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灭火方案的设计

机器人灭火方案的设计
机器人灭火方案的设计

机器人灭火方案的设计

[摘要] 根据第二届江苏省大学生机器人灭火竞赛规则,对其比赛方案进行设计和优化。本次比赛所用机器人为上海广茂达公司生产的能力风暴机器人,主要利用红外传感器、灰度传感器对环境进行检测,驱动电机,使机器人在场地中按照设计的方案寻找火源并将其扑灭。

[关键词] 能力风暴机器人灭火

近年来,机器人技术已经取得很大的发展,并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近几年,我国也举办了各式各样的机器人比赛,如机器人足球、机器人灭火、机器人跳舞、创新机器人等,其中以机器人足球比赛、机器人灭火比赛最为引人注目,开展也最为普及。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广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比赛规则

比赛采用江苏省第二届机器人大赛灭火比赛规则。在场地中设有四间模型房间,其中在某一房间内放置了点燃的蜡烛一根,让机器人模仿生活中的消防队员灭火,自主地寻找并设法熄灭蜡烛。

1.比赛场地

机器人灭火比赛的场地平面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比赛场地平面结构

比赛场地的墙壁为木质材料,高33cm,颜色为白色。地面为被漆成黑色的光滑木质地板,场地中所有的走廊和门宽都是46cm。进门处用一个2.5cm宽的白线表示,场地中标有“H”的白色实心圆圈为机器人的出发位置。

2.运行模式

对于所有比赛,得分越低,成绩越好。有多种运行模式可以选择。不同模式的得分系数不同,标准模式得分系数是1.0;声音启动模式的得分系数是0.95;回家模式的得分系数是0.8;家具模式的得分系数为0.75。灭火模式:使用风扇吹风灭火的得分系数为1.0,不使用吹风灭火的方式将火灭掉,系数是0.85。

最终的实际得分:得分=(实际时间+罚分)×模式系数×房间系数

3.罚分标准

滚筒式扫地机

课程设计评语: 课程设计总评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研制背景及意义 (2) 第二章设计任务书 (2) 2.1 设计简介及原理 (2) 2.2 设计要求 (3) 2.3 设计内容 (3) 第三章方案设计 (4) 3.1 清扫的方案设计 (4) 3.2 动力的方案设计 (5) 3.3 压缩的方案设计 (6) 3.4 升降的方案设计 (6) 3.5 离合的方案设计 (7) 3.6 操作的方案设计 (8) 第四章各部分参数设计 (8) 4.1 整车尺寸 (8) 4.2 动力部分的参数 (9) 4.3 主要部件(主轴)强度校核 (9) 第五章创新点及其应用前景 (12) 参考文献

摘要 针对目前环卫、保洁人员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工作时间长等问题,而目前市场上没有出现比较成熟、实用的适合环卫工人使用的产品,我们设计了一种实用、简便的滚筒式扫地车。该扫地车可以对路面,广场等较平坦的场地进行快速,高效的清扫,而且不需要其它动力,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我们在车上设计一个多排毛刷的滚筒配合一个大半个圆的弧形铲子可以将垃圾迅速扫起,只需扫地车前进这一个动作即可实现对地面垃圾的收集清扫工作。垃圾车上还设计有连杆机构可实现调节前面万向轮的高度同时控制离合器离合滚筒两个动作,可以使扫地车在不清扫时使滚筒离地的同时和链轮离合,这样方便使用者在不用的时候轻松移动扫地车。车轮上还有棘轮配合上万向轮的调高,可随意的后退而不带到垃圾,实现多次清扫。而在垃圾特别多的时候,车上的压缩装置可以增加扫地车的装载量,进行更持久的清扫。 关键词:简单、环保、方便

工业机器人结构设计

1绪论 1.1工业机器人概述 工业机器人由操作机(机械本体)、控制器、伺服驱动系统和检测传感装置构成,是一种仿人操作,自动控制、可重复编程、能在三维空间完成各种作业的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生产设备。特别适合于多品种、变批量的柔性生产。它对稳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劳动条件和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机器人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控制论、机构学、信息和传感技术、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多学科而形成的高新技术,是当代研究十分活跃,应用日益广泛的领域。机器人应用情况,是一个国家工业自动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机器人并不是在简单意义上代替人工的劳动,而是综合了人的特长和机器特长的一种拟人的电子机械装置,既有人对环境状态的快速反应和分析判断能力,又有机器可长时间持续工作、精确度高、抗恶劣环境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机器进化过程的产物,它是工业以及非工业领域的重要生产和服务性设备,也是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不可缺少的自动化设备。机械手是模仿人手的部分动作,按给定程序、轨迹和要求实现自动抓取、搬运或操作的自动机械装置。在工业生产中应用的机械手被称为“工业机械手”。工业机械手可以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可以减轻劳动强度、保证产品质量、实现安全

生产,尤其在高温、高压、低温、低压、粉尘、易爆、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等恶劣的环境中,由它代替人进行正常的工作,意义更为重大。因此,工业机械手在机械加工、冲压、铸、锻、焊接、热处理、电镀、喷漆、装配以及轻工业、交通运输业等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工业机械手的结构形式开始比较简单专用性较强,仅为某台机床的上下料装置,是附属于该机床的专用机械手。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制成了能够独立的按程序控制实现重复操作,适用范围比较广的“程序控制通用机械手”,简称通用机械手。由于通用机械手能很快的改变工作程序,适应性较强,所以它在不断变换生产品种的中小批量生产中获得广泛的应用。 1.2工业机器人的组成和分类 1.2.1工业机器人的组成 机械手主要由执行机构、驱动系统、控制系统以及位置检测装置等组成。各系统相互之间的关系如方框图1.1所示。 图1.1机器人组成系统

人工智能原理及其应用(王万森)第3版 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人工智能概述课后题答案 1.1什么是智能?智能包含哪几种能力? 解:智能主要是指人类的自然智能。一般认为,智能是是一种认识客观事物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智能包含感知能力,记忆与思维能力,学习和自适应能力,行为能力 1.2人类有哪几种思维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解:人类思维方式有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 形象思维也称直感思维,是一种基于形象概念,根据感性形象认识材料,对客观对象进行处理的一种思维方式。 抽象思维也称逻辑思维,是一种基于抽象概念,根据逻辑规则对信息或知识进行处理的理性思维形式。 灵感思维也称顿悟思维,是一种显意识与潜意识相互作用的思维方式。 1.3什么是人工智能?它的研究目标是什么? 解:从能力的角度讲,人工智能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在机器(计算机)上实现智能;从学科的角度看,人工智能是一门研究如何构造智能机器或智能系统,使它能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的学科。 研究目标: 对智能行为有效解释的理论分析; 解释人类智能; 构造具有智能的人工产品; 1.4什么是图灵实验?图灵实验说明了什么? 解:图灵实验可描述如下,该实验的参加者由一位测试主持人和两个被测试对象组成。其中,两个被测试对象中一个是人,另一个是机器。测试规则为:测试主持人和每个被测试对象分别位于彼此不能看见的房间中,相互之间只能通过计算机终端进行会话。测试开始后,由测试主持人向被测试对象提出各种具有智能性的问题,但不能询问测试者的物理特征。被测试对象在回答问题时,都应尽量使测试者相信自己是“人”,而另一位是”机器”。在这个前提下,要求测试主持人区分这两个被测试对象中哪个是人,哪个是机器。如果无论如何更换测试主持人和被测试对象的人,测试主持人总能分辨出人和机器的概率都小于50%,则认为该机器具有了智能。 1.5人工智能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解:孕育期,形成期,知识应用期,从学派分立走向综合,智能科学技术学科的兴起

小米智能家居设计方案

小米智能家居设计方私人定制 尊敬的用户姓名 智能方案设计 智能方案制作单位2019 / 3 /

尊敬的用户: 您好!这是一份针对你私人的家庭智能化方案设计,我们将竭尽所能的完成您对智能化的想象和需求,为方便你浏览方案,方案按照以下原则设计: 1.根据您的户型图纸,设计最全面的功能需求,您可以根据你的实际情况进行取舍。 2.根据设备点位,提供相应的弱电线路图纸,避免普通的弱电电工因为对智能家居的不了解,造成线路设计的遗漏。 3.在上述两点完成后,可以根据您的私人化需求,再单独定制私人化的智能场景或者智能化控制。 智能家居相关设备图例及编号 图例: 1.:智能家居网关,实现智能化的大脑,属于必备设备,提供设备之间的相互通讯以及设备和云端之间的连接。

2.:小米智能灯,提供智能灯光,可以通过网关连接wifi,实现远程控制,同时也可以配合小爱同学,实现本地语音控制,也可以配合指纹锁,门窗磁实现场景联动,比如开门后,灯光自动亮起. 3.:小米智能窗帘电机,实现窗帘的无线控制,也可也配合小爱同学,实现本地语音控制。也可以配合指纹锁,门窗磁实现场景联动。 4.:小米空调控制器,实现屋内空调的无线控制,可以使用手机控制,亦可以配合小爱同学,实现本地语音控制。也可以配合指纹锁,门窗磁实现场景联动。

5.:小爱同学,语音控制设备,可以配合其他设备使用。 6:小米指纹锁,带智能猫眼,不仅仅是传统的指纹锁,可视猫眼,还可以联动家里的智能化场景。 7:小米智能开关,实现屋内灯光控制,可以使用手机控制,亦可以配合小爱同学,实现本地语音控制。也可以配合指纹锁,门窗磁实现场景联动。

机械毕业设计1116灭火机器人结构与控制

摘要 面对诸多恶劣的工作环境(如灭火、救援等),为了有效的避免人员伤亡,就需要采用智能小车去现场来完成相应的任务。因此研究和开发智能小车引导控制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系统采用68HC11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芯片,设计制作了一款通过红外光电传感器检测路径信息、红外火焰传感器检测火源的智能寻迹灭火小车。本系统由单片机控制模块、寻迹传感器模块、驱动电机模块、火源传感器模块、风扇模块、电源模块等组成。实际应用表明,该小车可以在专门设计的场地上实现自主发现火源,自主识别路线,自主行进接近火源并灭火,最终完成灭火的任务。 关键词:单片机,小车,引导控制,传感器

Abstract Content: Confronted with so many bad working environment (such as fire fighting, rescue etc),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avoid casualties, need to use intelligent go by car scene to complete relevant tasks. Therefore,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car guide control system has the extremely vital significance. This system uses 68HC11 as the core control chip, design and make a new electric sensor detection by infrared sensor information, infrared flame path of intelligent tracing test fire extinguishing car. The system is composed of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control module, tracing sensor module, drive motor module, ignition sensor module, fan module, power supply module.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car can be in a specially designed field on fire, to realize the independent found autonomous recognition route, independent sources and marching close to the fire extinguishing, finally complete task. Keywords: Microcontroller , Car ,Control system, Sensors

扫地机器人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扫地机器人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报告说明— 该扫地机器人项目计划总投资11756.2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9916.1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4.35%;流动资金1840.1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5.65%。 达产年营业收入17938.00万元,总成本费用13549.85万元,税金及附加218.68万元,利润总额4388.15万元,利税总额5212.09万元,税后净利润3291.11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920.98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7.33%,投资利税率44.33%,投资回报率27.99%,全部投资回收期5.07年,提供就业职位304个。 扫地机器人行业发展以来技术进步明显。最初的扫地机器人通过随机碰撞的方式来进行清扫,清扫效率低;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使用陀螺仪和加速度计导航的局部规划类产品;随后又出现了使用激光导航LDS-SLAM或视觉导航V-SLAM的全局规划产品。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况 第二章投资单位说明 第三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第四章投资建设方案 第五章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第六章土建工程分析 第七章工艺先进性分析 第八章项目环境影响情况说明第九章职业保护 第十章项目风险应对说明 第十一章节能评估 第十二章项目进度方案 第十三章项目投资情况 第十四章项目经营效益 第十五章评价及建议 第十六章项目招投标方案

第一章项目概况 一、项目提出的理由 扫地机器人行业发展以来技术进步明显。最初的扫地机器人通过随机 碰撞的方式来进行清扫,清扫效率低;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使用陀螺 仪和加速度计导航的局部规划类产品;随后又出现了使用激光导航LDS-SLAM或视觉导航V-SLAM的全局规划产品。 二、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扫地机器人项目 (二)项目选址 xx产业示范园区 项目建设方案力求在满足项目产品生产工艺、消防安全、环境保护卫 生等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合并建筑;充分利用自然空间,坚决贯彻执行“十 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的基本国策,因地制宜合理布置。对周围环境不 应产生污染或对周围环境污染不超过国家有关法律和现行标准的允许范围,不会引起当地居民的不满,不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36511.58平方米(折合约54.74亩)。

智能灭火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

第18卷第3期电子设计工程2010年3月V01.18No.3ElectronicDesignEngineeringMar.2010 智能灭火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 李小燕,陈帝伊,马孝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电气系,陕西杨凌712100) 摘要:根据国际灭火机器人的比赛规则,给出灭火机器人的软硬件设计。该系统硬件设计是以嵌入式ARM966E.S为核心,科学布置6个红外测距传感器,实现远红外火焰传感器组.能够快速精确检测环境。并采用双电源供电,直流电机驱动。而系统软件设计采用优化的避障、灭火算法。实验证明.该设计大大提高系统的实时性、快速性和可靠性。机器人搜寻4个房间并完成灭火用时8S左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关键词:机器人;嵌入式系统;传感器;灭火机器人 中图分类号:TP31l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236(2010)03—005l—04 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intelligentfire-nghtingrobot LIXiao-yan。CHENDi-yi,MAXiao-yi (ElectricDepartmentofCollegeofWaterResourcesandArchitecturalEngineering,NorthWestA&FUniversity, Yansting712100,China) Abstract:Accordingtotheruleofinternationalfire—fightingrobotrace.theha”dw呲andsoftware designofthefire-fight- ingrobota地presented.’nlehlLrdwal陀structureisbasedonembeddedARM966E-S.Sixinfrareddistancesen¥ol暗a弛dis—tributedscientificallyandthesectiOHoffar-infraredflamesensolt篙isdesignedcreatively,whichrealizesthefunctionofde-teetingenvironmentquicklyandaccurately.Dualpowersupplysolutionisadopted,andDCmotoristakenfitsdriver.The optimizedalgorithmsforobstacle-avoidanceandfire?extinguishing areintroducedin softwaredesign.Theexperimentsshow thatthereal-timecapability,rapidityandreliabihtyofthesystemarelargelyimprovedbythisdesign.Therobottakeseightsecondstosearchforfourroonlflandfinishesfire.fighting.whichreachestheintemationaladvancedlevel. Key words:robot;embeddedsystem;sensor;fire-fightingrobot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智能机器人的研究在实 际应用中具有很大发展空间。机器人技术涉及人工智能、计 算机视觉、自动控制、精密仪器、传感和信息技术等领域,是 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代表一个国家的高科技发展水平【-1。 智能机器人是各国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删。机器人灭火比赛 是近几年国内外广泛开展的一项机器人竞赛。本文针对基于 嵌入式ARM9内核的智能灭火机器人系统进行优化设计。 1系统硬件设计 机器人灭火比赛的目的是在图l(尺寸单位:ram)所示的 平面结构房子模型里。将蜡烛代替的火源随机地放于其中一 间.要求机器人快速无碰撞找到火源并将其熄灭。 为满足比赛的功能要求,本设计的灭火机器人硬件结构 由控制器、传感器模块、电源模块、驱动模块、灭火装置以及 声音模块等组成.其总体结构如图2所示。 1.1嵌入式系统 由于该系统设计所用传感器较多,传感器系统在整个灭火过程中不断采集环境信息,故要求控制器的核心必须对实收稿日期:2009_07—24稿件编号:20090r7083 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2006AAl00209) 图1比赛场地平面图 时任务具有很强的支持能力。因此。选用以嵌入式CPUARM966E—S为核心的STR91lFAM44控制器.该器件具有32位高端ARM9处理器。实时处理信息的能力强,处理速度为1.1MIPS/MHz,达到2倍以上ARM7处理器的处理能力嘲。为 作者简介:李小燕(1985一),女,四川成都人。研究方向:智能机器人。 一5l一

小米智能家居设计方案

小米智能家居设计方案 私人定制版 尊敬的用户姓名: 智能方案设计师: 智能方案制作单位: 2019 / 3 / 2

尊敬的用户: 您好!这是一份针对你私人的家庭智能化方案设计,我们将竭尽所能的完成您对智能化的想象和需求,为方便你浏览方案,方案按照以下原则 设计: 1.根据您的户型图纸,设计最全面的功能需求,您可以根据你的实际情况进 行取舍。 2.根据设备点位,提供相应的弱电线路图纸,避免普通的弱电电工因为对智 能家居的不了解,造成线路设计的遗漏。 3.在上述两点完成后,可以根据您的私人化需求,再单独定制私人化的智能 场景或者智能化控制。 智能家居相关设备图例及编号 图例: 1.:智能家居网关,实现智能化的大脑,属于必备设备,提供设备之间的相互通讯以及设备和云端之间的连接。

2.:小米智能灯,提供智能灯光,可以通过网关连接wifi,实现远程控制,同时也可以配合小爱同学,实现本地语音控制,也可以配合指纹锁,门窗磁实现场景联动,比如开门后,灯光自动亮起. 3.:小米智能窗帘电机,实现窗帘的无线控制,也可也配合小爱同学,实现本地语音控制。也可以配合指纹锁,门窗磁实现场景联动。 4.:小米空调控制器,实现屋内空调的无线控制,可以使用手机控制,亦可以配合小爱同学,实现本地语音控制。也可以配合指纹锁,门窗磁实现场景联动。 5.:小爱同学,语音控制设备,可以配合其他设备使用。

6:小米指纹锁,带智能猫眼,不仅仅是传统的指纹锁,可视猫眼,还可以联动家里的智能化场景。 7.:小米智能开关,实现屋内灯光控制,可以使用手机控制,亦可以配合小爱同学,实现本地语音控制。也可以配合指纹锁,门窗磁实现场景联动。 8.:小米路由器,千兆网络,全屋wifi无盲区。 9.:小米扫地机器人,智能化扫地,无盲区,清扫干净彻底。

智能扫地机器人课程设计

1、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课题背景 扫地机器人是服务机器人的一种,可以代替人进行清扫房间、车间、墙壁等。提出一种应用于室内的移动清洁机器人的设计方案。其具有实用价值。室内清洁机器人的主要任务是能够代替人进行清扫工作,因此需要有一定的智能。清洁机器人应该具备以下能力:能够自我导航,检测出墙壁,房间内的障碍物并且能够避开;能够走遍房间的大部分空间,可以检测出电池的电量并且能够自主返回充电,同时要求外形比较紧凑,运行稳定,噪音小;要具有人性化的接口,便于操作和控制。结合扫地机器人主要功能探讨其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邱权博士介绍说,扫地机器人可以看作是一种智能吸尘器,通过其基于传感器检测的智能运动规划算法使原本由人操作的吸尘器成为一个可自主运行的智能化设备。它通过各种传感器,比如碰撞开关、红外接近开关、超声传感器、摄像头等,来感知自身的位置和状态,通过智能算法决定当前的任务状态。它可以根据某个传感器检验地面清洁程度,根据历史信息确定哪些区域已经打扫过,它的充电座会发出红外线信息,在电量低于一定值后,它开始寻找红外信息来自动充电。防跌落是基于机器人底部所安装的红外传感器检测地面的距离,当距离发生变化时机器人将停止并改变路线。由于扫

地机器人是一个智能化产品, 1.3工作原理 扫地机器人机身为可移动装置,机器人依托红外识别以及超声波测距从而避障,配合芯片控制内部电机转动以及内部真空环境吸尘,通过路线设计,在室内自由行走,由中央主刷旋转清扫,并且辅以边刷,沿直线或者之字形活动路径打扫。 2、设计要求与内容 1)以 AT89S52系列单片机为核心设计移动清扫机器人电机驱动与控制电路,采用红外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完成障碍物检测电路设计,完成充电站检测电路设计,完成避障算法与路径规划算法设计。 2)按键选择清扫模式和充电模式。 3)显示方式LED 显示当前时间和机器人当前工作状态。 3、系统方案设计 3.1设计任务 1)利用AT89S52处理器编程实现电机驱动。 2)液晶显示扫地机器人的内部参数。 3)当扫地机器人显示电量不足时,无线模块发送命令到充电桩,开始进行充电模式,此时红外发射光线充电桩与扫地机器人充电接口对接,此

灭火机器人设计

灭火机器人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灭火机器人 专业名称机电一体化 学生姓名赵志祥 指导教师朱文琦 毕业时间 1

目录 第1章绪论 (2) 1.1 机器人产生的背景 (2) 1.2 灭火机器人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3) 第2章系统设计方案研究 (4) 2.1 整体方案设计 (4) 2.2 硬件实现方案. (5) 2.3 软件总体设计方案......................................................................... (9) 第3章硬件单元电路设计 (10) 3.1 电源电路 (10) 3.2 微控制器模块的设计 (11) 3.3 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 (15) 3.4 寻线电路的设计 (19) 3.5 火焰检测电路的设计 (24) 1

3.6 声音报警与灭火 (25) 第4章软件实现 (27) 4.1 软件开发平台介绍 (27) 4.2 主程序流程图 (28) 4.3 寻线程序流程图 (29) 4.4 灭火程序流程图 (29) 第5章统功能调试 (30) 结论 (33) 致谢 (34) 参考文献 (35) 1

附录 (36) 1

摘要 本设计主要灭火机器人的制作与研究,小车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加以电源电路,机电驱动,光电传感电路,灭火风扇以及其它电路构成。电源电路提供系统所需的工作电源,专用电机驱动芯片驱动电机控制小车的前后移动和左右转向光电对管完成循迹和避障,光敏电阻传感器检测火焰,灭火风扇进行灭火。本设计制作的小车具有灭火功能,达到了实验现场灭火的目的,较好的完成了课题目标 关键词:传感器灭火机器人直流电机风扇 1

家庭服务机器人系统设计与研究

家庭服务机器人系统设计与研究 秦志强,喻品 (深圳中科鸥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 518067) 摘要 本文着眼于家庭服务机器人的路径规划,在铺满RFID地板的智能家居环境 中,机器人依靠RFID读卡器和电子罗盘,能够准确判断自身位置并在目标位置的 指引下调整前进方向。而依靠红外测距传感器,机器人可以探测周围障碍并在一 定范围内寻找合适路径。机器人实际工作结果表明,在我们的策略下,机器人能 够在智能家居环境中准确地完成各种任务,并体现出较强的自主决策能力。 关键词 服务机器人;路径规划;智能家居;自主决策 The Design and Research on Domestic Service Robot Zhiqiang Qin, Pin Yu (ShenZhen CA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518067) Abstract This article emphasis on path planning of domestic service robot. In a smart home environment that the floor is covered with RFID plate, a robot can determine its own position and adjust its direction with the help of RFID reader and electronic compass. And relying on infrared sensor, it can also detect the barrier within a certain range. As the result of the actual work of the robot shows that it can finish kinds of work in a smart home environment with our strategies, and it shows strong ability of making independent decisions. key words service robot; path planning; smart home environment; making independent decisions 引言 随着人工智能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机器人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智能服务机器人已经开始影响人们的生活,同时人们也对机器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服务机器人目前尚无严格统一的定义,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 IFR)给出的初步定义是:服务机器人是一种半自动或全自动机器人,它能服务于人类或某些设备,但不包括制造业务。IFR的调研结果显示,服务机器人产业的市场在不断扩大,各种专用服务机器人的销售数量都在逐年提升。保守估计2012到2015年间,世界范围内具有专业用途的服务机器人的安装数量将会多达9.38万,而个人使用的机器人的交易数量将会接近1560万[1]。随着全球老龄化的来临,社会和家庭负担都在加重,家庭服务机器人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当前,大部分的家庭服务机器人都不具备行走功能或只具有简单的避障能力,因此,机器人路径规划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1相关研究 机器人是人们为完成某种特定或一般性任务而设计的机器,所以为人类工作是机器人的使命。自从机器人的概念诞生开始,人们对服务机器人的研究就没有停歇过,并且服务机器人一直在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肖雄军和蔡自兴系统地归纳了服务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了一些发展思路和要点[2]。Fei Lu等构建了一个面向家庭服务机器人的智能空间系统,提出了这一系统的一些关键技术,并详细介绍了家庭服务机器人能够提供的智能而灵活的服务[3]。徐海黎等构建了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研究了基于RSSI 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方法,家庭服务机器人作为无线定位系统中的盲节点,收集邻近参考节点的坐标和RSSI值,通过CC2431定位引擎计算出自身的坐标,从而实现了移动机器人

(完整版)六自由度机器人结构设计

六自由度机器人结构设计、 运动学分析及仿真 学科:机电一体化 姓名:袁杰 指导老师:鹿毅 答辩日期: 2012.6 摘要 近二十年来,机器人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各种用途的机器人在各个领域广泛获 得应用。我国在机器人的研究和应用方面与工业化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 研究和设计各种用途的机器人特别是工业机器人、推广机器人的应用是有现实意义 的。 典型的工业机器人例如焊接机器人、喷漆机器人、装配机器人等大多是固定在 生产线或加工设备旁边作业的,本论文作者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项 目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小型的、固定在AGV 上以实现移动的六自由度串联机器人。 首先,作者针对机器人的设计要求提出了多个方案,对其进行分析比较,选择

其中最优的方案进行了结构设计;同时进行了运动学分析,用D-H 方法建立了坐标变换矩阵,推算了运动方程的正、逆解;用矢量积法推导了速度雅可比矩阵,并计算了包括腕点在内的一些点的位移和速度;然后借助坐标变换矩阵进行工作空间分析,作出了实际工作空间的轴剖面。这些工作为移动式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动力学分析和运动控制提供了依据。最后用ADAMS 软件进行了机器人手臂的运动学仿真,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对在机械设计中使用虚拟样机技术做了尝试,积累了 经验。 第1 章绪论 1.1 我国机器人研究现状 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进行编程,并在自动控制下执行某种操作或移动 作业任务的机械装置。 机器人技术综合了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及 人工智能等多种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典型代表,是当代科技发展最活跃的领域。机器人的研究、制造和应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重视。近十几年来,机器人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各种用途的机器人在各个领域广泛获得应用。 我国是从 20 世纪80 年代开始涉足机器人领域的研究和应用的。1986年,我国开展了“七五”机器人攻关计划。1987 年,我国的“863”计划将机器人方面的研究列入其中。目前,我国从事机器人的应用开发的主要是高校和有关科研院所。最初我国在机器人技术方面的主要

家用清洁机器人设计方案

“家庭清洁机器人”设计 方案 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电信 1101 申报人:万威 组内成员:彭超峰、姚钟方、 仝鹏、仲红玉

引言 家庭卫生状况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家人的身体健康及心情的好坏,一个清新整洁的居住环境不仅能给家人带来身心的健康,还能促进家庭成员关系的融洽性,而地面卫生会直接反映出家中的卫生状况好与坏,你还为每天扫地而发愁吗没关系,家用清洁机器人来帮你。本设计就是针对上面所出现的问题而设计的,可以对室内卫生进行智能清洁,可以把室内的尘土,碎屑,果皮等统统清洁干净,无缝隙、无死角、无残留,还你一个干净的地面,实现生活的便捷化和智能化。 1.总体方案设计及功能描述 利用STC89C52单片机对小车及吸尘装置遥控控制和自动控制,实现人工清洁模式和自动清洁模式,并利用按键及LCD12864液晶显示屏进行切换和显示两种模式。在自动清洁模式下,利用DS1302提供时间,可以对智能吸尘小车设定时间,利用按键及LCD12864液晶屏设定和显示设定清洁时间,可以设定每半天、每天或每两天的指定时间进行卫生清洁,做到定时自动清洁,也可以在发现室内卫生状况比较差的情况下,通过按动按键,人为即时开启家用清洁机器人进行卫生清洁工作;在人工清洁模式下,通过遥控器遥控控制小车,进行来清洁指定地方的垃圾,做到定点快速清洁。在小车自动清洁模式下,通过超声波测距模块来感知障碍物的存在,得到数据后传回STC89C52单片机中,利用程序算法,实现小车的自动转弯、后退,避免小车与障碍物发生碰撞及进入死角后出不来,转弯后通过调节小车车轮转速使小车改变一定角度行驶大约30cm后,在调整一定角度,实现与原来行驶方向反向,并与原来行驶轨迹中线相隔大约20cm,实现小车新旧运行轨迹间紧密结合,做到无缝隙,无死角的清洁工作,做到传统吸尘机器人不易做到的功能。 2.创新与特点

基于STM32的智能灭火机器人设计方案

143 电子技术 1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智能灭火机器人在声音或人工启动后 ,左右两侧的电机被驱动旋转,小车在前进的过程中,通过两侧夹角固定红外传感器,来调整两轮的转速,是车体达到前行方向,前行过程中实时监测是否有火源存在,若火焰传感器检测到有火源时,向火源靠拢,当与货源达到一定距离时,温度传感器接收到信号,在单片机处理下使风扇转动,直至火源被灭才停止旋转,然后继续寻找下一火源。系统总体设计框图如图1。 基于 STM32 的智能灭火机器人设计方案 杨 斌,刘思美 (山东科技大学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自动化系,山东 青岛 266590) 摘 要: 本系统以stm32微控制器为核心控制单元,以安装在车体两侧红外传感器来循迹,通过声音传感器启动,使用火焰传感器来检测火焰,以温度传感器检测与火源的距离,并用风扇来灭火。车身主要以相隔30度的五个红外传感器来调整车身的角度,实现了对运动方向的控制,进而躲避障碍物,实现了在规定区域能自主搜索火源并实施灭火的功效。关键词:stm32;传感器;灭火机器人DOI:10.16640/https://www.360docs.net/doc/f610617072.html,ki.37-1222/t.2016.10.127 图1 系统总体设计框图 2 系统硬件设计 2.1 结构设计 在综合考虑工作受地面摩擦、机器人惯性、机器人电机的转数差、齿轮箱与轮子的摩擦、电压变化等多个因素影响后,为了方便小车在前进过程中,能够直线前进,且没有左右较大的晃动,而且能够平稳转弯,我们采用圆形车体,两电机驱动,前后各安装一个万向轮。 车体主要由电路板,车底盘,风扇架,车轮等构成,为了更加节省车体空间,我们在设计电路板时,将稳压芯片,电机驱动,stm32芯片都焊接在一块板子上,使整个车体看起来更整洁更美观。在车体前方安装5个红外传感器,并且距中心红外各岔开30度,将两个传感器放在车盘后面,距中心岔开60度。这样能够使探测的范围更大,有利于对墙壁的探测。红外的距离大概8cm,经过检测,这样车体能够最快修正,更加平稳。电池放于车底盘下面,将车的重心降低,更有利于车体稳定。将风扇提高能够略高于火源,而温度传感器与火焰传感器一般与火源同等高度,风扇要有大概10度的向下倾角,这样就能保证最大范围的灭火。2.2 电源管理模块设计 电源管理模块包括稳压模块与驱动模块。由于单片机及所有的传感器系统供电采用的是5V 的电源,而车体要良好的运行电机的供电电压应该达到12V,所以在电源的处理上采用了稳压芯片,LM2596来稳5V,以供传感器使用,电机驱动模块使用直流12V,使用一款MC34063 升压芯片。由于传感器数量较多,尤其红外传感器所消耗的电流较大,这便是我们使用LM2596的原因。 电机驱动芯片我们采用的是 LR7843 ,电机驱动电路为一个由分立元件制作的直流电动机可逆双极型桥式驱动器,其功率元件由4片 N 沟道功率 MOS 管组成,额定工作电流可以轻易达到 100A 以上,大 大提高了电动机的工作转矩和转速。该驱动器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功率 MOS 管栅极驱动电路、 IR2104驱动芯片、74HC08D 与门芯片等。2.3 传感器模块设计 红外传感器采用E18-D80NK,传感器具有探测距离远、受可见光干扰小、价格便宜、易于装配、使用方便等特点。红外发射管发射出经过调制过的38KHZ 的红外光,当前方没有障碍物时,接收器收不到红外光,相反当前方有障碍物时,接受器可以收到红外光。根据此原理,机器人可以感知前方的路况从而决定是否前行。声音传感器是固定频率声控的,内部含有鉴频器,可以对固定频率音频信号识别;放大器对麦克风的声音进行100倍放大,并从接口插针输出,可以精密多圈电位器调节频率。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加准确的控制小车,不至于在杂音下启动。温度传感器采用的是DS18B20 测温模块,其板载DS18B20芯片,同时留有3P 圆孔座,方便插拔DS18B20芯片,芯片引脚已经全部引出,内置上拉电阻,方便使用,价格便宜,能够精确检测与火源距离,使小车实现完全自动化。火焰传感器与风扇模块选材,满足需求即可,但其位置有较为严格要求,火焰传感器最好使用5路,分布原理与红外传感器分布原理相似,方便在检测火源后校正角度。风扇最好选用大功率空心杯等,能够保证足够的风力灭火,使用继电器控制其开关。 3 软件设计 程序的开发是在Keil 开发环境下进行的,包括源程序的编写、编译和链接,并最终生成可执行文件。软件设计部分包括系统初始化、 数据采集与处理、 电机控制、灭火等部分。 在小车接收到信号启动后,实时监测是否有火源存在,在红外传感器没有检测到物体时,小车则向两边斜向靠拢,以便贴近障碍物行驶。若检测到火源,根据火焰传感器来判别火源的方向,并逐渐向火源靠拢,靠近过程中及时修正车体方向,在距火源达到一定距离后,温度传感器接收到信号,通过单片机控制继电开通,促使风扇转动,直至检测不到火源时风扇停止。为防止火复燃,需小车在原地静定几秒钟,确定无火源时再离开,继续寻找下一火源。 4 结论 顺应于现代灭火技术的理念,基于stm32核心处理器,合理搭建小车机械结构,使用红外传感器避障,声音传感器启动,火焰传感器检测火源,温度传感器控制与火源距离,用风扇灭火,我们设计出一种运行稳定,价格低廉,可靠且可行的全自动智能灭火机器人。参考文献: [1] (美)麦库姆.小型智能机器人制作全攻略[M].(第4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06). [2]蔡自兴等编.机器人学基础[M].(第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03). [3]刘火良,杨森编.STM32库开发实战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06). 作者简介:杨斌(1993-),男,河南卢氏人,本科。

家用服务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与开发

家用服务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与开发 【摘要】介绍多功能家居服务机器人的组成、主要性能参数和机器人的运动分析,进行了结构设计和控制系统的设计。可通过程序或手柄遥控两种方法来控制机器人的所有运动,实现对室内物品的夹取和整理,并运送到指定位置,以更好的方便人们生活。 【关键词】服务型机器人;六自由度;程序控制 机器人学的进步与应用是二十世纪自动控制最有说服力的成就,是当代最高意义的自动化,尤其在当今的工业制造中,机器人学已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越来越感受到机器人已经深入到人们生产、生活和社会各个领域。当前社会家庭服务也迫切需要,一方面社会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使很多老人需要被照顾,使社会保障和服务的需求也变的更大,老龄化的家庭结构会使很多的的年轻家庭压力增大,而且工作的压力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也使得年轻人没有更多的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随之使家庭服务机器人市场变的更大。另一方面,服务型机器人将会广泛地代替人力从事各种工作,使人类从繁重的、重复单调的、有害健康和危险的生产作业中解放出来。 1.家用服务机器人的主要功能 该家用服务机器人机械手爪有夹紧和松开物件的功能,由五个电机驱动五个自由度的运动,由一个电机控制手爪的夹紧和松开以及两个电机驱动四轮小车后轮。这样既可实现整体的旋转、水平、垂直运动及手爪的倾斜、旋转、夹紧、松开运动,也可实现机器人在地面上的空间全方位运动。该机器人可通过手柄遥控控制,也可通过程序自动控制。从手柄遥控或程序发出控制信号到各个相应的接收器,再从接收器传给各个电机,驱动小车以及机器人的运动方向或行程,从而机械手可以夹取或放置物件。多功能家居整理机器人大多是代替人上肢的部分功能,按给定的操作、轨迹和要求进行工作。具体功能模块如图1。 2.家用服务机器人的总体结构 总体结构主要由执行系统、驱动系统、控制系统及检测系统组成。执行系统是多功能家用机器人完成抓取工件,实现各种运动所必需的机械部件,它包括手部、腕部、机身和行走机构等.驱动系统为执行系统各部件提供动力,并驱动其动力的装置。常用的机械传动、液压传动、气压传动和电传动。控制系统是通过对驱动系统的控制,使执行系统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工作,当发生错误或故障时发出报警信号。检测系统的作用是通过各种检测装置、传感装置检测执行机构的运动情况,根据需要反馈给控制系统,与设定进行比较,以保证运动符合要求。另外本机还有配重系统,由于自重、承重较大,工作时运动惯性亦较大,为使小臂接近静平衡,将伺服电动机组件、齿形带轮等大质量零部件布置在与腕部相对的另一端。底部小车的主体结构包括底盘、车身、转向机构等,对于小车而言,转向机构与驱动系统的设计是很重要的,只有严格按照阿克曼原理设计出合理的

机器人机械手的设计要求要点

机械手的设计要求 机械手总体结构的类型 工业机器人的结构形式主要有直角坐标结构,圆柱坐标结构,球坐标结构,关节型结构四种。各结构形式及其相应的特点,分别介绍如下。 1.直角坐标机器人结构 直角坐标机器人的空间运动是用三个相互垂直的直线运动来实现的.由于直线运动易于实现全闭环的位置控制,所以,直角坐标机器人有可能达到很高的位置精度(μm级)。但是,这种直角坐标机器人的运动空间相对机器人的结构尺寸来讲,是比较小的。因此,为了实现一定的运动空间,直角坐标机器人的结构尺寸要比其他类型的机器人的结构尺寸大得多。 直角坐标机器人的工作空间为一空间长方体。直角坐标机器人主要用于装配作业及搬运作业,直角坐标机器人有悬臂式,龙门式,天车式三种结构。 2.圆柱坐标机器人结构 圆柱坐标机器人的空间运动是用一个回转运动及两个直线运动来实现的。这种机器人构造比较简单,精度还可以,常用于搬运作业。其工作空间是一个圆柱状的空间。 3. 球坐标机器人结构 球坐标机器人的空间运动是由两个回转运动和一个直线运动来实现的。这种机器人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但精度不很高。主要应用于搬运作业。其工作空间是一个类球形的空间。 4. 关节型机器人结构 关节型机器人的空间运动是由三个回转运动实现的。关节型机器人动作灵活,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相对机器人本体尺寸,其工作空间比较大。此种机器人在工业中应用十分广泛,如焊接、喷漆、搬运、装配等作业,都广泛采用这

种类型的机器人。 手臂的设计要求 机器人手臂的作用,是在一定的载荷和一定的速度下,实现在机器人所要求的工作空间内的运动。在进行机器人手臂设计时,要遵循下述原则; 1.应尽可能使机器人手臂各关节轴相互平行;相互垂直的轴应尽可能相交于一点,这样可以使机器人运动学正逆运算简化,有利于机器人的控制。 2.机器人手臂的结构尺寸应满足机器人工作空间的要求。工作空间的形状和大小与机器人手臂的长度,手臂关节的转动范围有密切的关系。但机器人手臂末端工作空间并没有考虑机器人手腕的空间姿态要求,如果对机器人手腕的姿态提出具体的要求,则其手臂末端可实现的空间要小于上述没有考虑手腕姿态的工作空间。 3.为了提高机器人的运动速度与控制精度,应在保证机器人手臂有足够强度和刚度的条件下,尽可能在结构上、材料上设法减轻手臂的重量。力求选用高强度的轻质材料,通常选用高强度铝合金制造机器人手臂。目前,在国外,也在研究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机器人手臂。碳纤维复合材料抗拉强度高,抗振性好,比重小(其比重相当于钢的1/4,相当于铝合金的2/3),但是,其价格昂贵,且在性能稳定性及制造复杂形状工件的工艺上尚存在问题,故还未能在生产实际中推广应用。目前比较有效的办法是用有限元法进行机器人手臂结构的优化设计。在保证所需强度与刚度的情况下,减轻机器人手臂的重量。 4.机器人各关节的轴承间隙要尽可能小,以减小机械间隙所造成的运动误差。因此,各关节都应有工作可靠、便于调整的轴承间隙调整机构。 5.机器人的手臂相对其关节回转轴应尽可能在重量上平衡,这对减小电机负载和提高机器人手臂运动的响应速度是非常有利的。在设计机器人的手臂时,应尽可能利用在机器人上安装的机电元器件与装置的重量来减小机器人手臂的不平衡重量,必要时还要设计平衡机构来平衡手臂残余的不平衡重量。 6.机器人手臂在结构上要考虑各关节的限位开关和具有一定缓冲能力的机械限位块,以及驱动装置,传动机构及其它元件的安装。 腰座结构的设计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