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是针对企业,超市,物流等仓库的管理的仓储管理信息系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和总结,通过对新的系统的改进和完善,实现新系统在技术、经济、社会因素等个方面的优化,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最终得出新的系统是否可行的结论。

本可行性报告面向的读者是系统用户、系统开发人员、系统开发的决策者以及公司的决策者。

1.2项目背景

(1)所建议开发的软件系统名称:仓库管理信息系统

(2)本项目的使用者为企业,超市,物流等仓库管理,出入库专员,验单员与信息管理员。(3)该软件系统首先联入公司内部局域网,与公司的运输管理系统相联系,统一管理公司的物流运销状况,使公司整体协调性更高。更好地提高管理效果,为企业带来更多收益。1.3定义

WMS:仓库管理信息系统;DFD:数据流程图

1.4参考资料

《管理信息系统》高等教育出版社,《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可行性研究前提

仓库始终是生产者和用户之间一个主要的联系纽带,在物流系统中起着包括运输整合、产品整合、物流服务、防范偶发事件、物流过程平稳等一系列增加附加值的作用,是公司物流系统最重要的职能之一。所以先研究系统的可行性是非常重要的。

可行性研究是为了弄清楚系统开发项目是不是可以实现和值得进行研究的过程。实际上是一次大大简化分析和系统设计的过程,所以,进行可行性的分析很重要。

2.1要求

a.基本运行要求:公司所需要开发的软件要求能在公司所有计算机上基于WINDOWS系统运行,支持无线传输,并具有条形码输入接口。

b.功能要求:主要功能模块为基础信息管理、库位管理和入库管理。系统能够使查询库存信息,出入库信息以及统计信息等仓库运营的基本信息变得更加轻易,使这些信息一目了然。

c.安全要求:登陆系统时,需验证身份和密码,只有通过验证身份才能进入系统进行操作。

d.同时该系统还具有灵活性、兼容性等要求。

2.2目标

仓库管理系统目标:建立一个灵活、高效、全面提高公司运营、仓库管理信息系统,促进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的管理上的集成:辅助管理决策者及时、准确地做出决策。

2.3条件、假定和限制

(1)系统开发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通过SQL SERVER 2005等开发工具进行系统开发。(2)进行系统开发时间为两个月左右。

(3)该配送中心应用供应商管理库存,确保每种物品不超过既定库存,也不少于当期需求。

2.4可行性研究方法

通过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运行可行性3个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

2.5决定可行性的主要因素

经济可行性:该软件属于高端行业,无论是价格还是质量都比较高,而经营产品的商家都要求有雄厚的资金支持。所以,在系统开发的过程中,企业完全有能力承担开发费用。

技术可行性:因为有的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比较高,从管理层到下面的销售人员,都要求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所以新的系统在使用是,只需对员工进行少量的培训,系统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就基本上能够掌握。

运行可行性:该系统是基于windows的图形用户界面,是大家熟悉的操作系统。

由此,该系统的操作性是可行的,有必要开发该系统。

3.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有的公司的仓库管理现在仍然采用手工业。由于采用手工业作业的方式,数据往往需要反复输入,多次登记,因而出差频率也比较低下。查询起来也比较麻烦。

3.1工作负荷

1)送货单做好入库单,对新增加的客户,登记到客户表中,对送货单与入库单进行验收,出库与入库类似2)对于新增加的货物类型进行登记,为每种货物进行区位,定期盘点库存3)定期进行统计工作,向总部汇报,对库位的库存进行监视,防止库存过多或过少

3.2费用支出

(1)固定成本:设备维护费用、人员基本工资及办公用品、水电等费用。

(2)可变成本:叉车油费、维修费用、人员奖金。

3.3设备

主要包括:电话机、复印机、传真机、车等装卸设备,计算机及网络。

3.4局限性

原系统采用人工模式,这样比较复杂而且容易出现错误,会出现数据重复且不一致的问题,可操作性差。货物堆放有一定的随意性。单据过多不仅造成信息难以及时查询,也带来负担。

4.所建议技术可行性分析

4.1对系统的简要描述

1)功能概括:具有出入库管理,货物信息管理,车辆管理,单据查询,业务统计等功能。2)安全设置:登陆是需要身份和密码,只有通过验证身份才能进入系统进行操作。

4.2与现有系统比较的优越性

(1)实现了仓库业务全面计算机处理,提高了公司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2)能够及时提供仓库业务的条件信息,提高了管理水平。

(3)决策者提供更加有效的信息,辅助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提高了公司的运营状况。4.3采用建议系统可能带来的影响

1)对设备的影响:不会造成太大的资金压力;

2)对现有软件的影响:可以更有效地对公司内部进行管理;

3)对运行环境的影响:完全不需要重新布局;

4.4技术可行性评价

a.使用高效的WMS将设整个业务流程更为清晰,并使运作效率大幅度提高。

b.WNS具有权限控制功能,保证只有相应权限的人才能对相应模块进行操作。

5.所建议系统经济可行性分析

5.1支出:.基础投资:系统开发费用,硬件设备添置费用b.其他一次性支出:相关人员培训费用,c.经常性支出:系统维护费用,系统操作人员工资

5.2效益:a.经常性收益:工资支出减少,零售商罚款减少,单据费用减少b.不可定量收益:错误率减少,简单高效的工作使员工士气上升,信息及时沟通使配送中心的工作更为协调。

5.3投资回收周期:约半年即可

5.4敏感性分析:系统开发和使用的因素包括计算机硬件设备的配置不同可能会带来的支出、收益不同;相关人员的培训费用及意外支出的不同可能带来的变化。

6.社会因素可行性分析

6.1法律因素:本系统完全自主开发,不会与组织和个人产生任何法律上的冲突。

6.2用户使用可行性:在系统运行的初期,需要对公司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其产生的培训费用完全在财务能接受的范围内。

7.其他可供选择的方案

7.1可选择的系统方案1

维持原系统不变,这是最简单的方案,但该配送中心如果要继续保持竞争力,就必须有所改革,否则便会被市场所淘汰。

7.2可选择的系统方案2

购买现有的WMS软件,这个方案成本不高,获得速度也快,但标准化的WMS系统并不开放源代码,所以在日后有个性化的更新升级需求时便无法满足。

7.3可选择的系统方案3

请咨询进行开发,这个方案可以满足个性化的需求,但其开发成本太高,如果有任何升级后维护的需求,也需要继续投入巨大。

8.结论意见

本系统能够为公司效率提升,错误减少,管理方便等多种好处,为该配送中心保持竞争力,带来经济效益。且在实施上具有相当可行性,所以应当开始实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