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一模)物理

2012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一模)物理
2012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一模)物理

2012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一模)物理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1.(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B.电磁波和机械波都只能在介质中传播

C.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纵波

D.电子束通过铝箔能发生衍射现象,说明电子具有波动性

2.(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B.原子核Th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后成为原子核Pb

C.用升温、加压或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可以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D.以m D、m p、m n分别表示氘核、质子、中子的质量,则m D=m p+m n

3.(3分)如图所示,a、b、c为电场中同一条电场线上的三点,b为ac中点.a、c两点的电势分别为φa=4V、φc=2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电场中b点的电势一定为 3 V

B.a点的电场强度一定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

C.若正电荷在这个电场中只受电场力作用,且它运动过程中经过a点,它就一定会沿电场线运动到c点

D.正电荷从a点运动到c点,电势能一定减小

4.(3分)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其上端固定在升降机的天花板上,下端挂一小球,在升降机匀速竖直下降过程中,

小球相对于升降机静止.若升降机突然停止运动,设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且小球不会与

升降机的内壁接触,则以地面为参照系,小球在继续下降的过程中()

A.速度逐渐减小,加速度逐渐减小

B.速度逐渐增大,加速度逐渐减小

C.速度逐渐减小,加速度逐渐增大

D.速度逐渐增大,加速度逐渐增大

5.(3分)设想某登月飞船贴近月球表面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得其运动周期为T.飞船在月球上着陆后,航

天员用测力计测得质量为m的物体所受重力为P,已知引力常量为G.根据上述已知条件,可以估算的物理量有()A.月球的质量B.飞船的质量

C.月球到地球的距离 D.月球的自转周期

6.(3分)如图所示,在原点O处的质点(波源)做简谐运动,产生沿 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波,波速 v=400m/s.为

了接收这列波,在 x=400m 处设有一接收器(图中未标出).已知 t=0 时,波源的振动刚好传播到 x=40m 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波源振动的周期为 20s

B.x=40m 处的质点在 t=0.5s 时位移最大

C.接收器在 t=1.0s 时才能接收到此波

D.若波源向 x 轴负方向移动,则在其移动过程中接收器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将小于20Hz

7.(3分)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之后,又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法拉第圆盘发电机,揭开了人类将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进行应用的序幕.法拉第圆盘发电机的原理如图所示,将一个圆形金属盘放置在电磁铁的两个

磁极之间,并使盘面与磁感线垂直,盘的边缘附近和中心分别装有与金属盘接触良好的电刷A、B,两电刷与灵敏电流计相连.当金属盘绕中心轴按图示方向转动时,则()

A.电刷A的电势高于电刷B的电势

B.若仅减小电刷A、B之间的距离,灵敏电流计的示数将变大

C.若仅提高金属盘转速,灵敏电流计的示数将变大

D.若仅将滑动变阻器滑动头向左滑,灵敏电流计的示数将变大

8.(3分)某学习小组要研究影响弹簧劲度系数的因素,他们猜想弹簧的劲度系数k可能与制成弹簧的钢丝的半径r、弹簧圈的半径R和弹簧的圈数n有关.为此他们选择了同种材料制成的不同粗细的钢丝,分别绕成了弹簧圈半

径不同的弹簧.再利用薄铁片做为卡片和指示弹簧被拉伸后所到位置的指针,用这个卡片选择对弹簧的不同位置施

力,实现对同一个弹簧使用圈数的改变(如图甲所示),从而可得到圈数不同的弹簧.他们分别研究了k与r、k与R和k与n的关系(在研究k与弹簧的一个参量的关系时,另外两参量保持不变),并根据测得的数据,分别画出了

k﹣r、k﹣R和k﹣n图象如图乙、丙、丁所示.关于上面实验所采用的科学方法,以及k与r、R和n的关系,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

A.等效替代法,k∝B.控制变量法,k∝

C.等效替代法,k∝D.控制变量法,k∝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72分)

9.(18分)(1)某同学用半圆形玻璃砖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如图所示).实验的主要过程如下:

a.把白纸用图钉钉在木板上,在白纸上作出直角坐标系xOy,在白纸上画一条线段 AO表示入射光线.

b.把半圆形玻璃砖M放在白纸上,使其底边aa′与Ox轴重合.

c.用一束平行于纸面的激光从y>0区域沿y轴负方向射向玻璃砖,并沿x轴方向调整玻璃砖的位置,使这束激光

从玻璃砖底面射出后,仍沿y轴负方向传播.

d.在AO线段上竖直地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

e.在坐标系的y<0的区域内竖直地插上大头针P3,并使得从P3一侧向玻璃砖方向看去,P3能同时挡住观察P1和P2的视线.

f.移开玻璃砖,作OP3连线,用圆规以O点为圆心画一个圆(如图中虚线所示),此圆与AO线交点为B,与OP3连线的交点为C.确定出B点到x轴、y轴的距离分别为x1、y1、,C点到x轴、y轴的距离分别为x2、y2.

①根据上述所确定出的B、C两点到两坐标轴的距离,可知此玻璃折射率测量值的表达式为n= .

②若实验中该同学在y<0的区域内,从任何角度都无法透过玻璃砖看到P1、P2,其原因可能是:.

(2)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a.取一根符合实验要求的摆线,下端系一金属小球,上端固定在O点;

b.在小球静止悬挂时测量出O点到小球球心的距离l;

c.拉动小球使细线偏离竖直方向一个不大的角度(约为5°),然后由静止释放小球;

d.用秒表记录小球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

①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其表达式为g= ;

②若测得的重力加速度数值大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实际值,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是.(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序号)

A.测量摆长时,把摆线的长度当成了摆长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固定于O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越摆越长

C.测量周期时,误将摆球(n﹣1)次全振动的时间t记为了n次全振动的时间,并由计算式T=t/n求得周期D.摆球的质量过大

③在与其他同学交流实验方案并纠正了错误后,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他决定用图象法处理数据,并通过改变摆长,

测得了多组摆长l和对应的周期T,并用这些数据作出T2﹣l图象如图甲所示.若图线的斜率为k,则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g= .

④这位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单摆在最大摆角θ较大时周期公式可近似表述为T=2(1+sin2).为了用图象法验证单摆周期T和最大摆角θ的关系,他测出摆长为l的同一单摆在不同最大摆角θ时的周期T,并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如图乙所示的图线.根据周期公式可知,图乙中的纵轴表示的是,图线延长后与横轴交点的横坐标为.

10.(16分)如图所示,在竖直面内有一个光滑弧形轨道,其末端水平,且与处于同一竖直面内光滑圆形轨道的最

低端相切,并平滑连接.A、B两滑块(可视为质点)用轻细绳拴接在一起,在它们中间夹住一个被压缩的微小轻质

弹簧.两滑块从弧形轨道上的某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当两滑块刚滑入圆形轨道最低点时拴接两滑块的绳突然断开,

弹簧迅速将两滑块弹开,其中前面的滑块A沿圆形轨道运动恰能通过轨道最高点.已知圆形轨道的半径R=0.50m,滑块A的质量m A=0.16kg,滑块B的质量m B=0.04kg,两滑块开始下滑时距圆形轨道底端的高度h=0.80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求:

(1)A、B两滑块一起运动到圆形轨道最低点时速度的大小;

(2)滑块A被弹簧弹开时的速度大小;

(3)弹簧在将两滑块弹开的过程中释放的弹性势能.

11.(18分)某学习小组到大学的近代物理实验室参观,实验室的老师给他们提供了一张经过放射线照射的底片,

底片上面记录了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曝光的痕迹,如图所示.老师告诉他们,实验时底片水平放置,第2号痕迹位置的正下方为储有放射源的铅盒的开口,放射源可放射出α、β、γ三种射线.然后又提供了α、β、γ三种射线的一些信息如下表.已知铅盒上的开口很小,故射线离开铅盒时的初速度方向均可视为竖直向上,射线中的粒子所

受重力、空气阻力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均可忽略不计,不考虑粒子高速运动时的相对论效应.

原子质量单位1u=1.66×10﹣27kg,元电荷e=1.6×10﹣19C,光速c=3.0×108m/s.

射线类

射线性质

组成质量速度电离作用穿透性

α射线24He 4u 0.1c 强弱

β射线﹣10e u/1840 约为 c 较弱较强

γ射线γ光子0 c 弱强

(1)学习过程中老师告诉同学们,可以利用三种射线在电场或磁场中的偏转情况对它们加以辨别.如果在铅盒与

底片之间加有磁感应强度B=0.70T的水平匀强磁场,请你计算一下放射源射出α射线在此磁场中形成的圆弧轨迹的半径为多大?(保留2位有效数字)

(2)老师对如图所示的“三个曝光的痕迹”解释说,底片上三个曝光的痕迹是铅盒与底片处在同一平行于三个痕

迹连线的水平匀强电场中所形成的.

①试分析说明,第2号痕迹是什么射线照射形成的;

②请说明α粒子从铅盒中出来后做怎样的运动;并通过计算说明第几号曝光痕迹是由α射线照射形成的.

12.(20分)如图甲所示,表面绝缘、倾角θ=30°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的顶端固定有弹性挡板,挡板垂

直于斜面,并与斜面底边平行.斜面所在空间有一宽度D=0.40m的匀强磁场区域,其边界与斜面底边平行,磁场方

向垂直斜面向上,磁场上边界到挡板的距离s=0.55m.一个质量m=0.10kg、总电阻R=0.25Ω的单匝矩形闭合金属框abcd,放在斜面的底端,其中ab边与斜面底边重合,ab边长L=0.50m.从t=0时刻开始,线框在垂直cd边沿斜面向上大小恒定的拉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当线框的ab边离开磁场区域时撤去拉力,线框继续向上运动,并

与挡板发生碰撞,碰撞过程的时间可忽略不计,且没有机械能损失.线框向上运动过程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

所示.已知线框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始终未脱离斜面,且保持ab边与斜面底边平行,线框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μ=,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求线框受到的拉力F的大小;

(2)求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3)已知线框向下运动通过磁场区域过程中的速度v随位移x的变化规律满足v=v0﹣(式中v0为线框向下运动ab边刚进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x为线框ab边进入磁场后对磁场上边界的位移大小),求线框在斜面上运动的整个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Q.

物理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1.【解答】A、干涉、衍射是波所特有的现象,该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故A错误.

B、机械波只能在介质中传播,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故B错误.

C、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故C错误.

D、电子束的衍射现象说明电子具有波动性.故D正确.

故选D.

2.【解答】A、太阳内部有大量的氢核,太阳内部温度极高,满足氢核发生聚变的条件,所以A错误;

B、衰变方程为:90232Th→x y M+6α+4β,质量数:232=y+6×4,解得:y=208,核电荷数:90=x+2×6﹣4,解得:x=82,B正确;

C、半衰期是原子核本身的特性,与其它因素无关,C错误;

D、因为质子和中子发生核反应,生成了氘核,必然要放出能量,也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所以一小部分质量会以能量的形式释放出来,故质量减小,D错误.

故选B

3.【解答】A、当该电场是匀强电场时,由于沿电场方向相同距离电势差相等,则场在b点处的电势一定为3V.当该电场不是匀强电场时,在b点处的电势不一定为3V.故A错误.

B、一条电场线无法比较电场线的疏密,就无法比较场强的大小,则a点处的场强E a不一定大于b点处的场强E b.故B错误.

C、若正电荷在这个电场中只受电场力作用,且它运动过程中经过a点,但是由于速度方向不清楚,所以不一定会

沿电场线运动到c点.故C错误

D、根据正电荷在电势高处电势能大可知,正电荷从a点运动到c点,电势能一定减小,故D正确

故选D.

4.【解答】据题意,原来降机匀速竖直下降,小球受到的弹簧的弹力与重力平衡.若升降机突然停止运动,由于惯

性,小球继续下降,弹簧的弹力逐渐增大,小球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与速度方向相反,小球的速度逐渐减小,根

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知,其加速度逐渐增大.

故选C

5.【解答】A、自动机器人用测力计测得质量为m的仪器的重力为P,即P=mg,

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得:=P,①其中M为月球质量,R为月球半径,

研究登月飞船贴近月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得:

=m R,②

由①②得M=,故A正确;

B、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中消去飞船的质量,所以无法求出飞船的质量.故B错误;

C、该问题研究的是登月飞船贴近月球表面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以无法求出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故C错误;

D、根据题意无法求解月球的自转周期,故D错误.

故选:A.

6.【解答】A、由图知,波长λ=20m,由波速公式v=得,T==s=0.05s.故A错误.

B、由图判断得知,介质中各质点的起振方向向上,t=0.5s时x=40m 处的质点正在向波峰运动,位移不是最大.故B错误.

C、接收器到x=40m处的距离为x=360m,接收器接收到波的时间为t==.故C错误.

D、该波的频率为f==20Hz,若波源向 x 轴负方向移动,与接收器的距离增大,接收器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将减小,

则在其移动过程中接收器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将小于20Hz.故D正确.

故选D

7.【解答】A、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左端磁极为N极,右端磁极为S极,圆盘转动,切割磁感线,根据右手定则,

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为A到B,所以B点的电势高于A点电势.故A错误.

B、仅减小电刷之间的距离,切割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减小,灵敏电流计的示数减小.故B错误.

C、提高金属盘的转速,切割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增大,灵敏电流计的示数增大.故C正确.

D、若仅将滑动变阻器滑动头向左滑,线圈中的电流减小,两磁极间的磁场减弱,则切割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减小,

灵敏电流计的示数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8.【解答】研究弹簧的劲度系数k可能与制成弹簧的钢丝的半径r、弹簧圈的半径R和弹簧的圈数n的关系,我们采用控制变量法.故A、C错误.

根据测得的数据,分别画出了k﹣r、k﹣R和k﹣n图象如图乙、丙、丁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k与r可能k∝r2,r3,r4,等等,

故B错误,D正确

故选D.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72分)

9.【解答】(1)①设圆的半径为R,根据几何知识得,sinr=,sini=

根据折射定律n=得:

n=

②若从任何角度都无法透过玻璃砖看到P1、P2,其原因可能是沿P1、P2方向入射光在玻璃砖底边的界面上发生了全

反射;

(2)根据已知条件可知,T=,

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得:

T=2

解得:g=

A、测量摆长时,把摆线长当成摆长时,摆长l偏小,测得的重力加速度数值应小于实际值.故A错误.

B、摆线上端没有系牢,摆动过程因松动而使摆线变长,则所测单摆的实际周期T偏大,所以所测重力加速度偏小,故B错误;

C、将摆球(n﹣1)次全振动的时间t记为了n次全振动的时间,根据g=可知,g偏大,故C正确;

D、重力加速度与摆球质量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③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得:

T=2

所以T2=4π2=,所以T2﹣L图象中的斜率k=,即g=

④实验中得到的线性图线,根据T=2(1+sin2)得:sin2=,所以sin2与T成一次函数

关系,

所以图乙中的纵轴表示的是sin2,图线延长后与横轴交点的横坐标为

故答案为:(1);沿P1、P2方向入射光在玻璃砖底边的界面上发生了全反射;(2);C;;sin2;

10.【解答】解:(1)对滑块AB下滑到圆形轨道最低点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

(m A+m B)gh=

解得:v0=4m/s

(2)设滑块A恰好通过圆形轨道最高点的速度为v,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 A g=m A

设滑块A在圆行轨道最低点被弹出的速度为v A,对于滑块A从圆形轨道最低点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根据机械能守

恒定律得:

=m A g?2R+m A v2

解得:v A=5m/s

(3)对于弹簧将两滑块弹开的过程,AB量滑块所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设滑块B被弹出的速度为vB,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m A+m B)v0=m A v A+m B v B

解得v B=0

设弹簧将两滑块弹开的过程中释放的弹性势能为EP,对于弹开的过程机械能守恒,则有:

(m A+m B)v02+E P=m A v A2

解得:E P=0.4J

答:(1)A、B两滑块一起运动到圆形轨道最低点时速度的大小为4m/s;

(2)滑块A被弹簧弹开时的速度大小为5m/s;

(3)弹簧在将两滑块弹开的过程中释放的弹性势能为0.4J.

11.【解答】解:(1)α射线的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设其半径为r,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qvB=m

代入数据解得:r=0.89m

(2)①第2号痕迹正对着储有放射源的铅盒的开口,表明形成第2号痕迹的射线做匀速直线运动,即不受电场力

作用,所以不带电,故第2号痕迹是γ射线照射形成的.

②α射线的粒子从放射源出来经过水平匀强电场打到底片上的过程中,受恒定的电场力作用,且水平的电场力与竖

直的初速度方向垂直,故应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设铅盒与底片间的竖直距离为d,电场强度为E,带电射线从放射源射出时的初速度为v0,质量为m,所带电荷量为q,在电场中运动时间为t,则对于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有:

竖直方向d=v0t,水平方向的侧移量x=

解得:x=

因此对于α射线和β射线的侧移量之比有

=

表明α射线的偏转侧移量较小,所以第3号痕迹应是α射线所形成的.

答:(1)放射源射出α射线在此磁场中形成的圆弧轨迹的半径为0.89m;

(2)①第2号痕迹是γ射线照射形成的;

②α粒子从铅盒中出来后做类似平抛运动;第3号曝光痕迹是由α射线照射形成的.

12.【解答】解:(1)由v﹣t图象可知,在0~0.4s时间内线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进入磁场时的速度为v1=2.0m/s,所以在此过程中的加速度 a==5.0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gsinθ﹣μmgcosθ=ma

解得 F=1.5N

(2)由v﹣t图象可知,线框进入磁场区域后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

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E=BLv1

通过线框的电流I==

线框所受安培力F安=BIL=

对于线框匀速运动的过程,由力的平衡条件,有

F=mgsinθ+μmgcosθ+

解得B=0.50T

(3)由v﹣t图象可知,线框进入磁场区域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以速度v1匀速穿出磁场,说明线框的宽度等于磁

场的宽度 D=0.40m 线框ab边离开磁场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档板时的位移为s﹣D=0.15m,设线框与挡板碰撞

前的速度为v2

由动能定理,有﹣mg(s﹣D)sinθ﹣μmg(s﹣D)cosθ=﹣

解得v2==1.0m/s

线框碰档板后速度大小仍为v2,线框下滑过程中,由于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即mgsinθ=μmgcosθ=0.50N,因此线框与挡板碰撞后向下做匀速运动,ab边刚进入磁场时的速度为v2=1.0 m/s;进入磁场后因为又受到安培力作用而减速,做加速度逐渐变小的减速运动,设线框全部离开磁场区域时的速度为v3

由v=v0﹣得 v3=v2﹣=﹣1.0 m/s,

因v3<0,说明线框在离开磁场前速度已经减为零,这时安培力消失,线框受力平衡,所以线框将静止在磁场中某

位置.

线框向上运动通过磁场区域产生的焦耳热Q1=I2Rt==0.40J

线框向下运动进入磁场的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Q2==0.05J

所以Q=Q1+Q2=0.45J

答:

(1)线框受到的拉力F的大小是 1.5N;

(2)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是0.50T;

(3)线框在斜面上运动的整个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Q是0.45J.

2018海淀区高三一模试题及答案

2018海淀区高三一模试题及答案

2018海淀区高三年级一模 物理2018.4 13.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不变B.物体温度升高,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C.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D.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一定减小 14.一个氘核与一个氚核结合成一个氦核同时放出中子, 释放17.6 MeV的能量。已知氘核、氚核、氦核和中子的质量分别为m1、m2、m3和m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核反应方程是 B.该核反应中的核燃料是当前核电站采用的核燃料C.m1+ m2 > m3+ m4 D.该核反应可以在常温下进行 15.图1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图1乙为x=2m处质点的振动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B.传播速度为20m/s y/m x/m O 0. 24 -0甲 y/m t/s O 0. -0乙 0.0. 图1

C .t=0.1s 时, x=2m 处质点的加速度最大 D .波源在一个周期内走过的路程为4m 16.2017年11月5日19时45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 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 功发射第二十四、二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卫 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 BDS )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 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由35颗卫星组成,其中5颗是 地球同步卫星。关于同步卫星绕地球运动的相关物 理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角速度等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B .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C .线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D .运行周期一定大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 17.用图2甲所示的电路研究光电效应中电子发射的情 况与照射光的强弱、光的颜色(频率)等物理量间 的关系。电流计G 测得的光电流I 随光电管两端电 压U 的变化如图2乙所示,则 A .通过电流计G 的电流方向由 d 到c B .电压U 增大, 光电流I 一定图2 图黄黄 蓝 光 G V P 光 图甲 光电管 电子 K A d c S

2020海淀区高三物理一模试题及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阶段性测试 物 理 2020春 本试卷共8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 的一项。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β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B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及外部条件有关 C .在核反应方程42He +147N →17 8O +X 中,X 表示的是中子 D .氢原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向外辐射光子,原子能量减少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g 水和1g 氧气所含分子个数相同 B .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 C .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的大小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D .在物体温度不断升高的过程中,物体内每个分子热运动的动能都一定在增大 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温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若气体体积减小,则 A .气体的内能增大 B .外界一定对气体做正功 C .气体的压强可能不变 D .气体压强与体积的乘积变小 4.如图1所示,两束单色光a 和b 从水中射向水面的O 点,它们进入空气后的光合成一束光c 。根据这一现象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水对a 光的折射率较大 B .从水射向空气时,a 光全反射的临界角小于b 光的临界角 C .两束光在从水进入空气时频率均保持不变 D .若a 光照射到某金属上能发生光电效应,则b 光照射该金属上不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 5.分别在地球表面和月球表面对同一物体施加瞬时冲量,使物体以相同初速度竖直上抛(其上升的最大高度远小于月球的半径)。已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可认为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1/6,不计空气阻力及地球和月球自转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在月球表面上升的最大高度为在地球表面上的6倍 B .物体在月球表面上升至最高点的时间是在地球表面上的36倍 C .从最高点落回到抛出点的过程中,地球引力与月球引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相同 D .从抛出点至落回到抛出点的过程中,地球引力与月球引力对物体的冲量均为零 图1 O c

2012年北京海淀区高三一模地理试题解析

2012海淀一模试卷分析(地理卷) 2012年4月6日上午,海淀区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结束了。现就文科综合考试中的地理学科做试卷分析。 总体而言,此次地理考试没有太偏太怪的题目,试卷较好的体现了地理考试的“三化”的趋势,也即是地理考试图像化,生活化,推理化。着重考地理教材中的原理知识和主干知识,能较好的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整个试卷,我们发现,地理考试需要背诵的内容大大减少,而需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加大推理的练习,如何由因推出所得出的结果。 第1题考察的是雾的形成条件,答案选择A选项。形成雾首先需要满足有充足的水汽,另外此处多山沟谷地带,水汽也是难以扩散的,此题第4个为迷惑选项,形成雾需要下垫面的低温较低,但是雾的形成是水汽的上升,而不是下沉。 第2题考查庐山的形成原因,是关于地球内力外力作用的考查,庐山和泰山,华山都是典型的地壳运动垂直向上形成的,而汾河谷地以及渭河平原则是地壳运动向下形成的。这也是我们平时任课过程中强调的重点。答案选择C选项。

第3—5题考查的是河流的水文特征、凌汛形成条件以及相关知识的考查,而其中鄂毕河和尼罗河也是平时的重点河流。根据纬度,尼罗河无结冰期,所以没有凌汛,尼罗河为大气降水补给,且鄂毕河由南向北流入北冰洋,尼罗河流入地中海。所以第3题选择B。第4题根据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越大,选择A选项。甲区域植被以亚寒带针叶林为主,尼罗河由热带草原流向热带沙漠地区。而乙的纬度低,对流层厚度相对厚一些,空气上升动力更足。第5题很明显选择D选项。鄂毕河流经西西伯利亚平原,人口稀少,旅游业不发达,一年有半年冰期,工业不发达,航运条件也不优越。 第6—7题较为新颖,利用一个统计图表将所学知识串联起来。第6题答案选择D选项。A 选项如果可能位于北极圈以北,冬季有极夜,正午太阳高度角能为0,而图中没有0的情况。B选项蒙古高原夏季气压应该是低压,与图不符。C选项巴西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但是是南半球的热带草原,与图矛盾。但是需要指出的是D 选项也有争议,长江中下游地区七八月份会有一个伏旱,降水量会有一个突然的下降过程,虽然台风可以带来一部分降水弥补,

2012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物理一模试题及答案(纯word版)

2012年海淀区高三年级理科综合测试(一) 物理部分 2012.4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B .电磁波和机械波都只能在介质中传播 C .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纵波 D .电子束通过铝箔能发生衍射现象,说明电子具有波动性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B .原子核23290Th 经过6次 α 衰变和4次 β 衰变后成为原子核208 82Pb C .用升温、加压或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可以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D .以m D 、m p 、m n 分别表示氘核、质子、中子的质量,则m D =m p +m n 15.如图1所示,a 、b 、c 为电场中同一条电场线上的三点,b 为ac 中点。a 、c 两点的 电势分别为φa =4V 、φc =2V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电场中b 点的电势一定为3 V B .a 点的电场强度一定大于b 点的电场强度 C .若正电荷在这个电场中只受电场力作用,且它运动过程中经过a 点,它就一定会沿电场线运动到c 点 D .正电荷从a 点运动到c 点,电势能一定减小 16.如图2所示,一轻质弹簧其上端固定在升降机的天花板上,下端挂一小球,在升降机匀速竖直下降过程中,小球相对于升降机静止。若升降机突然停止运动,设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且小球不会与升降机的内壁接触,则以地面为参照系,小球在继续下降的过程中 ( ) A .速度逐渐减小,加速度逐渐减小 B .速度逐渐增大,加速度逐渐减小 C .速度逐渐减小,加速度逐渐增大 D .速度逐渐增大,加速度逐渐增大 17.设想某登月飞船贴近月球表面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得其运动周期为 T 。飞船在月球上着陆后,航天员用测力计测得质量为 m 的物体所受重力为 P ,已知引力常量为 G 。根据上述已知条件,可以估算的物理量有 ( ) A .月球的质量 B .飞船的质量 C .月球到地球的距离 D .月球的自转周期 18.如图3所示,在原点O 处的质点(波源)做简谐运动,产生沿 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波,波速 v =400m/s 。为了接收这列波,在 x =400m 处设有一接收器(图中未标出)。已知 t =0 时,波源的振动刚好传播到 x =40m 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波源振动的周期为 20s B. x =40m 处的质点在 t =0.5s 时位移最大 C. 接收器在 t =1.0s 时才能接收到此波 D. 若波源向 x 轴负方向移动,则在其移动过程中接收器接收到的波的频率 将小于20Hz a 图1 φa =4V φc =2V 图 2

2012海淀初三一模物理

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物 理 2012.5 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39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认真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物理量中,以科学家的名字“欧姆”作为单位的是 A .电压 B .电流 C .电阻 D .电功 2.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3.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A .玻璃茶杯 B .竹筷 C .瓷碗 D .不锈钢水杯 4.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A .早春,冰雪融化 B .盛夏,冰棒冒“白气” C .初秋,田野花草挂上露珠 D .寒冬,树梢上结了霜 5.下列家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A .电视机 B .电熨斗 C .洗衣机 D .吸尘器 6.图2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图1 D 日全食现象 C B 荷花在水中形成倒影 笔直的光线射入树林中 A 叶子经露珠成放大的像 图2 安全锤的锤头很尖 压路机的碾子很重 载重汽车的车轮宽且多 注射器的针头很尖 A B C D

7.如图3所示的生活用具中,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8.很多体育赛事都与摩擦有关,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 .冰壶比赛中,运动员在冰壶前方“刷冰” B .篮球比赛中,所用的篮球表面有许多花纹 C .足球比赛中,守门员戴的手套掌面有密集的小颗粒 D .拔河比赛中,运动员穿的运动鞋的鞋底带有花纹 9.图4所示为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携带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加速升空....的情景。关于这颗导航卫星在加速升空....过程中其机械能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B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C .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减少 D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10.小明是一位摄影爱好者,他想用汽车上的蓄电池和照明灯泡自制一个洗印黑白照片用的小型曝光箱。按要求曝光箱内应有L 1、L 2两只白炽灯泡,其中L 1表面被涂成了红色,曝光箱外有S 1、S 2两个开关。当仅闭合S 1时,只有表面被涂成红色的L 1灯发光,这时可在L 1灯照明下调整底片和相纸的位置,调好后闭合S 2,则L 1、L 2两只灯泡均正常发光,从而使相纸感光。为了防止在放好相纸之前,由于误操作而使L 2灯发光,电路设计要求在仅闭合S 2时L 2灯不发光。图5所示的电路中,符合上述工作要求的是 图3 核桃夹子 食品夹子 餐盘夹子 筷子 A B C D 图4 图7 浓度 R O 图5 L 2 S 2 L 1 A S 1 L 1 S 1 L 2 B S 2 L 1 S 2 L 2 C S 1 L 1 S 1 L 2 D S 2

北京市海淀区2018年高三一模数学(理科)试卷及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数学(理科) 2018. 4 本试卷共4页,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已知集合{0,},{12}A a B x x ==-<< | ,且A B ?,则a 可以是 (A) 1- (B) 0 (C) 1 (D) 2 (2)已知向量(1,2),(1,0)==-a b ,则+2=a b (A) (1,2)- (B) (1,4)- (C) (1,2) (D) (1,4) (3)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 值为 (A) 2 (B) 6 (C) 8 (D) 10 (4)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若四边形ABCD 及其内部的点组成的集合记为,M 且(,)P x y 为M 中任意一点,则y x -的最大值为 (A) 1 (B) 2 (C) 1- (D) 2- (5)已知a ,b 为正实数,则“1a >,1b >”是“lg lg 0a b +>”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如图所示,一个棱长为1的正方体在一个水平放置的转盘上转动,用垂直于竖直墙面的水平光线照射,该正方体在竖直墙面上的投影的面积记作S ,则S 的值不可能是 (A) 1 (B) 65 (C) 43 (D) 32 (7)下列函数()f x 中,其图象上任意一点(,)P x y 的坐标都满足条件y x ≤的函数是 (A) 3()f x x = (B) ()f x =(C) ()e 1x f x =- (D) ()ln(1)f x x =+ (8)已知点M 在圆2 2 1:(1)(1)1C x y -+-=上,点N 在圆2 2 2:(1)(1)1C x y +++=上,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OM ON ? 的取值范围为[3-- (B )||OM ON + 的取值范围为 (C )||OM ON - 的取值范围为2] (D )若OM ON λ= ,则实数λ的取值范围为[33---+

海淀区2020届高三一模英语试题及答案(word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英语2020.4本试卷共10页,120分。考试时长10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知识运用(共两节,45分) 第一节语法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阅读下列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填空。在未给提示词的空白处仅填写1个适当的单词,在给出提示词的空白处用括号内所给词的正确形式填空。 A At 8,1 started taking art lessons ] (improve) my painting skills. However, later, I found that I focused too much on mastering different techniques. Eventually, I became more distressed when my expectations weren't matched. So, in the 11th Grade, I returned to the basics. On 2 sketchbook I forced myself to draw whatever interested me. Over time, I have been released from the tight control. I have learned that a good painting is not about having perfect technique. In fact, all I need to do is trust my 3 (create) talents and find moments of joy in life. B In recent years, trampolining (蹦床)has become a new craze among Chinese youths. Short videos 4 (show) people's excitement about jumping back and forth on the colourful trampolines are regularly uploaded to social media. Most videos feature teenagers, but adults too have jumped on the trend, hoping to relive their childhood. :扩Compared with soccer, basketball, tennis or any other competitive sports, 5 various injuries occur from time to time, trampolining is relatively 6 (safe). However, preparation and safety always come first. You must do warm-up exercises before playing and you can't lose concentration during the movements. C A news report shows that China's urban pet consumer market 7 (expect) to break through the 200 billion yuan threshold this year. Young people in big cities are the main contributors. Nowadays, with the cost of living rising, young people 8 (suffer) from greater loneliness and pressure. They are busy working all day in a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leaving little time for fun and friends. That may explain 9 more and more young people are choosing to keep pets 10 companionship. Apart from relieving loneliness, many scientific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keeping a pet reduces stress and may even improve overall health.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L 5分,共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纸上将该项涂黑。 I was 11 when I asked my mum for piano lessons. We were in an economic crisis and she'd recently been 11 off. She said a polite “no". That didn't 12 me. I drew a keyboard onto a piece of paper and stuck it on my desk. I would 13 notes on an online keyboard and "play" them back on my paper one—keeping the sound they made on the computer in my head. I spent six months playing without 14 a real piano. As my mum found I was 15

2019.4 海淀高三一模理综物理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2019.4本试卷共14页,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 13. 下列几个现象中,能反映光具有粒子性的是 A.光的衍射B.光的折射C.光电效应D.光的偏振 14.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离原子核较远的轨道跃迁到离原子核较近的轨道上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出光子,原子的能量变大B.放出光子,原子的能量变小 C.吸收光子,原子的能量变大D.吸收光子,原子的能量变小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加 B.物体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 C.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D.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16.如图所示的电路由交流电源供电,L为带有铁芯且不计直流电阻的线圈,下列方案中可能使小灯泡变暗的是 A.仅增加电源的频率 ~L B.仅拔出线圈中的铁芯 C.仅减小线圈的匝数 D.仅换用与交流电源电压有效值相同的直流电源 17.右图既可以看成是用来描述山坡地势的等高线图,也可以看 成是用来描述电场中电势高低的等势线图。关于此图,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若该图为等高线图,可知a坡的地势比b坡陡峭 B.若该图为等高线图,可知在不考虑摩擦力时,小球从a 坡滑下的加速度大于从b坡滑下的加速度 C.若该图为等势线图,可知a侧的电势降落比b侧慢 D.若该图为等势线图,可知a侧的电场强度比b侧大 18.如图所示,站在车上的人,用锤子连续敲打小车。初始时, 人、车、锤都静止。假设水平地面光滑,关于这一物理过程,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连续敲打可使小车持续向右运动 B.人、车和锤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C.当锤子速度方向竖直向下时,人和车水平方向的总动量为零 D.人、车和锤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2012年北京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

2012年北京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 [标签:高三语文试题] 说明: 1、对题目的分析包括命题意图和试题精解。命题意图专门为新老师和常年关注授课而对命题不甚了然的老师编写,极为具体而深刻地分析了每到题目的命题方法,包括选材、难度设置法、区分度设置法、反命题法等等,在校教师或新教师可以通过认真揣摩开始尝试并熟悉掌握命题方法;学生则要同时细看命题意图和试题精解两部分,看命题意图是为了更好了解出题人的想法思路以及刁难考生的基本手段,知己知彼;看试题精解是学习如何破解这些题目。看完后可以完全掌握高考出题规律并同时掌握做题技巧,并在日后学习中不断规划和调整自己的语文学习计划。 2、本套题目均配详细地的难度预测,方便考生和教师使用。 3、目前只要新东方国家玮老师对本次考试在4月5日下午17点前每到题目逐题逐个详细解读,试卷解读和分析耗费解读者大量时间与心血,请尊重他人知识产权。 第Ⅰ卷(选择题共27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镌刻余音绕粱牵掣(zhi) 揆情度(duo)理 B。观瞻激浊扬清商贾(gu) 良莠不齐 C。棉薄两袖清风迄(qi)今矫(jiao)揉造作 D. 斧正闻过饰非聒(guo)噪若即(ji)若离 命题思路点拨 选择 B 预计难度 0.6 命题意图希望考生能够在试卷开头能够已最佳状态进入答卷过程,所以不宜采用难度较高的题目。题型设置上本题的出题模式即考察学生的语音基础,同时又能够兼顾对学生字形掌握的程度,并需要考生有基本的思辨能力。 题目精解

A选项“余音绕粱”应为“余音绕梁”,非干扰性选项。 C选项 故意设置两项错误,一个是“棉薄”应为“绵薄”;二是读音错误“矫揉造作”中的“矫”应读三声,考生在做题的时候可以 采用抽字另组词的方法,也就是当你不确定“矫”的在“矫揉造作”的读音是什么的时候,可以将“矫”字抽出来组一个其他的词汇,比如“矫正”,马上就可以判断出问题来。B答案的设置是很有水平的,故意设置了一些非常隐蔽的错误选项,是比较好的干扰性选项。 D也是干扰性选项,但比较容易被学生看出错误来。“闻过饰非”应为“文过饰非”,按照成语对应原则,“是”、“非”对应,因此,与“饰“对应的应该是“文”,也就是文饰。读音方面,“聒噪”中“聒”的读音应该是guo,一声。 经验积累本题命制有意绕开北京目前的常考题型,目的是让学生在准备此类题型的时候能够注意题目创新性,事实上,此类字音字形题目的考法多样,考生一定在考前努力尽可能多地接触不同的问法。对于此类问题的解决可以参照新东方官方网站上国老师给大家详细总结的必备字音字形,但需要注意背诵方法。首先抽取一天时间,从头至尾看下面的所有资料(包括字音字形),一天就足够。准备一只红笔,一个本子。只要碰到你不认识的字音字形或搞不准的字音字形就用红笔划线,你会发现其中有80%左右是你能够理解和认识的,那么剩余的20%左右就是你需要记诵的,将那个字音字形抄在本子上,之后不断看本子上的那些字音字形,看第二次的时候仍然用红笔在看了第二次仍然记不住的意思的字音字形下划线,这是你最需要记的,第三次则是将第二次划红线的字音字形再看一次,再次划下那些仍然记不住的字音字形,以此类推,你会发现你需要记得越来越少,最后终于完成拿下这部分的背诵。静心给自己一点时间,你可以的。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A。春天的颐和园,小草带着泥土的芬芳钻了出来,柳枝之昆明湖畔轻轻摇曳,桃花在枝头尽情绽放,真是秀色可餐。 B。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积淀和不绝如缕的文化传统,是我国新时期文化发展的起点,是我们民生振兴的基石。 C。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一个经济体爆发危机,就会冲击到其他经济体,因此,任何开放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 D。福岛核事故发生一周年之际,日本政府首次组织记者进入核电站采访,让他们按照规定路线走马观花的转了一遭。 命题思路点拨 预计难度 0.3 选择 B

2019年海淀高三一模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9北京海淀区高三一模 物 理 2019.4 本试卷共14页,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 120 分) 13. 下列几个现象中,能反映光具有粒子性的是 A .光的衍射 B .光的折射 C .光电效应 D .光的偏振 14. 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离原子核较远的轨道跃迁到离原子核较近的轨道 上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放出光子,原子的能量变大 B .放出光子,原子的能量变小 C .吸收光子,原子的能量变大 D .吸收光子,原子的能量变小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加 B .物体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 C .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D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16. 如图所示的电路由交流电源供电,L 为带有铁芯且不计直流电阻的线圈,下列方案中可能使小灯泡变暗的是 A .仅增加电源的频率 B .仅拔出线圈中的铁芯 C .仅减小线圈的匝数 D .仅换用与交流电源电压有效值相同的直流电源 17. 右图既可以看成是用来描述山坡地势的等高线图,也可以看成是用来描述电场中 电势高低的等势线图。关于此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该图为等高线图,可知 a 坡的地势比 b 坡陡峭 B. 若该图为等高线图,可知在不考虑摩擦力时,小球从 a 坡滑下的加速度大于从 b 坡滑下的加速度 C. 若该图为等势线图,可知 a 侧的电势降落比 b 侧慢 D. 若该图为等势线图,可知 a 侧的电场强度比 b 侧大 18. 如图所示,站在车上的人,用锤子连续敲打小车。初始时, 人、车、锤都静止。假 设水平地面光滑,关于这一物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连续敲打可使小车持续向右运动 B .人、车和锤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C .当锤子速度方向竖直向下时,人和车水平方向的总动量为零 D .人、车和锤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13. 图 1 是实验室的可拆卸铅蓄电池装置,图 2 是其示意图。利用铅与稀硫酸的化学反应, 该装置可以将化学

2013北京海淀区高三一模数学(文)

2013北京海淀区高三一模 数 学 (文科) 2013.4 本试卷共4页,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 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集合2 {6},{30}A x x B x x x =∈≤=∈->N | N | ,则A B = A. {1,2} B. {3,4,5} C.{4,5,6} D.{3,4,5,6} 2.等差数列{}n a 中, 2343,9,a a a =+= 则16a a 的值为 A. 14 B. 18 C. 21 D.27 3. 某程序的框图如图所示,执行该程序,若输入的x 值为5,则输出的y 值为 A. 1 2 B. 1 C. 2 D.1- 4. 已知0a >,下列函数中,在区间(0,)a 上一定是减函数的是 A. ()f x ax b =+ B. 2 ()21f x x ax =-+ C. ()x f x a = D. ()lo g a f x x = 5. 不等式组1,40,0x x y kx y ≥?? +-≤??-≤? 表示面积为1的直角三角形区域,则k 的值为 A. 0 B. 1 C. 2 D.3 6. 命题:p ?,α∈R sin(π)cos αα-=; 命题:q 0,m ?>双曲线22 221x y m m -= . 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 p 是假命题 B.q ?是真命题 C. p ∧q 是假命题 D. p ∨q 是真命题 7.已知曲线()ln f x x =在点00(,())x f x 处的切线经过点(0,1)-,则0x 的值为

2012海淀一模试题详细解析(word版本)

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物理试题解析 2012.5 新东方优能中学初中物理组 汪家玮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物理量中,以科学家的名字“欧姆”作为单位的是 A .电压 B .电流 C .电阻 D .电功 解析:简单题,考察基本物理概念和单位,选C 。前三项分别是电阻、电压和功率的单位。 2.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解析:简单题,考察光学部分基本概念与应用,选A 。B 是光的反射现象,C 、D 均是光沿直线传播。 3.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A .玻璃茶杯 B .竹筷 C .瓷碗 D .不锈钢水杯 解析:简单题,选D 。考察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导体和绝缘体关键在于物质是否含有大量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记住常见的导体如下:金属(包括液态金属汞)、酸碱盐溶液、石墨、人体、大地、湿木等;常见绝缘体如下:玻璃、陶瓷、橡胶、塑料、木材等,A 、B 、C 均是绝缘体。 4.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A .早春,冰雪融化 B .盛夏,冰棒冒“白气” C .初秋,田野花草挂上露珠 D .寒冬,树梢上结了霜 解析:简单题,考察热学中的物态变化,选D 。A 是熔化现象,B 、C 均是液化现象。 5.下列家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A .电视机 B .电熨斗 C .洗衣机 D .吸尘器 解析:简单题,考察电流热效应,电流经过导体会发热,电能转化为内能。如果某用电器目的就是发热而工作,则是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答案选B 。 图1 D 日全食现象 C B 荷花在水中形成倒影 笔直的光线射入树林中 A 叶子经露珠成放大的像

2012海淀一模物理试题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B .电磁波和机械波都只能在介质中传播 C .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纵波 D .电子束通过铝箔能发生衍射现象,说明电子具有波动性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B .原子核232 90Th 经过6次 α 衰变和4次 β 衰变后成为原子核20882Pb C .用升温、加压或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可以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D .以m D 、m p 、m n 分别表示氘核、质子、中子的质量,则m D =m p +m n 15.如图所示,a 、b 、c 为电场中同一条电场线上的三点,b 为ac 中点。a 、c 两点的电势分别为φa =4V 、φc =2V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电场中b 点的电势一定为3 V B .a 点的电场强度一定大于b 点的电场强度 C .若正电荷在这个电场中只受电场力作用,且它运动过程中经过a 点,它就一定会沿电场线运动到c 点 D .正电荷从a 点运动到c 点,电势能一定减小 16.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其上端固定在升降机的天花板上,下端挂一小 球,在升降机匀速竖直下降过程中,小球相对于升降机静止。若升降机突然停 止运动,设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且小球不会与升降 机的内壁接触,则以地面为参照系,小球在继续下降的过程中 ( ) A .速度逐渐减小,加速度逐渐减小 B .速度逐渐增大,加速度逐渐减小 C .速度逐渐减小,加速度逐渐增大 D .速度逐渐增大,加速度逐渐增大 17.设想某登月飞船贴近月球表面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得其运动周期为 T 。飞船在月球上着陆后,航天员用测力计测得质量为 m 的物体所受重力为 P ,已知引力常量为 G 。根据上述已知条件,可以估算的物理量有 ( ) A .月球的质量 B .飞船的质量 C .月球到地球的距离 D .月球的自转周期 18.如图所示,在原点O 处的质点(波源)做简谐运动,产生沿 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波,波速 v =400m/s 。为了接收这列波,在 x =400m 处设有一接收器(图中未标出)。已知 t =0 时,波源的振动刚好传播到 x =40m 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波源振动的周期为 20s B. x =40m 处的质点在 t =0.5s 时位移最大 C. 接收器在 t =1.0s 时才能接收到此波 D. 若波源向 x 轴负方向移动,则在其移动过程中接收器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将小于20Hz a 图 b c φa =4V φc =2V 图 3 升降机 图8 y/cm O x/m 10 20 v

2010海淀物理一模参考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中练习(一模)参考答案 2010.4 21.(18分) (1)① A (3分);②OP m 1(3分) (2)①6(2分)(说明:6.0也得分); ②0.933~0.936(2分); ③D B F (每空2分,共6分);④见答图1(2分) 22.(16分) (1)设游戏者滑至B 点的速度为 v B , 游戏者在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有 mgH = 21 2 B mv ………………………………3分 解得v B =17m/s (写成,17.3 m/s 均得分)…………………………………2分 (2)设游戏者克服阻力做功为W f , 根据能量关系有 mgH -W f =21 2 C mv ………………………………………………………3分 解得W f =mgH - 21 2 C mv =1.9×103J (说明:1875J 同样得分。)………………………2分 (3)根据运动学公式,游戏者从C 点飞出到落入水中的运动时间t ……3分 游戏者在水平方向运动的距离x =v C t =6.0m ………………………………………………3分 23.(18分) (1)对于电子通过加速电场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 eU 0=E k ……………………3分 解得U 0=E k e =1.0×103 V ……………………………………………………………1分 (2)由u =480sin100πt V ,可知偏转电场变化的周期T =2π0.020s ω =,而t = l v ,因T >>t ,可见每个电子通过偏转电场的过程中,电场可视为稳定的匀强电场。 设偏转电场电压为U 1时,电子刚好飞出偏转电场,此时电子沿电场方向的位移为 d/2, 根据牛顿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有22111222eU d at t md == ? ,解得221et m d U ==320V 。 所以,为使电子能打在荧光屏上,所加偏转电压应小于320V 。……………………1分 当加在偏转电极上的偏转电压为u =480sin100πt V 时,且电子刚好飞出偏转电场,电子沿电场方向的最大位移恰为d/2。……………………………………………………………3分 答图1 +

北京海淀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5年北京海淀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语文2015.4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清明节 “清明节”拥有自然科学和民俗学的双重身份:既是天文学上的重要时间节点——节气,又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节日。 古人根据对日影的观测,在一年中定出24个节点,每一节点指代的那天被称作一个节气。一年中,以立春为起始,清明是第五个时间节点。每一个时间节点与地球在绕日轨道上的特定位置相对应。 因赤道与地球公转轨道面间存在夹角。地球在绕日轨道上的位置不同,便有了四季更迭。一年中影子最长的那天,被古人称为冬至,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日影最短之日则被称为夏至,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而春分、秋分正好将“二至”平分。人们把一年从4个时间节点再等分成为24个时间节点的过程,大致经历了千余年。现如今,在这24个节点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节和冬至。 “清明”从节气演变为兼有“节日”内涵的文化符号,并不偶然的,而是对寒食,上巳二节吸纳融合的结果。 寒食节在清明前1天。据载,晋文公流亡多年复国后,论功行赏时竟遗忘功臣介子推,待他想起时,介子推早已携母隐居绵山。于是文公焚山逼介子推露面,未料介子推“不受富

贵,志在清明”,宁肯抱树而死。文公为表达对介子推的哀思,下令禁火寒食,自此相沿成俗,有了寒食一节。 杜甫诗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中的“三月三”,是上巳节。汉代以前上巳节在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是俢禊的日子,即“春浴日”。“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写的就是上巳节春浴的情形。王维《寒食城东即事》诗有“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之句。说明当时上巳节已经与寒食、清明合在一起了。 1. 阅读材料一,找出能够统领其主要内容的语句。(3分) 2. 材料一最后两段所引用的文史材料,证明了什么观点?(3分) 3. 根据材料一及《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判断下面“二十四节气歌”(节选)中,加点字分别指的是什么节气?(3分)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材料二】 清明雨 时令、文化、风俗三节合一的“清明”,自唐宋以来,多有游艺活动,直至明嘉靖年间,还有游艺的相关记录。今人可从明《西湖游览志余》第二十卷中管窥一二:“清明,苏堤一带,桃柳阴浓,红翠间错,走索、骠骑……舞盘及诸色禽虫之戏,纷然丛集。”随着时间流逝,游艺渐次退出。清明的文化符号,只剩添土追思和扫墓踏青。而“清明雨”也自然而然地变成了寄托愁思与缅怀之情的独特物象。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笔下这场妇孺皆知的“清明雨”,正是以凄凉、忧伤的意味而深入人心。在追思先人的日子,“清明雨”不是“润物细无声”的温情脉脉之雨,而是添人愁绪的凄凄切切之雨。南宋词人吴文英“听风听雨过清明”就是千年来清明气象的写照。

2012年海淀区高三一模数学文科

北京海淀区2012年高三一模文科数学试题 2012.04.0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 1、已知集合2{|1}A x x ==,{|(2)0}B x x x =-<,那么A B = (A )? (B ) {1}- (C ){1} (D ){1,1}- 2、在等比数列{}n a 中,26a =,318a =-,则1234a a a a +++= (A )26 (B )40 (C )54 (D )80 3、已知向量=(12=(1)x x +-,a b ,),. 若a 与b 垂直,则||b = (A )1 (B (C )2 (D )4 4、过双曲线 2 2 19 16 x y - =的右焦点,且平行于经过一、三象限的渐近线的直线方程是 (A )34150x y +-= (B )34150x y --= (C )43200x y -+= (D )43200x y --= 5、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k 值是 (A )5 (B )6 (C )7 (D )8 6、若满足条件020x y x y y a -≥?? +-≤??≥? 的整点(,)x y 恰有9个,其中整点是指横、 纵坐 标都是整数的点,则整数a 的值为 (A )3- (B ) 2- (C )1- (D )0 7、已知函数2,1, ()1,1,x ax x f x ax x ?-+≤=?->? 若1212,,x x x x ?∈≠R ,使得 12()()f x f x =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2a < (B )2a > (C )22a -<< (D )2a >或2a <- 8、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 B C D A B C D -中,若点P 是棱上一点,则满足 '2PA PC +=的点P 的个数为 (A )4 (B )6 (C )8 (D )1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A' B' C' D' A B C D

2020届高三物理海淀一模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1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 .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均增大 C .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势能一定增大 D .物体的内能变化,它的温度并不一定发生变化 14.已知氦离子(He +)的能级图如图所示,根据能级跃迁理论可知 A .氦离子(He +)从n =4能级跃迁到n =3能级比从n =3能级跃迁到n =2能级辐射出光子的频率低 B .大量处在n =3能级的氦离子(He +)向低能级跃迁,只能发出2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C .氦离子(He +)处于n=1能级时,能吸收45eV 的能量跃迁到n =2能级 D .氦离子(He +)从n =4能级跃迁到n =3能级,需要吸收能量 15.关于机械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机械波的振幅与波源振动的振幅不相等 B .在波的传播过程中,介质中质点的振动频率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 C .在波的传播过程中,介质中质点的振动速度等于波的传播速度 D .在机械波的传播过程中,离波源越远的质点振动的周期越大 16.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卡文迪许仅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推出了行星与太阳间引力大小跟行星与太阳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关系 B .“月﹣地检验”表明物体在地球上受到地球对它的引力是它在月球上受到月球对它的引力的60倍 C .“月﹣地检验”表明地面物体所受地球引力与月球所受地球引力遵从同样的规律 D .引力常量 G 的大小是牛顿根据大量实验数据得出的 17.在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中,有不计重力的甲、乙两个带电粒子,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方向和轨迹示意如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乙两粒子所带电荷种类不同 B .若甲、乙两粒子所带电荷量及运动的速率均相等,则甲粒子 的质量较大 C .若甲、乙两粒子的动量大小相等,则甲粒子所带电荷量较大 D .该磁场方向一定是垂直纸面向里 18.“娱乐风洞”是一项将科技与惊险相结合的娱乐项目,它能在一个特定的空间内把表演者“吹”起来。假设风洞内向上的风量和风速保持不变,表演者调整身 体的姿态,通过改变受风面积(表演者在垂直风力方向的投影面积),来改变所受向上风力的大小。已知人体所受风力大小与受风面积成正 比,人水平横躺时受风面积最大,设为S 0,站立时受风面积为18 S 0;当受风面积为12 S 0时,表演者恰好可以静止或匀速漂移。如图所示,某次表演中,人体可上下移动的空间总高度为H ,表演者由静止以站立身姿从A 位置下落,经过B 位置时调整为水平横躺身姿(不计调整过程的 时间和速度变化),运动到C 位置速度恰好减为零。关于表演者下落的 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 -13.6 E n (eV ) -3.40 -1.51 ∞ 0 -6.04 -2.18 -54.4 2 3 4 5 6 n H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