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一、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填空题(难)

1.△ABC与△DEF是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AC=∠D=90°,AB=AC=6.现将

△DEF与△ABC按如图所示的方式叠放在一起,使△ABC保持不动,△DEF运动,且满足点E在边BC上运动(不与B,C重合),边DE始终经过点A,EF与AC交于点M.在△DEF 运动过程中,若△AEM能构成等腰三角形,则BE的长为______.

【答案】363

【解析】

【分析】

分若AE=AM 则∠AME=∠AEM=45°;若AE=EM;若MA=ME 则∠MAE=∠AEM=45°三种情况讨论解答即可;

【详解】

解:①若AE=AM 则∠AME=∠AEM=45°

∵∠C=45°

∴∠AME=∠C

又∵∠AME>∠C

∴这种情况不成立;

②若AE=EM

∵∠B=∠AEM=45°

∴∠BAE+∠AEB=135°,∠MEC+∠AEB=135°

∴∠BAE=∠MEC

在△ABE和△ECM中,

B

BAE CEN

AE EII

C

∠=∠

?

?

∠=∠

?

?=

?

∴△ABE≌△ECM(AAS),

∴CE=AB6,

∵AC=BC2AB=3

∴BE=23﹣6;

③若MA=ME 则∠MAE=∠AEM=45°

∵∠BAC=90°,

∴∠BAE=45°

∴AE平分∠BAC

∵AB=AC,

∴BE=1

2

BC=3.

故答案为23﹣6或3.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掌握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如图,已知△ABC和△ADE都是正三角形,连接CE、BD、AF,BF=4,CF=7,求AF的长_________ .

【答案】3

【解析】

【分析】

过点A作AF⊥CE交于I,AG⊥BD交于J,证明CAE?BAD,再证明

CAI?BAJ,求出°

7830

∠=∠=,然后求出

1

2

IF FJ AF

==,,通过设FJ x

=求

出x,即可求出AF的长.

【详解】

解:过点A作AF⊥CE交于I,AG⊥BD交于J

在CAE 和BAD 中

AC AB CAE BAD AE AD =??

∠=∠??=?

∴CAE ?BAD ∴ICA ABJ ∠=∠

∴BFE CAB ∠=∠(8字形) ∴°120CFD ∠= 在CAI 和BAJ 中

°90ICA ABJ CAI BJA CA BA ∠=∠??∠=∠=??=?

∴CAI ?BAJ

,AI AJ CI BJ ==

∴°60CFA AFJ ∠=∠= ∴°30FAI FAE ∠=∠= 在RtAIF 和RtAJF 中

°30FAI FAE ∠=∠=

∴1

2

IF FJ AF == 设FJ x =

7,4CF BF ==

则47x x +=-

32x ∴=

2AF FJ =

AF ∴=

3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通过做辅助线证明三角形全等,得出相关的边相等,学会合理添加辅助线求解是解决本题的重点.

3.如图,在ABC 中,AB AC >,按以下步骤作图:分别以点B 和点C 为圆心,大于

BC 一半长为半径作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 和点N ,过点M N 、作直线交AB 于点D ,连接CD ,若10AB =,6AC =,则ADC 的周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6 【解析】 【分析】

利用基本作图可以判定MN 垂直平分BC ,则DC=DB ,然后利用等线段代换得到ACD ?的周长=AB+AC ,再把10AB =,6AC =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

解:由作法得MN 垂直平分BC ,则DC=DB ,

10616

ACD C CD AC AD DB AD AC AB AC ?=++=++=+=+=

故答案为:16. 【点睛】

本题考查了基本作图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是本题的关键.

4.如图,将ABC ?沿着过AB 中点D 的直线折叠,使点A 落在BC 边上的1A 处,称为第1次操作,折痕DE 到BC 的距离记为1h ,还原纸片后,再将ADE ?沿着过AD 中点1

D

的直线折叠,使点A 落在DE 边上的2A 处,称为第2次操作,折痕11D E 到BC 的距离记为2h ,按上述方法不断操作下去…经过第2020次操作后得到的折痕20192019D E 到BC 的距离记为2020h ,若11h =,则2020h 的值为______.

【答案】2019

122-

【解析】 【分析】

根据中点的性质及折叠的性质可得DA=DA ?=DB,从而可得∠ADA ?=2∠B,结合折叠的性质可得.,∠ADA ?=2∠ADE,可得∠ADE=∠B,继而判断DE// BC,得出DE 是△ABC 的中位线,证得

AA ?⊥BC,AA ?=2,由此发现规律:0

1

2122h =-=-?同理21122h =-

32

11122222h =-?=-…于是经过第n 次操作后得到的折痕Dn-1 En-1到BC 的距离11

22

n n h -=-,据此求得2020h 的值. 【详解】

解:如图连接AA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A ?⊥DE, DA= DA ? ,A ?、A ?…均在AA ?上 又∵ D 是AB 中点,∴DA= DB ,

∵DB= DA ? , ∴∠BA ?D=∠B ,

∴∠ADA ?=∠B +∠BA ?D=2∠B, 又∵∠ADA ? =2∠ADE , ∴∠ADE=∠B ∵DE//BC, ∴AA ?⊥BC ,

∵h ?=1 ∴AA ? =2,

∴01

2122

h =-=-? 同理:21

122h =-

; 32111

22222

h =-?=-;

∴经过n 次操作后得到的折痕D n-1E n-1到BC 的距离1

122n n h -=- ∴20202019

122h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中点性质和折叠的性质,本题难度较大,要从每次折叠发现规律,求得规律的过程是难点.

5.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AD =,BC DC =,60A ∠=?,点E 为AD 边上一点,连接BD .CE ,CE 与BD 交于点F ,且CE AB ∥,若8AB =,6CE =,则BC 的长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7 【解析】 【分析】

由AB AD =,BC DC =知点A,C 都在BD 的垂直平分线上,因此,可连接AC 交BD 于点O ,易证ABD △是等边三角形,EDF 是等边三角形,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对三角形中的线段进行等量转换即可求出OB,OC 的长度,应用勾股定理可求解. 【详解】

解:如图,连接AC 交BD 于点O

∵AB AD =,BC DC =,60A ∠=?, ∴AC 垂直平分BD ,ABD △是等边三角形

∴30BAO DAO ∠=∠=?,8AB AD BD ===,4BO OD == ∵CE AB ∥

∴30BAO ACE ∠=∠=?,60CED BAD ∠=∠=? ∴30DAO ACE ∠=∠=? ∴6AE CE == ∴2DE AD AE =-= ∵60CED ADB ∠=∠=? ∴EDF 是等边三角形 ∴2DE EF DF ===

∴4CF CE EF =-=,2OF OD DF =-= ∴2223OC CF OF =-= ∴2227BC BO O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综合运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进行线段间等量关系的转换是解题的关键.

6.如图,在△ABC 中,∠C =90°,∠B =30°,以点A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 ,AC 于点M 和N ,再分别以点M ,N 为圆心,大于

1

2

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连接AP 并延长交BC 于点D ,则下列说法:①AD 是∠BAC 的平分线;②∠ADC =60°;③点D 在AB 的垂直平分线上;④S △DAC :S △ABC =1:3.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所有正确说法的序号)

【答案】4【解析】

【分析】

①连接NP,MP,根据SSS定理可得△ANP≌△AMP,故可得出结论;

②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CAB的度数,再由AD是∠BAC的平分线得出

∠1=∠2=30°,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知∠ADC=60°;

③根据∠1=∠B可知AD=BD,故可得出结论;

④先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2=30°,CD=

1

2

AD,再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①连接NP,MP.在△ANP与△AMP中,∵

AN AM

NP MP

AP AP

=

?

?

=

?

?=

?

,∴△ANP≌△AMP,则

∠CAD=∠BAD,故AD是∠BAC的平分线,故此选项正确;

②∵在△ABC中,∠C=90°,∠B=30°,∴∠CAB=60°.

∵AD是∠BAC的平分线,∴∠1=∠2=

1

2

∠CAB=30°,∴∠3=90°﹣∠2=60°,∴∠ADC=60°,故此选项正确;

③∵∠1=∠B=30°,∴AD=BD,∴点D在AB的中垂线上,故此选项正确;

④∵在Rt△ACD

中,∠2=30°,∴CD=

1

2

AD,∴BC=BD+CD=AD+

1

2

AD=

3

2

AD,S△DAC=

1

2

AC?CD=

1

4

AC?AD,∴S △ABC

=

1

2

AC?BC=

1

2

AC?

3

2

AD=

3

4

AC?AD,∴S△DAC:S△ABC=1:3,故此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①②③④.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作图﹣基本作图,熟知角平分线的作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如图,∠AOB=45°,点M、点C在射线OA上,点P、点D在射线OB上,且OD=32,则CP+PM+DM的最小值是_____.

34

【解析】

【分析】

如图,作点C关于OB的对称点C′,作点D关于OA的对称点D′,连接OC′,PC′,D′M,OD′,C′D′,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到OC′=OC=2,OD′=OD=2,CP=C′P,DM=D′M,∠C′OD=′COD=∠COD′=45°,于是得到CP+PM+MD=

C′+PM+D′M≥C′D′,当仅当C′,P,M,D′三点共线时,CP+PM+MD最小为

C′D′,作C′T⊥D′O于点T,于是得到结论.

【详解】

解:如图,作点C关于OB的对称点C′,作点D关于OA的对称点D′,连接OC′,PC′,D′M,OD′,C′D′,

则OC′=OC=2,OD′=OD=2,CP=C′P,DM=D′M,∠C′OD=′COD=

∠COD′=45°,

∴CP+PM+MD=C′+PM+D′M≥C′D′,

当仅当C′,P,M,D′三点共线时,CP+PM+MD最小为C′D′,

作C′T⊥D′O于点T,

则C′T=OT2,

∴D′T=2,

∴C′D34

∴CP+PM+DM34

34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最短路径问题,掌握作轴对称点是解题的关键.

8.如图,过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ABC的边AB上一点P,作PE⊥AC于点E,Q为BC延长线上一点,当AP=CQ时,PQ交AC于D,则DE的长为______.

【答案】1 2

【解析】

过点Q作AD的延长线的垂线于点F.

因为△ABC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ACB=60°.

因为∠ACB=∠QCF,所以∠QCF=60°.

因为PE⊥AC,QF⊥AC,所以∠AEP=∠CFQ=90°,

又因为AP=CQ,所以△AEP≌△CFQ,所以AE=CF,PE=QC.同理可证,△DEP≌△DFQ,所以DE=DF.

所以AC=AE+DE+CD=DE+CD+CF=DE+DF=2DE,所以DE=1

2

AC=

1

2

.

故答案为1 2 .

9.如图,△ABC中,AC=DC=3,BD垂直∠BAC的角平分线于D,E为AC的中点,则图中两个阴影部分面积之差的最大值为________.

【答案】9 2

【解析】

【分析】

首先证明两个阴影部分面积之差=S△ADC,当CD⊥AC时,△ACD的面积最大.【详解】

延长BD交AC于点H.设AD交BE于点O.

∵AD⊥BH,

∴∠ADB=∠ADH=90°,

∴∠ABD+∠BAD=90°,∠H+∠HAD=90°,

∵∠BAD=∠HAD,

∴∠ABD=∠H,

∴AB=AH,∵AD⊥BH,

∴BD=DH,

∵DC=CA,

∴∠CDA=∠CAD,

∵∠CAD+∠H=90°,∠CDA+∠CDH=90°,∴∠CDH=∠H,

∴CD=CH=AC,

∵AE=EC,

∴S△ABE=1

4

S△ABH,S△CDH=

1

4

S△ABH,

∵S△OBD?S△AOE=S△ADB?S△ABE=S△ADH?S△CDH=S△ACD,∵AC=CD=3,

∴当DC⊥AC时,△ACD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1

2

×3×3=

9

2

故填:9

2

【点睛】

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中线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转化的思想思考问题.

10.如图,在边长为6的菱形ABCD中,∠DAB=60°,E是AB的中点,F是AC上一个动点,则EF+BF的最小值是________ .

【答案】33

【解析】

试题解析:∵在菱形ABCD中,AC与BD互相垂直平分,

∴点B、D关于AC对称,

连接ED,则ED就是所求的EF+BF的最小值的线段,

∵E为AB的中点,∠DAB=60°,

∴DE⊥AB,

∴22

AD AE

-22

63

-3

∴EF+BF 的最小值为33.

二、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选择题(难)

11.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3,点P 为等边三角形内任意一点,则点P 到三边的距离之和为( ) A .

3 B .

33

C .

32

D .不能确定

【答案】B 【解析】

已知,如图,P 为等边三角形内任意一点,PD 、PE 、PF 分别是点P 到边AB 、BC 、AC 的距离,连接AP 、BP 、CP ,过点A 作AH ⊥BC 于点H ,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3,可求得高线AH =

3

32,因S △ABC =12BC ?AH =12AB ?PD+12BC?PE +12

AC ?PF ,所以12×3×AH =12×3×PD +12×3×PE +12

×3×PF ,即可得PD +PE +PF =AH =3

32,即点P 到三角形三边距离之和为

3

32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根据三角形的面积求点P 到三边的距离之和等于等边三角形的高是解题的关键,作出图形更形象直观.

12.如图,ABC ,分别以AB 、AC 为边作等边三角形ABD 与等边三角形ACE ,连接BE 、CD ,BE 的延长线与CD 交于点F ,连接AF ,有以下四个结论:①BE CD =;②FA 平分

EFC ∠;③FE FD =;④FE FC FA +=.其中一定正确的结论有( )

A .1

B .2

C .3

D .4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证出△BAE ≌△DAC ,可得BE =CD ,从而得出①正确;

过A作AM⊥BF于M,过A作AN⊥DC于N,由△BAE≌△DAC得出∠BEA=∠ACD,由等角的补角相等得出∠AEM=∠CAN,由AAS可证△AME≌△ANC,得到AM=AN,由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得到FA平分∠EFC,从而得出②正确;

在FA上截取FG,使FG=F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AGE≌△CFE,可得

AG=CF,即可求得AF=CF+EF,从而得出④正确;

根据CF+EF=AF,CF+DF=CD,得出CD≠AF,从而得出FE≠FD,即可得出③错误.

【详解】

∵△ABD和△ACE是等边三角形,

∴∠BAD=∠EAC=60°,AE=AC=EC.

∵∠BAE+∠DAE=60°,∠CAD+∠DAE=60°,

∴∠BAE=∠DAC,

在△BAE和△DAC中,

AB AD

BAE DAC

AE AC

=

?

?

∠=∠

?

?=

?

∴△BAE≌△DAC(SAS),

∴BE=CD,①正确;

过A作AM⊥BF于M,过A作AN⊥DC于N,如图1.

∵△BAE≌△DAC,

∴∠BEA=∠ACD,

∴∠AEM=∠ACN.

∵AM⊥BF,AN⊥DC,

∴∠AME=∠ANC.

在△AME和△ANC中,∵∠AEM=∠CAN,∠AME=∠ANC,AE=AC,

∴△AME≌△ANC,

∴AM=AN.

∵AM⊥BF,AN⊥DC,AM=AN,FA平分∠EFC,②正确;

在FA上截取FG,使FG=FE,如图2.

∵∠BEA=∠ACD,∠BEA+∠AEF=180°,

∴∠AEF+∠ACD=180°,

∴∠EAC+∠EFC=180°.

∵∠EAC=60°,

∴∠EFC=120°.

∵FA平分∠EFC,

∴∠EFA=∠CFA=60°.

∵EF=FG,∠EFA=60°,

∴△EFG是等边三角形,

∴EF=EG.

∵∠AEG+∠CEG=60°,∠CEG+∠CEF=60°,

∴∠AEG=∠CEF,

在△AGE和△CFE中,

AE AC

AEG CEF

EG EF

=

?

?

∠=∠

?

?=

?

∴△AGE≌△CFE(SAS),

∴AG=CF.

∵AF=AG+FG,

∴AF=CF+EF,④正确;

∵CF+EF=AF,CF+DF=CD,CD≠AF,

∴FE≠FD,③错误,

∴正确的结论有3个.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确作辅助线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如图所示,把多块大小不同的30角三角板,摆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一块三角板AOB的一条直角边与x轴重合且点A的坐标为()

2,0,30

ABO

∠=?,第二块三角板的斜边1

BB与第一块三角板的斜边AB垂直且交x轴于点

1

B,第三块三角板的斜边

12

B B 与第二块三角板的斜边1

BB垂直且交y轴于点

2

B,第四块三角板斜边

23

B B与第三块三角板的斜边12

B B垂直且交x轴于点

3

B,按此规律继续下去,则点

2018

B的坐标为()

A .(

)2018

2(3),0-? B .()20180,2(3)-? C .()20192(3),0? D .()

20190,2(3)-?

【答案】D 【解析】 【分析】

计算出OB 、OB 1、 OB 2的长度,根据题意和图象可以发现题目中的变化规律,从而可以求得点B 2018的坐标. 【详解】 解:由题意可得, OB = 2242-= 23,

OB 1= 3 OB= 233? = 22(3)?, OB 2= 3 OB 1= 32(3)?, …

∵2018÷4=504…2,

∴点B 2018在y 轴的负半轴上, ∴点B 2018的坐标为(

)2019

0,2(3)-?.

故答案为:D . 【点睛】

本题考查规律型:点的坐标规律及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题目中坐标的变化规律,求出相应的点的坐标.

14.如图,在ABC ?中,120BAC ?∠=,点,E F 分别是ABC ?的边AB 、AC 的中点,边BC 分别与DE 、DF 相交于点,H G ,且,DE AB DF AC ⊥⊥,连接AD 、AG 、

AH ,现在下列四个结论:

①60EDF ?∠=,②AD 平分GAH ∠,③B ADF ∠=∠,④GD GH =.

则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利用,DE AB DF AC ⊥⊥及四边形的内角和即可得到①正确;;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与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得到∠BAH+∠GAC=60?,无条件证明∠GAD=∠HAD,故②错误;由等量代换得B ADF ∠≠∠,故③错误;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对顶角相等得到

GD GH ≠,故④错误. 【详解】

∵,DE AB DF AC ⊥⊥, ∴∠DEA=∠DFA=90?, ∵120BAC ?∠=,

∴∠EDF=360?-∠DEA-∠DFA-∠BAC=60?,故①正确; ∵120BAC ?∠=, ∴∠B+∠C=60?,

∵点,E F 分别是ABC ?的边AB 、AC 的中点,,DE AB DF AC ⊥⊥, ∴BH=AH ,AG=CG , ∴∠BAH=∠B ,∠GAC=∠C , ∴∠BAH+∠GAC=60?, ∵无条件证明∠GAD=∠HAD,

∴AD 不一定平分GAH ∠,故②错误; ∵∠ADF+∠DAF=90?,∠B=∠BAH,

90BAH DAF ∠+∠≠,

∴B ADF ∠≠∠,故③错误; ∵90B BHE ∠+∠=,30B ∠≠ , ∴ 60BHE ∠≠, ∴60DHG ∠≠, ∴DHG HDG ∠≠∠, ∴GD GH ≠,故④错误, 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四边形的内角和求角度,利用对顶角相等,等角对等边推导边的关系.

15.如图,已知点B 、C 、D 在同一条直线上,△ABC 和△CDE 都是等边三角形.BE 交AC 于F ,AD 交CE 于G .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AD =BE

B .BE ⊥A

C C .△CFG 为等边三角形

D .FG ∥BC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 A.

ABC 和CDE △均为等边三角形,

60AC BC EC DC ACB ECD ∴==∠=∠=?,,, 在ACD 与BCE 中,

{AC BC ACD BCE CD CF =∠=∠=,

ACD BCE ∴≌,

AD BE ∴=,正确.

B .据已知不能推出F 是A

C 中点,即AC 和BF 不垂直,所以AC BE ⊥错误,故本选项

符合题意.

C.CFG 是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

180606060ACG BCA ∠=?-?-?=?=∠,

ACD BCE ≌,

CBE CAD ∴∠=∠,

在ACG 和BCF 中,{CAG CBF AC BC

BCF ACG ∠=∠=∠=∠,

ACG BCF ∴≌,

CG CH ∴=,

又∵∠ACG=60° CFG ∴是等边三角形,正确.

D.CFG 是等边三角形,

60CFG ACB ∴∠?=∠﹦,

.FG BC ∴ 正确.

故选B.

16.如图,点P 、Q 分别是边长为4cm 的等边△ABC 边AB 、BC 上的动点,点P 从顶点A ,

点Q从顶点B同时出发,且速度都为1cm/s,连接AQ、CP交于点M,下面四个结

论:①BP=CM;②△ABQ≌△CAP;③∠CMQ的度数不变,始终等于60°;④当第

4

3

秒或第8

3

秒时,△PBQ为直角三角形,正确的有几个 ( )

A.1 B.2 C.3 D.4

【答案】C

【解析】

【分析】

①等边三角形ABC中,AB=BC,而AP=BQ,所以BP=CQ.

②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利用SAS证明△ABQ≌△CAP;

③由△ABQ≌△CAP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AQ=∠ACP,从而得到∠CMQ=60°;

④设时间为t秒,则AP=BQ=tcm,PB=(4-t)cm,当∠PQB=90°时,因为∠B=60°,所以PB=2BQ,即4-t=2t故可得出t的值,当∠BPQ=90°时,同理可得BQ=2BP,即t=2(4-t),由此两种情况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①在等边△ABC中,AB=BC.

∵点P、Q的速度都为1cm/s,

∴AP=BQ,

∴BP=CQ.

只有当CM=CQ时,BP=CM.

故①错误;

②∵△ABC是等边三角形

∴∠ABQ=∠CAP,AB=CA,

又∵点P、Q运动速度相同,

∴AP=BQ,

在△ABQ与△CAP中,

AB CA

ABQ CAP

AP BQ

?

?

∠∠

?

?

?

∴△ABQ≌△CAP(SAS).

故②正确;

③点P、Q在运动的过程中,∠QMC不变.

理由:∵△ABQ≌△CAP,

∴∠BAQ=∠ACP , ∵∠QMC=∠ACP+∠MAC ,

∴∠CMQ=∠BAQ+∠MAC=∠BAC=60°. 故③正确;

④设时间为t 秒,则AP=BQ=tcm ,PB=(4-t )cm , 当∠PQB=90°时, ∵∠B=60°,

∴PB=2BQ ,即4-t=2t ,t=43

, 当∠BPQ=90°时, ∵∠B=60°,

∴BQ=2BP ,得t=2(4-t ),t=8

3

∴当第

43

秒或第8

3秒时,△PBQ 为直角三角形.

故④正确. 正确的是②③④, 故选C . 【点睛】

此题是一个综合性题目,主要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熟知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是60°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7.已知:如图,ABC ?、CDE ?都是等腰三角形,且CA CB =,CD CE =,

ACB DCE α∠=∠=,AD 、BE 相交于点O ,点M 、N 分别是线段AD 、BE 的中点.

以下4个结论:①AD BE =;②180DOB α∠=-;③CMN ?是等边三角形;④连

OC ,则OC 平分AOE ∠.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①根据∠ACB=∠DCE 求出∠ACD=∠BCE,证出ACD BCE ?△△即可得出结论,故可判断; ②根据全等求出∠CAD=∠CBE,根据三角形外角定理得∠DOB=∠OBA+∠BAO,通过等角代换能

八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BC CD = ,对角线BD 平分ADC ∠,连接AC ,2ACB DBC ∠=∠,若4AB =,10BD =,则ABC S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0 【解析】 【分析】 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可推出AD ∥BC ,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已知条件可推出CA=CD ,可得CB=CA=CD ,过点C 作CE ⊥BD 于点E ,CF ⊥AB 于点F ,如图,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已知条件可得DE 的长和BCF CDE ∠=∠,然后即可根据AAS 证明△BCF ≌△CDE ,可得CF=DE ,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得结果. 【详解】 解:∵BC CD =,∴∠CBD =∠CDB , ∵BD 平分ADC ∠,∴∠ADB =∠CDB , ∴∠CBD =∠ADB ,∴AD ∥BC ,∴∠CAD =∠ACB , ∵2ACB DBC ∠=∠,2ADC BDC ∠=∠,∠CBD =∠CDB , ∴ACB ADC ∠=∠,∴CAD ADC ∠=∠, ∴CA=CD ,∴CB=CA=CD , 过点C 作CE ⊥BD 于点E ,CF ⊥AB 于点F ,如图,则152 DE BD ==,12 BCF ACB ∠=∠, ∵12BDC ADC ∠= ∠,ACB ADC ∠=∠,∴BCF CDE ∠=∠, 在△BCF 和△CDE 中,∵BCF CDE ∠=∠,∠BFC =∠CED =90°,CB=CD , ∴△BCF ≌△CDE (AAS ),∴CF=DE =5, ∴11451022 ABC S AB CF =?=??=. 故答案为:10.

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专题练习(解析版)

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在锐角△ABC 中,AB=5,∠BAC=45°,∠BAC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D ,M ,N 分别是AD ,AB 上的动点,则BM+MN 的最小值是______. 【答案】5 【解析】 【分析】 作BH ⊥AC ,垂足为H ,交AD 于M 点,过M 点作MN ⊥AB ,垂足为N ,则BM+MN 为所求的最小值,再根据AD 是∠BAC 的平分线可知MH=MN ,再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如图,作BH ⊥AC ,垂足为H ,交AD 于M 点,过M 点作MN ⊥AB ,垂足为N ,则BM+MN 为所求的最小值. ∵AD 是∠BAC 的平分线,∴MH=MN ,∴BH 是点B 到直线AC 的最短距离(垂线段最短). ∵AB=5,∠BAC=45°,∴BH== 5. ∵BM+MN 的最小值是BM+MN=BM+MH=BH=5. 故答案为5. 【点睛】 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解答此类问题时要从已知条件结合图形认真思考,通过角平分线性质,垂线段最短,确定线段和的最小值. 2.如图,ABC ?中,90BAC ∠=?,AD BC ⊥,ABC ∠的平分线BE 交AD 于点F ,

AG 平分DAC ∠.给出下列结论:①BAD C ∠=∠;②EBC C ∠=∠;③AE AF =;④//FG AC ;⑤EF FG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 【答案】①③④ 【解析】 【分析】 ①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即可得到结果,故①正确;②如果∠EBC=∠C ,则 ∠C=12 ∠ABC ,由于∠BAC=90°,那么∠C=30°,但∠C 不一定等于30°,故②错误;③由BE 、AG 分别是∠ABC 、∠DAC 的平分线,得到∠ABF=∠EBD .由于 ∠AFE=∠BAD+∠FBA ,∠AEB=∠C+∠EBD ,得到∠AFE=∠AEB ,可得③正确;④连接EG ,先证明△ABN ≌△GBN ,得到AN=GN ,证出△ANE ≌△GNF ,得∠NAE=∠NGF ,进而得到GF ∥AE ,故④正确;⑤由AE=AF ,AE=FG ,而△AEF 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得到EF 不一定等于AE ,于是EF 不一定等于FG ,故⑤错误. 【详解】 ∵∠BAC=90°,AD ⊥BC , ∴∠C+∠ABC=90°,∠C+∠DAC=90°,∠ABC+∠BAD=90°, ∴∠ABC=∠DAC ,∠BAD=∠C , 故①正确; 若∠EBC=∠C ,则∠C= 12 ∠ABC , ∵∠BAC=90°, 那么∠C=30°,但∠C 不一定等于30°, 故②错误; ∵BE 、AG 分别是∠ABC 、∠DAC 的平分线, ∴∠ABF=∠EBD , ∵∠AFE=∠BAD+∠ABF ,∠AEB=∠C+∠EBD , 又∵∠BAD=∠C , ∴∠AFE=∠AEF , ∴AF=AE , 故③正确; ∵AG 是∠DAC 的平分线,AF=AE , ∴AN ⊥BE ,FN=EN , 在△ABN 与△GBN 中,

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单元检测(提高,Word版 含解析)

一、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解答题压轴题(难) 1.如图1,在△ACB和△AED中,AC=BC,AE=DE,∠ACB=∠AED=90°,点E在AB上,F是线段BD的中点,连接CE、FE. (1)请你探究线段CE与FE之间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果,不需说明理由); (2)将图1中的△AED绕点A顺时针旋转,使△AED的一边AE恰好与△ACB的边AC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2),连接BD,取BD的中点F,问(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 (3)将图1中的△AED绕点A顺时针旋转任意的角度(如图3),连接BD,取BD的中点F,问(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 【答案】(1)线段CE与FE之间的数量关系是CE2FE;(2)(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理由见解析;(3)(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理由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连接CF,直角△DEB中,EF是斜边BD上的中线,因此EF=DF=BF,∠FEB=∠FBE,同理可得出CF=DF=BF,∠FCB=∠FBC,因此CF=EF,由于∠DFE=∠FEB+∠FBE=2∠FBE,同理∠DFC=2∠FBC,因此∠EFC=∠EFD+∠DFC=2(∠EBF+∠CBF)=90°,因此△EF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EF; (2)思路同(1)也要通过证明△EF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来求解.连接CF,延长EF交CB 于点G,先证△EFC是等腰三角形,可通过证明CF是斜边上的中线来得出此结论,那么就要证明EF=FG,就需要证明△DEF和△FGB全等.这两个三角形中,已知的条件有一组对顶角,DF=FB,只要再得出一组对应角相等即可,我们发现DE∥BC,因此∠EDB=∠CBD,由此构成了两三角形全等的条件.EF=FG,那么也就能得出△CFE是个等腰三角形了,下面证明△CFE是个直角三角形.由上面的全等三角形可得出ED=BG=AD,又由AC=BC,因此 CE=CG,∠CEF=45°,在等腰△CFE中,∠CEF=45°,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因此就能得出(1)中的结论了; (3)思路同(2)通过证明△CFE来得出结论,通过全等三角形来证得CF=FE,取AD的中点M,连接EM,MF,取AB的中点N,连接FN、CN、CF.那么关键就是证明△MEF和△CFN全等,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和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我们不难得出 EM=PN=1 2 AD,EC=MF= 1 2 AB,我们只要再证得两对应边的夹角相等即可得出全等的结

八年级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八年级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卷(解析版)一、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填空题(难) 1.在等腰△ABC中,AD⊥BC交直线BC于点D,若AD=1 2 BC,则△ABC的顶角的度数为 _____. 【答案】30°或150°或90° 【解析】 试题分析:分两种情况;①BC为腰,②BC为底,根据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判断出∠ACD=30°,然后分AD在△ABC内部和外部两种情况求解即可. 解:①BC为腰, ∵AD⊥BC于点D,AD=1 2 BC, ∴∠ACD=30°, 如图1,AD在△ABC内部时,顶角∠C=30°, 如图2,AD在△ABC外部时,顶角∠ACB=180°﹣30°=150°, ②BC为底,如图3, ∵AD⊥BC于点D,AD=1 2 BC,

∴AD=BD=CD, ∴∠B=∠BAD,∠C=∠CAD, ∴∠BAD+∠CAD=1 2 ×180°=90°, ∴顶角∠BAC=90°, 综上所述,等腰三角形ABC的顶角度数为30°或150°或90°. 故答案为30°或150°或90°. 点睛:本题考查了含30°交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 2.在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已知点 A(1,2),点 P 是 y 轴正半轴上的一点,且△AOP 为等腰三角形,则点P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 【答案】 5 4),0, 4 ?? ? ?? 【解析】 【分析】 有三种情况:①以O为圆心,以OA为半径画弧交y轴于D,求出OA即可;②以A为圆心,以OA为半径画弧交y轴于P,求出OP即可;③作OA的垂直平分线交y轴于C,则AC=OC,根据勾股定理求出OC即可. 【详解】 有三种情况:①以O为圆心,以OA为半径画弧交y轴于D,则OA=OD= = ∴D(0); ②以A为圆心,以OA为半径画弧交y轴于P,OP=2×y A=4, ∴P(0,4); ③作OA的垂直平分线交y轴于C,则AC=OC, 由勾股定理得:OC=AC, ∴OC=5 4 , ∴C(0,5 4 ); 故答案为: 5 4),0, 4 ?? ? ??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全等三角形专题练习(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全等三角形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填空题(难) 1.△ABC与△DEF是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AC=∠D=90°,AB=AC=6.现将 △DEF与△ABC按如图所示的方式叠放在一起,使△ABC保持不动,△DEF运动,且满足点E在边BC上运动(不与B,C重合),边DE始终经过点A,EF与AC交于点M.在△DEF 运动过程中,若△AEM能构成等腰三角形,则BE的长为______. 【答案】363 【解析】 【分析】 分若AE=AM 则∠AME=∠AEM=45°;若AE=EM;若MA=ME 则∠MAE=∠AEM=45°三种情况讨论解答即可; 【详解】 解:①若AE=AM 则∠AME=∠AEM=45° ∵∠C=45° ∴∠AME=∠C 又∵∠AME>∠C ∴这种情况不成立; ②若AE=EM ∵∠B=∠AEM=45° ∴∠BAE+∠AEB=135°,∠MEC+∠AEB=135° ∴∠BAE=∠MEC 在△ABE和△ECM中, B BAE CEN AE EII C ∠=∠ ? ? ∠=∠ ? ?= ? , ∴△ABE≌△ECM(AAS), ∴CE=AB6, ∵AC=BC2AB=3

∴BE=23﹣6; ③若MA=ME 则∠MAE=∠AEM=45° ∵∠BAC=90°, ∴∠BAE=45° ∴AE平分∠BAC ∵AB=AC, ∴BE=1 BC=3. 2 故答案为23﹣6或3.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掌握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如图,在锐角△ABC中,AB=5,∠BAC=45°,∠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M,N分别是AD,AB上的动点,则BM+MN的最小值是______. 【答案】5 【解析】 【分析】 作BH⊥AC,垂足为H,交AD于M点,过M点作MN⊥AB,垂足为N,则BM+MN为所求的最小值,再根据AD是∠BAC的平分线可知MH=MN,再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如图,作BH⊥AC,垂足为H,交AD于M点,过M点作MN⊥AB,垂足为N,则BM+MN 为所求的最小值. ∵AD是∠BAC的平分线,∴MH=MN,∴BH是点B到直线AC的最短距离(垂线段最

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单元培优测试卷

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单元培优测试卷 一、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填空题(难) 1.在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已知点 A (1,2),点 P 是 y 轴正半轴上的一点,且△AOP 为等腰三角形,则点 P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 【答案】5(0,5),(0,4),0, 4?? ??? 【解析】 【分析】 有三种情况:①以O 为圆心,以OA 为半径画弧交y 轴于D ,求出OA 即可;②以A 为圆心,以OA 为半径画弧交y 轴于P ,求出OP 即可;③作OA 的垂直平分线交y 轴于C ,则AC =OC ,根据勾股定理求出OC 即可. 【详解】 有三种情况:①以O 为圆心,以OA 为半径画弧交y 轴于D ,则OA =OD =22125+=; ∴D (0,5); ②以A 为圆心,以OA 为半径画弧交y 轴于P ,OP =2×y A =4, ∴P (0,4); ③作OA 的垂直平分线交y 轴于C ,则AC =OC , 由勾股定理得:OC =AC =()2212OC +-, ∴OC =54 , ∴C (0,54 ); 故答案为:5(0,5),(0,4),0, 4? ?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坐标与图形性质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求出符合条件的所有情况是解此题的关键. 2.如图,已知△ABC和△ADE都是正三角形,连接CE、BD、AF,BF=4,CF=7,求AF的长 _________ . 【答案】3 【解析】 【分析】 过点A作AF⊥CE交于I,AG⊥BD交于J,证明CAE?BAD,再证明 CAI?BAJ,求出° 7830 ∠=∠=,然后求出 1 2 IF FJ AF ==,,通过设FJ x =求出x,即可求出AF的长. 【详解】 解:过点A作AF⊥CE交于I,AG⊥BD交于J 在CAE和BAD中 AC AB CAE BAD AE AD = ? ? ∠=∠ ? ?= ? ∴CAE?BAD ∴ICA ABJ ∠=∠ ∴BFE CAB ∠=∠(8字形) ∴° 120 CFD ∠= 在CAI和BAJ中

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

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三角形不一定全等的是( ) A .有两个角和一条边对应相等的三角形 B .有两条边和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三角形 C .斜边和一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D .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2.下列说法: ①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全等 ②斜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全等 ③顶角和腰长对应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全等 ④有两个锐角相等的直角三角形全等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如图,AB 平分∠CAD ,E 为AB 上一点,若AC=AD ,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BC=BD B.CE=DE C.BA 平分∠CBD D.图中有两对全等三角形 4.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自D 向AB 、AC 两边作垂线,垂足为E 、F ,那么下 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 A.DE=DF B.AE=AF C.BD=CD D.∠ADE=∠ADF 5.在△ABC 中,∠B=∠C ,与△ABC 全等的三角形有一个角是130°,那么△ABC 中与这个 角对应的角是( ). A .∠A B .∠B C .∠C D .∠B 或∠C 6.如图所示,BE ⊥AC 于点D ,且AD=CD ,BD=ED ,若∠ABC=54°,则∠E=( ). A .25° B .27° C .30° D .45° 7.如下左图,△ABC 中,∠C =90°,AC =BC ,AD 平分∠CAB 交BC 于点D ,DE ⊥AB ,且AB =10 cm , D A C E B

F E D C B A 则△BED 的周长为 ( ) A .5 cm B .10 cm; C .15 cm D .20 cm 8.如上右图,AB=AC ,BE ⊥AC 于E ,CF ⊥AB 于F ,则①△ABE ≌△ACF ;②△BOF ≌△COE ;③ 点O 在∠BAC 的角平分线上,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 .3个 B .2个 C .1个 D .0个 9.如图,在△ABC 中,AD 平分∠BAC ,过B 作BE ⊥AD 于E ,过E 作EF ∥AC 交AB 于F ,则( ) A 、AF=2BF; B 、AF=BF; C 、AF>BF; D 、AF

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专题练习(word版

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专题练习(word版 一、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在菱形ABCD中,∠ABC=120°,AB=10cm,点P是这个菱形内部或边上的一点.若以P,B,C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P,A(P,A两点不重合)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为______cm. - 【答案】10310 【解析】 解:连接BD,在菱形ABCD中, ∵∠ABC=120°,AB=BC=AD=CD=10,∴∠A=∠C=60°,∴△ABD,△BCD都是等边三角形,分三种情况讨论: ①若以边BC为底,则BC垂直平分线上(在菱形的边及其内部)的点满足题意,此时就转化为了“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所有点连线的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即当点P与点D重合时,PA最小,最小值PA=10; ②若以边PB为底,∠PCB为顶角时,以点C为圆心,BC长为半径作圆,与AC相交于一点,则弧BD(除点B外)上的所有点都满足△PBC是等腰三角形,当点P在AC上时,AP -; 最小,最小值为10310 ③若以边PC为底,∠PBC为顶角,以点B为圆心,BC为半径作圆,则弧AC上的点A与点D均满足△PBC为等腰三角形,当点P与点A重合时,PA最小,显然不满足题意,故此种情况不存在; -(cm). 综上所述,PA的最小值为10310 -. 故答案为:10310 点睛:本题考查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如图所示,ABC为等边三角形,P是ABC内任一点,PD AB,PE BC

PF AC ∥,若ABC 的周长为12cm ,则PD PE PF ++=____cm . 【答案】4 【解析】 【分析】 先说明四边形HBDP 是平行四边形,△AHE 和△AHE 是等边三角形,然后得到一系列长度相等的线段,最后求替换求和即可. 【详解】 解:∵PD AB ,PE BC ∥ ∴四边形HBDP 是平行四边形 ∴PD=HB ∵ABC 为等边三角形,周长为12cm ∴∠B=∠A=60°,AB=4 ∵PE BC ∥ ∴∠AHE=∠B=60° ∴∠AHE=∠A=60° ∴△AHE 是等边三角形 ∴HE=AH ∵∠HFP=∠A=60° ∴∠HFP=∠AHE=60° ∴△AHE 是等边三角形, ∴FP=PH ∴PD+PE+PF=BH+(HP+PE)=BH+HE=BH+AH=AB=4cm 故答案为4cm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已知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0,3),(2,0),以线段AB 为直角边,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使∠BAC =90°,如果在第二象限内有一点P (a , 12 ),且△ABP 和△ABC 的面积相等,则a =_____. 【答案】-8 3.

八年级上数学全等三角形判定测试题含答案

图4 C A D B E 图 2 图1 全等三角形判定 测试题 班级 学号 姓名 分数_______ 一、选一选,看完四个选项后再做决定呀!(每小题3分,共30分) 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 (A )50 (B )80 (C )50或80 (D )40或65 2. 如图1所示,在△ABC 中,已知点D ,E ,F 分别是BC ,AD ,CE 的中点, 且ABC S △=4平方厘米,则BEF S △的值为 【 】. (A )2平方厘米 (B )1平方厘米 (C )12平方厘米 (D )14 平方厘米 3.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厘米和9厘米,且第三边为奇数,则第三 边长为【 】. (A )5厘米 (B )7厘米 (C )9厘米 (D )11厘米 4. 工人师傅常用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做法如下:如图2所示,∠AOB 是一个 任意角,在边OA ,OB 上分别取OM =ON ,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 度分别与M ,N 重合.过角尺顶点C 的射线OC 即是∠AOB 的平分线.这种 做法的道理是 【 】. (A )HL (B )SSS (C )SAS (D )ASA 5. 利用三角形全等所测距离叙述正确的是( ) A.绝对准确 B.误差很大,不可信 C.可能有误差,但误差不大,结果可信 D.如果有误差的话就想办法直接测量,不能用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测距离 6. 在图3所示的3×3正方形网格中,∠1+∠2+∠3+∠4+∠5等于 【 】. (A )145° (B )180° (C )225° (D )270° 7. 根据下列条件,能判定△ABC ≌△A ′B ′C ′的是 【 】. (A )AB =A ′B ′,BC =B ′C ′,∠A =∠A ′ (B )∠A =∠A ′,∠B =∠B ′,AC =B ′C ′ (C )∠A =∠A ′,∠B =∠B ′,∠C =∠C ′ (D )AB =A ′B ′,BC =B ′C ′,△ABC 的周长等于△A ′B ′C ′的周长 8. 如图4所示,△ABC 中,∠C =90°,点D 在AB 上,BC =BD ,DE ⊥AB 交AC 于点E .△ABC 的周长为12,△ADE 的周长为6.则BC 的长为 【 】.

【精选】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一、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解答题压轴题(难) 1.如图,在ABC 中,45ABC ∠=,AD ,BE 分别为BC ,AC 边上的高,连接DE ,过点 D 作DF D E ⊥与点 F , G 为BE 中点,连接AF ,DG . (1)如图1,若点F 与点G 重合,求证:AF DF ⊥; (2)如图2,请写出AF 与DG 之间的关系并证明. 【答案】(1)详见解析;(2)AF=2DG,且AF ⊥DG,证明详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 利用条件先△DAE ≌△DBF,从而得出△FD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再证明△A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 (2) 延长DG 至点M,使GM=DG,交AF 于点H,连接BM, 先证明△BGM ≌△EGD,再证明△BDM ≌△DAF 即可推出. 【详解】 解:(1)证明:设BE 与AD 交于点H..如图, ∵AD,BE 分别为BC,AC 边上的高, ∴∠BEA=∠ADB=90°. ∵∠ABC=45°, ∴△AB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D=BD. ∵∠AHE=∠BHD, ∴∠DAC=∠DBH. ∵∠ADB=∠FDE=90°, ∴∠ADE=∠BDF. ∴△DAE ≌△DBF.

∴BF=AE,DF=DE. ∴△FD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FE=45°. ∵G 为BE 中点, ∴BF=EF. ∴AE=EF. ∴△A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FE=45°. ∴∠AFD=90°,即AF ⊥DF. (2)AF=2DG,且AF ⊥DG.理由:延长DG 至点M,使GM=DG,交AF 于点H,连接BM, ∵点G 为BE 的中点,BG=GE. ∵∠BGM ∠EGD, ∴△BGM ≌△EGD. ∴∠MBE=∠FED=45°,BM=DE. ∴∠MBE=∠EFD,BM=DF. ∵∠DAC=∠DBE, ∴∠MBD=∠MBE+∠DBE=45°+∠DBE. ∵∠EFD=45°=∠DBE+∠BDF, ∴∠BDF=45°-∠DBE. ∵∠ADE=∠BDF, ∴∠ADF=90°-∠BDF=45°+∠DBE=∠MBD. ∵BD=AD, ∴△BDM ≌△DAF. ∴DM=AF=2DG,∠FAD=∠BDM. ∵∠BDM+∠MDA=90°, ∴∠MDA+∠FAD=90°. ∴∠AHD=90°. ∴AF ⊥DG. ∴AF=2DG,且AF ⊥DG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关键在于灵活运用性质. 2.取一副三角板按图()1拼接,固定三角板60,()30ADC D ACD ∠=∠=,将三角板

八年级上册数学 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八年级上册数学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解析) 一、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在长方形ABCD的边AD上找一点P,使得点P到B、C两点的距离之和最短,则点P的位置应该在_____. 【答案】AD的中点 【解析】 【分析】 【详解】 分析:过AD作C点的对称点C′,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或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 AC=PC′,从而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出这时的P点使BP+PC的之最短. 详解:如图,过AD作C点的对称点C′, 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得:PC=PC′,CD=C′D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B=CD ∴△ABP≌△DC′P ∴AP=PD 即P为AD的中点. 故答案为P为AB的中点. 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矩形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得出动点P所在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 2.在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已知点 A(1,2),点 P 是 y 轴正半轴上的一点,且△AOP 为等腰三角形,则点P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

【答案】5(0,5),(0,4),0, 4?? ??? 【解析】 【分析】 有三种情况:①以O 为圆心,以OA 为半径画弧交y 轴于D ,求出OA 即可;②以A 为圆心,以OA 为半径画弧交y 轴于P ,求出OP 即可;③作OA 的垂直平分线交y 轴于C ,则AC =OC ,根据勾股定理求出OC 即可. 【详解】 有三种情况:①以O 为圆心,以OA 为半径画弧交y 轴于D ,则OA =OD = 22125+=; ∴D (0,5); ②以A 为圆心,以OA 为半径画弧交y 轴于P ,OP =2×y A =4, ∴P (0,4); ③作OA 的垂直平分线交y 轴于C ,则AC =OC , 由勾股定理得:OC =AC =()2212OC +-, ∴OC =54 , ∴C (0,54 ); 故答案为:5(0,5),(0,4),0, 4? ?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坐标与图形性质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求出符合条件的所有情况是解此题的关键. 3.如图所示,ABC 为等边三角形,P 是ABC 内任一点,PD AB ,PE BC ∥,

数学八年级上册 全等三角形(篇)(Word版 含解析)

数学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篇)(Word版含解析) 一、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填空题(难) 1.我们知道,经过三角形一顶点和此顶点所对边上的任意一点的直线,均能把三角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 (1)如图,在ABC ?中,25,105 A ABC ∠=?∠=?,过B作一直线交AC于D,若BD 把ABC ?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则BDA ∠的度数是______. (2)已知在ABC ?中,AB AC =,过顶点和顶点对边上一点的直线,把ABC ?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则A ∠的最小度数为________. 【答案】130? 180 7 ? ?? ? ?? 【解析】 【分析】 (1)由题意得:DA=DB,结合25 A ∠=?,即可得到答案; (2)根据题意,分4种情况讨论,①当BD=AD,CD=AD,②当AD=BD,AC=CD, ③AB=AC,当AD=BD=BC,④当AD=BD,CD=BC,分别求出A ∠的度数,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1)由题意得:当DA=BA,BD=BA时,不符合题意, 当DA=DB时,则∠ABD=∠A=25°, ∴∠BDA=180°-25°×2=130°. 故答案为:130°; (2)①如图1,∵AB=AC,当BD=AD,CD=AD, ∴∠B=∠C=∠BAD=∠CAD, ∵∠BAC+∠B+∠C=180°, ∴4∠B=180°, ∴∠BAC=90°. ②如图2,∵AB=AC,当AD=BD,AC=CD, ∴∠B=∠C=∠BAD,∠CAD=∠CDA, ∵∠CDA=∠B+∠BAD=2∠B, ∴∠BAC=3∠B, ∵∠BAC+∠B+∠C=180°, ∴5∠B=180°,

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检测题(WORD 版含答案) 一、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在长方形ABCD 的边AD 上找一点P ,使得点P 到B 、C 两点的距离之和最短,则点P 的位置应该在_____. 【答案】AD 的中点 【解析】 【分析】 【详解】 分析:过AD 作C 点的对称点C′,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或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AC=PC′,从而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出这时的P 点使BP+PC 的之最短. 详解:如图,过AD 作C 点的对称点C′, 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得:PC=PC′,CD=C′D ∵四边形ABCD 是矩形 ∴AB=CD ∴△ABP ≌△DC′P ∴AP=PD 即P 为AD 的中点. 故答案为P 为AB 的中点. 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矩形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得出动点P 所在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 2.在ABC ?中,边AB 、A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边BC 于点D 、点E ,20DAE ∠=?,则BAC ∠=______°. 【答案】80或100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点D 和点E 的位置不确定,需分析谁靠近B 点,则有如下图(图见解析)两种情况:(1)图1中,点E 距离点B 近,根据垂直平分线性质可知, ,BD AD AE CE ==,从而有1,2B DAE C DAE ∠=∠+∠∠=∠+∠,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180B C BAC ∠+∠+∠=?,联立即可求得;(2)图2中,点D 距离点B 近,根据垂直平分线性质可知,,BD AD AE CE ==,从而有3,4B C ∠=∠∠=∠,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180B C BAC ∠+∠+∠=?,联立即可求得. 【详解】 由题意可分如下两种情况: (1)图1中,根据垂直平分线性质可知,,BD AD AE CE ==, 1,2B DAE C DAE ∴∠=∠+∠∠=∠+∠ (等边对等角), 两式相加得12B C DAE DAE ∠+∠=∠+∠+∠+∠, 又12DAE BAC ∠+∠+∠=∠ 20B C BAC DAE BAC ∴∠+∠=∠+∠=∠+? , 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180B C BAC ∠+∠+∠=?, 20180BAC BAC ∴∠+?+∠=? , 80BAC ∴∠=? ; (2)图2中,根据垂直平分线性质可知,,BD AD AE CE ==, 3,4B C ∴∠=∠∠=∠ (等边对等角), 两式相加得34B C ∠+∠=∠+∠, 又34DAE BAC ∠+∠+∠=∠, 3420BAC DAE BAC ∴∠+∠=∠-∠=∠-? , 20B C BAC ∴∠+∠=∠-? 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180B C BAC ∠+∠+∠=?, 20180BAC BAC ∴∠-?+∠=? , 100BAC ∴∠=? . 故答案为80或10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全等三角形单元培优测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全等三角形单元培优测试卷 一、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已知△ABC和△ADE都是正三角形,连接CE、BD、AF,BF=4,CF=7,求AF的长 _________ . 【答案】3 【解析】 【分析】 过点A作AF⊥CE交于I,AG⊥BD交于J,证明CAE?BAD,再证明 CAI?BAJ,求出° 7830 ∠=∠=,然后求出 1 2 IF FJ AF ==,,通过设FJ x =求出x,即可求出AF的长. 【详解】 解:过点A作AF⊥CE交于I,AG⊥BD交于J 在CAE和BAD中 AC AB CAE BAD AE AD = ? ? ∠=∠ ? ?= ? ∴CAE?BAD ∴ICA ABJ ∠=∠ ∴BFE CAB ∠=∠(8字形) ∴° 120 CFD ∠= 在CAI和BAJ中

°90 ICA ABJ CAI BJA CA BA ∠=∠??∠=∠=??=? ∴CAI ?BAJ ,AI AJ CI BJ == ∴°60CFA AFJ ∠=∠= ∴°30FAI FAE ∠=∠= 在RtAIF 和RtAJF 中 °30FAI FAE ∠=∠= ∴12 IF FJ AF == 设FJ x = 7,4CF BF == 则47x x +=- 3 2x ∴= 2AF FJ = AF ∴= 3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通过做辅助线证明三角形全等,得出相关的边相等,学会合理添加辅助线求解是解决本题的重点. 2.如图,在ABC ?中,AB AC =,点D 和点A 在直线BC 的同侧, ,82,38BD BC BAC DBC =∠=?∠=?,连接,AD CD ,则ADB ∠的度数为__________.

(完整)八年级上册数学全等三角形练习题

全等三角形[知识要点] 一、全等三角形 一般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判 定 边角边(SAS)、角边角(ASA) 角角边(AAS)、边边边(SSS) 具备一般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HL) 性 质 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对应中线相等,对应高相等,对应角平分线相等 ②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 2.证题的思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找任意一边( ) 找两角的夹边( 已知两角 ) 找夹已知边的另一角( ) 找已知边的对角( ) 找已知角的另一边( 边为角的邻边 ) 任意角( 若边为角的对边,则找 已知一边一角 ) 找第三边( ) 找直角( ) 找夹角( 已知两边 AAS ASA ASA AAS SAS AAS SSS HL SAS 例1在△ABC中,AC=5,中线AD=4,则边AB的取值范围是( ) A.1

3.如图,把大小为4×4的正方形方格图形分割成两个全等图形,例如图1.请 在下图中,沿着虚线画出四种不同的分法,把4×4的正方形方格图形分割成两 个全等图形. 4.如图,△ABE和△ADC是△ABC分别沿着AB、AC边翻折180°形成的,若∠1:∠2:∠3=28:5:3,则∠a的度数为 5.如图,已知0A=OB,OC=0D,下列结论中:①∠A=∠B;②DE=CE;③连OE,则0E平分∠0,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6.如图,A在DE上,F在AB上,且AC=CE,∠l=∠2=∠3,则DE的长等于( ). A:DC B.BC C.AB D.AE+AC 7.如图,AB∥CD,AC∥DB,AD与BC交于0,AE⊥BC.于E,DF⊥BC于F,那 么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有( )对 A.5 B.6 C.7 D.8 8.如图,把△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35度,得到△A′B′C, A′B′交AC乎点D,已知∠A′DC=90°,求∠A的度数 9..如图,在△ABE和△ACD中,给出以下四个论断:①AB=AC;②AD=AE③AM=AN④AD⊥DC,AE⊥BE.以其中三个论断为题设,填入下面的“已知”栏中,一个论断为结论,填入下面的“求证”栏中,使之组成一个真命题,并写出证明过程 已知: 求证:

数学八年级上册 全等三角形达标检测(Word版 含解析)

数学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达标检测(Word版含解析)一、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填空题(难) 1.在等腰△ABC中,AD⊥BC交直线BC于点D,若AD=1 2 BC,则△ABC的顶角的度数为 _____. 【答案】30°或150°或90° 【解析】 试题分析:分两种情况;①BC为腰,②BC为底,根据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判断出∠ACD=30°,然后分AD在△ABC内部和外部两种情况求解即可. 解:①BC为腰, ∵AD⊥BC于点D,AD=1 2 BC, ∴∠ACD=30°, 如图1,AD在△ABC内部时,顶角∠C=30°, 如图2,AD在△ABC外部时,顶角∠ACB=180°﹣30°=150°, ②BC为底,如图3, ∵AD⊥BC于点D,AD=1 2 BC,

∴AD =BD =CD , ∴∠B =∠BAD ,∠C =∠CAD , ∴∠BAD +∠CAD = 1 2 ×180°=90°, ∴顶角∠BAC =90°, 综上所述,等腰三角形ABC 的顶角度数为30°或150°或90°. 故答案为30°或150°或90°. 点睛:本题考查了含30°交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 2.在Rt △ABC 中,∠ABC=90°,AB=3,BC=4,点E ,F 分别在边AB ,AC 上,将△AEF 沿直线EF 翻折,点A 落在点P 处,且点P 在直线BC 上.则线段CP 长的取值范围是____. 【答案】15CP ≤≤ 【解析】 【分析】 根据点E 、F 在边AB 、AC 上,可知当点E 与点B 重合时,CP 有最小值,当点F 与点C 重合时CP 有最大值,根据分析画出符合条件的图形即可得. 【详解】 如图,当点E 与点B 重合时,CP 的值最小, 此时BP=AB=3,所以PC=BC-BP=4-3=1, 如图,当点F 与点C 重合时,CP 的值最大,

人教版初二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单元检测试题

《全等三角形》 一、填空题 1,命题“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的题设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是a 、b ,斜边是c ,那么a 2+b 2=c 2 .即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的逆定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1,根据SAS ,如果AB =AC , = ,即可判定ΔABD ≌ΔACE . 4,如图2,BD 垂直平分线段AC ,AE ⊥BC ,垂足为E ,交BD 于P 点,PE =3cm ,则P 点到直线AB 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 5,如图3,在等腰Rt△ABC 中,∠C =90°,AC =BC ,AD 平分∠BAC 交BC 于D ,DE ⊥AB 于D ,若AB =10,则△BDE 的周长等于____. 7,如图5,AD =AE ,∠1=∠2,BD =CE ,则有△ABD ≌ ,理由是 . 8,如图6,AD ⊥BC ,DE ⊥AB ,DF ⊥AC ,D 、E 、F 是垂足,BD =CD ,那么图中的全等三角形有_______对.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相等的角是直角 B.不相交的两条线段平行 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互补 D.经过两点有具只有一条直线 2,如图7所示,若△ABE ≌△A CF ,且AB =5,AE =2,则EC 的长为( ) A.2 B.3 C.5 D.2.5 3,如图8所示,∠1=∠2,BC =EF ,欲证△ABC ≌△DEF ,则还须补充的一个条件是( ) A.AB =DE B.∠ACE =∠DFB C.BF =EC D.∠ABC =∠DEF 图2 E C D P A B 图3 E D C B A E D A B C 1 2 图5 图1 E D C B A 图6 A F (8)C E B D 图7 F E C B A 图8

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单元检测(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单元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1,已知∠A=∠D,∠1=∠2,那么要得到△ABC≌△DEF,还应给出的条件是() A、∠E=∠B B、ED=BC C、AB=EF D、AF=CD 2、如图2在△ABC中,D、E分别是边AC、BC上的点,若△ADB≌△EDB≌△EDC,则∠C的度数为() A、15° B、20° C、25° D、30° 3、如图3所示,在△ABC中,∠B=∠C,AD为△ABC的中线,那么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ABD≌△ACD B、AB=A C、AD是△ACD的高 D、△ABC是等边三角形 图1 图2 图3 4、如图4,已知△ABC的六个元素,则下面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和△ABC全等的图形是() A、甲和乙 B、乙和丙 C、只有乙 D、只有丙 图 4 5、如图5,AO=BO,CO=DO,AD与BC交于E,则图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为()

A、2对 B、3对 C、4对 D、5对 6、如图6,已知∠1=∠2,欲证△ABD≌△ACD,还必须从下列选项中补选一个,则错误的选项是() A、∠ADB=∠ADC B、∠B=∠C C、BD=CD D、AB=AC 图5 图6 7、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角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②到一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③三角形三个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④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边的距离相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如果△ABC≌△DEF,△DEF的周长为13,DE=3,EF=4,则AC的长() A、13 B、3 C、4 D、6 9、已知如图7,AC⊥BC,DE⊥AB,AD平分∠BAC,下面结论错误的是() A、BD+ED=BC B、DE平分∠ADB C、AD平分∠EDC D、ED+AC>AD 10、如图8,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 A、带①去 B、带②去 C、带③去 D、带①②③去 图7 图8 二、填空(每题3分,共15分) 11、如图9已知△OA`B`是△AOB绕点O 旋转60°得到的,那么△OA`B`与△OAB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