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方案

地基处理方案
地基处理方案

苏州港太仓港区万方(国际)码头地基处理工程

中交三航局万方码头项目部

二○○六年十月

苏州港太仓港区万方(国际)码头地基处理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1.概况

1.1编制依据

1.2.概述

1.2.1工程情况

1.2.2工程概述

1.2.3主要工作量

1.2.4自然条件

1.2.4.1 气象条件

1.2.4.2 水文条件

1.2.4.3 地质条件

1.2.4.4 地震

1.2.5施工条件

1.2.6工期要求

1.2.7质量等级要求

2.施工总平面布置与总体施工部署

2.1临时工程

2.1.1 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

2.1.2 生产临时设施

2.2 总体部署

2.3 施工程序

3、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3.1 测量工程

3.1.1 控制点布设

3.1.2 施工坐标的建立

3.1.3施工水准网的建立

3.1.4 施工测量

3.2吹填砂场地平整

3.3塑料排水板施工

3.3.1 塑料排水板的质量控制和采购

3.3.2 塑料排水板施工工艺流程

3.3.3 施工机具选择

3.3.4 施工要求

3.3.5 施工注意事项和质量控制

3.3.6检验标准

3.4 隔振沟施工

3.5 强夯施工降水和排水

3.5.1 井点降水

3.5.2 降水观测井的布置和观测

3.5.3 井点降水施工要点

3.5.4 施工排水

3.6 强夯施工

3.6.1 强夯要求

3.6.2强夯施工工艺流程

3.6.3 强夯机械和夯锤选择

3.6.4 强夯施工步骤

3.6.5强夯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

3.6.6质量检验

3.7 砂土整平压实

3.7.1砂土整平与振动碾压

3.7.2检验标准

3.8 土工格栅铺设

3.8.1材料选型和采购

3.8.2 土工格栅铺设

3.8.3施工要点

3.9 山皮石铺垫及振动密实

3.9.1 山皮石材料要求

3.9.2 山皮石施工工艺流程

3.9.3 山皮石施工方法及质量保证措施3.10主要测试项目

3.10.1孔隙水压力观测

3.10.2地下水位观测

3.10.3效果检验孔

3.10.4载荷板试验

3.10.5回弹模量测试

3.10.6压实度测试

3.10.7沉降观测

3.10.8侧向位移观测

4、现场组织机构

4.1 施工组织的总体思路

4.2 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4.3项目经理部管理层的各部门责任制

4.4项目经理部人员配备情况

5质量管理体系

5.1 总则

5.2 质量目标

5.3 质量执行标准

5.4 质量保证体系

5.5 项目经理部主要人员质量职责

5.5.1项目经理质量职责

5.5.2项目总工质量职责

5.5.3项目经理部质量员质量职责

5.5.4项目经理部施工员(结构工程师)质量职责

5.5.5项目经理部试验人员的质量职责

5.6工程质量管理措施及制度

5.7 文件和资料管理制度

6.工程投入的主要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计划6.1工程投入的主要工程材料、构配件计划

6.2工程投入的主要工程和设备计划

7.本工程投入的主要施工船机、设备计划表

8.劳动力安排计划

9.安全生产的保证措施(含防洪抗台措施)

9.1 安全管理体系

9.1.1 安全生产方针

9.1.2 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9.1.3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9.2 安全生产责任制

9.2.1 项目经理安全生产职责

9.2.2 项目生产副经理安全生产职责

9.2.3 项目总工程师安全生产职责

9.2.4 专职安全员安全生产职责

9.3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9.3.1 安全生产资源配置

9.3.2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9.3.3 现场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9.3.4 安全生产考核奖惩规定

9.3.5 车辆交通安全管理有关规定

9.3.6 工伤事故报告处理规定

10.文明施工的保证措施(含环境保护措施) 10.1文明施工各种标牌设置

10.2施工现场及生活区文明、环保管理措施

11.进度计划与工期的保证措施

11.1进度计划

11.2 工期保证措施

11.2.1 施工组织措施

11.2.2 工程进度管理措施

11.2.3 冬季施工安排

11.2.4 雨季施工安排

12.按期开工的保证措施

13.降低造价的措施

附录

附图1:生活及办公设施布置及结构示意图。

附图2:施工总平面布置及施工顺序示意图。

附图3:井点降水施工工艺示意图。

附表1:临时设施用地计划表。

附表2:苏州港太仓港区万方(国际)码头地基处理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表。附表3:苏州港太仓港区万方(国际)码头地基处理工程施工进度网络图。

苏州港太仓港区万方(国际)码头地基处理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1.概况

1.1编制依据

1.1山东鲁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苏州港太仓港区万方(国际)码头工程

地基处理工程招标文件》。

1.2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苏州港太仓港区万方(国际)码头工

程地基处理工程施工图》。

1.3 万方(国际)码头地基处理施工招标补遗、答疑文件(一)。

1.4 交通部颁发的《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221-98)。

1.5 交通部颁《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

1.6 交通部颁《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

1.7交通部颁《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J215-98)。

1.8交通部颁《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J250-98)。

1.9《建筑地基加固技术规范》(JGJ79-2002)。

1.10《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11《交通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土工格栅》(JT/T480-2002)

1.12《塑料排水板质量检验标准》(JTJ/T257-96)。

1.13《塑料排水板施工规程》(JTJ/T256-96)。

1.14 国家和部颁有关的标准、规范等。这些标准和规范使用现行版本。若

以上提到的标准、规范在同一内容上标准不一致,则按较高标准执行。

1.2.概述

1.2.1工程情况

1.2.1.1工程名称:苏州港太仓港区万方(国际)码头地基处理工程。

1.2.1.2工程地点:江苏省太仓港港口开发区。

1.2.1.3建设规模:建设4个公用件杂货泊位,从长江上游向下游依次布置

10000DWT其他件杂货泊位1个(考虑后方工业园区的重件上岸需要)、15000DWT和20000DWT钢材泊位各1个、40000DWT木材泊位1个共4个泊位。

码头总长791米,码头宽30米,引桥4座,长度299米(其中3座宽12米,1座宽18米)。后方堆场地基处理总面积为51.89万平方米。

1.2.1.4项目法人:苏州万方(太仓)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1.2.1.5 EPC单位:山东鲁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1.2.1.6设计单位:中交三航院。

1.2.1.7监理单位:天津天科监理事务所

1.2.1.8施工单位:中交三航局

1.2.2工程概述

本工程位于长江下游南支河段上段南岸,与崇明岛隔江相望。万方(国际)码头工程位于苏州港太仓港区老太海汽渡长江下游约1.2KM和荡茜口长江上游之间岸段,岸线总长1500M。本阶段先行开发建设4个公用件杂货泊位,从长江上游向下游依次布置10000DWT其他件杂货泊位1个(考虑后方工业园区的重件上岸需要)、15000DWT和20000DWT钢材泊位各1个、40000DWT木材泊位1个共4个泊位。码头工程后方围堤吹填工程已于2004年12月竣工,其正堤布置在-3~-5等深线之间(国家85高程系统,以下同),正堤长1500M,形成陆域纵深(正堤至后方长江防洪堤)约900M,形成陆域面积约1860亩。陆域形成高程靠近大堤200M 范围内为+4.0M,其他部分高程为+3.0M。码头前沿线自然泥面高程-11.0~-13.0M。拟建码头位于长江白茆沙南水道南侧,水上交通极为方便。

本标段地基处理工程的总面积为51.89万m2。地基处理工艺主要包括插板、强夯、井点降水和振动碾压。码头后方陆域地基处理工程包括码头后方A、B、C、D四个区,地基处理均为在吹填砂上采用插板+强夯+井点降水,预压时间不小

于1个月或根据各区施工组织安排和地质情况以及现场试验情况由现场确定。

A区:在吹填砂表面插打塑料排水板,排水板板长12m,预压后采用井点降水+强夯处理,夯后整平并在道路和钢材堆放区铺设一层土工格栅,回填25cm 山皮土作为覆盖层,经过振动碾压整平至地基处理竣工标高。

B区:在吹填砂表面插打塑料排水板,排水板板长15m,预压后采用井点降水+强夯处理,夯后整平并在道路位置铺设一层土工格栅,回填25cm山皮土作为覆盖层,经过振动碾压整平至地基处理竣工标高。

C区:在吹填砂表面插打塑料排水板后补填土后预压,补填土厚度不小于2m,排水板板长8m,预压后整平至强夯施打标高,采用井点降水+强夯处理,夯后整平并在道路位置铺设一层土工格栅,回填25cm山皮土作为覆盖层,经过振动碾压整平至地基处理竣工标高。

D区:在吹填砂表面插打塑料排水板后补填土后预压,补填土厚度不小于2m,排水板板长10m,预压后整平至强夯施打标高,采用井点降水+强夯处理,夯后整平并在道路位置铺设一层土工格栅,回填25cm山皮土作为覆盖层,经过振动碾压整平至地基处理竣工标高。

在后方陆域与长江大堤的交接处设置隔震沟,以减少强夯施工对大堤的震动影响。强夯施工完成后,隔震沟采用土石料回填,并用压路机进行分层碾压,分层厚度为30cm~50cm,要求压实度≥93%。

1.2.3主要工作量

详见下表:

主要工程量一览表

1.2.4自然条件

1.2.4.1 气象条件

根据太仓市气象站1959~1999年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该站地理位置为121°06′E,31°28′N),当地气象要素分述如下:

(1) 气温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 38.0 °C (1998年8月11日、15日)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 - 11.5 °C (1977年1月31日)

多年平均最高气温 19.9 °C

多年平均最低气温 11.9 °C

多年平均气温 15.5 °C

(2) 降水

多年平均降水量 1064.8mm (1959年~1990年)

历年最大降水量 1563.9mm (1960年)

最大月降水量 601.3mm (1993年8月)

最大日降水量 229.6mm (1960年8月4日)

≥25毫米降水量日数 10.5d.

≥50毫米降水量日数 2.6d.

≥100毫米降水量日数 0.2d.

(3) 雾况

本地区雾多以平流雾为主,一般多发于夜间和清晨,上午10时后消散。多年平均雾日数42.3d,历年最多雾日数68.0d,历年最少雾日数28.0d。

(4) 雷暴

多年平均雷暴日数 31.2d

历年最多雷暴日数 56.0d (1963年)

(5) 相对湿度

每年7~9月相对湿度较大,月平均最高湿度达87%,月平均最低湿度出现仅为63%;当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

(6) 风况

本地区季风特征明显,夏季以SE~SSE向风为主,冬季受冷空气影响以N 向风为主。本地区多年平均风速3.3m/s,全年常风向为E向,统计频率为12%,强风向为NW向,最大风速为20.0m/s。

本区大风主要由寒潮和台风影响引起,风力≥6级的大风日数年均为26d,最多年份为52d。

太仓市气象站(1999~2001年)风速、风向频率统计分别见表1-1。

太仓市气象站风速、风向频率统计表表 1-1

(1) 潮汐

a) 基准面及换算关系

85国家高程

黄海高程

本工程以85国家高程为基准面。

b) 潮位特征

长江口南支河段潮汐属不正规半日浅海潮。一个太阴日内有两涨两落,且有日潮不等现象。根据杨林河口杨林水文站(拟建码头下游约20km处)实测潮位资料(1985~2001年)统计分析,工程点的潮位特征值如下:

历年最高潮位 4.50m (1997.8.19)

历年最低潮位-1.48m (1990.12.1)

多年平均高潮位 1.71m

多年平均低潮位-0.50m

历年最大潮差 4.90m (2000.8.31)

历年最小潮差 0.01m

多年平均潮差 2.19m

多年平均潮位 0.63m

平均涨潮历时 4小时14 分

平均落潮历时 8小时13 分

c) 设计水位

设计高潮位 2.62m (高潮累积频率10%)

设计低潮位 -0.75m (低潮累积频率90%)

极端高潮位 4.77m (五十年一遇高水位)

极端低潮位 -1.68m (五十年一遇低潮位)

(2) 迳流

每年的5~10月份为长江汛期,迳流量占全年的71.8%,11月至翌年4月为枯水季节, 迳流量占全年的28.2%。全年迳流量以7月份最大,二月份最小。据上游大通站资料统计(1953~1996年),多年平均迳流量为2.87万m3/s,历年最大洪峰流量9.26万m3/s(1954年8月1日),最小枯季流量0.462万m3/s(1979年1月31日)。

(3) 潮流

长江南支河段的潮流属于半日潮流性质,随着每个太阴日潮汐的涨落,水流呈往复流形态,涨、落流流向均较为稳定,潮波变形以及长江迳流致使涨、落潮的历时明显不等,落潮流历时约为涨潮流历时的2倍,洪季小潮汛时甚至无涨潮

流。主流向为西北—东南向,基本和等深线平行,高潮前1-2小时涨潮流速最大,高潮后4—5小时落潮流速最大。工程位置附近尚无测流资料,本设计阶段暂取用最大落潮流速2.0m/s,流向120°~130°,最大涨潮流速 1.6m/s,流向300°~310°。

1.2.4.3 地质条件

根据中交第三航务勘察设计院2005年4月《苏州港太仓港区万方(国际)码头工程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揭示,勘察深度范围内揭露的土层为全新世和晚更新世松散堆积层。根据揭露的各土层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埋藏深度、空间分布发育规律、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其工程地质特征,划分为6个地基土层,10个亚层,各地基土层的特征分述如下:

Ⅰ冲填土(粉细砂性)(KC)

灰黄~灰色,湿~饱和,松散。夹少量粘性土薄层或微薄层。局部为细砂性。该土层分布在拟建煤炭堆场区的表部,从南边老的长江大堤至北边新的长江大堤,该层土的底板逐渐降低,厚度逐渐增大,层厚一般为1.2~7.3m,实测标贯击数一般为3~7击。单桥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为1.56MPa。

Ⅱ灰黄~褐黄色粉质粘土(Q43)

饱和,软塑。夹少量粉土薄层。摇震无反应,土质不均匀,切面较粗糙,含氧化晕斑。局部为淤泥质粉质粘土。局部粉土含量高,近粘质粉土。该土层仅在拟建煤炭堆场区靠近南边老大堤附近有分布,往北尖灭,原长江滩地已基本却失。顶板标高+0.97~+2.20m,厚度一般为1.00~1.70m。单桥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为0.76MPa。

Ⅲ1-1灰色淤泥(Q42)

饱和,流塑。土质较均匀,夹少量粉砂或粉土薄层。切面较光滑,摇震略见反应。局部近淤泥质粘性土。该土层主要分布在原长江滩地的区域,且略呈现出从新大堤至老大堤方向厚度增大的趋势。水域顶板标高为-3.69~-

6.78m,陆域顶板标高为+0.21~-2.25m;该层厚度为0.80~6.90m。实测标贯击数为<1击。单桥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为0.49MPa。

Ⅲ1-2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Q43)

饱和,流塑。切面稍粗糙,夹粉砂或粉土薄层,局部夹层较多,近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砂,局部粘粒含量较高,近淤泥质粘土。摇震略见反应。该土层在整个勘察区均有分布。水域顶板标高为-11.00~-13.23m,陆域顶板标高为+0.50~-9.76m;拟建码头区、引桥头部和中部厚度较薄,一般为 2.40~6.50m,引桥根部和陆域堆场区厚度较大,一般为7.00~15.00m,靠近长江老大堤的陆域堆场区厚度更大,达15.00~17.40m。实测标贯击数一般为1~3击。单桥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为0.89MPa。

Ⅲ1-t灰色砂质粉土(Q43)

饱和,松散。土质不均匀,夹淤泥质粉质粘土薄层,夹层厚约0.3~1.0cm 不等。切面较粗糙,摇震反应较明显。局部淤泥质粉质粘土夹层较多,为砂质粉土夹淤泥质粉质粘土或粉砂夹淤泥质粉质粘土;局部粘粒含量高,为粘质粉土或粉质粘土夹粉砂。该土层仅以透镜体状零星分布于Ⅲ1-2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层中,且厚度一般较薄。该土层顶板变化较大,标高为-0.22~-16.62m,厚度一般为0.70~3.00m。局部(45、50孔处)该层厚度较大,为4.00~5.00m,实测标贯击数一般为4~8击。单桥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为3.07MPa。

Ⅴ灰色粉质粘土(Q41)

饱和,软塑~可塑偏软。土质较均匀,切面稍粗糙。局部粉土含量较高,近粘质粉土。含少量灰白色钙泥质结核和腐植物。无摇震反应。该土层在整个勘察区均有分布,局部相变为Ⅴt灰色砂质粉土,顶板起伏较小,顶板标高为-15.57~-19.04m,厚度一般为10.00m左右,局部由于该层相变为Ⅴt灰色砂质粉土层而厚度变薄,为1.80~5.00m。实测标贯击数一般为5~8击。单桥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为1.64MPa。

Ⅴt灰色砂质粉土(Q41)

饱和,松散~稍密。土质较均匀。切面粗糙,摇震反应较明显,夹少量粘性土薄层,含少量腐植物和钙泥质结核,局部粉粒含量较高,为粘质粉土。该层分布不稳定,仅以透镜体状分布于Ⅴ灰色粉质粘土层中,顶板标高变化较大,为-16.63~-29.54m;厚度一般为2.00~5.00m,局部(S8~S9段)厚度较大,为7.00~10.30m。实测标贯击数一般为8~14击。单桥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为3.51MPa。

Ⅶ1灰色粉砂(Q32)

饱和,中密~密实。摇震反应明显,夹少量粘性土薄层,局部(一般为中下部)含少量小砾石或粗砾砂,或夹厚约3~5cm的具胶结的粗砾砂混粘性土层;局部粉细砂夹层较多,为粉细砂夹粉质粘土;局部粉土含量高,近砂质粉土;下部一般砂质较纯且密实。该土层在勘探区内分布广泛,且厚度较大,除勘探孔S1、S2和S12孔揭穿此层外,其余勘探孔均在勘探深度范围内未揭穿该层。该层顶板起伏较小,标高一般为-28.00~-31.00m,已揭穿的厚度为20.00~29.00m。实测标贯击数一般为25~40击,个别击数大于50击。单桥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为11.02MPa。

Ⅶ1-t灰色粉质粘土夹粉细砂(Q32)

饱和,可塑。切面较粗糙,土质不均匀,粉砂夹层一般厚约0.5~1.5cm,摇震反应不明显。局部砂层多,且厚度较大,为互层状;局部粉细砂夹层较少,为粉质粘土;局部粉土含量高近粘质粉土。该层分布不稳定,以透镜体状分布于Ⅶ1灰色粉砂层中,该层顶板标高变化较大,标高一般为-33.32~-42.00m。厚度一般为2.00~6.00m,局部(S8、S16、S20孔处)厚度较大,可达8.00~11.50m。实测标贯击数一般为16~20击。

Ⅷ1灰色粉质粘土(Q32)

饱和,可塑。土质较均匀,夹少量粉砂薄层,局部粉土含量较高,近粘质

粉土。无摇震反应,该土层仅在S1、S2、S12孔中有揭示,已揭示的厚度为1.80~3.80m。该土层实测标准贯入击数为16击。

各地基土层的空间分布发育规律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A-A,1-1)。

1.2.4.4 地震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勘察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1.2.5施工条件

1.2.5.1 进场道路

山皮石一般采用水路运输至码头,然后从防汛大堤倒运至现场。老大堤与新大堤间修建一条临时道路,经水利部门同意后,破除老大堤前部分防汛墙,完工后我部负责恢复。

1.2.5.2 施工用电

业主现场供电接口高压电压值为:10KV。施工用电通过降压后引线接表计量。

1.2.5.3 施工、生活用水

业主提供市政自来水接点,挂表进行计量收费。承包商负责提供本工程施工用水,承包商应按合同规定负责设计、施工、采购、安装、管理和维修施工区及生活办公区的供水系统,包括修建为保证正常供水的引水、储水、水处理和抽排水设施等。承包商须安排足够的淡水及水箱供工地施工时使用。

1.2.5.4 生活区用地

我部在业主指定的地方搭设工地现场办公及工人生活用房。所有搭设房屋办公室为夹心彩钢板结构,生活用房为活动板房。

1.2.5.5排水

1)承包商负责并承担那些在施工中导流、引水或管沟临时排水的费用并

在施工监理认为需要的时候和地方在工程结束时将其恢复原样。

2)承包商应维持现有和新建的排水系统,包括清除排水系统内的固体堵塞物。承包商还应将如何防止泥砂流入排水系统的措施报请施工监理。如果这些措施在任何时候表明不能起作用,承包商应采取施工监理认为可行的额外措施,并对工地内外有关的排水系统进行清淤。

1.2.5.6 施工道路

施工道路是指承包商用于本合同目的,由承包商修筑和维护的,通向每个施工区域的施工道路。施工道路布置应根据工程进展及现场情况进行调整。施工道路施工前应将平面布置图、路面结构等资料提交施工监理审核,得到批准后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承包商修建道路应做好路基和路面的排水设施,进行洒水除尘,将施工作业产生的扬尘公害减少至最低程度。在施工结束前施工道路路面由承包商维修。

1.2.5.7 公用设施的爱护

1)在施工过程中,承包商应尽可能小心以防损坏施工工地内或附近的公用设施或对其造成干扰,并对其本人、代理或分包商等直接或间接造成的损坏负责。承包商在施工前应先征得公用服务公司的同意并采取必要的支撑和保护措施。

2)如果与业主另有协议,工程施工时必须改建公用设施,那么在改建完成之前任何邻近的工程都不能进行。

3)如果因为机械设备在公用服务设施上或邻近处施工而可能造成破坏,那么承包商在其附近应采用人工挖掘。

4)采用机械设备在公用服务设施附近开挖之前,承包商必须在开挖之前作充分地准备,全面地用手工掘孔试探方法初步确定公用服务设施的位置,如果电缆、导管和盖瓦暴露,那么应与相关的公用事业承办人联系,并确定是否已找到全部设施,导管和盖瓦只能由有关的公用服务公司来拆除。

液化地基处理方案

液化地基处理方案 根据地质资料可知,该闸首及涵洞坐落在第②层砂壤土上为液化土层,同时依据以上地基承载力计算结果可知,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因此,地基处理只需考虑对土体的液化处理措施即可,拟采用振冲法与深层搅拌桩围封两种方案进行方案比选。 ①方案一:深层搅拌桩 深层搅拌桩是用于加固地基一种较为常见的地基加固方法,是通过固化剂水泥浆与外加剂通过搅拌机输送到地基中,产生物理和化学反应后,改变原状土的结构,使之形成有一定强度的水泥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和水稳定性,从而达到地基加固的目的。在方案一中又比较了两种处理方式,其一为深层搅拌桩围封法,其二为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法。 a 、方案一之(一):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法) 根据《深层搅拌法技术规范》(DL/T5425-2009)和《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的有关规定,深层搅拌桩桩径取为600mm ,桩距考虑复合承载力、土的特性、处理液化土层以及施工工艺等因素,取为3倍桩径,即1.8m ,按等边三角形布置。其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按下式计算: sk p a spk f m A R m f )1(-+=β 式中:f spk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 f sk ——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宜按当地经验取值,如无经验时, 可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本设计取120kPa ; f pk ——桩体承载力特征值,宜通过单桩载荷试验确定; R a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 ,按p p n i i si p a A q l q u R α+=∑=1与 p cu a A f R η=分别计算,取小值; A p ——桩截面面积,m 2; u p ——桩周长,m ; q si ——桩周第i 层土层的侧阻力特征值,kPa ; q p ——桩端地基土未经修正的承载力特征值,kPa ;

软土地基处理方案

软土地基处理方案 本合同段软土地基处理包括以下几种方法:换填砂垫层、干砌片石、碎石垫层、预压与超载预压、土工布、单向土工格栅、双向土工格栅、土工格室、搅拌桩。施工时间安排在2002年11月11日至2003年8月31日。 软土路基处理时遵循的施工原则 施工季节:优先安排在非雨季节施工,根据气象预报资料选取在连续降雨量少时间施工。 工序安排:采用机械化快速施工,开挖、换填、防护加固、防排水各项设施等工序一气完成,尽量缩短工作面暴露时间。严格按照各种不同处理方法的工艺要求进行施工。软基段的涵洞工程,在路基预压期满,沉降基本完成后在开槽施工。 4.4.1.一般路堤浅层处理施工 采用排水砂垫层,土工格栅设置在排水垫层顶部,坡角采用干砌片石护坡,护坡背后设置土工布反滤层。 4.4.1.1.换填砾类土垫层 施工工艺??见表5 施工工艺框图砂垫层施工工艺框图。 砂选用中粗砂,在开工前对砂场进行调查,并及时取样进行分析,主要测定细度模数、含泥量、有害物含量,选择符合设计标准的砂方可使用。 施工时首先清除加固范围内地面上的草皮及杂物,用土质相同的土填成坡度为3~4%的横坡,并碾压密实。 分层填筑:砂垫层分两层填筑,每层压实厚度25cm,按照经过试验确定的合格填料和经过试验确定的工艺参数,进行分层填筑压实。 摊铺整平:为了保证路堤压实均匀和填层厚度符合规定,填料采用推土机初平,刮平机进行二次平整,使填料摊铺表面平整度符合要求。 洒水或晾晒:砂的含水量直接影响压实密度。在相同的碾压条件下,当达到最佳含水量时密实度最大,填料含水量波动范围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2%~-3%范围内,超出最佳含水量2%时进行晾晒,含水量低于最佳含水量进行洒水。洒水采用洒水车喷洒,晾晒采取自然晾晒,必要时旋耕机翻晒。 机械碾压:碾压是保证砂垫层达到密实度要求的关键工序。碾压按照“先静压,后振动碾压”;“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两侧,后中间”的原则。 检验签证:砂垫层的检测采用K30荷载仪进行检测地基系数,核子密度仪检测压实系数。 施工防排水:砂垫层施工完成后,在两侧挖临时排水沟,使排到砂垫层里面的水能及时排出。严格管理施工用水与生活用水,以免冲刷路基各部与取土处。 4.4.1.2.单向单层土工格栅处理软土地基施工 施工工艺??见表5 施工工艺框图铺设单层单向土工格栅施工工艺框图。 施工时首先清除加固范围内地面上的草皮及杂物,用土质相同的土填成坡度为3~4%的横坡,并碾压密实。 在上面填厚30cm的中粗砂,压实到符合设计要求后,将表面进行整平,去除表面石块,并将去除石块后形成的凹坑补平,然后在上面满铺一层单向土工格栅。 土工格栅铺设要求幅与幅之间纵向采取密贴排放,横向采用连接棒连接或搭接法连接,连接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横向接缝错开不小于1m。铺设时使格栅与土层密贴,每隔一定距离用U型钉将格栅固定在土层上。 格栅铺设后及时用砂或其他渗水材料覆盖20cm厚,并按设计要求铺回折段砂,外边逐幅回折2m,用砂压住。然后进行整平、压实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路基填筑。

最新地基处理施工方案资料

本施工方案编制依据: 1、?建筑工程手册?一九七四年 2、?地基处理设计规范?(GBJ-93) 3、?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飞行区详细勘察工程物探报告? 广州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4、?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迁建工程场道项目地基工程设计? 第二部分民航中南机场设计研究院5、?粉煤灰利用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1997.07

第一章工程概况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迁建工程为广州市重点工程,已于2000年3月全面开工,经由广州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作的飞行区详细勘察工程物探报告中获知:场区上覆为第四系地层主要为粘性土,广泛分布中上碳统壶天群和下石炭石蹬子段灰岩,土洞、溶洞颇为发育,属极强溶岩区。 1、经钻孔揭露的溶洞14个,其中最大溶洞洞高7.2m。 2、经钻孔揭露的土洞53个,其中洞高大于5.0m的22个,最大土洞洞高23.5m,顶板埋深仅9.6m。场区发现的土洞、溶洞的密集区共67个,土洞溶洞密集区内土洞、溶洞极为发育,其中的土洞、溶洞个体的顶底横宽各不一致。 经民航中南机场设计研究院对此土洞、溶洞进行综合评估:飞行区土洞发育较多,且稳定性较差,在场道工程建设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不良地质现象。因此,应在进行机场地基设计施工时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 针对此情况,我公司专业技术人员汇同建设单位现场负责人,于2000年6月上旬对飞行区进行了详尽的现场勘察,同时对设计院提出的土洞、溶洞地基处理方案进行了充分研究,并结合我公司多年的地基处理施工经验,拟对新建白云机场飞行区地下的土洞、溶洞采取钻孔压注水泥砂浆工艺进行处理,充填土洞、溶洞空隙,并达到一定密实度和承载力,同时对洞内不良土质进行加固以保证飞行区地基基

软土地基处理方案

一、引言 如果地基的承载能力足够,则基础的分布方式可与竖向结构的分布方式相同。但有时由于土或荷载的条件,需要采用满铺的伐形基础。伐形基础有扩大地基接触面的优点,但与独立基础相比,它的造价通常要高的多,因此只在必要时才使用。不论哪一种情况,基础的概念都是把集中荷载分散到地基上,使荷载不超过地基的长期承载力。因此,分散的程度与地基的承载能力成反比。有时,柱子可以直接支承在下面的方形基础上,墙则支承在沿墙长度方向布置的条形基础上。当建筑物只有几层高时,只需要把墙下的条形基础和柱下的方形基础结合使用,就常常足以把荷载传给地基。这些单独基础可用基础梁连接起来,以加强基础抵抗地震的能力。只是在地基非常软弱,或者建筑物比较高的情况下,才需要采用伐形基础。多数建筑物的竖向结构,墙、柱都可以用各自的基础分别支承在地基上。中等地基条件可以要求增设拱式或预应力梁式的基础连接构件,这样可以比独立基础更均匀地分布荷载。 如果地基承载力不足,就可以判定为软弱地基,就必须采取措施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软弱地基系指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在建筑地基的局部范围内有高压缩性土层时,应按局部软弱土层考虑。勘察时,应查明软弱土层的均匀性、组成、分布范围和土质情况,根据拟采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提供相应参数。冲填土尚应了解排水固结条件。杂填土应查明堆积历史,明确自重下稳定性、湿陷性等基本因素。 在初步计算时,最好先计算房屋结构的大致重量,并假设它均匀的分布在全部面积上,从而等到平均的荷载值,可以和地基本身的承载力相比较。如果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大于4 倍的平均荷载值,则用单独基础可能比伐形基础更经济;如果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小于2倍的平均荷载值,那么建造满铺在全部面积上的伐形基础可能更经济。如果介于二者之间,则用桩基或沉井基础。 二、地基的处理方法 利用软弱土层作为持力层时,可按下列规定执行: 1)淤泥和淤泥质土,宜利用其上覆较好土层作为持力层,当上覆土层较薄,应采取避免施工时对淤泥和淤泥质土扰动的措施; 2)冲填土、建筑垃圾和性能稳定的工业废料,当均匀性和密实度较好时,均可利用作为持力层; 3)对于有机质含量较多的生活垃圾和对基础有侵蚀性的工业废料等杂填土,未经处理不宜作为持力层。局部软弱土层以及暗塘、暗沟等,可采用基础梁、换土、桩基或其他方法处理。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法时,应综合考虑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建筑物对地基要求、建筑结构类型和基础型式、周围环境条件、材料供应情况、施工条件等因素,经过技术经济指标比较分析后择优采用。

地基处理施工方案

未来科技城国际教育园项目 幼儿园地块软基处理方案 一、场地基本状况 1.1拟建的未来科技城国际教育园区项目,位于杭州市余杭区中泰街道南湖景区,项目规划用地面积为117944平方米(约176.9亩),总建筑面积约为87105平方米。场地西南角拟建幼儿园,建筑物约1~2层。现幼儿园区块地基主要为淤填土,主要成分为建筑泥浆,放置时间约5~6年,泥浆深度约为7~10m,面积约25600m2。 1.2填土区泥浆呈流塑状,长满芦苇,土质极软,承载力基本为0,含水量很高,颗粒极细,不能直接上人和设备。 场地现状图 本次淤填土区地基处理主要针对泥浆层及3层淤泥质粘土层。 1.3施工平面布置

二、软基处理工程条件 2.1拟处理地层 根据浙江中材工程勘测设计有限公司2015年10月提供的本项目的岩土工程详勘报告,应予以处理的软土地层为④1粘土以上的地层,处理的厚底为10.1~14.1米。拟处理的各土层状况如下。①1杂填土:杂色、松散、湿。成分以粘性土为主,含碎石砖块,揭露厚度1.1~5.3m,西侧厚度大。①2淤填土(塘泥):灰、灰黑色、饱和,流塑~软塑,由原状鱼塘淤泥与外来排放施工泥浆组成,岩性相变大。本场地普遍存在,揭露或可见厚度1.2~6.3m,相邻孔的最大厚度差为4.9m,层顶坡度达19.2%。粒度成份以粉性粘粒为主,渗透系数为7.6×10-8cm/s,

Es为2.14MPa,为极高压缩性、极低渗透性软土。本地块因仅北侧、西侧有10个钻孔,大多范围的层后及物理学性质不祥。 ②粉质粘土:为原状沉积土,灰黄色、饱和,软可塑状,揭露厚度1.1~3.9m,一般为1.2~1.4m,层厚较小。W:35.7%,e:1.030, E s1~2:4.58Mpa。fak:120kPa。 ③淤泥质粘土:灰色,饱和,流塑状,局部夹层粉土。揭露厚度0~4.9m,厚度变化较大。W:49.3%,e:1.386,Ip:18.3,E s1~2:3.11MPa,fak:70kPa,属高压缩性粘土。 拟处理地层为极高压缩性的①1层和高压缩性的③层及杂填土,处理深度为10.1~14.1m。 2.2水文地质条件 地表水:场地北侧的地表水沟深度不详,宽度大于15m;东侧有人工开挖的水坑,其深度大于2m,降雨时地表水从南侧流于水坑中。 地下水:杂填土中有受降雨补给的上层滞水,表层芦苇根系土层中有孔隙潜水,使①2层淤填土的含水量高而甚稀软。浅表地下水从淤填土面渗出向水坑排泄。 2.3地面地形与地貌条件 由于人工堆填和开挖,导致地表高差大,东、北地面低,南侧高。因地面稀软和芦苇丛生,地面高程不明。 三.地基处理工程条件分析 3.1地基处理前准备工程量大 1)清表与平整工程量大:具体为大量芦苇割除,苇根清除,场

结构方案的比选说明

结构方案的比选说明 一、针对地基处理方案比选: 地基处理总的原则:“根据上部结构对地基要求,以及所处的施工现场所处的环境条件、地质条件及水文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合理选择地基处理方案”。 1、地基处理的方法及选择: (1)换填地基:当建筑物基础下的持力层较弱,不能满足上部荷载对地基的要求时,常采用换填法来处理软弱地基。包括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粉煤灰地基,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用哪一种土方进行换填,这里面需要解决土方的来源和土方运输的距离,由此带来的成本要求。2011年,我们在施工安徽铜陵涌银国际售 楼处项目时,施工方在施工期间由于经验问题,造成了地基基坑超挖严重,施工方在发现超挖严重时,竟对超挖部分用土进行回填,被监理单位发现即时的进行了制止,建设单位邀请了设计方、施工方以及监理方、地质勘察方对超挖部分进行了相应处理,提出了用砂和砂石地基对超挖部分进行换填。 (2)夯实地基:夯实地基主要包括重锤夯实地基和强夯地基,即采用夯锤对地基进行反复夯击,使地基表面形成一层比较密实的硬壳层,从而使地基得到加固。这种地基处理方式是目前最为常见的一种,其操作成本也相对较低。但这种地基处理方式一般只适用于周围建筑稀少的城市郊区,对于建筑物稠密的城市市区,不应采用这种 方式,尤其是强夯地基。 (3)堆载预压法:堆载预压法是利用前期荷载加速地基固结,使地基在建造建筑物之前提前产生沉降,并由此提高地基土的抗剪强度,以适应建筑物荷载的施加并有效地减小工后沉降和差异沉降。该地基处理方案涉及到施工时间较长,对于工期有要求的,不适宜采用该种地基处理方案。2007年,我们在施工君临紫金项目时,考虑到 项目紧邻沪宁高速,车流量较大,便在项目靠高速公路一侧采用人造推土的方式人为的堆出了一个高约12米的土丘,土丘形成后,因该土丘属于杂填土堆积而成,土质较松,有出现山体滑坡的可能,对后期项目实施产生隐患,为此有部分专家参与了该土丘的实际勘察,也因此形成了多种方案,有建议对土丘进行支护设计的,有建议加大土丘坡度的,最终考虑到现场设计实际情况,以及从控制成本角度出发,采用了暂时不调整该土丘,任其自然沉降的方式,通过自重缓慢沉降,达到一定的沉降稳定期后,再对该处进行建筑物的施工,该方案处理也是对后期在土丘坡面上施工的建筑物地基起到了一定的堆载预压的作用,对地基也起到了一定的强化作用。(4)水泥土搅拌桩地基: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搅拌,利用固化剂和软土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 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优质地基。它的适用范围主要是处理 淤泥、淤泥质土、泥炭土和粉土土质。 (5)注浆地基:用气压、液压或电化学原理把某些能固化的浆液通过压浆泵、灌浆管均匀的注入各种介质的裂缝或孔隙中,以填充、渗进和挤密等方式,驱走裂缝、孔隙中的水分和气体,并填充其位置,硬化后将岩图胶结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强度大、压缩性低、抗渗性高和稳定性良好的新的岩土体,从而改善地基的物理化学性质的施工工艺,该工艺在地基处理中应用领域十分广泛。该地基处理还可以用来堵漏。(6)CFG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地基:由碎石、石屑、砂、粉煤灰掺水泥加水拌和,用各种成桩机械制成的可变强度桩。CFG桩和桩间土一起,通过褥垫层形成CFG桩 复合地基共同工作,故可根据复合地基性状和计算进行工程设计。CFG桩一般不用

1地基处理设计方案

1 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中外运天竺空港物流中心改扩建项目 (2)工程位置:北京天竺空港经济开发区A区12号,北侧为天纬三街,东侧为天柱东路。 (3)工程描述:本工程勘察单位为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本工程±0.0=29.677m,勘察时假定高程50m(北侧传达室台阶上)=28.277m(相对标高-1.4m)。 拟建建筑物结构特征及复合地基技术要求见下表: 拟建建筑物结构特征及复合地基技术要求表1 2 岩土工程条件 根据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提供的《中外运天竺空港物流中心改扩建项目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2013YT1148),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分述如下。 2.1拟建场地地质背景及地形地貌 北京市市区处于华北台地北缘,市区西、北及东北三面环山,东、东南为广阔的华北平原,第四纪以来受构造运动的影响,山区部分不断抬升,平原不断下降,并接受巨厚的河流相沉积物。自西北部的山前地带向东南部平原区河流相沉积物逐渐增厚,地貌单元由冲洪积扇过渡为冲积平原,地层岩性由以卵石类土、砂类土为主渐变为以粉土、粘性土为主的交互地层。 拟建场地地处北京市区东北部,主要受温榆河冲积扇影响,沉积土层为互层状粘性土、粉土和细砂。根据有关资料,场区第四系覆盖层厚度约300m。本次勘察范围内钻孔孔口处地面标高在49.86m~50.58m之间,现场地开阔,地形基本平坦,局部存在混凝土基础及地下管沟。 2.2场区气象条件 北京市平原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1~12℃。1 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4~-5℃;7 月份气温最高,月平均气温25~26℃。标准冻深为0.8m,年平均降水量550~660mm,且集中在雨季7~9 月份,年平均风速2~3m/s,最大风速可超过20m/s。 2.3场地地层构成 拟建场地钻孔揭露25m 深度范围内,表层为人工填土层,其下为新近沉积 层和一般第四纪沉积地层。现从上至下分别描述如下: 填土层 ①粘质粉土素填土:黄褐色,湿,以粘质粉土为主,局部为粉质粘土,夹少量砖渣、灰渣等杂质,无层理,结构松散。夹①1 杂填土。本层揭露的厚度为2.00~3.80m,层底标高为46.17~48.58m。①1 杂填土:杂色,稍湿,主要为混凝土块,含少量灰渣、砖块等,部分为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面层,夹少量粘质粉土,结构松散,无层理。本层揭露的最大厚度为2.40m。 新近沉积地层 ②粘质粉土、砂质粉土:褐黄~黄褐色;湿~很湿;中密~密实;中高压缩性,含云母、氧化铁;土质不均,局部夹粉质粘土薄层,本层揭露的厚度为0.40~2.30m,层底标高为45.03~47.08m。 一般第四纪地层 ③粉、细砂:褐黄~黄褐色;湿~饱和;中密;含云母、石英,砂质不均,局部夹砂质粉土、粉质粘土薄层或透镜体。本层揭露的厚度为3.00~7.00m,层底标高为39.59~42.68m。 ④细砂:褐灰~浅灰色,饱和,中密~密实,含云母、石英及少量有机质等,砂质不均,夹粘质粉土、粘土薄层或透镜体,夹④1 重粉质粘土、粘土。本层揭露的厚度为1.50~13.00m,层底标高为 29.58~39.87m。 ④1 重粉质粘土、粘土:灰色;很湿;可塑;含云母、氧化铁和少量有机质;土质不均,局部夹粉质粘土薄层,中~中高压缩性。本层分布不均,在场地东北部的厚度较厚,揭露的最大厚度为4.40m。 ⑤重粉质粘土、粘土:褐灰~灰色;很湿;可塑;含云母、氧化铁和少量有机质;土质不均,局部夹粉质粘土薄层或透镜体,中~中高压缩性。夹⑤1 粘质粉土、砂质粉土,部分钻孔未揭穿该层,揭露的厚度为0.50~3.30m,层底标高为26.54~29.95m。 ⑤1 粘质粉土、砂质粉土:褐灰色;含云母、氧化铁及少量有机质;湿;密实;中~中低压缩性。土质不均,局部夹粉细砂薄层。本层揭露的最大厚度为3.20m。 ⑥细砂:褐灰~黄灰色,饱和,密实,含云母、石英及氧化铁等,本层未揭穿,揭露的最大厚度为3.30m。 地层结构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

地基处理方案选择

地基处理方案选择 在确定地基处理方案时,根据地质情况的不同、建(构)筑物的承载条件需要以及各种处理方案的成本比对,选择既能达到要求,成本又较低的处理方法。 1.物理性质 粘粒含量较多,塑性指数Ip一般大于17,属粘性土。软粘土多呈深灰、暗绿色,有臭味,含有机质,含水量较高、一般大于40%,而淤泥也有大于80%的情况。孔隙比一般为1.0~2.0,其中孔隙比为1.0~1.5称为淤泥质粘土,孔隙比大于1.5时称为淤泥。由于其高粘粒含量、高含水量、大孔隙比,因而其力学性质也就呈现与之对应的特点--低强度、高压缩性、低渗透性、高灵敏度。 2.力学性质 软粘土的强度极低,不排水强度通常仅为5~30kPa,表现为承载力基本值很低,一般不超过70kPa,有的甚至只有20kPa。软粘土尤其是淤泥灵敏度较高,这也是区别于一般粘土的重要指标。 软粘土的压缩性很大。压缩系数大于0.5MPa,最大可达45MPa,压缩指数约为0.35-0.75。通常情况下,软粘土层属于正常固结土或微超固结土,但有些土层特别是新近沉积的土层有可能属于欠固结土。渗透系数很小是软粘土的又一重要特点,一般在10-5~10-8cm/s之间,渗透系数小则固结速率就很慢,有效应力增长缓慢,从而沉降稳定慢,地基强度增长也十分缓慢。这一特点是严重制约地基处理方法和处理效果的重要方面。

3.工程特性 软粘土地基承载力低,强度增长缓慢;加荷后易变形且不均匀;变形速率大且稳定时间长;具有渗透性小、触变性及流变性大的特点。 杂填土主要出现在一些老的居民区和工矿区内,是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所遗留或堆放的垃圾土。这些垃圾土一般分为三类:即建筑垃圾土、生活垃圾土和工业生产垃圾土。不同类型的垃圾土、不同时间堆放的垃圾土很难用统一的强度指标、压缩指标、渗透性指标加以描述。杂填土的主要特点是无规划堆积、成分复杂、性质各异、厚薄不均、规律性差。因而同一场地表现为压缩性和强度的明显差异,极易造成不均匀沉降,通常都需要进行地基处理。 4.对应措施 结合本工程地基土的具体特征,施工现场采取了以下措施: 利用重锤自由下落所产生的较大夯击能来夯实浅层地基,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较为均匀的硬壳层,获得一定厚度的持力层。 施工要点:施工前应试夯,确定有关技术参数,如夯锤的重量、底面直径及落距、最后下沉量及相应的夯击遍数和总下沉量;夯实前槽、坑底面的标高应高出设计标高;夯实时地基土的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优含水量范围内;大面积夯时应按顺序;基底标高不同时应先深后浅;结束后,应及时将夯松的表土清除或将浮土在接近1m的落距夯实至设计标高。 5.换土垫层 就是将独立基础下面一定厚度的软弱土层挖除,然后以中砂、粗

地基处理施工方案(软基处理)

地基处理施工方案(软基处理)

未来科技城国际教育园项目 幼儿园地块软基处理方案 一、场地基本状况 1.1拟建的未来科技城国际教育园区项目,位于杭州市余杭区中泰街道南湖景区,项目规划用地面积为117944平方米(约176.9亩),总建筑面积约为87105平方米。场地西南角拟建幼儿园,建筑物约1~2层。现幼儿园区块地基主要为淤填土,主要成分为建筑泥浆,放置时间约5~6年,泥浆深度约为7~10m,面积约25600m2。 1.2填土区泥浆呈流塑状,长满芦苇,土质极软,承载力基本为0,含水量很高,颗粒极细,不能直接上人和设备。 场地现状图 本次淤填土区地基处理主要针对泥浆层及3层淤泥质粘土层。 1.3施工平面布置

二、软基处理工程条件 2.1拟处理地层 根据浙江中材工程勘测设计有限公司2015年10月提供的本项目的岩土工程详勘报告,应予以处理的软土地层为④1粘土以上的地层,处理的厚底为10.1~14.1米。拟处理的各土层状况如下。①1杂填土:杂色、松散、湿。成分以粘性土为主,含碎石砖块,揭露厚度1.1~5.3m,西侧厚度大。①2淤填土(塘泥):灰、灰黑色、饱和,流塑~软塑,由原状鱼塘淤泥与外来排放施工泥浆组成,岩性相变大。本场地普遍存在,揭露或可见厚度1.2~6.3m,相邻孔的最大厚度差为4.9m,层

顶坡度达19.2%。粒度成份以粉性粘粒为主,渗透系数为7.6×10-8cm/s,Es为2.14MPa,为极高压缩性、极低渗透性软土。本地块因仅北侧、西侧有10个钻孔,大多范围的层后及物理学性质不祥。 ②粉质粘土:为原状沉积土,灰黄色、饱和,软可塑状,揭露厚度1.1~3.9m,一般为1.2~1.4m,层厚较小。W:35.7%,e:1.030, E s1~2:4.58Mpa。fak:120kPa。 ③淤泥质粘土:灰色,饱和,流塑状,局部夹层粉土。揭露厚度0~4.9m,厚度变化较大。W:49.3%,e:1.386,Ip:18.3,E s1~2:3.11MPa,fak:70kPa,属高压缩性粘土。 拟处理地层为极高压缩性的①1层和高压缩性的③层及杂填土,处理深度为10.1~14.1m。 2.2水文地质条件 地表水:场地北侧的地表水沟深度不详,宽度大于15m;东侧有人工开挖的水坑,其深度大于2m,降雨时地表水从南侧流于水坑中。 地下水:杂填土中有受降雨补给的上层滞水,表层芦苇根系土层中有孔隙潜水,使①2层淤填土的含水量高而甚稀软。浅表地下水从淤填土面渗出向水坑排泄。 2.3地面地形与地貌条件 由于人工堆填和开挖,导致地表高差大,东、北地面低,南侧高。因地面稀软和芦苇丛生,地面高程不明。 三.地基处理工程条件分析 3.1地基处理前准备工程量大

地基处理施工方案36982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简述 本变电站工程站址总征地面积2.2941hm2(34.41亩),其中围墙内占地面积1.8113hm2。全站新建进站道路长度20m,站内道路2300m2,围墙长度555m,主控综合楼、35kV配电室总建筑面积1090m2,主变基础及架构3台,220kV、110kV架构及设备支架(包含地基处理及基础),220kV 串补成套设备平台基础2套,电容电抗器基础12组,站用变基础2台等。建构筑物基底工程地基处理采用三合土(水泥:石灰:碎石=2:2:6)换填。 本工程建设规模为3x180MV A主变压器,本期建设2台。220kV出线规模10回,本期上6回;110kV出线规模8回,本期上4回;35kV不出线,仅接无功补偿。220kV采用双母线单分段接线;110kV采用双母线接线;35kV电气主接线采用单母线接线。本工程采用户外GIS布置。 1.2 现场自然条件 本工程位于吕梁市方山县,紧邻公路,交通运输方便,施工用电及用水满足施工要求,有足够的区域设置临建设施,总体说本工程施工条件较好,材料供应便利。 二、施工方案编制依据 2.1编制依据: 1)《方山220kV变电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总交施工图》 3)《110kV-1000kV变电(换流)站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Q/GDW 1183—2012) 4)《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 5)《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Q/GDW10248-2016 6)《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3-2014 7)《建筑地基处理规范》(JGJ79-2002、J220-2002) 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0202-2002) 9)《土工实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 10)《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2.2编制原则 (1)、确保工期原则: 根据工程总体进度的需要,确保地基处理工程按期完工,为后续工程提供必要的工作面。 (2)、确保工程质量原则:

软土地基处理工程施工方案

.................................. 大安至通辽公路来宝至海坨乡段建设项目 软基处理开工报告 (k0+000-k24+700) 吉林省松江路桥建筑有限责任公司DT01标项目部 2014 年9 月10 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1.1、概况 (2) 1.2、主要工程量 (2) 二、组织及准备 (2) 2.1、人员及职责 (2) 2.2、机械设备 (3) 2.3、材料 (5) 2.4、临时便道 (5) 2.5、试验 (5) 2.6、弃土场 (5) 三、工期 (5) 四、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6) 4.1、施工方法 (6) 4.2、施工工艺图 (7) 五、质量保证措施 (9) 六、施工现场安全措施 (10) 七、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11)

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1、概况 本标段全长24.436km采用二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为10米,路面宽度8.5米,行车道宽度为2x3.5米,硬路肩宽度为2x0.75米,车荷载等级为公路-II级。 软基处理段落为:k6+300-k7+300左侧、k6+300-k6+325右侧、k7+600-k8+400右侧、k8+400-k9+100左侧、k9+800-k10+200右侧、k17+200-k17+400右侧、k17+200-k17+400左侧、k19+350-k20+400右侧、k20+400-k20+800左侧、k20+630-k20+800右侧、k22+000-k22+950左侧、k22+360-k22+950右侧、k23+200-k23+550右侧、k23+200-k23+550左侧。 1.2、主要工程量 挖出非适用材料24726立方米,回填砂砾24726立方米。 二、组织及准备 2.1、人员及职责 2.1.1、人员安排如下: 技术负责人:赵慧丰 现场施工:丁光平黄和平 测量:贺彦会刘军孙德凯曾上孙泽石 质检试验负责人:祖喜国蒋太健段科崔晓光 机械负责人:朱文明

地基处理施工方案 (1)

清泉名苑(一期) 地 基 处 理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施工单位:中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年月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1.1工程简述 (1) 1.2 现场自然条件 (2) 二、施工方案编制依据 (2) 2.1编制依据: (2) 2.2编制原则 (2) 三、施工组织与部署 (3) 3.1项目管理机构 (3) 3.2技术准备 (3) 3.3施工机械及人员准备 (4) 3.4其他准备工作 (4) 四、施工方案 (4) 4.1施工部署: (4) 4.2地基处理回填材料的要求: (5) 4.3施工测量控制 (5) 4.4回填土处理工程方案 (5) 五、质量控制点的设定和控制 (6) 六、检查验收 (6) 6.1检查方法 (6) 6.2验收程序 (7) 七、质量保证措施 (7) 八、安全施工技术措施 (8)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简述 工程名称: 工程地址: 建设规模: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勘察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本工程由13幢小高层、1幢幼儿园及一个地下车库组成,地上11层,地下1层,框架结构。地下室底板混凝土设计标号C30、抗渗等级P6。车库底板厚度250mm。 1.2 现场自然条件 本工程位于上饶市上饶县,紧邻公路,交通运输方便,施工用电及用水满足施工要求,有足够的区域设置临建设施,总体说本工程施工条件较好,材料供应便利。 二、施工方案编制依据 2.1编制依据: 1)《翼天十里风荷(一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建筑地基处理规范》(JGJ79-2002、J220-2002)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0202-2002) 4)《土工实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 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2.2编制原则 (1)、确保工期原则:

地基处理方案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2 第二章工程概况3 2.1总体概况3 2.2建筑设计概况3 2.3 结构设计概况4 2.4工程地质条件4 2.5场地地层构成:5 第三章施工准备6 3.1技术准备6 3.2材料准备6 3.3 主要机具6 3.4章项目部组织机构6 3.5 施工劳动力安排计划7 第四章施工要点7 4.1地基处理措施7 4.2施工部署:9 4.3施工方法:10 第五章雨期施工13 第六章质量标准、质量控制与检验标准及成品保护14 1、质量标准14 2、质量控制及检验标准14

3.成品保护15 第七章安全文明施工要求16 第一章编制依据 1)合同文件:建筑工程施工合同; 2)高中楼等三项(大兴区第一中学西校区新建工程项目)-高中楼工程勘察报 告; 3)设计施工图纸:高中楼等三项(大兴区第一中学西校区新建工程项目)-高中楼工结构图; 4)相关法津法规:建筑法、环境保护法等; 5)相关的施工规范与技术性文件; 6)高中楼等三项(大兴区第一中学西校区新建工程项目)-高中楼工施工组织设计 7)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8)《房屋建设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的通知京建质【2009】289号 9)《危险性较大的分布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京建施【2009】87号 10)《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11/T695-2009 1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DB11/383-2006 12)《工程测量规程》GB50026-2007 1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JGJ79-2012 14)《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 15)《建筑工程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6)《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 1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18)现行国家、北京市有关法律、法规、条例、规范、规程、标准、强制性条文和有关文件、通知等经审查的设计文件

地基处理施工方案

地基处理施工方案 一、概述 道路现状表层为近代围海造地和人工湖开挖吹填形成的吹填土。吹填土:砂质粉土夹淤泥质粉质粘土,土质松散且不均匀。吹填土厚度一般为2.0~4.0m,局部最深约6m,由于吹填土形成时间短,属欠固结土,具有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强度低,在动力作用下易产生沉淀和液化。为确保路基强度和稳定,需对路基进行处理。 根据已实施的C1、C2、B1道路地基处理结果,经分析确定B2、B3道路采用真空降水联合低能量强夯的地基处理方法,并并制定相应的标准和施工参数、程序。 二、地基加固标准 1、加固深度≥6m; 2、地基承载力要求; 0~2m fk≥130kpa;(粉性土) fk≥100kpa;(粘土、淤泥)  2~4mfk≥110kpa;(粉性土) fk≥80kpa;(粘土、淤泥) 4~6m fk≥100kpa;(粉性土) fk≥70kpa;(粘土、淤泥) 3、表层2.0m内地基回弹模量E=25Mpa。 三、真空降水联合低能量强夯基本技术要求 3.1施工小区划分

施工区划分为L(道路地基处理长度)×B(道路地基处理宽度)的矩形小区,其中L以道路的中心线为准。施工小区划分按5000㎡控制。 3.2前期准备工作 应对施工场地原状土每1000㎡测一组小螺钻及静力触探。分析现状的各土层分布特性、含水量及承载力。 3.3排降水 1、排水明沟与集水井   在道路两侧和22m宽中央分隔带中央设排水明沟。道路两侧在距离红线外8m起开挖明沟,在22m宽中央分隔带中央开挖明沟,明沟底宽1m,深1.5m,边坡1:1.5,明沟之间贯通,明沟交接处设置集水井。排水明沟采用竹篱笆加编织布的支护措施,以防明沟坍塌。 挖方、填方路段场地平整方法如下。 挖方路段:⑴当原地面标高高于路槽40cm以上的,直接开挖至路槽上40cm处;⑵开挖至路槽上40cm时,如表层为淤泥,则开挖至路槽下20cm,再覆盖70cm现场粉性土。⑶当原地面标高大于路槽标高、低于路槽上40cm时,可直接进行地基处理。 填方路段:⑴如遇沟浜,应按要求清淤后采用现场粉性土回填至原地面标高。⑵如现状表层土标高低于路槽标高,则直接进行地基处理。⑶如现状表层土标高低于路槽标高,且表层为淤泥,则需覆盖70cm现状粉性土后,进行地基处理。  2、井点降水

软土地基处理的施工方案

软土地基处理的施工方案 本合同段软土地基处理包括以下几种方法:换填砂垫层、干砌片石、碎石垫层、预压与超载预压、土工布、单向土工格栅、双向土工格栅、土工格室、搅拌桩。施工时间安排在2002年11月11日至2003年8月31日。 软土路基处理时遵循的施工原则 施工季节:优先安排在非雨季节施工,根据气象预报资料选取在连续降雨量少时间施工。本合同段软土地基处理包括以下几种方法:换填砂垫层、干砌片石、碎石垫层、预压与超载预压、土工布、单向土工格栅、双向土工格栅、土工格室、搅拌桩。施工时间安排在2002年11月11日至2003年8月31日工序安排:采用机械化快速施工,开挖、换填、防护加固、防排水各项设施等工序一气完成,尽量缩短工作面暴露时间。严格按照各种不同处理方法的工艺要求进行施工。软基段的涵洞工程,在路基预压期满,沉降基本完成后在开槽施工。 1.一般路堤浅层处理施工 采用排水砂垫层,土工格栅设置在排水垫层顶部,坡角采用干砌片石护坡,护坡背后设置土工布反滤层。 1.1.换填砾类土垫层 1.2砂垫层施工工艺框图。 砂选用中粗砂,在开工前对砂场进行调查,并及时取样进行分析,主要测定细度模数、含泥量、有害物含量,选择符合设计标准的砂方可使用。施工时首先清除加固范围内地面上的草皮及杂物,用土质相同的土填成坡度为3~4%的横坡,并碾压密实。 分层填筑:砂垫层分两层填筑,每层压实厚度25cm,按照经过试验确定的合格填料和经过试验确定的工艺参数,进行分层填筑压实。 摊铺整平:为了保证路堤压实均匀和填层厚度符合规定,填料采用推土机初平,刮平机进行二次平整,使填料摊铺表面平整度符合要求。 洒水或晾晒:砂的含水量直接影响压实密度。在相同的碾压条件下,当达到最佳含水量时密实度最大,填料含水量波动范围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2%~-3%

各种地基处理方式优缺点对比

1.强夯 适用范围 目前,强夯法已较广泛地应用于房屋、仓库、油罐、工业设备、公路、铁路、桥梁、机场跑道、港口码头等工程的地基加固,适用于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素填土等。 优缺点 1.强夯法具有施工程序及装备简单、适用面广、节省材料(钢、木材、水泥)等,易于掌握、快速、经济、效果显著等优点。 2.单从经济效果比较,强夯法处理地基费用比桩基便宜2~4倍。 3.强夯加固法存在的一般问题,主要是施工时振动和噪音大,对周围建筑物和环境带来影响。 2.振动沉管灌注桩 概述 通过振动力将暂时堵住下端开口的桩管沉入到地基预定深度,然后向桩管内吊放钢筋笼并灌注混凝土,再用动力将桩管拔出发面,混凝土和钢筋留在地下形成的桩称为振动沉管灌注桩。 振动沉管灌注桩适用于一般粘性土、淤泥或淤泥质土、砂土及人工填土等土。成桩长度可达25m,桩径可达60mm。振动沉管灌注桩已大量用于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与的传统打入式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相比,可以节约50%的钢筋,在相同承载力的情况下,造价一般可降低30%左右。 优缺点: 优点:与预制桩相比,可节约钢材,降低成本,减少噪音污染,与钻孔桩相比,施工工艺简单,速度快,无排污困扰。 缺点:只能用于软土地基,桩径小,单桩承载力低。 3.引孔沉管灌注桩 方法简介 概述 在振动沉管灌注桩施工过程中,遇到硬地层时,沉管的阻力突然增加,使得桩管

无法沉入,造成桩长和桩的承载力难以满足设计要求。如何改进工艺,使振动沉管灌注桩不受复杂地层的影响,同时又不影响成桩质量和施工速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曾是困扰岩土工程技术人员的课题。 工艺简介 即在难以直接沉管的地层中用长螺旋钻机预引小于设计桩径的孔,而后,通过锤击力或振动力将钢管及预制桩尖沉入到预定设计深度、再向钢管内下入钢筋笼并灌注混凝土,最后用动力拔出钢管成桩。该工艺的沉管、灌注混凝土、拔管工序与振动沉管灌注桩相同,只是钢管与桩尖联结处的密封程度对成桩质量的影响更为明显。 4.螺旋钻孔压浆成桩法 概述 螺旋钻孔压浆桩是用长螺旋钻孔机,一次钻孔至设计的桩端深度,在提钻的同时向孔内注入按设计要求制备的水泥浆,注浆提钻后,向孔内安放钢筋笼并加入碎石,再经多次补浆面形成的无砂混凝土桩体。 机理及适用范围 加固机理 螺旋钻孔压浆桩成孔过程中,当钻至设计深度时,随着高压水泥浆的注入,在桩底的土层形成一个扩渗的端部,提高了桩端阻力;随着钻具的提升,孔内被连续注入的高压水泥浆所充填上,高压水泥浆向孔壁的扩渗作用,既防止了孔壁坍塌、桩体缩径,又很好的改善了桩间土的物理力学性质,使桩的侧壁摩阻力大大的增强,从而提高了桩体的承载能力。其数值相当于同规格其他桩的的1.5-2.0倍。适用范围 该技术适用于填土、粘性土、粉土、砂土以及碎石类等地层的桩基工程。 优缺点 优点: 1.承载力比同尺寸的钻也桩或预制桩高。 2.施工速度快成桩效率高,比普通桩可提高50%。 3.无振动、低噪音、无污染适合城市基建及改、扩建工程。 4.在地下水位以下砂、卵石等易塌孔的地层成桩时不需采取专门护壁措施。

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

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填垫层法、强夯法、砂石桩法、振冲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预压法、夯实水泥土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石灰桩法、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柱锤冲扩桩法、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等。 1、换填垫层法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量,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防止冻胀和消除膨胀土的胀缩。 2、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强夯置换法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软-流塑的粘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控制不严的工程,在设计前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和处理效果。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主要用来提高土的强度,减少压缩性,改善土体抵抗振动液化能力和消除土的湿陷性。对饱和粘性土宜结合堆载预压法和垂直排水法使用。 3、砂石桩法适用于挤密松散砂土、粉土、粘性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降低压缩性,也可用于处理可液化地基。对饱和粘土地基上变形控制不严的工程也可采用砂石桩置换处理,使砂石桩与软粘土构成复合地基,加速软土的排水固结,提高地基承载力。 4 、振冲法分加填料和不加填料两种。加填料的通常称为振冲碎石桩法。振冲法适用于处理砂土、粉土、粉质粘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对于处理不排水抗剪强度不小于20kbra的粘性土和饱和黄土地基,应在施工前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不加填料振冲加密适用于处理粘粒含量不大于10%的中、粗砂地基。振冲碎石桩主要用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量,还可用来提高土坡的抗滑稳定性或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 5 、水泥土搅拌法分为浆液深层搅拌法(简称湿法)和粉体喷搅法(简称干法)。水泥土搅拌法适用于处理正常固结的淤泥与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饱和黄土、素填土以及无流动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等地基。不宜用于处理泥炭土、塑性指数大于25的粘土、地下水具有腐蚀性以及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地基。若需采用时必须通过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当地基的天然含水量小于30%(黄土含水量小于25%)、大于70%或地下水的brH值小于4时不宜采用于法。连续搭接的水泥搅拌桩可作为基坑的止水帷幕,受其搅拌能力的限制,该法在地基承载力大于140kbra的粘性土和粉土地基中的应用有一定难度。 6、高压喷射注浆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砂土、人工填土和碎石土地基。当地基中含有较多的大粒径块石、大量植物根茎或较高的有机质时,应根据现场试验结果确定其适用性。对地下水流速度过大、喷射浆液无法在注浆套管周围凝固等情况不宜采用。高压旋喷桩的处理深度较大,除地基加固外,也可作为深基坑或大坝的止水帷幕,目前最大处理深度已超过30m。 7、预压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等饱和粘性土地基。按预压方法分为堆载预压法及真空预压法。堆载预压分塑料排水带或砂井地基堆载预压和天然地基堆载预压。当软土层厚度小于4m时,可采用天然地基堆载预压法处理,当软土层厚度超过4m时,应采用塑料排水带、砂井等竖向排水预压法处理。对真空预压工程,必须在地基内设置排水竖井。预压法主要用来解决地基的沉降及稳定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