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机电机功率的计算办法

输送机电机功率的计算办法
输送机电机功率的计算办法

精心整理输送机的电机功率怎么计算

本文由临沂瑞威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技术部总结发布:

输送机速度0.1m/s输送重量16kg链板重量也已知水平输送输送链拉力P=F*V,在水平中

F

。1=使

乘即可。4、皮带、链条及摩擦轮减速比计算方法:减速比=从动轮直径÷主动轮直径。

电动机的功率,应根据生产机械所需要的功率来选择,尽量使电动机在额定负载下运行。选择时应注意

以下两点:

①如果电动机功率选得过小.就会出现"小马拉大车"现象,造成电动机长期过载.使其绝缘因发热而

损坏.甚至电动机被烧毁。

②如果电动机功率选得过大.就会出现"大马拉小车"现象.其输出机械功率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功率

P1(kw)

式中n1

所用电动机的功率进

行对比。

具体做法是:了解本单位或附近其他单位的类似生产机械使用多大功率的电动机,然后选用相近功率的

电动机进行试车。试车的目的是验证所选电动机与生产机械是否匹配。

验证的方法是:使电动机带动生产机械运转,用钳形电流表测量电动机的工作电流,将测得的电流与该

电动机铭牌上标出的额定电流进行对比。如果电功机的实际工作电流与铭脾上标出

机。

式中:

P-功率,kW;

n-电机的额定转速,r/min;

T-转矩,Nm。

电机的输出转矩一定要大于工作机械所需要的转矩,一般需要一个安全系数。

机械功率公式:P=TxN/97500 P:功率单位W

T:转矩,单位克/㎝

N:转速,单位r/min

电机常用计算公式和说明

电机电流计算: 对于交流电三相四线供电而言,线电压是380,相电压是220,线电压是根号3相电压 对于电动机而言一个绕组的电压就是相电压,导线的电压是线电压(指A相 B相 C相之间的电压,一个绕组的电流就是相电流,导线的电流是线电流 当电机星接时:线电流=相电流;线电压=根号3相电压。三个绕组的尾线相连接,电势为零,所以绕组的电压是220伏 当电机角接时:线电流=根号3相电流;线电压=相电压。绕组是直接接380的,导线的电流是两个绕组电流的矢量之和 功率计算公式 p=根号三UI乘功率因数是对的 用一个钳式电流表卡在A B C任意一个线上测到都是线电流 极对数与扭矩的关系 n=60f/p n: 电机转速 60: 60秒 f: 我国电流采用50Hz p: 电机极对数 1对极对数电机转速:3000转/分;2对极对数电机转速:60×50/2=1500转/分在输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电机的极对数越多,电机的转速就越低,但它的扭矩就越大。所以在选用电机时,考虑负载需要多大的起动扭距。 异步电机的转速n=(60f/p)×(1-s),主要与频率和极数有关。 直流电机的转速与极数无关,他的转速主要与电枢的电压、磁通量、及电机的结构有关。n=(电机电压-电枢电流*电枢电阻)/(电机结构常数*磁通)。 扭矩公式 T=9550*P输出功率/N转速 导线电阻计算公式: 铜线的电阻率ρ=0.0172, R=ρ×L/S (L=导线长度,单位:米,S=导线截面,单位:m㎡) 磁通量的计算公式: B为磁感应强度,S为面积。已知高斯磁场定律为:Φ=BS 磁场强度的计算公式:H = N × I / Le 式中:H为磁场强度,单位为A/m;N为励磁线圈的匝数;I为励磁电流(测量值),单位位A;Le为测试样品的有效磁路长度,单位为m。 磁感应强度计算公式:B = Φ/ (N × Ae)B=F/IL u磁导率 pi=3.14 B=uI/2R 式中:B为磁感应强度,单位为Wb/m^2;Φ为感应磁通(测量值),单位为Wb;N为感应线圈的匝数;Ae为测试样品的有效截面积,单位为m^2。 感应电动势 1)E=nΔΦ/Δt(普适公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感应电动势(V),n:感应线圈匝数,ΔΦ/Δt:磁通量的变化率} 磁通量变化率=磁通量变化量/时间磁通量变化量=变化后的磁通量-变化前的磁通量 2)E=BLV垂(切割磁感线运动){L:有效长度(m)} 3)Em=nBSω(交流发电机最大的感应电动势){Em:感应电动势峰值} 4)E=BL2ω/2(导体一端固定以ω旋转切割){ω:角速度(rad/s),V:速度(m/s)}

辊道电机计算

辊道电机计算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编号: TGS-002 太原钢铁集团临汾钢铁有限公司 中板热处理酸洗生产线工程 单独传动辊道计算 编制: 审查: 批准: 二○○五年十二月 单独传动辊道计算: 1.1 已知条件: 1.1.1 工艺要求 钢板板厚: 6~80mm; 钢板宽度: 1500~3000mm 钢板长度: 3000~12000mm 钢板最大单重:~12吨 (钢板最大单重时钢板规格: 80×3000×9000 mm) 辊道辊面标高:+ mm

辊道速度:~1 m/s 1.1.2 辊子结构 辊子结构分别为空心辊子和花辊两种,空心辊子又分为光辊及辊面挂聚胺脂橡胶两种。 1.1.3 负荷性质 连续运转,无反转或很少反转。 1.2 主要参数 1.2.1 钢板规格及辊子重量 钢板规格: 80×3000×9000 mm (钢板最大单重时钢板规格) 辊子重量:~10290N (空心辊) ~15190N (花辊) 1.2.2 辊距及辊身长度、辊径 辊距 t=800 mm 辊身长度、辊径 L=3350 mm D=355 mm 1.2.3 计算负荷及电动机类型 一个辊子上的计算负荷Q Q=K·G N

K――载荷分布系数 G――钢板的重力 Q值中厚板取2倍的辊距钢板重量 29541N 选用YG系列辊道用三相异步电动机 因为辊道速度为~1 m/s,因此采用YGb型具有功率大,效率高,变频调速范围宽的辊道用三相异步电动机(频率范围10~70Hz)。 1.3单独传动辊道计算 1.3.1按Q值校核 [Q]m=2Mnηi/μ1D N [Q]m――辊子上允许的最大相当负荷 Mn――电动机启动转矩 电动机型号:YGb160L2-8 N= n=695r/min Mn=9550×÷695≈ N·m η――传动效率η= i――齿轮减速机减速比 i= μ1――钢板与辊子的磨擦系数μ1取 D――辊身直径 D=355mm

电机功率计算公式

电机功率计算公式 选用的电机功率:N=(Q/3600)*P/(1000*η)*K 其中风量Q单位为m3/h,全压P单位为Pa,功率N单位为kW,η风机全压效率(按风机相关标准,全压效率不得低于0.7,实际估算效率可取小些,也可以取0.6,小风机取小值,大风机取大值),K为电机容量系数,参见下表。 1、离心风机 2、轴流风机:1.05-1.1,小功率取大值,大功率取小值。 选用的电机功率N=(Q/3600)*P/(1000*η)*K 风机的功率P(KW)计算公式为P=Q*p/(3600*1000*η0* η1) Q—风量,m3/h; p—风机的全风压,Pa; η0—风机的内效率,一般取0.75~0.85,小风机取低值、大风机取

高值。 η1—机械效率: 1、风机与电机直联取1; 2、联轴器联接取0.95~0.98; 3、用三角皮带联接取0.9~0.95; 4、用平皮带传动取0.85。 如何计算电机的电流: I=(电机功率/电压)*c 功率单位为KW 电压单位:KV C:0.76(功率因数0.85和功率效率0.9乘积)

解释一下风机轴功率计算公式:N=QP/1000*3600*0.8*0.98 Q是流量,单位为m3/h,p是全风压,单位为Pa(N/m2)。 注意:功率的基本单位是W,在动力学中,W=N.m/s。 QP的单位为N.m/h=W*3600。 风机轴功率一般用kW表示。 1000是将W换算为kW。 3600将小时换算为秒。 上述计算获取的是风机本身的输出功率,风机轴功率是指风机的输入功率,也等于电机的输出功率。风机输出功率除以转换效率就是风机的轴功率。 0.8是风机内效率估计值。 0.98是机械效率估计值。

电机功率计算公式

电机功率计算公式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一,电机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 是指在此数据下电机为最佳工作状态。 额定电压是固定的,允许偏差10%。 电机的实际功率和实际电流是随着所拖动负载的大小而不同; 拖动的负载大,则实际功率和实际电流大; 拖动的负载小,则实际功率和实际电流小。 实际功率和实际电流大于额定功率和额定电流,电机会过热烧毁; 实际功率和实际电流小于额定功率和额定电流,则造成材料浪费。 它们的关系是: 额定功率=额定电流IN*额定电压UN*根3*功率因数 实际功率=实际电流IN*实际电压UN*根3*功率因数 二,280KW水泵电机额定电流和启动电流的计算公式和相应规范出处 (1)280KW电机的电流与极数、功率因素有关一般公式是:电流=((280KW/380V)0.8.5机的电流怎么算 答:⑴当电机为单相电机时由P=UIcosθ得:I=P/Ucosθ,其中P为电机的额定功率,U为额定电压,cosθ为功率因数; ⑵当电机为三相电机时由P=√3×UIcosθ得:I=P/(√3×Ucosθ),其中P为电机的额定功率,U为额定电压,cosθ为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

在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Φ)的余弦叫做功率因数,用符号 cosΦ表示,在数值上,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即cosΦ=P/S 功率因数的大小与电路的负荷性质有关,如白炽灯泡、电阻炉等电阻负荷的功率因数为1,一般具有电感或电容性负载的电路功率因数都小于1。功率因数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数据。功率因数是衡量电气设备效率高低的一个系数。功率因数低,说明电路用于交变磁场转换的无功功率大,从而降低了设备的利用率,增加了线路供电损失。所以,供电部门对用电单位的功率因数有一定的标准要求。 (1) 最基本分析:拿设备作举例。例如:设备功率为100个单位,也就是说,有100个单位的功率输送到设备中。然而,因大部分电器系统存在固有的无功损耗,只能使用70个单位的功率。很不幸,虽然仅仅使用70个单位,却要付100个单位的费用。在这个例子中,功率因数是 (如果大部分设备的功率因数 小于时,将被罚款),这种无功损耗主要存在于电机设备中(如鼓风机、抽水机、压缩机等),又叫感性负载。功率因数是马达效能的计量标准。 (2) 基本分析:每种电机系统均消耗两大功率,分别是真正的有用功(叫千瓦)及电抗性的无用功。功率因数是有用功与总功率间的比率。功率因数越高,有用功与总功率间的比率便越高,系统运行则更有效率。 (3) 高级分析:在感性负载电路中,电流波形峰值在电压波形峰值之后发生。两种波形峰值的分隔可用功率因数表示。功率因数越低,两个波形峰值则分隔越大。保尔金能使两个峰值重新接近在一起,从而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对于功率因数改善

电机的耗电量的公式计算

电机的耗电量的公式计 算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电机的耗电量以以下的公式计算:耗电度数=(根号3)X 电机线电压 X 电机电流 X 功率因数) X 用电小时数/1000 电机的额定功率是750W,采用星形接法,接在三相380伏的电源上,用变频器监测电流是1.1A;我又用钳形电流表进行测量,测得每相电流为1.1A,这就说明变频器和钳形电流表测得的电流是一致的。因为电机是星形接法,线电压是相电压的倍,线电流等于相电流,电机实际消耗的功率:380×× = 724 W,这样电机实际消耗的功率就接近于电机的额定功率。如果电机是三角形接法,线电压等于相电压,线电流是相电流的倍,电机实际消耗功率的计算是一样的。 这就说明:三相交流电机实际消耗的功率就等于线电压 × 线电流。 电机额定功率为450kW,功率因数为,电机效率为%,现运行中发现电流为40A,电压为6000V,那么怎么正确计算电机的各项功率以及电机有功及无功的损耗 高压电机一般为三相电机. 视在功率=×6000×40= 有功功率 =×6000×40×= 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平方减有功功率平方开根二次方) 有功损耗=有功功率×%)=×= 无功损耗=无功功率×%)=×= 注明:

电机不运行于额定状况,效率及功率因数是有偏差的,上述数值只能为理论值,可能与实际会有点小偏差。 因为铭牌上所标的额定功率是电机能输出的机械功率,所以不等于电压和电流的乘积就象一个10KW的电动机,他能输出的机械功率是10KW,但它所消耗的电功率要大于10KW,三相电动机的功率计算公式:P=*U*I*cosΦ . 三相异步电动机功率因数 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不是一个定数,它与制造的质量有关,还与负载率的大小有关。为了节约电能,国家强制要求电机产品提高功率因数,由原来的到提高到了现在的到,但负载率就是使用者掌握的,就不是统一的了。过去在电机电流计算中功率因数常常取,现在也常常是取。 2.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功率计算公式就是*线电压*线电流*功率因数。那你的实际电压是395V,实际电流是140A,那么它的实际功率就是: *395*140*=81kw 如果是空载,功率因数还要小,功率也就还要少,消耗电能也就少。

佳木斯YGP辊道电机

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YGP 系列辊道用变频调速 三相异步电动机样本 2007-11-16 发布2007-12-01 实施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目次 1 概述 (1) 2 选型指南 (1) 3 现场应用条件 (1) 4 结构特点 (2) 5 技术数据表 (2) 6 外形尺寸及安装尺寸 (5) 7 现场安装时的接口尺寸 (8) 8 派生产品 (8) 9 订货须知 (8)

YGP 系列辊道用变频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样本 1 概述 1.1 该产品适用行业及所配的机械 YGP系列辊道用变频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是新一代高可靠性的变频用辊道电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性能好、使用可靠和维护方便的优点,其综合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YGP系列辊道用变频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适用于频繁起制动、正反转、反接制动等恶劣条件下连续或断续工作,具有较大的调速范围、过载能力和机械强度,是冶金工业辊道传送的变频电机,也可用于其它类似机械设备上。 1.2 其它 YGP系列辊道用变频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380V,可按照实际所需的转速范围确定YGP电机的额定频率的最佳值,调速范围宽、振动小、噪声低,能与国内外各种变频装置相配套。变频范围从5-100Hz;额定频率以下为恒转距调速,额定频率以上为恒功率调速,适用于V/F控制、转差角 频率控制及矢量控制等控制方式。当用于矢量控制时,如用户需要如图1所示等效电路中的参数时,我公司可单独提供,本样本不再列出。根据电机和变频器的不同选择和实际需要,可按图2所示Q1、Q2、Q3、Q4曲线进行不同的电压补偿,以满足在低频时输出恒转距的要求。 图1 图2 2 选型指南 3 现场应用条件 3.1 海拔 不超过1000m。(如果在海拔超过1000m使用时,应按GB755的规定处理) 3.2 湿度

输送机电机功率的计算方法

输送机的电机功率怎么计算 本文由临沂瑞威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技术部总结发布: 输送机速度0.1m/s 输送重量16kg 链板重量也已知水平输送输送链拉力P=F*V,在水平中 F就是摩擦力f,而不是重力,要是数值向上的话就用重力。还有功率一定要选大于网带输送机使用功率 。1、定义计算方法:减速比=输入转速÷输出转速。2、通用计算方法:减速比=使用扭矩÷9550÷电机 功率×电机功率输入转数÷使用系数。3、齿轮系计算方法:减速比=从动齿轮齿数÷主动齿轮齿数(如 果是多级齿轮减速,那么将所有相啮合的一对齿轮组的从动轮齿数÷主动轮齿数,然后将得到的结果相 乘即可。4、皮带、链条及摩擦轮减速比计算方法:减速比=从动轮直径÷主动轮直径。 电动机的功率,应根据生产机械所需要的功率来选择,尽量使电动机在额定负载下运行。选择时应注意 以下两点: ①如果电动机功率选得过小.就会出现"小马拉大车"现象,造成电动机长期过载.使其绝缘因发热而 损坏.甚至电动机被烧毁。 ②如果电动机功率选得过大.就会出现"大马拉小车"现象.其输出机械功率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功率 因数和效率都不高,不但对用户和电网不利。而且还会造成电能浪费。 要正确选择电动机的功率,必须经过以下计算或比较: P=F*V /1000 (P=计算功率 KW, F=所需拉力 N,工作机线速度 M/S) 对于恒定负载连续工作方式,可按下式计算所需电动机的功率: P1(kw):P=P/n1n2 式中 n1为生产机械的效率;n2为电动机的效率,即传动效率。 按上式求出的功率P1,不一定与产品功率相同。因此.所选电动机的额定功率应等于或稍大于计算所得

6SE70装置辊道类负载调试步骤

6SE70辊道类变频装置调试步骤 轧钢车间1780作业区 张伟 送电前检查装置和电机 ●辅助电源系统送电检查 ●接地线和辅助电源零线检查 ●电机绝缘检查和编码器安装检查 ●电机定子绕组对地绝缘和相间电阻检查 ●检查装置风机电源和转向 ●检查电机风机电源和转向 ●装置电源和控制电源检查 ●编码器电源和信号线检查 ●主回路进线电源检查 一内控参数设定 1.1出厂参数设定 P60=2 (固定设置,参数恢复到缺省) P366=0 (PMU控制) P970=0 (启动参数复位) 执行完上述参数出厂设置后,只是对变频器的设定与命令源进行设定,P366参数选择不同,变频器的设定和命令源可以来自(端子,OP1S,PMU),可以进行简单变频器操作。但电机和控制参数组未进行设定,不能实施电机调试。 1.2 简单参数设定 P60=3 (简单应用参数设置,在上述出厂参数设置的基础上,本应用设定电机,控制参数) P071= 进线直流电压(510V)

P95=10(IEC电机) P100= 1(V/F开环控制),3(不带测速机的矢量控制,如果电机额定功率超过200KW) P101= 电机额定电压(V) P102= 电机额定电流(A) P104= 功率因数(IEC)计算方式COSф=电机功率/(1.732*电机额定电压*电 机电流*效率) P107= 电机额定频率HZ P108= 电机额定速度RPM 上述电机参数输入另见文章 P368=0(设定和命令源为PMU+MOP) P370=1(启动简单应用参数设置) P60=0(结束简单应用参数设置) 执行完上述参数设定后,变频器自动的根据P100(控制方式),P368(设定和命令源),P101-P109(电机参数)组合功能图连接和参数设定。P368选择的功能图见手册S0-S7,P100选择的功能图见手册R0-R5,对应的P040,P042显示速度设定和实际速度。调试人员可通过PMU实施电机调试。但是本步骤不能对P350-P354标称参数进行设定和功能图中其他参数修改设定,以及不能对电机进行自动优化和参数辨识,电机控制效果非最优。 1.3.系统参数设置 P60=5 (包含简单应用参数基础,并可以对任意参数进行设定,对电机控制参数优化) 相关注意事项见手册 P068= 2(有dv/dt滤波器) P115=1(电机模型自动参数设置,根据电机参数设定自动计算) P350=电机额定电流X2 P353=对应最高工艺线速度的转速量参考值1/MIN P354=对应电机的额定转矩 P452=正向旋转最大频率或速度%(100%=P352,P353) P453=反向旋转最大频率或速度%(100%=P352,P353) P60=1(回到参数菜单,退出系统菜单时,输入的参数值将被检验是否合理,不合理的参数设置导致故障) 1.4.补充参数设定如下: P590=0 选择第一个功能数据组 P128=最大输出电流A,见通讯参数设定表 PMU正反转参数设定 P571=6 P572=7

电机功率计算公式

电机电流计算公式: 单相电动机电流计算公式 I=P/(U*cosfi) 例如,如果单相电压U=0.22kv,cosfi=0.8,则I=P/(0.22*0.8)=5.68p 三相电动机电流计算公式 I=P/(1.732*U*cosfi) 例如,如果三相电压U=0.38kv,cosfi=0.8,则I=P/(1.732*0.38*0.8)=1.9p 根据经验,220V:kW/6A,380V:kW/2a,660V:kW/1.2a,3000V:4kw/1a 电机功率计算公式:(常用三相电机功率计算) P1=1.732*U*I*cosφ 其中P1(W)为三相电动机的功率,u(V)为线电压,I(a)为线电流,cosφ功率因数通常为0.8 计算公式为:P2=3*P1

这是三相电源Y接线的三倍功率。 [导读]电动机的功率应根据生产机械所需的功率来选择,使电动机在额定负荷下尽可能地运行。选择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电动机的功率应根据生产机械所需功率选择,使电动机在额定负荷下尽可能地运行。选择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①如果电机功率过小,会出现“小马拉车”现象,导致电机长期过载,其绝缘层会因受热而损坏,甚至导致电机烧毁。 ②如果电机功率过大,机械输出功率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功率因数和效率都不高,不仅给用户和电网带来损失,而且还会浪费电能。最重要的是,所有的传动元件对于传动功率来说都会过大,造成传动元件选择过多,严重浪费设备投资。 电机电流计算公式: 单相电动机电流计算公式 I=P/(U*cosfi)

例如,如果单相电压U=0.22kv,cosfi=0.8,则I=P/(0.22*0.8)=5.68p 三相电动机电流计算公式 I=P/(1.732*U*cosfi) 例如,如果三相电压U=0.38kv,cosfi=0.8,则I=P/(1.732*0.38*0.8)=1.9p 根据经验,220V:kW/6A,380V:kW/2a,660V:kW/1.2a,3000V:4kw/1a 电机功率计算公式:(常用三相电机功率计算) P1=1.732*U*I*cosφ 其中P1(W)为三相电动机的功率,u(V)为线电压,I(a)为线电流,cosφ功率因数通常为0.8 计算公式为:P2=3*P1 这是三相电源Y接线的三倍功率。 电动机功率计算方法详细说明 7.jpg公司

电机功率计算公式

电机: 电机(英文:Electric machinery,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 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旧标准用D)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电机功率计算公式: 电机功率算公式: 1、三相:P=1.732×UI×cosφU是线电压,某相电流。 当电机电压是380伏时,可以用以下的公式计算: 电机功率=根号3*0。38*电流*0。8 将1千瓦代入上式,可以得到电流等于1.9A。 2、P=F×v÷60÷η 公式中P功率(kW),F牵引力(kN),v速度(m/min),η传动机械的效率,一般0.8左右。 本例中如果取η=0.8,μ=0.1,k=1.25,则: P=F×v÷60÷η×k=0.1×400×60÷60÷0.8×1.25=62.5 kW 电机电流计算公式: 单相电机电流计算公式 I=P/(U*cosfi) 例如:单相电压U=0.22KV,cosfi=0.8则I=P/(0.22*0.8)=5.68P 三相电机电流计算公式

I=P/(1.732*U*cosfi) 例如:三相电压U=0.38KV,cosfi=0.8则 I=P/(1.732*0.38*0.8)=1.9P 根据经验220V:KW/6A、380V:KW/2A、660V:KW/1.2A、3000V:4KW/1A 功率包括电功率、机械功率。电功率又包括直流电功率、交流电功率和射频功率;交流功率又包括正弦电路功率和非正弦电路功率;机械功率又包括线位移功率和角位移功率,角位移功率常见于电机输出功率;电功率还可分为瞬时功率、平均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在电学中,不加特殊声明时,功率均指有功功率。在非正弦电路中,无功功率又可分为位移无功功率,畸变无功功率,两者的方和根称为广义无功功率。 功率可分为电功率,力的功率等。故计算公式也有所不同。 功率功率电功率计算公式:P=W/t=UI; 在纯电阻电路中,根据欧姆定律U=IR代入P=UI中还可以得到:P=I2R=(U2)/R 在动力学中:功率计算公式:1.P=W/t(平均功率)2.P=FV;P=Fvcosα(瞬时功率) 因为W=F(F力)×S(s位移)(功的定义式),所以求功率的公式也可推导出P=F·v:P=W/t=F*S/t=F*V(此公式适用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电机的耗电量的公式计算

电机的耗电量以以下的公式计算: 耗电度数=(根号3)X 电机线电压X 电机电流X 功率因数) X 用电小时数/1000 电机的额定功率是750W,采用星形接法,接在三相380伏的电源上,用变频器监测电流是1.1A;我又用钳形电流表进行测量,测得每相电流为1.1A,这就说明变频器和钳形电流表测得的电流是一致的。 因为电机是星形接法,线电压是相电压的倍,线电流等于相电流,电机实际消耗的功率:380×× = 724 W,这样电机实际消耗的功率就接近于电机的额定功率。 如果电机是三角形接法,线电压等于相电压,线电流是相电流的倍,电机实际消耗功率的计算是一样的。 这就说明:三相交流电机实际消耗的功率就等于线电压× 线电流。 电机额定功率为450kW,功率因数为,电机效率为%,现运行中发现电流为40A,电压为6000V,那么怎么正确计算电机的各项功率以及电机有功及无功的损耗

高压电机一般为三相电机. 视在功率=×6000×40= 有功功率=×6000×40×= 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平方减有功功率平方开根二次方) 有功损耗=有功功率×%)=×= 无功损耗=无功功率×%)=×= 注明:电机不运行于额定状况,效率及功率因数是有偏差的,上述数值只能为理论值,可能与实际会有点小偏差。 因为铭牌上所标的额定功率是电机能输出的机械功率, 所以不等于电压和电流的乘积 就象一个10KW的电动机,他能输出的机械功率是10KW,但它所消耗的电功率要大于10KW, 三相电动机的功率计算公式: P=*U*I*cosΦ . 三相异步电动机功率因数 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不是一个定数,它与制造的质量有关,还与负载率的大小有关。为了节约电能,国家强制要求电机产品提高功率因数,由原来的到提高到了现在的到,但负载率就是使用

抛丸量的计算

抛头位置要根据工件形状、大小进行三维动态模拟,使工件能够得到全面的清理;辊道要根据工件重量,考虑辊子壁厚和直径大小;根据所需风量选择风机,一般中低压风机就行。除尘器就要根据用户要求,除尘器不同,价格也不一样。 1抛丸机抛丸量的确定: 对于铸铁件,达到除锈等级Sa2.5,每平方米需抛丸100~150 kg,取130kg。对于该公司的工件而言,弹丸的利用律只有50-60%; 工件断面尺寸:2*4=8米 8米*1.5米/秒*130 kg/m2=1560公斤,若采用16台抛丸器 1560/16=97公斤 97/0.55=170kg/min 抛丸器的功率为170kg/min/16 kg/kw=10.63 kw 若采用16台抛丸器,抛丸器功率应该为11 kw 2抛丸机斗式提升机功率计算: 该抛丸机的最大总抛丸量为16*11*60*16=180吨/小时,为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设备的循环量可选用240吨/小时,即提升量Q=180吨/小时 提升机轴功率的近似计算公式: N0=QH×(1.15+k1×k2×v)÷367 在上式中,提升机提升量Q=180吨/小时;提升机提升高度H=7.0米;提升机提升速度v= 1.56米/秒;系数k1=0.5;k2=1.6 则N0=180吨/小时×11.0米×(1.15+0.5×1.6×1.56)÷367=12.9kW 电动机功率计算式为:N=N0k’/η1η2 在上式中,提升机轴功率N0=11.5kW; η1—摆线针轮减速机传动效率,η1=0.95 η2—链传动传动效率,η2=0.95 k’—功率备用系数,k’=1.1 电动机的功率为: N=12.9kW×1.05/0.95×0.95=13.1kW 因此,提升机的电动机功率应选用15kW。 3抛丸机纵、横向螺旋输送器的计算: 因主机为左右分开所以螺旋输送量为120吨/小时 (一)、螺旋直径D由下式计算确定: D≥Az 2.5√Q/ψCρ0 上式中,Az—物料综合特性系数,Az=0.06 Q—输送能力,Q=180吨/小时 ψ—填充系数,ψ=0.3~0.5,取ψ=0.3 ρ0—物料堆集密度,ρ0=4.3吨/米3 C—倾斜工作时输送量校正系数,C=1 将以上各资料套入公式中可得: D≥0.062.5√120/0.3×4.3=0.315米 因此可取螺旋直径D为320mm。 螺旋螺距S可根据螺旋直径D来确定: S=(0.8-1)D=(0.8-1)×320mm=320mm。 螺旋轴的极限转速n由下式确定: n≤A/√D

电机及减速机扭矩与功率计算公式

电机及减速机扭矩与功率关系1.电机功率,转矩,转速的关系: 由物理学定律: 功=力*距离J=F*S ; 再由功率=功/时间=力*距离/时间=力*速度得到: P=J/T=F*S/t=F*V ---公式(1) 转矩(T)=扭力(F)*作用半径(R) T=F*R 推出F=T/R ---公式(2) 线速度(V)=ω*R=2πR*每秒转速(n转/秒) =2πR*每分转速(n转/分)/60 =πR*n(转/分)/30 ---公式(3) 将公式2、3代入公式1得: P=F*V=T/R*πR*n(转/分)/30 =π/30*T*n(转/分) 此处: P=功率单位W, T=转矩单位N.m, n分=每分钟转速单位转/分钟如果将P的单位换成KW,那么就是如下公式 P*1000=π/30*T*n 30000/π*P=T*n 30000/3.1415926*P=T*n T=9549.29≈9550P/n 此处:

P 功率单位为k W T 转矩单位N.m n每分钟转速单位转/分钟 2.转矩 2.1转矩相关术语 转矩定义 使机械元件转动的力矩称为转动力矩,简称转矩。机械元件在转矩作用下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扭转变形,故转矩有时又称为扭矩(torsional moment)。转矩是各种工作机械传动轴的基本载荷形式,与动力机械的工作能力、能源消耗、效率、运转寿命及安全性能等因素紧密联系,转矩的测量对传动轴载荷的确定与控制、传动系统工作零件的强度设计以及原动机容量的选择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转矩可分为静态转矩和动态转矩。 静态转矩是指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很小、很缓慢的转矩,包括静止转矩、恒定转矩、缓变转矩和微脉动转矩。 以下几种常见转矩术语: (1)静止转矩的值为常数,传动轴不旋转; (2)恒定转矩的值为常数,但传动轴以匀速旋转,如电机稳定工作时的转矩; (3)缓变转矩的值随时间缓慢变化,但在短时间内可认为转矩值是不变的; (4)微脉动转矩的瞬时值有幅度不大的脉动变化。 动态转矩是指随时间变化很大的转矩,包括振动转矩、过渡转矩和随机转矩三种。(1)振动转矩的值是周期性波动的;

辊道减速电机的选择

浅述辊道减速电机的选择 近年来随着钢材尤其是宽厚板材在国内市场的供不应求,使得钢铁业在国内的迅速发展,为增大钢材产能,国内各大知名钢长不断引进设备,新建,扩建钢厂。而在改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了辅助传动的选型,即辊道减速电机的选择。 而在减速电机的选择上,电动机容量的选择又是致关中要的。如果功率选的过大,电动机的容量得不到充分利用,电动机经常处于轻载运行,效率过低,运行费用就高;反之,如果容量选得过小,将会引起电动机过载运行,长期过载运行,会使电动机温升超过允许值,缩短电动机的使用寿命。因此电动机容量选得过大或过小都是不经济的。 电动机容量的选择,要根据电动机的发热情况来决定。电动机发热限度受电动机使用的绝缘材料决定;电动机发热程度由负载大小和工作时间长短决定。体积相同的电动机,其绝缘等级越高,允许输出的容量越大;负载越大,工作时间越长,电动机发热量越多。因此电动机容量的选择要根据负载大小和工作制的不同来综合考虑。 现在在电动机的选择上普遍选择三相鼠笼异步电动机,因为交流电机容量、速度和电压等级等都可以做得很高,而相对制造成本较直流电动机要低。且交流变频调速系统具有比直流调速系统调速平滑特性、过载力矩和起动力矩大等优点,启动平滑,能消除机械的冲击力,保护机械设备。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高精度的数字量化技术的实现,交流变频调速技术中需要的大多数运算都可以用标准功

能的软件模块来实现,而这些功能软件模块的性能指标在任何时候都无须单独调试,只要作一些简单的、必要的设置就可以付诸使用,也为交流变频调速技术的广泛应用创造了基础。 下面介绍一下减速电机具体选型方案。为了让读者更清楚了解,我们这里列出具体例子,提供具体数据来帮助读者掌握辊道减速电机参数的选择。下表为ACC区域辊道及负载的基本数据。 首先要先确定减速电机的额定转数。电动机是用来拖动生产机械的,而生产机械的转速一般是由生产工艺的要求所决定的。由于转速高的电动机体积小,价格低;转速低的电动机体积大、价格高,因此电动机额定转速的选择关系到电力拖动系统的经济性和生产机械的效率问题,选择时必须全面考虑电动机和传动机构的各方面因素。 通常采用较多的是四极异步电动机。同步转速可通过公式 n1=60×f / p 式中n1为异步电动机的同步转速

电机功率计算公式()

一,电机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 是指在此数据下电机为最佳工作状态。 额定电压是固定的,允许偏差10%。 电机的实际功率和实际电流是随着所拖动负载的大小而不同; 拖动的负载大,则实际功率和实际电流大; 拖动的负载小,则实际功率和实际电流小。 实际功率和实际电流大于额定功率和额定电流,电机会过热烧毁; 实际功率和实际电流小于额定功率和额定电流,则造成材料浪费。 它们的关系是: 额定功率=额定电流IN*额定电压UN*根3*功率因数 实际功率=实际电流IN*实际电压UN*根3*功率因数 二,280KW水泵电机额定电流和启动电流的计算公式和相应规范出处 (2)启动电流如果直接启动是额定电流的7倍。 (3)减压启动是根据频敏变阻器的抽头。选用BP4-300WK频敏变阻器启器动启动电流电额定值的2.4倍。 三,比如一台37KW的绕线电机额定电流如何计算? 电流=额定功率/√3*电压*功率因数 1、P = √3×U×I×COSφ; 2、I = P/√3×U×COSφ; 3.I= 37000/√3×380×0.82 四.电机功率计算口诀 计算口诀 三相二百二电机,千瓦三点五安培。 三相三百八电机,一个千瓦两安培。 三相六百六电机,千瓦一点二安培。 三相三千伏电机,四个千瓦一安培。 三相六千伏电机,八个千瓦一安培。 注: 以上都是针对三相不同电压级别,大概口算的口诀,具体参考电机铭牌 比如: 三相22OV电机,功率:11kw,额定电流:11*3.5=38.5A

三相380V电机,功率:11kw,额定电流:11*2=22A 三相660V电机,功率:110kw,额定电流:110*1.2=132A 五.电机的电流怎么算? 答:⑴当电机为单相电机时由P=UIcosθ得:I=P/Ucosθ,其中P为电机的额定功率,U 为额定电压,cosθ为功率因数; ⑵当电机为三相电机时由P=√3×UIcosθ得:I=P/(√3×Ucosθ),其中P为电机的额定功率,U为额定电压,cosθ为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 在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Φ)的余弦叫做功率因数,用符号cosΦ表示,在数值上,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即cosΦ=P/S 功率因数的大小与电路的负荷性质有关,如白炽灯泡、电阻炉等电阻负荷的功率因数为1,一般具有电感或电容性负载的电路功率因数都小于1。功率因数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数据。功率因数是衡量电气设备效率高低的一个系数。功率因数低,说明电路用于交变磁场转换的无功功率大,从而降低了设备的利用率,增加了线路供电损失。所以,供电部门对用电单位的功率因数有一定的标准要求。 (1) 最基本分析:拿设备作举例。例如:设备功率为100个单位,也就是说,有100个单位的功率输送到设备中。然而,因大部分电器系统存在固有的无功损耗,只能使用70个单位的功率。很不幸,虽然仅仅使用70个单位,却要付100个单位的费用。在这个例子中,功率因数是0.7 (如果大部分设备的功率因数小于0.9时,将被罚款),这种无功损耗主要存在于电机设备中(如鼓风机、抽水机、压缩机等),又叫感性负载。功率因数是马达效能的计量标准。 (2) 基本分析:每种电机系统均消耗两大功率,分别是真正的有用功(叫千瓦)及电抗性的无用功。功率因数是有用功与总功率间的比率。功率因数越高,有用功与总功率间的比率便越高,系统运行则更有效率。 (3) 高级分析:在感性负载电路中,电流波形峰值在电压波形峰值之后发生。两种波形峰值的分隔可用功率因数表示。功率因数越低,两个波形峰值则分隔越大。保尔金能使两个峰值重新接近在一起,从而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对于功率因数改善 电网中的电力负荷如电动机、变压器、日光灯及电弧炉等,大多属于电感性负荷,这些电感性的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不仅需要向电力系统吸收有功功率,还同时吸收无功功率。因此在电网中安装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设备后,将可以提供补偿感性负荷所消耗的无功功率,减少了电网电源侧向感性负荷提供及由线路输送的无功功率。由于减少了无功功率在电网中的流动,因此可以降低输配电线路中变压器及母线因输送无功功率造成的电能损耗,这就是无功补偿的效益。 无功补偿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补偿系统的功率因数。因为供电局发出来的电是以KVA或者MVA来计算的,但是收费却是以KW,也就是实际所做的有用功来收费,两者之间有一个无效功率的差值,一般而言就是以KVAR为单位的无功功率。大部分的无效功都是电感性,也就是一般所谓的电动机、变压器、日光灯……,几乎所有的无效功都是电感性,电容性的非常少见。也就是因为这个电感性的存在,造成了系统里的一个KVAR值,三者之间是一个三角函数的关系: KVA的平方=KW的平方+KVAR的平方 简单来讲,在上面的公式中,如果今天的KVAR的值为零的话,KVA就会与KW相等,那么供电局发出来的1KVA的电就等于用户1KW的消耗,此时成本效益最高,所以功率因数是供电局非常在意的一个系数。用户如果没有达到理想的功率因数,相对地就是在消耗供电局的资源,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功率因数是一个法规的限制。目前就国内而言功率因数规定是必须介于电感性的0.9~1之

辊子结构和辊道基本参数

辊子结构和辊道基本参数 1.辊子结构 在轧钢车间中,常用的辊道辊子结构有四种型式。(a)实心锻造辊子(b)具有锻造轴端的空心辊子(c)具有焊接轴端的空心辊子(d)铸铁辊子 (2)由厚壁钢管或铸钢制成的空心辊子 这种辊子一般用在中等或轻负荷的辊道上。例如,初轧机的延伸辊道、运输辊道;其他大部分轧机的主要工作辊道、升降台辊道、输入辊道等空心辊子的轴端可以是锻造的,也可以是焊接的。空心辊子具有较小的飞轮力矩,适合于启动工作制辊道。采用铸钢辊子时,辊子的壁厚要均匀。否则,在运转时由于辊子不平衡而引起的惯性力较大,使辊子轴承、圆锥齿轮磨损严重,电动机的启动制动力矩大,功率消耗多。 (3)铸铁辊子 这种辊子价格便宜,一般用在轻负荷辊道上。例如,除初轧机外的大部分轧机的延伸辊道;除输入辊道外的薄板轧机的所有辊道等。由于铸铁辊子不易擦伤轧件的表面,对于成品轧件的输出辊道尤为合适。铸铁辊子的传动轴除了用键连接外,也有将铸铁辊子直接浇铸在钢轴上的。 2.辊道基本参数 辊道的基本参数是辊子直径、辊身长度、辊距和辊道速度。 (1)辊子直径。 为了减少辊子重量和飞轮力矩,辊子直径尽可能小。辊子最小直径主要决定于辊子的强度条件。但当轧件在辊子上横向移动时,它还受轴承座和传动机构外形尺寸的限制。 (2)辊身长度。 辊身长度一般根据辊道用途来确定。主要工作辊道辊子的辊身长度,一般等于轧辊的辊身长度。在初轧机和一些开坯轧机上,为了设置推床导板,辊子辊身长度就比轧辊辊身长度长一些。而型钢轧机辅助工作辊道辊子的辊身长度比轧辊辊身长度短,因为轧件只在最后几道轧制时,辅助辊道才运转。中国冶金行业网 (3)辊道速度。 辊道速度一般根据辊道用途确定。工作辊道的工作速度通常根据轧机的轧制速度选取。当运输长的薄轧件时,轧机后的工作辊道速度要比轧制速度大5%,以避免轧件形成折皱;冲击负荷较大的加热炉炉前辊道,应选用较低的速度,一般取1.2~1.5m/s。加热炉炉后辊道和轧机输入辊道的速度应取得稍大些,一般取1.5~2.5m/s;为了不产生堆钢现象,轧机输出辊道的速度要取为轧件轧制速度的1~1.1倍;在轧机后装有卷取机的板带连轧机组上,当卷取机咬入轧件建立张力后,轧机输出辊道的速度应与轧件速度相同;当轧件尾部离开最后一架精轧机座后,输出辊道速度应比轧件速度低10%,以避免轧件在辊道上产生起套现象。

电机选型计算公式总结

电机选型计算公式总结功率:P=FV(线性运动) T=9550P/N(旋转运动) P——功率——W F——力——N V——速度——m/s T——转矩——N.M 速度:V=πD N/60X1000 D——直径——mm N——转速——rad/min 加速度:A=V/t A——加速度——m/s2 t——时间——s

力矩:T=FL 惯性矩:T=Ja L ——力臂——mm (圆一般为节圆半径R ) J ——惯量——kg.m2 a ——角加速度——rad/s2 1. 圆柱体转动惯量(齿轮、联轴节、丝杠、轴的转动惯量) 对于钢材:341032-??=g L rD J π M-圆柱体质量(kg); D-圆柱体直径(cm); L-圆柱体长度或厚度(cm); r-材料比重(gf /cm 3)。2. 丝杠折算到马达轴上的转动惯量: 2i Js J = (kgf·cm·s 2) J s –丝杠转动惯量 i-降速比,1 2z z i =3. g w 2s 2??? ??=π (kgf· 角加速度a=2πn/60t v -工作台移动速度(cm/min); n-丝杠转速(r/min); w-工作台重量(kgf); g-重力加速度,g = 980cm/s 2; s-丝杠螺距(cm)2. 丝杠传动时传动系统折算到驱轴上的总转动惯量:

J 1-齿轮z 1及其轴的转动惯量; J 2-齿轮z 2的转动惯量(kgf·cm·s 2); J s -丝杠转动惯量(kgf·cm·s 2); s-丝杠螺距,(cm); w-工件及工作台重量(kfg).5. 齿轮齿条传动时折算到小齿轮轴上的转动惯量2g w R J (kgf·cm·s 2) R-齿轮分度圆半径(cm); w-工件及工作台重量(kgf) 6. J 1,J 2- Ⅱ轴上齿轮的转动惯量(kgf·cm·s 2); R-齿轮z 分度圆半径(cm); w-工件及工作台重量(kgf)

热锯机锯切电机计算参考资料

§2热锯机总体方案设计 2.1热锯机的组成 热锯机主要由主传动、进给运动和横移运动三部分组成。其中主传动采用交流电机直接驱动锯片;进给运动直流电机直接驱动并采用四连杆式;横移运动采用夹轨器横移机构。 2.1.1主传动机构 主传动方案主要有两种方式:电动机直接传动和间接传动。用电机直接传动因其传动效率高,空载能耗少,大型热锯机都用这种方式。但是为了防止电动机工作时受热态轧件的热辐射影响,所以必须加设水冷保护罩等防护措施,而采用皮带传动,由于电动机受热轧件较远,受热轧件的热辐射影响较小,不用采用专门的防护措施。 2.1.2进锯机构 为了保证锯口质量,应要求进锯平稳,速度能够调整,锯切压力变化不大,轨迹是直线纯平动锯切,并且锯切不能使轧件发生弯曲,不能有摆动等影响锯切质量的动作产生。 典型的送进传动方式有曲柄—摇杆式和齿轮齿条式两种。前者解决锯切是锯片震动和滑道磨檫的问题,而且锯切质量好,生产效率高,工作性能好,所以这里采用四连杆式送进机构。 2.1.3横移机构 热锯机的横向定尺方式有导轨滑板式和滚轮走行式两种。滑板式由于齿条是敞开的,极易被油泥、铁屑塞满,不易被清除,造成横移困难。而滑动式的下部安有四个滚轮,远离锯片的两个走行轮是主动轮,由电动机经减速机驱动。为防止进锯时锯机在轨道上串动,靠近轨道侧的两个行走轮设有外缘,远离轨道的两

个行走轮为平轮,以便于进锯机受热膨胀后,用来减少轮子串动。 上述总体方案的选择是经过实际调查和数据处理之后总结出的,各部分机构的选择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因此我将此作为自己的设计方向,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

§3 热锯机参数设计 3.1 结构参数设计 图3.1 热锯机基本结构参数 1、锯片直径 D 锯片直径D 决定于被锯切轧件的断面尺寸,取D =1800mm 。要保证在锯切最大高度的轧件时,锯轴、上滑台和夹盘能在轧件上自由通过;同时,为保证被锯切断面能被安全切断,锯片下缘应比轨道表面最少低40~80mm (新锯片可达100~150mm )。 2、锯片厚度 δ 由参考文献[1]可得: mm D 485.8~636.71800)20.0~18.0()20.0~18.0(5.05.0=×==δ (3.1) 这里取δ=9mm 。由于δ过大,增加锯切功率损耗;δ过小,将会降低锯片强度,并增加锯切时锯片的变形。 3、锯片夹盘1D mm D D 900~6301800)50.0~35.0()50.0~35.0(1=×== (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