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理论力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理论力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1.倾斜悬臂梁AB 与水平简支梁BC 在B 处铰接。梁上载荷q=500N/m ,M=500 Nm ,求固定端A 处的约束反力。(20分)

2、已知F 1=F 2=F 3=500N ,各力作用线位置如图所示,试求所有各力对各坐标轴的矩。(5分)

50

3、图示系统中,A 物重为P ,B 物重为G ,定滑

轮O 的半径为r ,重为Q 1,动滑轮C 的半径为R ,重为Q 2。两轮均视为均质圆盘,不计绳重及轴承处的摩擦,绳与滑轮间不打滑。设P +Q 2 > 2G ,试求A 物由静止到下降高度H 时的速度和加速度。(20分)

4、物块A 重G ,B 重Q ,A 与 B 间 及B

与地面间的摩擦系数为f ,用绳索 CD 将物块A 拉住,绳子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β,要抽出物块B ,P 力至少要多大?(5分)

P

5、重为G 半经为R 角速度为ω,角加速度为ε,OA 杆和圆盘固结,不计OA 杆的质量,计算圆盘在该瞬时的惯性力系向O 点简化的结果,并在图上标出方向。(10分)

ε O

ω R

A

R

6、杆OA 以匀角速度ω绕O 轴转动,OA=r ,AB=l ,已知各构件的质量均为M ,求

7O 通过套在其上的滑块A 带动EA 杆绕E B OD 位于水平位置时OA 的长度为r ,EA 与水平的夹角为α=45°,C 为铰链,BC 与EA 成垂直,且AC=EC=BC= r 。 试求:该瞬时(1)滑块B 的速度;(2)EA 杆绕E 转动的角速度;(3)BC 杆的角速度;(4)EA 杆绕E 转动的角加速度;(5)滑块B 的加速度。(20分)

8、杆AB 、CD 有铰链C 连接,并由铰链A 、D 固定如图示。在AB 杆上作用一铅垂

力F,在CD杆上作用一力偶M和水平力Q,不计杆重。求平衡时各主动力间的关系。(10分)

F

最新理论力学试卷及答案-B

专业年级理论力学试题 考试类型:闭卷试卷类型:B卷考试时量:120分钟 一、判断题:(10分,每题1分,共10题) 1、只要保持平面力偶的力偶矩大小和转向不变,可将力偶的力和力臂作相应的改变,而不影响其对刚体作用效应的大小。() 2、加减平衡力系原理既适用于刚体,也适用于弹性体。() 3、力偶可以与一个力等效,也可以用一个力来平衡。() 4、二力构件的约束反力必沿两约束点的连线方向。() 5、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是:力系的主矢和对任意一点的主矩同时等于零。() 6、静不定问题中,作用在刚体上的未知力可以通过独立平衡方程全部求出。() 7、固定铰链支座约束既能限制构件的移动,也能限制构件的转动。() 8、同一平面图形上任意两点的速度在这两点连线上的投影相等。() 9、平面运动中,平移的速度和加速度与基点的选择无关,而平面图形绕基点转动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与基点的选择有关。()10、轮系传动中两轮的角速度与其半径成正比。() 二、填空题:(15分,每空1分,共7题) 1、作用在刚体上两个力平衡的充要条件是:两个力的大小,方向,作用在上。 2、在两个力作用下保持平衡的构件称为。 3、刚体作平移时,其上各点的轨迹形状,在每一瞬时,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4、刚体的简单运动包括和。 5、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取决于三个要素,力的、和。

6、动点在某瞬时的绝对速度等于它在该瞬时的与的矢量和。 7、平面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一般情形下,可以得到一个和。 三、选择题:(20分,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不是研究点的运动学的方法是() (A)基点法(B)矢量法 (C)直角坐标法(D)自然法 2、下列不属于理论力学研究内容的是() (A)静力学(B)运动学 (C)动力学(D)材料力学 3、刚体受处于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三力作用而保持平衡状态,则此三力的作用线( ) (A)汇交于一点(B)互相平行 (C)都为零(D)其中两个力的作用线垂直 4、如果两个力系满足下列哪个条件,则该两个力系为等效力系() (A)两个力系的主矢相等 (B)两个力系的主矩相等 (C)两个力系的主矢和主矩分别对应相等 (D)两个力系作用在同一刚体上 5、如图所示,点M沿螺线自内向外运动,它走过的弧长与时间的一次方成正比,则点的加速度越来越,点M越跑越。() (A)大,快 (B)小,慢 (C)大,不变 (D)小,不变 6、若点作匀变速曲线运动,其中正确的是() (A)点的加速度大小a=常量

理论力学1-7章答案

理论力学1-7章答案

e a a a ?1 O ω 2 O A 2 O 1 O e v v B A v ? ω 习题7-1图 B 1 θA e υA B /υB υA υO υ (a) 2 θB O B υυ=e B A /υυ (b) 习题7-3图 第7章 点的复合运动 7-1 图示车A 沿半径R 的圆弧轨道运动,其速度为v A 。车B 沿直线轨道行驶,其速度为v B 。试问坐在车A 中的观察者所看到车B 的相对速度v B /A ,与坐在车B 中的观察者看到车A 的相对速度v A /B ,是否有B A A B //v v -=?(试用矢量三角形加以分析。) 答:B A A B //v v -≠ 1.以A 为动系,B 为动点,此时绝对运动:直线;相对运动:平面曲线;牵连运动:定轴转动。 为了定量举例,设R OB 3=,v v v B A ==,则v v 3e = ∴ ?? ?? ==6021/θv v A B 2.以B 为动系,A 为动点。牵连运动为:平移;绝对运动:圆周运动;相对运动:平面曲线。 此时???? ?? ==4522/θv v B A ∴ B A A B //v v -≠ 7-3 图示记录装置中的鼓轮以等角速度0ω转动,鼓轮的半径为r 。自动记录笔连接在沿铅垂方向并按)sin(1t a y ω=规律运动的构件上。试求记录笔在纸带上所画曲线的方程。 解:t r x 0ω= (1) )sin(1t a y ω= (2) 由(1) 0 ωr x t = 代入(2),得 )sin(01r x a y ωω= 7-5 图示铰接四边形机构中,O 1A = O 2B = 100mm ,O 1O 2 = AB ,杆O 1A 以等角速度ω= 2rad/s 绕轴O 1转动。AB 杆上有一套筒C ,此套筒与杆CD 相铰接,机构的各部件都在同一铅垂面内。试求当?= ?60, CD 杆的速度和加速度。 解:1.动点:C (CD 上),动系:AB ,绝对:直线,相对:直线,牵连:平移。 2.r e a v v v +=(图a ) v e = v A 01 .021 21.0cos e a =??==?v v m/s (↑) 3. r e a a a a +=(图b ) 4 .021.022e =?==ωr a m/s 2

精选-理论力学试题及答案

理论力学试题及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分) 1. 物块重P ,与水面的摩擦角o 20m ?=,其上作用一力Q ,且已知P =Q ,方向如图,则物块的状态为( )。 A 静止(非临界平衡)状态 B 临界平衡状态 C 滑动状态 第1题图 第2题图 2. 图(a)、(b)为两种结构,则( )。 A 图(a)为静不定的,图(b)为为静定的 B 图(a)、(b)均为静不定的 C 图(a)、(b)均为静定的 D 图(a)为静不定的,图(b)为为静定的 (二) 填空题(每题3分,共12分) 1. 沿边长为m a 2=的正方形各边分别作用有1F ,2F ,3F ,4F ,且1F =2F =3F =4F =4kN ,该力系向B 点简化的结果为: 主矢大小为R F '=____________,主矩大小为B M =____________ 向D 点简化的结果是什么? ____________。 第1题图 第2题图 2. 图示滚轮,已知2m R =,1m r =,ο30=θ,作用于B 点的力4kN F =,求力F 对A 点之矩A M =____________。 3. 平面力系向O 点简化,主矢R F '与主矩M 10kN F '=,20kN m O M =g ,求合力大小及作用线位置,并画在图上。 D C A B F 1 F 2 F 3 F 4

第3题图 第4题图 4. 机构如图,A O 1与B O 2均位于铅直位置,已知13m O A =,25m O B =,2 3rad s O B ω=,则 杆A O 1的角速度A O 1ω=____________,C 点的速度C υ=____________。 (三) 简单计算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 梁的尺寸及荷载如图,求A 、B 2. 丁字杆ABC 的A 端固定,尺寸及荷载如图。求A 端支座反力。 3. 在图示机构中,已知m r B O A O 4.021===,AB O O =21,A O 1杆的角速度4rad ω=,角加速度22rad α=,求三角板C 点的加速度,并画出其方向。 F O R ' O M

哈工大理论力学考研《理论力学Ⅰ》考研配套考研真题

哈工大理论力学考研《理论力学Ⅰ》考研配套重点考 研真题 第一部分名校重点考研真题 第1章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1.如图1-1所示,轻质杆与周围环境间无摩擦,试画出物体的受力分析图。[中科院2007研] (a)(b) 图1-1 解:如图1-2(a)、图1-2(b)所示受力分析图。 (a)(b) 图1-2

图1-2(b)中三力汇交于一点。 2.如图1-3所示,一根轻质直杆AB的A端与铰链支座相连,与墙构成45度角,在距离B端1/4杆长处系有一水平细绳。若在距离B点2/5杆长处作用一竖直向下的力F,试作出直杆的受力分析图。[中科院2007A研] 图1-3 解:如图1-4所示。 图1-4 三力汇交于一点。 4.图15-5示力学系统由质量为m、半径为r的匀质小圆柱A和一质量为m、长为3L的匀质刚杆AB组成,在O点用光滑铰链连接。圆柱A可在半径为(L+r)的圆弧槽内滚动而不滑动。AB杆与可绕固定水平轴O摆动,在C点连接一刚度为k的水平弹簧,当=0°时弹簧为原长。试用拉格郎日方程求系统在图4示铅垂面内作微小振动的运动微分方程及微振动的周期。[浙江大学2008研]

图15-5 解:取整个系统为研究对象,以为广义坐标。 系统的动能为 选取弹簧原长位置为零势能点,则系统势能为 故系统的拉格朗日函数为 求各偏导数 代入拉格朗日方程中,有

因为做的是微幅振动,可取并略去高阶小量含的项。可得系统的微振动方程为 故系统微振动的固有频率为 微振动的周期为 5.在图15-6所示系统中,已知:匀质圆球A的半径为r、质量为m,楔块B的质量为M,置于光滑水平面上,斜面的倾角为θ,圆球沿楔块斜面作纯滚动。试求:(1)以φ和X为广义坐标,用拉氏方程建立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2)圆球A的角加速度ε和楔块B的加速度a。(已知M=4m)[中科院2008研] 图15-6 解:取整个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具有两个自由度。如题取坐标x和圆柱体的转角 为广义坐标。可运用运动学原理求解。

理论力学模拟试题

考试题型: 一、 根据力学公理作受力图。[2 X 5分=10分] 二、求约束反力。[2 X 10分=20分] 三、轴向拉压杆强度、变形、超静定问题。[20分] 四、扭转强度、刚度。[20分] 五、作弯曲内力图。[10分] 六、弯曲正应力强度问题。[20分] (a) 、作受力 图。 (b) (f)

(e)

D 1 . IE . 1I, J 2cm | 1 1r (i ) 、求约束反 力。 1, AB梁受如图所示约束和荷载,已知 F 40kN , q 10kN/m, M 20kN.m a 1m。 求两端所受的约束反力。(15分) 题1图题1图 题2图

q=l OkN/m L ___ Im -sb. 1 ------- 1 ' 1 -1 l-20kM 刊厠血 F=20kN 尹川HHH* 1 A . 2m . 2ni I -------------------- -------------------- 伽 . 2m 三、轴向拉压杆强度、变形、超静定问题。 1,如题图所示 圆截面直杆,已知直径 d 10mm , a 1000mm ,材料的 弹性模量 E 200GPa ,[ ] 80MPa 。( 1)作直杆的轴力图;(2)对AC 杆进行强度校核;(3) 题2图 F=20kN rrrrrrrwi 2m k Mi

求杆AC 的总变形。(15分) 4, 正方形结构受力如图, P = 50 kN ,各杆横截面积 A = 2000 mm 2 ,求各杆的正应力。 5, 图示木制桁架受水平力 P 作用,已知P = 80 kN,许用拉、压应力分别为:[(T t ] = 8 MPa [d c ] = 10 MPa ,设计AB 杆和CD 杆的横截面面积。 如题图所示杆系结构,已知 BD 杆为圆截面钢板,直径 d 20mm ,长度 I 1m , E 200GPa ; BC 杆为方截面木杆,边长a 100mm ,E 12GPa ;荷载 F 50kN 。 (a )求各杆的内力;(b )求B 点的位移。(15分) 3, 图示结构中。若1、2两杆的EA 相同,则节点A 的竖向位移 ____________ ,水平位 移为 Ax

理论力学习题答案

编辑版 第一章 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一、是非判断题 1.1.1 在任何情况下,体内任意两点距离保持不变的物体称为刚体。 ( ∨ ) 1.1.2 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直线。 ( × ) 1.1.3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不但适用于刚体,而且也适用于变形体。 ( × ) 1.1.4 力的可传性只适用于刚体,不适用于变形体。 ( ∨ ) 1.1.5 两点受力的构件都是二力杆。 ( × ) 1.1.6 只要作用于刚体上的三个力汇交于一点,该刚体一定平衡。 ( × ) 1.1.7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只适用于刚体。 ( × ) 1.1.8 凡矢量都可以应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合成。 ( ∨ ) 1.1.9 只要物体平衡,都能应用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 × ) 1.1.10 凡是平衡力系,它的作用效果都等于零。 ( × ) 1.1.11 合力总是比分力大。 ( × ) 1.1.12 只要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它们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相同。 ( × ) 1.1.13 若物体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物体处于平衡。 ( ∨ ) 1.1.14 当软绳受两个等值反向的压力时,可以平衡。 ( × ) 1.1.15 静力学公理中,二力平衡公理和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刚体。 ( ∨ ) 1.1.16 静力学公理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理和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适用于任何物体。 ( ∨ ) 1.1.17 凡是两端用铰链连接的直杆都是二力杆。 ( × ) 1.1.18 如图1.1所示三铰拱,受力F ,F 1作用,其中F 作用于铰C 的销子上,则AC 、BC 构件都不是二力构件。 ( × ) 二、填空题 1.2.1 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一般分为 外 效应和 内 效应。 1.2.2 对非自由体的运动所预加的限制条件称为 约束 ;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的物体的运动趋势的方向 相反 ;约束力由 主动 力引起,且随 主动 力的改变而改变。 1.2.3 如图1.2所示三铰拱架中,若将作用于构件AC 上的力偶M 搬移到构件BC 上,则A 、B 、C 各处的约束力 C 。 图1.2

理论力学试题和答案

2010 ~2011 学年度第 二 学期 《 理论力学 》试卷(A 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 4 分,共 28 分) 1、如图1.1所示结构,已知力F ,AC =BC =AD =a ,则CD 杆所受的力F CD =( ),A 点约束反力F Ax =( )。 2、如图1.2 所示结构,,不计各构件自重,已知力偶矩M ,AC=CE=a ,A B ∥CD 。则B 处的约束反力F B =( );CD 杆所受的力F CD =( )。 E 1.1 1.2 3、如图1.3所示,已知杆OA L ,以匀角速度ω绕O 轴转动,如以滑块A 为动点,动系建立在BC 杆上,当BO 铅垂、BC 杆处于水平位置时,滑块A 的相对速度v r =( );科氏加速度a C =( )。 4、平面机构在图1.4位置时, AB 杆水平而OA 杆铅直,轮B 在水平面上作

纯滚动,已知速度v B ,OA 杆、AB 杆、轮B 的质量均为m 。则杆AB 的动能T AB =( ),轮B 的动能T B =( )。 1.3 1.4 5、如图1.5所示均质杆AB 长为L ,质量为m,其A 端用铰链支承,B 端用细绳悬挂。当B 端细绳突然剪断瞬时, 杆AB 的角加速度 =( ),当杆AB 转到与水平线成300角时,AB 杆的角速度的平方ω2=( )。 6、图1.6所示机构中,当曲柄OA 铅直向上时,BC 杆也铅直向上,且点B 和点O 在同一水平线上;已知OA=0.3m,BC=1m ,AB=1.2m,当曲柄OA 具有角速度ω=10rad/s 时,则AB 杆的角速度ωAB =( )rad/s,BC 杆的角速度ωBC =( )rad/s 。   A B 1.5 7、图1.7所示结构由平板1、平板2及CD 杆、EF 杆在C 、D 、E 、F 处铰接而成,在力偶M 的作用下,在图上画出固定铰支座A 、B 的约束反力F A 、F B 的作用线方位和箭头指向为( )(要求保留作图过程)。

理论力学考试试题(题库-带答案)

理论力学期末考试试题 1-1、自重为P=100kN的T字形钢架ABD,置于铅垂面,载荷如图所示。其中转矩M=20kN.m,拉力F=400kN,分布力q=20kN/m,长度l=1m。试求固定端A的约束力。 解:取T型刚架为受力对象,画受力图. 1-2 如图所示,飞机机翼上安装一台发动机,作用在机翼OA上的气动力按梯形分布: q=60kN/m,2q=40kN/m,机翼重1p=45kN,发动机 1 重 p=20kN,发动机螺旋桨的反作用力偶矩M=18kN.m。求机翼处于平2 衡状态时,机翼根部固定端O所受的力。

解: 1-3图示构件由直角弯杆EBD以及直杆AB组成,不计各杆自重,已知q=10kN/m,F=50kN,M=6kN.m,各尺寸如图。求固定端A处及支座C的约束力。

1-4 已知:如图所示结构,a, M=Fa, 12F F F ==, 求:A ,D 处约束 力. 解:

1-5、平面桁架受力如图所示。ABC为等边三角形,且AD=DB。求杆CD的力。 1-6、如图所示的平面桁架,A端采用铰链约束,B端采用滚动支座约

束,各杆件长度为1m。在节点E和G上分别作用载荷 F=10kN,G F=7 E kN。试计算杆1、2和3的力。 解: 2-1 图示空间力系由6根桁架构成。在节点A上作用力F,此力在矩形ABDC平面,且与铅直线成45o角。ΔEAK=ΔFBM。等腰三角形EAK,FBM和NDB在顶点A,B和D处均为直角,又EC=CK=FD=DM。若F=10kN,求各杆的力。

2-2 杆系由铰链连接,位于正方形的边和对角线上,如图所示。在节点D沿对角线LD方向作用力 F。在节点C沿CH边铅直向下作用力F。 D 如铰链B,L和H是固定的,杆重不计,求各杆的力。

最新 理论力学模拟试卷1

名 姓 线 号 学 封 级 班 卷 试密 学 大 峡 三 ****年第一学期 《理论力学》课程考试模拟试卷 注意:1、本试卷共3 页;2、考试时间: 120分钟 3、姓名、学号必须写在指定地方 一、选择题(共14分) 1.力F的作用线与X轴斜交,X F,()F M X 分别为力在X轴上的投影和对X轴 之矩,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 ()0 0= ≠F M F X X ;(B)()0 0≠ =F M F X X ; (C)()0 0≠ ≠F M F X X ;(D)()0 0= =F M F X X 。 2.平面力系简化时,若取不同的简化中心,则:______________。 (A)力系主矢,主矩都会改变; (B)力系主矢,主矩都不会改变; (C)力系主矢改变,主矩一般不会改变; (D)力系主矢不变,主矩会改变。 3.N 100 = F,方向如图示,若将F沿图示y x,方向分解,则x向分力大小为 __________N,y向分力的大小为________N。 (A)86.6; (B)70.7; (C)136.6; (D)25.9。 4.某一瞬时,作平面运动的平面图形内任意两点的加速度在此两点连线上投影 相等,则可以断定该瞬时平面图形的______________。 (A)角速度0 = ω;(B)角加速度0 = ε; (C)ε ω,同时为0;(D)ε ω,均不为0。 A1页 5.如图,平面系统受力偶矩为M=10kN?m 的力偶作用。当力偶M作用于AC杆时,A 支座反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B支座反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 ;当 力偶M作用于BC杆时,A支座反力的大小 为________________。 (A)4kN;(B)5kN; (C)8kN;(D)10kN。 6.直角刚杆OAB在图示瞬时有rad/s 2 = ω, 2 rad/s 5 = ε,若cm 40 = OA,cm 30 = AB,则B点 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cm/s,法向加速度的 大小为______________2 cm/s,切向加速度的 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2 cm/s。 (A)100;(B)160; (C)200;(D)250。 二、填空题(共6分) 1.若在图二示平面机构中,OA长r,以匀角速度 O ω转动。若取滑块A为动点,B O 1 为动坐标,则 当= ?________________时,动点的牵连法向加速 度为零。 2.已知kN 60 = W,kN 20 = T,物体与地面 间的静摩擦系数5.0 = f,动摩擦系数4.0 = 'f, 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

理论力学谢传锋第九章习题解答

第九章部分习题解答 9-2 解:取整个系统为研究对象,不考虑摩擦,该系统具有理想约束。作用在系统上的主动力为重力 g M g M 21,。如图(a )所示,假设重物2M 的加速度 2a 的方向竖直向下,则重物1M 的加速度1a 竖直向上,两个重物惯性力I2I1,F F 为 11I1a M F = 22I2a M F = (a ) 该系统有一个自由度,假设重物2M 有一向下的虚位移 2x δ,则重物1M 的虚位移1x δ竖直向上。由动力学普遍 方程有 (a ) 02I21I12211=--+-=x F x F x g M x g M W δδδδδ (b ) 根据运动学关系可知 212 1 x x δδ= 212 1a a = (c ) 将(a)式、(c)式代入(b)式可得,对于任意02≠x δ有 21 21 22m/s 8.2424=+-= g M M M M a (b ) 方向竖直向下。 取重物2M 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b )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222a M T g M =- 解得绳子的拉力N 1.56=T 。本题也可以用动能定理,动静法,拉格朗日方程求解。 9-4 解:如图所示该系统为保守系统,有一个自由度,取θ为广义坐标。系统的动能为 2])[(2 1 θθ R l m T += 取圆柱轴线O 所在的水平面为零势面,图示瞬时系统的势能为 ]cos )(sin [θθθR l R mg V +-= M 1g M 2g F I2 F I1 δx 2 δx 1 M 2g T a 2

拉格朗日函数V T L -=,代入拉格朗日方程 0)(=??-??θ θL L dt d 整理得摆的运动微分方程为 0sin )(2=+++θθθ θg R R l 。 9-6 解:如图所示,该系统为保守系统,有一个自由度,取弧坐标s 为广义坐标。系统的动能为 22 1S m T = 取轨线最低点O 所在的水平面为零势面,图示瞬时系统的势能为 mgh V = 由题可知b s ds dh 4sin ==?,因此有b s d b s h S o 8s 42==?。则拉格朗日函数 2 2821s b mg s m V T L -=-= 代入拉格朗日方程 0)(=??-??s L s L dt d ,整理得摆的运动微分方程为04=+s b g s 。解得质点的运动规律为)21sin( 0?+=t b g A s ,其中0,?A 为积分常数。 9-13 解:1.求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 圆环(质量不计)以匀角速度ω绕铅垂轴AB 转动,该系统有一个自由度,取角度θ为广义坐标。系统的动能为 22)sin (2 1 )(21θωθr m r m T += 如图所示,取0=θ为零势位,图示瞬时系统的势能为 零势面 h

理论力学试卷及答案

雍和珠宝珠宝顾问入职培训 ? 陕西理工学院成教学生考试试卷 姓名: 年级: 专业: 科目: 理论力学 学历层次: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考试日期 年 月 日 阅卷人 一、 作图题( 分) 如下图所示,不计折杆??和直杆 ?的质量,?、 、 处均为铰链连接。试分别画出图中折杆??和直杆 ?的受力图。 二、填空题( 分,每空 分) 如下图所示,边长为? ?的正方体,受三个集中力的作用。则将该力系向 点简化可得到: 主矢为=R F ( , , )?; 主矩为=O M ( , , )??? 。 ? P F ——————下 ——————————装 —————————— 订 —————————— 线 ——————

雍和珠宝珠宝顾问入职培训 ? ?如下图所示的平面机构,由摇杆A O 1、B O 2,“?字形”刚架????,连杆 ?和竖直滑块?组成,21O O 水平,刚架的 ?段垂直 ??段,且?? 21O O ,已知l BO AO ==21, ??l 4 ,A O 1杆以匀角 速度ω绕1O 轴逆时针定轴转动,连杆 ?的质量均匀分布且大小为M 。 根据刚体五种运动形式的定义,则“?字形”刚架????的运动形式为 ,连杆 ?的运动形式为 。 在图示位置瞬时,若A O 1杆竖直,连杆 ?与刚架 ?段的夹角为 o CDE 60=∠,则在该瞬时:?点的速度大小为 ,?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 点的速度大小为 ,连杆 ?的速度瞬心到连杆 ?的质心即其中点的距离为 ,连杆 ?的角速度大小为 ,连杆 ?的动量大小为 ,连杆 ?的动能大小为 。 三、计算题( ?分) 如左下图所示,刚架结构由直杆??和折杆 ?组成,?处为固定端, 处为辊轴支座, 处为中间铰。所受荷载如图所示。已知?? ??, ? ????·?,??? ????,?? ? 。试求?处和 处约束力。

051002[理论力学] 天津大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理论力学 一、单选题 1. 质点M 的质量为m ,受有二个力F 和R 的作用,产生水平向左的加速度a ,质点M 的运动微分方程为( ) M C x a A.R F x m -=&& B.R F x m -=-&& C.F R x m -=&& D.F R x m -=-&& [答案] 天津大学考试题库及答案:A 2. 重为W 的货物由电梯载运下降,当电梯加速下降、匀速下降及减速下降时,货物对地板的压力分别为R 1、R 2、R 3,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 A.R 1 = R 2 = R 3 B.R 1 > R 2 > R 3 C.R 1 < R 2 < R 3 D.R 1 < R 3 > R 2 [答案] 天津大学考试题库及答案:C 3. 质量为m 的小球,放在倾角为 α 的光滑面上,并用平行于斜面的软绳将小球固定在图示位置。如斜面与小球均以a 的加速度向左运动,则小球受到斜面的约束力为( ) A.cos sin mg ma αα- B.cos sin mg ma αα+ C.cos mg α D.sin ma α [答案] 天津大学考试题库及答案:B 4. 提升矿石用的传送带与水平面成倾角α。设传送带与矿石之间的摩擦系数为f ,为保持矿石不在带上滑动,则所需的加速度a 至少为多大( )

A.)sin cos (αα+=f g a B.)sin cos (αα-=f g a C.αcos gf a = D.αsin g a = [答案] 天津大学考试题库及答案:B 5. 质量为m 的物块A ,置于物块B 上,如图所示。A 与B 间的摩擦系数为f ,为保持A 与B 一起以加速度a 水平向右运动。则所需的加速度a 至少为多大( ) A.g B.2g C.2gf D.gf [答案] 天津大学考试题库及答案:D 6. 汽车重P ,以匀速v 驶过拱桥,在桥顶处曲率半径为R ,在此处桥面给汽车的约束力大小为( ) A.P B.gR Pv P 2 + C.gR Pv P 2 - D.gR Pv P - [答案] 天津大学考试题库及答案:C 7. 质量为m 的物体M 在地面附近自由降落,它所受的空气阻力的大小为F R = Kv 2,

理论力学模拟试题

理论力学Ⅵ模拟试题3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5分。请将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在下述原理、法则、定律中,只适用于刚体的有__________________。 ① 二力平衡原理; ②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③ 加减平衡力系原理; ④ 力的可传性原理; ⑤ 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2、杆OA 绕固定轴O 转动,某瞬时杆端点的加速度分别如图(a)、(b)、(c )所示。则该瞬时_______的角速度为零,________的角加速度为零。 A a ① 图(a )系统; ② 图(b )系统; ③ 图(c )系统。 3、某一瞬时,作平面运动的平面图形内任意两点的加速度在此两点连线上投影相等,则可以断定该瞬时平面图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角速度0=ω; ② 角加速度0=ε; ③ εω, 同时为0; ④ εω,均不为0。 4、图示三棱柱重P ,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重Q 的均匀圆柱体静止释放后沿斜面作纯 滚动,则系统在运动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② 沿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③ 沿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④ 均不守恒。 二、填空题(每题5分。请将简要答案填入划线内。) 1、试求下列各题支座反力: A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在图中画出反力的方向。 (3)

理论力学习题及答案(全)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 一、是非题 1.力有两种作用效果,即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也可以使物体发生变形。 () 2.在理论力学中只研究力的外效应。() 3.两端用光滑铰链连接的构件是二力构件。()4.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任意两个力成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两个力的作用线相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5.作用于刚体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动而不改变其对刚体的运动效应。() 6.三力平衡定理指出: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然互相平衡。() 7.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时,力多边形各力应首尾相接,但在作图时力的顺序可以不同。 ()8.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的被约束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的。() 二、选择题 1.若作用在A点的两个大小不等的力 1和2,沿同一直线但方向相反。则 其合力可以表示为。 ①1-2; ②2-1; ③1+2; 2.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两个力A、B,满足A=-B的条件,则该二力可能是 。 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一对平衡的力;②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偶。 ③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和一个力偶;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一个力偶。 3.三力平衡定理是。 ①共面不平行的三个力互相平衡必汇交于一点; ②共面三力若平衡,必汇交于一点; ③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互相平衡。 4.已知F 1、F 2、F 3、F4为作用于刚体上的平面共点力系,其力矢 关系如图所示为平行四边形,由此。 ①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偶; ②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 ③力系简化为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④力系的合力为零,力系平衡。 5.在下述原理、法则、定理中,只适用于刚体的有。 ①二力平衡原理;②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③加减平衡力系原理;④力的可传性原理; ⑤作用与反作用定理。 三、填空题

理论力学考试的试题

本部理论力学复习资料 计算各题中构件的动量、对转轴的转动惯量,对转轴的动量矩、动能。图a-d 中未标注杆长L ,质量m ,圆盘半径R ,质量M ,均为均质构件,转动角速度均为w 。 填空题 1.平面任意力系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力系的( )( )为零。 2.力系向一点简化得到的主矢与简化中心位置( )关,主矩矢一般与简化中心位置( )关。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简化可能得到的结果为力系简化为( )、( )或力系平衡。 4.平面汇交力系独立的平衡方程有( )个,空间汇交力系有( )个独立 平衡方程。 5.动点作曲线运动时的全加速度等于( )与( )两者矢量和。 6.已知质点运动方程为22,x t t y t =-+=,式中单位均为国际单位,则2t =秒时质点速度在,x y 轴投影分别为( )( );质点速度大小为( );加速度在,x y 轴投影大小分别为( )( )。 8. 力F 在x 轴上投影Fx=0和力F 对x 轴之矩Mx(F)=0,那么力F 应与( )轴( )并且( )。 9. 力偶矩矢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 )和( )。 10. 直角刚杆AO=2m ,BO=3m ,已知某瞬时A 点的速度V A =4m/s,而B 点加速度与BO 成?=α60角。则该瞬时刚杆的角速度ω=( )rad/s ,角加速度ε=( )rad/s 2。 (a)(b) (c) e f

11.物体保持原有的( )( )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 12.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简化可能得到的结果为力系简化为( )、( )或力系平衡。 13.质心运动定理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下的三个投影方程为:( );( );( )。 14.摩擦角是指临界平衡时( )与( )夹角。 15.瞬时平动刚体上各点的速度( );各点加速度一般( )。(填相等、不相等)。 选择题 斜面倾角为30α= ,物块质量为m ,与斜面间的摩擦系数0.5s f =,动滑动摩擦系数 d f = (A ) (B ) (C ) (D)质量为m 压力大小为(A) mg (C ) 点 (t 以厘米计),则点( ) (C)6cm,8cm/s 2 (D) 16cm,8cm/s 2 点的合成运动中的速度合成定理a e r v v v =+ ,适用于哪种类型的牵连运动? (A) 只适用于牵连运动为平动的情况 (B) (C) (D) 楔形块A ,B 自重不计,大小相等,方向相反,(A) A ,B 都不平衡(C) A 平衡, B 不平衡

理论力学模拟试题

考试题型: 一、根 据力学公理作受力图。[2 ×5分=10分] 二、求约束反力。[2×10分=20分] 三、轴向拉压杆强度、变形、超静定问题。[20分] 四、扭转强度、刚度。[20分] 五、作弯曲内力图。[10分] 六、弯曲正应力强度问题。[20分] 一、作受力图。 ( ( ( ( (( (g)(h

二、 求约束反力。 1, AB 梁 受 如 图 所 示 约 束 和 荷 载 , 已 知 40F kN =,10/q kN m =,20.M kN m =1a m =。求两端所受的约束反力。 (15分) 2,求约束反力大小。 (i 题1 题1 题2图 题2图

三、 轴向拉压杆强度、变形、超静定问题。 1,如题图所示圆截面直杆,已知直径10d mm =,1000a mm =,材料的弹性模量200E GPa =,[]80MPa σ=。(1)作直杆的轴力图;(2)对AC 杆进行强度校核;(3)求杆AC 的总变形。(15分) 题 题图

2、如题图所示杆系结构,已知BD 杆为圆截面钢板,直径20d mm =,长度1l m =, 200E GPa =;BC 杆为方截面木杆,边长100a mm =,12E GPa =;荷载50F kN =。 (a)求各杆的内力;(b )求B 点的位移。(15分) 3,图示结构中。若1、2两杆的EA 相同,则节点A 的竖向位移?Ay = ,水平位移为?Ax = 。 4,正方形结构受力如图,P =50 kN ,各杆横截面积A =2000 mm 2 ,求各杆的正应力。 5,图示木制桁架受水平力P 作用,已知P =80 kN ,许用拉、压应力分别为:[ σ t ]=8 MPa ,[ σc ]=10 MPa ,设计AB 杆和CD 杆的横截面面积。 6,钢质圆杆的直径d =10 mm ,P =5 kN ,弹性模量E =210 GPa 。求杆内最大应变 和杆的总伸长。 l B P

理论力学习题答案

第一章 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一、是非判断题 1.1.1 在任何情况下,体内任意两点距离保持不变的物体称为刚体。 ( ∨ ) 1.1.2 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直线。 ( × ) 1.1.3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不但适用于刚体,而且也适用于变形体。 ( × ) 1.1.4 力的可传性只适用于刚体,不适用于变形体。 ( ∨ ) 1.1.5 两点受力的构件都是二力杆。 ( × ) 1.1.6 只要作用于刚体上的三个力汇交于一点,该刚体一定平衡。 ( × ) 1.1.7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只适用于刚体。 ( × ) 1.1.8 凡矢量都可以应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合成。 ( ∨ ) 1.1.9 只要物体平衡,都能应用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 × ) 1.1.10 凡是平衡力系,它的作用效果都等于零。 ( × ) 1.1.11 合力总是比分力大。 ( × ) 1.1.12 只要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它们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相同。 ( × ) 1.1.13 若物体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物体处于平衡。 ( ∨ ) 1.1.14 当软绳受两个等值反向的压力时,可以平衡。 ( × ) 1.1.15 静力学公理中,二力平衡公理和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刚体。 ( ∨ ) 1.1.16 静力学公理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理和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适用于任何物体。 ( ∨ ) 1.1.17 凡是两端用铰链连接的直杆都是二力杆。 ( × ) 1.1.18 如图1.1所示三铰拱,受力F ,F 1作用,其中F 作用于铰C 的销子上,则AC 、BC 构件都不是二力构件。 ( × ) 二、填空题 1.2.1 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一般分为 外 效应和 内 效应。 1.2.2 对非自由体的运动所预加的限制条件称为 约束 ;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的物体的运动趋势的方向 相反 ;约束力由 主动 力引起,且随 主动 力的改变而改变。 1.2.3 如图1.2所示三铰拱架中,若将作用于构件AC 上的力偶M 搬移到构件BC 上,则A 、B 、C 各处的约束力 C 。 A. 都不变; B. 只有C 处的不改变;

理论力学 期末考试试题 A卷汇总

理论力学 期末考试试题 A 卷 1-1、自重为P=100kN 的T 字形钢架ABD,置于铅垂面内,载荷如图所示。其中转矩M=20kN.m ,拉力F=400kN,分布力q=20kN/m,长度l=1m 。试求固定端A 的约束力。 解:取T 型刚架为受力对象,画受力图. 1-2 如图所示,飞机机翼上安装一台发动机,作用在机翼OA 上的气动力按梯形分布: 1q =60kN/m ,2q =40kN/m ,机翼重1p =45kN ,发动机重2p =20kN ,发动机螺旋桨的反作用 力偶矩M=18kN.m 。求机翼处于平衡状态时,机翼根部固定端O 所受的力。 解:

1-3图示构件由直角弯杆EBD以及直杆AB组成,不计各杆自重,已知q=10kN/m,F=50kN,M=6kN.m,各尺寸如图。求固定端A处及支座C的约束力。

1-4 已知:如图所示结构,a, M=Fa, 12F F F ==, 求:A ,D 处约束力. 解: 1-5、平面桁架受力如图所示。ABC 为等边三角形,且AD=DB 。求杆CD 的内力。

1-6、如图所示的平面桁架,A 端采用铰链约束,B 端采用滚动支座约束,各杆件长度为1m 。在节点E 和G 上分别作用载荷E F =10kN ,G F =7 kN 。试计算杆1、2和3的内力。 解:

2-1 图示空间力系由6根桁架构成。在节点A上作用力F,此力在矩形ABDC平面内,且与铅直线成45o角。ΔEAK=ΔFBM。等腰三角形EAK,FBM和NDB在顶点A,B和D处均为直角,又EC=CK=FD=DM。若F=10kN,求各杆的内力。

理论力学试题一

理论力学试题一 一、 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与其任一分力大小的关系是( )。 A.合力一定大于分力 B.合力一定小于分力 C.二者相等 D.不能确定 2.在研究点的合成运动时,( )称为牵连运动。 A.动点相对动系的运动 B.动点相对定系的运动 C.牵连点相对定系的运动 D.动系相对定系的运动 3.一个弹簧质量系统,在线性恢复力作用下自由振动,今欲改变其频率,则( )。 A.可改变质量或弹簧刚度 B.可改变初始条件 C.必须同时改变物体质量和初始条件 D.必须同时改变弹簧刚度和初始条件 4.若两共点力??F F 12,大小不等,方向相反,则其合力的矢量为( )。 A.??F F 12- B.??F F 21- C.??F F 12+ D.F 1-F 2 5.点作平面曲线运动,若其速度大小不变,则其速度矢量与加速度矢量( )。 A.平行 B.垂直 C.夹角为45° D.夹角随时变化 6.定轴转动刚体上任一点的加速度的大小可用该点的转动半径R 及ω、α表示( )。 A.a =ωR B.a =ω2R C.a =αR D.a =R 24αω+ 7.弹簧常数为k 的弹簧下挂一质量为m 的重物,若物体从静平衡位置(设静伸长为δ)下降△距离,则弹性力所作的功为( )。 A. 2k △2 B.2k (δ+△)2 C. 2k [(δ+△)2-δ2] D.2 k [δ2-(δ+△)2] 8.求解质点动力学问题时,初始条件是用来( )。 A.分析力的变化规律 B.建立质点运动微分方程 C.确定积分常数 D.分离积分变量 1 v 2v

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理论力学》课后答案 习题4-1.求图示平面力系的合成结果,长度单位为m。 解:(1) 取O点为简化中心,求平面力系的主矢: 求平面力系对O点的主矩: (2) 合成结果:平面力系的主矢为零,主矩不为零,力系的合成结果是一个合力偶,大小是260Nm,转向是逆时针。 习题4-3.求下列各图中平行分布力的合力和对于A点之矩。 解:(1) 平行力系对A点的矩是:

取B点为简化中心,平行力系的主矢是: 平行力系对B点的主矩是: 向B点简化的结果是一个力R B和一个力偶M B,且: 如图所示; 将R B向下平移一段距离d,使满足: 最后简化为一个力R,大小等于R B。其几何意义是:R的大小等于载荷分布的矩形面积,作用点通过矩形的形心。 (2) 取A点为简化中心,平行力系的主矢是: 平行力系对A点的主矩是:

向A点简化的结果是一个力R A和一个力偶M A,且: 如图所示; 将R A向右平移一段距离d,使满足: 最后简化为一个力R,大小等于R A。其几何意义是:R的大小等于载荷分布的三角形面积,作用点通过三角形的形心。 习题4-4.求下列各梁和刚架的支座反力,长度单位为m。

解:(1) 研究AB杆,受力分析,画受力图: 列平衡方程: 解方程组: 反力的实际方向如图示。 校核:

结果正确。 (2) 研究AB杆,受力分析,将线性分布的载荷简化成一个集中力,画受力图: 列平衡方程: 解方程组: 反力的实际方向如图示。 校核: 结果正确。 (3) 研究ABC,受力分析,将均布的载荷简化成一个集中力,画受力图:

列平衡方程: 解方程组: 反力的实际方向如图示。 校核: 结果正确。 习题4-5.重物悬挂如图,已知G=1.8kN,其他重量不计;求铰链A的约束反力和杆BC所受的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