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广告学》自考大纲

《广播电视广告学》自考大纲
《广播电视广告学》自考大纲

《广播电视广告学》自考大纲

第一篇广播广告

第一章异军突起——电子传媒广播诞生

第一节广播诞生的物质条件和内在因素

一般了解广播诞生的物质条件和内在因素。

第二节顶住压力生存壮大

一般了解广播诞生后同报纸、通讯社竞争的情况。

第三节我国的广播事业

一般了解我国广播事业的发展进程及各个阶段的广播广告情况。第四节不必忧虑

(略)

第二章优劣长短——广播及广播广告的个性

第一节广播所使用的无线电波

一般了解广播使用的无线电波及其特点。

第二节广播媒介及广播广告特点

掌握广播媒介及广播广告的主要特点和局限。

第三章广播广告的要素

第一节语言

掌握广播广告语言的“三化”——口语化、通俗化和形象化。第二节音乐

了解独立形态的音乐作品和广告节目音乐的差异。

第三节音响

了解广播广告中的音响与录音报道中的音响的区别。

重点掌握广播广告音响的特殊功效及使用原则。

第四章广播广告创意设计(上)

第一节广播广告的类型

掌握广播广告的五种类型。

第二节认识创意

了解广告创意的概念。

掌握广告创意的原创性、关联性和单一性原则。第三节创意思考法

掌握“水平思考法”和“检核表法”。

重点掌握“头脑风暴法”及其四项规则。

第五章广播广告创意设计(下)

第一节广播广告创意个性

掌握广播广告的创意个性。

重点掌握广播广告声音总谱的创意的三条原则。第二节结构设计

掌握广播广告结构设计的定义。

了解广播广告中的多余信息及其存在的必要性。第三节演播设计

一般了解演播设计的必要性。

第四节广告歌

了解广告歌与普通歌曲的异同。

重点掌握广告歌的特点。

掌握广告歌创作的特点。

第六章广播广告的制作

第一节拟定制作方案

掌握制作方案的内容。

第二节抓好演播

了解广播广告演播的个性化。

第三节用好音乐

了解选用音乐应注意的问题。

掌握广告音乐创作的特殊性。

第四节精心合成

掌握精心合成的要求。

了解广告音乐的方位感、空间感和纵深感,广播广告合成中“间”的因素和变声技术。

掌握广播广告合成的质量要求。

第七章广播广告编播

第一节把好三关

重点掌握广播广告编播的“三关”。

第二节编排广告节目

掌握广播广告编排工作的内容。

第三节后期工作

掌握广播广告编排工作后期工作的主要内容。

第八章广播广告发展战略

第一节走产业化路子

了解完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整合资源持续发展

了解怎样把频道资源从量的开发转化为质的开发。

掌握广播资源整合的内容。

下篇电视广告

第一章电视——又一电子传媒问世

第一节电视的问世

一般了解电视的发明和各国电视问世的情况。

第二节电视事业的高速成长

一般了解电视事业发展的进程。

第三节我国的电视事业

一般了解我国电视事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二章认识“第一媒介”

第一节电视媒介的优势

掌握电视媒介的优势。

重点掌握电视传播符号的特点。

第二节电视媒介的局限

掌握电视媒介的局限。

第三节电视文化

重点掌握电视文化的特性和跨文化传播的原则。

了解“电视病”的三种类型及对电视传播的宏观调控。

第三章电视广告的要素和类型

第一节电视广告的要素

了解电视广告的视觉要素。

重点掌握依靠运动图像增强广告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方法。掌握电视广告字幕的主要功能和字幕精心设计的要求。掌握电视广告的听觉要素。

第二节电视广告的类型

重点掌握电视广告的四大类型。

第四章电视广告创意设计

第一节电视广告创意设计演进脉络

了解电视广告创意设计演进的几个阶段。

第二节我国电视广告创意设计20年轨迹

一般了解我国电视广告创意设计20年经历的三个阶段。

第三节电视广告创意设计特点——蒙太奇思维

掌握“蒙太奇”和“蒙太奇思维”。

掌握叙述性蒙太奇及其四种基本形式。

掌握表现性蒙太奇的功能及其四种基本形式。

第四节电视广告创意设计要旨

重点掌握电视广告创意设计要旨。

第五节电视广告画面创意设计

重点掌握画面语言的明确性、经济性、亲和性和新颖性。第六节电视广告广告语

一般了解广告语的重要性。

掌握广告语的作用。

重点掌握电视广告广告语的主要特点和广告语的创作。第五章电视广告拍摄

第一节前期工作

掌握选择模特的接近性和同一性。

掌握选择名人做模特应注意的问题。

了解摄制企划工作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拍摄阶段

掌握电视广告色彩选择的要点。

掌握电视广告照明运用上的特点。

重点掌握和构图有关的三个主要因素。

了解广告摄影常用的频率变化形式。

第六章电脑动画与特技

第一节动画概说

一般了解动画的演进过程。

掌握动画广告的意义。

第二节电脑动画

一般了解电脑动画在广告上的应用。

了解电脑动画的特点和作用。

一般了解电脑三维动画。

第三节电视特技

一般了解特技的类型和利用数字特技产生的屏幕效果。

第七章电视广告后期制作

第一节电视广告剪辑

了解电视画面语法。

掌握什么是叙述剪接和偷换连接法、声音连接法。

重点掌握电视广告剪辑原则。

了解电视广告剪辑程序。

了解电视广告剪辑。

第二节电视广告组合编辑

掌握组合编辑的工作内容。

第三节明天会更好

(略)

第八章广播电视广告管理

第一节行政管理

一般了解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广告监管职能。

第二节法规管理

了解我国的广告法律体系。

第三节广播电视广告专项管理

了解我国关于广播电视广告宣传的规范性文件和《国际商业广告从业准则》的内容。

《交通工程专业基础和实务(中级)》考试大纲

《交通工程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 1.1前言 根据原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工程技术等系列中、初级职称试行专业技术资格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26号)及《关于北京市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34号)文件的要求,从2005年起,我市工程技术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试行考评结合的评价方式。为了做好考试工作,我们编写了本大纲。本大纲既是申报人参加考试的复习备考依据,也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 在考试知识体系及知识点的知晓程度上,本大纲从对交通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应具备的学识和技能要求出发,在考试要求中提出了“掌握”、“熟悉”和“了解”共3个层次的要求,这3个层次的具体涵义为:掌握系指在理解准确、透彻的基础上,能熟练自如地运用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熟悉系指能说明其要点,并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系指概略知道其原理及应用范畴。 在考试内容的安排上,本大纲从对交通工程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综合素质要求出发,主要考核申报人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命题内容在本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内。考试采取笔试、闭卷的方式。考试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 《交通工程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 考试大纲编写组 二○一三年一月

2.2 考试内容及要求 2.2.1 专业基础知识 2.2.1.1交通工程基础知识 (1)考试要求 掌握车辆的基础知识,包括技术参数、动力特性、交通性能、换算系数等 掌握道路使用者的基本特性,包括机动车驾驶员的交通特性、非机动车驾驶人员的交通特性和行人的交通特性 熟悉基本交通法规,包括机动车、非机动车驾驶员和行人应遵守的基本规则 (2)考试内容 ①车辆的基本性能 ②汽车行驶动力及阻力 ③汽车动力特性、行驶稳定性和制动特性 ④标准车辆的交通特性 ⑤各类车辆的换算系数 ⑥交通法规中各类车辆应遵守的基本规则 2.2.1.2道路线形设计基础知识 (1)考试要求 掌握道路的基本概念、等级分类,包括公路、城市道路、高速公路等 掌握道路基本要素,包括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的基本组成 熟悉道路交叉口的基本要素和组成 了解以上内容的设计要素基本要求及设计规范 (2)考试内容 ①各级、各类道路的基本概念、等级分类 ②道路基本要素组成 ③交叉口基本要素及组成 ④基本设计要求及规范基本要求 2.2.1.3道路通行能力基本知识 (1)考试要求 掌握道路通行能力的定义,熟悉换算的基本原则,能对不同级别的道路进行当量换算 掌握道路服务水平的基本概念,熟悉不同级别服务水平的定义和范畴 掌握高速公路、路段、交织区、信号交叉口、环形交叉口、立交桥交叉的通行能力计算原则,熟悉计算方法和过程 了解城市中普通道路通行能力和城市公共交通(包括公共汽车专用道、大容量公共交通、轨道交通等)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基本概念

交通工程学期末试题及总结

《交通工程学》期末试题 专业:道桥99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 1.《交通工程学》被称为“五E”科学,“五E”指__工程_______、____执法_______、__教育__________、__环境_________、_能源____________。 2.《交通工程学》的诞生,一般认为以___交通工程师协会____________的成立为标志。 3.交通规划中的“四阶段”模型的四个阶段是交通发生、交通分布、交通方式划分和 交通分配。 4.反映道路服务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____服务交通量________。 二、选择题 1.某双向双车道公路,2001年12月19日星期三测得日交通量为14770辆/日,十二月份月变系数为,星期三的日变系数为,设计小时系数为,方向不均匀系数为,单车道通行能力取800辆/小时,则该公路需修成双向_______。 a.二车道 b. 四车道 c.六车道 d.八车道 2.时间平均车速与空间平均车速间正确的是________。 a.二者相同 b.前者大于或等于后者 c. 前者小于或等于后者 3.在交通调查区域中预估到其中几个交通区的交通产生量和吸引量将有大量的变化,此 外,若干现状还未有任何出行的交通区也将有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何种交通分布方法较为合适________。 a.重力模型模型c.平均增长率模型模型 4.道路基本通行能力(N 基),可能通行能力(N可),和实用通行能力(N实)的关系为: 基>N可>N实基>N实>N可可>N基>N实可>N实>N基 5.道路交通流中车头时距可用_______来描述。 a.二项分布 b.负二项分布 c.泊松分布 d.负指数分布 三、简答题 1.简述O-D调查的主要内容及主要调查方法与步骤。 2.何谓交通密度如何得出有哪些调查方法 3.什么是行驶车速与行程车速二者有何区别各有哪些调查方法 4.简述交通需求管理的目的、内容。 5.简述离散型车流分布模型的类型、适用条件和适用情况。 四、计算题 1.设车流的速度与密度的关系为V= ,如限制车流的实际流量不大于最大流量的倍,求速度的最低值和密度的最高值。(假定车流密度<最佳密度) 2.在一条车流中有30%的车辆以60公里/小时的稳定速度行驶,有30%的车辆以80公里/小时行驶,其余40%则以100公里/小时行驶,一观测车以70公里/小时的稳定 车速随车流行驶5公里时,有17辆车净超越观测车(超越观测车数减去被观测车 超越数)。在观测车以同样速度逆车流行驶5公里时,迎面相遇的有303辆车,试 问:a.车流的平均车速和流量是多少b.试求有多少以100公里/小时行驶的车超越 观测车c.用上述观测法得到的是时间平均车速还是空间平均车速 3.某信号交叉口,其色灯周期为60秒,每周期内可通过3辆左转车辆,若左转弯车流量为200辆/小时,问是否会出现延误若有延误,这种延误占周期中的百分比是 多少(假定车流到达符合泊松分布) 4.车流在一条单向双车道公路上畅通行驶,速度为100Km/h。由于突发交通事故,交

(整理)交通工程学知识点.

一、填空题 (1)、我国道路交通标志按其含义分: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之路标志 (2)、排队规则指到达的顾客按怎样的次序接受服务,它包括三种形式:损失制、等待制、混合制。 (3)、交通密度的调查方法有出入量法、摄影法两种。 (4)、交通工程学是一门发展中的交叉学科。其内容包含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分,且不断丰富。 (5)、交通工程学研究目的是探讨如何使交通运输安全、迅速、舒适、经济 (6)、驾驶员的视野与行车速度有密切关系,随着汽车的行驶速度的提高,注视点前移,视野变窄,周界感减少。 (7)、汽车动力性能注意可以用三方面指标评定:最高车速、加速时间或加速度、最大爬坡能力 (8)、描述交通流特性的三个参数是交通量、车速和交通密度。 (9)、泊松分布理论适用于交通流量小,驾驶员随意选择车速,车辆到达时随机的判断依据是 ()() 1=x E x D (10)、高速公路是自成系统的一种公路形式,一般由三部分组成:高速公路基本路段、交织区、匝道 (11)、构成交通三要素是指人车路 (12)二项分布理论适用于拥挤交通流,驾驶员自由行驶机会少,车辆到达数在均值附近波动。判断依据 为 ()() 11<-=P x E x D 13、 交通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驾驶员、行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 14、 人们把1930年美国成立的交通工程师协会作为交通工程学正式诞生的标志 15、 根据延误发生的原因可以把延误分为固定延误、停车延误、行驶延误、排队延误、引道延误和控制延误。 16、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遇到的阻力有空气阻力、滚动阻力、惯性阻力、坡度阻力。 17、 通行能力按作用性质可以分为三种:基本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 18、 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技术科学。研究目的是探讨如何安全、迅速、舒适、经济地完成交通运输任务;它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交通规划、交通设施、交通运营管理;它的探索对象是驾驶员、行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 19、 驾驶疲劳:是指作业者在连续作业一段时间以后,劳动机能的衰退和产生疲劳感的现象。驾驶人员在连续驾驶车辆后,产生生理、心理机能以及驾驶操作效能下降的现象称为驾驶疲劳。 20、 第30位小时交通量 将一年当中8760个小时的小时交通量,按大小次序排列,从大到小排列序号为第30位的那个小时的交通量,称为第 30位小时交通量。 21、 85%位速度:表示在该路段上行驶的车辆中有85%的车辆低于该速 度,即是说大于85%

2019年全国高等教育自考现代管理学_过关宝典

第一编总论 第一章管理与现代管理学 第一节管理概述 1管理的概念: 管理――在社会活动中,一定的人或组织依据所拥有的权力,通过实施既定措施,对人力、物力、财力及其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理,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的历史发展:管理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而不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史前人类社会管理的特点: 答:1习惯化的管理方式 2 原始民主的管理制度 3 简单的管理机构 4 人格化的管理权利 5 单一的公共事务管理 3前资本主义国家管理的特点: 1 管理阶层兴起,管理成为政治统治的手段 2 管理内容趋于复杂,管理权力开始分化 3 管理制度产生,但在管理中的作用受到限制 4 管理思想提出,但经验管理任占主导地位 4资本主义社会的管理特征; 1 科学管理 2 分权管理 3 法制管理 4 经济管理成为管理的重点 5现代管理的基本特征: 1 系统化管理 2 民主化管理 3 科学化管理 4 法治化管理 5 以人为本 6 追求效率 6.现代管理的划分: 1.公共管理:指各类公共组织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2.私人管理:指社会成员对个人事务,私人领域的自主性,自治性管理7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管理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2管理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 3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实现的基础 4 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保证,还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 第二节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1是研究生产力方面的问题2是研究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3是研究上层建筑方面的问题 二管理学的学科特征 1 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统一的学科 2 管理学是一门定性和定量相统一的学科 3 管理学是一门软科学 4管理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5.管理学是一门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统一的学科 三简述现代管理学及其特征。 答:(1)现代管理学是在总结管理民展历史经验和借鉴传统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所提供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现代条件下进行的各种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学问。 (2 )与传统管理学相比,现代管理学具有变革性,开放性,严密性,实用性等特点。 四简述现代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答:(1)关于管理、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的基本问题;(2)关于管理职能的基本问题;(3)关于管理方法与技术的基本问题 第三节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途径与方法 一简述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途径。 答:( 1 )以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基本前提 (2 )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认识我国的国情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出发点 (3 )分析和借鉴国外的有关管理理论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重要条件(4 )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是系统学习现代管理学的保证 二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具体方法 1 比较研究法 2 定量分析法 3 历史研究法 4 案例研究法 5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前管理学时期的管理思想 一、中外古代管理思想 1原始社会是管理思想的萌芽阶段: 2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 1 中国古代朴素的系统管理思想 2 中国古代的用人思想 3 中国古代的经济管理思想 3世界其他民族古代的管理思想: 1 行政管理思想2生产管理思想 3 教会管理思想

(完整版)交通运输工程学试卷及答案2014

一、单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交通密度不容易观测,通常用其他变量来代替,但是不能用来代替交通密度 【C 】A.时间占有率B.空间占有率C.车头时距D.车头间距 2.设车流的流量为Q辆/小时,车头时距h服从负指数分布。则到达的车头时距h大于t秒的概率是【C 】A.exp(3600Qt)B.exp(?3600Qt)C.exp(?Qt/3600)D.exp(Qt/3600) 3.不属于铁路信号基本色的为【B 】A.红色B.紫色C.绿色D.黄色 4.干线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的基本参数不包括【A 】A.绿灯时间B.相位差C.绿信比D.周期长度 5.理想条件下高速公路在设计车速为100km/h时每车道通行能力为【B 】A.1600小客车/h B.1400小客车/h C.1250小客车/h D.1100小客车/h 二、填空:(共15空,每空2分,共30分) 1.我国道路交通标志按其含义分: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和指路标志。 2. 交通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时驾驶人、行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 3.汽车动力性能注意可以用三方面指标评定:最高速度、加速时间或加速度和最大爬坡能力。 4.铁路车站按技术作业形式分为中间站、区段站及编组站。 5. 描述交通流特征的三参数为车度、交通量及交通密度。 三、名词解释:(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交通运输系统 是由铁路、道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子系统)组成的一个综合系统。 2.道路通行能力 我国对通行能力的定义是指道路设施疏导交通流的能力。即在一定的时段(通常15分钟或一小时)和正常的道路、交通、管制以及运行质量要求下,通过道路设施交通流质点的能力,也称为交通容量或简称容量。它是道路设施在一定条件下所能通过车辆的极限数值。 3.智能运输系统 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自动

交通工程专升本考试大纲新

《交通工程》考试大纲 一、考试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交通工程学及其应用 (一)考试内容 交通工程学的概念,交通工程学的建立,交通工程学的研究内容。 (二)考试要求 1.了解交通工程学的定义。 2.理解交通工程学的建立、发展过程与发展概况及在道路运输管理中的作用。 3.掌握交通工程的研究对象、内容、目的。 第二章驾驶员的交通特性 (一)考试内容 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反应特性、驾驶疲劳、饮酒与驾驶、生物节律、性格倾向。 (二)考试要求 1.了解介绍驾驶员的交通心理和交通生理特征 2.理解视力、视觉、眩目、视野的概念,反应特性的影响因素等,驾驶疲劳的概念、 成因、及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和预防,饮酒驾驶对交通事故的影响。 第三章交通量调查及分析 (一)考试内容 交通流的基本特性,交通量的基本概念,交通量随时间、空间变化特性,交通量调查步骤及方法 (二)考试要求 1.了解交通流的基本特性,交通量的种类, 2.理解交通量的月变系数M、日变系数D的计算方法,交通量的方向部分的计算方 法等。 3.掌握高峰小时交通量、第30 位小时交通量的计算方法,交通量调查的意义、基本 步骤及方法。 第四章交通流速度调查及分析 (一)考试内容 交通流速度的分类及计算方法、地点车速的观测和分析、行驶车速和区间车速的观测及分析、影响车速变化的因素、车速资料的应用 (二)考试要求

1.了解交通流速度的分类及计算方法,影响车速变化的因素,车速资料的应用。 2.掌握地点车速观测的量测方法及数据整理和分析、行驶车速和区间车速的观测方法 及数据整理和分析。 第五章交通流密度与交通延误调查 (一)考试内容 交通流密度的基本概念、交通流密度调查方法、交通延误的定义和调查方法。 (二)考试要求 1.理解密度调查的出入流量法 2.掌握交通流密度的定义、车头间距与车头时距、车道占有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密度调查的出入流量法、交通延误的定义及调查方法和数据整理。 第六章交通流理论 (一)考试内容 交通流中各参数之间的关系、交通流的统计分布特性、交通流中排队理论、跟驰理论、流体力学模拟理论。 (二)考试要求 1. 了解排对论的基本概念、单通道排队服务(M/M/ 1)系统、多通道排队服务(M/M/ N )系统 2. 理解泊松分布、车流中的波。 3. 掌握交通流基本模型、通量、速度和密度之间相互的关系、交通流的泊松分布、二项分布和负指数分布的特点、参数及各自的适用条件是什么?车辆跟驰特性分析、线性跟驰模型的建立、车流连续性方程的建立、车流中的波速及各种波的计算方法、车流波动理论的应用。 第七章道路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 (一)考试内容 道路通行能力的概念、道路服务水平、通行能力计算,通行能力的应用及提高通行能力的途径 (二)考试要求 1.了解影响通行能力的条件,道路通行能力的种类,影响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因 素,通行能力计算,通行能力的应用及提高通行能力的途径 2.理解道路服务水平分级

交通工程学复习资料整理完全版

一、填空题 (1)、我国道路交通标志按其含义分: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之路标志 (2)、排队规则指到达的顾客按怎样的次序接受服务,它包括三种形式:损失制、等待制、混合制。 (3)、交通密度的调查方法有出入量法、摄影法两种。 (4)、交通工程学是一门发展中的交叉学科。其内容包含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分,且不断丰富。 (5)、交通工程学研究目的是探讨如何使交通运输安全、迅速、舒适、经济 (6)、驾驶员的视野与行车速度有密切关系,随着汽车的行驶速度的提高,注视点前移,视野变窄,周界感减少。 (7)、汽车动力性能注意可以用三方面指标评定:最高车速、加速时间或加速度、最大爬坡能力 (8)、描述交通流特性的三个参数是交通量、车速和交通密度。 (9)、泊松分布理论适用于交通流量小,驾驶员随意选择车速,车辆到达时随机的判断依据是()() 1=x E x D (10)、高速公路是自成系统的一种公路形式,一般由三部分组成:高速公路基本路段、交织区、匝道 (11)、构成交通三要素是指人车路 (12)二项分布理论适用于拥挤交通流,驾驶员自由行驶机会少,车辆到达数在均值附近波动。判断依据为()() 11<-=P x E x D 13、交通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驾驶员、行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 14、人们把1930年美国成立的交通工程师协会作为交通工程学正式诞生的标志 15、根据延误发生的原因可以把延误分为固定延误、停车延误、行驶延误、排队延误、引道延误和控制延 误。 16、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遇到的阻力有空气阻力、滚动阻力、惯性阻力、坡度阻力。 17、通行能力按作用性质可以分为三种:基本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 18、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技术科学。研究目的是探讨如何安全、迅速、舒适、经济 地完成交通运输任务;它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交通规划、交通设施、交通运营管理;它的探索对象是驾驶员、行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 19、驾驶疲劳:是指作业者在连续作业一段时间以后,劳动机能的衰退和产生疲劳感的现象。驾驶人员在连续驾驶车辆后,产生生理、心理机能以及驾驶操作效能下降的现象称为驾驶疲劳。 20、第30位小时交通量 将一年当中8760个小时的小时交通量,按大小次序排列,从大到小排列序号为 第30位的那个小时的交通量,称为第 30位小时交通量。 21、85%位速度:表示在该路段上行驶的车辆中有85%的车辆低于该速 度,即是说大于85%位车速的车辆 其速度值大大超过85%位车速,离散性高,使交通流不稳定,所以在交通管理工作中应以85%位速度作为制定最大限制车速标准的参考值。 22、道路服务水平:指道路使用者根据交通状态,从车速、舒适、方便和经济等方面所能得到的服务程度 23由于法规、教育、工程、环境和能源这五词的英文开头都是E ,交通工程学简称五E 科学 24、驾驶员反应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反应的复杂程度、驾驶员训练情况。心理生理状况、疲劳影响、疾病或酗酒等。 25、汽车的性能参数主要包括动力性、燃油经济性、最小转弯半径、通过性、操纵稳定性、制动性和舒适性等。 26、交通量的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特性叫交通量的分布特性 负指数分布应用于车流密度不大。车辆到达随机性较大的情况。

最新自考00107现代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现代管理学试卷 (课程代码00107) 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O.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题干】提出了著名的管理七职能论,即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和预算的美国学者是()。 【选项】 A.法约尔 B.古立克 C.厄威克 D.德鲁克 【答案】B 【解析】古利克将法约尔有关管理过程的论点加以展开,提出了有名的管理七职能论。取其每种职能英文词的首字而称作POSDCoRB,即Planning(计划)、Organising(组织)、Staffing(人事)、Directing(指挥)、Coordinating(协调)、Reporting(报告)、Budgeting(预算)。 【考点】管理与管理学 2.【题干】与私人产品相比较,纯粹的公共产品的特点是()。 【选项】 A.排他性、可分割性 B.非排他性、不可分割性 C.排他性、不可分割性 D.非排他性、可分割性 【答案】B 【解析】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它们具有不可分割性、非市场性、非排他性; 公共管理所提供的服务常常是“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私人产品具有可分割性、排他性特点,可以用价值计算、价格衡量。 【考点】管理与管理学-管理概述 3.【题干】罗伯特·欧文对管理理论的贡献是首次提出了()。

大学交通工程学试题(答案)

4. LWR模型通常形式是dk dq 0 ~dt dx 1. 交通工程学是多学科融合的交叉学科,交通工程学把人、车、路、环境 视为一个整体,用自然的方法研究复杂的社会现象。 2. 路段的瓶颈处的交通状流态常用累计交通量(纵轴)一时间(横轴)曲线图来表示,流入与流 出曲线所包络的面积表示所有车辆延误时间,连接流入与流出曲线水平线段表示 某个车辆的延误,连接流入与流出曲线竖直线段表示某个时点的排队车辆数。 3. 在重力模型中,两区之间的出行数与两区 之间的行程时间(或费用、距离等)成_反__比。 5. 由跟车理论知,非自由行驶状态的车队的三个特性是_制约性、滞后性和传递性 6. 交通密度与速度关系模型通常有Green shields模型、Gren berg模型、Un derwood模型等, 其中 Green shields 模型的形式是V — V f(1-K/K j)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出行的三要素是指端点、出行目的、采用交通方式(使用交通资源)______________ 。 8. 道路是现代社会生活的纽带,其功能可以归纳为________ 交通—功能、—城市空间划分________ 功能和土地利用诱导功能。 9. 公共汽车从B点出发到E,行走距离3.4km,共花费了11.61分钟时间。中途经过两个交叉口和三个停靠

站,经过两个交叉口的停车时间分别是0.51分钟、3.21分钟,经过三个 停靠站的停车时间分别是0.47分钟、0.66分钟、0.41分钟。由此可以得出,停车时间是 5.26s,行使时间691.34s,行驶速度是 4.92m/s,行程速度是 4.88m/s。 10. 空间平均速度是地点速度的调和平均值,时间平均速度是地点速度的算术平均值。 选择题(10分,每空1分;在_______ 填写相应的字母) 1. 设M/M/1系统的利用系数为p,则在系统中有n个顾客的概率为A。 A. p n(1 一P ) B. p n—(1—p ) C. p n+ (1— p ) D. p n/(1—p ) 3. 用于出行分布预测的平均系数法的公式为旦。 A. 未来分布=现状分布+平均增长系数 B.未来分布=现状分布X平均增长系数 C.未来分布=现状分布十平均增长系数 D.未来分布=现状分布-平均增长系数 4. 交通密度不容易观测,通常用其他变量来代替,但是 C 不能用来代替交通密度。 5. 交通量分配模型通是 D 软件的核心技术。 A.微观仿真 B.中观仿真 C.宏观仿真 D.交通规划 6. SCOOT系统是 D。 A. 方案选择方式的控制系统 B. 采用分层式计算机控制结构的控制系统 C. 只有唯一方案的控制系统 D. 方案形成方式的控制系统 7. 设车流的流量为Q辆/小时,车头时距h服从负指数分布。则到达的车头时距h大于t秒的概率是 C。

南京工业大学2017年《交通工程基础》博士招生考试大纲

南京工业大学2017年《交通工程基础》博士招生考试大纲 一、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较系统地掌握交通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重点测试原理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三、考试题型 考查题型主要包括:填空题、选择题、推导题、名词解释题、问答题、计算题、论述题等,具体考查题型会有适当变化。 四、考试知识范围 第一章绪论 理解、掌握交通的定义及交通工程学的定义,研究范围、内容和目的。 熟悉交通工程在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熟悉交通工程学科重点及其发展阶段。 了解我国在综合运输、公路交通、城市交通方面的交通现状以及其面临的问题。 第二章交通特性 1、人车路基本特性 理解交通特性分析的意义。 全面理解驾驶员的交通特征、乘客的交通特征、自行车的交通特征、行人交通特征、汽车交通特征、道路基本特性。 理解和掌握驾驶员特性及其在交通安全问题分析中的应用。 2、交通量特性 理解交通量的概念及其派生出的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月平均日交通量(MADT)、周平均日交通量(WADT)的定义。 理解并掌握交通量的时间、空间分布特性,相关参数及其应用和计算。 掌握设计小时交通量的定义并能灵活应用。 3、行车速度特性 深刻理解地点车速、行驶车速、运行车速、行程车速、临界车速、设计车速的基本定义 及应用。 掌握行车速度的统计分布特性及其应用。 理解并掌握时间平均车速和空间平均车速的概念、相互关系及应用。 熟悉影响车速变化的因素。 4、交通密度特性 掌握交通密度、车头间距、车头时距的内涵,深入理解并掌握其相互关系和应用。 掌握密度资料的应用。 第三章交通调查 1、交通量的调查 理解并掌握各种交通量的用途和交通量的调查方法、调查时间及调查方案的确定。 掌握浮动车法调查交通量的调查方法和数据计算。 掌握交叉口的流量流向调查的调查过程以及交叉口交通量的表示方法。 2、车速调查 掌握地点车速和区间车速调查的目的,熟悉其调查方法和调查过程。 掌握跟车法和流动车法的调查方法和数据计算。

交通工程学试题及答案

《交通工程学》复习材料 一、填空题 1、人们通常称交通工程学科为“五E”学科,“五E”指的是:工程(Engineering)、 法规(Enforcement)、教育(Education)、能源(Energy)、环境(Environment)。 2、驾驶员的视觉特性从视力、视野、和色感等几个方面体现。 3、根据美国的研究,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为设计小时交通量。 4、在该路段行驶的所有车辆中,有15%的车辆行驶速度高于此值,有85%的车 辆行驶速度在此速度以下,此速度称为85%位车速,交通管理部门常以此速度作为某些路段的限制最高车速。 5、OD调查,是一项了解交通的发生和中止在有关区域里所做的调查。 6、M/M/N排队系统是指泊松输入、负指数分布服务、N个服务台的排队系统。 7、不控制进入的汽车双车道公路路段采用三级服务水平,混合交通双车道公路采用三级服务水平。 8、交通标志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两大类。 二、名词解释 1、交通量; 答案:交通量是指在单位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横断面或某一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2、高峰小时系数; 答案:高峰小时系数就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的交通量之比。 3、设计车速; 答案:设计车速是指在道路交通与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仅受道路物理条件限制时所能保持的最大安全车速,用作道路线形几何设 计标准。 4、服务水平; 答案:服务水平是描述交通流的运行条件及其对汽车驾驶者和乘客感

觉的一种质量测定标准,是道路使用者在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 方面得到的实际效果。 三、简答题 1、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有哪些? 答案: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有: (1)系统性; (2)综合性: (3)交叉性; (4)社会性; (5)超前性; (6)动态性。 2、通行能力和交通量有何区别? 答案:通行能力和交通量的区别: 1)通行能力是道路规划、设计及交通组织管理等方面的重要参数,它描述了道路交通设施的主要功能,是度量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的车辆 (或行人)的能力; 2)交通量是指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实际通过的或期望(预测)通过的车辆(或行人)数,而通行能力是指道路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的车 辆的极限数,是道路所具有的一种“能力”; 交通量一般总是小于通行能力的,当道路上的交通量接近或等于通行能力时,就会出现交通拥挤或阻塞停滞现象。 3、为什么要进行OD调查?OD调查内容包括那些? 答案:进行OD调查,目的是掌握与规划区域有关的现状;人、车和货物的起、终点和路径;出行目的、运输内容等情况。 OD调查内容包括货流和客流的调查。

(完整版)交通工程学试题样卷及答案-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交通工程学教案考试试题样卷及答案 一、选择与问答题,共7题(60%) 1)判断(对下面各题的正误作出判断,正确的用“O”表示,错误的用“X”表示)(10%) 交通工程即是与交通运输有关的工程。() 当城市交通出现阻塞时首先应扩建交通设施。() 交通流流量、速度、密度基本关系模型中的速度为地点速度。() 若道路某处的流量小于通行能力,则其交通状态是通畅的。() ⑤城市里主干道密度越大,则城市道路交通越趋通畅。() 2)何为交通规划?交通设施的建设规模是如何确定的?(10%) 3)何谓交通期望线?交通需求预测的“四步骤”模型是何含义?每个步骤的主要作用是什么?(10%) 4)城市道路可分为哪几个等级(不少于4类)?它们各自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它们应该的密度顺序如何?(10%) 5)试解释行程时间、空间平均车速及饱和度之概念,并说明饱和度出现大于1的情况。(10%) 6)何为设计小时交通量?确定的理由是什么?(5%) 7)高速道路常采取车速限制措施,试给出常用的最高和最低限制车速的确定方法。(5%) 二、计算与论述题,共3题(40%) 1)设车流的速度与密度的关系为V=88-1.6K,如果要限制车流的实际流量不大于最大流量的0.8倍,试求此条件下速度的最低值和密度的最高值(假定车流的密度{最佳密度Km)(15%) 2)在某一路段上车流以驶入率Q(辆/小时)均匀地驶入信号灯控制交叉口的进口道,在不排队等待情况下,仍以同样流率均匀地驶出停车线。而排过队的那部分车辆将以饱和流量S (辆/小时,S>Q)}均匀地驶出停车线。设信号周期为C秒,其中红灯时间为R秒,黄灯时间为Y秒。试求绿灯信号结束时无车排队的条件,并在此条件下求:(15%) (1)一个周期内的最大排队车辆数及其出现的时刻; (2)每辆车的平均排队时间。 3) 试述交通分配的Wordrop均衡原理,并给出其数学描述。(10%) 试卷答案 一、选择与问答题,共7题(60%) 1)判断错错错错错 2)交通规划是根据城市规划的基本成果,基于现状的交通特征、交通设施和交通系统的条件,以及公交优先、改善交通的新理念,面向未来(近、中、远期),分析预测交通需求,确定交通系统的结构,交通设施结构和交通设施规模,编制交通系统和交通设施投资与建设

交通工程基础考试大纲

《交通工程基础》课程考试大纲 一、指导思想 为了真实反映交通土建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交通工程基础》学科成绩,促进教学手段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指导学生学好本门课程,使学生顺利通过本课程的考试,制定本考试大纲。 二、本考试大纲依据 本考试大纲依据《交通工程基础》教学大纲(修订版)。 三、考试方式及考试时间 1、本课程考试采用书面笔答闭卷形式,试卷满分为100分。 2、本课程学生期末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试卷成绩两部分合成,其中平时成绩(课堂考核和平时作业)占30%,期末试卷成绩占70%。 3、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四、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绪论 考试内容 交通工程学的定义,发展及研究对象,交通工程学的特点 考试要求 1.掌握交通工程学的定义,发展及研究对象. 2.理解并掌握交通工程学的特点有哪些.

(二)、人和车辆的交通特性 考试内容 驾驶员的交通特性,行人交通的交通特性,汽车的行驶条件,汽车动力性能的评判指标 考试要求 1.掌握驾驶员的交通特性,行人交通的交通特性 2.理解并熟练掌握车的行驶条件,汽车动力性能的评判指标 (三)、交通量调查 考试内容 交通量的定义、分类,交通量调查的方法,交通量时间分布特性 考试要求 1.理解交通量的定义、分类 2.掌握交通量调查的方法. 3.理解交通量时间分布特性 4.了解了解交通量资料的应用 (四)、车速调查 考试内容 表征车速统计分布特性的特征车速,地点车速调查的方法,行驶车速及区间车速的调查方法,车速资料的数学分析及整理考试要求 1.理解并掌握表征车速统计分布特性的特征车速

2.理解并掌握地点车速调查以及行驶车速及区间车速的调查方法 3.了解车速资料的数学分析及整理 (五)、交通密度 考试内容 交通密度的概念,交通密度调查的方法 1.了解交通密度的概念 2.理解并掌握交通密度调查的方法 (六)、延误 考试内容 延误的概念,路段行车延误调查方法,交叉口延误调查方法 考试要求 1.了解延误的概念. 2.掌握路段行车延误以及,交叉口延误调查方法 (七)、交通量、速度和密度之间的关系 考试内容 交通流量、速度和密度三参数之间的关系 考试要求 1.掌握交通流的基本关系式 (八)、交通流理论 考试内容

交通工程学考试知识

东南大学交通工程学 考试大纲

目录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4 一、考试性质 (4) 二、评价目标 (4)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4 1、答卷方式?4 2、答题时间 (4) 3、试卷结构?4 第二部分考查知识范围?5 一、绪论................................................................ 5 1、交通工程学的定义 (5) 2、交通工程学科的研究范围与特点?5 3、交通工程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5) 4、我国的交通工程现状及发展趋势 (5) 二、交通特性 (5) 1、人车路的基本特性................................................. 5 2、交通量特性?6 3、行车速度特性?6 4、交通密度特性?6 三、交通调查?6 1、交通量的调查?6 2、车速调查 (6) 3、交通密度调查?6 4、行车延误调查?6 5、通行能力调查 (7) 6、起讫点调查(OD调查)?7 四、道路交通流理论 (7) 1、交通流特性?7 2、概率统计模型 (7) 3、排队论模型?7 4、跟弛模型 (7) 5、流体理论模型?7 五、道路通行能力分析.................................................... 7 1、概述 (7) 2、高速公路基本路段通行能力?8 3、高速公路交织区段通行能力?8 4、高速公路互通立体交叉匝道的通行能力?8 5、双车道一般公路路段通行能力?8 6、城市道路路段通行能力............................................. 8 7、道路平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8) 8、公共交通线路的通行能力 (8) 9、自行车道的通行能力?8 六、道路交通规划?9 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工作总体设计 (9)

自考现代管理学完整版

自考现代管理学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现代管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0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资本主义以前,无论是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管理最为基本的形式是() A.社会管理 B.国家管理 C.经济管理 D.文化管理 2.公共管理主体广泛,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A.政府 B.非政府公共组织 C.企业 D.非营利性组织 3.梅奥等人认为,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主要途径是()采集者退散 A.严格劳动纪律 B.提高职工的满足度 C.加强监督制约 D.完善组织机构体系 4.查尔斯·巴贝奇是科学管理的先驱,他特别强调劳资协作,并提出了() A.计件工资制度

B.计时工资制度 C.差别计件工资制度 D.工资加利润分享制度 5.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有规律的或反复出现的决策活动形式被称为() A.决策模式 B.决策规则 C.决策方法 D.决策要素 6.在决策体制中,负责组织决策方案设计任务的是() A.决策中枢系统 B.决策咨询系统 C.决策信息系统 D.决策辅助系统 7.在管理思想史上,马克斯·韦伯被誉为是() A.现代管理之父 B.组织理论之父 C.科学管理之父 D.人际关系之父 8.格林纳认为,组织在聚合阶段后期,层级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组织将陷于()A.失控危机 B.硬化危机 C.领导危机 D.自主性危机

交通工程学试题及答案

交通工程学试题及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交通工程学》复习材料 一、填空题 1、人们通常称交通工程学科为“五E”学科,“五E”指的是:工程(Engineering)、法 规(Enforcement)、教育(Education)、能源(Energy)、环境 (Environment)。 2、驾驶员的视觉特性从视力、视野、和色感等几个方面体现。 3、根据美国的研究,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为设计小时交通量。 4、在该路段行驶的所有车辆中,有15%的车辆行驶速度高于此值,有85%的车辆行 驶速度在此速度以下,此速度称为 85%位车速,交通管理部门常以此速度作为某些路段的限制最高车速。 5、OD调查,是一项了解交通的发生和中止在有关区域里所做的调查。 6、M/M/N排队系统是指泊松输入、负指数分布服务、 N个服务台的排队系统。 7、不控制进入的汽车双车道公路路段采用三级服务水平,混合交通双车道公路采用三级服务水平。 8、交通标志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两大类。 二、名词解释 1、交通量; 答案:交通量是指在单位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横断面或某一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2、高峰小时系数;

答案:高峰小时系数就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的交通量之比。 3、设计车速; 答案:设计车速是指在道路交通与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仅受道路物理条件限制时所能保持的最大安全车速,用作道路线形几何设计标准。 4、服务水平; 答案:服务水平是描述交通流的运行条件及其对汽车驾驶者和乘客感觉的一种质量测定标准,是道路使用者在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方面得到 的实际效果。 三、简答题 1、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有哪些? 答案: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有: (1)系统性; (2)综合性: (3)交叉性; (4)社会性; (5)超前性; (6)动态性。 2、通行能力和交通量有何区别? 答案:通行能力和交通量的区别:

815交通工程学考试大纲

815 交通工程学考试大纲 (Fundamentals of Traffic Engineering) 一、参考书目 《交通工程总论》徐吉谦、陈学武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年第三版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掌握有关交通工程的基本概念;了解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知识范围、发展动态;掌握交通流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方法、交通特性分析、道路通行能力分析、交通规划基本方法、道路交通安全基本评价方法等。 三、考查的知识要点 第一章:绪论 交通工程学的定义;交通工程学科的研究范围与特点、交通工程学科的产生与发展、我国交通工程现状及展望。 第二章:交通特性分析 掌握交通特性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人-车基本特性、交通量特性、行车速度特性、交通密度特性。 第三章:交通调查与分析 掌握交通交通调查的方法、数据的处理分析、交通量特性调查、交通设施调查、交通影响因素调查。 第四章:交通流理论 掌握交通流特性、定义、基本理论;了解概率统计模型、排队论、跟驶模型、流体模拟理论。 第五章:道路通行能力分析 掌握道路通行能力概念、类型、影响因素,服务水平含义、分级与评价指标,道路路段通行能力、无控制与信号控制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计算及确定方法。 第六章:交通规划 掌握交通规划的一般理论,交通规划与路网规划、交通预测及评价的程序及方法。 第七章:停车设施规划 掌握停车方式、停车场的需求、预测、规划与设计。 第八章:交通管理与控制 掌握交通管理的含义、目的与作用,交通需求管理的含义、策略、基本原则、措施;掌握交通标志标线的种类、交叉口信号控制有关概念、控制方式。 第九章:道路交通安全 掌握交通安全的基本概念,交通事故的调查、分析、评价、预防的方法。 第十章:道路交通环境保护 掌握道路交通排放的污染物及其防治、道路交通环境影响评价。 第十一章:新技术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掌握GIS、GPS的含义、构成及其应用,掌握ITS的定义及其子系统。

交通工程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1.交通工程学的定义?它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是什么? 2.交通工程学主要研究内容? 3.简述交通工程学的发展? 4.简述研究和运用交通工程学在道路运输管理中的作用? 第二章 1.驾驶员的交通特性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它与交通安全有何关系? 2.驾驶疲劳的影响因素有哪些?驾驶疲劳与肇事的关系是什么? 3.驾驶员的职业适应性对交通安全有何影响? 4.饮酒对驾驶员的驾驶机能有什么影响?酒后驾车对安全行车会带来什么影响? 5.生物节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与安全行车有什么联系?试计算你自己下月第一天的生物节律状态。 6.根据行人的交通特性,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谈对行人如何进行管理? 7.汽车的行驶方程式是什么?满足汽车行驶的条件有哪些? 8.汽车的动力性能指的是什么? 9.汽车的制动性能包括哪几个方面?制动距离和停车距离有何不同? 10.汽车的制动性能对交通安全有何影响? 11.什么是城市道路的交通特性? 12.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分几种?它们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是什么? 13.什么是道路的平面线性?其构成要素是什么?如何保证? 14.为什么要设置平曲线的超高和加宽?如何设置? 15.什么是视距?分几种?如何保证视距?它对交通安全有何影响? 16.结合当地事故多发地点的情况,谈谈道路条件与交通安全的关系。 第三章 1.哪些参数可以用来衡量交通量的时间变化特征? 2.什么是交通量?常见的交通量有哪几种? 3.什么是第30位小时交通量?用它作为道路的设计小时交通量有何意义? 4.什么是交通量的变化?交通量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5.如何计算、理解K月和K日?如何运用K月和K日推测AADT? 6.简答交通量有哪些用途? 7.某地三月K月3=0.925,K日3= 1.113,实际观测到该地某道路上2007年3月28日(星期三)的交通量为3558辆,试推算该地此道路2007年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8.某测站测得的连续5min时段的交通量统计如表3-6所示,高峰小时交通量为1373veh/h,求5min和15min的高峰小时系数。 第四章 1、什么是速度?请说明几种常用速度的概念及其使用。 2、什么是百分速度?请分别说明15%位车速、50%位车速和85%位车速的概念及其作用。 3、什么是时间平均车速和区间平均车速 4、影响车速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5、车速资料有哪些作用? 6、对长为200m的路段进行现场观测,获得数据如表4-2所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