
全草都可入药。
性味与归经
① 寒;苦;归肺、脾、肾经。 ② 苦、微甘,凉。归肺、脾、肾经。
功能与主治
调节血压,降低血脂,调节血糖,促进尿酸排泄。用于血脂、血压、血糖、血尿酸过高、高或异常者。
功效与作用
三叶绞股蓝
经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绞股蓝主要有效成分为多糖类、黄酮类、皂苷类及微量元素类,其功效主要是促进人体脂肪类物质代谢、营养人体细胞,同时具有不错的解毒消炎作用,广泛应用于高血脂、脂肪肝、肥胖、便秘、失眠、乙肝、慢性呼吸道炎症(咽喉炎、肠胃炎等)的治疗与保健。 不同种类的绞股蓝所含功效成份不同,其功效作用也有区别,味苦的,性寒,清热解毒功效更强,对病毒性肝炎,慢性胃肠炎,慢性气管,慢性支气管炎等效果更好;因太苦很难直接入口,一般用作绞股蓝皂甙的提取;味甘的,养心护肝,益气和血更甚,对高血脂,高血压,脂肪肝,失眠头痛等效果好一些,日本产的都为甘味,故名为甘茶蔓,甘味的药用价值很高,近代日本学者研究发现绞股蓝含有与人参皂甙化学结构相同的皂甙,并分离出80多种皂甙类化学物质,引起各国重视。 1986年,国家科委在“星火计划”中,把绞股蓝列为待开发的“名贵中药材”之首位。 2002年3月5日国家卫生部将其列入保健品名单。 其具体功效为: 1、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 2、抗动脉硬化、抑制血栓形成,治疗心血管疾病。 3、安神养性,延缓衰老,改善脑力活动,提高大脑机能。 4、活化人体正常细胞,抑制肥胖、健脾胃、解疲劳,有镇静,催眠、抗紧张作用,治疗偏头疼。 5、抗癌防癌,抑制杀灭癌细胞。增强人体血液中淋巴细胞的活性,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 6、消除激素类药物的毒副作用。 7、消炎。抗肠、胃溃疡和肿疡。 8、对便秘效果尤为显著,同时有一定的乌发及美容作用。
适应人群
高血压患者,高血糖患者,高血脂患者,睡眠不好者,肥胖者,心脑血管患者,内分泌失调者,长期处于疲劳状态者,亚健康者等。 [参考] “该品最早报道是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近年亦有报道给体弱小儿长时间口服绞股蓝总甙,可改善小儿体质,明显减少呼吸道的反复感染。”摘自《免疫中药学》39页。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研末,每次3~6g;或泡茶。外用:适量,捣烂涂擦。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禁忌
少数患者服药后,出现恶心呕吐

、腹胀腹泻(或便秘)、头晕、眼花、耳鸣等症状。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龙须绞股蓝
皱缩,茎纤细灰棕色或暗棕色,表面具纵沟纹,被稀疏绒毛,复叶,小叶膜质,常5~7,少数9枚,叶柄长2~4cm,被糙毛;侧生小叶卵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中央一枚较大,长4~12cm,宽1~1.3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被粗毛,叶缘有锯齿,齿尖具芒。果实圆球形,直径约5mm,果梗长3~5mm。味苦,有草腥气。 草质藤本。卷须2叉,着生叶腋;野鸟足状复叶,有5~7小叶,具柔毛。雌雄异株;雌雄花序均圆锥状;花小,萼、冠均5裂;雌蕊5枚;子房2,常3室,稀为2室。瓠果球形,大如豆,熟时黑色。
编辑本段地理分布
七叶绞股蓝
绞股蓝的产区主要在我国的湖南、福建、河南等省份。湖南因为地理环境特别适合绞股蓝生长,国家于2004年授于源产地保护。 绞股蓝,葫芦科绞股蓝属。目前,我国已经统计到的绞股蓝品种已达16种之多。按叶瓣数量分为三叶、五叶、七叶、九叶,按口感分为甘味和苦味两种,医书中有详细名称记载的有绞股蓝、罗公草、五叶参(微苦味)、七叶胆(苦味)。 在众多绞股蓝品种中真正用于中药入药的基本上均是七叶绞股蓝和五叶绞股蓝,并都是以全草入药,绞股蓝用于中药最早见于《金匮要略》。在已发现的48种绞股蓝中,有六个品种是对人体有毒的,如毛绞股蓝,绞股蓝茶的品质主要由产地、品种、采摘、工艺、保质五大元素决定。2008年,北京药用植物研究所对全国九大产区三十多个厂家的样品进行过对比实验,从形、色、香、口感、成分含量、有害物质六个方面进行对比,最后以南山七叶甘味绞股蓝茶夺魁,生产厂家为绥宁神农金康药用植物研究所。分析总结得出六大原因:一是南山为七叶参甘味绞股蓝原产地,物种保持了原生态;二是在采摘过程中,叶柄不超过1公分,基本为纯叶,而其它送检样品叶柄较长,平均达5-10公分以上;三是加工工艺独到,茶叶鲜绿,原汁原味,在加工过程中杀青和揉捻、理条这三道工序上具有专利技术;四是在储存与包装上做得到位,保障了产品品质未受到任何损耗。
编辑本段栽培技术
选地
绞股蓝喜阴湿、疏松肥沃的土壤。种地以日照少的疏林、山谷、田坎、水坑边、房屋前后坎、山坡路旁、岩脚根等均可。日晒多的山地或大田种植时,中间要套种能起挡阳作用的植物,可进行粮药、果药、林药间套种,以达到药粮林三丰收。
种子繁殖
9月和10月采集成熟果实,干后去果皮,放在阴凉干燥通风处保存。次年3月底到4月初播种,播种前将种子浸

泡8小时左右,使其吸足水分,促进发芽。浸泡后的种子用草木灰适量拌匀,采用条播方式,密度一般控制在每平方米300粒左右,然后覆盖1cm厚,再盖一层草,保持土壤湿润,苗长出后揭去盖草,拨除杂草,并搭架遮阴50%左右。幼苗长出了3~5片真叶,苗高5~10cm时,便可进行移栽。
枝条繁殖
绞股蓝亦可采用枝条扦插或根状茎繁殖。扦插时除去病蔓,选择健壮的枝蔓,剪截有3节的插穗,上节留叶,中下节插入土中,45天后即可移栽。根状茎繁殖是将根状截成3~5cm长段,插入土中盖土压实。其它要求与扦插繁殖相同。
栽培管理
平坦的山地或旱田宜作瓦背形的平畦,宽1.3cm,长度不限;坡地深翻,不需作畦。但二者均要开通排水沟和留行人道,以便管理。山地与旱田的行距均为0.6m,株距0.3m,每亩密度为3000株左右,亩施入1000~2000kg有机肥和20kg过磷酸钙作底肥。下栽时间一般为4~9月底,盛夏需遮荫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每穴可栽1~3株,栽法呈三角形,株与株之间相距10cm。中耕和除草结合进行,栽下2个月内将杂草铲除后抖净泥块仍放药根土表周围。
病害防治
绞股蓝抗病性较强,但雨期易发生猝倒病。防治方法:一是用百菌清100倍液或波尔多液200倍浇灌病区;在播种或扦插前用1kg敌克松或用2~3%硫酸亚铁,每亩50~70kg,进行土壤消毒。二是拨掉病株,然后在其周围撒上石灰粉。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一般不得使用农药。
收获加工
一般1年收2次,第1次在5月中旬到7月上旬,温暖的南方一般每年可收割2次。第1次在5月下旬至7月上旬;第2次在11月下旬。在北方冷冻地区,每年只收获1次,于10月份收获。 加工可借鉴国外的做法是:采绞股蓝新鲜的全草,洗净、搅拌、压榨、分离、过滤,再将不含叶绿素的淡色清液,用冷冻干燥法或瞬间干燥法得到绞股蓝原汁干粉,这种干粉各种成分损失较少,有益健康,且转运方便。本文整理自益世康绞股蓝https://www.360docs.net/doc/f45105793.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